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心得体会 >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份

日期:

  道德经心得体会 1

  “道可说,非常道……”一阵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自从学校开展了“与圣贤交朋友,与经典同行”的读书活动后,校园里每天都飘着一种工整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举办《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时,我暗暗决定认真学*。

  但是当老师第一次带领我们用清脆的声音读《道德经》的时候,我觉得很枯燥,没有表现出任何学*的兴趣。即便如此,我还是每天都不忘看,渐渐的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所以每天早上,伴随着鸟儿的歌唱,面对着初升的太阳,我坐在阳台上,享受着新鲜的空气,开始晨读。它为我打开心灵的大门,引导我从小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看完《道德经》,渐渐发现自己粗心了,安静耐心的思考,作业里潦草的字迹也变得正确了很多。从阅读经典书籍中,我也体会到了做人的`一些道理。比如文中“知人者智,知人者明;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还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永远永远。天地那么长,因为不是自生,所以可以长生不老。是圣人先他身后身;身外而活。不是因为它无私的邪恶?因此,它可以成为私有的。”意思是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是为自己而活,自然存在,所以能长久。所以,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却是德高望重,把自己放在一边,却是自救。这难道不是因为圣人不自私吗?所以他才能形成自己。

  在应对竞争时,要敢于迎接挑战,在应对失败和不*等时,要用*常心去报道,用恰当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是一味地争鱼死。这样有助于自救,获得最终的成功,只有积累才会蓬勃发展。同样,“无为”是用来宽容待人的。“海纳百川,气度大,墙立千里,物欲刚刚好。”

  道德经心得体会 2

  16日――20日,我参加了在杭州万松书院正谊学堂举办的《道德经》妙解公益夏令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为师,观水悟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水的品质。你可能会说:水有什么品质?有什么好学的?现在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向高处流还是低处?你一定会说:向低处流。是的,我们要学*水的谦虚和谦让,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见一块大石头,水有撞上去吗?没有。如果撞上去,岂不是以卵击石吗?水是绕开了它。你可以去好好体会。

  人体也需要水,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我们人类能活过一星期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还会有生命存在吗?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会枯死。水还可以帮我们清理厕所,清理我们不喜欢的污垢。但水并没有要求我们给它回报。这种舍已为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比如:做环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选择新鲜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内混合在一起,放在阴凉的空气流通处,要记得每天都要放气,不然发酵过程中瓶罐内产生的气体会把瓶罐顶开,发酵3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当然6个月以上最好。你试试吧!可以用来清洁家具,浇花等等。

  通过学*《道德经》,让我懂得了水的品质,我们离不开水,我们就是水,因为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经心得体会 3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经过为期一年的学*,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仅有附*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期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可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可是更接*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我而不得不做一些自我不喜欢的事。可是我想说,帮忙他人坚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可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我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能够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我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能够托付给他了。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经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当坚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我们生于一个从应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坚持我们中国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道德经心得体会 4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 5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现代汉语解读】

  处在强大的状态,还要保留柔弱的样子,做天下的溪谷。为天下溪,就与永恒的德行不分离了,又归复到婴儿的状态。

  处在荣耀的时候,保留被辱的姿态,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正因为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他的德行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又归复到朴素悟道的状态。

  处在光亮的时候,要让自己保持昏暗的状态,做为天下楷模。为天下楷模,他的德行就不会有差错,就又能归于道。

  道的原则散开之后存在于万物之中,圣人用它就会成为领导中的领导者,办了大事但没有任何割的痕迹。

  【延伸解读】

  前面三句为对仗句式,表达的意思相同。最后一句为小结性句子。

  古代认为,雄性动物主动的,居于上的,强大的;雌性动物被动,居下,安静,柔弱的。知,有知道意思,也作主管,如知县。“守”字的意思也相*,把握、主持、主管的意思,如太守。溪,溪谷。在自己强大的状态,仍然谨小慎微。溪,低谷,老子再三强调的处事之道,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婴儿的状态,指纯真的,没有形名之分的。雄、雌都不是那么重要,心中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了无尘埃,这样真正高人的状态。

  曾国藩先期主要用儒学,晚年时悟道。曾国藩*定太*天国的时候,极具荣耀,权倾天下。但是朝廷并没有如以前所声称那样的给他封王,只给侯爵,弟弟曾国荃只是伯爵。但是曾国藩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把自己放得低,所以他也不觉得这是侮辱。因此他主动申请裁撤湘军,弟弟曾国荃回家,恢复江南贡院。为什么他不觉得辱?因为他重视德行,留下很多教育子女的话,他的后人中成为文人学者的很多。

  白,代表光明、光亮。黑,昏暗。这里仍然告诉我们要保持低的姿态,给自己留有进步的空间。这是老子校正我们的.人性,我们遇到顺利的时候、享受荣耀的时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自信心容易鼓胀,作为普通人得瑟一下还可以谅解,但如果你是掌握很多、很重要资源的领导者,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刚愎自用,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正确处理这些荣誉。外部的危机始终存在,关键危机在于内心。

  �,同贷,但读作te,意为差错。无极,指道。器,器皿,指万物。道存在于万物中,意思为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获得任何光环,都不要张扬。官长,百官之长,就是领导中的领导者,就是指君王。最后一句话“大制无割”是这一章的核心,就是作为领导者要没有形名之分,就为大家做好事,才能建立大的功勋。

  道德经心得体会 6

  《道德经》我认真读了一年,每一段都是以前背过的,现在每一段具体的文字都忘了,只留下一点点体会,无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然而,在反思我的经历时,有几点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软弱。

  年轻的时候,我常说某某真的很神奇,但是到了他这个年纪,我就觉得他很正常。每当你认为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时,你总是面临着最终的苦果。我有点明白《道德经》里的弱点是个好东西,因为我自己真的做不了神一样的事,知识、思维、技能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明白了原来的自己在理解、思考、能力等方面确实有限,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处理好人和事。在每一次治疗中,我都看到了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和事的闪光点。

  2、谦虚和好奇。

  正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自我极限存在的确定性,我们才明白自我是软弱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人观察、记录和整理出来的,构成了书籍和数据的文字记录。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所以记录的数据会是片面的,后续的`结论更有可能是片面的。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我就开始试图通过文本的表面来还原事实。当我无法回到录制的场景时,我会有疑问。这大概是好奇吧。我在生活中通过书、人、事来学*,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忽略了一些东西,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当我没有欲望,头脑安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就越高;当我的情绪起伏不定,被贪婪、无知等杂念包围的时候,我一定会得出一个偏差的结论,导致我陷入困境。每次得出结论,我总是多看几遍,免得得出偏差的结论。这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3、留着吧。

  是阴阳中性线,属于阴阳蟹。不至于走极端,但我觉得应该保证小我在最大的可能性里。因为我保留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有最多的帮助,最多的解决方案,最好的处理环境,最后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走向极端意味着不断减少自我获得的可能性。极端的话,只有一条路:“痛苦之海无边,回头是岸”。

  4、不劳而获。

  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想着没事干的学*,没事干的发展。有收获,却无话可说。

  5、外来的东西一定要反过来。

  如果你想少出问题,那就努力*时多出问题。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你通常不会以钱为目标。想要大的成就,就要把*时的成就让给伴侣,不要一丝一毫的成就。这是源于水靠*道路的事实。此刻的中国,因为严重西化,对外国的东西越来越渴望,所以无法乞求,内心不*,偏见偏激。中国的追求是不败的,在自己的环境中不断修正最低下限;西方的追求是赢,这是在不断提升自尊的环境下的最高极限。这个真的很有意思。

  6、保持安静。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动的越多,消耗的越多。动作越频繁,反弹压力越大。在追求权力主宰的过程中,人是真的在做,天是看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7

  老子《道德经》是灰色的,好的中华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我还记得小时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很出名,但是很出名。”当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几年,我又不能完全理解道家的这部杰作,但至少我有了一些感触。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几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黎巴嫩人民,都从这本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宝典中吸取了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立命的精髓。如今,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而物质财富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觉得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出我的人生原则,不要和世俗齐头并进,静心是安心的基础。当人的心境达到一种空寂的.状态时,就会一直坚持傲慢自大的作风,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务实。

  人们常说,阅读历史并从中学*是明智的。老子在《道德经》第17章说:“道总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无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的本意是教人遵循道,不为所欲为,为所欲为。只要你不莽撞,你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就是说,“不莽撞”是做某事的保证。什么是“有前途”?尽自己最大努力在社会上发挥好作用,做好本职工作,承担起家庭义务就是“做点事”。没错,在人类欲望备受争议的当今社会,如果他能全心全意的照顾好自己的工作,他的心态一定是一直处于一种禅定清心的状态,不进入禅定清心的状态就无法克制自己躁动的心。也就是说,神不走极端,但他的心不思考。所以,是全心全意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前提。

  《道德经》可谓凝练、珍贵、淡泊、发人深省,显示了老子扎实的文笔和得心应手的文笔,以及他的创新能力。就是有说服力有说服力!再加上一些经典的例子,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邃,前一篇的呼应,主题的升华,把作者自己想表达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给人无限的印象和伤感,又有一种自然感,这其实是文章中最好的,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好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8

  说起"道",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紫气东来",也偶尔试着去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里所透露出的哲学。《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都彰显出经典。我不是个好学生,虽然老师为我们进行了很深的讲解,但是这其中的"玄之又玄",让我望"道"兴叹。此书中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养生之道等等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

  我最喜欢的文豪鲁迅先生说的:"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南怀瑾南老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体现出了道法自然为风骨的重要性。这是一本很有魅力的经典,能给疲惫的心灵带去力量,他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释然地对待人世间的种种,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鼓励我们以一个乐观的心态看待天下万物。

  "致虚极,守静笃"一个"虚"字告诉我们时常要放空自己,当心无一物时,向内观,自己的心感受到内在的.光明,才能探寻事物的本质。

  "上善若水",也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个人的浅薄理解:水的运动规律最接*道了,一个人甘于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放下自己、包容别人、返璞归真、像水一样至阴至柔、圆润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走的更*坦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道不可说,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理解——"道"。

  道德经心得体会 9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开启了人类自古以来几千年探索自然规律的序幕。辩证地看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指导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

  老子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见,向世人阐释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求知,如何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循道路(也就是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过去是最好的。”在古代,按照法律办事的人,“天清地好”,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明确的,地球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和*的,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带来和*,河流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充满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是无穷无尽的,侯**王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得到世界。“是它造成的”。“天空晴朗,会裂开;如果土地上没有和*,人们就会害怕;神没有灵,要惧怕安息;山谷不盈利就会枯竭;万物不能生,必灭;王厚不正直,会害怕的。”意思是,天不晴,可能崩裂,地不太*,可能崩塌,神仙不显灵,可能消失,河流无水干涸,万物不能生长,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欲望太多,就会厌倦生活;如果你很安静,什么都不做,你会很满足,很快乐,否则你会带来灾难。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他的辩证哲学的治国安民思想。《道德经》前半部分主要讨论治国方略,后半部分主要讨论如何治国。

  第一段“道可说,不可恒,名可名,不可恒。”意思是道作为世界的本源,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不是永恒的。"可以命名一个名称,而不是一个常量名称."它是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名字,而不是一个常量名。“未知,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天地刚呈现的时候没有名字,万物逐渐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不是永恒的)。“所以,总是没有看到它的美好的欲望,往往有看到它的尴尬的欲望。”意思是我们常常在没有欲望的时候去探索它的奥秘,有时候去探索它的倪端。"这两个名字相同,但名称不同."也就是说,存在和不存在都来自道,但名称不同。“同一句话说的神秘”,也可以说是深奥微妙,难以把握。“神秘而神秘,所有美好事物的大门。”意思是说这种神秘的方式就是一切的秘密方式。

  老子在开篇就用具体抽象的“道”介绍了“常无欲见其美,常无欲见其悲”,即他写道,要知其玄妙,最好做到“无欲”。这和他“清廉无为”的想法是一样的。“无欲”是贯穿《道德经》的主旨。

  老子认为人性本善,本纯。人类的各种丑恶行为,应该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导致的扭曲人性的变态现象。所以老子坚持存真离伪,保存人性的善与美,顺应自然之道,抛弃一切引起人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似乎很难理解。他理想社会里的人都很发达,头脑简单,没有物质享受的奢侈欲望,也不会被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或知识所困扰。他是一个历史循环者。在他眼里,让人们在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简单纯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质文明发达但充满危机、斗争、谋杀、阴谋的社会制度更符合人性。

  他强调“无为”就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有效性显然比用法律、法规、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的这一社会理想与其“道”论密切相关。

  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老子把与“道”相适应的运动作为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道德标准应该遵循的最高标准。他的政治思想所体现的是“无为而治”和“言传身教”。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来说,要求统治者给人民一个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不要为了顺应自然而强烈干预。人们在这种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没有遭受**的折磨,没有担心繁重的税收,自然会感到

  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道德经心得体会 10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虽然只有20多页,可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必须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热爱。他期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把学*当成一件欢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欢乐、简便、盲目、自愿的学*。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日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当是为人类效劳的,可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提高,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并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可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经心得体会 11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可是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样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样聪明,因为他们明白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仅有清楚自我想要什么,清楚自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可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可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忙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欢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完美,修养自我,如此安好。

  道德经心得体会 12

  一、《道德经》本体论是人类本体论思想的高峰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二、《道德经》本体论思想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2- 1、《道德经》明确的本体论意识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2-2、本体与人和人类智慧的关系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2-3、本体与原始物质的分界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界线]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 [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2-4、具体自然人证悟本体的路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2-5、本体之德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三、结语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

  道德经心得体会 13

  《道德经》短短五千言饱含人生智慧,其无为的思想深刻影响后世,辩证的观点更是在西方产生强烈反响。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写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用今天的话来翻译即是:“最完美的东西,就好像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是永远不会衰竭的。最充实的东西,就好像空虚一样,但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就好像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就好像很笨拙似的;最卓越的辩才,看起来好像很木讷似的。清静能克服躁动,寒冷能克服寒暑。清静无为万事万物就能和谐自然地发展下去。”在这一章节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老子的辩证思想,在我看来,辨证思想就是综合运用某项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思想,尤其是以其反面显衬其正面。其实,这种辨证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最富裕的人往往穿着最朴素,还有美术中的留白,音乐中的断弦之音。

  而“大辩若讷”的辨证思想是一门语言艺术,不管是处于什么年龄段,什么职业的人都需要学*这种“大辩若讷”的语言艺术,尤其是正处于年少气盛阶段的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何说话、如何得体地说话,对其仕途、事业、婚姻、以至整个人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我根据其艺术程度的高低,把“大辩若讷”的语言艺术分为三个层次,即是:倾听、慎言和巧言。

  倾听,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要做到“大辩若讷”的“讷”首先要学会倾听。人是富含情感的动物,时常需要宣泄自己的情感。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需要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去希望时希望有人鼓励。这都需要倾听的伙伴。有效正确而全面的.倾听,成为了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拿销售人员来说,那些最成功的销售人员往往不是滔滔不绝地劝诱顾客购买的人,而是那些询问顾客的需要、倾听顾客的需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上去看待产品需要程度的人。这种销售人员运用了倾听的语言艺术,既销售了产品,又建立了长久的客户关系,才有资格被喻为成功的销售人才。

  除了要学会倾听,还要学会慎言。慎言可以将人性的弱点转化为人性的优点。人,很容易看出别人的缺点,却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因此,人总*惯于批评别人,然而,话从嘴里说出来了,便永远也收不回来了,尤其是恶言。即使是不经意脱口而出,也会伤人与无形之中。因此,我们要学会慎言,不要随便批评别人,如果一定要批评别人,那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有位家长对孩子说:“孩子,我们真的以你为荣,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但是,如果你代数再努力的话,就更好了。”这段话表面看起来是表扬,但是“但是”二字却给孩子更多的失落感。但若家长能换种方式来说,例如“孩子,我们真的以你为荣,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学期继续努力,你的代数成绩就会比别人更高了。”

  比慎言更加巧妙的,就是“巧言”。要做到巧言,不仅仅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的是智慧。例如,龙永图在回忆中国加入WTO时提到,1998年时,在谈判的最后环节,中美之间只剩下7个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在双方准备“后事”时,朱�F基板着面孔对大家说“今天一定要签协议,不能让美国人跑了,我跟他们谈。”结果,朱在谈判桌上让大家捏了一把汗。当美国人抛出前三个问题时,朱都只有一个回答“我同意。”我着急了,这岂不是要全盘放弃吗?我不断给朱递条子,写着***没有授权,没想到朱一拍桌子,说“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我当时真没面子。想不到,当美方抛出第四个问题时,朱说“后面四个问题,你们让步吧,如果你们让步,我们就签字。”龙永图回忆到这里时,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现场,他舒了口气说:“大家总算放心了。我后来想想,***不就在这儿吗?后来,美方五分钟后就同意了中方的意见。事实证明,后面四个坚持没有放弃的问题,如汽车贸易等是我们的底线,这就是我们对优先次序的判断,更是朱的智慧体现。”

  在这里,朱的表现就是“大辩若讷”中的“巧言”,让步在先,而且把人情送得很大方、很爽快,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就这样“送人情”下去,还叫什么“谈判”呢?正当在场人员面面相觑、惊诧莫名时,一个智者的形象出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现在轮到美方忍痛割爱了。如果美方不让步,就意味着没有诚意,也不给面子。而后面那些问题恰恰是中方无法让步的。这就是“巧言”的魅力。

  其实,“大辩若讷”的语言艺术最典型的体现就在于《道德经》,仅用短短五千言就论述了博大精深的智慧哲理。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若能掌握大辩若讷中倾听、慎言、巧言这三种语言艺术,并加以巧用,其一生可谓受益无穷。

  道德经心得体会 14

“无德无以为学”,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德。”可见德与德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德与智力的培养、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都是德育的基本方面。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德与智两方面的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认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创新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的高素质的适应社会的现代化的人才,必须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学生的学*方法仍然有待改善。

首先,要重视德育。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的成长阶段和学*时期,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特殊的成长规律。德育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从小抓起。我们不能把德育教育课搞成枯燥无味的讲解、说教,不能搞成为学生一些心理上的指责和对立的对立的对立,而应该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做好文章,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要重视道德。“知荣辱不惊,观丑陋*可耻”,德是对一切不良风气、不良倾向和不良现象的斗争的斗争的表现,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正直、正义、诚实的、具有高尚人格力量的完整的人,首先要做到知荣辱,树荣辱,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别人、关心别人,才能使学生们从小正确认识和评价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使德育工作走向成功。

再次,要重视智育。“教书育人”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学*,而智育工作也属于德育工作,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是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四,要重视德育实践。实践可以产生一些社会现象,也可以产生一些社会现象,它们的本质都是通过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了解一些社会现象,如: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良思想、不良文化等等,使学生们从社会实践中发现并加以改正,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思考、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第五,要重视德育与社会实践。德育工作的实践能力要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这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较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这些实践能力都有助于学生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德智体。这就是说,德育工作的实践能力要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第六,要重视道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努力使学生们从小在德育教育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道德经心得体会 15

  这两周持续收听《道德经》带给我最大的变化是,心态变得越来越*和,对于当下、未来的焦虑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这样一个小小的美妙的缘分,带给了我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触动灵魂的深处,激发我内心深处探寻生命的本真的愿望。

  从罗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讲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计回报”,当时脑海中立刻蹦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深刻体会到了只有不计回报的付出爱心,内心才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我们都知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生、养育我们,并未要求有任何回报,只是盼望我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会以同样的爱去回报他们,这种付出是快乐的,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会在学*、工作上努力,希望他们引以为豪。在生活方面经常照顾,给予他们物质方面回报,希望父母能过得更好些,这是遵循了道的规律,大家生活都很快乐。

  同时,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我能够走过人生的很多艰险,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正是因为一直保持着一颗感恩之心。虽然因为自尊心太强和嘴巴比较笨拙,我表达的比较少,但因为我能怀着感恩之心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我能够最终跳脱出面临的困境,将负能量化解殆尽,让善与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

  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来美也可以用来形容心情愉悦高兴舒服的状态的意思,恶也不单指丑、坏的'意思,还有厌恶的意思。前面两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个美好的社会应是一个遵循自然的社会,人为地去标榜美好的东西,那么全社会都认为是美好地,都一边倒地去疯狂追逐那个东西,发出的都是一个声音,没有反对,没有质疑,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病态的、邪恶的。我们都认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车、高富帅,结果这个社会就危险了,环境破坏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继而出现了高失业率和用工荒的怪现象,就没人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现在流行的美容术明星脸有时我就有认不清人的感觉,要是全社会都是一张脸该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觉得美了……所以老子说高明的管理者是不会过多的干预他所管理的群体,圣人也不会乱说话乱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动是感染影响周围的人,有了名气、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为没被这些外在的东西限制、牵绊,所以总是能洒脱从容。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做一个无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终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道德经心得体会 16

  读了两天《道德经》和一些后人的注释理解。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体会到很多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思维激烈碰撞,感觉有一股清净之气游走在身体的四肢百脉,奇妙之处无法为外人道(我确定我不是开玩笑的,也从来从来没有读过修真小说)。

  后来洗碗的时候看见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净,而且能净他。更重要的是,水不但无形无状,能够随着容器的形状随意转变,而且,它连自身根本的状态也能改变。遇热蒸发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还能凝结成冰。世间万物,没有能够拘束得了它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果然是:几于道!

  中午吃面的时候从客厅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觉得天地广骛,宇宙之间的奥秘,深不见底。

  而我们一介凡民,即使竭尽全力,终不可窥其一角。世间之“道”,浩浩然然,于巨于细充斥于万事万物,无一能逃脱。

  观念改变最多的是对于“礼”的理解。老子说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我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世人喜欢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应是先失了“规矩”,而后才要寻“规矩”。本来生之为人,闲散惬意,只要遵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自然能获得安定祥和的生活。但人类偏偏要给自己戴上许多欲望的枷锁,因为对私欲的奢求而坏了世间的规矩,所以又不得不制造出许多道德上的,行为上的准则,一道又一道,越缠越多,无异于作茧自缚。其实怎么样生活最好呢?一切顺应自然,足矣。

  写到这里,想到圣经里也有类似的话:“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麽,喝甚麽,为身体忧虑穿甚麽。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增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所以,不要爲明天憂慮,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其实对几个大的主流宗教了解得越多,越发觉得它们是殊途同归,甚至有可能同宗同源。有的'时候差异和分歧并不属于宗教本身,而来自于人类对这真理的误读。掺入了太多个人的臆测和猜度,于是自然走上不同的道路。就像基督教说,人生而有罪,人活着是为了赎罪的,因此要把自己放到最低最低,为什么?因为我们十恶不赦。而道家里强调:“无我”,“无私”。强调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是不是很像?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想起中学时的历史课本,里面说老子这种“无为”是消极的世界观。现在想起来,简直是最大的谬误!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种“无为”,而是一种对一切都不用刻意改变刻意追求的态度。就像上面说的,“为”,就已经代表着“不能不为”了。“以无为为,以无私私”,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当然,这个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不过相信把这个道理记于心间,以后生活中遇见合适的契机,自然能悟得。毕竟道理不是来自于书本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又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还有一句我不记得原文了,大意是说:“想太多,反而什么都不知道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道”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文字描述就像指向日月的手。我们可以顺着手的指点,看到日月的所在,但手不是日月,故而文字也不是真理。我总觉得真正懂得的人,不会说出来,他甚至无法说出来。可能他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道”,以及怎么去追寻“道”。他只是心中明亮清澈,看事看物看人,自有一番道理,心中安宁无所求,故无所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所以我现在在这里写,只不过还是“无知”的表现罢了。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在我的博客上,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所有的事,了然于胸,又何须为外人道!

  道德经心得体会 17

  16日——20日,我参加了在杭州万松书院正谊学堂举办的《道德经》妙解公益夏令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为师,观水悟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水的品质。你可能会说:水有什么品质?有什么好学的?现在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向高处流还是低处?你一定会说:向低处流。是的,我们要学*水的谦虚和谦让,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见一块大石头,水有撞上去吗?没有。如果撞上去,岂不是以卵击石吗?水是绕开了它。你可以去好好体会。

  人体也需要水,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我们人类能活过一星期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还会有生命存在吗?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会枯死。水还可以帮我们清理厕所,清理我们不喜欢的污垢。但水并没有要求我们给它回报。这种舍已为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比如:做环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选择新鲜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内混合在一起,放在阴凉的空气流通处,要记得每天都要放气,不然发酵过程中瓶罐内产生的气体会把瓶罐顶开,发酵3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当然6个月以上最好。你试试吧!可以用来清洁家具,浇花等等。

  通过学*《道德经》,让我懂得了水的品质,我们离不开水,我们就是水,因为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经心得体会 18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心得体会 19

  最*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书——《道德经》,要物体享受就得靠钱,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讲究天人合一,神游太虚,而道德经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道德经全书仅五千字,但字字珠玑。就拿第一句话说吧:“道可道,十分道。”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能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义吗?道德经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楚国有一棵大树叫“朝生”,对他来说,四千年只是一个春季。在越国有一只神龟叫“暮菌”,对它来说,四千年可是是几个时辰而已。但人们却认为彭祖寿命长,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岂不是寿命极短?如果人们在远古指天叫“夷”,指地为“希”,那此刻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诉我们,名称是虚无的.,不要去强求等级名称,顺其自然不是更好吗?看,短短一句话,竟能够有如此深奥的道理。

  道德经中还记到,老子在写完道德经交给尹喜,出关之前曾跟尹喜说:“你读完后,要把道德经全忘了才行。”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应当牢牢记住才对呀!正因为文字把深理束缚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见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为住持却不识字,但他却说:“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来指导你看月亮。”的确,文字只是用来衬托深理的。

  此刻,体会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吗?

  其实,道就在我们身边,但它却看不着,听不着,闻不着,摸不着。只能用心体会,而道德经便是这么一本体会道的工具。

  道德经心得体会 20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份扩展阅读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份(扩展1)

——道德经心得体会9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1

  一、《道德经》本体论是人类本体论思想的高峰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二、《道德经》本体论思想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2- 1、《道德经》明确的本体论意识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2-2、本体与人和人类智慧的关系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2-3、本体与原始物质的分界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界线]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 [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2-4、具体自然人证悟本体的路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2-5、本体之德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三、结语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

道德经心得体会2

  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愚民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试问,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争”,那社会又如何能不和谐,天下又怎会不安定呢?人们不去争利,互相谦让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阂。社会学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构造,一种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另一种是个性感性导致集体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个贬义词,但试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头的那点利益时,都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在*社会中这种现象叫做“坑”式欺诈,而这样一个个体理理性的社会,它的最终集体显现出的形态便是集体混乱。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个人都去谦让,或许有人称之为迂腐,有人称之为愚笨,但最后所呈现的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打个比方,若是每个人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都想着去碰撞对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盘,那么到了最后,我们只能剩下一盘乱石散沙,杂乱地分布在各个角落;若是每个人都像是一股细流,或许在碰到石头时会被一分为二,甚至散落各处,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但是无人可挡的奔腾巨流。而这样的两种社会相遇,孰胜孰负一目了然。相较于西方社会,*属于经验社会,它最宝贵的资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识,知识的惟一载体便是书籍,但许多*人不愿去承接这些遗产,因为它们太过博大,而这对于一个没有凝结出成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国家无疑是一件可怕的现象。

  五千多年的历史使*积淀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不去传承它们。古人的智慧是伟大的,品读《道德经》让我悟出了许多,我愿化作一条细流,去追寻,去探索,等待着终有一天流入我们自己汇聚成的大海。

道德经心得体会3

  《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中的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到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中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

  一开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忙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到《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本事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景,实质上又是一种情景,表面情景与实际情景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异常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可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在我读完《道德经》后,忽然想起古代的另一位教育家----孔子,于是就有了比较的念头。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孔子还对饮食有研究。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学不能算作作哲学,他的观点,我认为其实是对现实中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的总结,只是别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时,还没有发现或许很少发现错误。孔子的哲学,我认为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能说是孔子比别人多了一项概括的本事。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是一般人们的生活规律,生活常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价值,说明了一点,就是一张教别人如何做菜的烹饪单子,别人看到只需要照着上头的步骤,基本上不需要研究什么的。

  可是老子不一样。他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铭刻名也,非恒名也。”到最终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能够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最终我感激徐教师能为我们大学生读经的活动作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远古的精髓,让我们对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们在现代礼貌的熏陶下不会忘记我们以前的礼貌,从而增加我们的文化及道德修养。我真诚期望你的可能继续开展下去。

道德经心得体会4

  每当有老师提起后进生的转化,我都有一种莫名冲动。是缘于自己曾经在后进生转化的困扰,还是缘于自己的情绪?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无法说清这一切。可当我《读道经》读明白这句时“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圣人”,我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因为作为道学的经典,这里的圣人不是像我这样一位数学老师可以轻易讲明白的事。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以事物发展规律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人呢?

  其次在教学中,我曾经深受后进生的困扰,以学生学*数学来说,仅除法竖式,自己讲了又讲,学生却始终以乘法竖式的形式来计算,这不得不让我头痛——学生是怎么了?反复讲就是不明白?可当时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让学生计算7除以2试一下。在教学中使用了,才发现:7除以2用乘法竖式无法表示了,余数的1放在什么地方?在学生产生了知识冲突后,自然要接受新知识——除法竖式的学*水到渠成。此时,我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善于救人,是不是也可以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呢?

  时至今日,期中测试时有一学生成绩为16分,而我一直没有过多处理这学生,甚至没有任何为这学生而设立的补课活动。而就是在昨天,有老师听课,我提问了这名学生,他居然可以顺利回答。自然他的回答得到了我的表扬——而这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特色。通过种种方法来设立学生可以稍加思考就完成的学*任务,然后让学生来练*,如果成功了,就加以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就适当提醒。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在数学课堂中的成功感——我也可以正确回答问题哟!

  也许在老师的眼中,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比较困难的,我曾经在反思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经常逃学的学生,是典型的学困生,连二年级的数学题也不会做。就是在教学中,发现这学生居然在抢答。原来是买文具的练*,说二十元一个书包,问八十元能买几个?,这学生张口就来。我改成100元,120等,这学生依然张口就来,我让他列式子,他低下了头,说不会。

  从这个例子中,我意识到就算是他这样的后进生,也有强烈的学*欲望,而且他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生活经验,如购物的情景等。如果稍加引导,他应该能学会一定的数学知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意识到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学*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只不过具体的说法有些不同。)

  正是这个例子的启发下,我读懂了课程标准,也树立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果是班级中多数的后进生有明显改变,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到主动回答问题,学生慢慢对数学产生的兴趣;慢慢学生的成绩也提高了,从二、三十分到六、七十分,然后到八、九十分,当我再次看学生的成绩时,居然发现学生多数可以达到优秀生的行列了!

  其实,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表面上我“救”了学生,帮助了班级中的不少人找回了自信,提高了成绩,但事实上是我改变了自己,从认为学困生是班级中的负担,到主动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表扬后进生的成功之处,确实是“救”了学生。但反观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在处理后进生的问题中,从情绪困扰到轻松解决,难道我也不是受益者?那到底是谁“救”了我?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也许我们不必追求谁是圣人,只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5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现代汉语解读】

  处在强大的状态,还要保留柔弱的样子,做天下的溪谷。为天下溪,就与永恒的德行不分离了,又归复到婴儿的状态。

  处在荣耀的时候,保留被辱的姿态,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正因为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他的德行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又归复到朴素悟道的状态。

  处在光亮的时候,要让自己保持昏暗的状态,做为天下楷模。为天下楷模,他的德行就不会有差错,就又能归于道。

  道的原则散开之后存在于万物之中,圣人用它就会成为领导中的领导者,办了大事但没有任何割的痕迹。

  【延伸解读】

  前面三句为对仗句式,表达的意思相同。最后一句为小结性句子。

  古代认为,雄性动物主动的,居于上的,强大的;雌性动物被动,居下,安静,柔弱的。知,有知道意思,也作主管,如知县。“守”字的意思也相*,把握、主持、主管的意思,如太守。溪,溪谷。在自己强大的状态,仍然谨小慎微。溪,低谷,老子再三强调的处事之道,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婴儿的状态,指纯真的,没有形名之分的。雄、雌都不是那么重要,心中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了无尘埃,这样真正高人的状态。

  曾国藩先期主要用儒学,晚年时悟道。曾国藩*定太*天国的时候,极具荣耀,权倾天下。但是朝廷并没有如以前所声称那样的给他封王,只给侯爵,弟弟曾国荃只是伯爵。但是曾国藩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把自己放得低,所以他也不觉得这是侮辱。因此他主动申请裁撤湘军,弟弟曾国荃回家,恢复江南贡院。为什么他不觉得辱?因为他重视德行,留下很多教育子女的话,他的后人中成为文人学者的很多。

  白,代表光明、光亮。黑,昏暗。这里仍然告诉我们要保持低的姿态,给自己留有进步的空间。这是老子校正我们的人性,我们遇到顺利的时候、享受荣耀的时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自信心容易鼓胀,作为普通人得瑟一下还可以谅解,但如果你是掌握很多、很重要资源的领导者,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刚愎自用,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正确处理这些荣誉。外部的危机始终存在,关键危机在于内心。

  貣,同贷,但读作te,意为差错。无极,指道。器,器皿,指万物。道存在于万物中,意思为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获得任何光环,都不要张扬。官长,百官之长,就是领导中的领导者,就是指君王。最后一句话“大制无割”是这一章的核心,就是作为领导者要没有形名之分,就为大家做好事,才能建立大的功勋。

道德经心得体会6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7

  《道德经》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下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读高中的时候,我以前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好处。其实,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当然,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此刻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摧折。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留意谨慎,每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乌江自刎。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日后东山再起,报仇称霸同样,要是韩信不受跨下之辱,冲动之下拔剑**,之后的结果恐怕是以身偿命,默然消失,就没有以后叱咤风云,击败霸王项羽流芳百世的将军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顽强的。在抗日战争中,当时弱小的*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在此刻和*时代,我们国家一向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美国凭借他的霸主地位,到处惹是生非,国际声誉每况愈下。

  柔弱,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是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务实的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对于为人处世而言,柔弱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教我们要学会不自满、不逞强,要学会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消极懈怠、丧失信心。对于为官从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调谨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弓满易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适当的示弱,才能够以退为进,成为最后的赢家。

  柔弱胜刚强,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哲理,仔细品读《道德经》,你能够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时空,直达我们的心灵。收起你的锋芒,保存你的实力,卧薪尝胆,以柔克刚,在适宜的时候主动作为,必将成就一份伟大的事业。

道德经心得体会8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道德经心得体会9

  纵观几千年来各家对道德经的了解可谓是百花奇放,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种种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过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现象学上,我对老子的道的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这即是道。

  对道的了解首先不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老子起这个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能够打个比如:就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人从现象去看地球它是静止,所以说是相对的,但是地球又是从白昼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变化,所以说地球又是运动着的,循环不息,而且也是绝对的。有了这个绝对的动之后,地球展示给我们面前的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运动而是展示在我们面前是静,而这种静是人客观所发觉不到的。

  我能够用风来比喻,风吹到你的脸上你觉得一丝的凉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无其实有,由于你不晓得它什么时分吹过来,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观,而从人的角度上,要到达这种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这种修行是要让人理解万物变化开端,老子说过人的道就如婴儿的一样,人从生命降生开端,运动曾经存在了,而这种运动不断到人死为止,而老子的道并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对一个绝对运动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风一样的静静的运动着,只要做到静你才干到达这个道,而我说的这个静不是绝对的静,而是运动着的静,老子的水就是一个最好的比喻,水是运动着的,而这种运动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饰!

  对如今所谓的`唯心唯物强加给道是不适宜,由于道曾经包括了一切现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份(扩展2)

——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1

  一、《道德经》本体论是人类本体论思想的高峰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二、《道德经》本体论思想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2- 1、《道德经》明确的本体论意识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2-2、本体与人和人类智慧的关系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2-3、本体与原始物质的分界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界线]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 [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2-4、具体自然人证悟本体的路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2-5、本体之德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三、结语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

道德经心得体会2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用现在的话来翻译一下,那就是:具备最好的人的禀性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在*古代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体道之物。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水总是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里。苏轼也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

  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道德经心得体会3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现代汉语解读】

  处在强大的状态,还要保留柔弱的样子,做天下的溪谷。为天下溪,就与永恒的德行不分离了,又归复到婴儿的状态。

  处在荣耀的时候,保留被辱的姿态,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正因为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他的德行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又归复到朴素悟道的状态。

  处在光亮的时候,要让自己保持昏暗的状态,做为天下楷模。为天下楷模,他的德行就不会有差错,就又能归于道。

  道的原则散开之后存在于万物之中,圣人用它就会成为领导中的领导者,办了大事但没有任何割的痕迹。

  【延伸解读】

  前面三句为对仗句式,表达的意思相同。最后一句为小结性句子。

  古代认为,雄性动物主动的,居于上的,强大的;雌性动物被动,居下,安静,柔弱的。知,有知道意思,也作主管,如知县。“守”字的意思也相*,把握、主持、主管的意思,如太守。溪,溪谷。在自己强大的状态,仍然谨小慎微。溪,低谷,老子再三强调的处事之道,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婴儿的状态,指纯真的,没有形名之分的。雄、雌都不是那么重要,心中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了无尘埃,这样真正高人的状态。

  曾国藩先期主要用儒学,晚年时悟道。曾国藩*定太*天国的时候,极具荣耀,权倾天下。但是朝廷并没有如以前所声称那样的给他封王,只给侯爵,弟弟曾国荃只是伯爵。但是曾国藩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把自己放得低,所以他也不觉得这是侮辱。因此他主动申请裁撤湘军,弟弟曾国荃回家,恢复江南贡院。为什么他不觉得辱?因为他重视德行,留下很多教育子女的话,他的后人中成为文人学者的很多。

  白,代表光明、光亮。黑,昏暗。这里仍然告诉我们要保持低的姿态,给自己留有进步的空间。这是老子校正我们的人性,我们遇到顺利的时候、享受荣耀的时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自信心容易鼓胀,作为普通人得瑟一下还可以谅解,但如果你是掌握很多、很重要资源的领导者,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刚愎自用,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正确处理这些荣誉。外部的危机始终存在,关键危机在于内心。

  貣,同贷,但读作te,意为差错。无极,指道。器,器皿,指万物。道存在于万物中,意思为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获得任何光环,都不要张扬。官长,百官之长,就是领导中的领导者,就是指君王。最后一句话“大制无割”是这一章的核心,就是作为领导者要没有形名之分,就为大家做好事,才能建立大的功勋。

道德经心得体会4

  道德经是一部言仅5000字的*古代哲学巨著,它虽是老子所著,但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老子从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是道理,德是品德。道德经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道理。道德经既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的道理。明白了道德经,个人、家庭、国家、世界都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保护地球,长治久安。

  道德经中的道与无为提到的比较多。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发展规律。无为,就是事物在循着它的规律发展的时候,不要人为地干涉它。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无为就是把握规律,顺势而为。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经的内涵就是带着一颗爱的心,随性而为。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尽量怀着善良的心去做事。一个人学会做人了,有爱的心,而且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认真去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人必须有信仰,才会不容易偏离方向。有信仰,懂科学,就不会偏离方向。关于做人,一个小孩长为一个大人,它应该秉着什么信念来成长,我从我同学的博客中找到了答案,我认为非常经典。

  小宝,妈妈相信随着你的成长你会懂得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你会接触到这个纷繁的世界,你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你会有自己对世事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你也会有自己逐渐清晰的人生观,妈妈不会过多地要求你和束缚你,何况妈妈至今也对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和模糊,妈妈也在不断的阅历和成长,也还在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但妈妈知道一点,人内心要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妈妈也希望你如此,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内心的坚强和力量,妈妈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强大你内心的力量,妈妈相信拥有了内心的坚强和力量,你就可以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也是妈妈唯一的诉求。虽然妈妈今天对你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妈妈希望有一天你能读懂的时候,别忘了妈妈的话。

  对于一个家庭,那就是大家都怀着善心做事,而且不要把自己周围的人往坏的想,你是一个好人,别人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要怀着爱的心,把握规律,顺势而为。举几个例子,比如龙泽站很多摆地摊的,有卖吃的的,有卖小玩意的,搞得周边环境是不太好,所以,过一段时间,城管会过来清理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出来了。那么这件事情城管要不要管?我认为不应该这样来管,那些人也都是靠劳动吃饭,辛辛苦苦出来赚点钱不容易,有的年龄也比较大了,整天被城管驱逐,不能乐业,他们也是要生存没有办法,如果有更好的环境又好又体面的工作,他们难道非要在那摆地摊?而且地摊摆在那是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人买啊。如果不让他们摆地摊,难道让他们去偷,去抢,去犯罪?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他们摆整齐点,别影响交通,完了让环卫工人打扫干净。对了,最*好像龙泽站又有摆地摊的了,国家也许已经不限制了。劳动人民都是光荣的,尊重每一位劳动人民。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自己要尊重自己,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尊重。

  关于淘宝网,淘宝网有利有弊,淘宝网上有卖名牌假货的,有买到假货识别出来的,很生气,恨淘宝啊,那这个假货店应不应该关闭啊?不应该,因为有市场啊,很多人想少花点钱买名牌,那么买到了没有识别出来他穿着用着很开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淘宝里也有很多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就看你会淘不会淘。淘宝门槛低,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和*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动车这东西,它也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修动车,村里挣不到钱啊,人都往城里挤,交通就拥挤了,就得修动车,动车架那么高,跑那么快,出事的几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现在动车不修了,国家开始发展中小城市了,保持*衡。

  一个国家也是要怀着爱心,循着规律,顺势而为。

  关于地球,科技发展与环境恶化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难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地球生物,甚至地球都要走向灭亡吗?

  其实地球这个星球上生物的存亡,关键就看地球上的现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人类中善人与恶人的博弈,善人多了,爱护这个地球,那还有救,否则*衡一旦被打破,地球不行了,大家一起玩完。(补充一点,善人恶人都是相对的,善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恶人也有好的一面,他们有时也会变化,恶人变好一点,善人又坏了一点,或者更坏更好。)

  宗教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它教人心向善,虽然被崇拜对象的样子不同,精神内涵都差不多。但是宗教有它的局限性,宗教把被崇拜对象物化了,其实那个佛也好,耶稣也好,都不客观,其实就是地球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土地,水,空气养育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就像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其实凡事都有因果,只不过果出现的早晚而已,有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有的只看到了果,要追踪不止一个物(包括人动物等各种客观存在),跨越很久的时间,才能找到那个因。

  *天下,并不是谁来统治天下,其实就是大家都懂得道德经的精髓,那就是爱,爱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爱东西,珍惜东西,懂得分享,不浪费。爱地球。物尽其用,人尽其材。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懂道理讲道理的世界好公民,安居乐业,没有战争,团结和谐,这样天下就太*了。大家共同爱护这个地球,把握规律,顺其自然,地球也就保住了。珍惜地球,别到火星上去了,别把地球破坏了就一拍屁股走了。火星上有合适的水和空气吗,它那小小的地心引力在上面站的住么。珍惜你所拥有的,爱护地球,感恩地球。

道德经心得体会5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6

  公司组织学*了曾仕强教授讲的《道德经的奥秘》,通过这次学*我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我的所学所得,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修身——正确的处世态度

  老子就讲了正确的处世态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贵而骄,持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祸相随,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贪图名利,要收敛。第十章,也是讲的修身,这一段用了六句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是要去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从这里可以结合我们公司的发展情况,有很多时候,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遇到的困难是肯定有的,我们能怎么做呢?如果急功*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我们公司的情况,在本来优越的工作情况下,我们创造了这个公司。在公司处于危难之时,我们从来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都想将公司做起来。我们正是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所以我们信邦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公司,公司壮大了,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份(扩展3)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3篇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惯而独立地接*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顺序。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这一章里。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这一句话里。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较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从此可以推出。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整体的宇宙,就是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较后。道是宇宙存在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社会科学方面,然而。道德更多的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怨”更高层次的德”以德报怨”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就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较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较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道德经》哪个时期,总而言之。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6、"天地不仁。

  不以任何参照系和任何道理来阐述“天地”不仁”这样的思想是摆脱了人类局限思维和个人情感的10个字。这是一句较高自然观的句子。

  您发现的一切客观现象就被固化了这一参照系的正确上面,因此,较大的自然现象不应该有参照系。然而有参照系的事实是实证性的结果,换句话说实证的真理必需有参照系。1以什么为参照物将产生不同的视角效果,这是物理几何学浅显的道理。当您选择参照物或参照系时。

  包括所有的数学、物理学、社会学范畴和方程式。因此,2人类对事物的理解一般都是建立在某个参照系下的结论。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可以看到人类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对红移的错误理解,都是参照系统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当人类以宇宙整体为参照系和建立了动力、力动学说时,必然产生宇宙中心的基本学说。

  数学上是被称为悖论的问题。而我宇宙中心依据是根据力来源于宇宙中心的相对运动。当然,3至于我宇宙以外是否存在其它事件是人类不能企及的事件。更多的数学、物理证明在数学与物理的统一之哲学原理》一书上有更详细的实证性逻辑推导。

  《道德经》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老子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较大的参照系而已,甚至可以认为老子是具有无参照系的思想。也就没有偏见,这正是《道德经》较伟大之所在。无参照系,上面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同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惯而独立地接*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顺序。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这一章里。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份(扩展4)

——《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

  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作为充分体现*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

  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这类贬义词自称。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历代的释意无数,而我以为皆难着边际,无以更深刻的对老子思想与道德经进行阐释。我从道家修身根本出发,得出新论如下:

  此章重点为“致虚极,守静笃”,全文以此而展开,不理解“致虚极,守静笃”,后面的文字解释也只是牵强。老子是从道家修炼“返观内照”而得之境界来引申对世间常道的解释。首先“虚”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是一种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为空灵,体会为散发状;“静”为沉静,呈收敛状。“致”往之意,可从“虚其心”来体会,道家修*养身的过程,以虚其心开始,虚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灵,无时空地域限制,无往而不至,真空无象,可以满屋、满天地、满宇宙,而今日而远古。过程或潜移或发散,以至无我无身无世界。此“极”为无极,或为八极,或为宇宙洪荒。

  而“静”的过程从守开始,“守”者,抱元守一,让思想沉静,从时空与外界空间收敛至自身至一点,而达到某种衡定、稳定、笃定的境界。此“笃”为笃定,为极细小,或如针尖,无缝隙如无物般恒定。

  于是,老子方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感慨。“复”与“归其根”才是此篇的点题。“虚”与“静”是道家修身中必*的两手,如“阴阳、有无”既对立又统一。虚至极为无,静到笃是有。虚为展开,至极为空灵为“作”;静是回归,回到现在,是“复”,静到笃定属回归本原为“归根”。从养性功夫来说,“虚静”的过程如佛家心的起灭过程,虚为心起,静为心灭,有无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后节皆为老子从修身之虚静感悟展开对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万变不离其踪,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独推崇清之宋常星说:“造其极曰致,真空无象曰虚,虚而至虚曰极。”:“专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但,所有释意皆不够细致,皆独不能从修身的体验与角度来理解与感悟,想老子思想无欲无求,其经意当从本原出发理解,而不应该根据时代思维做论证也。

  《道德经》我认真读了一年,每一段都是以前背过的,现在每一段具体的文字都忘了,只留下一点点体会,无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然而,在反思我的经历时,有几点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软弱。年轻的时候,我常说某某真的很神奇,但是到了他这个年纪,我就觉得他很正常。每当你认为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时,你总是面临着最终的苦果。我有点明白《道德经》里的弱点是个好东西,因为我自己真的做不了神一样的事,知识、思维、技能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明白了原来的自己在理解、思考、能力等方面确实有限,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处理好人和事。在每一次治疗中,我都看到了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和事的闪光点。

  2、谦虚和好奇。正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自我极限存在的确定性,我们才明白自我是软弱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经过我们的观察、记录、整理,用文字记录下来的

  书籍、数据等。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记录的资料也会是片面的,随后构成的结论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的时候,我就开始透过文字的表面尝试去还原事实,当我回不到记录的场景的时候,我会有疑问的,这个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透过书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学*,可是因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东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视了一些东西,结论也不必须正确。当我无所欲求,心思宁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越高;当我心境起伏,被贪嗔痴等杂念环绕的时候,必须会得到一个偏离结论,这个偏离的结论将我引向困境。每一个经过我的结论,我总是审视多遍,唯恐得到一个偏离的结论。这个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3、守中。中是阴阳中和的线,是阴阳河蟹的,是不走极端的,可是我觉得应当是保证自我处于最多的可能性。因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临问题的时候我能有最多的帮忙,最多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处理环境,最终我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走极端就是不断的减少自我获得各种可能性,最极端仅有一条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以无事取天下。我觉得它十分有意思,于是我在想以无事求学,以无事求发展。在那里有所得,可是无以言语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想要少出现问题,那么*时就要力求多出问题。想要更多的财,*时就要不以求财为目标。想要大的功绩,那么就要*时就要将功绩舍于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丝一毫的功绩。这是从水*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为*西化严重,变得越来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偏颇走极端。*的追求是不败,是不停的修正自我处的环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须赢,是不断拔高自我处的环境中最高的上限。这个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静。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动的越多,消耗越大。动的越频繁,受到反弹的压力越大。在追求强权制霸的过程中,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夫中华之才,博大渊源,唯老庄、孔孟为尊,老庄予人智慧,孔孟教人仁德。且智且仁者国之所需,民之所敬,可用之材也。是以有志之士当奋发向上,智仁兼修,从道儒两家汲取养分,提升自我。

  *日以来再读《道德经》,感触颇多。也许是年龄的增长,亦或是阅历的增多,较之十多年前中学时代的我读《道德经》,更加多了一份深刻的悟道。没有往日青春年少的戾气,更多的是祥和稳重的心境去体会《道德经》中“道”的智慧。道家之学智慧无穷,每句话都有很深刻的哲理,不是我们聊聊数语可以尽数表达清楚。我也只能是管中窥豹,就其一斑而妄谈自己的感悟了。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道”字,被认为是万物的根源,事理的本相。“水”的特征是最能用来比喻“道”的东西,所以为人处事最高的能耐应该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有“七善”的大智慧可以引领着我们找到处世的好方法。所谓“七善”乃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乃是水能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水总是往下流,从来不违背这样的原则,并能擅长选择到好的去处来坚持这样的原则。做人也是应当像水一样坚持原则不动摇,但是又不是一味的硬扛来坚持原则,而是擅长巧妙的选择方法来达到坚持原则的目的,懂得刚柔并用,巧妙的达到目的。

  “心善渊”是指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水的表面可以风*浪静,里面却可以深不可测。人的心境也应当像水的这一特性一样,心若止水,不表露自己的意向和情感,不要把不良情绪和错误想法唐突的传递给别人。正是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不行于色。喜怒形于色的人容易被人看到更多缺点,被别人疏远,不利于团结他人,所以人们应该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稳重处事。

  “与善仁”讲究的是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为人当如同水润泽万物,懂得爱护他人,恩泽他人,于人谦和相处。这样的人才有亲和力、向心力。行大道者需懂得利天下。

  “言善信”意指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为人当随和温润如水,在圆的地方能旋转,在方形的地方能转折,这样才能容易与人相处,容易被别人接纳。棱角分明,不懂变通只会和周围格格不入,不会得到别人的欢喜亲信,也就会增加自己处理办事的难度了。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善治”是指能够洗涤群秽,*准高下,善治也。水自己本身是很清澈的事物,也能洗涤各种污秽的东西。做人不能仅仅是自己品行端正就可以了,还要可以为他人去处污秽,作为他人的看清事物高低好坏的准则。懂得用自己的清澈去容纳污秽,再消除污秽,这才是大本事,才能把自己管理的范围治理得很好。而自命清高,与污秽格格不入者只能是自己小范围清高了,但是不能改变周围的状况。为人领导者更加要明白正善治的道理才是。

  “事善能”要求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任何东西在水面上都能显出形状,水不会特意要求什么样的形象。水不去选择只是因为其适应能力很强,怎么变化都可以。为人也应该是适应能力很强才对,不能总是要求外部事物来符合自己要求。这样的人处理事物的能力才能很强,能处理各种各样的困难,处处适用,受人欢迎。

  “动善时”为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水到冬天就凝固,春天就融化,该干涸的时候干涸,该洪水发泄的时候就洪水,懂得审时度势。做人处事何处不需要能够把握时机,善于等待合适时候呢。同样的事情不同时候做,结果就是不一样的。善用形势着乃是真正懂得事物规律的人。

  水的七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与万物不相争,才不会引来责怪和他人的敌对。与其说不争,不如说”以不争为争”,表面上不与人争,但是最后整个大势依然往你意愿的方向发展,同时不会忤逆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宝库,我们作为年青的一代应当积极去获得祖先留下的智慧,把自己打造成有远见,明大势,懂人文素养的高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贡献更多、更有力的能量,才能行大道,为他人谋大福利。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份(扩展5)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实用五份

  自从上了小学以后,学校组织诵读《道德经》,在诵读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

  《道德经》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本原。表现了老子崇尚自然。第二部分讲述了以德为中心的人生观。德构成了人们的思想、言论、行为的准则,教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好学生。

  我最喜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应当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

  自从诵读《道德经》以后,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做一个有道德、懂文明、讲礼仪的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惯而独立地接*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顺序。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这一章里。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这一句话里。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较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从此可以推出。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整体的宇宙,就是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较后。道是宇宙存在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社会科学方面,然而。道德更多的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怨”更高层次的德”以德报怨”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就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较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较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道德经》哪个时期,总而言之。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6、"天地不仁。

  不以任何参照系和任何道理来阐述“天地”不仁”这样的思想是摆脱了人类局限思维和个人情感的10个字。这是一句较高自然观的句子。

  您发现的一切客观现象就被固化了这一参照系的正确上面,因此,较大的自然现象不应该有参照系。然而有参照系的事实是实证性的结果,换句话说实证的真理必需有参照系。1以什么为参照物将产生不同的视角效果,这是物理几何学浅显的道理。当您选择参照物或参照系时。

  包括所有的数学、物理学、社会学范畴和方程式。因此,2人类对事物的理解一般都是建立在某个参照系下的结论。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可以看到人类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对红移的错误理解,都是参照系统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当人类以宇宙整体为参照系和建立了动力、力动学说时,必然产生宇宙中心的基本学说。

  数学上是被称为悖论的问题。而我宇宙中心依据是根据力来源于宇宙中心的相对运动。当然,3至于我宇宙以外是否存在其它事件是人类不能企及的事件。更多的数学、物理证明在数学与物理的统一之哲学原理》一书上有更详细的实证性逻辑推导。

  《道德经》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老子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较大的参照系而已,甚至可以认为老子是具有无参照系的思想。也就没有偏见,这正是《道德经》较伟大之所在。无参照系,上面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同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

  最*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书――《道德经》,要物体享受就得靠钱,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讲究天人合一,神游太虚,而道德经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道德经全书仅五千字,但字字珠玑。就拿第一句话说吧:"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能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义吗?道德经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楚国有一棵大树叫"朝生",对他来说,四千年只是一个春季。在越国有一只神龟叫"暮菌",对它来说,四千年不过是几个时辰而已。但人们却认为彭祖寿命长,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岂不是寿命极短?如果人们在远古指天叫"夷",指地为"希",那现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诉我们,名称是虚无的,不要去强求等级名称,顺其自然不是更好吗?看,短短一句话,竟可以有如此深奥的道理。

  道德经中还记到,老子在写完道德经交给尹喜,出关之前曾跟尹喜说:"你读完后,要把道德经全忘了才行。"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应该牢牢记住才对呀!正因为文字把深理束缚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见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为住持却不识字,但他却说:"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来指导你看月亮。"的确,文字只是用来衬托深理的。

  现在,体会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吗?

  其实,道就在我们身边,但它却看不着,听不着,闻不着,摸不着。只能用心体会,而道德经便是这么一本体会道的工具。

  第一次看道这本书,其实和印象中有很大的落差。在印象中,这本道家第一宝典这么着也应该是一本厚好几寸,重十来斤的大部头。拿到手才发现只有薄薄一本,全文加起来一万字都不到,翻开来看,虽然有译文,却还是像天书一般,晦涩难懂。不过虽然一开始不能看懂什么,读起来却有一股抑扬顿挫的美感。就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总觉得有一股淡定的.霸气。就觉得好像读完一句就能放出一个法术似的。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现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奥。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