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

拆字

造句

  1. 洪武六年,朱元璋敕令工部专门铸造了申戒公侯的铁榜,规定公侯人家倚势凌人、夺侵田产财物,和私托门下、隐蔽差徭的,都处斩罪。
  2. 在后世史料中,从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削夺锦衣卫大权,一直到永乐大帝重振锦衣卫,这段期间有关锦衣卫的记载是一片空白。
  3. 洪武中令军士七分屯田,三分守城,最为善策。
  4.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由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廷制定了军士屯田则例。
  5. 边靖楼,亦名谯楼、鼓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位于代州城中央,始建于洪武七年,成化七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重建。
  6. 明代洪武初年,参政徐本立石刻“吴山第一泉”五字,从此该巷以大井得名。
  7. 永乐朝迁都北京,对藏传佛教的崇信及对番僧的礼遇远盛于洪武时期。
  8. 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
  9. 消息传来,洪武帝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10. 洪武二十年北征辽东元朝旧部时,蓝玉还是冯胜的副手,在冯胜被夺职后,他接掌了大将军印,第一次成为数十万大军的主将。
  11. 相传在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以及蓝玉领兵三十万征云贵。
  12.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其成就神位之时,天降灵雨于洪武界,所谓福临众生,恩泽众生。
  13. 结果不仅赋税徭役不比前代王朝轻,“猛政”下的百姓比过去更少了逃税的“法门”,洪武自己则背上言行不一的坏名声,连“凤阳花鼓”也在骂他。
  14. 一是,说太祖高皇帝令内臣将奢香“引入宫见太后”,洪武朝的太后是谁?当然只有朱元璋的母亲,但他的父母早在元末朱元璋参加香军时就已亡故。
  15. 数11来,为名为利,烦身烦心,写了两部,第一部是一个引子,写元末明初群雄逐鹿,名为《日月重光》,第二部写朱元璋开国以后的事,名为《洪武猛政》。
  16. 这项政策是特别针对佛、道僧侣们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况而发的,因为在洪武帝的庇护下僧道们都攫夺了大量的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