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实用 >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

日期:2022-11-02 00:00:00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课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通过看看动画片、做做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节融欣赏、表演、创作、表现为一体,探索美术学科与音乐、语文、德育等学科相结合。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魔幻的颜色》、《万花筒》两课,让学生对颜色的性能和对称的图形有了概念性的了解,本课是在此基础上的一节创作课。为以后《今天我值日》、《巧巧手》等创作画打基础。所以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绘画创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学情分析

  课前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但学生在绘画时构图是否完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比较的方法,并会用这种方法制作出“大人国”或“小人国”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色彩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惯。

  教学难点: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通过欣赏学*,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

  情意: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

  学*材料:

  各种塔的资料、图片、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塔的历史发展。

  2、谈谈我们看过的塔。

  3、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塔。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欣赏感受:

  1、相互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塔的图片。

  2、欣赏书中各种塔的图片:(可以用课件)

  (1)、学生思考问题:

  塔由几部分构成?

  这几种他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喜欢什么样的塔?为什么?

  (2)、我们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

  思考: 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

  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

  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教学意图:

  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和材质,各种塔的造型;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塔的不同之处。并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感。从而为下一步创作塔的造型打下一个基础。

  三、探讨研究:

  1、欣赏书中塔的作品:

  2、研究一下塔的表现方法: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教师提示:(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怎样让塔更美观?

  (3)、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

  教学意图:

  欣赏童稚的学生作品,贴*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学生的不同的绘画步骤,主要表扬表现形式丰富,思路有创作的学生。

  四、实践创作:

  1、作业要求: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塔,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新颖的塔。要求构思独特,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意图:

  鼓励学生大胆观察、联想、创造,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五、展评学生作品。

  1、引导学生在构思、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2、谈谈创作感受。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3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勾勒填色激发方面的有关知识,学生并能够运用这一技法表现物象,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水仙花的结构、颜色和婀娜多姿的形态,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运用勾勒填色法进行表现水仙花。

  2、过程与方法:运用ipad来表现水仙花的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用ipad表现水仙花。

  教学难点:叶子的前后穿插,花的不同形态。

  (四)媒体使用

  电脑(ipadkeynote、drawingbox、黑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导入新课

  对水仙花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介绍水仙花的基本知识

  了解水仙花的叶子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了解写意画所表现的意境美。

  了解如何使用ipad表现水仙花

  古诗导入新课,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花?展示图片——水仙花。

  水仙花挺拔、清新、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是画家们喜欢表现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水仙花一课。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仙花:

  水仙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属于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几十种,花色很多种,有单瓣和复瓣两大品系,可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盆景。水仙花是吉祥纯洁和高尚的象征。

  我们 一起来*距离领略这吉祥之花的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仙花的花和叶。说一说水仙花的花和叶的外形及颜色有什么特点?

  叶子是带状,每朵水仙花上有六片白色的花瓣,中心还托出一个金黄色的杯子状的副冠,里面还隐约可见的花蕊,这样美的水仙花在画家的笔下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4

  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师),水粉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实验引入,揭示课题。

  (1)在一个大玻璃杯里倒入黄颜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蓝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杯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颜色慢慢地由黄变绿直到变成蓝色)

  (2)小结:色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一步来学*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识,我们将认识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像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

  出示课题:《色彩的世界(二)》。

  2.排列游戏,理性分析。

  (1)将刚才两种颜色水的变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来(由黄色排到黄绿色、绿色、蓝绿色,再排到蓝色)。

  (2)将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颜色的渐变排列(由绿到粉绿到白色,由绿到黄绿到黄色),并作相关的色彩实验游戏。学生观察、感受。

  (3)出示示范图片,让学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来观察,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

  (4)小结:

  ①色相: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色彩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这就是色彩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②纯度(彩度、饱和度):在活动中我们还看到色彩在渐变过程中其纯度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学上也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渐变。

  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它就可以告诉你它存在的意义。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早上朝霞升起的时候能看到渐变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灯色彩是渐变的,天空是渐变的,海水是渐变的……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渐变色彩,实际上有一种绘画中也常用渐变色彩,就是装饰画。

  (提示:讲解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理解,阐述色彩的冷暖变化。)

  4.欣赏教材,观察分析。

  (1)提问:观察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说说它们的色调特点。运用渐变色彩画出来的画与普通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小结:画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与空间感。

  5.讲解示范,明确要求。

  (1)选择好渐变的色彩,想一想将这种色彩变成另外怎样的色彩。

  (2)颜料里不要随意加水。

  (3)渐变色彩的第一格颜色就是直接挤出来的色彩,比如红色,然后慢慢地在红色里加入黄颜料,要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越往后黄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黄色涂上。

  (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在一排方格内完成三组色彩的推移。如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

  (2)选用恰当的颜色,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为空白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7.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色彩绘画中多尝试渐变色,并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欣赏、小结。

  准备一幅你认为最有色彩感觉的绘画作品在下一节课展示。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

  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

  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

  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中国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

  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

  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

  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学

  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

  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反对盗版,支持原创!)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6

  课题:明与暗

  课时:4课时

  学*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抓住人物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过程与方法

  1、认真仔细观察,找到自己的形象特点。

  2、对比欣赏。激发创造兴趣,尊重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作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认真细致观察人物的特点,重点是脸型、五官和发型的特征。

  2、了解剪纸技法,了解十二生肖和传统文化。

  3、掌握人体各部分比例和剪纸技法。

  三、学法指导

  1、观察人物,把握自己形象的特征。

  2、欣赏了解传统剪纸文化与技法。

  3、创作自画像和剪纸作品。

  四、教学准备

  1、收集12生肖图片和故事。

  2、大镜。

  3、课件;剪纸作品。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5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为老师画一张像。

  二、活动(一) (12分)

  1、教师引路,一边介绍自己的形象特征一边画像。

  2总结画像的步骤。

  先画脸型,再画五官,最后画发型。

  3、学生细致观察自己的形象特征(脸型、五官、发型)。

  4、学生表现,教师点拨。(课件出示:作品欣赏)

  5、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

  三、活动(二)(13分)

  1、学生交流收集关于12生肖的故事与图片。

  2、课件展示:12生肖之各种动物。

  设问:为什么在12生肖中小老鼠排在第一,而不是高大威猛的大老虎呢?

  3、教师小结。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传统纪年方法的标志,新年旧岁的更替,人们就用与对应的动物此去彼来为标志。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它们的形象呢?

  宣传画 装饰品 礼品 服装 玩具 ……

  4、欣赏作品,了解技法。(课件:生肖剪纸)

  5、课件出示:(剪纸步骤)

  ① 设计草图(外形要突出形象特征)

  ② 剪外形 (线条流畅)

  ③ 剪或刻内部花纹 (花纹简洁)

  ④ 粘贴或装裱(耐心细致)

  6、学生制作。

  ① 交流自己的属相(生肖)

  ② 教师示范剪纸动作。(强调制作安全)

  ③学生制作,教师指点。

  7、评价作品

  四、活动(三)(8分)

  1、导入。除了用语言文字向别人介绍自己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制作个人信息卡

  2、怎样制作自己的信息卡?

  首先设计一个美丽漂亮的外形卡片,还可以画上图案,涂上色彩;接着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爱好、理想、属相、以及电话等信息资料,以便与他人联系交流。

  3、学生制作,教师观察。

  4、师生点评作品。

  五、总结课文。(2分)

  六、当堂作业

  完成自画像或者个人信息卡。

  七、板书设计

  略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有三个内容,教学时中心置于“自画像”。从细致观察入手,掌握人物形象特征,把握其“脸型”“五官”“发型”进行绘画表现,完成学*任务。此外,利用媒体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十二生肖的有关常识及意义;剪纸艺术的难度比较大,加强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讲述制作剪纸的要求与步骤,使其作品形象,美观,逼真。

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了解太阳有哪些表现形式。

  2、学会画太阳,并上色。

  3、体会自己画美丽的太阳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

  活动重难点:

  画出太阳的特征——圆圆的,光。细致的上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幼儿园,还记得有那首《上幼儿园》的歌吗?我们拍着小手唱起来吧。

  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做个好宝宝。

  二,引入太阳。

  那小朋友们,今天上幼儿园的路上,有发现了些什么呢?

  恩,今天出太阳啦!前几天都在下雨呢。小朋友们喜欢太阳吗?

  恩,那么,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画太阳吧。

  三,画自己心中的太阳。

  在小朋友们画太阳之前呢,老师先来画一画老师心中的太阳。

  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圆形和直线光太阳,还有复杂的老爷爷太阳。

  好啦,小朋友们也在你们的纸上画一个大大的太阳吧。记得,太阳是圆形的哟,还有光别忘啦。太阳画好之后,用你们的彩色笔,给太阳穿上漂亮的衣服。

  四,评价总结。

  恩,老师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太阳怎么样啦?真漂亮呀,把太阳交给老师,隔几天老师选出漂亮的贴出来,让大家都看看。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扩展阅读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扩展1)

——小学美术课教案9篇

小学美术课教案1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勾勒填色激发方面的有关知识,学生并能够运用这一技法表现物象,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水仙花的结构、颜色和婀娜多姿的`形态,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运用勾勒填色法进行表现水仙花。

  2、过程与方法:运用ipad来表现水仙花的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用ipad表现水仙花。

  教学难点:叶子的前后穿插,花的不同形态。

  (四)媒体使用

  电脑(ipadkeynote、drawingbox、黑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导入新课

  对水仙花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介绍水仙花的基本知识

  了解水仙花的叶子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了解写意画所表现的意境美。

  了解如何使用ipad表现水仙花

  古诗导入新课,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花?展示图片——水仙花。

  水仙花挺拔、清新、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是画家们喜欢表现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水仙花一课。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仙花:

  水仙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属于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几十种,花色很多种,有单瓣和复瓣两大品系,可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盆景。水仙花是吉祥纯洁和高尚的象征。

  我们 一起来*距离领略这吉祥之花的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仙花的花和叶。说一说水仙花的花和叶的外形及颜色有什么特点?

  叶子是带状,每朵水仙花上有六片白色的花瓣,中心还托出一个金黄色的杯子状的副冠,里面还隐约可见的花蕊,这样美的水仙花在画家的笔下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小学美术课教案2

  课 题: 快乐的小蜗牛

  授课地点: 深圳市罗湖区罗芳小学美术室

  授课时间: 20xx.12.5

  学 生: 一年级(2)班同学 40人

  授 课 人: 王 建

  一、优秀教案思路

  根据儿童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为切入点,设想将艺术领域的绘画和歌唱等自然地进行融合,探索不同于单纯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所以,本课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教学活动,让同学感受蜗牛的形象特点,并能发明性地描绘蜗牛;跟唱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体会欢快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艺术游戏过程中的胜利感和愉悦感。针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和战略:

  1、 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一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同学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同学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同学猜,再引出蜗牛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了。

  2、创设情境让同学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快乐小蜗牛》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同学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蜗牛形象,边引导同学进入蜗牛形象的想象之中,并随同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同学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防止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蜗牛范画,教师扮演蜗牛角色来配音,与同学进行情境对话。同学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示蜗牛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发明表示。

  同学在歌曲旋律《快乐的小蜗牛》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蜗牛,同学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蜗牛小屋”分别取名:《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让同学将自身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身对自身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师生一起欣赏简评。

  6、扮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哟、哟”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

  二、教学中典型的情境:

  情境一:

  当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小蜗牛》时,同学看见屏幕上一个个造型奇妙可爱的小蜗牛动画,听到欢快悦耳的歌曲,很多同学都露出了愉快的的笑脸,很快地就进入到动画和歌曲所表示的艺术情境中了。有的同学情不自禁的说:那是蜗牛小弟弟,有的说:那个背包的小蜗牛最好看?有的说:那个蜗牛的屋子还在冒烟呢?有的说……

  看见同学兴奋而投入的表情,我就轻生地跟着旋律轻唱起来,同学也就很自然地跟着学唱起来。同学的声音逐渐由小到大,由不整齐到整齐,由轻声唱到边唱边摇头晃脑的投入的唱。同学情绪非常高涨,被艺术的氛围所感染,艺术活动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情境二:

  当教师用投影仪放出蜗牛的范画时,我用“小蜗牛的话”和同学进行情境对话。我说:“你们好,我是蜗牛姐姐,看看我的房子是什么形状啊?”一个同学说:“是圆形的,象一朵漂亮的花。”另一个同学又说:“象个美丽的太阳。”我说:“你们说的真好!”。接着我又出示一幅范画说:“我是蜗牛小弟弟,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去,你们看!我有什么样的花纹和颜色呀?”一个同学说:“他的花纹象水波浪,颜色嘛——有红、白、黑、黄、绿”我赞扬地说:“你说的真棒!别忘了给你画的蜗牛用上更多的花纹和颜色啊!”。这一次出示的范画蜗牛是没有壳的,我刚拿出来,有很多

  同学都说:“啊?怎么没有屋子呢?怎么没有壳啊?”,这是我从容不迫地说:“我是可怜的蜗牛小玲玲,粗心大意的王老师竟忘了给我画上小房子,害得我没有家了,呜!呜……”边说边做出哭的表情。有的同学着急地说:“快给她画上房子。”我又说:“你想给她画个什么样的房子呢?”

  一个女同学很认真地说:“我要给她画个象蘑菇一样的房子”。一个男同学说:“我要给她画一个象树一样的房子”……。就这样,师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童话般的情境对话中,既欣赏了美丽的范画又展开了判断和发明想象的思维训练。使同学

  对艺术学*充溢浓厚的兴趣。

  情境三:

  当我将纸制的三个“蜗牛小屋”挂在黑板上,请同学将自身的画放进自身认为合适的“小屋”里时。同学兴奋地看着这三个新颖漂亮的小屋,仔细看着自身的画,心里好象在想:我的画该放进“自我创新”还是“模样好看”或“颜色鲜艳”的小屋呢?有的同学兴奋地跑上前,满意地放进了“小屋”;有的同学拿着画上前去,站在“小屋”前犹豫一阵后,小心翼翼地把画放进“小屋”;有的同学把画放进“小屋”后,犹豫片刻又拿出来放进另一个“小屋”。看着同学们仔细而天真的表示,我心里为这个特别的优秀教案而感到兴奋不已。

  三、教学自我评价和反思

  本课努力地探索小学低年级艺术课的教学实践,将美术中的绘画和音乐中的'歌曲教学融入到美术课教学中,并通过可爱的动画、动听的歌曲,巧妙的对话来创设一个童话般的蜗牛世界情境,使同学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学*;始终围绕《快乐小蜗牛》的歌曲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和发明。充沛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优秀教案和引导启发,同时又体现了同学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同学较胜利地描绘出了各自想象发明的小蜗牛形象,并能基本跟唱《快乐小蜗牛》的歌曲,同学学的主动,同学开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得到了艺术课教学的点滴经验和效果。

  我们都知道:教学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进行反思,只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才会有教学的改进。

  我认为本课教学后,有几个值得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1、本课教学虽然在优秀教案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解脱保守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束缚,在歌曲学*与绘画学*的融合和过渡上还显生硬、不自然。

  2、教师出示的范画过多,对同学 的发明思维有一定的局限影响,没能更充沛的调动同学的想象发明力。

  3、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在对歌曲的教学处置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身缺乏较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积累。使同学的歌曲扮演唱练*效果不太理想,远未达到预想的艺术扮演唱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案3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

  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

  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

  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

  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

  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

  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学

  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

  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反对盗版,支持原创!)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小学美术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

  2、引导学生要珍惜时光, 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设计年历的图案。

  3、通过年历的设计和制作,增进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要珍惜时光, 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设计年历的图案。

  教学难点:引导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设计年历的图案。

  教学案例:

  一、 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引导学生要珍惜时光,并揭示主题:

  1. 大家都喜欢过“六.一”节吧,谁知道今年“六.一”是星期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年历)

  2. 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

  3. 看着这一本本年历,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时间)

  4. 那好,让我们抓紧时间,学*新的知识。 (出示课题: 做年历)

  二、 新课:

  时光不能倒流,但我们可以从旧的年历上学到新的知识。我们先看看:

  (一) 年历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

  1. 月份、日期:为什么有些日期是用不同颜色标注?

  (用不同颜色表明节假日,休息日)

  2. 图像:观察几副年历,看看每副年历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点?

  (有一个主题,如:花卉、动物、人物等;风格统一,如:表现方法统一为剪纸、线描绘画等)

  (二) 怎样做一副有特色的年历:

  怎样做一副与众不同、有特色的年历呢?

  1. 从年历的外形上创新:

  2. 从制作方法上创新:

  1) 从年历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2). 从图像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3. 为各种人群的需要定做年历:

  为了方便各种人群的需要,同学们不妨为一些特殊需要献出自己的智慧,如我们为了方便携带设计袖珍年历,你能为视力不佳的老人、不识数字的幼儿、自己的家庭等定做一些特殊的年历吗?(将数字放大,用太阳或花朵代表休息日……)

  三、 学生作业:

  同学们自由组合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副年历的制作。

  要求:

  1. 风格各异;

  2. 各具特色;

  3. 制作精致。

  四、 教师巡回辅导:

  注意学生年历外形和图像,日期的比例;制作的.精美;表现风格是否统一;学生分工是否合理等。

  五、 将自己的年历展示在教室里,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意见。

小学美术课教案5

  纸筒上的秋天

  活动目标:

  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

  2、大胆尝试在纸筒上绘画,合理布局画面表现秋天的美。

  3、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纸筒、黑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一年中有哪些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关注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二、欣赏图片,引导幼儿谈论“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美景。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哪里好看?

  2、提问引发思考,秋天是什么样的。

  提问: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

  (幼儿大胆介绍“我知道的秋天”)

  三、画一画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纸筒。

  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多彩的秋天画出来吧!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把秋天画在纸筒上。

  2、出示纸筒画,幼儿欣赏,激发创作的兴趣。

  3、幼儿尝试拿纸筒作画的动作,教师小结并示范。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 幼儿大胆表述。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请幼儿介绍自己 的作品,评价并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

  幼儿根据纸筒画的内容创编故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小学美术课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2、为妈妈做一件礼物。

  教具学具:

  绘画与手工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日子吗?(妇女节)在妈妈的节日里,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2、新授:

  师: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讲讲你自己的妈妈,也可以把你妈妈的照片拿上来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照顾我和爸爸,做家务,打扫卫生。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和伟大的。你懂事了妈妈会开心,你遇到烦恼时,妈妈会理解你,帮助你。妈妈永远是你心灵的庇护所。

  3、作品赏析

  讨论: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在节日的时候,自己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来表现的:书中图例

  4、发展阶段:妈妈的生日不一定都有蛋糕,但一定少不了我的祝愿。请你动手为妈妈制作一件礼物吧!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你最想做一个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礼物呢?

  彩纸、布、皱纹纸、干花,线……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可以拼贴,也可以做成立体的,颜色搭配和谐,造型新颖。

  四、表扬优秀作业。

小学美术课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染纸图案教学,使同学了解图案表示手法和的多样性。

  2.染纸图案是民间图案的一种,通过学*激发同学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3.通过学*染纸图案的制作方法,培养同学的设计制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折纸和浸染方法。

  教学难点:折纸规范,浸染的角度,面积和时间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教具:染纸范作数件,演示用的工具资料,课件

  学具:生宣纸(15CM×15CM)染色颜料水

  四、作业要求

  用基本的折、染法,自行设计染出1—-3种图案作业。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这里上课。在新的环境中,大家能不能做得更好,表示得更好呢?

  2.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大家看(展示图案)喜欢吗?这么漂亮的图案就叫做“染纸图案”。(板书课题)

  今天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研究制作这些美丽的染纸图案。

  3.讲授新课:

  大家想,一张小小的白色生宣纸如何能变成这么美丽的染纸图案呢?

  好,先看老师做一个小实验。

  ⑴演示小实验

  (边讲边演示)拿出一张生宣纸,直接浸在染色水中。生宣纸自身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颜色顺着宣纸的纹路很快就吸上来了(展示)

  大家看,这样染出来的染纸和老师刚刚给大家欣赏的染纸相比较起来从图案的规律性上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所以为了使咱们的染纸更加漂亮,图案更加美丽,在我们染之前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折。

  好,现在老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染纸图案都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从制作方法、色彩、图案形成上去逐一考虑。带着这个问题大家看老师再做一个实验。

  ⑵演示制作步骤:

  ①折(板书)

  老师先给大家看一种老师想到的折法:米字格折法(课件出示折法)

  将正方形纸横对折两次,再竖对折两次,成小方块后再斜折一次,这样使它成为米字格。

  大家想一想除了这种折法外还有什么样的折法?(课件屏幕显示)

  老师再教大家一种折法:折射状折法:将正方格的纸斜对折一次,成为三角形然后再一直对折……

  其实折纸的方法,还有很多大家也可以自身发明一些新的折法(结合展示图案总结)总之,折法不同,我们染出来的效果就不同。

  好,现在我们折好了下面要进行第2步了。

  ②染(板书)

  我们把折好的宣纸浸在不同的染色水中,可以沾边,也可以沾角,染的角度不同面积不同,染纸染出来的效果就不同。(边演示边讲解)染得时候注意一点色块与色块之间要注意留白,这样染纸的效果才会更好。染还要染透,老师这里有一个染透的`技巧就是:拿一张纸垫住,用手捏一捏以便让染色更好更快的渗透到纸里去。

  好,我们的第二步结束了,然后就开始最重要的一步了:揭。

  ③揭(板书)

  因为生宣纸浸水后会变的非常柔软假如不小心的话,一张美丽的染纸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大家就可以拿出一张备用的宣纸把染好的纸沾干一些,然后再慢慢地按折时的顺序揭开。这样经过我们折、染、揭三个步骤一张色彩艳丽的染纸就做出来了。

  而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做出来了,大家想不想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好,打开课本13课看课本中的小朋友做的染纸怎么样?大家在考虑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染纸图案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制作简单色彩艳丽纹样自然形成)

  好,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件礼物,大家想不想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欣赏)

  4.安排作业:

  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漂亮吗?想不想亲手做一做?好,现在运用刚刚学过的染纸方法来设计一幅美丽的染纸吧!

  5.同学染纸,教师巡视:(协助有困难的同学)

  6.展评作业

  7.课后延伸:

  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是不是就结束了?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美丽的染纸来装饰我们的环境。比方说,元旦快到了,大家可以用它来装饰我们的教室,把我们的教室打扮的花花绿绿的,到时请老师来观赏好不好?

小学美术课教案8

  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师),水粉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实验引入,揭示课题。

  (1)在一个大玻璃杯里倒入黄颜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蓝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杯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颜色慢慢地由黄变绿直到变成蓝色)

  (2)小结:色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一步来学*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识,我们将认识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像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

  出示课题:《色彩的世界(二)》。

  2.排列游戏,理性分析。

  (1)将刚才两种颜色水的变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来(由黄色排到黄绿色、绿色、蓝绿色,再排到蓝色)。

  (2)将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颜色的渐变排列(由绿到粉绿到白色,由绿到黄绿到黄色),并作相关的色彩实验游戏。学生观察、感受。

  (3)出示示范图片,让学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来观察,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

  (4)小结:

  ①色相: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色彩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这就是色彩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②纯度(彩度、饱和度):在活动中我们还看到色彩在渐变过程中其纯度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学上也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渐变。

  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它就可以告诉你它存在的意义。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早上朝霞升起的时候能看到渐变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灯色彩是渐变的,天空是渐变的,海水是渐变的……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渐变色彩,实际上有一种绘画中也常用渐变色彩,就是装饰画。

  (提示:讲解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理解,阐述色彩的冷暖变化。)

  4.欣赏教材,观察分析。

  (1)提问:观察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说说它们的色调特点。运用渐变色彩画出来的画与普通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小结:画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与空间感。

  5.讲解示范,明确要求。

  (1)选择好渐变的色彩,想一想将这种色彩变成另外怎样的色彩。

  (2)颜料里不要随意加水。

  (3)渐变色彩的第一格颜色就是直接挤出来的色彩,比如红色,然后慢慢地在红色里加入黄颜料,要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越往后黄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黄色涂上。

  (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在一排方格内完成三组色彩的推移。如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

  (2)选用恰当的颜色,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为空白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7.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色彩绘画中多尝试渐变色,并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欣赏、小结。

  准备一幅你认为最有色彩感觉的绘画作品在下一节课展示。

小学美术课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漫画因其简单夸张的造型,幽默风趣的风格,言简意赅的表达,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本课的学*内容是卡通漫画。卡通画漫画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学*、生活、工作之中,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初中美术第14册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正是这一热点的体现。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学*,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本课教材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漫画的正确认识,在喜爱的基础之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创造、欣赏这种视觉造型艺术,了解漫画。我在设计中遵循了本课承载的内蕴和责任,运用了创造性思维和某些基本概念,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并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

  二、学生分析:

  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均仅仅为30分钟左右。许多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娱乐和休闲类书刊,其中喜欢卡通漫画故事的比例为39%,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没有创新,没有想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的唯一目的,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肖像漫画的学*,初步了解漫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肖像漫画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漫画艺术的表现魅力,培养学生学*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

  4、创造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激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自主创作一幅抓住人物特征,突出人物个性,带有真情实感的肖像漫画。

  四、教学重点:

  1、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漫画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生活中的设计应用。

  五、教学难点:

  运用漫画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形象设计,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漫画范图若干张、铅笔、纸张。

  七、学具准备:

  教材、笔、作业纸。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明星漫画像,看看他是谁?

  我看很多同学都是大笑着喊出他们的名字的,大家喜欢这样的作品吗?为什么?

  2、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夸张有趣的脸。人物因夸张而有趣了,也就是肖像漫画。

  设计意图:选择大家都喜欢的明星漫画肖像作品,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学生根据图片的转换,自然喊出他们认识的人的名字。肖像漫画幽默诙谐、夸张有趣的风格立刻博得大家的喜爱,自然引出课题。

  (二)试一试,应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五官的单独设计:

  漫画家在创作人物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脸部,因为脸部是最能体现人物特征,传递情绪的地方,所以对五官的设计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小试牛刀,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分别设计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每组选择其中之一,每人设计六个个不同的造型,小组分别展示最有创意的五个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练*,感受漫画的夸张和有趣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置,也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三)玩一玩:师生互动,完成一张夸张而有趣的脸:

  1、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来完成一张肖像漫画创作。

  第一步,画几何形,作为脸型。(有老师来完成)

  第二步,在几何形的上方画上眼睛(第一组同学代表完成) 第三步:在眼睛的上面画上眉毛(第二组同学完成),

  第四步,在眼睛下方画鼻子(第三组同学完成)

  第五步,鼻子下面画上嘴巴(第四组同学完成)

  最后,加上耳朵、皱纹、头发、衣服等,一个肖像漫画就完成了(老师完成)

  2、展示交流:

  这个方法很简单而且很有意思,只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想象各种有意思鼻子、眼睛、嘴巴、发型等,就能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肖像漫画。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趣味添加形式,尝试应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初次创意设计。由于老师事先提供了夸张的脸型,所以给同学们的初次创意设计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示范了肖像漫画的步骤。以游戏法提高了学生学*的趣味性。

  (四)欣赏评述、探索归纳夸张、变形的方法:

  漫画,这个人物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是虚拟的,如果我们要创作真人版的肖像漫画,还能这样天马行空的随意夸张随意变形吗?那么我们如何来夸张变形呢,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欣赏几幅漫画。

  1、根据脸型进行夸张:

  姚明的方脸,巩汉林的长脸,傅彪的圆脸(课件)

  2、抓住五官中最感人处进行夸张:

  这两幅漫画都是从哪方面进行夸张变形的呢?(牙齿、鼻子)

  3、抓住性格特征、个性动作、爱好等特点进行夸张:

  (多媒体对比展示学生自画漫画肖像。)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尝试“漫”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造型的作品,进一步探究漫画方法,拓展漫画的知识面。

  (五)找一找,人物的肖像特征:

  小活动: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说一说老师有什么特点,看一看老师该如何画自己的漫画自画像?请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果,教师在16K素描纸上用线描的方法作示范。(突出了眼镜,夸张了眼睛与嘴巴的小,发型与工作特性也表现出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夸张、变形只是一种表现手法,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描绘对象的特征。老师的现场作画不仅和学生做了很好的互动,而且把绘画步骤给学生做了示范,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

  (六)画一画,自画像创意设计:

  请你给自己或同学画一幅肖像漫画。

  提示:1、画自画像的同学对照镜子或照片自己找特点

  2、可找最具特点的同学进行创作

  要求:1、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2、抓住特征,突出人物个性

  3、要有真情实感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扩展2)

——小学美术课教案6篇

小学美术课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漫画因其简单夸张的造型,幽默风趣的风格,言简意赅的表达,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本课的学*内容是卡通漫画。卡通画漫画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学*、生活、工作之中,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初中美术第14册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正是这一热点的体现。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学*,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本课教材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漫画的正确认识,在喜爱的基础之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创造、欣赏这种视觉造型艺术,了解漫画。我在设计中遵循了本课承载的内蕴和责任,运用了创造性思维和某些基本概念,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并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

  二、学生分析:

  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均仅仅为30分钟左右。许多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娱乐和休闲类书刊,其中喜欢卡通漫画故事的比例为39%,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没有创新,没有想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临摹

  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的唯一目的,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肖像漫画的学*,初步了解漫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肖像漫画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漫画艺术的表现魅力,培养学生学*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

  4、创造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激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自主创作一幅抓住人物特征,突出人物个性,带有真情实感的肖像漫画。

  四、教学重点:

  1、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漫画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生活中的设计应用。

  五、教学难点:

  运用漫画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形象设计,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漫画范图若干张、铅笔、纸张。

  七、学具准备:

  教材、笔、作业纸。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明星漫画像,看看他是谁?

  我看很多同学都是大笑着喊出他们的名字的,大家喜欢这样的作品吗?为什么?

  2、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夸张有趣的脸。人物因夸张而有趣了,也就是肖像漫画。

  设计意图:选择大家都喜欢的明星漫画肖像作品,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学生根据图片的转换,自然喊出他们认识的人的名字。肖像漫画幽默诙谐、夸张有趣的风格立刻博得大家的喜爱,自然引出课题。

  (二)试一试,应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五官的单独设计:

  漫画家在创作人物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脸部,因为脸部是最能体现人物特征,传递情绪的地方,所以对五官的设计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小试牛刀,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分别设计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每组选择其中之一,每人设计六个个不同的造型,小组分别展示最有创意的五个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练*,感受漫画的夸张和有趣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置,也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三)玩一玩:师生互动,完成一张夸张而有趣的脸:

  1、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来完成一张肖像漫画创作。

  第一步,画几何形,作为脸型。(有老师来完成)

  第二步,在几何形的上方画上眼睛(第一组同学代表完成) 第三步:在眼睛的上面画上眉毛(第二组同学完成),

  第四步,在眼睛下方画鼻子(第三组同学完成),

  第五步,鼻子下面画上嘴巴(第四组同学完成)

  最后,加上耳朵、皱纹、头发、衣服等,一个肖像漫画就完成了(老师完成)

  2、展示交流:

  这个方法很简单而且很有意思,只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想象各种有意思鼻子、眼睛、嘴巴、发型等,就能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肖像漫画。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趣味添加形式,尝试应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初次创意设计。由于老师事先提供了夸张的脸型,所以给同学们的初次创意设计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示范了肖像漫画的步骤。以游戏法提高了学生学*的趣味性。

  (四)欣赏评述、探索归纳夸张、变形的方法:

  漫画,这个人物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是虚拟的,如果我们要创作真人版的肖像漫画,还能这样天马行空的随意夸张随意变形吗?那么我们如何来夸张变形呢,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欣赏几幅漫画。

  1、根据脸型进行夸张:

  姚明的方脸,巩汉林的长脸,傅彪的圆脸(课件)

  2、抓住五官中最感人处进行夸张:

  这两幅漫画都是从哪方面进行夸张变形的呢?(牙齿、鼻子)

  3、抓住性格特征、个性动作、爱好等特点进行夸张:

  (多媒体对比展示学生自画漫画肖像。)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尝试“漫”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造型的作品,进一步探究漫画方法,拓展漫画的知识面。

  (五)找一找,人物的肖像特征:

  小活动: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说一说老师有什么特点,看一看老师该如何画自己的漫画自画像?请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果,教师在16K素描纸上用线描的方法作示范。(突出了眼镜,夸张了眼睛与嘴巴的小,发型与工作特性也表现出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夸张、变形只是一种表现手法,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描绘对象的特征。老师的现场作画不仅和学生做了很好的互动,而且把绘画步骤给学生做了示范,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

  (六)画一画,自画像创意设计:

  请你给自己或同学画一幅肖像漫画。

  提示:1、画自画像的同学对照镜子或照片自己找特点

  2、可找最具特点的同学进行创作

  要求:1、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2、抓住特征,突出人物个性

  3、要有真情实感

小学美术课教案2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4分钟)

  1、导入新课

  老师折电线

  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

  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齐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 、折线 、曲线 、交叉线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17分钟)

  1、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的情感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小学美术课教案3

  课 题: 快乐的小蜗牛

  授课地点: 深圳市罗湖区罗芳小学美术室

  授课时间: 20xx.12.5

  学 生: 一年级(2)班同学 40人

  授 课 人: 王 建

  一、优秀教案思路

  根据儿童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为切入点,设想将艺术领域的绘画和歌唱等自然地进行融合,探索不同于单纯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所以,本课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教学活动,让同学感受蜗牛的形象特点,并能发明性地描绘蜗牛;跟唱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体会欢快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艺术游戏过程中的胜利感和愉悦感。针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和战略:

  1、 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一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同学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同学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同学猜,再引出蜗牛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了。

  2、创设情境让同学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快乐小蜗牛》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同学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蜗牛形象,边引导同学进入蜗牛形象的想象之中,并随同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同学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防止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蜗牛范画,教师扮演蜗牛角色来配音,与同学进行情境对话。同学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示蜗牛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发明表示。

  同学在歌曲旋律《快乐的小蜗牛》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蜗牛,同学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蜗牛小屋”分别取名:《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让同学将自身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身对自身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师生一起欣赏简评。

  6、扮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哟、哟”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

  二、教学中典型的情境:

  情境一:

  当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小蜗牛》时,同学看见屏幕上一个个造型奇妙可爱的小蜗牛动画,听到欢快悦耳的歌曲,很多同学都露出了愉快的的笑脸,很快地就进入到动画和歌曲所表示的艺术情境中了。有的同学情不自禁的说:那是蜗牛小弟弟,有的说:那个背包的小蜗牛最好看?有的说:那个蜗牛的屋子还在冒烟呢?有的说……

  看见同学兴奋而投入的表情,我就轻生地跟着旋律轻唱起来,同学也就很自然地跟着学唱起来。同学的声音逐渐由小到大,由不整齐到整齐,由轻声唱到边唱边摇头晃脑的投入的唱。同学情绪非常高涨,被艺术的氛围所感染,艺术活动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情境二:

  当教师用投影仪放出蜗牛的范画时,我用“小蜗牛的话”和同学进行情境对话。我说:“你们好,我是蜗牛姐姐,看看我的房子是什么形状啊?”一个同学说:“是圆形的,象一朵漂亮的花。”另一个同学又说:“象个美丽的太阳。”我说:“你们说的真好!”。接着我又出示一幅范画说:“我是蜗牛小弟弟,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去,你们看!我有什么样的花纹和颜色呀?”一个同学说:“他的花纹象水波浪,颜色嘛——有红、白、黑、黄、绿”我赞扬地说:“你说的真棒!别忘了给你画的蜗牛用上更多的花纹和颜色啊!”。这一次出示的范画蜗牛是没有壳的,我刚拿出来,有很多

  同学都说:“啊?怎么没有屋子呢?怎么没有壳啊?”,这是我从容不迫地说:“我是可怜的蜗牛小玲玲,粗心大意的王老师竟忘了给我画上小房子,害得我没有家了,呜!呜……”边说边做出哭的表情。有的同学着急地说:“快给她画上房子。”我又说:“你想给她画个什么样的房子呢?”

  一个女同学很认真地说:“我要给她画个象蘑菇一样的房子”。一个男同学说:“我要给她画一个象树一样的房子”……。就这样,师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童话般的情境对话中,既欣赏了美丽的范画又展开了判断和发明想象的思维训练。使同学

  对艺术学*充溢浓厚的兴趣。

  情境三:

  当我将纸制的三个“蜗牛小屋”挂在黑板上,请同学将自身的画放进自身认为合适的“小屋”里时。同学兴奋地看着这三个新颖漂亮的小屋,仔细看着自身的画,心里好象在想:我的画该放进“自我创新”还是“模样好看”或“颜色鲜艳”的小屋呢?有的同学兴奋地跑上前,满意地放进了“小屋”;有的同学拿着画上前去,站在“小屋”前犹豫一阵后,小心翼翼地把画放进“小屋”;有的同学把画放进“小屋”后,犹豫片刻又拿出来放进另一个“小屋”。看着同学们仔细而天真的表示,我心里为这个特别的优秀教案而感到兴奋不已。

  三、教学自我评价和反思

  本课努力地探索小学低年级艺术课的教学实践,将美术中的绘画和音乐中的歌曲教学融入到美术课教学中,并通过可爱的动画、动听的歌曲,巧妙的对话来创设一个童话般的蜗牛世界情境,使同学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学*;始终围绕《快乐小蜗牛》的歌曲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和发明。充沛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优秀教案和引导启发,同时又体现了同学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同学较胜利地描绘出了各自想象发明的小蜗牛形象,并能基本跟唱《快乐小蜗牛》的歌曲,同学学的主动,同学开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得到了艺术课教学的点滴经验和效果。

  我们都知道:教学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进行反思,只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才会有教学的改进。

  我认为本课教学后,有几个值得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1、本课教学虽然在优秀教案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解脱保守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束缚,在歌曲学*与绘画学*的融合和过渡上还显生硬、不自然。

  2、教师出示的范画过多,对同学 的发明思维有一定的局限影响,没能更充沛的调动同学的想象发明力。

  3、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在对歌曲的教学处置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身缺乏较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积累。使同学的歌曲扮演唱练*效果不太理想,远未达到预想的艺术扮演唱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懂得如何更好的保护地球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2.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保护地球的海报、自编小报、绘制作品等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使学生懂得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保护环境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讲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手抄报海报的课件装饰地球的材料

  2.学生准备: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水粉颜料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A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吗?

  B你们已经有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知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那么要怎样保护环境呢?

  (2)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的兴趣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2.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1)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2)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

  A文字

  B图案

  C色彩

  (3)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B标题(主要构成)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宣传海报常见的艺术风格:1写实2装饰3抽象4漫画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以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5)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面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

  (6)小组合作讨论制作形式及方法,教师指导

  (7)小组汇报

  现在请每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讨论时遇到的困难哪个小组先来说?

  (8)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

  A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扣紧主题设计制作

  B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吸取别人的优点,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2)分组排练节目,准备下节课汇报演出这节课大家动动脑筋制作了各种手抄报宣传海报,现在老师请各组再排练一个有关保护地球的小节目,下节课来进行汇报演出。

小学美术课教案5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学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小学美术课教案6

  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通过欣赏学*,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

  情意: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

  学*材料:

  各种塔的'资料、图片、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塔的历史发展。

  2、谈谈我们看过的塔。

  3、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塔。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欣赏感受:

  1、相互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塔的图片。

  2、欣赏书中各种塔的图片:(可以用课件)

  (1)、学生思考问题:

  塔由几部分构成?

  这几种他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喜欢什么样的塔?为什么?

  (2)、我们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

  思考: 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

  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

  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教学意图:

  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和材质,各种塔的造型;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塔的不同之处。并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感。从而为下一步创作塔的造型打下一个基础。

  三、探讨研究:

  1、欣赏书中塔的作品:

  2、研究一下塔的表现方法: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教师提示:(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怎样让塔更美观?

  (3)、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

  教学意图:

  欣赏童稚的学生作品,贴*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学生的不同的绘画步骤,主要表扬表现形式丰富,思路有创作的学生。

  四、实践创作:

  1、作业要求: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塔,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新颖的塔。要求构思独特,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意图:

  鼓励学生大胆观察、联想、创造,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五、展评学生作品。

  1、引导学生在构思、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2、谈谈创作感受。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扩展3)

——小学美术课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4分钟)

  1、导入新课

  老师折电线

  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

  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齐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 、折线 、曲线 、交叉线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17分钟)

  1、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的情感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学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师),水粉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实验引入,揭示课题。

  (1)在一个大玻璃杯里倒入黄颜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蓝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杯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颜色慢慢地由黄变绿直到变成蓝色)

  (2)小结:色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一步来学*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识,我们将认识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像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

  出示课题:《色彩的世界(二)》。

  2.排列游戏,理性分析。

  (1)将刚才两种颜色水的变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来(由黄色排到黄绿色、绿色、蓝绿色,再排到蓝色)。

  (2)将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颜色的渐变排列(由绿到粉绿到白色,由绿到黄绿到黄色),并作相关的色彩实验游戏。学生观察、感受。

  (3)出示示范图片,让学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来观察,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

  (4)小结:

  ①色相: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色彩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这就是色彩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②纯度(彩度、饱和度):在活动中我们还看到色彩在渐变过程中其纯度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学上也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渐变。

  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它就可以告诉你它存在的意义。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早上朝霞升起的时候能看到渐变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灯色彩是渐变的,天空是渐变的,海水是渐变的……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渐变色彩,实际上有一种绘画中也常用渐变色彩,就是装饰画。

  (提示:讲解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理解,阐述色彩的冷暖变化。)

  4.欣赏教材,观察分析。

  (1)提问:观察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说说它们的色调特点。运用渐变色彩画出来的画与普通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小结:画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与空间感。

  5.讲解示范,明确要求。

  (1)选择好渐变的色彩,想一想将这种色彩变成另外怎样的色彩。

  (2)颜料里不要随意加水。

  (3)渐变色彩的第一格颜色就是直接挤出来的色彩,比如红色,然后慢慢地在红色里加入黄颜料,要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越往后黄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黄色涂上。

  (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在一排方格内完成三组色彩的推移。如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

  (2)选用恰当的颜色,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为空白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7.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色彩绘画中多尝试渐变色,并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欣赏、小结。

  准备一幅你认为最有色彩感觉的绘画作品在下一节课展示。

  一、课型:小学二年级艺术课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家乡的鱼类品种,了解鱼的象征意义,感受鱼的外形、花纹、色彩的美;

  2、让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出对鱼的关爱,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1、鱼的品种、象征意义、外形特征、感情色彩、教会学生画出想象中的鱼。

  2、环境保护意识、思想品德修养。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画可爱的鱼,培养他们对鱼的关爱、环境保护意 识,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及丰富情感。

  2、难点:启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鱼的动作、情感和它们的生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底世界》录象,装在鱼缸里的观赏鱼,有鱼图案的民间工艺品(年画、利是封、贺年卡),墙壁上贴三张供全班同学绘画用的画纸,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

  2、学生准备:水彩笔或蜡笔。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扩展4)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教材简析: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放烟花的情形,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

  烟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第一节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

  二、掌握、创作阶段;

  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

  3、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4、教师将五、六支彩色铅笔绑在一起花烟花,出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效果。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特殊的.绘画效果,如:在彩纸上画,用深色油画棒涂满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画等。

  5、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节日的气氛。

  作业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互相评价、欣赏。

  课后思考:除了绘画,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来表现烟花?

  第二节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材料粘贴的烟花的作品。

  学生:彩纸、绒线、塑料绳、纸搓绳、扣子、种子等,剪刀、胶水、色彩工具。

  一、引导阶段:

  1、出示用彩色绒线粘贴而成的烟花的画,引导学生体会其美感。

  2、请每一位带了绒线的同学剪下一小段来送给老师,教师将其剪成一样长短,贴在蓝色的纸上做成漂亮的烟花。(这其实是演示粘贴烟花的步骤。)

  3、欣赏教师带来的作品,请学生说说都有哪些不同材料制作的烟花。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烟花?

  2、将学生发现的可以制作烟花的材料归一下类,如:

  线状的:绒线、塑料绳、纸搓绳等。

  点状的:扣子、种子等。

  面状的:彩纸等。

  3、引导学生将彩纸剪成条或撕成小片,体会通过加工可以改造材料的性质。

  4、举一反三:还有哪些材料即可以是线状的又可以是点状或面状的?

  三、实践阶段:两人合作,涂色做底或用彩纸做底子,用不同材料制作各种烟花。

  四、收拾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环境卫生。

  课后拓展:请同学们思考,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来制作烟花。

  札记:在制作烟花时,有一位同学用橡皮泥搓出了条和点来利用橡皮泥本身的粘性粘在本子上;还有一位同学将一张宽纸条一头搓起,使其成为由线状渐变为面状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没有记忆,人的一切心理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学生虽然词语记忆在不断发展,可是仍以形象记忆为主,本课主要是依靠记忆形象来学*画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指导重点应放在激发有意识记忆的积极性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桥的描绘、塑造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实际: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桥的实用和审美作用,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桥的图片资料,有关桥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桥,像彩虹一样美丽;桥,可使天堑变通途;桥,把希望送给苦难的人们;桥,把友谊传遍世界。

  看到课题里的“桥”,首先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桥?

  学生: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泸定桥……

  2、桥的文化。

  (1)桥是艺术品。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桥,这些桥有*的、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教师出示桥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桥,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桥梁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桥?(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

  范例:桥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桥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实用价值,又是精美的艺术品,成为人们审美观赏的很好对象。

  2、桥是效益的纽带。

  教师提问:桥除了是人们审美观赏的对象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桥是经济发展的纽带。要想富先修路,要把路修得四通八达就需要造桥。如:北京的立交桥、杭州的钱塘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都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同学们还记得北约轰炸*的历史吗?对*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千亿美元,其中被炸毁的桥梁有50多座。

  3、桥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桥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是效益的纽带,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请大家看一首诗:“晓月照芦沟,大河曾流泪和血;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你们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座桥吗?卢沟桥。

  教师归纳:卢沟桥使我们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侵略*的历史。桥上的古狮,曾亲历了战地烽烟,看到它,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桥成了历史的见证。

  4、欣赏大师笔下的桥。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

  教师提问:①美术大师们用怎样的形式再现美丽的桥?

  ②大师笔下的桥在造型上、色彩上、功用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再现桥的美丽、桥的历史,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拓展《心中的桥》。

  教师:还有一种桥,它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 “桥”的作用,你们猜猜是什么桥呢?

  学生猜测回答。

  欣赏“心中的桥”有关图片,学生讨论。

  教师提问:资料中的“桥”与现实生活中见到的桥有什么差别?学生从桥的形、色、材质、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心中的桥有许多种:有友谊的桥,有关爱的桥,有希望的桥。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有形的桥设计制作立体贺卡,来传递那份友谊、那份关爱和那份希望。

  学生快速用单线勾勒的方式将心中的桥画下来。

  6、评述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设计的桥。

  在欣赏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1)同学设计的桥,有什么特点?

  (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

  (3)如果根据设计图稿建造大桥,你建议用怎样的材质更合适?

  7、小结。

  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了有关桥的文化,欣赏了桥的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桥以及同学设计的桥。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彩纸或彩泥把漂亮的桥制作出来。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废弃材料或彩泥进行设计与制作简单的桥梁模型;

  学生能运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与制作的方法步骤。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毛线、纸张、纸盒等废弃材料,彩泥,剪刀,胶水等。

  (教师)制作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上堂课,我们学*了有关桥的文化,欣赏了大师笔下的桥以及同学们设计的桥,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漂亮的“桥”。

  2、讨论用什么方法制作“桥”。

  说说自己准备的废弃材料以及制作设想。

  教师: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废弃材料,如纸盒、纸箱、毛线等,将它们巧妙地利用、组合、插接,可以创造一件新的艺术品,一座特别的桥。

  3、欣赏图片,各种各样的桥、一座特别的桥。

  学生边看边思考,自己准备的材料可以用来干什么?

  教师:国内外有许许多多的桥,它们造型、材料、色彩各异。今天我们也要像这些设计师一样,用这些材料设计创造一座特别的桥。

  4、每四个人为合作小组,学*制作桥的方法步骤。

  (1)教师示范捏做一座泥“桥”。

  教师特别强调拼接、捏压等操作要点。

  (2)师生合作,示范综合材料制作一座立体桥。

  教师强调纸盒拼接、用线缠绕等要点。

  (3)对“桥”进行装饰。

  教师:用彩纸剪贴或彩泥捏制细小部件,如墩、梁、索、柱等进行装饰,可以使“桥”更美。

  5、展示作业,进行互评和评选优秀作业。

  6、作业 。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桥”的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八篇(扩展5)

——小学美术课说课稿菁选

小学美术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课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一册中的第7课《下雨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下雨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雨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以使人类蒙受灾难。可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它能够给孩子带来创造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本课是一节绘画练*课,创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雨,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可以是真实的回忆,也可以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雨的科学知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节课要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有着不受制约的想象力。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非常活跃,个性突出,具备初步的表现能力。

  三、设计思路

  通过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会议、观察对下雨时的感受,同时教师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进一步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让他们带着不拘形式的去大胆绘画。

  四、教学目标

  l、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关于雨的想象。

  2、选择各种形态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印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五、课前准备:

  1、让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2、教师搜集有关雨景的图片、录像、音乐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入

  1、 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 欣赏导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学生对雨的回忆。

  3、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雨的图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4、 引出本课课题――《下雨啦》。

  (二)、创设情境、渗透知识

  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雨”的形成。

  (学生对雨有了科学的认识。丰富了有关雨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2、按照强弱程度,雨可以分为小雨、中雨、暴雨。给学生放一段分别表现小雨、中雨、暴雨的音乐。(学生们感受出表现小雨、中雨、暴雨的音乐。)

  3、在雨中,人、动物会是怎样的?

  4、下雨时你的心情怎样?

  (三)、绘画练*

  1、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构思自己的作品)

  2、鼓励学生在创作时要不拘形式,大胆表现。(通过练*,生动、大胆地表现出自己对下雨的真情实感。)

  3、启发学生画出雨中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的说,这样既能为创作做铺垫,又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的效果)。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作品。

  5、教师针对典型作业及时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丰富情感,增强自信心。

  6、同学之间相互学*,取长补短。以此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的提高。

  7、小结:让学生知道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更美好,应该学会利用资源。

  课后总结: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通过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充满活力和自信,本课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对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的组合、利用。

  2. 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

  3.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用各种材料、方法制作的鱼,引导学生探寻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鱼,各种废旧材料以及制作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钓鱼

  请学生在用塑料泡沫板摆成的椭圆形“鱼池”里钓鱼。体验着钓鱼带来的乐趣,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兴趣,让孩子们自然地进入学*状态。

  二:探索做鱼

  1.想做好鱼,必须得探讨用什么材料做鱼,怎样做又快又美。

  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做成的鱼。问:“这些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桌上的什么东西可以做鱼,怎样做?”

  2.讨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可以怎样充分利用做成鱼。

  可以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在个别学生制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同桌帮助解决。

  三:鱼杆创新

  教师举起自已做的鱼杆对学生说:“老师用筷子做成了钓鱼杆。那么你想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做鱼杆?”

  小组讨论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怎样做鱼竿。

  四:钓鱼竞赛:

  “钓鱼比赛开始了!”请学生们围着一个个用自己的凳子拼摆成的“鱼池”,分小组进行钓鱼比赛。在竞赛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札记:

  本课我设计了“体验钓鱼——尝试做鱼——鱼竿创新——钓鱼竞赛”教学流程。体验钓鱼是以激发学生学*为目的`,这一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愉快的钓鱼活动中,充分体验钓鱼的乐趣。这样学生们就能主动地投入尝试做鱼过程中,因为他们很想钓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鱼,所以他们在探索做鱼时总想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作品,就出现了用包、裹、捆、剪、卷、粘等多种做鱼方法,也就做成了用蜡光纸、报纸、一次性杯子、娃哈哈瓶子等材料制作的鱼。

  在鱼竿创新教学时学生们想出纸制鱼竿、铅笔鱼竿、枪形鱼竿……一个个创新设想让人折服,钓鱼竞赛又把课堂推上_,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钓鱼时也玩出了新花样。如:用一个鱼钩钓到二条鱼(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有的还独出心裁地钓着一个用纸杯做成的乌贼,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叫到:“我这是海钓,一不小心钩到了一个大乌贼了,哈哈哈……”

  孩子是天真的,他们是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只要我们教师去组织、去引导,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呈现形式,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创造的审美化教学活动,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自由、创造的教学活动之中,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学生们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氛围中,大胆创作自己的“新”与“奇”的作品,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让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