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成语 >

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

日期:2022-10-23 00:00:00

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3、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4、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5、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性是非常困难的。

6、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7、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9、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10、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11、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12、重足而立,侧目而视——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13、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1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1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6、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18、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19、风高放火,月黑**——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2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21、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22、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2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2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25、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2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27、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28、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29、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30、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扩展1)

——八字成语 30句菁华

1、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2、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4、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5、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6、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7、举如鸿毛,取如拾遗: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8、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9、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10、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11、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1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14、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15、顺道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9、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20、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21、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2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2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下去。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2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26、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封建帝王和他的文臣武将,统治阶级的少爷小姐。

2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头时错了一点点,结果就造成很大的错误。

2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即魔罗。破坏善行的恶鬼,有时也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即所谓“迷障”。原来是我佛用以警告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也比喻取得一定成果后的障碍更大。

29、路见不*、拔刀相助:形容见义勇为、积极援助被欺负者的行动。

30、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扩展2)

——八字成语及含义 50句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没有的事。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

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走错,以致全局都输了。比喻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整个失败。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各种神妙莫测的能力,比喻本领。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指宰割的工具。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天道公*,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8、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原来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1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

1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加以。根据群众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缺点错误,就予以改正;没有缺点错误,就加以勉励自己。

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1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仔细舂过的好米;脍,切细的鱼和肉。厌,通“餍”,满足。形容对饮食很讲究。

14、扁担没扎、两头打塌:打塌:滑落下来。比喻本幻想一举两得,结果两头落空。

1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比喻经常勤学苦练,以求工夫纯熟。

16、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声名极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跟他的名声完全符合。现常用以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捉到知了,却不知道黄雀在后面等着捕食自己。比喻目光短浅到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着自己。

18、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19、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迈:举步走出。指从来不出家门与外人接触

20、道古稽今,言远合*: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21、方寸之木,高于岑楼: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22、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23、非知之难,行之惟艰: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24、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公:称丈夫的父亲。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25、公耳忘私,国耳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26、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深:深入。爱好学*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义

27、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28、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29、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30、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1、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32、山**上,应接不暇:山**: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33、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34、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3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36、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37、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38、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39、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只知坐食享受,不事操作,懒惰成性。

4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41、顺道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42、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43、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4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4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4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47、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48、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4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5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扩展3)

——八字成语 60句菁华

1、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2、风高放火,月黑**: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3、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4、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5、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6、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8、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10、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11、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1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1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1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1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16、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17、三分像人,七分似鬼: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18、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19、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指*惯成性,很难改变。

20、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2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22、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2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24、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25、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26、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27、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28、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29、水激则旱,矢激则远: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3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31、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32、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33、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34、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35、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6、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37、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3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

3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4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天道公*,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4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作。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4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44、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本人一样。比喻对人物刻画描写得栩栩如生。

45、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的心一定同我们不一样(即不一条心)。原指对异族的疑忌。后也用以指责那种排斥异己的宗派活动。

4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火,人们到护城河打水救火。水干了,鱼也死了。比喻无缘无故受到连累,或伤及无辜的人。

4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小火星,可以烧遍整个原野。后来比喻有生命力的微小事物,发展前途非常广阔。现在比喻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最初虽然微小或尚在萌芽时期,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48、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办理事情。

49、重足而立、侧目而视:双脚并拢,不敢移动;斜着眼睛看,不敢正视。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50、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原来形容人经过思考,突然想出办法。现在用以说明人在脑子里运用概念以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5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不对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只要真诚、忠实,自然能打动人心。

5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对行动忧郁不决就不会有成就。对事情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

53、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54、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

55、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56、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57、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58、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扩展4)

——八字成语及含义 30句菁华

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2、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5、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动脑子,用心思考。也指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有很大关系。

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文采。行,流传。说话要是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7、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表示干脆的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8、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办理事情。

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10、扁担没扎、两头打塌:打塌:滑落下来。比喻本幻想一举两得,结果两头落空。

1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指借口。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他人。

12、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在嘤嘤地叫唤,这是它寻找朋友的声音。比喻需要意气志趣相投的朋友。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方休。鞠躬,谨慎地弯着腰。

14、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1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16、耕者让畔,讼者让田: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17、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19、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20、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2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2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3、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24、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25、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2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27、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28、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9、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3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扩展5)

——关于八字的成语 30句菁华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3、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4、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5、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6、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7、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8、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9、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1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1、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1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13、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1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1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16、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17、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9、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1、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22、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23、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24、路见不*拔刀相助

25、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26、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2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8、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2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0、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