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作文 >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

日期:2022-06-30 01:31:47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1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坐着,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只见月圆,不见人圆。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

  谈起月亮,我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圆月非常调皮,月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月亮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月亮时而又像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团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美极了。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2

  据说,北方农村在八月十五祭神时,有一款贡品就是芋头。整个芋头煮熟装在碟上,或是米粉芋装在大碗里摆在供桌上,以此来祭谢土地神。现在这种谢神仪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吃芋头的*俗却留传了下来。南方人在中秋节祭月时使用芋头,据说是纪念元末为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统治,在八月十五夜晚的汉族的人起义。流传至今还有很多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您也不妨一试,挡不住福气就会冲过来

  并且,中秋食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芋而食之,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其实芋头在中西医看来,都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而毛芋又叫芋艿,在古时候称蹲鸱,因其外形如鸱鸟下蹲而得名。俗称芋头、芋子、毛芋。中医认为,芋头性味辛,*滑,具有解毒、消肿、益脾胃,调中气的功效,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芋头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芋头中丰富的营养,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作为防治肿瘤的常用药膳主食。芋头中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以上是中秋节为什么吃芋头的内容介绍,希望能增强您对中秋节*俗的了解,对您有所帮助。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坐着,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只见月圆,不见人圆。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

  谈起月亮,我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 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圆月非常调皮,月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月亮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月亮时而又像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团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美极了。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阅读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1)

——介绍中秋节优秀作文3篇

介绍中秋节优秀作文1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汉服中秋《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传说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 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介绍中秋节优秀作文2

  今天是中秋节,是中秋国庆八天长假的第一天。真是奇怪,上学的每天早晨我都起不来床,可是一放假,早上六点一过我就醒了。姥姥说我上学时喊半天都不起,怎么不上学了起得这么早。

  下午,我们一家去四海公园游玩,我们带了风筝、小单车。到了公园门口,我骑着我的小单车,一溜烟地进了公园。四海公园里绿草成茵,游人如织,湖面上小船推开波浪,树林里传来阵阵歌声。我来到最喜欢的小卖部,里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爸爸给我买了愤怒的小鸟气球和泡泡机。

  草地上,妈妈正准备放风筝时,却发现带来的风筝没有骨架,飞不起来。这可怎么办,我是非常非常想放风筝啊。这时,姥爷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把小鸟气球系在风筝的线轱辘上,气球就好像风筝一样。我高兴的接过线轱辘,把小鸟放飞,气球风筝越放越高,直飞蓝天。我的小鸟飞呀飞,突然它旁边也出现了一只小鸟气球,是谁也在放气球风筝呢?我正奇怪,却发现它越飞越远,慢慢变得越来越小,后来就看不见了。原来是一个小朋友没拽住他的小鸟气球,气球飞跑了。放了会儿气球风筝,我把线轱辘交给妈妈,拿出泡泡开始吹泡泡。泡泡一串一串的在空中飞舞,五颜六色,真好看。好多小朋友都被我的.泡泡吸引过来,追着泡泡跑,真开心!

  离开四海公园,我们一家就去吃中秋团圆晚饭。吃完饭出来后,我发现一轮明月已经冉冉升起。回到家姥爷架起了天文望远镜,对准了地球的亲密伴侣——月球,月球上的环形山、漂亮的月海尽收眼底。我突然想到学校让我们在长假里制作一件科技作品,我可以制作一个月球模型啊!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夸我很有创意。于是,我决定,制作月球模型,这就是我这个长假的任务。

介绍中秋节优秀作文3

  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这样的话,记载了当时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 当然,这一记载中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

  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 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实际,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

  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自古以来,团结、团圆、*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中秋节,是不折不扣的“祭月之节”“月神之节”“团圆之日”。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2)

——中秋节的介绍作文9篇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坐着,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只见月圆,不见人圆。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

  谈起月亮,我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 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圆月非常调皮,月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月亮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月亮时而又像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团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美极了。

  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同冬一迷人。绚丽缤纷的秋色,总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秋天,或许是因为百花都收敛了姿容,或许是因为随风飘落的片片黄叶。秋,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悲凉的感觉。但是,厦门的秋天,却别有一番韵味。

  街道旁的树木骄傲地披着绿装,深绿色的叶子依然在树上,随风轻轻的摇曳婆娑起舞,继续展现着自已曼妙的舞姿,好像在炫耀着秋天对它的爱抚,舍不提落下夏天帷幕。偶尔也有一些枯黄的树听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却也是潇洒而又充满傲气的。

  在围干墙、水滨、花坛、假山、围篱的周边,总能看见三角梅的身影。三角梅在枝干是褐色的,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或左或右旋转,反复弯曲;或自已缠绕,打结成环……枝干上具有锐刺,那些刺好像是它的护身符,不让它爱到伤害。三角梅那绿油油的叶子,充满生机,十分惹人喜爱。三角梅盛大开着,红的似火,紫的像霞,粉的仿若胭脂,亮亮的,柔柔的,宛若无数少女,在阳光下妩媚地笑着。阵阵秋风吹来,三角梅柔软的枝条摆动着,绿叶红花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厦门的秋风,总是带着一点点夏天的余温,而不像春风,夹杂着冬天未消散的寒气,吹在脸上,冰冰凉凉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不是夏天那种让人无法躲避的酷热,而是各煦的'阳光。金色的阳光,洒浇在屋顶上,洒落在人们的身上,多么舒坦,多么惬意。无论你走在街上,还是在树木、房屋的阴影处,总能察觉出夏和秋的交替。

  我爱秋天,更爱厦门的秋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大家都在月圆之夜全家人坐在一起赏月亮,吃月饼,来度过这个团圆之夜,可是,你知道么?中秋节也是有来历的。

  相传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把人们晒得生不如死,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为了给人们排忧解难,就拿着弓和箭,到山上去射日。后羿把太阳射下了九个,成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

  后来,后羿娶了一个妻子,名叫嫦娥,贤惠、漂亮,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人都羡慕这对恩爱夫妻。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因此,后羿收了许多徒弟,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有一天,后羿外出打猎,遇见王母娘娘,得到了一颗仙丹,这颗仙丹吃后能让人长生不老,而且能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就让妻子保存仙丹,不想,被徒弟逄蒙看到,逄蒙趁后羿打猎时,逼常娥交出仙丹,常娥见此情景,立即吞下仙丹。结果飞入了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为了纪念妻子,每月的8月15日,就做月饼来纪念常娥。8月15日,就成为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到了这一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共享人间的天伦之乐。8月15恰是秋天丰收的时候,人们往往用石榴、大枣、苹果等来纪念常娥,故又叫中秋节。

  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这样的话,记载了当时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 当然,这一记载中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

  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 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实际,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

  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自古以来,团结、团圆、*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中秋节,是不折不扣的“祭月之节”“月神之节”“团圆之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一天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这一天也预示着“月圆,人团圆”这不,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又要来了。我高兴不已。

  学校放假了,爸爸妈妈也放假了。爸爸说中秋节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今天要和全家人一起吃月饼,看月亮。这是中秋节的*俗。

  奶奶和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大家都来了,姑姑、哥哥、妹妹都来了,妈妈买回来一大盒月饼,口味各种各样。我们全家人一起坐在桌子前,吃着可口的饭菜。品尝香气扑鼻的月饼。爷爷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月饼的传说。朱元璋起义时当时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厉,给各路人马传递消息非常困难。此时朱元璋的军师想出一条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进饼子里面,派人安全的传递到了各地起义军中,八月十五当晚起义成功了。得知胜利消息的`朱元璋下旨将藏有纸条的饼子命名为月饼,从此就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俗。

  吃完晚饭,哥哥领着我和妹妹去看月亮。月亮像玉盘一样悬挂在天空。妹妹惊讶的大声说“今天的月亮好大好圆”。

  大家都笑了,爷爷笑的很爽朗,奶奶笑得很慈祥。大家都沉寂在幸福中。而此刻的我仿佛理解了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团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团圆的节日,而在我们*,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亲人团聚、全家团圆的好日子--中秋节。

  中秋节的时候要吃:石榴、板栗、煮毛豆……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饼,我知道月饼是圆的表示着“大家一起团聚“的`意思。我吃过:火腿月饼、水果月饼、蛋黄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我最爱吃的是蛋黄月饼,它不像水果月饼那么甜,也不像火腿月饼那么腻,它有点咸,又香又软。我听妈妈讲过一个故事,在妈妈小的时候,她和姨妈把外婆为中秋节准备的月饼翻了出来,结果老妈馋不住,把月饼偷吃了一点,过节的时候外婆发现月饼被偷吃了一些,问是谁偷吃的,可一个也不承认,结果害的姨妈也被外婆收拾了一顿。我们现在倒好,不像以前愁吃愁穿,也请大家过节别吃太多的月饼,不然很容易拉肚子。

  中秋节还有一个*俗就是赏月,可是玉溪那天天阴,没有看到月亮,真是遗憾哪!

  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是合家团圆的好日子。我国不同的地方,中秋节有很多不同的*俗。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俗。很多地方的人们都有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的*俗。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俗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每到中秋节,我们全家吃过团圆饭以后,妈妈就忙着准备拜月光的仪式。我会帮妈妈摆上很多水果和传统赏月食品:田螺、柚子和芋头等等,当然少不了我最喜欢吃的月饼。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月饼吗?因为月饼里面的馅儿可好吃了,甜甜的,滑滑的,很细腻。

  中秋节有月饼吃,所以我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中秋节。

  一字雁阵,拉开了金秋的帷幕;云卷云舒,涂鸦出蔚蓝的天穹;葳蕤的白杨,落尽昔日的繁华;淡淡的果香,舒展丰收的画卷。秋如一叶飘落,书写着余韵未尽的'诗章。而中秋,便出现在这诗章的华丽尽头。

  每逢中秋,家中都会摆上几盒月饼,那淡淡的桂花香夹杂着月饼的甜腻弥漫在空气中造成最熟悉的味道——中秋的味道。

  哪怕工作再忙再累,哪怕单位离家再远,一时中秋节至,总会忍不住提上一盒月饼在月升时赶回家。或是包装精致的宴会月饼,或是散装成袋的普通月饼,也许味道迥然不同,但那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一颗期盼团圆的心,渴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的心愿。这样,即使再腻的月饼,也会腻出幸福团圆的味儿来??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到了,大家又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了。这不,我们家里已经是熙熙嚷嚷了,好热闹。好多人都来到了我们家里做客,有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舅舅、舅妈、我、弟弟和奶奶。

  要吃午饭了,大家围坐在餐桌边,一边吃,一边谈笑风生。可是,我的弟弟,却说是早上吃了四个小馒头,午饭吃不下了,就到客厅里去玩了。无论我们怎样劝他,他也不肯过来吃午饭,真是拿他没办法。

  由于是中秋节,我们当然要吃月饼了,于是老妈便让我去超市里买一些月饼。我飞快地来到超市里,超市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挤人的,我挤了老半天才挤到卖月饼的柜台前,但是,接着我又犯难了,这么多的月饼,到底该拿哪一种呢?那月饼有圆的有方的,有甜的有咸的,看得我眼睛都花了。但是,最后我还是把这件事情给搞定了。

  回到家,我们慢慢地品尝着月饼,“真好吃!”我说道。不一会儿,我买回来的十个鲜肉月饼,已经被吃个精光了。

  这些月饼被打发掉之后,我们便“各行其道”,我和弟弟在书房里玩,老爸就去上班,剩下来的人,就全都在客厅里面,有的打牌、有的'看书、还有的聊天。

  可是,我和弟弟却发生了矛盾(但是我以后在也不会这样),搞得弟弟回家了,舅舅和舅妈也走了。这个中秋节就这样完了。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3)

——中秋节之夜优秀作文3篇

  中秋节,是一个和家人团聚的节日,今天我一大早就和爸妈来到了奶奶家,这是我第一次在奶奶家过中秋节。奶奶很热情的欢迎了我们。

  奶奶家在黄河边上,吃完午饭,奶奶便带我去看黄河,我们走了一会就到了黄河边,黄河水真是黄色的,很混,我问奶奶,“水为什么这么混啊”?奶奶说:“因为树被砍了,环境被破坏了。”

  最好玩的事是在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婶婶坐在院子里,大家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爷爷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八月节”。这一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盼望和家人团聚。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奶奶还给我们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看着那明亮的月亮,仿佛看到了嫦娥姐姐与兔宝宝正在向我招手呐!

  这个中秋之夜好难忘啊!

  今天,是人们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我们一家回到了老家陪爷爷奶奶一同欢度佳节。

  终于盼到了晚上,按照*俗,奶奶把月饼、苹果、梨、香蕉等水果摆在盘子里。爷爷拿出了长竹竿,上面挂了长长的'鞭炮,爸爸小心翼翼的把鞭炮点燃,顿时鞭炮轰鸣,我和妈妈、奶奶躲在很远捂住耳朵观看,鞭炮响过后,奶奶把桌子放在院子里,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这时,村庄到处也响起了鞭炮声,接着就成了鞭炮的海洋。

  我依偎在奶奶身旁和奶奶一起赏月,奶奶又给我讲起了嫦娥的故事。

  奶奶说:“月亮上有一个嫦娥和一个玉兔,有一天,一些猎人去了那里去嫦娥家里偷长生不老的灵药,嫦娥看到有人来偷灵药了,嫦娥没办法,所以一口将灵药吃进了嘴里,结果飞上了天。她在广寒宫非常的寂寞只有玉兔同她作伴。她非常想念她的家人,只有到八月十五的时候才能和家人团聚一次。所以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也是嫦娥夫妻相聚的时候。奶奶讲着讲着,我望着天上的圆月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诗,叫做:“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我希望我们家永远团圆、快乐。

  秋天来了,云格外的高,天格外的蓝。果园里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田野里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新娘。大地为他穿上了鲜艳的绣花衣裳,咧着嘴的`玉米,猫着腰的稻谷,红着脸的高粱……都像出*婚礼的贵宾,在风中摇摆欢舞,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这晚的月亮非常的亮,非常的圆。也代表着家家团圆户户幸福。按我们当地的*俗。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里赏月。把一年收获的水果和食物统统摆在桌子上,主要有:苹果。葡萄。西瓜。梨。桃子。玉米。毛豆。花生等,它们个个都象征着圆满丰收。大家一起在月光下趁着清凉的秋风边吃边聊。每个人的脸上都透出甜美的笑容,也预示着来年有个更好的收成。

  其中最不能缺少的当然还是月饼,它不仅味道好吃,还寓意深刻,而且能够听到许多美丽的传说。在着皎洁的月光下,我用望远镜真得能看见月亮呈现出的斑点,就遐想那里真的住着美如仙女的嫦娥和活蹦乱跳的玉兔。真是太美了!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字“圆”。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们欢乐的享受着“圆”带给我们的快乐。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4)

——中秋节优秀的作文3篇

  今天月亮圆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虽然在妈妈的嘴里,已经知道了故乡的名字,可是故乡毕竟好远,就如天上的月亮,还是吃一口月饼才是最真的感觉。

  随年龄的逐渐长大,故乡的概念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圆圆的邮戳;是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总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百万分之一的全国地图上,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可它却如今宵的`月亮,浓浓地装满了父辈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满襟。

  几经生活的变迁,终于从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每个中秋的晚上,思乡的愁绪渐渐淡忘,毕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圆月缺花开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时雨。对于曾经生养自己的江南,只记得烟色朦胧,木棉如血,茉莉飘香,棕榈摇曳。还有中秋晚上的点点萤火。

  上一个周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来的月饼,是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苏月,随来的还有朋友简单的一句话:那是很好吃的,你尝尝。

  看一方小巧的月饼,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浅浅地衬着青红丝的颜色,那样的精巧、细致,轻轻咬一口,那种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记忆深处所有关于江南的回忆:那是小桥流水的婉柔,芭蕉听雨的清凉,是彩云追月、寒鸭戏水、将军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长眠于那里的无数的梦的回忆。

  是的,离开了不是故乡的家乡,却没有学会不是家乡的故乡的乡音;生长于酒不胜力桃花红的江南,却养就了豪饮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应该是思舟的浪子,还是思马的游侠。

  且不论浪子或是游侠,总归都是要漫迹天涯,今夜,应该庆幸自己,可以和父辈一起,摆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遥祭九天的明月,还有故去的亲人。可以点一颗烟,默默地祝福远在异国的家人,轻问海外的中秋,可否有家乡的月亮。可以站在静静地院子里,看葡萄藤上随风抖动的叶子,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在异地的此刻,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是否在同看一轮明月。

  夜色已经寒了,侵人的月光如丝如网,真想抽刀挥断它,做一根思念的弦,伴以我此刻的低吟,和一曲悠扬的歌,随风寄到遥远的地方,陪你在每个寂寞的夜晚,做一个美丽的梦。

  梦幻的中秋夜、神秘莫测的天空、令人产生无数遐想的明月,在我的期盼下终于来到。

  月亮还未出现,我来到院子里,坐在躺椅上,吃着美味可口的月饼,静静等待它的`到来。秋风轻轻地吹着,枯黄的树叶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静静地落下。每阵风吹过,总会有好多树叶脱离枝干,让人不免有些惋惜。

  目光转向天空,不一会儿,一个发亮的黄色圆盘露出一点点来,努力挣脱乌云的束缚。慢慢地,露出来的面积大了一些。突然,不知从哪儿飘来一大片乌云,把它全部遮住了。终于,在不断努力下,它完全挣脱了乌云的束缚。

  我惊奇地发现,它是那么大,是那么圆,圆得没有一点瑕疵,洁白得没有一点儿杂质。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人们常说八月十五的月亮最美。听着古老的嫦娥奔月传说,看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了思乡的古诗。月光饱含着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思念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吃着月饼,嘴中溢出香味,感觉无比甜蜜。

  赏月,可以让心静下来,回忆过去,憧憬未来,好不惬意。

  

  浓郁的中秋气息充满了整个家,我家人人浸泡在快乐的气氛中。瞧,嘴里吃的,手上拿的,都是各式各样的月饼。

  家里的“中秋会”正式开幕。

  “拍卖月饼喽!”站在正前方的爸爸,高声嚷道。他是“拍卖长”,特意购买了很多月饼,让我们姐弟几个用*日零花钱“竞价”购买。

  第一个是蛋黄夹心的'月饼,我们坐成一排来竞争月饼的价格。我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聚集在“花枝招展”的月饼上来。开始了“一元,二元,五元,十元……”我想想自己有二十多元呢,就出了个“高价”——十二元。果然蛋黄月饼被我收入囊中。

  接下来的月饼却接二连三的被哥哥姐姐一扫而空。他们哪来的那么多零花钱?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大问号。一个个都是“富翁”啊!

  奶奶见我如此不开心,就出了一个“惊人”高价,拍下精品包装的月饼,“赏赐”给我。果然是奶奶最疼爱我。

  拍卖结束,我们开心的品尝起自己“血汗钱”买下的月饼,味道就是与众不同。

  欢欢喜喜的中秋,给了我真真切切的感受。一家人伴随着笑声度过了愉快的中秋。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5)

——中秋节的晚上优秀作文3篇

  中秋的晚上,推开窗户,仰望天空,月亮圆圆的.、亮亮的挂在天空。

  我来到楼下的小广场,仰望着天空中的这轮明月,想起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嫦娥就住在广寒宫,我也想登上宇宙飞船去月球上看看嫦娥在那里好吗?寂寞吗?中秋是大家团聚吃月饼的时候,嫦娥吃月饼了吗?她和亲人团聚了吗?

  我累了,去睡觉了,在梦里我飞到了广寒宫,看见了美丽的嫦娥。

  星期二是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一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去奶奶家吃饭。

  一进门,香气扑鼻。姑婆早已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一数足足有九大盘。电视里正播放着美食节目。我的肚子不由自主“咕咕直叫”……

  饭后,姑婆拿出美味的月饼给我们品尝,我连吃十块!味道好极了!姑爷泡出香甜的茶,别提多美了!

  回家的路上,我抬头望星空。中秋的月亮特别大、特别圆。我不禁想起一首歌“月亮走,我也走……"很多小朋友一边拿着灯笼、一边打闹,非常开心。马路上车水马龙、万家灯火,非常热闹。

  刚踏进奶奶家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儿,原来爷爷、奶奶在给我们做我们爱吃的饭菜呢!

  晚饭开始了,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让人看了垂涎三尺。我馋得正要动筷子,奶奶提议:“我们难得一大家人团圆,先让三个孩子每人表演一个节目吧!”于是,我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小提琴,动情地拉了一首《花好月圆》,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接着哥哥、姐姐分别唱了一首歌,给节日的夜晚增添了不少欢乐,爷爷、奶奶更是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最后,我们都举起了杯子,互相庆祝,吃着满桌子可口的饭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6)

——中秋节的来历的优秀作文3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毁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事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那中秋节又是怎么来的呢?要想知道,那就听一听中秋节的故事吧!

  原来,嫦娥是后弈的妻子,她和后弈原来都是神仙,可他俩都违反了天条,被点回了人间。后弈已经*惯了人间的幸福快乐,可嫦娥呢,知道了人间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后,整天愁眉不展的,所以后弈想让嫦娥开心点,就骑着自己的千里马,越过重重高山,跑过无边无际的沙滩,又渡过了一条小河,终于来到了结长生不老的果子树的昆仑山。他问看守这颗树的——王母娘娘要了树上的果子以后,来到了家,把果子交给了嫦娥,说:“等选个好日子咱俩一起把果子给吃了”。

  嫦娥点了点头,晚上,后弈出去了,嫦娥偷偷的吃了果子,飞了出家,但并没有飞到云上的天宫,而是飞到了月亮上的广寒宫,宫里只有一个桂,吴刚,和终年捣药的玉兔,就没有其他的了。嫦娥后悔莫急,天天在窗口上望着地面,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家。等到八月十五的'时候,我们就吃月饼,看月亮来纪念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作"中秋"。

  关于中秋节,有不少传说。现在我要说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十分羡慕这对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次,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见到了王母,便向王母要了一包不死药。后羿把不死药交给了他的妻子嫦娥。但蓬蒙看见了,一肚子坏水的他决心得到那包不死药。

  在后羿出去打猎时,蓬蒙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呑下这包药,飞上了天,成为月亮仙子,长期守在月宫。

  后羿知道了,于是做了妻子最爱的东西,在八月十五那天放到后花园里,送给最爱的妻子———嫦娥。

  因此,中秋节诞生了,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之一。


介绍中秋节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7)

——中秋节的英文介绍3篇

  moon 月亮

  Autumn 秋季

  moon cake月饼

  reunion 团聚

  The Mid-Autumn Festival , also known as the Moon Festival, is a popular harvest festival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and Vietnamese people (even though they celebrate it differently), dating back over 3,000 years to moon worship in China's Shang Dynasty .It was first called Zhongqiu Jie in Zhou Dynasty .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 it is also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Lantern Festival or Mooncake Festival.

  Legend about Mid-Autumn Festival

  It is said that the earth once had ten suns circling over it, each taking turn to illuminate the earth. One day, however, all ten suns appeared

  together, scorching the earth with their heat. Houyi ,a strong and tyrannical archer, saved the earth by shooting down nine of the suns. He eventually became King, but grew to become a despot .

  One day, Houyi stole the elixir (xiān dān 仙丹) from a goddess. However, his beautiful wife, Chang'e (嫦娥), drank it so as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her husband’s tyrannical rule. After drinking it, she found herself floating, and flew to the moon. Houyi loved his divinely beautiful wife so much, he did not shoot down the moon. Chang'e flew to the moon grabbing a rabbit to keep her company. So the Chinese say that if you look up at the moon to this day you can sometimes see a rabbit making moon cakes.

  Customs in Mid-Autumn Festiva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hel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eighth month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which is usually around mid or late September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It is a date that parallels the autumn and spring equinoxes (春分) of the solar calendar, when the moon is supposedly at its fullest and roundest. The traditional food of this festival is the mooncake, of whic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arietie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holidays in Chinese calendar, the other be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and is a legal holiday in several countries. Farmers celebrate the end of the summer harvest season on this day. Traditionally, on Mid-Autumn Day, Chinese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will get together to admire the bright mid-autumn harvest moon, and eat moon cakes ( 月饼) and pomeloes (柚子) together. Accompanying the celebration, there are additional cultural or regional customs, such as eating moon cakes outside under the moon, carrying brightly lit lanterns, lighting lanterns on towers, floating sky lanterns, burning incense (焚香) in reverence to deities including Chang'e, planting Mid-Autumn trees (树中秋), collecting dandelion leaves and distributing them evenly among family members and Fire Dragon Dances (舞火龙).

  "Zhong Qiu Ji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a time for family members and loved ones to congregate and enjoy the full moon - an auspicious symbol of abundance, harmony and luck. Adults will usually indulge in fragrant mooncakes of many varieties with a good cup of piping hot Chinese tea, while the little ones run around with their brightly-lit lanterns.

  "Zhong Qiu Jie" probably began as a harvest festival. The festival was later given a mythological flavour with legends of Chang-E, the beautiful lady in the moon.

  According to Chinese mythology, the earth once had 10 suns circling over it. One day, all 10 suns appeared together, scorching the earth with their heat. The earth was saved when a strong archer, Hou Yi, succeeded in shooting down 9 of the suns. Yi stole the elixir of life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his tyrannical rule, but his wife, Chang-E drank it. Thus started the legend of the lady in the moon to whom young Chinese girls would pray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eating of mooncakes at "Zhong Qiu Jie" was given a new significance. The story goes that when Zhu Yuan Zhang was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Yuan Dynasty started by the Mongolians, the rebels hid their messages in the Mid-Autumn mooncakes. Zhong Qiu Jie is hence also a commemoration of the overthrow of the Mongolians by the Han people.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D.1206-1368)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A.D.960-1279)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bellion without i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Packed into each moon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What followed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A.D. 1368-1644). Today, moon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event.

  Mid-Autumn Day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Almost everyone likes to eat mooncakes on that day. Most families have a dinner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A saying goes, "The moon in your hometown is almost always the brightest and roundest". Many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from homes want to go back to have a family reunion . How happy it is to enjoy the moon cakes while watching the full moon with your family members.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