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三国之后,天下虽然一统于晋,世人饱受乱世之苦,都期望这是一个繁荣安定的朝代,文人士子亦以老庄思想为指导,倡导清净无为的政治,大谈老庄,狂放不羁。
  2. 宋末士子在经历了空前的鼎革动乱之后,对杜甫“诗史”精神有了比唐人更为深刻的认识。
  3. 参加文科的士子无论是参加乡试、府试、道试都有专门的考场与试院,参加会试更是有贡院。
  4. 张开石是嘉兴城的士子,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长得英俊潇洒,文采风liu,倜傥不群。
  5. 清代是金石学的鼎盛时期,学人士子、官宦商贾争相搜购,使钱币、碑贴、三代彝器等青铜器,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藏品。
  6. 孔尚任旨在弘扬一种文人士子的悲壮人格精神,他所塑造的李香君之所以能长留于民间,正是人们臣服于人格魅力的象征。
  7. 你还敢自称光禄大夫,羞煞天下士子!哈哈,你可曾记得董卓死后,若不是你劝李傕攻杀都城长安,汉室如何会倾塌,你难道就是这样做汉室光禄大夫?
  8. 藉此一番惩创,士子无不踊跃称快,典试却被视为畏途。
  9. 从屈原开始,湖湘大地士子的先忧后乐,悲天悯人,就有着重视原道和终极关怀的精神。
  10. 这里也有部分烈士子女,如蔡和森和向警予的孩子蔡博、蔡妮,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苏兆征的儿子苏河清,张太雷的儿子张芝明等。
  11. 那些易于充满幻想的风流士子,最爱抱膝吟诗、把酒赏月,这时大概也抵挡不住睡魔的侵袭,扶着残醉,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笑傲风月去了。
  12. 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际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奋发蹈历乐观进取,转而为消沉冷漠枯寂渊默,直至暮气沉沉的心路历程。
  13. 中华大地上,总有那么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总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中坚,总有那么一批甘于寂寞的士子,如中流砥柱般地撑起整个江河大川。潘岳
  14. 此心愿落空后,明太祖屡兴文祸,使用暴力手段镇压不与新王朝合作的士子
  15. 我观公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言谈举止也是非凡,敢问公子是哪一国的游学士子?
  16. 卫子岭出示了郡守府的出关符节,说:“大叔,我是游学的士子,敢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17. 近年来,孟子资望更深,各国皆奉为大贤宗师,孟子更是挥洒自如,往往对陪宴士子与官员不屑一顾,只与君王问对应答,俨然布衣王侯一般。
  18. 显德十六年丁卯,国主胜微恙,至秋,病愈,开恩科,江南士子雀跃,从者如流,八月十五日,金榜出,状元者,嘉兴江哲是也,其时随云名尚未显,众相诘问,乃知其人。
  19. 他本是真才实学之辈,心中只道考官自身才学甚低,不料后听同乡士子言说,那考官之职本属肥缺,若无朝堂臂助,再少金银奉上,纵使管鲍之才亦无法取得半点功名。
  20. 其时武汉大清军不满三千,士子官绅纷纷逃窜,如果陈玉成长驱直进,武汉指日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