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gōng】
- [ tài gōng ]
-
1.〈方〉曾祖。
2.指姜太公。
古代称父或尊称他人之父。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 ,如家人父子礼。”《后汉书·袁谭传》:“然孤与太公,志同愿等。” 李贤 注:“言太公者尊之,谓 绍 也。”《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他父亲 匡太公 在房里已听见儿子回来了。”
称祖父。
清 以来亦称曾祖为太公。《后汉书·李燮传》:“ 李氏 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李贤 注:“太公谓祖父 郃 也。”
对老者的尊称。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太公》:“今人既呼祖曰公,则呼曾祖为太公。”
即 太公望 吕尚 。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来的却是 张太公 呵!”《水浒传》第三七回:“你且在这里少待,等我入去报知庄主太公。”
复姓。
春秋 有 太公任 。见《庄子·山木》。《国语·鲁语上》:“夫 齐 弃 太公 之法而观民於社。” 韦昭 注:“ 太公 , 齐 始祖 太公望 也。”《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 汉 东方朔 《答客难》:“ 太公 体行仁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金鰲上钩,金鰲上钩,好似 太公 一钓,享国千秋。”
拆字
太公
英文翻译
(old) grandfather; father; great-grandfather
造句
- 我们公司实行股份制,谁有钱并相信我们就入股,这就叫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许多发布人想象他们可以种田转换对学习一种外语的侄子或甥女,但这种的可怜的结果程序是太公用的全部。
- 所谓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就是他那种愚蠢至极的人。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果你不愿意,就不要加入进来。
- 你为什么怪我?你是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
- 爱买不买,你管我标价多少呢?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懂不?
- 我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就是带着楚楚在城里转转,若是有人上赶子送银子给我,我还能不要怎地?
- 当下各类广告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而有的商家却不做广告,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是他想要从我口中获得消息,也不是我强迫他,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你若要我替你抬重物,我自然不行,至若坐而论道,那我比姜太公还年轻得多呢!
- 走在最前的是背稻桶,挑箩担的主力军,其后则是挑土箕,拎秧凳的拔秧队伍和背刮子、铁耙做后勤的老太公。
- 姜太公怎样用直钩吊鱼,商纣王又怎样造出炮烙之刑,剖出忠臣比干的玲珑心,是古往今来暴君与昏君的双重头号人选。
- 姜太公钓鱼的心态你体会过吗?他为了成功等待了80年。
- 则知太公封神,古有此说。今人于门户每书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亦非无所本矣。
- 别跟我提狄仁杰,今天是愚人节。我不是姜太公,你也不是美人鱼。我不想整哭你,我只想整蛊你。什么?没感觉。那继续往下翻:愚人,节日快乐!
- 第一阶段自西周初叶姜太公封齐始,至春秋前中期管仲改革止。
- 姜太公钓鱼其意不在鱼,而在等待,这种境界比一般的钓者不知高了多少。
- 我知道,不用钩儿钓鱼也许是几个世纪前由道教的姜太公首开先河的,但姜太公肯定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在万里之遥的危地马拉用改良版的姜氏钓鱼法垂钓。
- 周文王在姜太公的协助下,开始积极准备翦商大业。
- 今**我相见,昔日姜太公乃以直钩钓鱼,而今我东施效颦,且给你这一只墨玉鲤鱼,你即是我有缘之人!
- 姜太公钓鱼岛钓鱼,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太公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
- 自姜太公助周武王灭商封神,又过数百年,我华夏大地皆有大能者倍出,追其前人。
- 然后烧香磕头,鸣放鞭炮祭拜姜太公,再从梁上往下扔馒头,撒铜钱,俗称“抛梁”。
- 姜太公钓鱼岛钓鱼,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刚才凌兄可不是稳坐钓鱼台,真的是兄台刚刚想到?
- 各队将献上“狮子采青、狮子出洞、姜太公钓鱼、攀山寻宝”等传统南狮自选套路表演,例如狮子出洞必须有洞的形象,蟹青必须要有蟹的形象。
- 染色馒头头是道,瘦肉精神百倍,苏丹红光满面,地沟油腔滑调,三鹿奶粉饰太平,牛肉膏梁锦绣,硫磺姜太公钓鱼。健康是福,愿你守住,开心快乐。
- 如此,我只要此次再把交趾反贼一举剿灭了,我又可以成为以前的那个功高盖世的柳升了,我仍然可以成为当今盖世的姜太公姜子牙了。
- 这则成语来源于宋朝王茂《野客丛书·心坚石穿覆水难收》,姜太公妻马氏,不堪其贫而去。
- 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
- 周成王年少即位时,管叔、蔡战作乱,淮夷背叛周朝,成王授权姜太公征伐叛民,齐国从此成为大国。
- 为此,武王召集周公旦、召公爽和太公望进行了“专题讨论”,最后决定采纳周公旦“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新旧”的怀柔政策。
- 司寇营汤,巧言令色,对太公的政令缓办慢行,对百姓暴虐滥杀无辜。
- 当我从太公家出来回家时,月亮仍然那么宁静,唯一不同是,它不再走在我们了,当我回头时,它飘飘悠悠走向远方,好像说:“再见了,明年再见!”。
- 李太公躲于庄门后面,眼见夏宜春仪表非俗,行迹洒脱,又三招两招之内,便将一众喽啰打得星落云散,屁滚尿流,急亲自带了庄丁出门,邀请夏宜春进庄致谢。
- 当“猪崽”的老太公死了才赎回了身子,我的阿太公开个小小的亚弄店糊口。
- 周宇这时候都笑抽了,来得这位正是三叔周定邦的儿子周虎,小名三驴子,今年二十四岁,也是老太公唯一的曾孙子,也不知道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看自己了。
- 第三股则是前朝昭帝的外戚,当今皇太后的娘家,留侯张家,张家时代诗礼传家,一卷《太公兵法》,成就了家族赫赫战功,大胤王朝三位兵圣,两位就出自张家。
- 从最古老的太公兵法,到最通用的陆军操典,再到最新的特种机甲战例都有看。
- 太公治齐,则因其俗,简其礼,兴商工之业,通渔盐之利,开文明之风,很快使齐国富裕强盛起来,为大国,奠定齐后为春秋霸主、战国七雄之首之根基。
- 言老太公一怒之下,不惜血本,把儿子送到与嵩山派合作办学的神岳武馆学徒三年,图的就是挣一个嵩山派认可的朱印许可出山证明。
- 因为小老一向好善乐施,人称俺夏候太公或夏候保正。
- 帝辛31年,周文王在毕地训练军队,于渭水阳发现了太公望,再之后立太公望为军师。
- 周武王在太公望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 德太公,我黑六子是个粗人,心直嘴快而已,其实,不仅此我黑六子一个冤魂反对把冤魂档案交给这位年轻人。
- 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 悟空答应降妖,高太公不免控诉一番八戒的罪状,其中一条是太能吃,“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担心把他的家产“吃个罄净”。
- 因此,姜子牙又被人敬称为“太公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