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读后感 >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

日期:2022-10-28 00:00:00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在唐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刚读就被书中的序言深深地吸引,被尹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16年的教育经验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不要“刻苦努力”。

  很多老师都说过这样的话:这孩子,如果不谈学*,还是蛮可爱的。换言之,在学*上,这孩子是不可爱的,是让人头疼的。可是在学校、在家长眼中,学*却是最重要的,于是这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可爱”“差生”的标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时都是那么活泼可爱,聪明机灵,而在“学*”这件事上就变成差生了呢?“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老师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尹老师说:“学*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如果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地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不做穿西装的野人,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

  三、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的一些进步和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只有更多地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前一段时间在对教育7岁的儿子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小家伙很难管教。在我感觉到头痛时,我徘徊于书店想找一本教育方面的书。无意中看到了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拿回家读起来,方觉得如获至宝。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本书是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记。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本书分七个章节分别是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把学*做成轻松的事、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做家长应有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每一章节观点的阐述都是结合一些小案例,把一些好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就这样如同在对面聊天中娓娓道来。其中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第二章《把学*做成轻松的事》、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读后让我感触挺深。下面我就分别谈一谈。

  第一章中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打针有些疼》、《给小板凳揉揉疼》。这是孩子小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事情。我们作为父母的也知道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也明白鼓励孩子要坚强,但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在面对打针的问题时,我们*惯性的边哄孩子边说“一点都不疼,不怕、不怕”。其实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打针哪有不疼的,可我们为了哄孩子就随口说了一句错话。孩子听了这句话,如果相信的话,等真正打上针才发觉疼,那么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还能相信大人的话吗?在《打针有些疼》的案例中,尹老师提倡要把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如实的告诉孩子,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然后激发孩子的勇气。在《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案例中尹老师提到了培养孩子善良和豁达品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养成对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理解,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是终身受益的。

  第二章中提到了很多培养孩子良好学*品质的小方法、小技巧。其中提到了如何教孩子识字、学数学和阅读。这些好的学*品质都是要从2、3岁开始培养的。看了这些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以前存在迷惑的地方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这对于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很大的启发。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提到关于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问题。对于孩子说谎的问题,书中明确提出“孩子天生不会说谎”。那么说谎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模仿大人,二是迫于压力。所以我们大人千万不要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条件。在《可不可以批评老师?》这个小案例中提到了要鼓励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在任何事情上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真诚的、尽量有高度的看待问题。注意培养孩子的批判的意识。我们当下的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孩子的个性,但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个性,没有主见,这让很多家长很头痛,担心孩子走入社会之后会怎么办。无论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在这方面深入思考一番,毕竟我们担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祖国的未来如何,掌握在我们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师手中。

  最后,把本书序言中的一则寓言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实际上他是在告诫父母们当孩子来到身边时就如同手捧一块美玉,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以让美玉成为无价之宝;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只能让美玉失去原有的价值。引申到我们老师身上,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一把精美的刻刀,雕琢好自己手中这块美玉的同时,还要雕琢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也尽可能的成为无价之宝。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当手捧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时,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从读“序”开始,就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作者从爱、学*、品格、*惯、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位母亲也好,教师也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心理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错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作为母亲或教师,自己的行为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向上……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说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二、一个好母亲,需要不断地去关注、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好老师也需要用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孩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心里却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来分配给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挂在嘴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无形的压力,为孩子今后生命中留下心理的影响,给他的生命留下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作为双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更应用睿智去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发展。“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他们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他们,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孩子。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那么也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犯了错误可以改,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们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我们不仅要做个好妈妈,还要做个好老师,做个胜过妈妈的好老师。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真的是本难得的家教读本,作者尹建莉既是好妈妈也是好老师,书中内容既能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读完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还记得其中的一篇《“不陪”才能培养好*惯》,解决了现在很多家庭陪孩子写作业的难题。原来我总是陪着孩子写作业的*惯是错的,真正意义上的“陪”是心理上的支持和信任。在培养学生*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惯;如果经常让孩子又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惯。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他们甚至必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学生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了。

  作为父母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我也如此,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总想多给儿子弄点家庭作业让他多写多练*,或许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好。可是孩子不是这样的,每天都不及时的完成作业,边写边玩磨磨蹭蹭的到九点多,更别说什么我布置的家庭作业了。有时候作业写得潦草,我看了一气之下全擦了重写,孩子就会大哭起来,我更生气,他边哭边写,对学*产生逆反心理。从这本书中,我明白我的做法太过生硬了,有点拔苗助长了。我必须马上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惯,来影响孩子一点点去改变她已经养成的不好的*惯。我必须想办法使得他对学*感兴趣,对自己有信心,让他感到学*是一种享受,或许能改善这种状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让我明白了:“我们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用叫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的象形文字。”“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一些古诗外,绝大多数内容与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是学生语文的真实水*。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学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学生的成绩和阅读量成正比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海量阅读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仅仅从教材中获取知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细细品读,每次都有新收获。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寒假中认真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

  首先这本书让我感觉是那么地亲切而又贴*我的生活;其次,我是一名教师,虽然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读过之后觉得不但对自己如何做好一个母亲有帮助,还对自己如何教育好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还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要想有一个又乖又聪明的孩子,除了先天条件以外,最最重要的是妈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素质。孩子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遭的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出让大人们认为不好的行为,其实那些都称不上是错误,只不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大人们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这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实用5份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1

  前段时间,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同样作为妈妈,也同样作为教师的我,将全书通读一遍后发现原来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

  本书的尹老师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婷婷,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震撼和生活细节中的指导。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不要“刻苦努力”。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千万不要用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尹老师说:“学*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如果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三、对阅读极其重视。

  该书的第二章几乎全部是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带来的好处,各个方面都阐述的很到位,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课外阅读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状态和学*能力,阅读实质上构成了孩子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了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看了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2

  最*在微博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因不满妈妈不给其买玩具而当街拽母亲头发、扼住母亲喉咙的新闻,让我大吃一惊,而后寒心不已。是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造就了这一幕的发生。这个男孩不仅扼住了母亲的喉咙,也扼住了教育的喉咙,更是扼住了社会的喉咙。为了减少这一幕悲剧的发生,我在此特别推荐一部家庭教育经典作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希望能给天下的父母亲带来帮助,给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尹建莉,她是一名教育学硕士,曾从教多年,现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尹建莉熟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特别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品学兼优,曾两次跳级,2007年16岁的女儿即参加高考,成绩超过当年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在个性方面,她女儿自主自立、自强自爱,是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尹建莉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还出版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和家长们分享自己的家教心得,颇受天下父母亲的欢迎和喜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尹建莉的教子手记,记载了她成功的教育理念和一些实用的教育方法。它首次提出了一系列新颖成功的家庭教育原则,还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它不但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它还教你如何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格。它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是实事求是谈论家庭教育的典范,更是家长们最实用的育儿工具书。

  俗话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是孩子从小的榜样。一个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一个心地善良的母亲,不太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而一对不孝敬长辈的父母,绝不可能培育出一个大孝子。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写道,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关注孩子的幸福感,要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作者的一位老同学说:“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3

  初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在我姑娘已经三年级的时候。读着读着,遗憾之情在心中越生越多,真是“恨晚”啊,要是我姑娘两岁的时候,我就认识了这本书,我姑娘一定会比现在更优秀的。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写在扉页的几句话,就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于是,这本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枕边书。

  现在,我姑娘已经是初中生了,当我又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这一个章节里,就谈到了作为妈妈如何面对孩子和异**往的问题。其中的提示语很值得思考。“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这一箴言告诉妈妈们,当您发现孩子出现所谓的“问题”的时候,不要小题大做,要从正面对孩子加以引导,这样才会把孩子引入正轨。

  又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是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的虹爸虹妈们看看,因为他们的孩子只有六七岁而已,正是培养良好*惯的最佳时期,希望虹爸虹妈们,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爱上学*。从我最*发现的一个问题说起吧。孩子们都很爱听绘本故事,每次我在教室里给他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们会跟着故事情节或者悲伤,或者高兴,甚至会手舞足蹈。可是最*,当我告诉他们晚上要继续亲子共读绘本故事的时候,却听到了“哎呦,怎么又是绘本啊!”的声音。我的心中顿生疑惑,不应该啊,在学校里听得兴致盎然,怎么会呢?于是,对宝贝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原来,是爸爸妈妈们那里出问题了,虽然我在校讯通短信里一再强调,绘本故事,是让家长读,孩子听的,可是,还是有极个别的家长急于2000求成,没有注意到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拔高了对孩子的要求,要求孩子读故事。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班级里能够把一个故事完整读下来的孩子,要么是识字量巨大的孩子,要么就是把故事听了很多遍也试着读了很多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可能有,但也只是极少极少的。看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时急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做指导的。

  《“好阅读”与“坏阅读”》、《阅读需要诱惑》、《“不陪”才能培养好*惯》、《不看“有用”的书》等等章节,对我们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和学**惯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强烈建议虹爸虹妈去读一读,思考思考,自己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请记住,作为家长,我们和孩子同岁。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4

  *几天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有戚戚焉。尤其是读到教育问题上时,认字包括多种方式和方法,但是我们的小学教育好像选择了一种最笨,最出力不讨好的方式。如果把生字词放到文章当中去学*,我相信孩子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和应用会更好。因为即使他(她)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可以通过语境和上下文揣摩个八九不离十。阅读量上去了,识字的数量还有必要担心吗?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多阅读,勤阅读,争取像周武王一样“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每每读到好书,好的语句段落,每个读书人都会眼前一亮,哦,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这样写!这个词语还可以这样运用。自然而然的,不用专门背诵生字词。多读之后,不但能掌握生字词,下次还可以很好的运用。

  多读书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5

  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我无数次的通过窗户观望一下外面的世界,看看街道,看看小区,看看人来人往。

  有一天早晨,我们后面楼的老奶奶又推着三轮车在垃圾桶里翻啊,找啊,好像她所需要的宝贝都在垃圾桶里。这个老奶奶我对她印象特别深刻,我嫁过来的那一年,我就记得她每天带着她的老头去翻垃圾桶,老头身体不好。后来老头没了,她还是一直翻垃圾桶。这就是即便没有了劳动能力,也要靠双手赚钱的生存意识吧。

  她那天早晨翻过了之后,弄得满地狼藉,我就赶紧叫宝宝来看,“你看看噢,这个老奶奶又翻得乱七八糟的,把东西拉走了也不知道打扫一下,是吧?”“她为什么捡垃圾啊,是的,弄得真脏”后来,我们娘俩就在窗户边看着说着,没多会,老奶奶又骑着三轮车来了,这次她不是翻垃圾桶的,而是把刚才的翻在地上她不需要的垃圾打扫干净的。瞬间,我觉得有一些尴尬。

  我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瞧不起她,也并没有觉得潜移默化的教会孩子不尊重他人。这些感受都是今天才发现。此刻读的这篇《让孩子学会尊重》,里面有一段话“尊重是一种心态,处于人之下,尊重自己,不谄媚,不逢迎,不妄自菲薄;位于人之上,尊重他人,不嘲讽,不贬斥,不妄自尊大。”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到人之下,尊重自己;可是人之上,我却做到了嘲讽并主动的带着孩子来妄自尊大。人应该是*等的,身份、地位并不能成为判定一个人是高贵还是卑贱的依据。

  每个人都有自尊,无论是孩子还是**都竭力想要维护自己的自尊,然而别人的自尊却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更是*惯以职业、地位、身份、收入、外貌、身体健康状况等外在的因素将人分出高低贵贱,区别对待。就算没有嘲讽、贬斥,又或者做到了谄媚,逢迎。尊重何其容易?

  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我能够做到尊重!我想做那个优秀的人。最后,套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原来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共勉!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 1

  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买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大读者分享。

  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够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

  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

  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始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部分70、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国情。

  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的家庭特点。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

  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浅显的理解水*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 2

  起初看到这么本书被吸引,是因为当了妈妈后,一直很注重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希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正确引导孩子。在网络发达的现况下经常听说这本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来到公司后,公司为了员工有一个好的*惯,每个月要求每位员工读一本书。在借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公司有这本书,便想着借来来看看,好好继续学*学*。毕竟,孩子现在4岁半,这些年,虽然很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实,就像这么本说的: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极致,因为你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就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这本书,分为7大板块,分别是:爱的质量、轻松学*、品格教育、学**惯、家长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教育误区。每一个板块都有一个内容举例,引导家长怎样去做,通过读这本书,也会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抢,如果你想要,要学着去商量交换,如果对方小朋友不愿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没有,麻麻觉得可以,可以买给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抢。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不愿意给别人的时候或者你很喜欢,那么你有权利保护好它,不被抢走。其实,就是想告诉孩子,东西不可以靠抢来解决,因为抢惯了,长大以后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要自己保护好,不然长大了,失去什么都会觉得正常。还有就是从孩子1岁半会走以后,早教、游泳、乐高再到现在的思维机器人、识字、英语、钢琴、围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现在这么做对不对,觉得孩子都没有玩的时间。

  可是,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社会,不得不让我这么去做,因为,我不想他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很无奈,就像有句话说的:现在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你以后去选择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选择你。加油吧,亲爱的自己。再接再厉去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 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我认为尹建莉是位有心、有智慧的妈妈。和尹老师一样,我也是一名老师,同样也是一位妈妈,站在一个做母亲的角度来讲,在这本书里,我学会了不少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拥有的心态。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要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读这本书的体会:

  一、犯错很正常,理解胜批评。

  作为家长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很难过了,家长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不要责怪,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二、读书给我的启示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本上。

  三、让孩子独立自主成长。

  作者书中谈到了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这些都是妈妈的功劳啊!

  现在我也为人母,儿子一岁半了,在他走路、吃饭、或做其他事的时候,总是不放心。和尹老师相比真是惭愧。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 4

  前一段时间在对教育7岁的儿子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小家伙很难管教。在我感觉到头痛时,我徘徊于书店想找一本教育方面的书。无意中看到了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拿回家读起来,方觉得如获至宝。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本书是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记。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本书分七个章节分别是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把学*做成轻松的事、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做家长应有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每一章节观点的阐述都是结合一些小案例,把一些好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就这样如同在对面聊天中娓娓道来。其中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第二章《把学*做成轻松的事》、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读后让我感触挺深。下面我就分别谈一谈。

  第一章中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打针有些疼》、《给小板凳揉揉疼》。这是孩子小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事情。我们作为父母的也知道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也明白鼓励孩子要坚强,但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在面对打针的问题时,我们*惯性的边哄孩子边说“一点都不疼,不怕、不怕”。其实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打针哪有不疼的,可我们为了哄孩子就随口说了一句错话。孩子听了这句话,如果相信的话,等真正打上针才发觉疼,那么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还能相信大人的话吗?在《打针有些疼》的案例中,尹老师提倡要把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如实的告诉孩子,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然后激发孩子的勇气。在《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案例中尹老师提到了培养孩子善良和豁达品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养成对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理解,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是终身受益的。

  第二章中提到了很多培养孩子良好学*品质的小方法、小技巧。其中提到了如何教孩子识字、学数学和阅读。这些好的学*品质都是要从2、3岁开始培养的。看了这些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以前存在迷惑的地方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这对于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很大的启发。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提到关于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问题。对于孩子说谎的问题,书中明确提出“孩子天生不会说谎”。那么说谎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模仿大人,二是迫于压力。所以我们大人千万不要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条件。在《可不可以批评老师?》这个小案例中提到了要鼓励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在任何事情上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真诚的、尽量有高度的看待问题。注意培养孩子的批判的意识。我们当下的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孩子的个性,但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个性,没有主见,这让很多家长很头痛,担心孩子走入社会之后会怎么办。无论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在这方面深入思考一番,毕竟我们担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祖国的未来如何,掌握在我们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师手中。

  最后,把本书序言中的一则寓言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实际上他是在告诫父母们当孩子来到身边时就如同手捧一块美玉,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以让美玉成为无价之宝;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只能让美玉失去原有的价值。引申到我们老师身上,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一把精美的刻刀,雕琢好自己手中这块美玉的同时,还要雕琢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也尽可能的成为无价之宝。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 5

  当手捧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时,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从读“序”开始,就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作者从爱、学*、品格、*惯、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位母亲也好,教师也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心理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错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作为母亲或教师,自己的行为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向上……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说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二、一个好母亲,需要不断地去关注、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好老师也需要用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孩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心里却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来分配给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挂在嘴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无形的压力,为孩子今后生命中留下心理的影响,给他的生命留下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作为双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更应用睿智去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发展。“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他们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他们,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孩子。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那么也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犯了错误可以改,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们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我们不仅要做个好妈妈,还要做个好老师,做个胜过妈妈的好老师。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3篇

  说真的,我很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这么好的一本书,在看书的态度上,只要不是出于任务,我向来由着自己的性子,若内容足够吸引人,我就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就是通宵达旦在所不惜,若内容枯燥乏味,我就没有耐心读下去。这个周末连续下了两天的雨,而我却并不为此烦恼,因为我遇见了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实这本书买来已经好久了,只是也许因为教育类的书看多了,难免会有厌倦,想着不过又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内容,便迟迟没有翻动,正好这个周末下雨不出门,闲在家中便信手翻来,慢慢读来,真是惊喜连连。我想若以后有了孩子,我仍会把这本书好好再看一遍。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她的真诚,书中没有任何枯燥的理论,书中的母亲是一位教育专家,通过多年的教育,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女儿,而书中所举的例子多半就是她教育女儿时的一点一滴细节,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都是相似,不同的是家长面对孩子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读完此书,我的心似乎也跟着温柔起来了,作者在跟女儿相处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都是怀着一颗温柔的心在对待。

  书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如书中提到孩子摔跤是常有的事,很多家长看见孩子摔跤了就会去责怪让孩子摔跤的东西如板凳,以此来安慰孩子,但作者却教自己的女儿摔跤后学会互相体谅,反过来给板凳揉揉痛,是啊,一个对物有情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是一个心善的人,虽是一个细节,却足以看见作者不凡的功力。读到这里,我真是暗暗佩服,但让我惊喜的还在后头。比如作者看见自己的女儿罚抄数学公式,在得知女儿已经会背的前提下,这位妈妈居然替孩子抄写要罚的公式,因为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暴力作业”,而如果机械重复抄写只会让孩子消磨对这门功课的兴趣;还有如我们经常觉得应该从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作者恰恰相反,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不刻意回避吵杂,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事实证明这对她以后的学*很有帮助;又比如我们经常让孩子要听话,但在作者眼里,做父母的才应该适时的“听话……

  就像本书前言所说,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块未雕琢的玉,而多年之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另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我们常常责怪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懂事,但是否曾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时我也常常感叹,家长如此野蛮,又怎会教育出乖顺的孩子呢?家长如此任性,教育的孩子又怎会不任性呢?所以对待孩子我们应该温柔,再温柔些,因为他们原本没有错,他们犯错,有些只是因为年纪小,没有经验,有些原因若深究下去,间接的也是因为家长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如孩子撒谎,只看见孩子欺骗了你,却没看见他宁愿忍受欺骗带来的负罪感,而不愿把事实告诉你,其实已经说明你和孩子之间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读完此书,你会对教育孩子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最后我想说,若有了孩子,我希望能和她手牵手一起成长,一起读古诗,一起数星星,一起感受生命中的酸甜,温柔再温柔些,其实好妈妈也就是好老师,而好老师也一定是一个好妈妈。

  侄女来我家和我推荐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尹建莉写的很好,很实用。但我没在意。直到暑假侄女往郑州走时的头一天,这本书才有幸走进我家一睹为快。读后觉得还不过瘾,索性就又让侄女婿从网上购买了五本,赠与了几个好友。一页一页深读一个月并摘录了很厚的笔记,但还觉得没有读够,它像好妈妈词典手边书。读过此书有以下感受:

  一、它像清泉滋润着心田,让你感到患得患失;它像照妖镜折射出自身的不足;它像黑夜里的明灯高高挂起,给你方向;它像种子给家的土壤洒下希望;它像利剑剖析身上的赘瘤;它像山峰留给社会和教育界永无止境的攀登路线。

  二、社会和教育界从在的不足,家庭父母育儿的素质落差太大只会养不会育。就此从在的一系列问题给以解答,并给予良方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育儿小窍门。

  三、育儿是一件大事,关系着我们的明天,关系着祖国的未来,父母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让爱、宽容、自由的花朵在身边开放,舒张胫骨,。

  一至六年级注重培养孩子的学*兴趣;初中注重培养学*方法;高中培养勤奋。这一系列都要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像构建金字塔一样从基础做起。点点滴滴不忽略每件小事,为明天加油喝彩。四、亲爱的死党们如有育儿兴趣,尽快拜读此书,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早一十六年问世,我少走很多弯路,也不至于在教育孩子身上无所适从。此书对照自生经历无比的愧感,像一根一根的钢针刺在心口,恨相见晚矣。望亲爱的朋友们别错失良机,早读早受益。

  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寒假得空,为了做个好妈妈,去书市一逛,买回一本,细细品读,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和打动。

  这本书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它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并且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最主要的是,这么优秀的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的内容不仅让我懂得了为人父母的家教之法,更让我深思为人师者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很多时候学生犯错之后,我们的第一反映就是生气,继而对其批评教育一顿。书中的作者认为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其实孩子犯错之后心里已很难过了,老师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

  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犯错,改错,在犯错,再改错的过程,孩子从犯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乐趣和生活的经验。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需要理解错误带来的价值,看到错误和正确同样具有正面教育功能。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要冷静,分析具体问题,对症下药。

  再者,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作者认为“强权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孩子要求独立,孩子要求有自己的天地,他们不再好好地听话,而是离经叛道。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此会强迫孩子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我们经常采用强权手段,让孩子服从自己,其结果只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适得其反。其实我们要改变想法:孩子要求独立,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开始思考问题,开始长大,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感到高兴,要以客观、疏导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反抗。

  有一个故事,两个母亲得知了孩子之间早恋的事情,女孩子的母亲勃然大怒,对孩子批评教育,并给她办理了转学手续,孩子哭着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和同学。男孩子的母亲却对孩子这样说:“你确定你喜欢这个女孩?你会娶她为妻吗?”男孩轻轻却又坚定地点点头。妈妈又说:“那你现在有没有能力给她一枚美丽的婚戒,为她披上婚纱,并且举办一个浪漫的婚礼呢?男孩摇了摇头。妈妈说:“那么你该从现在就开始努力了。”男孩没有受到批评,但他明确了自己现在的方向和任务。那么大家喜欢哪种教育方法呢?

  还有,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具有神奇的力量,阅读多的孩子,学*能力强。阅读所带来的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能让孩子的学*轻松、快乐,学*的成就感又会加强阅读的兴趣。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在对书的选择上,作者提出,不看“有用”的书。她坚持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大人所谓的“有用”为选择标准。孩子有所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不一样,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选择的自由与权力,让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厚。所以,少一些推荐,多一些自由的阅读空间。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位母亲的冷静与细腻。很多教育资源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多教育问题其实非常容易解决,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我很喜欢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书是我们精神的食量,我们能从书中获得快乐,让我们爱上读书吧,开卷有益。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初中读后感 (菁华5篇)

  这本书带给我不小的震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感动着,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可能是走入误区,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甚至,感到我们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体会到孩子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相当大部分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和这个家庭的教育。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几者之间应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师以及长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如果这本书尚有不足,那我觉得该书起名为《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更妥。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从个体教育而言,无谓标准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适自己孩子特质的教育方式。对整体的教育而言,则是有共同的教育规律。

  心,对孩子的关心是第一的,这才是根本;技,是效能增大的工具而已。

  对孩子应该是真心的“关爱”,而不是“溺爱”。

  对孩子应该是严格的“要求”,而不是“苛求”。

  对孩子应该是*等的“尊重”,而不是“看重”。

  还有一点就是: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

  这也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压力。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好的孩子天生是好的,不好的孩子再努力教总是教不好的,至于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一直没有深究,觉得或许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命,这和后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不是穿了西装就能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做父母也需要有做父母的智慧。这是一种生活的积累。

  此时,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推出的成就方程:20%IQ+80%EQ=100%成功。

  所谓的IQ和EQ是指智。

  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寒假得空,为了做个好妈妈,去书市一逛,买回一本,细细品读,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和打动。

  这本书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它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并且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最主要的是,这么优秀的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的内容不仅让我懂得了为人父母的家教之法,更让我深思为人师者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很多时候学生犯错之后,我们的第一反映就是生气,继而对其批评教育一顿。书中的作者认为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其实孩子犯错之后心里已很难过了,老师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犯错,改错,在犯错,再改错的过程,孩子从犯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乐趣和生活的经验。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需要理解错误带来的价值,看到错误和正确同样具有正面教育功能。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要冷静,分析具体问题,对症下药。

  再者,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作者认为“强权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孩子要求独立,孩子要求有自己的天地,他们不再好好地听话,而是离经叛道。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此会强迫孩子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我们经常采用强权手段,让孩子服从自己,其结果只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适得其反。其实我们要改变想法:孩子要求独立,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开始思考问题,开始长大,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感到高兴,要以客观、疏导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反抗。有一个故事,两个母亲得知了孩子之间早恋的事情,女孩子的母亲勃然大怒,对孩子批评教育,并给她办理了转学手续,孩子哭着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和同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寒假我认真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使我对教育孩子和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有了新的认识,更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文中讲到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就是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都说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单单是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书中还概括了很多教育孩子的要点,内容通俗易懂,使我对教育孩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其实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教育孩子,但我觉得最应该学*的是家长,因为身教永远大于言教,改变自己比单纯教育孩子更加的重要,对于我的孩子来说,他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可能与我们做家长的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在外面经常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好,使他自己觉得不自信,所以导致孩子不大喜欢和人交谈,这是我们的错误,现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和同学们多交往,融入到班级的生活中去。我们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一种方式方法,放下我们做大人的架子,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慢慢改变。希望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在长大一次。对于孩子的学*,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下学*,不要让孩子觉得学*是一种负担,别让孩子讨厌学*,孩子的学*好坏,是在日常学*中不断的积累的,而不是突击出来的,不要写暴力作业,让孩子快乐的学*。

  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才,天才就是运用资源快乐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其中就讲到快乐的重要性。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孩子的童年不会重复,让我们做孩子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在我们每个家庭里都能快乐地成长!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马彬轩家长田树英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在他熟睡的时候,静静地欣赏这个小小的生命,感受孩子均匀的呼吸,摸摸他滚圆的的胳臂,胖胖的小手,有时还忍不住在他那可爱的小脸上亲一口。看着孩子咿咿呀呀,总是在想这个小生命长大会成为什么样呢?既是幼儿教师又是妈妈的我,不知不觉地对育儿类的书籍感兴趣起来。*一段时间,正在读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后感触颇多,先不去对这本书的内容上来做介绍和评价,仅仅从书名上来看,这个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自己是一名幼儿老师,一直以来,我却仍然在茫然,到底怎么样教育孩子是对的,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零零散散的看过一些书籍,更多的是遇到问题马上到网上搜索。

  网络是便捷的,但有时繁杂的,甚至冗长。这本书虽然写的文字*淡,语言普通,但没有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对于很多具体问题,作者找到了妥善处理的方法,这真是我们需要的。在朱旭东先生的序言里,我一直铭记着五个字:有心而无痕。这真的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心,做任何事,只要有心,多半就成功了一半,何况是教育孩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是好妈妈,那么何谓好妈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文中写到“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看了这篇文章为自己能在家带孩子高兴,感觉看到孩子们成长中每一天的变化就是一种幸福!然而,也为自己不能时刻陪伴孩子而遗憾!面对孩子,常常被眼前的小生命而感动地微笑,完全把自己是幼儿教师的角色抛诸脑后;当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我才又恢复了“清醒”,在教育其他孩子的时候,突然之间有很多想法,才发现作为一个妈妈似乎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了,而作为老师,却有许多心思。莫非面对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不知所措了?努力想做“好妈妈,好老师”,看来是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了。将压力放一放,将茫然搁一搁,拿起这本绽放着朴素光彩、散发纯净幽香的书,一次次细细品味,我相信它一定能给我们每个为人母为人师的读者带来常新的感觉。

  几年前我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当时觉得写的真好,几年后,当我有了自己的宝宝,我又一次拜读了这本书,有了新的收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从书中联想到我母亲对我的教育的一些成功的和失败的地方。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很*常,只要走进去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这本书读一次是不够的,值得我们反复的读。

  一、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孩子的忍耐力是很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合适的心理预期,不要欺骗,不要恐吓,不要诱惑,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看似很困难的事。不要捉弄孩子,故意让孩子犯错、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却是羞辱、担忧和失落。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同物,对一颗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是一样的,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是一样的。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的.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所以教育孩子与人为善,他会对别人有更多的理解与爱心,遇到什么问题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他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他一辈子不吃大亏。

  二、把学*做成轻松的事:

  孩子的学*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所以不强求一时的成绩,眼光放长远。作者在书中提到她教女儿认字的过程,从第一次拿起一本书开始讲故事时,不是“讲”,而是“读”。即不把书上的故事转化为口语,而是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一字地读。逐渐的,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变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儿,妈妈读到哪儿。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学*数学时,通过玩“开小卖部”活动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寓教于乐,把学*做成“酒心巧克力”,而不是“牛黄解毒丸”。注重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会变的更聪明,在学*上更有潜力。课外阅读这根魔杖能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大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能力就会更好,而缺少阅读的孩子,学*能力一般都表现得很*淡,哪怕是做作业的速度也会慢很多。

  三、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不说谎”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一个假话连篇的人,即使他以世俗的标准看有多么“成功”,实质上也是个不幸福的人,因为他的道德一直悬空着。如果说某个孩子有说谎的坏毛病,那一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了问题。因为孩子天生不会说话,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模仿大人,一是迫于压力。最初孩子说谎不外乎这两个原因。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菁华5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在怀孕期间买来为了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浅了,只是偶尔翻看一下,但是它的实用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本接地气的书。

  这段时间再次细阅了这本书在看书过程中,我结合作者的观点和教育方法,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受益良多。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老师,这都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为了让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所以,我也一直给家人推荐阅读。

  一天,我晒着太阳看着书,宝贝在院子里玩耍,突然他搬着凳子跑过来坐在我旁边说:我和妈妈一起看书。我心里一阵惊喜,尽管他有时左手拿笔,甚至有时连书都拿反了还看得津津有味。不由得感叹,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细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触颇深。笔者尹建丽女士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有学校教育实践经验,接触过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当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家长,女儿被她教育得非常出色。以下几条是我阅读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

  一、“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这首小诗看起来很好玩,但是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孩子们的感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细腻,很多时候大人总是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每个孩子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他的全世界,孩子的世界无小事,他的每一次经历和体验集合起来形成了今后的性格,甚至影响或决定了他的人生。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一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对于子女的教育除了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外,还要能很善于处理还一些“小事”。儿童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也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家长要善用观察孩子,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问题,并以恰当的方式解决。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种心理辅导

  二、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世态度会更加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三、不要追求完美。分数只反映小孩在某个时间内的学*水*,最重要地是让小孩有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方法、*和的学*心态等等。次次追求考一百分,都想超过别人,会给小孩很大的压力,起反作用。让他做最好的自己的就好了,尽力而为就够了。

  三、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你会理解他的很多行为。我的班里,有一位新转来的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开学第一个月上课根本进入不了状态,每节课都处于“神游”状态,从来不张嘴读,这让我深感苦恼,那段时间我也经常和他的妈妈沟通,发现他的妈妈也是心急火燎,“恨铁不成钢”,总是批评孩子,甚至吼骂孩子……我也在思考,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我整理思路,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一切: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生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更要命的是身边的同学都可以流利的说很多英语,可是我却什么都不会,于是,我开始躲避,上课不敢张嘴和大家一起读,不敢看老师的眼神,更怕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害怕老师和同学们会笑话我。

  最伤心的是,以前最爱我的妈妈好像也不温柔了,不爱我了……想到这些,我自己仿佛变成了这个孩子,如果我是他,内心应该是很恐慌的吧!接下来,我尽量去理解他,首先要建立起自信,给他制定可行的目标,上课提问时,挑选简单的单词,回答正确后,与其他孩子一起表扬他的进步,让他感到自己被接纳了,同时也是在用行动告诉其他同学,我们是一个集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课下碰面了也会偶尔一两句的鼓励或肯定,我也会把他的进步传达给他的妈妈,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双方积极的引导,孩子在前进的路上可能会轻松一些。现在,这个孩子仍然不是班里最优秀的,但是我看到他的整体状态在进步,他比以前的自己优秀了,这就是我眼里的优秀。

  这本书包含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会遇到的问题及接地气的解决方法,非常值得借鉴。通过学*,孩子的很多看起来无厘头的行为有了特别合理的解释;我明白了只要是安全范围内不要对他过多的限制,那是他在尝试,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体会到了孩子有时无缘由的哭闹,实际上是因为大人不明白他的想法和苦恼;要尊重孩子们的每一个感情,我常常试图去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并且乐在其中,因为我发现小孩的世界真的很有趣,小小的脑袋瓜会不停的给我惊喜……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值得去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做一个好妈妈好老师是同一场修行,我将和宝贝们一起在学*探索中进步。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在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其实有部分老师*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我最*把这本书读完了,感受颇深。在一边读书的过程中,一边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各种事情,以及现在自己的一些想法,感觉受益颇多。再次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让大家的小孩,或者以后的小孩成长的更好。

  一、对高考的认识。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高考的资料,企图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努力就能考出好的成绩。或许这些资料确实很有用,很多家长也给孩子买,但是孩子能学到多少,愿不愿意学里面的知识,很多家长是无能为力的,驾驭不了的。我从书中学*到,学生的高考,不仅需要一些好的战术(补*班,各种资料,等等),更需要一些好的战略(学生的学*兴趣,欲望,心态,思想境界等)。这些战略性的教育,是需要时间、经历、心思的,也需要家长,老师的思想意识到位,同时对学生,小孩的影响也会更大,更深远。虽然我不知道书中的方法,手段对不对,对小孩有没有效果,但是我能肯定作者的思想境界还是蛮高的,看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可以对广大家长、老师(不单是妈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

  现阶段,小学教育很多问题。这个论点我没有调查,但是结合我自己小学时的经历,以及最*看到的小学语文课本,确实感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的浅薄,太浪费小学生的大把时间,因此对作者对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深表赞同。作者在书中对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常见情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感觉还是很尖锐,很有意义的。我自己确实感触良多,其中的一些观点本人觉得不仅家长、小学老师需要了解,一些领导,管理者也需要了解。

  三、教育小孩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和小孩子交流的方式,以及小孩子的心理、想法等。对于有小孩的父母的,还是很有一些帮助的。里面的一些方式方法我感觉是有效的!

  以上只是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书中提到好多的观点,好多的思考,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不能一一列举出来,甚是遗憾。最后说一句:此书值得收藏,历久弥新。

  说真的,我很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这么好的一本书,在看书的态度上,只要不是出于任务,我向来由着自己的性子,若内容足够吸引人,我就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就是通宵达旦在所不惜,若内容枯燥乏味,我就没有耐心读下去。这个周末连续下了两天的雨,而我却并不为此烦恼,因为我遇见了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实这本书买来已经好久了,只是也许因为教育类的书看多了,难免会有厌倦,想着不过又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内容,便迟迟没有翻动,正好这个周末下雨不出门,闲在家中便信手翻来,慢慢读来,真是惊喜连连。我想若以后有了孩子,我仍会把这本书好好再看一遍。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她的真诚,书中没有任何枯燥的理论,书中的母亲是一位教育专家,通过多年的教育,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女儿,而书中所举的例子多半就是她教育女儿时的一点一滴细节,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都是相似,不同的是家长面对孩子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读完此书,我的心似乎也跟着温柔起来了,作者在跟女儿相处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都是怀着一颗温柔的心在对待。

  书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如书中提到孩子摔跤是常有的事,很多家长看见孩子摔跤了就会去责怪让孩子摔跤的东西如板凳,以此来安慰孩子,但作者却教自己的女儿摔跤后学会互相体谅,反过来给板凳揉揉痛,是啊,一个对物有情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是一个心善的人,虽是一个细节,却足以看见作者不凡的功力。读到这里,我真是暗暗佩服,但让我惊喜的还在后头。比如作者看见自己的女儿罚抄数学公式,在得知女儿已经会背的前提下,这位妈妈居然替孩子抄写要罚的公式,因为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暴力作业”,而如果机械重复抄写只会让孩子消磨对这门功课的兴趣;还有如我们经常觉得应该从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作者恰恰相反,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不刻意回避吵杂,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事实证明这对她以后的学*很有帮助;又比如我们经常让孩子要听话,但在作者眼里,做父母的才应该适时的“听话……

  就像本书前言所说,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块未雕琢的玉,而多年之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另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我们常常责怪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懂事,但是否曾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时我也常常感叹,家长如此野蛮,又怎会教育出乖顺的孩子呢?家长如此任性,教育的孩子又怎会不任性呢?所以对待孩子我们应该温柔,再温柔些,因为他们原本没有错,他们犯错,有些只是因为年纪小,没有经验,有些原因若深究下去,间接的也是因为家长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如孩子撒谎,只看见孩子欺骗了你,却没看见他宁愿忍受欺骗带来的负罪感,而不愿把事实告诉你,其实已经说明你和孩子之间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读完此书,你会对教育孩子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最后我想说,若有了孩子,我希望能和她手牵手一起成长,一起读古诗,一起数星星,一起感受生命中的酸甜,温柔再温柔些,其实好妈妈也就是好老师,而好老师也一定是一个好妈妈。

  今天花费3个小时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概给看了一遍,整体感觉,这本书对小学生家长是必备的,他里面讲到了关于写作业,暴力作业,学*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绍。对我震动最大的有2个点:

  1、对学*成绩的提升,在小学,乃至是初中,这些都是可以逆袭的,这个魔法棒就是课外浏览。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书,将现在的看书时间再增加。而这个看书是孩子感兴趣的书,不要给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动。这些对他以后的爆发有很大的影响。对这2个孩子,现在要把陪他们的读书时间扩大到每天的1。5小时,不要只是限制在他们的绘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东西。在他们上小学以后就能够让他们去看长篇小说,这个对读书*惯的养成,提升浏览速度很重要。里面讲到“当浏览量上去了,浏览速度也会提升”

  2、一个家长应有的智慧里讲:最好的“管”就是“不管”,这让我想到最*和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特别是大宝,最*让我很苦恼,早上起来开始哭,不愿意上学。自己不穿衣服,洗脸刷牙都是磨叽的,没有很干脆的完成。上学校之前有时还会闹一场。在回来家以后,吃饭前看电视,吃饭后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脸刷牙,上床看书,玩玩具,听故事,该睡觉时不愿意睡觉。

  想一想自己给孩子定的目标,现在发现我其实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我们应当......”,这个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管,这类管会让孩子失去主观能动性,不会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成为一个很好的履行者,而没有成为一个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这类“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这个和我给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间是甚么样的关系呢,我给他制定这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呢还是不对的呢?如果是对的,那怎样样做,才能让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去自己做呢,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和自控力,之间是甚么关系呢?

  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是属于管的比较多的家长了,这个到底对我们家的两娃是甚么样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愿,把书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满足了,照旧值得把她买下来,花时间去看。也合适将它推荐给其他需要的人,这本书要比《完全的成长》少烧脑很多,那本相对是心理学的书,需要一句句去体验。而这本给了很多现在家长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菁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对高考的认识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高考的资料,企图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努力就能考出好的成绩。或许这些资料确实很有用,很多家长也给孩子买,但是孩子能学到多少,愿不愿意学里面的知识,很多家长是无能为力的,驾驭不了的。我从书中学*到,学生的高考,不仅需要一些好的战术,更需要一些好的战略。这些战略性的教育,是需要时间、经历、心思的,也需要家长,老师的思想意识到位,同时对学生,小孩的影响也会更大,更深远。虽然我不知道书中的方法,手段对不对,对小孩有没有效果,但是我能肯定作者的思想境界还是蛮高的,看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可以对广大家长、老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

  现阶段,小学教育很多问题。这个论点我没有调查,但是结合我自己小学时的经历,以及最*看到的小学语文课本,确实感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的浅薄,太浪费小学生的`大把时间,因此对作者对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深表赞同。作者在书中对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常见情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感觉还是很尖锐,很有意义的。我自己确实感触良多,其中的一些观点本人觉得不仅家长、小学老师需要了解,一些领导,管理者也需要了解。

  三、教育小孩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和小孩子交流的方式,以及小孩子的心理、想法等。对于有小孩的父母的,还是很有一些帮助的。里面的一些方式方法我感觉是有效的!

  以上只是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书中提到好多的观点,好多的思考,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不能一一列举出来,甚是遗憾。

  最后说一句:此书值得收藏,历久弥新。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在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其实有部分老师*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精选十篇)

  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早有耳闻,看到这个月的共读书目以后赶紧去书店买了一本,细细品来。尹建莉老师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品格、*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识字

  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教孩子识字的方法,值得学*:

  一是用“读故事”代替“讲故事”。**会担心书面语言孩子听不懂,会把故事用自己的口语“讲”给孩子听,而不是“读”。

  二是由“我指我读”变为“他指我读”。他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自己所指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一起。

  三是“随机认字”。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识字”的素材。火车站“禁止吸烟”的提示,动物园的指路牌,……这些,无不成了孩子的“识字教材”。

  二、学*不要“刻苦努力”

  尹老师说:“学*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如果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四、幸福的家庭是五星级的旅馆

  “幸福的家庭是五星级的旅馆”读了好几遍,我接触过很多家庭不和睦的孩子,知道这样的孩子问题很多,实际上,家只要充满爱和关怀就是最好的旅馆了,无所谓多大的电视,多好的家具给孩子一个和谐温暖幸福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000字: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已走过三十年的人生路,而作为一位母亲,我与孩子初相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与孩子相知,共同成长;作为孩子的母亲与朋友,我与孩子的性格不断磨合,相依相守一生。

人生路很漫长,可以精致生活也可以潦草度过,可以锋芒毕露也可以隐忍深藏,可以严苛自律也可以放纵恣睢,可是因为有了孩子,成为了一位母亲,我必须让一切回到正轨,给孩子做一个大众普遍认可的榜样。但是,什么是大众普遍认可的人?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本身就不是那种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一直在探索,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育儿方法让我不知如何抉择,老一辈凭着自身经验教育出的孩子似乎不见得比现在所谓的“专业育儿”差,我迷茫了,该不该将那些理论强加到孩子身上,那么多的方法真的有用吗,如果按照书本教育出的孩子却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该如何,我真的迷茫了。

当初订阅《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未抱有多大的希望,仅仅是想作为参考,说不定能够集思广益、另辟蹊径,创作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让我有种豁然开朗之感,我不能做到将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却能够引导孩子形成有益于一生的好*惯。

  小班开学的时候,谷老师给大家推荐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当时急急的买回来,也曾认认真真的读过,只是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1、阅读*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从德昌1岁半开始,我坚持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给他讲3—4本绘本,从未间断,甚至外出旅游时,我们也都带着绘本走。所以,德昌也养成了较好的阅读*惯,绘本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时候孩子顽皮,不肯安静下来时,只要说一声“讲故事了”,德昌肯定会过来认真地听故事。睡前念故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总是不喜欢睡觉,所以告诉孩子如果讲故事就可以晚一点睡觉,孩子一般都会很乐意接受。我们前一阵子买了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这套书成了德昌点读率最高的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套书每个故事都很长,他可以在睡前听更久的故事。

  2、念故事的时候,如果可以,父母应尽可能带着感情去念。

  像我自己,讲绘本的时候,如果故事里有多个角色,我都会尽量想象着他们应有的语气和声音去念,这样孩子会对故事更感兴趣。现在有的时候,讲过的故事,如果我再讲时角色语气不对,德昌都会说:“妈妈,这里应该是这样的。”然后,自己装出很凶的或是很温柔的声音重新来一遍。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可把我给害惨了,因为德昌爸爸每次念故事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所以德昌一般都不听爸爸讲的故事。但每次只要爸爸真正开始讲了,德昌还是会认真地听。这又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只要故事好,简简单单的念也没有问题,照样能吸引孩子。

  3、个人认为,孩子不一定要过早的认字。

  绘本上的图画,可以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妈妈王培珽在《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一书中是这样讲的:“有经验的父母应该都知道,对于同一本故事书,孩子往往可以一听再听,一看在看,好像永不厌倦。就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不用分心去阅读文字,所以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地去感受故事,欣赏绘图。绘图的欣赏应该比阅读文字更为优先,因为在整个人生中,阅读的机会非常丰富,但只有这个年纪的孩子由此能力和兴趣,可以只用耳朵听我们朗读,眼睛则能盯着绘图看个不停。”

  我在德昌小的时候也曾经买了杜曼闪卡,并且在很短时间内让德昌认识了不少字。在我读到上面的这段文字后,我就没有再有意识的教德昌认过字。因为我觉得,学会欣赏美、懂得欣赏图画对幼儿来说是比认字更重要的。而且我发现,德昌虽然不认识字,哪怕是很长的故事,在听过两三遍后就几乎能一字不差的自己讲一遍。这样的能力,我们做父母的恐怕都没有。

  4、让孩子随意涂鸦、天马行空的讲故事。

  德昌很喜欢讲故事,他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汽车、轮船、小草、大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神奇。我很喜欢听他讲故事,有的时候,我会接着他的故事讲一段,于是他又会受到新的启发,想出新的内容来。个人觉得,多鼓励孩子讲讲故事非常好,有时候孩子故事里各种语言的应用会让父母大吃一惊,你会很惊讶的发现他们的用词竟然会那么准确,有的词会用得那么精彩。而且,讲故事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都非常好。

  涂鸦也是,这么小的孩子不应该要求他画的东西像不像,而是要问一问他画的是什么。有很多次,德昌画得乱乱的一张纸,当我问他画的是什么时,往往可以听到一个非常棒的故事。孩子能画出自己心中想画的东西,会很有满足感。还有一点是,父母千万不要随意否定孩子的涂鸦,哪怕只是看上去乱七八糟的几根线。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我现在仍记忆犹新。那时候德昌大概两岁半,我带德昌到一家艺术早教机构去上体验课,整堂课都上得非常好,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大大的纸贴在墙上供他们涂上自己的画作。课程结束后,两个清扫垃圾的工作人员进来了,问也不问就把孩子们的画揉成一团要扫走(大概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工作的)。就在这时,德昌突然就哇哇大哭,我一看就明白了,赶紧过去把德昌的画救下来,再拉拉*整。德昌止住了哭,可还是很不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一个小时的劳动就这样被当作垃圾破坏掉了,很难过。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劳动和想法。

  最后,要感谢谷老师、傅老师和娟娟老师,你们在德昌心中的地位可高了。家校联系本上,你们为孩子们贴上了精彩的照片,并用文字写出了孩子们的可爱,从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你们的用心,让我们做家长的感到惭愧。很多生活常识,都是你们教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终身受益。上个周末的时候,我带德昌出去玩,德昌上完洗手间出来,自己洗手,先捏住每个手指洗洗,再把五指并拢在手心里揉揉,洗得很好,很干净,顺带还按摩了劳宫穴。德昌告诉我,是老师教他这样洗的。还有每周一个主题的教学方式我也觉得非常好。上周的一天,德昌回家来告诉我,“今天老师让我们保护蛋,可偏偏有一个蛋被打破了。”

  我问他是谁打破的。他说:“很多小朋友说是傅江鹏打破的,我觉得不一定是他打破的,他们为什么不说是陈龙德昌打破的呢?”我听后觉得很有意思。一是孩子懂得了蛋会被打破,要保护蛋;二是因为傅江鹏是德昌最好的朋友,德昌想到了要维护朋友。这个星期,德昌又告诉我,每个小朋友都装饰鸡蛋妹妹了,装饰好了,鸡蛋妹妹要去参加舞会。我知道孩子们这周要装饰鸡蛋,但没想到老师会用这么快乐的故事来引导孩子们。所以,借这个机会,要感谢每一位老师,感谢你们为孩子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和劳动。我们做父母的,也要尽自己的所能,给孩子们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这个寒假我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尹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于教育的理解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只要求孩子能考一个好的分数,但是,很多孩子却让我们做父母失望,应试下的家庭有很多无助和无奈,家长苦恼,孩子更苦恼。

  书中尹老师的女儿圆圆在上学的时候,尹老师就告诉自己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要保护学*的激情。我们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孩子的成长是马拉松式的,不是短跑),学*是孩子自己的事,相信这一点,没有孩子能感觉的到,自己考不好,爸爸妈妈比自己还要着急,爸爸妈妈会根据自己考试的成绩来决定孩子是否能出去玩,决定孩子是否可以得到自己心仪已久的礼物。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是有条件的,是要求成绩的。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懂得感恩,如何对父母有孝心?

  尹老师给了孩子很多的锻炼机会,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事。但是,我们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太小,现在只要把学*搞好就行,导致很多孩子几乎除了学*什么都不会干。不把孩子当成大人看,不放手,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跳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给孩子保留学*的激情,勇敢的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生存能力。是我们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2000字:

认真读了学校推荐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颇有收获,产生不少共鸣。应学校约稿安排,分享个人一点心得体会。

一、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还必须针对性地强化。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既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又相互协同、相得益彰,是互动、互促和共建、共进的关系。学校教育再怎么小班额教学都是集体教育,更多地解决孩子们共同学*的共性需求问题,这是教育制度和方式的原因我们不做讨论。每个小孩的天赋、禀性、*惯、情绪等因素都是不同的,如果对他们有更高的期许,必须有家庭个性化教育的参与。家长不但不能当“甩手掌柜”,而且也不能若有似无想一出是一出。而是应该有担当、有谋划、有行动、有方法、有成果。尤其是在品德、性格塑造和*惯、兴趣培养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实践证明这也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不少家庭的优秀孩子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缺位,爸妈责任等同不可偏废。研读这本书,个人认为不用拘泥于书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妈妈的责任。在小城市和城镇学校就读的孩子即便父母不能长时间陪伴孩子左右,也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积极影响。现在是信息社会,通讯与网络已经非常发达,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表达关心、施加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意义非凡,尤其在EQ(情商)DQ(胆商)MQ(德商)SQ(灵商)方面。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也不容小觑,侧重在IQ(智商)AQ(逆商)FQ(财商)WQ(志商)方面。父母的合理分工既利于父母各自*衡自身优劣势,也利于工作与孩子家庭教育的*衡,更利于*衡父母双方与孩子间的亲情关系,使得家庭亲子关系更为和谐。多利于此,何乐不为呢!

三、陪伴孩子不光是学*功课和堆积时间,更要引导兴趣和注重质量。我们家的电视一般不开,因为没有价值的信息太多会占用有限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时间。与孩子做一些益智、益心、益情的有参与性和体验感的游戏,引导、促动和启发他们做一些验证性或探索性的创新试验,成为我们实施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父母工作再忙,孩子学业再多,也要尽量挤出时间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地带他去或*或远的地方走走看看。为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未知,憧憬未来创造环境和机会。为他们扩大视野,拓展认知,感知外界,活跃思维提供条件和可能。孩子的成长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谁都没有现成的灵丹妙药。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发现、引导、激发和创造适宜宽松的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就是一种负责任有担当的帮助。他们的未来虽然终将由成年后的他们自己去选择和坚守,但为人父母已然乐见其成无所遗憾。

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应该成为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始终不渝的角色定位。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更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他,认真地友好地与他相处,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心里的一座丰碑,天然的老师和朋友,我们应当以朋友的姿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他们成长。要摒弃家长作派,少一点命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苛责多一些引导,少一点否定多一些鼓励……尽量争取孩子从内心到言行上的亲*。让孩子在和美温情的家庭氛围中阳光、灿烂的进取和成长。

五、言传身教是父母对孩子加以正面引导和积极影响的不二法门。希望孩子做什么,怎么做,需要父母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不想让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不好?则不但需要家长耐心地讲解,更需要克己复礼带头遵循。父母并非天生就会教育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的、认真的、务实的、正确的学*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灵活有度地应用于家庭教育的实践之中。学*是为了教育,教育是为了教好,当父母的要紧紧围绕教好孩子这个目标努力,而不能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教而教,更不能半途而废或者得过且过。有幸成为父子母女,应该好好珍惜。为此,家长必须付出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倾注更多真切和持久的感情,把自己学*到、领悟来和总结出的教育良方持续转化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动力和能量,与他们一同成长,体悟其间之酸甜苦辣,让孩子和自己的人生更加真切、丰盈、充实。

六、父母应当与学校老师保持顺畅的沟通,共同关注和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成长提升。每年正常的学期有9个月左右,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孩子的思想、品性、情绪、言行、*惯、学业等情况的变化除了家长在家里能少量地看到一些表现之外,要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少不了与学校老师们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在对孩子实施共同教育的成效检验和方法改进上也离不开与老师团队的有效合作。唯有这样做好信息共享,才能便于家长在掌握准确情况的基础上更好的改进方法和调整重心,做到有的放矢,成效可期。这一点我们家做得还不够,今后会加强。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惯、行为规范、性格和情绪控制能力,特别是专注力和投入度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通过与老师们的高频沟通获知孩子的反应和变化来更好的引导孩子在自立、自律方面有所长进。

以上只是思想认知上的些许提升,这个相对容易。难的是坚持去做并且持续做好以求越做越好。通过该书的研读,引领我们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技巧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对今后的家庭教育必将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我们也深信将会把家庭教育不断提高到更高的水*。

一己浅见,权以自勉。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期家长读书活动。祝孩子们茁壮成长,老师们工作进步,华小越来越好。

  当手捧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时,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从读“序”开始,就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作者从爱、学*、品格、*惯、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位母亲也好,教师也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心理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错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作为母亲或教师,自己的行为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向上……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说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二、一个好母亲,需要不断地去关注、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好老师也需要用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孩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心里却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来分配给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挂在嘴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无形的压力,为孩子今后生命中留下心理的影响,给他的生命留下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作为双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更应用睿智去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发展。“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他们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他们,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孩子。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那么也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犯了错误可以改,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们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我们不仅要做个好妈妈,还要做个好老师,做个胜过妈妈的好老师。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给我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妈妈,老师发的让妈妈看,妈妈你得好好看看这本书,做个好妈妈,别总骂我,我们老师都不骂我的。初为人母时也或多或少的看了很多关于教育的书,但是说实话,收获不多。读的时候总觉得句句有理,放下书却觉得什么都不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正如书中所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当周骏屹在生活、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总是责问强调孩子的错误:“你怎么就不能有点耐心别乱发脾气“、”吃饭快一点不要边吃边玩“、“赶快去洗脸刷牙吃早饭,别磨蹭了“、“妈妈叫你几遍了你怎么就不动“等等。

  是的,我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没有尹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地和孩子*等对话,而是居高临下,命令责问的语气,蛮横强硬的举措。长此以往造成周骏屹脾气很大很爱发火,遇事耍赖不会和我沟通,没有耐心总是用发脾气和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举止折射出来的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我真是需要好好的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反思自己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妈妈我应该以身作则,好好修身养性,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正言、正行、正方法,对待孩子用肯定、欣赏、赞美、认可的态度,接受孩子的一切行为。

  孩子一天天长大,在教育的道路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智慧。孩子的童年将一去不复返,让我们做孩子的好朋友,和孩子一起努力进步,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美好、幸福、快乐的童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刚开始只是被题目所吸引,在网上粗略地看了一下内容简介,但却一下子被作者的新颖的观点吸引住了,于是就买回了一本。看完这本书后,身为人母又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打动了。

  这本书总的分成七大点进行讲解:1、如何提高爱的质量。2、把学*做成轻松的事。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4、培养良好的学**惯。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其中让我感触颇多的是:孩子们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写作业?是的,我们的孩子们刚进校门时无不对校园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向往。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上学,越来越不喜欢写作业了?孩子们所做的作业是否真的是有效的作业?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路。首先我从日常最多的作业--生字、词入手。我改变了往常的硬性作业--抄一行,而让学生们做到忠实于自己:如果已经会了的字写一遍即可,如真的不会的话,可把这个生字、词多写几遍。为了防止学生的惰性,我坚持做到:学完生字词的第二天必定听写。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效果真的比原来的.要好,当然也有个别的几个同学无法控制自己,纯粹为了偷懒只写一遍,即使不会也不肯多写一遍,但这是我预料之中的。身为老师,如能让我的学生感受到学*的快乐,将是我最大的乐趣。

  文中“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主观感觉。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让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真正有效?这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我认为:也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文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拿打针这件事来说,从宝宝出生以来就要打无数次,可是如何面对打针这件小事,家长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认为只是打针而已,没有必要害怕。以哄骗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以承诺的方式,告诉宝宝打完针就可以吃零食、买玩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还是无法克服,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原则,这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针、吃药时,我们可以遵循原则:

  1、*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8)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优选【五】份

  上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的阅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父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作为一名80后,又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这20几年来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始终认为自己还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孩子。突然有一天,我要担负起作为妈妈的重任,要照顾、要教育一个幼小的生命,说实话,我有些茫然、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不知道能否教育好他。

  记得有一次去幼儿园听报告会,专家开玩笑的说,现代是一个“纸器时代”,是一个证件横飞、无证不行的时代,教师证、律师证、会计师证……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经过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可是唯独做父母,没有培训学校,也无需上岗证。那么我们如何能保证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我们没有“在爱的名义下施暴”呢?

  所幸我们所处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在家宁不满2周岁时,我偶然间接触到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

  这本书不像其他一些论著通篇讲得都是大道理,看完了却依然不知所措,而是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对孩子的深深温情;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细细地讲解了对孩子的呵护之法。

  在这本书中,我学会了不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作者对阅读及其重视,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让孩子认字不难”这篇中作者说:“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是‘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的文字,一字字的给她读。”作者在对女儿的教育中,就是把学*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

  我把这种教育方式应用在对家宁的教育中。现在家宁4岁半了,每次不管我是看什么书,他都会积极主动地凑上来,在书中寻找他认识的字;又或者我们一起走在街上,路旁的门头或者广告牌上有他认识的字,他会很高兴的读出来。每天晚上晚饭过后,家宁会主动地坐到书桌前,说:“妈妈,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我没有统计过家宁现在到底认识了多少字了,当别人很骄傲的说起自己的孩子又认识多少字了,又会背几首诗了的时候,我也只是笑笑,并不羡慕别人,也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后边。因为我相信,只要家宁能够对阅读一直保持这样浓厚的兴趣,那么其他的都不成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

  改变自己比单纯地督导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比教育更有效!身教永远大于言教!

  当手捧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时,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从读“序”开始,就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作者从爱、学*、品格、*惯、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位母亲也好,教师也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心理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错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作为母亲或教师,自己的行为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向上……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说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二、一个好母亲,需要不断地去关注、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好老师也需要用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孩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心里却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来分配给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挂在嘴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无形的压力,为孩子今后生命中留下心理的影响,给他的生命留下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作为双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更应用睿智去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发展。“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他们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他们,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孩子。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那么也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犯了错误可以改,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们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我们不仅要做个好妈妈,还要做个好老师,做个胜过妈妈的好老师。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的喜欢啦!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经过同事的推荐,我到网上看了一小部分,这一看,竟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没有弥补的机会,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妈妈更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角。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尽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关键点在于能把孩子当朋友,这拉*了孩子和我的关系,使我和孩子之间更加*等和自主。教育要从尊重开始。我是妈妈,因此我深有感想。

  第一,家长别扮演孩子的“监工”角色,注重培养良好的学**惯。当我读到第四章时,内容是:培养良好的学**惯。作者在章节开头写道“家长陪孩子学*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惯,而是在瓦解好*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就如作者所说的,对于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惯。我个人也有同感,家长陪写作业或者经常检查作业,无形中时在剥夺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觉得非要“陪”才能写;作业做完有家长检查,自己就不会自觉检查,而且家长检查后,发现有错,孩子改正了,老师就不知道孩子错在哪里,讲课的时候就抓不到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了解,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和老师都不利的,特别是数学课的练*,老师更加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错题,重点评讲。我觉得这样不是家长不管,而是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自己去做,因为毕竟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可能一直陪着。要靠孩子的自觉性,爱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好书。我觉得作者在处理女儿忘记做作业这个事情上,做的很好,我们不少当妈妈的都做不到,就如作者说的:“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是的,父母不是警察,孩子也不是罪犯,没必要时刻监督着孩子。孩子在过度的监督中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监督自己。

  读到这里,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教育的失败,我常常在处理孩子这些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责备。还好,让我读到了这本书,让我及时能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二,家长要当孩子的“拉拉队员”与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本书的第五章主要讲“做家长应有的智慧”,文中提到: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是的,父母要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孩子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风筝,妈妈的支持就如牵着风筝的线,永远牵系着孩子,让孩子在天空随风飞翔,而且有足够的安全感。而当孩子每一个进步,妈妈都会为孩子鼓掌,因为我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赞美和掌声、是妈妈的拥抱。这会使孩子更自信。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每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点点,我都为他送上掌声和鼓励,送上一个拥抱,孩子从中受到感染,他会用更大的进步来回应我的鼓励。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做朋友,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将考验着每个家长的智慧。我认为要时刻将孩子当成朋友,分享着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不说伤害孩子的话,还有就是要“大耳朵,小嘴巴”,就是跟孩子交流要多听少说。我家的小男孩就喜欢跟妈妈说这说那,有时我根本就不想听,但还是很高兴的回答:“哦,是啊,这样啊!”孩子也很高兴,他每天都会把学校里的新鲜事儿跟我说。我觉得这是好事,增进沟通。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思想路程,心灵变化,妈妈都与他共同分享,全程参与,这是很幸福的事儿。

  第三,家长当好孩子品格养成的引路人。作者在第三章中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我觉得不管孩子将来能不能读好书,但是良好的品格却是受用一生的,是伴随孩子整个人生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同样影响孩子的一生。感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与众分享,让我们从中学*,从中收获为人父母,教育后代的喜悦。

  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买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大读者分享。

  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够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

  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

  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始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部分70、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国情。

  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的家庭特点。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

  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浅显的理解水*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9)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50字范文五份

  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寒假得空,为了做个好妈妈,去书市一逛,买回一本,细细品读,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和打动。

  这本书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它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并且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最主要的是,这么优秀的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的内容不仅让我懂得了为人父母的家教之法,更让我深思为人师者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很多时候学生犯错之后,我们的第一反映就是生气,继而对其批评教育一顿。书中的作者认为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其实孩子犯错之后心里已很难过了,老师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犯错,改错,在犯错,再改错的过程,孩子从犯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乐趣和生活的经验。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需要理解错误带来的价值,看到错误和正确同样具有正面教育功能。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要冷静,分析具体问题,对症下药。

  再者,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作者认为“强权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孩子要求独立,孩子要求有自己的天地,他们不再好好地听话,而是离经叛道。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此会强迫孩子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我们经常采用强权手段,让孩子服从自己,其结果只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适得其反。其实我们要改变想法:孩子要求独立,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开始思考问题,开始长大,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感到高兴,要以客观、疏导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反抗。有一个故事,两个母亲得知了孩子之间早恋的事情,女孩子的母亲勃然大怒,对孩子批评教育,并给她办理了转学手续,孩子哭着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和同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我认为尹建莉是位有心、有智慧的妈妈。和尹老师一样,我也是一名老师,同样也是一位妈妈,站在一个做母亲的角度来讲,在这本书里,我学会了不少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拥有的心态。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要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读这本书的体会:

  一、犯错很正常,理解胜批评。

  作为家长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很难过了,家长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不要责怪,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二、读书给我的启示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本上。

  三、让孩子独立自主成长。

  作者书中谈到了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这些都是妈妈的功劳啊!

  现在我也为人母,儿子一岁半了,在他走路、吃饭、或做其他事的时候,总是不放心。和尹老师相比真是惭愧。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寒假我认真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使我对教育孩子和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有了新的认识,更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文中讲到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就是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都说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单单是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书中还概括了很多教育孩子的要点,内容通俗易懂,使我对教育孩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其实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教育孩子,但我觉得最应该学*的是家长,因为身教永远大于言教,改变自己比单纯教育孩子更加的重要,对于我的孩子来说,他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可能与我们做家长的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在外面经常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好,使他自己觉得不自信,所以导致孩子不大喜欢和人交谈,这是我们的错误,现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和同学们多交往,融入到班级的生活中去。我们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一种方式方法,放下我们做大人的架子,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慢慢改变。希望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在长大一次。对于孩子的学*,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下学*,不要让孩子觉得学*是一种负担,别让孩子讨厌学*,孩子的学*好坏,是在日常学*中不断的积累的,而不是突击出来的,不要写暴力作业,让孩子快乐的学*。

  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才,天才就是运用资源快乐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其中就讲到快乐的重要性。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孩子的童年不会重复,让我们做孩子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在我们每个家庭里都能快乐地成长!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一直在当当网热销榜中居前不下,最*,我也买了一本。

  看完之后,有些感触,书中的确有值得学*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较实用。约四、五岁时让孩子背优美的古诗;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她有更多时间去看课外书,阅读有用小说;正面鼓励孩子:只设记功簿,让孩子有快乐的童年;正确对待多动症(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我也建议若不是离谱得厉害,不要让这个痕迹流经孩子的生活,当开始诊断和吃药的时候,本有希望的病也会无力回转了)等。

  但我更多的是质疑,一个能将教自己小孩的老师公然用"蠢笨"等词语形容,便将最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毁之一旦。难道说女儿考进了清华,这样的个体就代表着她成功了吗?她的教育实践放之四海而皆准了吗?我发现周围活得幸福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质:感恩。而不是某种利益驱使,对老师面上和谐,背后切齿。

  老师现在难当,真正想要做个好老师,在学校的评价系统,社会的评价标准和自我的认知中就需要有不一样的水*,在横向比较中,会让你承受压力,打击你的自信;在纵向比较中,人们少有记起自己的启蒙老师;自己在周遭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走得坚定,可有谁肯定过他们的付出。有素质的家长会评判你的种种行为,动不动就是破坏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扼杀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为什么不反思现在的年轻人那么脆弱,经不起一些风浪;缺少知识的.家长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个个体不同,每班有五十多个人。哪怕是五十多人一同去点菜,也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尹建莉处于小学老师的处境,我相信她断然写不出如此的形容。不是说现在的教育不存在问题,只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个当过老师的人,一个肯定会为自己女儿选择老师的人。我相信教她女儿的老师肯定不会很差。用周围的亲人、朋友、老师来衬托自己的高屋建瓴,让人不由得唏嘘。

  这点是对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真的培养孩子成功的话,的确需要一位好妈妈,她坚持、豁达、上进、包容,和自己的孩子一同认识世界。

  有心学*的人只需学*她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她那样一份心和毅力,你也会做得不错。而且,要知道不少没有读过北大清华的人同样过的很幸福。不凡自己去寻找快乐之泉吧。

  今天花费3个小时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概给看了一遍,整体感觉,这本书对小学生家长是必备的,他里面讲到了关于写作业,暴力作业,学*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绍。对我震动最大的有2个点。

  1、对学*成绩的提升,在小学,乃至是初中,这些都是可以逆袭的,这个魔法棒就是课外浏览。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书,将现在的看书时间再增加。而这个看书是孩子感兴趣的书,不要给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动。这些对他以后的爆发有很大的影响。对这2个孩子,现在要把陪他们的读书时间扩大到每天的1.5小时,不要只是限制在他们的绘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东西。在他们上小学以后就能够让他们去看长篇小说,这个对读书*惯的养成,提升浏览速度很重要。里面讲到“当浏览量上去了,浏览速度也会提升”。

  2、一个家长应有的智慧里讲:最好的“管”就是“不管”,这让我想到最*和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特别是大宝,最*让我很苦恼,早上起来开始哭,不愿意上学。自己不穿衣服,洗脸刷牙都是磨叽的,没有很干脆的完成。上学校之前有时还会闹一场。在回来家以后,吃饭前看电视,吃饭后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脸刷牙,上床看书,玩玩具,听故事,该睡觉时不愿意睡觉。

  想一想自己给孩子定的目标,现在发现我其实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这个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管,这类管会让孩子失去主观能动性,不会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成为一个很好的履行者,而没有成为一个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这类“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这个和我给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间是甚么样的关系呢,我给他制定这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呢还是不对的呢?如果是对的,那怎样样做,才能让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去自己做呢,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和自控力,之间是甚么关系呢?

  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是属于管的比较多的家长了,这个到底对我们家的两娃是甚么样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愿,把书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满足了,照旧值得把她买下来,花时间去看。也合适将它推荐给其他需要的人,这本书要比《完全的成长》少烧脑很多,那本相对是心理学的书,需要一句句去体验。而这本给了很多现在家长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