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之质,异于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
- 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
-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过犹不及是中庸观的重要内容。
- 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柔中带刚的中庸之道,很适合肖邦这种诗意的音乐。不理解肖邦音乐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后,他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激昂的。
-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 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普罗提诺
- 倘若逾越分寸,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 同时指出基于原子式个人主义的现代自由主义由于个人与社群之间的紧张而导致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也唯有儒家兼顾个体与全体的中庸之道方可解决或避免。
-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同样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 流通性是金融立法中应考虑的首要原则,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因素动荡不定,立法者未必能清楚预见法律施行后果,因而金融立法中多行中庸之道,流通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 他的做事原则是不离中庸之道,所以无大成就。
- 林彪,四人帮,用中庸之道影射攻击周*来同志。
- 以家庭血缘关系的爱为起点,推及社会人际之间,至整个宇宙自然。其共同的哲学基础是“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行为的适度性,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
- 在道歉问题上的中庸之道,体现在非常重要的场合,很多被冒犯的一方会选择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
-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 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不断地完善传统管理会计还是接受新生事物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笔者认为两者并举互补是可行之路,这种选择并不能简单看作是人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