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对比
相关

【kǎo jù】

[ kǎo jù ]

考证。

  1. 指对古籍文字音义和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等进行考核辨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文潞公 为平章事,首请立庙於 洛 ,终无所攷据,不敢轻作。”

  2. 根据事实查考证实。

    宋 王安石 《答韶州张殿丞书》:“盖其所传,皆可考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命御史 杨桓 辨其文……且以出处始末考据以上。”《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舅太太万想不到,问了一句就招了姑老爷这许多考据。”

  3. 研究历史、语言等的一种方法。通过考核事实和归纳例证,提供可信材料,从而作出结论。考据方法主要是训诂、校勘和资料的搜辑整理。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孟子》:“引‘雨我公田’以证 周 用助法,考据之学也。” 清 冯桂芬 《阙里致经堂记》:“ 汉 学善言考据,凡名物、象数、文字形声、训詁,非 汉 儒不传。” 朱自清 《经典常谈·文》:“当时汉学家提倡考据,不免繁琐的毛病。”参见“ 考据学 ”。

近反义词

近义词:考证

反义词:

拆字

英文翻译

textual criticism

造句

  1. 各位学者的识断高下一言难尽,但毫无疑问,从学术流变的内部规律来剖析考据学的成因是颇有创意也颇具魅力的。
  2. 戴震是乾嘉时期最著名的考据学家,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 考据并不意味着钻故纸堆,闭目塞听。
  4. 澳门大学汤开建教授条分缕析,取精用弘,从文献学、考据学等角度多方位对明季刘承范《利玛传》进行分析,论证翔实,高度评价了其历史价值。
  5. 《文史》1962年创刊,确立“崇尚实学、去绝浮言”的办刊宗旨,偏重于资料和考据这一独特风格。
  6. 其手稿密行细字,小如黍米,圈圈点点,举证浩繁,考据颇详。
  7. 圣经、考据、基督复活、千古文明、教堂、圣歌,都无法辩驳这样一个小小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老鼠。上帝创造了老鼠这件事,就像一场完美谋杀案里留下的指纹。
  8. 即使你一字不漏地掌握了马克思的全部文本,而且以汉学家训诂考据的精神去皓首穷经,你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地回到了马克思。
  9. 即使你一字不漏地掌握了马克思的全部文本,而且以汉学家训诂考据的精神去皓首穷经,zaojv.co m你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地回到了马克思。
  10. 考据、验证都是必要的工作,为的就是避免牵强附会地推论。
  11. 我们考据这些材料是为了证明我们无产阶级的真理,证明历史的真理,找出历史的本来面目,找出历史的发展规律。
  12. 宋代以前,历史考据学有一定的发展,但并不成熟不系统。
  13. 分析了包世臣对乾嘉考据学、今文经学的看法,以及包世臣与常州士人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14. 近人论学,好争汉宋。谓宋儒尚义理,清儒重考据,各有所偏,可也。钱穆
  15. 戴震是乾嘉时期考据学派的集大成者,在清代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6. 他在反思乾嘉考据学基础上提出的“新考证学”,更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17. 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着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
  18. 考据生平校补讹夺把握鲁迅思想来源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林辰先生。
  19. 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
  20. 《新文学考据举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第1版,印1200册。
  21. 考据学派的支流是有些人沉埋故纸堆中,专意考核一词一义,虽然对整理古代文献有不少成绩,但在思想上毫无建树,以致白首穷经,不阐一理。
  22. 对天文、数学、经学、历算、地理、方志、音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为乾嘉时代皖派考据大师.
  23. 以其中有关考史的优良方法与突出成就为切入点,总结王鸣盛对历史考据学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24. 它与“书必篆隶”、“器从旧式”、“官名从古”、“礼从古制”等社会风气以及经学领域的汉学复兴、学术领域的考据学兴起、藏古之家的大量出现等,乃是同一种背景下的产物。
  25. 以往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其史学思想、史学观点以及校勘学、目录学、历史编纂学等方面,而忽略了历史考据的本身。
  26. 我常感到,最理想的著述应当是文献学与文艺学的高度结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亦即考据、义理均详且精,再加以文辞优美,即清儒所标举之高境。
  27. 本书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关于中国豆腐的编辑文集,分散文豆腐、考据豆腐、家乡豆腐、海外吃豆腐、豆腐菜单五个章节,文章几乎都是名家之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