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qí】
- [ bā qí ]
-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子孙世代当兵。
清 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
清 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对 清 军和满族的称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率八旗劲旅抵 燕 ,围之匝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萧红 《小城三月》:“她们是八旗人,也就是满人。”
拆字
八旗
英文翻译
the "Eight Banner"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造句
- “中国最后一个探花”名叫商衍鎏,祖上是不事稼穑的八旗子弟,从习骑射转为耕读,经历了百余年的时间。
- 择南苑西红门内旷地,八旗官兵枪炮按旗排为三队。
- 晚清八旗子弟的不务正业,寻花问柳,表明清朝已经走向下坡路了。
- 清王朝覆灭后,八旗贵族断了皇粮,不少只会吃喝嫖赌、百无一能的纨绔子弟沦为乞丐。
- 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
- 子弟书是满族八旗入关后创制的说唱艺术,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在北京曾盛极一时。
- 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做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 顺、康年间,这种教育通过八旗官学渠道来实施.
-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
- 据老福州林利本介绍,清代靠八旗兵取得天下后,为了以人数较少的八旗兵丁有效地控制全国,采取了“居重驭轻”重点配置的政策。
- 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
- 然而,不幸得很,乾隆皇帝在有鉴于历代兴替的教训,为八旗子弟留下谆谆告诫的碑石不到180年,腐朽骄纵的八旗子弟,不但成为断送一个王朝的顽症,更加速了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灾难的过程。
- 盛京将军辖区的“城”已成为驻防区约定俗成的政区,拥有治所、幅员、边界、行政组织等,驻防制度逐渐演变为带有八旗制度特征的地方行政制度。
-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 要是遇上关外的八旗,不,哪用八旗,即使遇到李自成、张献忠的老营怕是也是一哄而散的命。
- 咸丰踌躇未决,暂发了加急文书,招河南八旗军副都统胜保驰援。
- 锦衣卫奉督主之命于永乐宫办差,意借建立八旗盟之名聚歼乱党。
- 清代的驻防八旗,大体上可分为畿辅驻防、东三省驻防、各省驻防和新疆驻防四大系统。
- 回皇上,盛京有左宝贵所练新式奉军马队、步队、炮队共四千五百人,八旗兵三千五百人,共八千人。
- 午餐的主菜有全聚德烤鸭、软煎鱼和八旗羊肉、煎牛扒,您喜欢用哪一种?
- 以外,还有江南女儿的温柔,这与其他八旗格格的开朗爽健是大异其趣的,所以在后来能够受到道光帝的宠爱,甚至独宠专房。
- 清代黑龙江汉军旗人的利益争夺反映了八旗制度对汉人的深刻影响。
- 清政府对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防止驻防旗人成为当地土著居民。
- 有清一代,瑷珲驻防八旗在东北边疆等地区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 庄浪满城是清代西北地区一个相当重要的驻防八旗地。
- 东北边疆重镇瑷珲是清代黑龙江八旗的第一个驻防点,也是黑龙江将军的第一个驻地。
- 迁至盛京及北京后,锡伯族人则被拆散而散编入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各佐领之中,而且散居多处驻防点的各村屯,这对其民族属性不无影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