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心得体会 >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

日期: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1

  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成为真正研究者的必经之路。因此,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能力,成为一个懂课题、会申报课题、会研究课题的教师,应该是每一位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的过程,学无止境,读书似耕耘,通过读书学*收获更丰硕。我想此次远程培训也是因为这个初衷,让我们教师利用网络学*为自己充电,让我们收获并与成长。静下心来听讲座的收获不言可知,对我教育教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在学*的过程中提升了科研素养,在以后论文、课题写作时,就可以学*和借鉴,取长补短。

  假期认真聆听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巍教授的一系列有关课题研究的讲座,这些讲座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进行开题论证、如何进行课题实施、如何完美收官等方面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我们这些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实用性强,尤其是典型案例的介绍具有很好的释疑与指导作用,能帮助我们一步步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逐渐改变我们之前对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犹如课题研究的指导手册,慢慢翻阅、慢慢学*、慢慢理解。

  我的收获:

  选择恰当课题。这一部分感触最深的就是选题。选题决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价值和质量等,故选题不可不慎。选好题,起好步,课题研究就会顺利很多。当时选择的课题就《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校本教材研究》是基于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将STEM作为学生关键能力提出来,如何推进就成了教研室的重要任务,教师理念的培训、实验室硬件的改造、课例的选择等等就值得研究,而且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可以合二为一,不必另辟蹊径,专门研究,在研究时间、研究精力等方面都更有保障,从而使研究更具可行性。

  相关理论掌握越多课题研究运用越好。课题设计主要围绕“为什么做课题”、“该课题做什么”、“该课题如何做”这三个方面。“为什么做该课题”的问题,主要从研究背景、课题依据、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等方面阐述。研究背景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即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课题依据主要解决“依据什么进行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依据通常包括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三个方面。研究者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越扎实,在课题研究中运用的越好,这些理论知识就越能够促进课题的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要清晰。开题论证很必要。“课题做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拟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的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具有定向和指导作用。我们课题研究目标当时不是很清晰,目标之间有交叉和重叠。研究内容有些笼统、模糊,在写研究内容时,只是把内容一条条地罗列出来,而对每条的内容没有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在开题论证时厘清了许多概念和问题。

  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是改善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将行动研究运用于教师的课题研究就是:教师要为改善教育教学的实践而研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展开研究,由教师自己来研究,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展开研究。行动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同时辅之以其他研究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课题的顺利研究,而且有助于教师的提高。

  我的启示:

  一、要多想

  1.“问题意识”很重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日复一日,重复别人的路,别人的话,对一些教学现象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缺少主动探究的*惯,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带着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哪怕是小问题,多去和别人交流,去听课,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中不断对比、思考。

  2.用心思考很重要。给我感触很深的是这些专家之所以能够走向成功,引领卓越,和他们有心、多想,用心去想事情,用执着去做事情是分不开的。“教师成为研究者”不再是口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就不会有行动,更谈不上成功,所以作为老师要多想,要不断思考与学*,当然也要把想转变为经过努力的做,才有可能成功。教师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课题研究。

  二、要多读

  看着大标题和文章小标题,绝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过硬,我想教授肯定是阅览群书,向他们学*,读书,坚持读书。

  专业阅读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而专业阅读是教师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有着长期阅读的*惯,其中一条就是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从阅读到悦读,当阅读书籍变成一种*惯后,它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生活中的巨大享受时光。在阅读中汲取前人、同行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获取名师、大家的精心研究成果,了解教育行业前沿的思想和教育方法。

  三、要多借

  边看边勾画,一些好的句子、一些好的思想、一些好的做法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都是可以学*、借用的。将在专业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方法适当的放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实践,实践的过程就是向优秀学*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学*案例并在实践中会发现哪些理论、方法适合自己,哪些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最终能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卓越的教师的成长,底层逻辑仍然是建立在对优秀的模仿、传承和创新上。一线教师常常觉得无事可写,其实可写的内容有很多,关键在于*时的时候要有记录的*惯,建立成长档案,让自己的成长有痕迹。一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一点不同看法形成一篇文章。二是,在一个研修共同体里,可以聚焦课题进行研究。因为有课题的存在,可以引领学员进行自主研究、探索,分解任务、攻克难点。三是,聚焦课堂案例,听课、评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听讲座,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方法和深度的演讲,陶冶人的心灵,感受到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要勇敢地、不断地学*、探索与反思,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在学*中沉淀,在研究中成长,在磨砺中坚持,在引领中提升。每一个卓越的背后都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工匠精神,教师也需要工匠精神。不负时光,茁壮成长,坚韧与执着是成就教育的无字教材。但是要想成为有代表性的卓越教师有一些内涵、特质确是相通的,乐于实践、善于反思、勤于笔耕。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2

  本周六,学校教研室汤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方法》的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

  讲座一开始首先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不是经常会感觉到了“不乐趣”、“不幸福”吗?也许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

  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这是微型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

  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3

  9月15日由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会在大会议室举行。培训活动中首先是刘军作了经验介绍,后由杨慧鹏镇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课题的选题:

  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关注实际教育情境。寻找具体问题。比如学生早恋问题,这是真实存在于特定年龄的每一届学生身上的,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很多老师被动应付,常常就事论事地对待这一问题,治标不治本,而有的老师能认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当的预防与疏导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发生变化的教育情境。

  1、在与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的研究来源。

  2、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找到问题

  同龄人之间是彼此最熟悉的,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时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会出现,这也可以作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

  对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以为自己提供小课题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每天当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二)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教师一般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呢?应该筛选出那些影响面大,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

  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 就越有可能积极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教师的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这除了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 还要使教师真正体验到小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的提高,学校可适当鼓励,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

  (二)教师的教育理论学*是基础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一个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可能每节课一开始就检查作业,然后再讲课,学生没了兴致,学*毫无激情,学*成绩当然就会不佳。而这时教师又不能找不到问题所在,继续迁怒于学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小课题研究不宜追逐时尚一味跟风

  进行小课题研究,切记不要追求时尚。合作学*热就搞合作学*,探究学*来了又搞探究学*,这样很难达到做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找到真正困扰教育教学提高的问题所在,寻找解决之策,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三、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的总结。它是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的自己的一些论点和见解的体现和象征。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 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

  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

  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

  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仁爱中学XXX XXX XXX XXX。

  3、摘要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4、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5、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6、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7、结论 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8、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这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四、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将研究成果用于分享、发表、参加比赛等。

  总之,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20个字:根在实践中,重在科学性,难在坚持性,贵在实用性。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4

  提笔踌躇,我深知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本次的培训专题风牛马不相及。20xx年x月x日——17日,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邵美萍主持下举行云南省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和小组年度工作考评活动。活动包括楚雄州教科所所长邓建民作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各小组课题研究情况、小组年度工作汇报及专家指导、考评,工作室顾问张兴义校长作《情绪的科学管理》的专题讲座等。说实在的,至于讲些什么我懵懵懂懂,触动最深的是邓所长声情并茂朗诵的一段散文:“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下课后,我的心久久不能*静,通过网络我找到了原文细读:“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篇散文从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嘱托,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那感人而朴实的话语阵阵敲击着我的心灵,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和教育工作者的我,从不同的角度来感悟这篇文章,内心感触颇深,久久不能*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父母的命啊!

  儿子虽然还未入学,看着他清澈的眼神和异乎寻常的调皮我甚为惶恐:入学会怎么样?在新的环境里适应吗?中午自己会吃饭

  吗?这些感受都是作为父亲的亲身体验。读了这篇散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年轻的父母望着孩子依依不舍的眼神,对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托付。作为一名教师,肩上的责任真是任重道远啊!他们父亲母亲把孩子交给了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从这一刻起,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父亲,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父母亲的心情。

  他们没有完成作业,我会?

  他们不专心听讲,我会?

  他们打架,我会?

  他们面临懵懂,我会?

  我们应当成为家长心目中企盼遇到的好老师,当一名好老师一点都不难——爱孩子,爱自己的事业。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做到!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和爱心,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5

  为了更好的促进自己成长,立足三尺讲台,研究课堂教学,不把课题研究当作一阵风,结题就了事,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为了在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成绩,我想对一学年来的几点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缺乏坚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名字叫“坚持”,我们都能记住这醒目的话语。很多时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时间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学校教科室的倡议下我热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报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个人研究课题。那个时候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努力的做着课题。每堂课都尽力做好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工作,但是由于“忙”的借口,让我们逐渐激情勇退,这项工作的投入度与力度相对减弱。各种各样的借口成了“坚持”的绊脚石。我们都不会忘记奥运会上,我国体操男团在比赛场上完美的表现,我们都清楚在这成功瞬间的背后是他们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结果。

  二、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课题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它的思考。再往下细追究还是我们处于被动研究状态,只浮于表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在问题面前我们选择的是什么?回避还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举例而言,*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与个人课题有关的环节确确实实做了,心里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准备,可是时间却一天天过去,总以“忙”“没时间”而懈怠、搪塞,常常这样自我安慰,甚至有时候是任务迫在眉睫了,灵感也才随压力而来。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有把它时时放在心上,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总结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践行。把在做课题过程中的点滴随时随地记录下来整理好,这就是一笔谁也拿不走的宝贵财富。好多时候,我觉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甚至把上一节个人课题汇报课也当作一种负担甚至是烦恼,总觉得耽误了我手头的很多实质性的工作,其实,细细想来,这不正是在研究、在学*、在提高吗?我们在践行点滴的同时,也是在使自己不断丰满起来。读了这篇文章,我真想告诉自己:多一点现实,少一点虚拟;多一点勤勉,少一些埋怨!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行动中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阅读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1)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实、真。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就是贴*教学,贴*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写”做了进一步的训练,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阅读。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把读应用到写作中打好了基础。

  通过这个活动,老师积极探索、学*研究,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当然,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思维变得敏锐,生活变得充实。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2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

  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3

  良好的学**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惯等都属于学**惯。*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已有明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的丰富和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农村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打下基础。听了李主任的讲座之后,我对小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小课题研究有以下步骤: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努力使学生养成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复*良好的的*惯。善于思考问题的*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在学*过程中的思维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惯。自信的学**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惯和联想探索、假设*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2)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打下基础。

  三、研究重点

  1、一二年级教师负责低年级段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2、三四年级教师负责中年级段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3、五六年级教师负责高年级段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过程、方法:

  研究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行动跟踪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各研究人员结合本班实际特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调查问卷法:运用调查问卷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人员学*相关教学的理论,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相关指导方法的论述和观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它教学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组成员的理论水*。

  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中解决作业*惯、朗读*惯、写日记*惯、收集好词佳句的*惯等问题的研究,提高小学生的良好的语文*惯。课题组将不断地研究、实践、反思、调整、充实,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是行动研究的重要途径。

  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收集整理个案研究材料。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五、预期形成的成果:

  1、形成教师随笔集,教学反思记录册。

  2、学生相应的作品集,文字材料,光盘记录等。

  3、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4.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六、实施措施及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

  第一阶段:

  (1)筹备课题组,制定主课题,构建子课题,明确子课题的负责人。

  (2)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本子课题的课题方案,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3)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4)举行开题会。

  (5)通过问卷对我校学生良好语文学**惯的现状调查摸底,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第二阶段:每学期制定课题工作计划。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小组定期检查和交流。

  (3)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学*课改精神,做好学*笔记和学*心得。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的进展情况。

  (5)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7)每学期教师撰写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心得、论文、案例。

  (8)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9)及时把课题研究动态、过程上传到宁夏教研网上。

  第三阶段:

  (1)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4)观摩活动。

  七、课题研究人员安排。

  总之,开展小课题研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与新课程同生共长。我们相信,小课题研究一定会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一定会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我对课题可谓是一无所知,也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是专家们做的事。特别是作为一线老师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因此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只是依照老教师的经验和列举的框架收集一些材料,而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我发现其实课题研究是与我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通过做课题,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使教学更有效。

  通过这一年多来对《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课题的研究,我从中受益匪浅。它改变了我以往单纯的经验教学手段,不在束缚于单纯的跑、跳、投等运动技术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和场地,整合教师资源,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效果,让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

  《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这一课题,主要着眼于教学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即将学校现有的器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浪费,不出现器材闲置的情况。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体育组团结合作,制订了年级体育实验目录和分项目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都充分体现了体育器材的利用,并且安排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得到提升。”

  另外做课题研究也是提高我们自己教育理论水*,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们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当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教学。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题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努力钻研,虚心向前辈学*,课题研究就能得心应手,我们就能从中得到启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中,端正态度,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5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实、真。 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就是贴*教学,贴*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写”做了进一步的训练,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阅读。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把读应用到写作中打好了基础。

  通过这个活动,老师积极探索、学*研究,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当然,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思维变得敏锐,生活变得充实。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2)

——教学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中学数学科学探究学*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郑长龙教授对科学探究本质解释,赵小琴、**俊老师的观点等等。同时课题主持人夏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学*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生的学*过程最优化统一起来。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五个基本成分,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选择每个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发挥整个教学系统的最大可能性。

  四、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五、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3)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优选【10】份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1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我对课题可谓是一无所知,也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是专家们做的事。特别是作为一线老师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因此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只是依照老教师的经验和列举的框架收集一些材料,而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我发现其实课题研究是与我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通过做课题,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使教学更有效。

  通过这一年多来对《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课题的研究,我从中受益匪浅。它改变了我以往单纯的经验教学手段,不在束缚于单纯的跑、跳、投等运动技术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和场地,整合教师资源,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效果,让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

  《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这一课题,主要着眼于教学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即将学校现有的器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浪费,不出现器材闲置的情况。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体育组团结合作,制订了年级体育实验目录和分项目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都充分体现了体育器材的利用,并且安排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得到提升。”

  另外做课题研究也是提高我们自己教育理论水*,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们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当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教学。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题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努力钻研,虚心向前辈学*,课题研究就能得心应手,我们就能从中得到启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中,端正态度,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2

  学校要教出好的学生,就要有好的教师。教师要成为好教师,就要从专业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能的提高,这样才能育好人、教好书,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开展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阅读的小课题工作中,我体会颇深:更新教育研究理念是基础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指导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一流的质量靠一流的教师队伍去实现,一流的教师靠不断磨练去成长。我认为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即从角色适应到经验积累,再到专业成熟。通过小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走出从角色适应到经验积累阶段,实现到第三阶段的跨越,成为专业成熟的优秀教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课堂高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同伴引领、快速入轨。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培训活动,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和管理制度,快速完成角色适应,能站稳讲台,带好班级。第二步是自我反思、自主研修。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多动脑筋,提出自己对教材、教案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积累属于自己的带班、上课经验,成为研究型教师。第三步是专业引领、提升水*。教师要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类专业培训活动,通过他主和自主研修方式,将自己的专业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性思考,能研究自己学科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师。校本研修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只要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即可,教师可按照安排外出参加校外各类学*培训,也可在校内观看名师专家讲座,参加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做课题研究、自主研修读书等活动,在研究活动中,从学科原创教学走向关注教法研究,再走上学科教学高地,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学科教学中形成一定影响。成为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同行敬重和学生、家长喜爱的优秀教师。促进课堂优质高效是关键校本研修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为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主要靠课堂效率来体现。因此,教师要聚焦课堂,狠抓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高效和提高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积极参加讲研讨课、汇报课、优质课和示范课等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一要加强课前管理。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四个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教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细节上解读教材。研究学生就是熟悉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实际能力、学*兴趣、学*态度、学**惯及分类情况。研究教法就是通过听、看别人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它山之石运用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中。研究学法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合自身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追求各尽所能、异步前进。二要加强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教师要以“精讲精练、章节过关、主动乐学、优质高效”为主要目标,采取“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为:“三段”,即自主学*阶段、集体研讨阶段、合作完善阶段。具体为:自主学*阶段重在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究学*,教师要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感受探究愉悦,培养学生养成质疑提问的*惯。集体研讨阶段主要是引导探究问题,要做到引导和牵扶,突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惯、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行合作释疑,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基础,从中发现学生学*的障碍点、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以学定教”,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合作完善阶段是实现尝试性探究学*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小结、板演展示,在展示中让学生感受收获。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新知识、新环节、新方法、新收获。让所有学生在升华中感到自身学*的提高。“五环节”,即第一环节——明确学*任务目标。教师利用每节课最后五分钟时间布置下节课学*任务和目标,设计自主探究题目,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自主学*。第二环节——自主尝试学*。学生根据学*目标,课后自主完成学*任务,能解决的问题,自己想法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并学会发现新问题。第三环节——汇报学*情况。回顾总结尝试性探究学*情况,课堂上同学之间交流疑难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环节——问题研讨。分组讨论时,本组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思考、再探究可采取查阅资料等形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第五环节——合作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训练题目,归纳、总结学*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结构,最后达标测试,反馈矫正。三要加强作业辅导。课后要严把作业的落实关,实行分层布置、分类指导、多种方法批改。教师要对学科正式作业定期检查、假期作业及时检查、家庭作业随时抽查,并对检查的错误及时纠错,针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改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丰富小课题研究的内涵是保障教师师德和德育能力提升,也是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师德与德育能力提高方面,应从职业认同、人格修养、情感关爱、心理品质四方面入手,教师通过学*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对事业有进取心,对工作有责任感,对学校有奉献,对学生有爱心。教师通过职业道德修养,善于发现与体验职业生涯的尊严和乐趣,自觉爱岗敬业,乐于做教师。教师通过心理研究与调试,纠正心理偏差,保持良好心态,快乐工作和生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教育学生快乐学*、健康成长。首先,教师在熟练掌握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后教知识。如果学生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貌、遵纪守规、社会交往都做不到,那么学生肯定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更谈不上课堂守纪、学好知识。因此,教师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自然、喜欢做事、乐于求知的兴趣,再给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法、提高能力,实现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知识的轻松传递。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就是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传授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学科学*,掌握学科特点,创建学科学法,形成学科*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惯养成教育,让好的*惯使学生一生受益。再次,教师要用真情去关爱不同类型的学生,课堂上坚持“按时、站立、微笑、协作、文明、优质”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行为示范、知识传承、方法传授、思想品德升华的乐园。因此,只有品德高尚、素质过硬的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3

  通过参加这次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了到底什么是小课题,如可开展小课题的研究等,结合自身实际,体会颇多。

  一、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但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呢?

  二、学*了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如何选题及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1、 小课题的定义

  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科研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以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我们给它这样定义:作为教育活动“当事人”、“实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

  通俗地说,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有专家认为这类课题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它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确实,“小课题”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个人研究行为,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2、小课题的特点

  一是问题小,研究微观问题。教育问题、教学问题和学生发展问题;

  二是过程活,过程周期短且灵活。

  三是成果多,成果形式多样。

  3、如何选题

  了解了“小课题”的特点,该怎样选题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学*差,有的类型的题就是不会做,有的概念就是不理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不会做?为什么不理解?有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师个人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立即用于在教学中去改变这些学生的学*状态。这个课题不大,研究的对象就是那几个学生,通过调查会很快获得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分析就会找到差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把这些办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收到成效。研究的时间短,研究结果会很快在实践中应用,这就是“小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有问题意识,并且要能把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下列要求:

  ①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或同备课组的两到三人)开展研究。 ②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④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⑤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4、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1)问题阶段要明确发现“有哪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

  (2)设计阶段要回答“应该怎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将得到什么效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行动阶段要保证“是否按解决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措施”;采用措施去解决问题)

  (4)评价阶段要分析总结“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情形及还有什么问题”等。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下一步研究。

  5、注重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

  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积累相关的过程材料,通过方案、计划、总结、教育叙事、案例、课例、研究日志、学*笔记、资料摘记、随笔和相关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翔实地记录研究过程。这些记录过程的资料也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展现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

  6、如何通过研究日志积累资料

  研究日志是研究者围绕着研究问题或针对某个主题对所发生的事件(行)与思考(思)进行的定期记录。

  研究日志一般要定期进行(如每天的某个时间),但为了防止遗忘,可以及时地写下备忘录。 研究日志的内容可分为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两个方面描述性记录包括对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等。描述性记录要注重精确性和关注细节

  7、解释性记录

  解释性记录指的是个人的感受、解释、思考、推测、对事件的解说、对研究问题的反思等。 解释性记录不能单独构成研究日志,它要依附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解释性记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你对事件原因的看法,

  第二个方面是你对你的行动及其结果的分析,

  第三个是对下一步怎样做的想法。

  上述方面也就是教育叙事中反思的内容

  8、常用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

  这里有一个问题想提醒老师们注意一下,就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不要学*教育、教学理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教师在进行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种学*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帮助我们能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这样我们在应用研究结果时会更切合实际,收到更好的成效。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学*一些教育科研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去应用。特别是一些调查的方式、方法,例如,怎样编制问卷,怎样与学生谈话和通过谈话达到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弄不好了解的情况就会不真实,这样一来,研究得出的结果就不会真实,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9、小课题的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成果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述,如课题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和反映研究过程的各种资料。

  要注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长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集》采取了由“课题的提出与界定”、“研究过程与实施策略”、“研究成效”三部分构成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这并没有充分展示出这些课题成果的全貌,可以通过附录等形式来展示。

  可以是报告式,也可以是叙事式。

  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

  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

  引子——说明研究的起因;

  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

  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

  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三、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从这次培训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课题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题的选题可行性有些欠缺,周局长和谢老师讲到选题不要求大,只求能真真正正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行,研究的切入点要小,从小问题入手,研究过程要真实。

  2、研究方法不够具体。就目前而言,我仅用了个案法,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直观、形象的问卷调查法和图表法汇总等。

  3、阅读的书籍不多不广。课题研究要看很多理论知识或资料,特别是在课题选题之前,这是必不可少的。

  4、反思不够。遇到问题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下自己的做法。

  对于这次课题培训,我感慨万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了讲解才知道自己的浮浅。我要借这次培训的机会,提高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课题,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4

  通过参加这次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了到底什么是小课题,如可开展小课题的研究等,结合自身实际,体会颇多。

  一、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但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呢?

  二、学*了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如何选题及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1、 小课题的定义

  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科研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以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我们给它这样定义:作为教育活动“当事人”、“实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

  通俗地说,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有专家认为这类课题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它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确实,“小课题”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个人研究行为,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2、小课题的特点

  一是问题小,研究微观问题。教育问题、教学问题和学生发展问题;

  二是过程活,过程周期短且灵活。

  三是成果多,成果形式多样。

  3、如何选题

  了解了“小课题”的特点,该怎样选题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学*差,有的类型的题就是不会做,有的概念就是不理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不会做?为什么不理解?有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师个人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立即用于在教学中去改变这些学生的学*状态。这个课题不大,研究的对象就是那几个学生,通过调查会很快获得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分析就会找到差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把这些办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收到成效。研究的时间短,研究结果会很快在实践中应用,这就是“小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有问题意识,并且要能把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下列要求:

  ①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或同备课组的两到三人)开展研究。 ②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④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⑤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4、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1)问题阶段要明确发现“有哪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

  (2)设计阶段要回答“应该怎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将得到什么效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行动阶段要保证“是否按解决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措施”;采用措施去解决问题)

  (4)评价阶段要分析总结“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情形及还有什么问题”等。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下一步研究。

  5、注重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

  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积累相关的过程材料,通过方案、计划、总结、教育叙事、案例、课例、研究日志、学*笔记、资料摘记、随笔和相关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翔实地记录研究过程。这些记录过程的资料也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展现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

  6、如何通过研究日志积累资料

  研究日志是研究者围绕着研究问题或针对某个主题对所发生的事件(行)与思考(思)进行的定期记

  录。

  研究日志一般要定期进行(如每天的某个时间),但为了防止遗忘,可以及时地写下备忘录。 ? 研究日志的内容可分为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两个方面

  描述性记录包括对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等。描述性记录要注重精确性和关注细节

  7、解释性记录

  解释性记录指的是个人的感受、解释、思考、推测、对事件的解说、对研究问题的反思等。 ? 解释性记录不能单独构成研究日志,它要依附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解释性记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你对事件原因的看法,

  第二个方面是你对你的行动及其结果的分析,

  第三个是对下一步怎样做的想法。

  上述方面也就是教育叙事中反思的内容

  8、常用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

  这里有一个问题想提醒老师们注意一下,就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不要学*教育、教学理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教师在进行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种学*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帮助我们能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这样我们在应用研究结果时会更切合实际,收到更好的成效。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学*一些教育科研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去应用。特别是一些调查的方式、方法,例如,怎样编制问卷,怎样与学生谈话和通过谈话达到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弄不好了解的情况就会不真实,这样一来,研究得出的结果就不会真实,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9、小课题的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成果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述,如课

  题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和反映研究过程的各种资料。(见《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

  要注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长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集》采取了由“课题的提出与界定”、“研究过程与实施策略”、“研究成效”三部分构成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这并没有充分展示出这些课题成果的全貌,可以通过附录等形式来展示。

  可以是报告式,也可以是叙事式。

  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

  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

  引子——说明研究的起因;

  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

  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

  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三、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从这次培训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课题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题的选题可行性有些欠缺,周局长和谢老师讲到选题不要求大,只求能真真正正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行,研究的切入点要小,从小问题入手,研究过程要真实。

  2.研究方法不够具体。就目前而言,我仅用了个案法,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直观、形象的问卷调查法和图表法汇总等。

  3.阅读的书籍不多不广。课题研究要看很多理论知识或资料,特别是在课题选题之前,这是必不可少的。

  4.反思不够。遇到问题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下自己的做法。

  对于这次课题培训,我感慨万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了讲解才知道自己的浮浅。我要借这次培训的机会,提高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课题,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5

  小课题研究是我们学校最给力的活动之一,我非常喜欢它,因为它总是会让我有很多发现和收获。今年寒假,我又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小课题研究之旅。

  开展研究之前,选择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很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好奇”的感觉。今年,什么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呢?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大蒜,特别是吃面条或饺子的时候有它做伴,那真是天下的美味。尽管大蒜的味道有些“粗鲁”,而它的好处却被科学家们屡屡发现。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是爸爸的最爱。我想今年假期爸爸若是能吃上一次我自己亲手种的蒜苗,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正当我准备在花园里培土种大蒜的时候,妈妈说,听说大蒜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下也可以长出又绿又嫩的蒜苗。我说,这怎么可能,任何植物都需要在土壤中吸取养料啊?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查阅有关大蒜生长过程的资料,了解到,蒜苗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合适的.温度(10-15摄氏度)、光照、水分还有土壤的养分。

  为了求证“蒜苗无土生长”这个有趣的问题,我选择“蒜苗的生长过程”作为我小课题研究题目,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发现蒜苗的生长规律;亲自验证大蒜是否在无土环境下也可以生长出嫩绿的蒜苗。

  水栽大蒜时,我通过用牙签穿连的方法把大蒜固定下来,这样它们就不会东倒西歪了。种植过程中,我每天都换水,但水不能太多,没过大蒜即可,否则大蒜就会腐烂。每隔三天,我就仔细观察蒜苗的成长情况,记录下它的苗高和根长,并画出图表发现规律。我的实验进行了二十一天,蒜苗长出40厘米的绿苗,根长约3.5厘米,实验成功!爸爸开心地吃上了我的“爱心蒜苗”。

  通过实验我发现:水可以给蒜苗营养,光照和温度对蒜苗的生长也很重要,因为蒜体本身就存有养料,所以只要温度适当,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蒜苗照样能生长。通过亲自实验与观察,这次小课题研究又给我带来很多惊喜与收获。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不仅让我验证了资料上获得的知识,也发现了新知识。我收获了蒜苗、收获了数据,收获了方法、收获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

  与此同时,这次研究还我发现,只要有水,生命照样可以生长!那么,让我们珍爱生命,节约用水,关爱我们最美丽的地球吧!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6

  小课题研究是我们学校最给力的活动之一,我非常喜欢它,因为它总是会让我有很多发现和收获。今年寒假,我又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小课题研究之旅。

  开展研究之前,选择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很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好奇”的感觉。今年,什么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呢?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大蒜,特别是吃面条或饺子的时候有它做伴,那真是天下的美味。尽管大蒜的味道有些“粗鲁”,而它的好处却被科学家们屡屡发现。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是爸爸的最爱。我想今年假期爸爸若是能吃上一次我自己亲手种的蒜苗,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正当我准备在花园里培土种大蒜的时候,妈妈说,听说大蒜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下也可以长出又绿又嫩的蒜苗。我说,这怎么可能,任何植物都需要在土壤中吸取养料啊?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查阅有关大蒜生长过程的资料,了解到,蒜苗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合适的温度(10—15摄氏度)、光照、水分还有土壤的养分。

  为了求证“蒜苗无土生长”这个有趣的问题,我选择“蒜苗的生长过程”作为我小课题研究题目,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发现蒜苗的生长规律;亲自验证大蒜是否在无土环境下也可以生长出嫩绿的蒜苗。

  水栽大蒜时,我通过用牙签穿连的方法把大蒜固定下来,这样它们就不会东倒西歪了。种植过程中,我每天都换水,但水不能太多,没过大蒜即可,否则大蒜就会腐烂。每隔三天,我就仔细观察蒜苗的成长情况,记录下它的苗高和根长,并画出图表发现规律。我的实验进行了二十一天,蒜苗长出40厘米的绿苗,根长约3.5厘米,实验成功!爸爸开心地吃上了我的“爱心蒜苗”。

  通过实验我发现:水可以给蒜苗营养,光照和温度对蒜苗的生长也很重要,因为蒜体本身就存有养料,所以只要温度适当,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蒜苗照样能生长。通过亲自实验与观察,这次小课题研究又给我带来很多惊喜与收获。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不仅让我验证了资料上获得的知识,也发现了新知识。我收获了蒜苗、收获了数据,收获了方法、收获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

  与此同时,这次研究还我发现,只要有水,生命照样可以生长!那么,让我们珍爱生命,节约用水,关爱我们最美丽的地球吧!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7

  小课题研究是我们学校最给力的活动之一,我非常喜欢它,因为它总是会让我有很多发现和收获。今年寒假,我又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小课题研究之旅。

  开展研究之前,选择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很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好奇”的感觉。今年,什么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呢?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大蒜,特别是吃面条或饺子的时候有它做伴,那真是天下的美味。尽管大蒜的味道有些“粗鲁”,而它的好处却被科学家们屡屡发现。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是爸爸的最爱。我想今年假期爸爸若是能吃上一次我自己亲手种的蒜苗,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正当我准备在花园里培土种大蒜的时候,妈妈说,听说大蒜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下也可以长出又绿又嫩的蒜苗。我说,这怎么可能,任何植物都需要在土壤中吸取养料啊?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查阅有关大蒜生长过程的资料,了解到,蒜苗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合适的温度(10—15摄氏度)、光照、水分还有土壤的养分。

  为了求证“蒜苗无土生长”这个有趣的问题,我选择“蒜苗的生长过程”作为我小课题研究题目,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发现蒜苗的生长规律;亲自验证大蒜是否在无土环境下也可以生长出嫩绿的蒜苗。

  水栽大蒜时,我通过用牙签穿连的方法把大蒜固定下来,这样它们就不会东倒西歪了。种植过程中,我每天都换水,但水不能太多,没过大蒜即可,否则大蒜就会腐烂。每隔三天,我就仔细观察蒜苗的成长情况,记录下它的苗高和根长,并画出图表发现规律。我的实验进行了二十一天,蒜苗长出40厘米的绿苗,根长约3、5厘米,实验成功!爸爸开心地吃上了我的“爱心蒜苗”。

  通过实验我发现:水可以给蒜苗营养,光照和温度对蒜苗的生长也很重要,因为蒜体本身就存有养料,所以只要温度适当,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蒜苗照样能生长。通过亲自实验与观察,这次小课题研究又给我带来很多惊喜与收获。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不仅让我验证了资料上获得的知识,也发现了新知识。我收获了蒜苗、收获了数据,收获了方法、收获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 ……

  与此同时,这次研究还我发现,只要有水,生命照样可以生长!那么,让我们珍爱生命,节约用水,关爱我们最美丽的地球吧!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8

  通过参加这次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了到底什么是小课题,如可开展小课题的研究等,结合自身实际,体会颇多。

  一、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但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呢?

  二、学*了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如何选题及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1、小课题的定义

  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科研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以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我们给它这样定义:作为教育活动“当事人”、“实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

  通俗地说,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有专家认为这类课题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它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确实,“小课题”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个人研究行为,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2、小课题的特点

  一是问题小,研究微观问题。教育问题、教学问题和学生发展问题;

  二是过程活,过程周期短且灵活。

  三是成果多,成果形式多样。

  3、如何选题

  了解了“小课题”的特点,该怎样选题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学*差,有的类型的题就是不会做,有的概念就是不理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不会做?为什么不理解?有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师个人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立即用于在教学中去改变这些学生的学*状态。这个课题不大,研究的对象就是那几个学生,通过调查会很快获得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分析就会找到差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把这些办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收到成效。研究的时间短,研究结果会很快在实践中应用,这就是“小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有问题意识,并且要能把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下列要求:

  ①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或同备课组的两到三人)开展研究。

  ②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④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⑤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4、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1)问题阶段要明确发现“有哪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

  (2)设计阶段要回答“应该怎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将得到什么效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行动阶段要保证“是否按解决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措施”;采用措施去解决问题)

  (4)评价阶段要分析总结“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情形及还有什么问题”等。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下一步研究。

  5、注重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

  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积累相关的过程材料,通过方案、计划、总结、教育叙事、案例、课例、研究日志、学*笔记、资料摘记、随笔和相关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翔实地记录研究过程。这些记录过程的资料也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展现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

  6、如何通过研究日志积累资料

  研究日志是研究者围绕着研究问题或针对某个主题对所发生的事件(行)与思考(思)进行的定期记录。

  研究日志一般要定期进行(如每天的某个时间),但为了防止遗忘,可以及时地写下备忘录。研究日志的内容可分为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两个方面描述性记录包括对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等。描述性记录要注重精确性和关注细节。

  7、解释性记录

  解释性记录指的是个人的感受、解释、思考、推测、对事件的解说、对研究问题的反思等。解释性记录不能单独构成研究日志,它要依附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解释性记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你对事件原因的看法,

  第二个方面是你对你的行动及其结果的分析,

  第三个是对下一步怎样做的想法。

  上述方面也就是教育叙事中反思的内容

  8、常用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

  这里有一个问题想提醒老师们注意一下,就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不要学*教育、教学理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教师在进行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种学*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帮助我们能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这样我们在应用研究结果时会更切合实际,收到更好的成效。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学*一些教育科研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去应用。特别是一些调查的方式、方法,例如,怎样编制问卷,怎样与学生谈话和通过谈话达到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弄不好了解的情况就会不真实,这样一来,研究得出的结果就不会真实,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9、小课题的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成果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述,如课题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和反映研究过程的各种资料。(见《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

  要注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长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集》采取了由“课题的提出与界定”、“研究过程与实施策略”、“研究成效”三部分构成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这并没有充分展示出这些课题成果的全貌,可以通过附录等形式来展示。

  可以是报告式,也可以是叙事式。

  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

  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

  引子——说明研究的起因;

  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

  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

  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三、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从这次培训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课题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题的选题可行性有些欠缺,周局长和谢老师讲到选题不要求大,只求能真真正正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行,研究的切入点要小,从小问题入手,研究过程要真实。

  2、研究方法不够具体。就目前而言,我仅用了个案法,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直观、形象的问卷调查法和图表法汇总等。

  3、阅读的书籍不多不广。课题研究要看很多理论知识或资料,特别是在课题选题之前,这是必不可少的。

  4、反思不够。遇到问题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下自己的做法。

  对于这次课题培训,我感慨万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了讲解才知道自己的。浮浅。我要借这次培训的机会,提高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课题,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9

  寒假的第一天,闫德明教授为骨干班教师进行了《问题?课题?案例——基于行动的小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

  聆听了讲座,使我们知道了小课题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时期内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积极主动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相对于大课题研究而言,()小课题研究具有低起点、日常化、短周期、好操作、易评价等典型特征。闫老师以立项小课题为实例,在充分肯定小课题研究成果前提上,在充分提炼小课题特色和亮点基础上,建议研究问题进一步聚焦,成果要更加具有指向性,成果展示尽量量化或者使用直观材料。从而进一步做好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形成浓郁的学*研究文化氛围。

  通过专题培训,我们已初步了解到小课题研究的操作模式为:聚焦质疑,确定问题;设计方案,学*研究;反思总结,解决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研究与自己的日常教学紧密联系,不断进行实践与反思。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10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

  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4)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实、真。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就是贴*教学,贴*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写”做了进一步的训练,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阅读。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把读应用到写作中打好了基础。

  通过这个活动,老师积极探索、学*研究,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当然,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思维变得敏锐,生活变得充实。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

  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良好的学**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惯等都属于学**惯。*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已有明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的丰富和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农村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打下基础。听了李主任的讲座之后,我对小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小课题研究有以下步骤: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努力使学生养成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复*良好的的*惯。善于思考问题的*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在学*过程中的思维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惯。自信的学**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惯和联想探索、假设*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2)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打下基础。

  三、研究重点

  1、一二年级教师负责低年级段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2、三四年级教师负责中年级段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3、五六年级教师负责高年级段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过程、方法:

  研究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行动跟踪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各研究人员结合本班实际特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调查问卷法:运用调查问卷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人员学*相关教学的理论,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相关指导方法的论述和观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它教学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组成员的理论水*。

  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中解决作业*惯、朗读*惯、写日记*惯、收集好词佳句的*惯等问题的研究,提高小学生的良好的语文*惯。课题组将不断地研究、实践、反思、调整、充实,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是行动研究的重要途径。

  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收集整理个案研究材料。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五、预期形成的成果:

  1、形成教师随笔集,教学反思记录册。

  2、学生相应的作品集,文字材料,光盘记录等。

  3、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4.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六、实施措施及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

  第一阶段:

  (1)筹备课题组,制定主课题,构建子课题,明确子课题的负责人。

  (2)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本子课题的课题方案,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3)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4)举行开题会。

  (5)通过问卷对我校学生良好语文学**惯的现状调查摸底,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第二阶段:每学期制定课题工作计划。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策略。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小组定期检查和交流。

  (3)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学*课改精神,做好学*笔记和学*心得。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良好语文学**惯培养的进展情况。

  (5)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7)每学期教师撰写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心得、论文、案例。

  (8)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9)及时把课题研究动态、过程上传到宁夏教研网上。

  第三阶段:

  (1)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4)观摩活动。

  七、课题研究人员安排。

  总之,开展小课题研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与新课程同生共长。我们相信,小课题研究一定会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一定会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我对课题可谓是一无所知,也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是专家们做的事。特别是作为一线老师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因此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只是依照老教师的经验和列举的框架收集一些材料,而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我发现其实课题研究是与我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通过做课题,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使教学更有效。

  通过这一年多来对《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课题的研究,我从中受益匪浅。它改变了我以往单纯的经验教学手段,不在束缚于单纯的跑、跳、投等运动技术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和场地,整合教师资源,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效果,让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

  《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这一课题,主要着眼于教学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即将学校现有的器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浪费,不出现器材闲置的情况。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体育组团结合作,制订了年级体育实验目录和分项目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都充分体现了体育器材的利用,并且安排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得到提升。”

  另外做课题研究也是提高我们自己教育理论水*,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们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当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教学。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题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努力钻研,虚心向前辈学*,课题研究就能得心应手,我们就能从中得到启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中,端正态度,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惯和端正的学*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实、真。 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就是贴*教学,贴*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能力得到培养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5)

——小课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

  课题研究?太高深了。那是专家的事,是学校集体做的,对我们一个普通的老师来说,真有点望尘莫及。虽然这几年,学校里先后做了几个课题,自己也跟在后面,美其名曰“实验教师”,但实际想想,自己都做过些什么呢?对什么是课题?怎么做研究的认识好像还很模糊。

  上学期,教研室倡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也跟着参加了两次相关的培训,对“小课题”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自己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模有样的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预*”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记着自己的“课题”,也会是不是的去做一做,潜意识中或多或少还有种“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因此,现在看来,自己的研究从根本上讲也就谈不上研究了。

  这学期,我们又把“小课题研究”提到了教师工作的重点,为了做好,学校组织了专题培训,并且有上学期做的比较好的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年轻老师的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撞击着我的心灵,正如陈文丽老师在交流中说“研究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张瑾老师的话也让我心生感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以往的理论培训,让我觉得看课题如同隔着一座山,今天同事切身的体会,让我觉得做研究,我也能行。这次培训,对我而言在认识中理清了这么几个问题:

  一、小课题就是我们自己想解决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小课题具有“小、*、实、真”的特点。其中的“小”,就是指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就是贴*教学,贴*现实。“实”则是指实实在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从中我就明白了,*时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很贴*小课题了。比如学生不写作业,自己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计算总出错,自己就采取各种练*措施,提高学生的练*效果等等,这些实际上都能算的小课题,只要是自己真实的去做,真实的思考,解决了真实的问题,就是小课题。

  二、小课题就是做我们自己想做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中的任何实践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对象,现在提倡的行动研究,就是我们做研究的主要方式,当然课题研究总的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叙事研究等,也未尝不可。我的理解,只要我们能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能深入的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策略,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课题”。当然,要做成,做的有效,我觉得关键自己要把它当做回事儿,时时记在心里,时时探索,时时实践,时时思考,给自己的定位不仅仅局限在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让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让自己能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成长起来。

  三、小课题是教师成长的途径

  看看今天交流的三位教师,参加工作时间最长的才5年多一点,短的*一年,他们能把自己从事小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我想,他们做的时候凭借的恐怕不仅仅是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成长的信念。和他们相比,我的意识

  可能弱了些。他们在成长,我还能停止不前吗?让自己走出从凭“经验教学”的惯性思维,走向“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途径。

  小课题培训,给我们指出了是一条专业成长的路。老师们,让我们走向小课题,一起做研究吧。

  今天下午我怀着自责与迷茫的心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小课题培训活动。在培训会上,学校三位年轻教师首先做了典型发言,他们的小课题研究已经初步成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坚强的理论依据、实实在在的教学实际,课题方案的撰写非常正规,从背景的提出,到现状的分析,再到学生的学*实际,整个研究过程也是按步骤进行,每一步联系紧密,整个流程非常清晰,着眼于教学中的小问题,认真分析,从中挖掘教学上的研究点,能够睿智的去思考问题。三位老师的发言令我着实佩服,我佩服他们的那份执着,那份热情,那份干劲,这些我做的远远不够,一种深深的.自责感令我坐立不安,顿时感觉自己很渺小。记得刚开始听到小课题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开始,由于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和实际中的繁忙,在第一次小课题研究中我就没有申报,这些都是理由,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直到学校统一要求时才开始行动起来,这就比别人晚了一步。细想,作为年轻教师就应该无条件、无理由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学校李主任每次提到这事的时候,我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同事们,甚至感受到在会场上没有资格坐在那里。

  继三位教师发言之后,李主任对如何撰写小课题研究方案做了精细的解释,向老师清晰、条理的做了说明,我认真的听着,认真的记着,认真的思考着。曾经多想做一个有深度、会思考、会研究的教师,“小课题”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台,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扎实有效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这次培训对每个老师来说意义重大,每个老师从思想上都经历了对小课题从无知到有所知的过程,我也收获颇丰。做什么事情都不甘落后,可这项工作我却没有做好,会后我不断地反思着自己。一直这样认为:只要用心,没有什么困难;只要肯下功夫,没有什么不行。作为一名教师,就得学会研究,有一个睿智的头脑,因为我们的选择不会改变。力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我工作上的一个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不断努力,不断奋进,迎头赶上。

  努力探寻——有效管理尽心尽责

  对教科室主任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土壤”,成长的“空间”。

  三所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管理经验。**路小学的管理关注培训指导,关心研究过程,关怀教师情感;索普学校把课题比作大树,在主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便是让“种下的树”长出“新枝”,让大课题带着小课题的老师共同进步;镇江市八叉巷小围绕乒乓特色开展小课题研究,并逐步使课题研究走向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果说教科室的引领给教师的成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那么透过这扇窗户,老师们不仅看到了外面美丽的景色,还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亲密接触——研究路上且思且行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会有艰辛的付出,课题研究也不例外。活动中老师们把研究的体验和困惑与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无论是周所长对小课题如何结题的解答,赵所长对如何把教学和教科研相结合的指导,还是京口区教育局孙局长的现身说法,都让与会的老师深受启发。迷惘着、困惑着但又收获着、幸福着,这大概就是小课题的魅力所在吧!品味幸福——成长路上有你有我

  在小课题的学*与研究中,老师们真切地体验到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体会到“拨开云雾会喜见阳光”的幸福与快乐。索普学校的范鸣老师是京口区的教育科研个人,在课题的引领下她也逐渐成为了一名数学骨干教师,她的成长的故事,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一路的困难,一路的艰辛并不可怕,因为那无奈艰辛之后便会收获满满的喜悦。老师们的故事感染着所有的人,索普学校的尤昌德老师更是激动地冲上了舞台和与会老师诉说了他在科学教学中,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则小故事,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是课题研究让尤老师如此充满着激情。

  活动的最后镇江市教科所周刚所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他的一番话虽幽默风趣但发人深省。

  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与追求,老师们相聚在索普。课题虽小,却点燃了大家不断追求的热情,交流活动时间不长,却把老师们研究的目光引向更深更远的地方。研究的过程是幸福的,分享这种幸福便显得更为快乐。只要大家乘着课题研究的翅膀飞翔,那成长路上必定有你有我。

  让我们一起做研究吧

  ——小课题培训体会

  课题研究?太高深了。那是专家的事,是学校集体做的,对我们一个普通的老师来说,真有点望尘莫及。虽然这几年,学校里先后做了几个课题,自己也跟在后面,美其名曰“实验教师”,但实际想想,自己都做过些什么呢?对什么是课题?怎么做研究的认识好像还很模糊。

  上学期,教研室倡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也跟着参加了两次相关的培训,对“小课题”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自己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模有样的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预*”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记着自己的“课题”,也会是不是的去做一做,潜意识中或多或少还有种“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因此,现在看来,自己的研究从根本上讲也就谈不上研究了。

  这学期,我们又把“小课题研究”提到了教师工作的重点,为了做好,学校组织了专题培训,并且有上学期做的比较好的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年轻老师的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撞击着我的心灵,正如陈文丽老师在交流中说“研究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张瑾老师的话也让我心生感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以往的理论培训,让我觉得看课题如同隔着一座山,今天同事切身的体会,让我觉得做研究,我也能行。这次培训,对我而言在认识中理清了这么几个问题:

  一、小课题就是我们自己想解决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小课题具有“小、*、实、真”的特点。其中的“小”,就是指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就是贴*教学,贴*现实。“实”则是指实实在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从中我就明白了,*时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很贴*小课题了。比如学生不写作业,自己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计算总出错,自己就采取各种练*措施,提高学生的练*效果等等,这些实际上都能算的小课题,只要是自己真实的去做,真实的思考,解决了真实的问题,就是小课题。

  二、小课题就是做我们自己想做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中的任何实践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对象,现在提倡的行动研究,就是我们做研究的主要方式,当然课题研究总的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叙事研究等,也未尝不可。我的理解,只要我们能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能深入的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策略,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课题”。当然,要做成,做的有效,我觉得关键自己要把它当做回事儿,时时记在心里,时时探索,时时实践,时时思考,给自己的定位不仅仅局限在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让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让自己能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成长起来。

  三、小课题是教师成长的途径

  看看今天交流的三位教师,参加工作时间最长的才5年多一点,短的*一年,他们能把自己从事小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我想,他们做的时候凭借的恐怕不仅仅是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成长的信念。和他们相比,我的意识

  可能弱了些。他们在成长,我还能停止不前吗?让自己走出从凭“经验教学”的惯性思维,走向“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途径。

  小课题培训,给我们指出了是一条专业成长的路。老师们,让我们走向小课题,一起做研究吧。

  今天下午我怀着自责与迷茫的心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小课题培训活动。在培训会上,学校三位年轻教师首先做了典型发言,他们的小课题研究已经初步成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坚强的理论依据、实实在在的教学实际,课题方案的撰写非常正规,从背景的提出,到现状的分析,再到学生的学*实际,整个研究过程也是按步骤进行,每一步联系紧密,整个流程非常清晰,着眼于教学中的小问题,认真分析,从中挖掘教学上的研究点,能够睿智的去思考问题。三位老师的发言令我着实佩服,我佩服他们的那份执着,那份热情,那份干劲,这些我做的远远不够,一种深深的自责感令我坐立不安,顿时感觉自己很渺小。记得刚开始听到小课题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开始,由于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和实际中的繁忙,在第一次小课题研究中我就没有申报,这些都是理由,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直到学校统一要求时才开始行动起来,这就比别人晚了一步。细想,作为年轻教师就应该无条件、无理由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学校李主任每次提到这事的时候,我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同事们,甚至感受到在会场上没有资格坐在那里。

  继三位教师发言之后,李主任对如何撰写小课题研究方案做了精细的解释,向老师清晰、条理的做了说明,我认真的听着,认真的记着,认真的思考着。曾经多想做一个有深度、会思考、会研究的教师,“小课题”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台,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扎实有效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这次培训对每个老师来说意义重大,每个老师从思想上都经历了对小课题从无知到有所知的过程,我也收获颇丰。做什么事情都不甘落后,可这项工作我却没有做好,会后我不断地反思着自己。一直这样认为:只要用心,没有什么困难;只要肯下功夫,没有什么不行。作为一名教师,就得学会研究,有一个睿智的头脑,因为我们的选择不会改变。力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我工作上的一个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不断努力,不断奋进,迎头赶上。

  参加了小课题研究培训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是我知道了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研究报告、论文不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还包括: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④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活动。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努力探寻——有效管理尽心尽责

  对教科室主任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土壤”,成长的“空间”。

  三所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管理经验。**路小学的管理关注培训指导,关心研究过程,关怀教师情感;索普学校把课题比作大树,在主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便是让“种下的树”长出“新枝”,让大课题带着小课题的老师共同进步;镇江市八叉巷小围绕乒乓特色开展小课题研究,并逐步使课题研究走向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果说教科室的引领给教师的成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那么透过这扇窗户,老师们不仅看到了外面美丽的景色,还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亲密接触——研究路上且思且行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会有艰辛的付出,课题研究也不例外。活动中老师们把研究的体验和困惑与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无论是周所长对小课题如何结题的解答,赵所长对如何把教学和教科研相结合的指导,还是京口区教育局孙局长的现身说法,都让与会的老师深受启发。迷惘着、困惑着但又收获着、幸福着,这大概就是小课题的魅力所在吧!品味幸福——成长路上有你有我

  在小课题的学*与研究中,老师们真切地体验到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体会到“拨开云雾会喜见阳光”的幸福与快乐。索普学校的范鸣老师是京口区的教育科研个人,在课题的引领下她也逐渐成为了一名数学骨干教师,她的成长的故事,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一路的困难,一路的艰辛并不可怕,因为那无奈艰辛之后便会收获满满的喜悦。老师们的故事感染着所有的人,索普学校的尤昌德老师更是激动地冲上了舞台和与会老师诉说了他在科学教学中,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则小故事,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是课题研究让尤老师如此充满着激情。

  活动的最后镇江市教科所周刚所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他的一番话虽幽默风趣但发人深省。

  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与追求,老师们相聚在索普。课题虽小,却点燃了大家不断追求的热情,交流活动时间不长,却把老师们研究的目光引向更深更远的地方。研究的过程是幸福的,分享这种幸福便显得更为快乐。只要大家乘着课题研究的翅膀飞翔,那成长路上必定有你有我。

  让我们一起做研究吧

  ——小课题培训体会

  课题研究?太高深了。那是专家的事,是学校集体做的,对我们一个普通的老师来说,真有点望尘莫及。虽然这几年,学校里先后做了几个课题,自己也跟在后面,美其名曰“实验教师”,但实际想想,自己都做过些什么呢?对什么是课题?怎么做研究的认识好像还很模糊。

  上学期,教研室倡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也跟着参加了两次相关的培训,对“小课题”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自己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模有样的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预*”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记着自己的“课题”,也会是不是的去做一做,潜意识中或多或少还有种“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因此,现在看来,自己的研究从根本上讲也就谈不上研究了。

  这学期,我们又把“小课题研究”提到了教师工作的重点,为了做好,学校组织了专题培训,并且有上学期做的比较好的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年轻老师的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撞击着我的心灵,正如陈文丽老师在交流中说“研究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张瑾老师的话也让我心生感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以往的理论培训,让我觉得看课题如同隔着一座山,今天同事切身的体会,让我觉得做研究,我也能行。这次培训,对我而言在认识中理清了这么几个问题:

  一、小课题就是我们自己想解决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小课题具有“小、*、实、真”的特点。其中的“小”,就是指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就是贴*教学,贴*现实。“实”则是指实实在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从中我就明白了,*时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很贴*小课题了。比如学生不写作业,自己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计算总出错,自己就采取各种练*措施,提高学生的练*效果等等,这些实际上都能算的小课题,只要是自己真实的去做,真实的思考,解决了真实的问题,就是小课题。

  二、小课题就是做我们自己想做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中的任何实践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对象,现在提倡的行动研究,就是我们做研究的主要方式,当然课题研究总的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叙事研究等,也未尝不可。我的理解,只要我们能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能深入的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策略,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课题”。当然,要做成,做的有效,我觉得关键自己要把它当做回事儿,时时记在心里,时时探索,时时实践,时时思考,给自己的定位不仅仅局限在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让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让自己能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成长起来。

  三、小课题是教师成长的途径

  看看今天交流的三位教师,参加工作时间最长的才5年多一点,短的*一年,他们能把自己从事小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我想,他们做的时候凭借的恐怕不仅仅是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成长的信念。和他们相比,我的意识

  可能弱了些。他们在成长,我还能停止不前吗?让自己走出从凭“经验教学”的惯性思维,走向“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途径。

  小课题培训,给我们指出了是一条专业成长的路。老师们,让我们走向小课题,一起做研究吧。

  今天下午我怀着自责与迷茫的心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小课题培训活动。在培训会上,学校三位年轻教师首先做了典型发言,他们的小课题研究已经初步成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坚强的理论依据、实实在在的教学实际,课题方案的撰写非常正规,从背景的`提出,到现状的分析,再到学生的学*实际,整个研究过程也是按步骤进行,每一步联系紧密,整个流程非常清晰,着眼于教学中的小问题,认真分析,从中挖掘教学上的研究点,能够睿智的去思考问题。三位老师的发言令我着实佩服,我佩服他们的那份执着,那份热情,那份干劲,这些我做的远远不够,一种深深的自责感令我坐立不安,顿时感觉自己很渺小。记得刚开始听到小课题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开始,由于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和实际中的繁忙,在第一次小课题研究中我就没有申报,这些都是理由,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直到学校统一要求时才开始行动起来,这就比别人晚了一步。细想,作为年轻教师就应该无条件、无理由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学校李主任每次提到这事的时候,我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同事们,甚至感受到在会场上没有资格坐在那里。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6)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在苏州市教研室的倡导下,各校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课题研究,我校也加入这一探讨的行列。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此,将最*的学*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二、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分段研究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课题研究才开始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研究性学*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方法。利用这种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破坏学*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然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学生种种不良表现,总是让我焦虑不已。漠视学生当前的问题,必然导致过后更为严重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学生越来越难教的重要原因。然而,面对学生身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我天天找不同的学生谈话,做学生的工作,工作量极大,却没有收到多少成效,结果问题还是问题,我尝到的挫败感远远多于成就感,于是总觉身心俱疲,难以招架太多的问题。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可以让我集中精力,一段时间专注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我这类能力一般的教师提供了一种解决困惑的有效思路。

  在一次校公开课后,同行们的评课意见,让我找到了我要研究的课题方向。公开课的前半节课,学生总体反应沉闷,中途我采用了小组抢答积分竞赛以巩固和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环节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参与积极性高涨。后来,我作了几天的反思,查阅了一系列相关竞赛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章,将我的微型课题名称拟定为《运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积极性的研究》。接着,开始对照班级学生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朗读、默写、背诵、表演等等环节,大都贯穿于小组竞赛中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每周一次统计总体得分,评出周冠军组,并给予象征性奖励。学生个人根据表现,比如背诵完成快的,作业完成质量好的,课堂积极参与的,按规定分值可以计入个人积分。一个学期后,学生的学*积极性有了改观,而且还带来了副产品――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课题研究确实“麻烦”,比如积分的统计,奖品的准备等,但是它能有助我解决我的教学难题,所以,我愿意坚持。当然,我也在思考:怎么进一步改进?该课题研究结束后,我该如何传承或积累既得的成果?如果研究结束后,一切又回到原点,那就失去了研究的大半价值了。

  微型课题研究,步子小,易操作,理论水*不丰富的也可以做起来,非常合适我们一线教师。然而,有时心里想好要记录的学生日志因为稍微忙了一些就搁浅了。几个学生的跟踪教育记录,也是以“忙”为藉口,漏记不少内容。一般情况,我*惯记录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对我有思想冲击的点点滴滴,可是主动及时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我分析这是我成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吧。我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定得投入、一定要学会通过问题研究给自己遇到的困惑找出路!

  我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农村小学生阅读*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作为国家课题“阅读*惯的养成”的子课题,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从课题组组建到现在,课题负责领导已组织参研教师多次培训学*。通过培训学*,我对课题实验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学会自己选题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教育教学情境,寻找具体问题。

  1.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情况、生活情况、特长爱好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2.在反思中提炼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可以为自己提供研究材料的有效途径,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

  3.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二、教师素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1.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除了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真正体验到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的提高。

  2.教师的教育理论学*是基础。一个总感到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课题

  “农村小学生阅读*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就其名称分析,我作为一名参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积累知识,丰富语汇。在口语交际课和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灵活应对,顺畅表达的能力,努力探索口语表达训练方法、策略,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9月18日,我有幸参加池店镇教科研课题研究培训会议,此次培训邀请了XX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资深教师---陈淑端,她作了《立足实际,实效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的专题讲座。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茅塞顿开,收获颇丰。

  首先,作为一名基层小学的老师,对于“课题研究”这个词总感觉一知半解。每次想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却不知从何下手。而陈老师的这次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陈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科研和课题的概念,并引用了大量实例,与全场教师探讨了课题该如何形成,做课题的过程以及课题研究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在如何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如何实施研究方案中,也做了详细的解读。陈老师激情洋溢的讲解,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其次,陈老师渊博的知识让我佩服,让我更加明确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活到老,学到老”。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有过深刻的论述:“学生可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的不通专业,那么,除了蔑视以外,你永远得不到什么。”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无论在科学文化知识上,还是思想道德方面都是如此。当前的学生思维开阔,课外知识来源渠道众多,求知欲旺盛;家长的文化水*和素质的快速提高;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转变等等。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善于学*和终身学*,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否则,死守着老观念,用陈旧的知识去教学生,这不仅是误人子弟,更是拖课程改革的后腿。

  最后,要把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是离不开团队精神。在当今社会,教师个人的学识和水*都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的`资源,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的团队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是因为:第一,在现代教育理论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教育思想——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第二,在团队之中,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第三,团队获得的信息量是个人信息量的数倍甚至是几十倍,而丰富的信息量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在团队的协作中,每一个成员都学会了与人相处。总之,教师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可以极大促进教师整体水*的提高,同时在科研中达到教师思想观念和人格精神的不断升华。

  本次培训会,让我大开了眼界,为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我对自己的课题也充满了信心,希望多参加这样的培训。

  本周六,学校教研室汤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方法》的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

  讲座一开始首先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不是经常会感觉到了“不乐趣”、“不幸福”吗?也许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

  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这是微型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

  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日,我校邀请了石明晶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在课题研究中如何选题与立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有价值。

  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这是第一原则。也就是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2、有能力。

  有价值的课题,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研究就会落空,结果就会华而不实,研究课题应该从生活现象入手,从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入手,从学生学*的思考入手,使选题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不贪大求远。

  3、有兴趣。

  这是课题研究的'动力,感兴趣,会信心十足,乐此不疲。

  4、可操作。

  小课题侧重于行动研究,强调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所设计的方案应当是可控的,这样最终才能破解问题。

  通过以上几点我很快确定了课题的方向,积极准备立项,,努力使自己由一个经验型的教师向科研型的教师转变!

  提笔踌躇,我深知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本次的培训专题风牛马不相及。2xx年x月x日——17日,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邵美萍主持下举行云南省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和小组年度工作考评活动。活动包括楚雄州教科所所长邓建民作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各小组课题研究情况、小组年度工作汇报及专家指导、考评,工作室顾问张兴义校长作《情绪的科学管理》的专题讲座等。说实在的,至于讲些什么我懵懵懂懂,触动最深的是邓所长声情并茂朗诵的一段散文:“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下课后,我的心久久不能*静,通过网络我找到了原文细读:“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安安地回来。

  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篇散文从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嘱托,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那感人而朴实的话语阵阵敲击着我的心灵,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和教育工作者的我,从不同的角度来感悟这篇文章,内心感触颇深,久久不能*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父母的命啊!

  儿子虽然还未入学,看着他清澈的眼神和异乎寻常的调皮我甚为惶恐:入学会怎么样?在新的环境里适应吗?中午自己会吃饭

  吗?这些感受都是作为父亲的亲身体验。读了这篇散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年轻的父母望着孩子依依不舍的眼神,对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托付。作为一名教师,肩上的责任真是任重道远啊!他们父亲母亲把孩子交给了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从这一刻起,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父亲,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父母亲的心情。

  他们没有完成作业,我会?

  他们不专心听讲,我会?

  他们打架,我会?

  他们面临懵懂,我会?

  我们应当成为家长心目中企盼遇到的好老师,当一名好老师一点都不难——爱孩子,爱自己的事业。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做到!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和爱心,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7)

——数学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本十份

  一学期的小专题研究已接*尾声,在这一学期的.课题研究中,我品尝到了分组合作学*的甜头,在分组合作学*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分组合作学*的乐趣。

  一、师生间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合作与交流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真理的人,是参与课堂活动的“*等中的首*”。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与交流学*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教师采取的都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参加小组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出生动活泼的热烈氛围,把导课艺术、沟通情感、提问技巧、语言体态,板书设计和组织管理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把动口、动手、动脑结合在一起,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让学生的交流能真正碰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数学知识变枯燥为生劲,使数学概念变抽象模糊为清晰,使学生学*转被动为主动。另外,教师要成为学生“学*的导师”,“合作伙伴”,“交往对象”。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再是一种对峙的关系,而是一种和谐的交往。对学生而言,研究之初,他们需要教师的指导;研究之中,他们需要教师的帮助;获得成功时,他们需要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小组合作学*路上有了教师这名特殊的合作伙伴的陪同,学生们不再寂寞,不再无助,也不再灰心,教师就如一股力量,给了学生不竭的研究动力,伴随他们走向成功。这样,师生的关系就建立在*等互助的基础上,使师生关系充满乐趣!

  二、课堂上的乐趣

  “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 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既擦出智慧的火花,又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来获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适时引导,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学*过程的调节和学*效果的恰当的评价。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实现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在教学时,能放手就得放手,要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有些数学问题单靠一个人往往很难回答全面,这时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成,让组内的每个成员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互相启发,可促进学生解题思路的快速生成。

  例如:我在讲《圆锥的认识》的时候,不是直接叫同学找到底面圆心和高,可以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巧设情境——收获季节到了,晒谷场上有一堆谷子,李叔叔想知道这堆谷子有多高我们怎样才能量出这堆谷子的高度?同学们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能量出它的高度?这时候,就巧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每组学生准备好一堆沙子,让学生从实际中找出圆锥的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从而调动学生学*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愿意合作学*,把握合作学*的契机,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使学生真 正成为学*的主人。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参加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实验。我在同组的同事指导下,通过研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体会如下:

  一、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课题小组学*活动。加强自身理论的学*,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边总结。

  二、加强理论学*,提高科研水*。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氛围。在改革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非常明确:要建立一种民主、*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导课的最佳方案。

  师生谈话导入。对于某个新知识,学生接触最频繁却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可以采取师生谈话来导入。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可这样谈话来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三角形面积,知到可转化成*行四边形,下面就请大家来回顾一下,介绍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转化成*行四边形的。

  实践操作导入。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吸引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

  巧设游戏导入。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方法和良好的学**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讲述故事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借助媒体导入。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段的实验中,我们在导课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学校组织的统考中,尤其是有关创新能力的命题,我班学生答的准确,有创新。

  2、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段的实验探索,也使我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提高了理论水*、业务水*和科研能力,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集体教学还是很普遍的,老师的活动设计也是按照本班孩子的实际水*来设计,这就容易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孩子“吃不下”,两极分化越来越厉害,使得能力弱的孩子逐渐失去数活动的兴趣。本学年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能力差异教学活动的研究。关注幼儿差异,让幼儿学*不一样的数学,下面是我在本学期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一、制定目标时――针对差异

  我们不求能力差异的幼儿同时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允许他们异步达标。因此,在目标的制定中,针对不同差异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首先强调基础目标,重视目标的统一性,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以确保目标指向大部分幼儿,同时考虑目标的弹性,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对不同水*的幼儿要求不同。能力弱的幼儿注意基础目标,适当降低要求,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目标;能力中等的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争上游的态度和信心。能力强的幼儿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注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中班“排序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初步学会按物体数量的AABCDAABCD规律排序。能力弱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观察图的排序规律完成ABCABC练*。中等能力的幼儿能根据教师要求按ABCDABCD的规律排序,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幼儿自定规则,按物体特定规律排序,能创造不同的排序方法等。

  二、方法选择时――尊重差异

  教师在选择方法时对不同水*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异步达标的目的。如在学*排序时我针对佳妍、景伦、翰杨三个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的幼儿选择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于翰扬在串珠子中表现出思考型的认知特点,在串珠子之前,他用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观察模仿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策略,呈现的作品也相对比较好。对待这样的幼儿,我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他串出与教师不一样的项链。而对于已有一定的归类意识景伦,我采取了“让他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策略”,鼓励他学*简单的单维排序来串珠子。对于佳妍,她属于无目的的玩,缺乏思考和归类方面的能力,针对她的表现我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鼓励他模仿旁边的同伴把相同颜色的串在一起。我们只有正视幼儿能力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让幼儿有自主选择学*方式的机会,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学*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三、投放材料时――考虑差异

  在提供数学操作材料时,既要考虑活动目标,又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和能力差异。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投放材料,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如在数学活动“排排队”中我们班级孩子们的照片拍下来,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排序。一番观察下来,我发现两极分化特别厉害,能力强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能把三个小朋友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整齐地排好,而能力弱的孩子拿着小朋友的头像,不知怎么放才好。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游戏材料,给能力强的孩子一筐材料里放了4-5个小朋友,让他们想想人多了该怎么排队,而能力弱的一组,我就在底板上画了从高到矮的矩形图,暗示孩子高个子应放哪,接下来放哪,最矮的矮个子应放哪,并形象地把它说成是高房子、中房子、矮房子,暗示他们一一对应摆放,果然能力弱基本都学会了。又如在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大小各异的图形片,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片,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花片、纽扣等实物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四、教学评价时――承认差异

  幼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也是永恒的,教育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评价中,不同能力、水*的幼儿,教师评价的要求也不同。对于特殊幼儿,教师采用“拉一拉,帮一帮”的态度多鼓励、多引导,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对能力强的孩子多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提高的竞争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评价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给孩子一个灵活的评价标准,启发他们多看到同伴的长处,引导他们互相学*,取长补短,通过互动让幼儿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更要教师能正确对待幼儿客观存在的差异,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差异问题,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幼儿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幼儿的智慧潜能,就一定可以让不一样的幼儿学*不一样的数学,在不同的机会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存在不足:1.如何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和在课后的反思中也关注幼儿之间的数学差异这将是我今后继续研究的内容。2.案例的说服力还有待继续斟酌。3.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分析还有采取的措施如何更具有针对性还有待加强。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

  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

  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中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学*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

  现。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集体教学还是很普遍的,老师的活动设计也是按照本班孩子的实际水*来设计,这就容易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孩子“吃不下”,两极分化越来越厉害,使得能力弱的孩子逐渐失去数活动的兴趣。本学年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能力差异教学活动的研究。关注幼儿差异,让幼儿学*不一样的数学,下面是我在本学期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一、制定目标时——针对差异

  我们不求能力差异的幼儿同时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允许他们异步达标。因此,在目标的制定中,针对不同差异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首先强调基础目标,重视目标的统一性,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以确保目标指向大部分幼儿,同时考虑目标的弹性,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对不同水*的幼儿要求不同。能力弱的幼儿注意基础目标,适当降低要求,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目标;能力中等的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争上游的态度和信心。能力强的幼儿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注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中班“排序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初步学会按物体数量的AABCDAABCD规律排序。能力弱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观察图的排序规律完成ABCABC练*。中等能力的幼儿能根据教师要求按ABCDABCD的规律排序,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幼儿自定规则,按物体特定规律排序,能创造不同的排序方法等。

  二、方法选择时——尊重差异

  教师在选择方法时对不同水*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异步达标的目的。如在学*排序时我针对佳妍、景伦、翰杨三个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的幼儿选择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于翰扬在串珠子中表现出思考型的认知特点,在串珠子之前,他用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观察模仿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策略,呈现的作品也相对比较好。对待这样的幼儿,我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他串出与教师不一样的项链。而对于已有一定的归类意识景伦,我采取了“让他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策略”,鼓励他学*简单的单维排序来串珠子。对于佳妍,她属于无目的的玩,缺乏思考和归类方面的能力,针对她的.表现我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鼓励他模仿旁边的同伴把相同颜色的串在一起。我们只有正视幼儿能力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让幼儿有自主选择学*方式的机会,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学*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三、投放材料时——考虑差异

  在提供数学操作材料时,既要考虑活动目标,又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和能力差异。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投放材料,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如在数学活动“排排队”中我们班级孩子们的照片拍下来,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排序。一番观察下来,我发现两极分化特别厉害,能力强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能把三个小朋友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整齐地排好,而能力弱的孩子拿着小朋友的头像,不知怎么放才好。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游戏材料,给能力强的孩子一筐材料里放了4—5个小朋友,让他们想想人多了该怎么排队,而能力弱的一组,我就在底板上画了从高到矮的矩形图,暗示孩子高个子应放哪,接下来放哪,最矮的矮个子应放哪,并形象地把它说成是高房子、中房子、矮房子,暗示他们一一对应摆放,果然能力弱基本都学会了。又如在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大小各异的图形片,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片,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花片、纽扣等实物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四、教学评价时——承认差异

  幼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也是永恒的,教育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评价中,不同能力、水*的幼儿,教师评价的要求也不同。对于特殊幼儿,教师采用“拉一拉,帮一帮”的态度多鼓励、多引导,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对能力强的孩子多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提高的竞争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评价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给孩子一个灵活的评价标准,启发他们多看到同伴的长处,引导他们互相学*,取长补短,通过互动让幼儿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更要教师能正确对待幼儿客观存在的差异,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差异问题,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幼儿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幼儿的智慧潜能,就一定可以让不一样的幼儿学*不一样的数学,在不同的机会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存在不足:

  1、如何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和在课后的反思中也关注幼儿之间的数学差异这将是我今后继续研究的内容。

  2、案例的说服力还有待继续斟酌。

  3、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分析还有采取的措施如何更具有针对性还有待加强。

  “课题学*”是在新课标下的新增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学*也是我国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全新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课题的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体会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还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课题学*”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看似简单却蕴复杂于其中。比如七年级的“10.3课题学*:从数据谈节水”,需要学生采集大量的数据、处理数据,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否则不能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

  2、“课题学*”的内容以何种形式来呈现这也是比较难把握的。比如:九年级的“ 23.3课题学* 图案设计”,本节内容是以活动课的形式来学*还是以小组讨论合作学*?当然以其内容来看应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为佳。

  3、把“课题学*”当作活动课。把“课题学*”当作活动课,这种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的确,有些课题学*的内容可以组织成活动课,比如:九年级的“ 29.2三视图29.3课题学* 制作立体模型”,七年级的“4.4课题学*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二、上好“课题学*”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 1、 透教材,备好课。

  吃透教材,备好课,这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对于课题学*更应如此,不打无把握之仗。

  2、精心组织授课形式,调控好各环节。

  对于这一点上面也提到,针对内容要采用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如:组织成活动课、分组合作学*讨论、学生自主学*等。

  3、适时引导,及时总结,体现思想,形成规律,提高能力。

  教师要及时引导好,总结好。切忌为讲本知识而只讲本知识,应该让学生明确同属于这一类型的题目该如何分析,即要做到一点盖面,举一反叁。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猜测的基础上及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引导学生分类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发现更具一般性的结论,寻找一般性的解决方法,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教学,渗透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学生须做到

  1、课前预*,做好标记。

  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充分预*其内容,把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待课上解决。

  2、课上积极主动,动手动脑。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对于疑问要大胆探讨并做到勤于动手动脑,真正把所存问题各个击破。

  3、做好笔记,写好感受,善于总结。

  把教师所阐述的规律,在分析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以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做好笔记。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也是反思积淀的过程,更是巩固提高的过程。

  培养好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长期探索课题学*教学,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不断完善。

  20xx年,我校申请了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方式与学*方式创新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外出培训,我就像一棵幼苗享受阳光雨露一样如饥似渴地享受着知识的浸润,从中也使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有了新的认识,为我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逐渐走进课堂,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图、文、音、形、光、色综合一体运用显现特点。能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学*的效应距离,把教学内容、图文设计和影视编辑有机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多方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记忆等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兴趣。

  多媒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语文知识。我自己执教的《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美丽的动画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唤醒了学生的学*兴趣。紧接着配上优美轻快音乐,屏幕上出现相应的动画和文本文字,教师感情饱满的`范读,使学生再次感受课文的情感内涵、语言节奏,领悟课文的音乐美、绘画美,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

  2、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渲染情感气氛。

  小学生的情感极其丰富,易受感染,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到特定环境中去感受,去品味,达到渲染情感气氛的作用。我校陈锦珠老师执教美丽的童诗《贺年片》,多媒体课件“以诗为本”,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整体格调优美生动,通过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境,通过和谐的乐曲增加文本的感染力。课上适时穿插《新年好》《铃儿响叮当》,使整节课一直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多媒体以它特有的形式感染了学生,调动了情感,把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拉*了,同时令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体会诗歌的美,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运用多媒体,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七律《长征》是长征即将结束时,***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但这些似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长征路途遥远,历经11个省,使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执教教师设计flash动画,展示了长征路线图,并运用多媒体播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疲惫行军等场面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对长征一路的艰难险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适时背景音乐的穿插,渲染了氛围。结尾处的配乐诗朗诵,将学生情感推向高潮,让课在高潮处结束。

  一年以来的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但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多媒体教学不是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的强度,而是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要把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教师指挥课件播放、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像;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以前,人们一提到“课题研究”,我总觉得那是多么的高不可攀,搞课题研究那应该是教育专家们的事情,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有点难。去年我有幸参加学校申报的市级课题研究,回忆起一年来的活动情形,心里感受颇多。

  首先,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活动,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课题”,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进行问题聚焦的过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去分析,去摸索解决,积累一些教学的经验,最终沉淀为自己的东西。殊不知,这个过程中我们便是在搞研究了,只不过在分析、摸索中我们要善于去提炼、总结,形成文字。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

  其次,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搞课题研究,研究的内容要口径小一些,实在一点,密切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进行。就如我们现在的这个课题,它的每次活动,我们都是在课例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交流,然后结合实际撰写调查报告、写论文、写案例、赛课。一年来,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我开了眼界,对课题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再次,我通过《数学教学与数学活动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活动的学*,我逐渐认识到老师教育学生,尤其数学课的教学,第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数学教学的设计贯穿于数学活动中去。数学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也要特别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经验的积累,关注活动表面之下活动的内涵,让学生付诸思考,以期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第二、我们要想上好一节好的数学课,就要精心地设计好教学活动,以及考虑在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好学生,上好一节精彩的课。第三、要根据所教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类型,使课堂变得生动化,将设计的数学活动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让学生数学活动中收获知识,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有了,自主进行活动了,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集体教学还是很普遍的,老师的活动设计也是按照本班孩子的实际水*来设计,这就容易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孩子“吃不下”,两极分化越来越厉害,使得能力弱的孩子逐渐失去数活动的兴趣。本学年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能力差异教学活动的研究。关注幼儿差异,让幼儿学*不一样的数学,下面是我在本学期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一、制定目标时——针对差异

  我们不求能力差异的幼儿同时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允许他们异步达标。因此,在目标的制定中,针对不同差异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首先强调基础目标,重视目标的统一性,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以确保目标指向大部分幼儿,同时考虑目标的弹性,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对不同水*的幼儿要求不同。能力弱的幼儿注意基础目标,适当降低要求,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目标;能力中等的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争上游的态度和信心。能力强的幼儿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注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中班“排序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初步学会按物体数量的AABCDAABCD规律排序。能力弱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观察图的排序规律完成ABCABC练*。中等能力的幼儿能根据教师要求按ABCDABCD的规律排序,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幼儿自定规则,按物体特定规律排序,能创造不同的排序方法等。

  二、方法选择时——尊重差异

  教师在选择方法时对不同水*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异步达标的目的。如在学*排序时我针对佳妍、景伦、翰杨三个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的幼儿选择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于翰扬在串珠子中表现出思考型的认知特点,在串珠子之前,他用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观察模仿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策略,呈现的作品也相对比较好。对待这样的幼儿,我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他串出与教师不一样的项链。而对于已有一定的归类意识景伦,我采取了“让他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策略”,鼓励他学*简单的单维排序来串珠子。对于佳妍,她属于无目的的玩,缺乏思考和归类方面的能力,针对她的表现我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鼓励他模仿旁边的同伴把相同颜色的串在一起。我们只有正视幼儿能力的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让幼儿有自主选择学*方式的机会,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学*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三、投放材料时——考虑差异

  在提供数学操作材料时,既要考虑活动目标,又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和能力差异。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投放材料,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如在数学活动“排排队”中我们班级孩子们的照片拍下来,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排序。一番观察下来,我发现两极分化特别厉害,能力强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能把三个小朋友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整齐地排好,而能力弱的孩子拿着小朋友的头像,不知怎么放才好。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游戏材料,给能力强的孩子一筐材料里放了4-5个小朋友,让他们想想人多了该怎么排队,而能力弱的一组,我就在底板上画了从高到矮的矩形图,暗示孩子高个子应放哪,接下来放哪,最矮的矮个子应放哪,并形象地把它说成是高房子、中房子、矮房子,暗示他们一一对应摆放,果然能力弱基本都学会了。又如在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大小各异的图形片,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片,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花片、纽扣等实物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四、教学评价时——承认差异

  幼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也是永恒的,教育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评价中,不同能力、水*的幼儿,教师评价的要求也不同。对于特殊幼儿,教师采用“拉一拉,帮一帮”的态度多鼓励、多引导,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对能力强的孩子多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提高的竞争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评价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给孩子一个灵活的评价标准,启发他们多看到同伴的长处,引导他们互相学*,取长补短,通过互动让幼儿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更要教师能正确对待幼儿客观存在的差异,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差异问题,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幼儿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幼儿的智慧潜能,就一定可以让不一样的幼儿学*不一样的数学,在不同的机会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存在不足:1.如何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和在课后的反思中也关注幼儿之间的数学差异这将是我今后继续研究的内容。2.案例的说服力还有待继续斟酌。3.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分析还有采取的措施如何更具有针对性还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书本”到“书本”,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没有体现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没有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缺乏应用意识,缺乏体验性的学*。

  这个学期我接手初三(15)班,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而且成绩好的学生上课就比较认真,而且围绕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甚至还能举一反三。但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就只是坐在教室里,只带了耳朵在听,不举手也不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我提问的时候莫不关系,就像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成绩差的同学干脆就不听课,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只有遇到我讲笑话的时候才兴奋一下,过后就又是老样子。

  于是我改变教学方法,从“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数学空间,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交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乐园。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8)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本十份

  20xx年,我校申请了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方式与学*方式创新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外出培训,我就像一棵幼苗享受阳光雨露一样如饥似渴地享受着知识的浸润,从中也使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有了新的认识,为我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逐渐走进课堂,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图、文、音、形、光、色综合一体运用显现特点。能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学*的效应距离,把教学内容、图文设计和影视编辑有机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多方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记忆等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兴趣。

  多媒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语文知识。我自己执教的《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美丽的动画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唤醒了学生的学*兴趣。紧接着配上优美轻快音乐,屏幕上出现相应的动画和文本文字,教师感情饱满的范读,使学生再次感受课文的情感内涵、语言节奏,领悟课文的音乐美、绘画美,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

  2、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渲染情感气氛。

  小学生的情感极其丰富,易受感染,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到特定环境中去感受,去品味,达到渲染情感气氛的作用。我校陈锦珠老师执教美丽的童诗《贺年片》,多媒体课件“以诗为本”,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整体格调优美生动,通过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境,通过和谐的乐曲增加文本的感染力。课上适时穿插《新年好》《铃儿响叮当》,使整节课一直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多媒体以它特有的形式感染了学生,调动了情感,把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拉*了,同时令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体会诗歌的美,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运用多媒体,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七律《长征》是长征即将结束时,***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但这些似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长征路途遥远,历经11个省,使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执教教师设计flash动画,展示了长征路线图,并运用多媒体播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疲惫行军等场面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对长征一路的艰难险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适时背景音乐的穿插,渲染了氛围。结尾处的配乐诗朗诵,将学生情感推向高潮,让课在高潮处结束。

  一年以来的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但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多媒体教学不是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的强度,而是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要把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教师指挥课件播放、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像;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今年月中旬,我有幸阅读了《给教师一生的建议》,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我才懂得“爱不释手”的真正含义。这本书为我们学*新程掌握新程感悟新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可能。特别是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的《堂提问,要问到点子上》深深触动了我的心。钱老师说:“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该锻炼和掌握“善问巧问妙问”的技巧,让自己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成长树一座风雨航程中的灯塔。

  是啊!“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善问的赞扬。其中“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精辟的指出提问是一门艺术,所以,堂提问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

  作为一线的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犹如响钟重重叩击我的心灵,“堂提问要问到点子上”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迷茫的前程。下面结合培训会上的两节数学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例如,观摩了张XX老师执教《*均数》的教学,感受最深的是张老师不断的追问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一开始张老师设计了“投篮比赛”的情景引入,引出数据72,学生凭直觉发现4可以表示小刚一分钟的投篮成绩,有孩子就说4是72这三个数的*均数,老师追问:“这里的*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成绩吗?”生答:不能。“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也不能。”老师又问:“奇怪,这里的*均数4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他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生答:“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均水*。”通过不断的追问,学生对*均数的意义有了较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像这样的追问贯穿整节,而且问得巧妙,引导得当,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如一位老师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一“纸袋里面装着各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适时发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同答锐角三角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判断这个三角形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

  “善者问,如攻坚木”在堂教学中,巧妙的设问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的重要方式。只有问得巧,问得妙,才能让堂提问更有效,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理应重视的问题。我们要在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地总结反思,形成独特的提问艺术,在师生之间一个一个的互问中探究,揭开一个个数学知识的面纱。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x种题型没讲,中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学*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有幸聆听石明晶老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研究的选题与立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石明晶老师不仅阐述了课题为什么这么热,课题研究的外显价值和内隐价值,而且还融入自己多年来对课题的理解,深刻而又引人。接下来石老师层层深入,从课题是什么,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到一线教师如何做小课题,怎样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了层层剖析。

  一、规范操作

  石老师一再强调课题要有正确的格式,做到符合课题研究的规则。第一,选题要新颖。力求别出心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写明研究背景,不宜多,写出为什么做;第三,要有完整的研究思路,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尤其是研究目标做到前后一致;第四,总结研究结果,阐明研究的成果。

  二、客观呈现

  从石老师身上感受到他对课题研究的执着以及对课题真实、客观呈现的追求。“客观”和“真实”可谓是本次王老师讲座的精髓。

  1、选题客观

  所选课题要来自于自己的课堂,不是为了获奖而写,而是需要而写,是为了教师自身发展而写,能够解决当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功能。

  2、过程客观

  研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必须把每一次研究的过程客观记录下来,以备日后作为原材料展现给别人。不造价,不做作,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3、总结客观

  根据研究的过程,如实并合理的解释取得的结果。

  这次培训会收获颇丰,希望学校给我们提供还有更多的学*机会。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中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学*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我们五年级组开展了《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环境开发的研究》这个课题,收获不小,本人心得如下:

  首先,我很喜欢我们的组长赵老师组织的这个团队。赵老师博学、严谨、风趣、对我们又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总是对老师充满了肯定与鼓励。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们,个个都很能干,上课、评课、做调查、写文章……样样都拿手。而自己却有那么多的不足。但是,与压力相比,有机会向赵老师及其它的优秀老师学*,我更多的是感到荣幸。

  其次,我喜欢我们的活动形式。每次活动,我们都是在课例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交流,然后赵老师对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辅导,不仅如此,还辅导我们写调查报告、写论文、写案例、赛课,以及参与数学生态课堂的活动。一年来,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我开了眼界,逐渐转变了教育理念。

  再次,我喜欢《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环境开发的研究》这个课题。通过每次活动的学*,我逐渐认识到老师教育学生,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面对植物的种子,你只要准备好土壤、肥料,充分利用好阳光和水分,顺其内在的生长规律,相信种子内在的力量,它们一定能顺利的发芽、开花、结果!

  在数学生态课堂上,不仅要强调知识与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意志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既要重视预设性目标,更要关注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在学*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完成预设的方案,而应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

  在这一年中,在听课学*时,我也会不自觉地从生态课堂环境的角度去观察,观察课堂的物质环境,观察师生、生生的交流,观察师生的评价与情感交流。优质的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在如朋友般的合作与交流中,在经历了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一次次原汁原味的争论后,留下的是一次次知识的收获、一次次能力的提升、一次次情感的满足,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热情,感受着学*的快乐,品尝着成功的喜悦。我特别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哪怕作为听课教师,也吸引着我的思维快乐和积极地参与,我想,我正是身处于数学生态课堂环境之中,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受,它的魅力影响的也许不止我一个人。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在尝试着营造生态的课堂环境,除了课件、板书设计等要简洁美观,我在传授新知的环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课堂中保证小组合作交流的次数与时间,教师注意倾听、对学生的评价多了鼓励与期待等。自己的教学观念随着课题研究的参与逐渐发生着转变,但是转变的程度还算不上理想,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和学生的情感交流等,一直是让自己困惑的地方。什么时候,自己的课堂环境也能 “生态”呢?

  是呀,教育是“农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自己在教学与研究的领域真正地投入,学生才会送给自己一个满意的课堂。

  最*粗略地学*了《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研究》一书,现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从教学研究的论述角度看,本书始终将眼光盯住儿童的发展性学*,始终在关注儿童的学*方式与认知发展。它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教数学。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发展性性学*呢?根据对本书的学*,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研究性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重视再现知识过程。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多一些体验。

  20xx年12月,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教学的需要,决定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研究”作为我的研究项目。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修学*,使我认识到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能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现就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就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几点浅薄的体会:

  一、研究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然而,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却有一个班,不同的学生基础有差别,智力也有差异,接受同一知识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老师的教授方法却很有限,那么怎样让有限的方法尽可能的适合更多的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哪些知识学生更难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存在疑问,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以及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课堂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提问才更有效。

  二、课前老师要给学生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层次性。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在备课过程中仔细推敲,设计的问题要紧靠教学目标,要突出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挫伤学生学*的。同时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问题具有启发性是指能引起学生联想而有所领悟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起学生进行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三、分对象、分层次性的提问,让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在上课时,不同的问题问不同的学生,让问题问到点子上,发挥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老师提问,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对答如流,省时省心。但总叫那几个人,“圈子”划得太小,时间长了,其他学生知道应答无份,就处于消极的状态。学*成绩一般或教差的学生就没有参与的趣味,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很难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有的老师只提问“学困生”,而且是惩罚性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显然是为了提起学困生的注意,让他们跟上来,但往往占去很多的课堂时间,学生答不上来,老师一通批评、挖苦、讽刺,有时搞得哄堂大笑,课堂成了老师的“发火场”,教学效果大受影响。有的老师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有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使学生无处下手,严重打击学生的学*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和梯度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四、教师要不断学*,细心观察。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这样提问时,问题才更加贴*生活又不偏离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家广博,同时要细心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把与数学有关的现象事例记录下来,在课堂中就能通过提问使教学更加有效。


小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范本5份(扩展9)

——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5)份

  我校作为自治区普通高中课题实验学校,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12月21日,在冯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有幸作为代表之一参加了本年度的课题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学*,我本人收获较大,获益匪浅,下面将学*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高三一轮复*同样如此。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长李琴老师在报告中就强调了让学生绘制概念图、挖掘教材相关图形学生分析、制作视频配音等多种教学方法。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也有利于学*能力的提高。李琴老师在让学生绘制概念图时“先撒出去,再收回来”,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多思多想,能多细就多细,然后相互交流。这种方法在高三一轮复*中值得借鉴,做到真正在教学中关注、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

  3、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

  4、找到差距,克服自身不足。通过培训,感到了自己的理论薄弱,对新的教学理念执行力度不够,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

  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5月13日四天时间,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参加了“浙江省教师小课题研究培训”,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宁波市教科所副所长张立新博士、宁波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纪勇老师、职业中学副校长薛矿军以及鄞州区教科室舒家华主任等几位教育科研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在这里,结合我所学到的、想到的,收获的,对我们做课题有帮助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做好课题总结提升理论水*

  由宁波市教科所副所长张立新博士给我们讲的《选择最佳起点——教育科研的选题与立项》专题,讲座的开篇从宏观、纵观、微观上分析了我们教师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以及如何搞好课题研究。做课题的目的是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张所长无论在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方法上、技术路线上如何论证,都给我们明确指明了研究课题的方向。

  二、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市职业中学副校长薛矿军老师给我们讲的《教育课题聚焦与形成》专题。我对薛矿军老师深奥的理论,生动的课题案例及实践研究成果所深深地震撼。明确了课题的分类,并且建议从小课题入手寻找课题研究,点明了教师教科研是教师们一生的光荣与梦想。教师做课题研究,从教育目标、教育现象和教育方法入手,把对学生进行的真实教育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紧密起来,选择课题的视角:

  1、从自身困境中寻找问题;

  2、从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

  3、从人际交流中发现问题;

  4、从学生生活中寻找问题。

  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创新。教育科研要边做边实践,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总结,在课题的实施中服务于的本职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养成研究的*惯,关注自身问题的解决和经验的提升,做课题的目的是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中可以看出,课题研究是一个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与规范

  舒家华主任给我们做了《优秀科研案例的分析》的专题,他在上课前给我们介绍了他个人的工作经历和专业成长过程,从每一个阶段的研究经验到现在研究所的工作研究成果。接下来,舒主任从为什么研究课题开始逐个我们进行讲解,选题是关键,要选自己关注的问题,而且真正地渴望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问题,不要跟风;教师要去真研究,研究要出真成果。张主任在讲授过程中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亲身经历的感悟都让大家佩服不已。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做课题研究的经验,总觉得研究课题离我们太远,殊不知课题研究本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活动做起,多观察、多积累,这样可以为我们个人的专业成长铺*道路。要知道,艰辛的工作正等待着我们去实践,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施,学*理论,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就会成为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另外做课题研究也是提高我们自己教育理论水*,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努力朝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前行!

  我相信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上级领导及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在做一名幸福的好老师的追求下,只要每位教师积极努力,认真研究,我们的课题就一定能够按时完成!

  7月2日在徐州铁路文化宫举行了全市教科室主任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讲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教科室主任庄文州的讲座,二是徐州市教科所郑少华主任的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活动——读书活动,本次活动我受益匪浅。

  听了庄文州主任《向“草根化”研究进军》的讲座,首先,我知道了个人课题与课堂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好处,它是由教学中的问题转化而来的,它使课堂的目标明确,对课堂反思更加深入;其次,我还知道了个人课题的研究方法:

  1、发现问题,从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制定措施,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4、付诸实践,做好记录,写好反思。

  5、总结经验。

  经过这五步,我们就可完成个人课题的研究。然后,我还明白了个人课题如何去选择,个人课题要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它的切入点必须小并且能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它的研究必须与教学实际结合在一起。总之,我明白了个人课题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它就是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了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我们将号召更多的老师进行个人课题的研究。

  听了郑主任的讲座,我的感触更大。郑主任的讲座让我知道了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老师,知道了怎样去读书。说起读书,我真觉得惭愧。其实我们贾汪区早在前年就号召广大老师去读书,我也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去读书,每周写三篇读后感。可每次我都是为应付读书笔记去读书,需要写笔记了我才去读,除此之外我根本不去阅读。我以为我的主要任务是教好学生,多阅读阅读教本,钻研钻研教学工具书,其他跟教学没有关系的书籍读也没用,与其去浪费那个时间,还不如多批改批改学生的作业呢。现在想来真后悔!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去读书,去广泛的阅读各方面的书籍,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使自己早日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老师。同时,我也会号召我校的全体教师扎扎实实进行阅读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个人素质和文化底蕴。

  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同一起跑线”课题研究已有将*一年的时间,就学*以来感受作学*心得如下:

  城乡教育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是普遍存在的事实。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城乡学校之间在资金投入、办学条件改善、师资水*和教学水*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生都往城里跑,农村学校生源日渐减少。我校也不例外,且矛盾日趋突出。为了促进教育的公*,逐步实现县域内学校间均衡发展,必须创新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创造新的教育增长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学校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因此我校确立了《同一起跑线》这一课题,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力的促进我校语文学科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一节课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达标率。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要人人达标,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的课不能算是好课。有些教师在”达标测试”环节上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

  ①只检查好学生。教师随便提问几个好学生,这几个学生会了教师就以为全班学生都达标了。这种检查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一节课上,教师要尽量检查到每类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单靠教师的提问很难做到这一点,可通过合作小组相互检查的做法来实现。

  ②虽然全部检查,但对落后学生没有补救措施。有些教师在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做对的举手,但对没有举手的同学教师没有问错在什么地方,课后谁来给他补课,何时汇报结果。没有具体的补救措施,这些学生就会逐步变成落后生。

  虽然对于需要拓展和提升的问题以及能力训练和价值观的问题,不可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但对于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既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教育公*的基本措施。我们一定要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促进教育公*的高度来看待。

  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首先要做到”步步清”。如诗歌教学,第一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读,这包括音义、断句、熟练程度等。不要只检查几个好学生,而是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要读,同学相互检查、相互帮助,向老师汇报,大家都过关了就是”步步清”了。然后是翻译课文,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上书不看课本注释、不看参考资料、不能相互讨论,能够独立翻译出来,这才是真会了。只有把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夯实了,每个学生都检查到了,才能做到堂堂清。这样做看似耽误时间,其实是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和课后大量作业的时间。不然仅靠下课前的几分钟搞一个达标测试,不会的学生也没有时间”清”了,只能放到课后,又加重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堂堂清”的方法很多。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当堂练*,教师逐一批改。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也不能全部看完。另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合作学*,让学生2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先由小组的两个人相互检查,大组长复查,教师巡回检查。这样一个少不了,能够覆盖到全体学生,班额大点也不怕。2人小组不能解决的6人大组解决,大组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来解决。个别不会的由本组同学帮助补课并向教师汇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才能省心省力,也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魏书生说的”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此时,教师在下课时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我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就是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率的课。

  如果一名教师在课后能对以上四个问题做出明确回答,就知道自己的课是否高效,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评价其他教师的课。

  本人于20xx年8月2日参加了县“晶都名师科研写作培训班暨“十三五”教育规划省市课题申报培训”。通知是让晶都名师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培训对象和各校骨干教师参加,我不是晶都名师,因此,也被骨干了一回。

  上大学时,我就喜欢听专家讲座。工作以后,我还有这样的愿望。我想等自己有钱了,去各个大学专门旁听教授讲课,听各类讲座,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再加上多读书,这样一个人就能快速成长起来。

  参加课题培训,对于我来说,就相当于到大学里听课。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我不太了解,听了能扩大视野。

  培训当日上午听了县内三位老师的报告,下午听了孙朝仁所长的讲座。第一个发言的是石榴中心小学的张迎春老师,张老师结合自己的省级课题“校本研训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pck的研究”,给大家讲了课题申报的流程,对我们有实际指导作用。第二个作报告的是县初级中学吴传贵校长。吴校长主要就课题选题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罗列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内容供大家参考。第三位作报告的是来自白塔高级中学的赵继光老师。赵老师是博士,他很早就研究课题,而且研究水*比较高,他对目前国内课题的总体走向把握很准,他认为做课题必须找一个点深挖下去,这样才能有成就。

  下午孙所长作报告,他详细讲解了课题的性质,告诉大家要做适合自己的课题,特别对课题申报书的填写做了指导。对课题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的思路、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预期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听完讲座,我感觉收获很大。首先明白了课题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事情。我打算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找一个小题目来研究,了解一下课题研究的流程。不过,我觉得课题真正研究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理论性很强,特别是专业术语的运用,那些都不是我擅长的。

  不过,论文还是可以写几篇的,那毕竟是离我们的教学实际*一点,从工作中找一个话题就可以构思一篇。借着讲座作为契机,我也该在教研上下点功夫了。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