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心得体会 >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

日期:2023-03-03 00:00:00

《谈美》读书心得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美》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美》读书心得 篇1

  当我读了第一节的内容,是全然陌生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并不容易一下子就明白,但是好奇心会不断催促我敲开新世界的大门。

  艺术与生活我觉得是两个相距很远的事物,艺术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但是生活确是充满烟火气的。但作者心中两者是有一段距离,但依然可以完美的有机关联。汪国真在《旅行》中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美丽的错。

  第二章中让我最深刻的感悟就是距离产生美,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一个男人一辈子都有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了,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其实红玫瑰与白玫瑰两个事物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人的心态不同,看到一个事物就会不一样。有一段时间我会为了考试来临而焦虑不安,成绩却总是不能如我所愿。当我以很*和的心态去面对考试,感觉整个人积极向上的,成绩也莫名相比之前要好很多。

  文艺理论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是当我试着用作者的思想放入我读过的书中,或者来理解我生活中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都是那样深刻。也感受到这些有力的文字,浸润我的心田,让我用更独特的视角去欣赏我的生活,欣赏我所遇到的一切。

  《谈美》读书心得 篇2

  什么叫做美,美不但在物,亦不但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册子虽小,但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身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身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我的画的确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的确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身。就因为自身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的那部分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身的独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身做。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自身做的寿司。我现在出去和朋友们吃饭,她们都知道我做的饭很小资,一定要给我点颜值高的食物。我分享的生活状态中的每一张美图,都是我自身亲手创造的生活,很多人认为我每天都是在创造美。

  谈美这本小册子虽然内容不多,我却慢慢地读了挺长时间。借由书中的一段话来完成这篇读书笔记吧: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书心得 篇3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

  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人们对于熟*的事物总是容易纰漏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现实生存中的利害干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识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孕育发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者迷,观看者清”。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谈美》读书心得 篇4

  “谈美”乃一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作者朱光潜先生以一旧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引领读者,如何在扰攘纷纭的新时代里。突破迷障,向文学艺术之路放胆迈进。他坚信社会风气之衰败,来自人心之堕落,若要挽人心知沉沦,釜底抽薪之计,即须从“怡情养性”做起,亦即要於饱食暖衣高—官厚禄之外,别有更高层次的企求。

  美感的世界是超乎世俗之利害关系而独立的,它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但与“整个人生”却无隔阂,倘若我们於看待人生世相时,皆抽离了“美”的成分,实不知情何以堪,因为,在面对实际生活层面时,我们必须受制於环境,使心为形役,惟有在美的心灵活动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

  吾人若能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则生命亦当是妙趣无穷的,在个人有限的时空领域当中,尽情挥洒、驰骋,直达创造力的.极致,艺术化的人生当是不断地自我创造及自我欣赏,惊心动魄是美,细致婉转是美,圆满是美,缺憾何尝不是美?至此虔诚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感谢上苍赐与这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福分,让自己有幸领受这天地无私的深情抚慰!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观的,美是言论不一的。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美的理解更是不同的。就如城市人长久呆在钢铁丛林中,觉得压抑郁闷,之所以田园风光的美丽诱惑成为了新兴的消遣和时尚追求;而农村人常年和绿地青山为伴觉得*淡无聊,对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向往,就出现了农民进城的风潮。事实上这两个环境在形式上是基本不变的,在变换的是我们的心态。

  《谈美》读书心得 篇5

  “慢慢走,欣赏啊!”

  美,是个人人都谈的话题,而朱光潜在《谈美》中,从专业的角度,全面地梳理了美学的真正含义。他告诉我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需要我们脱离实用态度和科学态度,需要我们移情于物,物我归一,需要我们的直觉与超脱,把握创造中的情感,需要我们超越联想、亲*自然,倾心游戏……

  美的事物,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独有美,但没有欣赏美、理解美的眼睛,美也终究是空洞、难以捉摸的。这或许就是《谈美》想告诉我们的。

  朱光潜先生在1932年写了《谈美》,当时社会比较动荡,而朱光潜先生却没有被尘世的纷乱与污浊蒙蔽具美感的双眼,虽然美与当时社会观念格格不入,他依然用一颗纯净无杂的心灵,一双明亮的眼睛,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发现美、体会美,于浮躁之中,呐喊美。

  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吗?脱离世俗,欣赏美。“人的美感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正是因为这“无为”的活动,人们才得以超越现实生活,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蒋勋曾说:“如果我们把生活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空间,美如何进来呢?”《谈美》教会了我如何让美走进心灵。以前去美术馆时,我总喜欢用“快感”来判断“美感”,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美感并非如此。上周去美术馆时,我尝试着用书中“移情于物”的方法欣赏以前我从未看明白的'现代抽象艺术,虽不能说真正理解,却从不同风格的线条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或愤怒,或*静,或喜悦。这种体会是我以前没有过的,以后我也将用《谈美》中的方法,欣赏生活中的美。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书心得 篇6

  刚刚扣上谈美一书,便提笔来写感,颇有几分应付之意。但事实并非如此。于我,一个从未考虑过什么"美"是什么,并几乎不与艺术沾边的高中生来说,读这本书真的有些吃榴莲之感,首先是无从下手摸不到头脑,其次便是内容的苦涩。因此,我实属是怕不立即记下点什么,怕是白读了这篇佳作。于一门生疏的知识,我随时颇为认真读过,但仅仅一遍,还只是汲取了九牛一毛,本该读上二遍,三遍···可假期已*尾声,只能推到下一假期了。

  于此,浅谈一下我的拙见。

  这次使我真正了解了美的范围,我想这也是我受益最深之处。当然,美的范围无人可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他是一个极为广阔的领域。语言、声音、画面、劳动生产、建筑···皆属美的范畴。人与自然,世间万物无一不是美得缔造者。可这之前,我只狭隘的认为艺术品之美,人之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此处的艺术品也只是狭隘的定义),用心领会2,我们时时刻刻都与艺术接触,都在与美接触,依据动听的话语,一道虹,一片发人深省的文章···没有人可以给美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正如文中所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眼中的美。美是颇具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的。而美与美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没有脱离美感的客观美的单独存在,正如朱老所举,沙漠中再宏伟的建筑,没有得到主观美感的肯定,谁又能说他是美的呢?而美感是人的人性化的一种倾向,不同人的倾向不同,因此没人会了解且统一所有人的倾向,也就无法给美一个确切的定义。这里所说的没事一种倾向,就大大的扩展了美的含义,这就可以用我们所说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来解释。我们一般人眼中与思想中的美,都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也就是外在美。可其实不然,我们心中冥冥中有一种自然地倾向(这貌似就要用生理学和心理学来解释了),就像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他即使外貌丑陋,可却拥有一颗感恩高尚的心,这时我们便产生了一种自然地倾向,倾向于欣赏加西莫多,也就是他的内在美。而同时,美感变产生了。

  《谈美》读书心得 篇7

  今天又是心血来潮,看到书架上有本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正好电脑被儿子霸占,不如拿来读读。一开篇第一封信关于读书的议论就于我“心有戚戚焉”了,对自己也是一个指导,因为自觉不算得真正的读书人。

  第二封信是谈动,“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倒是真的。每天闲时都做着同样的事,上网、聊天、听音乐、放音乐、唱歌,时间一长便觉无聊,因为毕竟不是正事。哪有忙着正事的人会发愁呢?即使正事让你发愁也不可能给你时间正儿八经的坐着发愁的,而是会拼命想方设法去解决,也就是说发愁的.人往往发的愁也是无关紧要的。

  可,“闲愁最苦”,不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吗?大概是因为闲愁是有时间想来想去,于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愁吧。于恋爱中的人来说,闲时会胡乱猜测,胡思乱想,对方专一吗?是否也在思念自己?或是根本就是在和别人说笑?于自恋中的人来说,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都非常重要,今天别人议论自己了吗?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完全沉浸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中了。怎会不苦?

  不过,愁有用吗?“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对自己的看法不外乎这两种吧,或是伟大,或是渺小,都不该在闲时发愁。

  《谈美》读书心得 篇8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因此,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因此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因此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因此做事更能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因此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因此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进而品味出它独特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才是一种有客观意义的实在。这种对于美的理解,是渗透进精神层面的定义。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随之改变,而人骨子里的美感经验却是可寻其迹。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便不自觉陶冶了性情。可见,美好事物的不自觉的影响,对于个人修养的培养,是有一定好处的。

  对于美,存着欣赏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据与批评。脚踏实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时把事物放到作品之外评判美丑,无所谓杂念,无所谓纷扰,便能更加客观的领略个中滋味。而美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虽所爱但不加以欲念,虽不喜不偏以歪理,胸无纤尘,以观其趣,美尽自得。

  生活尽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云相辉映;脚踏实地,天时地利人和齐汇集。肉眼可识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识美,便如清泉润心。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因此,以美之心度量所见,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天下大美。

  《谈美》读书心得 篇9

  这个作品用书信的方式解决了人们对于美学的疑问,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创造的“暮年心血”之作,从美学最简单的开始,为读者讲述一些关于美学的知识,我也学到了不少。

  美学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点上,这个基点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是起源于人们的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女俘以及劳动和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凡卑微的事物,想起同学在生活中,学*中发现一些事物说它很漂亮,很美,大家都感到的美是真的`美,我认为作者有句话说得很好,大概是:“美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知,你内心的一种认识,并不是根据一些概念来判断的。”我也确实地意识到美是不能给它拟一个定义的,每个人心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读了这个作品让我感觉到“美”有些复杂,朱光潜先生分了很多方面来教我们如何学*美学,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有一部分的内容只要让我们稍加理解就可以了,不过有些我们必须要记住,例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都存在不同的美,我们要尊重这些美,而且绝不能把美学看成一门鼓励自足的科学,把门关起来“自力更生”,要在哲学,历史文艺实践等等来学*,我想我现在的认识是极片面的吧!

  人在劳动中开始形成社会,人在改造自然中也改造了自身,美在劳动中才可能体现出来,美在自然中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谈美》读书心得 篇10

  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先生新*送我的一本书。对于朱先生,我虽有耳闻,但他的文字却是首次得见,真是欢喜得不得了。朴实流畅的文字和随和真诚的作文态度正是我所喜欢的。首先读的是朱先生当年从海外寄给国内青年人的《十二封信》,其中谈论的都是青年人生活中极其普通的话题,但同时也是极易引起青年人困惑的问题。比如,读书与作文,动与静,情与理,人生与我。读朱先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真是一种享受,夏丏尊当年在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的序里说,朱先生的这些信“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利”。看来夏先生对这些信太了解了,单就这句话就引我一头扎进了这些信里。

  “谈人生与我”是最后一封信,其中讲到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这两种眼光真是独特,朱先生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关于“人生与我”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真正思考过。然而,不论思考与否,我们却由不得不受这个问题的影响。人来到世间,活在现世,快乐与否,幸福与否,都与这个问题脱不了干系。同样是人,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有出世的态度,有的有入世的精神,有的能活出生命的精彩,有的终其一生只感到索然无味,这个中滋味也多半受这个问题掌控。既然如此,如何看待人生与我的关系,可是决定我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大事,也是关乎每个人一生的大事,我们最好还是学*一下,思考一下。

  朱先生看待这个问题的眼光非常独特。他把人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同时也把自己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他说人类比其它万物感觉到苦,是因为人觉着自己比草木虫鱼重要,同样,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觉着苦,也是因为这些人觉着自己比另一些人重要。这些见解实在精彩!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也许有人会反驳,人是万物之灵,怎能与草木虫鱼同日而语?!当然,这样的说法无可厚非,但人家朱先生讲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我们就没必要纠缠于什么低等与高等的差异问题了。顺着朱先生的话想一想,的确,人干嘛非要那么在意自己呢。说实在的,这偌大一个天地间,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我欣喜也好,悲苦也罢,实在是无碍于“天地之和”。看那些草木虫鱼,无论和风甘露,还是凄风冷雨,不都是一样地活着,草木该繁茂时即繁茂,该凋零时即凋零,虫鱼该强健时即强健,该衰老时即衰老,谁也没有觉着自己幸运或者不幸,欣喜或是悲苦。惟独我们人类,七情六欲俱全,最易自艾自怜,自寻烦恼。

  既然把他人把自己都当作草木虫鱼看待,人生岂不惨淡?事实上恰好相反,朱先生看人生的眼光似乎全在“趣味”二字。无论看人生的喜剧,还是人生的悲剧,总带着欣赏的成分,总觉着有趣味,总能寻到美的感觉。也许正是这种眼光,这种特质,使朱先生最终功成名就,开我国现代美学之先河。可是,古往今来,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慨叹着人生的无趣无味,又有多少人在无趣无味中苦度了一生呢。现在看来,人生到底有无趣味全在你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朱先生眼中的喜剧别人未必能看到,朱先生眼中的悲剧别人也未必感受得到。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人生也就少了许多把玩的对象,自然毫无趣味可言。许多人终其一生,全部的注意力只在一己身上,悲喜全从自身而来,这样的人生难免趣味无多。

  学了朱先生的眼光,我发现人生的喜剧远远多于悲剧。比如,之前总看不惯某些人身上的毛病,甚至厌恶,如今换一种眼光,便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还真是趣味无穷呢。如有的女人不论别人是否感兴趣,总爱在人前夸赞自己的老公,其实无非是要告诉大家其老公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能与达官显贵同进同出,如何如何享尽人生浮华,我之前很反感这样的人,觉得她们无聊肤浅。现在换了眼光,把自己放在后台袖手旁观,便觉得这种女人也着实可爱,于是也便能以另一种态度欣赏她的津津乐道与沾沾自喜了。欣赏之余,还意识到自己当初也不免有狭隘之嫌,的确,她们能在这些事上寻到无尽的乐趣和人生的满足感,我们又何必嫌恶呢。还有,之前很看不惯一些口是心非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以前的一位同事,一次如厕时见到了A同事,A同事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就夸赞说,哎呀,你的头发烫得真好看,多么适合你的脸型和气质。

  A走后,B同事也来如厕,刚巧,B同事也刚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马上又扭头夸赞道,哎呀,你烫的这个发型真好看,刚才我看见A,她的头发烫得一点儿都不好,还不如不烫呢。一边说着一边兴冲冲地往外走,谁知话音刚落,便看到A还站在卫生间门口,这位同事当时窘得无地自容。后来在工作中屡次遇到这样的人和事,虽不如这个例子典型,但总是大同小异。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不免从心里鄙夷其两面三刀,说话办事不讲原则,做人没有诚意。但现在换个眼光看,便也觉无妨大碍。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脾性,他的话该如何听,时间久了周围的人自然会有共识,这样的人若能从口是心非中获得些乐趣,就随他去,若能获得些教训,也算是得了生活的教化,岂不更好,我们完全可以拿它当个喜剧看看,实在无妨。

  如此这般,人生的趣味真是多了去了。

  人生的悲剧我见得不多,但也并非没有。比如我的同胞哥哥,由于学业无成,一直未寻到合适的工作,有几年游手好闲,苦闷之余便生出一些事端。爸妈眼看着儿子一步步误入歧途,家庭也堕入困境,二老终日愁眉不展,悔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叹自己不该一次次纵容迁就。哥哥也终日愁苦,悔自己做错了事,辜负了青春好年华。他们都是我至亲至爱的人,看着他们愁苦,我也愁苦,觉得父母不幸,哥哥不幸。 现在学了朱先生,换一种眼光看,正所谓“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但每个人只能择其一,有的人一生道路较多坦途,有的人较多磨难,虽说有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但更多时候人在命运面前也是无能为力。至于为何有的人命好,有的人运差,似乎千百年来也没人说得清,佛家讲前世,讲因果,讲轮回,就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不论信与不信,我们却或多或少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和捉弄。既然如此,儒家所谓的“知命”就是立身处世的根本。顺也好,逆也罢,我们都须在这世上走一遭。

  面对人生的悲剧,埋怨毫无作用,有时连抗争也未必管用。之前我也埋怨哥哥不懂事,做事不负责任,也怪怨爸妈太骄纵儿子,对儿子的事大包大揽。可这些都于事无补。后来,我逐渐冷静下来,换了一种做法,既不埋怨哥哥也不责怪父母,而是尽己所能做些实际的事。我让哥哥离开原来的环境,到北京自谋生路。大半年下来,他虽生计艰难,但至少*静了心情,端正了生活态度,而且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爸妈看到儿子终于自食其力,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我从他身上也越来越多地看出坚定与信心来了,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朱先生说,“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先生在文章最后写道:“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这样的人生态度让我倍感温暖。一副冷眼,一个热心,便道尽了“人生与我”的关系。我们对待人生的悲喜剧,对待他人,对待自己,都既用得着一副冷眼,也用得着一颗热心,一副冷眼能让我们气定神闲,从容大度,既不要自命不凡,也勿随了世俗去,一颗热心能让我们发现趣味,发现美,既关爱他人,也顾到自己。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启迪了我的心智。朱先生说,也许有人认为他拿人比禽兽诸物,会将其视为异端学说,那他本可以搬出古圣先贤来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如孔子所谓“知命”,孟子所谓“尽性”,庄子所谓“齐物”,宋儒所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和希腊廊下派哲学,他都可以拿来作为护身符。但朱先生认为不必如此,因为“我虽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圣先贤的声威”。这句话之于我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使我认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个人更应看重自己的悟性,而不要被古圣先贤吓得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之前,我一直很有种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有生在书香之家,对于人文哲理,虽有兴趣,可缺少底蕴,更谈不上学养,后来年纪稍长,渐渐有了些人生体悟,也想偶尔抒发一下情怀,但常常缺少勇气,羞于表达,生怕被人笑话,在古圣先贤面前出了丑。读了朱先生的这句话,总算对待自己也有了另一种眼光和态度。

  古圣先贤与我,时代虽有古今之分,天分虽有高低之别,但同样为人,人性大抵是相通的,每个人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也是相似的多,不同的少。只是有的人悟得深,有的人悟得浅,有的人悟得早,有的人悟得晚,有的人能将悟到的东西说出来总结出来,有的人说不出来总结不出来。但无论如何,总不至于有大区分,既然如此,何必担心在同类面前出了丑。我只要相信,我于这个人世间体悟到的必是人类真理中的一部分,我的理由就是理由,不必顾及古圣先贤是否说过,或是如何说的。这样的话说出来,不知会不会引起误解,以为我竟然胆大妄为到不把古圣先贤放在眼里。事实上,朱先生的这句话并不能减少我对古圣先贤些微的敬畏之情,只是让我有了勇气重视自己。单为这个进步,我也该好好感谢朱先生。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扩展阅读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扩展1)

——《谈美》读书笔记菁选

《谈美》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美》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谈美》读书笔记1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

《谈美》读书笔记2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传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国画、笔酣墨饱的书法、国之精髓的京剧、名扬四海的瓷器工艺……

  现代文化下人们更是发展了更多美学的分支。我们生活的现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现代感的同时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让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体现,生态绿化的兴起,不正是体现人们在往更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时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种对于美感的满足从而欣喜,这也成为一种美。

  文学美,就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中间许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更是成为了美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中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在危急时刻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给他救命之水。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之后屡救吉卜赛女郎,为她报仇雪恨。你能说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与海》中穷困交加的圣地亚哥终日与海为伴,与比船还大的枪鱼奋战两昼夜,并击退啦鲨鱼无数次的攻击,虽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们能说他不是美的代表吗?还有《弱种子也要发芽》里的老农,得知“我”的孩子听力受损,看到他把弱种子抛弃很难过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让它们“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农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能说不美吗?

  什么是美?如何学好美学?我们没有系统地学*过美学,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难道一定要学好美学,才算懂美?朱光潜先生书中举例的杜甫诗句“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确告诉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达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质的美了。文学美,建筑美,都可归于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已经为我们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确方向。

《谈美》读书笔记3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在学校,有一整套的教学计划,所有的老师学生都必须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个计划来,每一个题老师都会教给你好几种解答方法,每做一件事老师都会告诉你哪些可以想,哪些不能想。进入社会就更是如此了,过于的特立独行只能带来异样的眼光,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你被排挤在他们的圈子之外。多少人在工作之余有思考过,他这一整天重复的行为对他的人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社会只不过在一群机器的操作下循环往复罢了。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积极的讯号,在对美的追逐中,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绚丽多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你可曾遇到过“美”敲响你家的门?你能够欣然的将美接*家门么?别想了,真正的美只存在于未来,只存在于我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中。所以,对美心存敬畏之心,愿意穷尽一生,把“美”当成一种梦想来追逐,永远也不要停下追逐美的脚步。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谈美》读书笔记4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由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用自然界的一些树叶、贝壳之类的东西来装扮自己,或许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他们那时已经有了美的意识,认为有了这些简单的装饰更能让自己与众同。随着历史的前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使其成为众人心目中所追求的目标。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

  不过,现代人对于美的认识已经发生一些改变,以至于人们在追求自己外表靓丽的同时,似乎忘记了一些东西,这是一些你丢了却发现不了的东西——心灵美。这种美不是人们表面上所能定义、评判的,这是种精神境界里的美,它所涵盖的内容并不唯一,而且还有很多。只有用你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去体会它的存在。虽然说心灵美不像容貌美那样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但是,它也有它的特性,即使一个人的容貌并不出众,但拥有这种心灵美的人总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乐。

  如今,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我们,有许多甚至大多数的人都在为自己的`外表是否出众而忙碌着,这是为什么呢?这无非就是想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身份,吸引他人的关注,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当然,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虚荣心。但是,要知道在你得到一样东西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件你拥有时嫌累赘、但失去时却觉得宝贵的东西。

  在社会上这种对容貌美的追求已成为时尚,以至于现在许多就业岗位都对应聘人员的外貌作出要求,使得有些外貌不出众的人为了能够拥有一份好工作,被迫去改变自己的容貌,这种改变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健康,以至得不偿失。甚至有一些有钱人,把自己变得靓丽还不够,还硬要把自己身边的事物也弄得非同一般,以衬托自己“高贵”的身份。这种种的一切,往往会使他们在追求外在美的路途中迷失了自己,把自己那原本纯洁、高尚的灵魂给出卖。就好像电视上报道的那样,有些有钱人甚至口出狂言可以买到别人的生命,尤其是可以买到贫苦人的性命,在他们看来,有钱就是万能的,可以买到世间的任何东西,包括生命在内,这是件多么骇人听闻的事啊!

  其实,要想让自己变得受人尊重,并不是说你需要有多少资本,只有当你拥有那原本属于你自己的***,别人才会发自内心、由衷地尊重你。因此,如果想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必须先得学会尊重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美,才能得到别人由衷地尊重。这样,即使你的相貌**,也能够成为真正的君子!

《谈美》读书笔记5

  纵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这本书看完后,对人生与艺术,自己与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书中开篇就解释了谈美的原因,“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要做到“免俗”。而探讨现如今美的意义,或者是美学的意义,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现代美学的美育,美学可以把人的存在纳入形式表达的方法,审美的本质就在于让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意味着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真正获得对人生的的深层把握。以我所学,美育能够成为可能的基础,是因为艺术主要就是负担人的感性认知以及美感意识的水*的职责。而审美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才能摆脱生命的慵常性,复苏被现实麻痹的感知,重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统治的时代,艺术成为了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大潮里,唯有通过美育获得存在的感知,得到真正的本真。

  在对美的欣赏上,首先是态度问题,对一颗古松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无论何种感悟都是带有个人的主观,这也体现出艺术与人生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极*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引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仔细观察生活,确是如此,生活中极*常的东西都带有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到公寓旁边与楼齐高的参天大树,我们可能*以为常,而当我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它,它又是那么的特别。站在树底下观之,只觉望不到树尖,树干上都是风霜的痕迹,凹凸不*,却带有一种古朴美;有次站在楼顶观之,别有一番景象,居高临下,它是那么的孤立,独树一帜,显示出傲然挺立之感,不畏寒冬,心中不觉对此敬佩。当时正值我背书背的很烦闷,忽觉树都能如此不畏环境的艰难,何况人呢。我想这就是审美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体验。

  艺术与实际人生也是有距离的,而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他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艺术本来就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本来现实的结局完满的,而改写成文学作品后,去掉了完美,给了他一个不完美的结局,这就在于这样使得悲剧更深入人心,能够起到更大的艺术效果。我们感悟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要记得这个适当的距离,书中的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跟鞋,表演时的声调不像*常,这都体现距离。而这个是适当的距离,距离太远变成无法理解,而太*则不像是艺术。所以朱光潜先生说“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要以主观的参与者退变为客观的观赏者。

  朱光潜先生也谈到了几点对许多人对美感的误解。美学不是享乐主义,而这个享乐指的是快感,我们欣赏一件作品时候的快感,愉悦之感,并不就是美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这个也解释了我心中的的疑问,对于一件事物的喜欢,并不能说明这个事物是美的,正如“实验美学”的人做的实验,问受验者喜欢哪些颜色、条纹,而艺术上部分之和并不等于全体,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不能以大多数认为而断定它是美的。另一个误解是联想带来的就是美,“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每个人的知识水*不尽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联想也不会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联想只是持有实际人的态度,在它的艺术本身以外去求它的价值,这显然是不对的。最后,考证和批评也不是对美的欣赏。当你看到一件文学作品,探析作者的一切,透析写作缘由,社会背景等,这可能会在无意之中磨灭了美。“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或许对待作品,我们应该不掺加杂质,以本真之心去看待,这样也能更好地阅读作品,得到其中的真谛。

  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谈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游戏说。“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把艺术变得更加具体化。游戏和艺术一样是把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也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游戏也带有移情作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这可能是受到*勒认为人有一种游戏冲动,这是以美为对象的艺术创造冲动。但是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也使艺术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承担了太多的“说教”功能和“神圣”色彩,弱化了游戏的实践性、对话性和非功利性等。总之,我认为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提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十分正确。以前看过一段话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拿读书的钱出去旅行,古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接着就有人回复说,你不读书,即使行了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说的不无道理,心中没有知识的储备,更不会说对美有任何感悟。现在的我们,应该打好基础,多充实自己,不管是知识上,还是能力上。正如书中所说,灵感是突如其来,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是不由自主的、突如其来的。“不过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也就是对美的欣赏上说的`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要留心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最后朱光潜先生说道人生的艺术化。以上见解可观之艺术与人生的关系紧密,朱光潜先生也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而他也把人生分为了实际人生和整个人生。实际人生只是整个人生中的一部分,艺术与人生都有一种完整性,都是以“情趣”为本体的生命精神的显现。朱光潜先生说,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我想这里的本色是指的有趣的,有源头涉水的生活,而不是机械的、干枯的生活,而是显露人生真性情的生活。

  艺术和生活的创造之中都含有欣赏,朱光潜先生说:“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而我们对于生活也要怀有一定的严肃性,正如前文所说,在持出世精神与做入世事业之间、在超脱人生与淑世主义之间的圆融。或者说,严肃与豁达尖山的艺术与人生态度,还喻示着道德精神与审美主义的同一性。我觉得这种豁达的精神很值得学*,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过度的在乎我们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殊不知这是在丧失生活的乐趣。

  而朱光潜先生说的阿尔卑斯山谷公路边的标牌:“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里生活,恰如乘坐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上,“慢慢走”有的人认为是以时间换空间,把实用的人暂时变成审美的人,把路旁的风景变成审美的对象。“欣赏啊”,就是完成一次完满的审美经验,体验到真正的“美”。现实世界名缰利锁,人生很难自由超脱,而我们可以怀着美感的纯粹意象的世界,看淡我们名利得失和利害关系,做一个纯粹的本真的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心中找到自己的*衡点。从心中开始做一个本真的人,找到我们自己人生与艺术的联系。

《谈美》读书笔记6

  这本书作于朱光潜35岁的时候,另有一本《谈美简史》则作于85岁高龄。这一篇来看看年轻时的朱光潜对美是如何理解的。

  开篇中说:”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对此我很是认同,人总是应该怀有一些崇高的追求,因为单纯的热爱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他的名利物质,事实上常常会作为附加奖励而获得。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而要想看到美,需要意识到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因此需要把事物摆放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书中有个观点是打破我固有观念的,作者认为所谓自然美这种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自然中本身没有美,是经过我们艺术化之后才产生的。因此,是“美”就不“自然“。而这里所谓”艺术化“是指人情化和理想化。事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而很多时候我们欣赏一件事物,都是在欣赏事物所唤起的联想,因此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书中举例法国画家德拉特洛瓦所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说自然美就像是说字典中有《红楼梦》一类的作品在内一样,显然是荒谬的。就算人人都有一部字典,但要做出好的文章,还要看个人的情趣和才学。

  艺术的雏形是游戏,游戏是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如过家家一类的游戏,也包括了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遗憾的是,越长大,越是难以像孩童在游戏时那么郑重,那么专心,那么认真了。

  艺术的创造,是*常的旧材料之不*常的新综合。艺术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的脑里都要先翻译成具体的意象,然后再表现于作品,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而艺术创作中灵感的产生,常常出自长期留心积累而形成的潜意思的短暂爆发。

  作者主张人生的艺术化,意思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坦白说我想当然的很少将艺术和严肃关联起来,但显然作者眼中的艺术创作和我所理解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态度是一致的。因为对于艺术的不了解,所以固有印象觉得艺术像是激情的爱恋一样,出彩的部分是无脑的,是不理智的。但其实恰恰相反,艺术是像科学理论研究一样的需要严肃对待的学科。

  我记得之前看歌手李健的采访,记者问他作曲的时候是否是像文思泉涌一般的灵感爆发流淌的过程。李健说,其实所谓灵感来了常常只是短暂一瞬间的事情,而写歌常常是个耗时的工作,灵感是很重要的,但灵感更多的是开了一个小头,或埋了一颗种子。后面大量的工作都和灵感无关,是理性的脑力工作,需要Hard work。

  由此可见,不论是发现美,看美,创造美,都是需要下些功夫的。美,来之不易啊。

《谈美》读书笔记7

  最经,我阅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颇受启发,收获良多,读朱光潜《谈美》有感。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美学这一陌生学科的大门,让我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美学其独特的知识魅力。最难能可贵的是,朱光潜先生能够用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深奥枯燥的理论分析地如此客观、如此透彻、如此深入浅出,让我们这些美学的门外汉也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读完这本书,头脑里不是堆积如山的理论包袱,而是一种通透的、简单的、贴*于生活的印象,这也就使我在阅读后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以下就是我对于这本书内容的一些总结和概括,以及我在阅读后的所想所感。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章节间的思路连贯,层层深入,其间的论述有理有据,语言深入浅出。本书主要探讨了关于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美是什么,美从哪里来,美具有什么特点,美与自然的关系,美与实际人生的距离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美学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光潜用客观、精确、凝练的语言对其加以分析和论述,使读者初步了解和认识美学,正如朱自清在《<谈美>序》中所说:“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书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美感是什么,美感从哪里来的问题。在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颗古松为例,将人们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加以比较和区别。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所以,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在第二章中,作者强调要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实际人生有一定的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长时间不曾读书,更不曾这么认真的读书。《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读后感《读朱光潜《谈美》有感》。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到底什么是美? 为什么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朱自清语)。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

《谈美》读书笔记8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

  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

  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

  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

  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每当一看到《谈美书简》摆在我面前时,自不觉汗流夹背。

《谈美》读书笔记9

  正如朱自清在《序》中所讲,这本书帮你把东鳞西爪拼凑起来的美学知识改编成正式军队。

  本书写作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东三省,轰炸淞沪时。在《开场话》中,作者开宗明义,“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所以作者写信给青年人“谈美”。作者以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可以帮人跳出现实世界的网罗。

  全书从美感是什么,美感不是什么,美的创造和人生的艺术化四个角度展开论述。

  美感是什么

  作者首先区分了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作者认为,对人而言,一件事物并不是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反映了观者的性格情趣。专持美感的态度时,才能见到美。“注意力的集中(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觉),意象的孤立绝缘(不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及其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

  人之所以要旅行,是因为可以暂时跳出现实的生活,从而和实际人生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这是唤醒审美意识的关键所在。“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的”。“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或者谈“文以载道”,“是把艺术硬拉回到现实的世界里去”。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宇宙的人情化”。所以我们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中体验到美。专注于美时,人是极自由的,因为不受实用目的的牵绊。此时,既是在欣赏美,也是在创造美。

  美感不是什么

  罗金斯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这是混淆了美感和快感。二者的区别在于,快感起于实际的需要。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此时的联想,偏离了起于直觉的美感,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了。

  了解和欣赏是互相补充的,但是,考证和批评是欣赏美之外的活动,可以看作欣赏的准备工作。抱着“批评的态度”去读书是出于实用目的的,而欣赏的态度则是“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关于自然美,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美感是人心和外物互动的结果,所以自然不美,被你艺术化(人情化和理想化)的自然才美。自然的丑也可以生出不朽的美来,比如波德莱尔的诗。

  美的创造

  “艺术是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是模糊自己和物的界限,是于现实世界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艺术创作是把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姜夔有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他是先从自然中见出这种意境,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翻译出来。

  “艺术的创造必须有欣赏者”,所以需要合适的媒介和技巧,把自己欣赏到的.情趣表达出来。

  技巧之一便是想象。通过想象将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意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远比“贫富不均”动人。想象可分为分想和联想。通过分想,从一团记忆中抽出最具表现力的少数意象。联想则可以使人变成物,使物变**,使抽象得以具体化。发生和抉择的依据则是情感,“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情感使得艺术家可以创造个人体验之外的形象,使我们可以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心灵感通中我们可以见出宇宙生命的联贯”。

  有了情感和合适的意象,就需要相应的形式来表达。诗适合遣兴表情,散文适合叙事说理,作家对于自己无法完全理解说明的东西往往会用小说来表达。创造应当遵循艺术的规律,但是正如曹公借林妹妹玉口所言,“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创造首先要欣赏到意境,再把意境传达出来让帮人领略。这传达的关键便是“手能从心”,手要从心就需要从模仿开始学*、训练。“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关于天才和灵感,作者以为,天才是一个人的本钱,有人用小本钱做成了大买卖,有人有大本钱却挥霍一空。“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灵感是悉心培养的结果。

  人生的艺术化

  “实际人生”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整个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美之所以为美,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它对于人群的效用”,“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艺术是情趣的活动”,“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以,“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书笔记10

  *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纵观全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和第十三章,第五章谈得是美感与联想,提出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而第十三章则阐述了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在《谈美》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谈美》读书笔记11

  这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谈美》读书笔记12

  美是什么?

  朱先生认为我们对待事物都有三种态度:实用者的,科学家的和美学家的。例如看到一棵古松,如果用实用者的眼光看,就是怎样切割成最多的木材,做出最有价值的家具;用科学家的眼光看,就是这棵树是属于什么科的植物,生长期限多少等;用美学家的眼光看,就是看到古松的苍翠遒劲。

  生活中需要美感吗?

  很多艺术都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欣赏电视,小说,却很少感受到自己生活中的美。原因是我们多是生活中的实用者,很少用美学家的态度去欣赏自己的生活。这也正常,生活本身就被*淡无奇的柴米油盐所充满,人们久居其中,欣赏美的神经早已麻木。但如果偶尔能用欣赏美的态度旁观生活,就多了一种享受生活的途径,增加了人生的宽度。

  那怎样培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呢?

  1,美感需要跳出生活外,以旁观者的眼光看生活。

  书中还讨论了血色鲜明的姑娘和希腊女神雕像那个更美。姑娘带给人更多的是快感,说她的美往往是和健康,更好地繁衍后代所分不开的,这也是和生活中的实用主义相连;希腊女神雕像带给人更多的是非实用的美感。所以尽量不被实用主义所干扰,剥离事物的实用性,就要脱离自己的'生活,以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2,美感需要美的理念和善于联想;

  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解释之,就是感官所感受到的与脑子中理念的契合。而这种理念是怎么产生的呢,黑格尔认为教育,科学、宗教乃至于财政、司法、家庭生活等社会文化背景的总和构成了一般世界理念。当然,连接感官和理念的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桥梁,就是联想。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可称之为美:女性的柔美曲线,鲜花的绚丽色彩,古董的质朴悠远。有人为其中一种如痴如醉,有人却对之视若无睹。原因在于各人理念和联想方式不同,发现美的能力也不同。

《谈美》读书笔记13

  理解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理。热恋情侣恋上的往往不是对方本身,就是说我们很难“绝对客观”地去喜欢一个人。你爱上的是一个“人情化”和“理想化”的对象,有的人明白这一点,即便之后当幻想的泡泡逐渐被现实击破之后,也明白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半梦半醒之中,这样的人会逐渐理解对方和最初想象中不一样的现实,而懂得真正地接纳对方真实的样子;但有的人不明白这一点,单纯地把“审美”当作只有一方参与的事情,那就是:如果不美了,都是因为对方、这个被审美的对象不美了,而完全忽略了自己作为欣赏的一方,对被欣赏对象所加的“美好滤镜”。

  看不清这一点的人,可能恋爱会屡屡受挫,并非常无助无奈地认为自己恋爱运气不好、或遇人不淑。如果你能理解,你以为的爱,可能是建立在空中楼阁基础之上,很容易消逝、很容易破碎的。学会爱的第一步,是认清楚你是否在对方身上投射了太多并不实际存在的美好幻想,你是否明白,你的爱到底包含了什么,是否包括看到事实之后的坦荡和释然。

  我们说“自然美”时,“美”字有两种意义。

  看到这里,内心止不住小激动,一是很有共鸣,一是觉得朱老先生写得真好。我们常常在心里酝酿一些模糊不清的理解和见地,看到有前辈清楚条理形相地将它们转化成优美的文字,实在是一大享受的事情。

  许多人欣赏不来艺术,主要都是卡在这里了。以为“常态”是美,不符合常态就不是美,直接pass,也不多作思考。这样的人可能最欠缺的就是创造力,最有可能在生活中随波逐流、中规中矩。

  想真正地开始理解艺术,一定要理解这一章的内容,“一、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二、艺术的美不是从摹仿自然美得来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阿兰·德波顿在《艺术的疗效》里写到的,关于我们如何借助艺术来帮助自身记住大自然的建议:“画家并不是在周围看到什么就把它画下来,考虑到画布大小有限,画家需要突出某些特征而忽略其余,这就会以特定的方式来引导观者的注意点……

  所谓风景画家的风格就是画家对自然关注点的记录。观看艺术的目的不是要我们跟某个艺术家的反应一模一样,而是要从其深层方法中得到启发。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究竟喜欢某片自然景色中的什么,认真看待我们在其中的经验感受,在所热衷的事物中有所选择,这样大自然才会在我们的想象中成为更加持久、更能治愈心灵的力量。”

《谈美》读书笔记14

  “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因桥梁而入美学,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当为小玄子的美学第一课。

  缘起

  最先知道朱光潜作为美学家是在高中教室的图书角,教语文的班主任是美学硕士,在教室的窗台上开辟了图书角,放置了中外文学(美学)书籍,其中就有朱的著作(具体是哪一本记不清了)。最先注意到《谈美》这本书,也是因了朱光潜先生的名号,这本书是先生于1932年(时年35岁,算是人生早期阶段)著作的一部谈论美学的书籍,书不算厚,197页,其中讲述了中国的古典美,又引用西方美学家的观点谈鉴赏美,读来不像一般哲学书那般苦涩难懂,也不像一般美学书张口闭口引经据典,非要有厚实的文学基础才能读得顺心遂意,《谈美》这本书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以一种跟小辈人谈话的方式进行,作者说在著书前不需动辄读十几本参考书,就以最*常的语言和聊天的方式来听谈论生活中的美,文学中的美,让从未接触过理论美学的工科生深深沉浸其中,惊喜于先生的文笔和当中所蕴含的思想。

  转合

  拿到这本书,打开目录便被序列一到十五的标题惊艳到了,其中有谈论对审美三种不同态度篇朴实如“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也有谈论美感和联想且自带意境的诗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也有谈论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关系篇目的“依样画葫芦”。不同于理科课本中纯属解释概念的标题,用朴实命题、古诗、经典名句、俗语做标题,参差不齐的表述形式,视觉上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美感,借他语以言己意,又是一美!首先要想用他人之语表己之思想,你得理解到他人之语的深刻含义,他人通过这段语言想表达出自己什么样的思想,之后你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再将其融为一体并以一种大众认可为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美的形成过程吗?(对标题美的初步看法)

  对于书中的观点我不是都认可,只针对其中感兴趣的几点,谈论一下我的看法,简单做一下笔记。第一篇谈论对美三种态度的末尾的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写的很有文采,朱自清作的序中也曾提到这句,下面我们简单来看看这句话。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步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里看起来很有意思,漆黑的天空代指世间一切未知的混沌状态,把思想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艺术家基于世界现实所创造的艺术看做几点星光,比喻很是贴切,也说明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那一点点,后面又说珍惜这些星光,自己也要去散布星光,这种发掘未知的贡献精神是我们应当去学*的。但这结论未免又有些绝对,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概念是否有些缩小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或许一切可欣赏可表达者皆可称为思想家和艺术家。我们对美的追求古已有之。原始先民用于做饭的炊具,其上面的花纹令今人都叹为观止。炊具满足了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提供了辅助,但花纹却不是必须的,没有花纹也并不影响人的生存,是否从这一表现中看到原始人对美的追求?按照书中的观点,这种美是最基础的.物质美,是不需要系列复杂的情感和方法。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先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纹并将其内化使心情愉悦,产生了对这些饰有花纹陶罐的喜欢,由物之美上升到内心情感的愉悦喜爱,或许这已经不是最基础的物质美了吧。

  接着先生在第一章谈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其实是人对美的三种态度,古松是美的载体,单纯的谈美未免让人觉得空泛,古松给了美以具体的表现形式,美又是古松的表观显现,就像我们的这门课,我们要学结构美学,而桥梁就是载体,我们要在不同的桥梁中去欣赏结构美学。回到文中,作者以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三种人来表述人在不同状况下对这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用以表现美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不能单纯理解为这三种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职业思维去看这颗古松,如果非要这般解释也未免太过于武断。三种人划分只是以他们的职业为依据,但除去职业外,他们都是一个个体,可以欣赏美的个体,木商在思考这颗古松的价值时未必不会考虑到古松的苍劲挺拔,未必不知道树的根枝丫等结构,只是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看到一个事物发表意见时最容易从自己生活中得到的先验知识出发。如果给定美的话题,让上述的三种人谈论这颗古松,三人的看法未必可见高低。这里我想说,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眼睛,只是生活的经验让人容易从接*当前生活状态的角度出发,而艺术家恰好是从事艺术审美的工作,他的出发点较之于他人距离美便*了很多。

  第一章篇末,先生提到“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每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有列举曹孟德和秦始皇的例子加以说明,其实我是不大认同他的观点的。曹明德和秦始皇是历史上真人真事,是人便会有生死,是事便会有始末,历史的流转和朝代的更迭使之然。而先生所说的艺术作品则是他们形象和精神的载体,他们肉体早已化为碳水尽归自然,而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给无数人以激励和警醒,当朝子民的记载让他们的事迹得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知晓,感受曹孟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豪迈气势,感受秦始皇一统六国、始制文字、统一度量衡时的雄心与壮志。此般情景因被人记录而成为“艺术”,我们今人看到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那年那人那景,借彼之言抒自己的情感,我们便感到了美。所以我们能单纯把此段要描述的艺术和历史割裂开来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论述了“艺术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以此说明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对于前面的观点我从未涉足,但对后面艺术和人生的距离有几点简单的看法。拿生活中的例子来看,人们经常会喜欢影视作品中扮演“好人”的演员,而讨厌其中扮演坏人的演员,这个现象带有一点移情作用,演员刻画人物形象很到位,因此我们便将对角色的情感带入到演员本身,像是艺术对生活的外延。但也有新闻报道观众因对扮演坏人角色深恶痛疾而上升到对演员的人身攻击,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艺术的美已经被生活的带入所破坏。演员刻画坏人的形象深入骨髓,说明演员的表演功力深厚,我们欣赏“坏人”的表现来感受表演的魅力,这是一种美的体验,但当我们把艺术现实生活化后,艺术与现实不再有距离,艺术便被现实生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不受控的情感赶出了美的世界。

  终

  读朱先生的《谈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惊奇。在枯燥的理工科学*中偶尔体验一下文人墨客的情怀,感受诗词歌赋中的风花雪月,以第三视觉去看哲人的争辩,岂不妙哉?记得有一章中写艺术的移情于景,写到王昌龄的《长信怨》,写到“奉帚*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写班婕妤团扇之用意,写王昌龄又用团扇之意,读完这一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初中语文老师费九牛二虎之力给你讲象征讲抽象,撑着脑袋听到头晕晕也没能明白什么是象征什么是抽象,读完这段文字,便有“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的感叹!不求一本书能读懂美学,看透美的哲理,但希望能以这本书为起点,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和眼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书中所写美学的魅力,让生活变得不再仅仅是柴米油盐那么简单,即使是仅仅有柴米油盐也可以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深度,应书中最后一章先生的提议,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

《谈美》读书笔记15

  记得刚上高一的时候,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朱光潜的《谈美书简》,那时的我还未摆脱初中生的稚气,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就把书放下了。现在,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才发现书中有很多智慧的闪光点。

  尽管现在的我还只算“后辈”,但朱先生在这本小书中所传授的美学理论,却是字字珠玑,堪称“诤言”。一遍遍的反复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不但在理论认识方面有所长进,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启发了我的思维和思想,让他们向着更深、更广的空间拓展。

  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社会不久,各方面认识及素养都尚浅的大学生,尽快摆脱对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顿。但长久以来,却仍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望不见灯塔,只能随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没有方向的,不明确目的的生活过之何如?于是便试图从先贤闪光的思想中探寻泅渡的彼岸。自以为*日阅读量不小的我在与那么多高贵的思想交流之后终于从一本薄仅百余页的小册子中嗅到了最浓郁的芬芳。从此便记住了要“实事求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立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疑惑:这些看起来如此教条、干涩的话语是如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如此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实践呢?

  我想这是朱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扩展2)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1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对书有着很高的评价。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医愚。"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想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是风雨中的一把伞,是烈日下的一处树荫,是严寒中取暖的火炉,是酷暑里沁人心脾的凉风。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爱读书,有一次,那是快到期末考试时,我高高兴兴的跑回家,拿出一本《红楼梦》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正当我读的起劲是,妈妈便从我的手中抢过去那本书,妈妈很生气地说;"快考试了,应该去复*课本上的内容,等考完后,再读书也不迟呀!"我沮丧极了,只乖怪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卧室。晚上等爸爸妈妈睡着了,我便灰溜溜地慢慢地从他们的房间走过,那起那本书,悄悄地回房间读了起来。过了一会,不知不觉妈妈便来到我的房间,看到我在读书拍了拍我的肩膀,我顿时吓了一身冷汗,听妈妈话:"孩子,明儿个再读书也不迟呀,别到考试呀又生病了,怎么办?睡觉吧,别把身体给弄倒了,听话,睡觉吧,啊!"我点了点头,开始入睡了。

  书犹如一杯好茶,我将慢慢的品尝,书犹如一幅画卷,我要慢慢地展开。有一次,我在看《红楼梦》时,那章题目是《终结红楼梦》,贾宝玉最后变成了和尚,我想宝玉为什么要当和尚,而不当原来的贾二爷了?难道是因为黛玉离世后没有去见她,还是因为他与宝钗的这桩婚事不好?这倒也未必呀!我一定要找到这个答案。我还看过《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上大闹,佛祖便把他压到五行山下,又贴了一张纸整整五百年呐,他都在那里一动不动,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在那里等着,等着取经人的到来,倘若我被压在五行上脚下,早已饿死,渴死,热死了。我真为他感到失落,伤心好好的猴王,非要到天上去惹是生非。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我坚信,只有让我们的灵魂融入到我们的生命,才能有一个比大海更广阔的心灵空间,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2

  寻美,撑一根心篙,向人流深处漫溯、漫溯,去探索并宣告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我不知,也未曾有人可以给他下个定义,她看的见,摸得著,但你却道不出,言不明——她为何物。

  于是我带著探知的心,翻开了朱光潜老师的《谈美书简》——这部在他82岁所写的著作包含著他许许多多的人生感悟和对美的独特见解,而我也开始了对美细细品读。

  朱老先生以十三封回信的形式,展开了对美的见解,或许是我所学的知识太过匮乏,我并没能够全部理解,但有很多都让我受益颇深,在这我就只谈谈其中的几封信吧。

  前两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如何学美学,而第三章却是谈人,把这一封放在了所有的主题之首,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的一个思想吧,无论学*什么都应该先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其他,如果一个人连做人都不会,那也更不用谈其他了。而单对于美学来说,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的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先有了人,然后才有了美学之说。

  人是一个感性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感悟,在我看来虽然美是客观的,但她依然可以说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产物,美没有任何要求,美有很多方面,比如作者在文中举得例子在《巴黎圣母院》这不巨作中,雨果便对美字诠释的淋漓尽致,文中那位既聋哑而又奇丑的敲钟人再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是,结结巴巴地使劲连身叫“美!美、美…”我想这位敲钟人一定没有研究过什么是美,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对于美的事物表象的赞叹,而后来他因为犯了错而遭到毒打,是这位吉卜赛女郎给了她水喝。他依然对著这女郎赞著美、美、美,不过这不在是外表的艳丽之美,而是心灵的美,敲钟人看清了灵魂的丑恶与美丽,所以后来每个紧要关头他都成了这位女郎的救护人,最后他们死在了一块,他们都是美的,敲钟人外表长得奇丑无比,但那美的心灵,粉饰了他并不美丽的面容。所以朱老先生也惊赞“雨果毕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伟大作家”,他对美的'叙述十分的到位,现实与想象的结合,让美变得立体,有了人的味道。

  这些算是对美的一个认知,后来朱光潜先生说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认同的,美不一定是画,不一定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对我来说语言就是一个很美的东西,你可以运用语言来描述任何一种东西,可以从语言中体会出意境,想象出景物的模样,语言的运用也充满著各种艺术手法,对于人物美的雕刻,景色美的赞叹。所以我认为若想钻研美学,文学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朱光潜所说“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美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她可以说是一个体系,而在这之中融合著许多门的学问,若你都有所涉及,那么我相信你对美学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分,因此我希望凭著对美学的喜爱,求知的精神,我也将会慢慢理解一些曾经生涩难懂的内容,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充实。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3

  鲁迅先生有的故事是通过那些人物的事件来对现在的社会进行批评与讽刺的,如阿Q那愚昧的“精神胜利法”显示出了鲁迅先生的无知、自欺欺人,以及最后冤死的事情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再如狂人的那一册日记体现出了鲁迅先生变态的内心世界,但是反衬出了社会上封建礼仪对人精神的束缚如同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人们的心上。再如孔乙己那满嘴的`之乎者也、不赖帐和最后惨死的经历些出了鲁迅先生的迂腐、善良还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心灵残害做出了锋锐的控诉。

  有时,鲁迅先生也通过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儿描写,比如说:《一件小事》通过自己的自私和那个车夫的伟大赞颂了这种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伟大精神。《头发的故事》就是通过“我”和“N先生”的一次谈话揭示了辫子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压迫与剥削。在写作中,鲁迅先生也会通过在文章中哪些不起眼的线索带给人们道理,如《药》之中夏瑜的牺牲赞扬了革命但是反对了革命的不彻底性,赞扬了夏瑜英勇无畏的精神,也体现出了康大叔的冷漠、封建。

  鲁迅先生不之会通过哪些事情来批判社会,还会描写出来自己真挚的感情,如《社戏》中通过孩子那些*似于胡闹的事情描绘出孩子的天真无邪以及聪敏和顽皮,更是描绘了双喜、阿发两个人物。

  《呐喊》实在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鲁迅先生通过哪些事情在呐喊,崇尚光明反对黑暗。在这其中,有许多好的写作手法等着我们来借鉴呢!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4

  翻开这本散发着芳香的书,一句话映入眼帘,"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传播者,有了老师爱的滋润,,学生的心灵才会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在我心中,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含辛茹苦的培养我们成长,这是多么无私啊!

  老师是最古老,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自古以来,多少"先生"勤勤恳恳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数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手中握着一支粉笔,娓娓动听地向同学们传授着知识。老师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当我们上课看小差时,老师就会露出略带严肃的神情,来提醒同学们要专心听讲;当我们认真完成功课时,老师会微笑着表扬大家;当我遇到难题时,老师会轻轻走过来,拍拍我的肩,给我鼓励……不仅如此,敬爱的老师们常常在背后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甘愿牺牲自己的青春,悉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者,养**格之事业也。是啊!老师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而且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真诚的师爱塑造了我们的灵魂,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这个职业对"爱"的独特理解。

  感谢老师!感谢您的温暖。当您知道我的家庭出状况时,您就处处关心我,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似的,是老师您的'目光,让我由懦弱变得坚强。

  感谢老师!感谢您对我学*上的一切关心。那一次,我英语期末考试不理想。您把我叫到办公室,我紧张极了,害怕受到批评。而您却让我坐在您旁边,耐心地询问我*期的打算,教会我一些学*知识的方法,并且温柔细致地把我做错的题再讲解一遍。真的很谢谢您,我亲爱的老师,有您这样的好老师,我一定加倍努力学*!

  老师如春风化雨,老师像冬日暖阳,老师似导航灯塔……是老师,为我们点燃一盏心灯;是老师,帮助我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让我们向敬爱的老师,发自内心的道一声;

  老师您好!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5

  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先生新*送我的一本书。对于朱先生,我虽有耳闻,但他的文字却是首次得见,真是欢喜得不得了。朴实流畅的文字和随和真诚的作文态度正是我所喜欢的。首先读的是朱先生当年从海外寄给国内青年人的《十二封信》,其中谈论的都是青年人生活中极其普通的话题,但同时也是极易引起青年人困惑的问题。比如,读书与作文,动与静,情与理,人生与我。读朱先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真是一种享受,夏丏尊当年在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的序里说,朱先生的这些信“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利”。看来夏先生对这些信太了解了,单就这句话就引我一头扎进了这些信里。

  “谈人生与我”是最后一封信,其中讲到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这两种眼光真是独特,朱先生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关于“人生与我”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真正思考过。然而,不论思考与否,我们却由不得不受这个问题的影响。人来到世间,活在现世,快乐与否,幸福与否,都与这个问题脱不了干系。同样是人,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有出世的态度,有的有入世的精神,有的能活出生命的精彩,有的终其一生只感到索然无味,这个中滋味也多半受这个问题掌控。既然如此,如何看待人生与我的关系,可是决定我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大事,也是关乎每个人一生的大事,我们最好还是学*一下,思考一下。

  朱先生看待这个问题的眼光非常独特。他把人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同时也把自己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他说人类比其它万物感觉到苦,是因为人觉着自己比草木虫鱼重要,同样,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觉着苦,也是因为这些人觉着自己比另一些人重要。这些见解实在精彩!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也许有人会反驳,人是万物之灵,怎能与草木虫鱼同日而语?!当然,这样的说法无可厚非,但人家朱先生讲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我们就没必要纠缠于什么低等与高等的差异问题了。顺着朱先生的话想一想,的确,人干嘛非要那么在意自己呢。说实在的,这偌大一个天地间,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我欣喜也好,悲苦也罢,实在是无碍于“天地之和”。看那些草木虫鱼,无论和风甘露,还是凄风冷雨,不都是一样地活着,草木该繁茂时即繁茂,该凋零时即凋零,虫鱼该强健时即强健,该衰老时即衰老,谁也没有觉着自己幸运或者不幸,欣喜或是悲苦。惟独我们人类,七情六欲俱全,最易自艾自怜,自寻烦恼。

  既然把他人把自己都当作草木虫鱼看待,人生岂不惨淡?事实上恰好相反,朱先生看人生的眼光似乎全在“趣味”二字。无论看人生的喜剧,还是人生的悲剧,总带着欣赏的成分,总觉着有趣味,总能寻到美的感觉。也许正是这种眼光,这种特质,使朱先生最终功成名就,开我国现代美学之先河。可是,古往今来,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慨叹着人生的无趣无味,又有多少人在无趣无味中苦度了一生呢。现在看来,人生到底有无趣味全在你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朱先生眼中的喜剧别人未必能看到,朱先生眼中的悲剧别人也未必感受得到。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人生也就少了许多把玩的对象,自然毫无趣味可言。许多人终其一生,全部的注意力只在一己身上,悲喜全从自身而来,这样的人生难免趣味无多。

  学了朱先生的眼光,我发现人生的喜剧远远多于悲剧。比如,之前总看不惯某些人身上的毛病,甚至厌恶,如今换一种眼光,便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还真是趣味无穷呢。如有的女人不论别人是否感兴趣,总爱在人前夸赞自己的老公,其实无非是要告诉大家其老公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能与达官显贵同进同出,如何如何享尽人生浮华,我之前很反感这样的人,觉得她们无聊肤浅。现在换了眼光,把自己放在后台袖手旁观,便觉得这种女人也着实可爱,于是也便能以另一种态度欣赏她的津津乐道与沾沾自喜了。欣赏之余,还意识到自己当初也不免有狭隘之嫌,的确,她们能在这些事上寻到无尽的乐趣和人生的满足感,我们又何必嫌恶呢。还有,之前很看不惯一些口是心非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以前的一位同事,一次如厕时见到了A同事,A同事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就夸赞说,哎呀,你的头发烫得真好看,多么适合你的脸型和气质。

  A走后,B同事也来如厕,刚巧,B同事也刚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马上又扭头夸赞道,哎呀,你烫的这个发型真好看,刚才我看见A,她的头发烫得一点儿都不好,还不如不烫呢。一边说着一边兴冲冲地往外走,谁知话音刚落,便看到A还站在卫生间门口,这位同事当时窘得无地自容。后来在工作中屡次遇到这样的人和事,虽不如这个例子典型,但总是大同小异。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不免从心里鄙夷其两面三刀,说话办事不讲原则,做人没有诚意。但现在换个眼光看,便也觉无妨大碍。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脾性,他的话该如何听,时间久了周围的人自然会有共识,这样的人若能从口是心非中获得些乐趣,就随他去,若能获得些教训,也算是得了生活的教化,岂不更好,我们完全可以拿它当个喜剧看看,实在无妨。

  如此这般,人生的趣味真是多了去了。

  人生的悲剧我见得不多,但也并非没有。比如我的同胞哥哥,由于学业无成,一直未寻到合适的工作,有几年游手好闲,苦闷之余便生出一些事端。爸妈眼看着儿子一步步误入歧途,家庭也堕入困境,二老终日愁眉不展,悔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叹自己不该一次次纵容迁就。哥哥也终日愁苦,悔自己做错了事,辜负了青春好年华。他们都是我至亲至爱的人,看着他们愁苦,我也愁苦,觉得父母不幸,哥哥不幸。 现在学了朱先生,换一种眼光看,正所谓“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但每个人只能择其一,有的人一生道路较多坦途,有的人较多磨难,虽说有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但更多时候人在命运面前也是无能为力。至于为何有的人命好,有的人运差,似乎千百年来也没人说得清,佛家讲前世,讲因果,讲轮回,就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不论信与不信,我们却或多或少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和捉弄。既然如此,儒家所谓的“知命”就是立身处世的根本。顺也好,逆也罢,我们都须在这世上走一遭。

  面对人生的悲剧,埋怨毫无作用,有时连抗争也未必管用。之前我也埋怨哥哥不懂事,做事不负责任,也怪怨爸妈太骄纵儿子,对儿子的事大包大揽。可这些都于事无补。后来,我逐渐冷静下来,换了一种做法,既不埋怨哥哥也不责怪父母,而是尽己所能做些实际的事。我让哥哥离开原来的环境,到北京自谋生路。大半年下来,他虽生计艰难,但至少*静了心情,端正了生活态度,而且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爸妈看到儿子终于自食其力,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我从他身上也越来越多地看出坚定与信心来了,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朱先生说,“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先生在文章最后写道:“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这样的人生态度让我倍感温暖。一副冷眼,一个热心,便道尽了“人生与我”的关系。我们对待人生的悲喜剧,对待他人,对待自己,都既用得着一副冷眼,也用得着一颗热心,一副冷眼能让我们气定神闲,从容大度,既不要自命不凡,也勿随了世俗去,一颗热心能让我们发现趣味,发现美,既关爱他人,也顾到自己。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启迪了我的心智。朱先生说,也许有人认为他拿人比禽兽诸物,会将其视为异端学说,那他本可以搬出古圣先贤来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如孔子所谓“知命”,孟子所谓“尽性”,庄子所谓“齐物”,宋儒所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和希腊廊下派哲学,他都可以拿来作为护身符。但朱先生认为不必如此,因为“我虽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圣先贤的声威”。这句话之于我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使我认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个人更应看重自己的悟性,而不要被古圣先贤吓得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之前,我一直很有种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有生在书香之家,对于人文哲理,虽有兴趣,可缺少底蕴,更谈不上学养,后来年纪稍长,渐渐有了些人生体悟,也想偶尔抒发一下情怀,但常常缺少勇气,羞于表达,生怕被人笑话,在古圣先贤面前出了丑。读了朱先生的这句话,总算对待自己也有了另一种眼光和态度。

  古圣先贤与我,时代虽有古今之分,天分虽有高低之别,但同样为人,人性大抵是相通的,每个人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也是相似的多,不同的少。只是有的人悟得深,有的人悟得浅,有的人悟得早,有的'人悟得晚,有的人能将悟到的东西说出来总结出来,有的人说不出来总结不出来。但无论如何,总不至于有大区分,既然如此,何必担心在同类面前出了丑。我只要相信,我于这个人世间体悟到的必是人类真理中的一部分,我的理由就是理由,不必顾及古圣先贤是否说过,或是如何说的。这样的话说出来,不知会不会引起误解,以为我竟然胆大妄为到不把古圣先贤放在眼里。事实上,朱先生的这句话并不能减少我对古圣先贤些微的敬畏之情,只是让我有了勇气重视自己。单为这个进步,我也该好好感谢朱先生。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6

  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心中感受颇多。难以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由于最*很崇尚《巴黎圣母院》,所以对作者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叙述特别关注(这也是少数几本我有所耳闻的作者所提的书了)。“敲钟人是艺术创造出来的奇迹。”这句话我觉得颇有道理,不要说如此“以自然丑衬托灵魂美”的角色了,即使是“自然美与灵魂美并存”也是很难有的,而现在的街头流氓普遍长得好看没心没肺,恐怕是对这一现象的反讽吧。但是仍然要佩服文学才子的功力,这样一个不可能的角色,却依然写的栩栩如生,动人心弦。

  首先,就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终于对朱光潜这个人有了新的了解。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以为朱光潜是一个仍然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写写《咬文嚼字》之类的小文章的人,翻开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惊讶就是发现朱光潜早已在1988与世长辞,而且在他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美学老人”,绝不是会莫名其妙的咬文嚼字之徒。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著,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由于初读时过于心急,错过了不少珍宝,于是我第二次再读时便采取了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笔记既包括原文的精华摘录,也有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悟。结果因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义”,为了使笔记在日后更具参考价值,则第二遍的阅读边扩展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来很多内容都读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直到我读完了朱光潜老先生写的《谈美书简》才找到了答案———和谐就是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只要去细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去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发现生活中无处没有美。就拿罗丹的维纳斯塑像来说吧!它虽然缺少了两只手,但装上后反而让人感到有些画蛇添足。相反,正是因为那两只手的自然掉落,才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对我们而言。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外表美只能取悦于一时,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我最*就听到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长在洪水泛滥之时,跳入急流中,为了救一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而牺牲。从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情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这是一个人无法去刻意模仿的。这是一种内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长一样。

  生活中充满美,不是吗?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7

  一本好书犹如一位老师,让我分辨善恶,让我分辨悲欢。是童话让我爱上读书,书中的《丑小鸭》让我泪流满面,我被《皇帝的新装》里皇帝的愚蠢而感到大笑……

  还有一次,我因看书入迷和妈妈走散,而在广场上大哭起来,经过这件事情后,我再也不敢边走边看书了,有时实在忍不住也拉着妈妈的手看书。

  这个四年级的暑假几乎全是在读书中过的,我每天早晨起床,打开空调开始看《上下五千年》我总感觉到大禹治水的艰辛,还为姜太公的.智慧感到骄傲……

  读书可懂得大道理,书也是一位高师,可以指点我们的写作,也是我的朋友,还是我理想的阶梯,让我迈向我的理想更进一步。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8

  《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小书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提出,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详尽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奇特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创作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需要体现社会具有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历史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中所典型人物应生活在众所周知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会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文学作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奇特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的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心血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读者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嬉笑怒骂,无论是对于想要或者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扩展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大力开展学术工作,他教导说:“我们栽的是科学工作,是第二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嘲弄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品性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外界影响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做管理工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9

  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也像高尔基一样爱书籍。

  我刚健的书柜上陈列这许多大大小小的书籍,基本都读过了。比如:《简爱》《老人与海》都看过了。还觉得意犹未尽,又把妈妈的`书胡乱的看了一遍。

  我喜欢在网上看书。因为网上的书不尽全,还可以评价。我隔半个小时就在网上买了七八本书。这不,因为爸爸没有按时将书送回家,我任性了一次。由此可见,我非常爱书。

  我像许多文学家一样热爱书籍,还把读书视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 10

  书,被莎士比亚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品"。没错,书在人类的生活之中是必不可缺的,古人也曾经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它可以让人学会更多的知识,

  懂得更多一生受用不尽的人生哲理。人们对书都喜爱无比,我也不例外。

  自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布置了作文这个作业。对作文一窍不通的我每次写作文我都是随随便便写几句话草草了事,因此我的作文水*一直在中游徘徊。为此,妈妈从书店选出了几本作文书来提高我的作文水*,就这样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开始我的兴趣很高,可渐渐地,我觉得作文书枯燥无味,不像童话书里面的内容生动有趣,非常好看。从此我对书失去了热情,但在妈妈强烈的要求下,

  我只好拿起一本作文书,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没想到,这篇作文把一件事生动的讲述了下来,我一下子入了迷。恨不得一口气看完所有的文章。当天,

  我连续看了十多页,仍然爱不释手。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从这以后,我一下子爱上了看书。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我的囊中之物,看了一遍又一遍,仍然不愿放下因此我的作文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每次的作文我总能令老师眉开眼笑。听着老师的夸奖,我心里喜滋滋的。

  书带给我的不止是知识,也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

  我的英语成绩很不好,一直处在中下水*,每次考试都考的一塌糊涂。看着别人试卷上鲜红的9***9。100好像都在无情地嘲笑我,让我很不服气,心想:"如果他们下一考试考的不好的话,那该多好呀!"可当我看了《三演国义》后开始为我的想法感到深深地羞愧∶三国中的周瑜就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华,

  几次想陷害他,最终命丧黄泉。这使我明白了:妒忌是人心中的毒瘤,要把他从心中剔除掉。别人的成绩比你好,不应该去妒忌他,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书,是一盏浓雾中闪闪发光的指明灯,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使我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远……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扩展3)

——《谈美》读书心得合集10篇

  《谈美》读书心得 1

  当我读了第一节的内容,是全然陌生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并不容易一下子就明白,但是好奇心会不断催促我敲开新世界的大门。

  艺术与生活我觉得是两个相距很远的事物,艺术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但是生活确是充满烟火气的。但作者心中两者是有一段距离,但依然可以完美的有机关联。汪国真在《旅行》中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美丽的错。

  第二章中让我最深刻的感悟就是距离产生美,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一个男人一辈子都有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了,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其实红玫瑰与白玫瑰两个事物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人的心态不同,看到一个事物就会不一样。有一段时间我会为了考试来临而焦虑不安,成绩却总是不能如我所愿。当我以很*和的心态去面对考试,感觉整个人积极向上的',成绩也莫名相比之前要好很多。

  文艺理论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是当我试着用作者的思想放入我读过的书中,或者来理解我生活中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都是那样深刻。也感受到这些有力的文字,浸润我的心田,让我用更独特的视角去欣赏我的生活,欣赏我所遇到的一切。

  《谈美》读书心得 2

  开场白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不仅于当时那个“危机存亡的年头”十分必要,于经济高速疯长、心灵雾迷津渡的现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无所为而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光潜也正是用此情怀才成就了这样一本虽薄、却厚重,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美文。

  《谈美》首先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存在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三种态度。唯美感的态度是物我两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之后,文章又说明了美感与快感、与联想,与考证、批评与欣赏,与自然的联系与差别;说明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美的差别与一致;说明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情感,格律、模仿对于艺术的意义;说明了天才与灵感、汗水与努力对于艺术的作用。

  最后,朱光潜强调,尽管处于正名析理期间,开篇便区别了三种对事物的态度,但其实“完美的人生见于这(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活动的*均发展”,“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让我们知道,艺术人生其实也可以很*、很亲切,与你我息息相关。

  他警醒我们,“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

  “情趣逾丰富,生活也逾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是否能欣赏。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借用阿尔卑斯山谷间路上的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劝告游人莫错过眼前美景,朱光潜提醒“赢得了职场,却输了人生”的我们,不要成为“这丰富华丽世界中一个了无生趣的囚徒”。我以为,美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心情,一种选择,其次才是一种原理和方法。

  《谈美》读书心得 3

  今天又是心血来潮,看到书架上有本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正好电脑被儿子霸占,不如拿来读读。一开篇第一封信关于读书的议论就于我“心有戚戚焉”了,对自己也是一个指导,因为自觉不算得真正的读书人。

  第二封信是谈动,“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倒是真的。每天闲时都做着同样的事,上网、聊天、听音乐、放音乐、唱歌,时间一长便觉无聊,因为毕竟不是正事。哪有忙着正事的人会发愁呢?即使正事让你发愁也不可能给你时间正儿八经的坐着发愁的,而是会拼命想方设法去解决,也就是说发愁的人往往发的愁也是无关紧要的。

  可,“闲愁最苦”,不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吗?大概是因为闲愁是有时间想来想去,于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愁吧。于恋爱中的人来说,闲时会胡乱猜测,胡思乱想,对方专一吗?是否也在思念自己?或是根本就是在和别人说笑?于自恋中的人来说,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都非常重要,今天别人议论自己了吗?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完全沉浸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中了。怎会不苦?

  不过,愁有用吗?“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对自己的看法不外乎这两种吧,或是伟大,或是渺小,都不该在闲时发愁。

  《谈美》读书心得 4

  “谈美”乃一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作者朱光潜先生以一旧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引领读者,如何在扰攘纷纭的新时代里。突破迷障,向文学艺术之路放胆迈进。他坚信社会风气之衰败,来自人心之堕落,若要挽人心知沉沦,釜底抽薪之计,即须从“怡情养性”做起,亦即要於饱食暖衣高—官厚禄之外,别有更高层次的企求。

  美感的世界是超乎世俗之利害关系而独立的,它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但与“整个人生”却无隔阂,倘若我们於看待人生世相时,皆抽离了“美”的成分,实不知情何以堪,因为,在面对实际生活层面时,我们必须受制於环境,使心为形役,惟有在美的心灵活动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

  吾人若能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则生命亦当是妙趣无穷的',在个人有限的时空领域当中,尽情挥洒、驰骋,直达创造力的极致,艺术化的人生当是不断地自我创造及自我欣赏,惊心动魄是美,细致婉转是美,圆满是美,缺憾何尝不是美?至此虔诚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感谢上苍赐与这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福分,让自己有幸领受这天地无私的深情抚慰!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观的,美是言论不一的。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美的理解更是不同的。就如城市人长久呆在钢铁丛林中,觉得压抑郁闷,之所以田园风光的美丽诱惑成为了新兴的消遣和时尚追求;而农村人常年和绿地青山为伴觉得*淡无聊,对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向往,就出现了农民进城的风潮。事实上这两个环境在形式上是基本不变的,在变换的是我们的心态。

  《谈美》读书心得 5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册子虽小,但是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己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我的画的确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的确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的那部分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自己做的寿司。我现在出去和朋友们吃饭,她们都知道我做的饭很小资,一定要给我点颜值高的食物。我分享的生活状态中的每一张美图,都是我自己亲手创造的生活,很多人认为我每天都是在创造美。

  谈美这本小册子虽然内容不多,我却慢慢地读了挺长时间。借由书中的一段话来完成这篇读书笔记吧: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书心得 6

  “谈美”乃一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作者朱光潜先生以一旧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引领读者,如何在扰攘纷纭的新时代里。突破迷障,向文学艺术之路放胆迈进。他坚信社会风气之衰败,来自人心之堕落,若要挽人心知沉沦,釜底抽薪之计,即须从“怡情养性”做起,亦即要於饱食暖衣高—官厚禄之外,别有更高层次的企求。

  美感的世界是超乎世俗之利害关系而独立的,它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但与“整个人生”却无隔阂,倘若我们於看待人生世相时,皆抽离了“美”的成分,实不知情何以堪,因为,在面对实际生活层面时,我们必须受制於环境,使心为形役,惟有在美的心灵活动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

  吾人若能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则生命亦当是妙趣无穷的,在个人有限的时空领域当中,尽情挥洒、驰骋,直达创造力的极致,艺术化的人生当是不断地自我创造及自我欣赏,惊心动魄是美,细致婉转是美,圆满是美,缺憾何尝不是美?至此虔诚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感谢上苍赐与这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福分,让自己有幸领受这天地无私的深情抚慰!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观的,美是言论不一的。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美的理解更是不同的。就如城市人长久呆在钢铁丛林中,觉得压抑郁闷,之所以田园风光的美丽诱惑成为了新兴的`消遣和时尚追求;而农村人常年和绿地青山为伴觉得*淡无聊,对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向往,就出现了农民进城的风潮。事实上这两个环境在形式上是基本不变的,在变换的是我们的心态。

  《谈美》读书心得 7

  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先生新*送我的一本书。对于朱先生,我虽有耳闻,但他的文字却是首次得见,真是欢喜得不得了。朴实流畅的文字和随和真诚的作文态度正是我所喜欢的。首先读的是朱先生当年从海外寄给国内青年人的《十二封信》,其中谈论的都是青年人生活中极其普通的话题,但同时也是极易引起青年人困惑的问题。比如,读书与作文,动与静,情与理,人生与我。读朱先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真是一种享受,夏丏尊当年在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的序里说,朱先生的这些信“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利”。看来夏先生对这些信太了解了,单就这句话就引我一头扎进了这些信里。

  “谈人生与我”是最后一封信,其中讲到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这两种眼光真是独特,朱先生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关于“人生与我”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真正思考过。然而,不论思考与否,我们却由不得不受这个问题的影响。人来到世间,活在现世,快乐与否,幸福与否,都与这个问题脱不了干系。同样是人,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有出世的态度,有的有入世的精神,有的能活出生命的精彩,有的终其一生只感到索然无味,这个中滋味也多半受这个问题掌控。既然如此,如何看待人生与我的关系,可是决定我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大事,也是关乎每个人一生的大事,我们最好还是学*一下,思考一下。

  朱先生看待这个问题的眼光非常独特。他把人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同时也把自己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他说人类比其它万物感觉到苦,是因为人觉着自己比草木虫鱼重要,同样,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觉着苦,也是因为这些人觉着自己比另一些人重要。这些见解实在精彩!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也许有人会反驳,人是万物之灵,怎能与草木虫鱼同日而语?!当然,这样的说法无可厚非,但人家朱先生讲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我们就没必要纠缠于什么低等与高等的差异问题了。顺着朱先生的话想一想,的确,人干嘛非要那么在意自己呢。说实在的,这偌大一个天地间,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我欣喜也好,悲苦也罢,实在是无碍于“天地之和”。看那些草木虫鱼,无论和风甘露,还是凄风冷雨,不都是一样地活着,草木该繁茂时即繁茂,该凋零时即凋零,虫鱼该强健时即强健,该衰老时即衰老,谁也没有觉着自己幸运或者不幸,欣喜或是悲苦。惟独我们人类,七情六欲俱全,最易自艾自怜,自寻烦恼。

  既然把他人把自己都当作草木虫鱼看待,人生岂不惨淡?事实上恰好相反,朱先生看人生的眼光似乎全在“趣味”二字。无论看人生的喜剧,还是人生的悲剧,总带着欣赏的成分,总觉着有趣味,总能寻到美的感觉。也许正是这种眼光,这种特质,使朱先生最终功成名就,开我国现代美学之先河。可是,古往今来,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慨叹着人生的无趣无味,又有多少人在无趣无味中苦度了一生呢。现在看来,人生到底有无趣味全在你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朱先生眼中的喜剧别人未必能看到,朱先生眼中的悲剧别人也未必感受得到。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人生也就少了许多把玩的对象,自然毫无趣味可言。许多人终其一生,全部的注意力只在一己身上,悲喜全从自身而来,这样的人生难免趣味无多。

  学了朱先生的眼光,我发现人生的喜剧远远多于悲剧。比如,之前总看不惯某些人身上的毛病,甚至厌恶,如今换一种眼光,便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还真是趣味无穷呢。如有的女人不论别人是否感兴趣,总爱在人前夸赞自己的老公,其实无非是要告诉大家其老公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能与达官显贵同进同出,如何如何享尽人生浮华,我之前很反感这样的人,觉得她们无聊肤浅。现在换了眼光,把自己放在后台袖手旁观,便觉得这种女人也着实可爱,于是也便能以另一种态度欣赏她的津津乐道与沾沾自喜了。欣赏之余,还意识到自己当初也不免有狭隘之嫌,的确,她们能在这些事上寻到无尽的乐趣和人生的满足感,我们又何必嫌恶呢。还有,之前很看不惯一些口是心非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以前的一位同事,一次如厕时见到了A同事,A同事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就夸赞说,哎呀,你的头发烫得真好看,多么适合你的脸型和气质。

  A走后,B同事也来如厕,刚巧,B同事也刚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马上又扭头夸赞道,哎呀,你烫的这个发型真好看,刚才我看见A,她的头发烫得一点儿都不好,还不如不烫呢。一边说着一边兴冲冲地往外走,谁知话音刚落,便看到A还站在卫生间门口,这位同事当时窘得无地自容。后来在工作中屡次遇到这样的人和事,虽不如这个例子典型,但总是大同小异。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不免从心里鄙夷其两面三刀,说话办事不讲原则,做人没有诚意。但现在换个眼光看,便也觉无妨大碍。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脾性,他的话该如何听,时间久了周围的人自然会有共识,这样的人若能从口是心非中获得些乐趣,就随他去,若能获得些教训,也算是得了生活的教化,岂不更好,我们完全可以拿它当个喜剧看看,实在无妨。

  如此这般,人生的趣味真是多了去了。

  人生的悲剧我见得不多,但也并非没有。比如我的同胞哥哥,由于学业无成,一直未寻到合适的工作,有几年游手好闲,苦闷之余便生出一些事端。爸妈眼看着儿子一步步误入歧途,家庭也堕入困境,二老终日愁眉不展,悔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叹自己不该一次次纵容迁就。哥哥也终日愁苦,悔自己做错了事,辜负了青春好年华。他们都是我至亲至爱的人,看着他们愁苦,我也愁苦,觉得父母不幸,哥哥不幸。 现在学了朱先生,换一种眼光看,正所谓“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但每个人只能择其一,有的人一生道路较多坦途,有的人较多磨难,虽说有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但更多时候人在命运面前也是无能为力。至于为何有的人命好,有的人运差,似乎千百年来也没人说得清,佛家讲前世,讲因果,讲轮回,就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不论信与不信,我们却或多或少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和捉弄。既然如此,儒家所谓的“知命”就是立身处世的根本。顺也好,逆也罢,我们都须在这世上走一遭。

  面对人生的悲剧,埋怨毫无作用,有时连抗争也未必管用。之前我也埋怨哥哥不懂事,做事不负责任,也怪怨爸妈太骄纵儿子,对儿子的事大包大揽。可这些都于事无补。后来,我逐渐冷静下来,换了一种做法,既不埋怨哥哥也不责怪父母,而是尽己所能做些实际的事。我让哥哥离开原来的环境,到北京自谋生路。大半年下来,他虽生计艰难,但至少*静了心情,端正了生活态度,而且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爸妈看到儿子终于自食其力,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我从他身上也越来越多地看出坚定与信心来了,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朱先生说,“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先生在文章最后写道:“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这样的人生态度让我倍感温暖。一副冷眼,一个热心,便道尽了“人生与我”的关系。我们对待人生的悲喜剧,对待他人,对待自己,都既用得着一副冷眼,也用得着一颗热心,一副冷眼能让我们气定神闲,从容大度,既不要自命不凡,也勿随了世俗去,一颗热心能让我们发现趣味,发现美,既关爱他人,也顾到自己。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启迪了我的心智。朱先生说,也许有人认为他拿人比禽兽诸物,会将其视为异端学说,那他本可以搬出古圣先贤来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如孔子所谓“知命”,孟子所谓“尽性”,庄子所谓“齐物”,宋儒所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和希腊廊下派哲学,他都可以拿来作为护身符。但朱先生认为不必如此,因为“我虽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圣先贤的声威”。这句话之于我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使我认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个人更应看重自己的悟性,而不要被古圣先贤吓得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之前,我一直很有种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有生在书香之家,对于人文哲理,虽有兴趣,可缺少底蕴,更谈不上学养,后来年纪稍长,渐渐有了些人生体悟,也想偶尔抒发一下情怀,但常常缺少勇气,羞于表达,生怕被人笑话,在古圣先贤面前出了丑。读了朱先生的这句话,总算对待自己也有了另一种眼光和态度。

  古圣先贤与我,时代虽有古今之分,天分虽有高低之别,但同样为人,人性大抵是相通的,每个人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也是相似的多,不同的少。只是有的人悟得深,有的人悟得浅,有的人悟得早,有的人悟得晚,有的人能将悟到的东西说出来总结出来,有的人说不出来总结不出来。但无论如何,总不至于有大区分,既然如此,何必担心在同类面前出了丑。我只要相信,我于这个人世间体悟到的必是人类真理中的一部分,我的理由就是理由,不必顾及古圣先贤是否说过,或是如何说的。这样的话说出来,不知会不会引起误解,以为我竟然胆大妄为到不把古圣先贤放在眼里。事实上,朱先生的这句话并不能减少我对古圣先贤些微的敬畏之情,只是让我有了勇气重视自己。单为这个进步,我也该好好感谢朱先生。

  《谈美》读书心得 8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因此,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因此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因此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因此做事更能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因此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因此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进而品味出它独特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才是一种有客观意义的实在。这种对于美的理解,是渗透进精神层面的定义。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随之改变,而人骨子里的美感经验却是可寻其迹。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便不自觉陶冶了性情。可见,美好事物的不自觉的影响,对于个人修养的培养,是有一定好处的。

  对于美,存着欣赏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据与批评。脚踏实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时把事物放到作品之外评判美丑,无所谓杂念,无所谓纷扰,便能更加客观的领略个中滋味。而美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虽所爱但不加以欲念,虽不喜不偏以歪理,胸无纤尘,以观其趣,美尽自得。

  生活尽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云相辉映;脚踏实地,天时地利人和齐汇集。肉眼可识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识美,便如清泉润心。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因此,以美之心度量所见,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天下大美。

  《谈美》读书心得 9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因此,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因此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因此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因此做事更能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因此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因此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进而品味出它独特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才是一种有客观意义的实在。这种对于美的理解,是渗透进精神层面的定义。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随之改变,而人骨子里的美感经验却是可寻其迹。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便不自觉陶冶了性情。可见,美好事物的不自觉的影响,对于个人修养的培养,是有一定好处的。

  对于美,存着欣赏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据与批评。脚踏实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时把事物放到作品之外评判美丑,无所谓杂念,无所谓纷扰,便能更加客观的领略个中滋味。而美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虽所爱但不加以欲念,虽不喜不偏以歪理,胸无纤尘,以观其趣,美尽自得。

  生活尽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云相辉映;脚踏实地,天时地利人和齐汇集。肉眼可识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识美,便如清泉润心。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因此,以美之心度量所见,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天下大美。

  《谈美》读书心得 10

  今天又是心血来潮,看到书架上有本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正好电脑被儿子霸占,不如拿来读读。一开篇第一封信关于读书的议论就于我“心有戚戚焉”了,对自己也是一个指导,因为自觉不算得真正的读书人。

  第二封信是谈动,“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倒是真的。每天闲时都做着同样的事,上网、聊天、听音乐、放音乐、唱歌,时间一长便觉无聊,因为毕竟不是正事。哪有忙着正事的人会发愁呢?即使正事让你发愁也不可能给你时间正儿八经的坐着发愁的,而是会拼命想方设法去解决,也就是说发愁的人往往发的愁也是无关紧要的。

  可,“闲愁最苦”,不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吗?大概是因为闲愁是有时间想来想去,于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愁吧。于恋爱中的`人来说,闲时会胡乱猜测,胡思乱想,对方专一吗?是否也在思念自己?或是根本就是在和别人说笑?于自恋中的人来说,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都非常重要,今天别人议论自己了吗?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完全沉浸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中了。怎会不苦?

  不过,愁有用吗?“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对自己的看法不外乎这两种吧,或是伟大,或是渺小,都不该在闲时发愁。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扩展4)

——《谈美》读后感6篇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心有感触。对于先生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最为欣赏。期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带带流传供人享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作者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进行阐述。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谈美书简》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八十二岁的高龄仍然著书立说,对美学思想回顾和整理,给青年朋友们回复,关心美学教育,这是何等的学者风范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美学也好,学*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最*养成了拖拉的坏*惯,作业往往到了最后一天才写,每月必读书籍往往日期过半才读,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也是。

  五月中旬才寻找这本书,我把《谈美书简》当做了《谈美》,曾有一本《谈美书简》,书里很多概念如艺术、文学、美学、主义等概念弄得我迷迷糊糊,翻出来又快速读了一遍,感觉还是枯燥。是这本书吗?有一天我突然有了疑问,《谈美书简》和是同一本书吗?在网上一搜才知道我弄错了,是两本书!赶快网购了一本《谈美》,我买的是生活。很精致,书中包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读完之后我必须要说,这本书非常美,语言精美,内容更美。

  朱光潜先生说过,“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我深深记住了他这句话,这本书也读了两遍,只是时间紧没有慢下来。

  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写到,“说*古诗有相似的‘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之句,此时竟然语带哽咽,稍微停顿又继续念下去,念到最后两行……老师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这至情的眼泪深深刻在作者的记忆里,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朱先生是一个真诚的人。

  朱先生用书信的形式谈美,普及美学,语言朴实,读起来兴趣盎然不忍罢手,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美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怎么创造美?收获颇丰。我们许多人都是世俗之人,眼里只有利益。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眼睛。比如,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许多人视若无睹,公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敬佩自然之美,在司空见惯中发现许多美,让我感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人们看待一件事物,往往是实用的眼光,缺乏美学。像教育也是这样,一切唯成绩至上,我们曾提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的教育侧重于“智”,美却少有提及。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美学,是一门培根的学问,提高学生的素养,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如果在中小学开一门美学的课,我想自杀者会大大减少。

  在书中,朱先生谈到了美学的很多方面,如距离产生美,我小时候很贫穷,学*也很苦,时隔多年,回忆童年,那是一段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光,昨天微信里有一篇谈过麦的文章,读起来很亲切,回忆起来很温馨,不过当时真是挥汗如雨啊。诗与散文有区别,诗歌意味无穷,而散文写实,给人留的想象空间没有诗歌大。我喜欢读散文,好的散文给人美的享受,美文美景。而诗,是最*才开始读的,以前读不懂诗,读诗经,读唐诗,读阿紫,读懂了一些。诗歌可以提高艺术鉴赏力,如诗人阿紫所说,“读诗吧,写诗吧,诗歌让生活充满诗意。”

  我国是诗的国度,我们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也有陶潜、李白、杜甫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今诗歌远离了我们,浮躁喧嚣替代了高雅,端午节让我们记住了屈原,爱上了粽子,但,有几人想起楚辞,读过离骚。好像是梁启超说过,没有读过离经的不能算读书,大决若此,原话还要慷慨。称离骚为离经是最*才听说的,可见这首长诗的伟大。端午节读离骚更有纪念意义,读不太懂但每年我要读上几遍。传统文化有很多美,语言之美,思想之美,读国学原典,可享受古典之美,感悟文言之美,领悟圣贤的智慧。

  一年来,有空学学书法,喜欢上了读贴,在微信上看到好帖,下载保存,至今我的手机时存了上百篇名帖。以前有个疑问《兰亭集序》怎么称的上是天下第一行书呢,涂涂抹抹,还有错别字。但反复阅读之后才发觉它的精妙之处,魅力之所在。读王羲之可以领略变化之美,读颜真卿可以领略刚毅之美,读赵孟頫可以领略娟秀之美,书法艺术真乃博大精深!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第二行书,我还欣赏不了,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悲愤之情。一件优秀的作品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运用联想我们会读到作品后面伟岸高大的形象。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作文应这样,学书法更应如此。模仿是必经之路,静下心来,一笔一划的临摹,先继承才能创新。古人诵读千百篇文章才能下笔如有神,模仿是古人学*的利器。学写作也应多阅读,多学*,多模仿。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美知识,也让我知道一些创造理论。

  这是一本很精致的书,很美,适于慢慢读,欣赏啊!

  《谈美》这又是一本被定义为欣赏艺术的必读书目,作者朱光潜先生是真正德高望重、才学八斗的大师。

  每当读这类顶级大师的著作,都会有一种体会——和蔼亲切。当一个人真正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有种云淡风轻、举重若轻的豁然随性,字里行间中,不仅是博大的知识与眼界,更让人感到一种高洁、从容。这种不骄不躁、气定神闲的韵魄,本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令人心向往之。

  这几年,常愿意学*欣赏艺术之美,从绝妙名画到经典名曲、从摄影名作到不朽影视、从洒逸唐诗到凄婉宋词,精神上所得甚多,但也自知尚谈不上入门。朱光潜先生说“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情趣”,个人深以为意,人生在世,很难真正做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完全超然世外,也就免不了世俗纷扰,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欣赏艺术,轻轻的抚去心灵尘埃、畅享精神的食粮,从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给自己留一片纯美的净土。

  生活中美的风景,美的事物有很多,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每个人关于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朱光潜的书,前面懵懵懂懂,迷迷糊糊,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只是觉得,生活艺术化是朱先生的人生诉求,而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学会欣赏美,是生活艺术化的开始。我们每一个人不一定可以去从事严格意义上的艺术行业,去发现生活的情趣,同样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史,打造成一件艺术品。

  另外,读书过程中比较意外的收获是对于道德的理解。最开始我以为道德神圣,是生活必需的准则,内心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并且看不起违背道德的人。后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道德的变化如此之大,根本没有恒定的标准,而道德中也有很多违背人性,狭隘的一面,便轻视道德,而提倡追随本性。读完《谈美》,但是觉得挑选自己认可的道德,并且在生活中遵循,却是可以给人带来*静而持久的美感。这或许是人生更好地一种选择。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扩展5)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实用10篇

  看完《谈美》以后仍然疑惑“美”究竟为何?究竟如何判断,又该如何体验。

  美是个人的标准、一群人的标准、一个时代的标准、还是纯粹而客观的标准?尝以为,“美”类似玻璃制的容器(亦可是其材料、其碎片),它本身即是剔透而光华流转的,它呈现、它承载、它放大。美既是其本体,又在于它加入了主观元素后所呈现的变体;虽局限于它本身的形式,又不限于仅仅在这形式内所能传达的内容。美的表象唤起快感;美的隐喻唤起联想;美的形式脱胎于美的冲动,在既成的形式中,某种美的原则被建立,它促使这种美的变体更容易被学*、被复制、被创造。美的形式是不断演变而常新的,新的美的规则及标准被不断创造、传播,这不仅来源于美本身,还来源于文化、经济等社会各方面;美的联想却往往有其共通之处,美的联想指向个人的情感、与个人过往的经历、体验、回忆。美的形式可以趋于客观;美的联想往往落于主观。

  “审美”落于个人,往往受特定时代内形成的各类“美的形式”的影响,继而深入“美的联想”,则又转为个人独有的体验了。

  开场白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不仅于当时那个“危机存亡的年头”十分必要,于经济高速疯长、心灵雾迷津渡的现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无所为而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光潜也正是用此情怀才成就了这样一本虽薄、却厚重,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美文。

  《谈美》首先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存在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三种态度。唯美感的态度是物我两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之后,文章又说明了美感与快感、与联想,与考证、批评与欣赏,与自然的联系与差别;说明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美的差别与一致;说明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情感,格律、模仿对于艺术的意义;说明了天才与灵感、汗水与努力对于艺术的作用。

  最后,朱光潜强调,尽管处于正名析理期间,开篇便区别了三种对事物的态度,但其实“完美的人生见于这(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活动的*均发展”,“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让我们知道,艺术人生其实也可以很*、很亲切,与你我息息相关。

  他警醒我们,“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

  “情趣逾丰富,生活也逾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是否能欣赏。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借用阿尔卑斯山谷间路上的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劝告游人莫错过眼前美景,朱光潜提醒“赢得了职场,却输了人生”的我们,不要成为“这丰富华丽世界中一个了无生趣的囚徒”。我以为,美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心情,一种选择,其次才是一种原理和方法。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朱光潜先生为人的准则,也是《谈美》一书最基本的观点。书中这样比喻,当你走在一条河流的**,如果你在河岸的这边,你就会发现对岸的景色比这边的美,而当你走到了河的对岸时,你又会发现对岸的景色又要比这边的美。对此,朱光潜这样说道:你在河的这边,对岸对于你来说是孤立的,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是不受它的羁绊的,而这边的景色却因为你身处其中,为其所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俗世中的我们总抱着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心态,将它当做自己的垫脚石。须知唯有独立绝缘地看待事和物,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方能体察其美,若怀实用性目的,则心态已失。佛家经典《心经》的前三个字就是“观自在”,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获得。

  全书也是以此为目的,把其中经历的各种过程、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棵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棵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做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通过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风*浪静,特别是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初学者”,总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顿,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分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从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体察生活,欣赏生活,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地玩味另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到美感。

  举目凝神,我仿佛看见朱先生透过这茫茫的红尘俗世蹙起双眉、栏杆拍遍。

  最后,以阿尔卑斯山上路牌写给游人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那就是:“慢慢走,欣赏啊!”

  最*又重读了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谈美》一书,跟上次读起来感觉又有很大不同,收获良多。这或许正是经典书籍的魅力所在:除了百看不厌,还能让人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谈美》开 篇举例了三种人对一颗古松的不同态度。一位木材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颗古松。三人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古松,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木材商难掩商人*性,只用木材价值来审视古松;植物学家知觉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春的显花植物;画家却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同样的一棵古松,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形象都是个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观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即便是极客观存在的美,也要通过审美(主观)的眼睛才能见到。我不由得想起那句怀才不遇的老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得同样有眼光的业主才能欣赏和认可呀(笑)。

  说回上面的三种观点,作者认为分别代表了实用性、科学性和美感性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首先要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对于生活有些有益,有些有害,有些不关痛痒。于是我们对于他们就有了爱恶的情感。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 精神去探索真理。科学的态度源于公式、数据和理论。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所以美感的态度,是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也就是偏重直觉的心理活动。

  我突然联想到,书中所说的三种态度这不就是设计装修中的三方参与者的心理活动嘛。我们不妨将这三种态度代入装修工作中来看。

  实用性——业主方。

  什么是实用性呢,具体来说,比如卫生间地砖是否防滑(安全第一)、厨房墙地砖好不好打理(卫生第二)、开关位置合不合理(再也不用石头剪刀布老虎棒子鸡决定谁关灯)、不同位置灯光明暗设置得好不好(起夜开灯晃瞎眼)、门窗开扇方向合不合适、橱柜高度会不会影响操作(不下厨理由±1)等等。

  综合整个装修周期来讲,绝大部分的业主最为关心的还是装修实不实用,毕竟他们才是房屋的最终的使用者,实用与否决定了他们对装修工作的盖棺定论。

  科学性——项目经理。

  天马行空的设计 方案如何实现(还能这样做?!不要钱的吗),装修成本和装修质量该怎么权衡(缺钱or缺德),施工工艺的选择与改进等等等等,事无巨细都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才能做出最为合理的决策。

  美感性——设计师。

  优秀的设计师往往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们专注于建筑物本身的形象,往往会先大胆构思一种或几种最能展现建筑美的 方案,自我欣赏不能自拔(大雾),再结合业主的要求,从实用性和科学性出发,在满足实用功能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追求整体居家环境的美观性,从而将家居生活感化,达到功能性、科学性和美感性的和谐统一。(毕竟连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更何况装修设计呢)

  我们常说艺术(或者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见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和高度,才能产生美感,而在美感方面保持洞察力正是设计师的基本素养。

  所以,在满足功能和成本要求的情况下,希望业主朋友能够更多地采纳设计师的意见,向光潜先生所说的“不令人俗”的境界再靠*一些。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

  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那么在这里,我认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会神的欣赏”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在阅读诗文时,常常有因为文章句子打动内心而想入非非之时。这种联想的行为在书中并没有被算作是审美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而转入对于我们实际人生的某种回忆性质的思考中去,因此无功利的欣赏也就中止了。当然,在我们从这种主观的联想中重新转入对艺术本身的欣赏时,审美的过程也会延续。

  美感既然是我们内心脱离了“物我”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创造美呢?或者说,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才算美呢?这里朱光潜先生用了七个章节来谈规律与创新的关系。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艺术家从模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观点认为,好的作品一方面来源于想象与情感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格律、规则的因袭。我们在诵读诗文的时候常常一方面折服于作品或雄浑或细腻的构思,另一方面也感叹于作品流畅的音律与和谐的结构。构思固然出自艺术家之手,而音律与体例则是世世代代沿袭的产物。一种文体,创立之初往往新颖却粗糙,临*衰亡却华美而乏味。所谓的格律,也不过是诗人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的诀窍而已。前人发现这样作文朗朗上口,后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长久以来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种文体的衰败,其实是后人对于前人所创再无法创新,从而过于关注躯壳而失掉了对于生活本质的艺术的表达的结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我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无法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但懂得以跳出实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赏人生,我们也会从着“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体味到无限的乐趣。

  作者开篇就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在于学会发现美并欣赏美,“谈美”非“谈风月”。

  作者明知身处危急存亡之秋,仍有心思来谈论“美”,换句话来讲,普通人连温饱都不足,何有精力来讲究美学呢?可能在大众眼里,脱离物质基础谈精神追求是空想。

  然而,作者不急不躁地解释,“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现世是名利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利害网,忙忙碌碌地兜转于利害关系之中。人常常对自身境况感到不满,同时又对别人的境遇心生羡慕。

  人处于现在和过去,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对某种经历的态度不免会有不同。

  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会感到无比绝望,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自己还是很坚强地挺过来了;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经历着无比心酸的事情,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还有更令人酸辛的事情等着自己;在过去那个时空的自己可能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而从现在往回看,原来还有自己早已渡过那条爱情的河。

  过去到现在的这间隔以及这期间所积累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看法和态度,究竟需要多久以及需要如何跳出自身的观察视角,这依人而异。

  作者认为“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那么,当我们处于某种困境时,是不是也可以放长远去看,或者跳出自身视角来看?又或者直接逃离现实世界,沉浸到创造出来的美感世界。一般而言,美感的世界是纯粹的意象世界,完全与现实世界隔离。

  作者认为,艺术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的,仅模仿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便难以让观众欣赏真正的美感。但我认为,现实生活和大自然创造的“艺术”更超乎想象,总有些人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荒诞人生,总有些自然景观展现了什么是鬼斧神工。

  文的最后“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我无比赞同,把生活当做艺术品来雕琢,善于发现身边的趣事,把人生过得更具情趣,欣赏这独一无二的人生。

  *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人们对于熟*的事物总是容易纰漏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现实生存中的利害干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识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孕育发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者迷,观看者清。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十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在接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之前,我曾一直认为,“美”正如其字一般,像一个戴着头饰的美人,让人一眼方知,这就是美。

  爱美之心,不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美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美景;“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是美食……可见,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

  《谈美》一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美”?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然而,我们忘记了,美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不断训练,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这也让我忽然意识到,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是可以不断地成长的。

  大语文之魅力

  想到这里,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位温柔的女子——著名主持人董卿。她的美,不止于姣好的容颜,更源于她渊博的学识和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每每,她那摄人心魂的谈吐,令我一次又一次臣服于大语文的魔力。

  有人说,语文之美,是对大江东去的向往;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是怒发冲冠的激情;是大漠孤烟的雄浑;是小桥流水的婉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美育”是值得学*消化并渗入语文课堂的。正如高尔太说:“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显然,“美”是一种主观意识,却也离不开客观事物。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可以从教会学生欣赏语文的魅力开始。

  品味语言之美

  语文有这样的魔力,会让你沉沦在她的柔波,忘情享受字里行间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之美是最先要做的。在这一环节,我们常常做的就是带领学生美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例如我在教学统编教材《伯牙鼓琴》时,通过配乐读、生生互读、师生合作读、接龙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小古文语言简练之美、骈俪对仗之美、音律工整之美.....带领学生从语言美中走来,再向语文美中走去。

  感受意境之美


《谈美》读书心得菁选(扩展6)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5)份

  什么是“美”?用莎翁的话说:“这是一个问题。”

  但毫无疑问,没有人知道答案,包括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位大师。他们耗尽毕生的精力也只是在人类对美的认知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见解,但却从未揭开“美”的面纱。其实在我看来,“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很少会有人对美的认知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美”是无定义的。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引用了他的一位“老朋友”(我怀疑是作者本人)给“美”下的定义,并对其刻板和迂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也是反对套用空洞的抽象概念去给“美”铸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的。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同时,美也是属于社会价值范畴,它的适用主体是人。这便是说我们要去认识美。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美呢?我的观点是:不需要定义,只需要感受。

  但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十分重要的提示,那便是既要把握对“美”的理性认识,又要注重对“美”感性认识。我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决不能只强调美的客观性而将审美与人的思考力、情感与意识割裂开来。审美活动应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因为它具有目的性并且与人类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审美必然要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去进行。否则,就如“形而上学”一样,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这显然与主客观结合的审美以及感性与理性的*衡相矛盾。认识美和感受美一方面要求我们学*一些美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审美实践,多去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多与他人交流自己对美的看法。在审美的过程中,探求美的真谛未必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经验。

  而对于《谈美书简》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以耐心的口吻,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用信件的方式,将自己*生对美学感悟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对一些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向美学的入门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而这本书相比较其他美学著作易懂。他在美学问题上对我们的帮助不仅是思想上的,也是方法上的。

  *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卖火柴小女孩读后感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谈美读后感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人们对于熟*的事物总是容易纰漏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现实生存中的利害干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识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孕育发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者迷,观看者清。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正如朱自清在《序》中所讲,这本书帮你把东鳞西爪拼凑起来的美学知识改编成正式军队。

  本书写作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东三省,轰炸淞沪时。在《开场话》中,作者开宗明义,“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所以作者写信给青年人“谈美”。作者以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可以帮人跳出现实世界的网罗。

  全书从美感是什么,美感不是什么,美的创造和人生的艺术化四个角度展开论述。

  美感是什么

  作者首先区分了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作者认为,对人而言,一件事物并不是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反映了观者的性格情趣。专持美感的态度时,才能见到美。“注意力的集中(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觉),意象的孤立绝缘(不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及其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

  人之所以要旅行,是因为可以暂时跳出现实的生活,从而和实际人生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这是唤醒审美意识的关键所在。“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的”。“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或者谈“文以载道”,“是把艺术硬拉回到现实的世界里去”。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宇宙的人情化”。所以我们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中体验到美。专注于美时,人是极自由的,因为不受实用目的的牵绊。此时,既是在欣赏美,也是在创造美。

  美感不是什么

  罗金斯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这是混淆了美感和快感。二者的区别在于,快感起于实际的需要。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此时的联想,偏离了起于直觉的美感,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了。

  了解和欣赏是互相补充的,但是,考证和批评是欣赏美之外的活动,可以看作欣赏的准备工作。抱着“批评的态度”去读书是出于实用目的的,而欣赏的态度则是“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关于自然美,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美感是人心和外物互动的结果,所以自然不美,被你艺术化(人情化和理想化)的自然才美。自然的丑也可以生出不朽的美来,比如波德莱尔的诗。

  美的创造

  “艺术是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是模糊自己和物的界限,是于现实世界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艺术创作是把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姜夔有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他是先从自然中见出这种意境,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翻译出来。

  “艺术的创造必须有欣赏者”,所以需要合适的媒介和技巧,把自己欣赏到的情趣表达出来。

  技巧之一便是想象。通过想象将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意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远比“贫富不均”动人。想象可分为分想和联想。通过分想,从一团记忆中抽出最具表现力的少数意象。联想则可以使人变成物,使物变**,使抽象得以具体化。发生和抉择的依据则是情感,“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情感使得艺术家可以创造个人体验之外的形象,使我们可以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心灵感通中我们可以见出宇宙生命的联贯”。

  有了情感和合适的意象,就需要相应的形式来表达。诗适合遣兴表情,散文适合叙事说理,作家对于自己无法完全理解说明的东西往往会用小说来表达。创造应当遵循艺术的规律,但是正如曹公借林妹妹玉口所言,“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创造首先要欣赏到意境,再把意境传达出来让帮人领略。这传达的关键便是“手能从心”,手要从心就需要从模仿开始学*、训练。“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关于天才和灵感,作者以为,天才是一个人的本钱,有人用小本钱做成了大买卖,有人有大本钱却挥霍一空。“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灵感是悉心培养的结果。

  人生的艺术化

  “实际人生”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整个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美之所以为美,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它对于人群的效用”,“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艺术是情趣的活动”,“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以,“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人们对于熟*的事物总是容易纰漏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现实生存中的利害干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识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孕育发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者迷,观看者清”。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在学校,有一整套的教学计划,所有的老师学生都必须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个计划来,每一个题老师都会教给你好几种解答方法,每做一件事老师都会告诉你哪些可以想,哪些不能想。进入社会就更是如此了,过于的特立独行只能带来异样的眼光,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你被排挤在他们的圈子之外。多少人在工作之余有思考过,他这一整天重复的行为对他的人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社会只不过在一群机器的操作下循环往复罢了。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积极的讯号,在对美的追逐中,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绚丽多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

  你可曾遇到过“美”敲响你家的门?你能够欣然的将美接*家门么?别想了,真正的美只存在于未来,只存在于我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中。所以,对美心存敬畏之心,愿意穷尽一生,把“美”当成一种梦想来追逐,永远也不要停下追逐美的脚步。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