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

日期:2022-11-09 00:00:00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钓鱼、分鱼的活动,练*将三个数按组成关系排四道题,发展心算能力。

  2、培养积极思维及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鱼若干(鱼上面数字1~8)、猫头饰若干。

  学具:每组若干只盆子及鱼(也有数字)。

  【活动过程】

  一、钓鱼出示池塘,你们看有什么?(鱼)今天老师做猫妈妈,你们做小猫,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好)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钓鱼,这些鱼上都有1个数字宝宝,请小猫钓三条鱼,要求三条鱼上的三个数能排出四个算式。

  1、老师先钓数字为1和8的两条鱼,请幼儿再钓一条(数字为7),可排出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1+7=8,7+1=8,8—1=7,8—7=1。

  2、刚才那么多小猫只吃这么点鱼,太少了,我们再来钓两条,多吃一点。

  老师再钓数字为6和2的两条鱼,请他们补钓一条鱼(数字为8),三个数也能排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2+6=8,6+2=8,8—2=6,8—6=2。

  3、请幼儿独自钓三条鱼(鱼的数字分别为3、5、8或4、4、8),分别请幼儿进行三个数排四个算式的口算练*。

  二、分鱼每组桌上有若干只盆子,若干条鱼。

  1、要求各组的幼儿协作分鱼,每只盆里放三条鱼,这三条鱼上的数能排四个算式。

  2、幼儿动手分鱼鼓励幼儿很好地配合,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如在分鱼过程中,有一只盆里的鱼不成功,就应想办法将不同盆里的鱼进行调换,使五只盆里的三个数都能排四道题。

  三、奖鱼(活动延伸)

  今天小猫真能干,钓了许多小鱼,猫妈妈也钓了许多大鱼,这些鱼要奖励给猫宝宝,猫妈妈有要求,要求把鱼后面的题目做对,才奖给你。(到区域角去练*)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10以内的连加,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PPT,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10的加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师:你们看前面山有蝴蝶,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先2有只蝴蝶在草地上,在来了3只、后面有来了5只蝴蝶,一共有10只蝴蝶)

  (2)师:谁能列一道连加算式题?(2+3+5=10)

  (3)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有2只蓝色的鸭子河里,有6只__的鸭子草地,后面有来了2只大鸭子,图上一共有10只鸭子)

  (4)师: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2+6+2=10)

  (5)师:走的好累呀,我们到树底休息一会吧!看,苹果呀!有三棵苹果树、左边有苹果树有3个、中间4个右边有3个。

  (6)师:谁能列一道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3+4+3=10)

  (7)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

  (沙滩有8只大乌龟、草地有1只乌龟、后面有来了一只乌龟)8+1+1=10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10连加。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8的第一、二组加减。

  2、探索根据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并列出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

  3、用较准确、完整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意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8的第一组实物图七张、第二组实物图五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和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8的组成--玩碰球游戏。

  2、学*8的第一组加减。

  (1)学*8的第一组加法。

  出示3张实物图,引导幼儿说说图上说了些什么?并看图列算式记录它的意思(7+1=?)说说7加1等于几?(7+1=8)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再出示另外3张图片,让幼儿选出一张正确的答案。启发幼儿完整地讲述图意。读一读算试。

  (2)学*8的第一组减法。

  出示3张实物图,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意再记录(8-1=?),然后启发幼儿选出正确的答案图,完整讲述这三幅图的意思,读算式8-1=7两遍。

  3、学*8的第二组加减。同8的第一组加减教学。

  二、操作活动。

  1、幼儿用书第10页的观察房子的颜色,列出8的第一组加减算式。

  2、观察第11页上的实物的颜色,列出8的第二组加减算式。

  3、仔细看图,讲述图片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图,并打√,然后列出8的第二组加减算式。

  4、直接写出答案。

  5、开火车游戏:操作8以内的加减算式卡片。

  三、活动评价。

  1、带领幼儿看操作记录,鼓励幼儿大胆地看图讲述图片内容。

  2、请个别幼儿读读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儿看着自己的验证。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学前班数学教案10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半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时钟模型每人一个,1—12的数字头饰一套。

  2、大时钟两个。

  活动过程:

  1、拨钟听时间,复*整点及对表盘结构的认识。

  2、学*看半点。

  (1)动画城每天什么时间播出?引出半点。

  (2)出示两个大时钟,一个是整点,一个是半点,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二者指针的不同,认识半点。

  (3)拨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3、幼儿操作。

  (1)幼儿验证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2)教师说出一日活动的安排时间,让幼儿练*拨整点,和半点。

  4、游戏巩固《分针带着时针转》。

  12名幼儿戴1—12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拉成圆圈,表示一个大表盘,再请2名幼儿扮分针,1名幼儿扮时针,在圆内边念儿歌边转圈。儿歌结束两针要指向教师事先要求的时间,扮数字的幼儿当裁判看是否正确。

  儿歌:小钟表啊,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睁大眼睛仔细看,现在究竟是几点?

学前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四)延伸活动—有趣的小卡片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3

  教学活动设计:4的组成

  教学内容:学*4的组成

  设计思路:

  新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4的组成。

  2、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教学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兔妈妈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一个叫宝宝,一个叫贝贝。今天,兔妈妈拔了4个萝卜回来,要分给宝宝和贝贝吃。你们知道兔妈妈可能会怎么分?兔宝宝和兔贝贝都要有萝卜,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444

  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132231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知识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活动延伸: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4还有其它的分法,谁知道?(4分成3份……)我们下次再学。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今天学的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教学反思:

  课堂对于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上好一节很成功的课并非易事,教师必须认真的设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学前班的孩子具有很明显的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的效率成为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的活动。活动单一的训听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们让幼儿不仅用口唱,用耳听,而且采用了综合动作、语言、游戏、表演等丰富的表现形式。我们合理运用这些辅助手段引起幼儿积极的学*氛围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使用游戏活动同时作用于孩子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思维也很敏捷,有时候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会激发我的一些教学灵感,让我将本来无趣的教学环节变得生动活泼。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阵地,我们要创设开放型情境,鼓励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孩子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课中运用游戏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学前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2、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

  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

  (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

  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2、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学前班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8、9和10;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8、9和10;

  4、会写8、9和10。

  教学重、难点:

  写8、9和10。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数字卡片8、9和10、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8、9和10 20分钟,写8、9、10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课件)数喜羊羊,青蛙,鸽子。

  2、看尺子填数字。

  3、数珠子。

  4、看点点写数字。

  二、新授

  1、(出示课件)数一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吊环?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 分别引出8、9、10。

  2、指名生上来写数字。

  3、指名根据数字画点点。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数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抢答某数的前后是几?

  三、作业

  写8、9、10各写了5排。

  教学反思:

  8很多孩子写不好,有的能连写,有的不能连写。9的孩子写得真的像个球。有部分孩子把10写反。

学前班数学教案6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

  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

  “图形二次分类”主要让幼儿和教师一起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再进行第二次分类,等幼儿初步掌握好二次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学*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惯。

  活动重点:学*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三、教学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四、教学方法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师:咦?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们它们几个呆在同一个房间,实在是太挤了,于是发生了争吵,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分家,好吗?首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4、小结:现在,请你看一看,现在每个房间里的图形宝宝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房间了,可是,刚刚我还是听到了争吵声,原来,它们还是觉得房间太挤,还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家,你们愿意吗?“看看红房间里的图形宝宝,它们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可是,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1)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图形宝宝分家的?分下来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

  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

  六、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来进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学前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音乐坐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形状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

  4.幼儿操作。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5.复*巩固。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题,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结束部分:教师奖评小结,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二次分类的理解让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幼儿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我不断地尝试、变换多种活动方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更喜欢上数学课。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学前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并统计、记录。

  2.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种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类记录卡。

  2.音乐《找朋友》。

  3.幼儿学*资源3第20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幼儿操作模切卡片,将树叶抠下,仔细观察,讨论这些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些树叶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清幼儿给树叶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1)请2~3名幼儿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分类的,分的结果如何。鼓励幼儿大胆连贯讲述,并进行集体验证。

  (2)引导幼儿知道同样的树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请幼儿阅读幼儿学*资源3第20页,分类并记录,相互交流分类的方法及结果。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儿站成一圈,请出6位幼儿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儿边拍手边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请幼儿说一说找到的好朋友是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戏可进行3次,教师提醒幼儿按衣着、性别、头发等特征来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1.关注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家庭中橱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种物品的摆放等

  2.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分类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动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以主题内一个故事的内容激趣引入,幼儿兴致很高,在探讨分类的方法时,幼儿纷纷发言,在指名板演时欲欲跃试。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树叶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结束时,设计送树叶回家这个游戏,既进一步强化了分类,又使幼儿认识“叶落归根”的自然规律了,增长知识。整堂课,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学*,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乐趣。本课存在的不足是,对幼儿自主探索的重视不够,如果一开始直接去捡树叶回来就让他们试一试分类,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学前班数学教案9

  教学活动设计:4的组成

  教学内容:学*4的组成

  设计思路:

  新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4的组成。

  2、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教学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兔妈妈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一个叫宝宝,一个叫贝贝。今天,兔妈妈拔了4个萝卜回来,要分给宝宝和贝贝吃。你们知道兔妈妈可能会怎么分?兔宝宝和兔贝贝都要有萝卜,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4 4 4

  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 ∧,

  13 22 31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知识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活动延伸: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4还有其它的分法,谁知道?(4分成3份……)我们下次再学。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今天学的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教学反思:

  课堂对于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上好一节很成功的课并非易事,教师必须认真的设计教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学前班的孩子具有很明显的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的效率成为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的活动。 活动单一的训听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们让幼儿不仅用口唱,用耳听,而且采用了综合动作、语言、游戏、表演等丰富的表现形式。我们合理运用这些辅助手段引起幼儿积极的学*氛围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使用游戏活动同时作用于孩子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思维也很敏捷,有时候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会激发我的一些教学灵感,让我将本来无趣的教学环节变得生动活泼。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阵地,我们要创设开放型情境,鼓励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孩子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课中运用游戏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学前班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

  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活动组织: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两个两个数,直至把

  棋子全部拿掉。

  活动结束收回插板。

  活动延伸,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第2课时计数

  教学内容:继续学*按数群计数

  教学目标

  1、学*1-20按群计数,5个5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活动组织: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5个红棋子,再插5个黄棋子,5个蓝棋子,5个绿棋子,一共2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动结束收回插板。

  活动延伸,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第3课时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并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的良好学**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品质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

  操作发现法。

  教具、学具:1~5的数字卡片,5个正方形,5颗豆豆。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数数练*:顺数1~5,再倒数。

  2.手指表数:教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手指表示。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激发学*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拿出4个正方形,然后把它们分成两份,分分看,有多少种分法,看谁的方法多。如果自己有困难,可以同位互相帮助。分好后,可以同位交流。2.交流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都把4个正方形分成两份,现在谁愿意告诉老师你自己的分法。(让学生回答)刚才,大家都想出了那么多方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现在老师请你们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一个也不漏呢?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有按顺序分的,马上让他上台展示)现在,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请他来教教大家。(让这位同学上台展示)展示如下:

  3.全班同学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

  4.引导写出4的组成:把刚才用学具摆的用数字表示,该怎样写呢?板书:

  5.指导读4的组成,读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4分成1和3与4分成3和1是一样的。

  6.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分正方形的方法来发现4的组成,那5的组成你们会吗?

  7.小组探究5的组成,教师巡视指导。

  8.检查学*情况,让学生汇报后,指名板书出5的组成,最后整理如下:

  9.自学3和2的组成。

  10.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5以内数的组成,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三、巩固练*

  1.玩猜一猜的游戏。

  (1)教师示范:告诉学生老师有5颗豆豆,现在老师分两只手拿着,右手有1颗,那请你们猜猜老师的左手有多少颗豆豆。为什么?学生说出:因为5可以分成1和4,所以左手有4颗)再变着数猜。(2)师:老师请你们拿着豆豆,同位互相猜。(3)师:老师再请你们和书上19页的这位小朋友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把猜的结果写在书上。2.举数字卡片练*:教师任意出示一个数,学生举出相应的组成。如:教师出示4,学生可以举出1和3或者2和2的数字卡片。

  3.连线练*(先连组成5的,再连组成4的)4.在方框里填数5.同位互相说说5以内数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然后教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要求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五、作业把5以内数的组成说给家长听。

  六、课堂效果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5以内数的组成,又通过各种练*,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组成。

  第4课时5的加法

  教学内容:5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的含义2.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5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1、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2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几张图片,了解身边的物体,引入长方体的学*。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新知探究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练*。

  请你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12条棱可以分成6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巩固提升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5)厘米。

  (2)这个长方体中棱长是5厘米的棱有(8)条。

  (3)这个长方体的右面是什么形状?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长方体的右面是正方形,和它相同的是左面。

  (4)前面是什么形状?和它相同的面有哪些?

  前面是长方形,和它相同的面有后面、上面、下面。

  3、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板书

  长方体的认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2

  教材分析: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

  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精美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在认识、感受10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数感,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好数学有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个一就是一个十”的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点数复*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红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邻数问题。

  2、点数奶奶家的门牌号码:1—9

  二、跟随情境,学*新知

  1、师:奶奶家已经有9个小朋友等着和小红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观感受10以内数的顺序关系。

  3、分别出示摩托车和自行车,比较大小。

  4、情境教学10的分解。

  5、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练*10的组成。

  6、“两个数凑成十”游戏。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三、探索发现,书写表达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你会怎么记住它?(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田字格里练*写10,并把好的贴在“作品栏”里。

  4、用“10”说一句话。

  四、熟悉题型、巩固练*

  1、填空

  2、连线

  3、涂色

  五、师幼游戏、感受快乐

  1、操作:捆小棒

  师:我们走过山洞就来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让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请同桌两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个十,让小朋友举起“一捆”说: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游戏:“找朋友”

  教师拿出一张数字卡片,说:“我是1,谁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凑成10的卡片的幼儿快速说:“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

学前班数学教案3

  教学活动设计:4的组成

  教学内容:学*4的组成

  设计思路:

  新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4的组成。

  2、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教学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兔妈妈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一个叫宝宝,一个叫贝贝。今天,兔妈妈拔了4个萝卜回来,要分给宝宝和贝贝吃。你们知道兔妈妈可能会怎么分?兔宝宝和兔贝贝都要有萝卜,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444

  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132231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知识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活动延伸: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4还有其它的分法,谁知道?(4分成3份……)我们下次再学。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今天学的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教学反思:

  课堂对于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上好一节很成功的课并非易事,教师必须认真的设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学前班的孩子具有很明显的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的效率成为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的活动。活动单一的训听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们让幼儿不仅用口唱,用耳听,而且采用了综合动作、语言、游戏、表演等丰富的表现形式。我们合理运用这些辅助手段引起幼儿积极的学*氛围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使用游戏活动同时作用于孩子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思维也很敏捷,有时候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会激发我的一些教学灵感,让我将本来无趣的教学环节变得生动活泼。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阵地,我们要创设开放型情境,鼓励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孩子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课中运用游戏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学前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幼儿不受颜色、大小的影响进行分类活动。

  2、巩固点数的方法,并能说出总数。

  3、幼儿乐于动手操作,喜欢与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区分红绿两色的学*经验。

  2、教师准备

  ①背景苹果树6颗,红、绿两色的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若干。

  ②幼儿操作果盘,苹果的筐子三个。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白版课件引入,帮老爷爷摘苹果。出示老爷爷,小朋友们帮助他摘苹果

  二、教师出示6颗苹果树背景图,巩固点数方法,并说出总数。

  师:小朋友我们来到了老爷爷的苹果园乐,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棵苹果树?

  幼:6棵。

  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幼:红色,绿色。

  师:我们用小手指指看红色的苹果在哪,绿色的苹果在哪,请小朋友指指看。

  幼:幼儿自由点指红色苹果,绿色苹果。

  师:这些苹果都一样大吗?幼:不一样大。

  师:我们再找找看,大苹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苹果又藏在哪里?

  三、请幼儿帮助老爷爷摘苹果

  1、老爷爷请我们小朋友帮小妹妹摘苹果,摘什么苹果呢?摘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提问幼儿要摘几个苹果?幼: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师:这是小妹妹的果盘,请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果盘里,开始摘。

  2、老爷爷让小朋友给小弟弟来摘苹果,这次摘得和刚才的不一样,要摘什么苹果,一个大苹果,两个小苹果,请小朋友们重复老师的话,听好要再去摘苹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们给他摘的苹果非常开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欢吃苹果,小朋友们喜欢吗?吃苹果有什么好处?幼:吃苹果有营养,吃苹果洁齿,吃苹果有助于消化,让幼儿共同了解吃苹果的好处。

  4、师;请小朋友为自己来摘苹果,摘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一个绿色的大苹果和一个红色的小苹果。教师出示三个篮子,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你们发现了没有?幼:篮子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老一会请小朋友把大大的红苹果放在大大的红篮子里,大大的绿苹果放在大大的绿篮子里,小小的红苹果放在小小的红篮子里。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

  四、活动自然结束。小朋友们今天真棒,我们帮老爷爷摘了这么多苹果,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快听,老爷爷和我们说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学前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数字6教学难点: 理解6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6的数数,认识数字6)(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份。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教学反思:

  2学前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7

  活动目标

  ⒈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⒉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惯。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一游戏捕鱼

  ⒈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⒉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⒊集体送鱼。

  二认识数字7

  ⒈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⒉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游戏猫捉老鼠⒈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⒉幼儿操作四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教学反思:

  3学前班数学教案:学*7的加法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看图学*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教学反思:

  4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粗细

  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1.幼儿操作任意排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学前班数学教案9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10的组成时间:

  执教老师:全宏丽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活动准备:

  1、教具:10张小动物卡片、1---10的数字卡。

  2、学具:小朋友操作学具。每桌10个小正方体……活动过程:

  一、复*9的`组成

  出示9的组成卡片,让小朋友读一读。

  二、教学10的组成

  1、出示10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

  2、引导学生把10个小动物分成那两个部分。

  3、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4、小朋友动手操作

  让小朋友自己分一分。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加法应用题

  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两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

  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6+4=10(个)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10的组成,让小朋友们读一读10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安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天*盐萝卜白菜南瓜(一个)菠萝(一个)两个苹果西瓜一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把物品放在桌上,让几位同学上来,把物品放在手里,感受一下哪种物品轻?哪种物品重?今天我们就来带领大家学*"比较轻重"。

  2、新授课①把一个苹果和一个南瓜放在天*称上,南瓜一端往下沉,苹果一端往上翘。让孩子们举手说:"南瓜重,苹果轻"。

  ②再称南瓜和白菜教师把南瓜和白菜分别放在天*的两侧,天*一直保持*衡。说明白菜和南瓜一样重。

  ③依次称出不同物品。

  3、课堂练*看课本30页,根据小动物们在天*谁重?谁轻?并按从重到轻在()里填上序号。

  教学小结: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天*的状态,比较物体的轻重;观察图示,运用推理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反思:

  让孩子理解几组中从重到轻交叉换位思考,部分学生难于掌握,要多实践,对比。

  教材分析: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

  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精美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在认识、感受10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数感,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好数学有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个一就是一个十”的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点数复*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红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邻数问题。

  2、点数奶奶家的门牌号码:1—9

  二、跟随情境,学*新知

  1、师:奶奶家已经有9个小朋友等着和小红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观感受10以内数的顺序关系。

  3、分别出示摩托车和自行车,比较大小。

  4、情境教学10的分解。

  5、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练*10的组成。

  6、“两个数凑成十”游戏。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三、探索发现,书写表达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你会怎么记住它?(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田字格里练*写10,并把好的贴在“作品栏”里。

  4、用“10”说一句话。

  四、熟悉题型、巩固练*

  1、填空

  2、连线

  3、涂色

  五、师幼游戏、感受快乐

  1、操作:捆小棒

  师:我们走过山洞就来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让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请同桌两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个十,让小朋友举起“一捆”说: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游戏:“找朋友”

  教师拿出一张数字卡片,说:“我是1,谁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凑成10的卡片的幼儿快速说:“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6教学难点:理解6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6的数数,认识数字6)(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份。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2;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1—2;

  4、会写1和2;

  教学重、难点:

  写1和2

  教学准备:

  1、课件、贴纸、数字卡片

  2、可数的物件

  教学时间:学*1—220分钟,写1和2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

  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

  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

  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手、小脚图片各6张,操作题5张;

  2、红、黄、绿雪花片各5份,篮子15个;

  3、音乐《数高楼》;记号笔;红、黄、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老师来做动作好吗?请小朋友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剁了几次脚?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边说边展示教具)再往后要怎么排?

  小结:看来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只要看懂了前面的规律,大家就知道后面接着应该排什么了。咱们按照这个规律再来试试看(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桌上有些积木,请你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积木,来给他们有规律的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待会老师要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小朋友比比赛,看看哪一组的排法更多。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一局结果。

  三、根据不同形状排序。

  圆形的雪花片你们排的那么好,那用不同的图形能不能排。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把雪花片收好。

  逐一出示前四张图片。接下去要怎么排,谁来帮帮我?提示幼儿寻找规律。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表示同意。

  出示第五张图片。什么的数量变?怎么变的?(引出的概念。)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减少的,叫递减。那依次增多呢?(叫递增)

  四、学*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1、幼儿分组操作。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局比赛,请小朋友们按递增或递减的方法来给雪花片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看看这一局,你们能不能反败为胜。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二局结果。

  五、宣布比赛结果,进行奖励。

  收拾好桌上的雪花片,到老师这领取小礼品。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有规律的排序?是怎么排的?你觉得有顺序的排列好吗?为什么?

  教学目标:

  1、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连续退位减法,并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3、在合作学*中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法

  点拨法 启发引导法

  学法

  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

  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测评反思(5分)

  1、 口算(卡片)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6篇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

  复*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

  学*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学*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

  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

  学*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

  学*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

  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

  学*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8和9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二周

  学*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分类、复*排序和序数

  复*形体、区分形体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二、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惯。

  三、教学目标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惯和作业*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五、活动进度

  第一周1、按群计数

  2、序数的运用

  3、6的分解组合(一)

  第二周1、6的分解组合(二)

  2、6的加减(一)

  3、6的加减(二)

  第三周1、互换关系

  2、复*几何图形

  3、类包含关系

  第四周1、7的分解组合(一)

  2、7的分解组合(二)

  3、7的加减法(一)

  第五周1、7的加减法(二)

  2、互补关系

  3、活用基数和序数

  第六周1、时间的变换

  2、学会看时间(一)

  3、学会看时间(二)

  第七周1、学会看时间(三)

  2、计算时间(一)

  3、计算时间(二)

  第八周1、8的分解组合(一)

  2、8的分解组合(二)

  3、8的加减法(一)

  第九周1、8的加减法(二)

  2、竖式加法(一)

  3、竖式加法(二)

  第十周1、竖式减法(一)

  2、竖式减法(二)

  3、9的分解组合(一)

  第十一周1、9的分解组合(二)

  2、9的加减法(一)

  3、9的加减法运算(二)

  第十二周1、等量转换

  2、认识"<"和">"

  3、比较大小

  第十三周1、比较的可逆性和相对性

  2、比较的传递性

  3、10的分解组合(一)

  第十四周1、10的分解组合(二)

  2、10的加减法(一)

  3、10的加减法(二)

  第十五周1、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2、复*10以内的加减法(一)

  3、复*10以内的加减法(二)

  第十六周1、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3、看图编应用题

  第十七周1、根据算式编应用题

  2、哪是它们的家

  3、巩固复*

  一、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2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数一数,比一比

  第二周:1-5的认识

  第三周:加减法的认识

  第四周: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五周:1-5的加减法

  第六周: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七周:分类

  第八周:6-10的认识

  第九周:6-7的加减法

  第十周:8-9的加减法

  第十一周:10的加减法

  第十二周:10以内的加减法复*

  第十三周:11-20各数的认识

  第十四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法

  第十五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减法

  第十六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复*

  第十七周:认识钟表

  第十八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九周:加减法复*

  第二十周:总复*

  六、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

  复*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

  学*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学*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

  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

  学*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

  学*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

  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

  学*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8和9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二周

  学*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分类、复*排序和序数

  复*形体、区分形体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学生分析

   有学生41人。全部进入学前班,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刚入学,年龄小,坐不住,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惯、行为*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惯,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学**惯。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想方设法多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师生融为一体,使学生尽快良好的形为*惯。

  四、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二、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惯。

  三、教学目标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惯和作业*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学前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学前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班的数学,本班有孩子xx人,女孩xx人,男孩xx人。回顾这学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孩子们自立、自理,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孩子们的发展。先将本学期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如下:

  一、坚持直观教学。

  我在教孩子们学*数的组成及加减的时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帮助我教学。如我在学*10的组成及加减时,我设计的主题是果园,孩子们看到图片内容很快提出:树上有5个苹果,树下有5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还有的孩子问:树上原来有10个苹果,掉了5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可见形象直观的图片教具,是帮助孩子提问和学*的最好帮手。

  二、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们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渡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老师提供的环境中,学会提出一定性有价值的问题。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孩子们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孩子们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孩子们的好奇心稍纵即逝,才能引起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进行每一次数学活动时,我都要准备丰富多彩的教具,为孩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色彩和图片去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孩子学*的'兴趣。

  三、加强培优辅差工作。

  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我总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教会家长的辅导方法,在与家长共同努力下,效果不错哦。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尽量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孩子!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由于学前班的小朋友年纪小,还不知道学*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自觉学*的良好*惯。还有个别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还没有掌握好。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的良好*惯。

  2.与家长或监护人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学生的学*和生活情况。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

  复*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

  学*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学*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

  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

  学*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

  学*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

  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

  学*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8和9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二周

  学*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分类、复*排序和序数

  复*形体、区分形体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惯。

  1、本学期将学*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学前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十)份

  在开学初,我根据学前班数学的教育目标和本班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出适应幼儿发展的教学计划。努力钻研教材,并系统的、有目的的制定出每周教学计划。并认真备课,准备教具,让孩子在开心愉快的情况下学*知识。

  在教学中,我能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体。在学*中,我和孩子是一个整体,我以孩子王的身份来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孩子学*兴趣,并把多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学到更好、更丰富的知识。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并且对听过的故事记忆深刻,如果我能把数学课与语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孩子们一定会兴趣大增,于是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果我和预想的结果一样,孩子们真的对数学有了新的体验,兴趣大大的增强了。

  例如我在教孩子们学*6的组成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认识"6",让孩子们想象一下“6”想什么?孩子们想象很丰富,“像勺子”,“像口哨”等,于是我就根据孩子们说的"像口哨"创编了一个故事:“6妈妈吹着口哨带领小宝宝们去锻炼身体,6妈妈一共有5个孩子,它们是“1”“2”“3”“4”“5”。妈妈要求大宝宝一定要照顾好小宝宝,于是"1"宝宝和"5"宝宝一起拍皮球,“2”宝宝和“4”宝宝在跳绳,最后剩下“3”宝宝一个人,怎么办?妈妈就变了一个魔术,把"3"宝宝变成了双胞胎,于是"3"和"3"一起打乒乓球,大家玩的很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健康!"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6的组成。为了方便孩子记忆,我还把故事内容编成儿歌:1和5拍皮球,2和4跳跳绳,3和3打乒乓球。为今后的学*加减法打好基础。

  在学*加减法的时候,我同样根据这个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轻松的学到知识。如我在教孩子们学到6的加法的时候,我会为幼儿创造出一定的情节:小宝宝们玩饿了,想找妈妈吃东西了,于是小宝宝们手牵着手去找妈妈,小宝宝可别乱牵手啊,必须和它一起玩的小宝宝牵手才能找到妈妈,也就是1宝宝和5宝宝牵手才能找到6妈妈。教孩子们写出加法算式:1+5=6,加号前后的两个宝宝,可以相互交换位置,还可以写出:5+1=6。根据故事内容,孩子们很快写出:2+4=6,4+2=6,3+3=6.学*减法时,我为孩子们创造出妈妈和小宝宝们捉迷藏的情节:"有一天,6妈妈和小宝宝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6妈妈找到了1宝宝,问:"1宝宝和几宝宝在一起?"孩子们根据故事就得知,1宝宝和5宝宝在一起拍皮球."那么6妈妈找到了1宝宝,谁藏起来了?"孩子们很快得知是5宝宝.所以就是6-1=5,还可以根据这情节得知:6-5=1.用同样的情节和故事,让孩子们很快掌握:6-2=4,6-4=2和6-3=3。

  在故事的引导下,孩子们做加减法速度上比以前更快了,同时也避免了孩子总依赖搬手指的*惯.通过这半年的尝试,我还发现孩子们对数与数的组成不再混为一团了,做题的准确率大大提高.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喜爱,同样我的教学也越来越轻松.在我不断的努力下,我和孩子们终于找到了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老师提供的环境中,学会提出一定性有价值的问题。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幼儿的好奇心稍纵即逝,才能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幼儿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个数学课时,我都要准备丰富多彩的教具,为幼儿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色彩和图片去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幼儿学*的兴趣。我在教幼儿学*数的组成及加减的时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帮助我教学。每次我都设计有一个主题,如“动物园”、“大森林”、“我的家”、“果园”等等,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挖掘幼儿的问题能力。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我总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教会家长的辅导方法,在与家长共同努力下,考试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幼儿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自己想要的果子”,尽量多给幼儿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幼儿!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拓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小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小同学们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同学们设计多种活动引导他们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分类、数的分解、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4内的加减,(20以内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由于对同学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建议重点讲解暂时不将新课)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如认识钟表)、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小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来园学*时间及入园前的基础存在差异,孟凡越和常心怡两位小同学的'数学基础与张零予相比要强些,所以老师准备对张零予同学在教学进度上稍微放慢一点,以便其能跟上前两位小同学,总之老师因材施教带领同学们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来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学措施

  学前班数学学*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准备让数学知识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学*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条件帮助他们合理的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五、综合计划

  帮助并引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

  本学期为了在传授教养进程中提高学生喜好音乐的兴趣,我主要进行音乐知识和唱歌、律动、音乐游戏、音乐欣赏、节奏等方面的传授教养。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陶冶了情操,发展了孩子的音乐感想感染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表现力等。现对本学期音乐传授教养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学唱了《小红花》、《小乌鸦爱妈妈》、《数鸭子》、《火车开了》、《新年好》、《好妈妈》等歌曲。同时穿插了音乐律动、音乐游戏、歌曲表演、节奏等内容的传授教养。

  1、对于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对唱歌年夜多数很感兴趣,但在传授教养中也有厌恶的时候,由于孩子的五音不全、中气不足,也有不喜欢唱歌的时候,我就采取了多种形式用不同的有效方法进行诱导,完成了本学期的'传授教养任务。

  2、为了加年夜唱歌量,我就从感知音乐入手,教孩子拍手、跺脚、拍肩、拍腿等有节奏的动作,让他们参与到音乐传授教赡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传授教养效果。

  3、在传授教养中,我不追求动作的外在形式,而是注重动作的韵律感。只要儿童能够按照节奏活动,积极参与活动我就鼓励他们。

  本学期,经由进程传授教养我培养了他们年夜胆、坚强、自年夜、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愉快的态度,用他们感兴趣的体式格式发展基本功动作,提高了他们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他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丰富了他们的感性体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了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引导他们互订交流,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年龄小,吐字不清,节奏感不强,唱歌时总是走调;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部分孩子胆子小,不敢参与到其中;另外,一些孩子总是记不住歌词。这些环境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我的引导和鼓励不够,在今后的传授教养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以争取在音乐这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拓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小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小同学们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同学们设计多种活动引导他们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分类、数的分解、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4内的加减,(20以内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由于对同学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建议重点讲解暂时不将新课)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如认识钟表)、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小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来园学*时间及入园前的基础存在差异,孟凡越和常心怡两位小同学的数学基础与张零予相比要强些,所以老师准备对张零予同学在教学进度上稍微放慢一点,以便其能跟上前两位小同学,总之老师因材施教带领同学们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来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学措施

  学前班数学学*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准备让数学知识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学*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条件帮助他们合理的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五、综合计划

  帮助并引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

  一学期即将结束。在本学期学前班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学*态度。而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特征是我们在教育方面的要点。回顾这学期工作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这学期,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在学*活动中、愉快自主的接新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工总结如下;

  一、教育工作

  在教学中,我能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体。在学*中,我和孩子是一个整体,我以孩子王的身份来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孩子学*兴趣,并把多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学到更好、更丰富的知识。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并且对听过的故事记忆深刻,如果我能把数学课与语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孩子们一定会兴趣大增,于是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果,我和预想的结果一样,孩子们真的对数学有了新的体验,兴趣大大的增强了。

  例如;我在教孩子们学*6的组成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认识"6",让孩子们想象一下"6像"什么?孩子们想象很丰富,"像勺子","像口哨"等,于是我就根据孩子们说的"像口哨"创编了一个故事:"6妈妈吹着口哨带领小宝宝们去锻炼身体,6妈妈一共有5个孩子,它们是"1""2""3""4""5".妈妈要求大宝宝一定要照顾好小宝宝,于是"1"宝宝和"5"宝宝一起拍皮球,"2"宝宝和"4"宝宝在跳绳,最后剩下"3"宝宝一个人,怎么办?妈妈就变了一个魔术,把"3"宝宝变成了双胞胎,于是"3"和"3"一起打乒乓球,大家玩的很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健康!"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6的组成.为了方便孩子记忆,我还把故事内容编成儿歌:1和5拍皮球,2和4跳跳绳,3 和3打乒乓球.为今后的.学*加减法打好基础。

  在学*加减法的时候,我同样根据这个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轻松的学到知识.如我在教孩子们学到6的加法的时候,我会为幼儿创造出一定的情节:小宝宝们玩饿了,想找妈妈吃东西了,于是小宝宝们手牵着手去找妈妈,小宝宝可别乱牵手啊,必须和它一起玩的小宝宝牵手才能找到妈妈,也就是1宝宝和5宝宝牵手才能找到6妈妈.教孩子们写出加法算式:1+5=6,加号前后的两个宝宝,可以相互交换位置,还可以写出:5+1=6.根据故事内容,孩子们很快写出:2+4=6,4+2=6 ,3+3=6.学*减法时,我为孩子们创造出妈妈和小宝宝们捉迷藏的情节:"有一天,6妈妈和小宝宝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6妈妈找到了1宝宝,问:"1宝宝和几宝宝在一起?"孩子们根据故事就得知,1宝宝和5宝宝在一起拍皮球."那么6妈妈找到了1宝宝,谁藏起来了?"孩子们很快得知是5宝宝.所以就是6-1=5,还可以根据这情节得知:6-5=1.用同样的情节和故事,让孩子们很快掌握:6-2=4,6-4=2和6-3=3。

  在故事的引导下,孩子们做加减法速度上比以前更快了,同时也避免了孩子总依赖搬手指的*惯.通过这半年的尝试,我还发现孩子们对数与数的组成不再混为一团了,做题的准确率大大提高.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喜爱,同样我的教学也越来越轻松.在我不断的努力下,我和孩子们终于找到了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老师提供的环境中,学会提出一定性有价值的问题。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幼儿的好奇心稍纵即逝,才能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幼儿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节数学课时,我都要准备丰富多彩的教具。

  二、家长工作

  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我总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教会家长的辅导方法,在与家长共同努力下,考试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幼儿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

  三、反思调整

  总结了这学期的点点滴滴,在繁忙繁忙中我们又向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孩子们各方面得到发展,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进步了。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增长了许多知识,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反思不足,如创设幼儿参与科学实验的机会不够,创造性游戏的开展较薄弱,个别幼儿懒惰性依赖性强,有的幼儿不够大方,胆小,上课时不能大胆发言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以上存在的不足认真反思调整,吸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法。通过本学期的工作,我很幸运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多思多试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不愧于每一位求知的孩子。所以我深信自我评价,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动力,取长补短,认识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学期又过去了,在本学期中学前班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学*态度,而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特征是我们在教育方面的要点。回顾这学期的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这一学期,进一步深入学*纲要解析,并将纲要精神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通过纲要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立、自理,使孩子在活动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 常规工作:

  本学期针对班级的常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让学生自己讨论形成各项常规的规则,督促学生自觉遵守,向学生介绍自我保护行为的简单常识,请家长共同配合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和安全防护的教育,特别是对学生即将进入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二、 教育工作:

  1、 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

  (1)教学生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

  (2)培养幼 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惯。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

  和创造性,教育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学*的毅力

  和自信心,为学生今后 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儿的逻 辑思维能力、学*兴趣及良好的学*态度和学**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增强学*的趣味性

  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总体表现为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等心理特点。学前班学生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在不断的开阔,吸收新的知识也快。在教育教学中,我采用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计算方面体现较明显,多开展数学游戏,多采用一些学生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等等。学生从操作实物卡片到数字小卡片,掌握了10以内的加数、减数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有时,我也让学生互相检查作业,这样,学生等于又多了一次练*的机会,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学会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粗细、宽窄、远*、厚薄等,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区分各种形体,学会等分,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包含关系。

  三、反思调整:

  总结了这个学期的点点滴滴,在繁忙中我们的工作又向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孩子们的各方面得到发展,我也和孩子们一起进步了,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增长许多的知识。

  在欣喜之余,我也在反思不足,如:

  1、因教材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存在着重复教学,学前班学*的内容在中班和大班都学*过,到一年级又要从头学起。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因条件有限,我班上的孩子课外知识补充量偏小,主题活动开展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够,操作材料较单一,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

  3、我班上的孩子知识水*不统一,年龄也偏小,有各部分的学生自主性差,个别学生的惰性强、依赖性强,不够大方胆小怕事等,个别学生进步不是很大。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同时也不足。当然,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关怀。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里有更大的起色。

  一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努力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学前班像一个大家庭,班中孩子在老师的爱护下快乐成长!为了能更好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依,现就本学期学前班数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全工作放首位,确保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

  本学期的安全工作从教育开始,由细处入手。首先在学*、生活中渗透安教育。用游戏儿歌等方法教育学生如何安全的玩,怎样远离危险。随时提醒幼儿不玩容易受伤的物品。同时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机时检查幼儿随身所带物品。并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私自随陌生人外出等,教会幼儿在生活中怎样注意安全。其次是从细节入手,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二、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惯是这学期的重要工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注意教育学生学会倾听,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我们随时关注学生的各种小*惯。让他们做到不随地乱丢纸屑、果皮;课桌内书本摆放整齐,能保持教室的卫生清洁;讲究个人卫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与小朋友能友好相处,*时交流能用礼貌用语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养成良好的*惯。

  三重视培养孩子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提供的环境中,学会提出一定性有价值的问题。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幼儿的好奇心稍纵即逝,才能引起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个数学课时,我都要准备丰富多彩的教具,为孩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色彩和图片去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孩子学*的兴趣。

  四、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

  我们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要求,耐心解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地改进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让他们放心!除此之外我们更和家长结成伙伴关系,针对孩子学*生活中的点滴互相交流,为孩子的进步一起欣喜,为他们的成长一起努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尽量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孩子学前班数学成绩有很大进步。

  本学期为了在传授教养进程中提高学生喜好音乐的兴趣,我主要进行音乐知识和唱歌、律动、音乐游戏、音乐欣赏、节奏等方面的传授教养。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陶冶了情操,发展了孩子的音乐感想感染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表现力等。现对本学期音乐传授教养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学唱了《小红花》、《小乌鸦爱妈妈》、《数鸭子》、《火车开了》、《新年好》、《好妈妈》等歌曲。同时穿插了音乐律动、音乐游戏、歌曲表演、节奏等内容的传授教养。

  1、对于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对唱歌年夜多数很感兴趣,但在传授教养中也有厌恶的时候,由于孩子的五音不全、中气不足,也有不喜欢唱歌的时候,我就采取了多种形式用不同的有效方法进行诱导,完成了本学期的传授教养任务。

  2、为了加年夜唱歌量,我就从感知音乐入手,教孩子拍手、跺脚、拍肩、拍腿等有节奏的动作,让他们参与到音乐传授教赡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传授教养效果。

  3、在传授教养中,我不追求动作的外在形式,而是注重动作的韵律感。只要儿童能够按照节奏活动,积极参与活动我就鼓励他们。

  本学期,经由进程传授教养我培养了他们年夜胆、坚强、自年夜、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愉快的`态度,用他们感兴趣的体式格式发展基本功动作,提高了他们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引导他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丰富了他们的感性体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了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引导他们互订交流,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年龄小,吐字不清,节奏感不强,唱歌时总是走调;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部分孩子胆子小,不敢参与到其中;另外,一些孩子总是记不住歌词。这些环境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我的引导和鼓励不够,在今后的传授教养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以争取在音乐这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学期已经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划上了句号。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学前班教师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努力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学前班像一个大家庭,班中孩子在老师的爱护下快乐成长!现就本学期学前班年级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全工作放首位,确保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

  本学期的安全工作从教育开始,由细处入手。首先在学*、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用游戏儿歌等方法教育学生如何安全的玩,怎样远离危险。随时提醒幼儿不玩容易受伤的物品。同时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机时检查幼儿随身所带物品。并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私自随陌生人外出等,教会幼儿在生活中怎样注意安全。其次是从细节入手,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二、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

  面对刚刚走出幼儿园的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惯是这学期的重要工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注意教育学生学会倾听,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生活中我们随时关注学生的.各种小*惯。让他们做到不随地乱丢纸屑、果皮;课桌内书本摆放整齐,能保持教室的卫生清洁;讲究个人卫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与小朋友能友好相处,*时交流能用礼貌用语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养成良好的*惯。

  三、抓卫生保育工作,为学生创造舒适干净健康的校园生活。

  清洁卫生的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明亮的窗,雪白的墙,洁净的地板在带给学生舒适健康时,也增加了我们教师卫生工作的难度,为此我们老师每天都要坚持“三擦”“三扫”“三拖”,虽然如此,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没有怨言,勤勤恳恳,从不马虎。

  四、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

  我们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要求,耐心解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地改进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让他们放心!除此之外我们更和家长结成伙伴关系,针对孩子学*生活中的点滴互相交流,为孩子的进步一起欣喜,为他们的成长一起努力。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学期以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自立、自理,使幼儿在活动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把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活动。本学期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如下:

  一、情况对比及取得的成绩

  1、本人刚接教时,孩子们对数学中的最简单的知识都不懂,甚至还不会,有人还不能区分前后和上下。但经过几个月的练*,孩子们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知道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2、孩子们对数学活动很有信心,并愿意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相信自己的数学能力。

  3、孩子们能正确翻阅书籍了,养成了良好的操作*惯。

  4、孩子们主动自学的能力提高了,能用多想法、多方法、多模式解决问题。

  二、取得成果所采取的措施

  (一)坚持直观教学。

  在教幼儿学*数学的组成及加减的时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帮助教学。如在学*4的组成及加减时,我设计的主题是果园,孩子们看到图片内容很快提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4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可见形象直观的图片教具,是帮助孩子提问和学*的最好帮手。

  (二)重视培养孩子的学*兴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懂得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才能引起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节数学课时,都尽量准备丰富的教具,为孩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彩色和图片去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孩子学*的兴趣。

  (三)加强培优辅差工作。

  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教会家长的辅导方法,在与家长共同努力下,成绩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四)开展游戏式的教学活动

  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画好挂图,准备好所需教具。幼龄儿童都是好动的,以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的乐趣,并能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情景下展开与数学的第一类接触,在学*历

  程中积累足够的.操作经验,让孩子们更喜欢数学并养成主动探索,追求知识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惯。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