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huǒ zhú】

火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ǒ zhú,泛指照明的灯烛。

[ huǒ zhú ]

泛指可以引起火灾的火,如灯烛之类:小心~。

  1. 泛指照明的灯烛。

    宋 文同 《织妇怨》诗:“不敢輒下机,连宵停火烛。”

  2. 指失火焚烧。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及其觉之欠少,或託以火烛,或因河流向著,一经卷归,大破数目。” 明 张居正 《京师重建贡院记》:“易旧制板屋以瓦甓,可以避风雨,防火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有一个听説火烛,连忙把些被褥布衣服之类,归在一隻箱子裡,扛起来就跑。”

拆字

英文翻译

fire and candles; household things that burn

造句

  1. 传说中,烛龙身赤红色,口衔火烛,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吹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又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
  2. 他挨家挨户地通知人们要当心火烛
  3. 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司炬氏”,仲春期间用木铎警告人们小心火烛,以免天干物燥发生火灾,后来演变为禁火一个月。
  4. 圣诞老人圣诞鹿,圣诞袜子圣诞树。圣诞钟声圣诞歌,圣诞大餐秉火烛。圣诞卡片写吉祥,圣诞口袋装礼物。圣诞气氛渐渐浓,圣诞祝福别耽误!
  5. 当走进大门时,两壁的火烛霍然一亮,身后大门轰然关闭。
  6.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清明时节悄然来临;上山祭祖,追忆先人,缅怀离开的生命;清明节,中国传统习俗,汇聚无数纪念;天干物燥,请小心火烛
  7. 酒楼外,从中街开始,一直到通往袁记酒楼门前的定淮渠渠岸上,沿路两边每隔十米就插有一支浸过油的火烛,将大道照得亮如白昼。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