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

日期:2022-11-11 00:00:00

小学奥数练*题1

  奥数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小学生应用测试题

  判断:

  1)学生50人参加体育测试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后来有一人病愈后补测也合格,合格率上升为102%。()

  2)把 50克 盐放进 200克 水中,盐水的浓度为25%()

  3)把五千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为2.25%,到期可取出5112.5元()

  3.根据信息,把补充的条件和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采花茶场去年的茶叶总产量是20吨,_____________,今年的茶叶总产量是多少吨?

  ①今年的总产量比去年多25%;20÷(1-20%)

  ②去年的总产量比今年少20%;20÷(1+20%)

  ③今年的总产量比去年少25%;20×(1-25%)

  ④去年的总产量比今年多20×(1+25%)

小学奥数练*题2

  91.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还大3岁,乙的年龄比丙的年龄的2倍小2岁,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09岁,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年龄.

  92.快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站向乙站开出,1.5小时后,慢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乙站行甲站开出,.两车相遇时,相遇点离两站的中点7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93.甲、乙两车先后离开学校以相同的速度开往博物馆,已知8:32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3倍,8:39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2倍,求甲车离开学校的时间.

  94.有一个工作小组,当每个工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时,7小时可生产一批零件,如果交换工人甲、乙的岗位,其他人不变,那么可提前1小时,完成这批零件,如果交换工人丙、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也可提前1小时,问如果同时交换甲与乙、丙与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那么完成这批零件需多长的'时间.

  95.用10块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积木,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多少?

  96.公圆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10张以上的团体票的可优惠10%.(1)甲单位45人逛公园,按以上规定买票,最少应付多少钱?(2)乙单位208人逛公园,按以上的规定买票,最少应付多少钱?

  97.甲、乙、丙三人,参加一次考试,共得260分,已知甲得分的1/3,乙得分的1/4与丙得分的一半减去22分都相等,那么丙得分多少?

  98.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作4天后,再由乙单独做5天完成,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这项工程的1/30.甲、乙单独做这项工程各需要几天?

  99.有长短两支蜡烛,(相同时间中燃烧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之和为56厘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恰好是长蜡烛的2/3.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

  100.一批苹果*均分装在20个筐中,如果每筐多装1/9,可省下几只筐?

小学奥数练*题3

  91.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还大3岁,乙的年龄比丙的年龄的2倍小2岁,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09岁,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年龄.

  92.快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站向乙站开出,1.5小时后,慢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乙站行甲站开出,.两车相遇时,相遇点离两站的中点7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93.甲、乙两车先后离开学校以相同的速度开往博物馆,已知8:32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3倍,8:39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2倍,求甲车离开学校的时间.

  94.有一个工作小组,当每个工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时,7小时可生产一批零件,如果交换工人甲、乙的岗位,其他人不变,那么可提前1小时,完成这批零件,如果交换工人丙、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也可提前1小时,问如果同时交换甲与乙、丙与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那么完成这批零件需多长的时间.

  95.用10块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积木,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多少?

  96.公圆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10张以上的团体票的可优惠10%.(1)甲单位45人逛公园,按以上规定买票,最少应付多少钱?(2)乙单位208人逛公园,按以上的规定买票,最少应付多少钱?

  97.甲、乙、丙三人,参加一次考试,共得260分,已知甲得分的1/3,乙得分的1/4与丙得分的一半减去22分都相等,那么丙得分多少?

  98.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作4天后,再由乙单独做5天完成,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这项工程的1/30.甲、乙单独做这项工程各需要几天?

  99.有长短两支蜡烛,(相同时间中燃烧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之和为56厘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恰好是长蜡烛的2/3.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

  100.一批苹果*均分装在20个筐中,如果每筐多装1/9,可省下几只筐?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1)

——初中奥数练*题3篇

初中奥数练*题1

  1.下列各式中,不是整式的是 ( )

  A.3a B.2x=1 C.0 D.x+y

  2.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是单项式 B、 没有系数

  C、 是一次一项式 D、3不是单项式

  3.用整式表示“比a的*方的一半小1的数”是 ( )

  A. ( a) B. a -1 C. (a-1) D. ( a-1)

  4.在整式5abc,-7x +1,- ,21 , 中,单项式共有 (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5.已知15m n和- m n是同类项,则∣2-4x∣+∣4x-1∣的值为 ( )

  A.1 B.3 C.8x-3 D.13

  6.已知-x+3y=5,则5(x-3y) -8(x-3y)-5的值为 ( )

  A.80 B.-170 C.160 D.60

  7.下列整式的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

  A.3+x=3x B.y+y+y=y C.6ab-ab=6 D.- st+0.25st=0

  8. 如果 是三次多项式, 是三次多项式,那么 一定是 ( )

  A、六次多项式 B、次数不高于三的整式

  C、三次多项式 D、次数不低于三的整式

初中奥数练*题2

  1.甲、乙两人在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中间8公里处相遇,甲的速度是每小时8公里,求乙的速度?

  2.甲、乙两人在圆形池周围练竞走,水池周长7200公尺,甲乙以每分钟180公尺、120公尺的速度同时出发,几分钟后利润相遇?

  3.利润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周长900公里的环形路,若反向而行2分钟就相遇,若同向而行经过18分快者追上慢者,求慢者的速度?

  4.甲、乙两架飞机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乙速度为每小时300公里和340公里,飞行4小时后,甲机要提速,2小时后追上乙,问甲的速度?

  5.兄妹利润同时从家出发上学,兄妹的速度为每分钟90公尺和60公尺,兄到达校门时发现忘带语文书,立即按原速原路返回,在离学校180公尺处与妹妹相遇,他们家距学校多远?

  6.甲、乙两人练*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公尺,则甲跑5秒钟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钟就追上乙,求甲的速度?

  7.甲、乙两人在400公尺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以每分钟300公尺的速度从起点跑出1分钟时,乙从起点同向跑出,从这时起甲用5分钟赶上乙,乙每分钟跑多少公尺?

  8.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背向出发沿400公尺环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钟走80公尺,乙每分钟走50公尺,这二人最少用多少分钟再在A点相遇?

  9.狗追狐狸,狗跳一次前进18公尺,狐狸跳一次前进11公尺,狗每跳两次时狐狸恰好跳3次,如果开始时狗离狐狸有30公尺,那么狗跳多少公尺才能追上狐狸?

  10.甲、乙二人在周长是120公尺的圆池塘边散步,甲每分钟走8公尺,乙每分钟走7公尺,现在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出发后到第二次相遇用多少时间?

初中奥数练*题3

  例1:甲,乙两队开挖一条水渠.甲队单独挖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挖要12天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挖了几天后,乙队调走,余下的甲队在3天内完成.乙队挖了多少天

  解:可以理解为甲队先做3天后两队合挖的.=3(天)

  例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20天可以完工,乙单独做30天可以完工.现两队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合作中甲休息了2 .5天,乙休息了若干天,这样共14天完工.乙休息了几天

  解:分析:共14天完工,说明甲做(14-2.5)天,其余是乙做的,用14天减去乙做的天数就是乙休息的天数.14-=1(天)

  例3:一池水,甲,乙两管同时开,5小时灌满,乙,丙两管同时开,4小时灌满.现在先开乙管6小时,还需甲,丙两管同时开2小时才能灌满.乙单独开几小时可以灌满

  解:分析:把乙先开做6小时看作与甲做2小时,与丙做2小时,还有2小时,现在可理解为甲乙同开2小时,乙丙同开2小时,剩下的是乙2小时放的.1÷=20(小时)

  例4:某工程,甲,乙合作1天可以完成全工程的.如果这项工程由甲队单独做2天,再由乙队单独做3天,能完成全工程的.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几天

  解:分析:可以理解为两队合作2天,余下的是乙1天做的,乙的工效, 甲:=12(天)

  例5:一项工程,甲先单独做2天,然后与乙合做7天,这样才能完成全工程的一半.已知甲,乙工效的比是2:3.如果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解:分析:乙的工效是甲工效的3÷2=1.5倍,设甲的工效为x,乙的工效为1.5x,

  (2+7)x+1.5x×7=,解之得:x=,乙工效1÷1.5x =26(天)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2)

——奥数练*题答案 (菁华3篇)

奥数练*题答案1

  计数问题

  难度:

  世界杯决赛圈共有32只球队参加,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每4支球队为一组,组内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前两名晋级第二阶段,并最终决出一、二、三名。请问,世界杯决赛圈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冠军球队要参加多少场比赛?

  难度:

  在所有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是19的数共有多少个?

  答案翻页查看

  计数问题

  难度:

  世界杯决赛圈共有32只球队参加,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每4支球队为一组,组内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前两名晋级第二阶段,并最终决出一、二、三名。请问,世界杯决赛圈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冠军球队要参加多少场比赛?

  【答案】

  比赛型问题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和淘汰赛三种。

  第一阶段为单循环赛,每小组4队,共8组;每两个球队之间均比赛一场,

  =4×3/2=6场,即每一小组6场比赛,每支球队均有3场。此阶段共举行了8×6=48场比赛,冠军参加3场。

  第二阶段为淘汰赛,共16支球队,两两一组比赛,第一轮淘汰8支球队,剩8支;第二轮淘汰4支球队,剩4支;第三轮淘汰2支球队,剩两支,第四轮淘汰1支球队,剩1支,为冠军。此阶段共举行8+4+2+1=15场比赛(淘汰赛,最终淘汰15支球队,每场淘汰一支),冠军参加4场。

  此外,淘汰赛第三阶段的两支淘汰球队之间还要进行一场,决出第三名。

  所以,世界杯决赛圈,共进行48+15+1=64场比赛,冠军球队参加7场。

  难度:

  在所有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是19的数共有多少个?

  【答案】

  枚举法。

  百位为9时,十位+个位=10,1+9,2+8,…,9+1共9种;

  百位为8时,十位+个位=11,2+9,3+8,…,9+2共8种;

  百位为7时,…… 共7种;

  ……

  百位为1时,十位+个位=18,9+9,共1种;

  由此得到,共9+8+7+…+1=45种。

奥数练*题答案2

  1.从6幅国画,4幅油画,2幅水彩画中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布置教室,问有几种选法?

  【解答】6×4=24种

  6×2=12种

  4×2=8种

  24+12+8=44种

  【小结】首先考虑从国画、油画、水彩画这三种画中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有三种情况,即可分三类,自然考虑到加法原理。当从国画、油画各选一幅有多少种选法时,利用的乘法原理。由此可知这是一道利用两个原理的综合题。关键是正确把握原理。

  符合要求的选法可分三类:

  设第一类为:国画、油画各一幅,可以想像成,第一步先在6张国画中选1张,第二步再在4张油画中选1张。由乘法原理有 6×4=24种选法。

  第二类为:国画、水彩画各一幅,由乘法原理有 6×2=12种选法。

  第三类为:油画、水彩画各一幅,由乘法原理有4×2=8种选法。

  这三类是各自独立发生互不相干进行的。

  因此,依加法原理,选取两幅不同类型的画布置教室的选法有 24+12+8=44种。

  2.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4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解答】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可分为三大类,即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

  一位数中,不含4的有8个,它们是1、2、3、5、6、7、8、9;

  两位数中,不含4的可以这样考虑:十位上,不含4的有l、2、3、5、6、7、8、9这八种情况.个位上,不含4的有0、1、2、3、5、6、7、8、9这九种情况,要确定一个两位数,可以先取十位数,再取个位数,应用乘法原理,这时共有8×9=72 个数不含4.

  三位数只有100.

  所以一共有8+8×9+1=81 个不含4的自然数.

奥数练*题答案3

  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

  2.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

  3.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4.妈妈买苹果和梨各3千克,付出20元找回7.4元。每千克苹果2.4元,每千克梨多少元?

  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6.盒子里有同样数目的黑球和白球。每次取出8个黑球和5个白球,取出几次以后,黑球没有了,白球还剩12个。一共取了几次?盒子里共有多少个球?

  7.上午6时从汽车站同时发出1路和2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次,2路车每隔18分钟发一次,求下次同时发车时间。

  8.父亲今年45岁,儿子今年15岁,多少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

  9.王老师有一盒铅笔,如*均分给2名同学余1支,*均分给3名同学余2支,*均分给4名同学余3支,*均分给5名同学余4支。问这盒铅笔最少有多少支?

  10.一块*行四边形地,如果只把底增加8米,或只把高增加5米,它的.面积都增加40*方米。求这块*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

  答案:

  1、想:在每分走50米的到校时间内按两种速度走,相差的路程是(60×2)米,又知每秒相差(60-50)米,这就可求出小明按每分50米的到校时间。

  解:60×2÷(60-50)=12(分)

  50×12=600(米)

  答: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是600米。

  2、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二人第一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钟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一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

  解:600÷(400-300)

  =600÷100

  =6(分)

  答:经过6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3、想:由“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方厘米”,可求出原来的长是:(12÷2)厘米,同理原来的宽就是(8÷2)厘米,求出长和宽,就能求出原来的面积。

  解:(12÷2)×(8÷2)=24(*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24*方厘米。

  4、想:用去的钱数除以3就是1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的总钱数。从这个总钱数里去掉1千克苹果的钱数,就是每千克梨的钱数。

  解:(20-7.4)÷3-2.4

  =12.6÷3-2.4

  =4.2-2.4

  =1.8(元)

  答:每千克梨1.8元。

  5、想:由题意知,甲乙速度和是(135÷3)千米,这个速度和是乙的速度的(2+1)倍。

  解:135÷3÷(2+1)=15(千米)

  15×2=30(千米)

  答:甲乙每小时分别行30千米、15千米。

  6、想:两种球的数目相等,黑球取完时,白球还剩12个,说明黑球多取了12个,而每次多取(8-5)个,可求出一共取了几次。

  解:12÷(8-5)=4(次)

  8×4+5×4+12=64(个)

  或8×4×2=64(个)

  答:一共取了4次,盒子里共有64个球。

  7、想:1路和2路下次同时发车时,所经过的时间必须既是12分的倍数,又是18分的倍数。也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解: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

  6时+36分=6时36分

  答:下次同时发车时间是上午6时36分。

  8、想:父、子年龄的差是(45-15)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时,这个差正好是儿子年龄的(11-1)倍,由此可求出儿子多少岁时,父亲是儿子年龄的11倍。又知今年儿子15岁,两个岁数的差就是所求的问题。

  解:(45-15)÷(11-1)=3(岁)

  15-3=12(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

  9、想:根据题意,可以将题中的条件转化为:*均分给2名同学、3名同学、4名同学、5名同学都少一支,因此,求出2、3、4、5的最小公倍数再减去1就是要求的问题。

  解:2、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

  60-1=59(支)

  答:这盒铅笔最少有59支。

  10、想:根据只把底增加8米,面积就增加40*方米,可求出原来*行四边形的高。根据只把高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40*方米,可求出原来*行四边形的底。再用原来的底乘以原来的高就是要求的面积。

  解:(40÷5)×(40÷8)=40(*方米)

  答:*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是40*方米。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3)

——奥数练*题 (菁华3篇)

奥数练*题1

  1. 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道题求的是通过时间。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要想求通过时间,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桥长加上车长。火车的速度是已知条件。

  总路程: (米)

  通过时间: (分钟)

  答: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17.1分钟。

  2. 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求车速的过桥问题。我们知道,要想求车速,我们就要知道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可以用已知条件桥长和车长求出路程,通过时间也是已知条件,所以车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总路程: (米)

  火车速度: (米)

  答:这列火车每秒行30米。

  3. 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火车过山洞和火车过桥的思路是一样的。火车头进山洞就相当于火车头上桥;全车出洞就相当于车尾下桥。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知道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利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

  山洞长: (米)

  答:这个山洞长60米。

  和倍问题

  1. 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问秦奋和妈妈各是多少岁?

  我们把秦奋的年龄作为1倍,“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4倍”,这样秦奋和妈妈年龄的和就相当于秦奋年龄的5倍是40岁,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为5份是40岁,那么求1倍是多少,接着再求4倍是多少?

  (1)秦奋和妈妈年龄倍数和是:4+1=5(倍)

  (2)秦奋的年龄:40÷5=8岁

  (3)妈妈的年龄:8×4=32岁

  综合:40÷(4+1)=8岁 8×4=32岁

  为了保证此题的正确,验证

  (1)8+32=40岁 (2)32÷8=4(倍)

  计算结果符合条件,所以解题正确。

  2. 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两架飞机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两架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航程,也就是两架飞机的速度和。看图可知,这个速度和相当于乙飞机速度的3倍,这样就可以求出乙飞机的速度,再根据乙飞机的速度求出甲飞机的速度。

  甲乙飞机的速度分别每小时行800千米、400千米。

  3. 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中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人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1)兄弟俩共有课外书的数量是20+25=45。

  (2)哥哥给弟弟若干本课外书后,兄弟俩共有的倍数是2+1=3。

  (3)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本数是45÷3=15。

  (4)哥哥给弟弟课外书的本数是25-15=10。

奥数练*题2

  甲、乙两船分别从港顺水而下至480千米外的B港,静水中甲船每小时行56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0千米,水速为每小时8千米,乙船出发后1.5小时,甲船才出发,到B港后返回与乙迎面相遇,此处距A港多少千米?

  答案与解析:

  甲船顺水行驶全程需要:480(56+8)=7.5(小时),乙船顺水行驶全程需要:480(40+8)=10(小时).甲船到达B港时,乙船行驶1.5+7.5=9(小时),还有1小时的路程(48千米),即乙船与甲船的相遇路程.甲船逆水与乙船顺水速度相等,故相遇时在相遇路程的中点处,即距离B港24千米处,此处距离A港480-24=456(千米).

奥数练*题3

  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个,要多出48个苹果;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8个苹果.那么妈妈买回的苹果有多少个?计划吃多少天?

  答案与解析: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每天吃4个,多出48个苹果;每天吃6个,少8个苹果.观察每天吃的个数与苹果剩余个数的变化就能看出,由每天吃4个变为每天吃6个,也就是每天多吃2个时,苹果从多出48个到少8个,也就是所需的苹果总数要相差48+8=56(个).从这个对应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只要求56里面含有多少个2,就是所求的计划吃的天数;有了计划吃的天数,就不难求出共有多少个苹果了。

  解:(48+8)÷(6-4)

  =56÷2

  =28(天)

  6×28-8=160(个)或4×28+48=160(个)

  答:妈妈买回苹果160个,计划吃28天。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4)

——初中奥数练*题3篇

  1.下列各式中,不是整式的是 ( )

  A.3a B.2x=1 C.0 D.x+y

  2.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是单项式 B、 没有系数

  C、 是一次一项式 D、3不是单项式

  3.用整式表示“比a的*方的一半小1的数”是 ( )

  A. ( a) B. a -1 C. (a-1) D. ( a-1)

  4.在整式5abc,-7x +1,- ,21 , 中,单项式共有 (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5.已知15m n和- m n是同类项,则∣2-4x∣+∣4x-1∣的值为 ( )

  A.1 B.3 C.8x-3 D.13

  6.已知-x+3y=5,则5(x-3y) -8(x-3y)-5的值为 ( )

  A.80 B.-170 C.160 D.60

  7.下列整式的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

  A.3+x=3x B.y+y+y=y C.6ab-ab=6 D.- st+0.25st=0

  8. 如果 是三次多项式, 是三次多项式,那么 一定是 ( )

  A、六次多项式 B、次数不高于三的整式

  C、三次多项式 D、次数不低于三的整式

  1.甲、乙两人在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中间8公里处相遇,甲的速度是每小时8公里,求乙的速度?

  2.甲、乙两人在圆形池周围练竞走,水池周长7200公尺,甲乙以每分钟180公尺、120公尺的速度同时出发,几分钟后利润相遇?

  3.利润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周长900公里的环形路,若反向而行2分钟就相遇,若同向而行经过18分快者追上慢者,求慢者的速度?

  4.甲、乙两架飞机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乙速度为每小时300公里和340公里,飞行4小时后,甲机要提速,2小时后追上乙,问甲的速度?

  5.兄妹利润同时从家出发上学,兄妹的速度为每分钟90公尺和60公尺,兄到达校门时发现忘带语文书,立即按原速原路返回,在离学校180公尺处与妹妹相遇,他们家距学校多远?

  6.甲、乙两人练*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公尺,则甲跑5秒钟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钟就追上乙,求甲的速度?

  7.甲、乙两人在400公尺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以每分钟300公尺的速度从起点跑出1分钟时,乙从起点同向跑出,从这时起甲用5分钟赶上乙,乙每分钟跑多少公尺?

  8.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背向出发沿400公尺环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钟走80公尺,乙每分钟走50公尺,这二人最少用多少分钟再在A点相遇?

  9.狗追狐狸,狗跳一次前进18公尺,狐狸跳一次前进11公尺,狗每跳两次时狐狸恰好跳3次,如果开始时狗离狐狸有30公尺,那么狗跳多少公尺才能追上狐狸?

  10.甲、乙二人在周长是120公尺的圆池塘边散步,甲每分钟走8公尺,乙每分钟走7公尺,现在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出发后到第二次相遇用多少时间?

  例1:甲,乙两队开挖一条水渠.甲队单独挖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挖要12天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挖了几天后,乙队调走,余下的甲队在3天内完成.乙队挖了多少天

  解:可以理解为甲队先做3天后两队合挖的.=3(天)

  例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20天可以完工,乙单独做30天可以完工.现两队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合作中甲休息了2 .5天,乙休息了若干天,这样共14天完工.乙休息了几天

  解:分析:共14天完工,说明甲做(14-2.5)天,其余是乙做的,用14天减去乙做的天数就是乙休息的天数.14-=1(天)

  例3:一池水,甲,乙两管同时开,5小时灌满,乙,丙两管同时开,4小时灌满.现在先开乙管6小时,还需甲,丙两管同时开2小时才能灌满.乙单独开几小时可以灌满

  解:分析:把乙先开做6小时看作与甲做2小时,与丙做2小时,还有2小时,现在可理解为甲乙同开2小时,乙丙同开2小时,剩下的是乙2小时放的.1÷=20(小时)

  例4:某工程,甲,乙合作1天可以完成全工程的.如果这项工程由甲队单独做2天,再由乙队单独做3天,能完成全工程的.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几天

  解:分析:可以理解为两队合作2天,余下的是乙1天做的,乙的工效, 甲:=12(天)

  例5:一项工程,甲先单独做2天,然后与乙合做7天,这样才能完成全工程的一半.已知甲,乙工效的比是2:3.如果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解:分析:乙的工效是甲工效的3÷2=1.5倍,设甲的工效为x,乙的工效为1.5x,

  (2+7)x+1.5x×7=,解之得:x=,乙工效1÷1.5x =26(天)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5)

——小学语文阅读练*题 (菁华5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èn píng xìng gé tān wàn gǎo zhǐ kāi pì méi huā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 ( ) ( ) ( ) ( ) ( ) ( )

  二、关联词填空。

  1.(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

  3.( )它又那么勇猛,( )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4.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 )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选其中的一组关联词造句。

  三、作者说这只猫性格实在古怪,它的古怪体现在什么地方?说说你的理解。

  四、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找两处写出来。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

  11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12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13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14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20xx年第2期,有删改)

  1. 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2. 母亲从夜市回来,一“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3. 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4分)

  (1) 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2分)

  (2) 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4. 第13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5. 文章第⑩段 处省略了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表现。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有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描写)(4分)

  1、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这一段话共有( )句;

  (2)填空 :

  a、一年有( )、( )、( )、( )四个季节。

  b、春天的树上,芽瓣是( );夏天的树上,叶片是( );秋天的树叶颜色有( )和( );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

  c、大自然的邮票指 ( )。

  2、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一)这是一首儿歌,一共有( )句话。

  (二)填空:

  (1)人有两件宝是指( )和( )。做工靠( ),思考靠( )。

  (2)做事情要用( )又用( )。这样才能( )。

  (三)词语搭配:

  (1)认真地 劳动 (2)一双 手指

  辛勤地 双手 一根 手表

  勤劳的 头脑 一只 小手

  聪明的 思考 一块 手套

  3、夏天

  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1、这段话共有( )句。

  2、用横线划出第2、3两句句子。

  3、石榴花在( )开放。它的花蕊是( )的, 花朵是( )的。

  4、我喜欢石榴花是因为( )。

  5、石榴花很多,从( )、( )等词可以看出。

  4、斧子

  老爷爷微笑着说:“孩子,你很诚实。我要把这两把斧子也送给你吧!”孩子说:“老爷爷,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说完,拿着自己的斧子走了。

  (1)老爷爷说了( )句话,孩子说了( )话。

  (2)老爷爷送给孩子两把斧子,他有没有要?为什么?

  (3)学了本文后,我们也要做个( )的孩子。

  5、时钟花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忙想办法。小山羊送给它三盆花。

  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请轻地唱歌。

  1、这篇短文有( )段话。

  2、小山羊送给小白兔什么花? 、 、

  3、( )花早晨开,( )花中午开,( )花晚上开。

  6、金鱼

  鱼池中的金鱼各种各样,有圆头的,有大眼的,也有尾巴像花朵的。颜色也不少,有金色、黑色、白色,也有白色和金色相间的,很好看。

  它们非常活泼,常在水里游,有时互相追逐,有时一起游戏,加上色彩美丽,真令人喜爱。

  1、短文有( )段话。

  2、文中的金鱼有( )种颜色。

  3、金鱼的形状有( )的,有( )的,也有( )的 .

  4、你最喜欢的金鱼是( ) .

  7、浪花

  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瘙痒了我的小脚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他才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一会儿,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这次它给我捧来了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

  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1、短文有( )段,请标出来。

  2.填空。 ( )的步子 ( )的贝壳 ( )的小虾

  3、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 )。

  8、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1、这篇短文有( )话。

  2、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1) (2) (3)

  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

  (1)西红柿的( )好吃。

  (2)萝卜的( )好吃。

  (3)白菜的( )好吃。

  9、两只羊

  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他们同时来到桥当中,白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

  它们谁也不肯让谁,就打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1、短文一共有( )小节。第一段有( )句话。

  2、拼读下列音节,并在文中圈出这些词语:

  (1) dú mù qiáo (2)tóng shí (3)běi miàn (4)xiǎng shēng

  3、填空:

  (1)( )和( )在独木桥的( )相遇了。它们都要对方( ),让( )先走。

  (2)两只羊谁也( ),就打了起来,结果都( )。

  (3)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把它写在括号里:( )——( )

  10、放烟花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放烟花。啊,多漂亮的烟花!有的像一顶小雨伞,有的像一朵红色的太阳花,有的像天上那闪闪的星星。

  1、这段话有( )句。

  2、第3句写出了烟花的( )。

  3、也观察过烟花绽开的样子吧!请再写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画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 )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 ) 、( )、( )和( )。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 ) ( ) ( )

  12、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这段有_____句话。

  (2)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中的感叹句。

  (4)将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抄下来。

  13、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整整齐齐( )( )

  3.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 ).

  后来喜鹊看到大雁,它想:( ).

  14、小明病了

  小明病了,直叫肚子疼。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

  医生问小明吃了脏东西没有,小明摇摇头。医生看了看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很脏,指甲也很长,说:“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

  小明记住医生的话,做到经常洗手、剪指甲,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1.短文有_____小节,第一节有_____句话,讲小明__________,妈妈带他去_________,第二节讲小明生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是好孩子吗?为什么?

  15、春姑娘

  太阳公公交给蝴蝶一封信,并告诉蝴蝶:“一定要把信亲手交给春姑娘!”蝴蝶点点头。蝴蝶飞呀飞,脸上挂满了汗珠。

  她听说春姑娘就躲在花丛中,可是那么多的花儿,哪一个才是春姑娘呢?她敲开了一个又一个花儿的小门。

  玫瑰姐姐说:“蝴蝶妹妹,歇一会儿吧。”蝴蝶摇摇头。蒲公英姑姑说:“孩子,喝一口水吧。”蝴蝶摆摆手。

  后来,所有的花儿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帮蝴蝶找春姑娘。他们张开小嘴一起喊:“春姑娘,你在哪里呀——”

  1.短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

  2.春姑娘在哪里,蝴蝶找到了吗?

  3.请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大家找帮助要蝴蝶春天姑娘

  4.请你填上合适的词。

  一( )水一( )信一( )嘴

  一( )门一( )黄叶一( )伞

  16、给树治病

  一棵老树生了病,有些叶子黄了。

  一个医生飞来,落在树上。他用嘴这里敲敲,那里敲敲,找到了生虫子的地方,就啄一个洞。他伸进长舌头,把虫子一个一个地钩出来吃。吃完虫子,张开翅膀飞走了。

  老树的病让医生治好了,慢慢地长出新叶子来。

  这个医生就是啄木鸟。

  1.本文有_____小节

  2.填上动词。

  ( )舌头( )走了( )虫子( )叶子

  17、柳树

  春天到了,柳树枝条上爆出了嫩芽,随风飘荡。

  小芳和小军一起到公园里去玩。小军看到柳条很美丽,就随手折了一根,玩了起来。这时,小芳看见了急忙说:“公园里的花木是园丁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是给大家欣赏的。我们要爱护它,不能损害它。”小军听了很惭愧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乱摘花木了。”

  1、这篇短文有( )节。

  2、本文写发生在( )和( )之间的事情。

  3、( )折柳枝,( )帮助他。( )惭愧地说:“_______”。

  18、小白兔

  小白兔长着一身雪白的毛,像个白雪球。它的耳朵长长的,总是竖得高高的。它的三瓣嘴就像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它有一对像宝石一样的红眼睛,一眨一眨,好可爱。小白兔尾巴短短的,只有小指头那么长,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小白兔爱吃白菜、青草,更爱吃胡萝卜。白兔吃胡萝卜最有意思。它一口一口地撕咬着,小胡须也一翘一翘的。一对红眼睛盯着人看,好像怕人抢了似的。

  小白兔胆子很小,很怕生人,如果离它*一点,它就马上离开,跑到别的地方去。

  1、短文共有( )小节。

  2、第( )节写小白兔吃食。

  3、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毛 一( )三角形 一( )宝石

  一( )眼睛 一( )树枝 一( )白菜

  4、小白兔身子,耳朵,嘴巴,尾巴,真可爱。

  19、宝贝

  落潮了,海浪把无数的宝贝悄悄地留在了海滩:五彩的贝壳,光滑的卵石,可爱的海星……小螃蟹藏在石缝里,海蛎子挂在礁石边上,海蛤躲在细沙底下,海螺躺在温暖的沙滩上……

  1、填空

  小螃蟹藏在里。海蛎子挂在边上。

  海螺躺在温暖的上。海蛤躲在底下。

  2、文中“海浪把无数的宝贝悄悄地留在了海滩”中的“宝贝”是指什么?

  20、海马爸爸

  海马爸爸和海马妈妈要生孩子了。

  海马爸爸腹壁有宽大的育儿袋,海马妈妈把幼卵产在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幼卵在爸爸的育儿袋里发育,慢慢地长成了小海马。

  小海马长大以后,离开爸爸的育儿袋,在五彩缤纷的海底快乐地游玩着。

  1、短文共有( ) 小节。

  第( )小节写海马爸爸妈妈怎样生孩子。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育儿袋 ( )地长大 ( )的营养

  ( )地游玩 ( )的海底 ( )地说话

  3、马是由谁抚养长大的?你呢?

  21、云

  云在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棉絮一样的白云。云儿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荡,或浓或淡,还不时地变换形状。看,西边天空中的一只小白兔在使劲地向前跑,不一会儿,便融入了云群。一会儿,从远处翩翩飞来一只大蝴蝶,它慢慢地扩大,模糊了,变成了一片大云朵。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地飘荡

  ()的白云()地向前跑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渐渐——( ) 反义词:浓——( )

  3、读文章最后一句话,并照样子写一句描写白云的句子。

  22、孔融让梨

  从前,有个孩子叫孔融。他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哥哥一块儿吃梨。盘子里的梨有大的,也有小的,孔融拿了一个小梨。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应该吃小的。”

  1、照样子写句子

  盘子里的梨有大的,也有小的,孔融拿了一个小梨。

  有……也有……

  2、孔融为什么要让梨?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

  23、可爱的秋娃娃

  秋娃娃挥舞着彩笔来了,

  它淘气地一画,大地神奇地变了颜色。

  一片片树叶黄了,一个个果子熟了。

  稻子一片金灿灿,

  五彩的秋菊乐得笑开了怀。

  秋娃娃多呆会儿好吗?

  我多想把这些美妙的景象永远留住。

  可是来不及了,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那么,再见吧,秋娃娃,

  咱们明年再相会!

  1、文章共()句话。

  2、量词填空:

  一()树叶一()工匠

  一()筷子一()牛皮

  一()大衣一 ()水珠

  3、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秋娃娃()的稻子

  ()的景象()的冬姐姐

  4、秋天,除了()的稻子,()的树叶,()的秋,还有()的枫叶,()的棉花。

  5、为什么我不能把这些美妙的景象留住()

  A、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B、因为秋娃娃太淘气了

  6、在短文中找出意思相*的词语:

  顽皮——()美好—()

  24、春雨

  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1、给短文标上小节号。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小草( )的桃花 ( )的柳树( )的杏花

  3、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你用“————”把句子划下来。

  4、按短文内容填空:

  1)小白鸽认为春雨是(),小燕子认为春雨是(),麻雀认为春雨是()。

  2)你能像小鸟们一样说说春雨的颜色吗?

  我说:“春雨是()的。你们瞧!,春雨()。”

  5、连词成句:

  ①屋檐下 ②小鸟 ③争论 ④有趣的 ⑤在 ⑥一个 ⑦问题

  25、小蜻蜓

  清请的小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草,夹杂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这就是小蜻蜓活动的天地。

  小蜻蜓,身体轻,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飞机。

  它们有时在花间飞舞,有时轻轻掠过水面。这里飞飞,那里停停,小蜻蜓过者悠闲的日子。

  1、短文共有()节,标上小节号。

  2、正确连线:

  一架 野花

  一棵 飞机

  一朵 青草

  3、在正确内容的括号里打√

  ①小蜻蜓活动的天地在哪里?

  小河边()大树下()原野上()竹林里( )

  ②小蜻蜓看上去像什么?

  小蜜蜂() 小飞机() 小蚊子()小燕子()

  4、为什么小蜻蜓过着悠闲的日子?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划出来

  26、柔软的鸭绒被

  转眼间,冬天又到了,刺(cì猬( wèi)又要冬眠了。他刚把门关上,就听见有人敲门,原来是小鸭子看它。小鸭子说:“刺猬大哥,为了治好你的关节炎,我把*时蜕(tuì)下来的织在一起,给你缝了一条柔软的鸭绒被,这样,你整个冬天都能睡的暖和了。”

  1、短文共有( )句话。

  2、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天,你知道其他三个季节的名称吗?

  ( )( )( )

  3、用“——”把小鸭子的话画下来。

  4、文章写了()送给()()。

  5、从文中找出意思相*的词。

  转眼-( )温暖-()

  6、除了小刺猬外,你还知道以下的小动物中那些是冬眠的?

  把它们圈出来。

  乌龟兔子青蛙鸭子蛇熊狮子

  7、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 )( )( )

  27、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小花瓣(bàn),粉红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嫩(nèn)嫩的,像含着一包绿汁(zhī)。

  早上,太阳一升起,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傍晚,太阳一下山,太阳花就慢慢合拢(lǒnɡ)花瓣睡觉了。

  太阳花的颜(yán)色可多了!有粉红的,有黄黄的、蓝蓝的,还有紫紫的。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太阳花很美,我知道它长什么样,我还会用“”划出来。

  3、我会填:我知道太阳花和太阳的关系可大啦!

  ( ),太阳一( ),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 ),太阳一( ),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睡觉了。

  4、我会找出颜色的词并在词上打“√”

  蓝蓝的 黄黄的 细细的 紫紫的 粉红的 嫩嫩的

  28、小鸟想要的家

  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màoshènɡ)。

  我在森林的上面画上蓝蓝的天空,又添(tiān)上几朵白云。

  在森林里,我又画上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红红的嘴巴,真可爱。

  我给自己的画写上题目:小鸟想要的家。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我在纸上画了 、 、 、 。

  3、我画的小鸟是什么样子的?用“”划出来

  4、照样子写词语。

  例:碧绿碧绿

  29、春天到了

  春天到了,姐姐带着弟弟到公园玩。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粉(fěn)的、有白的、有黄的,真好看。弟弟要摘(zhāi)花,姐姐说:“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不能摘。”

  1、这段(duàn)话共有( )句。

  2、这段话写了( ) ,在( )地方,(干什么)------

  3、表示颜(yán)色的词有 、 、 、

  30、猫捉老鼠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líng mǐn),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biàn)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jiǎo huá)的老鼠逃(táo)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xǖ)像把尺,能测(cè)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zhuǎ)上有锋利(fēng lì)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句话。

  2、段文写了猫的()、()、()和()。

  3、用“”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②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③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31、心爱的铅笔

  我有一支心爱的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这支铅笔花花绿绿,很漂亮。铅笔上画着一支大白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叶,似乎漂着一顶顶帽子。水早缓缓(huǎn)地流着,似乎在说:“小朋友,你要好好学*呀!”

  1、这篇短文()节。

  2、第二节有()句话。

  3、用“”划出描写铅笔头上大白鹅的句子。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用“√”)

  ①这支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②水要小朋友好好学*。

  ③这支铅笔很漂亮。

  32、出汗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hàn),觉得希奇:“咦(yí),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lín)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mō)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gǔn)。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tiǎn)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chéng)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zhǎng)翻(fān)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 )节。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小马的汗在( ),小狗的汗在( ),小花猫和( )的汗都在( )。

  3、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 )鼻子( )脚掌

  ( )舌头( )全身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6)

——初二数学练*题 (菁华3篇)

  1.2+(-3)+(-4)+5+6+(-7)+(-8)+9+10+(-11)+(-12)+13+14+15=______。

  答案:29

  解析:前12个数,每四个一组,每组之和都是0.所以总和为14+15=29。

  2.若P=a2+3ab+b2,Q=a2-3ab+b2,则代入到代数式P-[Q-2P-(-P-Q)]中,化简后,是______。

  答案:12ab。

  解析:因为P-[Q-2P-(-P-Q)]

  =P-Q+2P+(-P-Q)

  =P-Q+2P-P-Q

  =2P-2Q=2(P-Q)

  以P=a2+3ab+b2,Q=a2-3ab+b2代入,

  原式=2(P-Q)=2[(a2+3ab+b2)-(a2-3ab+b2)]

  =2(6ab)=12ab。

  3.小华写出四个有理数,其中每三数之和分别为2,17,-1,-3,那么小华写出的四个有理数的乘积等于______。

  答案:-1728。

  解析:设这四个有理数为a、b、c、d,则

  有3(a+b+c+d)=15,即a+b+c+d=5。

  分别减去每三数之和后可得这四个有理数依次为3,-12,6,8,所以,这四个有理数的乘积=3×(-12)×6×8=-1728。

  4.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重量要减少15%,为了得到4250公斤面粉,至少需要______公斤的小麦。

  答案:5000

  解析:设需要x公斤的小麦,则有

  x(x-15%)=4250

  x=5000

  初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初中,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

  1.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B.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C.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D.一元二次方程x2+4x+5=a(a≥1)有实数根.

  【答案】D

  2.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满足的条件是

  A. =0 B. 0

  C. 0 D. ≥0

  【答案】B

  3.(20xx四川眉山)已知方程 的两个解分别为 、 ,则 的值为

  A. B. C.7 D.3

  【答案】D

  4.(20xx浙江杭州)方程 x2 + x – 1 = 0的一个根是

  A. 1 – B. C. –1+ D.

  【答案】D

  5.(20xx年上海)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答案】B

  6.(20xx湖北武汉)若 是方程 =4的两根,则 的值是( )

  A.8 B.4

  C.2 D.0

  【答案】D

  7.(20xx山东潍坊)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2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C.k≥ D.k

  【答案】B

  1.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性质及从属关系,此类问题在中考中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出现,也常以证明题的形式出现。如: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7)

——小学五年级奥数练*题 (菁华3篇)

  在一个正方形的箱子里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40个,其中红、黄、蓝、绿的各有10个,问:一次至少要取出多少个小球,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个小球的颜色相同?

  解答: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看作4个抽屉,要保证一个抽屉中至少有3个小球,最"坏"的情况是每个抽屉里有2个小球,共有:4×2=8(个),再取1个就能满足要求,所以一次至少要取出9个小球,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个小球的号码相同.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45千米,就要晚0.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0千米,就可提前0.5小时到达.问甲乙两地的距离及原计划行驶的时间.

  2.小红、小乔买了同一本*题集,利用暑假做*题.小红做了364道,小乔做了228道后剩下的题目正好是小红剩下的2倍,问此书共有多少*题?

  3.父亲今年47岁,儿子今年20岁,问几年以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4.一个植树小组去栽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少4棵树苗.问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5、甲种铅笔每枝0.3元,乙种铅笔每枝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枝,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枝?

  6、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厘米,高是5厘米,面积是40厘米,求上底?

  7、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速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8、甲、乙两人进行登山比赛,甲每分登高10米,乙每分登高15米,乙比甲早到30分钟。这座山有多高?(两种方法)

  9、从甲地到乙地,小明未行的路程是已行路程的3倍,如果再行150米,这时小明未行的路程是已行的路程的2倍。求甲乙两地的路程?(两种方法)

  10、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若把这个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大54,求原两位数是多少?

  (整除问题)已知五个数依次是16,24,15,25,20他们每组相邻的两个数相乘得四个数,这四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相乘得三个数,一直乘到只剩下一个数。请问最后这个数从个位起向左数,可以连续数到多少个0。

  答案与解析:要使得数的`末位数是零,那么相乘的两个数的末位一定是2和5(如果末位数是0,可看做是一个5和2的乘积,所以也符合上述结论)。题目中,所给数中2的个数显然要比5多(16可看做是2×2×2×2),因此只要数出乘到最后总共有多少个5就可以了。提醒一下,25要看做是5×5,要按两个5计算。

  根据原图,下面右图中填写的是过程中每一步可以分解为多少个5,注意的是从上到下,相邻两个数之间是相加的关系。这样算下来最后的数中可以分解出15个5,由于该数中能分解为2的个数要超过15个(经验算为18个,看来还是要严谨的计算的,计算方法同上述计算因数5的个数的方法),所以最后的结果中含有15个0。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8)

——小学语文练*题 (菁华3篇)

  一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工整。(8分)

  shuò dà zào yīn tōnɡ xùn mó fǎnɡ

  lǐ xiǎnɡ zhī huā xiōnɡ yǒu chénɡ zhú

  二 用线适当地连起来。(6分)

  耐心地 请教

  刻苦地 教育

  虚心地 钻研

  儿童乐园无限好 春笋出土节节高

  牧童归去横牛背 祖国花朵别样红

  山花绽苗枝枝美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 按要求做题。(11分)

  1 写两个“心”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2分)

  2 在不同一类的词语下面画横线。(1分)

  时光 阳光 月光 星光 灯光

  3 改成“把”字句:我读懂了这篇文章。 (2分)

  4 修改病句:参加体育活动,我的身体壮大了。(2分)

  5 把句子补充完整:阅读课外书 。(2分)

  6 当你的小伙伴在学*、生活中遇到困难而失去信心,并准备向困难低头时,你认为下列名言警句中,哪一句最适合用来劝说、鼓励你的小伙伴?( )(2分)

  A、聪明在于学*,天才在于积累。

  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ān)。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 想想课文,再填空(12分)

  1. 地球上缺水有两个原因。第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本来是 。第二个原因是严重的 。因此,爱护水资源 。(3分)

  2.用1-2个词概括下列人或物或景的特点(品质)(6分)

  三亚落日: 小蜜蜂:

  蜡烛姑娘: 孙 膑:

  3. “*猿声啼不住, 。”这两句诗出自 写的《 》,表达了作者 (3分)

  五 先认真阅读,再完成后面各题。

  1.课内阅读(8分)

  我们站在小河这边,你在小河那边。你向我们频频招手叮咛:路滑,慢点儿走,明早我来接你们。我们喊着和你告别。你的声音和我们的声音让小河的波浪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看到你微笑了,这开放在我故乡河边的微笑,这像我故乡的杜鹃花一样美丽的微笑,永远不会消失,在我的梦境中,在我的心坎里,总是那样 ,总是那样和暖,总是那样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1分)

  (2)按课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2分)

  (3)带点词“频频”的意思是: (1分)

  (4)开放在小河边的微笑是 的微笑,文中把这微笑比作 : (2分)

  (5)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2分)

  2 课外阅读(20分)

  群鲸之死

  许多年前,在浩瀚的大海上,出现了令渔民们为之(感叹惊叹 赞叹)的壮观场面:有300多条巨鲸此起彼伏,乘风破浪地向同一个方向追逐、ɡē狂奔。群鲸由深海游向海湾,由海湾游向浅滩……最后搁浅在海滩。

  各种媒体迅速作出了反应,发出了300多条巨鲸突然死亡的报道。

  这是为什么?

  原来这些巨鲸在追逐沙丁鱼(一声不响 不知不觉)地被困在海湾的浅滩里,生物学家费里德里克·布朗·哈里斯这样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耗费了自己巨大的力量。”有着巨大力量和潜能的群鲸(果然 竟然 突然)惨败在小小的沙丁鱼的手下。

  不管多么强大,只要经不起诱惑,就可能跌入无可挽救的万丈深渊(yuān)。

  不管多么强大,只要目标和方向错了,就很可能走向衰败,甚至死亡。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用得正确的词语。(3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弱小( ) 缓慢( )

  (3)“惨”字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上的解释有:1凶恶、狠毒;2使人悲伤难受;3程度严重。在“惨败”这个词中“惨”应取第( )种解释。(3分)

  (4)读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①句中的“小鱼”是指 ,“巨人”是指 。

  ②“追逐小利”的意思是 ,在文中具体指 。

  (5)从本文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请用 “ ”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2分)

  (6)这篇短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六 *作。(30分)

  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一定多姿多彩,课间的嬉戏,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放学后与小伙伴在家里或野外玩耍,都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请以“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写作顺序,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钱玄同:真的猛士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

  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

  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

  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

  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

  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

  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

  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

  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

  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E)(B)

  A.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改革派取胜。

  B.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

  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

  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

  11.答案(1)E 3分, B 2分, D 1分。

  【解析】A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D是他与朋友们一起准备挽联等。

  1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6分)

  参考答案:①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②提倡白话文,打到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文化改革的首倡者;③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

  13.传文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的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②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14.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8分)

  参考答案: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①他留日归来,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②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文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重大改革。

  看淡生死却为人刚猛(性格上)。①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②他为人刚猛,有极大的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

  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①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②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

  总之,他的思想和行为使他成为了大时代中真的猛士。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式探究题。每个方面给4分。

  逞能的滋味(小语九册阅读训练)

  我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孩子,我总觉得自己就像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什么都会,因此遇事逞能,什么都敢试一试。

  记得读二年级的一天,刚下过小雨,我和同院的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玩,院墙边堆放着两米多高的一堆钢筋水泥板。玩着玩着,“扁豆”突然提出了一个主意:谁敢从这堆钢筋水泥板上往下跳,敢跳的是“英雄”,不敢跳的是“狗熊”。主意一出,大家便互相望了望,吐了吐舌头,接着又一齐朝我投去期待的目光。我在这群孩子中最有威信,是他们的“头”,今天如果跳了,就会威信倍增;如果不跳,我就成了胆小鬼,谁会服从“狗熊”的指挥?想到这里,我便毫不犹豫地爬了上去,稳了稳身子,往下一看,我的天啊!两米怎么有这么高,若是跳下去,是要受伤的。我犹豫了,自尊心和担心成“对立”状态,这时,下面的伙伴都嚷了起来:“你怎么不跳呀?”“害怕了?你不是最能干吗?”“原来你也是胆小鬼呀!”

  他们的喊叫使我左右为难了。思来想去,自尊心占了上风,无论如何应该“光荣”的跳下去。我闭上眼睛,鼓足了勇气往下一跳,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右腿剧烈地疼痛,站也站不起来。我吓得大哭起来。

  爸爸听到哭声,连忙从屋子里跑出来,见我右腿受伤了,立即把我送到了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是右腿骨折,花了一千多元钱才治好,真可谓“一跳值千金”呀!

  事情过后,我才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既不能懦弱,但也不能盲目地逞能。盲目逞能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那滋味是又苦又涩的!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切记!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稳( ) 折( ) 待( ) 遇( )

  隐( ) 拆( ) 侍( ) 偶( )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9)

——小学语文练*题优选【十】篇

  1、看拼音写词语:

  sh hou r qng fā mng hu dng xuě huā

  ( )( ) ( ) ( ) ( )

  bn fǎ zu wi jiāng h yīn wi hǎi jūn

  ( )( ) ( )( ) ( )

  2、偏旁写字组词 。

  ( )( ) ( )( )

  纟 木

  ( )( ) ( )( )

  3、比一比。

  进( )常( )级( )在( )量( )

  *( )学( )奶( )再( )亮( )

  4、照样子填词。

  例:一( 块 )石头 高( 低 ) ( 可 爱 )的孩子

  一( )诗 快( ) ( )的泉水

  一( )大鱼 远( ) ( )的月亮

  5、判断,是句子的在括号里打,并加上标点。

  (1)章小燕是我的好朋友 ( )

  (2)听见了声音 ( )

  (3)爸爸爱吃什么水果 ( )

  (4)姐姐和弟弟一起看戏 ( )

  6、把句子写完整。

  (1)要下雨了,小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对好朋友。

  (3)我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下面的词组成句子,再写下来,加上标点。

  (1)妈妈 奶奶 吃 请 苹果

  (2)山水 画 毛小波 太美了 的

  (3)小蝌蚪 游来游去 湖水里 在 清清的 快活地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小壁虎向( )、( )和( )借尾巴,尾巴没借着,自己又长出了一条( )。

  (2) 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 )。

  (3)、( )荷( )露尖尖角,( )蜻蜓( )。

  (4)、《四个太阳》这篇课文里,我画了个( )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的太阳送给( ),( )的太阳照亮冬天,( )是个多彩的季节,所以要画个( )的太阳。

  1)“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呀!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10)“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1.歼灭 piānmièqiānmèijiānmiè

  2.粗糙 cūzàozūcàoCūCāo

  3.闪烁 shǎnzhuòshǎngshòushǎnyàn

  4.作料 zuòliàozuóniàozuóliào

  5.奇迹 qíjīqíjíqújī

  6.迷糊 mīhūmíhúmíhū

  二、搭配词语

  新鲜的 身体 喜出望外地 咽着

  斑白的 情绪 整夜整夜地 不合眼

  衰弱的 光芒 目不转睛地 跑回来

  低沉的 毅力 大口大口地 看着

  饱满的 脸 热气腾腾的 草地

  粗糙的 声音 无边无涯的 山峰

  金色的 两鬓 重重叠叠的 老班长

  惊人的 手 昏迷不醒的 菜汤

  严峻的 鱼汤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练*题:()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这汤()没加作料,()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

  3.老班长对小梁说:“你()知道了,()不要再告诉别人了。”

  4.指导员对老班长说:“()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5.()我们找不到东西吃,()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四、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成一篇通顺的短文

  ( )晚上,皇帝又叫继续读下去,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才读到正题。

  ( )读了一万六千字还听不出究竟说了些什么,尽是空话。

  ( )皇帝叫人读出来听听。

  ( )皇帝一怒之下,就叫人打了茹太素一顿。

  ( )茹太素是明代人。

  ( )皇帝后来说:“茹太素那篇意见书,如果开门见山地写,只要五百字就行了,我打他,是因为空话太多。”

  ( )有一次,他给皇帝写了一份有一万七千多字的意见书。

  五、用对话形式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内容(200字)

  晚饭以后,小华吵着要玩游戏机。爸爸让他做完作业再玩。小华不干,还是吵着要玩。爸爸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小华一边听,一边插嘴。后来,小华听了爸爸的话,表示今后一定要写完作业再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奇 惊奇 好奇

  在河边,有一个小孩子( )地发现一块( )的大岩石,像一条穿靴的大腿伸向河边,这消息一传开,引来无数( )的人们前来观看。

  二、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1、( )刻苦学*,( )能取得好成绩。

  2、他德、智、体皆优,( )大家都选他当三好学生。


小学奥数练*题 (菁华3篇)(扩展10)

——奥数的年龄问题练*题有那些(精选五篇)

  1. 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道题求的是通过时间。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要想求通过时间,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桥长加上车长。火车的速度是已知条件。

  总路程: (米)

  通过时间: (分钟)

  答: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17.1分钟。

  2. 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求车速的过桥问题。我们知道,要想求车速,我们就要知道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可以用已知条件桥长和车长求出路程,通过时间也是已知条件,所以车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总路程: (米)

  火车速度: (米)

  答:这列火车每秒行30米。

  3. 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火车过山洞和火车过桥的思路是一样的。火车头进山洞就相当于火车头上桥;全车出洞就相当于车尾下桥。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知道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利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

  山洞长: (米)

  答:这个山洞长60米。

  1、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答案与解析:

  顺风时速度=90÷10=9(米/秒),逆风时速度=70÷10=7(米/秒)

  无风时速度=(9+7)×1/2=8(米/秒),无风时跑100米需要100÷8=12.5(秒)

  2、汽车往返于A,B两地,去时速度为40千米/时,要想来回的*均速度为48千米/时,回来时的.速度应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假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480÷2=240(千米),那么总时间=480÷48=10(小时),回来时的速度为240÷(10―240÷4)=60(千米/时)。

  3、某次选拔考试,共有1123名同学参加,小明说:"至少有10名同学来自同一个学校。"如果他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最多有多少个学校参加了这次入学考试?

  答案与解析:

  本题需要求抽屉的数量,反用抽屉原理和最"坏"情况的结合,最坏的情况是只有10个同学来自同一个学校,而其他学校都只有9名同学参加,则(1123―10)÷9=123……6,因此最多有:123+1=124个学校(处理余数很关键,如果有125个学校则不能保证至少有10名同学来自同一个学校)。

  4、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答案与解析:

  1÷(1/20+1/30)=12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

  1/12x(18-12)=1/12x6=1/2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

  1/2÷18=1/36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最后就是1÷(1/20-1/36)=45分钟。

  一、填空题

  1.按规律填数。

  1+121×9=1090

  2+232×9=( )

  3+343×9=( )

  4+454×9=( )

  2.妈妈买了一些苹果,不到20个,3个3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想想,妈妈买了 个苹果。

  3.有一个红盒子,红盒子里装着4个绿盒子,每个绿盒子里又装着4个黄盒子。一共有 个黄盒子。

  4.一根绳子20厘米长,对折后沿中间剪开。长的一段比短的一段长 厘米

  5.在一次小学数学竞赛的领奖台上有七名同学上台领奖,他们每两人都相互握了一次手。问:他们共握了 次手?

  6.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 分钟?

  二、操作题

  1.请你分别移动一根火柴,使算式成立。

  2.观察下列各组图的变化规律,并在方框里画出相关的图形。

  3.星期天,妈妈带着丁丁参观张老师的画展,下面是其中一面墙上的作品。妈妈问道:如果照下面的样子将10幅画订在墙上,需要多少颗图钉?

  三、解决问题。

  1.明明用3元钱买书,用5元钱买笔,剩下的钱只有原来的一半,明明原来有几元钱?

  2.山前一条河,河里一群鹅,老四撑船赶白鹅。船后排两行,每行伸着十四只细长脖,左边二十只在戏水,右边二十四只把鱼琢,船前船后船左船右共有几只鹅?

  3.张、王、李三位老师,其中一位教美术,一位教音乐,一位教数学。已知:张老师比音乐老师大,王老师比美术老师小,美术老师比李老师小,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

  4.小动物们排队做早操,第一排有1个小动物,然后每排每次增加2个小动物,一共排了8排,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

  1、某人有一块手表和一个闹钟,手表比闹钟每时慢30秒,而闹钟比标准时间每时快30秒.问:这块手表一昼夜比标准时间差多少秒?

  2、一节课40分,从8点30分上课应当到几点几分下课?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