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

日期:2022-09-28 00:00:00

一年级《秋天》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各方面感知秋天的精彩,体会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并了解人们在秋天里进行的各种活动,知道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亲*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把上节课画的“大自然送给你们的礼物”拿出来,看看。看看谁受到的礼物多。

  二.揭示课题《迷人的秋天》

  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秋天、说秋天。

  四.为什么说秋天是金色的、迷人的?(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插图)

  秋天不光带给我们迷人的景色,还带给我们许多丰收的果实。(请学生拿出带来的秋天特有的食物,一边品尝一边交流。体验秋天的美。)

  五.师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人们举行各种活动的季节。看图中的人们在举行什么样的活动呢?

  六.问:你去过哪些地方秋游呢?看到过哪些景色?让学生拿出以前秋游时的照片,作一下介绍,写明时间、地点,课后作为一个专题布置。

  七.秋天来了,人们的生活还会有哪些变化?

  八.让学生来画秋天。

一年级《秋天》教案2

  《秋天》课文原文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啊!秋天来了。

  《秋天》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水空()()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一片()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

  3、运用迁移法学*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树叶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美

  《秋天》教学反思

  《秋天》是一首诗歌,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课前我先带学生看校园内的秋景,看石榴,闻桂花。课上引导学生与实际秋景联系起来,学生进入情境,在品词析句时,展开一幅幅画面,把图文对照起来,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但是课上学生情绪没有我预期中的饱满,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激发起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美。

  我请学生课后去采集落叶,通过观察五宝(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看:落叶的颜色,形状,虫咬的洞洞,叶脉,裂痕等;听:风摇树叶的声音;闻:树叶的味道青草味、臭味、太阳的味道等。尝:香、涩、苦;摸:光滑,刺手,软软的。再想象树叶会落到哪儿,去干什么?学生的奇思妙想充满童趣——也许会落到小河里,变成蚂蚁的小船,蚂蚁高高兴兴地去远方旅行;也许会落到鸟窝里,成了小鸟的被子,小鸟感到舒适又温馨,在甜美的梦乡中乘着树叶飞毯去追寻太阳升起的地方;也许会落到小姑娘的家门口,小姑娘捡起来夹在书页里,变成书签。小姑娘时不时地翻开书来欣赏……

  在秋天的背景下,借助秋风、秋雨、秋阳,秋天植物的特点清晰地现秋天的美。适时地加入一些小动物,例如一只蚂蚁、一只蜻蜓,这些植物便多了情感色彩哦!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物可以结合进来,为描写植物服务,例如蟋蟀不再嘹亮的歌声、流水带走飘零的落叶。

一年级《秋天》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秋游、赏花和绘画等活动,激发学生亲*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征,知道北京市花和市树的形态和*性特征。

  教学重难点:观察比较市花和市树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秋游去

  1、自由发言:秋游时,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向同学介绍介绍。

  2、看图:说说他们都去了哪里,在干什么?

  3、说说到了秋天,你看见游客到我们这个地方游玩什么?

  :我们爱大自然的秋天,秋游不仅可以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呢!

  二、认识市花和市树

  1、出示菊花和月季花图:找一找哪朵是菊花,哪朵是月季花?

  2、看图,观察比较这两种花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

  3、描述一下自己看见过的菊花和月季花的颜色,说说他们的气味有何不同。

  4、出示各种各样的菊花和月季花图:欣赏它们的美。

  5、出示国槐和侧柏图:找一找哪棵是国槐,哪棵是侧柏?

  6、观察比较两种树的叶、花、果实、气味等形态特征。(小组合作)

  7、说说自己都在那些地方见过这两种树和花。有没有人破坏它们,谈看法。

  8、教师这两种花和树是北京市的市花和市树。要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9、想一想:如何把秋天的景色留住?(画画、儿歌、照相、找诗……)

  课后反思:

  学生还不能准确的记住学过的知识点,还需要多复*巩固。

一年级《秋天》教案4

  秋天来了

  1、教学目标: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创作画的表达形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3、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之中体验到生活的美,进而运用自己喜爱的多种工具和手段表现秋天。

  说明:因为上课时间正值秋季,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漫步,观察周围自然景色,让学生感觉温度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色彩,踩踩树叶“地毯”的感觉,收集秋天的物品,找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唱唱秋天的歌,讲讲秋天的故事、、、、感受了秋的气息。

  一、导入:

  1、秋天到了,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老师端出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柿子、橘子、山楂、稻穗、玉米、高粱、棉桃、树叶的篮子,上面盖有一块布。)是什么呢?想瞧一瞧吗?揭开布,展示。

  (设计意图:将秋天拟人成秋姑娘,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导入,切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礼物是小朋友喜欢的,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礼物呢?老师端出盖有一块布的篮子,激发学生的渴知兴趣。展示的秋天的果实、:苹果、梨子、柿子、桔子、枣、山楂、农作物:高粱、谷穗、玉米、棉桃…使学生对秋天的各种果实、农作物有了感性的认识。)

  2、这是秋姑娘带给我们的礼物,美丽的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今天朱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去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好吗?

  (师唱)走、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学生一起唱)

  二、新授;

  (一)一起去郊游,沿途欣赏秋天的景色。

  1、(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树林里。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树林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树林(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树林,把树叶涂成金灿灿的黄色,把枫叶染成红艳艳的红色。

  满山遍野的枫树呈现出红里泛黄的颜色,山脚就好象穿上美丽的衣裳。

  无数淘气的叶子娃娃,他们早早地离开了树妈妈,

  来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就好象给大地披上一条金黄色的地毯。

  五颜六色的树叶,装点在小河上面,像锦带一样。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树林。

  2、(1)走、走、走、走、走、走、我们继续向前走,我们又来到了田野里。秋天的田野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让我们走进田野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田野(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田野,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一个个胖乎乎的棉桃吐出了一团团像雪一样白的棉絮;

  玉米可高兴啦,你瞧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牙;

  沉甸甸的稻子也早已笑弯了腰;

  高粱是最怕见生人的,低着头羞红了脸。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田野。

  3、(1)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有很多的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

  (2)欣赏:秋天的果园(多媒体)

  秋姑娘,走进果园里,

  把柿子抹得红彤彤,像个大红灯笼;

  把葡萄擦得紫莹莹,像颗紫珍珠;

  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黄澄澄的大鸭梨像一只只葫芦悬挂在枝头

  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果园。

  4、(1)秋天的田野、果园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花园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让我们走进花园里,嗅一嗅花的`芳香。

  (2)欣赏:秋天的花园(多媒体)

  秋天,走进花园里,

  芳香扑鼻的桂花开了,让人陶醉;

  婀娜多姿的菊花迎风而立;

  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云;

  这多像是一幅巨大的彩色图画啊!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花园。

  (多媒体设计意图提供大量的信息去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对秋天童话般的语言的描绘,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的画面,私语般秋天的音乐,带领学生欣赏*时难得见到的秋天的更为夺目的秋天的景色,使学生更能体味到秋天的美丽。)

  (二)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如何用我们的笔把这多彩的秋天留住。

  (1)这是一幅加拿大画家汤姆森的《秋》,画家是用什么来表达秋天的:画家用大块面浓浓的色彩直接涂抹,金黄色、黄色、红色、绿色大胆直率地表达出对秋天的感悟,对秋天的赞美。

  (2)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秋天的果园里真快乐)用的什么表现方法?水彩笔、铅笔绘画的方法。

  (3)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丰收的果园)用的什么表现方法?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示范(实物投影仪):在撕贴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利用纸张的厚薄(将纸张团一团,叠一叠,粘在纸上表现胖乎乎的果实。)

  (4)再来看一幅老师这儿的作品。

  用的是综合的方法。

  ①示范(实物投影仪):它的色彩是用颜料涂抹的。是什么工具涂抹的呢?海绵。海绵本身有许多小孔,将颜料直接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敲击,就可以很快的画出大面积的颜色。敲击的轻,颜色就淡,敲击的重,颜色就深。如果要多种颜色,可以在不同的海绵上涂色,敲击。还可以重复地在一个地方敲击,使颜色更赋予变化。

  ②下面的树干、果实是用的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开拓视野,了解创作画的多种表达的手段,进而使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大胆作画。)

  (三)小朋友想不想也用我们的笔留住这多彩的秋天呢?

  1、小组讨论。可以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互相研究讨论想表现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有目的地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通过交流、互助,既学到了知识又达到了情感的融会。同时有效地节约了作画时间,提高了学生作画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画面的成功感。)

  2、说一说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所用的表现方法。

  (四)学生作画。完成后贴到美丽的秋天的长卷里。

  1、评价:

  自评:表现是秋天的什么内容。

  互评:

  师评:

  2、秋天的果实对每位学生的画奖励。

  (五)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秋天的香甜诱人的果实。

  (设计意图:感知觉综合到一起,更加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一年级《秋天》教案5

  第一课时

  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乛”。

  2.学*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诵课文。

  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2.引入新课《秋天》。1.学生按顺序观察。

  2.学生自由讨论,再回答。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

  (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指导学生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组织学生游戏。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朗读。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文,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学生认识自然段,并且用序号标注。

  4.学生识字。

  (1)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学生自主识字,汇报识字方法。

  (6)游戏巩固。学生开展摘果子游戏活动,如果摘果子的学生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

  5.三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共有几句话。1.填一填。

  这篇课文有个自然段。

  2.给正确的音节涂上喜欢的颜色。

  秋(qiūquī)

  个(ɡèɡè)

  气(qìbì)

  片(qiànpiàn)

  3.给下面的字加一笔组成新字再组词。

  了→()→()

  人→()→()

  一→()→()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第3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

  5.指名读。

  6.引导齐读。1.学生汇报: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看图学*第2个自然段,思考回答。

  (1)数出有1句话,写了什么。

  (2)学生看图,回答:“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理解“一会儿”。

  (4)学生明白:“一群、一会儿”、“一”字,“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学生学*第3自然段。

  (1)学生看图,读课文,回答问题。

  (2)学生理解“啊”表示明白。

  (3)学生各抒己见,回答问题。

  4.学生自由读课文。

  5.2~3名学生读课文。4.我知道“一”字的读音。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

  “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看图,背诵。

  2.师生会背。

  3.指名背诵。1.学生看图,练*背诵。

  2.师生会背。

  3.师生独立背诵。5.用填空形式练*背诵。

  天气()(),树叶()(),一()()叶子()()()落下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整节课中,

  利用多种形式的自由读,分段读,齐读,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了学生发现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认识了自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创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背诵课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课文,练*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引入。(用时:8分钟)1.引导复*上节课学*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1.学生认读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做游戏:捉气球。

  2.学生背诵课文。6.读一读,记一记。

  秋天到了高高

  会飞一个来了

  蓝蓝一片天空

  二、学*生字。(用时:16分钟)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1.学生认读“了、子、人、大”。

  2.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笔画特点。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画占格位置。

  4.(1)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

  (2)学生在书上描红,仔细观察,掌握结构,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的不同之处。

  (3)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在班级展示。7.填空。

  (1)“了”字共()画,第二画是()。

  (2)“子”字共()画,第三画是()。

  (3)“人”共()画,笔顺是()。

  (4)“大”共()画,笔顺是()。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说话。

  1.学生读句子。

  2.学生交流汇报。

  3.学生口头造句。

  (1)自己练说。

  (2)指名说。8.我会说。

  下课了,同学们一会儿,一会儿,玩得可开心了。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1.今天我们学*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1.学生各抒己见。

  2.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9.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围绕新认识的生字,展开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把范写指导贯穿学生书写的整个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要从整体上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也要进行提醒。在学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犹未尽之时,设计了让学生“用手中彩笔画出心中最美的秋天”这一环节,在读、说、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一年级《秋天》教案6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认识8个字。

  2.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根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创造机会充分练说。

  3.理解“寻找”、“野外”两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

  6.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7.培养学生换位想象的能力。

  8.学*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9.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

  2.学*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3.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

  4.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冬的季节,秋姑娘刚刚才和我们说再见你们还记得秋姑娘都给我们送来了那些礼物吗?赶快回忆回忆,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与秋天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寻找秋天),齐读课题。“寻找”是什么意思呀?希望这节课通过我们的成功合作,能够把秋姑娘曾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一寻找到。

  二.新授课

  (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充分练说。

  1.看图说一说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

  师:同学们老师找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快看(出示:

  金色的稻田图)!秋姑娘给我带来(金色)的(稻田)。你也把自己寻找到的礼物跟你的朋友说一说。

  2.小组讨论

  刚才老师看大家讨论的特别好,谁愿意把你刚才说的跟大家说

  说?

  3.指名说一说

  奥!你们寻找到这么多秋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真太棒!你

  们想不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

  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伙伴都寻找到哪些秋姑娘送的礼物

  呢?他们找到得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呀?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看。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课文的写作方法。

  1.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还有谁在哪里寻找秋天?(生1:有王老师、小文、小方和小力到野外去寻找秋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秋天的礼物。)

  问:“野外”是什么意思?

  问:课文中小朋友寻找到了秋姑娘送的哪些礼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图片)原来他们也寻找到了那么多秋姑娘送的礼物,我想他们跟我们一样也特别喜欢秋天,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出示板书)

  2.练*朗读

  (1)那么赶快跟你的小伙伴练一练

  (2)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3)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4)还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要读,那咱们就一起读好吗?

  (5)你们读得这么好,我想考考谁的记忆力最好。把书扣上。

  谁能连贯的把他们的话说一说。

  (6)合作朗读,师读第一句,大家读小朋友说的话和最后一句。

  3.积累词语

  师:是呀!秋天有这么多的颜色,那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吗?

  4.换位想象

  师:秋天的景色太美了,你们看这么美的景色还吸引谁呀?(大雁)快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呀?

  不知不觉中,通过合作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么多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现在我们大家就休息一会儿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5.一分钟休息,猜谜语

  全班玩猜谜语的游戏,你们也像小文、小方、小力一样用说说“秋天是()的”,请你的朋友猜猜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

  (三)仿照原文,口头作文《寻找冬天》

  过渡:通过我们共同合作寻找秋天,老师发现你们越来越聪明了,有一件事我想请你们这群小机灵鬼儿帮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五彩缤纷的秋天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充满神秘感的冬天。学校的“小喇叭”广播向我们征集有关《寻找冬天》的小片断,要求仿照《寻找秋天》这篇课文来说一说。说得好的我们要推荐到学校的小广播站请他给全校同学说一说。我们看看到下期的“小喇叭”广播时能听到我们一1班哪位学生的声音。

  (1)先给你们一点时间,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冬天的景色。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冬天的图片。

  (3)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和你的同桌先说一说。

  (4)全班交流

  下节课我们选出班里说的最好的同学到小广播站去广播。

  三.总结

  感谢同学们与我的合作,正是因为我们的合作才发现了五彩缤纷的秋天,而且发现了冬天的美丽之处。韩老师特别希望在今后的学*生活中我们能够合作得更好,去发现更多更美丽的事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1)

——一年级秋天教案3篇

一年级秋天教案1

  教学目标:秋天里自然界的'主要颜色——红、橙、中黄。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表现秋天的方法。

  教学准备:表现秋天的各种资料,水粉、彩色复印纸、色卡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1)(2)(3)](讲故事)有一天,老师带同学们到野外去寻找秋天。小刚说:“秋天是蓝色的”,小兰说:“秋天是黄色的”,丽丽说:“秋天是红色的”。你们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课件(4)](多彩)板书:多彩的秋天

  问:在多彩的秋天里主要的颜色是哪些?(中黄、橙、红)

  二、欣赏秋天的景象。(个别画面问:主要颜色是什么?)

  请大家欣赏秋天的景象[课件(5)—(12)],同学们大都住在城里,还有许多农村秋天的景象你们不常看到[课件(13)—(19)]。

  问:喜欢秋天吗?最喜欢哪些景象?看完这些秋天的景象,想和老师说些什么?能用一句话赞美秋天吗?谁知道都有哪些节日在秋天?(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这些节日更为秋天增添喜气。

  三、秋天的表现方法。这么美的秋天,用什么办法可以表现呢?同桌相互说说。

  问:你们想出了什么方法?当你表现秋天时,主要选择色卡中的哪些颜色?(出示色卡)为什么?(红、橙、黄可以代表秋天的颜色)

  现在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表现秋天?表现秋天的什么?只要同学们动脑筋,就会想出许多方法。下面同学们看看农民是怎样表现秋天的?[课件(20)—(24)],再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现的?[课件(25)—(30)],下面我们就要看看XX班的同学们是怎样表现的?看谁的方法最新颖。开始行动吧!(放音乐——《秋韵》伴奏)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介绍作品。(利用实物投影)

  谁到前边介绍自己的作品?能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吗?还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边来?高高举起。在座的同学也将作品举起来,看看。

  六、。(出示树叶贴画)

  你们看这幅画是用什么粘贴的?喜欢吗?星期天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采集,但可要注意不要乱踏草坪、乱折树枝。

  欣赏评述:1、师生将各组粘贴的“秋天的树”组织在一起,形成“小树林”。共同欣赏,体会用颜色能表现出我们对秋天的感受。

  2、请学生用一句话或一首小诗赞美秋天。

  3、赏析画家用色彩表现秋天的作品。

  板书设计:

  多彩的秋天

  红橙黄

  课后反思:

  第二节:

  1.师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结合大家带来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师生讨论如何画一幅表现“多彩的秋天”的画。

  5.个人或集体共同完成一幅秋天的作业。

  6.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课后进行表现。

  根据课前准备的工具、材料(纸团、毛笔、水粉……)。

  小组研究:①第20、21页上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②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秋天的色彩?

  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出秋天的色彩。

  欣赏评述:展示学生作业欣赏教师

  板书设计:多彩的秋天(二)

  课后反思:学生用了多种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多姿多彩,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

  第三节

  1.师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结合大家带来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学生以上节课的作业为背景,用粘贴、绘画或贴画结合的方法表现秋天里的趣事。

  5.教师播放表现秋天的音乐。

  6.:同学之间相互观摩作业,并结合自己的作品抒发对秋天的感受。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课后进行表现。

  教师辅导:利用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业及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表现方法,如果采用的是粘贴或贴画结合的表现形式,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主要景物、人物与背景的颜色要区别开。

  欣赏评述:展示学生作业欣赏教师课后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板书设计:多彩的秋天(三)

  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学生用了粘贴的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色彩和情趣,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但仍有些作品的人物与背景的颜色没有区别开,且学生的粘贴速度较慢,有没完成作业的现象。

一年级秋天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秋天收获的一些果实、种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大自然的养育之情。同时,在参与观察、分类、制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验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赏他人与被他人欣赏的愉悦。

  (二)通过观察秋天收获的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知道几种常见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初步学会给果实和种子分类的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进一步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三、教学难点:

  果实和种子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在秋天成熟?

  (二)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粮食?

  (三)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实物?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四)教师将果实按小组分给学生,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

  (五)分别说一说自己组内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六)小组合作:将小组内的果实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类的。

  (七)在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多。

  (八)同样方法,认识植物的种子,并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九)教师讲解如何保存种子,学着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

  (十)果实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例说说他们为人类了哪些食品和用品。

  (十一)用树叶、果实、种子做做装饰品,相互欣赏。

一年级秋天教案3

  第一课时(10-8-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分类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秋天景物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亲*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知道一些常见的植物叶的颜色在秋天会发生变化。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课件,提问:

  (1)谁知道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

  (2)你感到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3)出示课题:

  2、再次欣赏美丽的秋天。

  问题:

  a.秋天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

  b.你认为什么颜色可以代表秋天?

  c.谈谈你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d.讨论,交流

  3、带领学生欣赏秋天的画。

  4、出示看看画家是怎么描绘春天的。

  说一说:

  (1)家乡哪些植物在秋天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点是树叶的变化)

  (2)自己家的院子和夏天比时,有何不同。

  5、儿歌:秋天到,天气凉,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6、你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

  第二课时(10-12-5)

  一、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秋天植物叶子的显著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激发学生亲*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观察黄栌、槭、银杏等几种植物叶的形态(课件)

  (二)教师展示自己采集的叶子,让同学们认一认。

  (三)观察叶子的显著特征,并说一说是什么叶子,有何特征,互相补充。

  (四)课件:教师出示相对应的植物,学生给叶子找家。(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和它们的叶子)

  (五)学生对照观察自己叶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叶子的形态。

  (六)以组为单位,共同观察本组同学所植物的叶,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七)将本组的叶子进行分类,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尝试合作,体验成功)

  (八)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体会更多的分类方法。

  (九)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2)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复*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3、复*所学的词语,并能选词造句。

  4、拼读儿歌《拼一拼》,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一想,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图案。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读。

  1、卡片认读单韵母:i e u r

  2、你能把这些单韵母组成复韵母吗?读一读。

  3、读:ie—ei iu—ui ei—er,说一说每一组复韵母有什么区别。

  (二)第二题:我会连。

  1、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自己试着把音节和图片连接起来。

  (三)扩展活动。

  1、比一比,看谁能认读。

  2、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3、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cì wei dài shǔ yě tù jiǔ cài dòu jiǎo qié zi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所学的词语,并能选词造句。

  2、拼读儿歌《拼一拼》,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一想,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图案。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词语。

  2、谁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3、这些词语你能给它归归类吗?说说你归类的理由。(人称、动物、动作)

  (二)第四题:读读拼拼。

  1、出示儿歌《拼一拼》,自由拼读儿歌。

  2、朗读儿歌。(指名读、齐读)

  3、拿出学生自己准备的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拼拼小鸭和小兔。

  4、小组合作:用圆圈和直线拼拼其它的图案,看哪一小组拼出的图案最多,最有趣。

  教学后记:

  本次复*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比较形*韵母。二是拼读音节,并恰当地和图连起来。三是认读词语。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

  在比较五个形*韵母时,我先用卡片让学生自己读读图中每个动物举着的标牌上的两个字母,我又用四个单韵母(I、e、u、r)卡片变化组合成复韵母和er,再让学生体会口形体会随字母的先后而变化,发出不同韵母的读音。

  教学目标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培养学生看图和读书的能力。

  重点:

  学会dtnl的音、形。

  难点:

  练*dtnl与aeiu相拼的音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

  1、指读6个单韵母。

  2、齐读4个声母b p m f

  3、认读音节:b4 b! p2 m^ f$

  二、指导学*声母

  1、学*d

  (l)(出示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马在奔跑)

  (2)示范发d的音,d就是马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发d音时,舌夹抵住上牙床,舌尖突然放开就能发出这个音。

  (3)学*顺口溜:左下半圆d-d-d

  (4)d——b有什么区别?

  2、学*t

  (1)(出示第二幅图)图上画了什么?t的形状像什么?(伞柄)

  (2)示范t的发音,方法与d差不多,但t要送气。

  (3)练*发音

  (4)学*顺口溜:伞柄朝下t一t一t

  3、学*n

  (1)(出示第三幅投影)图上画了什么?(一个门洞)

  (2)n的顺口溜:一扇小门n-n-n

  (3)示范发音:发n音时,用舌尖顶住上牙床,让气从鼻子里出来。

  (4)学生练*发音

  4、学*I

  (l)(出示第四幅投影)图上画了什么?(一根小棒)

  (2)示范发l音,发音时舌头顶住上牙床,让气从舌头边出来,叫舌边音。

  (3)学生练*发音

  (4)学*顺口溜:一根小棒l一l一l

  5、指导书写:

  d的形状像什么?(马蹄印)d的笔顺:c d共两笔,*格和上格。

  t的笔顺:| t共两笔,t写在上格和中格。

  I n共两笔,*格。

  l竖要写直,*格和上格。

  三、巩固练*

  1、认读声母d t n l

  2、说顺口溜猜字母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指读声母d t n l

  2、区分bpd的不同点,m和n的不同点,t和 f的不同点。

  小组讨论,指名说。

  3、拼读音节:指名读、齐读(板书)

  ba bo be bi pa po pe pi

  ma mo me mi fa fo fe fi

  二、学*拼读

  1、看图练说,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音节d。

  自由试拼、指名拼读,集体拼读。

  3、出示音节n、t、l,

  分小组拼读、指名拼。

  4、教直呼方法,拼音时,先摆好d的口形,紧接着用d的本音连带调a的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

  用同样方法看图学*其他音节

  da、di、tu、nu、li、lu、ni、na。

  三、出示音节,让学生练*拼读或直呼

  da de di du ta te ti tu

  四、拼读音节并作比较

  naacute; nǚ lugrave; lǘ dǎ duacute; tǎ tugrave;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后短文

  六、总结

  我们学*了四个声母dtnl,它们发音时都用舌尖顶住上牙,口形像e一样半开。

  教学后记:

  注重了学*方式的变革。能够从学生的学*实际和身心发展需求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参与求体验,以合作求创新,以探究求发展。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让全体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教学目标:

  1、复*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3、复*所学的词语,并能选词造句。

  4、拼读儿歌《拼一拼》,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一想,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图案。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读。

  1、卡片认读单韵母:i e u r

  2、你能把这些单韵母组成复韵母吗?读一读。

  3、读:ie—ei iu—ui ei—er,说一说每一组复韵母有什么区别。

  (二)第二题:我会连。

  1、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自己试着把音节和图片连接起来。

  (三)扩展活动。

  1、比一比,看谁能认读。

  2、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3、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cì wei dài shǔ yě tù jiǔ cài dòu jiǎo qié zi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所学的词语,并能选词造句。

  2、拼读儿歌《拼一拼》,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一想,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图案。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词语。

  2、谁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3、这些词语你能给它归归类吗?说说你归类的理由。(人称、动物、动作)

  (二)第四题:读读拼拼。

  1、出示儿歌《拼一拼》,自由拼读儿歌。

  2、朗读儿歌。(指名读、齐读)

  3、拿出学生自己准备的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拼拼小鸭和小兔。

  4、小组合作:用圆圈和直线拼拼其它的图案,看哪一小组拼出的图案最多,最有趣。

  教学后记:

  本次复*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比较形*韵母。二是拼读音节,并恰当地和图连起来。三是认读词语。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

  在比较五个形*韵母时,我先用卡片让学生自己读读图中每个动物举着的标牌上的两个字母,我又用四个单韵母(I、e、u、r)卡片变化组合成复韵母和er,再让学生体会口形体会随字母的先后而变化,发出不同韵母的读音。

  教学目标:

  1、学会z c s3个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 c s与音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会zi ci si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 c 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兴趣

  二、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 o e i u ”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 p n f 、d t n l、g k h、j q 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 c 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 c 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二、借助插图学*声母“z c s”的音形

  (一)学*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字”的音*读来学*字母“z”的读音。发音时,舌尖向前*伸,顶住上牙门齿背,憋住气流,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注意读得轻短些就是“z”的音了。自己试试?

  (4)教师范读“z”。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z z z。

  (二)学*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刺”的音*读来学*字母“c”的读音。发音的方法基本与“z”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比较强。自己试一试?

  (3)教师范读“c”。

  (4)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 c c 。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丝”的音来学*字母“s”的读音。发音时读得轻短些,舌尖*伸,与上门齿背接*,中间留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自己试一试?

  (4)教师范读“s”。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 s 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指导书写

  (1)大家看黑板:出示四线三格,我们看看老师是怎样书写“z c s”的?比比谁观察得最认真?仔细看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在四线三格的哪个格上写?

  (2)师范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这3个字母与“a e u”组成的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1、抽读学过的声母卡片。

  2、抽读带声调的单韵母卡片。

  二、学*声母“z c s”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1、出示书中“z c s”与“a e u”组成的音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

  2、同桌同学互拼,相互纠正。

  3、指名拼读,比一比谁拼得最准?

  三、创设活动情景学*整体认读音节

  (一)学*音节“zi”

  1、请一个学生拿着水抢滋水,让学生说一句话。

  比如:z z同学在滋水。

  2、问:“滋”的音节是什么呢?带着“z”头饰的学生说:“z的音节就是我”。说完,教师带着“i”的头饰,说:“z是声母,不是音节,要想给lsquo;滋rsquo;注音,必须要我这个单韵母i 来帮忙,就成为了音节zi ”。教师板书:“zi”

  3、教师范读:声母“z ”和音节“zi”,让学生听听有什么区别?

  4、教师强调:只要把声母“z”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音节“zi”的音,这叫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直接读。

  5、学生练*读,体会它们的区别。

  6、教师板书“zi”的四声,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7、教师强调: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注意在“i”上标声调时要去点。

  8、学生练*读“zi”的四声。

  9、用“zi”的四声调组词或说句子。

  (二)学*音节“ci si ”

  1、师说:我们都知道“c s”是声母,不能给汉字注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发“刺、词、丝”等的字,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

  2、师板书:“ci si ”。

  3、能用学*“zi”的读音方法试着读读“ci si”吗?

  4、学生练*读,教师纠正。

  5、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6、指名读。

  7、学*“ci si”的四个声调,通过组词巩固音节的发音。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z c s”,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了整体认读音节并能读准它们的四个声调,真棒!

  第三课时

  一、复*

  1、出示zi ci si指名读、齐读

  2、读z c s与其它字母相拼的的音节二、新课1。出示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用字、词说一句话。

  3、拼读词卡。

  4、提问:说说你在家里做哪些事?

  5、表扬:小朋友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个个都聪明能干!那老师看看你能不能过桥?

  (1)自由打开书本说儿歌

  (2)找一找:里面有哪些是带z c s的,再读

  (3)、指名读儿歌

  (4)、谁来当小老师。

  (5)、边读边自已做动作。

  (6)、指名表演。

  6、那老师再考考你们,认不认得这些朋友。出示生字 7、做游戏认字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我们会认几个生字,又会读儿歌。

  四、课外作业:

  课后请小朋友们回家把你们今天学*的字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五、板书

  教学后记:

  汉语拼音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声母ZCS这节课中,我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入手,积极创造符合孩子心理的课堂气氛,用一种交流互动的方法与学生一起学*、编了顺口溜、像个小2z z z,半个圆圈c c c,半个8字s s s

  在教学Za Ca Sa的过程中,我利用插图编了一个故事: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妈妈早早起床,擦玻璃扎好了辫子,准备做早饭、爷爷也早早起来,给花洒洒水、小红也不甘落后,起床后就拿起一块抹布去擦玻璃、这一家人是多么爱劳动啊!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这三个音节拼读,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劳动的教育、在这节课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班内学生插嘴现象较多;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3)

——一年级语文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春雨之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春雨之美。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你们听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雨”字课件)了解雨字的演变过程记忆“雨”字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古人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出示:演示过程)这是甲骨文时代的”雨“字,这表示云,从云中落下的水滴就是雨。这是篆书的“雨”字,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雨”字很像了。知道了雨字的演变过程记起字来就容易多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点评:通过汉字演变记忆生字字形,提高识字能力。]

  2、课件出示书上插图,板书课题

  春雨沙沙地下着,细细的、密密的雨丝,轻轻的洒在房檐上,积成了滴滴水珠。金波爷爷给它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雨铃铛”。

  3、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1)看老师写课题

  仔细观察“铃铛”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都有“钅”)

  (2)出示铃铛:你们看这就是“铃铛”,它是什么做的?(铜做的)它们都属于金属类,所以“铃铛”这两个字用—(钅)

  [点评:根据汉字偏旁的特点,了解汉字的字义。]

  (3)谁想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解决读音。

  打开书57页,快来读读这首小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想办法闯过生字小难关。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3、集体认读生字词

  (1)课件出示带词语的雨滴词语:沙沙响、房檐、一串串、铃铛、盖新房、招呼、

  A、自由读。

  B、小老师带读。

  (2)、利用认读卡片认读生字

  a、自己读卡片上的生字。

  B、听老师读生字,学生找生字卡片。

  [点评:此环节使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4、读全文

  ⑴自由读全文

  ⑵指名读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赏读第一、二句,理解:“房檐”、“串串”。

  (1)、自由读一二句,想想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这首小诗一共有四句话,请你们自己小声地读读前两句,想想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二句,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下雨声音,看到雨滴都滴落在房檐上了,像一串串的小铃铛)

  (板书:沙沙响)

  指导朗读:“沙沙响”这雨像牛毛像细丝,怎么读?

  ②看到了什么?

  (房檐上有许多水珠)

  (出示词卡:房檐)读读这个词。你们看看书上这幅图,指指,找找哪是房檐?

  实物投影书上插图:伸出房子屋顶以外的地方就是房檐。

  ③演示“串”

  (演示“串”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这个“串”字

  [点评:从“会意字”“串”的演变,让孩子结合生活识字来记忆字形。]

  出示“串”字范写

  (出示:一串,一串串)读读,有什么不一样?

  想不想看看挂在房檐上的小水珠到底什么样?

  ④指导朗读

  2、赏读第三句

  (1)指名读。

  这雨铃铛落在地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读读

  (2)理解省略号用意

  (4)感受串串雨铃铛发出的声音

  现在,你们当雨铃铛,我们每一个同学就是这一串雨铃铛。这一组就是4串雨铃铛,你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咱们就以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来感受一下雨铃铛发出的声音吧。

  [点评:体会雨铃铛发出的美妙声音,感受声音的延续。]

  3、赏读第四句,

  (出示:燕子)看,谁来了?快和她打个招呼吧!

  我发现你们在招呼小燕子的时候都举起了小手,在呼喊着小燕子,所以招呼的“招”是——扌,“呼”是口子旁。

  当你们看到飞来的小燕子,你们会和她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嗨,小燕子......

  (1)出示第四句话。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拓展练*说话:春雨在招呼---------,快快--------------。

  这雨铃铛指的就是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它还会招呼谁,快快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点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练*说话。]

  小结:经过雨水的滋润,小草才会钻出水面,花儿张开了小脸,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这么美的小诗,我特别想把他背下来,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背?

  (3)“丁零当啷”是雨铃铛发出的声音,像招呼小燕子盖新房。

  你还听到过什么样的雨声,像什么?

  [点评: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体验课文的.文学美,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

  四、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写几个字,先读读,在选择其中一个字组个词,说一句话

  2、指导书写

  用什么方法记字形

  ⑴范写

  ⑵第一遍把字写正确

  ⑶第二遍看清位置写端正。

  ⑷写完2遍后,拿出作业纸和书上字对照一下,那儿写得好,那还有欠缺就改改。第三编就要写得漂亮。

  小结:这节课我们我们一起和金波爷爷赏雨,看到了大自然中的春雨是那么得可爱。

  作业

  1、把这首好听得诗歌背诵给家人。

  2、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春雨美景。

  板书设计:

  雨铃铛

  沙沙响

  丁零当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会课文的2个生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说话。

  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生字。

  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4、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

  (1)我来给大家介绍认识“晓”的姐妹“烧”,(学生随即把“烧”板书在黑板上)这个“烧”字,我是昨天刚认识的,因为昨天我妈妈买来了一只“不粘烧锅”,很特别,我就把商标上的“烧”字记住了。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晓”和“烧”哪儿像,哪儿不像?你还能给“烧”组个词吗?

  (2)我也来给大家介绍“晓”的另一个姐妹“浇”。(学生也把“浇”字板书在黑板上)这是浇花的“浇”,请小朋友一起跟我读。(齐读“浇”。)这个“浇”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我天天给它们浇水。哪个小朋友能运用办法很快记住它?

  (3)老师,我还有呢!(边说边走到黑板跟前板书“绕”)我认识“绕”字。咱么学校附*前几天施工,那儿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请绕道而行。”我就把这个“绕”字介绍给大家,你们知道这“绕”为什么用了“绞丝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5、指名诵读古诗。

  6、教师简介作者。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

  (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以下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互动过程,均以学生的实际研读情况作出弹性处理。学生解释一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交流的质量,并适时教给正确的交流方法。)

  ●处处闻啼鸟

  (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给“处处”找近义词。

  (2)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区别*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夜来风雨声

  (1)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来”的意思。

  (3)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2)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3)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基础上学*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导语:我们已经理解了后三句诗写的是诗人听到鸟叫声,想到昨夜的风雨声,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落花的忧伤,那么我们再来理解第一句就不难了。

  (1)“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2)这里的“晓”与题目中的“晓”有什么不同?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4、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

  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孟浩然带着淡淡的忧伤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诗人在春天的夜晚听到了风雨声后,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诗人的心情。(课件出示古诗: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诗的色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中都浸透着诗人的感情。

  3、提出课外学*任务: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

  d t n l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 d、t、n、l 和单韵母 ɑ、e、i、u、ü 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4.认识“马、土、不”3 个生字。

  【教学重点】 声母 d、t、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n、l 的发音;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d、t、n、l,读准音。

  2.正确拼读 d、t、n、l 和单韵母 ɑ、e、i、u、ü 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声母家族,将要结识几个新朋友“d、t、n、l”。它们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韵母的好朋友呢!我们去认识它们吧!(板书:4 d、t、n、l)

  【设计意图:直奔课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d、t、n、l四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d、t、n、l四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鼓声像d的音,鼓和鼓槌的组合像d。

  生2:伞柄的形状像t。

  生3:拱门的形状像n。

  生4:鼓槌的形状像l。

  三、借助课件,学*声母d、t、n、l。

  (一)学*声母d。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d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得”读准d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鼓锤队鼓 d d d,左下半圆 d d d。”

  2.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d能与a e i u相拼。

  读一读:ǎ é ī ú,看谁读的准,读得快。

  (2)板书d,声母是→d。板书ǎ,韵母是→ǎ。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ǎ,直呼→dǎ“打”。板书:dǎ。

  (3)读这个音节时,你想到了什么?dǎ“打”一“打水”“打鼓”

  预设:小弟弟正在打鼓。

  妈妈去打水洗衣服。

  (4)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音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d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e i u组成哪些音节。

  (5)指名汇报。

  (6)课件出示dǎ、dé、dī、dú个音节,同桌对读,读错的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指名领读四个音节。

  (二)学*声母t。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t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t时,发音部位、方法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像个伞把儿ttt。”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í一tí谁会读?t一ú一tú?

  (2)拼读tā tè tī tú及四声连读。

  (3)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3.比较观察声母t和f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母,你能分清他们吗?(板书:t和f)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4)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6篇

  教学内容:

  1、模仿动物走,跳;

  2、无窝的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爱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模仿、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灵敏性;

  3、素质目标:提高写生跑跳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协调发展;

  4、情感目标:提高团队凝聚力,发展团结友爱,互助,积极进取及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下肢的力量的发展;

  教学难点:

  曲线跑技术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检查服装情况

  2、宣布教学内容:小朋友们,最*一段时间内你们表现不错,为了表扬你们,所以今天老师就准备带大家去动物园,特别要看看小兔子,它们好可爱,蹦蹦跳跳的……

  3、步入课堂

  韵律操:

  第一节:扩胸运动(要求尽量拉开上身的肌肉群)

  第二节:体侧运动(要求体侧时要到位,动作准确)

  第三节:体转运动(要求下身在转体时保持不动状态)

  教学方法:

  (1)复*上节课所教的伸展运动,头部运动以及上肢运动;

  (2)分节领做今天要新授的三个动作;

  (3)教师连续领做;

  组织(如图):学生自由散开在规定场地内,围绕在教师身边。

  二:主体部分

  1,模仿动物走、跳

  #教案# 导语:小朋友,我们在动物园都可以看到什么动物,谁能模仿出一些小动物的动作,比一比,看谁模仿的最逼真?比如鸭子走路,左右摆动(加上模仿动作)。

  注: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

  要求:模仿出来的动物要尽量让大家容易叫出它的名字,即逼真性。

  组织:教师带领学生跑成一个圆圈,最后让学生慢慢走,边走边想象,自己站在圈内。

  教学方法:

  (1)导入;

  (2)学生开动脑经发挥创新精神创想动物的形象动作;

  (3)师生共同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2,动物走、跳比赛

  方法:把学生分**数相等的两队或四队,教师发令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动物走、跳动作进行比赛,排头第一个小朋友先完成动作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自己排在排尾,游戏继续,看哪一组先完成规定的内容,而且不犯规为胜利队。

  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口令发出后,按照指令排起队伍(如图)。

  注:在上一个环节中选出较恰当的动作进行动物走、跳比赛,其中包括兔子跳(两只手竖放在耳朵旁当兔子的大耳朵,双脚并拢跳),这样才能体现这堂课的`主题。

  三;结束部分

  1,游戏:无窝的兔

  导入:有一天,一只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一个猎人,那个猎人对它紧追不放,急中生智的兔子就跑进了别人的窝躲了起来,而另一只兔子只好过原先那只兔子的日子,谁叫它的窝被霸占了呢!

  方法:一至三报数,一二数的人手握成一个小圆圈为“兔窝”,散站在场地各处。三数的人做“兔”,站在“兔窝”里年。选一人为无窝的“兔子”,一人为猎人。无窝的“兔子”被追急时,可钻入任一个“兔窝”内,原来在窝里的“兔子”变成“无窝兔”立即跑出,猎人改追新的“无窝兔”,被追拍上交换角色继续游戏。“兔”和“兔窝”经常交换。

  组织:自由散开在规定的场地内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体态不同,走路姿势也不同。

  2、扩展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是怎样行走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4、认识生字,学写“动、物”两个字。

  教学重点:

  朗读与识字。

  教学难点:

  能读出合适的语气,表达出角色的心态。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谁来学着体育老师的样子,喊口令,练练队列。(学生做一做)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一群小动物也学着咱们的样子上体育,你们瞧,他们来了。(出示图片)你最想知道什么?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去看看小动物是怎么上体育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通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一圈。

  2、学*生字词,了解意思。

  (1)看生字卡拼读生字。

  (2)在句子中认读生字。

  出示句子:小动物上体育,队伍总是走不齐。

  我生来张牙舞爪。

  自由组合,继续练*。

  (3)去掉拼音,脱离句子识字。

  动物体育总是自由张牙舞爪(先出示生字,再出示词语)

  3、认读多音字。

  出示:忙着碰了

  着了

  着地走不了

  我忙着追赶别人,粗心大意,碰了邻居。

  我四只蹄子轮流着地,实在走不了一二一。

  4、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小节。

  5、指三名学生分读课文,大家认真听,把读错的地方圈出来。

  6、评读。(从声音大小、正确流利方面。)

  三、细读感悟

  1、问:都有哪些小动物在上体育呀?别着急,再读读课文,用笔画一画,一会儿告诉大家。看谁找的准,说的全。(指名说,师贴图)

  师:这些小动物在上体育课,那他们上的怎么样呀?读读第一小节。

  2、学*第一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2)说说他们上的怎么样?(板书:走不齐)

  出示:小动物上体育,队伍总是走不齐。(课件演示体会“总是”,读出语气)

  (3)假如你是体育老师会怎么样?(指名读)

  过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板书:?)读第几节?

  3、学*第二节

  (1)认真读第二节,找到原因试着填一填。

  大屏幕出示:

  鸭子两脚像(),走路()。螃蟹生来(),只会()。

  小马四只蹄子(),走不了()。

  棕熊()。

  (2)边填边动作体会。(学生做动作)(看图片了解“张牙舞爪”的意思。学生做“横行”动作)(演示小马行走)棕熊为什么总忙着追赶别人呢?(太胖,走路慢。)

  (3)他们是怎样向老师解释的呢?再读读二小节。

  (4)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想一想,该用怎么的语气向老师解释呢?自己练一练。

  (5)指四名同学分角色朗读。

  (6)你最喜欢谁的解释,为什么?

  师:刚才你们解释的都很好,如果能用自己的话再加上一点儿动作解释解释就更好了。

  (7)至四名同学表演。

  (8)扩展知识:上体育的呀,可不只它们四个,还有很多小动物呢!你们瞧!(出示:兔子、青蛙、鹅、等)你还知道谁是怎么走路的?

  过渡:噢,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下,老师也明白了。(擦掉问号)齐读第三小节。

  4、学*第三小节。

  (1)齐读

  (2)想一想:自由组合,谁会和谁组合呢?

  师:这下,他们一定能走齐。

  5、分角色读全文。

  四、学*生字

  师:多可爱的一群小动物呀,“动物”两个字不仅要认识,还要会写呢。

  1、出示:“动物”两个字。

  2、你怎么记住它们?

  3、认识“牛字旁”,和牛字对比。

  4、友情提示:你觉得那个字更难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5、教师示范,学生练*,展示。

  五、布置作业

  1、写字

  2、继续搜集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

  板书设计:

  23小动物上体育

  (小动物图片)走不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形成站立、行进的正确姿势和良好*惯。

  2、通过队形队列,让学生养成动作正确、反应迅速、整齐一致、服从集体、听从指挥的良好作风。

  3、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力量及倒走的能力,提高有氧耐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生

  二、行课

  1、教师讲解左(右)转弯走的动作方法并作示

  2、范

  3、学生分组练*

  4、教师个别指导

  5、集体讲评,教师纠正错误的动作

  6、做游戏:双人倒走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三、结课

  1、集合整队

  2、组织学生做放松操

  3、教师小结

  4、师生再见

  课题二:

  1、各种方式(前后)滚动2、游戏:钻栏跑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速度素质,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内容:

  1、利用脚内侧踢、传球

  2、游戏:模拟射门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对足球球性更加熟悉,基本掌握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技术。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提高自主学*的积极性,养成从小吃苦耐劳的精神。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度,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进荣誉感。学会守规则、重纪律,服从裁判等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利用脚内侧正确射门,踢得直,有力度。

  场地器材:录音机、小足球若干、模拟足球门

  教学过程:

  1:准备活动

  (一)集合队伍、报数、清点人员、报告老师、师生相互问好。

  (二)教师组织学生绕操场跑,拿球游戏

  (三)学生自由玩球,熟悉球性

  (四)教师带领学生球操练*(配乐)

  2:熟悉球性练*

  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大组列队站立,跟随老师练*踩球、拨球等练*

  3:新授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吗?喜欢足球运动吗?我们今天就来学*足球技术中最基本的脚内侧踢、传球。

  (一)利用脚内侧踢球

  教师讲解踢、传球动作要领并示范:

  要求学生用脚内侧踢球,踢球的后中部,踢得直,有力量。引导学生先进行踢球训练,待学生有一定的方向感后,再进行传球练*。

  (1)学生分组进行对墙踢球练*,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交流为什么要用脚内侧踢球(用脚尖容易受伤,力量不大,脚会疼等),再练*。

  (3)请技术好的同学示范,师生评价。

  (4)在操场内分别划两组*行线,其间距5至8米,被分为四组的同学分别站立于*行线外,两两同学一一相对,要求学生利用脚内侧相互间进行踢球训练。

  (教师在巡视中纠正学生不规范动作)

  (5)动作小结

  (二)游戏:模拟射门(利用脚内侧射门)

  师:,同学们,点球大战开始啰,我们现在分组教学比赛,看看哪组同学进得球多。

  放置四个少儿模拟球门,在6至8米处点上发球点,要求学生利用脚内侧进行射门练*,射中的学生奖励小红花,比比哪组红花多。

  (1)阐述动作要领:引导学生努力踢进球门,踢直,有力度(教师做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及奖励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射门练*,及时进行奖励和评价。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作出正确的讲解。

  4、整理与放松:

  收球游戏“哪组收得快”

  分组捡球、收球,然后到指定地点站立,看哪组动作快。

  (2)利用轻松愉快的音乐作整理与放松活动。

  (3)教师小结,反馈技艺的掌握情况,提出今后的改进意图。

  (4)师生再见,下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体态不同,走路姿势也不同。

  2、扩展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是怎样行走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4、认识生字,学写“动、物”两个字。

  教学重点:

  朗读与识字。

  教学难点:

  能读出合适的语气,表达出角色的心态。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谁来学着体育老师的样子,喊口令,练练队列。(学生做一做)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一群小动物也学着咱们的样子上体育,你们瞧,他们来了。(出示图片)你最想知道什么?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去看看小动物是怎么上体育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通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一圈。

  2、学*生字词,了解意思。

  (1)看生字卡拼读生字。

  (2)在句子中认读生字。

  出示句子:小动物上体育,队伍总是走不齐。

  我生来张牙舞爪。

  自由组合,继续练*。

  (3)去掉拼音,脱离句子识字。

  动物体育总是自由张牙舞爪(先出示生字,再出示词语)

  3、认读多音字。

  出示:忙着碰了

  着了

  着地走不了

  我忙着追赶别人,粗心大意,碰了邻居。

  我四只蹄子轮流着地,实在走不了一二一。

  4、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小节。

  5、指三名学生分读课文,大家认真听,把读错的地方圈出来。

  6、评读。(从声音大小、正确流利方面。)

  三、细读感悟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5)

——一年级秋天说课稿(精选6篇)

一年级秋天说课稿(精选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秋天说课稿(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单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单元第四课,属于“关注自然”单元,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本单元选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的预设

  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3、教学重、难点的预设

  依据以上几点,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说教法

  1、教学的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所以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出发,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健康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所以作为学生学*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3、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引秋)、问题导引法(品秋)、讨论质疑法(品秋)、诵读法(诵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使用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

  4、说学法

  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法。

  在指导过程中,要先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按“引秋——读秋——品秋——写秋”进行教学。其中我把教学的重点突出在“品秋”环节;在“写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引秋

  教师给学生们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读秋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3、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设计意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的方法和*惯,提高学生学*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品秋

  在此环节中,学生组成小组,主要围绕教师给出的三个问题讨论、质疑,探究全诗。

  ①找出每节诗的点睛之句。

  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景,请分别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板书。)

  ③这首诗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归结出诗文的特点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请学生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把它描绘出来。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若学生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引导。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诗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写秋

  这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态度两方面的语文素养。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并给大家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和发现美的*惯。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2、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掌握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在朗读以及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布置作业:

  ①查找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设计意图:

  在积累字词句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筛选、查找资料的能力。

  一、说教材

  《秋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抓住初秋季节景物的变化及特征,描绘秋季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篇描写秋景的散文,作者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文章虽短小精悍,但合在一起却描绘了一幅初秋全景图。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刚刚走入校门,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与学文。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于语文课亦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养成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惯更为重要。学生们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秋天、观察秋天、感受大自然,还能体验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学*,打下扎实的语文学*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段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4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步骤

  1、激趣揭题,范读感知;

  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3、反复读文,读熟读通;

  4、指导书写,落实双基。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课后生字提示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秋树片等”。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课件,教师请学生先自由读在分组读。课件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好心,提取学生兴趣,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看看秋天都变化了些什么,分组讨论交流等等之类

  环节5课后作业

  小练笔:写一写美丽的夏天

  好处: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阅读方法。

  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让学生能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图片出示庄稼成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秋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有一篇课文写的就是秋天,题目是《秋天》。(师板书课题)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拼音读课文。4分钟

  师:请把书轻轻地翻到60页。首先请同学们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音节,不丢音节,不加音节。

  2、拼音汉字对照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用心啊,接下来请同学们拼音汉字对照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3、看汉字读。

  师:老师发现了,同学们认识的汉字都很多!这回老师增大难度,请你们只看汉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师: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他们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读读。

  (2)指名领读

  师: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他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要给他纠正过来。

  (3)齐读

  (4)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

  出示“那”时,强调是多音字,有的人姓那,咱班的那琪雅就姓那。

  (6)出示第二组词:“棉花、高粱、稻子”要读轻声。放到句子里,结合图片,再读一读。

  师:下面,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个,要是一人读一段需要几个人,好,我请3名同学来读课文。(指3名学生读)

  师:其它同学拿出一支铅笔,如果他哪个字读得不准确,你要标记出来,一会儿帮他改正过来。(读后汇报)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6分钟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找一找。

  汇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板书:天气(2分钟)

  (出示课件)“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你从哪感受到凉了?(衣服厚了)你能读出凉的感觉吗?指名读。

  找一找,课文还介绍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2、汇报:“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板书树叶(3分)

  说得真好,你们看,出示图片,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

  你们想像一下,飘落下来的树叶像什么?

  一片片表示有很多的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谁能读一读这句话?指名5人,

  树叶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来呢?(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拿起书,谁能给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2生。

  继续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3、汇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板书:天空

  4、那么蓝,那么高就是很蓝很高,谁想读读这句话,把天空又蓝又高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4、汇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板书:大雁)

  5、谁能读出相关的句子。

  师:出示图片,大雁一会儿排**字,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表示很短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你能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自己再小声的把这句话读一读。谁能自己读了。谁还想试试。你再试试。一起读读行吗?就这句话,谁还有不明白的吗?

  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呢?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大雁的知识?(大雁是候鸟,天气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到北方来生活。)

  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接着来说,这篇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5、汇报:“田野里,棉花白了,高粱红了,稻子黄了,丰收的季节到了。”板书:田野。

  6、在这一段里,老师发现了好多表示颜色的词,你找到了吗?快用笔圈起来吧。你能看着图,照刚才的样子说一说吗?庄稼成熟了,丰收的季节到了,你高不高兴啊?你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试读、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四、结合板书,指导背诵。

  师:指着板书总结“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了下来,天空又蓝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田野里,农民们丰收了。秋天是这么美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连起来,美美地的读一读。他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小声的跟着他背一背,你们声音小一点,他声音大一点。”指名读,奖励红苹果。

  下面请你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背一背,背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的板书。

  (借助板书,引导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同学们学得可真好,这么短的时间,不但会读了,还会背了。你们可真棒!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你发现了吗?(庄稼成熟、空气干燥、多风、果实成熟、小动物开始准备过冬、增加衣服了、易发病、苍蝇蚊子没有了等等)

  六、结合板书,总结全文1分钟

  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3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偏旁,偏旁的学*和掌握对于学生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的3个偏旁,都是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的。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木、口、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立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要注重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降低难度。如“秋、叶、会”等合体字可以在学会新偏旁的基础上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有的可以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飞”就做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片、个”都是量词,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说说“一片()、一个()”,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字的印象;有的可以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如“树叶、秋天”;有的可以对比着认一认,如“大”可以结合“小”字来识记,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字词有相反的意思。教师在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充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扩展词汇。如“秋天、天气、大树、树叶、纸片、个子、飞鸟、飞走”。

  2、写字。

  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本课要学写新笔画横撇。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中,“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以区别,指导学生在写好“了、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写“子、大”。

  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可以组成一些新词,如“日子、大人、大雨、大山”。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

  1、朗读指导。

  正确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轻声的读法。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建议教师通过范读,学生跟读,感受“凉了、黄了、叶子、来了”这几个词语中两个字前后轻重的变化。也可以边读边配以轻重变化的击掌声或呈现词语时前后两个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不同,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

  关注词语连读,不唱读。在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秋天来了”。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感。困难较大的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读。

  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如“一片片、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可以采用对比读的方式,分别读不变调和变调的一串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音韵美。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美丽的秋景,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验,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背诵在课堂上进行。

  2、理解运用。

  导入部分建议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尤其是四季如春的地区更需要提供图,以便于学生建立秋天天气转凉,树叶变黄等直观感知。

  大多数地区的学生对秋天树叶黄了、落了的景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大雁南飞的情景,可能不熟悉,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复述生活经验等直观手段,增进学生的了解,引领学生走进秋天的情境。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特征,可以通过表演、视频等方式,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体味秋天的情趣。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可通过把“那么”换成“非常、很”等,帮助学生理解“那么”表示程度深,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个句子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或者提供大雁南飞时两种不同队形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变化快,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课文中出现的“那么……那么……”“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有的老师希望能用其中的句式指导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来说,这个要求放在一年级上册是不适宜的。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不要随意添加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3、课后练*。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数数本课有多少个自然段,然后按自然段逐段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3、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丽,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初步感知课文,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象。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生字、新词。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

  1、生字教学PPT

  2、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做诗文描绘的景象的PPT。

  3、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诗文。

  学生:

  1、回忆以前学过的秋天的诗文。

  2、整理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去秋天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四季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欣赏一组秋天的图画。

  2、在我们所有热爱生活的小朋友的眼中,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这节课,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中感受秋天吧!简介作者。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脉络

  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1、自由读课文。2、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

  由字及词,先读加拼音的,然后去掉拼音再练读。

  4、本课的生字不少,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说出你的推荐理由。

  (提醒孩子注意左右结构字的写法。“袍”与衣服有关,所以是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柔”第四笔带钩,“梳”字右边部分上面不要丢掉点。)

  三、教学第一小节。

  1、问:为什么说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生自由说,教师总结,并相机板书。

  四、拓展延伸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6)

——一年级《秋天》教案 菁选

一年级《秋天》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秋天》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秋游、赏花和绘画等活动,激发学生亲*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征,知道北京市花和市树的形态和*性特征。

  教学重难点:观察比较市花和市树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秋游去

  1、自由发言:秋游时,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向同学介绍介绍。

  2、看图:说说他们都去了哪里,在干什么?

  3、说说到了秋天,你看见游客到我们这个地方游玩什么?

  :我们爱大自然的秋天,秋游不仅可以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呢!

  二、认识市花和市树

  1、出示菊花和月季花图:找一找哪朵是菊花,哪朵是月季花?

  2、看图,观察比较这两种花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

  3、描述一下自己看见过的菊花和月季花的'颜色,说说他们的气味有何不同。

  4、出示各种各样的菊花和月季花图:欣赏它们的美。

  5、出示国槐和侧柏图:找一找哪棵是国槐,哪棵是侧柏?

  6、观察比较两种树的叶、花、果实、气味等形态特征。(小组合作)

  7、说说自己都在那些地方见过这两种树和花。有没有人破坏它们,谈看法。

  8、教师这两种花和树是北京市的市花和市树。要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9、想一想:如何把秋天的景色留住?(画画、儿歌、照相、找诗……)

  课后反思:

  学生还不能准确的记住学过的知识点,还需要多复*巩固。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秋天。

  2、能体会作者练字的精妙之处。

  3、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剖析,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

  4、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去,品位诗独有的艺术魅力,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5、通过创作诗歌来体会秋天特有的魅力,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可由前两课自然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2、默读课文

  3、读一读,写一写,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天》。

  4、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自然、有感情地朗读。

  5、逐节研讨。

  研讨目的.:理解每一节诗的意思。

  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教师点播引导的方向,可依语言分析揣摩的一般步骤要求。

  6、齐声朗读,尽量达到背诵。

  7、再创造实践:

  写一首短诗,题目为《我眼中的秋天》。全班交流,体会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分类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秋天景物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亲*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知道一些常见的植物叶的.颜色在秋天会发生变化。

  第一课时

  9月22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课件,提问:

  (1)谁知道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

  (2)你感到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二、出示课题

  1再次欣赏美丽的秋天。

  2问题:

  (1)秋天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

  (2)你认为什么颜色可以代表秋天?

  (3)谈谈你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讨论,交流

  3带领学生欣赏秋天的画。

  出示看看画家是怎么描绘秋天的。

  说一说:

  (1)家乡哪些植物在秋天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点是树叶的变化)

  (2)自己家的院子和夏天比时,有何不同。

  4儿歌:秋天到,天气凉,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5你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观察能够说出秋天的变化。

  第二课时

  9月26日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秋天植物叶子的显著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激发学生亲*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叶的变化

  2教师展示自己采集的叶子,让同学们认一认。(杨树叶,松树叶,银杏叶等等)

  3观察叶子的显著特征,并说一说是什么叶子,有何特征,互相补充。

  4课件:教师出示相对应的植物,学生给叶子找家。(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和它们的叶子)

  5学生对照观察自己叶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叶子的形态。

  6以组为单位,共同观察本组同学所植物的叶,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7将本组的叶子进行分类,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尝试合作,体验成功)

  8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体会更多的分类方法。

  9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设计说明:

  阅读一篇文章就是打开阅读世界的一扇窗户。这篇课文,描绘了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大自然的情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可以采取图文结合,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注意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乛”。

  2.学*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2.引入新课《秋天》。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

  (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指导学生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组织学生游戏。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朗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第3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

  5.指名读。

  6.引导齐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看图,背诵。

  2.师生会背。

  3.指名背诵。


一年级《秋天》教案6篇(扩展7)

——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天》优选【五】份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2.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讨论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寻找秋天,你找到了什么?

  (估计:树叶、果实熟了、天气变化等)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秋天。

  齐读第5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借助音节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

  4.标一标本课有几句话。

  三、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分句朗读:

  第一句:(1)指导生把这个长句子读正确。

  (2)自己读这句话,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自己正确的再读这句话。

  (3)范读

  生注意师是怎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的。

  (4)生自己体会读。

  过渡: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文中的小朋友怎么说的?快读一读2——4句。

  (1)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

  (2)小组讨论、交流。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指导如何讨论(1)每个人都发表意见。

  (2)组长注意听。

  (3)组员倾听,发表不同意见。

  (4)集体交流,指导朗读。(评读:熟练、感情、语气)

  讨论:小文、小方、小力说秋天是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各指的是什么?

  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第5句:

  (1)最后一句结束的`是什么号?(问号)

  (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自己读读,师指导读,指名读。)

  (3)自由发言: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2.诵读品味

  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指导:按句背、连起来背

  (1)生独自试背

  (2)检查背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到了秋天多彩的颜色。愿你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美丽的秋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2、引导学生通过学*课文和生活中的观察,了解秋天的特点。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惯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 看音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标序号)按自然段再来读一读,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读带拼音词语。 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5、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读)

  6、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老师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 (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田野)板书

  2、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如果换成天气冷了行不行?为什么?你试着填上合适的词。

  (课件) 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理解一片片叠词的使用。

  读的时候语速慢些。叶子是慢慢从树上落下来,读的时候也的慢点。

  3、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抬头看看外面的蓝天,没有那么多云,看起来真的是又蓝又高。那么那么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指导读)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也说一句话吗? 师生合作读。

  4、秋天的天空是又蓝又高。那么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呢?第三自然段。

  田野里,棉花白了,高粱红了,稻子黄了,丰收的季节到了。 在这段里,老师发现了好多表示颜色的词,你找到了吗?用笔圈起来。这些词在读得时候可以读得重一点,庄稼成熟了,丰收的季节到了。你高不高兴啊?那就读出喜悦的心情吧! (看图背诵) 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你发现了吗?

  5、秋天是这么美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让我们美美的把课文完整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借助板书,引导背诵)

  四、总结全文。

  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这个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的美丽,你们说好吗?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本课生字,理解词意。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学*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了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有一位山东作家,叫王宜振,他写下了一首非常美的描写秋天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

  2、指名朗读

  有不懂的词吗?

  3、再读,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

  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4、你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都看到了什么?那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三、学*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哪个字使整段都充满了生命力?

  2、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苹果——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

  桂花飘香,菊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这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写处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读诗歌,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继续感受诗歌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感受这美好的秋天。

  二、品词析句

  1、秋天,凉风**,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秋天来到(),在那儿()。

  2、秋风所到之处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说吗?

  秋风飘到()()。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