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 dǐng】
扛鼎,中国古代的举重活动。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然而时下这个“扛鼎”却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
- [ gāng dǐng ]
-
1.举鼎。
2.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3.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4.《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餘,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
举鼎。
《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 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晋书·明帝纪论》:“ 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明 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史记·项羽本纪》:“ 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
金 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拆字
扛鼎
英文翻译
Carrying tripod
造句
- 他如今已是年近古稀又体弱多病,当年在皇上跟前当一等侍卫时那拔山扛鼎,慷慨悲歌的豪迈气魄早已荡然无存了。
- 他的楷书线条精谨、雅致,笔墨从容而明丽清爽,把人们带入古雅经典之境;他的行草条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蔚然大观;其榜书大字笔力扛鼎,气势宏阔。
- 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
- 少时便天资雄厚,力能扛鼎,正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
- 刚柔相济,气之沉着,力能扛鼎,笔中有物,下笔有神,爽然而秀,苍然而古,凝然而坚,淹然而润,其轻重徐疾、偏正曲直皆出于自然而无浮滑钝滞之美。
- 目生双瞳、力能扛鼎的楚霸王如何,斩蛇起义、鸿门宴后的汉沛公如何,战必胜攻必取、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又如何?
- 哪怕是苍生岭的一位少年都力能扛鼎。
-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因为他,力能扛鼎的楚霸王竟然泪流满面。
- 呵呵,谁也不是生来就力能扛鼎,出口成章,只要肯学总有机会,那我问你,你想不想学武呢?
- 凡人中也有不少英勇的猛人动辄挥动千斤巨锤,力能扛鼎。
- 此外,陈子庄的高度,在于他的书法功底很深,风格近于郑孝胥,纵恣跌宕,力能扛鼎。
- 的世侄宇文枫,经伽古临走时介绍,宇文枫不仅身手了得,力能扛鼎,而且诡计多端,深的宇文天?的器重。
- 撇开历史,正面描写诸侯豪杰,哪怕是杀猪的何进,文中也是力能扛鼎的豪杰。
- 虚拟现实强势出击,为都市武侠的扛鼎之作,虚拟现实强势出击,为你讲述一个少年从处男到堕落的极品生活。
- “龟父笔力扛鼎,异日不患无文章垂世”。
- 元代王蒙笔力扛鼎,后人称之为“金刚杵”。
- 笔力扛鼎,非仇英辈所得梦见也。
- 如画山水皴法的横涂竖抹,画荷杆的笔力扛鼎,画梅枝的曲铁劲韧等,皆见篆隶用笔的运化之功。
- 用笔的力度如金刚杵、“笔力扛鼎”、“力透纸背”及墨气墨迹在纸上的表现;五是指一幅画作中笔墨关系和审美趣味。
- 观之,皴法繁复、笔力扛鼎,山峦叠翠、浑厚华滋。
- 文章针砭时弊,笔力扛鼎,其中《兴邦之道》一文,还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
- 观之,皴法繁复、笔力扛鼎,山峦叠翠。
- 他的榜书大字笔力扛鼎,于端庄中见姿态,于平正中寓变化,以厚为巧,以古为新,自有风骨。
- 此外,王铎、傅山等以书法大家,其绘画多得力于书法功底,笔力扛鼎,水墨淋漓。
- 《于无声处》、《丝路花雨》、《人到中年》,一部部作品笔力扛鼎。
- 因为他思考多于动笔,才使技艺不致遏制他的天性,而能持有大开大合的磅礴气势和笔力扛鼎的雄健骨力,更有立险破险别树一格的大智慧。
- 他是一代宗师,扛鼎华南医学教育,八十高龄重返中山医学院,誉满杏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