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强加“莫须有”之罪,简直就是目无王法,特别是那些握有重权的封疆大吏,那些一市一地及其部门、系统的“一把手”。
  2. 寓居上海的这批清末高官大吏名流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含金量,可谓是硕学鸿儒、大师精英。
  3. 那家人听了,倒道南令本不为已甚,不过大吏过严罢了。
  4. 且身为封疆大吏,必有经文纬武之才,博古通今之识,庶能不动声色,措置咸宜。
  5. 草莽英雄、边疆大吏,纷纷举事,意图霸业,一场中原逐鹿的乱局再次出现。
  6. 他家祖上曾经有人出任过封疆大吏.
  7. 那好,我赵康一个小小的三品虚职就和你这个封疆大吏比比谁有用。
  8. 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
  9. 英使濮鼎查,寻了闲隙,遍诉江、浙、闽粤诸大吏,略说:“台中两次俘获,均系遭风难民。
  10. 雍正二年(1724年)春至雍正三年(1725年)春,甘汝来出知广西太平府摄南宁府事,又升左江分巡道,广西按察使,一年四次迁升,最后官至封疆大吏—广西巡抚。
  11. 北京人艺院长这个位置不是封疆大吏,不能“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但分管这一摊事业毕竟也算跻身宦海,而宦海无情。
  12. 大吏廉洁,小吏则自然效法。
  13. 战争前期,“清流”坚决主战,并得朝廷大用,但仅张之洞脱颖而出,转而成为主张洋务的封疆大吏,也就是李鸿章所说“俯首下心,向我求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