位置 > 首页 > 教案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计算方法。

  2、在学*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

  和归纳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3、整理和复*。 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1、做一做,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把练*十四第2题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注意补充相关的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题,如:32×20、13×30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与教材上完全相同的问题,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邮递员工作10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例如:300×10 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300×30 3×3=9→300×3=900→300×30=9000

  300×10×3=9000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比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例如:42×10→42个10→420;

  42×10→40×10+2×10→420……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中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结合订正过程,有意识地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结合“做一做”中的口算,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发现规律。

  2.完成练*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开始做题前,提出:看哪一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能全做对。

  完成后,集体订正。对全体都对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小红旗一面。

  3.解决实际问题。

  练*十四第3、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香蕉形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香蕉”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就把香蕉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请学生谈收获。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 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你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哆啦A梦小叮当及其伙伴的图片)你知道吗,大雄听说*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特别想来*游玩。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玩。其实,小叮当也非常想来玩,但他担心大雄那爱惹麻烦、没时间观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聪明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接受小叮当的考验?

  生:敢。

  2、师:你能根据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 (课件展示图片)

  ① 小学生升**(钟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1:时间是8点;

  生2: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生:上午8点,因为如果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

  ② 小朋友吃午饭(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

  生:中午12点。(师板书)

  ③小朋友晚上睡觉(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晚上8点。(师板书) 师小结:像这种采用012时来计时,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常表示时间时所经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大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多媒体播放CCTV-1新闻联播的片头背景音乐)

  生:中央新闻联播的音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例及练*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教科书第68页

  出示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再请学生说一说这一篇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问: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

  (1)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就能数出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但如果文章长的话,就不太适用。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几行,就可以。

  教师:两种方法第二种比较适用,现在我们就采用第二种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动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个字,但有许多行的字数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约20个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为20×13=260,这篇文章大约用260个字。

  提问:20×13你是怎样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个字,一共13行,列式:22×13。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怎样算?

  二、教师点评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十七的第1题。 学生口算后教师讲评。

  提问: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

  三、课堂总结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十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练*十七的第3、4题。

  通过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对于学生的列式,要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课堂小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

  1、练*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

  1、练*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 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你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哆啦A梦小叮当及其伙伴的图片)你知道吗,大雄听说*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特别想来*游玩。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玩。其实,小叮当也非常想来玩,但他担心大雄那爱惹麻烦、没时间观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聪明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接受小叮当的考验?

  生:敢。

  2、师:你能根据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 (课件展示图片)

  ① 小学生升**(钟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1:时间是8点;

  生2: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生:上午8点,因为如果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

  ② 小朋友吃午饭(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

  生:中午12点。(师板书)

  ③小朋友晚上睡觉(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晚上8点。(师板书) 师小结:像这种采用012时来计时,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常表示时间时所经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大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多媒体播放CCTV-1新闻联播的片头背景音乐)

  生:中央新闻联播的音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计算方法。

  2、在学*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

  和归纳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3、整理和复*。 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1、做一做,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把练*十四第2题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注意补充相关的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题,如:32×20、13×30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与教材上完全相同的问题,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邮递员工作10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例如:300×10 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300×30 3×3=9→300×3=900→300×30=9000

  300×10×3=9000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比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例如:42×10→42个10→420;

  42×10→40×10+2×10→420……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中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结合订正过程,有意识地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结合“做一做”中的口算,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发现规律。

  2.完成练*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开始做题前,提出:看哪一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能全做对。

  完成后,集体订正。对全体都对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小红旗一面。

  3.解决实际问题。

  练*十四第3、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香蕉形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香蕉”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就把香蕉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请学生谈收获。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 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你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哆啦A梦小叮当及其伙伴的图片)你知道吗,大雄听说*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特别想来*游玩。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玩。其实,小叮当也非常想来玩,但他担心大雄那爱惹麻烦、没时间观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聪明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接受小叮当的考验?

  生:敢。

  2、师:你能根据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 (课件展示图片)

  ① 小学生升**(钟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1:时间是8点;

  生2: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生:上午8点,因为如果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

  ② 小朋友吃午饭(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

  生:中午12点。(师板书)

  ③小朋友晚上睡觉(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晚上8点。(师板书) 师小结:像这种采用012时来计时,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常表示时间时所经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大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多媒体播放CCTV-1新闻联播的片头背景音乐)

  生:中央新闻联播的音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例及练*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教科书第68页

  出示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再请学生说一说这一篇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问: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

  (1)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就能数出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但如果文章长的话,就不太适用。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几行,就可以。

  教师:两种方法第二种比较适用,现在我们就采用第二种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动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个字,但有许多行的字数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约20个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为20×13=260,这篇文章大约用260个字。

  提问:20×13你是怎样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个字,一共13行,列式:22×13。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怎样算?

  二、教师点评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十七的第1题。 学生口算后教师讲评。

  提问: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

  三、课堂总结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十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练*十七的第3、4题。

  通过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对于学生的列式,要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课堂小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

  1、练*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

  1、练*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 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你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哆啦A梦小叮当及其伙伴的图片)你知道吗,大雄听说*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特别想来*游玩。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玩。其实,小叮当也非常想来玩,但他担心大雄那爱惹麻烦、没时间观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聪明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接受小叮当的考验?

  生:敢。

  2、师:你能根据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 (课件展示图片)

  ① 小学生升**(钟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1:时间是8点;

  生2: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生:上午8点,因为如果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

  ② 小朋友吃午饭(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

  生:中午12点。(师板书)

  ③小朋友晚上睡觉(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晚上8点。(师板书) 师小结:像这种采用012时来计时,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常表示时间时所经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大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多媒体播放CCTV-1新闻联播的片头背景音乐)

  生:中央新闻联播的音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过程与方法】: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三、教具学具

  课件一张统计表

  四、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1、在工作之余,我最喜欢看书,诵读经典,在国学中感知*上下五千年的博大与精深。你喜欢哪些活动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2、师:猜猜看,咱们班男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会是什么?女生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3、师:咱们猜的正确吗?这要验证一下,下面我们班的小统计员帮老师完成了三年级男、女生最喜欢课外活动的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4、播放课件。师:你们能将他们的统计结果汇总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请同学完成统计表一和二。

  要求:两人一小组,一人完成一项并检查自己同伴的结果。

  5、学生汇报。师根据汇报完成课件空白处,并小结。

  (二)感受复式统计的必要性。

  1、仔细观察这两张表,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我们把这种反映单一情况的统计表称为单式统计表,像这两种单式统计表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主要内容。板书:统计表。

  3、小组合作讨论合并方法。

  这一张统计表里都应该有哪些项目呢?

  4、学生汇报合并结果。投影演示。

  (三)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合并、及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

  1、师揭题:孩子们,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就叫它复式统计表。师板书:复式。学生读课题。

  2、介绍复式统计表。在这张统计表中,咱们最大的创新在哪里?(在第一个格子)这个格子啊!在数学上我们叫它表头。右上部分表示的是横栏的类别即:活动。左下部分表示的是竖栏的类别,即性别。中间是我们填写的数据,即人数。

  3、根据统计表完成问题。

  (1)参加统计的女生共有多少人?男生呢?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男生喜欢*的比女生喜欢踢球的多几人?

  (四)解读统计表并思想教育

  师: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五)生活运用,巩固新知

  1、师:*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祖国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体育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以体育为例,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五届比赛中,*的奖牌数都在世界前三。让我们来看一下*体育健儿的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吧!

  课件出示。第29——31届奥运会金牌统计。

  2、统计表的项目有哪些?

  3、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下面哪些说些是正确的?

  *第29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最多?(正确)

  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错误)

  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错误)

  4、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的体育素养也在一天一天的改变,*在进步,世界也在进步,所以每一块金牌的获得都来之不易,运动健儿们付出了许多的汗水。美国是世界体育强国,我们新疆也是一个*体育强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一路追赶,超过美国。同学们,希望在你们!

  (六)知识检测

  1、出示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男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3、女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4、你们对统计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5、统计表完成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女生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男生呢?

  (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七)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复式统计表有哪些优点呢?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八)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 试一试。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 出示计算 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及面积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本节复*课在教学设计上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强化练*。

  在教学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理解,加深印象。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描述方位和路线,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尝试把所学知识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并形成结构图,然后依据结构图依次进行复*,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记忆到脑海中,不仅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提高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带有指针的圆盘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学*目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系统地整理和复*“位置与方向”和“面积”这两个单元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复*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复*教材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整理相关知识,小组内交流讨论,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结构。

  教师倾听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并指名补充,同时给予评价。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端指向南方,另一端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极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太阳早上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3.整理完善,沟通实际。

  (1)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分别是什么?

  (2)先指名找出教室的东方,然后找出其他的七个方向,最后说说每个方向都有什么设施。

  (3)根据路线图,简单描述行走路线。

  4.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

  (1)按方位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

  健身园在小清家的( );公园在小清家的( );图书馆在小清家的( );东方广场在小清家的( );学校在小清家的( );医院在小清家的( );加油站在小清家的( );饭店在小清家的( )。

  (2)公园在饭店的( ),在东方广场的( )。

  小清家在图书馆的( ),在学校的( )。

  医院在饭店的( ),在东方广场的( )。

  饭店在公园的( ),在加油站的( )。

  设计意图: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方式。通过让学生合作回顾知识点,讨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整理所学的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经历“回顾——整理——提升”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XX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初步认识小数,掌握小数特征;

  2.结合商品的价格,进一步认识小数;

  3.能正确读小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小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理解小数的现实意义,丰富学生数学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米尺,纸条课前收集商品的价格单、课前测量的身高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在量一量中,认识小数

  师:米、分米、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米

  下面这些是什么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像1、2、4、100这样的整数,还学过像这样的分数。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数?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老朋友间的关系,来学*一些新知识。

  2.认识小数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师:在读小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每个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称之为“小数点”。

  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只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

  3.初步理解0.1的含义

  师: 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

  米就是0.1米,你现在知道“0.1米” 在哪儿了吗?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把1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 1分米

  就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4.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

  你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吗?

  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

  0.9米表示什么?在哪儿呢?

  5.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刚才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数,你发现小数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了吗?

  小结: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

  6.比较小数的大小

  在今年的田径运动会上,有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成绩如下表,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想办法给他们排出名次。

  小组内讨论:怎样比较这四名同学的成绩?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发表意见,交流,然后分组汇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

  2.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通过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教师:同学们,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过有关统计的知识,下面有道题需要你们来解答一下。

  2.课件出示:某城市6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表。

  (1)晴天和雨天一共多少天?

  (2)多云比阴天多几天?

  (3)这个月一共有多少天?

  3.教师:同学们完成的可真棒!本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有关统计的知识。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一)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1.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玩的活动,那你最喜欢下面哪种活动?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3.小组合作,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每人限选一种,看看这6项活动中的哪项最受欢迎。)

  4.完成单式统计表

  指名汇报,根据统计结果完成单式统计表。师讲解。

  课件出示。

  5.对比观察,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找共同点。

  (二)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1.统计项目都一样的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教师讲解活动、人数、性别以及项目。

  2.引导学生对照三张统计表说说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讨论并交流后汇报。

  3.师根据生汇报后(归纳):复式统计表反映的内容丰富,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相同的表合并成一个表,从一个表中就能看到两个(或多个)统计表中的信息。

  (三)运用统计表。

  1.教师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教材例1第(1)、(2)题。

  2.课件出示:从统计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1)先独立思考、观察,再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发现有对爱好喜欢度较高的也有喜欢度较低的,对此要分析原因,开拓自己的思维。

  (3)全班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3.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4.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5.解决问题。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四、思维训练。

  1.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惯有什么建议?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第1课时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及第43页练*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方块。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铺垫,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三组口算题:

  (1)3×6=20×4=18+80=

  (2)2×7=30×3=14+90=

  (3)4×6=40×2=24+80=

  2.学生口答,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请仔细观察每一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

  3.启发鼓励,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新课——口算乘法。(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结合问题,请学生完整表述题意。

  (3)小组讨论,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同学们列的式子非常准确,思路清晰。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算出结果?

  (1)动手试一试,试说口算过程。

  方法一:15+15+15=30+15=45(盒)(动手画)

  方法二:将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动手摆)

  方法三:想竖式口算。(说竖式过程)

  (2)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或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法的原因。

  预设:第一种方法太麻烦,如果是计算15×6,一个一个地加,要加5次;

  第二种方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种方法容易忘记进位。

  3.教师小结,提炼算理。

  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比较简便,也不会因为有进位忘记进位而出错。

  4.巩固练*,内化新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列练*。

  22×4=18×5=26×3=14×6=

  (2)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感受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优势。

  三、深入探究,算法迁移

  (1)想一想:150×3=?(PPT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交流口算方法,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将150拆成100和50,100×3=300,50×3=150,300+150=450。

  (2)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前两列计算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发现每组题目得数之间的规律。师生共同归纳出计算规律: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时,先不看零,口算出结果再在结果后面添上零。

  (3)利用规律,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后两列计算题。

  四、课堂总结,完善思维

  通过学*,你都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巩固提高,强化练*

  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九的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3筐草莓有多少盒?

  10×3=305×3=1530+15=45(盒)

  答:3筐草莓有45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教学创设学生自主合作、讨论问题的学*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述口算过程时,语言描述不完整,思路局限于个别学生的想法中,不能展开思路,大胆思考。

  [再教设计]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多鼓励学生动手做、动嘴说,让学生在体验口算过程的同时,完善语言表达,促进发散思维的训练。

  第2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及第43页练*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多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旧知,揭示课题

  1.PPT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3×25=16×4=23×4=21×5=

  120×3=150×4=3×240=2×360=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都很不错,我们今天继续学*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某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进了一批水果,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1)。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0=)

  (3)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4)学生汇报,教师动态呈现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算理。(课件演示)

  预设:

  方法一:把10盒橙子分成两份,每份五盒,分别算出五盒的橙子数,再把两次算得的数加起来。

  5×6=30,5×6=30,所以30+30=60(个)。

  方法二: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

  6×9=54,54+6=60(个)。

  方法三:先不看10上的0,先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口算方法。

  2.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1)PPT课件出示计算下列各题。

  5×10=9×10=18×10=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教师提示:灵活选择口算方法。

  3.深入探究,延伸算理。

  师:同学们对橙子数的计算比较准确,而且思路清晰,下面让我们来继续整理苹果的数量吧!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2),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列式:12×20。

  (2)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独立想一想,小组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并写板书)

  三、课堂总结,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巩固提高,练*运用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九的第1,2题。

  小组比赛,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他的口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教案3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练*九7-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基础知识练*。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200×3032×1074×10020×4060×506×10010×700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在练*中使学生巩固复*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学生能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尤其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总结出了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总价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例1: 15×3= 45 (盒)

  10×3=30

  5×3=15

  30+15=45

  答:(略)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口算练*:

  5×3= 10×5=

  8×4= 20×3=

  3×4= 40×2=

  仔细观察两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左边使用乘法口诀,右边是整十数乘以一位数,计算时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末位加上一个0.

  小结:以上的练*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新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生:有)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方法一:因为15×3=45,所以150×3=450,

  方法二:,100×3=300,50×3=150,300+150=450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

  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11×5= 14×4= 15×6= 23×4=

  110×5= 140×4= 150×6= 230×4

  2、解决问题。

  (1)3辆车最多可坐多少人?

  (2)80人乘坐这4辆车,能坐下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生总结:我们学会了怎样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乘法,多加练*,相信我们的口算能力会不断加强。

  五、作业 练*九第4,5题

  学生掌握情况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口算乘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 乘一位数的教学,从学生学*情况看。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有很多不足,下面就对本节课反思如下:

  课后反思:

  1.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严谨,语速稍快,专业术语有待提高。

  2.乘法的意义不够清楚,导致讲解时不够透彻。

  3.鼓励学生的词语过少,对学生的赞扬不够。

  4.巩固练*较少,不能很好的使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

  5.四人小组活动不够积极活跃,有待进一步训练提高。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十四第4、6-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似数各是多少吗?

  69、22、74、87、99、18

  2、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 453 789 5

  22 837 371 6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言: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

  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出示P59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教学例2.“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1)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汇报。师小结整理如下:

  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 2022 2020 20=40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 2022 20=44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一:22 2018 20=36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同时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

  1、第59页做一做。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6篇

  我小的时候,很不懂得父母的心,非常调皮。我渐渐地长大了,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懂得父母的爱。后来的几年,我渐渐地明白过来,父母是为我好!

  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学*台的旁边有一个钉子,我没看见,不小心地划了一下,疼得我直叫,父母赶忙跑过来看,我看他(她)们的样子,非常着急,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母亲安慰我说:“宝贝”别哭了。很快没事的。但我还是收吧住哭声。

  过了五分钟,爸爸在药箱里拿出消毒水帮我消毒。啊!好疼啊。乌乌乌乌。又过了五分钟,爸爸终于帮我消毒完了,我也不哭了。父母也去干她(他)们的活了,我也安心得写作业。

  经过这件事后,我才发现父母是多么的关心我,爱我,呵护我。

  父母谢谢您们,谢谢你们把我带到了这个可爱*,在这里我想向你们说声谢谢。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的小伙伴,一双小小的眼睛,双眼皮,两条柳叶眉长在眼睛上,鼻子下面,嵌着一张大嘴,薄薄的嘴唇上长着一个“吃痦”,这就是我的朋友——张伟。

  说起张伟,他的确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有一次,我到张伟家去玩儿,看到了他心爱的军舰模型,很想借回去玩几天。经过张伟同意,我高高兴兴地抱着军舰模型回家了。就连睡觉也要放在枕边。可是,老天爷好像故意跟我作对,我在欣赏时,一失手将模型掉在了地上。这可不得了,那军舰模型摔了个七零八落。要知道,这可是张伟在美国的叔叔给他寄来的呀!顿时,我的心上似乎压了一块大石头。不几天,张伟来取模型了。他一进门就问:“我的军舰模型呢?”我支支吾吾地回答:“它??它已经碎了??”我以为将要面临的是一阵“暴风骤雨”,谁知,张伟并没有生气,而是风趣地说:“鄙人乃宽宏大量之人也,不为小事而怒。”后来,我们齐心协力用万能胶将军舰模型粘好了。

  张伟不但气量大,而且还很幽默。他用这种方法,还解决了不少问题呢!

  一天,我们班的包小雷不小心滑到泥塘里,弄脏了衣服。他怕妈妈打他,不敢回家,张伟自告奋

  勇送包小雷回家。他妈妈见儿子变成这样,拿起板子就要打,张伟连忙说:“阿姨,您这样做不对吧?如果人们都用板子来解决问题,那还长这张嘴干吗?”这番话,说得大家捧腹大笑,包小雷的妈妈也放下了板子。张伟每到一处,都能留下一片笑声,要是有几天见不到他,我还挺想他呢。

  你瞧,他又出现在我眼前了。他在笑,笑得那么天真,那么可爱。

  中山公园是一个既可以玩游戏又可以欣赏风景的地方。

  中山公园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公园。经常去游玩的人都知道中山公园有一个大鱼塘。鱼塘一边有荷叶另一边有鲤鱼群在散步。如果你在这时撒下一些饲料,那你将看到有一大堆鲤鱼蜂拥而上,一条条鲤鱼跳起来抢食物,场面十分之壮观。你可以在鲤鱼跳起来洒多一些饲料,因为当聪明的鲤鱼察觉没饲料时便会走,一条走就二条三条……

  如果鲤鱼跳龙门是真的话那下面这条鱼就厉害了。我看鲤鱼发现了一条金色的鱼来一个鲤鱼打挺那动作十分优雅。

  中山公园的鱼塘多美丽呀!

  我的小表妹差不多5岁,红扑扑的脸上有两个深深地酒窝,一对大眼睛扑闪扑闪的,两片薄薄的嘴唇让人一看就认为她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其实她是一个“笨小孩”。

  表妹虽然可爱,但是她很“笨”,她读了3年幼儿园,10以内的加法都不会,有一次我去她家特点考考她,出了几道10以内的加法——0+1=?2-1=?……她抓了半天的头都算不出来。可是她能歌善舞。只要音乐一响,她就扭着屁股摆动起来。

  看,这就是我的“笨”表妹。她那忍俊不禁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快乐。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盘锦,那里四季分明,多水无山,稻香蟹肥,风景优美。但我觉得芦苇荡是最美的。

  春天,芦苇冒出了尖尖的、嫩嫩的苇芽,远远望去,真像一大片嫩绿的草地。用手摸一摸,有些硬,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夏天,芦苇长得很高了,郁郁葱葱的。仿佛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可以玩捉迷藏、洗澡、摸鸟蛋。多好玩呀!秋天,芦苇穿上了金灿灿的衣裳,随风飘动。如果把眼前的景色比做一大幅活的画,那么画家的本事可真了不起。冬天,白色的雪花飘落下来,雪花盖在芦苇杆上,像给他们盖上了一层白色的、厚厚的棉被,他们就被雪花姐姐哄睡着了。

  我爱家乡的芦苇荡,但我更爱我美丽的家乡。

  我们教室有好几盆花,它们分别是吊兰、奇生花、绿萝。今天早上,刘老师就给花吃肥。刘老师为了让花多一些就剪了一盆花,在花瓶里压了一些花。可让老师剪的那盆花可能还在哭吧?我想它以前的辫子一定很长吧,可现在就剩一条了。吊兰得意洋洋地说:“不就是剪了一两根头发嘛,干嘛这样小气呀?”“我没了辫子会让人笑的。”

  主任打开门说:“你们班都要成了植物园了。”我想小花盆和被剪的那盆花一定笑了,刘老师也笑了。虽然没了辫子可还是很香。老师给花吃的是绿叶肥,我说叶子怎么这么绿呢?原来是吃绿叶肥吃的。

  我们有了绿色的植物和大自然,就可以有清新的感觉。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菁华5篇)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对我们付出很多爱。

  有一次,我发烧了,爸爸妈妈看了很着急。晚上我睡着了,但是仍然没有退烧,爸爸妈妈轮流守着我,几乎一夜都没睡。第二天早上,我的烧终于退了,但是我一看爸爸妈妈还在睡觉,我心里感激不已。

  父母对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爱,我们要报达他们,不能白白的让父母养着,什么活都不干。我们要学会体会父母的辛苦,做一些自己能干得了的事情。我们要遵守弟子规里说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它的意思是:父母喜欢的,要尽量去满足;父母厌恶的,要尽量去除。

  还有一次,我写完了作业让爸爸检查,爸爸检查出了很多错误。他很生气,还说要撕掉我的作业本。其实爸爸并不是批评我,而是在爱我,他是让我变得更优秀。

  父母对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对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爱,我们应该去尊敬父母,而不应该与父母作对。虽然有的时候父母会批评我们,但这也是父母对我们的一种爱,是让我们改正错误的。坏人表面上对我们很好,但是我们和他们学会越学越坏。

  我们要孝敬父母,因为只有父母对我们的爱才是无私的`,我们应该感谢父母。

  谁都享受过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用爱来呵护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记得一次,我跟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玩,我们正玩的开心,突然,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下起了大雨来。妈妈突然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我披着,而自己却穿着一件薄薄的衣服。我们一起跑着回家,回到家里妈妈全身都湿了,我只是湿了一点点,妈妈不但没给自己擦身子,却把手巾投向了我这边,妈妈生怕冷着我,怕我生病。

  第二天,妈妈说;“我很不舒服你快拿探热针给我,结果一量,38度呀!后来,爸爸背着妈妈上医院,在医院里我看着妈妈那痛苦的脸,我哭了起来,妈妈说;”傻孩子,不要哭,妈妈生病是因为昨天睡觉没有盖好被子,你们看,母爱是多么伟大啊!

  父母对我的爱,让我难以回报,我要努力学*,用成绩来回报父母对我的爱。

  我们都是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有一次,我只穿了一件校服,出了学校,我冷得发抖,直跺脚。望眼望去,只见爸爸从茫茫人海中,走过来,用亲切的话语对我说:“樊琦萱,谁让你不听妈妈的话,自己穿得那么薄,不冷才怪呢!”然后赶紧就把棉袄给我穿上,我顿时感到非常的暖和,就这样,我跟爸爸有说有笑的走回了家。

  那次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觉得有点难受,就跟妈妈说:“妈妈,我有点不舒服。”妈妈马上摸了我的额头,说:“呀!怎么那么烫呀?”然后急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大夫,给我打了一针,差点疼得叫出声来,妈妈在旁边握着我的手,我的手很烫,但妈妈的手却是冰凉的。终于打完针了,大夫说:“让他回去把在被窝里睡一觉,明天再打一针,后天再打一针,就好了。”

  妈妈每天为我做早餐,做午餐,准备晚餐。就连吃饭的时候,妈妈还是一直在忙碌着。我有不会的题时,爸爸总是认真的为我思考,不管他在干什么!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要用我的好成绩来报答我的父母。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是谁给了我明亮的眼睛,是谁给了我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呢?是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世界最伟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

  爸爸妈妈为了我能够健康成长,组织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我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慰问环卫工人,体会环卫工人每天有多幸苦,是他(她)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整座城市的干净卫生;参观体验安全教育基地,让我们学到了,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妈妈,每当我放学回家时,总能看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摆在餐桌上,当我走进房间时,您总是把我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您常常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您的教导让我明白了该如何去做人,如何去珍惜。

  亲爱的爸爸,您总是为了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奔波忙碌,如果没有您的努力和汗水也就没有我们家的美满幸福。多少个日夜,您陪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练琴,让我觉得,钢琴没那么枯燥乏味,是您让我懂得了音乐的真谛,感受到音乐带给我的快乐。

  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用生命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护。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聪明妈妈被骗记》。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在家里很聪明自称从没有上当受骗的妈妈受骗的故事。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嵩山少林寺玩。可是,妈妈觉得走路很累就找了一辆出租车,然后问司机多少钱?司机拿出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人10元,小孩5元。妈妈毫不犹豫地掏出25元给了司机。大概过了三四分钟,司机说:“少林寺到了。”他们下车后走进大门一看,大门里一个人也没有。这时妈妈才知道上当了。

  从此以后妈妈再也不说自己没有上当受骗过了。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不要轻意相信别人。

  后来我知道了有一些人你看他如一个骗子可能是一个好人。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选五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惯。

  重点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