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

日期:2022-11-11 00:00:00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1

  所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4米。

  9.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向B跑,当甲跑到B时,乙离B还有20米,丙离B还有40米;当乙跑到B时,丙离B还有24米。问:

  (1) A, B相距多少米?

  (2)如果丙从A跑到B用24秒,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

  解:解:(1)乙跑最后20米时,丙跑了40-24=16(米),丙的速度

  10.在一条马路上,小明骑车与小光同向而行,小明骑车速度是小光速度的3倍,每隔1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光,每隔2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明。已知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问:相邻两车间隔几分?

  解:设车速为a,小光的速度为b,则小明骑车的速度为3b。根据追及问题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距离,可列方程

  10(a-b)=20(a-3b),

  解得a=5b,即车速是小光速度的5倍。小光走10分相当于车行2分,由每隔10分有一辆车超过小光知,每隔8分发一辆车。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2

  1. 一只野兔逃出80步后猎狗才追它,野兔跑 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跑3步,猎狗跑4步的时间兔子能跑9步。猎狗至少要跑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

  解:狗跑12步的路程等于兔跑32步的路程,狗跑12步的时间等于兔跑27步的时间。所以兔每跑27步,狗追上5步(兔步),狗要追上80步(兔步)需跑[27(805)+80]83=192(步)。

  2. 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同样的速度沿铁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车开来,整个火车经过甲身边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从乙身边开过。问:

  (1)火车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几倍?

  (2)火车经过乙身边后,甲、乙二人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相遇?

  解:(1)设火车速度为a米/秒,行人速度为b米/秒,则由火车的 是行人速度的11倍;

  (2)从车尾经过甲到车尾经过乙,火车走了135秒,此段路程一人走需135011=1485(秒),因为甲已经走了135秒,所以剩下的路程两人走还需(1485-135)2=675(秒)。

  3. 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30%,那么也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4. 完成一件工作,需要甲干5天、乙干 6天,或者甲干 7天、乙干2天。问:甲、乙单独干这件工作各需多少天?

  解:甲需要(7*3-5)/2=8(天)

  乙需要(6*7-2*5)/2=16(天)

  5. 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放水管开了2时后再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6. 小松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4,后来又读了33页,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变为5∶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3

  1.把393个小皮球分成四份,第一份比第二份多12个,比第三份多8个,比第四份多23个。求每份各有多少个?

  2.有A、B两只货轮,原来A轮装载的货物重量是B轮的5倍,现在A轮再装载400吨货物,B轮再装载800吨,这时A轮的装载量是B轮的3倍。求现在两只货轮各装载多少吨?

  3.某农场共栽桃树、梨树7302棵,已知梨树比桃树的一半多9棵。求桃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1.解:设第二份为X个,

  X+X+12+X+12-8+X+12-23=393

  X=97

  X+12=109;109-8=101;109-23=86。

  答:第一份是109个;第二份是97个;第三份是101个;第四份是86个。

  2.解:设B轮装X吨,则A轮装5X吨。

  5X+400=3(800+X)

  X=100

  5X=500

  答:两轮各装500吨、100吨。

  3.解:设桃树X棵,则梨树是(1/2X+9)棵。

  1/2X+9+X=7302

  X=4862

  1/2X+9=2440

  答:两种树各是4862棵、2440棵。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1)

——小学奥数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

小学奥数应用题及答案1

  一、小学奥数应用题题型及答案:植树问题

  每年的三月份是植树的好季节,在植树造林中也有有趣的数学问题。植树的情况不同,主要是由于植树线路不同。请同学们看一看,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点、多少小段。(“段”指相邻两点间的一段,也叫间隔)再想一想点数与段数在什么情况下各有什么联系。

  图(1)这条线段图上有()点,共有()段。

  图(2)这条线段图上有()点,共有()段。

  图(3),这个圆上有()点,共有()段。

  由此看出,如果是一条没有封闭的线段,它的点数比段数多1。

  如果是一个封闭的圆、长方形、正方形,由于头尾两端重合,它的点数与段数同样多。

  二、四年级植树问题的奥数试题(含答案解析)

  1.圆湖的周长1350米,在湖边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在两棵柳树之间种桃树2棵,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桃树和柳树各植()、()棵.

  考点:植树问题.

  分析:在两棵柳树之间种桃树2棵,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9÷(2+1)=3(米);柳树的间隔数是:1350÷9=150(个),那么桃树有:2×150=300(棵),柳树有150棵,据此解答.

  解答:解:9÷(2+1)=3(米),

  柳树的间隔数是:1350÷9=150(个),

  柳树:150棵;

  桃树:2×150=300(棵);

  答: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桃树和柳树分别植300棵、150棵.

  故答案为:3米,300,150.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

小学奥数应用题及答案2

  编者小语:为六年级同学准备了一道有代表性的试题,大家要仔细读每个条件。下面就开始解答这道六年级试题:骑自行车

  小军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时心理盘算了一下,慢慢地骑行,每小时行10千米,下午1时才能到;使劲地赶路,每小时行15千米,上午11时就能到,如果要正好在中午12时到,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

  解:题中的条件,两个不同的骑车速度,行两地路程到达的时间分别是下午1时和上午11时,即后一速度用的时间比前一速度少2小时,为便于比较,可以以行到下午1时作为标准,算出用后一速度行到下午1时,从甲地到乙地可以比前一速度多行15×2=30(千米),这样,两组对应数量如下:

  每小时行10千米 下午1时正好从甲地到乙地

  每小时行15千米 下午1时比从甲地到乙地多行30千米

  上下对比每小时多行15-10=5(千米),行同样时间多行30千米,从出发到下午1时,用的时间是30÷5=6(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10×6=60(千米),行6小时,下午1时到达,出发的时间是上午7时,要在中午12时到,即行12-7=5(小时),每小时应行60÷5=12(千米)。

  答:每小时应行12千米。

小学奥数应用题及答案3

  内容概述

  较为复杂的以成本与利润、溶液的浓度等为内容的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要利用整数知识,或进行分类讨论的综合性和差倍分问题.

  典型问题

  1.某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定价的百分之多少?

  【答案解析】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

  (30.2%-40%×38%)÷(1-40%)=25%,

  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

  2.某商品76件,出售给33位顾客,每位顾客最多买三件.如果买一件按原定价,买两件降价10%,买三件降价20%,最后结算,*均每件恰好按原定价的85%出售.那么买三件的顾客有多少人?

  【答案解析】 3×(1-20%)+1×100%=340%=4×85%,所以1个买一件的与1个买三件的*均,正好每件是原定价的85%.

  由于买2件的,每件价格是原定价的1-10%=90%,所以将买一件的与买三件的一一配对后,仍剩下一些买三件的人,由于

  3×(2×90%)+2×(3×80%)=12×85%.

  所以剩下的买三件的人数与买两件的人数的比是2:3.

  于是33个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每2人买4件,一种每5人买12件.共买76件,所以后一种

  4124)÷(-)=25(人). 252

  3 其中买二件的有:25×=15(人). 5(76-33×

  前一种有33-25=8(人),其中买一件的有8÷2=4(人).

  于是买三件的有33-15-4=14(人).

  3.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立方分米,乙容器中有水15立方分米.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人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立方分米?

  【答案解析】 设最后甲容器有溶液x立方分米,那么乙容器有溶液(11+15-x)立方分米. 有62.5%×x+25%×(26-x)=11,解得x=12,即最后甲容器有溶液12立方分米,乙容器则有溶液26-12=14立方分米.

  而第二次操作是将乙容器内溶液倒入甲容器中,所以乙溶液在第二次操作的前后浓度不变,那么在第二次操作前,即第一次操作后,乙容器内含有水15立方分米,则乙容器内溶液15÷(1-25%):20立方分米.

  而乙容器最后只含有14立方分米的溶液,较第二次操作前减少了20-14=6立方分米,这6立方分米倒给了甲容器.

  即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6立方分米.

  4.199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00亿千克,年人均375千克.据估测,我国现有耕地1.39亿公顷,其中约有一半为山地、丘陵.*原地区*均产量已超过每公顷4000千克,若按现有的潜力,到20xx年使*原地区产量增产七成,并使山地、丘陵地区产量增加二成是很有把握的..同时在20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7亿以内,且在21世纪保持人口每年的自然增长率低于千分之九或每十年自然增长率不超过10%.请问:到20xx年我国粮食产量能超过年人均400千克吗?试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山地、丘陵地区耕地为1.39÷2≈0.70亿公顷,那么*原地区耕地为

  1.39-0.70=0.69亿公顷,因此*原地区耕地到20xx年产量为:4000×0.69×1.7=4692(亿千克);

  山地、丘陵地区的产量为:(4500-4000×0.69)×1.2=20xx(亿千克);

  粮食总产量为4692+20xx=6780(亿千克).

  3 而人口不超过12.7×1.1≈16.9(亿),按年人均400千克计算.共需400×16.9=6760(亿

  千克).

  所以,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5.要生产基种产品100吨,需用A种原料200吨,B种原料200.5吨,或C种原料195.5吨,或D种原料192吨,或E种原料180吨.现知用A种原料及另外一种(指B,C,D,E中的一种)原料共19吨生产此种产品10吨.试分析所用另外一种原料是哪一种,这两种原料各用了多少吨?

  【答案解析】 我们知道题中情况下,生产产品100吨,需原料190吨。

  生产产品100吨,需A种原料200吨,200?190,所以剩下的另一种原料应是生产100吨,需原料小于190吨的,B、C、D、E中只有E是生产100吨产品。只需180吨(180?190),所以另一种原料为E,

  设A原料用了x吨,那么E原料用了19-x吨,即可生产产品10吨:

  x×100100+(19-x)×=10,解得x=10. 180200

  即A原料用了10吨,而E原料用了19-10=9吨.

  6.有4位朋友的体重都是整千克数,他们两两合称体重,共称了5次,称得的千克数分别是99,113,125,130,144.其中有两人没有一起称过,那么这两个人中体重较重的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答案解析】在已称出的五个数中,其中有两队之和,恰好是四人体重之和是243千克,因此没有称过的两人体重之和为243-125=118(千克).

  设四人的体重从小到大排列是a、b、c、d,那么一定是a+b=99,a+c:=113.

  因为有两种可能情况:a+d=118,b+c=125;

  或b+c=118.a+d=125.

  因为99与113都是奇数,b=99-a,c=113-a,所以b与c都是奇数,或者b与c都是偶数,于是b+c一定是偶数,这样就确定了b+c=118.

  a、b、c三数之和为:(99+113+118)÷2=165.

  b、c中较重的人体重是c,

  c=(a+b+c)-(a+b)=165-99=66(千克).

  没有一起称过的两人中,较重者的体重是66千克.

  补充选讲问题

  1、A、B、C四个整数,满足A+B+C=20xx,而且1

  请问:A、B、C分别为多少?

  【试题分析】 我们注意到:

  ①1+A<1+B<1+C

  ②1+A<1+B

  先看①

  1+A

  (A-1):(B-1):(C-1)=2:3:4,A+B+C=20xx

  A-1+B-l+C-1=1998.

  2=444,A=444+1=445; 2?3?4

  34B=1998×+l=667;C=1998×+l=889. 2?3?42?3?4 于是A-l=1998×

  再看②l+A

  (A-1):(B-1):(C-1)=1:2:4,A+B+C=20xx.

  A-1+B-1+C-1=1998.

  于是A-1=1998×1,A不是整数,所以不满足. 1?2?4

  于是A为445,B为667,C为889.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2)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汇总五篇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 1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王明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王明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王明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米?

  22.一桶油连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重5.5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23.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24.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

  25.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26.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

  27.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28.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了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又回头向飞跑去,这样二人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30.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 2

  【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照这样计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

  【解析】

  (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

  25-5=20(次)

  (2)小英5分拍多少次?

  20×5=100(次)

  (3)小华要几分拍100次?

  100÷25=4(分)

  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4分。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 3

  小军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时心理盘算了一下,慢慢地骑行,每小时行10千米,下午1时才能到;使劲地赶路,每小时行15千米,上午11时就能到,如果要正好在中午12时到,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

  解:题中的条件,两个不同的骑车速度,行两地路程到达的时间分别是下午1时和上午11时,即后一速度用的时间比前一速度少2小时,为便于比较,可以以行到下午1时作为标准,算出用后一速度行到下午1时,从甲地到乙地可以比前一速度多行15×2=30(千米),这样,两组对应数量如下:

  每小时行10千米 下午1时正好从甲地到乙地

  每小时行15千米 下午1时比从甲地到乙地多行30千米

  上下对比每小时多行15-10=5(千米),行同样时间多行30千米,从出发到下午1时,用的时间是30÷5=6(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10×6=60(千米),行6小时,下午1时到达,出发的时间是上午7时,要在中午12时到,即行12-7=5(小时),每小时应行60÷5=12(千米)。

  答:每小时应行12千米。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 4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试题】两个车间装配电视机。第一车间每天装配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配37台。照这样计算,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配电视机多少台?

  【详解】

  方法1:

  (1)两个车间一天共装配多少台?

  35+37=72(台)

  (2)15天共可以装配多少台?

  72×15=1080(台)

  方法2:

  (1)第一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

  35×15=525(台)

  (2)第二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

  37×15=555(台)

  (3)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多少台?

  555+525=1080(台)

  答:15天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1080台。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 5

  1、商场1―6月份共卖出彩色电视机264台,*均每个月卖出多少台?

  2、小华早上7:30分到校,11时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3、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456棵,苹果树是梨树的2倍。梨树有几棵?苹果树有几棵?

  4、新野宾馆星期日中午有160人就餐,每8人用一张桌子,需要几张桌子?如果把这些桌子*均放在5个房间里,每个房间里放几张桌子?

  5、 3位老师带50名同学去参观植物园,票价如下,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 10元,学生 5元,团体(10人及10人以上) 6元

  6、王师傅4天加工48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九月份天天都上班可加工零件多少个?

  7、同学们做游戏,男生有26人,女生有18人,现在要按4个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8、学校有37个乒乓球,又买来83个。如果*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个?

  9、一副羽毛球拍38元,施老师要买5副球拍,带200元钱够吗?

  10、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上午10时从甲地开出,下午3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隔多少千米?

  11、 欢乐队的王强身高是148厘米,谢明身高是142厘米,李蕾身高是139厘米,王小飞身高是141厘米,刘思身高是140厘米。欢乐队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12、花店今天运进490枝花,每9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几枝?

  13、筑路队要修800米的公路,已修了240米,余下的要在8天内修完,*均每天应修多少米?

  14、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出发地 开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运行时间

  北京 13:00 沈阳 当天22:00

  西安 19:50 北京 第二天9:35

  (1)请计算火车的运行时间,将上表填完整。

  (2)火车*均每小时行85千米,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5、一本童话故事书8.80元,一本动脑筋9.99元,20元钱买这两本书够吗?

  16、一只啄木鸟3天能吃930只害虫。一个月(30天)它能吃多少条害虫?

  17、一本故事会105页,我一个星期看完,*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18、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才能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19、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20、公园运来180盘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盘?

  21、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

  22、学校买回6�y书,每�y40本,把这些*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图书多少本?

  23、小军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84页。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两倍,如果要把剩下的页数在8天内读完,*均每天读多少页?

  24、猴妈妈买回23个桃,尽量的*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得几个桃?剩下的留给自己吃,猴妈妈吃了几个桃?

  25、一年有365天,一个星期有7天,一年有多少个星期?还剩几天?

  26、希望小学三年级共有49人,*均分成8组,每组多少人?还剩下几人?

  27、花店运来194朵玫瑰花,每6朵扎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几朵?

  28、学校买回18箱粉笔,每箱36盒,用去了一半,还剩下多少盒?29、一列火车上午9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晚上11:00到达乙地,每小时行12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0、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篮球比赛,下午3时45分开始,经过1小时30分,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31、玩具厂生产了960个电子玩具,每3个装一盒,每5盒装一箱,一共装了多少箱?

  32、电池厂生产了96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33、小丽看一本329页的书,看了4天,还剩25页没看,*均每天看多少页?

  34、王辉爸爸买了3大盒茶叶,一共要付810元,*均每个大盒里有6 小盒茶叶,*均每小盒茶叶多少元?

  35、一个灯箱广告牌的长是80厘米,宽是4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合多少*方分米?

  36.学校召开家长会,请来了182位家长。如果每9位坐一行,至少需要坐多少行?

  37、商店里,铅笔盒8元,自行车408元,笔记本4元,(1)买一辆自行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 ?(2)王叔叔带来的钱可以买2辆自行车。现在他想用带来的钱买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

  38、学校买回18箱粉笔,每箱36盒,用去了一半,还剩下多少盒?

  39、奥林匹克火炬在中国某省4天传递了816千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40、学校有37个乒乓球,又买来83个。如果*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个?

  41、一副羽毛球拍38元,施老师要买5副球拍,带200元钱够吗?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实用5篇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 1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6、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7、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8、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9、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0、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 2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汇总

  1、(归一问题)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

  2、(相遇问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追及问题)大客车和小轿车同地、同方向开出,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大客车出发2小时后小轿车才出发,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大客车?

  4、(过桥问题)列车通过一座长27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3分钟。已知列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00米,列车车身长多少米?

  5、(错车问题)一列客车车长280米,一列货车车长200米,在*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从两个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经过20秒。如果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客车在后,从客车头遇到货车尾再到客车尾离开货车头经过120秒。客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6、(行船问题)客轮和货轮从甲、乙两港同时相向开出,6小时后客轮与货轮相遇,但离两港中点还有6千米。已知客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货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求水流速度是多少?

  7、(和倍问题)小李有邮票30枚,小刘有邮票15枚,小刘把邮票给小李多少枚后,小李的邮票枚数是小刘的8倍?

  8、(差倍问题)同学们为希望工程捐款,六年级捐款数是二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钱数中取出160元放入二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钱数比二年级多40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

  9、(和差问题)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10、(周期问题)2006年7月1日是星期六,求10月1日是星期几?

  11、(鸡兔同笼问题)小丽买回0.8元一本和0.4元一本的练*本共50本,付出人民币32元。0.8元一本的练*本有多少本?

  12、(年龄问题)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二倍,父亲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

  13、(盈亏问题)王老师发笔记本给学生们,每人6本则剩下41本,每人8本则差29本。求有多少个学生?有多少个笔记本?

  14、(还原问题)便民水果店卖芒果,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卖掉第二次卖后剩下的一半少1个,这时只剩下11个芒果。求水果店里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芒果?

  15、(置换问题)学校买回6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去192元。已知3张桌子的价钱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是多少元?

  16、(最佳安排)烤面包的架子上一次最多只能烤两个面包,烤一个面包每面需要2分钟,那么烤三个面包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17、(油和桶问题)一桶油连桶共重18千克,用去油的一半后,连桶还重9.75千克,原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18、(和倍)青青农场一共养鸡、鸭、鹅共1210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鹅的只数是鸭的4倍,问鸡、鸭、鹅各有多少只?

  19、(鸡兔同笼)实验小学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小旺得了84分,小旺做错了几道题?

  20、(相遇问题)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55米,乙每分钟行45米,如果一只狗与甲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120米,遇到乙后,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再向乙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甲和乙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 3

  1、(归一问题)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

  2、(相遇问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追及问题)大客车和小轿车同地、同方向开出,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大客车出发2小时后小轿车才出发,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大客车?

  4、(过桥问题)列车通过一座长27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3分钟。已知列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00米,列车车身长多少米?

  5、(错车问题)一列客车车长280米,一列货车车长200米,在*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从两个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经过20秒。如果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客车在后,从客车头遇到货车尾再到客车尾离开货车头经过120秒。客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6、(行船问题)客轮和货轮从甲、乙两港同时相向开出,6小时后客轮与货轮相遇,但离两港中点还有6千米。已知客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货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求水流速度是多少?

  7、(和倍问题)小李有邮票30枚,小刘有邮票15枚,小刘把邮票给小李多少枚后,小李的邮票枚数是小刘的8倍?

  8、(差倍问题)同学们为希望工程捐款,六年级捐款数是二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钱数中取出160元放入二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钱数比二年级多40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

  9、(和差问题)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10、(周期问题)20xx年7月1日是星期六,求10月1日是星期几?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 4

  1、 小明和小红买同样的铅笔,小明买了7支,小红买了4支,小明比小红多花了1.2元。每支铅笔多少元?

  2、六年级参加科技小组有20人,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的3倍少4人,参加文艺小组的有多少人?

  3、学校组织六年级四个班学生栽树,一二三班共栽240棵,四班栽的棵数比3个班栽的*均棵数少4棵,六年级共栽树多少棵?

  4、“五一节”小明和爸爸到南京旅游。一次他俩乘出租车去南京儿童乐园,下车后小明问司机应付多少钱,司机说:“起步3千米7元,多行1千米1.6 元。”司机看了车上的里程表,接着说:“以供行了18千米,你算吧。”小明听了以后很快算了出来并付了车费,知道小明应付给司机多少元?

  5、安装地下水管,用每根12米 的新管换掉每根9米 长的旧管,共换上新管108根,换下了旧管多少根?(用算术、方程解)

  6、学校买粉笔20盒,每盒1.85元;墨水14瓶,每瓶3.5元,学校买粉笔和墨水一共用去多少元?

  7、水泵厂今年每月生产水泵160台,比去年*均每月产量的2倍少40台,去年*均每月生产水泵多少台?(用方程解)

  8、小刚家养鸡只数是鸭的2.5倍,已知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多600只,小刚家养鸡,鸭各多少只? (用方程解)

  9、 工程队修一条长360千米 的公路,已经修了80米 ,剩下的7天修完。*均每天修多少米?

  10、小明走一步的*均长度为0.8米 。他用步测的方法测量他家到街心花园的距离,共走了三次:第一次179步,第二次183步,第三次181步,请你帮小明算一下,他家到花园的距离大约多少千米?

  11、 庆“六一”,六(1)班32人,共做160面彩旗,女同学24人,*均每人做彩旗5面,全班*均每人做彩旗几面?

  12、某小学操场上有一棵大树,旁边有一根2.5米 高的竹杆。上午9时同学们同时测得竹竿影长2米 ,大树影长***米 ,大树高多少米?

  13、 学校用地砖铺地,用每块面积为0.08*方米 的地砖,要500块才能铺满;如果改用面积是0.05*方米 的地砖,需要多少块才能铺满?(用比例解)

  14、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60米 ,24天可以完工,实际提前4天完工,实际每天挖多少米?

  15、用4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有37粒种子发了芽,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

  16、 王师傅做一批零件,每分钟内由原来做6个增加到8个,原来2小时做的零件个数现在要做多少小时?(用算术方法和比例解)

  17、 运煤车厢是一种长2.5米 ,宽1.8米 ,高0.6米 的长方体车厢,要运54立方米 的'煤炭,需要这样的车厢多少节?

  18、一个长方体鱼缸,长30厘米 ,宽20厘米 ,倒进4.5升 水时,正好占鱼缸容积的一半,这个鱼缸高多少厘米?

  19、六年级三班参加义务劳动,如果5人一组,9人一组或15人一组,都能分完,而且没有剩余的人,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

  20、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 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3千米 ,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6千米 。两车在途中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多少千米?

  21、AB两地相距280千米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均每小时行36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2、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去B地,甲车每小时行64千米 ,5小时后,甲车在乙车前面78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3、***和王师傅同时加工一批零件,两人合作6小时完成,已知***每小时加工50个,王师傅单独做需要11小时完成,王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用方程解)

  24、王刚把12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7%,到期时,王刚连本带息应取回多少钱?

  25、一个人在月球上的体重只有地球上的 ,如果杨利伟在月球上的体重是12千克 ,它在地球上是多重?

  26、我县20xx年比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了22%,达到114亿元,我县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是多少亿元?(保留一位小数)

  27、某地区受灾,灾后重建一段 千米的海堤,第一周修了 ,第二周修了 千米,两周一共修海堤多少千米?

  28、做一批服装,甲单独做8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做一段时间后,再由乙单独做1天刚好完成,两队合做了多少天?

  29、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车行至距B地 处时,乙车超过中点30千米 ,这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45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0、小林有36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林的 ,小明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枚邮票?

  3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行到全程的处时,离乙地还有400千米 。已知这辆汽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求这辆汽车的*均速度?

  32、某地遭受水灾,粮食比去年少收三成,该地区去年粮食产量7200吨,今年粮食多少吨?

  33、把含盐5%的盐水400克 稀释成含盐4%的盐水,要加水多少千克?

  34、一间教室用边长0.4米 的方砖铺地,需要360块,如果改用边长0.3米 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35、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主动轮35齿,每分钟100转,从动轮20齿,每分钟多少转?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 5

  内容概述

  较为复杂的以成本与利润、溶液的浓度等为内容的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要利用整数知识,或进行分类讨论的综合性和差倍分问题.

  典型问题

  1.某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定价的百分之多少?

  【答案解析】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

  (30.2%-40%×38%)÷(1-40%)=25%,

  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

  2.某商品76件,出售给33位顾客,每位顾客最多买三件.如果买一件按原定价,买两件降价10%,买三件降价20%,最后结算,*均每件恰好按原定价的85%出售.那么买三件的顾客有多少人?

  【答案解析】 3×(1-20%)+1×100%=340%=4×85%,所以1个买一件的与1个买三件的*均,正好每件是原定价的85%.

  由于买2件的,每件价格是原定价的1-10%=90%,所以将买一件的与买三件的一一配对后,仍剩下一些买三件的人,由于

  3×(2×90%)+2×(3×80%)=12×85%.

  所以剩下的买三件的人数与买两件的人数的比是2:3.

  于是33个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每2人买4件,一种每5人买12件.共买76件,所以后一种

  4124)÷(-)=25(人). 252

  3 其中买二件的有:25×=15(人). 5(76-33×

  前一种有33-25=8(人),其中买一件的有8÷2=4(人).

  于是买三件的有33-15-4=14(人).

  3.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立方分米,乙容器中有水15立方分米.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人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立方分米?

  【答案解析】 设最后甲容器有溶液x立方分米,那么乙容器有溶液(11+15-x)立方分米. 有62.5%×x+25%×(26-x)=11,解得x=12,即最后甲容器有溶液12立方分米,乙容器则有溶液26-12=14立方分米.

  而第二次操作是将乙容器内溶液倒入甲容器中,所以乙溶液在第二次操作的前后浓度不变,那么在第二次操作前,即第一次操作后,乙容器内含有水15立方分米,则乙容器内溶液15÷(1-25%):20立方分米.

  而乙容器最后只含有14立方分米的溶液,较第二次操作前减少了20-14=6立方分米,这6立方分米倒给了甲容器.

  即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6立方分米.

  4.199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00亿千克,年人均375千克.据估测,我国现有耕地1.39亿公顷,其中约有一半为山地、丘陵.*原地区*均产量已超过每公顷4000千克,若按现有的潜力,到20xx年使*原地区产量增产七成,并使山地、丘陵地区产量增加二成是很有把握的'.同时在20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7亿以内,且在21世纪保持人口每年的自然增长率低于千分之九或每十年自然增长率不超过10%.请问:到20xx年我国粮食产量能超过年人均400千克吗?试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山地、丘陵地区耕地为1.39÷2≈0.70亿公顷,那么*原地区耕地为

  1.39-0.70=0.69亿公顷,因此*原地区耕地到20xx年产量为:4000×0.69×1.7=4692(亿千克);

  山地、丘陵地区的产量为:(4500-4000×0.69)×1.2=20xx(亿千克);

  粮食总产量为4692+20xx=6780(亿千克).

  3 而人口不超过12.7×1.1≈16.9(亿),按年人均400千克计算.共需400×16.9=6760(亿

  千克).

  所以,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5.要生产基种产品100吨,需用A种原料200吨,B种原料200.5吨,或C种原料195.5吨,或D种原料192吨,或E种原料180吨.现知用A种原料及另外一种(指B,C,D,E中的一种)原料共19吨生产此种产品10吨.试分析所用另外一种原料是哪一种,这两种原料各用了多少吨?

  【答案解析】 我们知道题中情况下,生产产品100吨,需原料190吨。

  生产产品100吨,需A种原料200吨,200?190,所以剩下的另一种原料应是生产100吨,需原料小于190吨的,B、C、D、E中只有E是生产100吨产品。只需180吨(180?190),所以另一种原料为E,

  设A原料用了x吨,那么E原料用了19-x吨,即可生产产品10吨:

  x×100100+(19-x)×=10,解得x=10. 180200

  即A原料用了10吨,而E原料用了19-10=9吨.

  6.有4位朋友的体重都是整千克数,他们两两合称体重,共称了5次,称得的千克数分别是99,113,125,130,144.其中有两人没有一起称过,那么这两个人中体重较重的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答案解析】在已称出的五个数中,其中有两队之和,恰好是四人体重之和是243千克,因此没有称过的两人体重之和为243-125=118(千克).

  设四人的体重从小到大排列是a、b、c、d,那么一定是a+b=99,a+c:=113.

  因为有两种可能情况:a+d=118,b+c=125;

  或b+c=118.a+d=125.

  因为99与113都是奇数,b=99-a,c=113-a,所以b与c都是奇数,或者b与c都是偶数,于是b+c一定是偶数,这样就确定了b+c=118.

  a、b、c三数之和为:(99+113+118)÷2=165.

  b、c中较重的人体重是c,

  c=(a+b+c)-(a+b)=165-99=66(千克).

  没有一起称过的两人中,较重者的体重是66千克.

  补充选讲问题

  1、A、B、C四个整数,满足A+B+C=20xx,而且1

  请问:A、B、C分别为多少?

  【试题分析】 我们注意到:

  ①1+A<1+B<1+C

  ②1+A<1+B <1+C

  先看①

  1+A

  (A-1):(B-1):(C-1)=2:3:4,A+B+C=20xx

  A-1+B-l+C-1=1998.

  2=444,A=444+1=445; 2?3?4

  34B=1998×+l=667;C=1998×+l=889. 2?3?42?3?4 于是A-l=1998×

  再看②l+A <1+C

  (A-1):(B-1):(C-1)=1:2:4,A+B+C=20xx.

  A-1+B-1+C-1=1998.

  于是A-1=1998×1,A不是整数,所以不满足. 1?2?4

  于是A为445,B为667,C为889.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4)

——三年级奥数题3篇

  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如果每千克卖1元2角,就要赔20元;如果每千克卖1元5角,就可以赚40元。现在想不赔也不赚,每千克苹果应该卖多少钱?

  答案与解析:题中说的赔钱和赚钱都是和不赔也不赚来比较的。这一赔一赚就相差了20+40=60元,也就是相差了600角。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每千克苹果卖的价钱就相差了15-12=3角。600角中包含着多少个3角,就说明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所以这批苹果有600÷3=200千克。这样再求在不赔也不赚的情况下,每千克苹果该卖多少钱就简单了。

  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2×200+200)÷200=13角;

  或者(15×200-400)÷200=13角,即1元3角。

  答: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元3角。

  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考点:逆推问题.

  分析:此题应用逆推法,从后向前推算,即可得出.

  解答:解:[(78-12)×2-12]×2,

  =[132-12]×2,

  =240(吨).

  答:这个仓库原有大米240吨.

  点评: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或乘除法的`互逆运算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顺序倒过来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从123456789101112131415…99100中划去100个数码,使剩下的数首位不是0且数值最小,则这个数是_______。

  数码答案:10000012340616263…99100。

  这个数的数位是固定的,因此若要使这个数尽可能小,则必须使其前面的数字尽可能小,最好为0,但首位不能为0,则应保留1,划去2~9及与9相邻的1,这样,这个数的第二位为0,依次划下去.当第6个数为0后,若要使第7个数也为0,则必须划去19×5+9=104个数,与题目要求矛盾,因此第7个数应为1.同理推得第8、第9、第10个数分别为2、3、4,第11个数为0.至此已划完了100个数。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5)

——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 (菁华5篇)

  1、粮店运来两车面粉,每车装80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店运来多少千克面粉

  2、三年级同学到菜园收白菜,分成4组,每组11人,*均每人收45千克。一共收白菜多少千克

  3、化肥厂计划生产7200吨化肥,已经生产了4个月,*均每月生产化肥1200吨,余下的`每月生产800吨,还要生产多少个月才能完成

  4、塑料厂计划生产1300件塑料模件,6天生产了780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5、*上午4小时生产了252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下午又工作3小时。*这一天共生产零件多少件

  6、水泥厂计划生产水泥3600吨,用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20吨,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

  7、一堆煤3.6吨,计划可以烧10天,改进炉灶后,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06吨,这堆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8、5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15千克,照这样计算,5吨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9、小明家离学校1.5千米,小南家离学校1千米60米,谁家离学校**多少。

  10、一只非洲鸵鸟重约150千克500克,一头猪重约123.06千克,一只鸵鸟比一头猪重多少千克再把结果写成复名数。

  11、一种播种机的播种宽度是3米,播种机每小时行5千米,照这样计算,2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12、修路队第一天修了1.078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0.456千米,修路队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4,希望小学的同学修理桌椅节约了40.25元,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少节约了3.7元.装订图书节约了多少元。

  13、小亮爸爸给他买了一套电脑桌椅,一张椅子的价钱是45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2.5元.一张桌子多少元。

  14、运动会跳远比赛,小红的成绩是2.85米,小明比小红多跳1.25米,小红比小菊多跳0.23米.这次跳远比赛谁得第一呢为什么。

  15、小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学,要走1.3千米,他走了0.3千米后发现没有带数学作业本,又回家去取.这样他比*时上学多走了多少千米

  16、张大妈装了一篮菜去农贸市场卖,篮和菜原来称得质量7.4千克,卖出一些菜后,她回家称得篮和菜质量3.6千克.她卖出了多少千克菜。

  17、甲,乙两地相距220米,小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当小华走了85.2米,小红走了70.5米时,两人还相距多少米。

  18、一瓶油连瓶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1.9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19、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134.5千米,剩下的比修好的少13.6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20、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6米,露出水面部分是0.7米,水池深2米2分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

  21、一根4.8米的长竹竿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3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75米,池水深多少米。

  22、小张,小李,小王三人称体重,小张和小李合称共重90.8千克,小王和小李合称共重88.5千克.求小张比小王重多少千克。

  23、张大伯家种了三块责任田.第一块1080*方米,比第二块多15.7*方米,第三块比第一块少8.5*方米.请你根据已知条件,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24、水泥厂今年拨出332.4万元用于治污,改建污水池用去234.7万元,又拨款85.5万元,.现在厂里治污款还有多少万元。

  25、乙地在甲,丙两地的正中间,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行48.5千米后离乙地还有14.5千米,这时汽车离丙地还有多少千米

  26、某人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他46.75元,他说找多了.这件物品的标价是多少元27、水果店运来了3筐苹果,每筐30.5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2.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28、学校*均每天用电17.3度,5月份一共要用电多少度如果每度电0.5元,这个月要交电费多少。

  29、一种窗户玻璃的长是1.3米,宽是1.1米,那么做12扇这样的窗户至少需要多少*方米玻璃(结果保留整数)

  30、一块*行四边形的土地,底边长比高多出3.5米,已知底边长是16.8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31、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2元,小明用30元钱买分别买5千克苹果和桔子,应变找回多少元。

  32、甲乙丙三个数的*均数是5,乙丙两数的一半是4.5,甲数是多少

  33、小明买5千克苹果用去16.5元,小红买7千克苹果用去21.7元,谁买得贵贵多少。34、甲乙两地相距66千米,一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用了1.2小时,返回时用了1小时,这艘轮船往返一次的*均速度是多少。3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1米,比宽长2米,在这块菜地上共收白菜445.5千克白菜,*均每*方米地收白菜多少千克。

  36、一批货物75吨,已经运了6次,还剩41.4吨,*均每次运了多少吨剩下的还要运几次(结果保留整数)37、有5个数的*均数是19.68,前3个数的*均数是18.9,后三个数的*均数是29.4,中间一个数是多少。38、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6分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

  39、小明和爸爸玩电动飞机,买票时小明付出10元,找回2.5元,电动飞机的票价学生是**的一半,那么学生票和**票各是多少元

  40、一批煤,每天烧3.6吨,可以烧30天,如果每天烧2.4吨,可以烧多少天

  4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4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43、五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活动.一班37人,共植树132棵;二班35人,共植树120棵.五年级*均每班植树多少棵五年级*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44、一个班有22个男生,*均身高140.5厘米;有18个女生,*均身高142.5厘米.全班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5、一个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多少*方厘米的铁皮

  46、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47、甲、乙两城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40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均速度是多少

  48、育新中学甲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18人,一起去划船(每条船不超过6人)要保证每条船上男女同学都分别相等,请你算一算,应该租几条船

  49、学校在排练团体操,要求队伍分别变成12行、15行、18行、24行,都能变成矩形.问最少需要多少人参加团体操的排练

  50、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4天完成了84个,照这样计算,再用5天就能把这批零件加工完。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51、一块红布长30米,宽1.5米,用它做两条直角边都是5分米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可以做多少面

  52、一块*行四边形的地长48米,高30米,种了大豆和玉米,大豆面积是玉米的2倍,种的大豆和玉米各是多少*方米

  53、一种压路机的作业宽度为1.8米,每分钟前进60米,这种压路机1小时可以压路多少*方米

  54、龟鹤共有100个头,350只脚.龟,鹤各多少只

  55、鸡兔同笼共有头100个,足316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

  56、30枚硬币,由2分和5分组成,共值9角9分,两种硬币各多少枚

  57、有钢笔和铅笔共27盒,共计300支.钢笔每盒10支,铅笔每盒12支,问两种笔各有几盒

  58、小红用13元6角正好买了50分和80分邮票共计20张,求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59、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60、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6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98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2小时两车相遇.甲列车每小时行93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2、一块梯形的花圃,上底是5米,下底是5米,高是4米。如果*均每*方米产鲜花60枝,那么这个花圃,一共可产鲜花多少枝

  6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2.56*方米,上底是1.02米,高是3.14米,这个梯形的下底是多少米

  64、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均每小时行79千米,慢车*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5、张刚用13.6元买了20张6角和8角的明信片,6角、8角的明信片各有多少

  66、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开工,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60米,多少天后能够修完这条公路

  67、淮南到芜湖的距离是240千米。每天早上6:30从淮南出发的客车以每小时58千米的速度开往芜湖,同时有一辆从芜湖出发的客车以每小时62千米的速度开往淮南。两车什么时刻在途中相遇

  68、商店有彩色电视机210台,比黑白电视机的3倍还多21台.商店有黑白电视机多少台

  69、修路队修一段路,前8天*均每天修路150米,余下3000米又用4天修完。这个修路队*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70、用一根长1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已知这个梯形的两腰共长*分米,面积是9*方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

  71、河里有鹅鸭若干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4倍.又知鸭比鹅多27只,鹅和鸭各多少只

  72、一个林场要栽树20xx棵,前3天*均每天栽350棵.其余的要求2天栽完,*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73、甲、乙两城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40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均速度是多少

  74、修路队修一段路,前8天*均每天修路150米,余下3000米又用4天修完。这个修路队*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75、工程队修一条长54千米的公路,前7天修了6.3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76、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7、工程队要全修一条长4.8千米长的水渠,计划用1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78、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采集树种,一班45人,每人采集了0.13千克,二班36人共采集6.15千克,两个班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79、服装厂做校服,现在每套用布2米,比原来每套节省用布0.2米,现在做880套校服的布料原来只能做多少套

  80、一桶连桶共重9.2千克,倒去一半后,连桶还重5.6千克,问桶重多少千克

  81、某钢厂全年计划产钢54000吨,结果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实际每月比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吨

  82、学校买来4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共用891元。已知1张办公桌和6把椅子的价钱相同,每把椅子,每张办公桌各多少元

  83、甲乙两城相距28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3.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其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4、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5千米,30天完成,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计划的1.2倍。完成这项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85、一个农具厂要生产2500件小农具,前5天每天生产180件,余下的要在8天内完成,每天应生产多少件农具

  86、学校食堂运回面粉26袋,每袋20千克,运回大米的重量比面粉重量的2倍少80千克。运回大米多少千克

  87、某工地需要47吨沙子,用一辆载重4.5吨的汽车运了6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2.5吨的汽车运,还要运多少次

  88、一个梯形果园,它的下底是240米,上底是180米,高是6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9*方米,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89、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是货车速度的1.5倍。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0、一个长方形长是1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多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91、一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92、一个正方形纸条周长是64厘米把这个正方形对折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求这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93、一个梯形的下底的长是上底的3倍,把上底延长8厘米,组成一个面积是288*方厘米的*行四边形。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94、一个梯形,下底长14厘米,高12厘米,如果下底减少6厘米,它就成为一个*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95、一堆水泥电线杆堆成一个梯形,最上层有4根,最下层有12根,一共有5层,2堆这样的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

  96、刘店乡有一块长方形的牧地,长是宽的2倍,一辆汽车以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绕牧场一周需要0.5小时,这个牧场的面积是多少*方千米

  97、一个三角形的底长3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增加1.2*方米,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98、用一根长1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已知这个梯形的两腰共长*分米,面积是9*方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用方程解答)

  99、一个林场要栽树20xx棵,前3天*均每天栽350棵.其余的要求2天栽完,*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100、修路队修一段路,前8天*均每天修路150米,余下3000米又用4天修完。这个修路队*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1.甲、乙两地相距46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一段后,每小时加速15千米,共用了7小时到达乙地。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几小时?

  2.笼中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共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92只脚。笼中原有兔、鸡各多少只?

  3.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4.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共做好事240件,大同学每人做好事8件,小同学每人做好事3件,他们*均每人做好事6件。参加这次活动的小同学有多少人?

  5.某班42个同学参加植树,男生*均每人种3棵,女生*均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56棵,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答案:

  1.解:设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x小时。

  60x+(60+15)(7-x)=465

  60x+525-75x=465

  525-15x=465

  15x=60

  x=4

  答: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4小时。

  2.解:兔换成鸡,每只就减少了2只脚。

  (100-92)/2=4只,

  兔子有4只。

  (100-4*4)/2=42只

  答:兔子有4只,鸡有42只。

  3.解:设蜘蛛18只,蜻蜓y只,蝉z只。

  三种小虫共18只,得:

  x+y+z=18……a式

  有118条腿,得:

  8x+6y+6z=118……b式

  有20对翅膀,得:

  2y+z=20……c式

  将b式-6*a式,得:

  8x+6y+6z-6(x+y+z)=118-6*18

  2x=10

  x=5

  蜘蛛有5只,

  则蜻蜓和蝉共有18-5=13只。

  再将z化为(13-y)只。

  再代入c式,得:

  2y+13-y=20

  y=7

  蜻蜓有7只。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6)

——五年级上册常考的88道奥数题 30句菁华

1、765×213÷27+765×327÷27

2、99999×22222+33333×33334

3、1000+999-998+997+996-995+……+106+105-104+103+102-101

4、减数、被减数与差三者之和除以被减数,商是多少?

5、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5,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是129。请写出这个带余数的除法算式。

6、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是120,减数是差的3倍,减数是几?

7、有三根钢管,分别长200,240和360厘米。现在要把这三根钢管截成尽可能长而且又相等的小段,一共能截成多少段?

8、两根铁丝分别长65米和91米,用一根木尺分别去丈量它们,都恰好量完而无剩余。这根木尺最多有多长?

9、某质数加6或减6得到的数仍是质数,在50以内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质数?并将它们写出来。

10、某公共汽车站有三条线路的公共汽车,分别每隔5,6和8分钟发车一次。三条线路在同一时间发车后,再过多少时间又同时发车?

11、有一篮子鸡蛋,按每四个一堆分多一个,按每五个一堆分也多一个,按每六个一堆分还是多一个,这篮鸡蛋至少有多少个?

12、小玲练*跳绳,她已经跳了若干次,准备最后再跳一次,如果最后这次跳48个,那么*均每次跳56个;如果最后这次跳68个,那么*均每次跳60个。小玲已经跳了几次?

13、某厂一周生产的机器台数的统计表破损了(见下图),根据这张统计表,星期三、星期四的产量各是多少台?

14、甲、乙、丙三人每分分别行60米、50米和40米,甲从B地、乙和丙从A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分又遇到丙。求A,B两地的距离。

15、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若两人同向而行,则甲26分赶上乙;若两人相向而行,则6分可相遇。已知乙每分行5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16、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17、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18、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20、把1至2005这2005个自然数依次写下来得到一个多位数123456789.....2005,这个多位数除以9余数是多少?

21、A和B是小于100的两个非零的不同自然数。求A+B分之A-B的最小值...

22、有一个四位数,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和是12,十位数字与千位数字的和是9,如果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互换,千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新数就比原数增加2376,求原数。

23、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问:狗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

24、甲乙辆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5、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弟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

26、慢车车长125米,车速每秒行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行22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来,那么,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

27、一个人在铁道边,听见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在经过57秒火车经过她前面,已知火车鸣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直的),声音每秒传340米,求火车的速度(得出保留整数)

28、AB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如果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行使,40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行,这样,乙到达A地比甲到达B地要晚多少分钟?

29、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均分比前两次的*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均分比前三次*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30、某工车间共有77个工人,已知每天每个工人*均可加工甲种部件5个,或者乙种部件4个,或丙种部件3个。但加工3个甲种部件,一个乙种部件和9个丙种部件才恰好配成一套。问应安排甲、乙、丙种部件工人各多少人时,才能使生产出来的甲、乙、丙三种部件恰好都配套?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7)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 (菁华3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手势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在手指游戏中以旧引新

  教师与一学生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让其余学生观察两人各出了几个手指。(如5和2)

  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并像这样说一句话吗?(指名说,齐说)

  ( )比( )多( ),

  ( )比( )少( ),

  ( )和( )相差( ),

  算式是( )。

  与学生再玩一次(如:2和0),师:你会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同座互相说说看。

  师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两个数相比,如果不是同样多,必然有大有小,我们通常把较大的叫做大数,较小的叫做小数,两个数之间的差叫做相差数。那要求大数比小数多几,或小数比大数少几,也就是要求两个数相差几,用什么方法?对,求相差数用减法。那求大数或小数该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类问题。(板书:大数 小数 相差数 5-2=3 2-0=2)

  二、在手指游戏中初建数学模型

  1.求较大数。

  师:老师伸出几个手指?(5)请你们伸出跟老y币同样多的手指。比老师多伸出1手指,是几个?可见:比5多1是几?怎样列式?(5+1=6)请小朋友边比划手指边齐说:比5多1是6,5+1=6。

  师:比5多2、3、4、5又各是多少呢?同座边比划边齐说。后让四大组依次边比划手指边观察边口述:比5多( )是( ),( )+( )=( )。

  师:大胆猜想一下:比5多的数肯定是大数,还是小数,用什么方法?(求较大数用加法)我们不妨再用手指游戏验证一下!

  师与男生合作,示范比划:比10多1是 ,算式是 。师与女生合作比划:比10多2是 ,算式是 。比10多3,4,5,等等呢?同座合作边比划边说说看。(边观察手势边思考边口述边倾听。)集体交流后,师小结:求较大数用加法就行了。

  2.求较小数。

  师:既然求较大数要用加法,那求较小数会用什么方法呢?请小朋友再大胆猜想一下。(减法)让我们同样用手势游戏来验证一下。师做手势边问:比10少1是( ),算式是 。(指名说,一、二大组齐说。)比10少2是( ),算式是 。(指名说,,三、四大组齐说。)比10少3、4、5呢?(请同座合作,一人做手势,一人口述。)

  猜一猜:师做比5少4的手势,让学生猜是什么意思,口述:比5少4是( ),算式是: 。(同座互相玩我做手势你来说的游戏。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比划游戏。)

  师小结:求较小数用减法就行了。

  三、实际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大胆猜想和实际验证,我们知道了: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掌握了求大数和小数的方法,就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许多有趣的问题。

  1.教学例题。(出示幻灯片)

  (1)师:图中有哪几个小朋友?他们正在干什么?老师扮演小英,男生扮演小华,女生扮演*,将他们摆花片的情况读出来。

  师:如果要求小华要摆多少个,该抓住哪句话来分析?(板书比字句:我比小英多摆3个)在这个比字句中是谁跟谁比,谁多谁少?(我与小英比,我的多,小英的少)所以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

  学生说出(我摆的是大数,小英摆的是小数)后画批:

  我比小英多摆3个

  大 小

  师:谁能连起来说是谁跟谁比,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指名说,齐说:我与小英比,我摆的是大数,小英摆的是小数。)

  师:既然小华摆的是大数,求小华的该用什么方法求?怎样列式?(11+3=14(个))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哪几步求得小华摆的?(先找与问题相关的比字句,然后画批出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最后根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来正确列式。板书:找比字句,画批大小,确定加减。)

  (2)师:如果要求*要摆多少个?,你会用以上3个步骤解题吗?试试看!

  指名板书:我比小英少摆3个

  小 大 11-3=8(个)

  师:这个比字句是指谁跟谁比,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为什么用减法?学生交流。

  小结: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步骤来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怎样确定加减?(找比字句,画批大小,确定加减;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想想做做1。

  要求学生读题,找比字句,画批,列式计算。后交流思路:我与你比,我的是大数,你的是小数,求我的就是求大数,用加法。

  3.想想做做2、3。(步骤同上,指2入板书。)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比多比少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在解题时,要抓住比字句认真画批,准确判断谁和谁比,谁大谁小,然后根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来正确列式解答。

  五、拓展创新

  师:最后,老师想给小朋友看一道更有挑战性的题目,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立定跳远比赛中,洋洋眺了110厘米,周周跳了140厘米,蒙蒙比周周少跳20厘米,奇奇比洋洋多跳2厘米。 ?(屏幕显示)

  生提问题,屏幕同步显示出来,指名口答列式。

  [教后反思]

  1.借助手指游戏巧妙建模。

  我让学生边比划手指边看边想边说边听:比多(少)是,算式是+(),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手、眼、口、耳、脑等,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活动中来。学生在充分经历、感受、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大脑中生成了丰富的数形表象。借助丰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老师及时的引导点拨,他们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多的数是大数,用加法,比少的数是小数,用减法。此时的抽象概括是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量后必然的理性飞跃!数学模型的有效生成,使学生由动作思维过渡到表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复*什么是大数、小数和相差数,以及求相差数用减法,为新知学*打下良好基础;接着通过比划比10多几是几和比5多几是几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比几多几的数是大数,用加法算;最后通过比划比10少几是几和我做你猜的游戏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比几少几的数是小数,用减法算。整个建构过程流畅自然而富有变化,学生始终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2.借助画批深悟数量结构。

  其实,让学生理解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相差数用减法并不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认知直觉就能感悟到;但让学生由比字句掌握其中的数量结构,准确地分清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却并不容易。因为从来没有谁带领他们这样理性地分析过,而且由于生活经验的负面影响,他们常将牛比羊多3只机械错误地理解为羊多(因为生活中我们进行比较时常说省略的比字句,例:谁多?我多)。由于读不懂比字句的含义,他们只能停留在生活经验的感知层面,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以至于到了五、六年级,还有学生分不清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这就是低年级教学时没有将学生的认识及时提升到理性层面而造成的恶果。所以借助画批帮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掌握比字句的数量结构和数量关系非常重要。北京特级教师马芯兰就一直主张借助画批来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当学生能借助画批准确地分析比字句的数量关系后,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解答就易如反掌。把这类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全部学完,不仅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能发挥教材的整体结构功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用全局眼光整体建构知识,提高所学知识的通识性,使学生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融会贯通,并为后继学*注入无穷动力。

  1、原来有22人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两种方法)

  3、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4、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集了29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两种方法)

  5、汽车里有41人,中途有13人上车,9人下车,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

  6、小红有28个气球,小芳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5个,还剩多少个?

  7、小军和小丽做灯笼,小军做了21个,小丽做了18个,送给老师50个,他们还要做多少个?(两种方法)

  8、故事书有74页,小丽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3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两种方法)

  9、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先走了6只,又走了7只,现在还有多少只?(两种方法)

  10、小东上午做了10道数学题,下午做的比上午多3道,小东一共做了多少道?

  11、小红看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少6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12、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

  1、原来有22人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两种方法)

  3、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4、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集了29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两种方法)

  5、汽车里有41人,中途有13人上车,9人下车,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

  6、小红有28个气球,小芳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5个,还剩多少个?

  7、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8、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35、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

  9、绿化带种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

  10、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11、小军和小丽做灯笼,小军做了21个,小丽做了18个,送给老师50个,他们还要做多少个?(两种方法)

  12、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13、故事书有74页,小丽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3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两种方法)

  14、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先走了6只,又走了7只,现在还有多少只?(两种方法)

  15、小东上午做了10道数学题,下午做的比上午多3道,小东一共做了多少道?

  16、小红看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少6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17、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

  18、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

  19、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掰了9个玉米,我掰了6个,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20、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21、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第二天卖的是第一天的几倍?两天共卖出几箱?

  22、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

  23、二年级一班有5组同学,*均每组有5个,“六&8226;一“节有21人参加合唱队。没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

  24、小华和爸爸、妈妈比赛做计算,小华一分钟算对了6道计算题,爸爸的是小华的`4倍,

  25、小明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15个,还剩多少个?

  26、面包师傅做了54个面包,小明买走了19个,小红买走了25。你还可以买几个?

  27、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

  28、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29、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30、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一根16米长的绳子,截去一些做跳绳,还剩6米,做跳绳用去多少米?

  31、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夏令营活动,二年级还剩多少人?

  32、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33、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34、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35、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36、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37、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38、小李有43张邮票,小生的邮票比小李多9张,小英的邮票比小生少14张。

  (1) 小生有邮票多少张?

  (2) 小英有邮票多少张?

  (3) 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

  39、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40、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

  41、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

  42、我有5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两种方法)

  43、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44、 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菁华3篇)(扩展8)

——小学数学应用题训练 (菁华3篇)

  1、甲、乙两框苹果重量之比是4:5,如果从乙中取6千克放入甲,则两框重量之比是5:4,两框共有多少千克?

  假设两框共有X千克

  (4/9X+6):(5/9X-6)=5:4

  2、一个数,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3倍就是4.1,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9倍便是8.3,这个数是多少?

  (1)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3倍=4.1

  (2)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9倍=8.3

  2式减去1式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9倍)-(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3倍)=8.3-4.1

  小数部分的6倍=8.3-4.1

  小数部分=0.7

  整数部分:2

  这个数是:2.7

  3、有一块铜锌合金,铜与锌重量的比是2:3,现在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与锌重量的比。

  铜:(36-6)÷(3+2)×3=18

  锌:(36-6)÷(3+2)×2=12

  新合金内锌:12+6=18

  铜:锌=18:18=1:1

  4.操场上有一圆形花坛,在花坛四周每隔2dm摆放一盆花,一共摆了157盆。这个花坛的半径有多少米?

  圆形花坛的周长:

  2×157=314(分米)

  圆形花坛的半径:

  314÷3.14÷2=50(分米)

  5.运动场的跑道中间是一个长100米,宽40米的长方形,两头是半圆形。为了*整场地,拉来8车黄沙,每车7立方米,要尽量均匀铺在跑道内,你认为应该怎么分配呢?(π取3.14)

  运动场的面积:

  长方形+圆100×40+3.14×(40÷2)×(40÷2)=5256(*方米)

  拉来多少黄沙

  7×8=56(立方米)

  黄沙均匀铺在跑道内的厚度

  56÷5256≈0.01(米)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度数是顶角的二分之一,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把一个底角度数看作1份

  顶角就是2份

  1份:

  180÷(1+1+2)=45

  顶角就是2份

  45×2=90

  7.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相加的合适20.7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周长=3.14×直径

  圆的周长和直径相加的和是20.7米

  也就是:

  3.14×直径+直径=20.7米

  直径×(3.14+1)=20.7

  直径:20.7÷(3.14+1)=5

  半径:5÷2=2.5

  面积:3.14×2.5×2.5

  8.小明寒假共放了45天,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乡下姥姥家,九分之二的时间外出旅游,剩余的时间休息,学*,请你提出几个问题,并请你提出三个问题,并列式解答。

  1:还剩下几分之几的时间休息

  1-1/3-2/9

  2:还剩下多少时间休息

  45÷(1-1/3-2/9)

  3:小明寒假外出旅游是多少天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