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1

  长三角

  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

  自然地理概念:

  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的大致成三角形的

  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长三角形成原因: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 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原城市盐城,以及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江口附*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嘴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6~8米。

  南岸沙嘴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嘴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组成。

  气候状况:

  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交通设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1、铁路:

  京沪铁路、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宁杭高铁、京沪高铁、宁启铁路、沪杭铁路、沪蓉高速铁路合宁段、甬台温铁路、新长铁路、陇海铁路、沪通铁路(建设中)、连盐铁路(建设中)、江苏沿海铁路(建设中)、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

  2、公路:

  沪昆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苏绍高速公路、绍诸高速公路、嘉绍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马高速公路、甬舟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江苏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宁淮连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起点黑龙江省同江市,终点为海南省三亚市)、盐徐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公路。

  3、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南通兴东机场、常州奔牛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淮安涟水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盐城南洋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温州永强国际机场、台州路桥机场、义乌机场、衢州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4、航运

  上海港、南京港、无锡港、常州港、扬州港、镇江港、泰州港、苏州港、南通港、南通洋口港、盐城大丰港、连云港、宁波港、绍兴港、舟山港、台州港、温州港、乍浦港、马鞍山港。5、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南京长江四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杭州钱江大桥、钱江二桥(彭埠大桥)、钱江三桥(西兴大桥)、钱江四桥(复兴大桥)、钱江五桥(袁浦大桥)、钱江六桥、钱江七桥、钱*桥、钱江九桥、钱江隧道(钱江十桥)钱江铁路新桥、江阴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东海大桥、钱塘江1-10桥、杭州湾三大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跨海大桥、崇启大桥(在建)等。

  6、海港

  江苏954公里海岸线上,建设中的三大沿海港群(自北向南建设以连云港港为龙头,包括灌河口海港组和中山港的北部港口群;以盐城大丰港为龙头,包括盐城射阳中部港口群;以南通港为龙头,包括吕四港和洋口港的南部港口群。)正串珠成线,串出一个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江苏“黄金海岸”。20xx年8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出台,江苏将利用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依托沿海大港建设,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产业带,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2

  1、世界海峡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的安达里海。太*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海。波斯湾通往*海的咽喉,世界的“石油海峡”。

  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洋和北冰洋间通道。

  曼德海峡:*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世界货运最获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洋。大西洋和太*洋之间的大型轮船和航运要道。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南太*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2、美洲知识点

  ⑴白令海峡:“三线”交界处(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日界线通过的地方)。

  ⑵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巴拿马境内,沟通大西洋和太*洋。

  ⑶北美洲面积的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是巴西

  ⑷主要地区:

  ①亚马孙*原——世界上的*原;

  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

  ⑸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混血人为主。

  ⑹居民:

  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等国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

  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

  ⑺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肉出口国。

  ④巴西的铁,墨西哥的银、智利和秘鲁的铜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⑤南美洲大量出口咖啡、香蕉、蔗糖、棉花、玉米等。

  3、澳大利亚介绍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境东南邻*新西兰,西北邻*印度尼西亚,北边靠*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也是地球上的海岛及单一国家的大陆,总面积769.2万*方公里。

  4、海底地形特点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

  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3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取得的成就

  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

  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

  ⑴、北方—小麦春小麦:东北*原(三江*原、松嫩*原)冬小麦:华北*原、渭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原、鄱阳湖*原、成都*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⑴、特点:

  ①、经济价值高。

  ②、技术要求高。

  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

  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

  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广西是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4、新型农业

  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5、畜牧业分布

  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

  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③、青海牧区和*牧区——牦牛

  ④、宁夏牧区——滩羊

  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二、*的工业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及现有经济基础等。

  2、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能源工业的布局

  ⑴、煤炭是我国第一能源。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⑵、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大庆油田是我国的石油工业基地。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要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⑶、电力工业:水力——主要在南方各大河的上游。如湖北省的电力工业等。

  火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的电力工业。

  4、钢铁工业的分布

  ⑴、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①、东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

  ②、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③、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⑵、分析武钢和宝钢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略)

  5、机械工业的分布: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全国大型的工业基地)

  6、纺织工业的分布:我国以的棉纺织工业为主。

  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

  7、高技术产业

  ⑴、形成高技术产业的条件: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等。

  ⑵、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

  ⑶、高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见教材P18—19面的说明)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4

  1、世界海峡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的安达里海。太*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海。波斯湾通往*海的咽喉,世界的“石油海峡”。

  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洋和北冰洋间通道。

  曼德海峡:*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世界货运最获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洋。大西洋和太*洋之间的大型轮船和航运要道。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南太*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2、美洲知识点

  ⑴白令海峡:“三线”交界处(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日界线通过的地方)。

  ⑵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巴拿马境内,沟通大西洋和太*洋。

  ⑶北美洲面积的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是巴西

  ⑷主要地区:

  ①亚马孙*原——世界上的*原;

  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

  ⑸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混血人为主。

  ⑹居民:

  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等国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

  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

  ⑺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肉出口国。

  ④巴西的铁,墨西哥的银、智利和秘鲁的铜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⑤南美洲大量出口咖啡、香蕉、蔗糖、棉花、玉米等。

  3、澳大利亚介绍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境东南邻*新西兰,西北邻*印度尼西亚,北边靠*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也是地球上的海岛及单一国家的大陆,总面积769.2万*方公里。

  4、海底地形特点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

  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5

  蒙脱石占优势的粘粒矿物组合是黑土中活跃成土过程的基础。由母质中继承下来,如较湿润气候下的冲积物、钙质岩以及火山碎屑物质多富含蒙脱石矿物,成土环境延续了蒙脱石的存在。

  (一)蒙脱化过程

  印度德干高原的一些黑土,苏丹、埃及尼罗河冲积物发育的黑土、美国南部大*原的黑土,其蒙脱石矿物都是继承母质而来;而南非、肯尼亚、以色列、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些基性火山岩发育的黑土,蒙脱石的新生成作用是主要的。新生成作用也是*一些黑土中蒙脱石的重要成因。在低洼地发育的黑土,由于地形因素引起地球化学过程中物质分异,风化物中丰富的溶解硅和盐基有利于蒙脱石的合成;分布于低丘、台地等正地形上的黑土,其蒙脱石则多由原生矿物转化而来,如福建漳浦由暗黑色气孔状橄榄玄武岩风化物发育的黑土之所以富含蒙脱石矿物,是由于该种母质中的玻璃质在重结晶过程(又称脱玻化)中,伴有广泛的蒙脱石化,形成大量的蒙脱石,成土时间尚短,这些蒙脱石矿物得以大量保存于土体中。

  (二)开裂过程

  开裂过程是黑土另一主要成土过程,这是富含2∶1型膨胀性矿物的粘质土壤在明显干湿季气候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土壤干燥时土体强烈收缩并形成纵横裂隙,深可达1米以上,地表附*的宽度可达10厘米。深大裂隙的形成,对掺混土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干燥时,大裂隙的边缘受到降水、动物活动、人类耕作等作用,上层物质向下跌落,填充于裂隙内,重新湿润时,土壤膨胀,裂隙闭合,土体底层因增添了额外物质,膨胀后必然要产生较大的体积,造成挤压使土壤向上运动。如此经过多年循环,下层物质进到表层,而上层物质降到下层,这称为自翻转作用(又称自幂作用)。这种机制赋予黑土剖面性状的特殊性:一是剖面均一化,即在裂隙所达到的颇大深度内,土壤变成了均质体,发生层分异不明显,土色、质地、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有机质与矿物质充分混合而高度复合二是具有滑擦面和楔形结构,表下层土壤受挤压而相对移动过程中造成明显程度不同的劈理和磨光面(滑擦面)。楔形结构是土壤基块受到由倾斜方向膨胀压产生的剪切力作用而造成的;三是地表出现粘土小洼地,是由干湿交替引起两裂缝间土壤“隆起”而产生的小起伏微地形。此外,下列现象也是黑土中自翻转作用的佐证:在新开挖剖面的心土层中夹有植物残落物,说明有上部物质陷落到下部;有些质地匀细的黑土,表层却常能见到石块,是下部物质被挤到上部的结果;显微镜下观察,有些黑土在不同深度局部可见破碎的淀积粘粒胶膜,这是由于土壤翻转作用使原先形成的胶膜破碎,拌入整个土体。

  总结:应该指出,开裂过程是黑土的普遍现象,但土壤自翻转作用的强弱,与气候干湿交替强烈程度、植被茂密程度、人为利用频繁与否密切相关,据报导,*黑土的自翻转作用不甚明显。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1)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6篇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1

  长三角

  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

  自然地理概念:

  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的大致成三角形的

  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长三角形成原因: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 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原城市盐城,以及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江口附*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嘴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6~8米。

  南岸沙嘴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嘴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组成。

  气候状况:

  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交通设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1、铁路:

  京沪铁路、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宁杭高铁、京沪高铁、宁启铁路、沪杭铁路、沪蓉高速铁路合宁段、甬台温铁路、新长铁路、陇海铁路、沪通铁路(建设中)、连盐铁路(建设中)、江苏沿海铁路(建设中)、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

  2、公路:

  沪昆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苏绍高速公路、绍诸高速公路、嘉绍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马高速公路、甬舟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江苏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宁淮连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起点黑龙江省同江市,终点为海南省三亚市)、盐徐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公路。

  3、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南通兴东机场、常州奔牛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淮安涟水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盐城南洋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温州永强国际机场、台州路桥机场、义乌机场、衢州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4、航运

  上海港、南京港、无锡港、常州港、扬州港、镇江港、泰州港、苏州港、南通港、南通洋口港、盐城大丰港、连云港、宁波港、绍兴港、舟山港、台州港、温州港、乍浦港、马鞍山港。5、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南京长江四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杭州钱江大桥、钱江二桥(彭埠大桥)、钱江三桥(西兴大桥)、钱江四桥(复兴大桥)、钱江五桥(袁浦大桥)、钱江六桥、钱江七桥、钱*桥、钱江九桥、钱江隧道(钱江十桥)钱江铁路新桥、江阴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东海大桥、钱塘江1-10桥、杭州湾三大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跨海大桥、崇启大桥(在建)等。

  6、海港

  江苏954公里海岸线上,建设中的三大沿海港群(自北向南建设以连云港港为龙头,包括灌河口海港组和中山港的北部港口群;以盐城大丰港为龙头,包括盐城射阳中部港口群;以南通港为龙头,包括吕四港和洋口港的南部港口群。)正串珠成线,串出一个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江苏“黄金海岸”。20xx年8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出台,江苏将利用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依托沿海大港建设,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产业带,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3

  1、世界海峡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的安达里海。太*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海。波斯湾通往*海的咽喉,世界的“石油海峡”。

  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洋和北冰洋间通道。

  曼德海峡:*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世界货运最获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洋。大西洋和太*洋之间的大型轮船和航运要道。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南太*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2、美洲知识点

  ⑴白令海峡:“三线”交界处(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日界线通过的地方)。

  ⑵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巴拿马境内,沟通大西洋和太*洋。

  ⑶北美洲面积的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是巴西

  ⑷主要地区:

  ①亚马孙*原——世界上的*原;

  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

  ⑸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混血人为主。

  ⑹居民:

  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等国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

  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

  ⑺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肉出口国。

  ④巴西的铁,墨西哥的银、智利和秘鲁的铜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⑤南美洲大量出口咖啡、香蕉、蔗糖、棉花、玉米等。

  3、澳大利亚介绍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境东南邻*新西兰,西北邻*印度尼西亚,北边靠*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也是地球上的海岛及单一国家的大陆,总面积769.2万*方公里。

  4、海底地形特点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

  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4

  世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5

  长三角

  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

  自然地理概念:

  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的大致成三角形的

  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长三角形成原因: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 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原城市盐城,以及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江口附*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嘴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6~8米。

  南岸沙嘴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嘴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组成。

  气候状况:

  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交通设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1、铁路:

  京沪铁路、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宁杭高铁、京沪高铁、宁启铁路、沪杭铁路、沪蓉高速铁路合宁段、甬台温铁路、新长铁路、陇海铁路、沪通铁路(建设中)、连盐铁路(建设中)、江苏沿海铁路(建设中)、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

  2、公路:

  沪昆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苏绍高速公路、绍诸高速公路、嘉绍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马高速公路、甬舟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江苏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宁淮连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起点黑龙江省同江市,终点为海南省三亚市)、盐徐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公路。

  3、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南通兴东机场、常州奔牛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淮安涟水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盐城南洋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温州永强国际机场、台州路桥机场、义乌机场、衢州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4、航运

  上海港、南京港、无锡港、常州港、扬州港、镇江港、泰州港、苏州港、南通港、南通洋口港、盐城大丰港、连云港、宁波港、绍兴港、舟山港、台州港、温州港、乍浦港、马鞍山港。5、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南京长江四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杭州钱江大桥、钱江二桥(彭埠大桥)、钱江三桥(西兴大桥)、钱江四桥(复兴大桥)、钱江五桥(袁浦大桥)、钱江六桥、钱江七桥、钱*桥、钱江九桥、钱江隧道(钱江十桥)钱江铁路新桥、江阴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东海大桥、钱塘江1-10桥、杭州湾三大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跨海大桥、崇启大桥(在建)等。

  6、海港

  江苏954公里海岸线上,建设中的三大沿海港群(自北向南建设以连云港港为龙头,包括灌河口海港组和中山港的北部港口群;以盐城大丰港为龙头,包括盐城射阳中部港口群;以南通港为龙头,包括吕四港和洋口港的南部港口群。)正串珠成线,串出一个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江苏“黄金海岸”。2007年8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出台,江苏将利用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依托沿海大港建设,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产业带,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6

  巴西

  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⑴世界著名大国(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

  ①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自然环境:

  ⑶居民

  古:印第安人(黄种人)→单一→玛雅文明

  今:白、黑、混血种人(白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复杂→文化融合(拉美文化)

  ⑷特色鲜明的拉美文化

  ①民间娱乐活动:桑巴舞

  ②每年2月下旬举行的狂欢节,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之乡”

  ③堪称世界一流的足球队,5夺世界杯

  2、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⑴ 过去:单一商品经济,经济落后。

  ①原因:主要是受到殖民者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剥削而产生的

  ②特点:殖民初期——木材、16世纪——甘蔗、17世纪——矿石、19世纪——咖啡

  ⑵现在:工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①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②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等3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⑶资源

  ①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②矿产以铁、锰最为丰富。铁矿储量大,大部分是富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被称为“铁山”,含铁率高达60~70%;

  ③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很高,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

  ⑷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办法。

  ⑸工、农业分布

  ①特点:东南沿海地区

  ②原因: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较早、资源丰富。

  3、热带雨林的危机

  ⑴巴西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60%,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作用。

  ⑵环境问题

  ①原因:滥砍乱伐森林——兴建大型干线公路;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贫苦农民的开荒种地。

  ②表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⑶正确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21世纪议程》,破坏环境→可持续发展

  4、城市化问题

  ⑴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①特点:人口分布极不*衡,9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②带来许多“城市病”: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紧张、污染严重、犯罪增多

  ③解决措施: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立卫星城;城市中工业和人口向郊区分散;加强城市管理、重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⑵主要城市:

  圣保罗——经济中心,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里约热内卢——商业和金融中心,第二大城市。

  巴西利亚——政治中心,首都,是新建城市。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2)

——初中地理复*资料整理3篇

  对于地理的学*,下面是关于地图的知识学*,希望同学们熟练的掌握下面的知识哦。

  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以上对地理中地图知识的复*资料内容讲解学*,相信同学们已经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哦。

  同学们对于澳大利亚的知识还记得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哦,希望同学们都能好好学*。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太*洋上,东临太*洋,西面和南面临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大面积的*原,地下水丰富,有典型的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东部为大分水岭。

  4、墨累河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从东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气候具有半环状分布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大。

  6、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独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

  7、澳大利亚羊的数量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8、澳大利亚农牧业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9、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比重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0、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以上对地理中澳大利亚知识的内容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吧。

  同学们对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还记得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哦。

  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3)

——初中物理复*资料3篇

  1.透镜

  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凹透镜。

  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

  *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

  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示)。

  2.生活中的透镜

  物远像*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

  物*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

  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

  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在两倍焦距外,一、二倍(焦)距间成像。

  实像倒立且缩小,此例用在照相机。

  物移*,像移远,同时像还要变大。

  物在一、二倍距间,二倍焦距外成像。

  实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仪。

  物**于焦点内,移动光屏不见像。

  透过透镜看物体,正立放大一虚像。

  物体与像处同侧,此例用在放大镜。

  物*像远像变大,物远像*像变小。

  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讲解:

  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在一倍焦距内“u<f”。

  成虚像,物休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外(u>2f)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2f>u>f时,成放大的实像。没有缩小的虚像、实像都是倒立的,没有倒立的虚像。

  4.眼睛和眼镜

  *视眼晶状体厚,看清*处看不清远。

  远光成像视网膜前,戴凹透镜恢复正常。

  远视眼晶状体薄,看清远处看不清*。

  *光成像视网膜厚,戴凸透镜调清光。

  眼睛*点250px,明视距离625px。

  1.电能的计量

  电能单位是焦耳(J),生活常用千瓦时(KWh)。

  电能表测耗电能,用电等于计数差。

  1度=1KWh=3.6×106J

  600r/KWh表示

  每耗一度电。转盘转600圈。

  转盘转n圈,耗电n/600KWh。

  2.电功率

  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

  1秒之内耗电能,叫这电器电功率。

  P等电能除时间P=u/t,电压电流两相乘P=UI。

  功率单位是瓦特,1(W)等1伏安,1W=1VA。

  已知p、t求耗能,W等于p乘t。

  3.电功率计算

  电灯电器有标志,额定电压(U0)额功率(P0)。

  正常发光用电流,I等P0除U0。I=P0/U0。

  电压改变功率变,其中电阻是不变。

  遇见电器求电阻,R等U2除以P,R=U2/P。

  4.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说热量,三个因素有关联。

  电流*方是关键,乘上电阻和时间。

  热量单位是焦耳,损耗能量常用此。

  5.保险丝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4)

——初中地理复*资料6篇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拉丁美洲因语言同属拉丁语而得名。读图9.18 p90,了解巴西的经纬度位置、地形、河流。世界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最大的*原是亚马孙*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2、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玛雅文明及独特的文化。种植业文明提供玉米和马铃薯。巴西为葡萄牙殖民地,除巴西的整个拉美为西班牙殖民地。拉丁美洲很多黑白混血人种。

  3、巴西的铁矿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是仅次于长江三峡的规模第二大的水电站。

  5、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都希望巴西保护的是森林资源(亚马孙河流域的大片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作用: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但由于巴西开发雨林地区,兴建公路、伐木、采矿、开辟农牧场,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遭劫,使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6、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首都是巴西利亚,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初中地理复*资料之巴西知识,相信同学们都可以熟记于心了吧。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初中地理讯息尽在哦。

  俄罗斯煤炭资源

  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俄煤炭消费比重最高的地区。

  一远东地区的煤炭储量及开采情况

  俄远东地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00亿吨,尚需进一步勘探的预测高达3547亿吨。在已探明的储量中约50%可进行露天开采。具体分布如下:

  (一)萨哈共和国

  萨哈共和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93.91亿吨,居远东地区第一位,也是远东地区唯一拥有大规模炼焦煤储量的地区。该共和国现共有9个煤炭开发项目,其中3个露天煤田年开采能力共3300万吨。在萨哈共和国的煤炭开发项目中,前景最好的是埃利吉石煤田和坎加拉瑟褐煤田开发项目,已探明储量达60亿吨。

  (二)阿穆尔州

  阿穆尔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38.13亿吨,居远东地区第二位,年开采能力为1000万—1200万吨。目前的作业煤田是赖奇欣斯克、博古恰内和叶尔科夫齐煤田,年开采能力均在450万吨左右。此外,较大煤田还有:斯沃博德内煤田,已探明储量为8.7亿吨,但该煤田只适合就地建厂发电,不适合长途运出;谢尔盖耶夫卡褐煤田,储量为2.91亿吨,年开采能力约150万-200万吨;奥戈贾煤田,初步探明的储量为1.28亿吨,适合露天开采,年开采能力预计达300万吨,但需铺设140公里的铁路线。

  (三)滨海边疆区

  滨海边疆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6.21亿吨。从长远看,已勘探的煤田虽能保证年开采2500万—3000万吨,但这些煤田的地质条件复杂,不是单一性,因此,开采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其中开采条件较好的煤田有:比金煤田,年开采能力为1200万—1400万吨;巴甫洛夫斯克褐煤田,年开采能力500万-600万吨;利波夫齐和伊里乔夫卡煤田可露天及地下机械化开采,年开采能力为150万-200万吨;拉兹多利诺耶煤田,预计年开采能力为200万-240万吨。此外,滨海边疆区有一些小煤田,不需要很大投入,年开采总量约250万-300万吨,开采期5-10年。列入国家储备的较大型煤田有巴甫洛夫斯克煤田的西北矿脉及拉科夫卡煤田。这一地区有8850万吨煤可供露天开采。另外,游击队员城煤田也可恢复到年开采总量100力吨左右。

  (四)萨哈林州

  萨哈林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8.45亿吨,主要煤田都已投入开采且储量可观,不排除现有煤田在重新进行地质勘查后会有更大的储量发现。

  (五)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5亿吨,目前主要产煤

  初一地理新课程标准之地图

  标准: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7-9'GEO'3.1.2.1)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7-9'GEO'3.1.2.2)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7-9'GEO'3.1.2.3)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惯。(7-9'GEO'3.1.2.4)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7-9'GEO'3.1.2.5)

  活动建议:

  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

  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面草图。

  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

  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

  上面对地图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讲解学*,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已经很好的阅读了,希望能够给同学们在学*上很好的帮助。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之区域

  【—中考地理的之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原大致位于 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原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均水*;松嫩*原 黑土 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均水*。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 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 水产业 较为发达;松嫩*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 等资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工业 基地。

  总结: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地球环境

  【—之地球环境】,地球属于银河系之中的太阳系,处在金星与火星之间,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的行星,有一颗天然卫星。

  不少地球物理专家认为,地球的现有重量是6兆吨的百万倍,假如地球内部不是空的,它的重量应远不止此。

  地球的现有重量为6兆吨的百万倍说法有一定的争议,测量地球的重量不能仅凭几个数学公式来计算,也不能够抛开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地球的引力,导致地球表面物质重量的产生,计算地球的重量单位不能套用地球表面物质的重量算法及单位。应当依据太阳系本身,对各大行星的引力作用系数,产生的太阳系物质重量单位,才能够计算出地球的实际重量。

  地下王国之说,引发了科学界一场有关“地球空洞说”的激烈争论,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但是它启发了我们地表人,当地球气候发生骤变或其它地表灾难发生时,我们地表人转入地下或许比移居外星球更具现实意义。

  地球的空洞学说缺少科学证据,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地球内部的洞穴空间成因有两种:

  其一,地幔岩浆的频繁活动导致了造山运动,从而形成了自然的岩石空洞现象。其二,在人类亿万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自然的伤害而开凿的地下洞穴。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对于居住在洞穴的人类来说,其伤害将会大于地表层。

  总结:人类不可能长期的生存在地下,地球的空洞学说是一种杜撰现象,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

  中学地理知识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要求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结合本节的学*,说说自己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内容点析

  1.关于乡村和城市,主要讲述了“什么叫聚落”、乡村与城市的差异两个问题。

  课文第一自然段讲述了聚落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以分为乡村与城市两大类。

  课文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说明聚落既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同时说明了居住在乡村与城市这两个不同聚落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是不相同的。

  课文第三自然段点明了不同聚落所呈现的景观也有较大的差异。

  课文还设计了活动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4.16“人们居住在不同的聚落里”的两幅照片和图4.17“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了解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不同特征。

  课文设计的活动2,则要求学生通过分辨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知道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也是不相同的。

  2.关于聚落与环境,课文主要讲述了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目前世界上聚落分布大势,以及受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

  课文第一自然段,先讲述了影响早期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然后又通过图4.19“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配合,说明了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课文第二自然段与图4.20“*原地区聚落众多”结合,说明目前世界上,聚落一般都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的*原地区,而高山、荒漠等地区,因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很少有甚至没有聚落。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述了各地区聚落的民居建筑,因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各民族生活*俗、历史文化等的差异,在外貌及建筑材料上都有差异。

  课文还通过图和活动,进一步说明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3.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课文主要讲述了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应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及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1)课文第一自然段,讲述了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聚落的占地面积扩大,建筑物增多,道路不断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2)课文第二自然段,讲述了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有文化特色的传统的聚落建筑。

  (3)课文第三自然段,讲述了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传统聚落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的信息。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的聚落和民居。课文以图4.26“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图2.27“我国云南的丽江古城”的实例,以及“阅读材料”,说明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性。

  (4)课文最后还设计了活动1、活动2,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这两个活动进一步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建议

  【乡村与城市】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什么叫聚落”、“聚落可分为哪两大类”这两个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回答“居住在乡村与城市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乡村聚落按聚落中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这两个问题。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乡村聚落类型的景观照片或录像,以增强学生对不同乡村景观的感性认识。

  3.按活动1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4.16和图4.17,说出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1)可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说出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包括房屋的密集度、高度,道路修筑情况,商店、学校、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等。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4、陆地地形包括*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原。

  6、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7、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8、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6、我国陆地海拔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均气温相差约(50℃)。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气温在(20℃)以上。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5)

——中考复*资料 (菁华5篇)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工业制法 。

  1、 O2: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 H2:天然气和水煤气

  高温

  4、 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商代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P24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西周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保卫周王。

  (3)作用:通过逐级分封……….文化发展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要求学生按时复*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态度,要谦虚好学。注意“因材施教”。)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他提出的建立君主****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孙武写了一部军事着作《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一、文艺复兴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2、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4、实质: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的兴起

  5、时间与范围:14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6、作用:**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7、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早期代表,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他创作的《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文艺复兴早期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他的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文艺复兴晚期代表,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他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8、文艺复兴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9、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

  是人类文化的创新运动而不是复古,14--16世纪,欧洲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充分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追求个性**和思想自由,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它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

  10、文艺复兴首先发生意大利的原因:(1)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资产阶级)。(2)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3)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学者纷纷逃到意大利,带来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1)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对黄金财富的狂热追求)。(2)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财富的夸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了东西方陆上交流的通道。(4)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

  (5)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第4、5点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3、航海家和航线:

  (1)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2)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非洲大陆西海岸,到达印度洋。

  (3)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

  (4)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洋的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辟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评价: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6、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历史影响

  ①为欧洲国家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深重灾难。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③使欧洲航运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

  7、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掠夺财富和开辟殖民地,发展资本主义。②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每次都有几百条大船,两三万人,规模很大;而新航路开辟时,各个航海家航海次数少,每次都是几到十几条小船,规模较小。③时间不同:郑和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④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对*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6)

——初一地理期末复*资料 40句菁华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5、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②昼夜更替

6、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7、时间:一年。

8、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9、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10、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11、极圈:66。5度;回归线:23。5度。

12、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

13、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14、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1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16、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17、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18、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19、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20、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21、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大。

22、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纬度的洲:南极洲

24、临三大洋的大洲:

25、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26、在图中填出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的名称和纬度,热带、寒带有什么特殊现象。P12

27、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小河流水方向;甲、乙两山顶的海拔和相对高度、E点海拔、那条小河流速快、E、F两条上山路线哪个更省力。

28、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擦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29、180度经线无东西之分,无“W”、“E”。

30、地图种类:城市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地图、世界政治地图

3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32、读图: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33、地球的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4、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5、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面的垂直距离。

3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37、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38、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39、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40、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7)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复*资料 30句菁华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4、健康地生活

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6、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7、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8、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分析和讨论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9、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10、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1、人的生殖和发育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描述**过程。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1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13、现代生物技术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先响。

14、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惯。

15、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1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1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18、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21、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22、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躯干骨(半活动)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23、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软骨。关节窝

24、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25、社会行为的特征:

26、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7、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28、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9、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30、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初中地理会考复*资料 (菁华5篇)(扩展8)

——地理复*资料整理 (菁华3篇)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

  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简称分别为青、川、甘(陇)、宁、内蒙古、晋、陕(秦)、豫、鲁。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见下页图),干流全长约5400公里。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为上游,其中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植物被覆较好;玛多至青铜峡的干流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青铜峡以下为河套*原,灌溉发达,可通航运。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为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桃花峪到河口为下游,*绝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积使河床一般高出*地面3~5米,多的达10米,故称悬河;沿岸多灌区,干流也可通航。河口附*,黄河入海水道不断淤积、延伸、改道,造陆作用强烈。

  总结:各河段直接汇入干流的流域面积大于1万*方公里的支流有十条,以渭河的面积与水量最大。

  世界地理试题之岛屿地理

  【世界之岛屿地理】,在烟波浩淼的海洋中,散布着大大小小5万多个岛屿,象无数块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的翡翠镶嵌在蔚蓝色的海面上。这些岛屿是怎样形成的呢?

  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的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

  (3)乙岛主要是由( )(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号圈出来;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总结:生活在温暖的海水里的珊瑚虫也是岛屿的积极建设者。珊瑚虫能不断分泌出一种石灰质特质,数以亿计的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特质连同它们的遗骸,形成了珊瑚岛。如我国南海诸岛 中的大部分岛屿就属于珊瑚岛。

  美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美国最重要的阿巴拉契亚煤田,生成于2.2~3.2亿年前,属二叠纪宾夕法尼亚统;中西部各煤田,成煤年代约在3300万~1.4亿年前,属白垩纪和第三纪;阿拉斯加州煤田则属侏罗纪,成煤年代距今在1.35~1.75亿年间。

  美国按地理位置将煤炭资源分为三大地区,即东部阿巴拉契亚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以上3个地区在探明储量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6%、28.1%和49.3%。

  美国适于炼焦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约占探明储量的35%;但低挥发分烟煤储量有限,只占探明储量的1.1%。炼焦煤的主要产地是阿巴拉契亚煤田,西部也有一些重要的烟煤产区。

  无烟煤资源有限,主要集中于宾夕法尼亚,阿拉斯加、新墨西哥、犹他州、弗吉尼亚也有少部分储量。

  从地理分布上看,虽然在50个州中有38个发现了煤炭,但煤炭储量集中在科罗拉多、伊利诺依、蒙大拿、宾夕法尼亚、俄亥俄、西弗吉尼亚、怀俄明和肯塔基州8个州,这8个州的煤炭储量占全美的84%;其中蒙大拿拥有全国25.4%的探明储量,怀俄明州列第二,占14.8%,伊昨诺依居第三,占14.3%。

  若以密西西比河为界划分,西部较东部资源丰富,占全国储量的55%,且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为东部的3倍。东部多优质炼焦煤、动力煤和无烟煤,热值较高(288.42MJ/KG),灰分低,不过含硫量高(2%-3%);西部煤质相对较差,多为次烟煤和褐煤,热值低(255.72MJ/KG),但含硫量较低(1%左右)。

  美国的主要煤田有阿巴拉契煤田、伊利诺依煤田、中西部煤田、尤宁堡煤田、波德河煤田、尤塔固煤田、格林河煤田、圣胡安煤田和科尔维尔高煤田,开发强度和储量最大的2个煤田是东部的阿巴拉契亚煤田和醅的波德河煤田。

  与*煤炭贸易情况

  美国主要煤炭出口商Xcoal能源和资源公司日前预测,受亚太地区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影响使美国煤炭更有吸引力,2011年美国向亚洲出口煤炭预计可能会增加70%。在2010年比2009年增长250%之后,今年美国出口到亚洲的煤炭总量预计会达到2010万吨。

  而前不久,博毅思透露,计划每年由规划建设中的太*洋门户码头向以*为主的亚洲国家出口2400万吨煤炭,以分享亚洲尤其是*市场的高速发展。

  总结: 尽管一船煤炭从美国起航要经过*50天的时间才能运到亚洲,但美国向日本和*出口煤炭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美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美国最重要的阿巴拉契亚煤田,生成于2.2~3.2亿年前,属二叠纪宾夕法尼亚统;中西部各煤田,成煤年代约在3300万~1.4亿年前,属白垩纪和第三纪;阿拉斯加州煤田则属侏罗纪,成煤年代距今在1.35~1.75亿年间。

  美国按地理位置将煤炭资源分为三大地区,即东部阿巴拉契亚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以上3个地区在探明储量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6%、28.1%和49.3%。

  美国适于炼焦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约占探明储量的35%;但低挥发分烟煤储量有限,只占探明储量的1.1%。炼焦煤的主要产地是阿巴拉契亚煤田,西部也有一些重要的烟煤产区。

  无烟煤资源有限,主要集中于宾夕法尼亚,阿拉斯加、新墨西哥、犹他州、弗吉尼亚也有少部分储量。

  从地理分布上看,虽然在50个州中有38个发现了煤炭,但煤炭储量集中在科罗拉多、伊利诺依、蒙大拿、宾夕法尼亚、俄亥俄、西弗吉尼亚、怀俄明和肯塔基州8个州,这8个州的煤炭储量占全美的84%;其中蒙大拿拥有全国25.4%的探明储量,怀俄明州列第二,占14.8%,伊昨诺依居第三,占14.3%。

  若以密西西比河为界划分,西部较东部资源丰富,占全国储量的55%,且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为东部的3倍。东部多优质炼焦煤、动力煤和无烟煤,热值较高(288.42MJ/KG),灰分低,不过含硫量高(2%-3%);西部煤质相对较差,多为次烟煤和褐煤,热值低(255.72MJ/KG),但含硫量较低(1%左右)。

  美国的主要煤田有阿巴拉契煤田、伊利诺依煤田、中西部煤田、尤宁堡煤田、波德河煤田、尤塔固煤田、格林河煤田、圣胡安煤田和科尔维尔高煤田,开发强度和储量最大的2个煤田是东部的阿巴拉契亚煤田和醅的波德河煤田。

  与*煤炭贸易情况

  美国主要煤炭出口商Xcoal能源和资源公司日前预测,受亚太地区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影响使美国煤炭更有吸引力,2011年美国向亚洲出口煤炭预计可能会增加70%。在2010年比2009年增长250%之后,今年美国出口到亚洲的煤炭总量预计会达到2010万吨。

  而前不久,博毅思透露,计划每年由规划建设中的太*洋门户码头向以*为主的亚洲国家出口2400万吨煤炭,以分享亚洲尤其是*市场的高速发展。

  总结: 尽管一船煤炭从美国起航要经过*50天的时间才能运到亚洲,但美国向日本和*出口煤炭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