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购物大班教案1

  【活动设计】

  去超市购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常的事,他们能在超市里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超市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但他们对于这些物品的好与坏,保存时间的长与短并不了解和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看,去寻找物品的保质期。而保质期的知识又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教育内容。因此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是本次活动的设计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引导幼儿关注食品保质期,并初步尝试推算保质期。

  2、让幼儿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照相机、食品若干、各种饮料、食品标价卡。

  【活动过程】

  一、超市购物

  1、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一个小超市,你们想去购物吗?

  请你去超市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食品,回来的时候要和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在超市里买了什么?价钱是多少?

  2、幼儿去“超市”购物

  3、幼儿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我买了xxx,它的价钱是几元几角。

  二、了解食品保质期

  1、师:在超市里购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称、价钱之外还要看什么?

  2、师:你怎么知道你买的食品是好的还是坏的?(引导幼儿讨论出:购物时还要看食品的保质期)

  小结:食品保质期是指保证食品质量的期限。购物食品时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如果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三、寻找保质期

  1、师:你们买的食品上都有保质期吗?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质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儿寻找保质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

  四、推算保质期

  1、师:这包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九个月)

  2、师:九个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引导幼儿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从而推算出保质期限)

  3、引导幼儿在包装袋上寻找生产日期并根据生产日期推算保质期。

  师:你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小结:食品保质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写着保质期的长短,有的直接告诉你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时间。所以,我们只要仔细地识别一下,就能买到放心食品了。

  五、选择保质期

  师:现在这里有几瓶饮料,请大家根据保质期挑选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饮料。老师也来挑一样。(故意拿走已变质的酸奶。)

  重点提问:

  1、你的饮料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2、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3、这几瓶饮料为什么没有人选?(提醒幼儿)

  师:我好渴啊,让我把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质期。还没过保质期,应该没问题。哎呀,这瓶酸奶坏了呀!还没过保质期,酸奶为什么会坏呢?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购物买放心之“保质期”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体现了四个重视,也是四个亮点。

  一、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首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准确,恰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的关键经验对他们的学*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让幼儿在购物的活动中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尝试推算保质期,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在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了学*活动,让幼儿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使幼儿对数学产生亲*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较好的实现了目标。其次是活动内容选择恰当,注重各领域间的滲透。本次活动是以科学领域的内容为主,整合了语言、社会、数学等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围绕保质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质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产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质期的推算方法。

  二、重视活动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围绕关键经验,用关键问题引导活动。从“在超市购物出了要看食品的价钱、名称之外,还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质期”再到“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来推算保质期”,一个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且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逐步突破重难点,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连续过程。

  三、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在活动中,我给予了积极帮助,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探索。如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保质期、生产日期,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发现,帮助他们梳理经验等。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氛围。在活动中投放的活动材料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经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实效性。电脑、相机的运用,以及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的及时呈现,使活动更直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和认识。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热情高涨。同伴之间的交流学*和师生互动也很热烈。幼儿参与热情高,发言积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无处不在,帮同伴寻找着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他们在活动很还自然地学会了合作。活动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动中,语言也比较有激情,从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质期的时候教师有些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可以先让幼儿推算简单点的日期,如“几天的”,“酸牛奶”的保险日期比较短,可以让幼儿根据生产日期为酸奶推算保质期,然后再学*推算“几个月”、“一年、两年”的食品。这样容易让幼儿进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认识价钱时,我在语言的讲解上不够规范,“4.50元”不应该读成“四块五毛”,而应该是“四元五角”。集体教学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给幼儿传授普通话的规范语言。其次、虽然活动中幼儿已理解了并能正确认读价钱的数量,但教师还是要让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识点掌握得更正确和巩固。如小数点前面是表示“几元“,后面是表示“几角”。

  2、对于幼儿的回答急于回应,可以将不确定的答案抛给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包装袋上为什么要有保质期吗?保质期的时间为什么有长有短”从而引发幼儿讨论思考。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说一说,使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答,尊重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3、活动内容多了些,如“超市购物”环节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认识和了解,这样本次活动的内容量就不会显得太多。

  4、活动中孩子们是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活动,如何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质疑能力,能否有效围绕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活动,还须在以后的活动中尝试。

购物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家乐福购物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事先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象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

  (出示家乐福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家乐福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家乐福?和谁一起去的?

  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家乐福,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词句。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3、逐幅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一些描述性词句。并引导幼儿重点讲购物的经过,引导重点: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解决的?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讲述

  1、请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1)拓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句。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购物大班教案3

  【活动设计】

  去超市购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常的事,他们能在超市里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超市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但他们对于这些物品的好与坏,保存时间的长与短并不了解和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看,去寻找物品的保质期。而保质期的知识又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教育内容。因此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是本次活动的设计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引导幼儿关注食品保质期,并初步尝试推算保质期。

  2、让幼儿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照相机、食品若干、各种饮料、食品标价卡。

  【活动过程】

  一、超市购物

  1、师:今天我们班里开了一个小超市,你们想去购物吗?

  请你去超市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食品,回来的时候要和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在超市里买了什么?价钱是多少?

  2、幼儿去“超市”购物

  3、幼儿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我买了xxx,它的价钱是几元几角。

  二、了解食品保质期

  1、师:在超市里购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称、价钱之外还要看什么?

  2、师:你怎么知道你买的食品是好的还是坏的?(引导幼儿讨论出:购物时还要看食品的保质期)

  小结:食品保质期是指保证食品质量的期限。购物食品时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如果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

  三、寻找保质期

  1、师:你们买的食品上都有保质期吗?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质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儿寻找保质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

  四、推算保质期

  1、师:这包食品的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九个月)

  2、师:九个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经过期了呢?(引导幼儿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从而推算出保质期限)

  3、引导幼儿在包装袋上寻找生产日期并根据生产日期推算保质期。

  师:你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小结:食品保质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写着保质期的长短,有的直接告诉你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时间。所以,我们只要仔细地识别一下,就能买到放心食品了。

  五、选择保质期

  师:现在这里有几瓶饮料,请大家根据保质期挑选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饮料。老师也来挑一样。(故意拿走已变质的酸奶。)

  重点提问:

  1、你的饮料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2、它的保质期是多少时间?

  3、这几瓶饮料为什么没有人选?(提醒幼儿)

  师:我好渴啊,让我把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质期。还没过保质期,应该没问题。哎呀,这瓶酸奶坏了呀!还没过保质期,酸奶为什么会坏呢?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购物买放心之“保质期”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体现了四个重视,也是四个亮点。

  一、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首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准确,恰当。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的关键经验对他们的学*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让幼儿在购物的活动中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尝试推算保质期,了解保质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在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了学*活动,让幼儿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使幼儿对数学产生亲*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较好的实现了目标。其次是活动内容选择恰当,注重各领域间的滲透。本次活动是以科学领域的内容为主,整合了语言、社会、数学等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围绕保质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质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产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质期的推算方法。

  二、重视活动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围绕关键经验,用关键问题引导活动。从“在超市购物出了要看食品的价钱、名称之外,还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质期”再到“保质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来推算保质期”,一个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且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逐步突破重难点,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连续过程。

  三、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在活动中,我给予了积极帮助,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探索。如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保质期、生产日期,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发现,帮助他们梳理经验等。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氛围。在活动中投放的活动材料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经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实效性。电脑、相机的运用,以及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的及时呈现,使活动更直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和认识。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热情高涨。同伴之间的交流学*和师生互动也很热烈。幼儿参与热情高,发言积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无处不在,帮同伴寻找着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他们在活动很还自然地学会了合作。活动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动中,语言也比较有激情,从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质期的时候教师有些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可以先让幼儿推算简单点的日期,如“几天的”,“酸牛奶”的保险日期比较短,可以让幼儿根据生产日期为酸奶推算保质期,然后再学*推算“几个月”、“一年、两年”的食品。这样容易让幼儿进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认识价钱时,我在语言的讲解上不够规范,“4.50元”不应该读成“四块五毛”,而应该是“四元五角”。集体教学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给幼儿传授普通话的规范语言。其次、虽然活动中幼儿已理解了并能正确认读价钱的数量,但教师还是要让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识点掌握得更正确和巩固。如小数点前面是表示“几元“,后面是表示“几角”。

  2、对于幼儿的回答急于回应,可以将不确定的答案抛给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包装袋上为什么要有保质期吗?保质期的时间为什么有长有短”从而引发幼儿讨论思考。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试一试,说一说,使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答,尊重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3、活动内容多了些,如“超市购物”环节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认识和了解,这样本次活动的'内容量就不会显得太多。

  4、活动中孩子们是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活动,如何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质疑能力,能否有效围绕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活动,还须在以后的活动中尝试。

购物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购物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幼儿感受老师结婚之前的忙碌,愿意为老师出谋划策,制定出婚前购买物品的清单。

  活动准备:

  1、幼儿采访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一些有关婚前的购买准备。

  2、幼儿为教师绘画的一张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

  活动过程:

  1、出示漫画象,引入主题

  2、说说忙碌的事

  提问:你们知道结婚之前要做些什么事吗?

  结婚前要买些什么东西呢?

  3、帮助老师制定婚前购物清单

  效果分析:“老师要结婚啦”这个主题,我们开展地非常顺利,同时又非常有趣。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已经经历过这件事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成了我们最直接的“大军师”——孩子们在活动前,都已经请教过自己的爸爸妈妈,获得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信息,使得本次活动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高潮1:忙碌的李老师——引起孩子强烈的同情感……

  当我把喻喻的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出示后,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这个就是可怜的李老师,瞧她都已经忙得晕头转向,脑袋周围都飞出很多调皮的小星星了……李老师为什么会那么忙呢——

  孩子们给我总结出三大点:幼儿园里的工作;团员工作;结婚的事。

  说到在幼儿园的工作时,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感觉他们好象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没有想到,*时顽皮的孩子竟会那么懂事,也使孩子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结婚的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他们趣味盎然地告诉我很多结婚需要忙碌的事情——如拍婚纱照;邀请别人来喝喜酒;布置新房间;买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结婚——虽然忙,但是很幸福!孩子们还把这三大点的内容巧妙的联系起来——李老师真辛苦,又要关心我们小朋友,又要结婚!不过,李老师,不要紧张,我们小朋友都已经长大了,我们会一起帮助你!真是令我感动……

  高潮2:婚前大购物——呈现出百花齐放……

  结婚需要买很多东西,孩子们已经采访过爸爸妈妈了,所以,他们说起来是一套又一套——戒指;可乐;雪碧;老酒;李老师漂亮的裙子、衣服、裤子、袜子、鞋子、头上的发夹、项链;化妆品;香水;子孙碗;婚纱;旗袍;桌布;喜糖……

  高潮3: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小亮点

  亮点1——关心老师(好感动);

  亮点2——制定购买清单的时候,孩子们分成若干版块(结婚必需品;化妆品;服装)

  亮点3——为李老师布置新房,孩子们准备画很多画,剪窗花,做小玩具把李老师的新家布置得很漂亮,当然,李老师也可以省力些……

购物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

  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买文具的游戏,掌握简单的付钱方式。

  活动准备:

  1、布置一个“文具店”,分别摆放各种文具及价格牌,价格均为1元、5元钱、10元。

  2、教师教学资源(认识人民币)。

  3、幼儿每人自备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

  4、每人一存折(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钱包里的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

  (1)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们买东西用的钱,我们穿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都是要用钱买的。外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子等。他们也有许多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数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2)游戏:看谁找得快。

  玩法:教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相应的人民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如教师说:“请找出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人民币。

  2、出示教师教学资源,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学资源,初步理解5元=5个1元的换算关系,鼓励幼儿自主探索10元与1元和5元的换算关系。

  3、第一次“文具店”购物,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1)玩法:幼儿带着钱包,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没人一件,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教师担任,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2)建议提问:5元(10元)的商品有几种付钱方式?如5元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10元有三种付钱方式。

  4、第二次购物,发现很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儿到“文具店”选购文具,每人两件,收银员可由能力较强的幼儿或老师担任,教师重点观察提升幼儿付钱方法。

  (2)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可以涉及以下问题:“你买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钱?你是怎么样付钱的?”如6元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元的来付钱,或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中付钱方法简便多了。

  5、出示“存折”,介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每位幼儿一个“存折”,教师根据幼儿日常的各种表现,奖励小印章,每个小印章在角色游戏时可以到“银行”兑换“1元钱”,并在游戏中使用。

  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及时督促幼儿洗手,并提醒幼儿人民币上有许多细菌,要认真洗手。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资源⑥第6~7页,巩固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使用方法。

  3、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各种付钱方法。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5篇)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1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惯,学*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过程。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出自:屈老、师!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发现学*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4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超市购物》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小熊购物》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创设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二是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四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巩固应用;五是课外购物,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地处大庆市中心区,学生生活在城市,经常接触购物活动。本校是第一批国家级课改实验校,在计算教学方面重视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学*,学生养成了记数学日记的好*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问题。由于部分家长提前让学生接受了两步题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寒假生活结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准备好学*用品了吗?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的愿望,提高学*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3本 和1枝 ,该付多少钱?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反思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对于学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学生能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将学生的不同算式列出来,结合情境大家一起讨论算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是很有帮助的。)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5+4,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所以得数是19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谁加4了,怎么办呢?

  生:最好是先把15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5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5+4

  =15+4

  =19(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反思以前,在教学脱式计算时,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种不对,因为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得数应是19,而不能再是别的数了。

  师:这样,我们举手表决一下。

  (通过表决,只有生1还坚持认为第三种是正确的。)

  师:只有生1与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能说明他是错的。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这时,生1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变。)

  师:你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好。你和其他同学再分别想一想,你们先算出的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商量说服生1的办法。)

  生5:我们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记本的价钱,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正好就是19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问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说:我的算法错了,应该先算35,先算出日记本的钱数,才能算出总钱数。)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记本的钱数,只不过15与4换了位置,得数也是不变的。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从学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在我听过的同样内容的一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临下课前,一名学生还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能看出,学生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我认为,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想说服对立同学,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寻找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据。在争执中,思维进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确结果,而且学生对新知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忆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评析教学要做有心人。教师真实、具体、深入地反思,为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四)自我参与,拓展练*

  师: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文具,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在本子上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选择购物,列式计算,并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几名学生的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反思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五)课外购物,实践延伸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学*了新知识――脱式计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时,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经能在购物时自己付款了。

  师:以后去文具超市购买文具时,你们可要自己计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惯,提高做数学的能力。从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中能看出,他们对实践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着做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案例点评

  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教学设计注重动静结合,在开放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很理想。

  编者点评

  不少教师有着这样的疑问,在看似*淡的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实,参与并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等外在表现,更是思维的投入。从这节课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特别是他们之间想法的碰撞。而这正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充分探索、表达、讨论、反思机会的缘故。

  也许,我们总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用数学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人。这节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

  教学目标

  1. 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购物记日记 (菁华6篇)

  “双十一”,我时有耳闻。这不,“双十一”又到了,这一天,全国的人们都在网购。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打折打到爆!“红包雨”,“优惠券”早早就对我们狂轰乱炸,其实,我也期待着这一天,因为商品比*时便宜好多呢!

  终于,“双十一”来了,正好是周日,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班。一看“参战”人员到齐,妈妈立刻给我们发了一部“武器”——手机,并开始给我们分配任务:我抢书籍与书包,爸爸抢家居用品,妈妈抢衣服之类的东西。

  “三、二、一,开抢!”妈妈喊。

  于是,我们开始疯狂地抢东西,书包、零食、鞋子……看见便宜的就抢,不管需要不需要。

  “我要一本《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我说。

  “好嘞,买一套吧!‘精神食粮’妈妈可舍得投资!”妈妈笑着说。

  突然,天猫超市的页面一闪一闪的,“满_x减_x”,快抢快抢!妈妈又在购物车里加入了一堆纸巾。

  “给你爸爸买一件‘耐克’或‘阿迪’吧,耐穿哦!”

  “省省吧!人都‘阿迪’一样了!”爸爸撇撇嘴,无奈地说道。哈哈哈……笑翻了天!看来,还是爸爸理性。

  终于,“战斗”停止了,看着手机里的“战利品”,我们心满意足地笑了。

  “虽然我们抢东西抢到手软,但下个月我们得吃‘土’了。”妈妈看着空空如也的支付宝余额,开玩笑说。

  “什么?”我大吃一惊,“我可不要吃‘土’啊——”

  原来,吃“土”是疯狂购物后没有生活费的意思。妈妈呀,你可要理性消费啊!

  虽然“双十一”的商品比*时便宜很多,但是我们也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在这场购物狂欢中,我们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吗?

  人生有好多第一次,第一次洗碗、第一次自己上学等等好多第一次。想想我的第一次购物真是一件让人又紧张、又激动的事情。

  今天我和妈妈回家时,路过院子里的小超市,我突然想顺便把学*用具一买,于是我主动向妈妈请缨,让我自己独立去买。妈妈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

  我拿着妈妈给我的50元钱,走到了超市门口。我心里盘算着要买本子、铅笔、橡皮、尺子、笔袋。生怕忘了什么,紧张极了。我掀开门帘,映入我眼前的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商品。有香喷喷的面包、漂亮的芭比娃娃、红彤彤的苹果等等好多好多商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来到了文具区,找我需要买的东西。我挑选了5本崭新的文海作业本,带有公主图案的铅笔、橡皮、尺子,但是笔袋图案特别多,而且我都很喜欢,我不知道该选哪一个,我心里想着要是可以都买该多好啊!那样我就可以一天用一个。看看手里的50元钱,觉得自己真的是异想天开。于是我挑了一个颜色又鲜艳、图案又漂亮、做工又精细的笔袋,我抱着挑好的东西去付钱,一看收银台那已经排起了长队,就像弯弯曲曲的长龙一样。等了有10分钟左右,就到我了,我把东西全部放到收银台上,收营员阿姨一个一个的扫了码,说一共:“42元。”我给了阿姨50元,阿姨找了我8元钱,我算了一下就是找8元,于是提着买好的东西激动地跑出门去了。

  妈妈看到我袋子里的东西,激动地问我:“这是你买的吗?”我自豪地点点头。妈妈说:“你太棒了,会自己买东西了。”我心里也是无比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购物。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大张购物。到了超市大门口,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往里走,因为我好几天都没来过这里了,我要看看超市里有什么变化。

  一进门,我就大吃一惊,怎么这么多人?出出进进,人来人往,耳边还不时传来一阵阵叫卖声,热闹极了!

  我们先来到服装区,一件件漂亮的衣服展现在眼前,有温暖舒适的羽绒服,有优雅高贵的皮大衣,还有样式各异的毛衣------真是色彩缤纷,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正看得入迷,这时听见旁边的大人在说:“妈,天冷了,我给你买件棉衣吧。”“我有好几件了,都穿不破,不买了,给孩子买吧。”只见老人笑着回答。真的,现在生活提高了,衣服质量也越来越好。那边的一位年轻妈妈正在给孩子挑选衣服,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心里想:逛超市的感觉真好。

  我们走着走着,被一阵吆喝声吸引了过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围巾便宜又好看,快来抢购了。”一位阿姨对我们说:“天气越来越冷了,买条围巾还是不错的。”我觉得挺有道理。围巾有厚的,有薄的,有宽的,有窄的,任你挑选。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楼食品区,买瓜果蔬菜的人流量最大,我和妈妈挤进人流,挑了几样我们爱吃的菜,我帮妈妈排队称重,谁知排队的人太多了,妈妈找了好半天才找到我,妈妈开玩笑说:“嘉嘉,这里太闷了,咱们赶快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妈妈拉着我,边走边笑离开了超市。

  “十一月十一日,我来啦!”妈妈的围裙还没解,在厨房里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握着铁铲舞到东舞到西,神气极了!我不解的问道:“双十一不就是买东西嘛,有什么可高兴的?”妈妈放下手中的锅铲严肃地答道:“在这么好的节日里,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各种优惠活动,不买买买岂不是可惜?”我苦瓜着脸,妈妈没瞧见,转过头去煮汤。

  这时,我忽然灵光一闪,偷偷抽走了桌上妈妈的手机,心里早有盘算。我打开淘宝的界面,呀!文具、家具、装饰品……以又大又红的“双十一”字体为首,许多广告争先恐后地跳出来,再加上一张张图片,看得我眼花缭乱。

  在“您的记录”一栏里,有张图片是个小姑娘扎着长辫子,穿着一身绿底黄格子到小腿的长裙,下面有几个大字:女童连衣裙。我猜这一定是为我挑选的礼物吧。还有一个百花盛开图案的茶杯,名字有些拗口。还有满225元减10元的活动以及几张健身运动员的照片,原来是妈妈新买的健身器械。

  “购物车”里的东西也不少。有可爱的热带鱼,我最爱的博物君科普书,妈妈的汽车挂件……有的打着“双十一”的小红字,有的写着“可减免”,勾着人们忍不住想点开看。

  我趴着与妈妈继续购物,只见我们的手指在屏幕上疯狂地跳着踢踏舞,可包里的钱呢?却越来越少。

  随着超市的普及,购物已经融入进人们的正常生活之中。购物虽然对于大人而言没有什么新鲜感,但对于刚读小学的小孩可是极富挑战的呢~

  20xx年4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九点,我和舅妈、表妹一起去买东西。

  进了商店,舅妈拿了一个手推车便向超市走去。我们买了两瓶蒙牛高钙奶,共花了2×8=16(元)。买了两袋盐,共花了2×1.5=3(元)。买了冰棒,花了6.8元。五支牙刷,花了4.7元。佳洁士牙膏,花了8.5元。最后买了哈密瓜和豆角各花了16.3元和2.2元。我最后看了一下我们一共花了16+3+6.8+4.7+8.5+16.3+2.2=57.5(元)我们把东西放进舅妈带来的袋子里,接着舅妈领着袋子一起回家了。

  20xx年4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妈妈带我去界牌路上逛街,妈妈给了我一百元钱。首先我去理发店洗了头发花了十五元,出来后又买了六根烤羊肉串共十元,两根烤鱿鱼五元,三串臭豆腐共三元,四根玉米棒五元,三杯烧仙草共九元,两个脸盆共十二元。最后妈妈问我:“共花了多少元?”。我在心里早已经算好了,回答说:“共花了五十九元,我现在还剩下四十一元。”妈妈点头表示我答对了。

  这个星期六,天气格外地好,我便让爸爸带我去“乐万家”超市购物。爸爸同意了。

  我们来到了超市,哇!真热闹呀!可谓是人山人海,有结伴同行的,也有独自购物的,服务员们面带笑容地为人们指引购物。商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货架上,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爸爸对我说:“你已经长大了,该试试自己去买想要的东西了。待会我们在超市门口集合。”说完,爸爸消失在人海中。我只好自己去找我想要的东西——一本笔记本。可笔记本在哪呢?正在我茫然时,来了一位服务员阿姨,只见她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蹲下身子问:“小朋友,你想要买什么?”“一本笔记本。”我小声地说。阿姨拉住了我的手,微笑着说:“走。我带你去。”我跟着阿姨到了文具区,挑了一本我喜爱的印有卡通图案的笔记本,转过头对阿姨说了一句“谢谢”,阿姨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说:“不用谢,你去找你的爸爸妈妈吧!”“好!阿姨再见。”我向阿姨挥挥手后来到了超市门口,迎接我的是提着大包小包笑意盈盈的爸爸。我们一起拿到柜台付了钱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个星期六去了超市购物,买到了我心仪的物品,真是开心的一天啊!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购物经历作文 (菁华6篇)

  有一天中午,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忽然发现忘记买镆了,妈妈就让我去帮她买,妈妈给了我两元钱,说:“记着买二毛五一个的馍,还有别忘了找零钱!”然后我马上跑了出去。

  到了集市,放眼一望,那里的人可真多呀!有卖菜的,有卖豆腐的,还有卖肉、鸡、鸭等东西,这里不光有卖的,还有买的,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后来,我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卖馍的,卖家说:“这里有五毛的.、二毛五的、三毛的、一元的,你要哪种?”“我要二毛五的。”我付给他两元,准备让他找钱,我心里想:我完成任务了!手就不由自主的转了好几圈,忽然,塑料袋破了,馍掉了出来,馍皮脏了,我灵机一动,立刻把馍皮揪了下来,扔进垃圾箱里。

  我回到家,妈妈马上问:“你的馍怎么这么奇怪?”我把事情的以过说给了妈妈,妈妈听了后哈哈大笑。

  以后,我买完东西都很小心,只怕它掉到地上。

  “啦啦,啦啦啦,我呀我呀去采购,啦啦,啦啦啦,真呀真高兴……”,今天,我第一次独自购物,哼着歌,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超市。

  一进超市,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让我看得目不暇接。商品分为好几大类,比如:果蔬、文具、生活用品等等。我先来到果蔬区,那里有火红的苹果、金黄的桔子、紫晶晶的葡萄……看得我垂涎三尺,恨不得都把它们搬回家。最终理智战胜冲动,挑选好需要的.水果,到称重处称好,我便去下个购物区选购其他商品。

  到最后,所有要买的都买好了,除了铅笔,因为找不到文具区。正当我像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时,忽然看见一位穿着黄色制服的阿姨。“这一定是售货员!”我在心里猜想到。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位售货员阿姨从天而降来解救我。我打好腹语,才上前询问:“阿姨,请问文具区在哪里?”“在六楼,你上去就可以看到了哦,你可以……”阿姨和蔼可亲地告诉我路线。我按照阿姨的指示去找,果然找到了,我买了一支蓝色的彼得兔的自动铅笔和一盒粉色包装的铅笔。

  买完以后,我来到收银台买单,这里早已人满为患。望着这一条条排队长龙,我在心里忍不住哀嚎:“这么长的队伍,那得排到什么时候呀!”队伍以蜗牛的速度慢慢前行,终于看到了希望,快轮到我啦。

  我买完单,走出超市,却发现妈妈在门口等我。妈妈看到我手上的“战利品”抚摸着我的头,笑容满面地对我说:“你终于长大了,第一次自己独立买东西,真不错!”我高兴地笑了。

  前几周的一个星期六,爸爸妈妈对我说:“我们晚上去华润万家超市购物吧!你来写购物清单。”“太好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盼望晚上快点到来。

  晚上很快到了,我们步行去了超市。进入超市,货物琳琅满目,但摆放的井然有序,让我目不暇接。头顶上五颜六色的挂牌,货架上黄色的标签,仔细一看,原来是在促销呢!我们照着购物清单,按照区域的划分很快找到了所需要的物品,要去结账了。

  到了收银台前,我们看到等待结账的顾客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我想:这么多人,要排到什么时候去呀?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爸爸神秘地对我说:“你想不想不排队就结账呢?”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疑惑:又不能插队,难道还有另一个秘密的收银台吗?爸爸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说:“跟我来吧!”我就跟着他来到了收银台的右侧。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有另一个收银台:一台雪白的机器,一个乌黑的扫码枪,还有一个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使用说明。爸爸说:“让我们自己来结账吧!”随后他用扫码枪逐一扫描我们买的东西上的.价格码。我心里很忐忑,害怕把钱算错了。不到两分钟,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屏幕上竟然一条条显示出我们所购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还有一个二维码。爸爸快速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结了账。

  出了超市,妈妈告诉我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除了现金支付,还有很多结账方式,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银行卡支付都很方便。妈妈工作的银行已经有刷脸取款和支付的业务了,有些地方也出现了

  无人超市,购物支付越来越方便。”听了这番话,我不禁赞叹道:“现在的科技真发达呀!”

  记得有一次,我从家里带了200元钱去超市购物。

  一走进超市,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玩具,有牛奶,有零食……我先去了零食区,我看到了我最爱吃的薯片,薯片有原味的,有牛肉味的.,还有蕃茄味的,可好吃了!我看着这么多口味的薯片,真的好想把它们全部买回家,但是妈妈说过,不能买很多薯片,因为吃多了会生病,所以我只买了一盒番茄味的。后来我又看到了我最喜欢看的书,但是我拿不到,这时,正好路过一位叔叔,我就对他说:“叔叔,您能帮我拿一下那本书吗?”叔叔说:“好的。”他拿下来后,我又对叔叔说:“谢谢您!”叔叔说:“不用谢。”我买完了东西就来到了收银台,我一口气把我买的东西都倒了出来,递给阿姨两张一百元。阿姨说:“小朋友,你还差五元钱。”我看了看,小熊饼干刚好五元,就把小熊饼干拿了出来,然后提着一大袋东西走出了超市。

  哎!我下次再也不买那么多的零食了。

  一天,在家里我吵着向妈妈要零食吃,我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可以吃的东西。妈妈见我可怜,就说:“想吃的话就要自己去买,你行吗?”我听了高兴地像吃了蜜一样,接过妈妈手中的钱跑得飞快,这是我第一次买东西。

  我飞快地跑到离家最*的超市,里面购物的人比较多,有买牛奶的,有买饼干和饮料的,还有买衣服的。我买什么好呢?对了,我喜欢喝饮料,吃饼干,就买饮料和饼干吧。

  我先来到饮料专柜前,品种还真多呀!看得我眼花缭乱。喝什么好呢?果汁还是可乐?我正准备伸手拿瓶可乐,突然想起爸爸经常对我说,小孩子喝可乐对身体不好,要少喝。我把手缩了回来,转向果汁拿了一瓶,放进购物篮子里。

  接着,我又来到饼干专柜前,我一高兴就地自言自语起来:“给我自己拿一包大包装的饼干吧。”我选好饼干放进篮子里,朝收银台走去。

  只见收银台前站着一位叔叔,这叔叔长着圆圆的脑袋,身体胖胖的,还戴着一副小眼镜。我问叔叔:“一共多少钱?”叔叔拿着扫描仪在果汁和饼干上扫描一下,对我说:“一共16元。”我从裤包里掏出钱递给叔叔,叔叔接过钱数了数,对我说:“小朋友你的钱不够,只有15元还差1元。”我一下子呆住了,怎么办?我问叔叔:“叔叔,可以便宜一点吗?我没钱了。”叔叔有点生气的说:“不行,要不你少买一样,要饼干还是果汁?”这可怎么办?饼干和饮料我都想要啊,等着结账的人排起了长队,我心理焦急万分,额头都开始冒汗水了。这时,排在我后面的阿姨对我说:“小朋友,如果东西你都想要的话,你可以去把饼干换成小袋装的.,这样就要便宜些,就都可以买了,你觉得怎么样?”听了阿姨的话,我思考了一下,阿姨说得对啊,把饼干换成小袋的就可以了嘛。于是我把饼干换了一下,结账后还剩4元。

  我拿着果汁和饼干走出了超市,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唉!买个东西还这么麻烦。看着手里的成果,心理还是挺高兴地。回到家,我把买的东西递给妈妈看,妈妈高兴地说:“可以嘛,会自己买了,你真棒耶!”听到妈妈的夸奖,心理更美了,骄傲的说:“是啊,你的儿子很棒的吧!”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好搞笑,对我来说,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成长经历。

  购物,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你们是怎样购物的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我的购物经历吧!

  星期天的上午,我正在写作业,突然我的钢笔掉到了地上摔坏了,我只好去找爸爸说明原因,爸爸说:“可以呀,但是你要自己去。”自己去,我还是第一次呢!

  我独自走在去文具店的路上,心里一直忐忑不安,非常害怕。来到文具店,里面的人并不多,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这里购物,我看到了漂亮的自动铅笔,本想去买一支,但是又想到我不是来买钢笔的吗,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我来到卖钢笔的地方,这里的钢笔玲琅满目,有像紫葫芦的,有的像小云朵的。还有的像棒棒糖的,等等等等,我不知道该买那一个了,我拿起小云朵的看看,又拿起棒棒糖的看看,比较一下,还是小云朵的比较好,刚要去结账,我留心看了一下价格表哇!30元,我只有20元,我去问问店主可以便宜一点儿吗?店主说:“这支钢笔不能给你便宜。”我只好把小云朵放在了那里,去拿棒棒糖的,结完帐,我就回到了温暖的家。

  虽然,我没有买到我想要的小云朵,但是,我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


购物大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超市购物》教案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D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D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D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D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D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D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D模D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点评: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一、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

  2、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epy儿童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2、能够说出总数,并能根据购物单卡片上物品的数量取出相对应数量的物品。

  3、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购物单卡片上5以内的物体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5以内数字的前期经验

  2、物质准备:PPT,苹果道具,香蕉道具,橘子道具,桃子道具若干,操作板若干,数字卡片活动过程:

  1、猪佩奇一家逛超市的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你们看看们是谁?今天小猪佩奇一家人要去超市买东西,佩奇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超市。现在我们就跟着猪爸爸一起开车去超市吧!我们已经到超市了,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多得他们都找不到自己要买的东西了,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进行"买东西"的游戏,学*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品,并能够按数取物。

  (1)出示猪爸爸的购物单卡片,引导幼儿点数卡片上物品的数量,并按数取物。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要买的是什么吧?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张是谁的购物单卡片?猪爸爸想要买的是什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要买几个苹果。(引导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一个苹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现在谁愿意上来帮猪爸爸拿一个苹果贴到猪爸爸的后面,拿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拿,不能一次拿很多个。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看这个小朋友有没有拿对。(集体验证,再次练*点数)猪爸爸要买的东西已经买好了,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下一张是谁的购物单卡片。

  (2)依次通过猪妈妈、乔治、佩奇的购物单卡片,帮助他们找到要买的东西,老师引导幼儿点数其数量,并进行按数取物。

  3、集体操作探索按数取物指导语:现在小猪佩奇一家人都已经买好了他们要的东西,他们现在要回家了,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再见吧。刚刚小朋友们很快就帮小猪佩奇一家人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表现得很棒。现在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买一些东西,看看你们这一次是不是也能很快地找到,并且不拿错。这是老师要买的东西,你们一起来看看这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并数数它们分别有几个,帮老师一起把它找出来,并且贴到它所相对应的数字后面。(巡回指导,察看是否每个小朋友都拿对了,对个别没有拿对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4、教师总结指导语: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成功地帮小猪佩奇一家人和老师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并且都拿对了,没有多拿,老师和小猪佩奇都很感谢你们。

  活动延伸:

  在数学益智区投放更多的材料供幼儿练*点数和按数取物。

  活动反思:

  优点:

  1、活动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2、教师准备充分,教具制作精美。

  3、教师提问准确,教态自然大方,选材符合小班幼儿的水*,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能够很大的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具有时效性。

  4、不仅让幼儿进行了个别操作,还进行了集体操作,注重幼儿的操作性。

  不足:

  1、教师语言不够生动有趣。

  2、由于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做出反应。

  3、由于教师的语速太快,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听清教师的指令。

  建议:

  1、教师的语言可以再生动有趣一点。

  2、教师应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回应。

  3、语速可以放慢一点。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 认识超市购物环境,学*与掌握超市购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

  2. 形成自己解决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正确态度。

  3. 初步形成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及运用。

  4. 培养责任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6.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了知识。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