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

日期:2022-11-01 00:00:00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1

  6月16—17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乐都县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员培训学*,在培训过程中,我有幸聆听教育局领导、县教研室蔡主任、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王斌、陈泽良两位老师及海南省教培院两位院长的精彩报告。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增长见识,开阔了视野,使我对教研员的角色定位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为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本人将这次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是做好教研员的基本前提。

  "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本职工作。作为教研员,必须热爱教研工作。教研员的工作是很艰辛的,工作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为老师提供周到的服务是教研员工作的需要。面对工作中这样的不“公*”,如果不情愿的话,那么教研工作干得怎样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作为教研员必须端正工作态度,对教研工作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中的忙碌看作是一种乐趣,使自己觉得工作因忙碌变得更加充实。

  二、加强学*,钻研业务,是做好教研员的必备条件。

  教研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者、服务者,因此,教研员加强自身的充电式学*是十分必要的。培训过程中蔡主任、王老师和陈老师多次要求教研员要加强学*,可见,教研员只有加强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研员。教研员要学*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理论、课标、教学策略、教材等必备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研究的性的学*,如:研究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有效的作业教学等,争取通过学*逐步逐层提高自己,确实成为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三、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是教研员的本职所在。

  学校的办法宗旨就时想方设法地提高教育教育质量,这样一来,学校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任务就在学科教研员身上。教研员应如何帮助学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我觉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树立好服务意识,让教师乐于接*你。作为教研员,要正确的审视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把自己当作教师教学的服务者。在工作中,要主动去接*教师,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让教师切实感受到教研员的工作确实帮助了他们的教学,从而使教师主动走进教研员,使教研员的工作能得到顺利开展。其次,要规范学科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教师的备课、作业设计批改及学生的教学质量监测等教学业务要加强管理,作为教研员,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此来督促规范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夯实学科教学质量基础。最后,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活动开展应注重实效性。这就要求教研员根据自己*时的教研,及时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争取通过教研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集体备课、听评课、课题研究、学生综合质测试、教师业考试等活动都能从一定程度促进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促进校本研训的开展,是教研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校本研训是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如何开展校本研训,校本研训走向规范化。在聆听省教培院两位院长的报告中给了我们许多的参考答案。如校本教研的三大思考:一是中小学生为什么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二是校本教研的方法、方式和途径。三是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如何作为。为今后的校本研训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这次参加县中小学教研员的培训学*,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也拓宽了视野,使我认识到教研员的重要性。教研员个人素质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只有把本研训搞好了,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教学研究才能深入,教学成果才能丰富。

  3月16日至3月22日,龙岩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各县(市、区)80多位领导、老师赴华中师范大学参加龙岩市教研员高级研修学*,我有幸成为一名学员,非常感谢各级领导为我搭建了这样一个*台,使我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培训期间我聆听了八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考察了湖北洪山区实验外国语学校和武昌教研培训中心。专家教授以丰富的知识、鲜活的实例、幽默的语言、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吸引我们,感化我们,考察的洪山外国语学校全方位为我们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促进研训一体,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做法深深让我们赞叹,让我看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精神。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非常接地气,让我感触颇深,收获颇丰,思考颇深。

  【主要收获】

  一、更新观念,增强了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本次培训中,田文江博士作的《*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讲座中指出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需要教育现代化,他从历史的角度、中美教育的比较的案例,从现实的角度等多方面进行剖析,指出现代化国家需要教育现代化,需要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因此,创新教师教育观要求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还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二、学*实践,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过程,终身学*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汲取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学会认知。

  姜英俐专家所作的《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指出教师要改变研究形式,注重教育叙事的研究,充分发挥教育工作的价值,重建教育生活,让每位教师成为主动研究者和探究者,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叶显发教授所作的《基于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变革》中指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语和评价语的研究,要修炼好教师的评价语言,从而调动点燃激励学生的学*,要研究深度教学,讲好教学故事。武汉市教科院朱长华所作的《教师行为问题的研究》从影响教师行为的因素分析,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加强教师的行为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沈旎教授所作的《教研员的三项修炼》中指出教研员要加强课例研修,加强课程整合,以及自我学*的能力等方面转换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专业课程的领导者,专业服务能力,课程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肖作钧所作的《怎样提高评课的有效性》中从怎样听课,怎样评课两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要求听课要明目的,摸要素,和关系,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多谋略,精反馈,诚评价。以及评课要“四防八戒”等方面要求教研员切实要指导转型。在考察洪山外国语学校以及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中让我切身感受到学校“互联网+”的课程特色,以及三级教研网络格局,多层次集体备课模式,教学主题年活动形成了序列,211培训,案例培训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切身感受到他们研训一体的累累硕果、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同时,也让给我们教研员增进了胆识,体会到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加强修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新跨越

  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卫星通讯越来越影响到人们政治、生活、学*,人们的生活、学*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人们的生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引起教育领域里的一系列变革,引起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教学思想、观念、理论和教育体制等一系列变化。课堂不再是惟一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利用网络去搜索学*资源,相互解决学*难点,交流心得体会,去获得心理的满足与荣誉的获得,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约束。在本次培训中,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志兵教授所做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指出”从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两个方面阐述了教研员的工具之一——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观察和教学评价。沈旎教授所作的《教研员的三项修炼》中提出了教研员要有自我学*的能力,利用在线学*经历、翻转课堂、微课等的学*修炼,指导教师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傅华强院副长所作的《指尖上的教学研究》讲座从大数据时代的课程及教学变化,现代教学理念与教研转型等方面要求教学教研要明晰发展逻辑,转型要有信息化,从而利用“高科技”服务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新跨越。

  【思考与反思】

  课堂是教研员的根,研究是教研员的魂,课程是教研员的力量之源,作为直面一线的教研员,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普遍的教学实践,教研员要以前瞻的视野、专业的判断、开放的心态学*借鉴,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区域性、学科化的、融入常态研修的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智慧。因此教研员应深入课堂、走进课程、参与课题、引领教学,成为一线教师的引路人。

  1、教研员要有思想,去学*

  教研员只有过硬的业务知识与理论水*,才能解决教学、教研中的新问题。所以要通过不断的学*提升自我。要向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的老师那样,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报刊,关注网络等媒体中教育方面的话题等手段,把握教研最新动态。

  2、教研员要放下身段,去一线

  教研员是一支特殊的教育群体,只有认识到自身岗位的特殊性,只有明确了当前所承担职责的重要作用,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研员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了变化。只有深入一线,才能真正了解教师的需求,才能认识到教师所面临困难的症结,才更有发言权。教研员的生命在基层,活力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我们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敢做示范,敢亮绝活,与一线教师共同磋商,共同进步。

  3、教研员要自我反思,促成长

  教研员要成为反思型教师。除了具备专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等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我们要在在长期的教研实践中,借助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掌握科学研究的本领。指导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及时为课堂教学把脉问诊。在教研中如何创造性的开展教研工作,教研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储备,深厚的实践积淀,更要具备超前的创新意识。正如此次培训中沈旎教授所作的《教研员的三项修炼》中说的教研员要“经验+反思=专业化成长”,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提高工作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教研活动的创新度,在教研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形势,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一名专业的课程研究者和引领者,成为与时俱进,更好服务于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研员。

  总之,此次培训是一次对教研员专业修炼的提升培训,使我有了“开眼界、长见识、增胆识、出思路”的深刻体会,激发了热情。我将在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为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基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2

  20xx年“区培计划”小学教研员培训项目培训于7月23日至29日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由广西教育厅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在这为期7天的培训学*中,我有幸聆听了梧州市万秀区教研室李国魂老师主讲的《教研员的职业价值与职业追求》和桂*市西山镇城北小学杨艺校长主讲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研员》。通过学*,使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他们的报告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是能力的提升。培训时间虽短,但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让我明确了教研员的角色定位,深刻地领悟出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努力的方向。通过学*,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

  通过培训,使我了解了教研员的发展历程,了解了教研员的职业尴尬,更明白了教研员的职业价值与职业追求。使我对教研员这个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研员不只是听课、评课、检查常规教学工作这么简单,而应是老师的老师,是立于天地之间的精灵,定位于研究、指导、服务、合作、引领、开发等,是专业的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探讨存在的具体问题,看到教师们看不到的,想到教师想不到的,有着榜样作用。

  二、提高理论水*

  教研员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是老师的老师,要想真正成为老师的老师就要学无止境。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研究能力,这样教学研究才能深入,教学质量才能保障,教学成果才能丰硕。专家们的精彩讲座给了我一次次心灵的撞击。聆听了有着资深经验的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校长的讲座,使我了解到一线的学校和老师需要什么样的教研员,使我认识到想成为优秀的教研员,就必须重视学*,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人格魅力;要有底气、秀气、灵气、正气、大气,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课程专家,教学专家,评价专家。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三、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有培训就有学*,有学*就会有收获,构建有效教研,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切入点,开展教研活动从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明确教研活动目标;

  (二) 找准教研活动的切入点;

  (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精心设计教研活动内容,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

  (五)让教师带着问题,困惑来明明白白的回去。在每次的教研活动后,要认真反思,教研员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每次的教研活动,既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研员,更要做一个求真务实的教研员。

  通过这次学*,使我的目标明确了,理念更新了。今后,我将好好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实践,运用本次所学知识引领和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3

  我很荣幸加入中小学教研员培训班学*,倾心聆听了各位专家生动精彩的报告,使我的理论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许多不足,当我刚加入教研员培训班学*行列时,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尤其在教育科研这一块我感到十分的茫然,不知如何去组织教师开展这方面的活动。但聆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给我奠定了理论基础,指点了迷津,明确了作为一名教研员今后的工作方向。下面谈谈我这次学*培训的体会:

  一、提高认识,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和文化修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河水。”这是现在常说的一句话,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是的,学*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教研员,学*尤为重要,教研员只有不断学*,不断提高自身水*,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己服人,使自己真正成为老师们值得信赖的参谋长。所以*时要多读书、尤其要研读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还要多看报、听广播、看新闻,汲取政治营养,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在业务方面,要虚心向老教研员学*,经常翻阅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查阅资料,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观看教学光盘,并随时做好学*笔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

  二、做一名甘于奉献的教研员

  奉献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无怨无悔的积极行为。奉献应当是默默的,不是为了做一件好事、有一点付出,唯恐天下不知,大肆宣扬、到处吹嘘。无私奉献是不求回报的才是幸福。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我一定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把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给我所挚爱的教育教研事业,在教研工作中寻找和品尝快乐人生。

  三、求真务实,深入一线解决问题

  教育科研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堂,因此,教研员要走进课堂,走*教师,走*学生。教研员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倾听他们的困惑,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薄弱环节,汲取成功经验。掌握了真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后,评课指导才能一针见血,教学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教研员不能远离一线,闭门造车,也不能应付差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地进行听课调研,而要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作为教研员,我们要走*一线教师,扎到学校课堂中去,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通过听课、评课、座谈、问卷调查、查看教案作业、指导校本教研等形式,及时了解老师们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倾听他们的困惑,并采取多元互动的方式,与教师*等交流,共同切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雪中送炭,切实提高视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听课评课要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老师

  听课评课是我作为教研员工作的重点。但我在*时的听课活动中,往往有许多欠缺,常常就坐在教室的后面去听老师讲课,学生具体的学*情况和学*效果一无所知。通过学*培训,我才懂得这样做的不足,我真的应该坐到学生的中间,心中有学生。课前做到与身边的学生有效的沟通,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收集感受学生的学*信息。观课时,我们是信息的收集者,学生学*活动和学*效果的理解者,同时也是执教教师的助教,学生学*的促进者。

  在和讲课教师一起评课时,要做到“眼中有教师”,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要和授课教师彼此之间*等的对话,不要只针对授课教师提问,要学会相互提问。授课老师也不要只是被动接受询问,要学会主动出击,向观课教师提问。议课时,不是去建议别人怎么教,而是主动说“如果我来教……”因为你的建议对别人未必合适。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授课老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让授课老师感觉到你是在帮他,而不是在挑他的毛病。

  通过培训学*,时间虽然短暂,但我收获颇多。同时也感到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教研员,压力很大,但我不会退缩,在教研员工作的主阵地上,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竭尽全力彰显自己的工作特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我的这份工作做的更实、更好。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4

  “学*”一词,在本次培训学*中出现频率比较多的一个词。不管是从专家的讲座中,小组讨论中,还是研讨交流中频频提到。给我的感触很大。

  常言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学*对于教研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陆云老师在“注重专业素养、文化底蕴”中要求教研员加强读书、积极反思,“为了理念而读书”。李家栋老师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就要“加强修养,重视学*”。 邓文珍老师也要求我们教研员“能吃苦耐劳,潜下心来看书、学*”。

  邢益宝老师认为教研员不但要读书,并且读的书量要大,只有书读多了量变了才能导致质变, 质不变,是因为因为量不够大。

  是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由原来的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在不断的创新,老化加速。据调查显示,一个人学*过的知识,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了。而每个人都遭受着知识半衰期的困扰,据了解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一般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也只有7年。也就是说,如果不继续学*,那么5年后这个工程师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一般技术人员7年后也将面临这样的命运。所以学*要实行社会化、终身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与时代同步,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搞教研亦如此。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5

  县研训学校于2011年6月16日——17日在乐东中学多媒体教室组织举办的全县教研员培训学*已经结束。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学*内容多,涉及面广。特别是几位专家、领导精辟的专题讲座,给我印象深刻,感触颇深,获益匪浅。

  可以这么说,这次培训是给我县全体教研员很好的充电。

  教研员顾名思义,就是指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作为教研员,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怎样去调整好自已的心态,摆好排已的位置,如何去应对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一步强化教研员的职责,提升教研工作能力,使教研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这是一个舍得大家关注和引起重视的热点话题。

  记得这次培训,蔡运慎主任作《中小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和管理》专题讲座时,他以缜密的理论思维方式和超前的意识以及生动有力的案例,使我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讲座给我们今后去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辟了新的路子。

  教研员怎样去听课评课,这是对教研员最根本的要求。而王斌老师的《教研员怎样听课评课》专题报告是一个很好的解读。他以从事教育教学几十年且来自最基层的有效经验,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的.确,听课评课,在众人看来,似乎容易,其实不然,它不仅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还包含着以人为本的哲理。对于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以及不同的对象,只有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多维度的点评方式,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提高他们自身的教学水*。这一点,我作为老教研员深有同感。

  网络时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教研。陈泽良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网络教研的地位,与其功能作用。过去单一的传统教研已被打破,我们不仅要构建一个强大的教研*台,而且还必须培养一大批懂得运用、熟练操作的教研员,使他们成为网络教研的领头军。这又是教研员的重大课题和严峻的挑战。

  *发副校长在谈到有效教研时,他针对当今的教研教学现状作了全面的剖析,并用“困惑、感悟、期待”六个字来概括。值得在座的听者深思。

  海南省研训院的陈夫义院长的互动式讲座值得提倡,周积昀副院长的幽默令人兴奋不已。他们的专题报告全面地诠释了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误区。为我解开了课程实施中产生的困惑。改变了我过去的一些看法,消除了曾经的顾虑,增强了对课程改革的信心。

  我认为,这次培训是及时的,富有成效的。我身为教研员,只有加强自身的学*和修养,不断地探索、钻研和创新,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经得起考验的教研员。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1)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6篇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1

  从2月22日-2月24日,在xx学校我有幸参加了教研员、学科组长培训学*,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颇多。xx老师关于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中说到学校要成长为一个科研型的学校,那么老师就要成为科研型的教师。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丰厚,真正了解教研员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作职责,同时感到教研员的责任重大。以下两点是我在学*中的最大收获:

  一、反思自己,提高认识

  通过x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确了校本教研的方式与流程。听了包头市教研员王荣和内蒙古电教馆刘彦泽等专家的讲座,不禁反思起自己的工作。我们除了缺少专家自身的优势和理论研究者的扶持外,实践经验不该缺乏,我们本身是一线的教师,都深入课堂,*时听的课也不少,只是把握不准方向,使我们的问题改进并不大。反思自己在*时的教研活动中,稀里糊涂,只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没有一个具体的活动流程和有效的活动方式,所以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每次的活动效果也可想而知。通过学*让我跳出来看自己的所为,由于我们自身的欠缺和条件限制,致使我们的眼界狭窄,看问题没有深度。在*时的工作中我们忽略了好多关键性的东西,对一些教学现象、教学行为所引发的结果,分析不透,甚至不会分析。我们不仅仅缺乏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理论联系实践的认知、科学可行的操作方法,我们更缺少的是做业务的心境。所以在尽头的教研活动中应多注意以上问题,争取有大地突破。

  二、找准切入点,开展教研活动

  有培训就有学*,有学*就会与收获,构建有效教研,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我们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从五个环节来进行教研活动:

  1、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

  2、找准教研活动的切入点;

  3、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精心设记教研活动内容,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5、让教师带着问题、困惑来,明明白白的回去。在每次的教研活动后,要认真反思,正如专家所讲“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反思就一定能成为名师。”教研员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们应该既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研员,更要做一个求真务实的教研员。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知自己的综合素质离一个合格的教研员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掌握教研的总体趋势、学科的发展趋势。因为只有了解前沿的态势,了解所在区域教研状况,知己知彼,才能准确的为自身工作定位,把握好研究方向。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对所学知识认真进行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工作的财富,把本次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好自己的工作,并以这次学*为新的起点,自己增强学*意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2

  担任教研员一职,屈指一算已有一载有余,但每次开展工作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想想这也许和自己的业务水*有关吧。通过本次培训学*,我们有幸聆听了省内外专家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老师的《教研创新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为我们教研员找到了角色定位,他深入浅出,摆事实、举案例为我们为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李家栋老师在《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研员》的讲座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触动,开启了心灵之门。1、故事启发。开讲伊始和结尾的两则故事,故事虽小,但寓意深远,他为我们揭示了,教研员要像《人生如水》中的水那样具有柔韧性,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能适应环境,善于改变环境。要像《谷仓里的金表》里那小男孩那样坚定执着,满怀信心,摒弃浮躁,排除杂念,静下心来,才能听到“嘀嗒”的金表声,才会找到教研硕果这块无价“金表”。2、理论支持。

  李老师对教研员的另一种诠释是: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所谓老师也就是“师傅”, 要成为“师傅”首先要“功夫”超群,技压群雄,能独挡一面;其次是德高望重,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所以作为一名教研员来说想成为老师中的老师,就要做到:一,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增加威信度;二、重视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防止自己职业倦怠;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总结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反思、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老师;五、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与创造性能力。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成为“师傅”,成为一名优秀的“师傅”。否则,就如陆云老师所说:“我拿什么来征服你,我的老师?”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3

  老师的两堂讲座,分别从教学论文的写作、教研活动的开展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精辟的阐述。他们总结传授的规律性的知识,绝对是真知灼见,而且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对我们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开展,是含金量极高的及时雨,也解决了很多现实工作中的疑问,并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收获的理论性知识,我就不做复述了。说一说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两位老师做学问的态度。如果大家留意的话,你会发现,这两位老师都很会“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绝非虚构,毫无雷同。也就是说,两位老师绝对是生活和工作中的“有心人”,是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提炼的人。

  这些“故事”是什么呢?是教育事实,是教育实践,是我们身边周围的教育研究资源。这些东西,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被我们无意(或有意)中忽视了。记得我们教体局郭长利局长,在一次面向教研中心召开的会议上,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希望我们能用讲故事的形式,积累成长经历,总结总结成长经验。这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关注细节,要注重积累。而“三课联动”的实质,不就是立足课堂实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要求,发现问题深入钻研,形成课题吗?这其实也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

  怎样向两位老师学*,达到两位老师的期望呢?私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保持职业敏感,关注*常细节中的不*常之处。我们在备课时,交流的一些问题,可能蕴含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课堂上,学生的一个活动、一个回答,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课后的一次反思,考后的一次总结,可能就是一篇精彩的论文。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时积累一颗颗的珍珠,最后才能收获精美的项链。

  二是要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发现的问题。发现了问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立足专业视角,广泛搜集资料,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凡事就怕认真,只要我们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韧劲,再加上精益求精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一定会有所突破。当然,钻研中要不怕失败,善于修正;还要善于学*请教,多方吸收批评意见,让自己的研究更深刻、更科学、更无限接*真相。

  第三,要善于总结,提升理论素养。我们研究发现的原理、规律可能一开始时是粗浅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炼升华。当然,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学*积累,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总结时,保证术语准确,立场鲜明,观点科学。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是搞文字游戏,更不是追名逐利,必须充分认识所做研究的意义。

  我们从事的是一项严肃而科学的工作,其实身边有很多的资源在等待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能把*常事做好,深入研究,不断提高,一定会把工作越做越好。

  张志伟老师的话,很有哲理,让我们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共勉!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4

  开学初,参加了“延边州高效课堂集训营”学*培训,对“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认识。特别是亲历“小组深度建设”、“导学案编制”,将更有利于今后在工作中具体操作,进而创新突破。然而也心生疑惑,觉得诸多问题需要再细细思量……

  一、高效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个人认为,“高效课堂”不是凭空出世,而是“传统教学”衍生而来。传统课堂特别是新课改以后的课堂从来不反对“以生为本”,反而是极力倡导生本课堂,反对“以本为本”。在传统教学评价中,能激发学生学*热情,学生学*有实效的课才被评为好课。凡是能蹲下来与学生为友,以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解读生活;教授的内容、方法新颖、活泼;且形成风格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深受学生爱戴,也被学界首肯。因此,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其实并不矛盾,绝非死敌。高效课堂不过是将传统课堂的优质资源、先进理念、最优方法“拿来”形成“模式”。

  当然,传统教学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但绝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和批判。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应该采取一种扬弃的态度,继承并发扬精华部分,改革或摒弃的应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无需将课程改革神秘化、神圣化,使其高深莫测,让人望而怯步,不敢去实施和探索。所谓高效课堂不应该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形式,另起炉灶。如何才能有效地将高效课堂理念与传统教学中的精华结合起来,恰当地进行相互*衡和渗透,从而构建开放而扎实、具有生命力的课堂,真需要我们深度研究和勇敢探索。

  二、高效课堂中教师主导角色的认知。

  为师之道,贵在于导。“主导”何为?

  其一是引导。它是启发式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手段,“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无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新知识、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的引出,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灵活多变的引导,使学生尽快地“上路”。

  其二是疏导。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而“卡壳”时,教师如果及时疏通,画龙点睛地进行点拨,便能化难为易,使学生茅塞顿开。疏导要热情、灵活。教师若能满腔热忱,学生的思维易被激发而活跃,教师若疏导有道,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远。

  其三是指导。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学,而且随时用正确的方法去组织学生学*,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为止。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能越俎代庖。只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摸索与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方法,才能真正为自己所运用。总之,“善教者,善导”。

  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离开“精讲”。

  要做到精讲,教师必须要言不繁,善于一语道破。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把难点用最通俗、最精练、最鲜明的语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讲明白。科学的讲授才能准确无误、事半功倍,艺术的讲授才能化繁为简、出神入化。

  以上是想说,课堂需要教师倾情关注,全身心的投入。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师生双向生命激发的过程。离开教师基于学生渴求的善导、精讲提升,课堂极容易流于肤浅,缺乏深度,阻碍部分学生的深层需求和高品质快速发展。所以个人不赞成模糊教师的专业性以及任何人都能在“模式”下上英语课、语文课等等论调。三个人同时上十个班的课,也让人疑窦丛生,课堂难道是流水线吗?

  能不能做好高效课堂模式化教学,教师是关键,优秀教师可以一课多式、一人多式、一时多式。反过来说,好模式也对教师教学的随意性等加以约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模式化探索的路上,无论教师还是教研员,都只是过客,不是主人。新课堂更需要渊博笃学、业务精湛、视野广阔、思想深邃、文化素养一流的高品位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尤为重要。

  这几年我们也一直提倡高效课堂模式教学,初衷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但模式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能做为教学成果来争取荣誉。改革的目的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5

  20xx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而从20xx年1月开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连续发文,提出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10月,*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质增效,变得尤其重要。

  为此,20xx年11月18日和19日,德州市教科院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研员培训。来自上海市的王月芬博士给我们作了报告《双减背景下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王鼎博士作报告《大规模测评与命题策略应用》。

  王月芬博士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教育部第x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王鼎博士是上海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命题专家,PISA测试项目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上海市作为展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窗口,20xx年,上海市教委印发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专业(专项)能力提升计划》中,作业设计和命题能力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一,被正式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得以确认。

  王月芬博士和王鼎博士用了两个下午的时间,给我们详细解读了单元作业设计和命题策略。王月芬博士的报告层次清楚,思路清晰,解释透彻。王鼎博士的报告专业性特别强,理论研究水*非常高。

  如果说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学*的过程,那么作业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主学*、内化的过程。长期以来,相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命题能力是相对被忽视的。作业是老师们*时做得最多却探讨得最少的教学环节,也是未被重视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整体提升教师的命题能力。

  作业设计和命题具有相似性,但也有一定差异。作业与命题在任务设计的目的、内容、方式和完成要求等方面不完全相同。比如,作业主要指向每天进行的课外学*,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可以查阅各种工具和书本;而命题主要指向具有诊断或选拔功能的考试评价,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许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质。

  这两场报告,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作业设计和命题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信我们一定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做好作业设计和命题工作。

  那么你今天的心情指数如何呢?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6

  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庆市骨干教研员(培训者)培训学*,聆听了辽宁省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党委*郑重老师的讲座——《教研员的沟通艺术》。我想从我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来谈几点体会:

  一、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蓄含着深刻的寓意。郑老师的讲座没有华丽的语言,一上台便深鞠一礼更是拉*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易*人的谈话中能让你明白很深刻的道理;简单的道理经郑老师口中讲出亦有别样的韵味。让你在回忆和细细品味中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郑老师春风雨露般的教育指引。沟通的艺术不仅仅对于我们教研员以及培训者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沟通也要讲究艺术。沟通无处不在,学会艺术的与人沟通会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精彩。我们教研员(培训者)还要学会在自己头脑中设置不良信息的防火墙,学会自己和自己沟通,多想想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做好,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完善,尽量不要去指责别人做没做好,人们往往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归于他人,我们要做积极的归因,有效归因才有意义,才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出色。

  二、简单生动的例子让讲座精彩纷呈。郑老师的课中没有生搬硬套,用案例贯穿了讲座全过程,每次都是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让人一看就懂一点就透,不用费心思再去琢磨,很放松。例如:课一开始就讲了一个案例以此来诠释沟通的重要性,紧接着又出示了一张图片,让听课的老师说说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少女,有的则说看到了一个老妇人,有的说两个都看到了,由此引出沟通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是这样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加上郑老师一环扣一环的生动讲解,让我们觉得三个小时的讲座是那么短暂,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教研员(培训者)在培训基层老师的的时候是否也能像郑老师一样用案例来说明道理,来打开老师们的心中的困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这样不仅拉*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且让培训更加人性化。

  三、师生间的互动让我们在笑声中体会沟通的艺术。郑老师的课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时时与听课的老师们互动,让短短三个小时的课堂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四、感悟:正如郑老师课中讲到的,教研员要给自己个定位:先做师之生,再做师之友,后做师之师。这个定位我觉得很有道理,尤其像我这样刚接触教研员(培训者)岗位的新人,更应该多学*、多交流、多请教。我会珍惜每次学*的机会,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2)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1

  20xx年4月27日和29日,我参加了z市组织的乡镇数学教研员培训活动。在这几天里我们观摩了七节课,这些课都是在全国比赛获得一致好评的优质课,也听了优秀教师的点评,自己也参与了点评,可以说通过短短两天的学*收获很多。所以,我简要的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

  这期间我听了z老师的《垂直》一课,感受颇深,这堂课打破原来教学模式,没有创设情境,也没有让学生探索交流,而是直接给出垂直定义,然后逐步分析定义,实现对定义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听我这节课,我心里打了好几个问号。这节课为什么可以这样上?别的课这样上行不行?什么样的课可以这样上?最后我当初这样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所有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这节课能用是因为,垂直这个概念是人为定义的,不是说可以通过推理,交流得出来的,比如说,太阳,月亮这些名词一样,是前辈给起的名字,我们就没有必要费劲再起一遍。也就是说类次于这种定义性的知识可以。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公理,比如在初中才学到的,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线段,这种也是可以的。

  (二)还数学课堂安静

  尤其是听完z主任的讲话。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套用潘主任的话就是一节课就那么些时间,话都让老师说了,学生说什么?时间都让老师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哪里?

  (三)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重视营造愉快课堂

  通过这几节课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在本次学*培训中,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了这点――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而是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z老师和梁少美老师,张老师幽默,梁老师和蔼可亲。

  总之,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尤其是一名教研员,需要学*的更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2

  县研训学校于20xx年6月16日——17日在xx中学多媒体教室组织举办的全县教研员培训学*已经结束。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学*内容多,涉及面广。特别是几位专家、领导精辟的专题讲座,给我印象深刻,感触颇深,获益匪浅。

  可以这么说,这次培训是给我县全体教研员很好的充电。

  教研员顾名思义,就是指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作为教研员,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怎样去调整好自已的心态,摆好排已的位置,如何去应对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一步强化教研员的职责,提升教研工作能力,使教研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这是一个舍得大家关注和引起重视的热点话题。

  记得这次培训,蔡运慎主任作《中小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和管理》专题讲座时,他以缜密的理论思维方式和超前的意识以及生动有力的案例,使我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讲座给我们今后去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辟了新的路子。

  教研员怎样去听课评课,这是对教研员最根本的要求。而王斌老师的《教研员怎样听课评课》专题报告是一个很好的解读。他以从事教育教学几十年且来自最基层的有效经验,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的确,听课评课,在众人看来,似乎容易,其实不然,它不仅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还包含着以人为本的哲理。对于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以及不同的对象,只有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多维度的点评方式,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提高他们自身的教学水*。这一点,我作为老教研员深有同感。

  网络时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教研。陈泽良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网络教研的地位,与其功能作用。过去单一的传统教研已被打破,我们不仅要构建一个强大的教研*台,而且还必须培养一大批懂得运用、熟练操作的教研员,使他们成为网络教研的领头军。这又是教研员的重大课题和严峻的挑战。

  **发副校长在谈到有效教研时,他针对当今的教研教学现状作了全面的剖析,并用“困惑、感悟、期待”六个字来概括。值得在座的听者深思。

  海南省研训院的陈夫义院长的互动式讲座值得提倡,周积昀副院长的幽默令人兴奋不已。他们的专题报告全面地诠释了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误区。为我解开了课程实施中产生的困惑。改变了我过去的一些看法,消除了曾经的顾虑,增强了对课程改革的信心。

  我认为,这次培训是及时的,富有成效的。我身为教研员,只有加强自身的学*和修养,不断地探索、钻研和创新,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经得起考验的教研员。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3

  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庆市骨干教研员(培训者)培训学*,聆听了辽宁省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党委**郑重老师的讲座——《教研员的沟通艺术》。我想从我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来谈几点体会:

  一、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蓄含着深刻的寓意。郑老师的讲座没有华丽的语言,一上台便深鞠一礼更是拉*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易*人的谈话中能让你明白很深刻的道理;简单的道理经郑老师口中讲出亦有别样的韵味。让你在回忆和细细品味中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郑老师春风雨露般的教育指引。沟通的艺术不仅仅对于我们教研员以及培训者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沟通也要讲究艺术。沟通无处不在,学会艺术的与人沟通会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精彩。我们教研员(培训者)还要学会在自己头脑中设置不良信息的防火墙,学会自己和自己沟通,多想想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做好,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完善,尽量不要去指责别人做没做好,人们往往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归于他人,我们要做积极的.归因,有效归因才有意义,才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出色。

  二、简单生动的例子让讲座精彩纷呈。郑老师的课中没有生搬硬套,用案例贯穿了讲座全过程,每次都是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让人一看就懂一点就透,不用费心思再去琢磨,很放松。例如:课一开始就讲了一个案例以此来诠释沟通的重要性,紧接着又出示了一张图片,让听课的老师说说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少女,有的则说看到了一个老妇人,有的说两个都看到了,由此引出沟通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是这样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加上郑老师一环扣一环的生动讲解,让我们觉得三个小时的讲座是那么短暂,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教研员(培训者)在培训基层老师的的时候是否也能像郑老师一样用案例来说明道理,来打开老师们的心中的困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这样不仅拉*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且让培训更加人性化。

  三、师生间的互动让我们在笑声中体会沟通的艺术。郑老师的课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时时与听课的老师们互动,让短短三个小时的课堂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四、感悟:正如郑老师课中讲到的,教研员要给自己个定位:先做师之生,再做师之友,后做师之师。这个定位我觉得很有道理,尤其像我这样刚接触教研员(培训者)岗位的新人,更应该多学*、多交流、多请教。我会珍惜每次学*的机会,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4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我感受颇深,县里为我们搭建这次学*与交流的*台,有幸聆听了海南省教培院的陈夫义、周积昀两位院长及县培训学校各位领导的学术报告,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坦白地说,我是第一次参加教研员培训学*,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对教研员的职责认识还模糊不清。这次学*,使我了解了教研员工作的宗旨,教研员的岗位要求,在新时期里,教研工作如何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怎样有效地推动教育基础改革,促进发展等等。使自己找准了角色,找准了位置,明确了责任,明确了目标。可几天的培训,我却茫然了,感觉到心头的压力很大,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一个老师到一个教研员的差距!教研员是教师中的教师,是教学中的评价者、监督者、管理者、研究者,是教学改革的带头人,肩负着教育的重任。我想:自己要成长为一名教研员,还要不断地学*,向专家学*,向同行学*,向有经验的教研员学*,并注意与自身的工作联系,活学活用,逐渐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

  这次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我将以自己的不足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为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而不懈的努力!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5

  紧张充实的教研员培训结束了,首先感谢县研训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交流的*台,这次培训就像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几个专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教研员是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教研员的专业水*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教研员就是教师中的教师。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且较辛苦,但我感到值得,且收获非常大,这是给自己的一次充电机会,使我对教研员的工作有了一个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听课评课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教研员我们应该怎样听课评课。通过本次的培训,使我更进一步掌握了听课评课的模式,特别是陈夫义院长对教研员“兵法六”的强调,使我茅塞顿开,真不虚此行。

  教研员培训让我重新感受了一次学*的幸福,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但培训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作为教研员,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发展,需要的是自己*时不断学*、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研员。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3)

——教研员培训总结 (菁华5篇)

  芦溪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教研员,参加了清华伟新扶贫基础教研员远程培训,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及中小学共66名教研员参加了这次培训。整个培训过程中,教研员们都能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参训,培训取得了园满成功。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积累了可贵的教研员培训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是办好本次培训的关键。

  县教育局领导对这次教研员培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教育局业务副局长亲自抓这项培训,综教股全力抓参训人员调训,教研室全员全程参与培训,为办好这期培训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计划的科学性是办好本次培训的前提。

  清华伟新扶贫办对培训的安排部署很精细,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尽管是远程培训,教学站也能感到有章可循、有矩可依,使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内容的高质量是办好本次培训保证。

  本次培训,共安排了十个讲座,这些讲座不但体现了学科特点,还突出了前沿信息,把全新的理念融会贯通于讲学中,让教研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认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窦桂梅、王旭、贺林三位专家的讲座,深受参训教研员的欢迎。

  4、组织服务工作到位是办好本次培训的保障。

  本次培训自始至终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对每项培训活动和服务环节都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内部分工明确,外部配合紧密。我们的工作人员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尽心尽责,让教研人员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培训。

  在培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未能充分考虑到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参训的教研员绝大多数来自基层,很大一部分家在山区,路程较远,交通不便,而下午的培训要到5:30才结束,这对他们来说是太晚了些,因此一过4:00,总会有不少教师请假赶路回家。

  2、培训内容未能完全满足基层教研员的现实需求。少数教育专家的讲座,学术性强,理论指导性强,但远离教学实际,未能充分考虑基层教研员的接受水*与能力,使部分教研人员听课积极性不够高,影响了参训的实际效果。

  3、培训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学校办学设施及经费的限制,本次培训未能安排参训教师的食宿,给参训教师的学*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4、培训后的提高升华环节未能完成。本次培训,正逢全县各乡镇学校全面开展教学活动,不少参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骨干,因此,培训中未能安排1-2天时间进行讨论,失掉了提高升华的大好时机。

  6月16-17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乐都县中小学 、幼儿园教研员培训学*,在培训过程中,我有幸聆听教育局领导、县教研室蔡主任、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王斌、陈泽良两位老师及海南省教培院两位院长的精彩报告。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增长 见识,开阔了视野,使我对教研员的角色定位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为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本人将这次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甘为人梯,是做好教研员的基本前提。

  "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本职工作。作为教研员,必须热爱教研工作。教研员的工作是很艰辛的,工作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为老师提供周到的服务是教研员工作的需要。面对工作中这样的不“公*”,如果不情愿的话,那么教研工作干得怎样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作为教研员必须端正工作态度,对教研工作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中的忙碌看作是一种乐趣,使自己觉得工作因忙碌变得更加充实。

  二、加强学*,钻研业务,是做好教研员的必备条件。

  教研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者、服务者,因此,教研员加强自身的充电式学*是十分必要的。培训过程中蔡主任、王老师和陈老师多次要求教研员要加强学*,可见,教研员只有加强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研员。教研员要学*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理论、课标、教学策略、教材等必备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研究的性的学*,如:研究高效课堂的构建,研 究有效的作业教学等,争取通过学*逐步逐层提高自己,确实成为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三、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是教研员的本职所在。

  学校的办法宗旨就时想方设法地提高教育教育质量,这样一来,学校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任务就在学科教研员身上。教研员应如何帮助学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我觉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树立好服务意识,让教师乐于接*你。作为教研员,要正确的审视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把自己当作教师教学的服务者。在工作中,要主动去接*教师,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让教师切实感受到教研员的工作确实帮助了他们的教学,从而使教师主动走进教研员,使教研员的工作能得到顺利开展。其次,要规范学科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教师的备课、作业设计批改及学生的教学质量监测等教学业务要加强管理,作为教研员,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此来督促规范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夯实学科教学质量基础。最后,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活动开展应注重实效性。这就要求教研员根据自己*时的教研,及时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争取通过教研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集体备课、听评课、课题研究、学生综合质测试、教师业考试等活动都能从一定程度促进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促进校本研训的开展,是教研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校本研训是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如何开展校本研训,校本研训走向规范化。在聆听省教培院两位院长的报告中给了我们许多的参考答案。如校本教研的三大思考:一是中小学生为什么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二是校本教研的方法、方式和途径。三是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如何作为。为今后的校本研训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这次参加县中小学教研员的培训学*,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也拓宽了视野,使我认识到教研员的重要性。教研员个人素质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只有把本研训搞好了,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教学研究才能深入,教学成果才能丰富。

  20xx年3月1日——3月3日,阜南县教育局举办了教研员、中心学校校长培训班。我很荣幸参加这次阜南县教研室举办的中小学教研员培训班学*,倾心聆听了各位专家生动精彩的报告,使我的理论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许多不足,上学期我刚当上教研室主任,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尤其在教育科研这一块我感到十分的茫然,不知如何去组织教师开展这方面的活动。但周培远主任、张勇老师等专家的报告。给我奠定了理论基础,指点了迷津,明确了作为一名教研员今后的工作方向。下面谈谈这次学*培训的体会。

  一、提高认识,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和文化修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河水。”这是现在常说的一句话,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是的,学*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教研员,学*尤为重要,教研员只有不断学*,不断提高自身水*,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己服人,使自己真正成为老师们值得信赖的参谋长。所以*时要多读书、尤其要研读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还要多看报、听广播、看新闻,汲取政治营养,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在业务方面,要虚心向老教研员学*,经常翻阅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查阅资料,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观看教学光盘,并随时做好学*笔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

  二、做一名甘于奉献的教研员

  奉献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无怨无悔的积极行为。奉献应当是默默的,不是为了做一件好事、有一点付出,唯恐天下不知,大肆宣扬、到处吹嘘。无私奉献是不求回报的才是幸福。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我一定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把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给我所挚爱的教育教研事业,在教研工作中寻找和品尝快乐人生。

  三、求真务实,深入一线解决问题。

  教育科研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堂,因此,教研员要走进课堂,走*教师,走*学生。教研员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倾听他们的困惑,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薄弱环节,汲取成功经验。掌握了真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后,评课指导才能一针见血,教学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教研员不能远离一线,闭门造车,也不能应付差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地进行听课调研,而要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我们要走*一线教师,扎到学校课堂中去,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通过听课、评课、座谈、问卷调查、查看教案作业、指导校本教研等形式,及时了解老师们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倾听他们的困惑,并采取多元互动的方式,与教师*等交流,共同切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雪中送炭,切实提高视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听课评课要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老师

  听课评课是我们教研员工作重点之一。但我们在*时的听课活动中,往往有许多欠缺,常常就坐在教室的后面去听老师讲课,学生具体的学*情况和学*效果一无所知。通过学*培训,我才懂得这样做的不足,我们真的应该做到学生的中间,心中有学生。课前做到与身边的学生有效的沟通,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收集感受学生的学*信息。观课时,我们是信息的收集者,学生学*活动和学*效果的理解者,同时也是执教教师的助教,学生学*的促进者。

  在和讲课教师一起评课时,要做到“眼中有教师”,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要和授课教师彼此之间*等的对话,不要只针对授课教师提问,要学会相互提问。授课老师也不要只是被动接受询问,要学会主动出击,向观课教师提问。议课时,不是去建议别人怎么教,而是主动说“如果我来教……”因为你的建议对别人未必合适。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授课老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让授课老师感觉到你是在帮他,而不是在挑他的毛病。

  三天培训学*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我收获颇多。同时也感到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教研员,压力很大,但我不会退缩,在教研员工作的主阵地上,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竭尽全力彰显自己的工作特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制定方案,精心部署

  二、聘请高品位专家团队,确保培训质量

  本次的培训专家主要从省培训院、省高校、省名师及重点专业教研员当中聘请。我们很荣幸地请到来自省培训院的陈xx教研员,xx师专副教授王xx老师,xx市教育局张xx教研员,xx省特级教师xx市教研室符冠华主任,还有我市负责信息技术的梁东教研员,负责网络教研的文xx教研员。

  琼台师专王xx老师主讲《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王老师从与学员的互动中寻找教学中的疑、难点,结合自己做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详细地指导学员们如何去把这些问题变成一项课题研究,王老师引领学员们轻松地去领悟、掌握做课题研究的方法。许多学员听完王老师的讲座后十分感慨地说:“之前,原以为做课题研究是专家的事,与普通的我们无关,我们也没有那般能耐,听了王老师详细的论述之后,我们意识到普通教师做课题研究不再遥不可及,身为教研员就更应该率先垂范,深入学*和实践,做好课题研究的带头人、参与者和组织者”。同样地,无不让我们领略到王老师过人的口才与智慧。

  xx市教育局教研员张艳玲作的《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讲座,让大家明白了作为一名教研员,观课时应注意什么,议课时应注意什么等等。张老师强调,观课时要通过全景式观察课堂,要看授课教师课堂语言是否简炼,教学目标是否清晰,重难点是否突出,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要求评课时,评课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用放大镜去发现老师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切莫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高高在上,如此这般不能拉*与教师的距离,教师可能会出现抵触的情绪,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xx省特级教师符冠华主任的《新课程与教研员共同成长》专题讲座,首先是让学员们清楚地认识到一名教研员的工作职责,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研员作为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者、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践行者,承担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升专业素养等重任。符主任在讲座中说到”教研员就是学科的一面旗帜,是教师中的教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教研员的职责。二是鞭策做教研工作的人员,时刻要不断地学*,做学科的的先行者,尤其是就《教研员如何做课题研究》提出了深刻地阐述;三是对教研工作的管理、档案管理等提出严格的要求。让听课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梁东教研员作的《学校博客的使用和管理》讲座,让教研员们对博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梁教研充分考虑到了乡镇教师对博客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薄弱,从学员的角度出发,上课时他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对博客页面功能和一些项目的分类做了详细的讲解、操作。梁老师指出:博客是信息交流的*台,是教师专业成长、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台。

  文xx教研员主讲《网络教研与如何晒课》。从网络教研的意义、背景、特点、原则、模式、发展优势和不足做了具体的讲解,他对教研员、教研组长、教师的网络教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另外还对为什么要上网晒课,晒课的意义及如何去做好晒课工作,都耐心地给学员们做了一一的解答。该讲座幽默风趣,让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网络教研与如何进行网络晒课,他的讲学风格值得我们借鉴和学*。

  三、严抓管理,做到善始善终

  在开班典礼上,符xx主任对培训班的纪律做了严格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上,安排一名中心教研员作为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全程与学员在一起。每天培训前和培训后都认真检查学员的考勤情况。本次培训共有4位老师没来参加,其中两位是因公出差到海口参加培训。

  四、及时总结,积极交流

  五、问题与建议

  几点建议:

  1、培训的时间短,教研的路很长,需要的正能量大,教研员要求学*培训时间要延长。

  2、每一次培训要严格纪律,杜绝迟到、早退现象。

  3、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研员要积极钻研,带头教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xx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芦溪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教研员,参加了清华伟新扶贫基础教研员远程培训,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及中小学共66名教研员参加了这次培训。整个培训过程中,教研员们都能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参训,培训取得了园满成功。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积累了可贵的教研员培训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是办好本次培训的关键。

  县教育局领导对这次教研员培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教育局业务副局长亲自抓这项培训,综教股全力抓参训人员调训,教研室全员全程参与培训,为办好这期培训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4)

——校本教研培训的心得体会 (菁华3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教育科研已经走出科研院所,走向中小学校,不再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中小学教师开始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许多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是广大教师借助相关教育理论,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校本教育科研工作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一样,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工作职责。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创新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是一件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教育科研的现状,加强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研方式,强**育科研工作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同时,校本教研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成为反思的实践者。通过教育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要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学校具体实际,营造一种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学校教研文化。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从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教研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对教育教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使这种推动作用得到尽可能发挥,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研究与创新。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中小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立足于学校的发展、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为主体,结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所进行的课程规划、组织、实施与评价的活动过程。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所遵循的就是校本课程的校本理念。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最大贡献!

  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只有教师的水*提高了,课上的生动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学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学*,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和教研水*。

  一年来,我充分体验到了网络学*的便捷与高效,比如上网观看优质课,研读优秀著作与论文,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在线提问、发表评论。通过这一系列的专业化学*,我感觉受益非浅,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炼。期间,为自己充电,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我积极参加镇级、区级一系列公开课,理论指导实践,从中我得到了研修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另外,我还积极反思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我应加快步伐,跟随时代的脚步,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以上是我加入研修以来想法体会的总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研修茶座的指点下,取长补短,更新教学理念,累积教学经验,争取在科学教学领域可以有更长足的进步。

  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获:

  一、提高了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了“校本研修”的目的。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提高教师对学*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的理念,做不断学*之人,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为教师提供最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的学*积极性。(1)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继续教育要在每一个教师需要的时候、方便的地点,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2)采取协商式培训形式。这是指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训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等方面由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协商进行、合作完成。协商式培训的基础在于:① 不同的人由于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和专业发展需要,最适合一个人专业发展的环境可能完全不适合另一个人的发展。为此,继续教育应鼓励教师采用自己偏爱的学*形式,来实现自我选择的目标。当教师养成了自定目标和自选实现目标的活动方式的*惯时,他们的教育水*就会得到提高。

  ② 教师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们能恰当选择学*目标。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学*需要能作出最适当的判断,他们有能力自我导向,并自主学*。其次,当教师开始并设计了自己的学*活动后,他们的使命感增强,因而学*的效率高。再次,教师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判断来选择自己的学*目标的,因而,这种学*动机是最强烈的,对教师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今天研读《校本研修面对面》,谈到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作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教师的行为*惯和工作方式。对于自觉学*的人,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库,善于利用,可以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有以下作用和途径:

  1、教学设计与交流:分享教学设计;交流和讨论;反思和总结。

  2、网上学*与交流:学*理论,同伴互助,工求进步。

  3、书写教育博客: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总结,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在线交流。

  4、课堂实录与反思: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放在博客里,自己可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和反思,便于提高和总结。

  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以打造“学*型教师组织”为根本目标,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当前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教研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在新课程改革与实验过程中,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更显的尤为重要。为此,我校适时调整了工作方法,制定了“科研促教、科研强校”的工作思路,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台。学校强**研工作要突出“以校为本”,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指导思想,完善“团队互助,协调发展”的教研方式,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工作模式,制定相关校本教研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一年来,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大大得到改善。为了着眼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立足于课堂教学,依托校本教研制度,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发挥“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开拓进取,在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实验与实践的制度保障。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学*、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校健全了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以年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教务副主任、年级组长为骨干力量;全体教师为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的教研组织制度体系,拟定了相关管理规则,加强了组织管理。

  为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保障校本教研的全面顺利进行,我校坚持改革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研究方式,坚持做到“六个一”的学*教研制度:每周一次校本培训;每周一次年组教研;每月召开一次教学月例会;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每人上一节合格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完成一本继续教育学*笔记。为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发挥教师的自主探究能力,学校还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学*情况同评职晋级、评先选优挂钩,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使每位教师以参与者姿态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切切实实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此,我校被评为校本教研先进集体,校本教材开发先进集体,成为调兵山市20xx年度的文明单位。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及相关作品*50篇,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及学校品味。学校的研究文化、校园文化突显,它将逐步形成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校开始走入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依据实际,以校为本,明确教研内容和方式

  我校现有教师66名,学生1015人,办学规模较大,根据教研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我们树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为本,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要特别注重教研的内容和方式。

  首先,要明确教研的内容。我校校本教研内容从组织形式上有:①学校集体教研(学校每周星期三下午放学后组织全体教师*,校长负责,开展教学教研,解决学校一些重大教学问题);②年组教研(学校每周组织一次年组教研,年组长负责,解决年组中教师提出的重点问题);③年部教研(学校每周组织一次低年部或中年部或高年部教研,年部组长负责,解决年部重点教学问题);④个体教研(不定时间地点,自主探究、学*、反思)。从内容方法上有:①备课教研、上课教研、听课教研、评课教研,即“校本课堂教学教研”;②学科课题研究教研;③教师学*教研。在每一个教研环节里,我们坚持做到有负责人,有目标,有内容,见成效,使每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自*和主动权,形成互动交流,团结协作,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教研团体。

  几年来,我们在教研中不断探索与研究,从实践中出发,开展了《潜能生的潜能开发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研究》、《备课与教案关系的研究》等课题研究,教师参与率达94%,在教育教学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其次,要把握教研的方式。教研有目标,有内容是关键,教研方式是教研活动见成效的有利保障。教研方式全面性、灵活性、适用性直接体现校本教研的实效。我校非常重视校本教研的组织,采用教师自学、第二小学教学博客论坛、专题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观摩课汇报、探索课研讨、研讨课交流、课程资源开发、考察学*活动等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以自主学*、自主实践、自主反馈、自主检查、自主评价、自主调控、自主体验、自主完善的办法提升自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通过各种教研方式的开展,使广大教师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形成一种互相切磋、研讨、协商的合作交流风气,相互学*,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使教学教研多元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

  三、反思教学,强化意识,形成和谐的互动交流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反思能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要强化教师反思*惯,要学会反思,要经常对教学行为作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从自身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了解自我,提升自我。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来,一直把反思教学作为一个重要教研内容来抓,在教研活动中经常组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进行专题研讨,树立教师反思意识,增强教研工作能力。

  如今,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应变能力、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大大得到提高,使教学经验逐步形成理论化,在教学中起到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为了促进互动与交流,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学领导不少于120节,要求教师互听互评,听课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讲课教师交流,取长补短,达到互相学*,相互促进的目的。同时,学校年组、年部之间广泛开展课改实验的行动研究,让教师们就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某一个问题,探究活动中的某一个细节提出质疑,由教育局领导、我校教学领导、我校骨干教师、外校优秀教师等,作出教学操作优化的建议和方案,因事因人及时地解决问题。这一举措在教学中切实解决了不少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能,使我校形成和谐的教研学*交流氛围。

  “会课”制是我校教务处提出并操作实施的。在具体操作上,第一步确定讲授内容,第二步由各年组班主任教师备课、上课,各年组班主任教师听课;第三步由各年组班主任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交流意见。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学*,共同提高。20xx年上半年我们进行了数学学科一个轮回的“会课”;20xx年下半年我们进行了语文学科一个轮回的“会课”;接下来的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们将计划完成所有小科课程的“会课”。我校的“会课”将以半年一个小轮回、一年半一个大轮回的步伐坚持轮回下去。

  四、专业指导,名师引领,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

  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很难真正把握新课程教育理念,许多教师的课堂上似乎有学生的自主学*、有学生的合作学*、也有学生的探究学*等,但是有些只是停留于表面上的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课堂教学只重表面,讲究形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华而不实,大部分教师在集中培训后仍很难把培训到的理论真正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我们反思这一现象原因,觉得理论转化为实践还缺少“名师引领”。

  我校历来就有几位像孙丽洁、王秀艳这样的优秀班主任教师。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不辞辛劳,对领导分派的工作大力支持,默默地在本职上发挥作用。这些教师工作的勤奋、业务水*的高超、荣誉的取得,也是我们许多一线教师所不能及的。

  这些教师,教学领导对她们的指导不是很多,自身发展的空间跨度萎缩,又自身的优势在周围没有蔓延。对于这种情况,20xx年3月刚开学,我校决定并推出了“导师”制,并开始试行。也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脱颖而出。我校鼓励四位教学领导和孙丽洁、王秀艳两位“导师”与另六位青年教师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导师”们从教学常规、教案备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指导。我们的“导师”热情教授、无私奉献,青年教师积极上进、勤学主动。在“导师”们的热心帮助下,青年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并通过一年的学*成长过程。同时,六位青年教师学科教学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

  “名师引领、同伴对话、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其中“名师引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离不开名师的引领。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优秀的教师,他们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更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优秀的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整体教师队伍的成长服务,要尽可能发挥学校内部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一定的形式、活动,引领全校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这些优秀的教师就在学校老师们的身边,随时都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流、探讨,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将会大大提高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速度,也会让校内的优秀教师成长为真正高水*的行家里手。

  五、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开创二小教研新局面

  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是教师团队工作的核心。学校应用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来激发教师的紧迫感,并对此加以赞同、支持和通力协助,逐步形成改革的力量,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彼此协作;有利于解决学科的教学难题;有利于教师的迅速成长和发展。通过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彼此互动支持,克服了教师之间孤立的自发行为,为学校校本教研带来全新的活力。

  “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以逐步成为我校教研工作作风。我们依托团结协作的力量,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二小教坛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扎实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也使我校取得屡屡殊荣:在第一次的“铁岭市教育年教师岗位大练兵”业务考试中,我校取得了全局数学教师*均成绩第一名的成绩。全局政教领导考试个人成绩第一名。全局“普九”知识考试集体第一名。高效地完成了继《独轮车》校本教材之后的又一本校本教材《每日一题》的编写工作,它已经成为我校每天利用20分钟学生学*奥数的参考用书。圆满地完成了由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教辅用书——数学《神童课堂》第十一册和第十二册的编写工作。我校先后还获得了“校本教研先进集体”和“校本教材开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成功和喜悦属于过去,挑战和曙光还在未来。今后,我们学校将乘着校本教研的东风,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用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实干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努力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中。致力于即课程开发校本化,课程管理制度化,课程实施规范化,课程内容层次化的“四化”建设,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问题,以人文的精神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相信在不断创新与实践当中,我校的校本教研必将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5)

——教研员研修心得体会实用五份

  小学英语教研员研修及三年级教材培训会活动。本次活动在临沂金雀山中心小学会场举行,在历时三天的学*活动中,我们共听了三年级的7节课听了两位专家报告及三年级教材编者xx老师的详细教材分析,讲课教师为我们呈现了新颖、精彩的课堂。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激情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们设计的视频课件更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和风采。三天的时间安排很充实,第一天下午我们观摩了来自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的邓凤娇老师的一节课以及她精彩的说课与解析。让我学到了很多。为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尽管有点坐得累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的疲劳会被那精彩的课堂给转移。那精彩的课堂会把我带入真正的情境中去体验到学*英语的乐趣。在回程的路上我还是在和大家讨论心得,意犹未尽。由此可见,这次的活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的。

  每一次参加学*活动,我都是抱着一种学*的态度前往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在这次活动中,几位授课老师上的研讨课也都很好的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在所听的课型中我最关注的就是Leetersandsounds教学,一共有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本部分教学。我听得非常认真。这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组织了教学,但最终都达成了字母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从字母的音形序三个维度去进行练*的。这两节课给了我很好的示范与指引。特别是蒙阴县桃墟镇中心小学的孙海萍老师的课给我的印象最深了。无论是课件的设计还是她的教学构思无论是她的台风还是他的基本功都非常值得借鉴和学*。另外,xx老师详细的教材分析和精彩实用的教材教法也非常好。

  总之综合起来,我主要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英语语音教学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字母教学一定要扎实。使学生通过英语学*形成初步的自主识词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自己的课堂。做到有的放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巧妙的穿插游戏、chant教学,紧张而有序有节奏,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也会使用一些方便的游戏来提高学生学*的兴趣,但学生的注意力仍然会在最后十分钟特别分散,如何能够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我最*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在这次活动中,邓凤娇老师的课给我很大的震撼!学生是从开头一直认真到最后,效果特别的好。我就想,同样是活动,为什么学生的反应会有不同呢?这原因一定出现在游戏的组织实施者教师身上。合理的运用TPR活动,让学生手,脑,嘴乃至身体一起动起来,这样就不由得让学生不注意听讲了。邓老师和孙老师在一上课就先用学生感兴趣又与本课有关的歌曲师生齐唱来拉*和学生的关系,及时的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法让我感触颇深。

  3、正视多媒体在课堂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在我们学校,只有七个班安装了多媒体。自从有了这样先进的设施,我的确感觉备课的负担小了。教学更形象具体化了。学生也对英语学*也更有兴趣了因为学校购买的有相配套的教学课件,我们不需要想破脑子去设计情境了,因为利用投影,学生可以很容易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尤其无论大小公开课,精美的课件也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之一。

  总之,这么*距离的接触这些名师与专家,记录他们的课堂,聆听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品味他们睿智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使用的东西很多。邓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她教态自然活泼,语音语调准确自然,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案的设计很有梯度,脉络清晰主题鲜明围绕farm

  组织教学,利用farm展开本课又以设计自己的farm作结。练*方式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充分展示了一节独具匠心的观摩课,让我对英语内容的建构第一次有了认识。指导我去思考和学*。邓老师的课很有激情、亲和力和感染力,重点突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孩子们把书本上所学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英语生活化,使英语真正发挥其交际的目的,这可能是我们所有老师需要去思考和研究的主题。这次学*,真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妙感受。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天的学*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英语课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什么,绝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以及学以致用时随之而来的幸福与喜悦。我要把这些思考和反思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努力的提高自己,创造优质、高效的、实用的、扎实的课堂。

本次培训内容共有以下六个专题:一、由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著名校本教研培训专家、学科教学带头人李春山教授所作的《教研员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指导与研讨》讲座;二、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部副主任、教科室主任、化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化学高考阅卷点分析组成员吴琼老师主讲的《立足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发展》;三、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研修部副主任、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的王文丽老师作的《构建理想课堂 提高教学实效》的讲座;四、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朝阳区学科带头人、朝阳区物理兼职教研员、朝阳区优秀教研组长扈之琳老师的讲座《一节好课的45分钟操作》;五、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付宜红老师所作

的题为《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要点》的报告;六、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原院长、教育部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办副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万福老师的讲座《改进学案设计,发展高效教学》。

听了王文丽老师主讲的《构建理想课堂 提高教学实效》的讲座,我懂得了过程重于结果,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少教孩子怎么‘算’,多教孩子怎么‘想’。同时,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王老师还提到在课堂中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是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她还说:学生会的问题还有必要在课堂详述吗?我很赞成这个观点,学生会的,我们少教,甚至不教,我们要做的是与学生共同探知他(她)们的未知世界。因此,我们老师应充分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李春山教授的讲座《教研员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指导与研讨》如一剂良方,为我们的听课、评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听、评课的目的是造就优秀教师,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针见血,有啥说啥。然而,现实中,我们有些学校的老师生怕得罪他人,尽说些恭维话。这样做,上课老师就不能最大程度地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不能起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这是一种对同志不负责任的做

法,我向来是反对的。李老师提出评课时要用《课标》说话。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又有多少老师真正用心细读了《新课程标准》呢,烂熟于心的又有几人呢?本学期,我们学校新来了一位特岗教师张老师,他问我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时,我把一份《语文新课标》放在了他的桌面,也许这是我能告诉他的最好的方法。

付宜红老师从新课标颁布的背景、新课标实施的意义与价值、学*与实施新课标应把握的几个要点10年课改的教学、教研的进步与期待四个维度作了详尽的讲解。如新课标颁布的背景讲到:新课标的颁发经历了8年修改和10年学校实践的检验;经历了《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的研制与实施;经历了素质教育、教育公*、减负等过程。内容的回忆总结,阐明了新课标的出台来之不易。在新课标颁发的意义与价值,讲到了新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肯定与;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与教训;课程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回应了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减负体现在四个方面:删除内容;降低要求;概念的内涵,限制知识难度;设置选学内容,课程的弹性)。在学*与实施新课标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中着重强调了核心价值的渗透,指出核心价值是课程教材内容的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和教材体现意志,承担着

传承文化传播的使命。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方面要求:1、教学与考试要按新标准,教学及评价要关注标准中动词的真正含义,减负需关注差异,综合治理,反对一刀切的简单化、程式化的做法。2、关于评价考试改革,要关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活动经验,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10年课改的教学、教研的进步与期待方面要求:1、要让关注学生脱离口号。尊重学生体现在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尊重不同见解、鼓励质疑、承认差异、关注差异……;了课堂重心要下移的观点:观摩课既要看教师的,更要看学生的学*状态;教师要重教学设计,更要重随机应变;讲得好,不如讲得少;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中真正落实,还需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要因材施教等。2、要防止贴标签的价值观教育。3、关注教学,也要关注内容价值。4、教学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教学应指向课程改革的达成;教学应具备目标性和实用性,要找准真问题、抓住核心问题,教学反思要落到实处。

本次培训,本人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对新课标中的新增内容、概念等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初中数学课程结构以及对数学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能以更高的视野来俯视中学数学教材,站在更高的角度来从事数学教学。例如:就中学数学课程的整个体系而言,

数学课程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统计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数学的思维,进而学生在数学上得以发展。例如,数与代数领域在于帮助学生发展数感、符号意识、运算、模型观念,而图形与几何领域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除了收获,还从专家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如专家们工作上刻苦钻研的精神、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科学严谨的方法以及务实的探究精神等等都永远值得我学*。

总之,本次培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几天下来,学海拾贝的'我满载而归,头脑里装的是收获的欣喜、疑惑的沉思、尝试的勇气和蜕变后新的生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为此,我在狂奔,没有终点,一种信念的力量推动着我前进、前进……

2012年11月30日

教研员研修心得体会 [篇2]

1.研修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远程研修,专家讲座的内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知道了磨课的重要性,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2.研修让我转变了教育观念。

我深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精彩展示的舞台。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育观念。以后要改掉过去多年的以讲为主的教学风格,要让让学生多自主学*的教学模式,我在课堂上提供一节课的学*任务,然后让学生逐步完成相应任务,在此基础上展示交流。

3.学会了一些新的形式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4.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能力。

研修活动中,我认为受益最深的还是听观摩课、和磨课,以及看教学视频这几种形式,这几种活动形式真正提高了我的教学实践能力,让我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能体现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

通过研修,反思教学方面, 我觉得一名合格的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成为一名教育科研教师,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我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直接影响活动的进行及活动目标实现的水*,就要求我在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

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有所锻炼。为了做好这些,我决定在*时的教学活动中多搜集教学资源,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

教师要 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想发展就更离不开书。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研修学*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教研员研修心得体会 3

  20xx年10月26日临沂市乡镇小学数学教研员研修暨一年级教材培训会在临沂金雀山小学拉开了帷幕,2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我的收获也是沉甸甸的:

  首先展示给大家的是5节精彩的课,5位老师都经历了“寒彻骨”般的磨练,所以带给大家迎面而来的“扑鼻香”的感觉,是的,每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理由,都展示着自己独特的美:男教师的课的那种大气美、女教师课的细腻美、语言美等等都是他们绽放的理由。

  刘士峰老师的《方程的认识》让我茅塞顿开,站在**的思维层面上“方程”无非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可在学生那儿学起来显得又是那么的生硬与别扭,直至此时曾经的困惑才彻底得到了解决。刘老师踩在学生的思维点上,整节课借助“天*”这一教具诠释了算术思维到代数的过渡,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算术过渡到了代数,让学生理解了方程的意义。通过上下车一题的练*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的优势。回想刘老师成功的课堂,我想那是因为刘老师首先在设计上做了深入的思考,他想到了“学生认识方程的难点在哪里”和“学生在解决问题是为什么不愿意用方程”这两个本质性的问题。是的曾经4年的算术*惯,让学生一时很难接受代数,等式在学生的认知范畴里就是计算和结果的呈现,不用计算就出来的等量关系式学生还没那*惯呢,所以刘老师步步为营,通过*衡状态下的天*牵引着学生“不用去计算”的思维主线首先让学生明白“=”号不只是表示计算结果,还可以表示两边的数量关系,然后慢慢向等量关系是过渡,然后等量关系式里出现了未知数,这样层层递进,显得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最后通过两次分类让学生彻底理解了方程的含义、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整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可有恰到好处的导语;没有纷至沓来的课件展示,可又设计的那么清晰明了;没有过多的学生活动,可有“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冯维峰老师的《*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又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课最值得我学*的地方首先就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整节课体现了“转化思想、几何模型思想、推理思想”。其次就是重视素养提升,数学方法得以有效渗透。整节课沿着“猜想---验证---结论”这一主线打破了常态下的“猜想---验证---结论”这一方法的具体操作,冯老师首先给出了*行四边形的数据,然后让学生猜,再进行验证,改变了以往给学生“大海捞针”的茫然感觉,然后又通过让学生回顾数方格的方法到优化这一方法的过程,无形中完成了转化,这种巧妙的设计,完美的铺垫是本节课最让我激动的地方。

  每节课都绽放着自己独特的美,王海燕老师运用简捷的语言,借助小棒清晰地展示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她借助小棒这一直观教具,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把其中的算理演绎的淋漓尽致。郑玲玲老师有的放矢、恰到好处的处理了抽屉原理中求至少数方法是“商+1”,还是“商+余数”的原因。尤中华老师《找规律》细腻的教学设计、模型的建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6位老师教研感悟,从他们的报告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才华”、他们的“付出”,更感觉到了临沂小数团队的强大。折射到自己身上又觉得自己好无助,好渺小,显得那么的单薄,在我们这样的偏远的乡镇小学,“我们的团队”----你在哪里?

  第二天就是一年级教材解读了,对于我这个从没教过低年级的老师来说收获更是非同一般。在陶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合着她的步伐,明白了新版本的教材和以前的教材的不同之处在哪、改动的原因。也知道了每一章节中教材的编写意图、处理方法,教学中应该怎样做等等。下午王老师一年级下册内容的解读虽然和上册大同小异,可是从王老师那里我学到的东西更多,从王老师的报告中可以看得出王老师是一个“有心人”,曾几何时听某某老师的一节课,某某环节是怎样处理的,而王老师又是怎样认为的,怎样建议的,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最有用的了,从这里我学到了处理一节课的一些细腻的做法。

  总之,本次的学*是我所有学*中收获最多的一次,是的,“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不断学*、努力吸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数学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

  为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乡镇小学英语教研员教学教研能力。市教科研中心于10月20-22日在兰山区召开全市第三期乡镇英语教研员研修暨三年级教材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研修及培训。在市教研员尹老师的带领下,会议拉开了帷幕。会上来自广东东莞的邓凤娇老师及本市六位老师以不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丰实的课堂教学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马老师的教材分析,深入浅出,有典型的游戏及事例,使我们原本模糊的概念有了框架性的认识。而来自亚美欧教育研究院外籍专家ChrisHemming的报告更是给我敲响了警钟,说实话在以前的教学教研工作中我对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的培养根本不怎么重视,老觉得在课堂上传授什么文化意识无疑是浪费时间;其实并非如此,有了相应的文化意识对学生的学*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中对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的培养的确不容忽视。

  谈起英语教学,人们往往会想到语音、词汇、语法或听、说、读、写等术语。这是传统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的结果。而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将文化意识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策略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了具体描述。强调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这充分肯定了文化学*在语言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美国语言学家E.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和使用。因此,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准确、无误和得体的交流,必须了解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学*的起始阶段,更应该重视文化教学,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文化知识,渗透文化意识呢?在这里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没有将文化知识单独列出来,而是通过语言知识体现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激活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内涵,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具有文化特意性的内容加以介绍讲解。

  1、利用词汇教学,传授文化知识。

  词汇教学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词汇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除了运用图片、实物、游戏这些教学方法以外,教师要努力探索,另辟奚径,挖掘单词所蕴涵的文化知识,将单词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同时讲解给学生,它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更好的掌握所学单词,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外文化的异同。如在教授有关数字单词时,为了避免单词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可以把一些数字所承载的西方风俗、宗教等文化背景知识讲解给学生,以增强学生对单词的深刻理解。如“13”这个数字被西方一些国家和民族视为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西方国家一些地方的高楼没有13层,房牌号没有13号。其中的原因据说来源于宗教典故,背叛耶稣的传道者犹大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13个客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在教授有关食物的单词“sandwich,cookies,icecream”等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出中国孩子经常吃的食物,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2.通过课文对话,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对话内容,尽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学到最自然、最地道的英语。其中所蕴涵的文化知识也最丰富,为我们进行跨文化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对话内容适时介绍以英语作为母语国家或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俗、生活方式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效果。如教师在教授“Wouldyoulikesome....?”这一句型时,可以同时介绍一些西方的就餐礼仪。结合对话告诉学生当和外国朋友一起就餐时,当他问你是否需要哪种食物时,需要就说“Yes,please.”,不需要就说“No,thanks.”.千万不要抱着别人这么热情,不要不好意思的心理。这样反而会让你很尴尬。因为西方人认为,凡是放到自己盘子里的都必须吃光。学生在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后,不仅能加深对对话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游刃有余。

  3、将文化教学融于歌曲教学中。

  现在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动听的歌曲。其中有些歌曲旋律优

  美,歌词活泼有趣,除了供欣赏之外,里面还蕴藏着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如果将他们很好的融于英语教学之中,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如“`OldMacDonald”一歌,通过欢快的曲调,形象的动物声音给我们呈现出农场里生机勃勃的欢快景象。在初步学唱歌曲后,教师介绍给学生西方国家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是家庭农场,因为西方国家一般是地广人稀,一个农业家庭一般拥有一个很大的家庭农场,因为劳动力少,生产高度机械化取代了手工劳动。这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差异。通过介绍,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加激发了学生奋发学*的斗志。

  二、在课堂活动中营造文化学*氛围

  中国人学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导致学*效果低下。积极的创设英语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学*英语主要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块教学主阵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为学生创设学*英语的环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英语的积极性。课前的“DutyReport”就是一个易操作且效果好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提一定的要求,学生通过课后收集资料积极准备,根据自己的英语水*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值日汇报。学生可以唱英文歌曲,讲英语故事,介绍国外著名的景点等,让学生上课伊始就置身于英语学*的氛围中。

  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二级目标描述中要求学生要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这部分文化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几年,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在我国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和推崇。比如圣诞节、感恩节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圣诞节快到了,为了制造浓郁的氛围,商店的橱窗都贴出了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图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收集一些与圣诞节有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汇报、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圣诞老人的由来、圣诞节的传统食物等与圣诞节有关的知识。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英语和外国文化的兴趣,提高英语学*的效率。此外西方国家其他一些重大的节日如:感恩节,复活节,独立日等都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把英语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文化知识,把文化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课时少,任务重,单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认知能力设计恰当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中,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等有一个广泛的了解。例如,开展主题为“英语文化窗”的手抄报展览,让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资源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文化内容,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做到资源共享。另外也可以通过英语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课本剧表演、英语角等形式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实实在在体验异国文化。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外教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在真实地道的语言交流中,感受异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外语学*离不开对所学语言所代表和负载文化的了解。在学生英语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努力为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20xx年4月27日至29日,三天紧张而又忙碌的培训学*已经结束了,虽然感觉有点疲倦,可是七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时不时会在我脑海里回旋,于老师还有几位教研员经典的话语也让我几度品味,使我受益匪浅,留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感动和触动。感动于于老师的精心策划,感动于七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演绎,触动于新的课改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变化。这几位教师执教的是名师还原课,无形之中为像我这样没有机会亲临名师课堂的教师弥补了心中的缺憾。

  一、精彩纷呈的名师还原课

  如果说前三位教师很好的诠释了名师的教学思想的话,而后四位教师给我们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春风,这几位教师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捧回了课堂教学的至宝,的确让我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冲洗,促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z老师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革了计算教学的方法,在演绎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创新。从学生比身高开始,由身高用厘米为单位表示到用米为单位表示,从而把整数的加减过渡到小数加减,这个切入点选的很恰当,自然流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环节展开的要是再充分、再细致一点就好了。尤老师充分利用了课堂上生成的学生出题这个教学资源进行小数加减,突破了小数相同数位要对齐这一难点问题。尤老师练*题的设计也很有层次、有针对性,特别以游戏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自己通过开小汽车掌控小数点的对齐问题,很直观,学生很感兴趣,给每一个孩子和我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练*题2中几个不同算式的对比,也很科学,从而让学生感悟出数位不同,小数的大小也不同。让学生当小老师到学生中去指导,这是师生关系的一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师生关系的*等而且体现了多维互动的交流。

  z老师的《认识负数》一课,还原的极为逼真,也很有韵味,整节课语言非常的细腻,她的认真和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的开始由学生很熟悉的商店运进、运出货物这个生活情境很自然的引出记录方法,并在创造记录方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负数。在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的课件展示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负数的理解。王老师不仅注重了学生学**惯的培养,如“这个同学的书写姿势很标准”,而且注重了学生的自尊心的保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如当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回答不熟练时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好。”细微之处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师个人崇高的素养。

  z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抓住了课堂的主旋律,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这是数学的灵魂。课的开始,首先创设了猜一刀两段这个词语为教学情境,其实这个词语里也蕴含着数学问题,剪一次,分两段,然后用画草图的形式进一步引出剪更多的次数是几段,引导学生发现次数和段数之间的规律,也为探究植树问题的策略方法作了铺垫。让学生用小手创造性的表示植树的三种情况,这一点很可贵,通过小手的变化,让学生真切体会植树的三种情况,于老师说的好“或许学生对某个公式、某个规律会忘记,可是伸出小手时,就会想起来”,这句话让我体会到,在让学生理解公式和规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唤醒对数学知识的再现。从张老师的课上也让我意识到抛给学生的问题要准确,引导、点拨学生要适时到位,课堂才能高效。

  z老师的《垂直》一课,让我对无规律性概念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节课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与以往的传统的概念课有所不同,先从定义出手,突出“互相”“垂直”等几个关键词的理解,通过画、找、用的方法进行感知并理解互相垂直,与上次听沈老师的课多了几份激情,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教师积极饱满的情绪的确能够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z老师的《认识厘米》一课,课如其人,干净利落,对学生的的评价很独特,语言不花哨很入耳,给学生奖励大拇指、拥抱,学生很喜欢,评价的方式也很丰富,除了师评生,很多时候梁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以后说:“你们说这个孩子发言怎样?”,让孩子去评价。在一年级就注重这种评价意识的培养很值得学*。在教学中梁老师设计了在尺子上找1厘米,用手比划1厘米,找三根小棒中哪一根是1厘米,及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时一厘米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建立1厘米的的直观形象。梁老师对教材的把握也很到位,需要告诉学生的就毫不犹豫的告知,而该让孩子感知并理解的却不包办。练*题的设计形式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以观看可爱的羊羊们的比赛出示了几种测量的类型,让学生从对比感悟中明确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z老师在《*均数》中创设的投篮比赛情境,让我领略了名师独特的设计。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