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西游记》教案1

  【教材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幼儿的喜爱。《一个师傅仨徒弟》是动画版《西游记》的片尾曲,节奏活泼,旋律明快,歌词明朗上口,让幼儿百唱不厌。该歌曲为两段结构,第1段描绘了师徒四人翻山越岭、艰苦跋涉的情景;第2段主要刘画了西天取经道路上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境况。为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学*的需要,本次活动创设了跟随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的游戏情境,以“火眼金時识妖怪”、“孙悟空考智”“护送唐师徒取经”为线索,引领幼儿感受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的艰辛,学*演唱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2、能用洪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感受师徒4人取经路途的艰辛,体验他们战胜困难时的机智与勇气

  【活动准备】

  1、可表现歌曲《一个师傅仁徒弟》第5-9句歌词内容的图片,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图片,孙悟空手握金箍棒的图片

  2、唐僧头饰1个,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头饰若干。

  3、《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6》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指导幼儿进行发声练*。

  (1)播放展示师徒4人取经的课件,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西天取经探险”。

  (2)将“都挡不住火眼金睛如意棒”一句的旋律前置,用语气词“啦”进行发声练*,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3)师*换,教师小声唱,幼儿大声唱,教师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唱准

  2、玩“火眼金睛识妖怪”游戏,理解4字歌词并唱准跨小节切分节奏。节奏。

  (1)出示第5-9句歌词的图片,帮助幼儿感知、理解4字歌词。

  提问:我们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请用火眼金晴辨别一下这两位美女是好人还是坏人?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请幼儿自己找出歌曲第8句中的4字歌词是什么,教师解释“陷阱”、“诡计”的含义。

  (2)教师范唱:教师边做悟空抓妖怪时握拳的动作边示范演唱4字歌词。

  (3)幼儿演唱:请幼儿一起“抓妖怪”,用握拳的动作表示,提醒幼儿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学*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第1遍,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教师完整范唱第2遍,请幼儿运用握拳动作表示帮唐僧师徒抓妖怪。

  (3)玩“孙悟空考智慧”游戏,引导幼儿学*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词。提问:白龙马驮着谁?后面跟着谁?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走了多远?

  (4)玩请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唱出前半部分歌词。

  4、玩游戏“护送唐僧师徒取经”,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与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第1遍:完整演唱,根据幼儿演唱时的表现,重点指导幼儿练*演唱过程中唱不清楚的地方。

  (2)第2遍:清楚演唱。

  (3)第3遍: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完整演唱。分析歌曲前后两部分中人物应有的不同的情绪,引导幼儿自己唱一唱、演一演。提示幼儿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唐僧师徒出发时信心满满的愉快情绪,用有力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徒弟们抓妖怪时的勇敢。

  (4)第4遍:自选角色表演唱。教师扮演唐僧带领幼儿玩游戏,用夸张的表情、体态、动作表演唱歌曲两遍。

《西游记》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2、过程方法:

  (1)、思路:

  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

  (2)、过程: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

  (3)、活动:

  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

  (4)、方法:

  读写听说结合,思记同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熏陶情感、鼓舞精神。

  二、教学重点:

  走进《西游记》,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凝思《西游记》,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课前准备:

  (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学生分组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语:

  (1)、人们常说“四大名著”指哪些?作者是?你最喜欢哪一部?(生答)。

  (2)、你了解它的什么知识?(生答)。谁了解这部小说最多呢?(生抢答)。这节

  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3)、好!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出示思考注意并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一)、远望《西游》

  1.整体感知:

  过渡语: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人?时?事?)有多少回?可分为哪几部分?(生答)。

  师结: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1一百回。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唐僧出世;十三至一百回:西天取经。

  2、总体概括:

  过渡语: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生答)

  师结:奇、妙

  、好等。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一个字:“美”。

  过渡语:

  读后你认为它在哪方面写得美?(生答)

  师结:(情节

  人物

  环境)

  (二)走进《西游》

  1.西游故事会

  过渡语:我知道,同学们现在读小说,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好!咱们来开个西游故事会吧。请看大屏幕!

  过渡语: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

  师引导:比如:(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

  (2)、我认为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也很好。因为它很曲折、生动。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它可以概括为:“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其中定有原因!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有仇。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教师总结: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西游记》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生动曲折。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

  2.《西游》人物辩论会

  过渡语:

  除了情节之外,还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认为美的地方?(人物)

  师引导: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还有吗?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

  师引导:

  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可以评一评论一论。(显示四人剧照。)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他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请用下列格式整合自己想说的话:

  “-------本来是--------,后来-------------我认为他(她)是个------------------又------------------的人,能从-------------------中看出。”

  孙悟空

  师引导:(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有神通。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

  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2)、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教师补充: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

  师引导:(1)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2)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3)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4)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师总结: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

  师引导:(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

  (对。我同意,在第五十四、五十五回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悟空笑他:“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

  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过渡语: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

  (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师结:《西游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诙谐幽默。《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即是成功地创造了小说的主人公-------和另一个人物----------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个性美。人物完人金无足赤,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生答)

  师结: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懂事长,你要招聘一个总经理,你会选谁?说说你的理由。

  3.《西游》美景旅行社

  过渡语:有心周游世界的同学想过把瘾?《西游记》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环境)

  过渡语:那么你认为最美的段落是什么?可以读,可以背,可以赏,可以改。请仿造这个句式开头:“我认为--------地----------景写得很美,作者用了----------------等手法写出了此景的独特之处-----------。”

  师引导:例如: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我认为这段很美。

  师点拨:这哪里是小说中的句子,这简直就是一首诗。你认为它美在哪里?它是先总写,再分写的,句式也很整齐,对偶排比用得好。小说中还有很多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说第五回中,对蟠桃园内景色描写。他把把熟的桃子说成是“簇胭脂”“酒醉”非常形象。

  师结:揣摩句子,不仅要看它用了什么修辞,什么句式等表面特征,还要发现其内在的技巧。

  比如:(师出示“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树一段,标出以下三句:“推开两扇门,呀!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参照标出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师结:因此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总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这堂课快结束了,但是,名著——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请先把这种感受用歌声传达出来吧!

  附:(一)知识竞赛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宫

  5、《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孙悟空自号美猴王

  6、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

  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8、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200字的人物简介。(主观题)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9、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主观题)

  10《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封为金身罗汉和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马。

  11、《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12、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13、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等

  1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5、“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等

  16、《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17、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称齐天大圣,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授职为斗战圣佛。

  (二)环境描写欣赏:

  西游记环境描写之三打白骨精

  主要内容:唐僧师徒到了南山脚下,白骨精变成一个小姑娘,拿着篮子,第一次,悟空打了她一棒,没死,第二次,变做老太太,假装找女儿,悟空第二棒的时候,还没死,第三次,悟空叫来几个神仙看着,终于魂归西天了。

  环境描写:悟空跳上云端,手搭凉棚,睁眼观看,不见有人烟。看了多时,只见正南山上有一坐高山,那山向阳处,一片绿色中夹着点点鲜红,便驾云直奔南山。

  我的感受:既然没人烟,肯定有妖精,这种情况,妖精肯定变化多端,“一片绿色中夹着点点鲜红,”有可能就是妖精杀了百姓,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要不是孙悟空在,唐僧恐怕就要被吃了。

《西游记》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脸谱上图案的含义,感知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征。

  2.借助儿歌,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

  活动准备:

  1.ppt(脸谱、西游记人物图片、音乐文件)

  2.操作材料(笔、半成品脸谱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播放录音,听听说说是谁的声音,为什么?

  2.小结:这四个人是*著名的神话故事《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

  二、 观察、了解脸谱上图案的含义

  1.出示三张脸谱,找出孙悟空,说说理由。

  小结:我们在第三张脸谱上找到了许多特征,头上有金箍、额头有如意金箍棒、脸的正中间有红色的倒过来的桃子,脸的两旁有许多猴毛。

  2.观察师徒四人的脸谱,找出各自特征和共同特征

  小结:这就是师徒四人的脸谱,脸谱上面的图案都有他特殊的含义,有的代表着身份,有的代表着特征,有的代表着喜欢的东西,还有的代表他的兵器。

  三、制作脸谱

  1.要求:想一想他的特征,找一找缺了什么,可以画上去,也可以贴上去。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展示作品。

  四、角色表演借助儿歌,明确角色先后顺序,大胆表演。

《西游记》教案4

  环境创设

  1.将幼儿喜爱的《西游记》人物形象悬挂于教室中。

  2.将幼儿“我喜欢的《西游记》故事”“我喜欢的《西游记》人物”的绘画作品布置成主题墙。

  3.在活动室布置西游记中几种不同的场景。

  4.将《西游记》人物图片张贴在美工区,为幼儿塑造形象提供帮助。

  5.阅读区提供各种版本的《西游记》图书,供幼儿进行阅读选择,激发幼儿了解《西游记》故事的兴趣。

  生活活动

  1.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餐前、午睡后)等时间播放,《西游记》动画片及歌曲,引导幼儿充分感受。

  2.在餐点环节中指导幼儿细嚼慢咽,了解细嚼慢咽对身体的好处。

  3.利用散步时间引导幼儿运用“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的句式进行假设讲述。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西游记》的图书及动画片,并与幼儿共同欣赏。

  2.请家长在家中欣赏幼儿演唱歌曲,《捏面人》《猪八戒吃西瓜》等,并给与肯定和鼓励。

  3.利用班级宣传栏或家长园地,以“招聘启事”的方式,请会捏面人的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进行捏面人展示,并指导幼儿捏面人。

  4.家长指导幼儿扮演“火眼金睛孙悟空”这一角色完成幼儿学*资源④第11页中的《走迷宫》游戏。

  教学活动

  1.“孙悟空大闹天宫”:初步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并对西游记中其他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捏面人”:熟练演唱歌曲,能创编念白部分“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

  3.“师徒四人行”:用彩泥制作师徒四人的形象,较准确的表现其典型特征。

  4.“猪八戒吃西瓜”:喜欢听八戒的故事,演唱八戒的歌曲,并能用夸张、幽默的动作表演八戒。进一步感知西游记中主要角色的不同特点。

  5.“悟空分桃”:学*4以内数的组成,能够进行4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区域活动

  美工区:

  (1)“七十二变美猴王”:创造性的表现美猴王的典型外貌特征,以及不同的动作造型。

  (2)“自制道具”:创造性的设计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孙悟空大闹天宫》中人物的服装、道具。

  (3)“小猴吃桃”:掌握画小猴的基本方法,体验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画的快乐。

  益智区:

  (1)“小猴子捉迷藏”:加深对4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能熟练进行4以内数的分合。

  (2)“猴子摘桃”:提高4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能力。

  科学区:

  “妙妙卡通孙悟空”:了解视觉暂留现象,会制作“妙妙卡通孙悟空”的玩具。

  表演区:

  “吃西瓜”:和同伴一起自主的学唱歌曲,创编切西瓜,吃西瓜的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阅读区:

  “西游记故事”:喜欢读《西游记》故事,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内容。

《西游记》教案5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做《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想制作谁?怎么做?(幼儿讨论)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1)教师:孙悟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僧和沙和尚呢?

  (2)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孙悟空的脸凹凹的,中间像爱心,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珠,头上戴着紧箍咒;猪八戒胖胖的,大耳朵像扇子,鼻子和嘴巴大大的,翘翘的,肚子特别大;唐僧戴帽子,穿袈裟。沙和尚挑着担子,脖子上带着一串大大的佛珠……

  3、教师重点示范孙悟空的脸和猪八戒的嘴的泥塑做法。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捏塑。

  (1)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如果想把他们做得更神气,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来找一些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帮助不同水*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创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善构思。

  (2)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5、作品: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

《西游记》教案1

  【教材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幼儿的喜爱。《一个师傅仨徒弟》是动画版《西游记》的片尾曲,节奏活泼,旋律明快,歌词明朗上口,让幼儿百唱不厌。该歌曲为两段结构,第1段描绘了师徒四人翻山越岭、艰苦跋涉的情景;第2段主要刘画了西天取经道路上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境况。为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学*的需要,本次活动创设了跟随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的游戏情境,以“火眼金時识妖怪”、“孙悟空考智”“护送唐师徒取经”为线索,引领幼儿感受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的艰辛,学*演唱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2、能用洪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感受师徒4人取经路途的艰辛,体验他们战胜困难时的机智与勇气

  【活动准备】

  1、可表现歌曲《一个师傅仁徒弟》第5-9句歌词内容的图片,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图片,孙悟空手握金箍棒的图片

  2、唐僧头饰1个,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头饰若干。

  3、《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6》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指导幼儿进行发声练*。

  (1)播放展示师徒4人取经的课件,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西天取经探险”。

  (2)将“都挡不住火眼金睛如意棒”一句的旋律前置,用语气词“啦”进行发声练*,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3)师*换,教师小声唱,幼儿大声唱,教师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唱准

  2、玩“火眼金睛识妖怪”游戏,理解4字歌词并唱准跨小节切分节奏。节奏。

  (1)出示第5-9句歌词的图片,帮助幼儿感知、理解4字歌词。

  提问:我们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请用火眼金晴辨别一下这两位美女是好人还是坏人?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请幼儿自己找出歌曲第8句中的4字歌词是什么,教师解释“陷阱”、“诡计”的含义。

  (2)教师范唱:教师边做悟空抓妖怪时握拳的动作边示范演唱4字歌词。

  (3)幼儿演唱:请幼儿一起“抓妖怪”,用握拳的动作表示,提醒幼儿唱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学*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第1遍,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内容。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教师完整范唱第2遍,请幼儿运用握拳动作表示帮唐僧师徒抓妖怪。

  (3)玩“孙悟空考智慧”游戏,引导幼儿学*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词。提问:白龙马驮着谁?后面跟着谁?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走了多远?

  (4)玩请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唱出前半部分歌词。

  4、玩游戏“护送唐僧师徒取经”,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的表情与体态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第1遍:完整演唱,根据幼儿演唱时的表现,重点指导幼儿练*演唱过程中唱不清楚的地方。

  (2)第2遍:清楚演唱。

  (3)第3遍: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完整演唱。分析歌曲前后两部分中人物应有的不同的情绪,引导幼儿自己唱一唱、演一演。提示幼儿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唐僧师徒出发时信心满满的愉快情绪,用有力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徒弟们抓妖怪时的勇敢。

  (4)第4遍:自选角色表演唱。教师扮演唐僧带领幼儿玩游戏,用夸张的表情、体态、动作表演唱歌曲两遍。

《西游记》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2、过程方法:

  (1)、思路:

  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

  (2)、过程: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

  (3)、活动:

  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

  (4)、方法:

  读写听说结合,思记同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熏陶情感、鼓舞精神。

  二、教学重点:

  走进《西游记》,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凝思《西游记》,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课前准备:

  (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学生分组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语:

  (1)、人们常说“四大名著”指哪些?作者是?你最喜欢哪一部?(生答)。

  (2)、你了解它的什么知识?(生答)。谁了解这部小说最多呢?(生抢答)。这节

  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3)、好!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出示思考注意并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一)、远望《西游》

  1.整体感知:

  过渡语: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人?时?事?)有多少回?可分为哪几部分?(生答)。

  师结: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1一百回。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唐僧出世;十三至一百回:西天取经。

  2、总体概括:

  过渡语: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生答)

  师结:奇、妙

  、好等。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一个字:“美”。

  过渡语:

  读后你认为它在哪方面写得美?(生答)

  师结:(情节

  人物

  环境)

  (二)走进《西游》

  1.西游故事会

  过渡语:我知道,同学们现在读小说,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好!咱们来开个西游故事会吧。请看大屏幕!

  过渡语: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

  师引导:比如:(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

  (2)、我认为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也很好。因为它很曲折、生动。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它可以概括为:“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其中定有原因!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有仇。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教师总结: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西游记》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生动曲折。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

  2.《西游》人物辩论会

  过渡语:

  除了情节之外,还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认为美的地方?(人物)

  师引导: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还有吗?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

  师引导:

  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可以评一评论一论。(显示四人剧照。)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他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请用下列格式整合自己想说的话:

  “-------本来是--------,后来-------------我认为他(她)是个------------------又------------------的人,能从-------------------中看出。”

  孙悟空

  师引导:(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有神通。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

  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2)、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教师补充: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

  师引导:(1)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2)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3)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4)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师总结: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

  师引导:(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

  (对。我同意,在第五十四、五十五回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悟空笑他:“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

  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过渡语: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

  (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师结:《西游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诙谐幽默。《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即是成功地创造了小说的主人公-------和另一个人物----------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个性美。人物完人金无足赤,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生答)

  师结: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懂事长,你要招聘一个总经理,你会选谁?说说你的理由。

  3.《西游》美景旅行社

  过渡语:有心周游世界的同学想过把瘾?《西游记》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环境)

  过渡语:那么你认为最美的段落是什么?可以读,可以背,可以赏,可以改。请仿造这个句式开头:“我认为--------地----------景写得很美,作者用了----------------等手法写出了此景的独特之处-----------。”

  师引导:例如: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我认为这段很美。

  师点拨:这哪里是小说中的句子,这简直就是一首诗。你认为它美在哪里?它是先总写,再分写的,句式也很整齐,对偶排比用得好。小说中还有很多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说第五回中,对蟠桃园内景色描写。他把把熟的桃子说成是“簇胭脂”“酒醉”非常形象。

  师结:揣摩句子,不仅要看它用了什么修辞,什么句式等表面特征,还要发现其内在的技巧。

  比如:(师出示“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树一段,标出以下三句:“推开两扇门,呀!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参照标出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师结:因此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总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这堂课快结束了,但是,名著——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请先把这种感受用歌声传达出来吧!

  附:(一)知识竞赛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宫

  5、《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孙悟空自号美猴王

  6、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

  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8、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200字的人物简介。(主观题)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9、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主观题)

  10《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封为金身罗汉和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马。

  11、《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12、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13、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等

  1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5、“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等

  16、《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17、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称齐天大圣,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授职为斗战圣佛。

  (二)环境描写欣赏:

  西游记环境描写之三打白骨精

  主要内容:唐僧师徒到了南山脚下,白骨精变成一个小姑娘,拿着篮子,第一次,悟空打了她一棒,没死,第二次,变做老太太,假装找女儿,悟空第二棒的时候,还没死,第三次,悟空叫来几个神仙看着,终于魂归西天了。

  环境描写:悟空跳上云端,手搭凉棚,睁眼观看,不见有人烟。看了多时,只见正南山上有一坐高山,那山向阳处,一片绿色中夹着点点鲜红,便驾云直奔南山。

  我的感受:既然没人烟,肯定有妖精,这种情况,妖精肯定变化多端,“一片绿色中夹着点点鲜红,”有可能就是妖精杀了百姓,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要不是孙悟空在,唐僧恐怕就要被吃了。

《西游记》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脸谱上图案的含义,感知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征。

  2.借助儿歌,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

  活动准备:

  1.ppt(脸谱、西游记人物图片、音乐文件)

  2.操作材料(笔、半成品脸谱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播放录音,听听说说是谁的声音,为什么?

  2.小结:这四个人是*著名的神话故事《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

  二、 观察、了解脸谱上图案的含义

  1.出示三张脸谱,找出孙悟空,说说理由。

  小结:我们在第三张脸谱上找到了许多特征,头上有金箍、额头有如意金箍棒、脸的正中间有红色的倒过来的桃子,脸的两旁有许多猴毛。

  2.观察师徒四人的脸谱,找出各自特征和共同特征

  小结:这就是师徒四人的脸谱,脸谱上面的图案都有他特殊的含义,有的代表着身份,有的代表着特征,有的代表着喜欢的东西,还有的代表他的兵器。

  三、制作脸谱

  1.要求:想一想他的特征,找一找缺了什么,可以画上去,也可以贴上去。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展示作品。

  四、角色表演借助儿歌,明确角色先后顺序,大胆表演。

《西游记》教案4

  环境创设

  1.将幼儿喜爱的《西游记》人物形象悬挂于教室中。

  2.将幼儿“我喜欢的《西游记》故事”“我喜欢的《西游记》人物”的绘画作品布置成主题墙。

  3.在活动室布置西游记中几种不同的场景。

  4.将《西游记》人物图片张贴在美工区,为幼儿塑造形象提供帮助。

  5.阅读区提供各种版本的《西游记》图书,供幼儿进行阅读选择,激发幼儿了解《西游记》故事的兴趣。

  生活活动

  1.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餐前、午睡后)等时间播放,《西游记》动画片及歌曲,引导幼儿充分感受。

  2.在餐点环节中指导幼儿细嚼慢咽,了解细嚼慢咽对身体的好处。

  3.利用散步时间引导幼儿运用“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的句式进行假设讲述。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西游记》的图书及动画片,并与幼儿共同欣赏。

  2.请家长在家中欣赏幼儿演唱歌曲,《捏面人》《猪八戒吃西瓜》等,并给与肯定和鼓励。

  3.利用班级宣传栏或家长园地,以“招聘启事”的方式,请会捏面人的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进行捏面人展示,并指导幼儿捏面人。

  4.家长指导幼儿扮演“火眼金睛孙悟空”这一角色完成幼儿学*资源④第11页中的《走迷宫》游戏。

  教学活动

  1.“孙悟空大闹天宫”:初步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并对西游记中其他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捏面人”:熟练演唱歌曲,能创编念白部分“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

  3.“师徒四人行”:用彩泥制作师徒四人的形象,较准确的表现其典型特征。

  4.“猪八戒吃西瓜”:喜欢听八戒的故事,演唱八戒的歌曲,并能用夸张、幽默的动作表演八戒。进一步感知西游记中主要角色的不同特点。

  5.“悟空分桃”:学*4以内数的组成,能够进行4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区域活动

  美工区:

  (1)“七十二变美猴王”:创造性的表现美猴王的典型外貌特征,以及不同的动作造型。

  (2)“自制道具”:创造性的设计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孙悟空大闹天宫》中人物的服装、道具。

  (3)“小猴吃桃”:掌握画小猴的基本方法,体验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画的快乐。

  益智区:

  (1)“小猴子捉迷藏”:加深对4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能熟练进行4以内数的分合。

  (2)“猴子摘桃”:提高4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能力。

  科学区:

  “妙妙卡通孙悟空”:了解视觉暂留现象,会制作“妙妙卡通孙悟空”的玩具。

  表演区:

  “吃西瓜”:和同伴一起自主的学唱歌曲,创编切西瓜,吃西瓜的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阅读区:

  “西游记故事”:喜欢读《西游记》故事,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内容。

《西游记》教案5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做《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想制作谁?怎么做?(幼儿讨论)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1)教师:孙悟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僧和沙和尚呢?

  (2)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孙悟空的脸凹凹的,中间像爱心,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珠,头上戴着紧箍咒;猪八戒胖胖的,大耳朵像扇子,鼻子和嘴巴大大的,翘翘的,肚子特别大;唐僧戴帽子,穿袈裟。沙和尚挑着担子,脖子上带着一串大大的佛珠……

  3、教师重点示范孙悟空的脸和猪八戒的嘴的泥塑做法。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捏塑。

  (1)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如果想把他们做得更神气,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来找一些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帮助不同水*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创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善构思。

  (2)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5、作品: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西游记》心得 (菁华5篇)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每当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我总是不禁连连感叹。我最初是在电视上看到的《西游记》,这部经典佳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年寒假拜读了《西游记》原著,我对此更是情有独钟。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描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记得在“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师徒四人来到了火焰山,孙悟空“二借芭蕉扇”都没有成功,还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出了十万八千里。猪八戒看情形不对,便打起了退堂鼓,但这并没有动摇其他人去取经的信念。最后,孙悟空略施小计,靠着那份坚持,终于“借”来了芭蕉扇,成功扑灭了火焰山上的大火,师徒四人才得以化解此难。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阳光总在风雨后”。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爬朱雀山,开始我爬得很快,到半山腰时渐渐体力不支,我不想再爬了,可是同伴们依旧往山顶爬,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我只好慢慢地跟上,最后终于登顶主峰,沿途还目睹了各种惟妙惟肖的石头景观,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山顶看着像丝带一样的松花江,看着渺小的.车辆、房子……我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诉说的心情。

  取经之路正如我们的成长之路,充满坎坷,会遇到挫折、失败,但我们不要因此而萎靡不振,人总会“跌倒”,要学会坚持不懈,勇敢面对,永不放弃。记住,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读了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为读者讲述了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之一。

  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诚心向佛、顽固执着,-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 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西游记》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描写的。这部小说不仅充满了魔力和神秘,而且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丰富的哲学。

  在我们看来,唐僧可能只是一个读过经书,献身佛教的人,但他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不屈不挠。在穷人中,他是那么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在弟子面前,他以一颗宽容、坦然的'心教育弟子。他一生只有爱,没有恨。他的精神流千里,他慷慨解囊。

  孙悟空虽然至高无上,但一直把自己当成伟人,性格冲动。他多次和唐僧顶嘴,多次和唐僧分开。但他一路杀魔,做的好事更多,这让他对主人更加尊敬,最后跟随主人西学。可见,他是一个智慧勇敢、敏捷机智、善良的人,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猪八戒就是“懒”的典型。他整天游手好闲,吃吃睡睡,表现出一副天真可爱的样子。当他听说主人有危险,无法得救时,他开始想回家。半途而废是他的缺点。当然,他也有优点,比如幽默、善良、忠诚、诚实。孙悟空不在的时候,做着打妖怪、做快餐的辛苦工作。猪八戒也懂得调节心情。这种精神值得学*。

  沙僧是一个忠诚、真诚、勤劳、诚实、无私的人,致力于保护唐僧西游、持戒。同时,他也是一个沉默寡言、呆板的性格。

  简而言之,四个师徒各有优缺点。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学*他们的长处,即使他们有弱点,也要看我们有没有。如果是这样,就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我想大家都知道小说《西游记》,我也是《西游记》的粉丝。早在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爱上了《西游记》系列。我直到九岁才真正开始读这本书。虽然看晚了,但没看几章就已经入迷了。人物、奇技、打斗场面都让我幻想了很久,比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当时我就想,要是能换七十二就好了!有很多东西可以变成老虎、树和房子。

  直到十一岁,我又打开了《西游记》,但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第一感觉就是书里的故事太精彩了,看了一半就对一些人物有了初步的判断。看完之后,除了脑海中丰富多彩的画面,我体会到了之前看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的诙谐的语言,生动的人物,紧张有序的故事。那时候,我真的很天真。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付出就有收获,忍耐就有享受,悲伤就有欢乐。四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得真经,总是风雨过后。他们得到真相的那一刻一定很开心,不是吗?正是因为他们吃了常人吃不到的苦,才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果实。有些人可能很羡慕他们,但当你理解了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和艰辛,你就会佩服他们。永远记住:成功总是垂青努力的人!

  003010你是我小时候快乐的源泉,也是我现在知识的海洋。你教会了我很多道理,谢谢!

  在我的成长路上,《西游记》始终陪伴着我,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虽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不过瘾。当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时,不禁对唐僧的执着、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劳任怨感悟颇深。但最受感动的还是唐僧对徒弟的谆谆教诲。如今再次细细品味这家喻户晓的名着,不变的是故事情节,变的是我的感触。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会有个疑问: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以翻十万八千里,那为什么不直接带着唐僧坐筋斗云去取经呢?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这只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的东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就像这句歌词所说的',想要成功不能只依赖捷径,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地沿着脚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两旁是荆棘还是鲜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艳阳还是阴云。

  孙悟空求学七年才学到真本领。七年间,他只跟着师傅和师兄念着自己不喜欢的经文,但他从未说过放弃,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师傅会将真本领传授给他,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这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取得成功的快慢不在于我们消耗的时间,而在于我们为获得成功所受的磨练。一个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是不会在意自己为这个目标耗费了多少时光和精力,他们在意的只有自己是否为这个目标真的在拼搏。他们知道:接受的磨练越多,获得的经验也就越多,离成功的大门也就越*。

  孙悟空神通广大,却被紧箍咒约束,被佛祖镇压。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这些束缚,孙悟空才不会因为本领高强而胡作非为。生活中每个人也同样,被法律和道德舆论约束着,整个世界也因这些约束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发展。若世界上没有任何规矩,对人们没有任何约束,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世界坠入了毁灭的深渊。所以,人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遵守各项规定。

  孙悟空保唐僧战妖怪的英雄形象在我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更告诉我们许多生活的道理,给这本名着增添了光辉。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西游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预设目标

  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

  学生自带《西游记》。

  三、阅读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

  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

  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

  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 贯穿全书

  1、指导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 交流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 交流描写孙悟空“三打”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西游记》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 拓展延伸

  1、讨论:唐僧师徒各有特点,你欣赏谁?为什么?

  结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出示原著中描写猪八戒的句子,鼓励课后探究阅读。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西游记》不同的解读。

  3、继续阅读《西游记》,推荐阅读书籍。

  一、课题

  拓展课外阅读

  二、学情分析

  1、从孩子角度:孩子们对西游记其实处于既熟悉又陌生的程度,他们通过电视剧对《西游记》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对其中的人物形象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他们所了解的基本是碎片化,没有一个基本的脉络,对于《西游记》的作者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方面,还有些欠缺。

  2、从内容角度: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通过孩子们以讲故事和观看影视片段,帮助孩子们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和基本脉络。让同学们在熟悉名著的基础上,了解《西游戏》的歇后语,更深入的理解名著。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为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以及熟悉作者.(一维目标-知识目标)。

  2、把课堂交给孩子们,让他们以讲故事的形式,锻炼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二维目标-能力)。

  3、让孩子们知道,在人生路上,要不畏困苦,勇于挑战丑恶,要有百折不挠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要用人所长,明辨是非。(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把握整体,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对书中的精彩故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

  5-6年纪学生

  四、教学方法:

  1、采用PPT的授课形式,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具体了解作者背景

  2、通过小组分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了解基本内容.

  3、采用音频影片,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

  1、老师:老师需要在课前对《西游设》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查阅作者吴承恩的资料。以及《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准备“敢问路在何方”的音频,总结全书概括内容,制作PPT.老师在课堂上,准备PPT.引导学生的讲故事内容,并进行补充。在最后总结。

  2、学生:按老师所分配的任务.准备故事(按小组)精彩片段.课堂上脱稿讲述。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要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大家来猜一猜歌名是什么。再想一想与这首歌有关的一本书

  ...... (歌曲播放中)

  好了,大家都听出来是什么了吗?

  (同学们,齐呼《西游记》)

  对!这就是《西游记》的主题曲,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吗?

  (看过. . . . . . )

  今天呢,我们就伴着这首歌,一起走进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二)课堂学*(35分钟)

  1、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

  我们一起来看PPT:

  《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活故事、在科举中屡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作《西游记》。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禹鼎忘》。

  2、《西游记》就是以“唐僧取经”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反映明代社会现实的一部志怪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入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今天呢,我们就把课堂交给大家,由大家来讲述《西游记》。还记得,我上节课布置下去的任务吗?

  我们先由请第一组同学讲“大闹天宫”

  ……

  嗯,第一组的xxx同学讲述的十分精彩。

  第二组计收猪八戒(老师点评,并补充)

  第三组三打白骨精(老师点评,并补充)

  第四组三调芭蕉扇。(老师点评,并补充)

  到这里呢,所有的小组都展示结束了,大家讲述的表演的,很认真可很充分,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好。

  (三)课堂总结(5分钟)

  今天我们的课堂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今天通过大家的讲述。对《西游记》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我们通过孙悟空的故事。感受到了师徙四人的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坚持正义取得真经。

  (四)课后作业。

  思考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什么喜欢他?

  七、板书设计

  一、预设目标

  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

  学生自带《西游记》。

  三、阅读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

  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

  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

  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 贯穿全书

  1、指导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 交流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 交流描写孙悟空“三打”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西游记》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 拓展延伸

  1、讨论:唐僧师徒各有特点,你欣赏谁?为什么?

  结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出示原著中描写猪八戒的句子,鼓励课后探究阅读。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西游记》不同的解读。

  3、继续阅读《西游记》,推荐阅读书籍。

  一、课题

  拓展课外阅读

  二、学情分析

  1、从孩子角度:孩子们对西游记其实处于既熟悉又陌生的程度,他们通过电视剧对《西游记》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对其中的人物形象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他们所了解的基本是碎片化,没有一个基本的脉络,对于《西游记》的作者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方面,还有些欠缺。

  2、从内容角度: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通过孩子们以讲故事和观看影视片段,帮助孩子们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和基本脉络。让同学们在熟悉名著的基础上,了解《西游戏》的歇后语,更深入的理解名著。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为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以及熟悉作者.(一维目标-知识目标)。

  2、把课堂交给孩子们,让他们以讲故事的形式,锻炼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二维目标-能力)。

  3、让孩子们知道,在人生路上,要不畏困苦,勇于挑战丑恶,要有百折不挠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要用人所长,明辨是非。(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把握整体,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对书中的精彩故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

  5-6年纪学生

  四、教学方法:

  1、采用PPT的授课形式,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具体了解作者背景

  2、通过小组分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了解基本内容.

  3、采用音频影片,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

  1、老师:老师需要在课前对《西游设》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查阅作者吴承恩的资料。以及《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准备“敢问路在何方”的音频,总结全书概括内容,制作PPT.老师在课堂上,准备PPT.引导学生的讲故事内容,并进行补充。在最后总结。

  2、学生:按老师所分配的任务.准备故事(按小组)精彩片段.课堂上脱稿讲述。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要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大家来猜一猜歌名是什么。再想一想与这首歌有关的一本书

  ...... (歌曲播放中)

  好了,大家都听出来是什么了吗?

  (同学们,齐呼《西游记》)

  对!这就是《西游记》的主题曲,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吗?

  (看过. . . . . . )

  今天呢,我们就伴着这首歌,一起走进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二)课堂学*(35分钟)

  1、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

  我们一起来看PPT:

  《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活故事、在科举中屡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作《西游记》。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禹鼎忘》。

  2、《西游记》就是以“唐僧取经”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反映明代社会现实的一部志怪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入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今天呢,我们就把课堂交给大家,由大家来讲述《西游记》。还记得,我上节课布置下去的任务吗?

  我们先由请第一组同学讲“大闹天宫”

  ……

  嗯,第一组的xxx同学讲述的十分精彩。

  第二组计收猪八戒(老师点评,并补充)

  第三组三打白骨精(老师点评,并补充)

  第四组三调芭蕉扇。(老师点评,并补充)

  到这里呢,所有的小组都展示结束了,大家讲述的表演的,很认真可很充分,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好。

  (三)课堂总结(5分钟)

  今天我们的课堂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今天通过大家的讲述。对《西游记》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我们通过孙悟空的故事。感受到了师徙四人的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坚持正义取得真经。

  (四)课后作业。

  思考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什么喜欢他?

  七、板书设计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西游记》有感 (菁华5篇)

  暑假里,老师布置了读《西游记》的任务。

  在刚放暑假的那一天,我把这个重要的任务记得清清楚楚,打算尽快把大部分作业完成后再去买书慢慢看。谁知爱拖拉的我迟迟没有完成作业。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直到一个月过去了,我才完成一半的暑假作业。没想到我做作业的速度比蜗牛还慢。等我做完暑假作业,离开学也只剩十天时间了!但是我却连《西游记》的封面也没看过。

  我赶紧接着爸爸去书店买书,可是却晚到一步。售货员阿姨说,《西游记》刚刚卖完,新进的书要过三天才能到。好不容易等了三天买到书,离开学却只剩下七天了。要在短短的七天里读完厚厚的两大本《西游记》,急得我就像吃了火药。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我只能随便应付老师布置的这个任务了——翻开书随随便便瞄几眼,看到生字生词也不问不查,读到有疑问的章节,也忽略过去,总之我读《西游记》就是为了应付任务。

  开学后,老师重点检查了这项暑期任务。我第一个就被逮出来了。老师要求我认认真真地重读一遍。这回可不能随便应付了,看到妙句和陌生词要划出来,觉得精彩的还要背下来,读到知识点得一一标注,光做这些还没达到老师的要求,看完每一章还要做一则读书笔记。

  因为我并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还是按照老师的方法认认真真地读了《西游记》。几个星期过后,我发现这个方法还真有效,别人一说“西游记”三个字,我就立刻能联想到《西游记》里的主要内容,当然,还有几个好词好句,有时还能和同学们聊聊其中内容呢。

  原来认真读一本书有这么多的好处,以后,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读书呢?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人物在我的记忆中记忆犹新。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英雄,一个伟大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技能,无所畏惧。他是一个耀眼的神话英雄。为了达到他的目标,他走上了向老师学*的道路。他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学*。神奇的孙悟空最终没有逃出如来的五指山。它实际上是人体之外的某个人,山外有一座山。因此,学*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骄傲。悟空杀了白是为了保护他的师父,而不是怕他误会。我们还必须有努力实现我们目标的精神。

  说起猪八戒,他的身手远不如孙悟空,但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贪吃,容易被利用,对女人好,不怕困难。他总是不时地唆使唐僧念魔咒,让孙悟空受点苦。

  沙和尚很勤奋,不像猪八戒。他很懒,如果遇到困难,他总能和猴子一起解决问题。他肩负了数千英里的重担,但从不抱怨。

  至于唐僧,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条充满艰辛和危险的取经之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总是值得学*的。

  师徒们不畏艰难,终于取得了真正的成果。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当我决定做某事时,我必须全心全意地去做。我不能像猪一样三心二意。我们应该向孙悟空学*,面对问题要冷静。如果我们错了,我们应该改正我们的错误。就像悟空一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唐僧不听悟空的劝告,坚持带小妖精上路,最终导致了一个大错误。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他人善意的建议,不要走自己的路。这个故事告诉我团结就是力量。为了完成一件事,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合作。我们想克服困难。除了勇气和力量,我们还需要智慧!

  最*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本书,叫《西游记》,开始,我对它并不感兴趣,只是随便翻,但是翻了几页,我发现这本书很有趣,我去了“无趣”的念头,便认真的看了起来。

  《西游记》里有很多人物,在《西游记》中最光辉灿烂、最引人注目的形象是-----孙悟空,直到现在,在形形色色的经典的文学人物形象中,孙悟空仍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他聪明绝顶,千里迢迢学*神通,倾心尽力铲除妖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神通广大,闹天宫、搅地府,天不怕地不怕;他嫉恶如仇,什么妖魔鬼怪、虎豹狼虫都在他的金箍棒下灰飞烟灭、魂飞魄散;他也顽皮急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常不顾后果,任性而为,为此,他不仅付出了五百年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惨重代价,而且,在皈依佛门成为唐僧的徒弟之后,头上还给套上了一个金箍,取经途中随时随地受到严格的管束,他神通广大,英勇顽强,活泼幽默,洒脱自在,让人崇敬又招人喜爱。

  《西游记》还塑造了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众多人物形象。其中猪八戒写得最为生动。他有力气,能干活,性情憨厚,打仗时,又是孙悟空的一个得力助手。但是在八戒身上,也有不少缺点、毛病,他贪吃,怕困难,对取经信念不坚定。一遇到挫折就想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做女婿,他还有点自私:取经路上,偷偷攒了几辆银子藏在耳朵里。有时他还撒点谎,在唐僧面前编排孙悟空的一些坏话。但由于笨拙,往往又弄得自己上当吃亏。

  看了《西游记》,我的读后感是:我们要学*孙悟空那种有智慧,坚韧不拔,战胜困难的精神。

  要说《西游记》里的人物,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唐僧师徒四人以及若干神仙、菩萨等,那些妖魔鬼怪最易被忽略。但它们形态各异,各自的性格千差万别,想必作者吴承恩是精心描绘的,就让我来说说熊罴怪这个人物。

  熊罴怪出场,与十六、十七回。唐僧、悟空一行到观音禅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的袈裟,欲纵火烧死师徒,却被黑风山的熊罴怪趁机盗走,要开“袈裟会”。悟空上山寻妖索要,在洞外化身金池长老得到请帖,遂变为一颗丹药,使熊罴怪服下。悟空在他肚子内使其疼痛难忍。最终熊罴怪皈依佛门。

  这两个章回概括出来,熊罴怪成为了一个反面角色。实际上,每个人物都有他的性格优缺点,妖怪也不例外。

  首先,熊罴怪欲盗走袈裟,可以看出他是贪婪的,所以他才会为妖。他也有很多一反人们心中“妖怪印象”的特点。书中描写黑风山的句段是这样的:“鸟鸣人不见,花落树犹香……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薜萝生,佳木丽,峻岭*冈……”好一幅闲静深幽的春日山水画。再看描写的黑风洞,“松篁交翠,桃李争艳,丛丛花发,簇簇兰香”,又是“画栋雕梁,明窗彩户”。如此清幽,又有灿烂的桃李,雅致的竹兰,真乃仙洞!连孙行者都佩服,称熊罴怪“脱垢离尘”。可见熊罴怪还是个有审美品位的妖怪!与我们心中的妖怪形象大相迳庭。

  其次,如果看到熊罴怪写给金池长老的请柬,一定会更吃惊,“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用词文雅,语气*和稳重,让人看了怎会想到是出自一个妖怪之手?熊罴怪的文采可见一斑。

  最后回归到故事情节上。熊罴怪猛然发现观音院起火时,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是与他救一救来。”怎样,即便是妖怪,也有一颗古道热肠的心。

  有品位,有文采,举止得体,古道热肠,这些形容词打破了我们对妖怪一成不变的看法,从而让熊罴怪这个角色更加鲜明,生动形象起来。

  还有更多的西游人物,让我们去发现,去研究!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使我百看不厌,并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文中的唐僧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僧人;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他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换。他是花果山的猴王,自称“齐天大圣”。最重要的是他还大闹天宫,但最后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多年。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猪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贬入凡间。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被唐僧收为二徒弟;沙和尚原为天庭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灯,惹怒了王母娘娘,被贬入凡间,成为流沙河畔的妖怪,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

  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千辛万苦才取得真经。这让我领悟到了办一件大事绝非简单,也让我明白了想办成一件大事,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道理。听了我的介绍,想必也喜欢上《西游记》这本书了吧!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西游记》 读书心得 (菁华5篇)

  《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它是*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西游记》模拟了一个秩序井然的神仙世界,这个世界带着清晰的现实社会的影子,那威严不可一世的玉帝、太上老君,"要人事"的佛徒、残暴的各色妖魔似乎都可与现实对号入座。

  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书中作者幻想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在这个

  世界里神话人物、他们的神奇法宝和所处的环境又大都有现实的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现了人们的某种意愿。在各色神魔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现他们超自然的神性和动物属性,又能找出社会化个性的踪影。象孙悟空灵活多变、急躁、好动的个性,分明就是猴的特点,这一动物特性与他乐观反叛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得作品既有色彩瑰丽的奇想,又有细节的真实性。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望见远处,一抹浅浅的微笑,我便明白是你。向你狂奔而去,投入你的怀抱,一向陪伴我又温暖的怀抱。——题记

  在假期,偶然发现《西游记》,发开那一章章熟悉的情节。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深入我的脑海:师徒四人结伴而行,向西天取经。悟空、悟净、悟能三人一路在保护着师傅,从未离去。虽然一路上艰难坎坷少不了,但也少不了欢声笑语。可曾想过他们三人神通广大,为何一路甘心伴与唐僧左右,形影不离。并且《西游记》在吴承恩的笔下,一切显得那么的坎坷。他们各显其能,一向伴他左右。想到那里泪水,不经意漫处眼眶。

  严酷的夏日,你总爱坐于树下纳凉。夏日的炎热,我总是承受不住。满腔的怒火,不知向哪发泄。你总是会用浅浅的微笑来应对自我。不知为何,心,莫名的静了下来。怒火,消减。你便会用粗造的大手拉着我那细嫩的小手,一齐纳凉。轻轻地执起蒲扇,慢慢地扇着我,一阵阵凉风变会想自我吹来,在哪凉意中迷迷糊糊地入睡……

  放学后,我总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搜寻着你,浅浅的微笑在那一瞬间映入眼帘,一猜便是你。露出会心的微笑,加快脚步冲向你。但却会狠狠地摔一跤,泪水,流出眼眶。你便会带着浅浅的微笑从容的走向自我。轻轻地扶起我,拍拍身上的尘土,伸手擦干脸上的泪水,说,乖,没事,别哭。我呆呆地望着你那浅浅的微笑,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你总是会笑着骂我,傻瓜。虽说是骂自我的话语,可是心中却是慢慢地温暖、幸福。

  喜欢你那浅浅的微笑,喜欢趴在你的背上那温暖,喜欢你为我执蒲扇催我入眠。趴在你的背上,你背着我,内心小小的满足。我,喜爱玩耍你那头发,蓦然发现那头发之间有几根银丝若隐若现,便大惊小怪地叫道:“奶奶,你有白发了!”你笑着回答道:“人总要老的,老了怎样能没有白发呢。”我呆呆地望着你,竟不知如何去回答你。

  年龄的增加,作业量就渐渐地增加,每日便埋头在书的海洋之中。烦躁,漫上心枝。你总是出此刻我的身边,带着浅浅的微笑,来陪伴我。蓦然,心,静了。进入初中之后,我便住宿于学校中。一周仅有两天的时间呆在家中。在校中,烦躁时,总是想见你那浅浅的微笑,一想起你那浅浅的微笑,舒心得很。回到家,便想开门的瞬间就见到你那浅浅的微笑。那浅浅的微笑怎样看都不够。

  我感激你那浅浅的微笑一向陪伴着自我,伴我欢乐的时光,伴我稚气的`童年,陪伴我至今。我感激您——我的奶奶。是啊!人总是要老的,却唯一不变的是那浅浅的微笑,一向伴我至今。微笑,是你的招牌,你伴我成长,用那浅浅的微笑告诉我们进取乐观应对生活,勇敢应对生活的挫折。

  至今,浅浅的微笑,仍旧陪伴着我,就似那师徒四人,形影不离,合上书本,微笑。那浅浅的微笑仿佛是自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此刻显得格外温馨……

  今天,我看完了*文学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许多感悟。

  《西游记》是明代著名作家吴承恩写的,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最后被如来佛降伏,压在五指山下,后来唐僧救了孙悟空,孙悟空和唐僧一路取经,分别遇到了猪八戒和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为了保护唐僧取经,一路上降魔伏妖,走过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我觉得故事内容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并把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的形象描写得十分活跃,生动可爱,使人过目不忘。

  看完这篇小说,我想到了我们在学*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凡是遇到困难都要克服它,我们还要学*唐僧师徒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想想我们自己,做事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怎么会成功呢?就像我小时候学象棋,一开始,只要看到对我不利的局面,就一掀棋盘,大声叫到:“我不玩了!”棋艺一直没有长进,小朋友也不肯和我玩了,后来,我不再那么急躁,学会了心*气和地思考,即便输了,也要想办法扭转局面,所以渐渐地,我的棋艺大有长进。

  奔流的河,如果没有暗礁的阻挡就无法激起浪花;羽毛丰满的小鹰如果没有暴风的搏击,就无法实现展翅高飞的自由。人的一生,注定有很多挫折和困难,我们要顽强地克服它人才能获得成功。

  《西游记》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的一部作品,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它从童年一直伴随着我们到现在。

  现在每当自已在看《西游记》,自已都会再次被文中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所吸引。印象最深的就是孙悟空,孙悟空虽然很倔,但是孙悟空那种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本领高超,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本领令我们佩服,有一段《三打白骨精》,唐僧冤枉孙悟空的时候,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里,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师傅的真心。

  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和孙悟空相比之下,猪八戒就不受大家欢迎了,好吃懒做,遇到困难就会说:“大师兄,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丧气的话,不过,在《三打白骨精》这段中,关键的时候也会想出办法把孙悟空请回来救师傅。沙和尚是三个徒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他始终对师傅忠心耿耿,对两位师兄也是毕恭毕敬,对待妖怪一个都不放过。

  师傅唐僧是一个一心一意向佛、心地善良,容易上当受骗,但是有一点他能坚持不懈地走完去西天取经的路而成佛的精神值的我们学*。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被后世文学家、评论家誉为*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也是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

  《西游记》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许多妖魔鬼怪阻挡他们的去路,四个人齐心协力战胜这些鬼怪的故事。

  唐僧有三个徒弟,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他们个个神通广大。大师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有一朵属于自己的筋斗云和一根无坚不摧的金箍棒。二师弟猪八戒,将那根九齿钉耙挥舞得虎虎生风。三师弟是个任劳任怨的人,一路上挑着担子,还常常为孙悟空和朱八戒调解矛盾,真是个老实人。而唐僧却一点儿武功都不会。

  他们每个人都有特点。孙悟空降妖除魔的本领强,猪八戒力气大,沙和尚和唐僧的意志最坚定。

  这四个人里,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与敌人战斗时,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帅气。但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我非常为孙悟空抱不*——孙悟空被师父误会打死了三个人,要赶他走。看到孙悟空跪下来求唐僧让他留下来,而唐僧却绝情地念起紧箍咒时,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就是经典作品蕴含的魔力,它能让人哭,也能让人笑,能让人捶胸顿足,也能让人寸断肝肠。

  这就是历尽百年岁月的洗礼,仍熠熠生辉的经典作品——《西游记》。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西游记》教案优选【二十】份

  语文是什么?有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计老师也有自己心中的语文。但是,由于他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标的深切感悟,他所诠释和演绎着的语文具有典型的个性。大致说来,它具有如下内涵。

  一、人性的语文。

  语文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语文教学又如何浸润人文的色彩,如何负载精神的使命?如何流溢生命的动感?计老师用具体的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让语文成为人性的语文。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

  这节“你说我说《西游记》”课,说的是什么呢?说的就是《西游记》中的美好人性: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赤胆忠心;沙和尚的脚踏实地、忠厚诚实;唐三藏的坚忍不拔、仁慈宽厚;猪八戒的天真可爱,白龙马的知错就改。这些,无不是美好人性在小说人物中的生动展现。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

  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实现其育人的价值。请看计老师的课堂实践:

  “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

  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

  “生:老师,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很老实,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调皮。

  师:看来人忠实也是一种品质,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一批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生:老师,我知道。因为白龙马原来是条小龙,他把唐僧的马给吃了,后来知道错了,就变成了马给唐僧骑。

  师:哦,知错就改,将功补过,多么好的一种品质!”

  计老师做的,不正是唤醒、培植的工作吗?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去培植这种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生起来、强壮起来、挺立起来。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用教师自身的美好人性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语文老师,是真的卫士、善的使者、美的化身。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计老师的课堂实践,几乎无处不有教师自身的美好人性在熏陶和感染着他的学生。当学生说自己喜欢看《西游记》的时候,老师真诚地说“我也很喜欢”;当学生要求上台表演孙悟空的时候,老师惊喜地说“你**动,以后社会就需要像你这样积极的人”;当学生说他不大喜欢孙悟空的时候,老师赞赏地说“好,你们都有自己的眼光,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不简单呐”。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二、生活的语文。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的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

  生活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

  “你说我说《西游记》”的话题,显然取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通过电视、连环画、学前教育等,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故事正生活在学生的想像世界,所以,有着强烈的课程意识的计老师,便选择了这样一个话题作为一种新的语文课程加以开发和实施。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成功的,是富有创意的。

  生活的语文,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生成语文课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课程、建构意义的。不喜欢孙悟空的理由仅仅因为它不是人而是猴子,这就是儿童的生活体验;不喜欢唐僧的理由,可以是他不爱劳动,也可以是他自己骑马却叫别人走路,这就是儿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一种解读。对这样的感悟,计老师总是小心翼翼地加以关注和保护。

  生活的语文,就是能用之于学生生活和时代生活的语文。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你说我说《西游记》”,既充实和丰富了学生对《西游记》的感悟和体验,又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受到了一次***的人性的洗礼,同时也学到了怎样与人交往的技能和态度。这对他们今后的社会化生活,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三、对话的语文。

  对话的语文,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行交谈、*等沟通、真诚互动、民主协商。对话的语文,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形式,同时也是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交流之后的赏识和愉悦。

  对话的语文,就是基于民主和*等的语文。

  “对话”如果离开了民主与*等,只能算是教师的“独白”、“训话”。面对教师的“独白”,学生或是噤若寒蝉、万马齐喑,或是一味迎合、言不由衷。民主与*等,是对话的土壤和空气。在计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少的是教师的明确表态,多的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少的是教师的激昂陈词,多的是教师的热情鼓励。他希望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还学生以“真本性”、“原我性”、“个性”。

  对话的语文,就是强调互动和交融的语文。

  特级教师袁��说,课堂上尽量少说老师跟你们一起干什么,多说让我们一起干什么,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p思维�p个性等交流互动时,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伙伴。在“你说我说《西游记》”的课堂对话当中,教师既是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学*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受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重点难点

  1.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等。

  2.学*精读,用以精读为主的方法阅读经典片段,进行专题阅读。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初步阅读,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

  二、了解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中国元末明初小说家。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

  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然而屡试不中,中年后才补为贡生,60岁担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去。晚年归居乡里,贫老以终。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三、成书经历

  1.故事的取材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徒步去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天竺。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2.故事的发展演进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主要讲述了玄奘在路上所见各国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及地理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至他的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也正是在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3.内容概括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内容划分

  第一部分(第1回到第7回)介绍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8回到第12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的`由来。

  第三部分(第13回到100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路妖魔鬼怪,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四、方法指导——精读

  1.明确精读内涵

  (阅读教材第133页的“读书方法指导”,思考:什么是精读?精读读什么?)

  明确:精读即精细深入的阅读。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2.精读方法运用

  阅读内容:

  精彩选篇——《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阅读方法:圈点批注

  3.阅读(批注)要点:

  (1)理清故事情节。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揣摩人物性格、心理。

  (3)读内容的感受,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写法的赏析。

  (1)故事情节:

  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由于山上一片火海,他们无法通过。得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火焰山的火,悟空就亲自前往借扇。铁扇公主误以为是悟空害了她的儿子红孩儿,死活不愿借扇给悟空。无计可施后,悟空变小,让铁扇公主喝进肚子,逼铁扇公主交出扇子。铁扇公主腹疼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

  (2)人物性格、心理:

  ①孙悟空: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动作描写)——机智

  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动作描写)——勇敢,本领高强

  ②唐僧:

  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浇流,只道:“怎生是好!”(语言、神态)—心里着急性格懦弱

  (3)人物形象的感悟:

  罗刹女: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烧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神态、心理描写)——爱子情深,急于报仇

  方法总结

  通过精读,我们可以细致地了解内容,读出自己细腻的感受,在圈点批注中透彻地理解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五、作业:

  1.运用本课所学的精读和跳读方法,阅读《西游记》的余下篇章。

  幼儿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非常熟悉,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孙悟空来创设活动情景,以寻找花果山为目的,一路设置各种障碍,让幼儿亲自体验困难,并且去想办法战胜它。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活动,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

  教案目的:

  1锻炼幼儿亲自去探索道路,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准备:

  1老师布置三条去花果山的路并在路上设置各种障碍。

  2各条路的'标记地图人手一张,孙悟空面具、玩具手机

  310以内的加减法和若干几何图形。

  教案过程:

  1引入话题

  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住在哪里?你们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师:我这有去花果山的地图,它会指引你们来花果山的,只要你们能按地图上的标记寻找道路就能找到花果山。

  幼儿:真的?太好啦!

  师:在通往花果山的路上,你们还会碰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你们怕不怕?不过只要你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到达花果山。

  2选择路线

  幼儿每人一张地图,去花果山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几何图形标记

  第二条路,动物标记

  第三条路,数学题迷宫

  教师让幼儿看清地图上是什么标记的道路,然后4—5人结为一组,选择线路,一起去找。

  3寻找花果山

  每条路上至少设有3个障碍物,如:跳过小沟,爬山,钻山洞,走独木桥,穿越大森林、遇到老虎、走过迷宫等等。让幼儿在错综的三条路中边看标记边走、边战胜困难、边寻找花果山。

  4找到花果山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呀?是怎么克服和解决的?

  教师表扬幼儿很勇敢,真棒!

  教案总结:

  孙悟空的形象幼儿非常喜爱,孩子们在*时的交谈中话题总是不离孙悟空,有几个顽皮的男孩还经常学孙悟空的样子。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幼儿通过情景活动体验感受很深,非常有兴趣、积极性非常高涨。在情景活动中既整合了多种学科,如认知中的动物归类,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归类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学看标记识路,运动中的跳、爬、钻。又培养了孩子们勇敢探索精神和活泼、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这一主题活动以幼儿的探索、感受和能力发展为主,教师的指导活动转为隐性,考虑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关于《西游记花果山主题活动》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对于《西游记》的故事,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这部带有童话色彩的神话小说,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备受学生喜欢。学完课文后,可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把从书中读到的、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西游记》的相关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进一步体会孙悟空英雄形象的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1、本文是一篇古代白话文,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字典及有关资料,尽可能弄懂一些字、词的基本意思。

  2、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可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从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读中感受人物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

  3、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4、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的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3)、在阅读中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来理解,体会《西游记》的语言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大家学*“石猴”勇敢顽强、敢作敢为的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难点:

  理解课文中古代白话文的意思,产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师:

  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学生:

  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词句,标出不理解的地方,课上交流。

  1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看过《西游记》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老师也喜欢《西游记》,我最喜欢其中的'角色是孙悟空。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游记》,讲述了一只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美猴王的故事。我们来看看,最初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根据“阅读提示”,了解学*要求

  1、学生默读“阅读提示”,说一说本课的重点问题。

  2、学生回答:(1)石猴是从哪儿来的?(2)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三、指导阅读,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感悟石猴的形象

  1、指名读、齐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板书:花果山石猴出世)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2、第1自然段中哪一句话介绍了石猴的生活?指名读。赏析句子(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合作朗读,读出石猴的自在、快活、友善、可爱。

  5、小结过渡:这只快乐、自在、可爱的石猴是怎么当上猴王的呢?

  四、自主品读感悟,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感悟猴王的形象

  1、思考: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板书:水帘洞)

  2、品读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1)石猴成王这一经过写得非常精彩,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喜欢。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并写下批注。

  (2)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文章三次写石猴跳入水帘洞,反复写石猴“瞑目蹲身”“跳”。引导学生体会动作的准确性及语言的个性化。可加上动作来读。

  (4)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这是前后呼应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石猴的神态、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5)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理解“拱伏无违”的意思。齐读,体会石猴登上王位时的荣耀。(板书:“石猴”更改为“美猴王”)

  3、我们了解了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对石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个性使他当上猴王的?(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机智、身手不凡……)

  五、回顾拓展,激发课外阅读《西游记》等名著的兴趣

  1、整体回顾:全文用一副对联巧妙地将两个内容联系起来了,是哪一副对联,你发现了吗?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体会“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妙处。石猴出世在花果山,因“芝兰相衬”“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而成为“福地”;石猴成王在水帘洞,洞内有“天造地设的家当”,真是“别有洞天”!(补充板书:福地洞天)

  3、拓展:在《西游记》中,一只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石猴当上了美猴王,后来又成了唐僧最得力的徒弟孙悟空。孙悟空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4、总结:《西游记》是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是名著。在经典名著中,我们总能读到曲折动人的故事,总能看到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总能让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总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愿同学们一生与名著相伴!

  猴王出世

  来历:仙石迸裂——顽皮可爱

  成王:跳水寻源——敢作敢为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从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从读中感受石猴的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对于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石猴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2、通过评书式阅读汇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点:教学生运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方法阅读名著。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名著*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计本环节目的:学生不爱阅读,特别是不爱阅读名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本环节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出示幻灯文字(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学生齐读:它描述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神话故事,它在奇幻的故事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小说,它不仅是文学中的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它就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指导学生随机了解什么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

  教师引入: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用50天的时间阅读这部名著。

  二:读名著,读什么?

  设计本环节目的:学生阅读名著盲目,不知道读什么,通过本环节让学生知道阅读《西游记》应该读什么,为以后阅读其他名著做好铺垫。

  1、学生自由发言:读《西游记》,应该读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并随机板书学生好的汇报。

  2、出示幻灯片(*几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考察内容:名著阅读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题方式检测。)

  3、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请学生说一说你现在觉得阅读名著应该阅读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补充板书,并对学生之前的自由发言进行表扬肯定。

  ①记住名著名称和作者的文学常识。

  ②知道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

  ③能有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④能结合名著内容谈感受。

  ⑤能从写法角度简要赏析。

  4、当堂识记西游记作者的文学常识(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过渡语:大家知道了读什么,我们怎样读呢?

  三:怎样阅读名著:

  设计目的:学生阅读名著时大多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印象不深刻,很快什么都不记得了,教七年级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会使其受益一生的。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汇报,教师进行板书。

  2、教师明确方法指导:

  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阅读,若觉得不好可以用教师推荐的方法。

  ②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相结合

  粗读感知法:默读名著,读懂内容即可,读后可以说出故事情节,人物特点,自己的阅读初步体会。(出示提示:默读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可以边读边思考,默读速度为500/分钟。也可以是浏览,一目十行的完成)

  批注精读法:

  通过批注完成:可以画自己喜欢的语段,多读几遍,甚至推荐给同学;可以对印象深的内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还可以写欢涡∈槠馈

  四、学以致用,学生阅读《西游记》的第一二回,教师进行分行巡视指导。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把阅读方法落到实处。

  学生采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五:评书式汇报:(背景音乐《大圣歌》)

  设计目的:就像听评书那样吊着学生的胃口读(欲知后事请读下回),使学生能按回进行阅读,并且在交流中分享了名著的精华,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期待阅读,兴趣自然提高。

  汇报内容:

  1、标题和情节

  2、展示精彩语段

  3、展示阅读批注(读内容的感受,对悟空形象的感悟,写法的赏析)

  4、展示书评

  5、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多角度展示

  六:教师:石猴出世成大王,这个日月孕育的精华又有怎样的惊天之举。我们下次阅读课且听分解。

  学*目的:

  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

  第一块:导入新课

  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

  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

  幼儿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非常熟悉,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孙悟空来创设活动情景,以寻找花果山为目的,一路设置各种障碍,让幼儿亲自体验困难,并且去想办法战胜它。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活动,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

  教案目的:

  1锻炼幼儿亲自去探索道路,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准备:

  1老师布置三条去花果山的路并在路上设置各种障碍。

  2各条路的标记地图人手一张,孙悟空面具、玩具手机

  310以内的加减法和若干几何图形。

  教案过程:

  1引入话题

  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住在哪里?你们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师:我这有去花果山的地图,它会指引你们来花果山的,只要你们能按地图上的标记寻找道路就能找到花果山。

  幼儿:真的?太好啦!

  师:在通往花果山的路上,你们还会碰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你们怕不怕?不过只要你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到达花果山。

  2选择路线

  幼儿每人一张地图,去花果山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几何图形标记

  第二条路,动物标记

  第三条路,数学题迷宫

  教师让幼儿看清地图上是什么标记的道路,然后4—5人结为一组,选择线路,一起去找。

  3寻找花果山

  每条路上至少设有3个障碍物,如:跳过小沟,爬山,钻山洞,走独木桥,穿越大森林、遇到老虎、走过迷宫等等。让幼儿在错综的三条路中边看标记边走、边战胜困难、边寻找花果山。

  4找到花果山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呀?是怎么克服和解决的?

  教师表扬幼儿很勇敢,真棒!

  教案总结:

  孙悟空的'形象幼儿非常喜爱,孩子们在*时的交谈中话题总是不离孙悟空,有几个顽皮的男孩还经常学孙悟空的样子。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幼儿通过情景活动体验感受很深,非常有兴趣、积极性非常高涨。在情景活动中既整合了多种学科,如认知中的动物归类,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归类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学看标记识路,运动中的跳、爬、钻。又培养了孩子们勇敢探索精神和活泼、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这一主题活动以幼儿的探索、感受和能力发展为主,教师的指导活动转为隐性,考虑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关于《西游记花果山主题活动》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故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青少版与原著的句子比较,激发学生探究原著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具体的故事,进行阅读体验。

  措施与方法

  通过学*,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能抓住具体的故事,进行阅读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西游记》

  预设教与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一起唱。(播放歌曲《白龙马》)

  2、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动画片(

  )中的主题曲。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的大门吧!(板书:西游记)

  (二)初步感知

  1、拿到一本书你会先看哪些东西?

  学生自由发言

  (看封面)封面上你可以知道什么?(相机介绍作者吴承恩)(看前言)前言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看目录)从目录可以知道什么?你喜欢那个故事

  (简单介绍故事内容)根据图片猜故事

  (三)细品精彩

  1、我们看书时会用到哪些方法呢

  ?(交流、相机板书:想画面、勤思考、抓词语)

  2、老师今天把书中的人物请来了,同学们看,这是哪个故事?播放《三打白骨精》

  3、白骨精变成美丽的姑娘给唐僧送饭,结果阴谋没有得逞,她有没有善罢甘休呢?请同学们用选择黑板上的方法读一读这个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

  小组汇报交流(我用的什么方法看书,我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

  孙悟空的句子。体会孙悟空的特点。

  4、当时的环境怎么样

  ?相机出示这天,他们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这山山高路险,阴风阵阵。(1)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用什么方法感受到的

  ?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我听一听这环境有没有让你们胆战心惊。齐读这段话。

  (3)原著中,对这一段的描写老师也挑选了一句。出示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自读,从这句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4)老师出示的只是原著中的一句,这个地方还有哪些可怕的东西呢?这是个小秘密,同学们课后去原著中寻找吧!

  (四)拓展总结

  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西游记》是一首充满欢乐的歌,是一首充满斗争的歌,更是一首充满智慧的歌。他的魅力在岁月的磨练下显得更加熠熠生辉。魅力西游,让我们快乐阅读!

  板书设计:

  《西游记》

  想画面

  抓细节

  勤思考

  作业与练*配置

  1、唐僧、猪八戒也是本书中很有特色的人物,请你选择一个,用我们今天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感悟、研究。

  2、把你最喜欢的人物画下来,看谁画的最传神,做一次班级画展。

  设计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新理念。 课时安排:两课时。

  自主学*:课前预*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结构层次,围绕课后思考与练*自*课文。

  合作学*:在学*课文的过程中,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通过想象画出心目中的美猴王,同学之间交流品评。

  探究学*:课文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学,因此,可延伸拓展到整部小说,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生*、写作背景、 创作意图以及小说的内容等。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理清情节、熟悉内容。

  第二课时:分析形象、培养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预*课文,查阅《西游记》,画一幅“孙猴子”的画 ;

  教师方面:制作课件,下载《西游记》 第一集与课文有关的部分;

  第一课时

  第一步:为文本解读提供背景:(由学生课前收集、课上交流) 5分钟

  1.简介《西游记》和作者吴承恩。

  2.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

  第二步:学生自学课文,理清情节: 12分钟

  1、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齐读课文,思考,划分段落层次。

  第三步:熟悉内容,品评文本与影视艺术: 18分钟

  1、情节细读课文、默记段落大意。

  2、放电视剧《西游记》第一集的有关剧情。

  3、学生品评。

  第四步: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提高朗读能力。 5分钟

  第五步:布置作业。字词积累与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1、激趣创境导入。

  听一首歌曲《猴哥》、学生可以应和。

  2、猴、人、神

  教师:这首歌赞颂的是谁?

  学生:猴哥/孙悟空/孙大圣/美猴王(莫衷一是)。

  教师: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孙悟空本是石猴,因发现水帘洞,改善了“猴群”的住房条件,得了第一个名份叫“美猴王”;接着,谁知道他得的第二第三个名分是什么?

  学生:孙悟空、齐天大圣、(孙行者)。

  教师:“孙悟空” 和“齐天大圣”这名字怎么来的?

  学生:孙悟空是菩提祖师起的;“齐天大圣”是他大闹天空时自封的。

  教师:中国人对名字是格外重视的:素有名如其人的说法。从名字看,“美猴王”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一只饶有本事的猴子。

  教师:对。是聪明的猴子。从孙悟空看呢?

  学生:孙指儿童,加悟空法名,可见是一修行的人。

  教师: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人自然比猿猴厉害,“孙悟空”自然比“美猴王”风光;但最风光、也是最让“石猴”最自豪是什么?

  学生:大闹天空、得了“齐天大圣”的荣誉称号。

  教师:大闹天空那可是跟神仙交战的事,这已不是人所能为的了,他达到了神仙级别。可见,妇孺皆知老少咸宜的孙猴子原是:猴、人、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

  3、分析“美猴王”形象。

  教师:课文主要表现他什么形象?

  学生:美猴王。

  教师:他美在哪里?注意“美”不是指容貌,而是说他的.奇特性或个性化的意思。阅读课文,找找他“美”在哪些方面?

  板书:身世美、行为美、言语美

  教师:以上三美可见美猴王有什么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明确:他是一个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猴王。

  4、交流品评。

  (从刻画人物方法、写作角度、环境烘托三方面品评图画)

  教师:课文写的是美猴王的事,课前布置大家画一张孙猴子的画,要求画他在做着事情,而且从画中要显示出他的性格特点。让组员品评一下你的杰作吧。

  …………交流品评

  教师:谁来展示展示?

  …………展示一两幅

  教师:想象力真丰富。

  5、说说你喜欢孙悟空的原因?——疾恶如仇;技艺超群;聪明灵巧。

  6、作业布置:

  充分发挥想象,请以“假如我是孙悟空”为题,或以“俺老孙”的口吻,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创作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造型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学艺术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关于西游记人物的图片资料,画笔等工具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提问:你们了解西游记吗?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游记》(学生回答)那你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它是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西游记是一部很优秀的名著,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很喜欢这个作品,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再创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2、老师今天还带来一段根据西游记创作的动画,看看你们看过吗?看

  的时候要好好观察一下动画片里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是什么故事?(课件动画)(看完后提问:有几个人物是谁?是什么故事!(学生回答)故事不管大小都有主要人物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回忆一下刚才孙悟空服饰和外貌特征,请同学来说。

  接着分析唐僧四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外貌特征呢?出示师徒五人的图片,看看和你们印象中的一样吗?(再分析一下人物外貌特征)例:孙悟空活泼好动,他会像我们这样站立,和你说话吗?学生表演一下,要根据你用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来给他设计动作。西游记是中国

  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里面描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幻想神话人物。你还知道哪些西游记人物呢)(学生回答)。

  老师这有一些西游记的人物,看看有没有你们刚才没说到的。用你们刚才分析孙悟空一样,你认识谁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要观察他们的外貌和服饰。(一边看一边像刚才分析唐僧

  师徒一样在下面可以小声描述这些人物的服饰和外貌特征)

  3、形容一下你们喜欢的人物外貌特征和服饰。(学生回答)孙悟空西天取经完后又闲不住了,我们听听他说些什么:“老孙来也!自从老孙和师傅西天取完经留在如来身边就职,被封为斗战胜佛过了一阵清闲日子,很是无聊,听说现在下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师徒四人还想来个西游!你们帮我们设想一下我们西游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呀!”

  今天由我们全班一起来帮助孙悟空设想一下现在西游会发生什么事情,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帮孙悟空?(学生回答)

  4、有几位同学也像你们一样喜欢西游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帮助孙悟空的。(课件图片欣赏,学生做好的各种作品图片)每看完一个问这些同学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表现故事的(有绘画、剪贴、扮演、折纸等)这些同学像导演一样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了一个自己的西游记。你们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设新西游记,并用简单的话语表现出来。

  现在老师已经帮助孙悟空了,(拿出一本空白的书)这里面的内容由你们来丰富,用你喜欢的方式,我们全班共同努力来创作出新西游记。

  一、活动目标

  感知儿歌《西游记》中语言节奏,尝试寻找儿歌中的不同节奏及复合节奏,感受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儿歌的有趣。

  二、活动准备

  1、唐僧取经的PPT。

  2.对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有所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儿歌《西游记》

  1、出示唐僧取经的PPT。

  T:画面上有谁?是什么故事?谁走在前面?谁跟在后面?孙悟空的本领是什么?

  2.老师用儿歌总结

  T: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还有八戒沙和尚,孙悟空跑得快,走在前头打妖怪。

  3.幼儿有节奏地用儿歌表现。

  (二)找故事中的声音

  1.情节声音

  T:唐僧和徒弟们一起去取经,做了什么事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发现情节中的.声音,例如:唐僧骑马马蹄声,孙悟空跑得快)

  2.角色声音

  T:唐僧骑马怎么有节奏地走?(引导幼儿为唐僧创编节奏,例如…唐僧骑马唐僧骑马。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用节奏语言表现沙和尚和八戒。)

  (三)节奏配音

  1.两个节奏型的复合

  T:谁愿意做唐僧,骑马发出什么声音?谁做孙悟空,走路发出什么声音?

  2.三个节奏型的复合

  T: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面,谁来做八戒沙和尚?

  3.四个节奏的复合

  T:孙悟空为了保护师傅,变身一前一后两个,谁来做跟在后面的那个孙悟空。

  操作提示

  这个游戏很有趣,老师需要由浅入深,引导幼儿在理解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节奏创编。以上的节奏只是举例,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水*进行调整。但复合的节奏不宜太复杂,在进行节奏复合时,也要由简到繁,不断扩充节奏。

  在幼儿熟悉复合节奏的基础上,老师可启发幼儿用乐器演奏,如马蹄声用双向筒,孙悟空跑得快用钹,唐僧骑马用串铃,八戒用鼓表现笨重,沙和尚用铃鼓,孙悟空用三角铁表现腾云驾雾。当然这里的配器仅做参考,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班级的乐队演奏方案。

  在幼儿乐队操作的基础上,可加上指挥、运用力度的强弱表现,那么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整个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合作、自控等能力。

  语文是什么?有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计老师也有自己心中的语文。但是,由于他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标的深切感悟,他所诠释和演绎着的语文具有典型的个性。大致说来,它具有如下内涵。

  一、人性的语文。

  语文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语文教学又如何浸润人文的色彩,如何负载精神的使命?如何流溢生命的动感?计老师用具体的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让语文成为人性的语文。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

  这节“你说我说《西游记》”课,说的是什么呢?说的就是《西游记》中的美好人性: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赤胆忠心;沙和尚的脚踏实地、忠厚诚实;唐三藏的坚忍不拔、仁慈宽厚;猪八戒的天真可爱,白龙马的知错就改。这些,无不是美好人性在小说人物中的生动展现。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

  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实现其育人的价值。请看计老师的课堂实践:

  “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

  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

  “生:老师,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很老实,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调皮。

  师:看来人忠实也是一种品质,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一批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生:老师,我知道。因为白龙马原来是条小龙,他把唐僧的马给吃了,后来知道错了,就变成了马给唐僧骑。

  师:哦,知错就改,将功补过,多么好的一种品质!”

  计老师做的,不正是唤醒、培植的工作吗?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去培植这种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生起来、强壮起来、挺立起来。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用教师自身的美好人性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语文老师,是真的卫士、善的使者、美的化身。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计老师的课堂实践,几乎无处不有教师自身的美好人性在熏陶和感染着他的学生。当学生说自己喜欢看《西游记》的时候,老师真诚地说“我也很喜欢”;当学生要求上台表演孙悟空的时候,老师惊喜地说“你**动,以后社会就需要像你这样积极的人”;当学生说他不大喜欢孙悟空的时候,老师赞赏地说“好,你们都有自己的眼光,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不简单呐”。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二、生活的语文。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的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

  生活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

  “你说我说《西游记》”的话题,显然取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通过电视、连环画、学前教育等,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故事正生活在学生的想像世界,所以,有着强烈的课程意识的计老师,便选择了这样一个话题作为一种新的语文课程加以开发和实施。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成功的,是富有创意的。

  生活的语文,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生成语文课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课程、建构意义的。不喜欢孙悟空的理由仅仅因为它不是人而是猴子,这就是儿童的生活体验;不喜欢唐僧的理由,可以是他不爱劳动,也可以是他自己骑马却叫别人走路,这就是儿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一种解读。对这样的感悟,计老师总是小心翼翼地加以关注和保护。

  生活的语文,就是能用之于学生生活和时代生活的语文。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你说我说《西游记》”,既充实和丰富了学生对《西游记》的感悟和体验,又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受到了一次***的人性的洗礼,同时也学到了怎样与人交往的技能和态度。这对他们今后的社会化生活,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三、对话的语文。

  对话的语文,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行交谈、*等沟通、真诚互动、民主协商。对话的语文,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形式,同时也是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交流之后的赏识和愉悦。

  对话的语文,就是基于民主和*等的语文。

  “对话”如果离开了民主与*等,只能算是教师的“独白”、“训话”。面对教师的“独白”,学生或是噤若寒蝉、万马齐喑,或是一味迎合、言不由衷。民主与*等,是对话的土壤和空气。在计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少的是教师的明确表态,多的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少的是教师的激昂陈词,多的是教师的热情鼓励。他希望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还学生以“真本性”、“原我性”、“个性”。

  对话的语文,就是强调互动和交融的语文。

  特级教师袁瑢说,课堂上尽量少说老师跟你们一起干什么,多说让我们一起干什么,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思维﹑个性等交流互动时,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伙伴。在“你说我说《西游记》”的课堂对话当中,教师既是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

  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

  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

  《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

  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

  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

  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四人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5、学生代表发言。

  (三)精读片段

  贯穿全书

  1、指导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交流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交流描写孙悟空三打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西游记》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

  拓展延伸

  1、讨论:唐僧师徒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结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出示原著中描写猪八戒的句子,鼓励课后探究阅读。

  2、师小结

  是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还没读完《西游记》的同学继续读下去,获得通读证书的同学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走进名著!

  学*目的:

  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

  第一块:导入新课

  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

  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根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二、活动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让幼儿大胆尝试表演儿歌内容。

  三、活动准备

  《西游记》片头曲、《三打白骨精》动画视频片段、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面具等。ppt课件

  四、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播放音乐及动画片段,激发幼儿学*的兴趣

  2、播放《西游记》片头曲音乐片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接着往下唱。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3、播放《三打白骨精》动画片段,鼓励幼儿说说这是《西游记》里面的哪段故事。

  提问:

  (1)《西游记》里面有哪些角色呢?你喜欢谁?为什么?

  (2)你不喜欢谁?为什么?

  4、学*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儿歌。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今天读的儿歌和其他他儿歌不同?或者有什么区别呢?

  师小结;即前句的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的开头,引出“连锁调”。

  提问:

  (1)儿歌里都有谁?

  (2)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容易上当受骗?小结: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5、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6、通过角色扮演,巩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会念儿歌

  幼儿分组轮流朗读或以接龙方式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鼓励幼儿变念儿歌边做动作。

  7、引导幼儿分角色练*,进一步巩固诗歌内容。师先请个别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上来表演一遍,请其他幼儿注意观看。

  教师观看,并及时纠正错误幼儿三组,分别带面具,分角色边念儿歌,边表演。师幼一起点评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儿歌名字叫什么?里面有哪些角色?


《西游记》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精选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

  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整体感知: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明确: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明确:奇、妙、好等。总结: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美”。

  3、读后你认为它哪方面写得美?(情节)师:我们就先来看情节。(板书“情节”)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比如:

  (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2)我认为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也很好。因为它很曲折、生动。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它可以概括为:“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其中定有原因!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有仇。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教师总结:

  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这一百回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

  4、除了情节之外,还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认为美的地方?(人物。)

  教师点拨:

  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还有吗?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

  学*目的:

  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

  第一块:导入新课

  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

  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

  主题名称

  神通广大美猴王

  次主题名称

  现代美猴王

  活动名称:

  连环画《西游记》

  主要教学领域:

  艺术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引导幼儿欣赏连环画中主要的人和物画得大一些并画在主要位置的画面布置;帮助幼儿发展构图能力。引导幼儿通过对连环画单页画面与整个故事关系的探讨,知道连环画是由多幅画面构成的。引导幼儿感受连环画形象鲜明、色彩明快、线条清晰的特征。

  活动目标

  1.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内在联系,学*创作连环画。

  2.大胆构图,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3.协商、合作完成连环画的创作。

  重难点分析:大胆构图,创作连环画.

  活动准备:

  1.幼儿在阅读区阅读过《西游记》的连环画。

  2.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订书机等材料。

  3.《西游记》连环画一本。

  4.背景音乐《一个师傅仨徒弟》

  活动过程:

  1.介绍连环画的制作步骤,激发幼儿创造连环画的兴趣。教师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连环画图书由几部分构成,与单幅的图画有什么区别,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教师介绍制作步骤:先将自己想要创作的故事分成几幅图画,逐幅绘制,标上页码,定起来即成连环画。

  3.指导幼儿创作连环画。

  4.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创作的连环画内容。

  5.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连环画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合理分解画面,同时指导幼儿注意画面形象要前后一致。

  6.分享作品。引导幼儿集体或小组相互展示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讲解故事内容。未完成的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活动中制作。

  活动反思:

  连环画孩子们只接触过一次,画的是十一的假期趣事,挺有意思,培养孩子的叙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记得当时孩子叙事的很好,跟画的内容压很相佛,本节课主要让孩子画《西游记》中的典故,本身孩子就对西游记很感兴趣,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人物,共画了四张,时间有点长,但孩子们非常认真,花的也非常好。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活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