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数学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1

  活动目标:

  1、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比较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品,并能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及位置摆放的影响正确区分长方形。

  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认识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房子图画,计数棒,

  正方形和长方形实物(毛巾、书本、尺子等)

  活动方法: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我有一方田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方方的老朋友,出示正方形,让幼儿说说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二、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从而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与正方形的对比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有几条边?

  (2)折一折,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怎么样?四条边怎么样?

  2、引导幼儿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相同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几个角?几条边?正方形和长方形四个角都怎么样?

  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怎么样?长方形的四条边是怎么样的?

  三、游戏:找正方形和长方形,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长方形的认识。

  1、引导幼儿在盘子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2、引导幼儿在房子图画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生活延伸:

  1、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让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

  3、动手操作:提供计数棒,让幼儿尝试在桌上拼长方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教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朋友表演魔术。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朋友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幼儿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如“柜子”“桌子”“书本”…

  3、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挨着的两条边不一样)

  4、游戏活动。

  游戏“站四角”。教师在地上画几个长方形,每组请5名幼儿参加游戏。教师喊“开始”5名幼儿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呈顺时针方向跑。音乐一停,每名幼儿迅速找到长方形的一个角站好,没找到角的幼儿表演一个节目。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每次站好四个角后,让其他的幼儿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游戏可反复进行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活动情况做适当评价。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3

  教学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

  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

  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彩色的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粘贴成各种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领域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这方面的欠缺,从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来上这节课。我总觉得我们班孩子对数学感知这方面比较容易接受。可是有的孩子为什么很难对数学活动提高兴趣呢?以下我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描述。

  描述: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乘过火车?火车是怎么样的?来引出我的课题。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有,有的孩子就会说没有。然后我就出示教具“长长的火车”让小朋友先来认识火车是怎么样子的。

  接着我从小火车上拿下来一个卡片说:“你们来看一看这个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就开始讨论了接着我就问”请你们来数数看这个长方形有几个角?(四个、二个)那你们来摸一下这个长方形有几条边?为什么我去问有的小朋友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时有的能回答上来有的去不能。我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分析: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知道有有孩子去不知道呢?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好呢?还是因为我讲的不够具体呢?我对此进行了反思为什么有的孩子能理解有的孩子去不能呢?我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的评价时,才知道原来每一小节上完后都要老师来一个小结。我上的课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带带过。分析之后我进行了补救措施。

  措施:在*时上数学活动时应该多让孩子操作,孩子操作之后才能理解教师上课的内容。如果你*时不让孩子操作,等到上公开课时孩子就会觉得很新颖就会不坐住了。那么你那节课就不会上的很成功。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4

  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准备:

  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流程:

  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

  效果记录:对学*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5

  教材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现有水*,用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学*有关图形的知识,在了解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长方形的特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形成同伴合作、小组探索发现、创造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与正方形作比较认识长方形,能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能迁移学*正方形的已有经验,运用折叠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3、形成同伴合作、小组探索发现、创造的意识。

  活动准备:

  1、1张大格子图。

  2、幼儿每人1张正方形与长方形纸。

  3、小组制作格子图所需材料: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胶带,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运用折叠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不同,探索发现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复*正方形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角折,再对角折,感知4条边一样长,通过对边折,再对边折,感知4个角一样大。知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2)运用迁移折叠正方形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特征:通过对角折感知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通过对边折感知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通过对边折,再对边折,感知4个角一样大。

  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条边,每组对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2、出示大格子图,引导幼儿玩“跳格子”游戏,正确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请幼儿观察大格子图,判断那是正方形,哪是长方形,并说明原因。

  2)幼儿分组玩跳格子游戏。

  玩法:遇到正方形时单脚跳,遇到长方形时双脚跳,比比哪组跳的对又快。

  3、引导幼儿分组设计格子图,能迁移学*长方形的已有经验,大胆创造。

  1)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运用教师提供的正方形纸在地上拼摆、组合或设计

  格子图,并用胶带粘贴好。

  2)介绍本组的设计,说说格子图中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说说*日见到的什么东西是长方形,如窗户、书等。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图形。

  区域活动:打扮新家

  活动目标:

  喜欢用多种废旧材料,通过剪、贴、画等方法,创造性的制作简单的装饰物美化教室

  活动材料:

  锥形彩纸一张,彩色小纸条10条,不干胶粘贴图画,红绳线一根,红色皱纹纸一卷,双面胶,各种废旧物品及自然材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并说一说班级哪些地方可以打扮的更漂亮。

  2、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剪、贴、画等,创造性的制作装饰物打扮教室,如做花串、旋转伞、康乃馨等。

  户外活动:小伞兵

  活动目标:

  1、练*由20~25厘米的.高处往下跳,能轻轻落地,保持*衡,发展跳跃能力。

  2、感受小伞兵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形成应从指挥的良好品质。

  活动材料:

  每人准备1条方形纱巾,把相邻的两只角连接起来,套在头上当降落伞,每人1把小椅子,分两边放好。

  活动过程:

  把椅子分两边摆放,幼儿成两队站在椅子上,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听指挥做动往下跳时能轻轻跳,保持*衡。

  游戏开始,教师说:“现在我们就开飞机上天正式演*了,每架飞机准备好,出发!幼儿在机场自由飞翔,飞机飞到云里(原地打转)飞机飞出云层,回到机舱口(椅子上)做好准备跳伞,从椅子上往下跳,游戏反复进行。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1)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1

  活动目标:

  1、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比较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品,并能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及位置摆放的影响正确区分长方形。

  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认识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房子图画,计数棒,

  正方形和长方形实物(毛巾、书本、尺子等)

  活动方法: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我有一方田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方方的老朋友,出示正方形,让幼儿说说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二、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从而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与正方形的对比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有几条边?

  (2)折一折,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怎么样?四条边怎么样?

  2、引导幼儿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相同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几个角?几条边?正方形和长方形四个角都怎么样?

  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怎么样?长方形的四条边是怎么样的?

  三、游戏:找正方形和长方形,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长方形的认识。

  1、引导幼儿在盘子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2、引导幼儿在房子图画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生活延伸:

  1、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让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

  3、动手操作:提供计数棒,让幼儿尝试在桌上拼长方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教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朋友表演魔术。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朋友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幼儿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如“柜子”“桌子”“书本”…

  3、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挨着的两条边不一样)

  4、游戏活动。

  游戏“站四角”。教师在地上画几个长方形,每组请5名幼儿参加游戏。教师喊“开始”5名幼儿沿着长方形的四条边呈顺时针方向跑。音乐一停,每名幼儿迅速找到长方形的一个角站好,没找到角的幼儿表演一个节目。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每次站好四个角后,让其他的幼儿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游戏可反复进行利用音乐来控制幼儿游戏的过程。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活动情况做适当评价。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3

  教学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

  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

  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彩色的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粘贴成各种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领域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这方面的欠缺,从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来上这节课。我总觉得我们班孩子对数学感知这方面比较容易接受。可是有的孩子为什么很难对数学活动提高兴趣呢?以下我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描述。

  描述: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乘过火车?火车是怎么样的?来引出我的课题。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有,有的孩子就会说没有。然后我就出示教具“长长的火车”让小朋友先来认识火车是怎么样子的。

  接着我从小火车上拿下来一个卡片说:“你们来看一看这个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就开始讨论了接着我就问”请你们来数数看这个长方形有几个角?(四个、二个)那你们来摸一下这个长方形有几条边?为什么我去问有的小朋友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时有的能回答上来有的去不能。我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分析: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知道有有孩子去不知道呢?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好呢?还是因为我讲的不够具体呢?我对此进行了反思为什么有的孩子能理解有的孩子去不能呢?我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的评价时,才知道原来每一小节上完后都要老师来一个小结。我上的课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带带过。分析之后我进行了补救措施。

  措施:在*时上数学活动时应该多让孩子操作,孩子操作之后才能理解教师上课的内容。如果你*时不让孩子操作,等到上公开课时孩子就会觉得很新颖就会不坐住了。那么你那节课就不会上的很成功。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4

  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准备:

  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流程:

  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

  效果记录:对学*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5

  教材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现有水*,用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学*有关图形的知识,在了解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长方形的特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形成同伴合作、小组探索发现、创造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与正方形作比较认识长方形,能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能迁移学*正方形的已有经验,运用折叠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3、形成同伴合作、小组探索发现、创造的意识。

  活动准备:

  1、1张大格子图。

  2、幼儿每人1张正方形与长方形纸。

  3、小组制作格子图所需材料: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胶带,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运用折叠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不同,探索发现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复*正方形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角折,再对角折,感知4条边一样长,通过对边折,再对边折,感知4个角一样大。知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2)运用迁移折叠正方形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特征:通过对角折感知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通过对边折感知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通过对边折,再对边折,感知4个角一样大。

  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条边,每组对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2、出示大格子图,引导幼儿玩“跳格子”游戏,正确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请幼儿观察大格子图,判断那是正方形,哪是长方形,并说明原因。

  2)幼儿分组玩跳格子游戏。

  玩法:遇到正方形时单脚跳,遇到长方形时双脚跳,比比哪组跳的对又快。

  3、引导幼儿分组设计格子图,能迁移学*长方形的已有经验,大胆创造。

  1)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运用教师提供的正方形纸在地上拼摆、组合或设计

  格子图,并用胶带粘贴好。

  2)介绍本组的设计,说说格子图中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说说*日见到的什么东西是长方形,如窗户、书等。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图形。

  区域活动:打扮新家

  活动目标:

  喜欢用多种废旧材料,通过剪、贴、画等方法,创造性的制作简单的装饰物美化教室

  活动材料:

  锥形彩纸一张,彩色小纸条10条,不干胶粘贴图画,红绳线一根,红色皱纹纸一卷,双面胶,各种废旧物品及自然材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并说一说班级哪些地方可以打扮的更漂亮。

  2、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剪、贴、画等,创造性的制作装饰物打扮教室,如做花串、旋转伞、康乃馨等。

  户外活动:小伞兵

  活动目标:

  1、练*由20~25厘米的.高处往下跳,能轻轻落地,保持*衡,发展跳跃能力。

  2、感受小伞兵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形成应从指挥的良好品质。

  活动材料:

  每人准备1条方形纱巾,把相邻的两只角连接起来,套在头上当降落伞,每人1把小椅子,分两边放好。

  活动过程:

  把椅子分两边摆放,幼儿成两队站在椅子上,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听指挥做动往下跳时能轻轻跳,保持*衡。

  游戏开始,教师说:“现在我们就开飞机上天正式演*了,每架飞机准备好,出发!幼儿在机场自由飞翔,飞机飞到云里(原地打转)飞机飞出云层,回到机舱口(椅子上)做好准备跳伞,从椅子上往下跳,游戏反复进行。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2)

——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

  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活动目标:

  1. 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并给图形命名。

  2. 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特征,发现它们的异同。

  3. 用各种几何图形构图,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组合,激发想像力。

  活动准备:

  1. 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正形、梯形、圆形纸张若干,每人1个圆形铁丝圈,1个椭圆形和1个与椭圆形同心的圆形。

  2. 将幼儿收集的特体摆放在活动区中。

  3. 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神奇的图形1、2》、学*包《科学·神奇的图形1、2、3》。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互相交流带来的物品,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它们的形各是什么形状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形状的卡纸,并告诉幼儿形状的名称。)

  2.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形状相似的特体放在一起,说一说为什么把这些物体归在一起,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3.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长方形变成梯形,圆形变成椭圆形,指导幼儿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多种尝试。

  (1) 将正方形对折,沿折痕剪开就变成两个长方形了。

  (2) 将长方形或正方形左右对折,沿底角向上剪掉一个角,展开就变成梯形了。

  (3) 将圆形铁丝圈压扁或拉长,就变成椭圆形了。

  4. 请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说一说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异同。

  5. 用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图形进行构图,说一说自己用了几种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6. 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在画有各种图形的纸张上进行添画,大胆尝试。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各种图形的组合,激发幼儿想像力。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活动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对于各种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图形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面的、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他们在活动中无法正确表现出图形的主要特征。为了让孩子们对图形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动手尝试操作中,加深对长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长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图形识别能力。

  2、在活动中发展扩散性思维,培养观察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学具:不同长度的管子若干。

  2、长方形图形教具。

  活动过程

  一、比较管子的长短

  1、“今天,管子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比长短。请小朋友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宝宝,然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手里的管子长?谁的管子短?”

  2、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活动。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游戏结果:谁的管子长?然后把管子按长短分类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索活动:尝试用不同长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长方形。

  1、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把你身后的袋子取过来,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许多管子宝宝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我们先来数一数,你的袋子里有几根管子?这些管子都一样吗?请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宝宝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谁的管子宝宝拼出的图形多?请幼儿介绍自己拼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拼长方形。

  2、小结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这个小朋友拼出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教师出示长方形教具,幼儿仔细观察比较)。

  3、幼儿进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动:尝试用管子拼出长方形。

  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也来拼一个这样的长方形。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

  三、小组合作探索活动:用多根相同长度的管子组成长方形。

  1、刚才你们真棒,能用不同长短的管子变出小长方形,现在我们试试看,要用几根一样长的管子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请五个小朋友为一组,自己拿管子宝宝在地面拼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拼的长方形最大?”

  2、幼儿5人一组合作进行地面拼图活动: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用几根相同长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3、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别加以指导。

  带领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长方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小长方形,又用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大的长方形,以后还要请小朋友用这些管子宝宝拼出更多的图形呢!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黑板、长方形的窗户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小百科:长方形,数学术语,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同时,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长方形

  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

  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小学教案 (菁华6篇)

  教学内容:西师版第四册P100~10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 法:演示法、归纳法、启发法。

  学 法:操作法、总结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法。

  教 具: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学 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个一张、方格纸、直尺、三角板、小棒、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思

  1、创设情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师唱前一句,引导学生拍手跟唱后三句。目的在于创设学生熟悉的智慧树栏目,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智慧树栏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智慧树栏目吗?

  生齐答:喜欢!

  师: 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课件出示):机器人身上有哪些*面图形?

  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请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哪部分是长方形?哪部分是正方形?生回答:嘴、脖子、胳膊、身子、腿是长方形。头、手、脚是 正方形。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1:桌子、凳子、黑板是长方形。

  生2:地板砖、手帕是正方形。

  生3:铅笔盒的面。

  生4:教室窗户上的玻璃表面。

  师重点强调某一物体的面,例如桌子的面、凳子的面、黑板的面等。有些学生找的物体的面是*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应强调有些,例如有些铅笔盒的面是长方形的等。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或接*正确就应给以不同方式的鼓励。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眼力真准,你表述的很完整等等。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前边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要求操作:(课件出示)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生: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生1:上边、下边都是8厘米,左边、右边都是4厘米。

  生2:上边、下边都是7厘米,左边、右边都是3厘米。

  生3:上边、下边相等,左边、右边相等。

  师:上边、下边我们叫做对边,左边、右边也叫做对边。所以我们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接着课件出示: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吗?

  生独立操作后上台演示。

  师再演示一边重点强调两边重合。(接着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生1:4个角都与三角板(或直尺)的直角相等。

  生2:4个角都相等。

  生3:4个角都是直角。

  接着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二)归纳自主探究的方法

  1、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的?

  生:用数一数的方法。

  师: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的?

  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

  师: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的?

  生:用比一比的方法。

  师:我们刚才用数一数的方法可知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用量一量或折一折的方法可知长方形对边相等,用比一比的方法可知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师边总结边课件出示)

  数一数:4条边4个角

  量一量:对边相等

  比一比:4个角都是直角

  (三)合作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探究正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好吗?

  生:好!

  1、(课件出示要求)

  探究方式:小组合作交流。

  探究方法: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

  探究时间:三分钟。

  探究内容:①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②量一量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发现

  什么?(折一折)

  ③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正方形的角,

  你能发现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4人一组,由组长负责)

  3、小组代表汇报。

  生1:我们组认为: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一样,4个角都是直角。

  生2:我们组认为: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于以上答案都要给予肯定)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生上台演示。

  师再演示一遍重点强调4条边都重合。

  接着用课件进行演示,进一步验证学生们合作探究的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四)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谁能完整地告诉大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 学生总结。

  2、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并且4条边都等);

  4个角都是直角。

  3、 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 过渡语: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绿泡泡哥哥也想考考你们了!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有!

  师:好,请同学们勇闯第一关: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二、 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我会填:(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强调学生把题读完整,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1、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1、 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回答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例如你真棒!第一关你已成功闯过!你真是小勇士等。接下来请同学们巧夺第二关:慧眼识图,眼疾手快!(课件出示)

  第二关:慧眼识图,眼疾手快!

  判断下列各图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

  形式:采取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同桌一人回答是或不是,一人判断正确或错误,个别地方教师适当要求学生说:为什么?例如图5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等。

  师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说:能独立闯过这一关的同学给自己以掌声鼓励。生拍手说:嘿!嘿!我真棒!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胜利闯过两关了,还想不想继续闯关?

  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们接着挑战第三关:手脑并用,心灵手巧!(课件出示)第三关:手脑并用,心灵手巧!

  1、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形式:找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判断。

  2、我能用小手摆出漂亮的图形。

  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①学生独立用小棒拼摆。

  ②上台演示,并说说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③评价:小手真巧!思维真明了!

  3、我能用小手画出美丽的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①学生独立用彩笔在方格纸上画。

  ②上台展示作品。

  ③评价:色彩多鲜艳!大小多匀称!线条多专业!

  4、我会动脑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①学生独立折。

  ②互相帮助折。

  ③找个别学生演示折的过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智取第四关:团结协作,智中取胜!

  (课件出示)

  第四关:团结协作,智中取胜!

  长方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

  形式:小组合作交流。

  要求:先具体指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再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

  生1:长方形有4个,正方形有3个。

  生2:长方形有6个,正方形有3个。

  师:同学们到底哪组数得对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数对的同学给自己以掌声鼓励!

  过渡语:同学们真聪明!连闯4关,小刺猬咕咚都想问候大家了:你们学的快乐吗?

  生:快乐!

  师:为什么快乐?

  生1:通过学*我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生2:我学会了用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学*数学知识。

  生3:

  生4: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从你们那里也学到很多知识,我也很快乐,谢谢大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知道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相邻间的进率。

  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渗透猜想实验验证总结的数学学*方法,为今后学*其它*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面积单位,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生:面积

  师:还认识了

  生:面积单位

  师:你们的数学老师--李老师告诉我,你们学的很好,是吗?

  生:是

  师:非常自信!老师今天特意找了几条信息,看你能否快速找到面积单位。(放课件)

  生1看课件回答:*方米

  师:你能说出1*方米多大吗?

  生2:大约有两张双人课桌拼起来那么大。

  师:具体说就是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那么大。再继续,放课件生3:*方分米,*方厘米

  师:还记得它们多大吗?

  生:手掌的面积约是1*方分米,拇指盖的面积约是1*方厘米。

  师:准确的说就是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方分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方厘米(展示1*方分米1*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很重要,我们用它可以度量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用它度量师边说边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二、新课

  师:长方形大家都认识吧,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看大屏幕,这是长、这是宽,请同学们不要眨眼睛,看后请你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师板书猜想并放动感课件

  生1:长方形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师:为什么啊?

  生:宽没变,长变后面积变大;长没变,宽变后面积变大。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到底与长和宽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拿出1号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有多大?

  生1:6*方厘米

  生2:10*方厘米

  生3:18*方厘米

  生4:12*方厘米

  师:到底谁的答案对?我们要想准确知道它有多大,你有没有办法?生: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提前发给大家的学具),请你在1号长方形上清楚地画一画、分一分,看一下里面到底含有多少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开始!

  小组或个人活动,教师观察指导

  师:哪位同学自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样画的?

  生1上来展台展示并引导说出:一个个的数出或一排有4个,有3排,所以共有12个小正方形

  师:很好,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2上来展示并说出画了一排和一列,一排有4个,也是3排34=12个

  师:说的真好,这种画法,虽然少画了,省了力,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事半功倍!我们为他的这种做法鼓掌!

  生鼓掌鼓励。

  师:我们知道了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12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12*方厘米,板书43=12个,并把个再改成*方厘米。刚才哪位同学估计的准确啊?他是第一位火眼金睛,希望我们的火眼金睛越来越多。师:下面我们再看课件展示一下。

  学生看课件,再重现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方厘米。

  师:我们再看下一题,长方形的面积是()*方厘米。

  生1:10*方厘米,一排5个,有2排,52=10

  师:是啊,有10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是10*方厘米,并板书52=10*方厘米

  师:再来,看这个长方形面积是()*方厘米

  生:20*方厘米,一排5个,有4排,54=20

  师:板书54=20*方厘米,那下一题呢?

  画上小正方形的你会数,不画了你能知道是

  ()*方厘米吗?

  生:24*方厘米,因为一排有6个,有4排64=24个,就是24*方厘米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4)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一、创设学*情境,激发学*兴趣。

  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小精灵游校园的情境,让学生在欣赏校园风景的同时找到身边的图形。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就拉*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新课的引入到比较特征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材料。这些素材,体现了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

  二、在活动中探索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在深刻体会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材深度的前提下,突出了创新教学特点,特别是在获得新知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充分体现了探索式学*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大纲要求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学生学*这部分|知识,直观的认识更为重要。为了这到这一目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这节课一方面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每个学*小组每人一把剪刀、一把直尺或三角尺、一张彩纸、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彩色小正方形各四个,为人人动手提供了可能。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的手、脑、口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才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激发了学生探索学*的兴趣,也使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一、备课

  两次试上,第一次上完感觉非常糟糕,不仅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我自己上的也很吃力,第二次比第一次稍微好了一点,但依旧有很多的不足。正式上课那天,时间却绰绰有余,按照教案的流程讲最后一题时还有十分钟。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减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我在备课的时候很少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去思考完善教案,或者说还不能够去想到大部分同学的课堂反应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备课的三方面要求我似乎只是基本完成了备教材,备教法,学生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在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堂里,我做的还太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

  二、学生的课堂表现

  *常上课时,班上的氛围挺好的,很多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上也有部分调皮的孩子,甚至部分同学走神,但是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都过于规矩。在让他们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时,在我预想中他们应该是很活跃的,活动展开后就比较难以让他们安静下来,但是实际却是本份地坐在那里折折量量,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时上课时,师傅说我要学会驾驭课堂,但是这节课很轻松的就控制住了课堂的节奏,环境有所不同,他们的表现也会不一样,但是我希望他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哪里上课,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表现自己,像*时一样。

  三、关于教具的准备

  在听了郑主任的评课后,我想到我的教具方面也没有准备到位。之前在网上看到某特级教师的说课,根据她的说课我准备了在课始给学生信封,一开始是每四人一个,冯老师在给我梳理的时候提到这边可能有点困难,后来我又每两人一个信封,信封这边我准备了很久,但是其实真正应该花时间准备的应该是给每个学生准备相同规格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以便在具体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时能够一起测量,规范讲解。这边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以至于在课堂上他们自己测量时,出现了尺子长度不够,不会规范测量等问题。问题的解决要抓主要矛盾,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完全没有经验,需要多学*!

  四、本课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是让学生分析和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本节课我更多的觉得是自己在说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归纳,就像在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长和宽和正方形的边长这两个概念时我采取的方法也不对,从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就能看出来,直接告诉他们长和宽,边长的概念,不去强化,不让他们自己多说一说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要多注重细节之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突破重难点。

  学生喜欢教学形式灵活动多样的,特别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再得到老师的肯定的和评价,心里自然是非常的高兴。学*积极性也就更高了,有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自身的潜能。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也恰好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和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要求。

  布鲁姆说过: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的导入设计既巩固旧知,找准教学的起点,又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用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如:通过小精灵游校园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环境中找出身边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这样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兴趣出发,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事物,突出了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同时也注意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我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动手实践前,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探索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活动,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学*数学。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耳听、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也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每项活动的过程,我把活动要求交待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当学生思路停滞时,通过问题促使其再前进一步,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时,教师及时总结、升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教材、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和边的特征。而*行四边形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从具体的实物和图形中识别哪个是*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征有个初步直观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了铺垫。并为今后深入学*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由于本学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因此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观察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空间与图形”提出的’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身边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三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

  难点是:弄清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理解数学。引导他们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的特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使他们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我采取了“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五、学*方式

  本节课将体现一个张扬个性的课堂,利用“自主――合作”的学*方式,力争把讲授过程变成动态的探索过程,展现学生思维过程。

  六、评价方式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2、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手段

  为了再现生活情况和展示知识的形式过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多种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与内在联系。

  七、教学流程

  决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课标指出: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熟悉、喜爱和了解的,在课堂上再起生活情景,会让学生感到很亲切,所以在创设情境时我先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课件出示校园楼景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当你沉醉在校园美景中时,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课件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认识由熟悉的校园过渡到数学上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加了数学的实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上学生活中的价值,能使学生养成自学的数学意识,激发他们喜爱数学的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然后课件播放长方形正方形,说一说对它们的了解,根据已有知识判断课件中哪些图形不都是长方形、正方形。它的角和边里还藏着什么秘密呢?自然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探索与掌握……”,“探索与理解……”是数学课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句型,它体现出标准对学生数学的要求,也提出了学生学*的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猜一猜长方形、正方形里还藏着什么秘密,对学生发现的一些特征,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用喜欢的方式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等方法对自己猜测进行验证。这一环节我注意鼓励学生个性化思考。例如:可用直尺量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可以用折纸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及四个角是否相等,也可以用木棒搭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验证等。这些活动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理解了数学基础知识,以使他们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有效的学*途径。

  在学生以观察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特征。由于每个学生的观察、感受不同,所以他们的描述的特征也不同,如:“上面和下面的两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形成知识的互补,使学生养成“推理有据的*惯,能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能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推理过程,并能与他人沟通。

  (三)、巩固创新应用

  将*题融入到《三兄弟赴宴》的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从学*内容,思考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成功体验进而树立好好学*数学的信心,接着再拼一拼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完成知识听构建。

  (四)、总结延伸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5)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23~124页。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结构: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2.师:这是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测量过程,完成填空:这个长方形含有()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方分米。

  3.播放录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再贴*,教者在导入新课时捕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录像呈现出高楼、篮球场、游泳池的长方形块面,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实际场景,引起了学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

  (1)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方法)

  (2)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学*,希自己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

  [评析:问题是学*的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学*的欲望,学*的目标。而教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又把寻找答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探求奥秘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材料,启发大胆猜想。

  l.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1)师: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这个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师:长2厘米,也就是长所含的厘米数是2,宽1厘米,也就是宽所含的厘米数是1。

  (2)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得到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3)师: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无数个。

  师连问: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猜一猜?

  生A:和长有关。

  生B:和宽有关。

  生C: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评析:教师通过一组感性学*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

  1.师点拔: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与长和宽有关呢?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实验。(板书:实验)

  师:要测量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你们需要什么工具呢?

  生:我们需要1*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组派代表领取1*方厘米的正方形。

  师布置实验要求:测量时,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两个两个分工合作,l号、3号、5号负责测量,2号、4号、6号记录结果。

  2.各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汇报测量结果后,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表格,并对思考题展开积极讨论。

  思考题。

  从上往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从左往右: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

  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4.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学生讨论后的发现: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齐读。

  5.发现计算方法。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发现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只要用长乘以宽,就能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板书:发现)。你叫什么名字哪我们就把这个发现命名为×××的发现。

  [评析: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

  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2.布置验证要求:出示5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请各级组长任选一个长方形,组内同学一起来验证。

  3.学生运用刚才的发现进行验证。

  4.交流验证的结果。

  师:通过验证你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正确吗?

  生: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完全正确。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先用×××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师:在各小组的努力下,我们证实了×××的发现是正确的,让我们用响亮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

  [评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达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四、归纳、提示学*方法

  1.师: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

  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生:我们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得到了一个发现,然后大家一起验证,证明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找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方法对我们的学*有很大的帮助,希学*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评析:整堂课的主体性学*,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后者的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五、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1)教科书第125页练*中的第1题。

  (2)教科书第124页做一做。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6)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23~124页。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结构: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2.师:这是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测量过程,完成填空:这个长方形含有()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方分米。

  3.播放录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再贴*,教者在导入新课时捕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录像呈现出高楼、篮球场、游泳池的长方形块面,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实际场景,引起了学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

  (1)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方法)

  (2)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学*,希自己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

  [评析:问题是学*的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学*的欲望,学*的目标。而教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又把寻找答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探求奥秘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材料,启发大胆猜想。

  l.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1)师: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这个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师:长2厘米,也就是长所含的厘米数是2,宽1厘米,也就是宽所含的厘米数是1。

  (2)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得到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3)师: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无数个。

  师连问: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猜一猜?

  生A:和长有关。

  生B:和宽有关。

  生C: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评析:教师通过一组感性学*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

  1.师点拔: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与长和宽有关呢?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实验。(板书:实验)

  师:要测量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你们需要什么工具呢?

  生:我们需要1*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组派代表领取1*方厘米的正方形。

  师布置实验要求:测量时,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两个两个分工合作,l号、3号、5号负责测量,2号、4号、6号记录结果。

  2.各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汇报测量结果后,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表格,并对思考题展开积极讨论。

  思考题。

  从上往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从左往右: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

  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4.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学生讨论后的发现: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齐读。

  5.发现计算方法。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发现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只要用长乘以宽,就能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板书:发现)。你叫什么名字哪我们就把这个发现命名为×××的发现。

  [评析: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

  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2.布置验证要求:出示5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请各级组长任选一个长方形,组内同学一起来验证。

  3.学生运用刚才的发现进行验证。

  4.交流验证的结果。

  师:通过验证你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正确吗?

  生: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完全正确。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先用×××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师:在各小组的努力下,我们证实了×××的发现是正确的,让我们用响亮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

  [评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达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四、归纳、提示学*方法

  1.师: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

  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生:我们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得到了一个发现,然后大家一起验证,证明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找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方法对我们的学*有很大的帮助,希学*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评析:整堂课的主体性学*,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后者的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五、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1)教科书第125页练*中的第1题。

  (2)教科书第124页做一做。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回到导入题,出示游泳池的画面,给出数据,请学生计算游泳池池面的面积。

  (2)师: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比如,**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吗?同桌两个合作,找到长方形的面,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测量纸上。

  生测量后各组交流测量的'情况。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3)师:同学们,前两天,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我办公桌上的一块台玻璃面积是24*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我算算看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A:长8分米,宽3分米。

  生B:长6分米,宽4分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C:只要想()×()=24(*方分米)

  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帮钱老师想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可是钱老师要配的玻璃不光大小相等,形状也要相同,那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

  生D:这块玻璃虽然碎了,但它的宽没有破损,所以只要先量出它的宽是多少,再用面积除以宽就能算出长是多少了。

  师:这位同学生活经验真丰富,回答得好极了。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整堂课临*结束之际,教者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玻璃被打破了,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呢?这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得到发散。学生思维发散后,教者话锋一转:玻璃的面积不光要相等,而且形状也要相同,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略)

  板书:

  [总评: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层面进行改革,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启发、提问,还是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这些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注重学*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纵观这节课体现的设计,包括师生间民主合作、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把知识、方法和能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等等,都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祥光的实际问题。

  以单位面积为参考,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算能力。

  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惯。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通过计算求解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案、PPT、若干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课件出示:兔子粉刷一个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个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7)

——认识长方形的小班教案(十)份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长方形的物体。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2.正方形娃娃一个;幼儿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巩固对正方形的认知,引出课题。

  出示正方形娃娃,问:“这是谁呀?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

  (请幼儿两人互相说说)

  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二、认识长方形

  1.操作感知

  (1)请幼儿自我比较:

  用正方形纸与另一个图形比较,数数边、数数角,找一找比一比,正方形与另一个图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2)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一样?

  (两个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另一个图形对边一样长)

  (4)请幼儿再次进行比较,将对边折叠验证是否一样长。

  2.让幼儿用语言说出长方形长的什么样,边用手指着边说

  小结:这种图形叫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对边一样长。

  三、游戏巩固:送图形娃娃回家

  方法: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妈妈和长方形妈妈的 头象,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图形送到妈妈身边来,并说“我把X娃娃送回家”。

  请幼儿互相检验结果。

  四、数学课件演示:

  [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寻找法:启发幼儿课件中寻找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认一认、比一比,引导幼儿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2、难点: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

  三、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剪刀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几何图形让幼儿辨认。

  教师:“小朋友说一说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正方形)

  (二)图形分类。

  教师:“黑板上有这么多图形,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数一下一共有几个?”

  (三)认识长方形。

  1、教师手指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有四条边,四只角;正方形每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每条边不一样长。)”

  2、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

  (四)通过折叠验证:知道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长方形的长边比一比,短边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的?”

  2、小结: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

  (五)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变成长方形。

  2、给长方形涂颜色。看看图上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长方形涂上颜色。

  教学目标

  1.懂得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2.懂得长方形四个角相等,两条对边相等。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扩展8)

——《认识长方形》的数学教案通用五篇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长方形的物体。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2.正方形娃娃一个;幼儿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巩固对正方形的认知,引出课题。

  出示正方形娃娃,问:“这是谁呀?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

  (请幼儿两人互相说说)

  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二、认识长方形

  1.操作感知

  (1)请幼儿自我比较:

  用正方形纸与另一个图形比较,数数边、数数角,找一找比一比,正方形与另一个图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2)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一样?

  (两个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另一个图形对边一样长)

  (4)请幼儿再次进行比较,将对边折叠验证是否一样长。

  2.让幼儿用语言说出长方形长的什么样,边用手指着边说

  小结:这种图形叫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对边一样长。

  三、游戏巩固:送图形娃娃回家

  方法: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妈妈和长方形妈妈的 头象,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图形送到妈妈身边来,并说“我把X娃娃送回家”。

  请幼儿互相检验结果。

  四、数学课件演示:

  [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寻找法:启发幼儿课件中寻找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3、引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桌子、

  长方形的 黑板、

  长方形的窗户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长方形的物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火车”动物头饰、幻灯片、长条、各种图形等。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创设情境:“小火车开来了,看看车上都卸下了什么货物?教师出示“火车”,从中取下一个长方形。原来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图形宝宝——长方形,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2)师:有个图形要先给给小朋友表演魔术。想知道是谁吗?(三角形),他要给小朋友変一个魔术(三角形变长方形,先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幼儿总结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1)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长方形变成了什么?

  (2)请幼儿寻找教室里长方形的物品。如“柜子”“桌子”“书本”…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