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中元节的由来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中元节的由来1

  1、“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2、中元节是道教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3、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中元节的由来2

  一、“鬼月”

  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七月,鬼如何旺的呢?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

  二、道教中元节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 《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三、佛教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

中元节的由来3

  一、“鬼月”

  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七月,鬼如何旺的呢?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

  二、道教中元节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 《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三、佛教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

中元节的由来4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的由来5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拓展阅读

  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中元节的来历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中元节的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俗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是中元节*俗之一,中元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安幸福。

  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俗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的由来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中元节的由来 (菁华5篇)(扩展1)

——中元节的由来 (菁华5篇)

中元节的由来1

  1、“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2、中元节是道教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3、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中元节的由来2

  一、“鬼月”

  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七月,鬼如何旺的呢?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

  二、道教中元节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 《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三、佛教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

中元节的由来3

  一、“鬼月”

  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七月,鬼如何旺的呢?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

  二、道教中元节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 《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三、佛教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

中元节的由来4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的由来5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拓展阅读

  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中元节的来历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中元节的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俗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是中元节*俗之一,中元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安幸福。

  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俗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的由来 (菁华5篇)(扩展2)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3篇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在*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中元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农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之间,择日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全年的*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中元节前后(前三后四:即中元节的前三天或后四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相传农历七月,所有在阳世的亡灵,都归“大士爷”管理。这位神祇的来由有二:一是祂是观音大士的化身,故称“大士爷”。二是祂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被称作“大士爷”,成为护持中元普渡事项的神明。

  有的祭祀者为求隆重,会以纸扎出大士爷塑像,在祭祀期间,会将大士爷塑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顺利。大士爷样貌一般是:顶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头上还有一尊观世音菩萨佛像,象征其代表慈悲的观音大士。

  鬼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中元节的由来 (菁华5篇)(扩展3)

——中元节文化 (菁华5篇)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元节的来历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汉族的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成为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民间则称农历7月为"鬼月"。

  中元节祭祀活动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祖

  中元节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放河灯

  中元节 放河灯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拜,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节有什么禁忌

  1、中元节一定不能讨论鬼怪:据说鬼的魂们会倾巢而出,尤其是寺庙和普渡法会的地方,往往是鬼的魂最多的,而且中元节也不要乱说话,说不定鬼的魂正从你的身边经过呢~

  2、中元节不要走夜路:晚上11点之前就不要上街哦,这天百鬼夜行,阴气最重,所以这天不应该在外逗留,夜不归家是大忌。

  3、避免晚上拍照:镜子或手机这种东西,很容易扑捉到不干净的东西,若是在晚上拍照,说不定就把不干净的东西给拍进去了,那就等于沾染了晦气的东西,运势会变得越来越差的。

  中元节的由来

  到了农历七月十五,也便到了*人过“中元节”的日子。中元节是道教的称法,从佛教的角度去叫则是“孟兰盆节”,又叫“鬼节”。传言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连之母因生前不行善,死后在地狱受苦。目连为救母到如来处倒悬求佛救度。释迦要他在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这样可使母解脱。佛教据此兴起孟兰盆会。中元节和清明很相似,要祭祀祖先,在唐宋时代就已经成为民间的一个节日了。节日那天,人们以麻、谷、秫缚在一起,挂在大门及中堂的天地祖先两旁,或设果品牲礼及麻谷之类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李商隐有诗言中元上坟:绛节飘摇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节是四月五日,人们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寒衣节在十月初一,人们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

  至于中元节则是有道佛两家的共同节日,说起它的由来和*俗确实还有些说法。

  中元节的源由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我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我当年在江浙一带就看到人们视中元为大节,这一天家家团聚,如除夕一般热闹,还要吃一种专门用青树叶包裹的菜团。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其实,很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节的*俗

  中元节这天,道教在七月十五日要设坛醮祭。道教和佛教,在这天的活动,都有具体的规定和做法。民间的祭奠,则相对较自由,供品唯恐不够先人和孤魂野鬼享用,那些供品。由是形成了民间的节日。

  在民间,除了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饿鬼外,人们在这一个月里会加多一两件金饰来避邪,他们也会注意说话,尽量避免说出不吉利的字眼来。小孩子尤其惨,据说小孩子的眼睛特别灵,可以看到些不该看到的东西,为了不让小孩受到惊吓,很多父母在晚上会把小孩关在家里。

  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这天,晋北地区的妇女盛行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有余。

  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文学中的中元节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有的书中说,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俗,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俗。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节的由来 (菁华5篇)(扩展4)

——中元节的日记 (菁华5篇)

  今天是中元节,*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中元节在民间,亦称“鬼节”。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每逢农历七月,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或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寺庙也分别建醮,街头巷尾上演地方戏曲或歌台助兴,呈现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中元节的“普度”仪式,因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可分为几类,如街普(也称弘普)、市普、庙普(或称公普)等等。所谓街普,指的是以街坊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场为主的普度;庙普就是庙宇所主持的普度。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界各种冤死鬼纷纷到阳间讨吃,一直到三十日“关狱门”(闽南称“关巷口”)为止。在漳州、泉州一带,早在六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一盏长明灯,并以菜饭祀鬼。据光绪版《漳州府志·民风》(卷38)记载:“七月半作孟兰盆会,延僧设食,祀无祀之鬼。夜以竹竿燃灯天际,联缀数枝,如滴如坠,望之若星,谓之作中元”。乾隆版《泉州府志·风俗》(卷20)也载:“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到十五日这天,还设“孤棚”祭无主孤鬼,并延请僧众礼忏。法事完毕之后,满台的鱼肉、饭菜、馒头、果等供品,任人抢走,称为“抢孤”。三十日“关巷口”,又得设祭。旧时漳州“关巷口”日,公府街搭起高台,堆起馒头山、菜山、饭山,竖起两根高大的灯炬,入夜满街通明。这天,还延请高僧超度水陆孤魂,信男信女都前来香祈福。

  在福州,七月十五日这天许多人家备菜蔬及纸钱,并延请僧道行超度仪式,然后将所备供品的一小部分散形于空野,以施无主孤鬼,谓之“施食”。南*、古田、尤溪、光泽、大田等地,也有十五日施食的*俗。在泰宁,十五日之夜,人们在房屋前后、谷仓前、果树下以及桥头、河边、路口等处,燃香点烛,焚化纸钱,供无家可归的孤魂用,以保地方*安。上杭旧俗,在十五日这天,城中竖起幡竹,以招亡魂。各家具斋饭,放置于幡竹下。祭坛上一道士端坐诵经,坛两侧道士奏鼓乐,观者如堵,俗称“做月半”,又叫“上台”。祭毕,斋饭多为贫民与乞丐取走。连城、长汀等地则在十五日夜焚香、烧金银纸,以祭祀野鬼。

  七月十五日也有在水边设祭,祀死于水中者,称祭“流水孤”。在龙岩、诏安、同安、南安、漳*等地,夜里还放水灯。民国版《龙岩县志·礼俗志》(卷21)载:“……夜放水灯,灯以五色纸制,粘于木片上,中燃小烛一。初更时,由东兴桥沿溪而下,照溺鬼路,每放*千盏。放若干灯,溪底即映若干灯,五光十色,水面通红,为一时胜观。”诏安县中元节搞得很盛,祭祀“品物丰洁,倍于他邑”,“夜则放灯水中,千百荧烂。群观塞途,箫鼓阗喧,不减上元佳景。”(民国《诏安县志》卷1《岁时》)

  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福州地区称“做半段”,闽南一带称“普渡”,而且时间长达一个月。这些纯为陋*,正如晋江旧志所说:“此皆好事者造端。”

  福州“做半段”主要在*郊各乡。七月十五,一年至此已过一半,故称“半段”。“做半段”的时间,有的以十五日前后的半个月,有的更长。主要活动是定期轮流举行全村性的大宴会,分别宴请亲友,同时还要演几天戏,据说是演给神看的。“做半段”浪费甚巨,而且还伴随出现聚赌之风。闽南的“普渡”历时更长,糜费更甚。

  中元节祭祖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全省各地甚为普遍。闽南流行“月半不回无祖”的说法,“月半”即是七月十五日,外出的人不论远*,在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不过各地过鬼节的日期稍有区别。霞浦有“官三民四乞丐五”之说。祭祖有家祭与族祭之分。家祭是在家中厅堂上摆设祭品,焚烧冥钱,祭拜祖先灵位神牌。福州地区,中元祭祖都在中午进行。祭祀时,在祖先灵前焚纸衣与冥钱。纸衣为刻印有各种古代服装图式的小方白纸,或是把其他花花纹的白色纸印成黑色。把不同图形的10张纸衣折成一份,外用印有红色图案的黄纸包好,称“一袱”。黄纸正中写一“念”字,两旁写着“追念先祖,庇佑子孙”。

  传说纸衣是供祖先在阴间裁制穿用。在厦门,则有七月十五日给泉下的先人送寒衣的说法。在泰宁,有的还要高喊祖先名名字到厅堂享祀。在连城,祭祖之后,晚餐桌上的正*位置要留给祖先,同时要摆放碗、筷、汤匙等餐具,表示与先人一道过中元节。漳*民间传说,中元节祖先回家来看子孙,因此要把米缸装满,摆设的供品要十分丰盛,好让先人们感到放心与满意。 龙岩地区的上杭、长汀、连城等地还有“烧寄包”的*俗,即以金银色纸折成金锭、银锭状,然后和纸制的冥衣一道装入纸袋之中。纸袋用封条封好,封条上写明祖先名讳,再焚化,最后把这些灰烬用纸包好,投入江河或溪流之中。据传这样先人便能收到,以供在冥间使用。

  中元节族祭的规模一般较大,特别是大姓望族,祭祖更是隆重。其开支多是公共族产的收入。各家轮流主事,主事者不但要备好丰富的祭品,而且还要准备参加族祭者的午餐。

  过去,福州过中元节还有一种旧俗,即在此期间如果流行传染病,会被认为鬼怪作祟,于是便要“游塔骨”。“塔骨”是以竹编制**的形状(比人还大),披上某种神的衣服、戴上帽子,古里古怪,然后人套其中扛着走。入夜,“塔骨”前呼后拥,巡游街坊抓鬼怪,连续七天。最后制一纸船,把捉到的作祟鬼怪关入纸船中,跑步呐喊着把纸船放到江中,让其顺流飘去,称为“出海”。

  中元节的种种迷信活动与陋*,古时已有人下令废止。据明代弘治年间编纂的《兴化府志》(卷15)载,“太守王公弼,以其无益,尝出条约禁之”。

  1949年之后,中元节的各种陋*曾一度被废除。现在,城乡的大多数人家已经不再把中元视为节日。但是,*年来有些陋*在一些地方又有恢复之势。在闽南一带,中元节被称为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要“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据说是请的人越多越好。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在泉州有句俗语是“七月半祭祖”,这其实是人们对逝去先辈们的一种祭奠和表达哀思。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也有的在农历七月选一天,人们以鸡鸭鱼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门前路边烧纸钱放爆竹普渡孤魂。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设瞧,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至新*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惶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被视为封建迷信陋俗,这与普渡信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奢侈攀比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像石狮“龟湖大普”之日,家家户户大操大办,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为耻,以故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倾家荡产。泉州地方封建势力抬头控制了祀神鬼的活动,往往为私人恩怨蓄意挑起争端。有的好事者为向仇家威风,于普渡日抬出铺主公和境主公巡境出行,常常因巡境越界而导致流血械斗。清代泉州出名的“东西佛”械斗延续300多年,为祸之烈历史未有。新*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为收敛,但80年代以来,民间又在鬼月私下拜敬无祀鬼魂。现在每年普渡月,*会劝导民众不作普渡,反对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办,禁止喝酒闹事和酒后驾车。20xx年,晋江市曾下发文件,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明确要求群众不摆宴*,不做普渡、“佛生日”。不过似乎宣传效果不大,只是普渡没有以前热闹了。

  每逢农历七月,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或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寺庙也分别建醮,街头巷尾上演地方戏曲或歌台助兴,呈现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中元节的“普度”仪式,因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可分为几类,如街普(也称弘普)、市普、庙普(或称公普)等等。所谓街普,指的是以街坊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场为主的普度;庙普就是庙宇所主持的普度。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界各种冤死鬼纷纷到阳间讨吃,一直到三十日“关狱门”(闽南称“关巷口”)为止。在漳州、泉州一带,早在六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一盏长明灯,并以菜饭祀鬼。据光绪版《漳州府志·民风》(卷38)记载:“七月半作孟兰盆会,延僧设食,祀无祀之鬼。夜以竹竿燃灯天际,联缀数枝,如滴如坠,望之若星,谓之作中元”。乾隆版《泉州府志·风俗》(卷20)也载:“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到十五日这天,还设“孤棚”祭无主孤鬼,并延请僧众礼忏。法事完毕之后,满台的鱼肉、饭菜、馒头、果等供品,任人抢走,称为“抢孤”。三十日“关巷口”,又得设祭。旧时漳州“关巷口”日,公府街搭起高台,堆起馒头山、菜山、饭山,竖起两根高大的灯炬,入夜满街通明。这天,还延请高僧超度水陆孤魂,信男信女都前来香祈福。

  在福州,七月十五日这天许多人家备菜蔬及纸钱,并延请僧道行超度仪式,然后将所备供品的一小部分散形于空野,以施无主孤鬼,谓之“施食”。南*、古田、尤溪、光泽、大田等地,也有十五日施食的*俗。在泰宁,十五日之夜,人们在房屋前后、谷仓前、果树下以及桥头、河边、路口等处,燃香点烛,焚化纸钱,供无家可归的孤魂用,以保地方*安。上杭旧俗,在十五日这天,城中竖起幡竹,以招亡魂。各家具斋饭,放置于幡竹下。祭坛上一道士端坐诵经,坛两侧道士奏鼓乐,观者如堵,俗称“做月半”,又叫“上台”。祭毕,斋饭多为贫民与乞丐取走。连城、长汀等地则在十五日夜焚香、烧金银纸,以祭祀野鬼。

  七月十五日也有在水边设祭,祀死于水中者,称祭“流水孤”。在龙岩、诏安、同安、南安、漳*等地,夜里还放水灯。民国版《龙岩县志·礼俗志》(卷21)载:“……夜放水灯,灯以五色纸制,粘于木片上,中燃小烛一。初更时,由东兴桥沿溪而下,照溺鬼路,每放*千盏。放若干灯,溪底即映若干灯,五光十色,水面通红,为一时胜观。”诏安县中元节搞得很盛,祭祀“品物丰洁,倍于他邑”,“夜则放灯水中,千百荧烂。群观塞途,箫鼓阗喧,不减上元佳景。”(民国《诏安县志》卷1《岁时》)

  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福州地区称“做半段”,闽南一带称“普渡”,而且时间长达一个月。这些纯为陋*,正如晋江旧志所说:“此皆好事者造端。”

  福州“做半段”主要在*郊各乡。七月十五,一年至此已过一半,故称“半段”。“做半段”的时间,有的以十五日前后的半个月,有的更长。主要活动是定期轮流举行全村性的大宴会,分别宴请亲友,同时还要演几天戏,据说是演给神看的。“做半段”浪费甚巨,而且还伴随出现聚赌之风。闽南的“普渡”历时更长,糜费更甚。

  中元节祭祖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全省各地甚为普遍。闽南流行“月半不回无祖”的说法,“月半”即是七月十五日,外出的人不论远*,在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不过各地过鬼节的日期稍有区别。霞浦有“官三民四乞丐五”之说。祭祖有家祭与族祭之分。家祭是在家中厅堂上摆设祭品,焚烧冥钱,祭拜祖先灵位神牌。福州地区,中元祭祖都在中午进行。祭祀时,在祖先灵前焚纸衣与冥钱。纸衣为刻印有各种古代服装图式的小方白纸,或是把其他花花纹的白色纸印成黑色。把不同图形的10张纸衣折成一份,外用印有红色图案的黄纸包好,称“一袱”。黄纸正中写一“念”字,两旁写着“追念先祖,庇佑子孙”。

  传说纸衣是供祖先在阴间裁制穿用。在厦门,则有七月十五日给泉下的先人送寒衣的说法。在泰宁,有的还要高喊祖先名名字到厅堂享祀。在连城,祭祖之后,晚餐桌上的正*位置要留给祖先,同时要摆放碗、筷、汤匙等餐具,表示与先人一道过中元节。漳*民间传说,中元节祖先回家来看子孙,因此要把米缸装满,摆设的供品要十分丰盛,好让先人们感到放心与满意。龙岩地区的上杭、长汀、连城等地还有“烧寄包”的*俗,即以金银色纸折成金锭、银锭状,然后和纸制的冥衣一道装入纸袋之中。纸袋用封条封好,封条上写明祖先名讳,再焚化,最后把这些灰烬用纸包好,投入江河或溪流之中。据传这样先人便能收到,以供在冥间使用。

  中元节族祭的规模一般较大,特别是大姓望族,祭祖更是隆重。其开支多是公共族产的收入。各家轮流主事,主事者不但要备好丰富的祭品,而且还要准备参加族祭者的午餐。

  过去,福州过中元节还有一种旧俗,即在此期间如果流行传染病,会被认为鬼怪作祟,于是便要“游塔骨”。“塔骨”是以竹编制**的形状(比人还大),披上某种神的衣服、戴上帽子,古里古怪,然后人套其中扛着走。入夜,“塔骨”前呼后拥,巡游街坊抓鬼怪,连续七天。最后制一纸船,把捉到的作祟鬼怪关入纸船中,跑步呐喊着把纸船放到江中,让其顺流飘去,称为“出海”。

  中元节的种种迷信活动与陋*,古时已有人下令废止。据明代弘治年间编纂的《兴化府志》(卷15)载,“太守王公弼,以其无益,尝出条约禁之”。

  1949年之后,中元节的各种陋*曾一度被废除。现在,城乡的大多数人家已经不再把中元视为节日。但是,*年来有些陋*在一些地方又有恢复之势。在闽南一带,中元节被称为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要“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据说是请的人越多越好。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在泉州有句俗语是“七月半祭祖”,这其实是人们对逝去先辈们的一种祭奠和表达哀思。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也有的在农历七月选一天,人们以鸡鸭鱼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门前路边烧纸钱放爆竹普渡孤魂。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设瞧,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至新*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惶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被视为封建迷信陋俗,这与普渡信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奢侈攀比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像石狮“龟湖大普”之日,家家户户大操大办,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为耻,以故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倾家荡产。泉州地方封建势力抬头控制了祀神鬼的活动,往往为私人恩怨蓄意挑起争端。有的好事者为向仇家威风,于普渡日抬出铺主公和境主公巡境出行,常常因巡境越界而导致流血械斗。清代泉州出名的“东西佛”械斗延续300多年,为祸之烈历史未有。新*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为收敛,但80年代以来,民间又在鬼月私下拜敬无祀鬼魂。现在每年普渡月,*会劝导民众不作普渡,反对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办,禁止喝酒闹事和酒后驾车。20xx年,晋江市曾下发文件,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明确要求群众不摆宴*,不做普渡、“佛生日”。不过似乎宣传效果不大,只是普渡没有以前热闹了。

  每逢农历七月,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或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寺庙也分别建醮,街头巷尾上演地方戏曲或歌台助兴,呈现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中元节的“普度”仪式,因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可分为几类,如街普(也称弘普)、市普、庙普(或称公普)等等。所谓街普,指的是以街坊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场为主的普度;庙普就是庙宇所主持的普度。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界各种冤死鬼纷纷到阳间讨吃,一直到三十日“关狱门”(闽南称“关巷口”)为止。在漳州、泉州一带,早在六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一盏长明灯,并以菜饭祀鬼。据光绪版《漳州府志·民风》(卷38)记载:“七月半作孟兰盆会,延僧设食,祀无祀之鬼。夜以竹竿燃灯天际,联缀数枝,如滴如坠,望之若星,谓之作中元”。乾隆版《泉州府志·风俗》(卷20)也载:“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到十五日这天,还设“孤棚”祭无主孤鬼,并延请僧众礼忏。法事完毕之后,满台的鱼肉、饭菜、馒头、果等供品,任人抢走,称为“抢孤”。三十日“关巷口”,又得设祭。旧时漳州“关巷口”日,公府街搭起高台,堆起馒头山、菜山、饭山,竖起两根高大的灯炬,入夜满街通明。这天,还延请高僧超度水陆孤魂,信男信女都前来香祈福。

  在福州,七月十五日这天许多人家备菜蔬及纸钱,并延请僧道行超度仪式,然后将所备供品的一小部分散形于空野,以施无主孤鬼,谓之“施食”。南*、古田、尤溪、光泽、大田等地,也有十五日施食的*俗。在泰宁,十五日之夜,人们在房屋前后、谷仓前、果树下以及桥头、河边、路口等处,燃香点烛,焚化纸钱,供无家可归的孤魂用,以保地方*安。上杭旧俗,在十五日这天,城中竖起幡竹,以招亡魂。各家具斋饭,放置于幡竹下。祭坛上一道士端坐诵经,坛两侧道士奏鼓乐,观者如堵,俗称“做月半”,又叫“上台”。祭毕,斋饭多为贫民与乞丐取走。连城、长汀等地则在十五日夜焚香、烧金银纸,以祭祀野鬼。

  七月十五日也有在水边设祭,祀死于水中者,称祭“流水孤”。在龙岩、诏安、同安、南安、漳*等地,夜里还放水灯。民国版《龙岩县志·礼俗志》(卷21)载:“……夜放水灯,灯以五色纸制,粘于木片上,中燃小烛一。初更时,由东兴桥沿溪而下,照溺鬼路,每放*千盏。放若干灯,溪底即映若干灯,五光十色,水面通红,为一时胜观。”诏安县中元节搞得很盛,祭祀“品物丰洁,倍于他邑”,“夜则放灯水中,千百荧烂。群观塞途,箫鼓阗喧,不减上元佳景。”(民国《诏安县志》卷1《岁时》)

  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福州地区称“做半段”,闽南一带称“普渡”,而且时间长达一个月。这些纯为陋*,正如晋江旧志所说:“此皆好事者造端。”

  福州“做半段”主要在*郊各乡。七月十五,一年至此已过一半,故称“半段”。“做半段”的时间,有的以十五日前后的半个月,有的更长。主要活动是定期轮流举行全村性的大宴会,分别宴请亲友,同时还要演几天戏,据说是演给神看的。“做半段”浪费甚巨,而且还伴随出现聚赌之风。闽南的“普渡”历时更长,糜费更甚。

  中元节祭祖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全省各地甚为普遍。闽南流行“月半不回无祖”的说法,“月半”即是七月十五日,外出的人不论远*,在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不过各地过鬼节的日期稍有区别。霞浦有“官三民四乞丐五”之说。祭祖有家祭与族祭之分。家祭是在家中厅堂上摆设祭品,焚烧冥钱,祭拜祖先灵位神牌。福州地区,中元祭祖都在中午进行。祭祀时,在祖先灵前焚纸衣与冥钱。纸衣为刻印有各种古代服装图式的小方白纸,或是把其他花花纹的白色纸印成黑色。把不同图形的10张纸衣折成一份,外用印有红色图案的黄纸包好,称“一袱”。黄纸正中写一“念”字,两旁写着“追念先祖,庇佑子孙”。

  传说纸衣是供祖先在阴间裁制穿用。在厦门,则有七月十五日给泉下的先人送寒衣的说法。在泰宁,有的还要高喊祖先名名字到厅堂享祀。在连城,祭祖之后,晚餐桌上的正*位置要留给祖先,同时要摆放碗、筷、汤匙等餐具,表示与先人一道过中元节。漳*民间传说,中元节祖先回家来看子孙,因此要把米缸装满,摆设的供品要十分丰盛,好让先人们感到放心与满意。龙岩地区的上杭、长汀、连城等地还有“烧寄包”的*俗,即以金银色纸折成金锭、银锭状,然后和纸制的冥衣一道装入纸袋之中。纸袋用封条封好,封条上写明祖先名讳,再焚化,最后把这些灰烬用纸包好,投入江河或溪流之中。据传这样先人便能收到,以供在冥间使用。

  中元节族祭的'规模一般较大,特别是大姓望族,祭祖更是隆重。其开支多是公共族产的收入。各家轮流主事,主事者不但要备好丰富的祭品,而且还要准备参加族祭者的午餐。

  过去,福州过中元节还有一种旧俗,即在此期间如果流行传染病,会被认为鬼怪作祟,于是便要“游塔骨”。“塔骨”是以竹编制**的形状(比人还大),披上某种神的衣服、戴上帽子,古里古怪,然后人套其中扛着走。入夜,“塔骨”前呼后拥,巡游街坊抓鬼怪,连续七天。最后制一纸船,把捉到的作祟鬼怪关入纸船中,跑步呐喊着把纸船放到江中,让其顺流飘去,称为“出海”。

  中元节的种种迷信活动与陋*,古时已有人下令废止。据明代弘治年间编纂的《兴化府志》(卷15)载,“太守王公弼,以其无益,尝出条约禁之”。

  1949年之后,中元节的各种陋*曾一度被废除。现在,城乡的大多数人家已经不再把中元视为节日。但是,*年来有些陋*在一些地方又有恢复之势。在闽南一带,中元节被称为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要“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据说是请的人越多越好。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在泉州有句俗语是“七月半祭祖”,这其实是人们对逝去先辈们的一种祭奠和表达哀思。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也有的在农历七月选一天,人们以鸡鸭鱼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门前路边烧纸钱放爆竹普渡孤魂。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设瞧,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至新*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惶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被视为封建迷信陋俗,这与普渡信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奢侈攀比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像石狮“龟湖大普”之日,家家户户大操大办,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为耻,以故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倾家荡产。泉州地方封建势力抬头控制了祀神鬼的活动,往往为私人恩怨蓄意挑起争端。有的好事者为向仇家威风,于普渡日抬出铺主公和境主公巡境出行,常常因巡境越界而导致流血械斗。清代泉州出名的“东西佛”械斗延续300多年,为祸之烈历史未有。新*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为收敛,但80年代以来,民间又在鬼月私下拜敬无祀鬼魂。现在每年普渡月,*会劝导民众不作普渡,反对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办,禁止喝酒闹事和酒后驾车。2018年,晋江市曾下发文件,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明确要求群众不摆宴*,不做普渡、“佛生日”。不过似乎宣传效果不大,只是普渡没有以前热闹了。

  七月十五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是中元节,*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中元节在民间,亦称“鬼节”。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