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我国目前的诉讼理念和制度在调适与处理劳动基准争议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正确、合理、彻底地解决劳动基准争议问题。
  2. 第三部分逮捕证明程序以审查批捕程序的诉讼化改造为立论基础。
  3. 由于诉讼费在民事判决书中都是单列的,故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判决书中,诉讼费也是单独列明,不计算在合理开支范围内。
  4. 但是,诉讼代理人查阅案件材料不得影响案件的审理。
  5. 摩根大通坚称,作为雷曼兄弟的合作伙伴和债权人,自己的行为属于正当权利。摩根大通要求有关方面驳回雷曼的诉讼,并将诉讼从破产法院移交至联邦地方法院。
  6. 此外,范后军提起诉讼的航空“黑名单”案件也成为法制网“十大影响性诉讼”候选案件,得票率目前也是暂列第一。
  7. 若公司要求,员工必须完全配合并将该可诉讼发明的一切权利,名称和利益转让给公司或其指定代理人。
  8. 对警察即时强制的可诉性和诉讼类型进行必要分析,提出完善对相对人权益保障的建议。
  9. 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0. 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是指行政行为的可受司法审查性,是行政诉讼法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11. 如何通过公益诉讼维权?行政机制无法解决可诉讼
  12. 其中,比较典型的修订之一就是设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该制度大大增强了公司相关利益主体民事权益的可诉性。
  13. 对缓刑罪犯又涉嫌新罪、漏罪的,诉讼程序应采取直接刑事拘留、逮捕。
  14. 刑事诉讼的首要目的是公正的裁断控辩双方之间的争端,为此,必须首先查明案件事实.
  15. 一项涉及欺诈金额高达90亿美元的诉讼坚称,汇丰银行两次委托毕马威会计公司调查麦道夫先生,但是当诈骗迹象已经有所抬头时,汇丰银行却疏于防范。
  16. 在仅有的几个案例里,当事人都沦入监护权的争斗当中,丑陋的诉讼或选择流产。
  17.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审前羁押的司法救济程序,被羁押者不能援用司法救济方式质疑审前羁押的合法性,导致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率居高不下和超期羁押问题较为严重。
  18. 那么股东派生诉讼就会演变成原告股东与被告侵权人的大战,而真正的权利受侵害方却置身事外,但诉讼的最终结果却要由置身事外的公司来承担,这显然不符合诉讼的基本原理。
  19. 沉默权与辩护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保障被追诉人的两项基本权利。
  20. 到了封建社会,国家权力介入诉讼,并且被害人的追诉权逐渐由国家权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