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作文 >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

日期: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 1

  你知道吗?在我的家乡江西省南昌市,有一座远*闻名、历史悠久的古楼—滕王阁。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它足足有50多米高,阁楼一层层高耸人云。

  一层是此楼的瑰宝厅。一进门就看见大厅正面的屏风上挂着金碧辉煌的《滕王阁序》,可别小看这篇文章,它可是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王勃之手,也是它令滕王阁名声大震。(从“名声大震”可见《膝王阁序》衬于膝王阁的非凡意义。)读了这篇序文,就可以了解江西*千年的人文历史和风物人情。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绝句,至今仍让人赞不绝口。

  二层是江西名人“聚集处”。走进((人杰图}),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有著名诗人王安石、理学家朱熹、铁路专家詹天佑……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看见这些不同时代的名人学士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被滕王阁雄伟壮观的景色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三层的《地灵图》更让我开阔了眼界:翠竹遍野、霞光万道的井冈山,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高耸人云、花开四季的三清山……通过逼真的图画和详细的资料,我了解了家乡迷人的景色。

  最值得一去的要数五层了,只要进了眺望厅,周围的名胜古迹均可一览无余。清澈见底的赣江就从我们脚底下穿过,宽阔的八一广场像浮在江上的一片巨大的荷叶,细长的八一大桥像一道彩虹挂在江面上……望着一处处美不胜收的图画,让我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楼,怎么样?如果你被它深深吸引,那就到我的家乡来玩吧!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 2

  这个暑假回老家,又去了一次滕王阁,这是我第二次去,上次我只看见了外面的风景,没有看见里面是什么样子,这次我要亲眼见识见识。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另外两座是岳阳楼和黄鹤楼。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的赣江边上,有一座主楼和两座附楼组成,楼体的颜色是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这样看起来又庄严又气派。

  我们来到了滕王阁面前,哇!太雄伟了,大门的前面有两只威严的石狮子,听说它是用来镇邪的。我们沿着台阶走进了一楼的大殿,只见这里又高又宽敞,可以容纳好几百人呢!我想像当年朱元璋皇帝宴请三百文人墨客的情景。有一些诗人在高谈阔论,有一些诗人拿起笔在吟诗作画,还有一些在碰杯饮酒。那个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接着,我们又坐电梯上到了六楼。六楼是最顶的一层楼,走出电梯就看见一个明亮的大厅,墙上挂着当地有名的巨大的一幅画作。有几个大门通向外面一圈的阳台,我走出去,一眼就看见宽阔的赣江,江面有几条渔船,船上的人在撒网打渔。顺着阳台走到另一边看见南昌的城市街道和一些高楼大厦,这些建筑都是二三十层楼的高楼,有明亮的玻璃,又高又直地耸立着,充满现代感,和楼檐飞角的滕王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滕王阁这个古代建筑更加特别。

  滕王阁是我家乡的骄傲!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句,此篇所绘之景便就是扬名天下的滕王阁。国庆放假期间,天气晴朗,实在是重游滕王阁的好机会。

  滕王阁座落于南昌的赣江之滨,远远望去,它就像一座宝塔,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滕王阁始建于唐代,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当我走进正门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红墙绿瓦、画栋飞檐、剔透门窗,其势仿若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滕王阁共有九层,第一层的正厅嵌有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融为一体。第二层的正厅是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代至明代江西历代名人共80位,我身为江西人真为他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第三层的浮雕《唐会乐园》所释之景一片繁荣,将唐代国富民强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第四层是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峰峦雄伟,美不胜收。第五层是最高的明层,凭栏俯瞰,*可见仿古商业街错落有致,西侧的赣江在阳光照耀下泛起的道道金波像微微游动的千万条金蛇。极目远眺,千姿百态的高楼拔地而起,耸入蔚蓝的天空,美丽的红谷滩新区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历经沧桑,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你见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昌的腾飞。愿滕王阁永释光彩!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 4

  我的家乡在南昌,那里有一座名扬中外的建筑叫“滕王阁”,屹立在赣江边上,显得熠熠生辉。

  远远看去,滕王阁高耸入云,气势雄伟。阁顶是深绿色的,柱子是大红色的,牌匾是深蓝色的,真是色彩斑斓呀!主阁的两旁各有两个小凉亭,像两个侍女在保护着它。周围种满了绿树、绿草,还有两个漂亮的池塘,里面养满了各种颜色的鱼,有人给它们喂食的时候,鱼儿们就你推我,我挤你,争着抢食,可有趣了!

  走进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穿着长袍,系着披风,抬头仰望远方,显得气宇轩昂。第二层有《人杰图》,里面有许多不同时代的江西名人,个个都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第三层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五层的《百蝶百花图》,图中的蝴蝶真多,有的蝴蝶展开着翅膀,翩翩起舞;有的正在花丛中采花蜜;还有的聚在一块,互相追逐嬉戏,真是活灵活现呀!

  晚上的滕王阁就更美了,彩灯勾画出滕王阁的雄伟轮廓,显得金碧辉煌,就像神仙住的宫殿一样。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滕王阁!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 5

  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到南昌看望亲友。到了南昌,脑海里便浮现出想象中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我想那一定比我们九江的浔阳楼气派多了。我迫不及待地让爸爸妈妈带我到滕王阁去玩,想看看它究竟什么样。

  到了滕王阁,一下车我就抬头仰望,呀!巍峨的滕王阁矗立在我眼前,真高,真气派!它的外表构造有些像浔阳楼,只是比浔阳楼大了许多,可谓气势恢宏。

  正好赶上一个旅游团来参观,导游正在讲解,我们便趁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导游说,滕王阁建了29次才建成,以前是屡建屡废,建了28次,又废了28次。接着,他又介绍说滕王阁有九层。九层?我瞪大了眼睛。一、二、三、四……我反复数,怎么数都是四层,哪儿来的九层呢?导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了笑说:“滕王阁是‘明四暗五’,外面四层,里面还有五个暗层。”

  跟着导游,我们一起进入滕王阁内参观。说到滕王阁,就不能不想到王勃,就不能不提他的《滕王阁序》。其中的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至今为人们所赞叹。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前来像王勃那样倚在滕王阁上眺望,但是哪个能像王勃那样有如此强的观察力,能吟出千古名句呢?

  站在百余尺高的滕王阁上,想起滕王阁大厅里那幅壁画《地灵图》——画虽小,但江西的名山大川尽入眼底:从江西南端起笔,描绘出了大庾岭梅关、革命胜地井冈山、风景秀丽的庐山……眺望着四周的风光,我顿时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阅读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1)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 (菁华3篇)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1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奶奶。趁着初八天气晴好,我们驱车到省城南昌去参观江西名胜景点——滕王阁。

  车子开到沿江大道,远远就望见一栋雄伟的建筑矗立在江边,这就是滕王阁。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进入正门,门两边大红柱子上一幅对联“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爸爸告诉我,这是初唐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一句,滕王阁就是因这篇文章而闻名天下,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我们来到了第二层,正厅的人杰图壁画,描绘的是江西历代名人,有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代词人晏殊、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我真为故乡有这么多名人而自豪。三层的浮雕《唐会乐园》,体现了唐代国富民强,盛世升*的景象。四层的《地灵图》画的是江西的名山大川,有三清山、庐山、井岗山……一座座壮丽雄伟的山川呈现在眼前。最后我们登上最高层,俯瞰赣江,江面宽广,波涛汹涌,著名的八一大桥、美丽的红谷滩等美景尽收眼底。我被故乡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而打动。

  浏览结束,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2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

  这天中午,我们早早地来到了赣江江畔,远远就望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楼阁高大雄伟,在翠绿的树丛掩映下显得格外迷人。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滕王阁门口,让我吃惊的是,门口人山人海,把整个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哇!居然有这么多游人来观赏滕王阁!”我不禁感叹道!

  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可以靠*滕王阁了。来到楼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白色的雕像,他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书生,手握一支毛笔,双眼凝视远方,原来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从他身边走过,来到滕王阁第一层大门前,两根朱红色的柱子上面刻着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这句诗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顶楼,一览这一胜景。

  我们从一楼来到了第二层楼阁。二楼主要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画上画有秦至明代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陶渊明。想当年,他辞官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自由生活,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豁达与洒脱。

  看完了《人杰图》,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四、五层,这里分别有工艺展品室、品茶厅、《地灵图》等,里面的陈设与设十也非常精美。

  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第六层,也就是滕王阁的最佳观景处。凭栏俯瞰,一条碧绿而*静的江水映入眼帘,一条条小船从河面轻轻滑过,渔夫嘹亮的歌声在天空中回荡。此时夕阳渐渐西沉,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倦鸟归去,此情此景,正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中所描写的一样,真是迷人极了!

  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暮色降临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滕王阁,而滕王阁那壮观美丽的景象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3

  今天的天气可所谓晴空万里呀,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虽然有点热,但起码不是下雨。进入院内听见了蝉在枝头叫,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骏马,这匹马前蹄抬起,好像蓄势待发跑向无尽远方!到了滕王阁脚下,雄伟的滕王阁耸立在我的面前,大大的写着滕王阁三个大字的匾牌在我们面前。听导游说,在漫长的1300多年中,滕王阁屡次屡重建。南昌市*拨出巨款,对滕王阁进行历史上的第29次重建。这著名的滕王阁主体面积为1.3万*方米,高57.5米,共9层。滕王阁的基层部分象征着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

  带着这种激动地心情,我们走入了滕王阁。滕王阁的入口处,又见到那对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进入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穿着长袍,系着披风,抬头仰望远方,显得精神抖擞。第二层是《人杰图》,里面有许多不同时代的古代诗人,他们个个都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第三层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画的非常生动,让人留恋往返!这些都让我喜欢,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第六层,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当我们去浏览时,那里正在表演舞蹈。

  五彩缤纷的服装、美丽动人的表演者,加上华丽的舞蹈吸引了去多人。好在我们来得早,才不会被拥挤的人群挤成肉饼。除了有演出,走到外面的阳台看着外面的景色,正是应证那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怪不得王勃诗人能写出那么好的诗句!

  结束了一天的游记,我躺在床上继续回味着今天的一天。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2)

——滕王阁风景作文实用5篇

  滕王阁风景作文 1

  滕王阁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也是镶嵌在美丽的鄱湖之滨——南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来到沿江大道时,远远就望见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矗立在江边,这就是滕王阁。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进入正门,门两边的大红柱子上有一幅对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初唐著名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最有名的一句,而滕王阁就是以为这篇文章而闻名天下。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共称“江南三大名楼。”

  第二层,正厅的《人杰图》壁画,描绘的是江西历代名人,有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代词人晏殊,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江西人为故乡有这么多名人而自豪!

  三层的浮雕《唐会乐园》,体现了唐代国富民强,盛世太*的景象。

  四层的《地灵图》画的是江西的名山大川,有三清山、庐山、井冈山、鄱阳湖……一座座壮丽雄伟的山川呈现在眼前。

  最后登上最高层,俯瞰赣江,江面宽广,波涛汹涌,著名的八一大桥、美丽的红谷滩等美景尽收眼底。游客都被江西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而打动。

  滕王阁是古代江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向我们诠释了江西悠久的文化历史。

  滕王阁风景作文 2

  在一个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下午,我的心情也如这打好天气般开心,那是因为爸爸要带我去欣赏一个美丽又特别的地方——滕王阁广场。

  我和爸爸伴着**秋风,来到了滕王阁广场。放眼望去,滕王阁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人群犹如蚂蚁正在觅食一样。滕王阁公园的大树拔地而起,有皂角树,有榕树,有银杏树……最有趣的是榕树和柚子树,榕树的须根缠在树干上,如人手上的血管蜿蜒盘旋。柚子树的枝干如张开的手指,非常有趣,很多人在上面爬上爬下,我也玩了玩,的确非常好玩。

  滕王阁广场的中心有一个大水池,水池是圆形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喷泉。有的喷的高,有的喷的低,有的喷的粗,有的喷的细,有的喷的直,有的喷的弯。阳光照在喷出的清水上,成了一条七色的彩虹,美丽极了,犹如仙境一般。

  再往右边去是一条小路,一排银杏树楚楚动人,前面有一座青瓦红墙的大房子,像一位巨人耸立在那里,外面有一座桥,是用汉白玉石做成的,雪白的身子犹如下了雪一样。桥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你一定会听到小溪“哗哗哗”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天净沙秋》的“小桥流水人家”,仿佛身置世外桃源。

  滕王阁风景作文 3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之滨,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

  今年暑假8月份的一天,我终于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滕王阁。由于早知道要来南昌旅游,事先在爸爸的引导下,查看了很多关于滕王阁的资料,也算是一知半解,有备而来了。但当我们看到滕王阁时,还是被它雄伟、壮观、华丽的气势震撼了。

  滕王阁高57.5米,巍峨雄壮,雕梁画柱,参差错落,宛如高超工匠精心雕琢而成。跟随着导游,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传奇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来到第五层,俯身看去,我看到浩渺的赣江滚滚东流,八一大桥横跨大江**,**边高楼大厦树立如林,南昌城尽收眼底。这时,夕阳西下。几只飞鸟从江面飞过,使我突然想起了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滕王阁。

  滕王阁风景作文 4

  我的家乡在南昌,那里有一座名扬中外的建筑叫“滕王阁”,屹立在赣江边上,显得熠熠生辉。

  远远看去,滕王阁高耸入云,气势雄伟。阁顶是深绿色的,柱子是大红色的,牌匾是深蓝色的,真是色彩斑斓呀!主阁的两旁各有两个小凉亭,像两个侍女在保护着它。周围种满了绿树、绿草,还有两个漂亮的池塘,里面养满了各种颜色的鱼,有人给它们喂食的时候,鱼儿们就你推我,我挤你,争着抢食,可有趣了!

  走进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穿着长袍,系着披风,抬头仰望远方,显得气宇轩昂。第二层有《人杰图》,里面有许多不同时代的江西名人,个个都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第三层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五层的《百蝶百花图》,图中的蝴蝶真多,有的蝴蝶展开着翅膀,翩翩起舞;有的正在花丛中采花蜜;还有的聚在一块,互相追逐嬉戏,真是活灵活现呀!

  晚上的滕王阁就更美了,彩灯勾画出滕王阁的雄伟轮廓,显得金碧辉煌,就像神仙住的宫殿一样。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滕王阁!

  滕王阁风景作文 5

  秋日的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藤王阁景点游玩,我们来到藤王阁景点的入口,只见阳光照遍藤王阁景点入口的每一个角落,它照在入口前面宽阔的广场上,它照在入口路边青翠的松柏上,它照在入口金灿灿的石匾上。

  通过入口,顺着石级而上,我们进入藤王阁景点园内颐神洞,映入眼帘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阆山歌: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此歌撰刻在石壁上,叙述了阆中当时民俗活动的盛况。

  进入慈氏洞内,映入眼帘的是杨瞻的阆苑十景:石悬崖脚尽封苔,崖碍柴门半扇开,万木茂时铺锦秀,半山*处寄亭台。云辞老树飞扬去,江抱禅岩环绕来。此歌撰刻在石壁上,表达了诗人杨瞻对滕王阁美景的赞美。

  走出颐神洞和慈氏洞,我们又顺着石级而上,只见远处有一座塔身非常的奇特,就像一个倒扣着的钵,在钵的正中心开有一个船的形状的龛,在龛的里面刻有一个坐在莲台上的佛,佛祖面目表情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它上部分是塔刹,塔的刹基一共有两层,在阁的上层是一个六棱柱,在塔的下层是由八个石雕刻成的力士在托着刹身。这座塔的高度为8.25米左右,现在考证得知这就是七级浮屠塔。

  下午,慢慢地,阳光在藤王阁景点园内消失了,同学们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消失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消失了。然而我们游玩时的快乐心情却久久没有消失。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3)

——滕王阁游记作文范本5份

  滕王阁游记作文 1

  昨天,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世界白茫茫一片:大树穿了厚厚的白棉袄,大地铺了一层暖和的被子,整个世界浸泡在冰天雪地中。我、妈妈、阿姨和姨外公一起去了南昌著名景点——滕王阁。

  来到滕王阁的大门口,我小声地说了一句:“滕王阁,你好!”然后东张西望起来。忽然,我看见前方有四根粗壮的红色柱子,笔直地立在雪中,仿佛在夸我:“想不到这小伙子挺有礼貌的嘛!”买完票,我冲进门一看,“哇!这里真壮观!”的确,前面有一层层的楼房搭在一起,跟宝塔似的,再加上鲜艳的颜色:红、黄、紫、橙、蓝和白,把滕王阁装扮得绚丽多彩,看得我目瞪口呆。紧接着,我迫不及待地冲进楼层参观。

  一到四楼主要介绍一些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如杨万里、王勃、苏轼、李白、王安石等,五楼介绍一些皇帝喜欢的乐器,六楼的艺术表演让我欣喜若狂。

  在表演之前,我举起水杯,吞了口水,然后走去看演出时间。由于走路的声音太响,鞋子一扭一扭的,把地板弄得咚咚响。有个小孩以为这是表演前的打鼓声,就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表演开始啦,表演开始啦!”过了一会儿,表演真的开始了。

  总共有三个节目。第一个节目是一位穿着金白相间衣服的阿姨唱歌,第二个节目是一位叔叔吹竹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三个节目了:只见慢慢拉开的幕布里面出现了几位表演者。我首先看到的是一男一女出来敲编钟,叮叮咚咚,叮叮咚咚……那优美的声音围着我团团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和我们跳个舞吧!”这时候,我的心脏似乎听到了它的呼唤,跳得非常有节奏感:咚、咚咚、咚咚咚……我的小心脏还没激动完,就又陶醉在抒情的竹笛音乐和优美的琵琶旋律中。“好!好!”观众都拍手叫道。

  这是我第一次逛滕王阁,我觉得收获真不小哇!于是我编了一句顺口溜:滕王阁,滕王阁,艺术表演像山河,看过表演真欢乐。

  滕王阁游记作文 2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

  这天中午,我们早早地来到了赣江江畔,远远就望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楼阁高大雄伟,在翠绿的树丛掩映下显得格外迷人。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滕王阁门口,让我吃惊的是,门口人山人海,把整个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哇!居然有这么多游人来观赏滕王阁!”我不禁感叹道!

  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可以靠*滕王阁了。来到楼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白色的雕像,他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书生,手握一支毛笔,双眼凝视远方,原来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从他身边走过,来到滕王阁第一层大门前,两根朱红色的柱子上面刻着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这句诗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顶楼,一览这一胜景。

  我们从一楼来到了第二层楼阁。二楼主要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画上画有秦至明代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陶渊明。想当年,他辞官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自由生活,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豁达与洒脱。

  看完了《人杰图》,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四、五层,这里分别有工艺展品室、品茶厅、《地灵图》等,里面的陈设与设十也非常精美。

  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第六层,也就是滕王阁的最佳观景处。凭栏俯瞰,一条碧绿而*静的江水映入眼帘,一条条小船从河面轻轻滑过,渔夫嘹亮的歌声在天空中回荡。此时夕阳渐渐西沉,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倦鸟归去,此情此景,正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中所描写的一样,真是迷人极了!

  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暮色降临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滕王阁,而滕王阁那壮观美丽的'景象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滕王阁游记作文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千古佳句大家应该很熟悉吧。这就是位于赣江边上的滕王阁。今年暑假我回了我的老家南昌,登上了我梦寐以求的滕王阁!

  今天的天气可所谓晴空万里呀,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虽然有点热,但起码不是下雨。进入院内听见了蝉在枝头叫,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骏马,这匹马前蹄抬起,好像蓄势待发跑向无尽远方!到了滕王阁脚下,雄伟的滕王阁耸立在我的面前,大大的写着滕王阁三个大字的匾牌在我们面前。听导游说,在漫长的1300多年中,滕王阁屡次屡重建。在***年10月,南昌市**拨出巨款,对滕王阁进行历史上的第29次重建。这著名的滕王阁主体面积为1.3万*方米,高57.5米,共9层。滕王阁的基层部分象征着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

  带着这种激动地心情,我们走入了滕王阁。滕王阁的入口处,又见到那对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据说这幅对联是***亲手写下来的。进入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穿着长袍,系着披风,抬头仰望远方,显得精神抖擞。第二层是《人杰图》,里面有许多不同时代的古代诗人,他们个个都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第三层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画的非常生动,让人留恋往返!这些都让我喜欢,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第六层,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当我们去浏览时,那里正在表演舞蹈。五彩缤纷的服装、美丽动人的表演者,加上华丽的舞蹈吸引了去多人。好在我们来得早,才不会被拥挤的人群挤成肉饼。除了有演出,走到外面的阳台看着外面的景色,正是应证那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怪不得王勃诗人能写出那么好的诗句!

  结束了一天的游记,我躺在床上继续回味着今天的一天。

  滕王阁游记作文 4

  我的家乡在南昌,那里有一座名扬中外的建筑叫“滕王阁”,屹立在赣江边上,显得熠熠生辉。

  远远看去,滕王阁高耸入云,气势雄伟。阁顶是深绿色的,柱子是大红色的,牌匾是深蓝色的,真是色彩斑斓呀!主阁的两旁各有两个小凉亭,像两个侍女在保护着它。周围种满了绿树、绿草,还有两个漂亮的池塘,里面养满了各种颜色的鱼,有人给它们喂食的时候,鱼儿们就你推我,我挤你,争着抢食,可有趣了!

  走进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穿着长袍,系着披风,抬头仰望远方,显得气宇轩昂。第二层有《人杰图》,里面有许多不同时代的江西名人,个个都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第三层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五层的《百蝶百花图》,图中的蝴蝶真多,有的蝴蝶展开着翅膀,翩翩起舞;有的正在花丛中采花蜜;还有的聚在一块,互相追逐嬉戏,真是活灵活现呀!

  晚上的滕王阁就更美了,彩灯勾画出滕王阁的雄伟轮廓,显得金碧辉煌,就像神仙住的宫殿一样。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滕王阁!

  滕王阁游记作文 5

  今天,带大家来参观名胜古迹的滕王阁,请注意吃完的垃圾不要随手乱扔,不要在墙壁上刻字,保护文物是最重要的,4个小时之后在这个地点集合。

  走进大门,就能看到一个很大很大的鱼池,鱼池里有很多的鱼,有黄色的,有红色的,有白色的,还有黑色的,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真快乐!一抬头,可以看见气魄雄伟的滕王阁,从外观看,它似一座宝塔,红柱子,绿色瓦,在太阳的照耀下,滕王阁闪闪发光,美丽极了!走进滕王阁大殿,大殿共有六层,三明三暗。

  为了大饱眼福,我直接登上顶层,观望阁处的景色,所有景物尽收眼底,只见波光粼粼的江面,漂着几艘小船,江面上空飞着一群漂亮的小鸟,这时,让我想起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着这美丽的景色,真让我陶醉!接着我又参观了五楼,四楼的滕王阁序,参观了三楼,二楼的卖品,还参观了一楼的塑像,滕王阁真让我流连忘返!

  这就是我介绍的滕王阁,有机会你也要来滕王阁细细游赏哦!你们来了,你们也会喜欢上滕王阁的哦!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4)

——《滕王阁序》教案 (菁华5篇)

  【设计说明】

  《滕王阁序》以语言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学*本文,可以说是一次与精美语言的“亲密接触”,达到了“文”“情”并茂。情理中又包含着深蕴,可以说是“文”“质”相得益彰,“情”“理”珠联璧合,这也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教学本文,应该把重点放在品读本文优美独到的语言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其中闪烁的思想光茫。

  对于本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讲解起来也难度不小,是由于本文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易驻足于表层形式,停留在感性层面而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教师的适时引导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学*体会本文华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2、探究宏伟壮美的意境,感受跌宕的感情变化。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

  2、了解对偶在骈文中的重要性,进行仿写训练。

  【教学难点】

  对作者复杂的情思的体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

  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他在99年的.上海市高考中取得了满分作文的好成绩!“年少而才高”。1300多年前的一位十四岁的少年也有着如此骄人的成绩。他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此人就是王勃。

  “行为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悲惨的经历成就了王勃的才华。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绝唱”《滕王阁序》。

  (解说:同年人的成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研读文本

  (一)品味美言

  1、听读(可以央视“子午书简”的诵读为范本)

  2、仿读(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男女声分角色朗读。

  齐读第一段,可从语势想见朋友如云的盛况;女生读第二段,用清丽的声音表现滕王阁的雕梁画栋,叠金铺翠,山明水秀,霞飘鹜飞;男生读第三段,用浑厚的声音读出悲而不哀的人生感悟和穷且益坚的人生追求;第四、五段齐读,体会世存知音,临别赋诗的感慨。

  (二)梳理文脉

  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①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②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③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④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2、重点突破,“精加工”。(学生合作完成,教师补充总结)

  第一部分: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句,“俊彩星驰”呼应“物华”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多层渲染,以壮文气。

  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騑”四句写自己来到滕王阁;“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的人。“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之相承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矢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解说:在对文章各部分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这样,学生分析起来就有了方法依据。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引导学生学会对有关文字进行“精加工”也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只有真正理解了,背诵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滕王阁序》在唐代就已获得盛誉,流传千古。其魅力穿越千年经久不衰。其魅力缘何越千年?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

  (解说:本导语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目的在于迅速切入本节课核心内容。)

  二、品析语言

  1、对偶品析

  读一读,感受韵律美。

  通篇骈偶,四六句为主,有时句中又自对的“当句对”使形式更见工整。声韵上讲究*仄,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句皆对偶但内部停顿又有区别,声气流转中*添顿挫、摇曳感,音韵与典雅之美*添了此文的魅力。

  2、“警句”品味

  品一品,咂摸语言美。

  珍词丽句层见叠出,佳词隽语令人叹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云销雨霁,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等成为语言奇珍,更有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精妙的语言之美使此文魅力倍增。

  《滕王阁序》对警句的提炼,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地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地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例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因为此句融三美于一体。三美奠定名句之基。①设景美:一句一景,一景一画,水天浩渺,上下浑然一色,描画出旷远的意境。②着色美:天青水碧,霞红鹜美,一红一白,色彩明丽,一静一动,相映生辉。③生机美: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飞鸟翱翔,秋水流淌,景物鲜活。

  文中精美的语句很多,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作品味赏析,不求一律。

  3、对偶句仿写练*

  ①教师根据课文情境自出若干语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

  如:A、见秋水之浩淼; B、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C、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

  (参考答案:望长天之明彻;都督宴上,盛友如云;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解说:练*材料出自课文,使学生有本可依;不照搬原文,又促使学生必须动脑思考,三个句子,句式各异,基本涵盖了课文中的主要句式。)

  三、体悟情思

  本文是一篇写景佳作。此类文章的一般特点是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本文借写景抒**思,作者的情感感受跌宕起伏,从欣赏秋景的逸兴飞扬,之后陡落到兴尽悲来,自叹失意的低沉,最后又迸发出不坠青云之志的高亢。

  文章抒情时而低回哀切,时而激昂慷慨。王勃感叹人生的悲哀只是一时,逆境之中他仍自我砥砺,唱出一曲昂扬激越之歌。处困顿而操守不移,处逆境而壮志弥坚,勉励自己不因处境维艰而自暴自弃,这是文章最令人动容之处,也令此文历经千载超越了形式和时空。其魅力源自于困厄中坚守,失望中希望,艰难时奋进的人生情思。

  学生诵读、品析相关语句,之后交流体会。教师点读,引导重点。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抒写郁结于胸的仕途失意之悲,怀才不遇之恨;从中既可感受王勃强烈的用世之心,又看到他抱负落空、政治失意后内心的悲哀和孤独。这也是一切“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极易拨响共鸣的心弦。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用的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何种情思?

  参考答案:议论抒情。登阁四望所见绚丽秋景,自然引发豪情逸致,而放眼浩翰宇宙,体悟天地之大,一时宇宙无尽与人生有限强烈对比,个人的渺小感,人生的短促感,无奈的宿命感,都让人悲从中来。

  (3)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勃?

  参考答案:王勃虽然感慨命运不公,但并未陷入伤感无法自拔,相反,此句体现出他的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对理想、志节执著追求,穷而弥坚,白首不移。一介书生无法济世匡时却又积极进取,于痛苦中自励,从困厄中振奋,逆境中的吟唱叩人心扉,奏出了初唐时的生命最强音。

  四、作业设置

  1、反复背诵本文中的精彩语段,直至烂熟于心。

  2、自选某一二精美语句作寻美探究,写篇欣赏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疏通文义

  2、讲解实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疏通文义

  教学难点:

  讲解实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教学方法:

  讲析、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检查,导入新课

  学深诵读第一段,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新课,学*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请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教师答疑

  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讲解几个实、虚词的用法(见课后练*)

  故

  尽

  属

  即

  四、作业:

  课后练*二、三

  教后记:学生能够初步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的实词、典故和文化常识,学写简单的对联。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诵读品悟,理解景与情、“事”与情之间的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涵咏语句,体会并描述其中的意境和蕴含的真挚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王勃失意而“自强不息”的情感,传承中华精神。

  【教学重点】

  品析写景句和典故,理解王勃蕴含在其中的情志。

  【教学难点】

  通过赏读品味语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真挚情志。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米兰﹒昆德拉:“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设计意图】

  抒情、激疑导入,为接下来梳理文章内容和品读情志作铺垫,也为整节课设置了一个主问题。

  二、随文解词,由“题”入“事”

  原题:《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第1段:洪府叙写洪州的地理和参加宴会的人员。

  第2、3段:秋日登滕王阁描写滕王阁和周边的景色。

  第4、5段:饯描写宴饮场面和触发的复杂情感。

  第6、7段:别序叙写遭际、行程,写序和诗留别。

  小结:简明的语言概括《滕王阁序》的内容。

  【设计意图】检查重点字词、典故、文化常识的预*情况,“以学定教”,也为课下文言知识积累作点拨;提升学生根据标题,快速概括、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教学环节(缘“景”明“情”、缘“事”明“志”)打基础。

  三、品读鉴赏,缘“景”明“情”

  1、读一读:描写滕王阁和周边的景色的语句。

  感官:视觉、听觉(心理、想象)

  色彩:清、紫、翠、丹……

  空间分布:上下、远*

  2、重点品读:

  品读、解析: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寒、清、烟光、暮、紫——优美、清寒、易逝

  品读、鉴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优美动人,浑然天成——喜悦而含有伤感

  3、知人论世

  王勃的遭际:得意和失意——“兴尽悲来”

  小结: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品读王勃写景的精妙,感知骈文的句式和诵读特点,通过解析和鉴赏,体悟景中之情,提升理清情景关系的思维能力;引入王勃身世,验证文章的情感,巩固“文史结合”的学*方法,提升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解读情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缘“事”明“志”)作铺垫。

  四、品读感悟,缘“事”明“志”

  1、读一读:表达王勃“悲而奋发”之情的句子。

  所赖君子见机,……岂效穷途之哭?

  2、再读这段文字,在“悲而奋发”的情感基调中,读出丰富的情志。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乐观自信)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忘初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志存高远)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自信乐观)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自信乐观)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高洁修身)

  ——虽然穷困失意,依然奋发图强(自信乐观、自强不息)

  小结:罗曼﹒罗兰:“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生活。”

  3、依据本文内容,填写一联,赠给王勃:

  霞落鹜飞入滕王阁景尽归文士妙笔,兴尽悲来转奋**志毕现英雄襟怀。

  【设计意图】失意中能奋发,这是文章主旨情感所在,也是打动千古读者的魅力之一,所以此环节,重点通过品读典故,理解奋发的情志,进而深入理解作者在奋发中所抒发的丰富情感;填写对联,降低了难度,既训练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也强化了对本课教学重点的理解;注意呼应、回答导语中的主问题。

  五、课堂小结: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一篇文章认知一位作家、一个时代、一种民族的精神风貌,升华文章主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

  六、作业:

  1、必做:背诵2、3段,体会作者在写景中蕴含的情感。

  2、选做:

  (1)围绕“乐—悲—忧、奋、放”,比较《兰亭集序》、本文和《赤壁赋》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点,感悟唐人积极有为的时代精神。

  (2)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试着给滕王阁或王勃写一副对联。

  【设计意图】必做题,是基础的学*内容,巩固通过诵读,品味文章情感,理解情景关系的教学内容,并强化文言语感和知识积累。选做题,是升格的学*内容,关注学生个性和学*能力的差异性;(1)主要面向偏理性的同学,重在训练辨析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兼顾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训练;(2)则面向偏感性的同学,重在训练概括思维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注意作业内容适时的调整、互换。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的奇文、妙文,但同时又是教学中的难文、硬文。它是骈文的优秀篇章,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给学生的诵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中做一些充分而必要的工作,如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理解其意图;诵读时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句子的节奏划分等。课堂上教学重点放在深入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展示目标)文章的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这些标题已介绍了文章的内容:秋天在滕王阁举办的一次大型宴会上所作的开场白。此类文章开篇多为介绍宴会地点、*人物,极尽溢美之词,结尾多为总结全文提出号召展望未来。我们不妨来验证一番。

  二、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内容。

  答:赞盛地、捧阎公、夸嘉宾

  三、学生自己读最后一段,归纳内容。

  答:总结陈词,回到现实,礼让他人。

  四、重点学*2-6段,这一部分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教师配乐诵读,并预先设置问题。

  1.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用文中一句话来作答。

  答: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作者因何而“兴”?

  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尤其是美景,集中在2-3段。

  五、赏析2-3段,男女生分读。

  提问:哪些写景的美句最能打动你?

  方法提示:

  1.诵读

  2.描述意境

  3.写景视角

  4.技巧手法

  5.相关诗句对比

  举例: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评析:这一句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一动一静相映增辉;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一体,浑然一色。背景旷远、色彩明丽、意境浑融、超逸豪迈。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补充介绍:“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唐摭言》卷五)

  总结:这一部分写景文笔瑰丽、手法多样,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虚实相衬,众多景物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

  六、鉴赏4-6段,前后分排读

  提问:

  1.景如此之美,作者为何又由兴转悲?用原句来作答。

  答:

  (1)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

  (2)众人皆乐,唯我独悲的孤苦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叹

  (4)壮志难酬,知音不遇的痛苦

  2.你联想起了哪些类似的诗句?

  答: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

  3.面对如此境遇,王勃又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的?用原句来回答。

  答:文以情胜,这些文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引人共鸣,是因为王勃写尽了世上失意人的报国无路、济世无门,也喊出了天下乐观者的不甘沉沦、豪情壮志。失望与希望兼有,追求与痛苦交织,这是从心泉中流淌出来的最纯真的情感,所以就最能拨动人的心弦。

  4.为何王勃能将这种情感写得如此真切感人?

  (介绍王勃的经历)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干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总结:怀才不用、知己难遇。笑脸后有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我们要看到他年轻背后的沧桑、辉煌背后的无奈。正因为景美情真,才使得这篇文章达到了诗与画、景与情、神与形、自然与社会、山水与人文、欢快与沉重、悲怆与奋进、低沉与昂扬的高度统一。

  七、拓展延伸:

  文以阁而名于世,阁以文而传天下。设想某一天,你与王勃相遇在滕王阁,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下给王勃的一两句话。

  对理想的执著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以老庄、佛家的出世思想为寄托,去寻找诗意的人生,一如陶渊明;有的人执著于其中,痛苦而不能自拔,进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一如刘伶;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一如曹操。身处初唐的王勃当时很年轻,却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正如落霞,但即使生命如此短暂他也要以孤鹜一“飞”的矫健姿态去迎接,去挑战!他的理想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他以飞翔的姿态定格于滕王阁的秋水长空,那青春的宣言响彻了历史的天空,今天听来仍旧让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里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你不可以打败他!”

  附板书: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5)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就文章而言,《滕王阁序》是奇文妙文,但是就教学来说,又是一篇难文硬文。我们最怕辛辛苦苦教下来,学生的感觉却是一句“有什么好的”。《滕王阁序》就常常遭受这样的命运。这次重新碰到它,我原先也想不出好的花招,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顶多就整理文中的典故,以它为钥匙打开滕王阁的大门。但这样一来,学生要花很大的时间去打理,恐怕那点兴趣也被蚕食得差不多了。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课文,居然发现一条亦真亦假亦明亦暗亦断亦续的感情线索。相对典故相对文采这些“技”上的东西,它应该是“道”,是最根本的。那么能否以情感为“纲”,纲举目张,带动全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王勃陆海潘江之才下的痛苦不安?

  由于文章确实在文字理解上有难度,为了便于课堂上的教学,我布置学生预*时画一副王勃情感变化的心电图。因为以前从没干过类似的事情,从课堂上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看,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基本能把握王勃的心路历程。当两条情感变化图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接下来的教学就简单了:一问是不是这样的情感,二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三问这样的情感变化说明了什么,哪种情感是最真最根本?举最初的情感为例,绝大部分的学生概括为“兴”,也有学生认为兴中有悲。这样的理解无疑是对的,但又无疑以前者为主。那它从何而来?学生指出源自原原本本的两句话,“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兴尽悲来”,从文中筛选信息体现了学生的一种阅读技巧,不过教师不能到此为止,应该引导学生具体深入文本,在自主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性学*。经过讨论,学生是能概括出这么几点的:盛地、盛宴、盛景、“盛”人。这样一来,王勃的“兴”就有了落脚点。

  可以说,王勃在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斯时斯地的感触,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对《滕王阁序》而言,这些均不足观。足观的是“失路之人”在强烈的渴望“望长安于日下”,在热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足观的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又慷慨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足观的是“有怀投笔”者“无路请缨”,只好“奉晨昏于万里”,无奈到绝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一个个典故背后真正的意图,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轻后的沧桑,辉煌后的伤痕。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只有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也只有这样读出来才算对得起王勃。

  《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美文,对于有一定文化积淀的人来说,美不胜收,但是对高一的学生来讲,恐怕就显得过于阳春白雪了,理解起来大有难度。语文版教材,仅仅选入全文的三分之一篇幅,即开头的交代背景和写景部分,学*的重点也就落在了文中对景物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上。

  在教学设计上,把它设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导入课,介绍王勃及其相关的一些资料,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为重头戏,体会文章写景的表现手法及景物特点,咀嚼赏鉴文章的语言之美。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呢?刚好学*这篇文章期间,正是奥运圣火全球传递的途中,我由"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口号中突发灵感,千年前的王勃不正是一位胸中涌动着澎湃激情的热血青年吗?面对祖国壮美的山河,他以如椽巨笔抒写了满腔热情,所以我决定由此引入。滕王阁以怎样的万千气象引发了王勃神采飞扬的文思,王勃以怎样的生花妙笔描绘了滕王阁气象万千的壮美。

  这一部分的景物描写,特别要注重诵读。要求学生酝酿好情感,投入的朗读,反复诵读中,走入王勃的笔下世界。提示学生,选择最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谈一谈王勃笔下的景如何美得令人如痴如醉,具体指导学生分析选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些景物通过什么角度,运用了什么手法,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就具体的句子来谈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又选取了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愈燃"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做比较,来体会王勃诗句的特色。最后总结本文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景致为王勃提供了素材,反过来,才华横溢的王勃又以创造性的艺术手段把滕王阁美景永恒地定格在历史文化地坐标系中,通过这样的分析讲解,学生们深深地接受了一次美的艺术熏陶,最后要求学生们实战演练,设想旅游来到某处,用诗一般的语言,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描绘出自己喜爱的景物。

  有幸代表秦皇岛参加河北省的优质课大赛,富有挑战的是,抽到了第一号,第一个登上讲台,都说第一个会吃亏,既抽之,则安之我教授的'篇目是《滕王阁序》,这是一篇骈体文,篇幅也较长,教学内容的选取是重中之重,结合石家庄十五中高二三班学生的学情实际,我还是决定通过教学写景段落来提升学生鉴赏写景语句的能力,注重方法的探究总结,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写景部分的鉴赏上;这个部分的默写也是高考的重点,几乎每年都会在全国十几套考题中出现,所以兼顾把背诵也当堂完成

  我设置了四个教学目标,骈文特点、写景思路、写景句子鉴赏、当堂背诵重点是写景句子的鉴赏,前三个目标也是为了背诵做好铺垫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一步步落实了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书声朗朗,有放声读,有默读,有小组合作读,并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训练这节课,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学生,都感觉任务指向明确,既达成了目标,又都很有完成目标的成就感

  在学法指导上,不是我硬性的施加,也不是全靠学生自主随意完成,而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进而提升、提炼,最终形成方法性的东西这就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高二的学生,自主性要强一些,老师要充分相信他们骈体文的特点,我结合《师说》加以引导,同学们就快速地找出;鉴赏写景句子的方法,学生合作鉴赏,我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提升,从手法、角度、炼字、意境四个方面重点突破,进而指导他们今后的鉴赏;背诵,也是无形中告诉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后再背,就会事半功倍,扎实持久

  在教学中,我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教教材,没有墨守成规,逐段分析,而是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切分,选取几个点来交给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全面,实际学生未必受益,一课一得,虽然略显单薄,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学*上,不能贪多,而是应认真咀嚼,逐步提高

  在合作探究上,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而后进行了有准备的讨论,全班起立讨论,很有气势,讨论现场也很热闹,人人都参与了进来,并对讨论结果进行了汇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深入小组当中,对之进行了指导,解决了学生在讨论中的疑难问题

  在导语设计上,我从江南三大名楼及其相关名人诗文这方面进行了情境的创设,而且指向明确,就是把写景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去含英咀华,领略滕王阁的秀美景色学生带着这种美感,走进文本,触碰文本,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力求朴素,导语和我诵读的时候,有古筝衬乐,诵读时还配上了精美的图片,增强了形象性多媒体上的问题,提得具体、明确、简练,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激趣导入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点拨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方法,做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使得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积极性高,有收获

  在整节课,做到了一课三得,重要的是得到了鉴赏写景句子的方法,还有背诵的方法并立竿见影,还有骈体文的语言特点,有点有面,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使学生40分钟,每一分钟都充满了意义

  当然,每节课都是有缺憾的,我会继续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艺,向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迈进在此,感谢秦皇岛一中语文组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教科所陈宝元老师的指导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教学技艺,要想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就要敢于吃苦,不耻下问,这样才会为教学更好的服务。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6)

——滕王阁序教案实用10份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预*,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作: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

  (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P271,文汇出版社)

  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而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其作者则是一位1300多年前的青年,这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今天,我们的任务一是背诵这篇千古名篇;二要学写一段文言。

  (解说:同年人的成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新奇的任务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一般只要求学生读懂、会背,进行文言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似乎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恰恰如此,才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解题

  1.关于本文的写作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关于作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三、研*课文

  1.梳通文句,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①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②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

  ③写欢娱宴游引发的的人生感慨。

  ④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2.重点突破--学会"精加工"。

  ①教师示范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

  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句,"俊彩星驰"呼应"物华"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多层渲染,以壮文气。图示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古今变迁)

  "雄州雾列""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

  "俊彩星驰""物华天宝......"(人物之盛)"宾主"一句

  "都督阎公"句以下开始具体地写主宾盛宴。

  (解说:教师精当的分析为学生的思维运作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操作图式。当然,这应该建立在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初步感知文章后,必须对文章进行精加工--对文句的内在思路和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求真正理解背诵。)

  (2)学生归纳其余各段,边理解边背诵。

  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并写周围秋景之美。"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马非"四语写自己来到滕王阁;"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紧相承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解说: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据,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会遇到种种困难。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端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精加工",也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环节。只要真正理解了,背诵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滕王阁序》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

  (解说:本导语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目的在于迅速切入本节课核心内容。一般而言,导语以简明赅要为上。)

  二、品析鉴赏

  1.对偶品析

  这篇文章是骈体文。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很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呜乎""云而"九个字),还讲究字的*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试就第1段看其对偶关系:不仅句与句对偶,还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是对偶,这叫做"当句对"。

  (解说:张志公先生说:"属对练*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经过多次的练*之后,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词类和造句的规律,并且用之于写作,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通过造句的实践训练的,而不是只从一些语法术语和抽象定义学*的......属对是涉及方面很广的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基础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传统语文教育初探》P103-106,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属对"重视得十分不够。本设计在志公先生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文的典型特征,从语言学*的心理规律出发,尝试着指导学生进行文言写作的第一步--属对练*。当然首先是对课文中无处不在的"对偶"进行"精加工",以期建立一个完整的学*图示来指导学生的仿写。)

  2.对偶句仿写练*

  ①教师任意读出课文中的上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

  ②教师根据课文情境自出若干语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

  如:A.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B.见秋水之浩淼;

  C.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

  (参考对句:都督宴上,盛友如云;望长天之明彻;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解说:练*材料出自课文,使学生有本可依;不照搬原文,又促使学生必须动脑思考。三个句子,句式各异,基本涵盖课文中的主要句式。)

  ③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做法利用文中语句编制"对偶句"。(解说:此举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意构思。应该在两方面要求学生:句式、句意,不必苛求*仄上的工整。)

  3."警句"品味

  《滕王阁序》对警句的提炼,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宝天华,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地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地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例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外,如"东隅已失,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失,则"桑榆"必晚,而王勃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态度。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和"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顺理成章地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文中类似语句多多,不一一列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

  (解说:警句的写作难度较大,学生除了应该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以外,还需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准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只对课文进行分析而不要求学生一一仿写。但教师必须使学生意识到"警句"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体会到"警句"的蕴意。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创造一二。)

  三、布置作业

  1.反复背诵课文,直至烂熟于心。

  2.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一段有一个完整主旨的文字。

  (解说:整体思路的把握是深入理解的前提,尤其是教授有语言障碍的骈文更要重视这一环节。这一板书简明显示了课文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其中对第1段做了详尽的分析。有点有面,有详有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

  【鉴赏】人可以像秋鸿般有信息,年年重回旧地;而那些早已过去的往 事,却犹如春梦一般,未曾留下一丝痕迹。“事如春梦了无痕”通常用来感叹往事的飘渺,难以寻觅,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眷恋与萦怀,若用来代表失去

  的恋情,则在追忆、怀念中,还蕴蓄着一份苦痛遇见迷惘。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轼《洗儿》

  【鉴赏】这首“洗儿诗”,是苏轼藉对儿子的期盼,抒发自己满腔的激愤。表面是在嘲弄自己聪明一世,失意一生,实际却是在讽刺那些 “愚且鲁”的无能之辈。

  【原诗】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基础积累

  一、注音(开始积累吧!)

  轸( )瓯( )隍( )懿( )梓( )襜( )騑( )凫( )闼( ) 甍( )浦( )舸( )轴( )霁( )鹜( )蠡( ) 遏( )眄( ) 阍( ) 迥( )舛( )筵( )悫( ) 簪( )笏( )渚( ) 睇( ) 袂( )

  二、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蛟起凤

  4、屈贾谊于长沙

  5、窜梁鸿于海曲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宾主尽东南之美

  四、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⑴千里逢迎

  ⑵俨骖騑于上路

  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一词多义(实词)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则智者尽其谋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即:

  ①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恭疏短引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

  ④乃设九宾之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

  8、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六、重点虚词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7)

——描写滕王阁作文(精选十篇)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飞洋哥哥等十八人到南昌滕王阁玩。

  听说滕王阁是按“明三暗七”的形式造的,外面看上去是三层楼,实际里面有七层楼。

  我们来到第一层,那里有一幅画,画上画着一位美女,美女梦到一位穷书生,但是见不到他,她很悲伤,最后在郁闷悲伤中死去。

  到了第二层,我们看到墙上雕刻着一个故事:王勃到南昌写序,他写的序比滕王女婿写的还好,所以滕王采用了这篇序,滕王赏了王勃一万两银子。

  到了第三层,我们看到了有八十一个江西名人组成的画卷,画得很生动。有唐代诗人白居易、晋朝文人陶渊明、宋代诗人王安石……

  到了第四层,墙壁上画着地灵图,是幅百米长卷,上面画着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庐山、含鄱口、长江等等。

  到了第五层,一眼就看见有很多凳子,都是仿造古时候凳子的样子制作的。我们累了,就坐在那儿休息片刻。我们走到里面参观,那里有一幅长长的壁画,画下面有很多青铜动物,雕刻得很精美。

  到了第六层,就是古时候跳舞的'地方,那里很空旷,但是我们看到房顶的时候,很惊讶。它是一个圆形,二十四条线代表二十四个节气,四盏灯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个房顶上的图案设计得很精美。

  滕王阁不愧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到南昌看望亲友。到了南昌,脑海里便浮现出想象中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我想那一定比我们九江的浔阳楼气派多了。我迫不及待地让爸爸妈妈带我到滕王阁去玩,想看看它究竟什么样。

  到了滕王阁,一下车我就抬头仰望,呀!巍峨的滕王阁矗立在我眼前,真高,真气派!它的外表构造有些像浔阳楼,只是比浔阳楼大了许多,可谓气势恢宏。

  正好赶上一个旅游团来参观,导游正在讲解,我们便趁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导游说,滕王阁建了29次才建成,以前是屡建屡废,建了28次,又废了28次。接着,他又介绍说滕王阁有九层。九层?我瞪大了眼睛。一、二、三、四……我反复数,怎么数都是四层,哪儿来的九层呢?导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了笑说:“滕王阁是‘明四暗五’,外面四层,里面还有五个暗层。”

  跟着导游,我们一起进入滕王阁内参观。说到滕王阁,就不能不想到王勃,就不能不提他的《滕王阁序》。其中的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至今为人们所赞叹。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前来像王勃那样倚在滕王阁上眺望,但是哪个能像王勃那样有如此强的观察力,能吟出千古名句呢?

  站在百余尺高的.滕王阁上,想起滕王阁大厅里那幅壁画《地灵图》——画虽小,但江西的名山大川尽入眼底:从江西南端起笔,描绘出了大庾岭梅关、革命胜地井冈山、风景秀丽的庐山……眺望着四周的风光,我顿时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王腾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是江南三大建筑之一,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王腾亭子里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不朽诗篇,其中王波的《夕阳与孤独的齐飞,秋水同色生长》成了千古绝唱。

  王腾馆非常壮观。高57.5米,占地面积4.7万*方米。它从外面有三层,从里面有七层。这种建筑的结构很少见,和我们现在19层的房子一样高。俯视屋顶,似乎一切都缩水了几十倍,一眼望不到赣江头。

  这个阁楼不仅宏伟,而且漂亮。每层屋檐下都雕刻着一些精美的图案。柱子都是朱红色的',墙上有一排排整齐的棱形小格子。屋顶两侧有两个上翘的小拐角,很像船。阁楼里面的门上刻着一只鸟站在树枝上,另一只鸟飞过,仿佛在回头看对方。这些雕刻的图案真的很有生命力,很多游客都被它们迷住了!

  王腾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之滨,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

  今年暑假8月份的一天,我终于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滕王阁。由于早知道要来南昌旅游,事先在爸爸的引导下,查看了很多关于滕王阁的资料,也算是一知半解,有备而来了。但当我们看到滕王阁时,还是被它雄伟、壮观、华丽的气势震撼了。

  滕王阁高57.5米,巍峨雄壮,雕梁画柱,参差错落,宛如高超工匠精心雕琢而成。跟随着导游,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传奇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来到第五层,俯身看去,我看到浩渺的.赣江滚滚东流,八一大桥横跨大江**,**边高楼大厦树立如林,南昌城尽收眼底。这时,夕阳西下。几只飞鸟从江面飞过,使我突然想起了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滕王阁。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的赣江东岸,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滕王阁里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不朽诗篇,其中王勃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了千古绝唱。

  滕王阁非常雄伟。高57。5米,占地面积47000*方米,外看有三大层,内却有七层。这种建筑的结构非常少见,相当于我们现在19层楼的房子那么高。登上楼顶向下望,似乎所有的东西都缩小了几十倍,一眼看不到赣江的`头。

  这座阁楼不但雄伟而且美观。每层屋檐的下方,都雕刻了一些精美的图案。柱子都是朱红色的,墙上有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棱形的小格子,楼顶两边有两个翘起来的小角,很像一艘小船。阁楼里面的门上刻着一只鸟站在枝头上,另一只鸟飞过来,好像在回首相望。刻上去的这些图案真像活了一样,许许多多的游客都被它们迷住了!

  滕王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看无色,如繁花似锦;听柔声,如惊蛰猛起。谁能想到,单一篇序,其便赋予了滕王阁满溢的声色。

  整篇文章如同一幅画卷,而王勃则正是那执笔画者,仅是一勾一勒,一片俊美阁景诚然上卷,落笔处尽见优雅,然优雅中又蕴含着豪放。一句“凝而暮山紫”,画出夕暮之景,一笔“层峦耸翠”,尽显生命之色;最出色莫过于“落霞与孤鹜同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单单是画出了水天之色,更是王勃对自己的孤单如“孤鹜”的感叹,毕竟,天才都是孤独的,他没有能够陪他一起见证天才道路最后的景色的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卷画卷,闭上眼,又似渲上了色彩,看似无色,实则多彩如繁花似锦。

  看着看着,你又觉得它似是一片乐章,“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单单这一句,让人一闭上眼就能听到一阵箫声如同清风拂面而来;听着听着,又似有一位动人女子在眼前轻歌,被箫声衬着,虽说是轻柔的歌声,箫声,但却如惊蛰一般摧毁听者的.道道防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听者耳朵至心灵深处,即使乐声停歇,也久久没有散去,听似柔声,却又如惊蛰猛起。

  眼见为美景,耳听为爽籁,声色之外还有心声。最后,一声“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的叹息让多少人不禁感同身受地叹惋,曾经的胜地也已如作者所言“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一般鸟去楼空人别离了……

  我的家乡在南昌,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建筑叫“王腾亭”,它坐落在赣江边,看起来很壮观。

  从远处看,王腾馆巍峨壮观。亭顶深绿色,柱子大红色,牌匾深蓝色,真的是五颜六色!主亭两边各有两个小亭子,像两个丫鬟护着。绿树绿草环绕,有两个美丽的池塘,里面满是各种颜色的鱼。有人喂它们的时候,鱼推我,我挤你抢吃的。很好玩!

  走进王腾馆,一楼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代大诗人王波的作品。他穿着长袍和斗篷,抬头看着远方。二楼有《人杰图》,里面有很多不同时代的`江西名人,都活灵活现。三楼是《地灵图》,上面画着江西所有的名山大川。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五楼的《百蝶百花图》。图中有这么多蝴蝶。有些蝴蝶展翅起舞;有些人正在从花中采集花蜜;其他人聚在一起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很生动!

  夜晚的王腾亭更美,彩灯勾勒出王腾亭雄伟的轮廓,金碧辉煌,犹如神仙居住的宫殿。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王腾馆!

  我喜欢旅游,特别是去一些名胜古迹参观。这个寒假,爸爸终于带我去参观江南三大名楼啦!其中之一就是我期盼已久的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迎着朝霞,我们踏进了景区大门。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滕王阁的简介。接着往前走,是一个又大又圆的八卦阵。我想:大概数百年前有仙人在这里修炼过吧!为了沾点仙气,于是我在这里留下了美美的一照。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滕王阁的主楼前。主楼的底座有两层高,可以从外面拾阶而上。台阶前有一面石墙和两尊铜像,石墙上刻的就是闻名遐迩的王勃的《滕王阁序》,这么有意义的拍照背景我可不能错过哦,再拍一张。接下来就是进入主楼参观了。滕王阁一共有九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顶楼啦!那里有一个仿古戏台,每隔一个半小时就会有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戏台两侧各有一幅画,对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诗。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滕王阁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我既领略了滕王阁的雄伟,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真是不虚此行啊!400

  你知道吗?在我的家乡江西省南昌市,有一座远*闻名、历史悠久的古楼—滕王阁。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它足足有50多米高,阁楼一层层高耸人云。

  一层是此楼的瑰宝厅。一进门就看见大厅正面的屏风上挂着金碧辉煌的《滕王阁序》,可别小看这篇文章,它可是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王勃之手,也是它令滕王阁名声大震。(从“名声大震”可见《膝王阁序》衬于膝王阁的非凡意义。)读了这篇序文,就可以了解江西*千年的人文历史和风物人情。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绝句,至今仍让人赞不绝口。

  二层是江西名人“聚集处”。走进((人杰图}),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有著名诗人王安石、理学家朱熹、铁路专家詹天佑……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看见这些不同时代的名人学士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被滕王阁雄伟壮观的`景色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三层的《地灵图》更让我开阔了眼界:翠竹遍野、霞光万道的井冈山,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高耸人云、花开四季的三清山……通过逼真的图画和详细的资料,我了解了家乡迷人的景色。

  最值得一去的要数五层了,只要进了眺望厅,周围的名胜古迹均可一览无余。清澈见底的赣江就从我们脚底下穿过,宽阔的八一广场像浮在江上的一片巨大的荷叶,细长的八一大桥像一道彩虹挂在江面上……望着一处处美不胜收的图画,让我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楼,怎么样?如果你被它深深吸引,那就到我的家乡来玩吧!

  我的家乡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那里风景如画,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历史悠久的滕王阁了。

  滕王阁周围绿树环绕,有许多花草点缀其中。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把南昌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滕王阁的'颜色十分丰富,红墙绿瓦,还有黄色、蓝色、白色的花纹相互交错,这些花纹像云朵似的,造型十分美观。滕王阁有五十多米高,远远看去,像宝塔似的矗立的赣江边,非常雄伟、壮观。

  走进滕王阁,里面有林立了许多又粗又大的红柱子,陈列了许多精美的工艺品,张贴了许多千古绝唱的诗词。这时,我突然想起王之涣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爬上了滕王阁的最高层远眺。八一大桥像彩虹似的挂在清澈的赣江上,一辆辆小车就像甲虫似的在桥面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赣江上的点点小舟像小鱼似的在赣江江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时候,夕阳西下,王勃诗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呈现在眼前我陶醉了,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我以为自己是美景,直到妈妈叫我,我才知道自己在看美景。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为家乡有这么美丽的景物而感到骄傲!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8)

——滕王阁序改写作文实用5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句,此篇所绘之景便就是扬名天下的滕王阁。国庆放假期间,天气晴朗,实在是重游滕王阁的好机会。

  滕王阁座落于南昌的赣江之滨,远远望去,它就像一座宝塔,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滕王阁始建于唐代,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当我走进正门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红墙绿瓦、画栋飞檐、剔透门窗,其势仿若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滕王阁共有九层,第一层的正厅嵌有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融为一体。第二层的正厅是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代至明代江西历代名人共80位,我身为江西人真为他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第三层的浮雕《唐会乐园》所释之景一片繁荣,将唐代国富民强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第四层是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峰峦雄伟,美不胜收。第五层是最高的明层,凭栏俯瞰,*可见仿古商业街错落有致,西侧的赣江在阳光照耀下泛起的道道金波像微微游动的千万条金蛇。极目远眺,千姿百态的高楼拔地而起,耸入蔚蓝的天空,美丽的红谷滩新区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瑰伟绝特”的滕王阁,历经沧桑,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你见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昌的腾飞。愿滕王阁永释光彩!

  滕王阁位于赣江东岸,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它风景奇丽,历史悠久,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假期,我们来到了滕王阁,一睹滕王阁的风姿。

  走进滕王阁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古风建筑物。红墙、绿瓦,滕王阁的主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雄浑耀眼。主阁雕栏玉砌,底座是大理石台阶,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龙踞凤翔,工艺精美,有着中国传统楼阁建筑的鲜明特色。拾级而上,站在高处向下回望,只见南北两面的小园子内,一棵棵苍天大树环衬着主阁,仿佛镶着一圈绿画框,更增添了滕王阁的俊秀和雅致。

  踏入主阁大厅,里面陈列着许多名家书画,一幅幅匾额、楹联、书法、绘画作品,烘托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在最高层的回廊上,极目远眺,赣江水缓缓流淌,天水相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词意境如画卷展开在眼前。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是王勃《滕王阁序》的开篇词,滕王阁因此而得名。历史上的滕王阁历经战乱,多次被毁坏又重建,王勃笔下所描绘的江南名楼才得以从诗词中走出来,重放异彩,成为今天的旅游文化名胜。今人把这篇名传千秋的《滕王阁序》刻在铜板上,存放于滕王阁中厅内。当我在大厅欣赏王勃的华文时,我不禁大家赞叹:“王勃的《滕王阁序》果然是旷世名篇啊!”

  “滕王高阁临江渚……物换星移几度秋。”古人王勃仿佛预见了今日豫章的繁荣。看如今,赣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隔江相望,红谷滩新区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大桥如飞虹连接**。滚滚赣江东逝水,滕王阁带着历史文化的气韵,正与南昌这座现代化的动感都会一同焕发出灵动的光彩。

  五一放假啦,爸爸妈妈和姥姥带着我回老家江西,周五中午,我们开着车回去啦。

  出发啦,我们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提上车,从深圳出发。

  看着窗外的风景,一座座山、一朵朵云、一片片叶子,经过了一个个服务区、一个个农村小房子,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了,难熬的一天终于过去了,凌晨两点,我们到了。

  在江西的第一天,我们去南昌见到了亲戚,我们骑着好玩的共享电动车去了八一广场,再骑着电动车去了著名的“滕王阁”。这里的建筑很独特,这一座滕王阁被摧毁过八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九次建好的滕王阁,每一次建造都不一样,从小到大,就像人的成长过程,从小婴儿到成年人,再到老人。

  滕王阁一共六楼,一个可以看到窗外的风景是明层,一个是没有窗户的暗层。单数明层,偶数暗层,暗层都是各种壁画,明层是一些用头发画的画或是用木头刻画出来摆件和装饰,非常精致。

  首先,讲的是最先建造滕王阁的主人,还有诗人王勃传给世人著名的诗《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惜他只活了26岁,远航的时候溺水而死,真是天妒英才。

  接着,壁画介绍了江西的四大名山,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江西还有不少名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著名的陶渊明、文天祥、朱熹……都是江西人,江西真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最后,我们登上了最顶层,看远处的风景,看江西的赣江,还有八一大桥的黑猫白猫,是根据***爷爷说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修建的。

  这就是滕王阁,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家来我的家乡一定来看看滕王阁。

  时处深秋,风将落叶伴随,一同落入滔滔不绝的河流之中。九月的落霞映照着不远处高伟壮丽的滕王阁,似也映照出了那般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看那通往滕王阁的小道,好似朽木上孤瘦无力的枯枝。

  滕王阁,在这钟灵疏秀之境,一场盛宴隆重召开,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进行了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擦出灿烂夺目的火花。

  王勃在滕王阁上洋洋洒洒作下《滕王阁序》时也不过二十几岁,正是年少轻狂之时。当时的他,屡遭打击,意志不免有些消沉,却在顷刻之间,写下如此恢弘大作,也能看出他有着一颗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心。

  处在滕王阁的一隅,嗅那随秋风飘来的人间烟火的淳朴,赏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境,细听江畔上悠哉的渔民们自言自乐,又叹王勃的命运多舛而言“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更傲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有人景才美,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人与景一举成名。滕王阁中风景自然美丽,但常人在阁中所望,却描绘不出滕王阁的美,感叹中却少了一丝韵味。《滕王阁序》,所见之人无一不感叹作者的文笔,滕王阁的美淋漓精致地被展现,人人都想不远万里赶来见识滕王阁的美景。

  王勃作为一名文人,擅长于抒情感世,滕王阁景虽美,但也激发了他复杂的情感。感叹人生,感叹时间,感叹壮志未酬,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和众多名士相识,能参加这样的宴会,能作诗与众人抒情。他羡慕有才之人,理想成功之人,希望也有机会能奉献于朝廷,但人情世故他也知,与其在外漂泊流荡苦守机遇,倒不如在父母晚年好好陪伴尽孝。离开这繁华城中,心中也有不甘、难过之感。因此《滕王阁序》中的字里行间也充斥着些感伤与悲凉。

  一篇《滕王阁序》,展出了王勃的鸿鹄之志,现出了王勃的多愁善感,此等佳作,毋庸置疑的应被千古传唱,流芳百世。

  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滕王阁。虽然我非常想去,但是就在几天前,我的脚受伤了。我的就此破灭。

  我想去南昌滕王阁。听说:“那里非常漂亮,而且还有一座桥非常有名……”虽然,我不知道那座桥的名字,但听起来好象非常好玩。

  上的新闻报导:“滕王阁是去南昌一定要造访的,如果没去,就等于没有去南昌……”这些话让我更想去南昌了!“滕王阁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地方,虽然充足,却没有因此而酷热,反而十分凉爽……”


滕王阁游记优秀作文实用5份(扩展9)

——滕王阁序故事优选【5】份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乾封元年及第,授期散郎,著有《王子安集》。他写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绝唱。

  王家是绛州有名的书香世家。王勃的爷爷王通,就是著名的文仲子,弃官归隐,授徒著书,著有《中说》。

  王勃的父亲王福对儿子们的学*要求十分严格。王勃幼年天资聪颖,他一方面有良好的学*环境,另一方面能刻苦攻读,史书上说他“六岁善词章”,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思路畅达,又快又好。与他的两个哥哥不相上下,号称“王氏三珠”。

  他九岁时读《汉书注》,就能发现错误,写了《指瑕》十卷。王勃十几岁应试考场,授朝散郎,又被沛王李贤聘为署府修撰。由于王勃才华出众,与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一向不满于豪门和官场的倾轧,加上才高气盛,便遭同僚的嫉妒。正好因为一个案件的牵连,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父亲被贬为交趾令。

  这年九月,王勃悲愁难遣,怀着郁闷的心情到交趾去看望父亲,走到南昌,正好是重阳节。南昌府都督阎公整修的.滕王阁落成,正在阁内大摆庆功宴,邀集一班文人雅士、社会名流饮酒赋诗,欢度重阳。

  这滕王阁乃显庆四年滕王李之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前临赣江,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王勃久慕此阁,到此哪能不游!

  来到滕王阁,只见楼高九丈,阁分三层,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南有压江亭,北有挹翠亭,高低错落,相映成趣。上得楼来,但见阁道上丹漆彩画,光艳照人。远眺则山野*川尽收眼底,鸟瞰则澄江如练,百舸争流。

  王勃看得如醉如痴,不禁文思泉涌,不能自已。王勃正沉醉于楼阁的宏伟与山河的壮丽之中,忽然一阵萧管鼓乐之声从宴会厅传来。

  王勃循声望去,只见阎都督满面春风,正在举杯致词:“今日乃重阳登高之日,又逢滕王阁整修已成,老夫聊备薄酒,为各位助兴。现在我提议,以滕王阁为题,或赋诗,或作文,效兰亭故事,以不枉今日之雅会。”

  众宾客深知都督心思,他是想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当众写一篇序文,以显示其才华。因此阎公派人拿纸笔巡让众客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肯贸然动笔。王勃远道而来,自然不明就里,加上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联想到自己的遭际,情思满怀,不吐不快。

  不到半个时辰,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就完成了。阎伯屿赠与他大把金银和美食,派专人送他出了洪州城。王勃回头望了望远去的城池,又看了看坐下的高头大马,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他好像已经记不得那个助他一臂之力的老人,只是隐约觉得一丝的异样。他吆喝着催开坐骑,一路南去。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俗由此而来。

  干宝《***》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嫁给同县姓谢家,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却凶恶残暴,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经常遭到痛骂和毒打。丁氏最终忍受不住,在重阳节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劳动不得休息,重阳节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西汉《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初九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重阳节这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初九路过洪州时,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州牧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上说,刘裕篡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戏马台。等他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则传说流传于陕西附*。传说明代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8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做回程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南齐书:《南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历史书,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的历史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〇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它建都在建康(今南京),统治的地区西到四川,北到淮河、汉水,萧鸾时期又在淮河以南失去一些地方。当时同南齐对立的,是割据北方的北魏封建**(公元三八六到五三四),北魏的军事力量要比南齐强些。萧子显(约公元四八九到五三七),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是萧道成的孙子。他父亲豫章王萧嶷在南齐前期.

  2、九月九:九月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俗称。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俗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九月九,也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在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的说法。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

  3、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盂兰盆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

  4、传说:剧照(30张)洪荒时期,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争取天下。炎帝部落老首领之子炽因不满父亲将首领之位传于身世不明的炎而发动叛乱。炎帝*息了叛乱后,炽下落不明。不久,炎帝被黄帝打败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多年后炎帝化名为神农,尝百草救世人,炽化名为瘟神,处处与神农作对,更制造出瘟疫,祸害世人,令神农苦苦无法破解。炎帝部落的衰落使得争取天下的'大战将在黄帝和蚩尤间展开。一次,双方交战正酣,突闻各自部下来报:自己部落中发生大规模瘟疫。黄帝和蚩尤立刻收兵,赶回各自部落查看救援。黄帝发现自己的很多子民在这场大瘟疫中患病、丧生,忧心忡忡。人群中,黄帝发现了帮助救治病人的神农。两个老对手再次相逢。黄帝对神农既充满怨恨又十分敬重。尽管神农用尽了方法,也只能暂时控制瘟疫的蔓延,并不能够彻底的消除瘟疫。神农感怀世人疾苦,独自祈求上天,以期求得清除瘟疫之法。天宫中,玉帝的妹妹花神生性豁达善良,眼中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玉帝的七个女儿七位仙女更被花神认做是知心的好姐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俗由此而来。

  干宝《***》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嫁给同县姓谢家,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却凶恶残暴,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经常遭到痛骂和毒打。丁氏最终忍受不住,在重阳节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劳动不得休息,重阳节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西汉《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初九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重阳节这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初九路过洪州时,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州牧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上说,刘裕篡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戏马台。等他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则传说流传于陕西附*。传说明代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8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做回程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南齐书:《南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历史书,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的历史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〇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它建都在建康(今南京),统治的地区西到四川,北到淮河、汉水,萧鸾时期又在淮河以南失去一些地方。当时同南齐对立的,是割据北方的北魏封建**(公元三八六到五三四),北魏的军事力量要比南齐强些。萧子显(约公元四八九到五三七),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是萧道成的孙子。他父亲豫章王萧嶷在南齐前期.

  2、九月九:九月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俗称。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俗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九月九,也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在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的说法。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

  3、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盂兰盆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

  4、传说:剧照(30张)洪荒时期,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争取天下。炎帝部落老首领之子炽因不满父亲将首领之位传于身世不明的炎而发动叛乱。炎帝*息了叛乱后,炽下落不明。不久,炎帝被黄帝打败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多年后炎帝化名为神农,尝百草救世人,炽化名为瘟神,处处与神农作对,更制造出瘟疫,祸害世人,令神农苦苦无法破解。炎帝部落的衰落使得争取天下的大战将在黄帝和蚩尤间展开。一次,双方交战正酣,突闻各自部下来报:自己部落中发生大规模瘟疫。黄帝和蚩尤立刻收兵,赶回各自部落查看救援。黄帝发现自己的很多子民在这场大瘟疫中患病、丧生,忧心忡忡。人群中,黄帝发现了帮助救治病人的神农。两个老对手再次相逢。黄帝对神农既充满怨恨又十分敬重。尽管神农用尽了方法,也只能暂时控制瘟疫的蔓延,并不能够彻底的消除瘟疫。神农感怀世人疾苦,独自祈求上天,以期求得清除瘟疫之法。天宫中,玉帝的妹妹花神生性豁达善良,眼中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玉帝的七个女儿七位仙女更被花神认做是知心的好姐

  滕王阁他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的,这洪州指的就是现在的南昌了。李元婴他出生于帝王之家,因为受到宫廷艺术的熏陶,非常的喜欢绘画,歌舞,蝴蝶,因此当他从苏州调任洪州做都督的时候,就从苏州带来了一批歌舞乐伎,整日在都督府里寻欢作乐,他的手下看了就建议说:“都督,你既然这么喜欢听歌赏舞,何不在江边筑一高阁,这样既可以`览江山之秀,又可以享歌舞之乐,何乐而不为呢?”李元婴听了之后,觉得这个意见非常的好,于是就采纳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元婴会在这里建一高阁的原因了。在贞观年间,李元婴曾经被封为滕王,他所建造的楼阁当然以他的封号命名,所以就叫滕王阁。

  唐上元二年,王勃从山西老家出发,万里迢迢去看望因他而被贬官的父亲,当他坐船来到了江西与安徽交界的地方——马当山时,突然遇上风浪,不得前行,只能靠岸。于是王勃就到马当山庙里观赏,当他赏玩多时,正想回到船上去时,突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貌似神仙的老者坐在巨石上,王勃走上前去与老人打招呼,老人却问:“来的是王勃吗?”

  王勃十分地惊讶:“正是,不知老者是从哪里知道的呢?”老者说:“明天是九九重阳节,滕王阁上有聚会,如果你能前往赴宴,并且作一文章,定能够永垂不朽。”

  王勃笑着说:“老丈你有所不知,这里离洪都六七百里,一个晚上怎么可能到得了呢?” 老者也笑道:“你只管上船,我助你一阵清风,让你明天早上到达洪都。”

  王勃肃然起敬,问:“拜问老丈,你是神,还是仙?”

  老者笑笑不说话,只是隐隐约约听见“吾即中源水君”。

  第二天一早,洪都府阎都督果然开宴,请了许多有名的才子,比如说宇文钧,张禹锡等等等等。阎伯屿等各位才子都就座了,就对他们说:“ 这滕王阁是洪都的一大绝景,在座的各位,如果能为滕王阁作一篇《记》,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原来啊,阎伯屿早就叫他的女婿吴子章提前写好序文,所以在座各位都假装写不出来,想推让吴子章,好让阎伯屿翁婿名利双收。轮到王勃时,王勃不了解内情,接过笔就写,阎伯屿这时就不高兴了,“看你小子有什么能耐,敢抢我女婿的风头”,于是他退回到屏风后,让一个仆人报道王勃所写的序文,当报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伯屿说:“这是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伯屿不说话了。当报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阎伯屿笑道:“这个人把我当作知音。”当小吏最后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伯屿听罢,大声叫好,说:“这个人下笔如有神助,真是天才啊!”说完,阎伯屿便走出来,邀王勃喝酒,趁着酒兴,阎伯屿说:“这滕王阁,有了你的好文章,一定能够流传千古,我赏你千金!”

  此刻,有人大喝一声:且慢!众人惊愕之余定睛一看,原来是阎公的乘龙快婿吴子章。吴子章走过来说:“此乃旧文,并非新作,连三岁小童也可背诵如流。”说着,便朗朗上口,把一篇《藤王阁序》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众人满脸疑惑,看着王勃何言以对。

  王勃拱手抱拳到:阎督都,此公过目成诵之能可比杨修、曹子建!请问这位先生,可知序文后面有诗否?吴子章胸脯一挺:无诗!说话间,王勃挥毫写下四韵八句:藤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运,珠廉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写罢将笔一扔问道:敢问这是旧作还是新作?吴子章羞红了脸,诺诺退出去了。阎公手捧《藤王阁序》细品,宇文钧、孟学士、王将军都拍手称颂好文章。吴子章不甘心**,来到阎公面前说:王勃之文虽好,也难称千古绝唱!阎公一愣:何以见得?吴子章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乃袭用大文学家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不过是蝇附骥尾之作,如此恭维,恐被贻笑大方。宇文钧不高兴地说:王勃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吴子章蔑视了一眼,说:何谓青出于蓝?隋朝《长寿舍利碑》中还有:“浮云共松岭张盖,明月与严桂分丛”句,如果将“落霞与孤鹜”、“秋水共长天”中的“与”、“共”字去掉,不过俗语二句,全文失色。诸位如此恭维,在下不敢苟同!阎公说:子章博览群书,名不虚传。只不过是文人相轻的毛病要该一改!王勃写的我洪州江山风月如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们可以退*了!

  众人闻听此言,诺诺而退。就在人们退到门口,阎公大喝一声:诸位慢走!诗的结尾句少一字。众人回头仔细观看,的确,诗的结尾句少一字,成了“槛外长江□自流”。阎公手捋须冉,自语道:莫非我慢待了王勃,成心难为大家。便说:请诸位补上这个字!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