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固狂夫下愚,不达大体,窃感故人一饭之报,况受顾遇而可不尽言乎?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幸赐裁览!梁商亦知固效忠,但素性优柔,终不能用。
  2. 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影“吐哺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载,“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3. 西周的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餔”,连吃饭、沐浴的功夫都用来“办公事”,“周公吐餔,天下归心”,最后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的一统天下。
  4. 史载周公为招揽英才,“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生怕因为一次沐浴或一餐饭而慢待错失了某位贤士。
  5. 昨天上午9点左右,朝阳区金台路一饭馆招牌下装饰物掉落,砸中一过路老人,老人头部出血,手臂被擦伤,后被送往医院救治。
  6.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7. 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并深入民间,“所朝。
  8.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9. 见周公旦“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之典故。
  10. 凡治国,立贤是根本,爸爸自当政来,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求贤若渴如此,你到鲁国后,只可处其上,不可处其下。
  11. 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刘晏“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沐不废。
  12. 熟悉周公历史的人,应该记得“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些典故。
  13.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14. 袁绍并非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也曾经学着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15. 大情怀,公而忘私,不计一己之得失;大情怀,矻矻求自强,拳拳为天下,铁肩担道义;大情怀,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为百姓谋求幸福。
  16. 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若渴,有“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礼贤下士精神,也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担当意识和宽广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