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

日期:2022-10-27 00:00:0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一、学*目标

  (一)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学*目标

  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学*重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难点

  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

  (六)配套资源

  百数表、计算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

  1.复*引入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

  (1)找3的倍数

  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讨论

  ①发现问题

  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②分析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在百数表中(课件出示),横着、竖着观察3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没有规律可循。横着、竖着看,看不出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只看个位不行,我们还可以看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斜着看。

  师:大家认为除了横着、竖着看,我们还可以斜着看,现在请你斜着观察3的倍数,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独立观察、发现。

  设计意图:因为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根据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经验,学生发现不了规律。在学生实在没人看出规律时,教师再提示学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接着重新去探索。

  ③解决问题

  师:把你的发现和根据发现引发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可以用计算器)

  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

  (3)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师:你们的发现和猜想是什么?

  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评价补充。

  引导小结:斜着观察发现,每一行数的个位与十位的和分别是3、6、9、12、15,它们都是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你们是怎么验证这个猜想呢?

  生汇报验证的过程。

  师:举什么样的例子既简单又有代表性?

  举的例子包含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多举几个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反例的,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但是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

  师:通过验证,你们得出的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谁再来说一说?

  归纳小结: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经过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积累数学探究的活动经验。

  3.巩固练*

  (1)课本第11页“练*二的第3题”

  圈出3的倍数。

  9、27、53、620、665、3051、7799、9999

  111、491、655、988、6551、3122、227、203

  (2)课本第10页“做一做”

  (3)小明拿了5个圆片,小军拿个6个圆片,用他们拿的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

  请说明理由。

  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合作操作验证。

  4.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获得了什么新知识?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小结:通过找数、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

  师: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呢?请大家课下阅读第13页的“你知道吗”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5、15、8、200、87、65、164、41、22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4、比一比。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数度快!

  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3的倍数的特征。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

  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

  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交流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

  (2)整理认识。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3)全班交流。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问题启发:

  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

  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

  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

  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3、归纳概括:现在你能自己的话概括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验证结论

  大家真了不起!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如果是三位数或更大的数,你们的发现还成立吗?请大家写几个更大的数试试看。

  (1)尝试验证。(生写数,然后判断、交流、得出结论。)

  (2)集体交流。

  教师说一个数。如342,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一个更大的数。4870599,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5、巩固提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复*内容:

  P122页综合练*5——11题

  复*要求:

  通过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正确解答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能熟练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在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复*态度。

  复*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算,并能进行简算。

  复*难点:

  进行简算。

  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复*过程:

  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

  1、说说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

  7/8—3/87/13+7/131-2/7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算P122页的第5题。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各应注意什么?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体讲评。

  3、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分,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法则计算。如果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退1化成假分数再减。

  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规定的,再计算下面的练*:

  1/15+4/15+7/151-2/9-5/95/6-(1/2-1/3)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8+5/12+1/811/12-(1/12+1/6)

  2、师生共同小结: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中要注意应用,提高计算技巧,做到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独

  立练*后指名反馈,说说你是怎样看出能简便计算的。

  3、解方程:X+1/6=3/4X-7/15=2/5

  四、教师小结:通过复*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2页7、8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的部分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 药瓶

  学生准备 天*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如果在天*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就会*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来完成本节课的学*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的*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不*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 药瓶

  学生准备 天*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如果在天*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就会*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来完成本节课的学*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的*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不*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一的第1题。做练*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课后反思:学生是学*的主体,依照他们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是新课程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S=2r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xx~xx*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

  (1)*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xx—xx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xx—xx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略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月份气温最低,从3月份气温上升,5~8月份气温最高,从8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下图是他8~14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14岁比13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篇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

  1、课内练*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移(板书:*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新课

  1、生活中的*移。

  *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移2步,向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移的现象还学会了*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移和旋转吧!

  3.学*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欣 赏 设 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

  (一)反馈练*: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

  1、分别利用对称、*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图案2

  图案3图案4

  对称、*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活动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 ~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一单元

  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等式与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课本P1~6)

  3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本P7~11)3课时

  整理与复*(课本P12~14)

  2课时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二、教学重点。

  判断*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三、教学难点。

  判断*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

  (二)画一画。

  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

  (三)做一做。

  1、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面图上画出来。

  天窗可以在*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1)与图形6相对的声纳个图形?

  (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练一练。

  1、第39页第1题。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

  2、第39页第2题。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形包装纸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0除外),也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今天我们将学*分数除法。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个小朋友分饼的问题。

  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

  (1)每人吃张饼,4个人共吃多少张饼?

  (2)把2张饼*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3)有2张饼,每人分得张饼,可以分给几个人?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道题,并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3)题中涉及了分数除法,想一想,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题的探究和对比,使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这样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可以使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55页例题。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包装纸)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2)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均分成2份,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观察发现。

  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

  预设

  (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学生汇报)

  生1:把*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小格,占这张纸的。

  生2:里面有4个,*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是,即÷2=。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2吗?你能提出大胆的猜想吗?

  预设

  生: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

  提出质疑,验证猜想,理解新知。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

  师:科学的验证不是仅通过计算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有些题目能很顺利地算出来,而有些题目却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教学内容:

  二期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22—2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

  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方米与*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方千米的量感。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丰富1*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1、感受*方千米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

  我们美丽的校园占地面积约0.03*方千米。

  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方千米。

  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交流)

  小结:*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强烈对比,丰富*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

  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太大)

  3、感知练*

  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

  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二、探究阶段

  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熟悉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如果1㎡可以挤下17人,那么1k㎡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k㎡等于多少㎡,即k㎡与㎡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k㎡可以挤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

  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k㎡就是边长为1km的正方形的面积,(出示边长为1km的正方形图形)。

  那么k㎡与㎡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k㎡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1)组内尝试解决,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解法:(板书)

  1km×1km=1k㎡

  1000m×1000m=1000000㎡

  1k㎡=1000000㎡

  (3)再次交流:通过在1k㎡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互相交流一下。

  3、问题解决:知道了1k㎡=1000000㎡,那么1k㎡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交流。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

  1k㎡=()㎡1㎡=()d㎡1d㎡=()c㎡

  (通过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k㎡和㎡的进率。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量感,启发学生从定义去推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尝试计算中直观获得1k㎡=1000000㎡。其实学生以前在*方米,*方分米,*方厘米间的进率时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在这里学生运用以往的经验解决今天所学的新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方米和*方千米间关系的探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面积的含义和进率的由来,促进学生表象记忆的形成都有好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_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以下单位换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运用阶段

  1、分层练*:(说出思考过程)

  (1)25㎡=()dm23k㎡=()㎡

  (2)3400d㎡=()㎡9000000㎡=()k㎡580c㎡=()d㎡

  (3)70000000㎡—7k㎡=()k㎡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量、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经验,并且会用小数表示单位之间的转换。这里先安排两组“从高到低”与“从低到高”的单位转换练*,就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换算的一般方法: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乘进率,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从而在思考方法上予以归纳提升,建构单位换算的基本策略。接着出示带有不同单位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借助学生思考过程的表达,便于检测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演绎思维。)

  2、拓展练*(同桌讨论)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c㎡

  (2)教室的面积约30d㎡

  (3)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c㎡

  (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善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判断纠错练*,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

  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原上植树,如果每*方米栽1棵树,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交流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方千米与*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了“从*方厘米到*方千米”(板书)的面积单位,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的收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内容,交流所学*的知识及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

  2、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意思,然后题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

  1600×80%=1280元

  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方法。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意义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意义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2、能正确的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会把较大的整整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似值。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似数就可以了。如在商店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7、53元,而营业员只收我们7元5角。*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要知道它的*似数即可,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川、数的*似数) 。

  二、自主控究

  1、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课件出示豆豆测量身高的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吗? 、

  生1: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得出豆豆身高的*似数。

  生2:已知信息是豆豆的身高是0.984m,亮亮说:“豆豆身高约是0.98m。”红红说:“豆豆身高约1m”。

  师: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b“豆豆的身高是O.984m”,这里的0.984m,是测量时精确到毫米得到的。

  生2:“豆豆高约0.98m”,这里的0.98是精确到厘米得到的。

  生3:“豆豆高约1m”,这里的l是精确到米得到的。

  师: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不同韵结果呢?

  生:0.98和1都是0.984按不同要求取的*似数。

  师:取一个整数的*似数用到的方法是什么?

  生:我们取一个整数的*似数时,用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

  师:对,“四舍五入”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数取*似数。

  师: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0.984m是如何得到0.98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豆豆高约是0.98m”,这里的0.98m是把豆豆身高0.984m保留两位小数得到酌结果。

  师:它是如何取的两位小数?

  生:按要求把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时,一般要看到千分位,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进1,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

  0.984≈O.98(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师:“豆豆高约lm”,这里的lm是把0.984m保留整数得到的结果。一个小数怎样才能保留整数呢?

  生:一个小数,如果保留整数,就要看这个小数的十分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似值,0.984m-≈lm。

  师:如果0.984m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又是什么呢?

  生:把0.984m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到百分位,百分位上是8,大于5,就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是9,9+1=10,接着向个位进1,个位上0+1=1,所以0、984m保留一位小数是1、0m。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上8大于5,向前一位迸1。

  师: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吗? ,

  生:不能,因为要是省略就变成精确到整数部分的个位了。

  2、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师:读图,你能读出什么信息?

  生: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400km。

  师:384400km,数据比较大,书写起来也不方面,你能把它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00,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然后点上小数点。

  师:你会表示吗?

  生:384400km=38.44km

  师:上面的改写方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因为384400和38.44根本就不相等。

  师:那怎么办呢?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在38.44的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即可,因为把384400变为38.44缩小到了原数的而1/10000。

  师:好,上面的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师:读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已知木星距离太阳778330000km。

  生2:所要解答的问题是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师: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上面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问题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且还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师: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把大数改写成一个用小数表示的数,所以都应该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

  目录

  一、教学计划

  二、课时备课

  一、五年级数学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二班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学*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

  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了数据分析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

  *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例如,“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综合与实践活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

  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练*十一部分练*。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对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单位“1”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进行了微调,将原先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项内容调整为比较符合认知*惯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用单位‘1’表示”。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六、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孩子们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2、能正确的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会把较大的整整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似值。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似数就可以了。如在商店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7.53元,而营业员只收我们7元5角。*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要知道它的*似数即可,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川、数的*似数) 。

  二、自主控究

  1.求一个小数的*似数。

  (课件出示豆豆测量身高的情景图)

  师:读情景.图,你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吗? .

  生1: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得出豆豆身高的*似数。

  生2:已知信息是豆豆的身高是0.984m,亮亮说:“豆豆身高约是0.98m。”红红说:“豆豆身高约1m”。

  师: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b“豆豆的身高是O.984m”,这里的0.984m,是测量时精确到毫米得到的。

  生2:“豆豆高约0.98m”,这里的0.98是精确到厘米得到的。

  生3:“豆豆高约1m”,这里的l是精确到米得到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随笔 (菁华5篇)

  在语文教学方面,我是一名新手,但是在本学期初教语文这门学科时,我把语文课标整整的看了一遍,我本人在理论知识方面得到很大提高。我深深知道语文教学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我知道现在语文教学必须有:创新性;课题研究要与时具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优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活动性;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主体性;生活是学生的生活,小学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性;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同时我也知道了在教语文时,首先不能忽视学生学*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培养学生以下三点基本素质。

  1、*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惯。从低年级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惯,重视语文学**惯的养成教育。

  2、热情高。让学生学*语言文字有着热血的激情。

  3、学生会读书。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古诗和散文、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我觉的只有在教语文中朝这方面来发展,才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教师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惯首当其冲:

  一、主动学*,刻苦学*的*惯;

  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惯。

  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惯;

  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惯;

  五、爱惜书本文具的*惯;

  六、好问的*惯;

  七、在合作学*中积极参与的*惯;

  八、规范、整洁写字的*惯。培养*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字。*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良好的写字*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惯养成了,其他*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

  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一、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

  二、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

  三、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

  四、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课外阅读量,课程标准有个“不少于”的界定。应当说,这只是个保底的要求)。

  现在语文教学必须有:创新性;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活动性;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主体性;生活是学生的生活,小学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性;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让学生学*语言文字有激情。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的语感,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古诗和散文、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我觉的.只有在教语文中朝这方面来发展,才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窃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惯是非常重要的。*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惯的养成教育。

  在语文教学方面,我是一名新手,但是在本学期初教语文这门学科时,我把语文课标整整的看了一遍,我本人在理论知识方面得到很大提高。我深深知道语文教学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我知道现在语文教学必须有:创新性;课题研究要与时具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优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活动性;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主体性;生活是学生的生活,小学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性;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同时我也知道了在教语文时,首先不能忽视学生学*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培养学生以下三点基本素质。

  1、*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惯。从低年级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惯,重视语文学**惯的养成教育。

  2、热情高。让学生学*语言文字有着热血的激情。

  3、学生会读书。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古诗和散文、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我觉的只有在教语文中朝这方面来发展,才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教师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惯首当其冲:

  一、主动学*,刻苦学*的*惯;

  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惯。

  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惯;

  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惯;

  五、爱惜书本文具的*惯;

  六、好问的*惯;

  七、在合作学*中积极参与的*惯;

  八、规范、整洁写字的*惯。培养*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字。*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良好的写字*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惯养成了,其他*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

  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一、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

  二、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

  三、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

  四、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课外阅读量,课程标准有个“不少于”的界定。应当说,这只是个保底的要求)。

  一学期来,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运用"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一、激发学生学*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的快乐

  本班学生基础薄弱,这个学年,我先是从培养学生的*惯入手,。,我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接着,我有的放矢地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学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学*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使学生喜欢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的成功与快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菁华5篇)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不同水*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

  (生汇报)

  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

  生: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内容。

  ⊙自主探索,学*新知

  1.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

  (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因为,所以0.06。

  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

  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与0.125的互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

  3.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

  练*,并思考转化方法。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班内反馈。

  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

  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4.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

  练*,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复*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会安排自己星期日的时间。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想和同学们一起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谁来说说你星期日做什么了?

  生:我在家里写作业、我去叔叔家玩了、我帮妈妈洗衣服了……

  新课

  调查统计活动

  师:同学们,星期日能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学会统计,我们来统计一下吧!哪位同学想做一个小统计员。(找几位小统计员)

  生:(汇报)留在家里的同学是8人,占全班人数的十一分之四,出去玩的同学有五人,占全班人数的二十二分之三。

  师:那还剩下一部分同学,那剩下的这部分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呢?

  生:把这两部分的人加在一起,再用全班人数减去这部分。

  师:能用全班人数去减吗?

  生:不能。

  师:那么,用什么减呢?

  生:可以用“ 1 ”减去。

  师:为什么用“ 1 ”呢?

  生:把全班人数看做单位“ 1 ”。

  师:为什么把全班同学看做单位“ 1 ”呢?

  生:因为我们在全班同学里调查,调查出来的人数是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所以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 1 ”。

  师:那怎么列出算式呢?

  生讨论列出算式。

  师:如何计算呢?

  生小组合作,找出算法,讨论发现了什么?

  师:从这两道题里我们可以看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有一定顺序的,谁能说说。

  生: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巩固练*

  延伸结束

  师:我们在统计同学们星期日的安排时,有的同学星期日的时间安排的非常好,大家应学会安排星期日的时间,请同学们安排下你本周星期日的时间吧!

  生:做星期日时间的计划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种解题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假设举例列表等方法,寻找解决的结果。教学中,要求教师不宜补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了一些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一些学生在兴趣小组、奥数等的学*中已经学过“鸡兔同笼”问题。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等学*品质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学难点:

  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儿歌)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数脚有一百只,几只鸡来几只兔?

  师:这就是我国民间的三大趣题之一,最早记载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课件出示古书动画打开书出现原题),原题是这样的,请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历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道题的意思?(鸡兔同笼,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共有94条腿,问鸡、兔各有几只?)

  师:这道古代趣题你能解决吗?我们还是化繁为简,从简单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题: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个有几只?

  1、明确问题,独立思考通过读题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里还有隐藏的数学信息吗?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鸡、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两个同学猜测)

  到底是几只鸡几只兔呢?

  2、小组合作交流。

  师:小组讨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把你们的方法写在纸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师提供的表格。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腿多了,减少谁的只数,增加谁的只数?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生:在旅游费用的租车、租船中,我们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这题的类型跟那差不多,我们想,也可以用这种尝试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师:这种列表法有什么特点?

  生:鸡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减少。

  师:谁能给这种列表法取个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1只鸡,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鸡,14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师:腿的总条数多了或少了你们组是怎么调整的,也就是你们的调整策略是什么?

  生:腿多了,我们减少兔子的只数,腿少了我们增加兔子的只数。

  师:我们也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好吗?

  生:跳跃列表法。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师: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取中列表法

  师(展示台展示三张表格)同学们三张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鸡、兔的只数,哪种方法最捷径。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间数减少了“试”的过程能更简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认为应该三种列表法结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减少一半的猜测数字,再用跳跃列表法加快猜测的速度,在接*答案时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数字大时使用,数字小时,还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小组4:(展示台展示)我们组认为还是采用列方程法最简便、快捷,先假设鸡的只数为ⅹ,兔子的只数就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数是7。师:你们小组的同学很聪明,但这种方法我们暂不讨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和老师一起向他们请教,好吗?

  师:还有哪些组没有汇报?

  小组5:我们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鸡、兔的只数(展示):假设全部是鸡

  (54—20×2)÷(4—2)求出兔7只,鸡13只。

  师:这种方法,我们也留在课后私下交流。

  师: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很了不起!

  四、方法应用,巩固新知

  过渡语:、“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日本人称它为“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相似之处?

  1、师:除了“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类似以外,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

  问题。(出示)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有单打和双打。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同时在打球。问: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几张?

  问:这题是否属于“鸡兔同笼”问题

  2、师:我们班同学很聪明,会解“鸡兔同笼”类型的问题,那聪明的你,是否会出一道“鸡兔同笼”类型的题,考考其他组的同学呢?

  3、(出示)一百个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

  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思考这一趣题。

  四、小结交流

  今天这节课,我们跨越了1500多年的历史,即探讨了*古代的数学名题,又解决了我们身边的一些数学问题。经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教学内容 :

  课本 P88~90 例 1、例 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育人目标):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三、重点难点: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小组长汇报“前置小研究”完成情况

  怎样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第一步:3的倍数有:()

  2的倍数有:()

  第二步:3和2的公倍数有:( )

  第三步:3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

  (二)、小组交流、探讨“前置小研究”

  1、 要求小组内互相解决出现的错误,并能说说自己的方法;

  2、要求学生说说:

  (1)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三)引课: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1、出示书P88例1题

  一种墙砖长 3 dm,宽 2 dm。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 (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最小是多少分米?

  (1)、学生进行讨论:

  (2)、出示分别用6个、24个、54个长方形摆成的边长是6分米、12分米、18分米的正方形的动画

  (3)、学生反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2 的倍数。

  (4)、还可以怎样表示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①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用集合圈的方法表示 ②全班交流并板书。

  可以铺出边长是 6 dm,12 dm,18 dm,··· 的正方形,最小的正方形边长是 6 dm。

  3的倍数 2的倍数

  6, 6 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考考你:用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完成P89做一做

  3、教学例2:怎样求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方法有(交流时课件演示)

  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计划合集5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期末两个星期的复*,把学生本学期所学知识系统梳理一遍,把学生遗忘的知识找回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争取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有所进步,为本学期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复*内容与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简单统计、长方体和正方体、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变换。

  《简单统计》复*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数据算出*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目标: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休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因数和倍数》复*目标:1.使学生系统掌握因数和倍数有关概念,进一步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熟练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约分、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复*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各种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3.进一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图形的变换》复*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及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固定度数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三、复*措施:

  1.优生更优:对张宇、李文波、陈梦婷、李家露等优秀学生要明确应用题目的掌握层次:掌握列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以及单位“ 1”的理解。好学生多练此类题,争取优生成绩再提高。

  2、李勇、杭玉洁、李玉莲、李超群、徐文豪等,这些中等学生多练基础题,使他们熟练掌握公式、定义及运用。.适当进行拓展思维的联系,为解决拓展题目做准备。

  3、关注后进生,要极力做到“保中间,抓两头”。抓班级的后进生工作很重要,本年级后进生较多,像何安乐、何安琪、刘静、周威、赵佳佳等学生基础特差,对他们狠抓计算题、基础应用题和一些定义性问题。

  4、复*教材期末总复*的教学模式及题型。

  四、复*时间与内容的安排

  6.3――6.5复*《因数和倍数》

  6.6――6.8复*长方体和正方体

  6.9――6.10复*《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11――6.15复*《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

  6.16――6.17综合复*,根据本册内容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灵活的多为学生准备一些综合练*题目,全面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迎接考试。

  一、学生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从现有情况看,本人所任教的五年级(2)班优等生开始增加,落后面缩小,其中有8名左右的学生,数学学*还需加强辅导,有4名学生数学学*难度很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数学学*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自学、观察、操作、分析、表达、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学*中的发现能力还需培养。

  二、复*内容

  1、图形的变换;

  2、因数与倍数;

  3、长方体和正方体;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统计。

  三、复*目标

  通过复*应使学生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进一步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①掌握图形的轴对称、*移、旋转的特征和变化,正确认识这三种图形。

  ②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掌握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③掌握长方体(含正方体)的特征;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求长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方法(公式)。

  ④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含带分数),掌握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约分和通分的意义以及约分、通分的方法;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⑤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⑥掌握“众数”的意义及其与“*均数”、“中位数”的联系,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形成以下基本技能。

  ①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②能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倍数,正确判断100以内自然数中的质数和合数,会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含立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含容积)。

  ④能正确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⑤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⑥能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众数,能半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①生活中与“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关于长方体(含立方体)的稍有变化的实际问题:无盖(无底)、侧面积(通风管道)、涉及计量单位不同的、转化为质量的、展开图及其设计制作的、拼搭式的、具有等量转化性质的等。

  ③关于求“分率”与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分数加减问题(以两、三步为主)。

  ④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分析。

  4、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与自我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树立合作、互帮、集体等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认真复*的良好*惯。

  四、复*形式

  1、结合课本“总复*”分单元复*,适当沟通有关的知识。

  2、对分单元复*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组织针对性复*。

  3、适度综合练*,查漏补缺。

  五、时间安排

  1、分单元复*:6—8课时。

  2、针对性复*:2—3课时。

  3、综合练*:6—8课时。复*时间总体上安排2—3周。

  六、相关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复*的积极性,依靠学生主动复*相关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复*交流、讨论,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行解决基本知识的复*。

  2、教师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一些针对性练*。如有关容易引起审题错误的、一题多法的等。

  3、复*中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但注意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练*中着重培养学生认真答题的态度和一丝不苟解题的*惯。

  4、对于“学*上需要帮助的学生”,准备继续通过互帮小组,为其补*最基本的“双基”,不搞“一刀切”,以免影响他们的“心理”。

  5、适当编制一些“发展题”,用以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创造思维”。

  6、重视解题策略的训练,引导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策略能力。

  7、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复*热情,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复*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五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xx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xx-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二十六的第4~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统计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复*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见课本图形)

  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练*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二十六第5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练*。

  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xx~xx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

  (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xx—xx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xx—xx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年份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月份气温最低,从3月份气温上升,5~8月份气温最高,从8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下图是他8~14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14岁比13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三、完成练一练

  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练*四第1、4题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