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shì】
- [ qī shì ]
-
1.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2.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3.唐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噦厥、针筒、火石。
4.同“七件事”。
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周礼·天官·小宰》:“以法掌祭祀、朝覲、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 郑玄 注:“七事,谓先四,如之者三也。”
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 韦昭 注:“七事,天、地、民、四时之务。”
唐 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噦厥、针筒、火石。
唐 张九龄 《敕识匿国王书》:“今授卿将军,赐物二百疋,锦袍、金鈿、七事。”
同“ 七件事 ”。
明 《投梭记·逼娼》:“自从你父亲亡后,家中十分艰窘,开门七事,那一件不在做娘的身上。”
拆字
七事
英文翻译
the Seven Duties of a sovereign, namely:offering sacrifice 祭祀, giving audience 朝觐, administering jointly 会同, receiving guests 宾客, running army 军旅, attending to farm work 田役, mourning ceremonial 丧荒
造句
- 日疯狂右转中国铁证敲警钟记者马学玲今日,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
- 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
- 一枚"纪念章"成七七事变自供状。
- 甚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毫不忌讳地宣称要征服中国时,素日将“公理正义”的高调唱得响彻云天的西方文明世界也是若无其事,缄默无语。
- 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赚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陈忠实
- 2002年,日本《赤旗报》的记者来采访过老人,当年参加过七七事变的两个日本老兵也曾登门向他鞠躬谢罪。
- 七七事变后,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者铁蹄的蹂躏。
- 于是震惊中外的著名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终于提前了几天爆发了,而历史的车轮也是在那一刻开始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时期,作战、政治、经济,至为艰巨,筹策创新,日无暇晷。
- ‘七七事变’后,抗战爆发,郭沫若毅然‘别妇抛雏’,秘密返回祖国,在上海受到田汉等进步人士的热烈欢迎。
- 就在“七七事变”后不久,在北平抗战中,他以29军副军长的身份战死沙场,成了全国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我方高级将领。
- “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日寇沿平汉、津浦铁路长驱南下,保定、石家庄、沧州相继失守。
- 另外,在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
- “七七事变”后,我鸿钧爷爷受党组织派遣回睢县一带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同当地党员组建成睢县第一届县委会,他为三人成员之一,还兼任县中党支部*记。
- 佟麟阁,1937年“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后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 刘振风不知道宋哲元是怎么想的,居然在七七事变开始前两天,将他调离宛平城,让他驻防北平城。
- 今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前两天,学校刚放暑假,十几个稚气未脱、年龄约在16、17岁的高中生,顶着烈日跑到台当局“教育部国教司”门口,抗议课纲微调。
- 叶于良出生在北平,七七事变时他刚上中学,便瞒着家人加入了青年学生自发组织的“抗日杀奸团”,杀汉奸、杀鬼子,因刺杀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未成功被捕。
-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
- 七七事变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九十军军长、重庆卫戌司令部参谋长、黄龙山垦区司令等职。
- “七七事变”后,他离津回乡开展抗日斗争,先后担任乐陵县县长、冀鲁边区第二专员公署秘书主任,1943年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七七为极,七七四十九是苦难的轮回。九九为尊,九九八十一是辉煌的历程。七七事变,八年抗战,民族脊梁高高挺起,八一军旗熠熠生辉。中国,好样的!
- 据载,该纪念碑建于1940年7月7日,由当时的四会县政府、陆军暂编第八师所立,纪念“七七事变”三年来,四会马房守军抵抗日寇入侵阵亡的全体将士。
- 5.20我爱你,一句话儿告诉你,二话不说爱上你,三生有幸认识你,四海为家都陪你,五湖四海都护你,六神无主只为你,七事八事都听你,“九十”一生爱着你!
- 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