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故都的秋》教案1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广泛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的重点】

  1、知识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景交融、以情奴景、以景显情的艺术风格。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策略设计】

  1、方法策略: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散文名篇,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从美的角度进行赏析,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教学策略:

  认知感受。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1、CAI课件展示春──夏──冬──秋四幅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图片,并语言导入:

  一的年四季,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自今,无数文人墨客去写秋,或颂秋,或悲秋,都是用自己的情去诠释自己心中的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去品味他笔下独特的“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

  郁达夫

  2、作者及背景介绍:

  请同学据教材中的注释和自己收集的有关郁达夫的资料,介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

  参考: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有《郁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7月,当时郁达夫已由上海移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苦淡。

  郁达夫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将*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懒得动。”此时的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此水的遁世文学”。

  3、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理解课文内容:

  偏正结构短语:

  故都的秋

  指明描写地点 点明描写内容

  二、理解深入

  1、CAI配乐朗读课文。

  2、师生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写:

  ⑴ 作者写故都的秋,肯定有许多勾起作者心绪的景、物,这些景、物有哪

  些呢?

  ⑵ 这些景物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

  ⑶ 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呢──时间还是空间?

  ⑷ 由⑶引入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而神聚。

  ⑸ 一生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提炼筛选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⑹ “神”是什么?即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三、研究讨论

  作者选取的景物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1、生自由讨论。

  2、生发言。

  参考:牵牛花是悲之花、槐树是悲之树,秋蝉的残声更给人一种悲凉之感;从美术学的角度看,蓝色和白色都属于冷色调。作者笔下的牵牛花不是五颜六色的,而只有蓝色和白色,所以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作者笔下的果实并非全都成熟,还有清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作者在文中并未写收获的喜悦,而写了“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这自然就有了“悲凉”的感觉。

  四、拓展归纳

  CAI展示北京“雄伟壮观的长城”,“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及问题: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代表性的景物而选取这“清、静、悲凉”的景物?

  参考:作者当时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中,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反映此时的心境,当然要选取这“悲凉”的景物来表达;这时的作者提倡“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因此,此时的作者选这“清、静”的景物也不足为怪了;这也许与作者的个性有关,从他的传记知道,他是一个忧郁善感,抑郁质的人。

  提问:作者热爱些景物是不是作者为了表现主观意识而臆造出来的景物呢?

  参考:不是,是故都的实实在在的秋景。作者并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客观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悲凉之情。这种用景来表情,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或“情景合一”。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即情语”便是这个意思。“景”即物,“情”即我之情,这便是散文的最高境界“物我合一”。

  五、巩固提高

  1、选取1~2首关于秋的诗词,让生体会“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特点。

  CAI显示: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范仲淹的《苏幕遮》

  2、作者对秋的态度:颂秋还是悲秋?

  参考: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清、静、悲凉的,但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赞美故都的秋,歌颂故都的秋的。否则,他怎么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是有些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以“春”或“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或以“春”或“秋”为对象作一幅画。

《故都的秋》教案2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注意课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那我们看到外面的树啊、山啊是什么颜色啊?(绿色)你感受到秋的到来吗?但是现在的北方却已是秋意浓浓(图片:北方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来学*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是怎么比较南国与北国的秋。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投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课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

  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明确:第一段:秋味。(投影)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明确:(投影)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故都的秋》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3.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体特点。

  4.自主鉴赏文章的抒情段落。

  5.过程与方法目标:

  6.通过反复朗读,品析文章重点段落,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7.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字词,学*文章以景显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8.自主学*。自己赏析文中优美词句,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提高自我语言鉴赏的能力。

  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0.在文章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对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提高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2、难点:

  把握文章写景的主体,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反复朗读法、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老舍先生有过这样的一段话“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生活经验上去判断,北*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天堂般的北*的秋,一起来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写景物的句子,并给这些景图拟小标题。以第三段为例分析文本,对文章中的景物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到郁达夫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3、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的漏下来的日光”中的“数”字写出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明确了使学生明确了“数”字写出了作者悠闲、清闲、惬意,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来赏析文中各幅景图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的?同时注意作者的语言和用词。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老师指导的方式,来明确作者在每一幅景图中表达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写了雨后寻常北京人的对话显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这句诗表达的孤独寂寞之感与文中郁达夫所表达的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还要写到南国的秋?

  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来明确在结尾处写到南国的秋是为了与文中北国的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的秋的悲凉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一起赏析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这北国的秋是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彩画,画中还带着丝丝悲凉,是郁达夫对故都的思念和眷恋,画中有情,情中有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作业:

  描绘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或一个你喜欢的季节,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故都的秋》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概括并鉴赏文中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分析并鉴赏文章中的衬托和对比手法,学*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

  4.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文章的学*,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文章的艺术技巧。

  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叶知秋”,秋天是文人笔下的“可人”,书写情志,寄托思绪。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异。今天,让我们一同走*,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1936年2月离杭州赴福州。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同时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主要收获。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古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四、题目解读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五、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通过比较指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六、全文分析

  1.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古都”就是当时的“北*”,那么可不可以用“北*的秋”来代替原题?

  明确:

  不可以。“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本文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如果换成“北*的秋”就很*淡,少了深沉的韵味。

  2.读1、2自然段,结合自己的勾画思考:这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读第3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体会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明确: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以动写静;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以动衬静;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6.文中第12段是议论语段,本文重在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念,这个议论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者在本段中先写出不仅是*人,就是外国人面对秋天也总是要抒发感慨的,“*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接着又指出*文人尤甚,在*“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就觉得*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最后再强调,“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在*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舒朗不羁,挥洒自如。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以及开阔感。

  7.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

  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8.读最后两段,思考: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通过对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作者用四个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

  9.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明确: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七、中心思想

  本文紧紧围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来描写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

  八、写作特点?

  1、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扬北,映衬出故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欲说北国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开半醉的”,是温和的、渐进的,像一杯温开水,*淡无味,因此南国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则具体地写故都的秋的本色。无论是漫游景点,还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整个故都都被秋色装点着,真是无一处无秋意。南国怎么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国之秋的“清”与“静”,可谓写得“饱”且“透”且“十足”了。

  2、复沓、跌宕的手法

  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这个抽象的“感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达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排比修辞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排比。看似信马由缰,随手拈来,再细细琢磨,不禁让人叹服,实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比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作者在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这样的排比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便散发开来。

  九、补充资料

  了解“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故都的秋》教案5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

故都的秋教案1

  【教学目标】

  1、巩固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领会中赋物以情、咏物抒情的写法,并能将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紧扣文本,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探讨绿的象征意义。

  2、难点: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突破,由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解题:本文题为“囚绿记”,其具体含义是什么?标题能告诉我们文章的哪些信息?

  明确:标题: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性的散文;“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具体体现在文章哪里──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2、作者是如何具体展开文章内容的,请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划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文章结构:遇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之后又“释绿”、“念绿”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请大家就文中写绿和抒情的句子,挑选几处进行圈点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

  重点放在“赏绿”、“囚绿”、“释绿”。

  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绿的这一切特性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自私之爱”。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到,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祝福”,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文中写绿的最大特点:赋物以情,将绿(常春藤)人格化。

  4、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幻灯片展示),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5、课内练笔(幻灯片展示):

  陆蠡**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例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6、课文小结:

  阅读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关键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我们从本文的学*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不仅巩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也了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更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

  7、写作迁移(幻灯片展示):

  请借鉴《囚绿记》赋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字数不限。

  参考题目:《篱墙那边的三角梅》。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赋物以情,托物言志

故都的秋教案2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注意课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那我们看到外面的树啊、山啊是什么颜色啊?(绿色)你感受到秋的到来吗?但是现在的北方却已是秋意浓浓(图片:北方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来学*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是怎么比较南国与北国的秋。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投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课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

  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明确:第一段:秋味。(投影)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明确:(投影)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故都的秋教案3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4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 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整体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故都的秋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

  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

  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

  板书设计:

  囚 绿 记

  陆 蠡

  本文线索: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故都的秋的教案优选【5】份

  故都的秋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xx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 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

  地点:破屋。衰败 沧桑感

  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 清 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

  破壁腰 残破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 安闲 落寞

  秋草萧索 悲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

  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需要学*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

  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故都的秋的教案 2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故都的秋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思秋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故都的秋的教案 3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导入新课2: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3: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4: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

  故都的秋的教案 4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xx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 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

  地点:破屋。衰败 沧桑感

  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 清 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

  破壁腰 残破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 安闲 落寞

  秋草萧索 悲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

  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需要学*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

  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故都的秋的教案 5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兴致和开发性学*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 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的兴致和开发性学*的欲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3篇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那为何不以“北*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八)教学反思: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②落蕊轻扫,③秋蝉残鸣,④都市闲人,⑤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2课时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悲凉”:

  揣摩·评说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结合练*二)

  30年代的旧*,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渲染气氛,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些优美的精警句段,要细细品味,能熟读成诵。

  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果改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和悲凉”,意思一点儿也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中开头定下了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②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排比兼对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似乎轻巧随意,信手拈来,却颇显文采地抒写对北国之秋独特的深情。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之一的零头。”

  作家对北国之秋是如此的钟情,爱得如此的深和执著,简直动人心魄,也耐人寻味。

  五、引导进一步读赏、并作比较阅读,感受人文精神和*的赏秋文化

  1.品读课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问·讨论·小结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民意识。

  难点突破:体会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2.比较鉴赏,体会表达的感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并感受赏秋文化与故都情结

  (1)指导朗读欣赏欧阳修《秋声赋》(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谢中书书》(课后所附),比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郁达夫散文的文化气息,并从而感受*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

  (2)指导课后阅读老舍散文《想北*》,比较二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抒写故都情结及体现人文观照上的异同。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

  1、自主学*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6篇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非常仓促的备完课,很紧张的上完课,总算松了一口气。现在静下心来思考我的这节课,加上教研员的一番指导,颇有感触。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我将《故都的秋》定位为散文鉴赏课,课型为一节。教学时以学过的古诗文感受入题。再总提第一段使学生入境,美读设置问题:文本描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总提五幅秋景图。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师生互动探究生成开放型课堂,始终以散文的文体特点为基点和生长点,通过品读联想、合作探究等方法进入散文的鉴赏层次。最后以第12段的议论提升思想,明确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引申出写作背景。

  纵观整个上课过程,本节课有这样一些优点:

  第一,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体现了语文的语言性。评课的教研员老师说我这一点把握的不错。

  第二,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第四,注重了合作学*,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清晰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

  二则课堂上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突然上多媒体体课,学生觉得很新鲜。看来我自得的设计“亮点”──直接进入描写“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进行瞻前顾后的文本鉴赏,学生不适应,学生*惯了逐段推进的鉴赏模式,这种突出重点段落的方式,学生仍然含混不清。

  据此,我想教学时首先增设了两个问题:①诵读一二自然段,思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先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②品读最后两段,运用比喻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有什么好处?解决之后,再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品读,然后,结合前面的四个问题,明确划分成四组各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三则说五幅画面的时候面面俱到,本来是想详说三个画面的,后来时间一紧,都是详的没有深入,略的讲的有点罗嗦。评课老师也说出了这一点。我想今后上课我想尝试新的方法,把第一个画面讲透讲深,然后分四组让学生分别讨论余下的画面。真正能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再则高潮和收尾部分较为仓促,给人虎头蛇尾之嫌,没有受到精心设计的功效。发现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的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教学是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再据此设计教学,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课现象,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总之,我尝试按散文文体规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思想去组织教学,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点上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现在静下心来反观发现,我的设计不符合职高学生的接受心理,没有探究透彻,有人为拔高之嫌。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说明,文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学说。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死”的本能(观点引自《三种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ISBN 7-5019-2719-7/G·155)。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另外,如果把这篇文章与《荷塘月色》稍加比较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雅”的。仅从语言的角度看,《荷塘月色》多用工笔精雕细刻,是写得比较美的。这从华丽的语汇、精妙的比喻,还有灵活的句式选择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但他所写的景象,及对景象的比喻却都是比较“俗”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以及后面联想到了南朝热闹的、风流的宫庭浓歌艳赋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透露出一种世俗的气息。这种比较确实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生”与“死”面前,“生”是热闹的、繁华的、实用的、世俗的,“死”是冷峻的、孤寂的、人文的、超脱的。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1教学目标

  1.学*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2学情分析

  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学生阅读时并无多大理解上的障碍。通过诵读,主要让学生感悟作者围绕中心调动景物的高超技巧,在欣赏品味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借鉴作者多变的描写手法。

  3品味语言,体味情景,把握作者是怎样将“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新设计

  一、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写于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三、重点字词

  潭柘寺zhè拓本tà开拓tuò椽子chuán掾吏驯鸽xùn落蕊ruǐ*仄zè椭圆tuǒ颓废tuí房檩lǐn细腻nì廿四桥niàn混沌hùndùn混水摸鱼hún

  四、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静观图

  秋槐落蕊图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图议论

  秋雨袭人图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秋果绚烂图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六、写作特色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上文列出的5个问题,并展示成果。

  2故都的秋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2故都的秋

  1第一学时新设计

  一、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历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写于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三、重点字词

  潭柘寺zhè拓本tà开拓tuò椽子chuán掾吏驯鸽xùn落蕊ruǐ*仄zè椭圆tuǒ颓废tuí房檩lǐn细腻nì廿四桥niàn混沌hùndùn混水摸鱼hún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这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读的地方。

  首先是,结构上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特点,而且都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

  其次,文眼句统领全篇,为全文奠定浓郁抒情基调的同时,每一幅图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静、悲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通过题目揭示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情景结合的特点导入,通过对作者眷恋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读,为这节课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能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特点和赏析景。

  但也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应的特点时,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把握这篇文章就是从秋色、秋味、秋声来体现情景与悲凉。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被跳过去了。

  其次,对于“静”这一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清、静学生可以体会到,悲凉有些难,但是文中的静,不仅仅是环境声音的静,还有作者内心赏景的静,从文中的细数和静对可以体会的到,但是在学生体会到这幅图给人的享受和舒适、悠闲与惬意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悠闲与惬意,学生自然能找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欣赏牵牛花,尤其是边喝茶边欣赏晨景,这是一个遗憾啊。

  作为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思路上精心设计。但在对以往教学思路的反思中,笔者发现自己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所采用的教学思路有很大不足。

  【教学思路的反思】

  一、以往教学思路

  1、导入。(从对作者生*及其作品在艺术上浓厚主观色彩的简介导入。)

  2、整体感知:

  ⑴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⑵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3、精读赏析:

  ⑴ 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你对作者总体感受的理解。

  提示:“清”“静”是作者的感受,更多的是对北国之秋风物特点的概括;“悲凉”更多的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心境的流露,要深入探讨作者为什么用“悲凉”来赞美故都的秋,从而体会本文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

  ⑵ 围绕“清”“静”“悲凉”,品味故都秋景。

  ①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②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4、质疑探讨

  ⑴ 作者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呢?

  提示:主要目的在对比。

  ⑵ 作者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内容?

  提示:文化气息,人文情怀,感秋情结,颂赞故都之秋。

  5、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6、研究性学*。(略)

  二、以往教学思路反思

  1、“整体感知”环节规范性的设计非常恰当,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为什么不是主旨分析(事实上直到最后也没有主旨分析),而是围绕感受赏析北国之秋呢?本文的主旨分析难道可有可无或居于次要地位吗?

  2、“精读赏析”环节意在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的由来。但作者的情感不止有赞颂,还有向往与眷恋,那么对作者这样丰富的感情,其独特感受就是周全的解释吗?其他的解释,在以感受为精读赏析中心的设置中会受到足够的关注吗?

  3、“精读赏析”环节之后是“质疑探讨”环节,两个环节都承担与文本对话的基本任务。但很明显,两个环节在教学流程上缺乏自然的逻辑联系。这不损坏了教学思路的流畅之美吗?

  【教学思路再设计】

  基于前面的.质疑分析,《故都的秋》可采用“线索式教学思路”,即以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为线,贯串全文各部分内容,从而完成整体阅读,实现教学目标。

  1、导入。(同前)

  2、整体感知:

  ⑴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描绘,赞颂故都的秋景,抒发眷恋之情,表露非浓非淡的悲意。

  ⑵ 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提示: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⑶ 写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

  提示:向往──颂赞──眷恋。

  3、情感赏析:

  ⑴ 向往: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强烈向往?

  提示:身在异地,心感冷落,思念故都;古今中外秋文化及*文人“秋情结”;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② 作者是怎样表达向往之情的?

  提示:品味词语(“也不过想饱尝一尝”、“在南方每到了秋天,总要想起”等);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姿多,色浓,意丰,味深。议论,抒情)。

  ⑵ 颂赞:

  ① 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深情颂赞?

  提示:挚爱故都;悲心与故都之秋交融;北国之秋给作者的感受很特别。

  ② 作者如何颂赞故都的秋?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北国之秋对*文人感受秋的深味的意义;有声有色有味地描写故都秋的景物。

  ③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轻扫、秋蝉啼唱、奇味秋雨、秋日胜果。

  ④ 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提示:从景物特点、描写方法、情绪体验、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个人心境及语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赏析。

  ⑶ 眷恋:

  ① 品味本文最后一段。

  提示:高度的深情的颂赞和深深的眷恋。

  ② 作者如此的眷恋,是否还饱含着别的意味?

  提示:离乡颠沛之苦,时局动荡之忧,内心落寞悲凉,追求理想生活等。

  4、拓展阅读,深入品味。(略)

  5、研究性学*。(略)

  《故都的秋》一课已经上完了。这篇课文,从准备,到讲授,到现在的总结我成长了很多。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关于ppt。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二、关于预*

  学生预*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时候读一下文章。

  三、关于导入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四、关于内容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是要随着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够改正现在出现的问题,提高我的教学水*。

  这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读的地方。

  首先是,结构上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特点,而且都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

  其次,文眼句统领全篇,为全文奠定浓郁抒情基调的同时,每一幅图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静、悲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通过题目揭示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情景结合的特点导入,通过对作者眷恋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读,为这节课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能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特点和赏析景。

  但也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应的特点时,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把握这篇文章就是从秋色、秋味、秋声来体现情景与悲凉。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被跳过去了。

  其次,对于“静”这一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清、静学生可以体会到,悲凉有些难,但是文中的静,不仅仅是环境声音的静,还有作者内心赏景的静,从文中的细数和静对可以体会的到,但是在学生体会到这幅图给人的享受和舒适、悠闲与惬意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悠闲与惬意,学生自然能找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欣赏牵牛花,尤其是边喝茶边欣赏晨景,这是一个遗憾啊。


《故都的秋》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虽然《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以写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难度就变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采用由“感受”到“领悟”这种渐进发展层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散文的语言,并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我让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创新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品格与内涵。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个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教育方式到学生的学*策略,从师生关系到同伴关系,都需要有助于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与品格的人的充分发展。

  确立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将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只争朝夕地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压抑,对创新能力的摧残,对创新型人格的蔑视,有助于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确的方向,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昨天上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 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 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 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 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