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u ān】
偷安,指贪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难。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
- [ tōu ān ]
-
只贪图自己眼前或局部的安逸:苟且~。
只图目前的安逸,苟安。
《史记·秦始皇本纪》:“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 宋 司马光 《遗表》:“臣窃见十年以来,天下以言为讳,大臣偷安於禄位,小臣苟免於罪戾,閭阎之民,憔悴困穷,无所控告,宗庙社稷,危於累卵,可为寒心。”《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他在相位一十五年,专一蒙蔽朝廷,偷安肆乐。” 淦女士 《隔绝》:“你现在看我已到了这样境地,还是这样偷安苟活着,或者以为我背前约了。”
媮安:只图眼前的安逸。
宋 苏轼 《罗适知开封县程之邵知祥符县制》:“以尔 之邵 ,才力强敏,无媮安之意。”《清史稿·诸王传三·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尔毋媮安,斯克敌制胜,身不期强而自强矣。” 梁启超 《新民说》第七节:“保守今日,故进取之念消;媮安今日,故冒险之气亡。”
近反义词
近义词:苟安
反义词:
拆字
偷安
英文翻译
seek temporary ease
造句
- 你不能苟且偷安,应该重新振作起来。
- 不敢越雷池一步胆小如鼠苟且偷安前怕狼,后怕虎贪生怕死唯唯连声引颈受戮知难而退坐以待毙。
-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苟且偷安,与腐败的统治者同流合污。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娘就这么走了,即便我今日苟且偷安,日后也定是不能替我娘报仇雪恨的。
- 此词系贺方回六年前写于和州巡检任上,乃是因朝庭攻夏,屡战屡败,文臣武将又只知议和赔款,苟且偷安,愤然而作。
- 与其苟且偷安,不如奋力一搏,或许可以开创新局。
- 他宁可苟且偷安,也不愿积极进取,真叫人惋惜。
- 南宋王朝偏安一方,苟且偷安,不谋收复国土,只是贪图享乐,结果只能是加速灭亡。
- 此人虽然刻薄寡恩、苟且偷安,还宠信奸佞、残害忠良,但到底还是靠他方才建立起了南宋王朝的根基,让华夏衣冠不至于彻底泯灭在金人狼牙棒之下。
- 可临安赵宋王朝苟且偷安,奸佞当道,小可有为之身,岂可为昏君奸臣卖命?
- 结党营私之辈只知苟且偷安,使得所导之路幽暗险隘。
- 声色犬马,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思想。
- 他的对宋委屈求全、连年进贡,以图幸存,又在生活上纵情享乐,终日在深宫中征歌逐舞,沉溺于声色,苟且偷安。
- 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
- 南宋的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 庙门口旁边立了一个新坟,那是章老二师兄余庆大的坟墓,他被范银江废了武功后,死里逃生,苟且偷安至今,却又死在不明身份的东嬴人之手,真有一点可悲。
- 当时清廷腐败,各级官员都希望偷安旦夕,粉饰升平,怕闻谋反案件。
- 而当Mephisto终于重临人间,六大族群早已在人类战争的内耗中不堪一击,瞬间土崩瓦解,只有某些零星的部落散落世界各地,在魔神统治的夹缝中苟且偷安。
- 你若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克服苟且偷安的惰性。
- 你还年轻,不能满足于优裕的物质条件而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 李煜即位后苟且偷安,生活奢华,常常在宫中营造销金红罗幕壁,镶以白金和玳瑁,并插上奇花异草,题曰“锦洞天”。
- 人都有这个弱点,就是得过且过,苟且偷安,贪图享受,安于现状。
- 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 不能忘身急病,以义断恩,方乃虑难求全,偷安怀禄。
- 颜在机关大楼被人呼来唤去,人情难睦地圪蹴在社会的底层苟且偷安,一点雄心在年复一年的文件报告中慢慢地磨蚀掉,一腔热血在日复一日的文山会海里耗损得干干净净。
- 现下敌贼犯我天朝,身为朝臣岂能苟且偷安以求自保贪图享乐,古有霍去病、周瑜,为何今日不能容我萧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