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歇后语 >

*经典歇后语3篇

日期:2022-04-17 14:38:03

*经典歇后语1

  1.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2、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

  3、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

  4、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屎壳郎戴花——丑美

  7、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8、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量)

  9、苍蝇飞进花园里——装蜂(疯)

  10、*赶集——(诸)猪事不问

  11、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12、天下乌鸦——一般黑

  13、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

  14、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

  15、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

  16、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17、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18、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19、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

  20、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2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2、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23、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24、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25、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26、铁公鸡——一毛不拔

  27、属蚂蝗的——吸血鬼

*经典歇后语2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柳氏)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 尤三姐)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 尤三姐)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 王熙凤)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 王熙凤)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 王熙凤)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 王夫人)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 鸳鸯)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 贾母)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 王熙凤)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 众人 )

  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 焦大)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王熙凤)

  借剑**——不露痕迹( 王熙凤)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 王熙凤)

  站干岸——-不沾事(湿)( 王熙凤)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王熙凤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彩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 红玉)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 李嬷嬷 )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 王熙凤)

*经典歇后语3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阅读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1)

——经典的歇后语

经典的歇后语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的歇后语,欢迎大家分享。

  1、闭着眼睛趟河——听天由命

  2、闭着眼睛跳舞——盲目乐观

  3、闭着眼睛训话——瞎说

  4、聋子看戏——饱眼福

  5、闭着眼睛走南墙——瞎碰

  6、蝙蝠看太阳——颠倒黑白;傻了眼

  7、鞭打快牛——忍辱负重

  8、鞭打千里驹——快马加鞭

  9、鞭打死鸟——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10、吃菠萝问酸甜——明知故问

  11、鞭梢上拴两个蛤蟆——经不起摔打

  12、扁担打跟头——先一头落地

  13、扁担倒了也认不出来——一字不识

  14、扁担窟窿插麦茬——对上眼了

  15、扁担搂柴——管得宽

  16、扁担挑柴火——心(薪)挂两头

  17、扁担挑水走滑路——心挂两头

  18、扁担无钉——两头滑脱;两头耍滑

  19、扁担砸杠子——直打直

  20、扁担做桅杆——担风险

  21、扁豆绕在竹竿上——有靠了

  22、扁鹊开处方——手到病除;妙手回春

  23、变戏法的本领——全凭手快

  24、变戏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25、挂起贞节牌——假正经;假装正经

  26、立牌坊——假正经;假装正经;不要脸

  27、裱糊店里的纸人——一点就透;一戳就破

  28、到手的肥肉换骨头——心不甘

  29、鳖蛋上抹香油——圆滑;又圆又滑

  30、鳖咬手指头——抓住不放;揪住不放

  31、瘪肚臭虫——要叮人

  32、瘪粒儿的麦穗——头扬得高

  33、瘪嘴吹萧——走漏风声

  34、饭桌上的抹布——尝尽了酸甜苦辣

  35、兵营里养——乱了军心

  36、冰雹砸了棉花棵——尽光棍;全是光棍

  37、钢丝穿豆腐——别提了

  38、鞭炮两头点——想(响)到一块了

  39、长江里的石头—经过风浪

  40、吃饱了溜大圈——撑的了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2)

——经典民俗歇后语

经典民俗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民俗歇后语,欢迎大家分享。

  1、牛皮灯笼——照里不照外,不亮

  2、长衫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3、长毒疮的癞皮狗——走到哪里,臭到哪里

  4、风车耳朵摇车心——转得快

  5、风地里的一盏灯——不知啥时后灭

  6、手掌里的软糕——要圆就圆,要扁就扁

  7、公鸡的尾巴——翘得高

  8、一辈子卖蒸馍——呱气都受过

  9、一辈子姑娘不嫁——总是闺女

  10、一锛子两斧头——说话没分寸

  11、一群老鸦南飞——一模一样

  12、一雷天下响——处处皆知

  13、一跤跌在青云里——好运气

  14、一碗水端*——没说的了

  15、一滴水滴在油瓶里——真巧

  16、一滴水一个泡——一报还一报

  17、一嘴想吃成个胖子——难办

  18、一嘴吞三个馒头——吃不了

  19、上锈的铁锁——打不开

  20、上了岸的虾子——跳不了几时了

  21、上膛的子弹——一触即发

  22、上了套的骡子——不行也得走

  23、上天的气球——飘飘然

  24、山头上的草——根子硬

  25、山羊额上的肉——没有多少油水

  26、山沟里的田鸡——目光短浅

  27、山沟里的狐狸——又饿又狡猾

  28、千年松树,六月芭蕉——粗枝大叶

  29、门里金刚——自大

  30、门槛下的'砖头——踢进踢出

  31、小伙的胡子——稀稀拉拉没几根

  32、小炉匠家私——破铜烂铁

  33、小庙的菩萨——没见过大香火

  34、女人的小脚——哭出来的

  35、马杓里的苍蝇——混饭吃

  36、马脖子上的串铃——叮当响

  37、马高镫短——上下难

  38、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

  39、开了瓶的烧酒——好冲

  40、开了锁的猴子——约束不了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3)

——关公歇后语3篇

  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关于关羽的歇后语:

  关夫子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夫子面前耍大刀––忘了师父

  关公脖了里长肉瘤––脸红脖子粗。

  关公不杀曹操––思念旧情。

  关二爷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卦会––单刀直入。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门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公亮相––大红脸

  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

  关公想起卖豆腐––忆话当年

  关公走麦城––吃亏在大意

  关公失荆州---大意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关公开凤眼→要**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在《水浒传》中有众多人物被作者塑造的神乎其神,风华绝代,后世无法超越。比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心地仁慈,还有一位就是关羽的刀法之精湛堪称绝世无双。关于关于的刀民间还流传着一则歇后语予以纪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释】

  在武圣关公(关羽)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卖弄。

  【近义词】

  自不量力、班门弄斧、自卖自夸

  【故事由来】

  关公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班门弄斧自我卖弄。关于这个俗语的由来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周仓开始并没有保关公,是在赵云的帐下听令。有一次,军中操演武艺,周仓耍了一趟大刀,兵将齐声叫好,连赵云也夸奖了他几句。这下周仓骄傲了,他把手中的大刀往地上一戳,拍着胸脯子吹开了:“嘿!军中如有比咱老周刀法高明的人,咱甘愿给他拉马拽蹬!”有个兵见他吹得太玄乎,就故意将他说:“周哥你先别吹,你要是敢和关二爷比试比试,兄弟就算服你啦!”周仓还没见过关公,可听说过关公的刀法如何好,早就想和关公碰一碰呢,被兵卒一激,他的牛劲儿就来了。他把大马一提溜,甩开大步,找关二爷见高低去啦。关老爷正在府中看兵书呢,忽听周仓在门外指名道姓要和他比刀法。虽说没见过周仓,可也没少听四弟赵云说他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就是太鲁莽,是属炮仗的,一点就炸。所以不和他一般见识,只是微微一笑。谁知周仓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关二爷怕了他,就一口一个“胆小鬼”地直损关二爷。关二爷的脾气也暴躁,当下就火儿啦。只见他把兵书一撂,掖了掖战袍,大步跨出府门顺手从门卫手中拿了一条长枪,以枪代刀,施展出拿手的春秋刀法,和周仓比试起来。周仓哪儿是他的对手呢?被关二爷拨拉了一溜跟头!周仓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从心里服气啦。他当下跪在二爷面前,把手中的青龙宝刀捧过头顶,大声说道:“好刀要给好汉使,二爷!老周算服您啦,把这宝刀送给您,今后咱老周就给二爷拉马拽蹬、扛大刀啦!”关二爷见他真是条汉子,非常喜欢他的直爽劲儿,当下就收了他。自打那后,周仓就给关二爷扛大刀片子啦。“关公门前耍大刀”这句俗语,也就这么流传下来。

  【相关人物——关羽】

  关羽 (?—219年),字 云长 ,本字长生, 河东 解(今 山东 临猗 西南)人,三国时期 蜀汉 名将,自 刘备 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他跟随 昭烈帝 刘备东征西讨,辅佐刘备打下半壁江山。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镇守 荆州 的 关羽北伐 曹魏 , 水淹七军 ,擒 于禁 、斩 庞德 ,将曹魏大将 曹仁 围困于 樊城 ,一度威震华夏。但是, 东吴 吕蒙 偷袭荆州,关羽进不能克 襄阳 ,退不能保荆州,大军在回救荆州路上纷纷溃散,关公本人也被俘遭到杀害。(.)

  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 关公 ”;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 武圣 ”,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 五虎大将 ”之首, 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词目】:单刀直入

  【读音】: dān dāo zhí rù

  【解释】:佛教语,用短柄刀直接刺入。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开宗明义

  【反义词】:拐弯抹角、指桑骂槐、藏头露尾、旁敲侧击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4)

——农村歇后语3篇

  01、背石头上山——自找麻烦;硬吃亏

  02、背上被刺扎——不能自拔

  03、背人偷酒吃——冷暖自家知

  04、背起棺材过黄河——连后路都准备好了

  05、背菩萨下河——淘神

  06、背门板上街——好大的牌子

  07、扁担做桅杆——担风险

  08、扁担做桨用——划不来

  09、扁担无扎——两头滑脱;两头滑

  10、扁担无钩——两头滑

  11、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12、扁担挑灯笼——两头明

  13、扁担挑柴火——心(薪——挂两头

  14、扁担上睡觉——难翻身;翻不了身

  15、扁担上搁鸡蛋——好险

  16、扁担吹火——一窍不通

  17、扁担**桥眼里——担不起

  18、鞭子抽蚂蚁——专拣小的欺

  19、鞭子抽耳朵——打听打听;打听

  20、鞭炮店失火——自己恭维自己

  21、鞭杆做大梁——不是正经东西

  22、跛脚马上阵——没有好下场

  23、跛脚马碰到瞎眼骡——难兄难弟

  24、跛脚佬打猎——坐着喊

  25、跛脚穿花鞋——边走边瞧

  26、薄情郎休妻——另有新欢

  27、薄刀切豆腐——两面光

  28、薄冰上迈步——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29、博物馆的陈列品——老古董

  30、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

  31、脖子送到铡刀下——迭死;自己找死

  32、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33、脖子上围裹脚布——臭了一圈儿

  34、脖子上磨刀——危险到顶

  35、脖子上挂镰刀——好险

  36、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7、脖子上插电扇——尽走上风

  38、脖子上安轴承——脑袋灵活得很

  39、脖子里套绳子——想死

  40、剥皮的猪头——太露骨

  41、剥皮的树——不长

  42、剥皮的青藤——一丝不挂

  43、剥皮的狗头——太露骨

  44、剥了皮的蛤蟆——临死还要跳三跳

  45、剥开皮肉种红豆——入骨相思

  46、剥开墨鱼皮了肚——一副黑心肠

  47、剥葱捣蒜——干的小事

  48、玻璃做鼓——经不起敲打

  49、玻璃罩里的苍蝇——看到光明无出路;处处碰壁

  50、玻璃袜子玻璃鞋——名角(明脚)

  51、玻璃上放花盆——明摆着

  52、玻璃球上拴麻线——难缠

  53、玻璃菩萨——神明

  54、玻璃铺的家当——不堪一击

  55、玻璃瓶里装王八——原(圆——形毕露

  56、玻璃瓶里装开水——三分钟的热劲

  57、玻璃瓶里插蜡烛——肚里明

  58、玻璃筷子夹凉粉——光对光

  59、玻璃镜照着清泉水——嘴里不说他心里都明白

  60、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毛不拔

  61、玻璃缸里养鱼——大不了

  62、玻璃缸里的金鱼——翻不了大浪

  63、玻璃肚皮——看透心肝

  64、玻璃店搬家——少砸不了

  65、玻璃灯罩——吹出来的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5)

——有趣经典歇后语 40句菁华

1、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2、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3、***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0:0)

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5、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6、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7、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8、肚皮上磨刀——好险

9、肚子里敲鼓——心中乱扑腾

10、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1、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

12、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13、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14、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15、何家的姑娘嫁郑家——正合适

16、井里划船——前途不大

17、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18、拉磨的驴断了套——空转一遭

19、老虎拉车——谁赶(敢)

2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1、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

22、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23、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24、聋子的耳朵——摆设

25、鲁智深出家——毫无牵挂

26、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27、盲人上街——目中无人

28、盲人拉风箱——瞎鼓捣

29、盲

30、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1、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32、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33、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34、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35、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36、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3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8、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39、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40、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6)

——经典歇后语 40句菁华

1、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2、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3、雨后的花园——万紫千红

4、鱼盆里的螃蟹——你算哪一路

5、油炸花生米——干脆;干干脆脆

6、用床单洗脸——大方

7、女人的小脚——哭出来的

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9、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10、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2、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13、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14、驼子死了两头翘---又好气又好笑

15、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6、密封船下水——随波逐流

17、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18、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差得远;差远了

19、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20、背靠悬崖——没退路了

21、老太太吃炒胡豆——咬牙切齿

22、吃着肥肉唱歌——油腔滑调

23、吃米不记种田人——忘本

24、大姑娘掌钥匙——当家不做主

25、干鱼肚里寻胆——少见;少有肝脏的兄弟——窝囊废(肺)

26、狗长犄角——装佯(羊)

27、赌徒的嘴巴——尽说到点子上。

28、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29、阿斗的江山——白送

30、八斗丘过垅——直插

31、老鼠替猫刮胡子——死巴结

32、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33、天山上倒马桶臭气熏天

34、下雨天走路 拖泥带水

35、吃了鸟枪药 火气冲天

36、老和尚盼媳妇——下一辈子的事(比喻白盼,不能实现)

37、老虎和猪生的——又恶又蠢

38、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

39、老母鸡跟黄鼠狼结交——没好下场

40、家雀变凤凰---越变越好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7)

——孔夫子的经典歇后语

孔夫子的经典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解释:

  孔夫子:即孔丘,我国古代思想象、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书”与“输”谐音。比喻总是失败。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应用:

  [例]邓炳如想了一下说:“单是辽沈、*津和淮海三大战役,就吃掉他一百五十多万,全是精锐,一色美械。蒋介石,这个上海交易所的不大不小的伙计,说他不中用,倒也不见得,不过,他跟人民的军队一交手,就总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的歇后语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是什么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十万火急!

  这是一句歇后语,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孔夫子学问大,所以可以猜测他的家当全是书,所以他搬家要搬的都是书,“书”和“输”同音,所以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尽是输”,之所以要从孔夫子说起,绕了个圈来说“尽是输”,是为了幽默,这是歇后语的特点之一。

  歇后语故事

  相传有一次鲁国大夫季孙氏招待读书人,孔子也想趁这个机会去露露面。季孙氏的家人不让他参加,还骂道‘“我们请的都是知名人士,你来干什么?”孔子受了这番侮辱以后,格外刻苦用功,专攻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六门课程,决心做个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到三十岁左右,名声逐渐大起来,就办了个书垫,招收学生。后来他把全部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据说他的学生有三千,其中得意门徒有七十二人。晚年,他致力于教育和编书。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世称“孔夫子”。  现在,人们用“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这句孔夫子搬家歇后语,比喻在比赛较量时全部失败。

  孔夫子故事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是:净是书(输)。

  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所以,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十万火急!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解释:

  孔夫子:即孔丘,我国古代思想象、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书”与“输”谐音。比喻总是失败。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应用:

  [例]邓炳如想了一下说:“单是辽沈、*津和淮海三大战役,就吃掉他一百五十多万,全是精锐,一色美械。蒋介石,这个上海交易所的不大不小的伙计,说他不中用,倒也不见得,可是,他跟人民的军队一交手,就总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的故事由来

  相传有一次鲁国大夫季孙氏招待读书人,孔子也想趁这个机会去露露面。季孙氏的家人不让他参加,还骂道‘“我们请的都是知名人士,你来干什么”孔子受了这番侮辱以后,格外刻苦用功,专攻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六门课程,决心做个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到三十岁左右,名声逐渐大起来,就办了个书垫,招收学生。之后他把全部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据说他的学生有三千,其中得意门徒有七十二人。晚年,他致力于教育和编书。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封建统治者一向把他尊为圣人,世称“孔夫子”。

  此刻,人们用“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这句孔夫子搬家歇后语,比喻在比赛较量时全部失败。

  其他孔夫子的歇后参考:

  1、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2、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3、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6、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7、孔夫子偷钱包-礼貌人不做礼貌事

  8、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比喻人心肠狠毒)

  9、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冒充斯文;假斯文

  10、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11、孔夫子的砚台-黑心;黑了心

  12、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打哈欠-一口书生气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孔夫子门前讲《论语》-不自量力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直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门前卖文章 自不量力

  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

  相传孔夫子共有学生三千人,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七十二人,称为贤人。“贤”与“闲”谐音。指没有事情做的人,或与正事无关的人。有时含有多余的意思。

  [例] 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约束,也没有顶头上司来管他们,这可倒好,原材料断了来源,一个个都成了孔夫子的弟子--贤(闲)人,不但加工合同完不成,而且连生计也渐渐成了问题。

  歇后语大全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1、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直章

  2、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3、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5、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6、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7、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9、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10、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1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2、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1、孔夫子的门徒――闲{贤}人

  2、孔父子搬场――尽是输{书)

  3、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年夜名

  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5、孔夫子的嘴巴――七步之才

  6、孔夫子拿扫帚――斯文扫地

  7、孔夫子教三字经――藏匿人才

  8、孔夫子念文章――句斟字嚼

  9、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10、孔夫子搬场――尽是输(书)

  11、孔夫子的门徒–闲(贤)人

  12、孔夫子背书箧–里面年夜有文章

  1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14、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15、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16、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17、孔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18、孔夫子打欠伸―一口墨客气

  19、孔夫子游各国――净是礼(理)

  20、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21、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22、孔夫子当传授――古为今用

  23、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24、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25、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26、孔夫子眼前讲《孝经》――假斯文

  27、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28、孔夫子肚皮――书柜(舒徐)

  29、孔夫子喝卤水—大白人办胡涂事

  30、孔夫子卵脬(音抛)――文??

  31、乡间人不识孔夫子――念书老爷(独输老爷)

  32、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3、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34、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35、孔夫子擐搭裢――两端书(两端输)

  36、孔夫子的本行—-吹鼓手

  37、孔夫子丢了书—–掉册(策)

  38、孔夫子拄着文明棍—–摩登圣人

  1、孔夫子搬家 - 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2、孔夫子的背包 - 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3、孔夫子的砚台 - 心太黑(比喻人心肠狠毒)

  4、孔夫子念书 - 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5、孔夫子拜师 - 不耻下问

  6、孔夫子出门 - 三思而行

  7、孔夫子当教授 - 古为今用

  8、孔夫子的坟 - 久慕(墓)

  9、孔夫子的砚台 - 黑心;黑了心

  10、孔夫子的嘴巴 - 出口成章

  11、孔夫子门前卖《论语》 - 自不量力;不自量

  12、孔夫子面前讲《孝经》 - 冒充斯文;假斯文

  13、孔夫子偷钱包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4、孔明会李逵 - 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15、孔明加子龙 - 智勇双全

  16、孔明夸诸葛 - 自夸

  17、孔雀的尾巴 - 翘得高

  18、孔雀遇凤凰 - 比不上

  19、孔雀的尾巴 - 翘得太高了(比喻特别骄做)

  20、孔方兄进庙问 - 钱能通神

  21、快刀切豆腐 - 不费劲;两面光;两不沾

  22、快刀切萝卜 - 干脆

  23、快刀斩乱麻 - 刀两断

  24、快刀斩乱麻 - 一刀两断(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25、苦水里面泡苦瓜 - 苦惯了(比喻已*惯子困苦的生活)

  26、苦豆子煮黄连 - 一个更比一个苦(比喻痛苦一个比一个更深)

  27、靠小姨荞孩子 - 指望不上

  28、葵花籽里拌盐水 - 唁闲(捞咸)嗑

  29、筐里选瓜 - 越选越差

  30、嗑瓜子嗑出虾米来 - 遇上了好人(仁)

  31、嗑瓜子瞌出个臭虫 - 充人(仁)来了

  32、开了闸的河水 - 一泻千里

  33、开着收音机听戏 - 闻声不见人

  34、开着拖拉机撵兔子 - 有劲使不上

  35、开水洗脸 - 难下手

  36、开水煮白玉 - 不变色

  37、开会请了假 - 没也息(*)

  38、砍不倒大树 - 弄不多柴禾

  39、砍倒的柳树 - 死不甘(干)心

  40、砍倒大树捉鸟 - 呆子

  41、砍树吃桔子 - 不顾根本

  42、看戏挑媳妇 - 一头满意

  43、看病先生开棺材铺 - 死活都要钱

  44、看着天说话 - 不知眼多高

  45、康熙替父还债 - 碗(晚)了

  46、糠了的萝卜 - 没有辣气

  47、蝌变青蛙 - 有头无尾

  48、嗑瓜子吃核桃 - 不能不求人(仁)

  49、瞌睡送个枕头 - 正是时候

  50、客气碰着老实 - 虚情当成真意

  51、啃着鱼骨聊天 - 话中带刺

  52、嗑瓜子嗑出个臭虫来 - 什么仁(人)儿都有

  53、空心萝卜 - 中看不中用

  54、空心罗汉 - 无心肝

  55、空手挖萝卜 - —个个地提拔

  56、枯树烂木头一 - 无用之树

  57、枯树根上浇水 - 白费劲”

  58、枯井打水 - 一无所获

  59、枯井打水 - 劳而无功

  60、苦水里面泡苦瓜 - 苦惯了

  61、苦豆子煮黄连 - 一个更比一个苦

  62、裤裆放屁 - 串通一气

  63、裤腰上挂死耗子 - 假充打猎人

  64、裤腰带系在脖子上 - 错记(系、了

  65、快刀切萝卜一 - 干脆

  66、快刀斩乱麻 - —刀两断

  67、快刀斩乱麻 - 一刀两断

  68、夸嘴的郎中 - 没好药

  69、客雨天打土坯 - 没好的

  70、客锅的虾子 - 还想跳几下

  71、客锅的虾子 - 红透了

  72、口化子打狗 - 边打这走

  73、开春的柳絮 - 满天飞

  74、开飞机抛锚 - 欲速则不达

  75、开封府的包青天 - 铁面无私

  76、开弓不放箭 - 跃跃欲试;虚张声势

  77、开弓的箭 - 永不回头;决不回头

  78、开会呼口号 - 异口同声

  79、开了闸的水库 - 滔滔不绝

  80、开山的镐 - 两头忙

  81、开水锅里露头 - 熟人

  82、开水泼蛤蟆 - 看你怎么跳

  83、开水烫泥鳅 - 看你怎么耍滑;直脖啦

  84、开闸的洪水 - 通行无阻;畅通无阻

  85、凯旋而归的将军 - 大功告成

  86、砍刀遇斧头 - 针锋相对

  87、砍倒树做箩篓 - 自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经典歇后语3篇(扩展8)

——古代歇后语 (菁华3篇)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宋江的眼泪—— 虚情假义

  李逵上阵—— 身先士卒

  李逵穿针—— 粗中有细

  史进认师父—— 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梁山上的军师——吴用(无用)

  刘备当皇叔—— 时来运转

  东吴招亲—— 弄假成真

  曹操杀吉*—— 恼羞成怒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吕布拜董卓—— 认贼作父

  张飞耍杠子—— 轻而易举

  许楮战马超—— 赤膊上阵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孙权嫁妹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唐三藏取经—— 好事多磨

  孙悟空拜唐僧—— 改邪归正

  孙悟空72变—— 神通广大

  孙猴子上天宫—— 得意忘形

  猪八戒扮新娘—— 其貌不扬

  猪八戒吃猪肉—— 忘乎所以

  沙僧挑胆子—— 忠心耿耿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贾府的大观园—— 外强中干

  贾宝玉看西厢—— 戏中有戏

  贾宝玉出家—— 看破红尘

  贾宝玉游魂—— 误入迷津

  林黛玉进贾府—— 谨小慎微

  林黛玉的身子—— 弱不禁风

  王熙凤的为人—— 两面三刀

  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杀)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小菜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的妈妈——无事(吴氏)生非(飞)

  张飞翻脸——吹胡子瞪眼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哈气——自我吹嘘(须)

  关羽系列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孔夫子(孔子)系列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粗中有细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吕洞宾推掌——出手不凡

  孟姜女寻夫——不远千里

  王母娘娘伸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姜太公镏鱼——愿者上勾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阿斗的江山——白送

  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

  晁盖的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