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 wén】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比如《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等文章就是如此。
- [ zá wén ]
-
散文的一种。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指诗、赋、赞、颂、箴、诔诸体以外的其他文体。
《晋书·干宝传》:“ 宝 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於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详夫 汉 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誥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讽謡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 宋 苏轼 《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文征序例》:“奈何志家编次艺文,不明诸史体裁,乃以诗辞、歌赋、记传、杂文,全倣选文之例,列於志书之中,可谓不知伦类者也。”
唐 宋 时科举考试项目之一。
《新唐书·选举志上》:“乃詔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又旧例:试杂文者,一诗一赋,或兼试颂论,而题目多为隐僻。”《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詔:‘自今特旨召试者,并问时务策一道,仍别试赋论或杂文一首。’”
文学体裁名。现代散文中的一类,为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富有战斗性为其特点。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鲁迅 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
近反义词
近义词:漫笔随笔
反义词:
拆字
杂文
英文翻译
essay
造句
- 这篇杂文面面俱到,结果不痛不痒,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读鲁迅的杂文,一点儿也不感到枯燥,简直是美的享受。
- 鲁迅的杂文像一颗颗重型炮弹攻击着敌对营垒的黑暗和反动。
- 在杂文方面,没有人可以与鲁迅分庭抗礼。
- 鲁迅的小说,尤其“呐喊”系列,有着沉实的攻击热情,杂文则干脆是匕首投枪。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充满了灿烂的攻击热情,爱和死亡都是勃勃跳的。爱很危险,内含的攻击热情搞不好就导致死亡。阿城
- 鲁迅最厌恶那些伪君子,他用辛辣犀利的杂文,揭露了他们欺善怕恶的勾当。
- 人民文豪鲁迅的杂文,深刻尖锐,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步一时。
- 鲁迅用尖锐的杂文揭穿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竟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 比较柏杨与“幽默大师”鲁迅的杂文创作,在幽默运用上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兼而有之。
- 怪不得那么多人吐字不清晰,老是把散文与杂文混为一谈。
-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内容。
-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所谓的杂文作者,不但不是批评家,反而只会写那些表面、肤浅、陈套的东西。
- 鲁迅后期杂文,除与早期杂文所共有的高度的典型性,严密的逻辑性,生动的形象性,深刻的讽刺性,不同流俗的趣味性和语言的高度精练、准确、幽默以外,主要是部分杂文因“钻网”斗争的需要而写得隐晦曲折。
- 鲁迅先生的杂文对当时的社会冷嘲热讽,真正做到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鲁迅先生的杂文,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社论、论员文章、栏评论、者按、文、新闻述评等评论文体在语言、格、用、展趋向等方面各有特点,社论体现权威性,评论员文章灵活轻便,专栏评论面向业余作者,编者按短小精悍,杂文嬉笑怒骂,述评有机融合新闻与评论。
- 鲁迅的杂文,不但自成一家,而且足以千秋不朽。
- 若不是为国为民,谁有这份傻劲儿?不少杂文家,当初因言获罪,备受折磨,一朝平反,依旧以苍生为念,奋笔疾书。
- 杂文的言语有的隐晦曲折,言近旨远;有的明白晓畅,酣畅淋漓。
- 这篇杂文笔力遒劲雄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
- 其实爱读言之有物杂文的人不只我一个,而是所有人。
- 鲁迅先生听到爱国青年遭受反动派杀害的消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一篇篇战斗的杂文。
- 他常为晚报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杂文。
- 王俊老师每幅画其实本是一首诗,或一篇杂文,或一句禅语,心神领会方得其味。
- 鲁迅的杂文有着真知灼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
- 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评论形式,也包括编者按语、短评、专栏评论、述评以及杂文随笔,后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广义的言论。
- 他们三位杂文高手知人论世,较武论文,褒善贬恶,臧否人物,一时间口碑载道。
- 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结合起来,已几乎是一形象的全体。鲁迅
- 唐调露二年,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以进士试策灭裂,请帖经以观其学,试杂文以观其才。
- 鲁迅的杂文有时正言厉色,有时嘻笑怒骂,但都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 总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锄伪显真,惩恶劝善,是杂文的基本功能。
- 可巴人却不作如是观,他认为:杂文的存废,不在于杂文的体裁、风格与笔调,如果,这世上不缺乏战士,则总会随兴所至,拿起这杂文的武器来。
- “论世篇”针对社会不良风气、丑恶现象,予以深入剖析;“叹世篇”收入的是作者的精短杂文,同样隽永、耐人咀嚼。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事绝不会有,因而杂文家不能自视过高,认为自己代表正义,代理真理,否则就是妄自尊大,自讨没趣。
- 他的某杂文集被成仿吾评曰“只有两篇能看”,于是再版时,先生很幽默地将他们删除了!
- 中华文化四千年,源远流长人夸赞。朝代更替不间断,文化多样难言传。诗词歌赋样样有,书法绘画件件精。小说戏曲流传广,经典杂文笔力锋。世界母语日,爱我中华,说好中国话!
-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 鲁迅先生的杂文,含义极深,真可谓一字千金。
- 他爱好现代文学,尤其喜爱鲁迅杂文别树一帜的风格。
- 每天工作之余用“李寻欢”的名字,在古城热线写足球、杂文,号称“古城热线男一号”。
- 鲜明的形象性使鲁迅杂文起到了一剑封喉、寸铁杀人的致命功效,使被批判和讽刺者的丑态尽现无遗,并使他们感到作假的困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