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

日期:2022-09-28 00:00:00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1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胡剑波老师在学*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胡剑波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胡剑波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在制定了学*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2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跟师至今,已*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跟师至今,已*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

  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

  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4

  Xx从事中医妇科专业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主张治病务求其本,以调脏腑之气为重,而调肝由为首要。认为妇科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察、诊断确切,则用药无不中的。

  从跟师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一定要“学我,像我,超过我”。在中医学界,业师有“活字典”之称,他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

  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妇科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黄院长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

  老师常说,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第二、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第三、熟练运用中医妇科专业技术;第五、学*知识,运用技术,提高水*,升华境界,不断进步。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5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二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胡剑波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胡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

  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胡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胡老师后,我的学*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胡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胡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胡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胡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

  中医临床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与理论学*有很大的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

  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阅读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1)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1

这学期有幸选到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一方面更体会到中医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发现原来中医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医食疗更是让中医更加通俗、实用、真实、独特地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膳食当中。由于生长在南方地区,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中医药膳,对于“药补不如食补”、食药结合等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

喜欢中医,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健康的治疗之道。在一个学期的学*过程中,除概括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外,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怎样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贯穿中医食疗之道,有时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有如此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的家乡特产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庆老师说的,一学期的课远远不够了解到具体全面的知识,我们的课堂就是希望能够与对中医有兴趣的同学有所教导与交流。三十多个课时的课程中,优质、实用的中医膳食疗法令我感受颇深。

通过课堂上李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在课堂学*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药膳食疗应用”这一块。因为这些药膳食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记得当初刚刚来到珠海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这边的食物和气候,经常容易上火或者湿热。现在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的学*,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较好地跟随气候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饮食*惯,使得自己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也能够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议。中医药膳食保健是中医中的重要部分,在将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辅助治疗和调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会一代代的发展和流传下去。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2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

  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

  *衡针灸创始人——*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衡取得更好的疗效。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二、掌握配穴原则,灵活取穴

  1、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针灸学的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这八句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个字,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启示。

  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性痛症,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见,取穴的先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2、循经选穴的原则临症选穴配伍,朱宝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穴”的原则,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穴,这些穴位是经络之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见。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变的咳嗽取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取穴法等多种取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

  3、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选取患部经脉循行所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

  4、灵活补泻,辨证施治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刺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得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大三类,即轻补、大补、*补、轻泻、大泻、*泻、*补*泻等七法。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止痛后,改用*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

  中医临床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与理论学*有很大的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

  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4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5

  中医临床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与理论学*有很大的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

  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2)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优选【10】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1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2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

  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

  *衡针灸创始人——*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衡取得更好的疗效。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二、掌握配穴原则,灵活取穴

  1、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针灸学的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这八句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个字,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启示。

  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性痛症,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见,取穴的先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2、循经选穴的原则临症选穴配伍,朱宝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穴”的原则,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穴,这些穴位是经络之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见。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变的咳嗽取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取穴法等多种取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

  3、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选取患部经脉循行所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

  4、灵活补泻,辨证施治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刺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得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大三类,即轻补、大补、*补、轻泻、大泻、*泻、*补*泻等七法。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止痛后,改用*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3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我方明白老师陈明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坐公交车回到家已是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

  如今3年的跟师学*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4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跟师至今,已*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

  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

  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5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跟师至今,已*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一一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6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7

  从事中医妇科专业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主张治病务求其本,以调脏腑之气为重,而调肝由为首要。认为妇科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察、诊断确切,则用药无不中的。

  从跟师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一定要“学我,像我,超过我”。在中医学界,业师有“活字典”之称,他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

  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妇科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黄院长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

  老师常说,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第二、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第三、熟练运用中医妇科专业技术;第五、学*知识,运用技术,提高水*,升华境界,不断进步。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二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胡剑波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临床实践中,胡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胡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胡老师后,我的学*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

  而今,跟从胡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胡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胡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胡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8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跟师至今,已*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9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特殊国土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和医疗形式,是东西方文化和医学科学技术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的典范,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互相学*、取长补短、交流融合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医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就是充分运用现代医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吸收中西医之精华,丰富和推动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努力提高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服务水*。为此我院开展了中医学*班,以进一步学*体会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体会。

  首先: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碰撞,在学*中医的过程中,我应该改变观点不能轻视中医,从中医的角度学*疾病的治疗。学*中医的系统理论和哲学思想,学*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医有句话叫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就为同一个病人被不同有大夫看开不同的药有一个解释,因为不同的`大夫他看问题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互相标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你认为从本治,本治好则标就去了,而他则认为先治标,标去以后再固本。其次:不同的大夫他的经历、性格等都会使他偏好于某种药,就是说对同一种病不同的大夫会用不同的药,比如说有的人爱用桂、麻之类的解表药,而有的人却爱用其他的发汗药,再比如说中医可以治病,其它民族的中医也可以治病的,像那个云南白药在止血方面就很有名的,这并不说在中医里就没有止血的药了。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能治好病人的病,那才是最好的。

  那么怎样学*中医呢?学*中医,就是让我们认识我们的大自然,认识我们自身的身体,从而让我们去融入大自然,寻求健康生存的养生之道,寻求疾病的治疗之道。每个人都可以学*中医,感受中医。因为学*中医就是感受我们身边的世界,学*中医就是内视我们自身的身体。学*中医,就是要培养一种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思路,不要被一些局部的、细小的症候所束缚,治病必求于本,培养了这种思维,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惯,就会使我们的视野大为开阔,不仅仅是学*中医,学*养生,在工作生活俱多方面,都会变得轻松。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10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

  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

  *衡针灸创始人——*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衡取得更好的疗效。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二、掌握配穴原则,灵活取穴

  1、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针灸学的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这八句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个字,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启示。

  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性痛症,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见,取穴的先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2、循经选穴的原则临症选穴配伍,朱宝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穴”的原则,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穴,这些穴位是经络之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见。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变的咳嗽取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取穴法等多种取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

  3、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选取患部经脉循行所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

  4、灵活补泻,辨证施治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刺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得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大三类,即轻补、大补、*补、轻泻、大泻、*泻、*补*泻等七法。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止痛后,改用*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3)

——幼师跟岗培训心得体会6篇

  此次跟岗培训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能与专家对话,能与同行交流,能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教师培训有效。这次参加“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真是值得。 教授们一场场精彩的教学,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就如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回味无穷。再回过头对照自己的教学经历,感到差距大,我们教师占据整个课堂,生怕孩子学不好,总是舍不得放手,在课堂上给孩子的时间少,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结果是教师累,孩子收获少,孩子学*的主动性还受到了限制。

  这次“国培计划”跟岗培训,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了思想,打动了内心。每时每刻、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这次培训来得及时,来得实在,觉得受益非浅,深受启迪。

  终身学*是动力

  教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终身学*的'理念。

  教学活动两关注

  一节好的教学活动,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教学活动,要做到两个关注:

  一是:关注孩子,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是一节成功教学活动的必要基础。

  二是:关注教学:抓住教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教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孩子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乐学、爱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教学活动,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说实话,我们*时只是考虑如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成,而无暇顾及其它,很少有时间有机会来进行这样系统的理论学*,久而久之,使自己曾经对教育的追求和理想逐渐消失了,但通过这次培训学*,听了专家、教授、名师们的讲座之后,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不仅不能丢掉专业知识,更要进一步的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心底里信服老师,我想只要自己认真刻苦钻研,脚踏实地,不断、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享受教育的幸福感,通过不断的学*,不断的提高来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梦想在教育的舞台上徜徉,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老师!

  通过学*,我才知道,我们一天不学*,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的思想,制定学*计划,不断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使自己永远充实。我要扎扎实实地学*,每年要看两本杂志,虚心地向专家、同行学*,使自己不断上进,成为学识渊博、教学理论丰富的骨干教师。积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次骨干教师岗位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水*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首先教师应树立新的师幼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幼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等、民主、合作关系。其二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熟悉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观察察水*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注重个体差异。

  我们要真正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活动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观摩活动中,我们要以*常的心态组织孩子活动,让各种不同发展水*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要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动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中尊重幼儿发展水*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

  三、教师应注重综合性和课程的整合。

  儿童的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就像杜威所说的:“出现在儿童世界里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的,儿童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结构来分门别类,而且儿童也并不足分门别类地去感受、去认识他所经历到的事物。分科课程与儿童生活的统一性是冲突的。”因此,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应是综合的,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迁移。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各领域的知识进行活动设计,力求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经验。

  四、教师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是独立人格的人,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孩子,*等地对待孩子。对孩子说话的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五、教师要学会终身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的意识,把不断学*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应把学*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前儿童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资源和学*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要秉承终身学*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总之,这次学*,收获很多,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我来自于xx省xx幼师学院,面临毕业到来的时候,我在本市的一所幼儿园实*了一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然很简短,可是收获却甚多,心中萌生了许多感触。

  在这一个月里,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实*生活带很多启发性的思维。在校时总会以为当一位幼儿老师肯定很好玩,很轻松,但来到这里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想要当好一名好的幼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着带课老师给孩子门上课,我认真的学*她的上课方式和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即使这样,我还是遇到了很多在校期间没有学过的,毕竟试教和正式的时候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听课了之后我开始讲课,孩子们还是如我想象中一样,乱成一团,根本不听我讲课,后来我用小组比赛来管他们的纪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还可以为课堂带来一些活力。慢慢发现,孩子们开始接受我喜欢我,这是让我兴的一件事了。我才发现,原来对待孩子真的是要非常的用心,给他们多一点的关爱,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你。

  组织了幼儿园艺术节,我带着班里的小朋友们安排节目,虽然我在实*期间很忙碌,但感觉到很充实。同时也明白了一件事,要做个好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有其他课外知识,这样才可以让你的学生在和你闹在一起之外还能尊敬你。这个时候才知道,其实幼师还是很好当的,只要你用正心态去对待。就在这样忙碌的实*生活里,一个月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个月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是见证我这样一个全新的成长。使我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就是这样无情,头也不回的流逝掉,是的,谁都不愿意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走一点一点的成长。而曾经的纯真也随着风雨的磨灭转变得成熟。也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每经历过一次,收获就多一些,成长也就又迈进一步。

  物星转移,新的一年来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关心事实政治,努力不懈的提高政治理论水*和政治思想觉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最后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认真学*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水*和潜力。

  在实*工作中我能吃苦,以群众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迟到、不早退,坚持出满勤,服从领导分配,在不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服从领导分配,不计个人得失,用心参加各项活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除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能服从领导分配,帮忙学校做好工资调级工作。工资调级任务急,工作量大,一点也不能出差错,我能认真核查,仔细查对,保证了工资调级的顺利完成,受到学校领导的赞扬。

  这一年期间,我分别担任大班老师工作,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制定教养工作计划,协调班级工作,管理好班级财务,作好家长的联导沟通工作,担任各科教学时,以幼儿为主体,不断提高教学潜力用心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创造适合幼儿操作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幼儿并为他们所喜欢的学*资料,注重幼儿个性与语言的发展,用心参加教研活动,认真观察、学*和借鉴好的教学形式,逐渐改变老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幼儿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幼儿为主体,给幼儿自由发展与想象的空间。我以新《纲要》为指导,认真完成教学活动,坚持超周备课,写好效果检查,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得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能做到言传身教,作孩子的楷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传授他们知识,在生活中关心他们饮食起居,在日常生活我注观察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做到对每一个幼儿的状况心中有数,个特别是对相对较差、性格特殊或比较调皮的幼儿,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余鹏飞小朋友刚转入我班,由于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他变沉默了,对老师和小朋友表现得不亲*,象一个长满刺的小刺猬,谁碰他他就扎谁,爱期负小朋友。应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亲*他,消除他的陌生感,鼓励小朋友主动与他交往,对他爱犯的小毛病批评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多表扬,活动时尽量鼓励他多发言,如他不愿意也不强求,慢慢地他开始转变了,对待老师和小朋友不再拒绝,此刻他已逐渐地融入班级这个大群众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徐天益小朋友不爱说话,我就经常找她谈心,聊她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她大胆与小朋友交往,此刻她进步多了,能主动找老师说话,与小朋友交流了。要对幼儿实施完整的教育,家长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也更需要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开学时,我们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计划及要求。家访中,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内的生活状况,共同商讨育儿方法,有针对性的密切配合。家长开放活动中,认真准备教育活动,让家长看到幼儿的状况,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水*,对家长提出有益推荐我用心采纳,家长提出意见我虚心的理解,家长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支持和满意,为此,在本次家园联系表问卷调查中,家长对我们工作满意率达100%,徐天益小朋友的家长说:“我们对幼儿园的老师表示感谢,她们教会了徐天益许多知识,帮忙徐天益培养好*惯”潘宋义小朋友的家长说:“自从把潘宋义转到钟家村幼儿园,我们觉得他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在家里爱说爱笑,也爱找小朋友玩了”付哲小朋友的家长说:“小孩交给你们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家长十分放心,感谢老师对小孩的培养”家长们的话言句句都倾注了对我的信任,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1)我园领导始终把安全防护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在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中,有幼儿园安全检查领导检查组织机构,幼儿园各部门安全组织机构。做到职责分解到具体的人,不断增强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坚持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班级做好每周两次教育及记录,园级做好每周一次教育与记录并每月五号前上报学区一份综治汇报表。此外透过**下讲话、社会与健康活动教育、谈话活动及教职工大会经常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发现问题及时整顿,把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我园重视卫生保健工作。因它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保教质量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经验丰富的蔡延茹兼职保健员负责下,期初制定保健计划,重新建立各种表、册、卡,如:建立新生免疫内卡、晨检记录和全日观察册等。组织幼儿配合保健站做好体检和龋齿保健工作。对全园幼儿测身长、体重及对中、大班测视力并进行评价。每月持续与保健站联系,汇报幼儿的疾病状况。

  为了更好的投身于幼教改革中去,我认真学*新《纲要》,写好读书笔记,学*幼儿教育新观念,结合我国十五科研课题,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在活动中我还注意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学**惯和兴趣的培养,为培养幼儿自信开朗,愿意交往合作的性格,我尝试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以群众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参加,让每个孩子都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水*上得到发展,满足他们自信心的需要,活动得到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参加了市教研活动及金华地区的教研活动,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对我受益非浅。

  在工作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知识的不足,于是我克服工作繁忙、家庭负担重的困难,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大专的学*,已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水*更好的工作。20xx年来,在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忙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我取得了必须的成绩,设计的教学活动“美丽的树叶”获市三等奖,主题活动“玩纸板”获市区域活动优质课评比三等奖,美术作品“国粹”获市校园文化艺术节教师绘画比赛二等奖。在指导的幼儿当中,蔡诗思小朋友在市讲故事比赛中获三等奖,朱紫忆小朋友获市艺术节幼儿现场做画评比二等奖。指导的七名幼儿参加全国“素质杯”幼儿绘画比赛银杯奖四名、铜杯奖三名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热爱自己的职业,始终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天,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却在幼教这块广阔的土地上以一个主人翁的精神默默的耕耘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一年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加强理论学*,更加用心的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更好的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

  又一个月的跟岗学*生活匆匆而过,回首这个月的学*,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师基本功(简笔画)考核、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在这短短一个月的学*中,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本月参加各项活动的一点心得体会。

  实小幼儿园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们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师们的整体素质,举行了教师基本功(简笔画)考核。这次的比赛,不仅给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也树立了自信心,大家在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中进步。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能增强教师比、学、帮的意识,调动教师们不断学*,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通过基本功比赛,呈现出一个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12月中旬实小幼儿园举行了亲子运动会,每个幼儿与家长都参加了两个以上的项目,每个项目都兼具趣味性、竞赛性,深受幼儿、家长的喜爱。小朋友们为了给班级增光,个个奋勇争先,使出全身解数,运动场上呐喊声、助威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大家全神贯注的神态以及获胜后的喜悦,构成了一片欢乐的景象,冲淡了冬季带来的阵阵寒意。

  实小幼儿园十分注重幼儿的户外活动,老师每天都能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充足并力求户外活动丰富多彩,如在玩垫上游戏时,老师一会儿让幼儿学*毛毛虫爬,一会儿玩螃蟹走、一会儿再玩侧滚翻。活动中老师极具亲和力,和幼儿玩成一片。户外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孩子们体质的增强,而且培养了他们锻炼的兴趣与*惯。

  总之,我看到的是实小幼儿园上下团结一心,共同为了一个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奋斗着,这种凝聚力是伟大的,我将在这种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凝聚力指引下,更好地继续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刘海辉教师工作室跟岗学*活动,领会了作为优秀一线教师的魅力,就是在于对工作的热诚和对孩子的负责!其中在刘海辉老师的班级管理这一方面本人感触颇多,因此有如下的感想: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块基地进行的。班级的管理水*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在工作实践中,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六个字——热爱、严格、周到。

  一、热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热爱”二字。一是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应该注意这种氛围的创设。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感依恋越强烈,这就要求班级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与此同时,老师着重创设心理环境,和孩子们*距离的接触,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童心,以此拉*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很快会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亲*上,如拉拉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宝宝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接受。除了动作,他们还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与爱,当大家说到母亲节时,孩子们会说“老师,祝你母亲节快乐”;当老师爬上窗户擦玻璃时,总会听到“老师,小心点”;当不小心撞了椅角,孩子们会投来关心的眼光“老师,你没事吧?”。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教师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另外,老师事事关注、事事细心:如教学活动时,从教态到语气都应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教学活动后,主动亲*、爱抚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既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等一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二、严格:刘老师能做到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幼教法规和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对幼儿常规严格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惯、学**惯和行为*惯上。因此,在常规管理上做到严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三位老师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在一个班集体中,三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孩子能开心的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说再见;喝水、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回自己的书包等等。

  三、周到: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刘老师做到了热情周到、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选择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但在实际工作中,同行都知道: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每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刘老师的班级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刘老师就是这样的一名幼儿园优秀教师!

  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发展成为一名幼儿心目中的优秀教师!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4)

——教师跟岗学*心得体会6篇

  跟岗学*行将结束,回望和黄老师以及4位伙伴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感触良多。大家在这14天里从陌生到无话不谈,从独自备课到小组研讨。彼此之间的隔膜在逐渐消弭,笑声总是充盈在我们的饭桌、、工作室,甚至开车走在马路上都是欢乐满车。快乐的背后也蕴藏着我们艰苦的努力,14天的学*任务绝不轻松。在即将告别华附的今天,我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进步了,内心里对教学的理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黄老师对我们的'培训是全方位的。从研究报告到做课题各环节的详细介绍,从教学案例的撰写到评课的多维度思考,几乎涵盖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整个培训中,黄老师一直给予我帮助,无论在上课、写文章还是做课题,都作出了精辟的点评,这不仅鼓舞了我的信心,还为我树立了榜样。

  再者,在同学们身上我也获益良多。和众多教学能人一起同吃住、共研讨,自然不会空手而归。每天聚在一起上课、评课、听讲座。下班了、夜深了,依然挑灯奋战。晚睡早起成了每天的固定模式,心里不禁感叹这次跟岗学*比*时上班都累。好钢就要重锤砸,想做好钢就要经得起这样的敲打,虽然被敲打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如果是热爱教学、喜欢学生的老师,自然会在其中找到乐趣。只要坚持走下去,相信大家都能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块好钢。

  在工作室里,我学到的远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黄老师和同学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同时,跟岗学*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教学应如何去走。

  总之,“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教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从十一月十七日到三十日,我非常荣幸受到广东省中小学工作室主持人黄德初老师在语文教学专业方面地精心指导。在这半个月的跟岗培训活动中,我每天按时到位,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并且不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改善的方法。不管是从语文专业方面还是生活处事方面,深受敬爱的黄老师和几位优秀的同仁的启发,真的是受益匪浅。

  跟岗期间,黄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并且十分有意义的学*活动。我们先后拜听了华师附中几位老师的精彩课堂。通过听课,使我耳目一新,深深认识到了自己以前那种传统落后的上课方式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堂是常生态的课堂,真实自然。每一堂最大的亮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且勇于质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听课几位同仁们赞叹不已。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旁边只是恰到好处的引导,虽然这个教学理念在已经教育界提倡了很久,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学校恐怕不多,华附的课堂能形成这样的常态,真不愧是广东省教育界“领头羊”!

  随后我们又观看了我们的导师黄德初老师的课堂实录视频。黄老师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堂课,黄老师不单教会学生品诗,而且还教学会了学生当场作诗。在课堂上黄老师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超强的课堂引导能力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名师的风采!观看课堂视频后,黄老师又给我们作了精彩地讲座,其中有些观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面,比如说在课堂老师要转换角色,由一个编剧导演的角色变成一个善于聆听和欣赏学生的观众,一堂课的真正精彩之处不是老师的精彩呈现而是让学生遇见最美的自己!这些话如醍醐灌顶,将指引着我以后的教学!

  在这期间,黄老师带领我们前往深圳市新安中学拜见知名语文专家吴泓老师。吴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就语文教改实验给我们开了专题讲座。吴老师自20xx年始在高中进行语文教改实验。连续10多年来,他在高一、高二阶段很少让学生做教材上的练*题和其他教辅资料上的练*,到后来,干脆离开教科书而独立进行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尽管不做题、不读教科书,但通过参加普通的高考和以教科书为主要考查范围的区语文统考,学生的语文素养却越来越得到认可,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证明。吴老师针对中学语文传统课堂教学呈现的弊端如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写作内容肤浅苍白、空洞无物,进行大胆的改革。在他的课堂上,学生通过网络阅读,竟完完全全沉浸在一种自主自愿的、自由愉悦的、充满着思维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过程之中;更让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提问、自我思考、自由表达。真是精彩至极!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还有幸拜听了几位大学教授以及前辈的讲座,他们的讲座可谓是百花齐放,各具风采。从陈建伟教授那里,我明白了小组合作学*的重要性;从华附前科组长邹老师那里,我知道了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有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热情外,还需具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善用各种资源来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并使其理论化,这真戳中了我的软肋,作为一名老师不应该只是一味埋头教书改作业,还真应该把自己在工作中体会到的发现的东西提炼出来,让知识找到一种理论的支撑,让自己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会不断地成长进步。我们的理论导师陈少华教授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给我们的课题研究作了精心的指导。然后我们几位同仁又来到的韶关市曲仁中学和该校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我认真吸取同仁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并且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对我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磨练。

  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回顾自己的听课笔记和自己随笔写下的感受,感觉到肩上的单子越来越重了,自己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时代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推动知识的进步,我们只有成为一个终身学*的人,才能不被社会淘汰,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如此,在学*的道路上走在前面。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跟岗学*心得体会:成长中的`一抹阳光。

  初冬,文化气息浓厚的**,已是诗情画意。窗外,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一路惊艳了我们的双眼,浪漫着每一根心弦。今天,是跟岗学*的第四天,我们继续前往盛载着百年育人的历史名校——**西街小学,参加**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研讨活动。

  ***小学的**老师,展示了一年级《比尾巴》的语文课例。

  《比尾巴》是一篇儿歌。在这一节低年段阅读教学中,曹老师抓住了问句的指导,运用一问一答的朗读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问句表达的上扬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为了激发学生学*的热情,曹老师把随文识字教学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了凸显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曹老师在拓展课外知识时,引导学生通过可视化策略,从生活中了解其他的动物尾巴特点,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学*空间。

  乔老师一节三年级的《卧薪尝胆》课例,干脆利落,清清爽爽。她先由课题切入,运用提问质疑策略,让学生质疑课题,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唤起学生对故事的阅读期待。

  教学过程中,乔老师运用词串策略,抓住文中关键词,且创设情境对比,让学生了解感受越王勾践在吴国所受的屈辱和决心。运用紧扣课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使学生不仅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而且知道了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到勾践发愤图强的意志与精神,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紧随着,再进行朗读指导,课文的重点突破便水到渠成了。

  研讨课例前,两位老师各自做出了教学反思。**老师认为自己关注书写指导的时间不够;而乔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未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总是“扶”着学生在走,提出该如何适时放手的疑惑。

  为了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成长,语文工作室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处理文本的方法。

  这次研讨活动,也迎来了特邀嘉宾——区小语教研员**老师。她肯定了两位老师处理文本的成熟和巧妙,赞赏了年轻教师的成长与能力息息相关。**老师认为,低年段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认好字、读好书、写好字。把三者结合在一起,作为课堂的教学核心。**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意识高,但指导问句、让学生体会问句时语气上扬后还不够,需要扬上去,像是在向别人发问才行;随文识字的意识不错,但识字的时间不够,不能一闪而过。识字教学,视“识”字的程度。生字词,离开了拼音依然会读;生字词,离开情境依然会认词。乔老师突破不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主要是被关键词困住了。关键词的引出,是捋清课文内容脉络的要点,但只要稍微做出了关键词迟出的调整,便能让学生自主学*。讲故事方法的处理,先从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上,给学生铺上台阶,再结合故事的重点段,便能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讲出故事。“卧薪尝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坚持不懈的理解上;学完课文后再谈理解,就深刻了。

  在这次地气十足的研讨活动中,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且极致激发了我们不断立足课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新型课堂、展现新面貌的热情和勇气!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市特级教师***的讲座——《支持儿童选项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她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们都忘了时间。她是**市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排球裁判员、**省体育器材选用鉴定专家、**市第三届体育学科带头人。

  她说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队伍必须全面发展,就要抓四个关键词:师德、专业、科研能力和交往。**走进北京大学时说过,教师强,教育强;教育强,*强。如果我们不努力就会落后,落后就会落伍,落伍就会被淘汰。我们作为教师的引领者,就必须要奋进。

  选择是尊重,是人际交往的*等和谐;选择是自主,是个人成长的自我实现;选择是支持,是相互成就的助推融合。选择是智慧,是以心育人的情智导航。

  特别感谢**西街小学**校长,为我们精心安排如此受益的课堂和讲座。

  首先是来自课堂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和谐融洽、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教师的课堂准备充分,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大气、出口成章,教师点评时的精炼到位、恰到好处点拨与引导,使课堂流程自然顺畅。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有素以及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认可与回报。反观自己学校,虽说轰轰烈烈的“三步七环节: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但总感觉到语文课被模式化僵硬化,很难上出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正如学员来自一中的刘丹所说,我们应该将这种久违了的氛围带回去,辐射和感染自己的同事与学生。

  其次是来自八中语文组那种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研氛围,特别是评课氛围。下午评课,虽然任务只要评上午听的两节课,但引申的专业问题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授课者详细介绍教学设计,坦承教学中自身意识到的不足。评课者对课不对人,毫无保留的客观评价无论是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参与教研的老师,不管是对八中本校的老师还是我们这些有幸参与观摩的外校学员,收获都是很大的。特别是主持人、评课者之间大多以昵称、绰号或名字互称,更可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的和睦与亲切,这种感觉令我羡慕。特别是对我这种评课喜欢讲直话讲真话的人来说,我找到了自信与勇气,我以后将秉承“对课不对人”的原则参与自己学校的评课,我相信,不管是对自己还是被评者都大有益处。好期待明天能听到名师傅老师的精彩一课!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跟岗学*心得体会(精选41篇),欢迎大家分享。

  20xx年秋,我们有幸来到了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参加为期一年的跟岗学*,当我们一行四人风尘仆仆的来到学校,就得到了校领导热情地招待和妥善地安排,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这期间施州民族小学各位领导及指导老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与名师*距离交流学*的机会,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骨干老师。

  通过一个学期观摩课堂教学实践,聆听专家点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听课、上课、交流、研讨……拨开了我在教学中的种种困惑,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大量的补充。想我在课堂上,往往是自己口若悬河、喋喋不休讲个不停,不愿放手,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不能做到有扶有放,所以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到学*中来,他们只是慑于我的权威,学*积极性也可想而知了。

  这期间,我听了不同级不同学科的“课内比教学”展示课,听了四级年级组老师们的很多常规课。她们的课从不墨守成规,老师们亲切的教态、流畅的语言表达、巧妙的教学设计、新型的教学理念、高效的教学效果,无不给我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常规课都体现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体现了“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常常思考:除了城乡的差别,同样是老师,教学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通过这一个学期的“观”“听”悟”,我明白了,我缺少的是老师的那种学*和反思的精神。

  施州民族小学小学教师的教研这一块可是最扎实的,并不是纸上谈兵,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做到了教研常规化。教研活动,人人参与,教研活动方式是“研”“学”“用”三位一体。备课方式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发挥每一个老师的智慧,备课做到了个人初备、集体精备、个性修改、互补深化。

  教研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先上原味的“诊断课”,课后经过自我诊断和同伴诊断及专家点评,进行教学策略的修正,再上提高课,备课组成员对课堂的哪些环节体现了高效,哪些环节有待改进进行激烈的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在研讨中涌现出智慧的火花,教研氛围浓厚,教师们形成一种凝聚力,和谐奋进。

  在这样的教学对比方式下,使我感触到自身课堂教学中最本源的东西,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每天听课、评课、交流、探讨,各位老师的发言,专家精辟的点评,给了我很多的触动和启发。我想:“只有不断上课,不断反思自己,不断修整,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得到不断完善”。

  一个学期的跟岗学*,感觉很累,收获颇丰,感受深刻。我将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念,经验带回学校,发挥辐射作用。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本书”,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就是品读这些书的人,读书不难,然而,怎样读懂这些书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所以只有坚持不断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之愿学、乐学,才能做一名在教学上有自己特色的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记20xx年教师跟岗培训20xx年10月23日,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呼和浩特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室跟岗培训学*。这次跟岗学*,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幸运是遇到名师张颖慧,她学识渊博,她人品谦逊,她*易*人。在她带领下,我们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成为一个亲密和谐的学*大家庭,在跟岗学*中,大家认真听课,坦诚评课,互相切磋教学技艺,认真准备说课,互相交流听课心得、书写教学反思,碰撞智慧火花。在紧张忙碌的学*生活中,建立了一种坦诚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我从中了解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走出了迷茫。给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一条新的阳光道,认识到只有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今后前进的目标,学以致用,我将在这里学到新知识尽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努力学*同行们的学*态度,求知精神,协助能力,加强学*,让跟岗学*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发光。

  培训时间是有限的,但我所得到的是无限的,相信今天的收获,会在不久的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5)

——跟岗研修心得体会 (菁华6篇)

  为期20天的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即将落下帷幕。在揭东的这20天,无论在生活上、工作上、学*上都得到了导师和同学的周密的照顾,每一天都过得很愉快充实,颇有收获。

  这次培训,通过上课、听课、评课,读书、讨论、做博客,反思、听讲座、做课题等等活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不足,促进了思考,激发了研究。

  通过这次培训,通过和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比较,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需要学*需要努力需要改进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实施已经有七年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是教育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然而在这次培训中看到,80%的.教师仍然固守教师本位的观念,教学的内容、方法等都是由教师预设好的,甚至有些教师包括本人还偏爱“满堂灌”的方式。因为这种课堂容量大,操作容易,尤其适合高三的应试教学。有些教师认为,只要高考不变,教学理念就难以发生根本改变,因为老方法老方式似乎对高考更管用。

  事实上,心理学和学*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如果只立足于自己的教的过程,关注的就是自己的讲授,不管或少管学生的学情。我们深知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每个问题都讲得明白、清楚,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同一个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即使教师讲明白了,学生也不一定就能接受,接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有效率流失。久而久之,学生厌倦产生,课堂上的精力流失,从而学生讨厌单一的教法,导致情感流失。20xx年兖州一中杜金山校长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两率”调查,结果是课堂精力流失率高达38%,高效学*率不到50%。杜校长说:“校园飞来一只鸟,几乎全校教学都知道,稍有风吹草动,学生的目光唰一下就飘走了,精力流失大高了。”患了感冒的老师课堂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老师嗓子不舒服就会少讲,很多学生最怕老师遇到高兴的事,因为这时老师会滔滔不绝。问题已经很明白,教师少讲才能提高学*效率,教师少干预学生才会学得更好。学生不是等待填塞的机器,他们需要什么,想学什么,应该由他们说了算。所以自己亟待改变的就是观念,要大胆放心地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的时间还给他们,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

  二、 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次跟岗学*听了几个课例,表面上内容很充实,但无论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还是应试的能力,帮助似乎并不很大,甚至有些课连教学的方向和目的都不很明确,课文内容的重点没有得到落实,学生想学或未解的问题没有得到答案。究其原因,就是在备课时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时有悖于课文的重点或学生学*的心理,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虽然我们总说语文课是“遗憾的艺术”,但也不应该让它因为教师的武断和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可以说,一位教师的课讲授的很出色,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这一节课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所以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使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我总是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能完美的表现出来。

  三、 要养成常常反思的*惯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我们常常记得嘱咐学生要学会回顾和小结,可我们自己却常常只教不研,只管天天备新课,不懂回头看看反思反思。这次跟岗学*安排了两节公开课和三次教学反思的作业,在公开课后通过自评和聆听导师、同学的评课,我发现了自己没有意识到或不曾留意到的问题,他们的建议更是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使我在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上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法。所以只有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我的教学反思基本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入手:

  一、知“所得”。一节课(一单元、一本书)教完,无论是预设好的,还是在课堂中生成的,总有或多或少的成功之处,总有所得,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反思:

  1、横向比对,和别人相比我有没有自己的独特领悟和我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2、纵向比对,我的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哪些环节是精彩的,师生都认可并感到愉悦。

  3、偶然小发现,比如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有了新对策;对教材的某些不足不明之处,有了新认识;甚至是对付哪类学生,有了新主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灵光一现的东西,往往是数不胜数的,教学的机智就在其中得到积累。

  二、知“不足”。有得既有失,上完一节课后,自己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那么不足在何处,要有清醒的认识。

  1、教学内容没有落实好,重难点处理的不恰当,这个要反思要改进;

  2、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设计不科学,这个要反思要改进;

  3、与学生的互动存在问题,也要反思要解决,等等。凡是在教学中发现的一切问题,事无巨细,都可成为我们改进完善的目标。

  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学反思要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真真正正的教学行为教学水*的改进与提高上,才会有它现实的意义。20天时间对于长长的教师生涯来说,是十分短暂的,但是如果能将这些意识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不断地学*,持之以恒地实施,我想意义又是十分深远的。今天导师在跟岗学*活动小结时结合他自己的成功经验提到我们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并向我们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我们做一个“会教书”“会写文章”“会做课题”的教师。对我来说,也许不能成为像导师所说的那样优秀的教师,但我觉得只要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教育事业上的有心人,每天前进一小步,就能成就自己人生的一大步。

  小学教师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研修过程中的环节、策略的设计,促进新教师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的转变,对提高教师研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研修心得体会,希望你喜欢!

  学*中,我在网上聆听了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专家教授们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我明白了网上学*的重要和快捷。在研修学*中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

  一、网络研修使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幼儿教育对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需要不断学*,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被时代所淘汰。网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里面有很多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网络研修,使我得到深刻的感悟。

  网络研修,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的讲座,每一专题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使我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同时,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培训中,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学*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学有所用。

  三、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通过学*我深刻领悟了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的观念,我会将自己的爱全身的融入到幼儿中。在教学中,我会将努力所学教学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四、研修提升了我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认真聆听专题讲座,我进一步懂得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我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我在上课前根据本班的幼儿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发现、讨论、明确的过程来备课。

  五、通过网络培训的学*让我懂得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幼儿。

  除此之外我还明白,人生没有捷径,教学亦如此。研修让我看清楚了其中的差距,鞭策我不断的努力。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做得到。

  六、通过学*,学会了交流。

  在*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中,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研修,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提高,真是感受颇深,更显终生学*的重要性。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研修时间虽说短暂,但给我的影响却很深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实践,不断探索,向着教育的理想境界灿然前行。

  我不仅认真地观看了视频教学课程,也认真地听取了专家、同仁对研修内容的探讨,其中有很多思想、理念都是值得我学*和借鉴的,特别是一些专家的观点,更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在学*中获益匪浅。可能自己的积累不够丰富,可能自己从教的时间比较短,我觉得自己需要学*的还很多很多。

  感谢远程研修这一个很好的*台。网络时代的来临,为教育拓展了很大的空间,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节约了教师外出培训的资金,又为学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它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同心向往的真真正正的“网上家园”。在这里我的灵魂得到了安歇,我不再浮躁。

  学*,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成长的催化剂,很多*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我也是一名小学教师,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学校,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我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小不点们。本学期,我们数学组结合学校有效教学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主题。

  秦老师和刘老师在低年级实施“口算教学生活化”,孙老师和赵老师在中高年级尝试“估算教学生活化”及学写数学日记,收效显著。通过十几节的课堂教学研讨,我们反复试讲、反复评课,老师对学校主课题的理解思考走向深入,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定位思考,对如何有效教学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1、上课,一般采取三个层次:一是个人自己试讲,备课组全体听课、研修组长参与;二是第二次试讲,研修组全体听课,教导处参与;三是公开课,学校公开课,全体本学科老师、学校领导参与。

  2、评课,首先是个人说课,谈感受;第二是参与听课老师评课,评课的重点围绕课标理念、围绕研究点突破、围绕学生主体参与,所有听课老师必须人人发言;第三是主任点评总结,由听课的领导进行点评。虽然在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体备课、研修活动培养了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唤醒了教师推进新课程的意识,小学数学研修组正在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群体发展。在我们看来,课改与教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下学期,我们还要把教后记只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提高到对实践本身(实践过程)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数学教师的博客,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

  经过一学期的校本教育和其他培训方式、持续教育方式,本人谈校本教育的三个问题。

  一、校本教育的重要性

  校本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深化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本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和水*。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观定》明确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性格和目标:“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指获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而进行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集中在提高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上。”

  教师参与继续教育表示:“其学*目的不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水*,直接为教育服务。”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价值最终通过对学生学*成绩的影响来体现。”

  决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反映实施优质教育服务、直接教育服务、对当前学生学*成绩的影响,继续教育的资料和形式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应该有助于解决中小学当前的问题。

  (二)校本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参与进取心。

  在**教育中受教育的人的主体意识很强,当他没有意识到参加训练是一种需要时,效果会不好。也就是说,如果主体活动不足,就没有主体的发展。

  由于教师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认知结构必须达到水*,向教师揭示的学*者必须是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索、自我解决、不断进取的个人,必须是在意义上具有较强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利用教师的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是参学者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前提。事实上,教师在教育机构和培训中心参与持续教育,参与学者经常抱着“我来理解教育”的被动心理。信息流主要流向“教育家、参学者”。基本上几乎没有“参学者质子”、“参学者参学者”的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流

  校本教育的环境有助于构成教师的主体意识。在训练过程中,第一个教务组在午餐时间不安排上课,分校研修人数少,活动效果可能更好。这样做不仅是明确教师参与的义务和责任,而且是增加教师参与的机会。同时,校本教育主题集中在学校的问题上,与目前的教育及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师的经验和问题更容易受到重视和关注,教师的参与进取心更强。更重要的是,校本教育有助于满足不同程度的教师学*需求,教育结果可以直接内部化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能力,可以转化为实际的教育和教学利益,有助于构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机。因此,校本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进取心,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三)校本教育有助于弥补继续教育资源的不足。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不能去高校参加继续教育或参加社会机构的培训,所以校本教育以学校为阵地,交际、内向、发掘潜力,因此,学校、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选择适合需要的资料,有的放箭完成教育任务,是机动灵活的训练方式。

  (四)校本教育有助于学校学*组织建设。

  终身学*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求,必须开展终身学*。在许多社会职业中,教师是最先感受到终身学*必要性的社会工作者之一,学校要以学*型组织的建设理念顺应形势变化。在学*型组织中,“学*不再是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把工作放在一边抽出时间学*。相反,学*是工作的核心,学校是教师学*的场所。因此,要改变过去脱产才能学*的陈旧观念,在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学*,培养自我,充实自己。”“要刺破组织中可以学*的很多团体,才能发展成善于学*的组织。”校本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学*和工作的有机统一激发学*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果的提高体现学*的价值。同时,通过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加强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团结和友谊,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相互激励,学*支持,建立学*型教师小组,促进学校从教师忙于上课、咨询、出题、判断的事务性组织向学*型组织发展。

  二、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组织

  (一)校本培训制度化

  1、教师发展不仅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条件,而且应该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学校要认真规划学校教师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这种计划不能只停留在学校领导层的头脑中,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成为明确具体的计划方案。要成为所有干部、教师的共识,激励学校成员为这个目标奋斗和努力,使各教师能够在其中找到位置和方向。

  2、学校领导要发掘和协调持续教育资源,实施校本教育。

  3、教师参与业务培训提高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的义务,也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学校要把提高教师参与培训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资料,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政策法规创造条件,保障教师继续教育供给的条件。

  4、校本教育制度化:

  (1)校本教育的工作系统,即什么时候、在哪里、什么资料、什么人、什么人参训练、什么要求等,通过制度固定,成为教师群体和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

  (2)对检查评价制度、每学年(或学期),对教师继续教育检查评价实施什么、由谁实施、如何实施、如何处理检查评价结果提出明确要求,使之成为制度。

  (二)、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是校本教育的基础。

  校本教育以学校和教师目前及发展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教育、学*、研究、整合,即即时传达、相互教育相互学*为主要教育方式。

  (三),继续教育活动要有其他培训活动的改善和完善。

  三、校本教育模式

  校本教育的模式要多种多样,把大家放在一起学*,不能称为校本教育。

  1、专题讨论会仪式:

  参与学校研究活动是各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活动不仅是中小学用来改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普遍的措施和手段,而且还要教育教师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将教学、教育、师资有机结合,首先要有提高教师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其次研究资料要主题化、微型化,一次解决好几次一个问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例,首先要采用系统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要素和环节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根据最佳教学原则,通过一次或多次教学活动集中解决一个要素或环节的优化问题。最后,将优化的各要素和链接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2、个别指导仪式:

  个别指导仪式是传统的“指导”教育方式。理解地图的教师一般分为以下类别:一是旨在确立正确的职业信念,掌握教材教学方法,掌握基本教育技术,尽快适应教育教育教育的新员工。第二类是教育能力比较弱的教师,目标是改变教育概念,改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第三类是新调入学校的教师,旨在熟悉学校,尽快融入教育体系和教师群体。第四类是有开发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旨在继承和发扬明宇教师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教育风格及特长。

  3、课题讨论式:

  课题讨论式校本教育是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学*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实践新方法、创造新成果、提高教师精神追求、提高教师教育水*和能力。课题讨论式训练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的唯一途径,最适合促进骨干教师的提升和发展。对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证明:教师成长有两个重要的过渡期。一个是从教育初学者转变为教育能者的时期。二、教育专家转变为学者型教师的时期,教学专家转变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的根本途径是参与教育科学研究。

  4、主题训练仪式:

  比较主题训练仪式和主题讨论仪式,主题研究仪式主要以研究活动的方式进行,目前侧重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专题教育主要以集中进行班级和专题讨论会的方式进行,重点是全局性、通用性、前瞻性、系统性的问题解决,重点是信息交流。这是比较集中的教育活动。专题教育在时间上可以很长很短,可以是一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专题讨论会、持续几个月的计算机学院和英语会话学院。资料中可以针对突出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德建设讨论和报告、新教材、新教育法培训、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研究生课程听课班。指导教师可以是先了解信息或有自己研究成果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外聘的教育干部和专家。

  5、资源共享式:

  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学校的学校建设为很多教师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台,同时我们学校有很多名词和先进的榜样,也是我们很多教师的学*榜样。

  6、学校管理的个别自学方式:

  在学校教师成长的总目标指导下,学校明确规定学*任务,由教师个人实施,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发展。促进教师自学,学校要以教师的内在学*进取心为根本,必要时完善制度、检查、奖惩。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参加月考是一种很好的自学形式。学校要进取地为教师提供个别自学的条件。所以教师可以学*资料,可以学*时间,可以学*场所,可以学*良好的心境。

  20xx年的xx月xx日至8月7日,短短的十余天的时间,却让我这个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19年的“老”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往的多次培训,主讲的口若悬河,听讲的昏昏欲睡,并且晚来早走者、窃窃私语者、借故请假者、不管不问者大有人在。培训结束时交篇东拼西凑的感想便万事大吉了。而本次培训却截然不一样,教师们放弃了暑假的休息时间却毫无怨言,准时到达培训地点,安静认真地观看视频,及时仔细的做好笔记,进取热烈地讨论,精心地钻研课标,争先恐后地完成作业,毫无保留的在线研讨,收获都十分大。

  对于我来说,感受最深的方面是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是否反思,决定了你的课是常年累月原地踏步还是不断提高、逐渐升华;是否反思,决定了你教的学生是考试机器、书呆子还是头脑灵活的高素质人才;是否反思,决定了你是普通教师还是优秀教师直至教育家……

  所以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与时俱进。

  一、反思之数学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当是和谐、XX、*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方式。例如此刻正轰轰烈烈开展的小组合作交流就是很好的方式。教师既是导演—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又是配角—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还是观众—教学活动的评价者。所以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探究学*和合作学*的*惯,提高他们XX思考、创新思维的本事的构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

  (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此刻重“学”;

  (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此刻重“过程”;

  (3)、由过去重“问答”转变为此刻重“对话”;

  (4)由过去重“讲解”转变为此刻重“引导”;

  (5)、由过去重“程式化”转变为此刻重“个性化”;

  (6)由过去重“强记”转变为此刻技能的拓展。

  二、反思之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每节课的必需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历学*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在设计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为学*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备教材、备学生。

  三、反思之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1、商场购物时怎样购物最合算

  2、房贷还款时,怎样计算每个月要还的贷款

  3、买XX中奖的概率有多大

  4、操场的旗杆如何测

  5、怎样设计遮阳板……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劲头定会高涨。学*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当学*了相关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做一名生活的智者,大胆、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仅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反思之发展运算本事

  准确理解有关知识,熟练有关运算的方法、步骤,应当本着先慢后快、先后活的原则。随着运算技能的构成,逐渐简化运算步骤,灵活运用法则、公式。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和*惯。

  五、反思之解应用题本事的培养

  1、挖掘现有素材,应用进行变式改造

  在应用题例题、练*设计时,教师应做到设计梯度合理、难度适宜,坚决舍弃无思维训练价值的题、合理改编很多相似题型,使题目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一题多问、变式训练、改题编题都能较好的发挥现成资源最大效能,促成学生的有效

  2、重视课堂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应用本事

  应用题探究活动即: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适度的空间交流。

  3、把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起来

  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因为数学应用题背景千变万化,有些知识背景的意义不是教师课堂教学所能全部传授的。而对相关知识的不理解,必然阻碍探究活动的进展。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些切实可行的专题调查任务,促使学生参加课外实践。

  4、*时应用题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心理训练

  (1)要细心阅读、认真理解;

  (2)要耐心转换、精心调试;

  (3)要经常回顾、恒心反思。

  六、反思之复*策略

  用教师的集思广益,代替蛮干,帮忙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侧重教法、学法研究,遵循认知规律,力求课堂复*新颖的切入点,并本着“厚基础、强本事”的原则,在适量和优质上做文章,尤其要以探究为核心,淡化知识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着力于学生体验过程,构成必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策略。

  七、反思之测验的作用

  测验过后,首先师生关注的是分数。其实不然,成绩好高兴理所应当;成绩不好便垂头丧气或怒不可遏,却不可取。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错误的根源,把错误当成宝贵的XX。教师要再设计有针对性的练*弥补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要及时整理错题本以便于提高学*效率,“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综上是我这次培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XX年7月19日至12月28日,我有幸在凯里大学参加“国培计划——中西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机会。在这十天的研究中,我听取了10名专家和教授的10多次专题报告,去凯里五中现场参观了一次优质课程,对我的感情很深,刷新了对中学新课程的新认识,意识到新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十天的训练,我觉得每天都很充实。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所以每天都能听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训练中,我更了解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过去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幼稚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太多问题,但在学*一段时间后,我相信还是有收获的。现在我要向各位领导人报告我来学*十天的心情。

  第一,通过训练和学*扩大了知识的视野在以前的化学教育中。

  我没有认真理解新课程的意义和真实性,在教学模式和对教材的处理中,我仍然主要参考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这次学*,我意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认识到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一轮体现了“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看待物质世界的能力,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倡以科学探索为主的多种学*方式,重视化学学*方法的启蒙,提高学生终身学*能力,倡导现代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上,通过这次学*,我们发现中学化学新课程与传统的旧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资料、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以进取的心态应对新课程,不断更新自我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整合现有知识,更要调整自己现有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使自己的教育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新课程对教材的采访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第二,改变原来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谋求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综合学*培养,自主合作探索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程改革的实施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几乎很难独自完成。为此,教师要善于理解其他学科,与其他教师合作,互相配合,同心协力培养学生。将各系、各年级的教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针对时代的挑战,骨干教师的培养路径是一个不容拖延的问题,经过骨干教师的培养探索,在我国思想认识上构成了今后学校长期培养骨干教师的基本工作思想。

  (1)我们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将骨干教育培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以学校教学为主,开展骨干教师培养途径和研究系列活动。

  (3)领导推进积极参与、合理投资、制定研究工作计划、掌握效果等。

  第三,教师要善于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特别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地点是教室。

  但是教师不是课堂技术的机器执行者,而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省者。湖北省研究室刘利老师给我们做了《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的讲座,介绍了“有效教育的途径和原则”,并结合案例生动地介绍了如何找到核心问题。上海市教科院博士给我们做了《走进课堂做研究》的讲座。我发现当一名教师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应该理解数学,学生和教授。发现华中师大朱东明教授的《同课异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老师应该在阅读中反省。此次训练学*充分体现了专家和名师的独特魅力的广泛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专家和名词都有共同的爱好阅读,他们充满智慧和气概的课程正是得益于他们的阅读。阅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充实自我。阅读可以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几乎所有专家在讲课结束前都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让我们感到我的知识贫乏。知道并改正它,以后我努力的方向是每天读书。稍微读一读也行。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和思考。

  第四,课堂、评价课的训练方式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这次训练的形式除了邀请专家、教授给我们进行讲座外。

  还进行了我们教师分组合作、上课、评价课程的训练方式。这种学*方式觉得自己很好!对上课的老师,我从心底感到由衷的感激。他们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要上公开课,给我们学*和讨论,所以要投入很多心思和精力。另外,要努力下课,理解我们的讨论和修改提议,这个过程需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课后请立即评价,趁热打铁的机会,给彼此交流的机会。这种学*方式是最直接的,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容易理解和消化的。让我觉得最有效率总之,通过这次训练,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给我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这次训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我对新的教材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进行了更新。通过这次训练和现场参观,让我有机会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将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自我教育工作,在学校的新课程教育中发挥自我应有的作用。

  在上海小小虎幼稚园为期五天的跟岗培训结束了,这家幼儿园在言语听觉康复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我们温特校决心成为全国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因此上海小小虎幼稚园是我们康复部当之无愧的学*对象。下面是我这五天跟岗观摩之后的一些心得和思考。

  小小虎幼稚园是按学生听觉言语的能力程度分班的,分为启聪、启音、启慧三个年级。启聪段以听觉能力的训练为主,辅以言语语言和认知训练。启音段以言语构音为主,辅以听觉理解和语言表达。启慧段则以语言沟通能力训练为主,在此同时发展学生的社科、艺术、数学能力。三个年级段又根据学生的能力分成不同的班,启聪、启音段均有三个班,启慧段有两个班。也就是小小虎幼稚园的康复部共有三个年级八个层次。

  一个孩子刚入园时经过评估后先进入启聪一班进行基础的听觉察知和分辨训练,然后随着听觉能力的发展到启聪三班,同理慢慢到启音班,最后到启慧班。每个孩子在各班待的时间不定,根据孩子的学*进度来定,完成整个康复过程6—18个月不等。另外每个年级段都有固定的授课老师,成为了三个教研组,启聪教研组、启音教研组和启慧组。我觉得这种分班制度有点像义务教育阶段的分级,每个年级段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这种分班制度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个学生的康复过程,避免了一些班级由于学生能力情况差异过大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我觉得这种分班制度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虽然我们公立学校无法像私立幼儿园在编班、换班那么自由灵活,但可以在开学初的时候就根据学生的能力分班,然后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升班。

  我们跟了三个年级段的四个不同班级,听了四堂主题课和四堂区角课,通过课后和任课老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小小虎幼稚园康复部主题课的教学计划制定是在学音位的.基础上强化认知。而我们学校康复班目前的做法是按着音位来定主题课词语,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声母音位*得顺序,但却因为我们班学生言语能力的差异性过大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在教学上出现了各种困难。而小小虎主题课教学计划的成功原因有两点:

  首先,他们的学生能力水*相当,在教学上较少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其次,学生是先通过认知理解词语再掌握发音,这样能词语的学*和孩子现有的认知水*联系起来,利于学生掌握。这提示我们在设计主题课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多加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选择合适恰当的词语。

  这几天给我收获最大的是他们展示的个训课,小小虎的康复老师在上个训课方面都非常有经验,下面几点是我这几天培训的所得: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6)

——跟岗学*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十几天的跟岗学*生活成为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农大附小特色的校园文化与人文文化,也让我了解到了当前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多模态的教学方法。在这短暂十几天学*生活里,一共听了14节校级常态课,4节区级研讨课,专家讲座及研讨交流8场,共完成跟岗日志6篇。每天观课、议课、听专家讲座和及时做好听课记录反思,与农大附小安排的指导老师及其他的骨干精英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丰富了理念,开阔了视野,感受着农大附小的种子精神和泥土情怀。

  *农业大学附属小学的育人目标是耕读正本,和润于心。诚实负责,合和共进则是全体师生所弘扬的校训。农大附小以"农为本,和达道"构建学校文化,如今"农和文化"气质已经成为学校品牌。农大附小的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办学观念,它不会遗漏学校的任何一个小角落和小柱子,每一处都让人惊讶、让人大开眼界、让人惊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温馨提示;没有现场说教,只有渲染熏陶。这些朴实的句子、惬意的环境时时刻刻在提醒你、鼓励你、引领你。特别是学校的走廊文化,把能够利用的空间变成了学生展示书画手艺特长的*台,简直就是艺术的天堂!

  通过十几天的了解、听课、参加集体备课和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让我看到了这里的老师对工作是那么的执着、认真、负责,那种敬业精神令我感动!这里的班主任工作是一大亮点,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每个班级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注重文化建设,他们能“以人为本”,从“细节”抓起;注重与家长沟通,以“家校互动”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注重给学生学校就是“家”的环境教育,把教室布置的'像家一样温馨;注重从“孩子心灵”入手。教师课堂教学有特色,有创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热烈,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的收放自如、融洽的师生互动,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更让我感受到农大附小教师充满智慧的魅力!

  每听一节课,农大附小的专家名师都会结合这节课进行课例分析,思路清晰,干脆利落,环节紧凑,及时高效。无论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给我今后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一系列的学*培训,提高了我观课研课的能力,认识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合理使用先进技术和运用先进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我们的学*,不应只是被动接受,不应只是“复制式”的再模仿和再延续,而应是结合我们自己学校实际的再发展与再创新;我们知道,也许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这些先进的技术与教学理念,但只要内化于心,我们的课堂,总会有一些东西可以融入,总会有一些理念可以改变,总会有一些能力可以提高!

  三周的跟岗学*培训快要结束了,但真正的培训学*还在今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参加培训的意义,不应仅仅表现在培训所产生的当下的直接的价值,更应有其可持续性影响。我们向专家们学*,向同伴学*,以学促变、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想,我们必须把所学到的,结合我们学校实际,灵活运用,进行有效教学,促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快步发展,从而更好地、直接地服务于我们的学校和学生。

  学*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距20xx年11月19日,我们抵达宜昌市幼儿园,开启“影子园长”跟岗实践活动已经足足一周。

  回顾一周活动,我们深深感受到市幼浓厚的化底蕴和极高的专业水*。这一周的活动丰富,安排紧凑,收获满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园内管理,感受园所化。

  宜昌市幼儿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专业公办幼儿园,也是宜昌市首家省级示范园。她以花园、乐园、能园为办园理念,在环境建设上坚持创建四季花开的花园,在师幼发展上坚持创建乐玩乐育的乐园,在理论上坚持建设多元智能的能园。而在这一周的园内跟岗中,我也深深感受到这一办园理念。

  1、开班仪式

  我们的跟岗活动随着开班仪式正式启动了。首先余宏丽园长发表了讲话,向我们介绍了市幼的办园理念及园所情况,并希望我们能不虚此行、学有所获。随后,张主任介绍了本次跟岗活动的相关具体安排。除此之外,我们还与指导老师签订了《带教协议》和《培训安全责任书》,不禁感叹市幼工作之严谨,态度之认真。

  2、升旗活动

  《歌唱祖国》的歌声响起,园领导邀请我们参加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随着**声,*冉冉升起。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在孩子们小小的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班级活动

  首先,观摩了两位青年教师围绕《生态小公民》绘本所展开的两节环保活动《制作再生纸》和《垃圾分类我最行》,两位老师教态亲切,活动中孩子们十分感兴趣。活动后,马上进行了磨议,老师们指出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马上给出解决方法。同行的“影子园长”们不禁都感叹市幼老师们的专业素质之强,办事效率之高。其次,我在指导老师李艳萍老师的带领下,到大四班,他们正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李老师向我介绍了市幼所研究的户外自主游戏的题以及游戏中孩子如何自主的去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游戏以及合作游戏。最后,参加大五班的秋游活动,在公园里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观察芦苇、虫子,分享零食。我不禁思考,现在我们常常为了孩子的安全问题,不敢带孩子外出,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太多孩子与同伴一起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好机会。在秋游活动结束时,老师利用契机还进行了“交通安全应急演练”,我在心中暗暗感叹道,老师聪明的抓住了一切教育契机,实景演练更加给孩子们加深印象。

  4、集中培训,经验总结分享。

  一周内,市幼的王波老师和余医生分别进行了“家园共育”和“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专题培训。培训中,两位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市幼是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培训结束后,体会到市幼之所以各项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因为他们各项工作都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和工作体系,同时也离不开各个工作岗位的分工合作、精诚团结。

  二、参观他园,探寻他人之长处。

  本周我们共参观了8所幼儿园,看到了不同的园所环境,(fsir)也感受到了不同的园所化。

  11月20日,我们在余园长的带领下到了她所督导的三所高新区幼儿园。这是三所小区内的幼儿园,场地都有限,幼儿园面积也都不大,但仍然都是在努力办学,努力完善各方面设施,对于余园长所提出的意见也是积极听取,尽力改善。

  11月22日,在余园长的带领下我们随车首先到了白洋幼儿园和四零四幼儿园。这是两所农村幼儿园,非常贴*我们“影子园长”们所处的环境。这两所幼儿园园所虽然硬设施相对欠缺,但园内老师也是在努力改善。其中,白洋幼儿园以户外自制玩具为特色,各种竹制的玩具让参观的老师们都感到新奇,可见园所的老师们是多么的费心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创设条。四零四幼儿园是一所老幼儿园,园所环境比较老旧,但老师们的精神风貌却值得我们学*。回程中,我们又到了一所伍家岗区的东辰心语幼儿园,这是一所新园,由香港大风车教育集团创办,园所环境优美,各个硬设施和前两所幼儿园形成鲜明对比。走过这三所园,我想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句话,是啊,不论幼儿园条的好坏,收费的多少,老师们为孩子的那颗心是永远不变的。

  11月2日,我们参加了“荆州——宜昌两地名师工作室户外游戏现场研讨”。首先,到荆州实验幼儿园,小小的大门里面确实孩子们大大的乐园,大家都用“震撼”二字形容眼前所看见的情景。所有的孩子都在园区内的“*衡园”、“攀爬园”、“拓展园”、“野趣园”中进行户外自主游戏,他们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身体各项机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参观结束后,由赵薇园长进行了经验的交流分享,余宏丽园长也就余宏丽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进行了现场分享。结束了荆州的活动,我们到宜昌猇亭区教育幼儿园,他们主要研修交流的是以体能大循环和户外自主游戏为特色的活动。我们观摩了孩子们的球操、体能大循环和自主游戏的活动,孩子们一张张笑脸伴随着汗水也愈发的灿烂,孩子们的体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走跑攀爬跳钻等各项技能也熟练掌握。走过这两所园,不禁反思,我们自身在户外活动的开展中是不是真正有效的,户外游戏的开展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孩子们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一周的跟岗实践活动已经结束,看到很多,反思很多,收获到的也很多,满心期待第二周的跟岗活动的到,相信在第二周里也能随市幼的老师们学*到更多。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跟岗学*期间,我自觉地遵守跟岗所在学校及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认真完成跟岗规定的各项任务。在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的成员通力合作,不仅在梁锦枝小学上课、备课、研课、讨论,还为罗顺中心小学送了两节优质的课例。扩大我们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吸收了罗顺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等,为我们工作室以后能更快的发展成为一支优秀的队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跟岗,也使自己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和拓展了学科专业知识,使自己能将理论、知识、技术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提高自己教学的实效性,促使自己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这次培训,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研课、讨论、反思等等活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不足,促进了思考,激发了研究。并懂得了一节优质课一般要具备如下的标学*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数学学科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生、重难点要突破,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通过这次培训,我和工作室的学员通过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手段等的比较,以及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比较,我收获了许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懂得在教学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实施已经有七年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是教育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教学的内容、方法等都是由教师预设好的,甚至有些教师包括本人还偏爱“满堂灌”的方式。事实上,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如果只立足于自己的教的过程,关注的就是自己的讲授,不管或少管学生的学情。我们深知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每个问题都讲得明白、清楚,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同一个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即使教师讲明白了,学生也不一定就能接受,接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有效率流失。久而久之,学生厌倦产生,课堂上的精力流失,从而学生讨厌单一的教法,导致情感流失。教师少讲才能提高学*效率,教师少干预学生才会学得更好。要大胆放心地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的时间还给他们,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根本理念。

  二、懂得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可以说,一位教师的课讲授的很出色,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这一节课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所以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使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

  三、懂得精诚合作,也缔结友情

  这次跟岗学*,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收获,更幸运的是我们和杨校长和工作室全体学员组成了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庭,大家合作学*、共同成长,生活上互相照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个工作室里,大家都很认真、努力,交流沟通非常融洽,让我感受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力量。在跟岗期间,无论轮到那位学员上课,无论是在工作室所在学校上课,还是到其他学校交流,我们都精诚合作,群策群力,有的帮忙查找资料,有的帮忙准备教具学具,有的帮忙修改学案,有的帮忙制作课件,大家团结一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从各位学员身上,我同样学到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想起全体学员的团结合作和互帮互助,我心中就会涌起一股股暖流。在前进的道路上,我想我不会孤单。

  四、感恩机遇,展望未来

  我们的工作室主持人杨校长待人真诚、*易*人,令我们感到可亲又可敬,她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令我们深受感动,倍觉温暖。为了让我们不虚此行,杨老师精心准备每一项工作,她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样深深地折服了我们。学*期间,我们还得到了罗顺中心小学领导关怀和指导,我们非常感激!

  这次的跟岗学*,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层面。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希望我们工作室的道路越走越好,成为一支优秀的小团队。

  为期一个月的教师异地跟岗学*即将落下帷幕。虽然学*培训时间只是短暂的一个月,但每一天都过得很愉快充实,颇有收获。

  这次培训学*,通过听课、评课、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活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不足,促进了思考,激发了研究。通过这次培训,与曲靖市附二小的教育教学条件和其他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相比,深深体会到自己离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需要学*的地方。

  一、我的收获

  1、文化氛围。这是从一踏进曲靖附二小就留下的,踏过一块块砖石,登上一台台阶梯,走进一个个楼层,那“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三教九流”无不透露着古朴的书香气息,可能连那些花草都沾了不少书香之气。这样的一所学校,她所培养的老师和培育的学生还有什么可置疑的呢?

  2、班级管理。“种籽中队”——这是我这次所跟班级二年级(3)班的中队名称。“种籽中队”,这些孩子不正像一颗颗种籽吗?将在附二小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寓意不可谓不深不远。走进班级,入眼的是种籽中队的班级文

  化建设:“每月养成一个好*惯”“种籽班的约定”“种子爱心公益启程了”“寻找种籽班的小贵族”“星星知我行”,既管理了学生,又发展了学生。更惊叹于种籽中队的社团活动,充分展现了种籽班“人人不同,人人精彩”的班级口号。短短几天,对于黄雪梅老师对这个班的班级管理,我只能是知其一隅,更完整,更精细的班级管理正等待着我继续反思,继续创新。

  3、课堂教学。很荣幸这次跟上了二年级(3)班的班主任黄雪梅老师,不说她这些年来所获得的荣誉,单这一个月她给我带来的课堂教学就让我受益匪浅。生字词语,她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趣味教学;课文理解,以读为主,读以感情为基调,有了准确地感情基调,学生才是真正的读懂课文;写字教学,一笔一划的指导,惊叹于他们那整齐规划的汉语拼音作业本??仅仅几天的时间,让我感受到黄老师过去一年来对班级的精细管理,自身多年来自我学*积累的扎实教学基本功。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份对教育的执着,对自我的提升,值得我们敬佩学*!

  二、我的思考

  1、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教育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学*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每个问题都讲得清楚、明白,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把同一个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即使教师讲明白了,学生也不一定就能接受,接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流失。所以,要大胆放心地把学*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的时间还给他们,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

  2、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的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前的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创新的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能完美的表现出来。

  3、要养成常常反思的*惯。一要知所得:横向对比,我的课堂与别人相比有哪些独特的领悟和教学风格;纵向对比,我的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是精彩;偶然小发现,比如课堂意外事件处理有了新对策,对教材的不足有了新认识,对对付哪类学生有了新主意,教学机智就在这些灵光一现中得以积累。二要知不足:教学内容没有落实好,重难点处理不恰当,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与学生互动存在问题等。凡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事无巨细,都可能成为我们改进完善的目标。

  短短几天的学*对于长长的教学生涯来说,是十分短暂的,但是如果能将这些意识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因地制宜,并不断的学*,持之以恒的实施,我想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即使成不了名师,也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一个教育事业上的有心人。

  上个月,我有幸参加去xxxx小学的参观学*活动,带着对xx小学鲍校长的种种仰慕和思念,一路上我兴奋不已。终于到xx了,到旅店安顿好之后,稍作休息就跟着王老师来到了xx小学,一进会议室,鲍校长早就在等候我们了,我做梦都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天,那么*距离地接触鲍校长,我又想起了五年前在阳春听鲍校长课的时候,鲍校长直爽的性格和幽默诙谐的言语给我记忆犹新,仿佛时光一下回到了过去。

  这次,鲍校长先是给我们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各种课程的教学模式,然后在第二天由两位老师各上了一节示范课,最后鲍校长和xx的学科带头人分别上了一节示范课。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学*的东西太多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课老师的专业素养特别好,各个老师说的英语非常好听和流利,课也上得非常精彩,特别是鲍校长和尹校长,说实在的,在我们阳春你们这个年纪,(当然不是说你们老了)就是过了40岁都很少有人愿意上公开课了,大家都不愿意折腾,公开课几乎成了年轻人的专利。看到你们两位校长带头上课,我就由衷地佩服你们,也可以想象到你们*时的教研抓得多好。

  看到你们能把课堂驾驭的那么好,我真的很羡慕。反思自己,我已经教学13年了,但是我还不能上好一节公开课,还会因为要上一节校内的教研课而紧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自己的个人素养太差而造成的,因为不懂才会没信心,因为没有信心才会出现紧张,一系列不好的问题就出来了。所以,提升个人素质是我现在的首要任务。可是这么多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我一下子不知如何改,不知如何提升自己,现在还很迷惑,希望鲍校长能够指点迷津。

  鲍校长,原谅我这么迟才交体会,因为*段时间学校这边很忙,都没有按王老师的要求按时交,给你添麻烦了,不好意思。

  20xx年12月16日至22日,根据工作室20xx年工作计划安排,我参加了工作室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田家炳民族中学开展的为期一周的跟岗学*。本次跟岗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讲座、示范课、研讨课、送教课等。另外,工作室学员还列*参加了连南瑶族自治县20xx年语文中考备考会。跟岗学*期间,每位学员都执教了一节研讨课。下面谈谈我的跟岗学*心得:

  一、听讲座,让我更具信心,让我豁然开朗

  跟岗学*的第一天,广东省莫艳辉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莫艳辉老师给我们学员们作了《用“坚持”让自己成长为最美的样子》专题讲座。莫老师用具体实例讲述了她个人的成长经历。我听后倍受鼓舞,信心十足。莫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成功的要素包含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真诚的爱心、对事业的执着。做老师是我儿时的梦想,我喜欢做老师,也喜欢做班主任,我曾经也是清远市谢柳林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我会像莫老师一样,以无私的精神去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我特别喜欢莫老师与我们共勉的一段话: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与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听了莫老师的讲座,她的成长路径让我对语文教学、对自己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更有信心。

  送教下乡的时候,工作室的曾文霞老师作了《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专题讲座,曾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读促写,以读悟写,以读扩写或续写”等方面进行介绍,还用学生的*作进行例举,共同探讨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听了讲座后,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7)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菁华5篇)

这学期有幸选到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一方面更体会到中医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发现原来中医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医食疗更是让中医更加通俗、实用、真实、独特地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膳食当中。由于生长在南方地区,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中医药膳,对于“药补不如食补”、食药结合等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

喜欢中医,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健康的治疗之道。在一个学期的学*过程中,除概括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外,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怎样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贯穿中医食疗之道,有时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有如此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的家乡特产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庆老师说的,一学期的课远远不够了解到具体全面的知识,我们的课堂就是希望能够与对中医有兴趣的同学有所教导与交流。三十多个课时的课程中,优质、实用的中医膳食疗法令我感受颇深。

通过课堂上李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在课堂学*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药膳食疗应用”这一块。因为这些药膳食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记得当初刚刚来到珠海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这边的食物和气候,经常容易上火或者湿热。现在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的学*,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较好地跟随气候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饮食*惯,使得自己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也能够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议。中医药膳食保健是中医中的重要部分,在将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辅助治疗和调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会一代代的发展和流传下去。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

  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

  *衡针灸创始人——*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衡取得更好的疗效。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二、掌握配穴原则,灵活取穴

  1、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针灸学的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这八句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个字,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启示。

  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性痛症,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见,取穴的先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2、循经选穴的原则临症选穴配伍,朱宝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穴”的原则,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穴,这些穴位是经络之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见。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变的咳嗽取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取穴法等多种取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

  3、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选取患部经脉循行所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

  4、灵活补泻,辨证施治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刺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得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大三类,即轻补、大补、*补、轻泻、大泻、*泻、*补*泻等七法。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止痛后,改用*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

  中医临床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与理论学*有很大的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

  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临床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与理论学*有很大的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

  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8)

——中医实*心得体会 (菁华5篇)

  五个月实*生活中,有疲累也有无奈,有时脚磨得起泡,有时忘记吃饭,有时为病患间的不适而烦恼,但渐渐地随着实*生活的深入,我们开始懂得这一份责任在我们肩头的重量,间或会出现有些病患的不理解,我们的操作会让他们疑虑和担心,但生活的很充实却也独立孤寂,没有电脑,没有电视,好朋友们也已“四分五散”;生活的现实与梦想就像一个个被充实盈彩的泡沫,有着一份期待,也有着一份破碎的沉重。短短的十个月,让我懂得生活或许就是这样,有苦才能体会到甜的味道,才会懂的珍惜!

  在神经内科实*的时候,高竹霞老师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170的个子,挺着怀有8个月多的小BABY还坚持着上班。她干活麻利,动作漂亮,操作规范,有时操累到双脚都水肿了,但依旧每天笑呵呵的,并没有那些孕妇的矫情。这就是护士的一种精神,不管怎么样都坚持在岗位,把病患放在第一位,有时我也感觉很大的压力,护士确实很辛苦,即使挺着大肚子还是要照常上班,坚持着一份责任与执着,有时会遇到病患及其家属的不理解,但是我们依旧微笑着生活,因为我们是坚强的打不倒的护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想起高竹霞老师挺着大肚子忙碌的身影和那美丽的笑容,我就会甩甩头,调整心情继续工作。

  第一个月中虽然缺乏操作的机会,但是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紧接着进入了普外科,这个科室里真的很和谐很温馨,学生和老师就像朋友一样的工作,也正是由于在这个科室和老师们温馨的相处,我学会了更多基本操作的方式和技巧,没有压力和负担,工作麻利,很少出错,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和和好评,在治疗室的一星期中,许多老师都说我是柏芝华老师的得力助手,就如小宰相一样,说柏老师都可以把治疗室放心的交给我!我听了之后,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这份鼓励和认可,使我工作的更加仔细,认真与负责,说起柏老师,她是一位温柔而宽容的女性,记得交我们配三升袋时,其他学生也在旁听,由于我粗心将一个液体加错,导致了其他液体的浪费,然而她没有在学生面前指责我,而是叫我再次仔细的观察与实践,当时我很是责备,感觉辜负了老师对我的信任,同时也很感激老师保留了我在同学面前的自尊,之后,我对老师发自内心的说对不起,老师说没事,下次注意仔细点。经过了这次失误,老师并未对我失去信任,依旧把治疗室交给我,这份鼓励与信任使我更加努力,将治疗室整理的有条不紊,我学会了要尊重别人,做错了,也要给予改正的机会。

  姚丽娟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好朋友!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直爽而又乐观的女性。和她在一起学*,使我也开始严格有律的要求自己,并体会到无论是做人做事都要努力尽善尽美,要做到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浪费时间和精力,每一天充实而开心的度过。

  在省中医实*的第二周,感觉是一样的无聊。血透室的工作除了每个病人开始跟结束时比较忙碌之外,真的很清闲,每天就冲锋2—3次就长时间*静下来了,而且冲锋的时候也是些常规的工作,不会有太紧急的情况出现(可能我们没机会遇到而已)。三天里,我就看了和摸了一些不同的血管通路:动静脉瘘、人工血管、长期/临时的中心静脉导管,及熟悉它们的穿刺维护。那些动静脉瘘的血管看上去都很粗,感觉跟*常打针的血管会很不一样,自己也很想扎一**会体会,估计不会扎不中吧,遗憾的是老师没有让我们动手。

  因为无聊,所以周四起要求去输液室看看,结果是比无聊更加的无聊。可能因为是中医院的缘故,门诊输液量少,输液室的规模和运作都不及我们这样一个区级的医院。真是大失所望,没有什么亮点可以参考学*,连想照张相片看看都觉得没什么好照的。唯一和我们不同的是,抽血的人数很多,开了一排的窗口,像银行排队的叫号机就是为抽血服务的。

  这周学*没什么大收获,但也趁机静下来有时间修修心也是好事。特别每天两趟在等公车时和在不太拥挤的公车上,可以在烦嚣中安静的思考一下问题,公车也带给了我很多的领悟。这周我尝试了一条新的公交线路去省中医,因为站错站台以至于眼看着209从眼前溜走,马上察看了一下还有另两路车去西门口的,大概多走5—10分钟的路,跑步也勉强赶得及7:45上班。此外,从前就一直不喜欢广州,因为她的拥挤繁闹、人情冷暖,但这一次真的切身体会到了她的温暖。那天寒流骤至,恰逢身体非常不适,站了一天的班,在公车上又遇上堵车,摇摇晃晃中真是受不了了,上车不久感觉越来越晕、眼前发黑,在我意识几乎要丧失之前,我向旁边的一个大哥求助,他马上让出了座位给我,坐下来休息了一会,虽然身体也还是一样的难受,但起码清醒过来熬到了下站。让座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甚至没有任何片言只语的问候,但已经是雪中送炭,让在寒冷的天气中,陌生的城市里,孤单的我觉得温暖异常。所以,人要时时心存善念,在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施与援手,因为自己也一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而且,我想,大家不要抱怨自己周遭的都是坏人、小人,如果真是那样,首先得检讨一下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如果你一直善心、正直待人接物,相信这样的气场只会聚集美好的东西。我也知道这世界有黑暗的一面,但是我更愿意接触和看见光明的一面,不愿意见的就敬而远之好了。

  本人于20xx年8月开始在x市中医院实*。本抱着潜心学*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让我受益非浅。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方的日子。”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的中医院的情况吗?

  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他*时是不带学生的。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我跟科教那边多方协谈,他终于同意了。我终于感觉到我开始学中医了。他先看一个患者,写方,递给我,我抄,我再重新看一遍那个患者(这时他看另一个患者),望,闻,问,切,自己来一遍,再自己开个方,跟老师的比一下。幸亏老师看得很慢,我有足够时间做这些。当抄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方,我渐渐明白了这位老师的思路和用方*惯,我也向他提出了一些见解,有些也被他采纳了。我感觉我突然进步了很多,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喜悦。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中医学岗位工作实*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并结合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的中医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中医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医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医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中医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中医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中医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6个月得实*期即将要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实*是我将理论转为能力,迈向临床的第一步,在实*期间我受益匪浅,并将我终生受用。

  x年7月份我到湖南福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按医院和学校的要求,我分别到了外科、针灸科、五官科、中医科、西医内科、急诊科、等科室学*,在实*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向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等,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

  在临床实*期间,我积极向临床医生学*,经过将*一年的实*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化验单等所有医疗文件的书写,还掌握了清创缝合,无菌术等操作方法,我对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更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治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过程中我还不断总结学*方法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上无法克服的,对他还不了解,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医学4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学*,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文学写作,并于20xx年加入校“燃汐”文学社,。凭着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社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升为社长。在任社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文学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进行及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五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广东医学院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词:我自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6篇(扩展9)

——中医实*心得体会菁选

中医实*心得体会

  在*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一起来学*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医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不知不觉已经在附一实*结束,这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第一次真正的上临床,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离开了枯糙的书本,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我也充当了一回冒牌的实*医生。 在我们下科之前经过简单的培训,可是这些培训对于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临床工作的我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适应和学*很多东西。我把在中医内科学*的心得总结如下:

  1、继承创新文明务实。

  校训短短的八个字,就是出入校门前永远的记忆,所需继承的太多太多,前辈们的精神,乃重中之重,而后才是思维方式,最后才是药房等等,创新,思维方式与药剂的创新,文明,谦而有理,务实,踏踏实实,无论做哪一行,哪一业,做好脚下,我觉得这八个字不光是运用在学*医学,在各行各业中,都应该有这种精神,前辈们一步步辛勤的走下的路,我们应该走的更加辉煌。如此一来,这大学,也算得上并未白上了。

  2、医人医心。

  现如今太多病从心起,我们只能医人的躯壳,医人心,却是另一项浩瀚渺茫的工程,在这段时间的学*中,我不断的在思考这一问题,如何医人心?以佛心观人,人人为佛,以魔心观人,人人为魔,花开生两面,佛魔一念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最终的.答案,是以自性悟本真。自己要做一个榜样,不是时代,历史的榜样,而是自己的榜样,做好自己,自然会有人来拜访你,你由着他拜访,给他提点,解惑,自然能够医人心结,路还很长,无论是否从医,应有一颗医者之心。

  3、目标。

  在医院实*的同学很多,有很多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好好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把实*放在首位的,毕竟只有那么一次,时间是那么的珍贵,岂能浪费,正因为这样我下定决心一定在实*期间好好锻炼自己,无论自己今后是否从医,都要在学*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在实*期间订个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进取的方向,而我的目标是:在实*过程中培养自己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掌握各项临床操作技术、掌握各项急诊的处理,能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杂病。定下目标之后,就向着目标努力,有目标的做事情比毫无目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应。

  医院的学*和课堂学*不同,刚刚实*的同学可能很深有体会,没有课室,没有教材,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我刚开始也晕了,感觉自己太多东西不会了,又有太多的活儿等着我们去做了。

  我认为:边干边学,干就是学。既然在临床学*就是应该是“实践第一”,它意味着你要去干有关诊断、抢救、观察、治疗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在科里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干活,而不是在看书,这就需要我们去适应在临床上的学*方式,并不是像有些同学说的一样,在病房工作又忙又累,啥都学不到,其实这是方法不得当。我的适应方法是,看书结合临床,上班看病,下班看书;比如来了一个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我会先把类风湿关节炎这章看一遍,掌握其诊疗规范标准,然后再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情况,对照书本,书本—实践—书本—再实践。事先看书可以指导你的临床实践,事后看书可以对你的临床实践予以校正、补充和深化。对于我们这些初出校门的实*生,在学校里看书是为了学*,而在临床工作中看书则是为了实践。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为期十个月的实*生活已经结束。实*是我们将理论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心得体会也不少,本人在市中医医院实*,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被分到了药剂科学*,在实*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有计划,有重点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

  在中医院实*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并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经过十个月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药品的采购、药品的储存、药品的销售等,在良师益友的指导帮助下,系统掌握了专业知识,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基础。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员,只学*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学以致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我深入到基层在药品销售岗位接受锻炼。初到医院工作,老同事向我说明了医院药房的药师需凭医师处方发药,对每一个顾客负责,医院有分中药方、西药房、药库、病区药房、还有制剂室等,现将实*学*情况作一个总结报告。

  首先我是在医院的中药房实*,经过一段时间中药房的系统实*培训,我学*到了中药处方的识别、审查和按方发药,常见中药奥饮片的鉴定,中药入库和库存管理(包括特殊药品的管理),认识新药;系统的了解一些中药的药性、药理、药味及其药物配伍和药物禁忌等。从第一天到中成药房转科,到现在在中草药房帮忙,我的心里还对很多事物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记得第一次对着满室的中药让我想起了古代的药房,抽拉式的药箱,称药的戥子,熟悉的药材名,甚至不时的捣药声,一切都向我展示着草药的神秘,我喜欢这个地方。记得第一次跟着老师从识称,到自己称药,我从中学到了很的多知识,还第一次体会到取错药的尴尬,将后下的砂仁一股脑的分到群药里,然后被查药的老师纠正,又重新分发。中草药房的工作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交到患者手中的每付药是整个中药房所有人共同劳动的结果。实*了一段时间,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团队协作的优势,学会与人配合,学会条理分明不慌不忙工作的态度,牢记并严格执行流程的各个环节。也是在这,我受到了教育,开始关注细节,想干好并达到熟练必须发现细节,刻意练*,需要认真用心去学。学会观察,细心从容,这就是我学到的。通过这么多天的忙碌,才知道药学工作的不易。我觉得药学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而且同样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要教育和培养每一个药学人员热爱药学工作,献身药学事业,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医德修养:真诚坦率,精神饱满,谦虚谨慎,认真负责;要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专业素质:药学人员要对病人极端负责,态度诚恳,和蔼热情,关心体贴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细致的身心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按章办事,操作正规,有条不紊,执行医嘱和从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术熟练,做到准确、安全、及时,精益求精;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既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科学素质:药学人员要具有实事求是、勇于控索的精神,要认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药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注意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要刻苦钻研业务;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控索,开展研究,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

  此假期我在泸医附院消化内科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见*,通过此次见*,我学到很多书本上有或无的知识,为以后医学之路埋下了信心与勇气。

  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地形,试问一个患者或家属问你:"老师,x检查室往哪走?"你哑口无言,那是多么尴尬多么不专业的事儿。所以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了解胃镜室,CT室等的位置。

  在科室里边,我是跟在一个认识的学姐后边,随着乙片老师查房。每个片区都有教授副教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生。每个住院医师分管几个床在上级老师指导下开医嘱,每个实*生分管四个床,负责该床病人的病历书写,与患者沟通了解情况,陪伴检查,在老师查房时汇报病情。

  想其外面总是传着医生是屠夫,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其实我眼里的老师们充满了人性关怀。他们再开药时会考虑到病人的经济与医保报账,开药多是尽量便宜实用的。他们在为患者查体前总会把手和听诊器捂热,查体后细心为患者拉上衣服盖好被子,从小是可以看出医者仁心。另外以前听说滥用抗生素,我想那只是小部分人影响了大家吧。

  至少在我眼里,老师们在用抗生素前都会讨论感染是否明显,严重程度,绝不滥用。这对我启发很大,我暗暗发誓以后要做个仁心仁术的好大夫。

  关于与大家处好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点,笑容不可少,不管是面对老师,学长学姐,还是患者。对与不懂的,认真向学长学姐请教,他们其实很愿意告诉你。甚至后来不需要问,遇着重要的他们也会说,告诉我是什么为什么,这让我感到很大的温情,我想我以后也要这样对我的学弟学妹们。

  关于科室,消化科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由于消化系病种类较多,牵涉的器官也较多,各种症状和体征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为大家锻炼临床基本技能和技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因此,在消化科实*过程中,实*生学长学姐有意识地锻炼有关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问病史、查体、病历书写、诊断思维等等,而我则跟在他们后面,听,写,记。早上跟着老师查房,先是新病人,查后老师会在办公室里根据患者其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对病人做出初步诊断,并予以相关治疗,重点是传授给学生们一种诊断思维以及交待大家工作中相关注意事项。这个时候是锻炼诊断思维与科室相关疾病及各病重要特点的关键时刻,我会将其记录下来,如果有明显体征就去病床上观察,有不懂的就问学长学姐或回寝室查资料。然后了解和熟悉有关消化系统的解剖,疾病的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等有关知识。

  查房结束后,实*生写病程记录与查房记录,我则在旁看,然后自己在草稿本上写,让相熟的学姐批改。但是总会很粗陋,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去问去查体,刚开始会害怕会尴尬会结巴,看着病人躺在那就不敢进去。第一次去查体,老师说x床肝肿大很明显,可以去感受一下。我触了很久,始终没触到,到后来才发现手在不停的抖,自然无疾而终,匆匆掩上患者衣服,灰溜溜离开。随着时间渐渐过去,摸索出一些,在心里自己当成是实*生给自己打气,然后庄重并真诚的征得病人同意,用心检查,开始能触到脾肿大了,能听出干湿啰音了,然后用笔记下来,将有些情况告诉管床的学姐。其实后来发现病人往往很乐意你去检查,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与关心。所以很多事情需要的是勇气,相信自己,跨出那一步,成功其实很*。

  当然,不管是查房还是新收病人。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先由病人诉说,然后医生经过问诊查体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发现客观变异,然后作出诊断。问好病史和做好体格检查始终是建立诊断的基础,是对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因此临床医生掌握问诊方法,抓住问诊要点,学会善于从病史中得到启示,然后进行宏观和微观的'体检,并善于用简单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作出合理诊断,当然这需要多年经验与细心体会,我相信自己目前还做不到,但我会向之奋进。另外在消化科,应特别注意患者年龄和性别、职业、生活*惯以及过去史等内容,比如老年患者病发癌症几率大,怀疑

  肝硬化患者要问家族里是否另有肝炎患者;以腹痛待诊为例,其病因可能在腹腔,胸腔,或者是全;消化内科在体格检查方面,除了全面系统的检查之外,;关于辅助检查,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要了解和消化科有;附院消化内科很多腹痛待诊,呕血待诊,黄疸待诊收入;消化内科的治疗也有很大规律性;十几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已*尾声,还有很多病例没有说明,还有没多见

  肝硬化患者要问家族里是否另有肝炎患者。常年吃泡菜者病发食道癌与胃癌几率较常人大。

  以腹痛待诊为例,其病因可能在腹腔,胸腔,或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为了诊断和鉴别诊断,除必须问清病程,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外,应问其与饮食关系,大便性状,以确定其病是否在胃肠道,有否发热,黄疸,过去发作史,有无结石等以了解是否病在胆道,有否呼吸系统症状及疼痛与呼吸的关系,有否小便异常和疼痛放射,或者疼痛和运动的关系等等以了解疼痛是否与呼吸系,泌尿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对女性患者还应问其和月经关系,盆腔器官情况。但也可能先有客观发现(如普查时发现甲胎蛋白的异常),然后进一步检查而确定诊断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严谨的思维,认真的态度,才可能不放过蛛丝马迹,将病情诊断清楚。

  消化内科在体格检查方面,除了全面系统的检查之外,应注重对消化系统的检查。在视诊时,要注意发现消化系统有关的体征,比如黄疸,肝掌,蜘蛛痣,腹部外形,腹式呼吸,肠型,蠕动波,腹部皮肤的出血点,紫癜,手术瘢痕,曲张静脉和脐的凹凸等,这些体征都可以为诊断提供线索。在触诊中要注意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氏征,肝脾有无肿大。对于腹部包块应仔细鉴别实质性包块,囊性包块,粪石性包块,蛔虫性包块以及扩大的肠管及肠痉挛。在腹部叩诊中,要特别注意检查肝肾区有无叩击痛,鼓音,移动性浊音。在腹部听诊时,要注意体会震水音,肠鸣音,区别和意义。

  关于辅助检查,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要了解和消化科有关的生化检查的项目及结果的临床意义:如转氨酶,胆红素,乙肝表面抗原,淀粉酶,血氨,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等。在其他的特殊检查方面,要了解胃肠钡餐造影检查、胆道造影检查、超声波检查、内窥镜检查(纤维胃镜、纤维十二指肠镜、纤维结肠镜),CT等的适应症和常见的消化系疾病的影象学特点。

  附院消化内科很多腹痛待诊,呕血待诊,黄疸待诊收入的有几种病是相当常见的,要知道其诊断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胰腺炎,酒精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食管反流,菌痢与溃结,胆道系统疾病,肠梗阻等。他们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我就不叙述了。

  消化内科的治疗也有很大规律性。首先控制饮食:禁食;流质;软饭等。另外针对症状予以止血,抑酸,保护粘膜,保肝等。当然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也必不可少,如胰腺炎患者多用柴芍承气汤。感染时联用抗生素。

  十几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见*生,要做到:

  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

  2、对工作对学*有热情有信心;

  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

  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

  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已*尾声,还有很多病例没有说明,还有没多见闻没有叙述,它终将留在我的记忆里。作为我医学生涯里的第一站,此次见*将令我受益一生:亲切的老师,善良的学长学姐,通情达理的病人及家属......这一切使我终将有勇气面对未来。

  持续了*十个月的实*生活即将结束了,同学们或多或少收获了一些吧。这些天里,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嚎叫,一起不断的胡闹,使得实*继承了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上还是来时的那样,物价高涨,每年都在继续,而我们聪明的同学更会用简单的方法胜过了这一考题,赢得了不少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砝码,艰苦的宿舍环境却仍旧*添着喜乐,扬颜着欢笑,更增加着友谊。细数这些天来的回忆,恍如隔夜,时间真的短暂,美好的学*生涯也即将离我们远去,我们终将离开象牙塔,去追寻属于我们自己的梦,去欣赏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去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在这里呆久了同学们对昌吉州中医医院产生了情感,这个绝然不同于其他的心理学名词,无形中揭示着我们与这所医院的联系。同学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学*,在娱乐中学*,正是减压的好方法,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还不息,时而谈谈心,唠唠嗑,交流交流经验,纠正下自己的错误,储备知识,增加赢得机会的实力。古人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确是这个道理啊。然而这里不是学校,不能提供完全的学*机会,只能自己把握。在此也祝愿全体实***后能够更有作为,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社会在向我们招手,理想在向我们微笑,未来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我们的人生也应当像***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同学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才是学*好、工作好一切的基础,要适时锻炼,增加免疫力哦,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生理上的也很重要的啊。

  同学们都是学医的,但是个人有个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见解。不同的人书写不同的人生,社会也因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遮住了她迷人的面庞。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实*十个月是短暂的,按医院与学院的要求要轮完内、外、妇、儿以及针灸、骨伤、眼科、康复、急诊等科室,很多科室都只是短短几周的时间,其实实*也只能让我们初步了解医院工作的性质及流程,比如在儿科就要学着与小朋友沟通,在手术室就要加强自己的无菌观念,锻炼自己的胆魄,在针灸科室,在老师的监督下能独立的给病人进行针刺治疗,并得到了患者的支持与关爱,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质的提升。在骨伤科得到老师的信任,做老师的手术第一助手,使我在医学实践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在眼科实*时,观看了眼科手术过程使我感到手术的苛刻与精益求精,或许在今后的工作中都不会再碰到,但却是不可多得的见识,总而言之实*生活为我的人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所以我会好好积累倍加珍惜。

  来时的安静,来时的芳华,来时的激情,来时的憧憬,来时的一切,而今已不同,走时我亦不想打扰这片刻的宁静,这美丽的长江之畔,曾经驻足过我们的脚印,曾经驻足过我们的欢声笑语,曾经留下那副定格脑海的画卷,曾经的曾经永远成为美好的回忆。静静的离开,静静的消逝,老师们、同学们、再见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是这就是所谓的人生道路,我必须去走,感谢医院与老师们的帮助与爱护,我会永远记在我的心里。

  五个月实*生活中,有疲累也有无奈,有时脚磨得起泡,有时忘记吃饭,有时为病患间的不适而烦恼,但渐渐地随着实*生活的深入,我们开始懂得这一份责任在我们肩头的重量,间或会出现有些病患的不理解,我们的操作会让他们疑虑和担心,但生活的很充实却也独立孤寂,没有电脑,没有电视,好朋友们也已“四分五散”;生活的现实与梦想就像一个个被充实盈彩的泡沫,有着一份期待,也有着一份破碎的沉重。短短的十个月,让我懂得生活或许就是这样,有苦才能体会到甜的味道,才会懂的珍惜!

  在神经内科实*的时候,高竹霞老师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170的个子,挺着怀有8个月多的小BABY还坚持着上班。她干活麻利,动作漂亮,操作规范,有时操累到双脚都水肿了,但依旧每天笑呵呵的,并没有那些孕妇的矫情。这就是护士的一种精神,不管怎么样都坚持在岗位,把病患放在第一位,有时我也感觉很大的压力,护士确实很辛苦,即使挺着大肚子还是要照常上班,坚持着一份责任与执着,有时会遇到病患及其家属的不理解,但是我们依旧微笑着生活,因为我们是坚强的打不倒的护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想起高竹霞老师挺着大肚子忙碌的身影和那美丽的笑容,我就会甩甩头,调整心情继续工作。

  第一个月中虽然缺乏操作的机会,但是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紧接着进入了普外科,这个科室里真的很和谐很温馨,学生和老师就像朋友一样的工作,也正是由于在这个科室和老师们温馨的.相处,我学会了更多基本操作的方式和技巧,没有压力和负担,工作麻利,很少出错,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和和好评,在治疗室的一星期中,许多老师都说我是柏芝华老师的得力助手,就如小宰相一样,说柏老师都可以把治疗室放心的交给我!我听了之后,心里不

  知有多高兴,这份鼓励和认可,使我工作的更加仔细,认真与负责,说起柏老师,她是一位温柔而宽容的女性,记得交我们配三升袋时,其他学生也在旁听,由于我粗心将一个液体加错,导致了其他液体的浪费,然而她没有在学生面前指责我,而是叫我再次仔细的观察与实践,当时我很是责备,感觉辜负了老师对我的信任,同时也很感激老师保留了我在同学面前的自尊,之后,我对老师发自内心的说对不起,老师说没事,下次注意仔细点。经过了这次失误,老师并未对我失去信任,依旧把治疗室交给我,这份鼓励与信任使我更加努力,将治疗室整理的有条不紊,我学会了要尊重别人,做错了,也要给予改正的机会。

  姚丽娟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好朋友!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直爽而又乐观的女性。和她在一起学*,使我也开始严格有律的要求自己,并体会到无论是做人做事都要努力尽善尽美,要做到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浪费时间和精力,每一天充实而开心的度过。

  6个月得实*期即将要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实*是我将理论转为能力,迈向临床的第一步,在实*期间我受益匪浅,并将我终生受用,我下面对本次实*期间的表现进行自我鉴定.

  08年7月份我到湖南福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按医院和学校的要求,我分别到了外科.针灸科.五官科.中医科.西医内科.急诊科......等科室学*,在实*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向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等,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

  在临床实*期间,我积极向临床医生学*,经过将*一年的实*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化验单等所有医疗文件的书写,还掌握了清创缝合,无菌术等操作方法,我对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更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治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过程中我还不断总结学*方法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上无法克服的,对他还不了解,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医学4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学*,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文学写作,并于XX年加入校“燃汐”文学社,中医科实*鉴定,实*鉴定《中医科实*鉴定》。凭着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社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升为社长。在任社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文学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进行及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五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广东医学院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词:我自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