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xué jiū】

读书人的通称。亦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浮夸的学究。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於唐代的科举制度。

[ xué jiū ]

唐代科举制度有“学究一经”科(专门研究一种经书),应这一科考试的称为学究。后世指读书人,多指迂腐的读书人:老~。

  1. 科举中的科目名。

    唐 代取士,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 宋 代称为“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 许孟容 进士及第,学究登科,时号锦袄子上着莎衣。”《朱子语类》卷一二八:“学究科但试墨义……凡试一大经者兼一小经,每段举一句,令写上下文,以通不通为去取。”应此科试中式者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范仲淹 ﹞与 朱 氏兄弟俱举学究……众客退,﹝ 姜遵 ﹞独留 仲淹 ,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 朱学究 年虽少,奇士也。’”

  2. 读书人的通称。

    宋 陆游 《自咏》:“衣冠醉学究,毛骨病 维摩 。”《古今小说·杨老八越国奇逢》:“高年学究,忽然及第连科。” 张洁 《爱,是不能忘记的》:“好像我不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而是一个研究社会学的老学究。”

  3. 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 李青莲 《嘲鲁儒》,有‘未行先起尘’之句。余少时云:‘张眸始识青盲苦,对面如同学究谈。’”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玉娇梨》、《平山冷燕》﹞二书大旨,皆显扬女子……然所谓才者,惟在能诗,所举佳篇,復多鄙倍,如乡曲学究之为。”

  4. 旧指私塾的教师。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作猢猻王。’” 清 赵翼 《大柳驿》诗:“ 大柳驛 边老学究,家塾聚徒拥乌几。”《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回目:“望成名学究训顽儿。”

拆字

英文翻译

pedant

造句

  1. 南极小章鱼布满褐色、淡紫色和桔色斑点,看上去好像精雕细刻的饰品坠子,与它们那学究式的半圆形“头”完美相称,惹人喜爱。
  2. 这个老学究只会拘执旧理,一点也不变通.
  3. 讲台之上何谓无碍辩才,通常即指学究所以为的巧言令色。
  4. 这帮学究们还说他们是为了语言文字的明确性而战,对此我敢肯定根本就是毫无诚意的无耻谰言。
  5. 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了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6. 很少见到有人专心致志地去完成一件美好而正当的事。我们通常见到的,不是畏首畏尾的学究,就是急于求成的莽汉。歌德
  7. 艺博会,既不能过于市侩气,也要避免书呆子气和过于学究气。
  8. 伯莎故事讲得带点儿文绉绉的学究气.
  9.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究竟该用国际音标还是自然拼读法一直都有争议。
  10. 传闻天下间有一群人,他们个个学究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每一个人都有济世之才.
  11. 吴某村中学究,胸次未见经纶济世之才;虽曾读些孙吴兵法,未曾有半粒微功。
  12. 那位学究将他的庸书节略出版成对开本了吗?那么它也很快成了大人物了.
  13. 译文蛮认真,一字字好像抠得挺死,但一查原文,那么多舛错,还诘屈聱牙,非常做作,比老学究作律诗还别扭。
  14. 教学仍旧以学究式的和讲课式的教学为基础,注重事实的死记硬背。
  15. 一本正经地对待消遣和刻板地追求学问,结果就会成为一个学究。歌德
  16. 究其原因,皆因后世这些只知寻章摘句的腐儒未得儒家思想的精髓,缺少了孟子那一份学究天人的大智慧、济世安民的大志向与哀众生苦的大慈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