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 yìng】
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业,即因种善因而招感善报;反之,行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即因种恶因而招感恶报。
- [ bào yìng ]
-
佛教用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专指种恶因得恶果。
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把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变化说成是对人事治乱的反应或预示,称为报应。
《汉书·成帝纪》:“朕亲飭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魏书·世祖纪》:“岂朕精诚有感,何报应之速,云雨震洒,流泽霑渥。”
指祭祷的灵验。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李明微》:“ 李明微 法师, 福州 人,道戒孤高,为人拜章伏词,报应甚著。”
佛教语。原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种恶因得恶果。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 宋 苏轼 《袁宏论佛说》:“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復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人善恶细微,各彰报应。”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一章:“‘你也相信报应?’ 剑平 不由得笑了。”如:你这样专干坏事,难道不怕报应吗!4.往还,交往。《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今王舅 博 ( 张博 )数遗王书,所言悖逆……而恬有 博 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
回报;回音。
宋 司马光 《抚纳西人诏意》:“曏边臣奏陈,云彼君臣失职,及移文詰问,曾无报应。”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而 宇文丈 坚谓 长沙 去山前迢递,报应不免迟缓,恐误事机。”
拆字
报应
英文翻译
retribution; judgment
造句
- 几个人合伙在背后偷袭暗算,把他给敲死在了坟墓里,他死有不甘,在临死前偷偷拉响了炸弹,结果是大家同归于尽,最后财富谁也没有带出去,这就是贪婪无厌的报应啊。
- 看右幼们自我陶醉的感觉,一阵阵做呕,想想你自己也有死的时候,别人说你报应说你这说你那的很有意思?真是一群冷血动物。
- 对犯罪人判处刑罚,这是罪犯因其危害社会和侵犯他人的行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其罪有应得和报应。
- 两个人不期而遇,弃妇、甘愿给人当续弦,还有个拖油瓶的孩子,都被他看成是上天对她昔日决绝的报应。
- 如果你把那些苹果都吃掉后胃痛的话,那是你应得的报应.
- 除了明显的具有赏善罚恶特征的因果报应叙述模式之外,他还借助于预言模式、象征模式、点评模式、命运模式建构着对天道的执著信仰。
- 平时就喜欢欺善怕恶,这就是上天给他的报应!
-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上无人知。做一事若贪一事,须虑届时有报应。
- 淫**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
- 在报应者看来,刑罚目的在于给犯罪人以罪有应得的惩罚,换言之,刑罚的目的是为惩罚而惩罚,相反,预防论则将预防犯罪作为刑罚的唯一目的。
- 死小偷,偷东西的时候也不想想自己是在给自己家人造孽,也不想想以后会遭到报应,也不想想别人会诅他祖宗十八代,如果他家祖宗有灵,早从坟墓里跳出来了,几辈子都别想投胎了!
- 本该灵台慧明六根清净,机缘巧合下却学会了凡人的七情六欲,便妄求了姻缘,遭了报应。唐七公子
- 正是在复仇心态的驱使下,中国古代刑罚充满了血腥和残暴,五马分尸、炮烙之刑、凌迟腰斩等死刑,让一代又一代人在杀戮中强化了刑罚报应的心态。
- 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至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 那由看客和角儿合谋的浓缩的一生,在戏里有板有眼地渐入佳境。将相布衣,爱恨情仇,因果报应,一出戏罢,入戏的人要沉湎许久,才悠悠醒转,如轮回重生。收尽泪眼的看客,也许从此对身边人身边事多了份珍惜和知足。陆苏
- 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英格索尔
- 人们都忿忿地说:"王县令这样贪赃枉法,总有一天会遭到断子绝孙的报应。"。
- 他如果不知悔改,继续横行霸道下去,一定会遭到报应!
- 以前我在内心深处,嘲笑那些跟妻子对簿公堂的丈夫。我认为他们是人生的失败者。他们连自己的婚姻都搞不定。现在,我成了自己曾经嘲笑过的人。报应。池海东
- 死了也好,田家一直怙恶不悛,也该遭此报应。
- 其民间伦理思想的内容主要是:福善祸淫、因果报应的民间人生伦理信念,“诸善奉行”的民间善良意识,“改过”“谦德”的实践道德。
- 江长勇是个无赖,却不是恶棍,可梁锦东是个十足的恶棍,无赖是斗不过恶棍的,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江长勇这是踢到铁板了,终于受到了报应。
- 本文从佛教因果报应的理论基础溯源,简要论述了慧远对佛教因果报应论中国化的贡献。
- 他这种丧尽天良的人,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
- 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 佛教中的好生恶杀,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符合善良百姓的心理。
- 对于第三个问题即刑罚的正当性问题,报应论认为,使犯罪者得到罪有应得的惩罚,本身便是正当的,因为它表达了对犯罪的恰当的谴责。
- 他今天仗势如此巧取豪夺,小心老天会给报应。
- 他不但收受贿赂,还结党营私,这些劣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迟早会受到报应。
- 我处决了那个人,是由于服从需要;但是需要是旧世界的一种怪物,需要的名字叫做因果报应。
- 这班腆颜之徒,不知悔改,天谴有时,当信报应不爽。
- 因果报应观念贯穿了整个初传汉译佛经叙事.
- 判书念完,四周百姓免不了指指点点,都说这王氏不守妇道,不知好歹,害人性命,如今伏法受诛也是因果报应。
- 所有这些都是废纸一堆,因为已不可能办到,他们虽然以陛下殿下和贤弟相称,但是已经意识到,由于作恶多端,现在正得到报应,已经成为可怜虫。
- 我靠!果然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啊。
- 看来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也罢,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老天既然让我重活一回,就由不得阴谋奸宄作祟!
- 可就算这样,最后党爱国还是没有捡起对方的刀,让他体会一下什么叫做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 天道昭彰,报应不爽,古人诚不我欺!奥比西纳的长眠之地果然很简单,普普通通的只比帝王之墓华丽一点……
- 嗟夫,世事变化,如白云苍狗,不可捉摸,正是天道昭彰,报应不爽啊!
-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天道昭彰,报应不爽。
- 那孩子颇为顽劣,此番报应也是顽劣所致,众生随缘,因果循环,天道昭彰,你如实告诉李锋便是了。
- 事已至此,真相毕露,木真人被亲生女儿叶雪一剑了断,验证了恶有恶报应有天的古训.
- 我们不相信所谓的因果报应,但我们却相信,凡是压迫人民的人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 但是我们的确打算毫不留情地惩办他们那些犯有罪行且野蛮残暴的党魁,让他们受尽报应.
- 画《地狱变相》,表现了“金胄杂于桎梏”的情景:不管是王公贵族、帝王将相,阳世作恶的,阴间都得到了报应。
- 这次地震及其所有这些发生的事,会是当你不积善德就会来的报应么?
- 如果你善待青春,青春就会大放异彩。反之,如果你轻视挥霍它,你就会得到相应的报应。
- 李嘉诚警告盗墓者,会有因果报应,一世不会安乐.
- 他平日倒行逆施,作恶多端,一定会遭到报应。
- 妙法老和尚的一席话说得大家无不信服,连连惊叹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