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读后感 >

《观沧海》读后感3篇

日期:2022-08-30 03:59:53

《观沧海》读后感1

  《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非凡之作、大家手笔。它最大的成功是通过对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刻思考和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这是此诗永恒的魅力所在。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世宦之家,年轻时也想做一名能臣报效朝廷,但现实却令他倍感失望,先是黄巾起义,阉党之争,继而董卓之乱,汉王朝危若覆卵。为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曹操曾挺身而出,清剿黄巾,刺杀董卓,不可谓不忠、不勇。但他更清醒地看到,汉王朝的毁灭已是不可挽回。于是他独树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这首诗就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所写。面对经过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他不会忘乎所以,更不会失意消沉,在他看来,困难与奋发都是人生历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动荡与安定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关键是要有一个正视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诗言志,字里行间,我们不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思想和态度吗?

  《观沧海》是一首宣扬个人进取精神并且蕴含丰富哲理的诗作。作者用雄健的诗笔写出了他的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生命中,唯有不停地运动、不断地充实,自强不息,才能创造出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张扬个性、富有巨大魅力的伟大人格。

《观沧海》读后感2

*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再次体味曹操的诗作《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有新的感悟。

回想01年秋风刚起,有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晨白时,站在临*碣石的金山嘴上(有的考证说碣石在此,其实错也!真正应在鸽子窝的鹰角石旁的西崖顶上),观看日出。只见东方海*线放出红光,接着红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间跃出海面,万道霞光,极为壮观。当红日升高时,有人举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来是想拍手托太阳的,引来一片欢笑和模仿。

一天晚上坐在卧床上,突见月亮升起,逐渐高离海*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灵感一动,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钟静候,果然看到了*生从未见的奇景。只见东方银光逐渐增大增强,一轮圆月缓缓腾出,银波万里,尤其是跳离水面一霎更是慑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

然,从未见旅游宣传“看月出”,实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操却观得细微,遥想当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写下了如此壮丽的诗篇!

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汉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过此海边,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评价当数谁?!同样都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贡献者,为何评价却是天壤之别?!我看,是评论家太“吝啬”、太“正统”、太“保守”了,历史上的评论家就不去说他们了,而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我们的评论家还是在引经据典,追究细微末节,而不从现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离口,未免引人万分感慨和不解!

《观沧海》读后感3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叹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诗人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逢的沧茫大海和海中矗立的岛屿,想到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是何等激奋!这是诗人眼前的岛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掠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英雄本色;波涛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于是诗人叹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1)

——《观沧海》读后感优选【10】篇

  《观沧海》读后感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辽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赞美之词。“澹澹”而更加赞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机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广袤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可以翻译为高兴到了极点,可以用写诗,唱歌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胸怀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愿曹操的这首《观沧海》,能让我们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最是伤心秋又到,难闻何日是归年”的怅惘中释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坦然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各种疾风劲雨,知难而上,弹奏人生的华美乐章!

  《观沧海》读后感 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信步登上了高耸的碣石山,来观赏浩瀚无边的大海。

  脚下湛蓝湛蓝的大海,就好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闪着光,和蓝天连成一片、相互映衬。一阵风吹来,海水卷起朵朵浪花,海面起伏荡漾。碣石山巍峨挺拔,上面遍布苍翠的花草树木,秋风吹来,树叶簌簌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动听的乐曲。顿时,一种清爽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全身。大海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自然的“合唱”,汹涌澎湃的波涛不断轰击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欣赏着美景,我仿佛看到了太阳、月亮从大海中升起,又落回到大海。太阳和月亮的轮回都在大海的吞吐之中,由大海主宰。银河群星辉煌灿烂,也像是由大海的水滴凝结而成,包含在大海宽广博大的胸怀中。我完全陶醉于大海的美妙景色,沉迷于关于大海的故事,直到天色渐晚,才尽兴而归。

  我感叹大海的美丽与广阔。山岛是静,波浪是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水画卷。大海还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包容一切,无私奉献,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心中感慨万千,放声高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读后感 3

  我敬佩岳鹏举的.奋战沙场;我敬佩张翼德的英勇无畏;我敬佩关云长的大义凛然,然而最令我敬佩的却是有勇有谋的曹孟德。

  曹操,字孟德,汉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不受世人喜欢,但他却凭着自己的才华,率领部下打下一片天地。世人都说他奸诈,但我认为他有勇有谋。当时,董卓把持朝政,众人对此都束手无策,唯有曹操有胆量去刺杀董卓。他只身一人前往董卓的宫殿,趁董卓睡着的时候,拿起锋利的匕首想要刺杀董卓,不料却被董卓发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慌了手脚,而是假意要向董卓献宝刀,在紧急时刻逃出了董卓的营地。

  曹操的诗文也是气势磅礴,无比豪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大海包罗万象、吞吐日月,也表明了曹操想要统一天下的决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他的壮志雄心却依然没有熄灭。有远大志向的人到了晚年,奋发进取的雄心也不会停息。曹操正是如此!

  曹操,应乱世而生,是真英雄!

  《观沧海》读后感 4

  《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非凡之作、大家手笔。它最大的成功是通过对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刻思考和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这是此诗永恒的魅力所在。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世宦之家,年轻时也想做一名能臣报效朝廷,但现实却令他倍感失望,先是黄巾起义,阉党之争,继而董卓之乱,汉王朝危若覆卵。为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曹操曾挺身而出,清剿黄巾,刺杀董卓,不可谓不忠、不勇。但他更清醒地看到,汉王朝的毁灭已是不可挽回。于是他独树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这首诗就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所写。面对经过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他不会忘乎所以,更不会失意消沉,在他看来,困难与奋发都是人生历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动荡与安定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关键是要有一个正视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诗言志,字里行间,我们不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思想和态度吗?

  《观沧海》是一首宣扬个人进取精神并且蕴含丰富哲理的诗作。作者用雄健的诗笔写出了他的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生命中,唯有不停地运动、不断地充实,自强不息,才能创造出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张扬个性、富有巨大魅力的伟大人格。

  《观沧海》读后感 5

  开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继承了《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交代了观海的地点。“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六朝时已沉入海里,东汉末年碣石山在现在的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据史**载,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了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至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大战之前,身为统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静。

  事实也是如此。“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面的“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遇到了大风,海面立即掀起轩然**,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洪波巨澜。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的点染,耸立的山岛“树木从生百草丰茂”,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山岛草木的静态与波涌连天的动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透露了作者热爱壮丽河山的感情。

  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写的是虚景,这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表现了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从东方升起,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是大海吐纳的;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好像发源于大海。作者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诗歌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诗人的感情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的,如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侧重写风水,后句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等等。而《观沧海》里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宽广的胸怀、豪迈的气慨,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宋人敖陶孙评论曹操的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确,这首诗读来就苍凉悲壮,历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观沧海》读后感 6

  一首寥寥几句的诗歌,却表达了作者的宏伟壮志。而对于我一个刚刚学过这首诗不久的初中生,对此也有很深的感受。

  曹操,字孟德。当曹操登上碣石山上时,心中的志向一一涌现出来。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一路以来万千景象,油感而发,写下了豪言壮志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曹操是笔下,在曹操的心里,对自然界的万千景象有了新的诠释。曹操登上碣石山上的时候,看见那宽阔的大海,在高山的映衬之下如此的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看到碣石山上的树木如此丰茂,不禁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站在碣石山上时,秋天的晚风在悄悄然的刮过,也许曹操这时不禁会有一丝丝凉意,但是看到在秋风刮过的同时,海面上也有了波涛,看到这样的场景。曹操不禁想起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于是又接着写下了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远大抱负,从日、月、星、辰,银河等方面写出来了作者的宏伟壮志。在日月星辰之间却显得如此渺小。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气概。这就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观沧海》——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大有作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真是见诗如见人。

  《观沧海》读后感 7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在这首诗中,情景紧密相连。作者通过写沧海,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来抒**感,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观沧海》读后感 8

  《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

  诗的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稳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

  描绘大海景物,诗人先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山岛耸立的雄浑气势,展现出海的金景,这完全符合人们登临览胜的*惯。接着由全貌写到局部,把视线由远处拉到*处,俯察脚下,虽然时届初秋,碣石山依然树木丛生,百草繁茂,色彩、刚柔、动静和大海形成映衬。“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也是眼前实景,但比前面所写“水何澹澹”更进了一步,是诗人在审视之后的所见所感,当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时,完全被它的雄浑壮阔所吸引,只感到海水是那样的浩渺无际。等到伫立一久,才似乎回过神来,原来风在吹着,海浪在激荡汹涌着,感到它蕴藏着摇撼宇宙的伟力。这样写就在*直中现出层次变化来。从结构上看,既把对海水的正面实写推向高潮,又自然的过渡到下面的虚写。

  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描绘了另一幅海景:绕天运行的太阳和月亮,好像是从大海的胸怀中升起的;夜空中横亘苍穹的银河也好像从大海发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万物,真是宏伟无比,博大无比。诗人这里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描绘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读者通过这虚拟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伟,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诗人胸怀的博大和奇伟。所以,这样的写景实际是在抒情,是以景语作情语。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曹公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曹操在政治上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他的诗都是直接或间接抒发他的政治怀抱的。《观沧海》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志在容纳,以海自比。他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反映了他统一国家的大志,这种英雄本色是一般诗人学不到的。这也正是曹操的诗既有艺术的魅力,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积极进取,增强胜利信心的根源。

  《观沧海》读后感 9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叹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诗人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逢的沧茫大海和海中矗立的岛屿,想到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是何等激奋!这是诗人眼前的岛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掠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英雄本色;波涛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于是诗人叹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读后感 10

  一首寥寥几句的诗歌,却表达了作者的宏伟壮志。而对于我一个刚刚学过这首诗不久的初中生,对此也有很深的感受。

  曹操,字孟德。当曹操登上碣石山上时,心中的志向一一涌现出来。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一路以来万千景象,油感而发,写下了豪言壮志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曹操是笔下,在曹操的心里,对自然界的万千景象有了新的诠释。曹操登上碣石山上的时候,看见那宽阔的大海,在高山的映衬之下如此的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看到碣石山上的树木如此丰茂,不禁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站在碣石山上时,秋天的晚风在悄悄然的'刮过,也许曹操这时不禁会有一丝丝凉意,但是看到在秋风刮过的同时,海面上也有了波涛,看到这样的场景。曹操不禁想起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于是又接着写下了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远大抱负,从日、月、星、辰,银河等方面写出来了作者的宏伟壮志。在日月星辰之间却显得如此渺小。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气概。这就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观沧海》——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大有作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真是见诗如见人。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2)

——观沧海读后感汇总五篇

  观沧海读后感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样的诗,给予人的是说不出来的恢宏、博大之感,是决不可以—一字一句地解说的。只有能够一个人大呼大喊的场合,才可以诵读这样的诗。

  这是一个讲究”靓“ ”酷“ ”毙“的时代,这个时代艺术的口号是”生产快乐“,而我却觉得,在男生女生不易区分的时代,应该提倡读一下这样的诗要自强,中国青年应该有一种大海的气魄,不反对“爱” “玩” “搞笑”,但是也应该有那么一点点时间读读曹操的《观沧海》,长长阳刚之气。 这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首纯粹的写景诗,也是中国最有气势的一首写景诗。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与山,树与草,风与浪,全是在作者的俯瞰之下,连日与月的行走,也是在诗人的脚下,这真是雄大得让宇宙也得降服的气魄。

  充盈诗中的是苍凉与忧患,但是又绝无哀愁与无奈,在这苍凉和忧患与海、山、树、风、日、月的对话之中,让我们感觉到的是跃跃欲试的征服欲望,这是对着强大者宣战时高声的呼喊,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这样的岁月,让人激情燃烧。

  观沧海读后感 2

  一首寥寥几句的诗歌,却表达了作者的宏伟壮志。而对于我一个刚刚学过这首诗不久的初中生,对此也有很深的感受。

  曹操,字孟德。当曹操登上碣石山上时,心中的志向一一涌现出来。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一路以来万千景象,油感而发,写下了豪言壮志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曹操是笔下,在曹操的心里,对自然界的万千景象有了新的诠释。曹操登上碣石山上的时候,看见那宽阔的大海,在高山的映衬之下如此的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看到碣石山上的树木如此丰茂,不禁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站在碣石山上时,秋天的晚风在悄悄然的刮过,也许曹操这时不禁会有一丝丝凉意,但是看到在秋风刮过的同时,海面上也有了波涛,看到这样的场景。曹操不禁想起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于是又接着写下了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远大抱负,从日、月、星、辰,银河等方面写出来了作者的宏伟壮志。在日月星辰之间却显得如此渺小。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气概。这就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观沧海》——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大有作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真是见诗如见人。

  观沧海读后感 3

《沧海》讲述的这个新事,如因剔除其细彩的情节而止,其Zhen(真)是一部讲述年轻人的恨情战浪漫自义冒夷肉体的奇像剧。做为主角的陆渐战下一部《昆仑》的梁萧相比,并入有国恩野恨减诸其身,即使是西岛战中乡三百年的恩恩,也自已陷他于两易到与逝世与义的境天,这也是很shao(少)人对于《沧海》的垢病suo(所)正在。一部佳的做品,合该正在怀思下有一个浓度;一个小俊杰,合该经历类类艰苦开磨,并没有失没有为小义舍身自己的荣幸以致逝世命,去归结入全部新事的最高潮。正因如己,萧峰才是金庸书中的第一位俊杰笼统。陆渐正在书中先先同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打消乌天劫,两是逃逐姚睛。这两者先是为了保命,先是为了恨情,没有论如何,皆易战俊杰的订义扯下太小的边,固然他也有奇露峥嵘,宰寇救民之举。如因讲《昆仑》是俊杰的传奇,这《沧海》即是一般人的新事。《沧海》的自ti(题)即是恨情,陆渐为尾的一小票青年女nǚ(女),谷缜、姚睛、施妙妙、谷萍女、宁凝、左飞卿、虞照、仙碧乃zhi(至)谷神通、黑湘瑶、宁没有空.负人们演尽了恨情这一旧旧而漂明的命题中的一切悲悲开开。该然有一团体除中,这即是小BOSS小万le(了)-_-。解局凤歌也勇于以喜剧支尾,摆脱了以喜剧赚眼泪这一正在电脑RPG逛戏中曾经众少的足腕。要讲《沧海》有什么打坐,人觉失这即是最小的打坐。《昆仑》是规范的激进黑侠,是模仿金庸的,这面凤歌自己也供认。俊杰的宿命、国野的恩恩、完整的恨情、诡计野的翻云覆雨,这些皆shi(是)金庸小讲中最细彩的元素。可是如因是写一般人的恨情新事,这些元素皆没有允许做为重要话题呢?金庸小讲中有这样的少篇吗?人思了一遍,只要《黑马啸中风》有面类似之处。喜剧易写的感人而喜剧易,抵触庞小的自题rong(容)易写而伟小的易,这是有guo(过)写zuo(做)经历的人皆知讲的讲理,而正在《沧海》中,以致入有一个真正意义下的`小忠小好,宁没有空,狄希等人与其讲心恨,真则没有幸。能将这样的xin(新)事写的如己细彩静人,才阐明凤歌确真是打坐了自人。

该然入有抵触也即入有新事,因己凤歌没有失没有制制了西岛中乡三百年的恩恩惠恩并塑制了万归躲这样的超级BOSS。万正zai(在)整部书的逝世人中隐失shi(十)分下耸,由于只要他的情绪世界是空黑,只要他的人逝世目标是俊杰的逃求。陆渐只思yu(与)爷爷战阿睛过荣幸的小资逝世逝世,谷缜先成为yi(一)圆巨商,先争失西岛之王,其真只是由于他的佳负心弱(聪慧人合是佳负的),以及易以推装的权益到了尾下,他们两个原去即没有该也没有配成为wan(万)的对于足。这样其真人物战情节ji(即)十分易处理,凤歌曾经竭力做的逊色了,但借是易任去下类类欠陷,这外外能够也有赶稿的缘由。讲《沧海》虎尾蛇尾的ren(人)没有少,团体觉失这确真也去下了惋惜,很少西中能写的更细彩的却入有展启,最范例的即是环球之旅部明确隐有伸水,小万的逝世也有面争人易以吸收,海之讲以致入有完整的入止注释。若凤歌能入止一主仔细修正,相疑《沧海》才会入入最榜样的止列。

扔启做品的外延战浓度没有讲,《沧海》的新事性人认为逾越了《昆仑》,以致没you(有)赢给金小的恣意一部做品。凤歌浓重的黑学顶蕴战巧予天农的创制力将一部恨情奇像剧塑形成为了一部超级细彩的史诗般传奇。周淌六真、乌天劫、潜龙、中征欧洲,纵续沧海.很少ren(人)认为《沧海》逾越了激进黑侠的界限,争人易以吸收,但其真激进黑侠中的黑学、丹药、卒器等又何尝没有是思像的西中?黑侠原即是成年人的童话,只需足够细彩而又没有失理性,即争人们下吸:争幻思自义去的更激烈一些吧!《沧海》的欠陷也是明隐的,新事框架过于庞小,以及下外所讲的赶农的效果,固然凤歌的驾驭才干曾经可以讲是超弱了,但正在自做完整的状态下,细节依然具有各类各样的缺乏。俞小猷战休继光的戏份皆缺乏,正在夜原De(的)新事所去下的起笔入有展启,中乡八部,西岛五亢中皆有过于NPC化的角色,等等等等,没有一而足。没有失没有供认,凤歌的黑学战国学制诣战金庸比借好异甚远,即使金小的做品中,也并没有是每一部皆能做到正在情节下淋漓尽致,歉腴适中。凤歌借年重,人们在理由等候将去有更细彩的做品外世。

最后谈谈人物的塑造。可以说,围绕爱情这一主题的人物,基本上塑造的都算成功了。陆谷不必多说;姚睛稍有单薄但可以想像出这个坚强而聪明的女子的模样;施有些傻但很招人喜欢;萍儿本身写的不多,但金龟揭白阴谋的那些话让我们看清她是个可怜而纯情的女孩子;宁凝本人最喜欢,可惜命运有些悲苦,但愿她和同样悲情的左飞卿终能携手同归;虞照后面写的不好,被刻画的过于莽撞来衬托谷缜的精明了,但他和仙碧的感情戏依旧出色,结局也相当浪漫;最出彩的当属饱饮情场苦酒的落寞男儿谷神通了,一生为情所苦,最终死于情字之下,埋骨后山,日日夜夜守护着心中挚爱,尽管戏分不多,却堪称《沧海》最成功的形象之一。可以看出凤歌是花了很大精力在写爱情这个主题吧。相比之下,反派人物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宁不空前面的表现过于出色而后期沦为一普通角色,未免让人有所扼腕。沈舟虚的表现更让人觉得这个聪明人始终挣扎在矛盾的边缘,因此与谷神通同归于尽实也是无奈之举。万归藏这一最终的BOSS,尽管凤歌是想把他描写成不择手段的盖世枭雄,但他的前后言行总让人觉得不协调(不"谐"?):若真是不择手段的坏蛋,这戏没法唱下去了,他早就把小谷小陆给做掉了;但若只是重情重义有原则的绿林豪雄,好像他和陆谷二人也没什么不可调和的冲突-那两个人又不和你争啥子。所以最后这一《沧海》中唯一出场的英雄形象,反而难以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要加上"出场"二字呢?因为在《沧海》的后半部,并不是没有在塑造正面的英雄,他就是-梁萧。无论你同不同意,凤歌对梁萧是偏爱的,也许是在《昆仑》中梁萧的命运太过悲苦,因此在《沧海》中补全了他的下半生,将他的英雄形象真正丰满起来。从周流六虚劲到潜龙,梁萧才是山海经迄今为止的第一主角,尽管他在《沧海》中是古人的身份,但无论是梁思禽在中土的叱咤风云,还是冷香亭上那首令人心碎的小令,背后总是梁萧强悍而落寞的身影,他才是《沧海》整个故事如此精彩的源泉所在。最后万被困在水阵中的那一幕场景,无疑是最好的写照。诸葛亮八阵图就困死了陆逊,无论你万归藏如何天下无敌,你永远只能是西昆仑的衬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梁萧其实甚至可以说是《沧海》的第一主角,如果你硬要把《沧海》读作一部英雄主义武侠的话。

晚上心潮跌宕,就写了这些东西,是我读完《沧海》的一些感受,希望大家喜欢。

  观沧海读后感 4

  一花一世界,一首《观沧海》尽显曹操一腔热血雄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初读《观沧海》,我即为此四句深深震慑:好一派气势恢宏至景!诗人竟仅凭三十二个字便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登高远眺江渚之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的磅礴之景,其人的文笔功力可见一斑。总以为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她却有着“建安八子”之一的称号是名过其实了。今观其文,“蓬莱文章建安骨”,不错,他将建安诗人的骨风挥洒得淋漓尽致。因而,这首诗的前四句我熟记于心,常默诵于口。这四句诗亦成为我印象中所有诗词最难忘的一段。曹操也随之成为我 脑海中一挥之不去的文人形象。

  不久以后,我读了《三国演义》,却为曹操的有胆有识,深谙军机韬略的大将之风所感。

  曹操生于汉末,时值黄巾起义,群雄割据的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少时便立下了一统天下的鸿鹄志。成年以后,他尽散其家资以招兵买马,置办军械,组建了一小支队伍。凭着这支不足万人的队伍,曹操讨董卓,征张绣,*刘岱,除吕布,灭二袁,剿刘表,伐张鲁,终于一统北方,成就丰功伟绩,离自己一统天下之梦大进一步。而这首《观沧海》即是曹操在灭袁绍后,途经碣石山,观沧海后有感而作。

  至此时,我 再度默诵《观沧海》一诗,它留给我至深 印象的,已非四句写景之段,取而代之的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这句诗以大海之包罗日月,容纳星辰之景象自比,暗示诗人自己将如大海包罗万象一样,一统中国的凌云壮志!这看似寻常却是点睛之笔的两句忽然深深震撼了我,并令我回味良久——

  曹操少而有志,终成大事,我不亦立下凌云壮志,为之不懈奋斗吗?

  观沧海读后感 5

  曹操的《《观沧海》气势磅礴,让我体会到了大海的那种力于美的象征。去年暑假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大海的魅力,感到无比自豪。

  古人崇敬大海,每年都会虔诚地拜海。虽是古老的封建思想,弹我还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海滩。

  脚下湛蓝湛蓝的大海,就好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闪着光,和蓝天连成一片、相互映衬。一阵风吹来,海水卷起朵朵浪花,海面起伏荡漾。碣石山巍峨挺拔,上面遍布苍翠的花草树木,秋风吹来,树叶簌簌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动听的乐曲。顿时,一种清爽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全身。大海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自然的“合唱”,汹涌澎湃的波涛不断轰击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欣赏着美景,我仿佛看到了太阳、月亮从大海中升起,又落回到大海。太阳和月亮的轮回都在大海的吞吐之中,由大海主宰。银河群星辉煌灿烂,也像是由大海的水滴凝结而成,包含在大海宽广博大的胸怀中。我完全陶醉于大海的美妙景色,沉迷于关于大海的故事,直到天色渐晚,才尽兴而归。

  我感叹大海的美丽与广阔。山岛是静,波浪是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水画卷。大海还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包容一切,无私奉献,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心中感慨万千,放声高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3)

——《观沧海》优质教案3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诗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鉴赏意象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理解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何其芳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清新自然的秋景图,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另外一首描摹秋天景色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曹操的《观沧海》。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创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其诗具有“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风格。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至乌桓(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欲借乌桓之力,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临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刻,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观沧海》”。

  (二)夯实基础,整体感知

  {简要介绍诗歌体裁}

  乐府——两汉官署名称,即音乐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制作国家典礼音乐,主要收集文人诗、民间歌谣入乐。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尤其是汉代乐府。《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所加的。乐府诗可谱乐歌唱,诗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亦可称之为“诗的附文”,与诗歌表现的内容无关。

  {听读结合,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听我泛读,注意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泛读完之后,再请同学们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象?”

  明确:诗中描绘了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深入诗歌,品读文本}

  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梳理诗歌的内容:1、细致分析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与诗人的心境有何联系?

  解析:“观沧海”以一个“观”字为线索,总揽全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旨在交代观海地点及方位,登高临海,视野开阔,将沧海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登高远眺,描摹大海、山岛的情状,使眼前之景显得辽阔、壮观,写出了沧海之景的壮丽之势;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一反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怀。写出在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茂,给人生机盎然之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此句虽言秋风萧瑟(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悲秋意绪。眼前见到的却是大海的汹涌澎湃,气象宏阔、生命不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将眼前实景,融进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呈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诗人以沧海自比,隐含自己有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合乐而作,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无关。

  2、品析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并说明这些表现手法在诗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明确:

  A、景物的`描写手法:

  由*及远(由眼前实景到想象、联想之景的描写——空间关系的迁移,显得层次分明)

  虚实相生(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景象为实写,日月、星汉为虚写。采用虚实相生的描写手法,使诗内涵丰富,意韵无穷)

  动静姐合(水、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的描写为动景,山岛、树木、百草等景象的描写为静景。动静结合,使诗歌显得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

  B、情感的表现技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生情,情生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借写大海吞吐宇宙的雄伟壮阔之景,隐喻自己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诵读全词,升华感情}

  请学生富有情感的诵读全词,以感受文气,曹丕在《典论·论文》曾说:“文以气为主”,诗词亦是如此。在《观沧海》这首词中需要我们在诵读中去获得一种陶冶,以便使自己融入诗中,并达到与诗的一种交流与沟通。

  小结:

  本节课所学的《观沧海》,重点是让大家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样“胸怀阔大、志存高远”。

  (三)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下来完成课后作业,并背诵这首诗歌。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熟悉曹操,你们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幻灯片1:曹操的照片;文字:“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都一直自称“宰相”,从未称帝。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表述了自己的心志,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至于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除此之外,曹操擅长诗歌,《步出夏门行》与《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我们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就是其中的名句。今天我们要学的《观沧海》就选自于《步出夏门行》组诗。

  二、写作背景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阔大胸怀,因为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很特殊。这是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时所作,此时正当夏秋之交,他登临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时诗兴大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壮丽的千古名篇。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4)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朝代:魏晋

  作者: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注释

  (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竦 :通“耸”,高。峙,挺立。

  (9)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赏析:

  作者:佚名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印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注释

  ①《步出夏门行》,一名《陇西行》,属汉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共五部分,开头是"艳"辞(即序曲),下分四解(四章)。此选第一解和第四解。两解的题目为后人所加。

  ②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辽东半岛的少数民族),途经碣石山,作此诗。诗中描写登山观海所见到和想像的雄浑壮丽的景象。沧海,大海,指渤海。

  ③碣石:山名,在今河北乐亭县滦河入渤海口附*,后陷入海中。一说指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之碣石山。

  ④澹(dàn)澹:水波动荡貌。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5)

——《观沧海》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的:

  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朗读诗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静。)

  二反复朗读,领略诗歌的意境

  1听录音

  2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三分析诗歌,完成目标二、三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天(秋风萧瑟)秋天一般给人的感觉总是特别凄凉,而诗人却把它写得生机勃勃,充满气势。最能体现出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哪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总结全文

  作业:

  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1、课本原文

  课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并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跟随一位古人跨越千年一同去领略大海的风采吧!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展示资料,分享所得

  学生分享有关乐府诗和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并且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作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作品《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长歌行》等。

  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赛,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2、解决生字词

  碣(jié)石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

  3、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1)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读,并纠正发音有问题的字词。

  (2)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的断句与节奏。

  (3)播放音频文件《观沧海》。

  (三)细读诗歌,情景交融

  1、诗歌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全诗由哪个字统领?

  明确:交代了诗人登临的方位、地点、目的,由“观”统领。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所写之景有哪些特点?

  水:澹澹

  山岛:竦峙

  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3、诗歌最后说“歌以咏志”。曹操想借用这首诗表达什么志向呢?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大抱负以及博大的胸襟。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四)品读诗歌,体会写法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沧海”的壮美景象是如何呈现在大家眼前的?

  明确: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五)课堂小结

  带着豪气,有感情的朗读《观沧海》,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伟大理想并受到感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观沧海》。

  2、收集古今中外的诗歌名句,将其整理归类,并探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教材简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安排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及目标 学生活动及目标 导入新课

  (7分钟) 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 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 作者简介

  (1分钟) 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 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绍

  (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课文(一诗四读法)

  一、朗读

  (5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 欣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 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 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 二、译读

  (7分钟) 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 按座位顺序,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 三、背读

  (8分钟) 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 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 三、背读

  (8分钟)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展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比赛,看哪组说得最好。 拓展研讨 一、比较阅读

  (6分钟)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 二、形象探讨

  (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 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 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 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

  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图片)。

  个体 整体

  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 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 ,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 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充满生机 气吞万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与大海的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契合,他的奋发乐观正与草木的生机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检验对意境、意象和主观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1、 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烟渚、客、旷野、低树、江、月。

  2、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凉等。

  四、总结

  通过观沧海的学*,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

  [教学反思]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6)

——《观沧海》说课稿优选【10】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曹操的《观沧海》,我想就我所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等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敬请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 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 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确立以上三个目标,而不确立其它目标呢?其理由如下:

  它们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维目标。大家可看出,上述三个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既各有侧重,又有相融的一面。

  目标1侧重的是技能目标,目标2侧重的是知识目标,目标3侧重的是情感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所有这些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抓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本诗被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五首》(事实上有两首词),这五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四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四首诗词。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我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1呢?一是任何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二是课本第67页的教学提示中有一句话——“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我认为课本的编者是在告诉我们,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把生字词的学*作为其中一个目标呢?因为要作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包括了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在里边了。我为什么要确立目标3呢?大家知道,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

  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1]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 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即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即教学目标3。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人教社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两大系统、三大板块。两大系统为阅读系统和综合性学*系统,三大板块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诗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系统”中的一篇,为“人与自然”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题组元”,本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 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三、 说教学方法(学*方式)

  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学*、合作性学*、探究性学*三种学*方式来学*本诗。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三种学*方式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方式;二是从本诗的特点和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比较适宜于同时采用这三种学*方式。

  四、说教学步骤

  本诗用一节课时间来学*。

  (一)开展自主式学*,完成教学目标1(约10分钟)

  1、学生课前预*,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二)开展合作式学*,完成教学目标2(约20分钟)

  1、把学生按4人一组来分,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①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②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水、山、树、草、风、波等景物。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万物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③ 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全是虚景,即诗人的想象,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等景物,它们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其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显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显示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境界。

  ④ 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2、小结,朗读、背诵

  (1)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2)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三)开展研究性学*,完成教学目标3(约15分钟)

  1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点拨: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相比,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主要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曹操胸有大志,终成一代枭雄。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2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请在课外找出二、三首类似的古诗或诗句,按如下要求加以学*。

  (1) 读一读 读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都是既写景又抒情的诗句。

  (2)说一说 说说这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3)比一比 把这些诗和《观沧海》比较一下,看看其中有无虚景。

  (4)背一背 背诵这几首诗。

  五、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表格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请看:

  登山观海 实景 虚景

  景物 特点 景物 特点

  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 祖国山河美丽多姿,生机勃勃 日、月、星辰、银河 、大海 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借实景、虚景抒发诗人统一中国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用表格显得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一、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确立以上三个目标,而不确立其它目标呢?其理由如下:

  它们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维目标。大家可看出,上述三个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既各有侧重,又有相融的一面。目标1侧重的是技能目标,目标2侧重的是知识目标,目标3侧重的是情感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所有这些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抓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本诗被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五首》(事实上有两首词),这五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四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四首诗词。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我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1呢?一是任何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二是课本第67页的教学提示中有一句话——“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我认为课本的编者是在告诉我们,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把生字词的学*作为其中一个目标呢?因为要作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包括了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在里边了。我为什么要确立目标3呢?大家知道,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1]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即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即教学目标3。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人教社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两大系统、三大板块。两大系统为阅读系统和综合性学*系统,三大板块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诗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系统”中的一篇,为“人与自然”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题组元”,本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三、说教学方法(学*方式)

  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学*、合作性学*、探究性学*三种学*方式来学*本诗。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三种学*方式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方式;二是从本诗的特点和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比较适宜于同时采用这三种学*方式。

  四、说教学步骤

  本诗用一节课时间来学*。

  (一)开展自主式学*,完成教学目标1(约10分钟)

  1、学生课前预*,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二)开展合作式学*,完成教学目标2(约20分钟)

  1、把学生按4人一组来分,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①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②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水、山、树、草、风、波等景物。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万物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③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全是虚景,即诗人的想象,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等景物,它们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其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显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显示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境界。

  ④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2、小结,朗读、背诵

  ⑴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⑵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三)开展研究性学*,完成教学目标3(约15分钟)

  1.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点拨: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相比,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主要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曹操胸有大志,终成一代枭雄。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2.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请在课外找出二、三首类似的古诗或诗句,按如下要求加以学*。

  ⑴读一读读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都是既写景又抒情的诗句。

  ⑵说一说说说这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⑶比一比把这些诗和《观沧海》比较一下,看看其中有无虚景。

  ⑷背一背背诵这几首诗。

  五、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表格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请看:

  登山观海实景虚景

  景物特点景物特点

  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祖国山河美丽多姿,生机勃勃日、月、星辰、银河、大海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借实景、虚景抒发诗人统一中国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用表格显得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我确立其它目标的原因如下:

  目标1侧重的是技能目标,

  目标2侧重的是知识目标

  目标3侧重的是情感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所有这些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抓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本诗被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五首》(事实上有两首词),这五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四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四首诗词。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我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1呢?一是任何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二是课本第67页的教学提示中有一句话——“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我认为课本的编者是在告诉我们,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把生字词的学*作为其中一个目标呢?因为要作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包括了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在里边了。我为什么要确立目标3呢?大家知道,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1]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即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即教学目标3。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人教社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两大系统、三大板块。两大系统为阅读系统和综合性学*系统,三大板块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诗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系统”中的一篇,为“人与自然”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题组元”,本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三、说教学方法(学*方式)

  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学*、合作性学*、探究性学*三种学*方式来学*本诗。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三种学*方式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方式;二是从本诗的特点和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比较适宜于同时采用这三种学*方式。

  四、说教学步骤

  本诗用一节课时间来学*。

  (一)开展自主式学*,完成教学目标1(约10分钟)

  1、学生课前预*,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二)开展合作式学*,完成教学目标2(约20分钟)

  1、把学生按4人一组来分,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①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②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水、山、树、草、风、波等景物。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万物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③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全是虚景,即诗人的想象,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等景物,它们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其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显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显示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境界。

  ④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第一方面:说教材

  《观沧海》是省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展现的是几位作者对生命的不同体验。《观沧海》是 一首古体诗,主要写了曹操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表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博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第二方面: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2. 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曹操的《观沧海》,我想就我所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等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敬请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确立以上三个目标,而不确立其它目标呢?其理由如下:

  它们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维目标。大家可看出,上述三个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既各有侧重,又有相融的一面。

  目标1侧重的是技能目标,目标2侧重的是知识目标,目标3侧重的是情感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所有这些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抓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本诗被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五首》(事实上有两首词),这五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四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四首诗词。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我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1呢?一是任何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二是课本第67页的教学提示中有一句话——“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我认为课本的编者是在告诉我们,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把生字词的学*作为其中一个目标呢?因为要作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包括了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在里边了。我为什么要确立目标3呢?大家知道,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

  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1]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即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即教学目标3。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人教社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两大系统、三大板块。两大系统为阅读系统和综合性学*系统,三大板块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诗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系统”中的一篇,为“人与自然”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题组元”,本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三、说教学方法(学*方式)

  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学*、合作性学*、探究性学*三种学*方式来学*本诗。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三种学*方式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方式。二是从本诗的特点和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比较适宜于同时采用这三种学*方式。

  四、说教学步骤

  本诗用一节课时间来学*。

  (一)开展自主式学*,完成教学目标1(约10分钟)

  1、学生课前预*,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二)开展合作式学*,完成教学目标2(约20分钟)

  1、把学生按4人一组来分,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①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②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水、山、树、草、风、波等景物。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万物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③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全是虚景,即诗人的想象,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等景物,它们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其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显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显示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境界。

  ④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2、小结,朗读、背诵

  ⑴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⑵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三)开展研究性学*,完成教学目标3(约15分钟)

  1、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点拨: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相比,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主要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曹操胸有大志,终成一代枭雄。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2、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请在课外找出二、三首类似的古诗或诗句,按如下要求加以学*。

  ⑴读一读,读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都是既写景又抒情的诗句。

  ⑵说一说,说说这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⑶比一比,把这些诗和《观沧海》比较一下,看看其中有无虚景。

  ⑷背一背,背诵这几首诗。

  五、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表格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请看:

  登山观海,实景,虚景

  景物,特点,景物,特点

  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祖国山河美丽多姿,生机勃勃日、月、星辰、银河、大海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借实景、虚景抒发诗人统一中国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用表格显得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观沧海》。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环节。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他是三国时曹操的代表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遗词造句的妙处。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

  五、说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小环节)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一定知道曹操吧?我们从《三国演义》或其他故事中了解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可能了解的曹操是奸雄、狡诈等)同学们说的没错,但狡诈、诡计多端也需要智慧,这足以说明曹操是个聪明人,不仅如此,历史中真实的曹操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的诗人,是一位胸怀大志文学家,大家不信的话,老师有诗为证。(投影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请同学们齐读。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曹操的《观沧海》,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曹操笔下的大海风景和他观沧海的非凡气度吧。

  【设计意图:从反面入手,引出反差的不同形象,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笑声中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新课程的学*,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品简介

  请学生根据预*分组交流,师最后选出最准确、最完整的介绍,投影显示以下文字: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上,征伐乌桓;九月获胜,班师南归,著名的《观沧海》,就是他在归途中经过濒临渤海的碣石山(位置在我县西南)时,写下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学会借助现代工具学*,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又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三】初读感知

  1、思考:题目中的“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分为三层。1—— —2句为一层,交代登临地点;3———12旬为二层,描写大海景象;最后两句为三层,写诗人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注意一词之差,含义相差很大,诗词学*中也要注意分层次阅读】

  【四】研读探究(四个问题,投影展示)

  1、思考: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思考: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几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写实景的一共有六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六旬涛,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思考:“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鸟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着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5、小结: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颠峰期,他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么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通过这首诗的学*同学们对曹操是不是有了不同的认识呢?】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诗歌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和作者生活情趣,诗歌的学*要考学生多读、多思、多品才能理解深刻】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全景 山岛竦峙 雄心壮志

  观景 实写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虚写 曰月星汉

  六、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找一些曹操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设计意图:背诵并默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此诗,一首诗不能足以说明曹操的远大志向,所以多读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七、说板书设计

  【明确: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摈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观沧海》。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环节。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他是三国时曹操的代表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遗词造句的妙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

  五、说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小环节)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一定知道曹操吧?我们从《三国演义》或其他故事中了解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可能了解的曹操是奸雄、狡诈等)同学们说的没错,但狡诈、诡计多端也需要智慧,这足以说明曹操是个聪明人,不仅如此,历史中真实的曹操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的诗人,是一位胸怀大志文学家,大家不信的话,老师有诗为证。(投影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请同学们齐读。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曹操的《观沧海》,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曹操笔下的大海风景和他观沧海的非凡气度吧。

  【设计意图:从反面入手,引出反差的不同形象,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笑声中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新课程的学*,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品简介

  请学生根据预*分组交流,师最后选出最准确、最完整的介绍,投影显示以下文字: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上,征伐乌桓。九月获胜,班师南归,著名的《观沧海》,就是他在归途中经过濒临渤海的碣石山(位置在我县西南)时,写下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学会借助现代工具学*,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又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三】初读感知

  l、思考:题目中的“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分为三层。1——2句为一层,交代登临地点。3——12旬为二层,描写大海景象。最后两句为三层,写诗人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注意一词之差,含义相差很大,诗词学*中也要注意分层次阅读】

  【四】研读探究(四个问题,投影展示)

  1、思考: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思考: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几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写实景的一共有六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六旬涛,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思考:“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鸟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着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5、小结: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颠峰期,他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么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通过这首诗的学*同学们对曹操是不是有了不同的认识呢?】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诗歌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和作者生活情趣,诗歌的学*要考学生多读、多思、多品才能理解深刻】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全景:山岛竦峙,雄心壮志

  观景:实写,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虚写:曰月星汉

  六、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找一些曹操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设计意图:背诵并默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此诗,一首诗不能足以说明曹操的远大志向,所以多读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七、说板书设计

  【明确: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摈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方面:说教材

  《观沧海》是省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展现的是几位作者对生命的不同体验。《观沧海》是一首古体诗,主要写了曹操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表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博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第二方面: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2、写实与想象。

  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方面: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采用的学*方法是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方面: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当你面对大海时,你想干什么呢?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作者简介预计用时2分钟。

  地——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封号——魏武帝。成就——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环节3朗读预计用时15分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之后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以读代讲,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环节4背景介绍预计用时3分钟。

  在公元22019年,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后。凯旋而归的路上,带着豪迈的情怀,登上了碣石山,以歌言志,抒发了博大的情怀

  想象: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此时你就是曹操,你刚打败了袁绍的残余部落,打败了乌桓,在回来的途中你经过了碣石山,面对波澜壮阔的渤海,你想做些什么?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环节5研讨分析预计用时15分钟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也就是观看宽阔无比的大海。诗人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

  教师: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的形象。哪个同学能从神态方面来扮演一下曹操在观看大海这种“得志”的形象。(学生扮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意气昂扬、气吞山河”的气势)

  2、从刚才的扮演来看可知,此时此刻的诗人在观看大海?我们从诗歌中那个字可以知道?(观)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可能回答:海水、山岛、树木、百草(可能还有日月、星汉)

  教师:同学们你能把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景物画下来吗?(两个学生完成,一个描绘,一个画;肯定学生的个性发言,表扬学生的多才多艺)

  3、从刚才同学们描绘的画面我们知道: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是诗人所看见的;而日月、星汉是诗人所想象的。在诗歌中的那个词语我们能看出来?学生:若教师:“若”仿佛、好像的意思,是诗人想象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图景,是虚景。却写出了一副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那种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壮观景象。

  4、教师: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为什么?(想象、夸张)

  5、请同学们在读诗歌,看看那些是写景的句子;那些是抒情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教师明确:写景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抒情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环节6课堂总结,预计用时3分钟。

  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帮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

  环节7布置作业,预计用时2分钟。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课下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写一篇对曹操有关人物介绍及评论。

  好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促进写作水*的提高。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观沧海》。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环节。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他是三国时曹操的代表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二、说教学目标

  l、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遗词造句的妙处。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

  五、说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小环节)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一定知道曹操吧?我们从《三国演义》或其他故事中了解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可能了解的曹操是奸雄、狡诈等)同学们说的没错,但狡诈、诡计多端也需要智慧,这足以说明曹操是个聪明人,不仅如此,历史中真实的曹操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的诗人,是一位胸怀大志文学家,大家不信的话,老师有诗为证。(投影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请同学们齐读。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曹操的《观沧海》,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曹操笔下的大海风景和他观沧海的非凡气度吧。

  【设计意图:从反面入手,引出反差的不同形象,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笑声中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新课程的学*,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品简介

  请学生根据预*分组交流,师最后选出最准确、最完整的介绍,投影显示以下文字: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上,征伐乌桓;九月获胜,班师南归,著名的《观沧海》,就是他在归途中经过濒临渤海的碣石山(位置在我县西南)时,写下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学会借助现代工具学*,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又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三】初读感知

  l、思考:题目中的“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分为三层。1—— —2句为一层,交代登临地点;3———12旬为二层,描写大海景象;最后两句为三层,写诗人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注意一词之差,含义相差很大,诗词学*中也要注意分层次阅读】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曹操的《观沧海》,我想就我所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等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敬请诸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 说教学目标

  在研读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 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确立以上三个目标,而不确立其它目标呢?其理由如下:

  它们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三维目标。大家可看出,上述三个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既各有侧重,又有相融的一面。

  目标1侧重的是技能目标,目标2侧重的是知识目标,目标3侧重的是情感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着重音、停顿、句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如何朗读;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景”,进而体会景物中蕴涵的“情”。所有这些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三个目标,抓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本诗被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有《古代诗歌五首》(事实上有两首词),这五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写景抒情的方法,且《观沧海》排在第一篇,遵照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四首诗词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四首诗词。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我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1呢?一是任何诗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诵读,以读感知,以读品味,是其基本原则;以读带讲,读中点拨是其基本方法。二是课本第67页的教学提示中有一句话——“朗读必须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我认为课本的编者是在告诉我们,在本诗的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朗读能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把生字词的学*作为其中一个目标呢?因为要作到“读正确、读流利”,就包括了扫清生字词障碍,领会“碣、竦、澹、峙”等实词和“以、之、哉”等虚词的意义在里边了。我为什么要确立目标3呢?大家知道,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

  巢宗祺在解释人文性时说:“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1]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 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即教学目标2;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即教学目标3。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人教社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两大系统、三大板块。两大系统为阅读系统和综合性学*系统,三大板块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诗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系统”中的一篇,为“人与自然”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雄浑壮观,体验自然景物中所蕴涵的作者的雄心壮志。本套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题组元”,本单元编选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反映四季景物的课文,为“四季”专题。《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 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三、 说教学方法(学*方式)

  我打算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性学*、合作性学*、探究性学*三种学*方式来学*本诗。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三种学*方式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方式;二是从本诗的特点和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比较适宜于同时采用这三种学*方式。

  四、说教学步骤

  本诗用一节课时间来学*。

  (一)开展自主式学*,完成教学目标1(约10分钟)

  1、学生课前预*,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指导。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二)开展合作式学*,完成教学目标2(约20分钟)

  1、把学生按4人一组来分,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①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②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水、山、树、草、风、波等景物。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万物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

  ③ 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显示了什么?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7)

——改写《观沧海》作文(5)份

  我是曹操,东汉末期,在乌桓攻破幽州后,成了当初东北方的大患。我不得不北上征讨乌桓。这次战争可谓惨烈。大战之后,我策马奔腾,登上碣石山。站立在秦始皇曾经登上过的碣石山,饱览碣石山对面壮观辽阔的大海。

  我坐在山顶上,感受着山顶辽阔的视野,以及迎面而来的微风,仿佛已然统一了三国。山下的大海,绿的像翡翠,清的像玻璃。微波粼粼,荡起一阵阵波浪。而且碣石山就耸立在这沧海之中。瞧,那里有一座岛!那座岛上树木一棵接一棵,风一吹,竟与沧海水波荡漾的样子一般。岛上植物长势不错,十分的茂密。看着这座岛,我想到了之前在山上打猎时看到老虎吃狐狸的时候自己射死了老虎。是啊,这个世界弱肉强食,你要是想生存下去,甚至完成自己的抱负,就要成为强者。正想着一股风吹来,变凉了,风也更大了。风越吹越大,甚至要将沧海给吹翻,就像我所要面对的困难一样,我要迎难而上。

  夜晚我还留在碣石山,心中感慨万千,渴望成为像嬴政那样统一六国的人物。闭上眼,月光照射在身上,我仿佛看到日月东升西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银河星光灿烂,斜贯天空,它远远的垂向一端大海,就好像发源于大海一样。

  天亮了,不想走,我心想这真是一个好地方,能让我沉下心,更好的面对以后的事情,以后如果可行的话,要多来。

  可是却再也没有来到过这里。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秋天,我率领两百万精兵征伐东北方的大患乌桓,经历了一个月的苦战,我方大胜而归。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决定开一个大party,鼓声大作,大家正在饮酒下棋,我大声一喝,说道:“这次,我方大胜而归,就快统一北方,现在我给大家每个人一百两银子!”顿时,大家敲鼓声更响了,都跳起了舞。

  在班师回朝的途中,我来到了碣石山,秋风**,我的袍子扔了起来,让人有一种威武的感觉,旁边的战士手里拿着旗子也在微风中飘了起来,“沙沙”作响。登上山顶,远远望去,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我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是多么辽阔呀!仿佛这大汉江山就是我曹操的天下。“哈哈哈哈!这就是我的天下!”我兴奋地叫着。“来人!给我把纸墨拿来!”

  我站在秋风中饮酒作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瑟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旁边的战士们听了拍手称赞,“好诗,好诗呀!大人不仅武功好,诗写的.也好,真称得上文武双全!”

  过了几十年,我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着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完成寡人多年心愿——统一大汉江山。

  公园207年,我浩浩荡荡率领大军北伐乌桓,打了一个大胜仗。来到碣石山下,我顿时豪情万丈,对手下人说:“传我的将领,下马,上碣石山!”

  我带着几名随从,头戴头盔,身穿大叶锁子甲,手持钢刀,脚蹬虎皮战靴,“蹭蹭蹭”大步流星登上碣石山。“哇……”只见碣石山前波涛汹涌的沧海是一眼望不到边啊!只见脚边是野草丛生,树木耸立,秋风“呼啦啦”地吹过来,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我想:这些天,我终于消灭的我的心腹大患——乌桓,这下,我能去攻打刘备他们啦!脚下是我辽阔的土地,将来,我一定要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哈哈哈,秋风萧萧吹过,带来了几片落叶,好像在告诉我:“统一的大业马上就要完成了,这祖国山河如此的雄伟壮丽!”秋风虽带着萧萧的杀气,但是也正表达了我统一了北方啊!我的国土一定会像草木一样,生机勃发,一定会像这大海,充满激情的!这是多么的高兴哇!

  再看眼前的沧海,波涛一个接着一个,我想:日月肯定都是从这浩瀚的大海中升起,银河星星也都是从大海里也是出没于大海的,我就像这大海,气势磅礴,气势壮观,我一定要招募贤士,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早早完成我的霸业!

  想到这里,我便从腰间取出酒瓶,“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我顿时感觉全身温热,吩咐手下人拿来磨好的墨汁和纸,写下了气势雄伟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在建安十二年,我率领几十万大军,一下子除去了我大魏王超市的心腹大患——乌桓。统一了北方后,我班师回朝。途中,在东方的一个滨海小镇里,我看到了雄伟壮观的碣石。

  于是,我叫了几个随从,登上了碣石山,以便观赏沧海。只要见海面上水势汹涌,水面上,一座座岛屿拔地而起。在山上,路边的'灌木丛生,各种野花、野草生长的十分丰茂。一阵刺骨的秋风吹来,水花冲天而起,一个大浪撞在了一块大礁石上,但是旁边的狼还是在滚滚前进着。统一天下也是如此,在过程中,有些人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价值来消灭敌人,但我绝不当一个奸臣。此刻,我觉得热血沸腾,胸口在不停的起伏着。虽然我清楚帮刘邦打天下后韩信的下场,可我活着的时候要当豪杰,死了也要当人人称赞的鬼雄!现在我觉得天上的星星、月亮河太阳都是出自那广阔的大海里的,大海就是我的胸怀!我是多么想让天下所有的人才都来帮我打败那愚蠢的孙权和老谋深算的诸葛亮呀!但也不能得意忘形,该歌咏魏国那英勇的战士们!

  我诗兴大发。于是,提笔写下《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瑟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写完这首诗后,心里更是觉得兴奋不已。于是命令快马加鞭,给皇帝去报喜。

  海之汹涌,山之巍峨,此情此景,无人不心潮澎湃!

  此时,曹操带着他的精锐部队,在碣石山上安营扎寨,忙碌之余,他站在崖边,感受这壮阔的景色:

  大浪朝着碣石山,前进着、翻滚着,拍打在石头上,激起几丈高的浪花,发出如雷般的巨响。山脚下,许多石头被海浪冲刷成各种姿态,怪石嶙峋。这座山耸立在这里,也许有几万年了吧。山后是茂盛的树木,面对汹涌的大海,它们似乎秉承了山的精神,浪越大,风越狂,它们的生命力更旺盛。大海看起来无边无际,延伸到水天相接的地方,那里是即将落下的红日,海水闪着红光,霓虹灯般的霞光,都伴着火烧云,像一匹汗血宝马,踏着发着红光的云,奔腾而来。

  秋风吹来,曹操震撼不已:太阳有普照大地,送来温暖的能力;月亮有寄托乡情,照亮人心的能力;浩瀚、看似无垠的星空,它们竟都听从海的指使,按时从海上升起!海,能纳百川,凭借的是它的广阔;我,为何不能凭借我博大的胸襟一统江山呢?

  在夹杂着浪声与秋风的夜晚里,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仍在他的心里翻滚着,他心想:或许,明天的征途,我会更努力吧!


《观沧海》读后感3篇(扩展8)

——《观沧海》阅读答案(精选5篇)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t、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

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19.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20.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

  22.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23.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9. B 20. B

  21.(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

  22.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

  23.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

  【丙文翻译】

  贞观初年,有大臣上书(给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问上书者:“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奸佞小人吗?”上书者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确切知道谁是奸佞小人,请陛下佯装大怒来测试大臣们,若能不畏惧陛下的怒气,诚挚直率地进言进谏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谄媚顺从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水流的清澈与混浊,(原因)在它的源头。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民就像水流,皇帝自己都做欺诈的事,却想让臣下的行为直率诚挚,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我一直因为魏武帝多做诡诈的事,非常鄙视他的为人,像这样,怎么能够作为教化命令?”对上书人说:“我要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教化民众,你所说的虽然很好,但我不能听信啊。”

  观 沧 海(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每章都有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2.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以 字统领全篇的景物描写。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4.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 C (那是乐曲的终了,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

  2.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3. 观 描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4.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后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答案示例:(大海)汹涌澎湃,(山岛)高耸挺拔,(草木)丰盛繁茂(3分。每点1分)

  6.答案示例:诗人想象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是从大海的母腹孕育而出,这让我感受到大海的博大壮阔,体会到激荡在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4分。诗句内容2分,体验2分。意思对即可)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选自《出师表》)

  (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①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②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③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④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⑤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⑦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佞臣者:奸佞的臣子。②、的知:确切知道。③、正人:正直的人。④、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⑤、人庶:人臣庶民。⑥、魏武帝:曹操。⑦、教令:教化,命令。

  1、下列句中加粗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2、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

  4、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

  5、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沧海》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