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2认识整时

  二、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学具钟面。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册才出现,在新教材中分三个阶段来编排,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上册。为什么提前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的知识接触早了。

  从学生的学*起点来看,在农村学校里,并没有像有的杂志上写的那么高。在一个50多位的班级里,有少部分学生认识整时,认识的也相当模糊,比如拨得时候把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5认为是5时。这样就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听了一些《钟表的认识》,总体的感觉是,照顾学生个性多了,但学*效果却差了。囫囵吞枣式的只怕学生掌握的不够多,只怕听课老师说学生的起点不够高,就让几个好生撑撑台面。基于以上几点,把教学内容定位在认识整时上,半时的认识作机动处理。为此,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会读、写时间(整时),认识钟面结构(12个数字、时针、分针等);

  2、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学会交流,学会分类。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教学设计基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为此,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体验。

  2、教学素材生活化。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创设情境,读写电子表:

  (1)在班级学生中找一个电子表,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出示电子表上的时间是9:00)在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闹钟、电视、手表、手机、太阳等。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研究像闹钟、手表这样的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自主活动:

  1、(课前在教室周围粘贴4--6个不同的钟面)学生离开座位进

  行钟表文化欣赏活动。(配以音乐)

  2、学生汇报。你们刚才发现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

  3、钟表认读活动。在这么多漂亮的钟面(刚才粘贴在周围的)中

  哪个你会读?(学生有选择地读)

  4、再次观察钟面--闭眼想--回忆(出示,你能在上面添

  上什么,就是一个钟面了)--划一划(你知道时、分针是往哪

  个方向走的吗?)

  5、学生制作钟面。(活动要求: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放在展示台上来。)

  6、展示交流、评价。在这些钟面中,哪些钟面认识起来最方便?并说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整时以外的时间,待结课时或当场解决,视学生情况而定)

  7、找规律。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三、应用发展:(设了四关)

  第一关:火眼金睛

  第二关:我是小判官(对吗?还缺什么)

  4时11时2时

  第三关:我演你猜(一生上台做动作,如刷牙等,其余学生猜是做什么事情,是什么时间)

  第四关:认识“大千世界”

  1、你*时做哪件事情用的时间长?

  与与

  2、出示:(这是为什么?)

  3、想想画画:

  你能按规律画出第4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吗?

  通过学生身边的电子表引入,能拉*学生的心理距离,从简单表示时间引入,也能体现从易到难的原则。

  为学生设计钟表欣赏环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钟表奥秘的心理意向。

  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这道题的设计在于学生能对钟面结构有深入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这两组题中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时间的长短。

  本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今天学*的知识进行运用,能根据钟面间的联系,合理解决问题。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师: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

  另一生理直气壮地说:太阳。

  师为之一怔:你来说一说怎么一回事?

  生: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在爸爸买给我的书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能从课外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不过,你能根据太阳知道准确的时间吗?

  ......

  片断二:

  师:你觉得这些钟面(整时)有什么规律?

  生:都有时针。

  生:都有分针。

  生:还有12个数字。

  师: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分针指的是一样的,都指12。

  (在一个试教的班级中,学生更是瞪大眼睛观察,无言以“对”。此时,师: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终于学生发现了......)

  六、教学反思:

  1、体现传授与启发的统一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是电子表的形式表现时间的,如电视、手机、电子表等,就选择直接从电子表上的时间引入,更能贴*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这种简便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当问到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时,学生说太阳,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是啊,古代不就是这样知道时间的吗,多有创意的想法。那么做为现代的人,怎样知道准确的时间呢?因此认识钟面显得尤有必要,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

  2、体现教学的开放度与数学学*有效性的统一

  从学生的特点去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毕竟是一个不成熟的学*主体。如果我们不加指导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也可能无所体验,无所收获;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的指导,也很难将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台阶。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不断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接着学生自己制作自己喜欢的钟面,如何让入学不久的学生学会合作,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做法是让学生分三步走: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来。接着在学生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整时的规律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每个钟面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二是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三是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结果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第一层次的问题无从下手,第二层次刚好够得着,第三层次的问题(片断二中的试教情况)对一些班级的学生有明显的效果。

  3、体现知识技能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统一

  现在的学生会说的多了,会做的少了。说的很好,但做的效果却不*人意。如何在练*中体现双基,又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一课中,设了四关。主要让学生学会认读整点时刻,再通过判断,运用钟面上的知识;在“大千世界”中,通过生活情境的比较,体验到时间的`长短;通过早、晚9时的比较,渗透符号化的思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得主动,思维始终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愉快的体验。

  执教:梁孝科(温州市苍南县龙港五小)

  设计:梁孝科(温州市苍南县龙港五小)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2

  (一)、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自主探索

  (二)、找规律认时间。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延伸知识

  归纳小结

  1、这节课练*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课外延伸 。

  (三)、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时钟的有关内容。

  2、熟练掌握钟表和电子表上的时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写整时。

  难点: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钟表模型

  学生准备:学生用钟面模型

  (六)、教学策略

  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构建一个“回忆知识 — 梳理知识 — 分层练* — 应用知识 — 课外延伸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这节课通过回忆激发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钟表的知识,整时的认读方法进行梳理,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本节课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合作学*、自主探究。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活动时,都采用了适时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采用多媒体作辅助,因为多媒体能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课准备好,主是课本资源,采用实际生活活动情景作为练*素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七)、教学过程

  一、自我反思,梳理知识。

  1、整理有关钟表的知识。

  出示淘气猫时钟教具。

  师:淘气的小猫闹钟在外玩了一天,把身上的东西都掉光了,根据同学们对闹钟的认识,你乐意帮小猫把掉了的东西找回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猫闹钟补上1~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激活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助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2、整理认识整时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猫闹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进一步巩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理解数学知识。

  3、师生共同活动,完成87页第7题。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说出的时间在学具钟上拨出正确的时间。

  生: 拨钟活动。

  【设计意图】: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认、写整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复*认写整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钟表上表现整时。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7页第5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了,喜洋洋也说它也会认时间,请同学们判断喜洋洋写出的时间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就打√,不对的请同学们帮喜洋洋改正过来。

  生:独立观察,独立完成。

  生:独立汇报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辩错进行教学,更有效地强化整时的读法和写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深度,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看图:完成教材86页第4题。

  师:周末到了,小明很开心,妈妈答应星期六早上让他到公园放风筝。这就是小明愉快的周末活动,你能看懂图意,并完整的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图意吗?

  生:个别学生说图意。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几个电子钟表的时刻吗?

  生:个别学生读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读电子钟表的时刻,进一步认识电子钟表的时间表示方法。

  师:图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你能为每件事找到相应的时间吗?试试看!

  生:独立连线。

  生:汇报结果。

  师:说所你们自己的周末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

  生:发表意见。

  师:周末不用上学,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去公园玩,开阔视野,但也要适当看看书,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在家做个好孩子。

  【设计意图】:以生活为依托,除了引导孩子学*知识,还要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

  三、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1、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但时间不会总是整时的,请看下面的三个钟面。(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10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10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10时过一点儿。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个别学生汇报,分享发现。

  预设1: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10,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预设2: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10,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10,不是正好指着10。

  ……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10,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10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10。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10时,第二个钟面是快到10时了,第三个钟面是10时过一点儿。

  师:像这样, 快到10时了和10时过一点儿。 ,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师:请大家说说教材87页第6题。

  生:个别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可以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也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好知识的铺垫。

  2、按规律填时间。

  师:请认真观察下面钟表,前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什么变化规律,思考最后一个钟面怎样表示?

  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练*,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所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并让学生感受钟表的时针的运动中。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学*的进步,体验学*的乐趣,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3

  教学内容:

  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电脑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情景图和例1、例2。

  教学目标

  1比鲜吨用妗⑹闭搿⒎终耄掌握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蹦芙岷舷质瞪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面,认识整时、几时半

  (一)观察钟面

  教师:互相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略。

  教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表。

  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教师: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表示什么?(时间)它们靠什么表示时间呢?(指示电子钟)这种靠什么表示时间?(数字)(指示剩下的钟表)那这一类呢?(指针)

  放大显示一个钟:教师介绍时针、分针后,学生进行拨针小比赛。

  (二)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显示77页例1的三个钟面,放大显示7时钟面。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的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教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多少时间。(板书:议。)

  如果学生能说出是7时,则鼓励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

  如学生不能回答,则直接告诉这是7时,并出示电子表显示的时间。

  教师:看看早上7时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起床)想想(板书:想。)每天早上的7时你经常干什么?

  教师:再想想你周围的人,每天早上7时经常做什么?

  教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7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7时了呢?

  教师:这样学会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2.认识12时、4时

  显示12时、4时的钟面。

  教师:我们就同样的方法来认识第二、第三个

  钟面分别表示多少时间,教学过程基本与认识7时相同,但主要以学生认识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的7时、12时、4时都是整时。你会认整时了吗?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教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对)教师也赞同他的意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整时?它们的分针指在哪里,时针又指在哪里?

  请学生说一说,并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

  (三)认识几时半

  显示9时钟面。

  教师:这是几时?(9时)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显示: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9与10之间)这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还是整时吗?(不是)像这样的钟面还有两个。(显示3时半、8时半的钟面)

  教师:请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认识整时的方法——看、议、想,任选一个钟面来讨论。

  学生讨论后,一组一组地上讲台汇报。

  教师:有道理吗?(有道理)我也觉得他有道理。谁再来汇报?

  学生继续汇报,不足的地方同组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刚才你们认识的9时半、3时半、8时半都是几时半的时间,它们在电子表上是这样表示的(显示电子时间),根据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我们把9时半写成9时30分,把3时半3时30分。8时半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8时半写成8时30分。

  教师:对了,我们说的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另外你还知道哪些几时半的时间?它们的分针、时针分别该指在哪里?这个时间你们在做什么?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四)巩固运

  (1)教科书79页练*十的1,2题。

  (2)利今天学*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来猜一猜。显示以下情景:看《大风车》节目,早上上学,上午第二节课,晚上睡觉。

  学生根据以上情景猜大约是多少时间。

  三、课堂

  教师: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那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

  显示情景图片:兰兰这周星期天准备洗洗红领巾,看看电视,做做作业,到书店买几本故事书。请你利今天学*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帮她设计,她该什么时间洗红领巾,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做作业。看谁安排得最合理。

  学生安排后,集体评议略。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拨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会认整时,会正确读、拨整时。

  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模型(教师、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声音,猜谜语。

  2、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好吗?师读: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师:回答的真不错,是钟表。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时间,在我们的生活学*中,它的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组成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钟表面上有些什么?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对钟表面的认识情况。

  2、学生汇报

  ①有1~12个数字,并且这12个数字从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长针叫分针细而长,短针叫时针短而粗。

  3、教师实物演示:

  ①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让学生按顺序数一数);

  ②钟面上有一根短针,叫什么?(在钟面上板书并让学生跟读)③有一根长针,叫什么?(在钟面上板书并让学生跟读)。

  (三)、认识整时。

  你知道分针与时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下面我们来认识时间

  (1)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书上91页最上面的钟表,谁知道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你怎么看出来的?跟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2)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师: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让拨的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

  (四)、巩固练*: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察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咱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灵活,准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收拾好学具,快速打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及时反馈指导。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在《天线宝宝》音乐伴奏下幼儿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师总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幼儿在轻音乐伴奏下自由在布上设计钟表,画玩后展示给客人老师)

  师:今天太阳娃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学*认识了钟表,那我们把设计的钟表回赠给太阳娃娃好吗?

  太阳娃娃:谢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贴到外面的走廊里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学*认识钟表好吗?跟我走吧!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3认识钟表。

  二、教学准备

  实物钟、课件、学具钟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钟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尽管学生是第一次学*“认识钟表”,但对学生而言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经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已会看整时,几时半对少数学生来说也不算难(特别是城镇的孩子)。尊重学生的学*起点是我们教师备课时首先应面对的,而且知识间的对比也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看时间的方法。因此,我决定把认识整时和几时半放在一节课内完成,将认识钟面和整时较快带过,把重点放在认识几时半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大格、12个数。通过观察与讨论,发现整时和几时半钟面上指针的规律,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

  2、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及探索意识和合作。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二)教学策略

  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首先,通过观察两个小朋友的周末作息时间表,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再利用这两个不同时间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使整个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出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变枯燥的教学活动为有趣的学*活动。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听一听(课件演示:钟表的嘀嗒声)

  (二)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钟表)

  (三)揭题:认识钟表

  (四)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钟表?

  (五)欣赏古今钟表图片: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钟表的图片,一看吧!(课件演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制造了各式各样的钟表,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了。

  二、联系生活,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1、看一看钟面都有什么?

  (1)小组观察

  (2)小组交流

  (3)汇报

  2、钟表有什么用呢?

  (二)认识整时

  1、你会看时间吗?我们来看看晨曦小朋友(本班同学)

  星期六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起床学*吃饭睡觉

  (生活情景图略)

  7时9时11时8时

  (1)与同桌说一说晨曦小朋友什么时候干什么?

  ①个别汇报

  用钟表的“嘀嗒”声把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课堂中来,通过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很自然地切入课的主题。

  让学生欣赏古今钟表图片,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人类科学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

  把认识钟面这部分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自已解决,既充分暴露了学生已有经验,又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运用同班同学的的作息时间情景图作为学*材料,学生感到既新鲜又亲切,快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示范学生良好的作息时间作为典范,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而且对示范学生也是莫大的鼓励。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②教学整时的读法和文字记录法:小朋友们都说对了,

  其实几点钟还可以说成几时。(板书:7时、9时、11时、8时)

  ③这些时间你都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④个别汇报

  (2)仔细看看四个钟面上的指针,你发现了什么?(课件集中出现以上四个钟面)

  ①独立思考

  ②同桌交流

  ③汇报

  (3)归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刚好几时。

  (4)巩固:从7时到10时,时针、分针分别从哪儿走到哪儿呢?(实物钟演示)

  这时你大概在干什么?(板书:上午10时、晚上10时)

  (三)认识几时半

  1、初步感知几时半的指针特征:

  (1)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明起床了没有:

  (实物钟动态演示从7时到7时半)

  (2)再看他接下来干些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个别发言)

  板书:7时半9时半11时半晚上10时半

  2、看看这些指针,你又发现了什么?(同时出现4个钟面)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2认识整时

  二、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学具钟面。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册才出现,在新教材中分三个阶段来编排,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上册。为什么提前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的知识接触早了。

  从学生的学*起点来看,在农村学校里,并没有像有的杂志上写的那么高。在一个50多位的班级里,有少部分学生认识整时,认识的也相当模糊,比如拨得时候把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5认为是5时。这样就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听了一些《钟表的认识》,总体的感觉是,照顾学生个性多了,但学*效果却差了。囫囵吞枣式的只怕学生掌握的不够多,只怕听课老师说学生的起点不够高,就让几个好生撑撑台面。基于以上几点,把教学内容定位在认识整时上,半时的认识作机动处理。为此,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会读、写时间(整时),认识钟面结构(12个数字、时针、分针等);

  2、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学会交流,学会分类。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教学设计基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为此,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体验。

  2、教学素材生活化。生活化的材料,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创设情境,读写电子表:

  (1)在班级学生中找一个电子表,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出示电子表上的时间是9:00)在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闹钟、电视、手表、手机、太阳等。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研究像闹钟、手表这样的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自主活动:

  1、(课前在教室周围粘贴4——6个不同的钟面)学生离开座位进行钟表文化欣赏活动。(配以音乐)

  2、学生汇报。你们刚才发现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

  3、钟表认读活动。在这么多漂亮的钟面(刚才粘贴在周围的)中哪个你会读?(学生有选择地读)

  4、再次观察钟面——闭眼想——回忆(出示,你能在上面添上什么,就是一个钟面了)——划一划(你知道时、分针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吗?)

  5、学生制作钟面。(活动要求: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放在展示台上来。)

  6、展示交流、。在这些钟面中,哪些钟面认识起来最方便?并说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整时以外的时间,待结课时或当场解决,视学生情况而定)

  7、找规律。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三、应用发展:(设了四关)

  第一关:火眼金睛

  第二关:我是小判官(对吗?还缺什么)

  4时11时2时

  第三关:我演你猜(一生上台做动作,如刷牙等,其余学生猜是做什么事情,是什么时间)

  第四关:认识“大千世界”

  1、你*时做哪件事情用的时间长?

  与与

  2、出示:(这是为什么?)

  3、想想画画:

  你能按规律画出第4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吗?

  通过学生身边的电子表引入,能拉*学生的心理距离,从简单表示时间引入,也能体现从易到难的原则。

  为学生设计钟表欣赏环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钟表奥秘的心理意向。

  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这道题的设计在于学生能对钟面结构有深入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这两组题中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时间的长短。

  本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今天学*的知识进行运用,能根据钟面间的联系,合理解决问题。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师: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

  另一生理直气壮地说:太阳。

  师为之一怔:你来说一说怎么一回事?

  生: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在爸爸买给我的书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能从课外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不过,你能根据太阳知道准确的时间吗?

  片断二:

  师:你觉得这些钟面(整时)有什么规律?

  生:都有时针。

  生:都有分针。

  生:还有12个数字。

  师: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分针指的是一样的,都指12。

  (在一个试教的班级中,学生更是瞪大眼睛观察,无言以“对”。此时,师: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终于学生发现了。)

  六、教学反思:

  1、体现传授与启发的统一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是电子表的形式表现时间的,如电视、手机、电子表等,就选择直接从电子表上的时间引入,更能贴*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这种简便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当问到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时,学生说太阳,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是啊,古代不就是这样知道时间的吗,多有创意的想法。那么做为现代的人,怎样知道准确的时间呢?因此认识钟面显得尤有必要,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

  2、体现教学的开放度与数学学*有效性的统一

  从学生的特点去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毕竟是一个不成熟的学*主体。如果我们不加指导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也可能无所体验,无所收获;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的指导,也很难将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台阶。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不断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接着学生自己制作自己喜欢的钟面,如何让入学不久的学生学会合作,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做法是让学生分三步走: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来。接着在学生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整时的规律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每个钟面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二是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三是分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结果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对第一层次的问题无从下手,第二层次刚好够得着,第三层次的问题(片断二中的试教情况)对一些班级的学生有明显的效果。

  3、体现知识技能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统一

  现在的学生会说的多了,会做的少了。说的很好,但做的效果却不*人意。如何在练*中体现双基,又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一课中,设了四关。主要让学生学会认读整点时刻,再通过判断,运用钟面上的知识;在“大千世界”中,通过生活情境的比较,体验到时间的长短;通过早、晚9时的比较,渗透符号化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得主动,思维始终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愉快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认识钟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认知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3)课间休息(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小丸子给他们带来谜语,让学生猜出闹钟,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各种造型的钟面,并提问“小朋友你们也想设计出这么漂亮的钟表吗?”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接着,教师继续激励学生,要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并且强调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接下来我通过演示拨闹钟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动方向,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是按照从数字1到12这样顺时针方向走的。再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拨一拨闹钟,进一步巩固知识。

  2、 教学整时的认、读、写

  我创设了一个小朋友起床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试认整时。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用课件出示3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面,先老师说时间学生拨,然后让学生作主说时间老师来拨,为了突破只有当分针指向12才是整时这一难点,在这里我故意将分针偏离12,让学生判断老师拨的是不是他们所说的整时。最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认时整时的方法。

  3、 学*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教师出示有许多钟表的课件,让学生发现了一个不同的钟表——电子表。接着出示钟表和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3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出来。

  4、结合生活认读整时

  这一环节中,我利用课件出示小东一天的生活图,并让学生注意看图下方的钟面,继续巩固看整时的方法,并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思考、了解到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6时、8时……。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你*常在这个时候在做什么。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课间休息

  这一环节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的需要设置的,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同时也让他们轻松轻松,为下一环节的学*起到调节作用。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并知道学*数学是为了用在生活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比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在这里我出示了表示四个不同时刻的钟面,让学生判断钟面下方出示的时间是否是钟面上所指时间。这四个钟面里有两个钟面时间是整时差一点和过一点点,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突破只有当分钟指向12时,表示的才是整时。

  2、说一说,评一评。

  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中的几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边看课件边互相说一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他们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由于一天当中有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所以小朋友的意见并不一定会统一,只要他们的解释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时顺水推舟进一步渗透上午和下午这一时间概念。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张表示时间的卡片,是用钟面或者电子表示法表示的时刻,让拿着相同时间卡片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下课以后一起去做游戏,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也是课堂知识的延伸。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整时;

  2、 能够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设计:

  虽然学生刚上一年级,但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在教学整时认读时,首先让学生认识钟面,分清分针和时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对比、观察“三个钟面(6时、8时、4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结论: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通过活动,看一看、拨一拨,加强对整时的认识,与生活联系,出示电子表示法,通过练*使学生掌握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最后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渗透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语:今天是我们一一班全体学生第一次来多媒体教室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后面看着我们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谁表现的最好。

  引入课题:好了,大家坐的这么端正,老师就送大家一个礼物,猜一猜:有位好朋友,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出示课件)提问:说一说你们在哪里见过钟表?

  总结:你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真聪明!钟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课、放学、吃饭、睡觉),它的作用多大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钟表,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2、拿出你们手中的钟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个是时针、那个是分针。

  3、那我们认识了钟面,先把表放下,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丽丽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你们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么?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3篇

  《认识钟表》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认整时和半时。

  课前,我安排孩子们准备了“钟点学*器”。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谜底:钟表)

  然后出示了钟表店里的各种样式的钟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并加以区分,让孩子们指出自己“钟点学*器”上的时针、分针。紧接着,通过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点认识“整时”、“半时”。在认识整时时,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动中与整时相关的主题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认钟表,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画面内容。

  2、集中展示“整时”的4个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让孩子们在“钟点学*器”上拨一拨整时时刻。随后的半时教学和整时教学步骤基本相同。在认识了整时、半时之后,我又出示了电子表计时,让孩子们了解电子表计时方法,学会正确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表示整时、半时。最后,我安排了一组“认一认”的练*,要求学生会认,并能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计时。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迁移新知。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说你拨”,“我拨你认”,“师拨生认”,“生生互拨互认”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在孩子们认时刻的时候,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体现思维的层次性。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孩子都会认、拨整时时刻了。但一部分孩子认“半时”时还有问题,比如:5时半,有的孩子容易认成6时半。仔细思考后,我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对于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不清楚,不能准确判断是过了几时,没到几时,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问题。

  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迅速针对“半时”学*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进一步认识钟面。

  2、出示活动钟表(时针、分针可以转动的),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即:1→2→3→4→……→12→1→2→……经过这样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认半时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3、认、拨几个特殊易混的时刻,如:12时、12时半、6时、6时半,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整时和半时的不同。

  4、让学生回家试着在真实的小闹钟上拨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感受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后,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思考:

  如果课堂上的学具不用“钟点学*器“,而改用真正的钟表(小闹钟),效果会怎样?当孩子们在小闹钟上拨一拨时,是不是就自然地观察到了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更利于半时的认识?但同时我又有以下困惑:

  1、真实的钟,时针、分针运动时有滴答滴答的声音,是否会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

  2、孩子们本来动手能力就差,在钟上拨整时、半时是否更难?

  《认识钟表》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认整时和半时。

  课前,我安排孩子们准备了“钟点学*器”。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谜底:钟表)然后出示了钟表店里的各种样式的钟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并加以区分,让孩子们指出自己“钟点学*器”上的时针、分针。紧接着,通过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点认识“整时”、“半时”。在认识整时时,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动中与整时相关的主题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认钟表,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画面内容。2、集中展示“整时”的4个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3、让孩子们在“钟点学*器”上拨一拨整时时刻。随后的半时教学和整时教学步骤基本相同。在认识了整时、半时之后,我又出示了电子表计时,让孩子们了解电子表计时方法,学会正确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表示整时、半时。最后,我安排了一组“认一认”的练*,要求学生会认,并能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计时。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迁移新知。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说你拨”,“我拨你认”,“师拨生认”,“生生互拨互认”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在孩子们认时刻的时候,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体现思维的层次性。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孩子都会认、拨整时时刻了。但一部分孩子认“半时”时还有问题,比如:5时半,有的孩子容易认成6时半。仔细思考后,我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对于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不清楚,不能准确判断是过了几时,没到几时,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问题。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迅速针对“半时”学*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1、进一步认识钟面。2、出示活动钟表(时针、分针可以转动的),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即:1→2→3→4→……→12→1→2→……。经过这样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认半时时有了很大的进步。3、认、拨几个特殊易混的时刻,如:12时、12时半、6时、6时半,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整时和半时的不同。4、让学生回家试着在真实的小闹钟上拨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感受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后,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思考:如果课堂上的学具不用“钟点学*器“,而改用真正的钟表(小闹钟),效果会怎样?当孩子们在小闹钟上拨一拨时,是不是就自然地观察到了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更利于半时的认识?但同时我又有以下困惑:1、真实的钟,时针、分针运动时有滴答滴答的声音,是否会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2、孩子们本来动手能力就差,在钟上拨整时、半时是否更难?

  《认识钟表》一课是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首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结合“小胖的一天”的生活情景,这些环节都贴*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大约几时睡觉?每天你是几时到学校?你知道下午我们几时放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当时针指在几,分针指在12时我们就读几时;当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我们就读几时半。通过教学使学生还了解到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钟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

  不足之处: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因此个别学生在认识几时和几时半时会有混淆。还有就是我请学生拨钟时,让他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楚,还有的同学会说,但是动手就好像有困难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运用媒体演示,从儿童熟知的动画图片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教师分层次安排学生活动:试认→观察探索→讨论交流→操作练*。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认识大约几时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总结认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认识大约几时,在难点突破上没有做到位。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经历多观察、多动手、多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氛围,拉*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纵观整节课,本课尝试体现出:充分尊重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只是把握活动方向,适时点拨,总结,尽量避免强加于人的说教,真正促使学生自觉学*,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实效性。整个一节课,让学生在动中观察、操作、讨论,在动中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去思考想象,不断地尝试错误,品尝成功,学生们的学*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主动完成学*。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设良好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课前,我安排孩子们准备了“钟点学*器”。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谜底:钟表)然后出示了钟表店里的各种样式的钟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并加以区分,让孩子们指出自己“钟点学*器”上的时针、分针。紧接着,通过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点认识“整时”、“半时”。在认识整时时,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动中与整时相关的主题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认钟表,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画面内容。

  2、集中展示“整时”的4个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让孩子们在“钟点学*器”上拨一拨整时时刻。随后的半时教学和整时教学步骤基本相同。

  在认识了整时、半时之后,我又出示了电子表计时,让孩子们了解电子表计时方法,学会正确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表示整时、半时。最后,我安排了一组“认一认”的练*,要求学生会认,并能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计时。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钟表》是本学期的一节活动。其目的旨在使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和用途,使幼儿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优点:

  准备阶段:①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幼儿事先对钟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幼儿自带各式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②为提高幼儿学*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实施阶段: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猜测讨论法、探索操作法、发现法、游戏法、说学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我首先用舒缓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认识时钟时,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情趣和学*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二、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为了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勇敢发言。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

  三、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方式。

  在练*时,通过幼儿的亲手制作钟表,拨钟等实践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不足: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幼儿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但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教师因初次接触课件教学,对课件的使用不够熟练。

  二、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但应变能力即教育机智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三、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记录时间时,最好让幼儿先来拨,再通过课件来验证。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在时间观念上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水*,让学生在学*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我上了《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后,具体反思如下:

  1、我利用课件,出示有声音的各种各样的钟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3、在教学中,我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围绕问题各抒己见,这样,同学们也有了相互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又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爱学数学。

  《认识钟表》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认整时和半时。

  课前,我安排孩子们准备了“钟点学*器”。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谜底:钟表)然后出示了钟表店里的各种样式的钟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并加以区分,让孩子们指出自己“钟点学*器”上的时针、分针。紧接着,通过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点认识“整时”、“半时”。在认识整时时,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动中与整时相关的主题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认钟表,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画面内容。2、集中展示“整时”的4个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3、让孩子们在“钟点学*器”上拨一拨整时时刻。随后的半时教学和整时教学步骤基本相同。在认识了整时、半时之后,我又出示了电子表计时,让孩子们了解电子表计时方法,学会正确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表示整时、半时。最后,我安排了一组“认一认”的练*,要求学生会认,并能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计时。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迁移新知。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说你拨”,“我拨你认”,“师拨生认”,“生生互拨互认”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在孩子们认时刻的时候,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体现思维的层次性。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孩子都会认、拨整时时刻了。但一部分孩子认“半时”时还有问题,比如:5时半,有的孩子容易认成6时半。仔细思考后,我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对于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不清楚,不能准确判断是过了几时,没到几时,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问题。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迅速针对“半时”学*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1、进一步认识钟面。2、出示活动钟表(时针、分针可以转动的),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即:1→2→3→4→……→12→1→2→……。经过这样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认半时时有了很大的进步。3、认、拨几个特殊易混的时刻,如:12时、12时半、6时、6时半,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整时和半时的不同。4、让学生回家试着在真实的小闹钟上拨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感受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后,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思考:如果课堂上的学具不用“钟点学*器“,而改用真正的钟表(小闹钟),效果会怎样?当孩子们在小闹钟上拨一拨时,是不是就自然地观察到了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更利于半时的认识?但同时我又有以下困惑:1、真实的钟,时针、分针运动时有滴答滴答的声音,是否会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2、孩子们本来动手能力就差,在钟上拨整时、半时是否更难?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虽然有部分小朋友能说出整时,但由于小朋友*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借助学生好奇的心理以猜谜语吸引学生,导入新课,接着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拉*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欲望和浓厚的学*兴趣。

  二、自主发现、突出主体

  在新课部分,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现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观察了这12个数字的位置特点;

  2、有两条不同的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特别指出我们现在只学*时针和分针,不涉及秒针;

  3、有12个大格子。这样,学生基本了解钟表的外部结构。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三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进行整时的教学。在这过程中,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整个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我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学*。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学生对于“早睡早起”、“看电视”、“睡懒觉”等情节都有切身体会,通过“你想对小明说什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惯的教育融入学*活动之中,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不足与提高

  整堂课下来感觉练*的形式过于单一,一直采取了一种教师出示时间学生读、写的形式,试着变换一种角度——教师读时刻,学生拨时刻的形式。我想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会看不会拨的情况出现,更能有效的增强教学效率。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一定的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能活跃气氛增强学生学*的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语言也是一种吸引他们的地方,在这一点上我还是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不断地锻炼,努力使自己更好地成长起来。

  《认识钟表》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没有到此收兵,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最后的公开课,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感触,总结如下。

  首先,是对于教学常规方面的觉悟。我一直认为,教师的激情是整个课堂的总动力,因为激情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上课”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状态去迎接和面对。但是再好的观点也都有其适用范围,不是绝对正确的,我只看到了它闪闪发光的一面,却没有发现光亮背后的阴影。没错,激情却是能够不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良好学**惯,但当*惯慢慢养成后,教师如果不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态数”,便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当有一天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学生可能就无法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听课,甚至就对学*失去兴趣。适当的激情刺激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兴趣;但是连续作用下的刺激,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抑制学生学*动力的可持续生成,同时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可以适时地调动自己的激情,让课堂变得更活泼。同理可得教师音量的教学效果。适当的高声调可以抓住学生的耳朵和思想,连续的高音调作用,会让彼此都觉得疲惫。我以后会学要慢慢的调度自己的音量,脱掉小蜜蜂。另外,要继续加强板书的练*。

  其次,是教学语言艺术方面。可能是生活中的*惯,让我的话语总是不精简:一句话可以说的事情,我总是得说三五句。以至于把这个坏*惯也带入了我的数学课堂。这样无疑在拖泥带水的同时还很浪费时间(怪不得,我的课总是上不完)。所以应该要从生活入手,学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少说废话。同时,我还发现,在教学知识方面,教师的话越多,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说此次教学中“认识钟面”的时候,我的“多嘴”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没有让他们的思维呈发散式的发展,课是上得顺利了,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变“笨”,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越来越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明方向,但切不可把路变得太小,影响了孩子们对沿途风景的观赏。

  再者,关于教学设计方面:

  1、缺少“合作交流”。

  师生问答互动形式的教学比较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却是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认识整时”教学中,“3时”的钟面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这是几时”“分针时针的指向如何”,然后再请几组代表汇报。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诉说和倾听“3时”的情况,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时长超出预定时间,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认识整时”花费的力气过大。在7时这个整时讲透以后,可以适当的加快8时和3时的节奏,为后面的内容争取时间;在课间操强化3时、6时、9时、12时这四个常见的时刻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快速度,逐渐减少中间停顿的时间;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口头上说时间怎么宝贵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关键还是将其赋予到具体的事例中,所以“小明的一天”之前的关于“时间宝贵”的说辞可适当减少,将之渗入“小明的一天”中。

  3、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

  本节课不仅要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还要初步触及“一小时之前”、“再过一小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一点儿”这样的知识点。对于前两者,本节课有所涉猎;但对于后两点却是丝毫没有提及。对于有些非重点的知识点,不一定要拎出来单独讲,这不仅会让知识点脱节,也会让教学显得零散。教师可以将之穿插在合适的位置,顺手带过,给学生留下印象后,等遇到具体的问题也就有据可依、顺理成章。比如将上面提及的后两个知识点放入学生拨钟环节,教师可收集不是整时的钟面质疑,比如“这是3时吗”,学生马上就会说“还不到3时”或“3时过了一点点”,此时教师就可顺手规范说辞“快3时了”或“3时过一点儿”。

  在“小明的一天”中,教学“两个9时”的时候,可以结合钟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钟表转了一圈后晚上的9时,此时随即抛出“你知道钟表一天转几圈吗”这样的问题,可以马上在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记:钟表一天转2圈。

  4、变化非本质的特征: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本质,在完成教学时针分针以后,可变化针的非本质特征,如针的颜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时针分针。

  5、数学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一个公式化的过程,但同时也是程序化的过程。

  关于“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这句话,在之前的上课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套用这句话完美的说出如何认钟表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解决不了“不容易”问题,我还可以扔掉这句话,换个角度,换个方式:看来我们要看整时必须得分两步,第一……第二……

  《认识钟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主要让学生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朋友*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首先让小朋友欣赏了一些各种类型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再以"与钟表交朋友"的方式来认识钟面,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学具钟上都有些什么。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但是对于区分时针和分针却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便拿出自己做好的分针和时针,让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这两根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一根长,一根短,然后我做动作给学生看,并补充到那一根又长又细是分针,另一根又短又粗(胖)的是时针,为的是便于学生区分和记忆。并把这两根针贴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贴出3时整的样子。(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认识了钟面后就要来认识整时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顺势将之前贴在小黑板上钟表时刻拿出来,请小朋友说说看这是什么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说出这是3点,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你是怎么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于是,我但引导他们,看看钟的时针指着谁,分针指着谁。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马上明白怎么来认识整时了: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已经认识了3时,于是我又让小朋友们认一认4时,并说一说是怎么认的。因为只有会说了才说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所以这里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同桌互说、小组说、男女生说等)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是几时,是怎么认的,接着根据书中的情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

  最后,教学两种时间的写法,由于要照顾所有的学生都认识整时,到后面时间不够用了,只好放到下一节课了。

  反思:

  一、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写时间,而且还要用两种方法来写,我应该在黑板上多写例子,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写。不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小朋友不知道写在哪里,有些小朋友对":"已经写好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或者把这一内容放到下一节课。

  二、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要多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才能上好一堂课。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明白了,孩子们在课堂的40分钟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因为是低段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课堂纪律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学*的小主人。他们在这种动态的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素养的形成与积累。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多媒体课件是帮助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不应该完完全全被课件所牵引。对于一个游刃有余的专家型的教师来说,课件应该是为他所用,而不是教师的整堂课的思维围绕着课件走。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巧用教育机智。

  2、教学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多次在练*训练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反复说、反复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并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朗。

  3、巧妙地利用好课堂生成,使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跳板。在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的游戏环节,有一个学生在拨6时整的时候,错误地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弄反了,他拨的是“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而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发现。

  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自己:课堂上,要多问几个“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吗?”“谁有不同的想法?”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的反例,而我没有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能够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优选【10】篇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与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渗透接*整时的内容。

  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钟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还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复杂的度量工具,表盘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升,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转化为学生可见、可摸、可感受到的.活动。

  备内容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1课时)→会认、读、写整时,知道钟表;了解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钟表,认识时针和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时钟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3.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感受古代人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利用时钟模型,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在两种表针的运动中对整时和时间顺序有深刻的体会。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经历自己安排生活和学*时间的过程。

  备重难点

  重点

  认识钟表,能区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难点

  1.会认、读、写整时。

  2.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

  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大屏幕上跳出一个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准备帮我叔叔照看一下钟表店,跟我来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店是小熊叔叔的钟表店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钟表店里有好多钟表。)

  小朋友们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1、(出示钟表店门上的一个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

  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

  2、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学生指出老师模型钟上的分针和时针。)

  认识整时

  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有谁知道?

  (出示7时整钟),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时、4时、)让学生认,学生快速认出后,哎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啊,小朋友们是怎么认出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一起来交流认识整时的方法。)

  小熊: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那下面的钟面各表示几时呢?

  配场景的钟8:00(升**)11:00(放学)4:00(体育活动)(中的时针和分针在转动)学生认一认,并强调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数学上说8时,生活中一般说成8点。)

  拨一拨

  小猫说:“钟真好,我也要买一个。”小熊说:“现在是2时,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小猫说:“能。”

  小猫会拨了,同学们会拨吗?试一试

  同学们试拨,请一个小朋友到老师的模型钟上拨一拨,并演示拨钟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把分针拨到12,再把时针拨到2。

  请小朋友们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结合情景进行时间教育)

  修一修

  看着小朋友们又说又拨的,小狗有点急了,它说:“我也要拨一个3时,可是我,我,我怎么拨啊?”我们来看看它的钟表怎么啦?(老师展示一只缺少分针的钟,时针指着3时的钟)看怎么啦?(生:缺少分针)应该如何添呢?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它添上分针,(出示3根针,分针、时针、还有比时针还短的一根),让学生在展台上贴针,我们书上也有象这样的缺少分针或时针的钟,同学们也来帮忙添一添吧!(让学生做书85页第5题,为时钟添上分针和时针)做完后选择一些到展台上点评。

  认识大约几时

  去年在我国有一件大事,神舟6号飞船10月12日成功发射,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们想看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成功发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动的时刻吧!

  出示视频

  出示3个钟面小结:

  (1)9时时钟闪烁。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2)发射前的准备时钟接*9时,讨论现在是几时?(正好是9时吗?)接*9时可以称为大约9时(大约闪烁)

  (3)发射升空后是九时多一点,这时又是什么时候!还是9时吗?(九时多一点,也可以称为大约9时)

  神舟六号是九时发射的,准备发射时是九时差一点,发射升空后是九时多一点,像这些接*9时的,我们可以说成大约9时。

  认一认生活中的大约几时与整时。

  小熊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他很想知道大家的学*生活情况,我们一起来告诉它好吗?

  出示一组生活场景,并伴有时钟。(大约6时小朋友起床,大约8时同学们做操,10时同学们正在学*,12时吃午饭,大约7时同学在灯下写作业,10时同学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

  定格两组画面(10时同学们正在学*与10时同学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小熊说:“一个正在上课,一个已经进入梦乡,怎么钟上显示的都是10时呢?”请同学说一说原因(上午10时与夜里10时)

  一天有24小时,时针一天走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

  5、小熊说:“你们真棒,钟表店里还有一些钟,你们认识吗?(出示一组钟表:电子钟,只有3、6、9、12数字的钟,没有数字的手表,显示罗马数字的钟)(介绍电子钟,哪些地方见过的)不管钟面上有没有标出数字,我们都可以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知道是几时或者大约是几时!

  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时利用时间的情况满意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

  (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贴课题)

  二、探究

  (一)认识整时的时刻

  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2)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2)启发谈话:如果想拨5时,应该怎样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3)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交流拨的过程。

  4、交流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谁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以及一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认识接*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1)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谈话:这是几时?

  (2)提问:继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3)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4)教师拨到6:45的时候,继续提问:到7时了吗?

  (5)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现在到7时了吗?追问:为什么?

  (6)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好像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到12,就不能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1)教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现在是7时吗?

  (2)教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①谈话:哎呀,老师一不小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现在还是7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提问:超过得多吗?(一点点)

  ③谈话:现在,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什么?(分针都不指着12。)

  (2)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好像指着7,但是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正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7时。像这样接*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4、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2)谈话:请小朋友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3)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有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情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谈话:你觉得哪种时刻容易辨认?哪种时刻比较难辨认?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4、谈话:其实,不管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热爱祖国,好好学*。

  过渡:下面,老师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三、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指名回答后小结:小朋友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这样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我们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每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结: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仔细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针,有的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吗?

  (5)指名回答。小结:画时,要先看清楚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该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

  (7)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扬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只能考大家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怎么会这样?

  (4)交流后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电视屏幕等标有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回答。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对时间的认识与有趣的现实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

  2.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钟面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表”“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

  (2)课件出示主题图。

  ①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谁能告诉大家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情趣高涨,拉*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

  ⊙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认识钟面。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a.有两根指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b.有从1到12这12个数。

  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教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教学内容:

  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一》教案实用5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新授课

  1、认识钟面

  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

  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

  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

  (2)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

  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后,汇报)

  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巩固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

  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2)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

  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

  (3)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

  三、巩固练*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

  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

  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时间很宝贵,希望同学们会安排好你们的时间,爱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业

  回去拨你的小闹钟,告诉你家人,你会看整时了。

  教材分析:

  本课以“小明的一天”为背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时、分”的重要基础。本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很小,刚刚入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的生活、学*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确而又清晰的表象。本节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钟表的经验,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认识和区分时针与分针。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以及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引导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几时半,认识整时和半时钟面指针的特点。

  教学流程示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儿歌,猜谜语。

  2.想一想:钟表可以帮我们干什么吗?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2.认读整时、半时

  3.区分整时、半时

  三、巩固拓展

  1.说一说:书91页第1题

  2.连一连:书91页第2题

  3.游戏:我说你拨

  四、小结归纳

  (一)、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自主探索

  (二)、找规律认时间。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延伸知识

  归纳小结

  1、这节课练*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课外延伸 。

  (三)、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时钟的有关内容。

  2、熟练掌握钟表和电子表上的时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写整时。

  难点: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钟表模型

  学生准备:学生用钟面模型

  (六)、教学策略

  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构建一个“回忆知识 — 梳理知识 — 分层练* — 应用知识 — 课外延伸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这节课通过回忆激发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钟表的知识,整时的认读方法进行梳理,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本节课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合作学*、自主探究。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活动时,都采用了适时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采用多媒体作辅助,因为多媒体能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课准备好,主是课本资源,采用实际生活活动情景作为练*素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七)、教学过程

  一、自我反思,梳理知识。

  1、整理有关钟表的知识。

  出示淘气猫时钟教具。

  师:淘气的小猫闹钟在外玩了一天,把身上的东西都掉光了,根据同学们对闹钟的认识,你乐意帮小猫把掉了的东西找回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猫闹钟补上1~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激活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助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2、整理认识整时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猫闹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进一步巩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理解数学知识。

  3、师生共同活动,完成87页第7题。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说出的时间在学具钟上拨出正确的时间。

  生: 拨钟活动。

  【设计意图】: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认、写整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复*认写整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钟表上表现整时。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7页第5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了,喜洋洋也说它也会认时间,请同学们判断喜洋洋写出的时间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就打√,不对的请同学们帮喜洋洋改正过来。

  生:独立观察,独立完成。

  生:独立汇报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辩错进行教学,更有效地强化整时的读法和写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深度,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看图:完成教材86页第4题。

  师:周末到了,小明很开心,妈妈答应星期六早上让他到公园放风筝。这就是小明愉快的周末活动,你能看懂图意,并完整的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图意吗?

  生:个别学生说图意。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几个电子钟表的时刻吗?

  生:个别学生读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读电子钟表的时刻,进一步认识电子钟表的时间表示方法。

  师:图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你能为每件事找到相应的时间吗?试试看!

  生:独立连线。

  生:汇报结果。

  师:说所你们自己的周末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

  生:发表意见。

  师:周末不用上学,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去公园玩,开阔视野,但也要适当看看书,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在家做个好孩子。

  【设计意图】:以生活为依托,除了引导孩子学*知识,还要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

  三、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1、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但时间不会总是整时的,请看下面的三个钟面。(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10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10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10时过一点儿。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个别学生汇报,分享发现。

  预设1: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10,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预设2: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10,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10,不是正好指着10。

  ……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10,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10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10。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10时,第二个钟面是快到10时了,第三个钟面是10时过一点儿。

  师:像这样, 快到10时了和10时过一点儿。 ,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师:请大家说说教材87页第6题。

  生:个别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可以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也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好知识的铺垫。

  2、按规律填时间。

  师:请认真观察下面钟表,前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什么变化规律,思考最后一个钟面怎样表示?

  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练*,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所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并让学生感受钟表的时针的运动中。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学*的进步,体验学*的乐趣,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课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时间观念。

  2、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看整时,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

  教具:实物钟表、钟表图片。

  学具: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仔细听好了。

  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生:6点半、7点……)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

  (生:听家长说的、看钟表的……)

  要想知道这些时间我们就要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有关钟表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请优等生介绍:钟表上有数、有长针、有短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长针短针

  谁还有补充?

  (生:钟表上有大格、有小格……)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格小格

  2、指导观察: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钟表。

  拿出你的钟表。请仔细观察钟表上的数。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钟表上有12个数。还有学生会边说边比划数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排列的。)

  你知道钟表上的长针、短针分别叫什么吗?

  长针叫分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分针。

  短针叫时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时针。

  钟表上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数一数钟表上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有12个大格。)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生:共有60个小格。)

  有关钟表上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就是表示几时的。

  3、认识时间:

  出示钟面图:

  8时3时6时

  这几个时间你们认识吗?分别是多少?

  你是怎么认识的?

  想一想这些时间你在干什么?

  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几?

  (生:都是指向12。)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因为分针都是从12出发正好走了一圈,又指向12。)

  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写时间:

  你会认时间,会写时间吗?

  我们来看第一个时间是8时,我们先写一个“8”再写一个“时”。

  时间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电子表的显示方法。

  这种表示方法是这样写的“8:00”。

  你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吗?在哪见过的?你可真会观察。

  你想试试吗?

  请你把后面的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找两人板演,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认识钟表的方法是什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下面就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练*。

  三、巩固练*: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察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咱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灵活,准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收拾好学具,快速打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及时反馈指导。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情景图和例1、例2。

  教学目标

  1比鲜吨用妗⑹闭搿⒎终耄掌握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蹦芙岷舷质瞪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面,认识整时、几时半

  (一)观察钟面

  教师:互相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略。

  教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表。

  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教师: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表示什么?(时间)它们靠什么表示时间呢?(指示电子钟)这种靠什么表示时间?(数字)(指示剩下的钟表)那这一类呢?(指针)

  放大显示一个钟:教师介绍时针、分针后,学生进行拨针小比赛。

  (二)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显示77页例1的三个钟面,放大显示7时钟面。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的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教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多少时间。(板书:议。)

  如果学生能说出是7时,则鼓励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

  如学生不能回答,则直接告诉这是7时,并出示电子表显示的时间。

  教师:看看早上7时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起床)想想(板书:想。)每天早上的7时你经常干什么?

  教师:再想想你周围的人,每天早上7时经常做什么?

  教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7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7时了呢?

  教师:这样学会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2.认识12时、4时

  显示12时、4时的钟面。

  教师:我们就同样的方法来认识第二、第三个

  钟面分别表示多少时间,教学过程基本与认识7时相同,但主要以学生认识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的7时、12时、4时都是整时。你会认整时了吗?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教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对)教师也赞同他的意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整时?它们的分针指在哪里,时针又指在哪里?

  请学生说一说,并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

  (三)认识几时半

  显示9时钟面。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五份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下雨天教师给同学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时间作为学*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我让学生自己准备钟表模型,尽量和爸妈一起制作,既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起到预*的目的。

  2、我利用课件,给孩子提供钟表的图像,各种卡通外形,让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观察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自己制作的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没有到此收兵,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

  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4,借着孩子们的兴奋劲,问问他们会不会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让一些孩子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优势,也可以杀一下不在正题上的孩子们的锐气。做到松放自如,让孩子的课堂有松有驰。随着不断地练*,孩子们对整时的认识越来越熟练,趁机让他们总结规律,将知识又上升一个台阶,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述能力与总结归纳能力。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在钟表的操作上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生活中用的几点要和几时结合起来,加深孩子对理论实际的联系,真切的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

  3、让孩子不仅仅会读时间,还能会写,能在钟面上画出各个指针的位置,学以致用。

  4、在自己的语言上,应该更注意,不能随口说说,新授课对孩子是一个认知的开始,错误的概念或是错误的语言,会误导孩子们,所以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孩子们,让孩子们养成好的*惯,表述正确。

  5、在钟表的操作上,应该给孩子们演示正确的方向,顺指针旋转时针分针,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指针的运动。细节决定成败,对孩子们细节的要求,不仅为后续的学*做好铺垫,还能养成好的学**惯。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认识钟表》一课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把这课作为家长开放日的公开课。但是由于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对教案没有熟透,加上略有紧张,导致这节课完成的非常不好。

  一、情景引入。

  我以帮助懒羊羊按时起床,送它一个小闹钟引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钟。这一部分完成的还可以。

  二、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让学生充分观察钟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如果多媒体课件能够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依次呈现,效果会更好。在认识分针和时针时,可以适当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认识整时:给学生三个钟面,找一找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发现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就是整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请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拨钟,一个小朋友读出时间,加深对整时的印象。这一部分,我认为自己对整时的概念还不够强调。在拨钟之前,可以自己先示范拨钟,再让学生拨一拨,而我却采用了十分简单的多媒体方式。

  (三)整时的写法:介绍2种整时的写法。虽然写法简单,但从学生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他们掌握的不是很好,这与我上课时没有强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电子表示法,那两点如何写好,如果我稍微强调下,学生可能写得更美观些。

  三、综合应用。

  1、小明的一天;

  2、两个特殊的时间:12时和6时;

  3、大约8时;

  4、钟表的演变。这一部分,我讲的还是太快了,基本上每题只是点到,没有深入。可能导致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印象不够深刻。

  总之,我认为这节课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这是我踏入教师队伍以来的第一次公开课,心里难免有些紧张。虽然*时校长、行政、指导老师经常会来听课,被听课也从手足无措到“见怪不怪”了。但是公开课毕竟和被听课不一样,这真真正正的让我了解了一节公开课从头到尾是一个怎么样的流程。

  先说备课:从开始备课到最终确定自己的教案初稿,一共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在这两个礼拜中,我不断地专研教材,认真的研读网上有关的《认识钟表》的资料,不断地思索自己应该怎么去设计这节课的流程。终于在两星期后,初稿终于出来了。这真正的让我体会到备课的不易。

  教具准备:根据自己的初稿,开始准备这节课所需要的教具。纸张,练*,课件,实物钟,钟表的图片等等,也花去了我不少的时间。尤其是课件的制作,一遍一遍的反复修改着自己的课件。

  可以说基本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但是这也是我做的最不足的地方,没有及时的找自己的指导老师点评自己的教案,这是我犯的最大的失误,今后在这个方面自己也应该好好的反省与改正。

  经过备课后,经历了两次试上这节课。试上的时候,备课组的大部分老师都来听我的这节课。虽然自己上下来还是挺顺的,但是课后我去找各个老师评课,他们都给我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宝贵意见。根据这些宝贵的意见,我又一次认真的修改着自己的教案与课件,虽然大体上思路没变,但也修改了许多的小细节。

  终于到了这节公开课课,可能是自己太过重视这节课,也给了学生太高的压力,这天的这节课,原本活力四射的孩子们到了陌生的环境视乎一个个都显得相当的木那,包括那些*时机灵的孩子都失去了他们*时机灵可爱的天性,这一时间也让我慌乱失措。经过一节课的战斗自己也是相当的疲劳,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备的这节课到了最后尽然还是失败了。经过了这节课,我也找了指导老师和几位教师评了我这节课,进过他们的点评,自己的总结反思,我悟出了以下的几点:

  1、无论是上什么课,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也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毕竟他们还是孩子,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只会适得其反。要让自己随时都不紧张,有最好的状态也不太可能,但是即使是有紧张的心态,也不要显现出来,否者孩子们也会跟着你不自然。

  2、上课自己的激情:我找了好多老师评课,他们都说我上课激情不够,声音不够抑扬顿挫,整堂课下来也比较*缓,没有高潮的地方。激情、激励、激发,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提出的建议常常环绕在我的耳边。我也慢慢领悟到,要上一节好课,也要像一部电影一样,有铺垫,有过程,有高潮,有结尾,而且还需要有好的导演和剧本,这都是老师应该完成的分内工作。

  3、课堂问题的提出:这节课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有一个地方没能引好,反而被学生越带越歪,是这节课的一大败笔。在一个问题上一直的绕,这就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没能做到。今后的备课中,提问的问题应该直接明了,不应含糊不清。

  4、课堂的教学常规:这是年轻教师上课出错最*凡的地方,也是自己没做到的不好的方面,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这个方面应该更加的努力加强。

  经过了这一节课,希望自己今后会有更大的进步。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多媒体课件是帮助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不应该完完全全被课件所牵引。对于一个游刃有余的专家型的教师来说,课件应该是为他所用,而不是教师的整堂课的思维围绕着课件走。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巧用教育机智。

  2、教学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多次在练*训练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反复说、反复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并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朗。

  3、巧妙地利用好课堂生成,使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跳板。在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的游戏环节,有一个学生在拨6时整的时候,错误地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弄反了,他拨的是“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而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发现。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自己:课堂上,要多问几个“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吗?”“谁有不同的想法?”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的反例,而我没有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能够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运用媒体演示,从儿童熟知的动画图片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教师分层次安排学生活动:试认→观察探索→讨论交流→操作练*。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认识大约几时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总结认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认识大约几时,在难点突破上没有做到位。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