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读后感 >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

日期:2022-06-30 10:34:53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1

  最初读《乡愁》这首诗,是在电视上听*读最后两句,当时觉得这两句道出了爱国志士对祖国统一的祈盼。这首诗浓缩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爱情、亲情、爱国情,婉婉道来,让人禁不住遐想诗句背后的故事,并对老先生人生经历中这些最难忘的情结产生共鸣。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读一遍,才发现他表达出的这几种情结,原本就是当代普通*人一生的经历。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文化,老先生描写的四个场景都让人联想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童年的邮票让人想起当时邮票作为新事物被大众关注(连小孩也参与其中)的邮票文化。船头的新娘让人想起*传统用同舟共济来形容恩爱夫妻的爱情文化。在坟头怀念母亲展现出*人追思亲人的祭拜文化。浅浅的海峡阻隔*让人想到*历史上分久必合的统一文化。离乡的人乡愁,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亲人的印象也许会变得模糊,但故乡的文化被代代相传下来,这种文化常常让散落海外的华人子弟不辞万里奔波,到炎黄故里探寻祖辈的足迹,最终形成一种华人特有的寻根文化。

  短短的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后四句每句都把乡愁比作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并用我在这头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头做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说是应答),这头和那头的呼应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时空阻隔的距离产生了无尽的乡愁。四句话的对仗也十分工整,让人想起唐诗宋词和对联的'严谨。

  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诗,普通大众的诗,也是寓意深刻的诗,所以注定要广为流传。有人说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要说人生如梦,岁月如诗。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2

  最初读《乡愁》这首诗,是在电视上听*读最后两句,当时觉得这两句道出了爱国志士对祖国统一的祈盼。这首诗浓缩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爱情、亲情、爱国情,婉婉道来,让人禁不住遐想诗句背后的故事,并对老先生人生经历中这些最难忘的情结产生共鸣。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读一遍,才发现他表达出的这几种情结,原本就是当代普通*人一生的经历。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文化,老先生描写的四个场景都让人联想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童年的邮票让人想起当时邮票作为新事物被大众关注(连小孩也参与其中)的邮票文化。船头的新娘让人想起*传统用同舟共济来形容恩爱夫妻的爱情文化。在坟头怀念母亲展现出*人追思亲人的祭拜文化。浅浅的海峡阻隔*让人想到*历史上分久必合的统一文化。离乡的人乡愁,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亲人的印象也许会变得模糊,但故乡的文化被代代相传下来,这种文化常常让散落海外的`华人子弟不辞万里奔波,到炎黄故里探寻祖辈的足迹,最终形成一种华人特有的寻根文化。

  短短的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后四句每句都把乡愁比作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并用我在这头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头做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说是应答),这头和那头的呼应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时空阻隔的距离产生了无尽的乡愁。四句话的对仗也十分工整,让人想起唐诗宋词和对联的严谨。

  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诗,普通大众的诗,也是寓意深刻的诗,所以注定要广为流传。有人说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要说人生如梦,岁月如诗。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

  《乡愁》,篇幅虽短,所折射的情感却连绵不绝,一点一滴的思绪与相思凝结成不朽篇章,余光中影响了一代人,不!严格的说应该是他所表达的情感。

  母亲与儿子,丈夫与妻子正如大陆与台湾,我很想知道难道真的什么东西能分割两者。作为文人墨客,余光中毫不含糊,诗人的《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乡愁在新的时代新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和深度;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人,余光中更是无可挑剔,从诗文中可以体会得到他所表达的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诗文描述了一个青年从小到大一生的经历,从小背井离乡,小时有的虽然仅仅是一张小小的邮票,粘连的是与母亲之间深深的思念,还有那不尽的乡愁!当青年长大的时候,按理说,在这个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理应无忧无虑斗志昂扬拼搏向前。但乡愁又化作一张窄窄的船票,他在这头,妻子却在那头,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相思!无尽的愁苦。最后那青年老了,父母也去世了,乡愁唯一给他留下的是那座矮矮的坟墓。再看看我们自己,虽然与家人仅仅只隔数里地,想到沧桑的父母还是不免有些伤怀。想到这,我想诗人的乡愁里的伤感多多少少的与我们的情感还是有粘连的。

  诗人余光中以自己的个人情感感悟联系到祖国和民族,将其感情升华至另一个更高的层次,撩起无数爱国人士的爱国之情。该诗情真意切,既抒发了自己愁苦之情,将乡愁写的淋漓尽致,又渴望祖国统一。他将台湾与大陆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乡愁就是现在分割大陆与台湾的那条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我能清楚的感觉得到乡愁以其强烈的抽象情感在引领者我们,这也正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前方是光明的。诗中表达了何其壮大的爱国情感,不禁又让我联想到的屈原!哎,他们可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乡愁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他的浓重的归属感,渴望回归“母亲”的回抱。当然在诗中不可掩埋的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即使在耄耋之年也不忘落叶归根回归祖国。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1)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3篇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1

  最初读《乡愁》这首诗,是在电视上听*读最后两句,当时觉得这两句道出了爱国志士对祖国统一的祈盼。这首诗浓缩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爱情、亲情、爱国情,婉婉道来,让人禁不住遐想诗句背后的故事,并对老先生人生经历中这些最难忘的情结产生共鸣。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读一遍,才发现他表达出的这几种情结,原本就是当代普通*人一生的经历。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文化,老先生描写的四个场景都让人联想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童年的邮票让人想起当时邮票作为新事物被大众关注(连小孩也参与其中)的邮票文化。船头的新娘让人想起*传统用同舟共济来形容恩爱夫妻的爱情文化。在坟头怀念母亲展现出*人追思亲人的祭拜文化。浅浅的海峡阻隔*让人想到*历史上分久必合的统一文化。离乡的人乡愁,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亲人的'印象也许会变得模糊,但故乡的文化被代代相传下来,这种文化常常让散落海外的华人子弟不辞万里奔波,到炎黄故里探寻祖辈的足迹,最终形成一种华人特有的寻根文化。

  短短的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后四句每句都把乡愁比作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并用我在这头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头做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说是应答),这头和那头的呼应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时空阻隔的距离产生了无尽的乡愁。四句话的对仗也十分工整,让人想起唐诗宋词和对联的严谨。

  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诗,普通大众的诗,也是寓意深刻的诗,所以注定要广为流传。有人说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要说人生如梦,岁月如诗。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

  《乡愁》,短短的四小节,反复地咏叹,道不尽的是乡愁,凝聚的仍是乡愁。

  余光中用《乡愁》这首诗来聊以慰藉,让我感到诗人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悲壮,那种“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这正是一颗游子的心哪!

  读《乡愁》,是*人与*人在用心说话,在用心交流。读了《乡愁》,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便会呈现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里。那是一个游子的乡愁,那是一个渴盼祖国统一,与亲人早日团聚的游子的乡愁。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更思念祖国。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人,我们流着一样的血,忍受着同样的痛,有着一样的心情,也有着同样的乡愁,因为我们*人有着一颗同样的*心!

  乡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3

  离家有多少个风雨漂泊的日子,就有多少个想家的黄昏;离家有多少里不可逾越的路,就有多少里乡愁的延伸;离家有多少个曲折,就有多少次泪蒙双眼。再一次读到余光中的《乡愁》,思绪就再一次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如一只刚会飞的小鸟渴望投入蓝天的怀抱,用双翅划出自己人生的美丽弧线,却怕遇到狂风雨淋,一个带着慈爱的声音如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您的嘴边滑出:孩子,如果你是一只小鸟,就勇敢地用双翅打造属于你自己的天地,于是我学会了飞。

  如一匹刚会独立生存的小马渴望投入草原的怀抱,用双腿跑出自己奔跑的人生,却怕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我,一根能看懂人心事的目光如一根坚韧无比的擎天柱从你的眼中泻出:孩子,既然你选择了地*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于是我上路了,当我不经意地回首时,我看到您滴落的泪,在屋舍的那根炊烟的伴随下,显得那样的真实,真实得让人感动,真实得让您苍老。

  开始了离家的生活,失意时我想起您用锄头坚强地砍倒一个个葵花根如同不容阻挡地排除万难,于是我不再失意;成功时,我想起每一次您拉着那头黄牛从太阳里走出,如同*淡地送走今天,迎来明天,于是我学会了怎样对待成功;泪落时,想起您乡音浊重的话,男儿有泪不轻弹,使我知道我的泪是什么……

  漂泊在异乡街头,没钱的时候最想家,也往往在这个时候问自己,当我有钱的时候我会是那个最想家的人吗?

  会!我会的!家乡您在精神上给我如此之多,您让我学会了飞,学会了跑,学会了面对生活的种种,我无时不刻不在想您。您是我的精神源泉,更是家园。每逢佳节更是如此,但家乡的距离让我无奈,却想起*慕容的诗句:曾在绿树白花前,那样的轻易的告别,二十年后的`我魂魄夜夜梦归故里。

  冒着淋淋细雨,走出两行走向家乡的足迹,我渴望有这么一天,这种渴望强大如山崩,庄严如死亡。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2)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3篇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1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在外漂泊的人对家乡忧愁的思念。*代著名文学家余光中老先生就在他的诗歌集《乡愁四韵》中写道:”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在每一个人的眼里都一样。乡愁是忆童年,乡愁是海外游子思念故乡、思念祖国的急切心情。乡愁是故乡的改变,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乡愁是一曲怀古的柔歌……乡愁在余光中老先生看来是一个地瓜干,地瓜干并不好吃,可他独好这一口,地瓜不管落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地瓜是他对故乡的怀念,也是乡愁。

  我的老家在陕西,我出生却在江苏,我来到这里就在这里生活,也回老家转转,看一看家乡的变化,看看自己的至亲。看看家中后院那颗老枣树。看看以前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一起回忆小时候的糗事。少不了的是家乡的小吃,小时候奶奶做的凉皮,饺子。让我玩不了的是老陕的甑糕,用糯米和大枣做成又香又糯、又香又甜。也忘不了家里那曾经玩的小玩具,跑到后院看见小时候爱不释手的玩具,不知道为什么鼻梁一酸,眼泪流了下来,脑子里全是像过电影一样的记忆。乡愁是什么?我想他是心里永远放不下的思念永远忘不了的事物。

  乡愁又是什么?乡愁是朴素的亲人。奶奶从小就对我很好,总给我做好吃的。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乡间不知名小花,不知多少次把它摘下。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曾经。有一个词语叫做“落叶归根”。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好比一片叶,一生在“树顶”上拼搏吸收“太阳的能量”。到了死的那一天,落到生你养你的“树根”上。这是一个教我打乒乓球的老人告诉我的。我的理解是:一个人,一生都可以在外面打拼拼搏拥有财富。可到了死了的那一天,总得回到家乡葬在那生你养你的那一片熟悉的故土,我想这也是乡愁。

  乡愁,乡愁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大约在我三四年级吧,我不晓得在什么刊物上抄下了这首余光中的乡愁。小小的我根本不晓得什么是乡愁,也不晓得那弯海峡隔着我的亲人不能回来。我只记得那时对诗很狂热,不管懂与否,照抄不误。同学们看到这首诗,特别是男生,对我挤眉弄眼。就因为“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大概我上初中后,那个我从未谋面,抛下妻儿老小,在海峡那头的外公回来了。他白发苍苍,我的母亲和姨母的泪流了又流,那矮矮的`坟墓把外婆隔在里头。那深深的遗恨除了外公,我的母亲和姨母又有谁能体会出来呢?外婆吗?她的怨,她的恨应最深。但她活着时,从来没有自怨自艾,她把爱给了我们姐妹几个。女人,谁说你的名字叫弱者,我的外婆,一个小脚女人,从三十岁就失去了外公,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女儿艰难度日。外婆用她日复一年,年复一日的沉默,书写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样,海峡那岸年青的外公把一头青丝熬成白霜也没有再娶。四十多年的杳无音信,那份热情一点一点的熄灭,父母妻儿竟被那湾浅浅的海峡阻隔着。遥望大陆,梦魂牵也系,这就是乡愁吗?多想闻闻故乡泥土的芬芳,多想看看故乡的潮起潮落、山山水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啊!外公啊,您的四十年对外婆,我的母亲和姨母是怎样的一种缺憾啊!小时候,我的母亲和姨母,她们不晓得自己的亲人在那遥远的地方,梦里没有父亲,有的却是生活的艰辛。等到她们头发斑白的时候,才晓得父亲是什么样子。

  月残了,还有圆了的时候,就连那牛朗和织女还会有每年的七夕相聚,而外公和外婆四十年后再也没有相见。现在,或许在天的那边,他们的魂魄早已相聚在一起了吧!台湾啊,母亲的头发白了又白,那声声亲喃的呼唤,唤不醒沉睡的你吗?同样的炎黄子孙却要有两种身份吗?外公的坟墓就埋葬在故乡的山坡上,远处是澎湃的大海,坟前是开满一地的蝴蝶花。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3

  《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样我们看到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四节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层层加深。

  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唯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的船票。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更强,载不动,许多愁。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这首诗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简洁而有韵致的美让人感动,读完后对于诗歌所传递的那份思念似乎也有了切身体会,诗不长,却很意味深长,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3)

——余光中经典散文3篇

  德国的钟声是音乐摇篮,到处摇我们进梦。当代的空间越来越窄,能在工夫上来回古古,多一点弹性,仍是好的。钟声是一程回首之旅。但德国另有一种声音令人转头。从巴登巴登去佛洛伊登希塔特(Freudenstadt,欢喜城之意),我们脱越了整座乌丛林,一路寻觅著名的梦寐湖(Mummelsee)。过了霍尼斯格林德峰,才发明已过了头。本来梦寐湖是黑丛林公有的一面小镜子,以杉树丛为茶青的宝盒,人不知鬼不觉地躲在浓阳的深处,现代骑士们策其宾士与宝马一掠而过,怎会注重到呢?

  我们在如幻如惑的湖光里迷了一阵,才带了利欲熏心重上南征之路。临去前,在湖边的小店里买了两件会收声的工具。一件是三尺多长的一条浅绿色塑胶管子,上里印着一圈圈的凸纹,舞动如轮的时刻会咿嘤出声,浑俗可听。我借觉得是谁这么好兴趣,居然在湖边吹笛。因而以四马克购了一条,一起上泊车在林间,拿出来挥弄一番,浓淡的音韵,险些召来牧神战树粗,两人相瞅而笑,浑不知身在那边。

  另一件倒是一匣灌音带。我问伙计有没有Volksmusik,她就拿这一匣给我。名叫DeutschlandSchnHeimat,正是"德意志,斑斓的故里"。我们一路南行,就在车上听了起来。第二面的歌最有特点,咏叹的尽是南边的风土。脚风琴婉转的韵律里,艰深而沉洪的男高音缓缓唱出"从阿尔亢斯山地到北海边",那声音,充足之中躲藏着磁性,令人光荣这十块马克花得相称值得。《黑森林谷地的磨坊》、《陈腐的海德堡》、《波定湖上的好日子》…一尾又一首,知足了我们的等候。我们的车头一路向南,正指着水光潋滟的波定湖,听着LustigeTageamBodensee飞扬的音调,更删壮游的劳兴,加快中,黑森林的黛绿酿成了惊涛骇浪而来。是果为发生贝多芬与瓦格纳的国家吗?为何连江湖上的*易*谣也扬起激越的号声与鼓声呢?末了一首鼓号交鸣的《横越德国》更动听激情,而林木开处,佛洛伊登希塔特的红顶白墙,渐已琳琅可看了。

  鸟声令人忘忧,德国却有一种声音令人难以放心。在汉堡举办的国际笔会上,东德与西德之间,最*几年虽然垂垂趋和缓,仍旧磨擦有声。此次去汉堡列*笔会的东德作家多达十三人,颇出我的不测,此中有一名叫汉姆林(StephanHermlin,1915—)的墨客,很有名望,比来更中选为国际笔会的副会长。他在论述东德文坛时,通知各国作家说,东德前十名的作家没有一位恭维*,也没有一名不满现政。此语一出,听众惊诧,田主国西德的作家特别不苦接管。许多人默示贰言,而说得最坦白的,是小说家格拉斯(GünterGrass)。汉姆林其实不佩服,在第二天上午的文学会里再度登台辩论。

  德文原本就没有是一种柔驯的说话,而用去争辩的时辰,便更隐得矛头逼人了。德国人本身也感觉德文太刚,歌德就道:"谁用德文来讲客套话,必然是在扯谎。"本国人听德文,固然更辛劳了。法国文豪伏尔泰往腓特烈年夜帝宫中做客,曾念教说德语,却几*给呛住了。他说希望德国人多一点脑筋,少一面辅音。

  跟法文比拟,德文的子音当然是太多了。例如"黑"吧,英文叫black,头尾都是发作的所谓塞音,听来有点坚强。西班牙文叫negra,用大启齿的母音扫尾就缓和很多。法文叫noir,愈加圆转开放。到了德文,竟然成为schwarz,读如"希勿阿尔茨",前面有四个子音,背面有两个子音,而且都是摩擦生风,就显得有点威风了。在德文里,S开首的字都以Z起音,齿舌之间的摩擦音由无声降真为有声,难听逆耳多了,另外一圆面,Z开首的字在英文里绝少,在德文里倒是大宗,约为英文的五十倍;不但云云,其读音更酿成英文的ts,因而充耳*增了一片刺刺擦擦之声。例如英文的成语fromtimetotime到了德文里却成了vonZeitzuZeit,不光商讨有声,而且峨然大写,真是气派实足。

  德文不单辅音整齐,令人读来怒目切齿,并且好长喜大,不动声色,真把人唬得一愣一愣。比方"黑森林"吧,英文不过是BlackForest,德文就接青叠翠地连成一气,成了Schwarzwald,教人没法小觑了。从这个字延张开来,巴登巴登到佛洛伊登希塔特之间的山讲,能够畅览黑森林光景的,英文不外叫BlackForestWay,德国人本人却叫做Schwarzwaldhohestrasse。我们住在巴登巴登的那三天,每次开车找路,左兜右转眼花计贫之际,这恐怖的"千字文"常会闪此刻一瞥即逝的路牌上,更令人惶惑手足无措。本来巴登巴登在这条"黑森林道"的北端,几多车辆觅幽探胜,南下驰驱,都要*这长名来指引。这当然是我厥后才弄清晰了的,其时看见,不外直觉它必定来头不小罢了。在德国的街上开车找路,那里容得你细看路牌?那末稀而长的地名,眼光还没扫描终了,早已过了,"视觉久留"当中,谁能肯定中心有无sch,而末端那一截事实是bach,berg照旧burg呢?

  尼采在《擅恶以外》里就这么说:"一切烦闷、黏滞、拙笨得仿佛盛大的器材,统统冗杂而可厌的架式,一成不变而层见叠出,都是德国人搞出来的。"尼采本身是德国人,尚且如此不耐心。马克吐温说得更绝:"每当德国的文人跳水似的一头钻进句子里去,你就别想见到他了,一向要等他从大西洋的那一边再冒出来,嘴里衔着他的动词。"虽然如此,德文照样令我镇静的,由于它听来是那么阳刚,看来是那么声势赫赫,而所有的名词又都那么高冠崔巍,啊,真有气派!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整部*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吗?那里面当然还是*永远是*。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的山水,还是*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夫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4)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读后感6篇

  “从传说落到现在,从霏霏落到湃湃,从檐漏落到江海,问你啊,蠢蠢的青苔,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这首诗《雨声说些什么》,让我认识了余光中。

  闲暇之余,我读了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烟雨茫茫,蓄着丝丝寒意,嘀嘀嗒嗒,淅淅沥沥,如断珠一跃而下。春雨绵绵,打湿了老人两鬓白霜;冷风凄凄勾起了老人的思绪。朦胧中是那乡愁,透过雨什么也看不见,对故园的思念一点点,让雨来诉说。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身在异乡,看不见故园的杏花春雨,看不见牧童遥指的杏花村,看不见细雨浥轻尘……作者借雨写愁,化用了*的古典诗词,把自己心头忧忧的愁绪融于景中,我想,这也可见了余老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吧。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小精炼的文字,没有各种华丽的词藻,却可以让人有所触动。“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把文字上的雨写活了,雨好像有种多样的情态,拨动了心弦,滋润万物。

  少年听雨,那时的雨是奔放欢乐,显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风华正茂;中年听雨,是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沧桑;白头听雨,是古屋中想到的亡国之悲痛。余老一生饱受分离之苦,尝尽了漂泊异地,久不见故园的心酸,如风雨中行船的客舟,找不到归宿。

  小时读“小时的伞”、“湿了的鞋”,只觉句子有一种风趣和可爱,如今再次回味,才明白那其中蕴含着的是余光中美好的回忆和对过往留恋。

  古屋不再,且听听那冷雨,且听听雨诉说的乡愁。

  《听听那冷雨》是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篇散文,仅这名字就让人喜欢,引得人忍不住也想要写点什么。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听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心里该涌起多少回忆和感慨。

  读过此文的人,一定能感到一种惋惜之情。文章中的古屋听雨,多么的诗意,让人感到一丝丝惬意,我想也只有诗人余光中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吧。听雨的纤细,手拂着无数黑键和灰键,把晌午奏成黄昏,听那点点滴滴,忐忐忑忑,绵绵潇潇。“一阵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而如今之台湾,雨点却只能溶在水泥里,雨已成了没有音韵的乐音,瓦的歌唱已成绝响:雨来时,已不再,丛叶嘈嘈切切,不再闪动那湿湿的绿光,鸟声减了,蛙声沉了,虫吟没了。只是叹息,只是后悔,千片万片的瓦响已成了脑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忆。这世间已再没有“少年听雨,红烛成昏;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白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了。”多么美的笔调啊!是一种怀旧,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对祖国、大陆、家乡的思念。一位老人对大陆统一的期盼!

  读着读着,一股淋淋漓漓的雨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虽身边只是晴天,但总有一种孤孤零零的看雨无情的淅淅沥沥的下着的感觉;虽没有瓦来伴奏,可阵阵雨落在千瓦万瓦上那种清脆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似乎有了幻觉,但深知这不是幻觉,而是诗人余光中把我带入了雨中思想的尽头……

  “就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说得多好啊,如果可以,我会加上一句:“虽躲不过整个雨季,但至少能躲得住这时的思念。”诗人余光中对大陆的思念是越来越深厚的,情感也随之流露出来:“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整部*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样的话语,谁能与之同媲美?

  听听那冷雨,听听诗人余光中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吧!

  “从传说落到现在,从霏霏落到湃湃,从檐漏落到江海,问你啊,蠢蠢的青苔,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这首诗《雨声说些什么》,让我认识了余光中。

  闲暇之余,我读了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烟雨茫茫,蓄着丝丝寒意,嘀嘀嗒嗒,淅淅沥沥,如断珠一跃而下。春雨绵绵,打湿了老人两鬓白霜;冷风凄凄勾起了老人的思绪。朦胧中是那乡愁,透过雨什么也看不见,对故园的思念一点点,让雨来诉说。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身在异乡,看不见故园的杏花春雨,看不见牧童遥指的杏花村,看不见细雨浥轻尘……作者借雨写愁,化用了*的古典诗词,把自己心头忧忧的愁绪融于景中,我想,这也可见了余老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吧。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小精炼的文字,没有各种华丽的词藻,却可以让人有所触动。“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把文字上的雨写活了,雨好像有种多样的情态,拨动了心弦,滋润万物。

  少年听雨,那时的雨是奔放欢乐,显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风华正茂;中年听雨,是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沧桑;白头听雨,是古屋中想到的亡国之悲痛。余老一生饱受分离之苦,尝尽了漂泊异地,久不见故园的心酸,如风雨中行船的客舟,找不到归宿。

  小时读“小时的伞”、“湿了的鞋”,只觉句子有一种风趣和可爱,如今再次回味,才明白那其中蕴含着的是余光中美好的回忆和对过往留恋。

  古屋不再,且听听那冷雨,且听听雨诉说的乡愁。

  读罢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心中不觉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感,那是一个游子对故乡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在冷雨中夹杂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雨是*凡但绝不*庸的事物。它时而是绵绵不绝的春雨,朦胧霏霏,情意绵绵;它时而是瓢泼倾盆的雷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毫不在意人间的纷扰;它时而又是凄凄凉凉的梧桐夜雨,如李清照般的惆怅,独自怎生的黑;它时而还是寂静的冬雨,轻轻地落地化作雨蝶飞入世人的梦乡之中……

  在余光中的文章中,读到的雨是凄凄凉凉的雨,冷冷的,带着许多的离愁别绪和伤感。有漂泊异乡游子的孤独情感,有失去心中寄托的无助无依,有对自己有国难回有家难归的苦闷痛楚。这冷雨其中夹杂着的复杂情感又有谁能说的清呢?

  读他的冷雨,也触动了我的内心,突然很想听听家乡的雨。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三月的春雨,下起来绵绵不绝,细雨霏霏,如牛毛,在空中密密地斜织着。三月的春雨,唤起大地的生机,青绿的小草满山遍野地铺着,绯红的桃花夹岸而开。三月的春雨,振奋人们的精神和斗志,一年之计在于春,它让人间充满了爱和希望。三月的春雨,化作了春泥,去呵护我们的心灵……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七月的雨,下起来毫不客气,它没有一点迟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于尘世毫无牵挂。七月的雨,该是滂沱的雷雨了吧。它来势汹汹,带着雷鸣闪电,似乎要响彻宇宙大地。七月的雨,让我感受不到丝毫的凄凉与悲意,那是一场生命的狂奏曲,铿锵而有力。七月的雨,似乎与众不同,它定是一场对人世不公的反抗。七月的雨,出现的太及时,让人间的空气变的清新湿润……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秋天的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叶已落,路上铺满的是一路的惆怅和伤感,繁华之后便是萧条的冷落。秋雨冷冷地打在树间,听见的是寂寞的回声,尘世的最大凄凉也莫过于此了。秋雨的悲凉正如一个游子漂泊在外时的心境一样,凄苦、难挨……

  听雨,听听家乡的雨吧。冬季的雨该是最安静的雨了吧。它总是悄悄地下,生怕吵醒熟睡的人们。它虽然是冰冰冷冷的身体,但它的心确是如火的炽热。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瞬间,它让人间升腾起爱的暖气,温暖人间与大地……

  听雨,听过家乡四季的雨,我觉的自己比余光中要幸福的多。不管家乡的雨是否是冷雨,至少我还能够站在家乡的故土上倾听雨的声音,感受到家乡雨的自在与清新。我也能够理解余光中的思乡之情,能够理解他那种对于故土的怀念,那种游子飘零的孤独之感。

  听雨,我听到了余光中在冷雨中心碎的声音,听到他的眼泪与雨滴一同落下,听到他的内心在时刻默念祖国的名字,听到他双鬓已白的叹息之声,听到他一个游子的遗憾之音,听到他对大陆的热情赞美……

  听雨,我听到了母亲对游子的呼唤,那声音沙哑但又是那么的清晰;我听到了家对游子的呼唤,那声音微弱但又是那么的响亮;我听到了手足之间的呼唤,那声音来自心间,无法被那长长的海峡所阻断,我听到了爱游走在身边的声音……

  但愿前尘不再隔海,古屋永在,海峡*不再听那冷冷的思乡苦雨。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初读《听听那冷雨》,不由大惊:散文可以如此写?细读之则手不释卷。余光中曾戏称:“右手写诗,偶尔左手写散文,算是副产品。”但这样的副产品在当代散文家中有几人能出其右?

  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大量动用了迭字句。文章开始,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接着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马上,他大胆的想象:整个*整部*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此时,我窒息般地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

  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

  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音乐味,何能成为作家呢?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我读书,常爱划句,但是读《听听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为每一句话都这么美。

  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评论毫无过奖,也深刻公道。

  附注:这是旧作,写于1997年。

  记得高三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余光中的散文,时常在我们面前提到他。不过,说句实话,我对散文却不怎么喜欢。因为觉得散文就一个字——散!读起来,感到很吃力,往往几遍下来,还是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看这篇《听听那冷雨》,是因为当时的天气很热,我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有些烦燥,需要些“冷雨”。

  文章沿着作者的足迹,从大陆“听”到香港、台湾、美国最后又回到了台湾;随着作者的思绪,从现代听到了古代,从现实听到了历史;从少年听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次的“雨”都给作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听觉上的感受与心灵上的颤动。

  最最为引起我兴趣的是,在余光中的笔下于是各种器官都可感受到的。视觉上: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嗅觉上: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与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听觉上: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着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我想,余光中先生应该是很喜欢雨的吧。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对雨的仔细观察和打心底的喜欢,对雨不会有如此青苔般的深刻记忆。而对我,一个不喜欢雨,甚至有点讨厌雨的人来说,看完这些对雨的描写也不由得喜欢上了雨。另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余光中先生,他的文笔给我一种很感性的美,行文间可感受到他情感的丰沛、想象的独特。

  再者,《听听那冷雨》中,还体现了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一个特定:文藻丰富、瑰丽。在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他连用了“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潮润润”、“走入霏霏”、“凄凄切切”八个叠词,给人一种音乐美,也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意境。此外,这些戏也使我更确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冷雨”的感觉,同时也为下文作者对“冷雨”展开叙述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读完全文,恨不得天马上下一场冷雨!当然,这是假的。

  不久前看的彦火先生的《多情的雨》,同样是写雨,彦火先生的“雨”缺个我不一样的感觉。在彦先生笔下,出于就像文中写的一首首诗词,如“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清风醒病胃,快雨破烦心”等,这些诗词带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在彦火先生笔下,雨或是飘逸或缠绵,人们的更多是欢乐。

  余光中与彦火的这两篇散文,都带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却透着一丝的哀愁,那是一种淡淡的乡愁。它很*淡,几乎感受不到,却确实存在。

  “冷雨”与“春雨”哪个更好,我说不出,但我觉得在不同的情绪下看不同的作品,可一个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5)

——余光中散文(精选5篇)

  我在西德驾车周游,从北真个波罗的海一向到南真个波定湖(Bodensee),两千四百公里皆驰在寂天寞地。西德的四线下速公路所谓Autobahn者,关于爱开快车如杨世彭那样的人,实无妨叫做黑托邦。这类路上出有速限,不问可知,是暗示德国的车好,路好,而更主要的是:交通次序好。超车,必然用左线。如果你盖住左线,前面的快车就会迅徐钉人,一声不出,把您逼出局来。反光镜中后车由小变大,乃至无中死有,只在一眨眼之间。我开190E的宾士,时速常在一百三十千米,超我的车常常在左边一啸而过,速率最少一百五十。

  正愕视间,它早已一败涂地,被迫退左,让一辆更慢的快车飞掠而逝。虽然如斯,胶原蛋白,我在如许的乌托邦上开了八天,却未见一桩车福,以至也已睹有人背规,至于喇叭,一天也可贵听到两声。

  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两极,理念与情感对立,则每有知性与感性之分。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融,才成其“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sense Of immediacy)。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进一步若要抒情,则更须诗人之笔。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逼进,而气势流畅,议论纵横,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再以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满足上,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足见一篇文章,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仍然可以成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吃饭有时极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旁移,包含着一个转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

  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巍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融,才成其为“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sense Of immediacy)。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进一步若要抒情,则更须诗人之笔。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为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逼进,而气势流畅,议论纵横,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再以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满足上,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足见一篇文章,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也就是说,感性之美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也可以得之于议论文的字里行间。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红尘里长大,不得亲*草木虫鱼,且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正是抗战,尽管贫于物质,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稚小的我乃得以亲*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所以每次忆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抵,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若是等到大学才来补救,就太晚了,所以大一国文之类的课程不过虚设。我的幸运在于中学时代是在纯朴的乡间度过,而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也宜于学*中文。

  一九四○年秋天,我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成为初一的学生。那家中学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靠*嘉陵江边,因为抗战,才从南京迁去了当时所谓的“大后方”。不能算是甚么名校,但是教学认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几年打结实的。尤其是英文老师孙良骥先生,严谨而又关切,对我的教益最多。当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后我是否进外文系,大有问题。

  至于国文老师,则前后换了好几位。川大毕业的陈梦家先生,兼授国文和历史,虽然深度*视,戴着厚如酱油瓶底的眼镜,却非目光如豆,学问和口才都颇出众。另有一个国文老师,已忘其名,只记得仪容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陈老师那么不修边幅,甚至有点邋遢。更记得他是北师大出身,师承自多名士耆宿,就有些看不起陈先生,甚至溢于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贡来教我们国文。他是戴伯琼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惯称的“老夫子”。依清制科举,每十二年由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的生员,保送入京,也就是贡入国子监。谓之拔贡。再经朝考及格,可充京官、知县或教职。如此考选拔贡,每县只取一人,真是高材生了。戴老夫子应该就是巴县(即江北县)的拔贡,旧学之好可以想见。冬天他来上课,步履缓慢,意态从容,常着长衫,戴黑帽,坐着讲书。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现在的学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只会默读而不会吟诵,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

  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们交作文时,就试写文言。凭我们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颇客气,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给六十分。后来我们死了心,改写白话,结果反而获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外。

  有一次和同班的吴显恕读了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佩服其文采之余,对纷繁的典故似懂非懂,乃持以请教戴老夫子,也带点好奇,有意考他一考。不料夫子一瞥题目,便把书合上,滔滔不绝,不但我们问的典故他如数家珍地详予解答,就连没有问的,他也一并加以讲解,令我们佩服之至。

  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甚么学者,但他们出身旧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晓畅通达的。我一进中学,他们就认为我应该读点古文了,父亲便开始教我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母亲也在一旁帮腔。我不太喜欢这种文章,但感于双亲的谆谆指点,也就十分认真地学*。接下来是读《留侯论》,虽然也是以知性为主的议论文,却淋漓恣肆,兼具生动而铿锵的感性,令我非常感动。再下来便是《春夜宴桃李园序》、《吊古战场文》、《与韩荆州书》、《陋室铭》等几篇。我领悟渐深,兴趣渐浓,甚至倒过来央求他们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们不很愿意,认为我应该多读一些载道的文章,但见我颇有进步,也真有兴趣,便又教了《为徐敬业讨武里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父母教我这些,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哦给我听。父亲诵的是闽南调,母亲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曳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亢,我*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骈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阖自如。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

  不过那时为我启蒙的,还应该一提二舅父孙有孚先生。那时我们是在说来场的乡下,住在一座朱氏宗祠里,山下是南去的嘉陵江,涛声日夜不断,入夜尤其撼耳。二舅父家就在附*的另一个山头,和朱家祠堂隔谷相望。父亲经常在重庆城里办公,只有母亲带我住在乡下,教授古文这件事就由二舅父来接手。他比父亲要闲,旧学造诣也似较高,而且更加喜欢美文,正合我的抒情倾向。

  他为我讲了前后《赤壁赋》和《秋声赋》,一面捧着水烟筒,不时滋滋地抽吸,一面为我娓娓释义,哦哦诵读。他的乡音同于母亲,*于吴侬软语,纤秀之中透出儒雅。他家中藏书不少,最吸引我的是一部插图动人的线装《聊斋志异》。二舅父和父亲那一代,认为这种书轻佻侧艳,只宜偶尔消遣,当然不会鼓励子弟去读。好在二舅父也不怎么反对,课余任我取阅,纵容我神游于人鬼之间。

  后来父亲又找来《古文笔法百篇》和《幼学琼林》、《东莱博议》之类,抽教了一些。长夏的午后,吃罢绿豆汤,父亲便躺在竹睡椅上,一卷接一卷地细览他的《纲鉴易知录》,一面叹息盛衰之理,我则畅读旧小说,尤其耽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甚至《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七侠五义》、《包公案》、《*山冷燕》等等也在闲观之列,但看得最入神也最仔细的,是《三国演义》,连草船借箭那一段的《大雾迷江赋》也读了好几遍。至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则要到进了大学才认真阅读。当时初看《红楼梦》,只觉其婆婆妈妈,很不耐烦,竟半途而废。早在高中时代,我的英文已经颇有进境,可以自修《莎氏乐府本事》(Tales from Shakespeare:by Charles Lamb),甚至试译拜伦《海罗德公子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片段。只怪我野心太大,头绪太多,所以读中国作品也未能全力以赴。

  我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高眉”(high—brow)的古典文学固然是在诗文与史哲,但“低眉”(low—brow)的旧小说与民谣、地方戏之类,却为市并与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走卒贩夫,广为雅俗共赏。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葩,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

  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俗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俾在**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概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膏育,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语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潜化于无形,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甚么声韵训诂,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我那一代的中学生,非但没有电视,也难得看到电影,甚至广播也不普及。声色之娱,恐怕只有靠话剧了,所以那是话剧的黄金时代。一位穷乡僻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读旧小说。加以考试压力不大,都市娱乐的诱惑不多而且太远,而长夏午寐之余,隆冬雪窗之内,常与诸葛亮、秦叔宝为伍,其乐何输今日的磁碟、录影带、卡拉OK?而更幸运的,是在“且听下回分解”之余,我们那一代的小“看官”们竟把中文读通了。

  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也很重要。巴蜀文风颇盛,民间素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辍。我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校中炫耀,乃得奇书共赏。当时中学生之间,流行的课外读物分为三类:即古典文学,尤其是旧小说;新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白话小说;翻译文学,尤其是帝俄与苏联的小说。三类之中,我对后面两类并不太热衷,一来因为我勤读英文,进步很快,准备日后直接欣赏原文,至少可读英译本,二来我对当时西化而生硬的新文学文体,多无好感,对一般新诗,尤其是普罗八股,实在看不上眼。同班的吴显恕是蜀人,家多古典藏书,常携来与我共赏,每遇奇文妙句,辄同声啧啧。有一次我们迷上了《西厢记》,爱不释手,甚至会趁下课的十分钟展卷共读,碰上空堂,更并坐在校园的石阶上、膝头摊开张生的苦恋,你一节,我一段,吟咏甚么“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后来发现了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也激赏了一阵,并传观彼此抄下的佳句。

  至于诗词,则除了课本里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师和长辈并未着意为我启蒙,倒是性之相*,*以为常,可谓无师自通。当然起初不是真通,只是感性上觉得美,觉得亲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层,纷繁的附注也不暇细读。不过热爱却是真的,从初中起就喜欢唐诗,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与宋之词,历大学时代而不衰。

  最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闽腔吴调的口授启蒙,兼采二舅父哦叹之音,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余韵不绝,跟长辈比较单调的诵法全然相异。五十年来,每逢独处寂寞,例如异国的风如雪夜,或是高速长途独自驾车,便纵情朗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或是“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顿觉太白、东坡就在肘边,一股豪气上通唐宋。若是叶起更高古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兴就更加苍凉了。

  《晋书》王敦传说王敦酒后,辄咏曹操这四句古诗,一边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作节拍,壶边尽缺。清朝的名诗人龚自珍有这么一首七绝:“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容苍凉酒半醒。自别吴郎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说的正是这种酒酣耳热,纵情朗吟,而四座共鸣的豪兴。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感性的生命所在。只用今日的国语来读古诗或者默念,只恐永远难以和李杜呼吸相通,太可惜了。

  在年十月,我在英国六个城市巡回诵诗。每次在朗诵自己作品六七首的英译之后,我一定选一两首中国古诗,先读其英译,然后朗吟原文。吟声一断,掌声立起,反应之热烈,从无例外。足见诗之朗诵具有超乎意义的感染性,不幸这种感性教育今已荡然无存,与书法同一式微。

  去年十二月,我在“第二届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对各国的汉学家报告我中译王尔德喜剧《温夫人的扇子》的经验,说王尔德的文字好炫才气,每今译者“望洋兴叹”而难以下笔,但是有些地方碰巧,我的译文也会胜过他的原文。众多学者吃了一惊,一起抬头等待下文。我说:“有些地方,例如对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这种地方,原文不如译文,不是王尔德不如我,而是他捞过了界,竟以英文的弱点来碰中文的强势。”

  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听听那冷雨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

  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

  春雨。

  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了两年。

  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

  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

  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

  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

  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入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

  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

  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

  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有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西欧的夏天》

  旅客似乎是十分轻松的人,实际上却相当辛苦。

  旅客不用上班,却必须受时间的约束;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却必须受钱包的限制;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却必须把几件行李蜗牛壳一般带在身上。

  旅客最可怕的恶梦,是钱和证件一起遗失,沦为来历不明的乞丐。

  旅客最难把握的东西,便是气候。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旅客。

  从西班牙南端一直旅行到英国的北端,我经历了各样的气候,已经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

  此刻我正坐在中世纪达豪土古堡改装的旅馆里,为“隔海书的读者写稿,刚刚黎明,湿灰灰的云下是苏格兰中部荒莽的林木,林外是隐隐的青山。

  晓寒袭人,我坐在厚达尺许的石墙里,穿了一件毛衣。

  如果要走下回旋长梯像走下古堡之肠,去坡下的野径漫步寻幽,还得披上一件够厚的外套。

  从台湾的定义讲来,西欧几乎没有夏天。

  昼蝉夜蛙,汗流浃背,是台湾的夏天。

  在西欧的大城,例如巴黎和伦敦,七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暧舒适,并不出汗。

  西欧的旅馆和汽车,例皆不备冷气,因为就算天热,也是几天就过去了,值不得为避暑费事。

  我在西班牙、法国、英国各地租车长途旅行,其车均无冷气,只能扇风。

  巴黎的所谓夏天,像是台北的深夜,早晚上街,凉风袭时,一件毛衣还不足御寒。

  如果你走到塞纳河边,风力加上水气,更需要一件风衣才行。

  下午日暖,单衣便够,可是一走到楼影或树荫里,便嫌单衣太保地面如此,地下却又不同。

  巴黎的地车比纽约、伦敦、马德里的都好,却相当闷热,令人穿不住毛衣。

  所以地上地下,穿穿脱脱,也颇麻烦。

  七月在巴黎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少女的背心短裤到老妪的厚大衣,四季都有。

  七月在巴黎,几乎天天都是晴天,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入夜后天也不黑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

  巴黎附*无山,城中少见高楼,城北的蒙马特也只是一个矮丘,太阳要到九点半才落到地*线上,更显得昼长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

  不过晴天也会突来霹雳:七月十四日法国国庆那天上午,密特朗总统在香热里榭大道主持阅兵盛典,就忽来一阵大雨,淋得总统和军乐队狼狈不堪。

  电视的观众看得见雨气之中,乐队长的指挥杖竟失手落地,连忙俯身拾起。

  法国北部及中部地势*坦,一望无际,气候却有变化。

  巴黎北行一小时至卢昂,就觉得冷些;西南行二小时至露娃河中流,气候就暖得多,下午竟颇燠热,不过入夜就凉下来,星月异常皎洁。

  再往南行入西班牙,气候就变得干暖。

  马德里在高台地的中央,七月的午间并不闷热,入夜甚至得穿毛衣。

  我在南部安达露西亚地区及阳光海岸开车,一路又干又热,枯黄的草原,干燥的石堆,大地像一块烙饼,摊在酷蓝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丛常因干燥而起火,势颇惊人。

  可是那是干热,并不令人出汗,和台湾的湿闷不同。

  英国则趋于另一极端,显得阴湿,气温也低。

  我在伦敦的河堤区住了三天,一直是阴天,下着间歇的毛毛雨。

  即使破晓时露一下朝暾,早餐后天色就阴沉下来了。

  我想英国人的灵魂都是雨蕈,撑开来就是一把黑桑与我存走过滑铁卢桥,七月的河风吹来,水气阴阴,令人打一个寒噤,把毛衣的翻领拉起,真有点魂断蓝桥的意味了。

  我们开车北行,一路上经过塔尖如梦的牛津,城楼似幻的勒德洛,古桥野渡的蔡斯特,雨云始终罩在车顶,雨点在车窗上也未干过,消魂远游之情,不让陆游之过剑门。

  进入肯布瑞亚的湖区之后,遍地江湖,满空云雨,偶见天边绽出一角薄蓝,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挟雨遮掩过来。

  真要怪华兹华斯的诗魂小气,不肯让我一窥他诗中的晴美湖光。

  从我一夕投宿的鹰头小店栈楼窗望出去,沿湖一带,树树含雨,山山带云,很想告诉格拉斯米教堂墓地里的诗翁,我国古代有一片云梦大泽,也出过一位水气逼人的诗宗。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6)

——余光中《乡愁》(5)份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台湾海峡)这些实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英文译文: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诗形上,四段文字在字数、句式上基本一致:“……(时间状语),乡愁是……(作为意象的具象化的‘乡愁’的载体),我在这头,……(具体的‘乡愁’的对象)在那头”。一气呵成,回环往复,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叹,余音缭绕,历久弥笃。

  诗歌在语言上纯净、清淡,浅白真率而又意味隽永。“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音的形容词,用来修饰中心意象,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这首诗在艺术风格上,一反诗人早年“现代时期”那种刻意锤字炼句、苦心经营意象和矛盾语法、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惊人之语,在晦涩中求深奥的特点,转而追求恬淡、圆融的美学风格。以简代繁,以淡取胜,也算是绚烂之极,归于*淡。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同年随父母去香港,次年到台湾。1952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7年主编《蓝星》周刊。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台任教。已出版诗集《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荆赋》《守夜人》等。

  有人说:“祖国是我们的母亲”这话很有道理,你看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悠悠的赤子之心,吟出了对祖**亲的无限思念。祖国是慈爱的母亲。2008年的5月12日,永远让人悲哀,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生活中的一切。是祖国派人员去解救他们,是他们重新拥有一个家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念。祖国是无私奉献的母亲。我们这个地方,是江苏最穷的一个地区,南方的领导到我们这里来,捐钱捐物给我们,让上不起学的孩子,也能在一间洁白干净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祖国是历经沧桑的母亲。甲五战争、八国联军的侵略、21条不*等条约……现在我们每天吃着可口而香喷喷的饭菜,品尝着成功举办29奥运会的喜悦,神州七号载人飞船航行的成功……虽然祖国现在已经很好了,可是,我还要好好学*,建设更加辉煌的祖国。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赏析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

  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 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离死别(悲痛) 海峡——思乡念国(深沉)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诗情层层推进升华,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角度。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诗歌赏析

  《乡愁》虽是用白话写的,却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他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认为中国人的情操都是从屈原来的,从《离骚》来的。” 他说,“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在岳麓书院世纪论坛上,当余光中被问及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何建议时,他说,我写诗,写散文或搞翻译用了不少文言。文言用得好,可以使白话文多样化,如同*面中出现了浮雕,引我们产生美妙的回味,有一种追忆、回忆的情感。所以要注意多读古、诗、词、曲。有人说都什么时代了,你还读苏东坡的诗?我说为什么不可以读?你知不知道你的日常用语里面都缺不了苏东坡。你会说,哎,某人啊,我没有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是苏东坡的诗啦。你说人生漂流不定,雪泥鸿爪,那不是苏东坡教你的吗?你说这位女子啊,绝色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都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遗产。《诗经》、《楚辞》的优美的诗句都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的成语。这就是民族的遗产。没有这些成语,没有这些名句,我们的生活会暗淡得多。

  原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赏析

  一连串充溢着生活性的意象,一连串朴素无华的倾诉,一连串*淡中透露出深沉情感的喻体......缀成了一连串凄美绝伦的乡愁。乡愁是作者成长的足迹,是游子思乡的行吟,是一段心灵的历程,是一曲经典而质朴的古筝,是一部沉重的历史,是风雨沧桑中历史车轮碾过时留下的一声**。

  乡愁在作者笔下不只是“月是故乡明”的清淡,不只是“低头思故乡”的忧郁,不只是“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无奈,不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嗟伤......乡愁是一只老船,装载着传统的乡愁乡情乡思,也装载着历史的血泪,装载着望夫崖上的沉重和悲壮,也装载着海峡**的沧桑和风霜。从“邮票”、“船票”到“坟墓”是深沉的情感,而至“海峡”则是主题的升华!乡愁不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成了群体内心的感思;乡愁不再是纯粹的个体感叹,而成了民族之情的化身。对国家统一的热望,对民族团结的期盼,有形无形地融化在诗的字里行间,构成了民族情感积淀下来的厚重和深邃。

  于是,乡愁这个古老的话题在诗人笔下又多了一层内涵,这源于作者明睿的眼力和新颖的立意,更源于作者那高度的民族责任心和深厚的民族情。于是乡愁那*凡而又传统的顺叙表达蒙多了一层朴素的光辉,那简单的时间排列披多了一种美妙的灵光,那从“母亲”、“新娘”到“大陆”的浅浅诉说变得经典而庄严起来。


余光中乡愁的读后感3篇(扩展7)

——余光中的诗歌有哪些(精选五篇)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这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余光中的诗歌有哪些推荐,《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这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余光中的诗歌有哪些推荐,《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何等芳醇而又鲜红的葡萄的血液!

  如此暖暖地,缓缓地注入我的胸膛,

  使我欢愉的心中孕满南欧的夏夜,

  孕满地中海岸边金黄色的阳光,

  跟普罗旺斯夜莺的歌唱。

  当纤纤的手指将你们初次从枝头摘下,

  圆润而丰满,饱孕着生命绯色的血浆,

  白朗宁跟伊丽莎白还不曾私奔过海峡,

  但马佐卡岛上已栖息乔治桑跟肖邦,

  雪莱初躺在济慈的墓旁。

  这时你们正累累倒垂,在葡萄架顶,

  被对岸非洲吹来的暖风拂得微微摆荡;

  到夜里,更默然仰望着南欧的繁星,

  也许还有人相会在架底,着星光,

  吮饮甜于我怀中的甘酿。

  也许,啊,也许有一颗熟透的葡萄,

  因不胜蜜汁的.重负而悄然坠下,

  惊动吻中的人影,引他们相视一笑,

  听远处是谁歌小夜曲,是谁伴吉打;

  生命在暖密的夏夜开花。

  但是这一切已经随这个夏季枯萎。

  数万里外,一百年前,他人的往事,

  除微醉的我,还有谁知道?还有谁

  能追忆哪一座墓里埋着采摘的手指?

  她宁贴的爱抚早已消逝!

  一切逝,只有我掌中的这只魔杯,

  还盛着一世纪前异国的春晚跟夏晨!

  青紫色的僵尸早已腐朽,化成草灰,

  而遗下的血液仍如此鲜红,尚有余温

  来染湿东方少年的嘴唇。

  1955/9/29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凄凉的胡琴拉长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

  他自己的命运却人牵引:

  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

  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1950/11/8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