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实*报告 >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自然地理实*报告1

  翠华山野外实*报告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院 资源与环境系

  专业:09级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_____

  日期:20xx-XX-XX

  目录:一 实*目的

  二 实*地点

  三 实*地区简介

  四 实*内容

  (一).自然地理

  (二).人文地理

  (三).旅游开发

  五 实*结

  一 实*目的:

  (1)掌握野外实*观察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地区常见的地质地貌、岩石解理等特征。

  (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堰塞湖、崩塌等地质现象的分析。

  (3)通过实*,培养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 实*地点: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三 实*地区简介: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四 实*内容

  (一)自然地理

  1.

  整体地貌:翠华山与太华山系,在构造上属于北秦岭复背斜构造带,始出于震旦纪

  早期,基本上形成于下古生代中期,东西紧密的线状构造伴随着强烈的断裂和岩浆侵入,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发生了撕裂和断块及隆升。由于南北两侧断裂下陷,中间因受挤压而形成北仰南倾的褶皱断块之山——翠华山山体的岩性为太古片麻岩与花岗岩,其高峰峻岭均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后期岩浆组成,坚硬而抗蚀力强。经长期雨水剥蚀侵袭,河谷多呈V字型,整个地貌特征为:峻岭高山、叠障挺拔,陡崖峭壁、峰脊波状起伏,河谷狭窄,水流湍急。

  2.山崩地质景观

  (1)翠华山山崩景观概况:甘湫池和水湫池旁,崩积物的总量可达3亿立方。大块砾石以山体崩裂处向下,堆积成巨大的崩积体。有一块巨砾的长、宽、高分别达60米、40米、30米。山崩时,巨大的砾石在崩落过程中,有时会沿节理断开。风洞下面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这也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翠华山山崩形成的各种特殊地貌在*十分罕见,因而被地学工作者誉为:“山崩天然博物馆”。

  山崩地质景观

  (2)成因:崩塌体受地震力脱离开母岩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基本运动方式有自由落体、跳跃、滚动和滑动4种。翠华山山体岩崩运动以滑崩为主。潜在崩塌体在孕育发展过程中,受岩性、构造、地貌、风化等诸因控制,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时,潜在崩塌体顺着结构面,在重力作用下以向河谷方向快速滑崩。崩塌体在崩塌壁前整体沉陷,形成约20m宽的陷落带,堆积有坠落岩块。潜在崩塌体向河谷运动的过程中,受河谷地形制约,大约分为两个整体运动:一是十八盘堵河的岩崩体,因河谷狭窄,崩积物水*运动距离较小,大部分物质填充在河谷里,形成200m高坝堆积;二是环湖西岸山崩堆积体,河谷较宽,沿倾向河谷结构面滑崩,潜在崩塌体各部位因滑移速度不同,形成不规则次一级滑崩阶梯状或台块状地形。由于崩塌体沿着倾钭结构面作*似弧形运动,故滑崩阶地面或台块面多倾向崩塌壁,并有多级破裂面,这些现象都是滑崩体运动遣留的证据。潜在崩塌体受断裂与节理影响,岩体破碎,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顺着结构面运动时,由于崩塌体内各岩石块体运动的差异性,造成块体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和撞击,使岩块进一步破碎,故崩积物块石大小混杂,没有分选,棱角明显,孔隙大,基本无细颗粒物质填充。因堆积块石大小不一,往往受较大完整块石支撑或巨大块石震裂,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岩崩洞穴。山体在岩崩运动过程中,地表面的岩块受地形高差影响,势能很大,快速向下冲击力较大,因下垫地面起伏不*,受反弹力作用,地表面岩块震动发生弹性破裂,有的顺节理面破裂,有的犹如刀劈断裂,有的发生震动破裂,形成各种形态的山崩裂石,随处可见,岩面震动裂缝交错如画,构成了山崩地貌奇异的景观。

  3. 奇洞——冰洞与风洞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形成原因:冰洞位于崩塌地貌中间的一个盆地状地形内,四周高中间低,并且四周有巨厚岩石环绕,阳光终年不能直射盆地内部,洞内地势低陷,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内部狭窄,常年不见阳光,气温低气压高于洞外气压,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所以有凉风袭来的感觉。 图表3 风洞

  4.奇湖——堰塞湖

  翠华山堰塞湖主要有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翠华山天池的形成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滑落堵塞河道,河谷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即现在的天池。

  5.流水侵蚀

  翠华山地区山高谷深,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蓄水能力较好,河谷中流水终年不会断流,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由于这样的特点,以下蚀和旁蚀为主。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面的沉积物,下蚀是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等对谷底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底加深。旁蚀是对谷地两侧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坡后退,谷地展宽。在日积月累的流水侵蚀下,就形成了翠华山现在的'河谷地貌。

  6.山地垂直自然带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地区复杂,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自然带复杂得多。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相同,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暖湿气流如果与山地延伸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末,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夏季因暖湿气流来自东南方向,所以秦岭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以致南北坡相同海拔水热状况不一,所以南北坡垂直自然带有明显差异,秦岭南坡坡麓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坡麓则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秦岭以北为著名黄土高原,1月*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偏碱性。秦岭北坡自然基带是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北坡自下而上自然带依次为:暖温带常绿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带、山地温带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这样随高度变化的自然带,反映了山地气候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垂直变化,即山地垂直地带性。

  7.山地降雨与云雾

  下雨天山地多云雾。雾可分为:辐射雾、*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混合雾、烟雾。这次在翠华山野外实*中遇到的云雾,主要是因为降雨引起的,有以下两种。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这种雾在雨天山地最为常见。

  在天池湖面见到的雾为蒸发雾:下雨天气温降低,湖水的比热较大降温慢,水温高于气温。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种雾的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但山地气温低,所以在夏季也可见到。

  (二) 人文地理

  翠华山即终南山,在这里流传着许多神话传奇故事和名人故事,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自然地理实*报告2

  翠华山野外实*报告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院 资源与环境系

  专业:09级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_____

  日期:20xx-XX-XX

  目录:一 实*目的

  二 实*地点

  三 实*地区简介

  四 实*内容

  (一).自然地理

  (二).人文地理

  (三).旅游开发

  五 实*结

  一 实*目的:

  (1)掌握野外实*观察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地区常见的地质地貌、岩石解理等特征。

  (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堰塞湖、崩塌等地质现象的分析。

  (3)通过实*,培养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 实*地点: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三 实*地区简介: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四 实*内容

  (一)自然地理

  1.

  整体地貌:翠华山与太华山系,在构造上属于北秦岭复背斜构造带,始出于震旦纪

  早期,基本上形成于下古生代中期,东西紧密的线状构造伴随着强烈的断裂和岩浆侵入,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发生了撕裂和断块及隆升。由于南北两侧断裂下陷,中间因受挤压而形成北仰南倾的褶皱断块之山——翠华山山体的岩性为太古片麻岩与花岗岩,其高峰峻岭均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后期岩浆组成,坚硬而抗蚀力强。经长期雨水剥蚀侵袭,河谷多呈V字型,整个地貌特征为:峻岭高山、叠障挺拔,陡崖峭壁、峰脊波状起伏,河谷狭窄,水流湍急。

  2.山崩地质景观

  (1)翠华山山崩景观概况:甘湫池和水湫池旁,崩积物的总量可达3亿立方。大块砾石以山体崩裂处向下,堆积成巨大的崩积体。有一块巨砾的长、宽、高分别达60米、40米、30米。山崩时,巨大的砾石在崩落过程中,有时会沿节理断开。风洞下面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这也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翠华山山崩形成的各种特殊地貌在*十分罕见,因而被地学工作者誉为:“山崩天然博物馆”。

  山崩地质景观

  (2)成因:崩塌体受地震力脱离开母岩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基本运动方式有自由落体、跳跃、滚动和滑动4种。翠华山山体岩崩运动以滑崩为主。潜在崩塌体在孕育发展过程中,受岩性、构造、地貌、风化等诸因控制,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时,潜在崩塌体顺着结构面,在重力作用下以向河谷方向快速滑崩。崩塌体在崩塌壁前整体沉陷,形成约20m宽的陷落带,堆积有坠落岩块。潜在崩塌体向河谷运动的过程中,受河谷地形制约,大约分为两个整体运动:一是十八盘堵河的岩崩体,因河谷狭窄,崩积物水*运动距离较小,大部分物质填充在河谷里,形成200m高坝堆积;二是环湖西岸山崩堆积体,河谷较宽,沿倾向河谷结构面滑崩,潜在崩塌体各部位因滑移速度不同,形成不规则次一级滑崩阶梯状或台块状地形。由于崩塌体沿着倾钭结构面作*似弧形运动,故滑崩阶地面或台块面多倾向崩塌壁,并有多级破裂面,这些现象都是滑崩体运动遣留的证据。潜在崩塌体受断裂与节理影响,岩体破碎,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顺着结构面运动时,由于崩塌体内各岩石块体运动的差异性,造成块体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和撞击,使岩块进一步破碎,故崩积物块石大小混杂,没有分选,棱角明显,孔隙大,基本无细颗粒物质填充。因堆积块石大小不一,往往受较大完整块石支撑或巨大块石震裂,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岩崩洞穴。山体在岩崩运动过程中,地表面的岩块受地形高差影响,势能很大,快速向下冲击力较大,因下垫地面起伏不*,受反弹力作用,地表面岩块震动发生弹性破裂,有的顺节理面破裂,有的犹如刀劈断裂,有的发生震动破裂,形成各种形态的山崩裂石,随处可见,岩面震动裂缝交错如画,构成了山崩地貌奇异的景观。

  3. 奇洞——冰洞与风洞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形成原因:冰洞位于崩塌地貌中间的一个盆地状地形内,四周高中间低,并且四周有巨厚岩石环绕,阳光终年不能直射盆地内部,洞内地势低陷,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内部狭窄,常年不见阳光,气温低气压高于洞外气压,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所以有凉风袭来的感觉。 图表3 风洞

  4.奇湖——堰塞湖

  翠华山堰塞湖主要有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翠华山天池的形成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滑落堵塞河道,河谷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即现在的天池。

  5.流水侵蚀

  翠华山地区山高谷深,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蓄水能力较好,河谷中流水终年不会断流,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由于这样的特点,以下蚀和旁蚀为主。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面的沉积物,下蚀是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等对谷底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底加深。旁蚀是对谷地两侧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坡后退,谷地展宽。在日积月累的流水侵蚀下,就形成了翠华山现在的河谷地貌。

  6.山地垂直自然带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地区复杂,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自然带复杂得多。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相同,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暖湿气流如果与山地延伸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末,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夏季因暖湿气流来自东南方向,所以秦岭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以致南北坡相同海拔水热状况不一,所以南北坡垂直自然带有明显差异,秦岭南坡坡麓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坡麓则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秦岭以北为著名黄土高原,1月*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偏碱性。秦岭北坡自然基带是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北坡自下而上自然带依次为:暖温带常绿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带、山地温带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这样随高度变化的自然带,反映了山地气候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垂直变化,即山地垂直地带性。

  7.山地降雨与云雾

  下雨天山地多云雾。雾可分为:辐射雾、*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混合雾、烟雾。这次在翠华山野外实*中遇到的云雾,主要是因为降雨引起的,有以下两种。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这种雾在雨天山地最为常见。

  在天池湖面见到的雾为蒸发雾:下雨天气温降低,湖水的比热较大降温慢,水温高于气温。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种雾的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但山地气温低,所以在夏季也可见到。

  (二) 人文地理

  翠华山即终南山,在这里流传着许多神话传奇故事和名人故事,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自然地理实*报告3

  实*目的:

  1、人印证课堂上学*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方法:

  1、勘探法通过对实*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总体特征。

  2、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

  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实*相关课程

  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学,主要内容有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地貌、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土壤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第一部分地质地貌

  实*第一地点:南京*县瓜埠乡的瓜埠火山

  通过观察和老师的介绍我们得知

  1、该火山基底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浦镇组,是一套胶结疏松的砂砾岩,中上部为棕黄色砂砾岩夹砂质层,砾石形状圆滑,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燧石为主,有清晰的大型单向斜层理,含硅化木化石,属河流相沉积物。

  2、覆盖在浦镇组上是一套灰黑色火山集块岩及火山角砾石等火山碎屑岩。主要成分是火山弹(岩浆抛到空中飞行旋转形成)火山渣、火山砾(玄武岩碎块),填隙物为火山灰。

  3、火山碎屑岩上为橄榄玄武岩,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厚大约50-70米,岩石呈暗红色或深灰色,具气孔构造。

自然地理实*报告4

  实*人(报告人):

  xxx

  实*时间:

  20xx年6月9号

  实*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目的: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0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08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

  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花后结扁*荚果。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老师紧接着讲了互生、轮生、复叶、单叶。杨树、桃树等的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这种叶序称互生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如夹竹桃、百合、梓等。此外,尚有枝的节间短缩密接,叶在短枝上成簇生出,称为簇生叶序,如银杏、枸杞、落叶松等。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形状很多,如针形的、条形的、披针形的、倒卵形的。如杨、柳、桃、竹、甘薯、桑、棉、油菜、蓖麻的叶。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

  沿着窄而弯的小路,我们一路在后山爬着。听老师介绍后山的优势种。

  根据胡老师介绍,后山乔木层的优势种是马尾松。马尾松是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后山的灌木层优势种是桃金娘,前面已经提到过。另一个优势种是桃金娘科的岗松:高30—150厘米。叶对生,条形或条状锥形,长5—8毫米,宽0.4—0.6毫米。花单生于叶腋,两性,黄白色,基部有2枚小苞片;萼筒钟形,5裂,宿存;花瓣5;雄蕊10;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小,上部裂;种子有角。

  后山的草木层的优势种是芒萁,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疏生,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各回分叉的腋间有一个密被绒毛的休眠芽,并有一对叶状苞片。在第1回分叉处基部两侧有一对羽状深裂的阔披针形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蓖齿状羽裂几达羽轴。叶片下面多少呈灰白色或灰蓝色,幼时沿羽轴及叶脉有黄色绒毛。孢子囊群小,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的中部,有孢子囊5~7枚。芒萁属植物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或马尾松林下,常大片生长,有保持水土之效。生长力强,*南方农村常割取当燃料,叶柄可编织用品。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瘀止血之效。和本种相*的还有铁芒萁和大芒萁。

  胡老师还介绍了两种“特别的”植物。猪笼草和锦地罗。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绵地罗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铺地面,宽匙状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

  以下主要报告地理知识部分。

  二、风化壳

  在山脚下,陶老师给我们讲了风化壳。风化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由风化强度可分为强度风化壳、中度风化壳、微度风化壳。表面有灰色,红色物质是因为含有矿物离子。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三价铁离子较多,呈现灰白色则是含有铝矿物。各种色块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地下水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我们在山脚下见到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交错发生,在痒化环境下形成铁离子的聚集,是由硅酸盐发生而成的风化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离子会流失,从而使其营养降低。在形成硅酸盐矿物的同时还会形成一些次生矿物,在后山形成的主要次生矿物是高岭石。

  没有风化的原岩。肉红色是长石,白色的是石英,黑色的是云母。表层有机质聚集就会显现黑色。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质会丢失。钾钠等离子流失后,就会使土壤形成酸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至下由于离子流失的逐渐降低,故酸性程度逐渐降低,在最下面就逐渐接*中性。

  三、地质构造

  在半山腰上,水库下游石坡处,陶老师这样讲解:在山坡上,灌木与群落发生了变化,被岗松取代。山体岩石组成主要花岗岩,肉红色的主要是长石。此处花岗岩为侵入岩,岩浆未喷出来。玄武岩都是喷出岩。其上的盖层经剥蚀作用从而显露出来。侵入岩有岩墙、岩基、岩柱等形式,此处的侵入岩主要是岩基与岩柱中间的一种侵入岩的形式,规模较大。

  水库下的岩石坡处构造为断裂构造,这个谷是断裂构造形成的,岩浆活动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活动的,约七千万年以前,岩浆侵入地壳就形成了花岗岩,此处属燕山二朝,广东燕山运动共分为五期。侵入后冷凝结晶形成岩石,在地壳抬深的过程中形成断层。

  岩石被抬深形成断层,产生断裂活动,形成了水库处的河沟,此河沟为北东方向,北偏东83度。此断层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江断裂与紫荆断裂之间的一个地带,使此处沟的横断面形成V字型。

  四、水

  再来说一下这里的小水沟,全年有水,山区小河流在山谷横断是V型,由于是山间小沟,但是常年有水,故叫“河沟”。由于山坡较陡峭。汇流速度快。少雨季节,水从地下水补充而来。而这里的花岗岩构造,岩石紧密,这里地下水出来的是裂隙水,是断裂构造形成的裂隙出来。地下水储存形式有裂隙地下水,孔隙地下水,岩溶地下水。

  五、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量的计算方法:有A、B、C三个水桶,B桶接地表水,C桶接50CM处地下水,B桶有10个出水口,其中两个与A桶相连,则地表径流量的大小为B桶内的水量+A桶内的水量×5、

  实*感悟

  这次实*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理论脱离了实际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这次实*让我们了解了后山的地貌和地下水。而且通过实*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是我第一次做像这样的野外实*,因此实*过程中难免会走很多弯路,这也是我们积攒经验的绝好机会,我们大家都认真积极的对待,毕竟这可能是大学四年中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

  这次实*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知识,也让我们都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但是在其中也发现很多不足,比如说山脚下讲风化壳时候,很多知识*时记忆不牢,这也是学自然地理要注意的部分,该记的东西还是要每天都带着记的。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实*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细心指导和帮助。相信我们都将会积极总结这次宝贵知识与经验。

自然地理实*报告5

  一、实*内容

  1.实*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

  2.实*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

  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

  4.实*目的:

  ①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②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

  5.实*安排:

  10月26日 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出发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

  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地点--桂林。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不时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 游览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

  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顿休息。下午两点半我们出发前往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的义江缘景区。我们乘竹筏游览风景如画的义江风光,可以乘船领略壮族歌仙的曼妙歌声、红瑶传奇的长发表演、激情四射的苗家花鼓,观赏沿岸特色鲜明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景观(木楼群、风雨桥、水车群、谷仓群、瑶山吊桥、高空溜索、古渡码头等等)。之后我们还在这里吃晚饭--美味的“风情百家宴”。

  10月28日 前往桂林阳朔,游玩聚龙潭,遇龙河,夜逛西街

  八点起床,半小时后楼下就餐,之后乘车出发前往桂林阳朔县城。历来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这么一句话,这也说明阳朔山水的秀美和重要地位。

  十点左右,我们到达聚龙潭景区。在景区前我们这个浩大的集体合照留念。聚龙潭岩内钟乳石琳琅多姿,有石巧似游龙戏水;岩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宛如群龙驾雾,故名“聚龙潭”。岩内无数条钟乳石如卧龙、盘龙、游龙、飞龙、舞龙、金龙、玉龙、青龙、黄龙、龙王、龙女、龙子、龙孙,数不胜数,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由此形成了“龙女迎宾”、“龙宫玉柱”等景致。

  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都会知道广西桂林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聚龙潭作为它的`典型标志,在这里一般溶洞所有的石芽、石花、钟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皆可见到,美不胜收。提到喀斯特地貌,不得不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有关知识。它的形成条件:1,地表附*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水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当达到这些条件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我们边看边照相留念,很快就到了吃午餐的时间。我们就在附*的饭店就餐。我们还留有时间在那里观看月亮山,很多同学都登上望月台,摆出各种的姿态留影纪念。之后由于大榕树景区在修建,我们无缘一见歌仙刘三姐和阿牛哥定情的地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遇龙河,在那里我们两人一组乘坐竹筏,*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绿洲、情侣相拥、*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朴归真的自由天地。我们在竹筏上与河水亲密接触,我们还互相用水枪来喷射其他伙伴,一片欢声笑语的场面至今留在脑海。

  在阳朔县城的最后一点时间,我们夜逛了西街这条久负盛名的街道。西街夜景,来到阳朔不可不去领略的项目,这里街道整洁,店铺林立,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而且随处可见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哪怕过了十一黄金周,街上仍是人满为患;哪怕此处已被高度旅游商业开发过,但她的美依旧能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自然地理实*报告6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

  *报告

  姓 名: 王士华 专 业: 地理科学

  班 级: 20xx级教本3班 学 号: 20102613642 指导老师: 杜国云 孔祥生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前言

  实*地点1:咸阳师范学院 实*地点2:口镇

  实*地点3:咸阳乾县大北沟

  实*地点4:张家山

  实*地点5:咸阳历史博物馆

  实*地点6:南五台国家森林公园

实*地点7: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引言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一、 实*目的

  实*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自然地理野外实*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实*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二、实*时间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三、 实*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按实*的先后顺序,实*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四、实*工具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 实*区自然地理概况

  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 4 -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

  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xx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满族、蒙古族等。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横断陕西,将全省分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秦岭的华山、终南山、骊山、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都久负盛名。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红碱淖。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xx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满族、蒙古族等。

  五、 实*路线

  咸阳师范学院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扩展阅读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扩展1)

——自然地理实*报告

自然地理实*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地理实*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地理实*报告1

  一、实*内容

  1.实*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

  2.实*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

  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

  4.实*目的:

  ①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②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

  5.实*安排:

  10月26日 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出发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

  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地点--桂林。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不时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 游览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

  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顿休息。下午两点半我们出发前往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的义江缘景区。我们乘竹筏游览风景如画的义江风光,可以乘船领略壮族歌仙的曼妙歌声、红瑶传奇的长发表演、激情四射的苗家花鼓,观赏沿岸特色鲜明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景观(木楼群、风雨桥、水车群、谷仓群、瑶山吊桥、高空溜索、古渡码头等等)。之后我们还在这里吃晚饭--美味的“风情百家宴”。

  10月28日 前往桂林阳朔,游玩聚龙潭,遇龙河,夜逛西街

  八点起床,半小时后楼下就餐,之后乘车出发前往桂林阳朔县城。历来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这么一句话,这也说明阳朔山水的秀美和重要地位。

  十点左右,我们到达聚龙潭景区。在景区前我们这个浩大的集体合照留念。聚龙潭岩内钟乳石琳琅多姿,有石巧似游龙戏水;岩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宛如群龙驾雾,故名“聚龙潭”。岩内无数条钟乳石如卧龙、盘龙、游龙、飞龙、舞龙、金龙、玉龙、青龙、黄龙、龙王、龙女、龙子、龙孙,数不胜数,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由此形成了“龙女迎宾”、“龙宫玉柱”等景致。

  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都会知道广西桂林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聚龙潭作为它的典型标志,在这里一般溶洞所有的石芽、石花、钟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皆可见到,美不胜收。提到喀斯特地貌,不得不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有关知识。它的形成条件:1,地表附*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水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当达到这些条件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我们边看边照相留念,很快就到了吃午餐的时间。我们就在附*的饭店就餐。我们还留有时间在那里观看月亮山,很多同学都登上望月台,摆出各种的姿态留影纪念。之后由于大榕树景区在修建,我们无缘一见歌仙刘三姐和阿牛哥定情的地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遇龙河,在那里我们两人一组乘坐竹筏,**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绿洲、情侣相拥、*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朴归真的自由天地。我们在竹筏上与河水亲密接触,我们还互相用水枪来喷射其他伙伴,一片欢声笑语的场面至今留在脑海。

  在阳朔县城的最后一点时间,我们夜逛了西街这条久负盛名的街道。西街夜景,来到阳朔不可不去领略的项目,这里街道整洁,店铺林立,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而且随处可见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哪怕过了十一黄金周,街上仍是人满为患;哪怕此处已被高度旅游商业开发过,但她的美依旧能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自然地理实*报告2

  实*人(报告人):

  xxx

  实*时间:

  20xx年6月9号

  实*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目的: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0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08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

  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中国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花后结扁*荚果。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老师紧接着讲了互生、轮生、复叶、单叶。杨树、桃树等的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这种叶序称互生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如夹竹桃、百合、梓等。此外,尚有枝的节间短缩密接,叶在短枝上成簇生出,称为簇生叶序,如银杏、枸杞、落叶松等。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形状很多,如针形的、条形的、披针形的、倒卵形的。如杨、柳、桃、竹、甘薯、桑、棉、油菜、蓖麻的叶。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

  沿着窄而弯的小路,我们一路在后山爬着。听老师介绍后山的优势种。

  根据胡老师介绍,后山乔木层的优势种是马尾松。马尾松是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后山的灌木层优势种是桃金娘,前面已经提到过。另一个优势种是桃金娘科的岗松:高30—150厘米。叶对生,条形或条状锥形,长5—8毫米,宽0.4—0.6毫米。花单生于叶腋,两性,黄白色,基部有2枚小苞片;萼筒钟形,5裂,宿存;花瓣5;雄蕊10;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小,上部裂;种子有角。

  后山的草木层的优势种是芒萁,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疏生,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各回分叉的腋间有一个密被绒毛的休眠芽,并有一对叶状苞片。在第1回分叉处基部两侧有一对羽状深裂的阔披针形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蓖齿状羽裂几达羽轴。叶片下面多少呈灰白色或灰蓝色,幼时沿羽轴及叶脉有黄色绒毛。孢子囊群小,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的中部,有孢子囊5~7枚。芒萁属植物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或马尾松林下,常大片生长,有保持水土之效。生长力强,中国南方农村常割取当燃料,叶柄可编织用品。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瘀止血之效。和本种相*的还有铁芒萁和大芒萁。

  胡老师还介绍了两种“特别的”植物。猪笼草和锦地罗。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绵地罗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铺地面,宽匙状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

  以下主要报告地理知识部分。

  二、风化壳

  在山脚下,陶老师给我们讲了风化壳。风化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由风化强度可分为强度风化壳、中度风化壳、微度风化壳。表面有灰色,红色物质是因为含有矿物离子。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三价铁离子较多,呈现灰白色则是含有铝矿物。各种色块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地下水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我们在山脚下见到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交错发生,在痒化环境下形成铁离子的聚集,是由硅酸盐发生而成的风化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离子会流失,从而使其营养降低。在形成硅酸盐矿物的同时还会形成一些次生矿物,在后山形成的主要次生矿物是高岭石。

  没有风化的原岩。肉红色是长石,白色的是石英,黑色的是云母。表层有机质聚集就会显现黑色。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质会丢失。钾钠等离子流失后,就会使土壤形成酸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至下由于离子流失的逐渐降低,故酸性程度逐渐降低,在最下面就逐渐接*中性。

  三、地质构造

  在半山腰上,水库下游石坡处,陶老师这样讲解:在山坡上,灌木与群落发生了变化,被岗松取代。山体岩石组成主要花岗岩,肉红色的主要是长石。此处花岗岩为侵入岩,岩浆未喷出来。玄武岩都是喷出岩。其上的盖层经剥蚀作用从而显露出来。侵入岩有岩墙、岩基、岩柱等形式,此处的侵入岩主要是岩基与岩柱中间的一种侵入岩的形式,规模较大。

  水库下的岩石坡处构造为断裂构造,这个谷是断裂构造形成的,岩浆活动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活动的,约七千万年以前,岩浆侵入地壳就形成了花岗岩,此处属燕山二朝,广东燕山运动共分为五期。侵入后冷凝结晶形成岩石,在地壳抬深的过程中形成断层。

  岩石被抬深形成断层,产生断裂活动,形成了水库处的河沟,此河沟为北东方向,北偏东83度。此断层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江断裂与紫荆断裂之间的一个地带,使此处沟的横断面形成V字型。

  四、水

  再来说一下这里的小水沟,全年有水,山区小河流在山谷横断是V型,由于是山间小沟,但是常年有水,故叫“河沟”。由于山坡较陡峭。汇流速度快。少雨季节,水从地下水补充而来。而这里的花岗岩构造,岩石紧密,这里地下水出来的是裂隙水,是断裂构造形成的裂隙出来。地下水储存形式有裂隙地下水,孔隙地下水,岩溶地下水。

  五、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量的计算方法:有A、B、C三个水桶,B桶接地表水,C桶接50CM处地下水,B桶有10个出水口,其中两个与A桶相连,则地表径流量的大小为B桶内的水量+A桶内的水量×5、

  实*感悟

  这次实*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理论脱离了实际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这次实*让我们了解了后山的地貌和地下水。而且通过实*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是我第一次做像这样的野外实*,因此实*过程中难免会走很多弯路,这也是我们积攒经验的绝好机会,我们大家都认真积极的对待,毕竟这可能是大学四年中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

  这次实*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知识,也让我们都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但是在其中也发现很多不足,比如说山脚下讲风化壳时候,很多知识*时记忆不牢,这也是学自然地理要注意的部分,该记的东西还是要每天都带着记的。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实*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细心指导和帮助。相信我们都将会积极总结这次宝贵知识与经验。

自然地理实*报告3

  一、 实*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 实*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实*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 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结

  这次实*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

自然地理实*报告4

  一、前言

  20xx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报告。此次实*,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的实*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

  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所在地永定区计算)。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16*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的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均气温16℃左右。夏季最热月气温27℃,冬季最冷月*均气温为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由于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东临鱼米之乡八百里洞庭湖,西频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所以历史上就是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据地方志**载,早在明代,这里就商贾云集的地方,不仅周边贸易发达,同时,还有来自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客商到这里经商办企业。今天,这里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民航也已开通。可以肯定,一个朝气蓬勃,现代化的旅游新城正以她的崭新面貌崛起在世人面前!

自然地理实*报告5

  一、绪言

  实*时间:XX年12月20至24

  实*地点:重庆市陈家桥、缙云山、天府煤矿及北碚区水文站

  实*路线:沙坪坝—歌乐山镇—土主—歇马—磨滩—青木关—陈家桥为第一条路线;沙坪坝—缙云山为第二条路线;缙云山—天府煤矿—沙坪坝为第三条路线;沙坪坝—水文站—沙坪坝为第四条路线。

  实*目的:野外实*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而且经过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可以提高野外观察和分析地理的现象的能力,为综合运用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实*要求:

  1、通过野外实*,认识土壤、植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能辨别土壤、植物的类型和特征。

  2、能够辨别各类岩石的分布规律、特性。

  3、熟悉水文的基本特点和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它的作用。

  4、掌握各种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实*人员:XX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79人与本专业何太容老师、刘春红老师、李阳兵老师、张友明老师。

  二、实*区概况

  实*区为重庆市沙坪坝、九龙坡、北碚三个主城区,他们分布于四川盆地东部,属盆东*行岭谷地貌区。其中沙坪坝区地处重庆西部,地势南高北低,工业基础雄厚;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完备。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一)20日实*内容

  实*地点:陈家岭、歇马、青木关、中梁山凉风垭

  实*记录:

  1、陈家岭:缓丘带坝地貌,细分:深沟、浅沟以及长沟、短沟;背斜、向斜

  2、歇马: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1)梁滩河瀑布的形成:河流的河道中硬性岩石不易被冲蚀,软性的岩石容易被冲蚀,从而产生了河底地形的高低差别,经过对那里岩石的分析,结果表明:上层是砂岩,下面是泥岩,总体是一个长形岗地。从瀑布的形成来看,那里还有可利用的位置,周围的那个小发电站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冬天,还可以明显的看到是冬季的枯水期。从地貌学的角度来看还涉及到“裂点”:河谷纵剖面上坡降突然增大的地点叫“裂点”,常由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河流产生新的溯源侵蚀,或因构造、岩性原因造成的差别侵蚀所形成。在这里侵蚀基准面都是地方侵蚀基准面。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侵蚀后退。

  2)小磨滩:陇岗沟谷陇岗砂岩——山岗泥岩——沟谷从河床延伸是砂岩到页岩,小磨滩的形成原本是一座山,由于岩性的不同,下面泥岩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下慢慢减少,于是后来形成了砂岩的河床。

  3、青木关:石灰岩菱形盆地,石灰岩土壤肥力差;有温泉,同缙云山温泉形成原因相同,地处一山两岭一槽,缙云山南坡。

  4、中梁山:

  1)、北倍中梁山背斜低山西槽,谷内发育有地表河,古时自北向南流动,直接注入嘉陵江,后被明家溪支流翁家沟溯源侵蚀,切传后300余米的须家河组砂岩,在代家沟南的土地垭袭多了地表水西流,造成地表断流,向南至文星场地表始见小溪,并形成文星场地表溶蚀洼地,宽500米,溪河两侧尚存古河道的两级阶地。

  2)、水库污染严重,XX年时水还可以饮用,后来就逐渐被污染了,这两年来污染是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歌乐山上的工厂将大量的工业废水陫到水库,由于水库地处歌乐山长条带状与*状高丘(寨山*:从下到上紫色土、黄土所以上面栽桃树),整个地貌形态是一个向斜。因此,污染非常严重,原来面积大约有500亩,现在也只有400亩了。共3页,当前第1页123

  (二)21日—22日实*内容:

  实*地点:缙云山

  实*记录:1、缙云山海拔最高980米,在地质地貌上,属四川盆地川东*行岭谷西缘华蓥山褶皱带,走向北北东—南南西。褶皱带系一复式背斜山脉,向东南分出沥鼻、温塘、观音三支背斜,构成“一山三岭二槽”、“一山二岭一槽”地貌地点,背斜两翼不对称,东陡西缓。

  2、缙云山土壤为酸性黄壤。

  3、缙云山属盆地低山,在垂直高度上都是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范围,故无植被类型分布的垂直带普表现。在人为作用与生境条件下,发育成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如下:

  1)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以壳斗壳、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杜英科为代表。群落外貌终年常绿,春、夏季相变化明显,上层乔木树冠浑圆,林冠波状起伏。群落包括四个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层间植物。

  2)常绿针、阔混交林:这是一类次生林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度类型,它的乔木层一般含2—3个亚层:第一亚层多由高大挺拔的马尾松构成单纯的层片:第二、三亚层则为种类较多的常绿阔叶树种组成,并含有少量杉木。

  3)亚热带暖性针叶林:是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四季长青的针叶林型,是常绿阔叶林分布范围内的次生林。在北碚地区指马尾松林、杉木林及柏木林三个群系,共同特点是群落层片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林相稀疏。

  4)竹林:竹类是一类特殊的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适生于温暖湿润地区,广布热带及亚热带范围内。我国竹类丰富,*300余种,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的四分之一。竹类分乔木状和灌木状两种生活型,但竹类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规律和树木有明显不同,竹秆寿命短,开花周期长短不定,开花后易死亡。竹类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营养体的分殖方式,根据竹类地下茎分生繁殖的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生态类型:单轴型、合轴型和复轴型。

  5)灌草丛:灌草丛是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次生植被,北碚地区灌草丛的种类组成,受母岩性质的影响很大。

  4、植被演替:在某一地段上,一种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代替的进程。演替包括“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涵义。

  (三)23日实*内容

  实*地点:北碚水文站

  实*记录:

  1、北碚水文站建于1993年,由长江水利委员领导设立至今,为嘉陵江干流下游控制站。今年嘉陵江发生了自1984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北碚水文站为控制嘉陵江干流和上游渠江、碚江来水及时掌握信息。

  2、水文站有两个基本任务:

  一、收集基本的水文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二、防洪当好耳目为国防洪抢险服务。主要工作是算好“水帐”(有多少水量经过)和“沙帐”(多

  少泥沙经过).

  3、水文测站布设:

  1)测验河段的选择;

  2)断面、基线、高程点和测量标志。的布设。

  4、测验项目:水位、水温观测、漂流流量观测、漂流悬移质泥沙观测、漂流泥沙颗粒分析、降水量观测、水质水污染观测,水文水情、降水量播报、水文资料整编、新仪器设备煌研究,比测验试,测验方法及研究。

  (四)24日实*内容

  实*地点:北碚天府煤矿

  实*记录:

  1、t3sj、t1j、t1f的岩性、岩深槽谷的形成。

  2、观察三灰土的形成、剖面特点及土地利用。

  3、沿途观察龙潭组各段地层特征。石灰岩中泥土叫做碗碗土,也只有石灰岩中才能称之为碗碗土。分化不完全的的钙质页岩,地层坡度与岵层坡度决定等高线向下弯程度。共3页,当前第2页123

自然地理实*报告6

  1、实*目的:了解瑞晶洞形成过程,并加深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2、实*区位置:临安市内的瑞晶洞是一处地下石灰岩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

  瑞晶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3、瑞晶洞中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及形成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结

  这次实*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构造,加深了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这次野外实*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当然还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应该与老师多多探讨,这样有利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自然地理实*报告7

  翠华山野外实*报告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院 资源与环境系

  专业:09级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_____

  日期:20xx-XX-XX

  目录:一 实*目的

  二 实*地点

  三 实*地区简介

  四 实*内容

  (一).自然地理

  (二).人文地理

  (三).旅游开发

  五 实**结

  一 实*目的:

  (1)掌握野外实*观察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地区常见的地质地貌、岩石解理等特征。

  (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堰塞湖、崩塌等地质现象的分析。

  (3)通过实*,培养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 实*地点: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三 实*地区简介: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四 实*内容

  (一)自然地理

  1.

  整体地貌:翠华山与太华山系,在构造上属于北秦岭复背斜构造带,始出于震旦纪

  早期,基本上形成于下古生代中期,东西紧密的线状构造伴随着强烈的断裂和岩浆侵入,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发生了撕裂和断块及隆升。由于南北两侧断裂下陷,中间因受挤压而形成北仰南倾的褶皱断块之山——翠华山山体的岩性为太古片麻岩与花岗岩,其高峰峻岭均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后期岩浆组成,坚硬而抗蚀力强。经长期雨水剥蚀侵袭,河谷多呈V字型,整个地貌特征为:峻岭高山、叠障挺拔,陡崖峭壁、峰脊波状起伏,河谷狭窄,水流湍急。

  2.山崩地质景观

  (1)翠华山山崩景观概况:甘湫池和水湫池旁,崩积物的总量可达3亿立方。大块砾石以山体崩裂处向下,堆积成巨大的崩积体。有一块巨砾的长、宽、高分别达60米、40米、30米。山崩时,巨大的砾石在崩落过程中,有时会沿节理断开。风洞下面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这也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翠华山山崩形成的各种特殊地貌在中国十分罕见,因而被地学工作者誉为:“山崩天然博物馆”。

  山崩地质景观

  (2)成因:崩塌体受地震力脱离开母岩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基本运动方式有自由落体、跳跃、滚动和滑动4种。翠华山山体岩崩运动以滑崩为主。潜在崩塌体在孕育发展过程中,受岩性、构造、地貌、风化等诸因控制,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时,潜在崩塌体顺着结构面,在重力作用下以向河谷方向快速滑崩。崩塌体在崩塌壁前整体沉陷,形成约20m宽的陷落带,堆积有坠落岩块。潜在崩塌体向河谷运动的过程中,受河谷地形制约,大约分为两个整体运动:一是十八盘堵河的岩崩体,因河谷狭窄,崩积物水*运动距离较小,大部分物质填充在河谷里,形成200m高坝堆积;二是环湖西岸山崩堆积体,河谷较宽,沿倾向河谷结构面滑崩,潜在崩塌体各部位因滑移速度不同,形成不规则次一级滑崩阶梯状或台块状地形。由于崩塌体沿着倾钭结构面作*似弧形运动,故滑崩阶地面或台块面多倾向崩塌壁,并有多级破裂面,这些现象都是滑崩体运动遣留的证据。潜在崩塌体受断裂与节理影响,岩体破碎,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顺着结构面运动时,由于崩塌体内各岩石块体运动的差异性,造成块体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和撞击,使岩块进一步破碎,故崩积物块石大小混杂,没有分选,棱角明显,孔隙大,基本无细颗粒物质填充。因堆积块石大小不一,往往受较大完整块石支撑或巨大块石震裂,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岩崩洞穴。山体在岩崩运动过程中,地表面的岩块受地形高差影响,势能很大,快速向下冲击力较大,因下垫地面起伏不*,受反弹力作用,地表面岩块震动发生弹性破裂,有的顺节理面破裂,有的犹如刀劈断裂,有的发生震动破裂,形成各种形态的山崩裂石,随处可见,岩面震动裂缝交错如画,构成了山崩地貌奇异的景观。

  3. 奇洞——冰洞与风洞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形成原因:冰洞位于崩塌地貌中间的一个盆地状地形内,四周高中间低,并且四周有巨厚岩石环绕,阳光终年不能直射盆地内部,洞内地势低陷,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内部狭窄,常年不见阳光,气温低气压高于洞外气压,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所以有凉风袭来的感觉。 图表3 风洞

  4.奇湖——堰塞湖

  翠华山堰塞湖主要有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翠华山天池的形成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滑落堵塞河道,河谷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即现在的天池。

  5.流水侵蚀

  翠华山地区山高谷深,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蓄水能力较好,河谷中流水终年不会断流,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由于这样的特点,以下蚀和旁蚀为主。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面的沉积物,下蚀是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等对谷底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底加深。旁蚀是对谷地两侧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坡后退,谷地展宽。在日积月累的流水侵蚀下,就形成了翠华山现在的河谷地貌。

  6.山地垂直自然带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地区复杂,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自然带复杂得多。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相同,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暖湿气流如果与山地延伸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末,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夏季因暖湿气流来自东南方向,所以秦岭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以致南北坡相同海拔水热状况不一,所以南北坡垂直自然带有明显差异,秦岭南坡坡麓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坡麓则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秦岭以北为著名黄土高原,1月*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偏碱性。秦岭北坡自然基带是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北坡自下而上自然带依次为:暖温带常绿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带、山地温带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这样随高度变化的自然带,反映了山地气候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垂直变化,即山地垂直地带性。

  7.山地降雨与云雾

  下雨天山地多云雾。雾可分为:辐射雾、*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混合雾、烟雾。这次在翠华山野外实*中遇到的云雾,主要是因为降雨引起的,有以下两种。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这种雾在雨天山地最为常见。

  在天池湖面见到的雾为蒸发雾:下雨天气温降低,湖水的比热较大降温慢,水温高于气温。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种雾的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但山地气温低,所以在夏季也可见到。

  (二) 人文地理

  翠华山即终南山,在这里流传着许多神话传奇故事和名人故事,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自然地理实*报告8

  绪论:自然地理实*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

  考察时间: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

  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 :

  水温:

  PH值:

  透明度: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明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实*地点:

  试验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

  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

  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

  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

  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

  它就在天池附*。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

  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宫位)。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顺以西100公里,花江大峡谷北岸新铺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200多*方公里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2。2亿年前古生物海百合、菊石、蚌类、海龙、鱼龙、楯齿龙等化石,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深海系统。出土化石的种类多而且数量大,体形完整,形态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实*心得:通过学*我了解到,产生地质作用的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更重要的是罗盘的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实*打好了基础。

  综合自然地理实*报告:

  实*地点:

  实*内容:

  土壤的容重:

  1,用环刀取土,两边用刀削*。

  2,用天*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

  3,用天*称出环刀和石子的质量。

  4,算出环刀的体积,石子体积,201.816立方厘米。

  最终算出结果为:1.8克/立方厘米

  土壤质地:成细条,易断裂,为中壤土

  酸碱度:

  土壤含水量:取一块土,先称出其质量(15克),再把其烘干,再称其质量(12克),算出水分的质量(3克),然后用水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即为土壤含水量(1/5)。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固相颗粒(包括团聚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排列的形式,不仅影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河养分的储量与供应能力,而且还左右土壤中气体交流、热量*衡、微生物活动及根系的延伸等。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实*心得:通过学*我认识到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总结:经过为期五天的实*考察,我对综合自然地理的了解更为深刻,不仅更好的完善了野外知识,而且更是对课堂知识做了更好的补充。更多的了解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在现实生活中的形态特征,完善了我们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明白了地理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意义深刻,终生难忘!

  建议:

  1,希望每个学年都能有这样的实*考察机会。

  2,在以后的野外考察中能多做点不同的实验,以及给我们多讲解不同的机械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以后的考察地点能更具有代表性。

  4,以后的试验希望能够很好的带动同学的集体,协作意识。

  展望:

  1,能够延长考察时间,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考察知识。

  2,希望能够出省,考察到外省一些好的人文,自然地理资料。

  3,希望能和别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自然地理实*报告9

  一、引言

  2013年6月24日—2013年6月28日,我们班同学对青岛市部分地区进行

  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认识实*和纪录片观看的教学生活。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有意义的实*生活。通过这几天的实*生活,使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直接的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概况

  1、实*目的

  (1)了解自然地理学概况,掌握地质、地貌形成原理,学*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有关知识;

  (2)认识青岛著名景点中的显著地貌,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和地貌现状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参与科研活动,学会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的使用,培养学*兴趣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三、实*记录及分析

  1、青岛及崂山的地质基础: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作为地盾的基础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经吕梁运动变质而成),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白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蛇纹大理岩、石英岩等。这些最古老的基底层在崂山湾沿海一带(下宫至王哥庄)由陆续出现。吕梁运动后,本区地壳基础即成为地台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地壳基本稳定,但仍以上升运动为主,所以在本区缺少古生代的岩层。到中生代,构造运动强烈,岩层发生深大断裂,产生断块。本区凹陷,部分上隆,有些地方发育中生代砂页岩系(莱阳层,在下宫东南之小山上有出露),证明在中生代,地壳曾有下降,部分地区接受沉积。 在中生代,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本区广泛分布的崂山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多次侵入的产物。崂山花岗岩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分为四个阶段:①粗粒斑状花岗岩②钾质白岗岩④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崂山花岗岩大都呈脉状沿节理或断裂方向贯入到新老各期花岗岩中。属于喷出岩的有青山组的凝灰角砾岩、凝灰岩、安山斑岩、流纹岩、粗石岩等,分布在青岛市区和石老人等处。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崂山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变,天工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山脉以巨峰为中心,向四方延伸。按自然走向分为巨峰支脉、三标山支脉、石门山支脉和午山支脉。崂山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每当风疾波涌之时,惊涛裂岸,浊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

  2、崂山北九水的地貌特征:

  午山四条支脉。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 崂山北九水在崂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著名。一水至九水是从水的下游上数的。白沙河的上游为北九水,北九水又有内外之分,自大崂至太和观(即北九水村)为外九水。北九水旅游路线以九水十八潭著称,这里奇峰怪石、悬崖幽谷、深潭激流、飞泉瀑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大自然的山水画廊。北九水地处巨峰之阴,空气湿润,气候清凉,适于生长辽东半岛的植物,素有“小关东”之称,是全国有名的疗养、避暑之地。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内九水的尽点靛缸湾亦称“潮音瀑”三个大字。泉水随山势三折而落,最后倾入靛缸湾。湾内水深石壁上,刻有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湾内水深石碧,呈靛兰色,水味甘冽。在夏秋之交雨水充足时,瀑布宽数米,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入湾中,水沫飞溅,有如细雨,蔚为奇观。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地层:

  零星出露最早的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镇的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分布范围小,零星出现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闪角岩、黑云母岩、变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其中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构造: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

  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

  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

自然地理实*报告10

  一、实*目的:

  通过湿地和漓江上游猫儿山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实*时间

  实*时间:第十八周

  20xx年6月15日,实*动员以及实*准备——了解本次实*是主要任务注意事项;

  20xx年6月20日(星期三),猫儿山调查,于下午三点左右驱车返校,

  20xx年6月21日(星期四),会仙湿地调查,早上八点半乘车出的出发,于中午12点左右返校;

  20xx年6月22日—20xx年6月24日,在校书写实*报告。

  三、实*成果

  3.1猫儿山简介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猫儿山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铁杉,水源涵养林。1976年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猫儿山林区保护站,划出1.7万公顷为绝对保护范围。整个保护区地势呈葫芦形,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南倾斜。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为山间盆地,其余均是山峦连绵的峰丛地带。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发源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

  实*内容:

  3.11:当天十一点左右,自猫儿山景区经乌龟江,往山上观察,行至海拔约500m处返回

  从山脚往山上观察,发现猫儿山山腰以下基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覆盖,山顶处,可观察到覆盖的植物比较低矮。沿途经过乌龟江,水清澈见底,无明显的污染,表明水质较好,河床中发育鹅卵石,并可见明显的阶地。途中,可见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交错生长,蝴蝶等昆虫易见。沿途裸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并发育有落水洞。

  从山脚至山上海拔约500m处,由于人工竹林的覆盖以及高差不足,难以观察到植被的分布规律。但,可观察到,山腰以下的植被以阔叶林和竹林为主,山顶部分植物较为低矮,由此可见猫儿山的植物分布基本符合垂直分布规律。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生长茂盛,土壤矿物分解较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质地多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和淀积作用强烈,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根据实地观察,有机土的厚度约为10—20cm,发育较好。

  3.12:下午两点左右,步行至十里峡谷处。

  该处景色宜人,河床中巨大的石块随处可见,流水澄澈,潭中水由于含沙量小,泥沙颗粒小,浮游生物少,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分外迷人的青蓝色。该处的岩石岩性为花岗岩。然而,该处植被也是以人工竹林为主,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

  3.2会仙岩溶湿地简介

  湿地,指的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地跨东经110°08′38″-110°16′57″,北纬25°05′08″-25°08′34″。湿地范围涉及2县(区)3乡镇6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总面积约78km2。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的古桂柳运河(相思埭)由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使漓江与洛清江相连接。会仙湿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原,地势*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幅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35.8mm,年*均蒸发量1569.7mm。湿地内的植物主要有:樟树、枫香、苦楝、乌桕、松树,黄荆、柃木、水杨柳、十大功劳、芦苇、三角苇、黄茅草、野苦草、五节芒、野牡丹、蓝丝草、马尾草和厥类。主要动物有:鲤鱼、草鱼、塘角鱼、斑鱼、鲢鱼、黄鳝、白鳝、鲢拐鱼、鲫鱼、龙虾、鳅鱼、福寿螺、燕子、灯鸟,白鹭等。前往湿地的途中,发现湿地附*的水稻田边各种农药瓶随处可见。沿途观察会仙岩溶湿地的水质,发现水质一般,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对该湿地造成严重的污染。外来物种水葫芦、小龙虾及福寿螺,因为缺少天敌,大量的繁殖,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而从该地区消失。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据了解会仙湿地中,分水塘、睦洞湖的水体属轻度污染,狮子岩一带属中度污染,运河新桥一带属重污染,灌塘南处属严重污染。由于向会仙湿地倾倒生活垃圾或者农田中未被庄稼吸收利用的化肥残留,使部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成分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特别是静止水域,大量滋生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不但破坏湿地景观,更严重的是逐渐将水域淤塞,甚至退化成陆地。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量减少,加上*年开荒造田、围湖造塘行为的增多,会仙湿地的面积已从25*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6*方公里。,但湿地却仍在以每年800至1000亩的速度“缩水”。捕鱼现象十分严重:湖面上随处可见小块白色泡沫塑料,小船经过它们的身边也没能改变它们的位置。一小块白色泡沫塑料的下面就有一只地笼,一般直径在一尺五(0.5米)左右、高约7寸(0.23米),里面投放饵料,几乎所有误入地笼的鱼虾都逃不掉。在整个观察过程中,竟然没有发现一只飞鸟,这也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以前有大片看不到边的芦苇,现在全都不见了,充斥视线的,是人工开挖的鱼塘和荒草地。

  途中,经过龙山,登顶俯瞰湿地,心中有各种感叹,若如此美景就此消失,该是多大的遗憾。龙山的岩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典型的岩溶地貌。

  临桂会仙湿地在调节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生态修复是调蓄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的蓄积和排泄,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及旱、涝灾害的减灾能力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挺高环保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四、实*感受

  通过本次的河流地貌认识实*,在感叹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不仅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更让书本的理论和实际情况很好的结合起来,实际情况和经典案例是有区别的,在遇到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运用*时所学,认真思考,野外实*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要认真观察,从中刻苦钻研,方能打牢基础,为解决日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铺垫。另外,在本次实*中,所发现的情况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猫儿山的人工竹林、会仙湿地的外来物种对其生态多样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猫儿区开发、改湿地为农田、鱼塘,污水排放进入湿地等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让影响最小化,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年03期

  《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地理实*报告11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

  *报告

  姓 名: 王士华 专 业: 地理科学

  班 级: 20xx级教本3班 学 号: 20102613642 指导老师: 杜国云 孔祥生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前言

  实*地点1:咸阳师范学院 实*地点2:口镇

  实*地点3:咸阳乾县大北沟

  实*地点4:张家山

  实*地点5:咸阳历史博物馆

  实*地点6:南五台国家森林公园

实*地点7: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引言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一、 实*目的

  实*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自然地理野外实*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实*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二、实*时间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三、 实*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按实*的先后顺序,实*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四、实*工具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 实*区自然地理概况

  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 4 -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

  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xx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满族、蒙古族等。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横断陕西,将全省分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秦岭的华山、终南山、骊山、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都久负盛名。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红碱淖。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xx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满族、蒙古族等。

  五、 实*路线

  咸阳师范学院

自然地理实*报告12

  绪论:自然地理实*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

  考察时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

  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玉碗村污水处理厂宁谷

  水温:15.05度15.73度15.64度

  ph值:888

  透明度:22.2厘米28厘米26厘米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龙宫风景区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明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地质学

  实*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

  试验方法: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 一起为止。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它就在天池附*。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宫位)。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顺以西100公里,花江大峡谷北岸新铺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200多*方公里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2.2亿年前古生物海百合、菊石、蚌类、海龙、鱼龙、楯齿龙等化石,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深海系统。出土化石的种类多而且数量大,体形完整,形态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实*心得:通过学*我了解到,产生地质作用的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更重要的是罗盘的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实*打好了基础。

  土壤学

  实*地点:花江大峡谷板贵乡

  实*内容:板贵乡土壤的测定与取样

  土壤的容重:1,用环刀取土,两边用刀削*。

  2,用天*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404.5克

  3,用天*称出环刀和石子的质量,67.5克

  4,算出环刀的体积,石子体积,201.816立方厘米

  最终算出结果为:1.8克/立方厘米

  土壤质地:成细条,易断裂,为中壤土

  酸碱度:8

  土壤含水量:取一块土,先称出其质量(15克),再把其烘干,再称其质量(12克),算出水分的质量(3克),然后用水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即为土壤含水量(1/5)。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固相颗粒(包括团聚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排列的形式,不仅影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河养分的储量与供应能力,而且还左右土壤中气体交流、热量*衡、微生物活动及根系的延伸等。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实*心得:通过学*我认识到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总结:经过为期五天的实*考察,我对综合自然地理的了解更为深刻,不仅更好的完善了野外知识,而且更是对课堂知识做了更好的补充。更多的了解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在现实生活中的形态特征,完善了我们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明白了地理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意义深刻,终生难忘!

  建议:1,希望每个学年都能有这样的实*考察机会。

  2,在以后的野外考察中能多做点不同的实验,以及给我们多讲解不同的机械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以后的考察地点能更具有代表性。

  4,以后的试验希望能够很好的带动同学的集体,协作意识。

  展望:1,能够延长考察时间,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考察知识。

  2,希望能够出省,考察到外省一些好的人文,自然地理资料。

  3,希望能和别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自然地理实*报告13

  自然地理野外实*报告

  (渭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系xx地理 xxx 第x组)

  一、实*时间

  20xx年x月x日

  二、实*地点

  翠华山

  三、实*目的

  1、复*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

  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

  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

  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实*仪器

  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

  五、实*内容

  1、实*区域概况

  本区位于西安**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这里风景优美,清雅幽静,为西安远郊夏日避暑,游览胜地。

  2、地质罗盘的使用

  地质罗盘由 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使用方法如下:

  a)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

  b)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假若在岩层顶面还是哪个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长测望标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北针受障碍,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S针亦可。

  c)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

  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d)注意事项

  在野外测定产状要素,往往只要测量岩层和一切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并记录下来。记录的格式:岩层的产状为150°∠35°,前者表示倾向,后者表示岩层的倾角。由于走向和倾向相差90°,倾向加或减90°即为走向,上述岩层的走向是60°或240°两个数值。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不记录走向的原因。只有当岩层倾角*于直立时才记录走向。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在岩层露头上测量,不能在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分露头和滚石,主要是靠多观察和追索,并善于判断。

  另外,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可把记录本*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面即可。

  3、3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

  (1)幽谷是在山崩时,由于两边山体同时崩塌并急速向低处堆积,使其阻隔而形成了气流墙,因此,在幽谷内气温低,湿度大,巨石堆积,杂乱无章。

  (2)山崩是在陡峻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土体、碎屑岩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

  生急剧的倾倒、崩落等现象,在坡脚处形成了倒石堆或岩屑堆的现象,称为崩塌(岩崩),规模巨大的崩塌称为山崩。

  在翠华山地区有两套岩石体系,一是距今19亿年前的变质岩,二是距今1.5亿年前的花岗岩,翠华山的主峰就是由花岗岩体组成的。由于花岗岩性脆,一遇到构造运动就会产生节理、断裂和破碎,所以,自从秦岭断裂形成以后,翠华山的山体也在无数次的构造运动中发育了大多呈直立状态的节理和破碎带。翠华山的节理和破碎带的水*方向与秦岭断裂*乎垂直,是南北走向的,所以当太乙河发育的时候,也就从南至北穿越了节理和破碎带,最终注入护城河。

  由于翠华山所属的地壳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所以太乙河对它的切割是以垂直侵蚀为主的,在河的**形成了陡峻的谷坡,在有的地方,由于河流的侧蚀以及受岩石的节理和破碎带的影响,谷坡变成了上凸下凹的反坡。

  4、山地土壤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山地土壤相对于关中*原地区的土壤具有腐殖质丰富,胡敏素和腐殖酸含量相当,富里酸>胡敏酸的特点。除部分坡耕地外,腐殖酸均以活性部分为主,其中胡敏酸的游离度很低,富旦酸的则较高。随海拔升高,土壤腐殖质含量增加,胡敏素比例下降,腐殖酸特别是活性部分明显提高;同一剖面自上而下游离腐殖酸逐渐增多。下层与上层、结合态与游离态、耕地和针叶林与灌丛草甸相比,腐殖酸的芳化度增高。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为随着山地海拔增高,气温下降明显,山地湿度较关中*原湿度大,并且受植被覆盖率高的影响,造成大量枯枝落叶不能彻底分解,生成大量腐殖质。

  5、山地水文特征及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本区域水系属渭河水系,径流量以大气降水、山泉水补给为主。翠华山下的峪,称为“太峪”,一条“太河”水系,从终南山奔涌而出。其中堰塞湖是被山崩塌陷的巨石堆阻挡所形成。

  “堰塞湖”临*翠华山顶,称为“天池”,或“太乙池”、“翠华湖”,水域面积13.8公顷,*均水深7米,是秦岭北坡72峪中,仅存的一处堰塞湖。每年夏季,这里湖光山色,风和日丽,游人们垂钓、划船,尽情享受山野清风。而一到冬季,“天池”被冻成一面宝镜,将阳光反射在融雪峭壁上,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犹如刀削过一样,光滑陡峭,十分险要,气势及其磅礴。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

  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当地群众称其为“天池”、“水湫池”、“翠华湖”、“太乙池”等。在太乙河上游源头,还有一个堰塞湖—甘湫池。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面积0.2*方公里,由于水源不足,池水严重渗透,现已成干涸之湖,故名甘湫池。甘湫池一带山崩堆积物规模更大,山崩堆积体厚达500多米。据初步测算,整个翠华山山崩堆积物总体积达3亿立方米,山崩遗迹分布范围约5.2*方公里;目前初步开发范围1.5*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天池周围。

  六、总结

  通过本次实*,使我将书本所学到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操作相结合了起来,再次熟悉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并实地操作了测量岩石走向、倾向、倾角。同时,在行进的途中,利用手持GPS体验了科技的现实运用,增加了实*的乐趣。同学家的互帮互助,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是相互间更加团结,虽然野外实*很累,但也乐在其中,收获了许多。

自然地理实*报告14

  实*目的:

  1、人印证课堂上学*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方法:

  1、勘探法通过对实*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总体特征。

  2、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

  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实*相关课程

  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学,主要内容有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地貌、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土壤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第一部分地质地貌

  实*第一地点:南京**县瓜埠乡的瓜埠火山

  通过观察和老师的介绍我们得知

  1、该火山基底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浦镇组,是一套胶结疏松的砂砾岩,中上部为棕黄色砂砾岩夹砂质层,砾石形状圆滑,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燧石为主,有清晰的大型单向斜层理,含硅化木化石,属河流相沉积物。

  2、覆盖在浦镇组上是一套灰黑色火山集块岩及火山角砾石等火山碎屑岩。主要成分是火山弹(岩浆抛到空中飞行旋转形成)火山渣、火山砾(玄武岩碎块),填隙物为火山灰。

  3、火山碎屑岩上为橄榄玄武岩,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厚大约50-70米,岩石呈暗红色或深灰色,具气孔构造。

自然地理实*报告15

  姓名:李梦

  学号:101441017

  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系

  专业:10级地理科学

  目录:

  一 实*时间

  二 实*地点

  三 实*目的

  四 实*仪器

  五 实*内容

  (一)实*区概况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

  (三)3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

  (四)山地土壤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五)山地水文特征及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六 实**结

  一 实*时间

  20xx年XX月XX号

  二 实*地点

  翠华山

  三 实*目的

  1、复*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

  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

  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

  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 实*仪器

  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

  五 实*内容

  (一)实*区概况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

  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

  (1)罗盘仪的构造:罗盘仪的种类很多,但其构造大同小异,都是由磁针、度盘和照准设备等主要配件组成。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八角罗盘(下图),磁针用人造磁铁制成,其中心装有镶着玛瑙的凹圆形轴窝,以便支于度盘中心的钢顶针上,并可灵敏地自由转动。当磁针摆动静止时,其北端即指向磁北方向;在停止使用时应利用制动器把磁针托起,使之固定,在使用罗盘时,由于受磁倾角的影响,磁针并不水*,而是磁针北端向下倾斜,这是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的缘故。愈靠*两极,磁针下倾就愈大。磁针的下倾对实际操作很不方便,所以,在北半球的国家都在罗盘仪的磁针南端绕以铜丝,以使磁针受力*衡,位于水*状态。

  罗盘的刻度盘是铜或铝制的圆盘,一般最小分划值为1°,按0°~360°逆时针方向刻划,以便于直接读取磁方位角。此外,在度盘上

  还附有改正螺丝。若转动它,刻度盘就随之而转动,可以起到改正度盘读数的作用(用于校正磁偏角直接显示真北方向)。

  照准设备为装在0°~180°方向上的一对折叠式觇板,与装在盒盖上的反光镜配合使用。底盘上还装有圆水准器、管水准器和倾斜指示器。圆水准器供保持度盘水*之用。罗盘盒的底面装有操纵测斜指示器的手把,转动手把可使管水准器与测斜指示器同时转动,供测倾斜角时使用。罗盘的矫正由于地磁南北两极与地理南北极不完全重合,因此地球上任一点的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地理北方存在一定得夹

  角 。在使用前要根据当地的磁偏角大小校正罗盘:旋转罗盘的水*刻度向左或向右移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育水*刻度盘0°~180°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使得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2)岩石产状的测量:斜面的产状要素测量(倾斜的岩层、断层):包括斜面的倾向和倾角、走向、倾向

  1岩层走向的测量 ○

  岩层走向是指岩层层面与水*线交线的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向两端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的读数都可以用来表示岩层的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

  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与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扩展2)

——自然地理实*报告

自然地理实*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地理实*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自然地理实*报告1

  一、实*目的:

  通过湿地和漓江上游猫儿山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实*时间

  实*时间:第十八周

  20xx年6月15日,实*动员以及实*准备——了解本次实*是主要任务注意事项;

  20xx年6月20日(星期三),猫儿山调查,于下午三点左右驱车返校,

  20xx年6月21日(星期四),会仙湿地调查,早上八点半乘车出的出发,于中午12点左右返校;

  20xx年6月22日—20xx年6月24日,在校书写实*报告。

  三、实*成果

  3.1猫儿山简介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猫儿山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铁杉,水源涵养林。1976年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猫儿山林区保护站,划出1.7万公顷为绝对保护范围。整个保护区地势呈葫芦形,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南倾斜。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为山间盆地,其余均是山峦连绵的峰丛地带。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发源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

  实*内容:

  3.11:当天十一点左右,自猫儿山景区经乌龟江,往山上观察,行至海拔约500m处返回

  从山脚往山上观察,发现猫儿山山腰以下基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覆盖,山顶处,可观察到覆盖的植物比较低矮。沿途经过乌龟江,水清澈见底,无明显的污染,表明水质较好,河床中发育鹅卵石,并可见明显的阶地。途中,可见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交错生长,蝴蝶等昆虫易见。沿途裸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并发育有落水洞。

  从山脚至山上海拔约500m处,由于人工竹林的覆盖以及高差不足,难以观察到植被的分布规律。但,可观察到,山腰以下的植被以阔叶林和竹林为主,山顶部分植物较为低矮,由此可见猫儿山的植物分布基本符合垂直分布规律。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生长茂盛,土壤矿物分解较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质地多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和淀积作用强烈,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根据实地观察,有机土的厚度约为10—20cm,发育较好。

  3.12:下午两点左右,步行至十里峡谷处。

  该处景色宜人,河床中巨大的石块随处可见,流水澄澈,潭中水由于含沙量小,泥沙颗粒小,浮游生物少,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分外迷人的青蓝色。该处的岩石岩性为花岗岩。然而,该处植被也是以人工竹林为主,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

  3.2会仙岩溶湿地简介

  湿地,指的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地跨东经110°08′38″-110°16′57″,北纬25°05′08″-25°08′34″。湿地范围涉及2县(区)3乡镇6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总面积约78km2。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的古桂柳运河(相思埭)由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使漓江与洛清江相连接。会仙湿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原,地势*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幅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35.8mm,年*均蒸发量1569.7mm。湿地内的植物主要有:樟树、枫香、苦楝、乌桕、松树,黄荆、柃木、水杨柳、十大功劳、芦苇、三角苇、黄茅草、野苦草、五节芒、野牡丹、蓝丝草、马尾草和厥类。主要动物有:鲤鱼、草鱼、塘角鱼、斑鱼、鲢鱼、黄鳝、白鳝、鲢拐鱼、鲫鱼、龙虾、鳅鱼、福寿螺、燕子、灯鸟,白鹭等。前往湿地的途中,发现湿地附*的水稻田边各种农药瓶随处可见。沿途观察会仙岩溶湿地的水质,发现水质一般,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对该湿地造成严重的污染。外来物种水葫芦、小龙虾及福寿螺,因为缺少天敌,大量的繁殖,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而从该地区消失。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据了解会仙湿地中,分水塘、睦洞湖的水体属轻度污染,狮子岩一带属中度污染,运河新桥一带属重污染,灌塘南处属严重污染。由于向会仙湿地倾倒生活垃圾或者农田中未被庄稼吸收利用的化肥残留,使部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成分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特别是静止水域,大量滋生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不但破坏湿地景观,更严重的是逐渐将水域淤塞,甚至退化成陆地。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量减少,加上*年开荒造田、围湖造塘行为的增多,会仙湿地的面积已从25*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6*方公里。,但湿地却仍在以每年800至1000亩的速度“缩水”。捕鱼现象十分严重:湖面上随处可见小块白色泡沫塑料,小船经过它们的身边也没能改变它们的位置。一小块白色泡沫塑料的下面就有一只地笼,一般直径在一尺五(0.5米)左右、高约7寸(0.23米),里面投放饵料,几乎所有误入地笼的鱼虾都逃不掉。在整个观察过程中,竟然没有发现一只飞鸟,这也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以前有大片看不到边的芦苇,现在全都不见了,充斥视线的,是人工开挖的鱼塘和荒草地。

  途中,经过龙山,登顶俯瞰湿地,心中有各种感叹,若如此美景就此消失,该是多大的遗憾。龙山的岩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典型的岩溶地貌。

  临桂会仙湿地在调节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生态修复是调蓄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的蓄积和排泄,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及旱、涝灾害的减灾能力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挺高环保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四、实*感受

  通过本次的河流地貌认识实*,在感叹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不仅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更让书本的理论和实际情况很好的结合起来,实际情况和经典案例是有区别的,在遇到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运用*时所学,认真思考,野外实*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要认真观察,从中刻苦钻研,方能打牢基础,为解决日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铺垫。另外,在本次实*中,所发现的情况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猫儿山的人工竹林、会仙湿地的外来物种对其生态多样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猫儿区开发、改湿地为农田、鱼塘,污水排放进入湿地等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让影响最小化,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地理实*报告2

  一、引言

  20xx年6月24日—20xx年6月28日,我们班同学对青岛市部分地区进行

  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认识实*和纪录片观看的教学生活。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有意义的实*生活。通过这几天的实*生活,使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直接的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概况

  1、实*目的

  (1)了解自然地理学概况,掌握地质、地貌形成原理,学*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有关知识;

  (2)认识青岛著名景点中的显著地貌,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和地貌现状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参与科研活动,学会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的使用,培养学*兴趣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三、实*记录及分析

  1、青岛及崂山的地质基础: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作为地盾的基础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经吕梁运动变质而成),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白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蛇纹大理岩、石英岩等。这些最古老的基底层在崂山湾沿海一带(下宫至王哥庄)由陆续出现。吕梁运动后,本区地壳基础即成为地台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地壳基本稳定,但仍以上升运动为主,所以在本区缺少古生代的岩层。到中生代,构造运动强烈,岩层发生深大断裂,产生断块。本区凹陷,部分上隆,有些地方发育中生代砂页岩系(莱阳层,在下宫东南之小山上有出露),证明在中生代,地壳曾有下降,部分地区接受沉积。 在中生代,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本区广泛分布的崂山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多次侵入的产物。崂山花岗岩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分为四个阶段:①粗粒斑状花岗岩②钾质白岗岩④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崂山花岗岩大都呈脉状沿节理或断裂方向贯入到新老各期花岗岩中。属于喷出岩的有青山组的凝灰角砾岩、凝灰岩、安山斑岩、流纹岩、粗石岩等,分布在青岛市区和石老人等处。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崂山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变,天工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山脉以巨峰为中心,向四方延伸。按自然走向分为巨峰支脉、三标山支脉、石门山支脉和午山支脉。崂山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每当风疾波涌之时,惊涛裂岸,浊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

  2、崂山北九水的地貌特征:

  午山四条支脉。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 崂山北九水在崂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著名。一水至九水是从水的下游上数的。白沙河的上游为北九水,北九水又有内外之分,自大崂至太和观(即北九水村)为外九水。北九水旅游路线以九水十八潭著称,这里奇峰怪石、悬崖幽谷、深潭激流、飞泉瀑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大自然的山水画廊。北九水地处巨峰之阴,空气湿润,气候清凉,适于生长辽东半岛的植物,素有“小关东”之称,是全国有名的疗养、避暑之地。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内九水的尽点靛缸湾亦称“潮音瀑”三个大字。泉水随山势三折而落,最后倾入靛缸湾。湾内水深石壁上,刻有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湾内水深石碧,呈靛兰色,水味甘冽。在夏秋之交雨水充足时,瀑布宽数米,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入湾中,水沫飞溅,有如细雨,蔚为奇观。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地层:

  零星出露最早的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镇的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分布范围小,零星出现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闪角岩、黑云母岩、变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其中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构造: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

  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

  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

自然地理实*报告3

  一、 实*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 实*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实*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 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结

  这次实*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

自然地理实*报告4

  一、前言

  20xx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报告。此次实*,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的实*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

  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所在地永定区计算)。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16*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的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均气温16℃左右。夏季最热月气温27℃,冬季最冷月*均气温为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由于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东临鱼米之乡八百里洞庭湖,西频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所以历史上就是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据地方志**载,早在明代,这里就商贾云集的地方,不仅周边贸易发达,同时,还有来自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客商到这里经商办企业。今天,这里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民航也已开通。可以肯定,一个朝气蓬勃,现代化的旅游新城正以她的崭新面貌崛起在世人面前!

自然地理实*报告5

  自然地理野外实*报告

  (渭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系xx地理 xxx 第x组)

  一、实*时间

  20xx年x月x日

  二、实*地点

  翠华山

  三、实*目的

  1、复*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

  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

  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

  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实*仪器

  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

  五、实*内容

  1、实*区域概况

  本区位于西安**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这里风景优美,清雅幽静,为西安远郊夏日避暑,游览胜地。

  2、地质罗盘的使用

  地质罗盘由 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使用方法如下:

  a)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

  b)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假若在岩层顶面还是哪个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长测望标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北针受障碍,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S针亦可。

  c)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

  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d)注意事项

  在野外测定产状要素,往往只要测量岩层和一切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并记录下来。记录的格式:岩层的产状为150°∠35°,前者表示倾向,后者表示岩层的倾角。由于走向和倾向相差90°,倾向加或减90°即为走向,上述岩层的走向是60°或240°两个数值。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不记录走向的原因。只有当岩层倾角*于直立时才记录走向。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在岩层露头上测量,不能在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分露头和滚石,主要是靠多观察和追索,并善于判断。

  另外,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可把记录本*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面即可。

  3、3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

  (1)幽谷是在山崩时,由于两边山体同时崩塌并急速向低处堆积,使其阻隔而形成了气流墙,因此,在幽谷内气温低,湿度大,巨石堆积,杂乱无章。

  (2)山崩是在陡峻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土体、碎屑岩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

  生急剧的倾倒、崩落等现象,在坡脚处形成了倒石堆或岩屑堆的现象,称为崩塌(岩崩),规模巨大的崩塌称为山崩。

  在翠华山地区有两套岩石体系,一是距今19亿年前的`变质岩,二是距今1.5亿年前的花岗岩,翠华山的主峰就是由花岗岩体组成的。由于花岗岩性脆,一遇到构造运动就会产生节理、断裂和破碎,所以,自从秦岭断裂形成以后,翠华山的山体也在无数次的构造运动中发育了大多呈直立状态的节理和破碎带。翠华山的节理和破碎带的水*方向与秦岭断裂*乎垂直,是南北走向的,所以当太乙河发育的时候,也就从南至北穿越了节理和破碎带,最终注入护城河。

  由于翠华山所属的地壳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所以太乙河对它的切割是以垂直侵蚀为主的,在河的**形成了陡峻的谷坡,在有的地方,由于河流的侧蚀以及受岩石的节理和破碎带的影响,谷坡变成了上凸下凹的反坡。

  4、山地土壤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山地土壤相对于关中*原地区的土壤具有腐殖质丰富,胡敏素和腐殖酸含量相当,富里酸>胡敏酸的特点。除部分坡耕地外,腐殖酸均以活性部分为主,其中胡敏酸的游离度很低,富旦酸的则较高。随海拔升高,土壤腐殖质含量增加,胡敏素比例下降,腐殖酸特别是活性部分明显提高;同一剖面自上而下游离腐殖酸逐渐增多。下层与上层、结合态与游离态、耕地和针叶林与灌丛草甸相比,腐殖酸的芳化度增高。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为随着山地海拔增高,气温下降明显,山地湿度较关中*原湿度大,并且受植被覆盖率高的影响,造成大量枯枝落叶不能彻底分解,生成大量腐殖质。

  5、山地水文特征及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本区域水系属渭河水系,径流量以大气降水、山泉水补给为主。翠华山下的峪,称为“太峪”,一条“太河”水系,从终南山奔涌而出。其中堰塞湖是被山崩塌陷的巨石堆阻挡所形成。

  “堰塞湖”临*翠华山顶,称为“天池”,或“太乙池”、“翠华湖”,水域面积13.8公顷,*均水深7米,是秦岭北坡72峪中,仅存的一处堰塞湖。每年夏季,这里湖光山色,风和日丽,游人们垂钓、划船,尽情享受山野清风。而一到冬季,“天池”被冻成一面宝镜,将阳光反射在融雪峭壁上,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犹如刀削过一样,光滑陡峭,十分险要,气势及其磅礴。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

  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当地群众称其为“天池”、“水湫池”、“翠华湖”、“太乙池”等。在太乙河上游源头,还有一个堰塞湖—甘湫池。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面积0.2*方公里,由于水源不足,池水严重渗透,现已成干涸之湖,故名甘湫池。甘湫池一带山崩堆积物规模更大,山崩堆积体厚达500多米。据初步测算,整个翠华山山崩堆积物总体积达3亿立方米,山崩遗迹分布范围约5.2*方公里;目前初步开发范围1.5*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天池周围。

  六、总结

  通过本次实*,使我将书本所学到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操作相结合了起来,再次熟悉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并实地操作了测量岩石走向、倾向、倾角。同时,在行进的途中,利用手持GPS体验了科技的现实运用,增加了实*的乐趣。同学家的互帮互助,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是相互间更加团结,虽然野外实*很累,但也乐在其中,收获了许多。

自然地理实*报告6

  一、实*内容

  1.实*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

  2.实*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

  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

  4.实*目的:

  ①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②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

  5.实*安排:

  10月26日 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出发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

  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地点--桂林。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不时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 游览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

  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顿休息。下午两点半我们出发前往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的义江缘景区。我们乘竹筏游览风景如画的义江风光,可以乘船领略壮族歌仙的曼妙歌声、红瑶传奇的长发表演、激情四射的苗家花鼓,观赏沿岸特色鲜明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景观(木楼群、风雨桥、水车群、谷仓群、瑶山吊桥、高空溜索、古渡码头等等)。之后我们还在这里吃晚饭--美味的“风情百家宴”。

  10月28日 前往桂林阳朔,游玩聚龙潭,遇龙河,夜逛西街

  八点起床,半小时后楼下就餐,之后乘车出发前往桂林阳朔县城。历来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这么一句话,这也说明阳朔山水的秀美和重要地位。

  十点左右,我们到达聚龙潭景区。在景区前我们这个浩大的集体合照留念。聚龙潭岩内钟乳石琳琅多姿,有石巧似游龙戏水;岩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宛如群龙驾雾,故名“聚龙潭”。岩内无数条钟乳石如卧龙、盘龙、游龙、飞龙、舞龙、金龙、玉龙、青龙、黄龙、龙王、龙女、龙子、龙孙,数不胜数,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由此形成了“龙女迎宾”、“龙宫玉柱”等景致。

  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都会知道广西桂林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聚龙潭作为它的典型标志,在这里一般溶洞所有的石芽、石花、钟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皆可见到,美不胜收。提到喀斯特地貌,不得不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有关知识。它的形成条件:1,地表附*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水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当达到这些条件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我们边看边照相留念,很快就到了吃午餐的时间。我们就在附*的饭店就餐。我们还留有时间在那里观看月亮山,很多同学都登上望月台,摆出各种的姿态留影纪念。之后由于大榕树景区在修建,我们无缘一见歌仙刘三姐和阿牛哥定情的地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遇龙河,在那里我们两人一组乘坐竹筏,**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绿洲、情侣相拥、*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朴归真的自由天地。我们在竹筏上与河水亲密接触,我们还互相用水枪来喷射其他伙伴,一片欢声笑语的场面至今留在脑海。

  在阳朔县城的最后一点时间,我们夜逛了西街这条久负盛名的街道。西街夜景,来到阳朔不可不去领略的项目,这里街道整洁,店铺林立,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而且随处可见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哪怕过了十一黄金周,街上仍是人满为患;哪怕此处已被高度旅游商业开发过,但她的美依旧能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自然地理实*报告7

  一、实*概况

  为了配合自然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知识有更加感性直观的认识,我们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0级的同学们在高老师、郭老师和卫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部进行了为期13天的自然地理实*。

  本次暑假实*从8月7日开始,从山西师范大学出发,途径杨凌镇、西安市、兰州市、青海省、中卫市、银川市、包头市,经过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地貌单元。到8月20日结束,返回临汾市。主要认识了崩塌地貌、堰塞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背斜、向斜、断层、草原、沙漠等,不仅使我们见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观,也使我们对已学过的地貌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内容

  1、翠华山崩塌地貌、冰洞与风洞、堰塞湖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

  2、刘家峡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构造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3、青海省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到200万年前形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胡。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于是青海湖逐渐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4、中卫腾格里沙漠、草方格沙障

  中国第4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区东南部,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面积约4.27万*方公里。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惯统称腾格里沙漠。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地交错分布。其中沙丘占71%,湖盆占7%,山地残丘及*地占22%。在沙丘中,流动沙丘占93%,余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0至20米,主要为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边缘地区。高大复合型沙丘链则见于沙漠东北部,高度约50至100米。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的外围与湖盆的边缘,其上植物多为沙蒿和白刺。在流动沙丘上有沙蒿、沙竹、芦苇、沙拐枣、花棒、柽柳、霸王等,生长较巴丹吉林沙漠为好。在沙漠西北和西南的麻岗地区还有大片麻黄,在梧桐树湖一带沙丘间有天然胡杨次生林,头道湖、通湖等地,有1949年后营造的人工林。

  腾格里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它们多分布在沉积物丰厚的内陆山间盆地和剥蚀高原面上的洼地和低*地上。沙源有来自古代或现代的各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小腾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库尔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来自现代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和贺兰山、狼山-巴音乌拉山前地区的沙丘来源于洪积-冲积物;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来源于基岩风化的残积物。

  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强烈,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害,但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潜在优势。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中国的典型应用是宁夏的沙坡头的治理,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保护此地铁路线(如附*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淹埋。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三、实**结

  大学的第一次长途实*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更使我们提高了继续学*的热情。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学会基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然地理实*报告8

  一.实*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2019年8月27日—2019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原占2***%,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2℃,夏季*均气温28.6℃,冬季*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均降雨量1435毫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 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

  三.实*时间、地点和任务

  四.实*内容

  2019年8月28日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从照片中的剖面可见这一森林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火成岩,较灰岩更易受到风化,其风化层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土壤形成和发育,因此土层发育较厚,土壤剖面整体呈现黄棕色,腐殖质层为灰色,由于出于森林地带,微生物对枯枝落叶的分解作用较活跃,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较为丰富,因而土壤呈现疏松的团块状和细粒状,这种土壤结构内部的有机质以嫌气性分解为主,分解过程相对缓慢,有利于养分的保存,同时也有利于水分的保持。腐殖质层和淀积层在颜色上分层不明显,只在结构上有所不同(见附录1号图-从左到右)

  2019年8月29日 浙江玉皇山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采集点处于丘陵缓坡,属于地带性土壤形成环境,成图母质主要是灰岩,受水热条件影响较大,矿物分化明显,剖面主体呈现红棕色,分层较明显(见附录左二)。腐殖质层为灰黑色,较薄;0-15厘米;淀积层呈现红棕色,在16厘米以下,土层发育较厚。

  2019年9月1日 富春江地区新沙岛

  水稻土样

  耕作层

  犁底层

  渗育层

  该农业土样取自新沙岛中部,取样深度为60厘米,此时水稻处于拔节期。仔细观察可见照片中土壤颜色是有所区别的(见附录左三),A层为耕作层,约0-20厘米,呈现青灰色,夹杂有锈斑;P层为犁底层,约20-25厘米;W层为渗育层,黄色,以氧化状态为主;土样出现这样的分层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土壤淹水期间,物质交换主要在水土界面上进行,尤其以水中溶解氧的扩入影响最大。由于与表面水相接处的表土中氧的浓度较高,导致出现比下面土壤颜色为浅的氧化层;下部由于氧的来源被隔断,加上微生物的活动会消耗一部分溶解氧,使有机还原物质不断产生,导致土壤呈现一种青灰色。当排水干田后,氧气沿水稻根孔扩入,使得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而在锈管之间仍为还原状的灰色,在土团结构面也有类似现象,水稻土上层锈斑多于下部,同时锈斑也反映了水的周期性。此外,人类的施肥活动也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矿物质的分化溶解有很大影响。

  旱作土样(中间)

  腐殖质层

  淀积层

  母质层

  A层约为0-26厘米,有锈纹锈斑但不明显;B层26-75厘米,锈纹锈斑较多;C层在75厘米以下,锈纹锈斑很少。由于锈纹锈斑的形成主要与农业灌溉时水的周期性影响造成的氧化还原环境的交替有关,旱作土处在还原环境下的时间较短,大部分时期都处于氧化环境,因而不会像水稻土出现青灰色的土层,而是在间歇的氧化还原条件下,由氧气沿根孔扩散使根孔壁形成锈纹锈斑。

  自然土剖面

  腐殖质层

  母质层

  A层友谊黑色土层,深度为5-7厘米,上面种有树木,因此有枯枝落叶参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C层为耕作土,没有明显的B层。该土样取自洲头,是新成土,以沙为主,土体很疏松,有明显的分异现象,土壤中还有很多根系,说明该处土壤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环境所以有生物出现。

  实*过程中的问题整理

  1、大奇山,玉皇山同属红壤,为什么两地土壤的A、B层色彩均有差别?

  答:由于玉皇山植被发育时间久,保护较好,土壤物质交换稳定,有机质积累较多;大奇山属于被破坏以后又逐渐恢复的山体环境,因而土壤中的有机质不如玉皇山地区丰富,所以腐殖质层颜色比玉皇山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为浅。另外,大奇山成土母质是火成岩,玉皇山成图母质则为灰岩,因此两种岩石风化程度不同,灰岩在南方更易风化,因此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也较丰富,所以使得玉皇山采集土样的淀积层颜色深于大奇山所采集的土样。

  2、水稻土、旱作土与自然土壤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

  答: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显著:施肥影响了有机质的积累,增加了矿物质的分化溶解;耕作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氧化程度,日照、风化加速了矿物质的风化分解;灌溉形成了氧化还原交替的环境。这些人为因素是自然土壤采集点所没有的,因此虽然水稻土、旱作土和自然土壤在水*距离上相隔并不是很远,但差别却很大。

  3、洲头所取的自然土壤样本中只有A、C层,A层很薄,缺少B层,为什么?

  答:A层为腐殖质层,也可称表土层。包括有机质的积累层或物质淋溶层。该层生物活动最为强烈,进行着有机质的积累转化作用。而洲头土壤由于是自然土壤,而且上面所生长的植物生长时间较短,枯枝落叶相对较少,生物活动不是很活跃,加之江水的影响,故而A层土壤发育较薄。缺失的B层为淀积层,是由物质淀积作用形成的。本层淀积物主要来自土体上部,也可以来自土体下部及地下水,由地下水上升,带来水溶性或还原性物质,因土体中部环境改变而发生沉积聚集。洲头由于靠*富春江,江水间断性的涨落冲击洲头,河流对洲头的这种侵蚀作用,日照风晒对土体的风化吹蚀作用,加之洲头土壤本就是较为疏松的沙性土,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被风化淋溶的物质彻底自土体中淋失而无淀积层(B层)。

  4、旱作土从下到上,锈纹锈斑增加明显,为什么?

  答:与水稻土相比,旱作土处于水淹的时间较少也较短,土壤中氧气含量较高。灌溉时土壤处于短时间的还原环境,但表层依旧有氧气扩入,因此表层仍以氧化环境占优势,锈纹锈斑较少。在中部由于水的隔断作用土壤处于还原环境,在非灌溉期氧气沿作物根孔进入土壤,使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在这样的氧化还原环境交替情况下土壤中形成锈纹锈斑,且较上部稍多。下部由于灌溉的深度影响,仍旧以还原环境为主,很少有锈纹锈斑。

  5、洲头取了2个剖面,2个都是沙泥互层,一个为青灰色(水边,<右上>),另一个剖面分层明显,泥为青灰色,沙为黄色(离水边较远,<右下>),为什么?

  答:靠*水边的土壤长期淹水,在还原环境下形成了分异不明显的沙泥互层;离水边较远的土壤受富春江江水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淹水时缺氧,处于还原环境,还原物质不断积累,退水时氧化,在氧化还原交替下造成了泥呈现青灰色,沙呈现黄色的明显分异现象。

  五.实**结及体会

  通过土壤地理的野外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土壤的形成及其差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也对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活动)在不同地区其主导因素间的差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另外,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土壤剖面的选择和整修,图样标本的采集,领悟了一些野外工作和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几天的实*也培养了大家的吃苦精神,锻炼了我们的野外考查能力,略微遗憾的是实*中为了保护考察地区土壤,土样采集都有路老师一人代劳,少了一份参与的乐趣。但在老师的讲解下依旧学到了很多,在学*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不少美丽的风景。总之。这次野外实*是我们大学生活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自然地理实*报告9

  实*人(报告人):

  xxx

  实*时间:

  20xx年6月9号

  实*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目的: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0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08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

  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中国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花后结扁*荚果。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老师紧接着讲了互生、轮生、复叶、单叶。杨树、桃树等的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这种叶序称互生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如夹竹桃、百合、梓等。此外,尚有枝的节间短缩密接,叶在短枝上成簇生出,称为簇生叶序,如银杏、枸杞、落叶松等。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形状很多,如针形的、条形的、披针形的、倒卵形的。如杨、柳、桃、竹、甘薯、桑、棉、油菜、蓖麻的叶。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

  沿着窄而弯的小路,我们一路在后山爬着。听老师介绍后山的优势种。

  根据胡老师介绍,后山乔木层的优势种是马尾松。马尾松是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后山的灌木层优势种是桃金娘,前面已经提到过。另一个优势种是桃金娘科的岗松:高30—150厘米。叶对生,条形或条状锥形,长5—8毫米,宽0.4—0.6毫米。花单生于叶腋,两性,黄白色,基部有2枚小苞片;萼筒钟形,5裂,宿存;花瓣5;雄蕊10;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小,上部裂;种子有角。

  后山的草木层的优势种是芒萁,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疏生,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各回分叉的腋间有一个密被绒毛的休眠芽,并有一对叶状苞片。在第1回分叉处基部两侧有一对羽状深裂的阔披针形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蓖齿状羽裂几达羽轴。叶片下面多少呈灰白色或灰蓝色,幼时沿羽轴及叶脉有黄色绒毛。孢子囊群小,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的中部,有孢子囊5~7枚。芒萁属植物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或马尾松林下,常大片生长,有保持水土之效。生长力强,中国南方农村常割取当燃料,叶柄可编织用品。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瘀止血之效。和本种相*的还有铁芒萁和大芒萁。

  胡老师还介绍了两种“特别的”植物。猪笼草和锦地罗。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绵地罗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铺地面,宽匙状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

  以下主要报告地理知识部分。

  二、风化壳

  在山脚下,陶老师给我们讲了风化壳。风化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由风化强度可分为强度风化壳、中度风化壳、微度风化壳。表面有灰色,红色物质是因为含有矿物离子。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三价铁离子较多,呈现灰白色则是含有铝矿物。各种色块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地下水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我们在山脚下见到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交错发生,在痒化环境下形成铁离子的聚集,是由硅酸盐发生而成的风化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离子会流失,从而使其营养降低。在形成硅酸盐矿物的同时还会形成一些次生矿物,在后山形成的主要次生矿物是高岭石。

  没有风化的原岩。肉红色是长石,白色的是石英,黑色的是云母。表层有机质聚集就会显现黑色。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质会丢失。钾钠等离子流失后,就会使土壤形成酸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至下由于离子流失的逐渐降低,故酸性程度逐渐降低,在最下面就逐渐接*中性。

  三、地质构造

  在半山腰上,水库下游石坡处,陶老师这样讲解:在山坡上,灌木与群落发生了变化,被岗松取代。山体岩石组成主要花岗岩,肉红色的主要是长石。此处花岗岩为侵入岩,岩浆未喷出来。玄武岩都是喷出岩。其上的盖层经剥蚀作用从而显露出来。侵入岩有岩墙、岩基、岩柱等形式,此处的侵入岩主要是岩基与岩柱中间的一种侵入岩的形式,规模较大。

  水库下的岩石坡处构造为断裂构造,这个谷是断裂构造形成的,岩浆活动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活动的,约七千万年以前,岩浆侵入地壳就形成了花岗岩,此处属燕山二朝,广东燕山运动共分为五期。侵入后冷凝结晶形成岩石,在地壳抬深的过程中形成断层。

  岩石被抬深形成断层,产生断裂活动,形成了水库处的河沟,此河沟为北东方向,北偏东83度。此断层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江断裂与紫荆断裂之间的一个地带,使此处沟的横断面形成V字型。

  四、水

  再来说一下这里的小水沟,全年有水,山区小河流在山谷横断是V型,由于是山间小沟,但是常年有水,故叫“河沟”。由于山坡较陡峭。汇流速度快。少雨季节,水从地下水补充而来。而这里的花岗岩构造,岩石紧密,这里地下水出来的是裂隙水,是断裂构造形成的裂隙出来。地下水储存形式有裂隙地下水,孔隙地下水,岩溶地下水。

  五、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量的计算方法:有A、B、C三个水桶,B桶接地表水,C桶接50CM处地下水,B桶有10个出水口,其中两个与A桶相连,则地表径流量的大小为B桶内的水量+A桶内的水量×5、

  实*感悟

  这次实*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理论脱离了实际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这次实*让我们了解了后山的地貌和地下水。而且通过实*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是我第一次做像这样的野外实*,因此实*过程中难免会走很多弯路,这也是我们积攒经验的绝好机会,我们大家都认真积极的对待,毕竟这可能是大学四年中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

  这次实*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知识,也让我们都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但是在其中也发现很多不足,比如说山脚下讲风化壳时候,很多知识*时记忆不牢,这也是学自然地理要注意的部分,该记的东西还是要每天都带着记的。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实*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细心指导和帮助。相信我们都将会积极总结这次宝贵知识与经验。

自然地理实*报告10

  实*目的:

  1、人印证课堂上学*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方法:

  1、勘探法通过对实*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总体特征。

  2、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

  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实*相关课程

  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学,主要内容有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地貌、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土壤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第一部分地质地貌

  实*第一地点:南京**县瓜埠乡的瓜埠火山

  通过观察和老师的介绍我们得知

  1、该火山基底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浦镇组,是一套胶结疏松的砂砾岩,中上部为棕黄色砂砾岩夹砂质层,砾石形状圆滑,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燧石为主,有清晰的大型单向斜层理,含硅化木化石,属河流相沉积物。

  2、覆盖在浦镇组上是一套灰黑色火山集块岩及火山角砾石等火山碎屑岩。主要成分是火山弹(岩浆抛到空中飞行旋转形成)火山渣、火山砾(玄武岩碎块),填隙物为火山灰。

  3、火山碎屑岩上为橄榄玄武岩,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厚大约50-70米,岩石呈暗红色或深灰色,具气孔构造。

自然地理实*报告11

  绪论:自然地理实*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

  考察时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

  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玉碗村污水处理厂宁谷

  水温:15.05度15.73度15.64度

  ph值:888

  透明度:22.2厘米28厘米26厘米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龙宫风景区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明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地质学

  实*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

  试验方法: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 一起为止。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它就在天池附*。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宫位)。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顺以西100公里,花江大峡谷北岸新铺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200多*方公里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2.2亿年前古生物海百合、菊石、蚌类、海龙、鱼龙、楯齿龙等化石,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深海系统。出土化石的种类多而且数量大,体形完整,形态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实*心得:通过学*我了解到,产生地质作用的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更重要的是罗盘的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实*打好了基础。

  土壤学

  实*地点:花江大峡谷板贵乡

  实*内容:板贵乡土壤的测定与取样

  土壤的容重:

  1,用环刀取土,两边用刀削*。

  2,用天*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404.5克

  3,用天*称出环刀和石子的质量,67.5克

  4,算出环刀的体积,石子体积,201.816立方厘米

  最终算出结果为:1.8克/立方厘米

  土壤质地:成细条,易断裂,为中壤土

  酸碱度:8

  土壤含水量:取一块土,先称出其质量(15克),再把其烘干,再称其质量(12克),算出水分的质量(3克),然后用水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即为土壤含水量(1/5)。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固相颗粒(包括团聚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排列的形式,不仅影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河养分的储量与供应能力,而且还左右土壤中气体交流、热量*衡、微生物活动及根系的延伸等。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实*心得:通过学*我认识到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总结:经过为期五天的实*考察,我对综合自然地理的了解更为深刻,不仅更好的完善了野外知识,而且更是对课堂知识做了更好的补充。更多的了解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在现实生活中的形态特征,完善了我们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明白了地理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意义深刻,终生难忘!

  建议:

  1,希望每个学年都能有这样的实*考察机会。

  2,在以后的野外考察中能多做点不同的实验,以及给我们多讲解不同的机械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以后的考察地点能更具有代表性。

  4,以后的试验希望能够很好的带动同学的集体,协作意识。

自然地理实*报告12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

  *报告

  姓 名: 王士华 专 业: 地理科学

  班 级: 20xx级教本3班 学 号: 20102613642 指导老师: 杜国云 孔祥生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前言

  实*地点1:咸阳师范学院 实*地点2:口镇

  实*地点3:咸阳乾县大北沟

  实*地点4:张家山

  实*地点5:咸阳历史博物馆

  实*地点6:南五台国家森林公园

实*地点7: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引言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一、 实*目的

  实*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自然地理野外实*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实*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二、实*时间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三、 实*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按实*的先后顺序,实*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四、实*工具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 实*区自然地理概况

  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 4 -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

  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xx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满族、蒙古族等。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横断陕西,将全省分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秦岭的华山、终南山、骊山、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都久负盛名。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红碱淖。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xx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满族、蒙古族等。

  五、 实*路线

  咸阳师范学院

自然地理实*报告13

  一、绪言

  实*时间:XX年12月20至24

  实*地点:重庆市陈家桥、缙云山、天府煤矿及北碚区水文站

  实*路线:沙坪坝—歌乐山镇—土主—歇马—磨滩—青木关—陈家桥为第一条路线;沙坪坝—缙云山为第二条路线;缙云山—天府煤矿—沙坪坝为第三条路线;沙坪坝—水文站—沙坪坝为第四条路线。

  实*目的:野外实*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而且经过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可以提高野外观察和分析地理的现象的能力,为综合运用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实*要求:

  1、通过野外实*,认识土壤、植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能辨别土壤、植物的类型和特征。

  2、能够辨别各类岩石的分布规律、特性。

  3、熟悉水文的基本特点和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它的作用。

  4、掌握各种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实*人员:XX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79人与本专业何太容老师、刘春红老师、李阳兵老师、张友明老师。

  二、实*区概况

  实*区为重庆市沙坪坝、九龙坡、北碚三个主城区,他们分布于四川盆地东部,属盆东*行岭谷地貌区。其中沙坪坝区地处重庆西部,地势南高北低,工业基础雄厚;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完备。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一)20日实*内容

  实*地点:陈家岭、歇马、青木关、中梁山凉风垭

  实*记录:

  1、陈家岭:缓丘带坝地貌,细分:深沟、浅沟以及长沟、短沟;背斜、向斜

  2、歇马: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1)梁滩河瀑布的形成:河流的河道中硬性岩石不易被冲蚀,软性的岩石容易被冲蚀,从而产生了河底地形的高低差别,经过对那里岩石的分析,结果表明:上层是砂岩,下面是泥岩,总体是一个长形岗地。从瀑布的形成来看,那里还有可利用的位置,周围的那个小发电站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冬天,还可以明显的看到是冬季的枯水期。从地貌学的角度来看还涉及到“裂点”:河谷纵剖面上坡降突然增大的地点叫“裂点”,常由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河流产生新的溯源侵蚀,或因构造、岩性原因造成的差别侵蚀所形成。在这里侵蚀基准面都是地方侵蚀基准面。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侵蚀后退。

  2)小磨滩:陇岗沟谷陇岗砂岩——山岗泥岩——沟谷从河床延伸是砂岩到页岩,小磨滩的形成原本是一座山,由于岩性的不同,下面泥岩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下慢慢减少,于是后来形成了砂岩的河床。

  3、青木关:石灰岩菱形盆地,石灰岩土壤肥力差;有温泉,同缙云山温泉形成原因相同,地处一山两岭一槽,缙云山南坡。

  4、中梁山:

  1)、北倍中梁山背斜低山西槽,谷内发育有地表河,古时自北向南流动,直接注入嘉陵江,后被明家溪支流翁家沟溯源侵蚀,切传后300余米的须家河组砂岩,在代家沟南的土地垭袭多了地表水西流,造成地表断流,向南至文星场地表始见小溪,并形成文星场地表溶蚀洼地,宽500米,溪河两侧尚存古河道的两级阶地。

  2)、水库污染严重,XX年时水还可以饮用,后来就逐渐被污染了,这两年来污染是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歌乐山上的工厂将大量的工业废水陫到水库,由于水库地处歌乐山长条带状与*状高丘(寨山*:从下到上紫色土、黄土所以上面栽桃树),整个地貌形态是一个向斜。因此,污染非常严重,原来面积大约有500亩,现在也只有400亩了。共3页,当前第1页123

  (二)21日—22日实*内容:

  实*地点:缙云山

  实*记录:1、缙云山海拔最高980米,在地质地貌上,属四川盆地川东*行岭谷西缘华蓥山褶皱带,走向北北东—南南西。褶皱带系一复式背斜山脉,向东南分出沥鼻、温塘、观音三支背斜,构成“一山三岭二槽”、“一山二岭一槽”地貌地点,背斜两翼不对称,东陡西缓。

  2、缙云山土壤为酸性黄壤。

  3、缙云山属盆地低山,在垂直高度上都是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范围,故无植被类型分布的垂直带普表现。在人为作用与生境条件下,发育成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如下:

  1)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以壳斗壳、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杜英科为代表。群落外貌终年常绿,春、夏季相变化明显,上层乔木树冠浑圆,林冠波状起伏。群落包括四个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层间植物。

  2)常绿针、阔混交林:这是一类次生林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度类型,它的乔木层一般含2—3个亚层:第一亚层多由高大挺拔的马尾松构成单纯的层片:第二、三亚层则为种类较多的常绿阔叶树种组成,并含有少量杉木。

  3)亚热带暖性针叶林:是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四季长青的针叶林型,是常绿阔叶林分布范围内的次生林。在北碚地区指马尾松林、杉木林及柏木林三个群系,共同特点是群落层片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林相稀疏。

  4)竹林:竹类是一类特殊的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适生于温暖湿润地区,广布热带及亚热带范围内。我国竹类丰富,*300余种,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的四分之一。竹类分乔木状和灌木状两种生活型,但竹类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规律和树木有明显不同,竹秆寿命短,开花周期长短不定,开花后易死亡。竹类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营养体的分殖方式,根据竹类地下茎分生繁殖的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生态类型:单轴型、合轴型和复轴型。

  5)灌草丛:灌草丛是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次生植被,北碚地区灌草丛的种类组成,受母岩性质的影响很大。

  4、植被演替:在某一地段上,一种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代替的进程。演替包括“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涵义。

  (三)23日实*内容

  实*地点:北碚水文站

  实*记录:

  1、北碚水文站建于1993年,由长江水利委员领导设立至今,为嘉陵江干流下游控制站。今年嘉陵江发生了自1984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北碚水文站为控制嘉陵江干流和上游渠江、碚江来水及时掌握信息。

  2、水文站有两个基本任务:

  一、收集基本的水文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二、防洪当好耳目为国防洪抢险服务。主要工作是算好“水帐”(有多少水量经过)和“沙帐”(多

  少泥沙经过).

  3、水文测站布设:

  1)测验河段的选择;

  2)断面、基线、高程点和测量标志。的布设。

  4、测验项目:水位、水温观测、漂流流量观测、漂流悬移质泥沙观测、漂流泥沙颗粒分析、降水量观测、水质水污染观测,水文水情、降水量播报、水文资料整编、新仪器设备煌研究,比测验试,测验方法及研究。

  (四)24日实*内容

  实*地点:北碚天府煤矿

  实*记录:

  1、t3sj、t1j、t1f的岩性、岩深槽谷的形成。

  2、观察三灰土的形成、剖面特点及土地利用。

  3、沿途观察龙潭组各段地层特征。石灰岩中泥土叫做碗碗土,也只有石灰岩中才能称之为碗碗土。分化不完全的的钙质页岩,地层坡度与岵层坡度决定等高线向下弯程度。共3页,当前第2页123

自然地理实*报告14

  实*目的:

  了解定西市渭源县地形、地貌、地势以及植被分布状况,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的影响。

  实*地点:

  定西市渭源县境内

  实*工具:

  罗盘、望远镜、岩石包等

  实*内容:

  1、实*区域概况:

  渭源县位于定西市境内中西部,北靠安定区和临洮县,东接陇西县,南连漳县,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于北秦岭向西部的延伸地带海拔在20xx—3000米,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为7—8摄氏度,*均降水量为20xx—3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2、实*内容具体情况:

  (1)天井峡丹霞地貌:

  神奇美丽的天井峡:天井峡属丹霞地貌,(如图1)为一横亘十五里的史前峡谷、十五里画廊的天井峡,充满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等众多情趣。旅游开发开放以来,倍受各界人士及旅游者的青睐和赞誉。

  图1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记至第三纪的水*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2)河流阶地:

  在渭河流经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县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头,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阶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的两侧,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来谷地的遗留部分,后者则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阶面与河流*水期水面的高差即为阶地高度,多阶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滩的最低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级推移。

自然地理实*报告15

  1、实*目的:了解瑞晶洞形成过程,并加深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2、实*区位置:临安市内的瑞晶洞是一处地下石灰岩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

  瑞晶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3、瑞晶洞中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及形成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结

  这次实*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构造,加深了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这次野外实*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当然还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应该与老师多多探讨,这样有利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扩展3)

——自然地理实*报告9篇

  一、引言

  20xx年6月24日—20xx年6月28日,我们班同学对青岛市部分地区进行

  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认识实*和纪录片观看的教学生活。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有意义的.实*生活。通过这几天的实*生活,使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直接的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概况

  1、实*目的

  (1)了解自然地理学概况,掌握地质、地貌形成原理,学*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有关知识;

  (2)认识青岛著名景点中的显著地貌,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和地貌现状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参与科研活动,学会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的使用,培养学*兴趣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三、实*记录及分析

  1、青岛及崂山的地质基础: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作为地盾的基础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经吕梁运动变质而成),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白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蛇纹大理岩、石英岩等。这些最古老的基底层在崂山湾沿海一带(下宫至王哥庄)由陆续出现。吕梁运动后,本区地壳基础即成为地台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地壳基本稳定,但仍以上升运动为主,所以在本区缺少古生代的岩层。到中生代,构造运动强烈,岩层发生深大断裂,产生断块。本区凹陷,部分上隆,有些地方发育中生代砂页岩系(莱阳层,在下宫东南之小山上有出露),证明在中生代,地壳曾有下降,部分地区接受沉积。 在中生代,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本区广泛分布的崂山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多次侵入的产物。崂山花岗岩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分为四个阶段:①粗粒斑状花岗岩②钾质白岗岩④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崂山花岗岩大都呈脉状沿节理或断裂方向贯入到新老各期花岗岩中。属于喷出岩的有青山组的凝灰角砾岩、凝灰岩、安山斑岩、流纹岩、粗石岩等,分布在青岛市区和石老人等处。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崂山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变,天工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山脉以巨峰为中心,向四方延伸。按自然走向分为巨峰支脉、三标山支脉、石门山支脉和午山支脉。崂山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每当风疾波涌之时,惊涛裂岸,浊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

  2、崂山北九水的地貌特征:

  午山四条支脉。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 崂山北九水在崂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著名。一水至九水是从水的下游上数的。白沙河的上游为北九水,北九水又有内外之分,自大崂至太和观(即北九水村)为外九水。北九水旅游路线以九水十八潭著称,这里奇峰怪石、悬崖幽谷、深潭激流、飞泉瀑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大自然的山水画廊。北九水地处巨峰之阴,空气湿润,气候清凉,适于生长辽东半岛的植物,素有“小关东”之称,是全国有名的疗养、避暑之地。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内九水的尽点靛缸湾亦称“潮音瀑”三个大字。泉水随山势三折而落,最后倾入靛缸湾。湾内水深石壁上,刻有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湾内水深石碧,呈靛兰色,水味甘冽。在夏秋之交雨水充足时,瀑布宽数米,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入湾中,水沫飞溅,有如细雨,蔚为奇观。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地层:

  零星出露最早的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镇的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分布范围小,零星出现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闪角岩、黑云母岩、变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其中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构造: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

  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

  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

  绪论:自然地理实*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

  考察时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

  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玉碗村污水处理厂宁谷

  水温:15.05度15.73度15.64度

  ph值:888

  透明度:22.2厘米28厘米26厘米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龙宫风景区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明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实*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时在学校学*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热情,不管杂实*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地质学

  实*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

  试验方法: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 一起为止。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它就在天池附*。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宫位)。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顺以西100公里,花江大峡谷北岸新铺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200多*方公里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2.2亿年前古生物海百合、菊石、蚌类、海龙、鱼龙、楯齿龙等化石,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深海系统。出土化石的种类多而且数量大,体形完整,形态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实*心得:通过学*我了解到,产生地质作用的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更重要的是罗盘的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实*打好了基础。

  土壤学

  实*地点:花江大峡谷板贵乡

  实*内容:板贵乡土壤的测定与取样

  土壤的容重:1,用环刀取土,两边用刀削*。

  2,用天*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404.5克

  3,用天*称出环刀和石子的质量,67.5克

  4,算出环刀的体积,石子体积,201.816立方厘米

  最终算出结果为:1.8克/立方厘米

  土壤质地:成细条,易断裂,为中壤土

  酸碱度:8

  土壤含水量:取一块土,先称出其质量(15克),再把其烘干,再称其质量(12克),算出水分的质量(3克),然后用水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即为土壤含水量(1/5)。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固相颗粒(包括团聚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排列的形式,不仅影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河养分的储量与供应能力,而且还左右土壤中气体交流、热量*衡、微生物活动及根系的延伸等。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实*心得:通过学*我认识到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总结:经过为期五天的实*考察,我对综合自然地理的了解更为深刻,不仅更好的完善了野外知识,而且更是对课堂知识做了更好的补充。更多的了解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在现实生活中的形态特征,完善了我们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明白了地理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意义深刻,终生难忘!

  建议:1,希望每个学年都能有这样的实*考察机会。

  2,在以后的野外考察中能多做点不同的实验,以及给我们多讲解不同的机械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以后的考察地点能更具有代表性。

  4,以后的试验希望能够很好的带动同学的集体,协作意识。

  展望:1,能够延长考察时间,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考察知识。

  2,希望能够出省,考察到外省一些好的人文,自然地理资料。

  3,希望能和别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实*人(报告人):

  xxx

  实*时间:

  20xx年6月9号

  实*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目的: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0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08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

  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花后结扁*荚果。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扩展4)

——地理的实*报告6篇

  前 言

  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活动是在大学学*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0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活动。

  1.实*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时间、地点和线路

  2.1实*时间: 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

  2.2实*地点:广西北海

  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

  3.实*区域概况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大陆海运最*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方公里

  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

  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从春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时会出现

  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节,时常出现大到暴雨,月雨量可达300-400毫米,此时出门需要注意携带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均温度在15℃左右。

  3.5概貌:环视市区,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组合和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乡”之称,其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方公里,约有139.46万人口,海岸线长达50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北海所濒临的北部湾是*沿海四大渔场之一,有经济鱼类600多种、虾类10多种,海产品十分丰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乡,这里出产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称,为珠中极品。北海盛产优质亚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贝雕、角雕、竹编工艺品美伦美奂。北海同时是*烟花炮竹生产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烟花炮竹,五彩缤纷的烟花令你童心大发。

  3.6景观:北海市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和大士阁、东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著名的旅游景区(点),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北海银滩被国家列为*五个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岛湖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拍摄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涠洲岛是*最大的火山岛。岛的周围浅海生成的珊瑚礁,是*最靠*大陆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4.实*观察路线及其描述

  4.1第一观测点:海底世界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4日中午

  观测点编号:01

  观测点路线:水产展览馆——海兽厅——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剧场展厅——高科技打造的无水水族馆——负压缸——海底隧道海——人鲨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场。

  观测点的意义: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

  观测点的地理内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 分为A、B两区。这里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鱼)、鲸鱼骨骼、龙虾标本、千年海龟标本和奇特的亚热带鱼类等2800多件展品和*千种海洋生物;还有水族箱、海龟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视海底隧道、潜水表演、喂鱼表演和人鲨共舞表演等。

  4.2第二观测点:北海银滩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4日下午

  观测点编号:02

  观测点路线:沿海岸和银滩观测

  观测点的意义:北海银滩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均坡度仅为0.05。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银滩度假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方公里,总面积约38*方公里。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北海银滩度假区内的海域海水纯净,陆岸植被丰富,环境优雅宁静,空气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滩长*,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可容纳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沙滩运动娱乐项目和海上运动娱乐项目,是我国南方最理想的滨海浴场和海上运动场所,所以被海内外游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银滩的沙质,均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滩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达98%以上,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沙子晶莹洁白,掬一把在手里,如精盐一般。因为沙子细腻致密,游人在潮水刚退去的*坦宽阔的海滩漫步,甚至连脚印也不会留下。这一滩碎银,便是无价的富矿。石英砂是制造玻璃、搪瓷、光学仪器等工业品的上好原料。

  4.3第三观测点:北海老街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5日上午

  观测点编号:03

  观测点路线:沿珠海路观测

  观测点的意义:广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历史悠久及房屋建筑风格的特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备受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该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它的建成与当时北海建制的升格有关,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

  4.4第四观测点: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及海岸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5日下午

  观测点编号:04

  观测点路线:红树林——红树林海岸

  观测点的意义: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是我国极富滨海湿地风情和渔家文化内涵的黄金景点。

  观测点的位置:位于北海市区东南方约15公里处。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内有红树种类7种:白骨壤、桐 花树、秋茄、海桑、卤蕨、木榄和红海榄;整个景区面积约20*方公里,由红树林观光带、金滩和主园区三部份构成。区内拥有一片20xx多亩的海上“森林卫士”——红树林,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景区内的红树林属于沙地红树林,约20xx多亩。金湾沙地*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红树林也是陆地与海洋间特有的景观。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胎生幼树,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此外,红树林还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

  在金海湾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间,是一望无际的迷人沙滩,金海湾的沙滩辽阔、纯净,虽然和与沙质细白著称的银滩相隔不远,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令人惊艳的金黄,远远望去像是镶在岸边的一条金色丝带,这片沙滩因此得名金滩,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也由此命名,金滩绵延20多里,滩*坡缓,沙质细腻,因为红树林的原因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退潮时宽广的沙滩上留下无数的贝类、螃蟹、沙虫、泥丁,当地的渔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门拿着工具准备去赶海,他们的工具分为两种锄头和铲子,男的力气大用锄头,女的力气小用铲子。看到沙滩上有小洞,洞口里有水并有小气泡,那就说明洞里有东西,这时要求动作非常快把小洞挖开,迅速掏出里边的东西,有时是沙虫,有时是贝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说到这时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跃跃欲试了,那么一会我们到主园区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这报名领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篓跟随渔民一起在沙滩上去赶海,摸螺、捉蟹、挖沙虫、挖泥丁,体验渔民生活。经常有很多游客在赶海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摸螺、捉蟹、挖沙虫的技巧,而且还确确实实收获了不少的海产品,乐趣无穷!

  4.5第五观测点:涠洲岛地貌特征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6日至20xx年xx月17日

  观测点编号:05

  观测点路线:火山口地质公园——涠洲岛灯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滩

  观测点的意义: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涠洲岛是*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现在也是*国家地质公园。涠洲岛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选择涠洲岛作为重点观测点,对于了解火山地貌具有重要作用。

  观测点的位置:涠洲岛是南海北部湾中的最大岛屿,位于北海市沿海南面滨外浅海,离岸直线距离48km,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别为26海里和36海里。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涠洲岛由第四纪玄武岩浆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形成。该岛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演变过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据调查、分析,该岛地貌可分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积一冲积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类型。涠洲岛总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蚀地貌为主,北部沿岸以海积地貌和珊瑚礁地貌为主,岛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动的遗迹。总的地势则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缓缓倾斜。

  火山喷发加上随后的海洋抬升,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弹以及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台,那一壁壁因火山爆发的烧灼,挤压留下的线条怪诞,色彩绚丽的岩纹和多姿多彩的海蚀,海积地貌随处可见。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火山熔岩及绚丽多姿的活珊瑚最为出色,成为岛上丰富的旅游景观。涠洲岛因此被誉为“难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馆”。经地质专家考察认定,涠洲岛及相邻的斜阳岛为距今第四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后经构造运动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岩岛。

  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圆椅形,东、北、西三面环山,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像世大无比的螃蟹横卧海中。码头背靠高10~30米的悬崖峭壁,崖顶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进进出出,人来货往;飞鸟水禽,时隐时现;浪涌波兴,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主要景点有绝壁揽胜、龙宫探奇、*台听涛、百兽闹海等。

  在港口东拱手与西拱手下,有几处景点:有个山洞传说是反清武士的驻地,叫“贼佬洞”;有个状似卧龟的石穴,叫“海龟窿”;一个形像仔猪的小岛,叫“猪仔岭”;一个酷似一张长着宽额、高鼻、翘下腭的人脸的岩石,叫“洋人头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涠洲岛海岸基岩出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奇妙地貌。

  从整体山岩上分离出的巨型石块,在海水旋流冲刷剥蚀下,形成头大腰细的海蚀蘑菇。岛上西港码头有高3米、宽6米的巨型海蚀蘑菇。当几个海蚀洞受侵蚀而连成一体时,就成为凹进陆地的槽形穴,它被称为“海蚀龛”。涠洲岛风光壮美,比较著名的景点有“滴水丹屏”,“龟豕拱碧”,“芝麻滩”,“法国传教士人头像”,“火山弹荟萃”及三婆庙,圣丹庙,天主教堂和汤显祖观海处等。

  5.体会与收获

  这次综合地理野外实*北海之行不仅让我们丰富了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在这个野外实*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我们生活或专业领域内碰到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并寻求出呵护主客体双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机制。

  本次野外实*,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毕业旅行,沿途到处流溢着无限的地质地貌和海滩风光。在看过很多地方后,我们会发现,有差别的地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域发展前景,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观——建筑景观上看出来。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决定了其主要的建筑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个地域所具有的特点。

  任何在地理空间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能与之对应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动物、植物),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地理人文景观现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则是在本次实*过过程中感觉到应该锻炼的地方。也就是说,以后要通过综合地理学各种理论、方法来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现象。

  三天的时间,我从辽北看到辽南。

  经历了从沙漠到大海的变化,我终于在如此*的时间内看到了我最熟悉的沙漠和我最渴望见到的大海——尽管我见到的大海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漂亮。科尔沁的白白沙子和丹东红红的海滩是我现在唯一的印象。

  我在辽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长大的那块土地上,我见惯了沙子。而科尔沁的沙子给我的是一种既亲切有陌生的感觉。我见过的是黄黄的,太阳下能闪光的那种,科尔沁的沙子却是白白的,好象还搀杂着一点点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尔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运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现在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因为它距离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阳大概只有100公里,据说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阳是靠*。如果按这个速度算下来,那么沈阳市被沙子覆盖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事实是距离这片沙漠较*的彰武、康*、法库等市县已经受到了沙漠的困绕。每年大约有1。5万亩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这片沙漠便成了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设在距离科尔沁沙漠较*的彰武县的一个治沙研究所。当汽车驶进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时。被绿绿的小树苗所环绕的小楼显得格外抢眼。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用复杂的心情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成果:他们大概在这里待了3年,在他们实验地范围之内的沙子已经被固定住了。在我们视线之内的那些小沙丘是不会再向前移动了。而且在这片实验地内,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种植的蔬菜、药材、用来固沙的小灌木、树木等等。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这里已经变化的让你想象不出来它曾经是一片沙漠。但是这仅仅是一块被圈了起来的沙地。在这之外,仍然是荒凉的沙漠。我们沿着一条被风吹的已经不象样子的小路向北走过去,在这片被封闭的实验地之外,是荒凉的不能再荒凉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绿色。在实验地的周围,还有农民的土地——就是那种玉米只能长到一米高的土地。种在这里的种子有时候根本连本都收不回来,可是农民还是不停的种。就连小站的工作人员也弄不懂农民为什么宁愿亏本要他们的土地上长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根本是不适合发展农业。

  我在丹东看到了红海滩:

  如果科尔沁沙漠给人是荒凉的感觉,那么丹东的红海滩给人的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向红海滩的路两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养满了河蟹的池塘,这两样东西应该是最让盘锦人骄傲的了。当汽车转过一个弯,我就能远远的看见海还有一片一片的红色。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红海滩了。思想汇报专题等走*了一看,原来海滩之所以红,是因为它上面长满了颜色发红的草————赤碱蓬。然而这片红红的海滩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时的治理。那么这片闻名中外的红海滩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可能已经退化的不成样子了。在发软的海滩上,我们发现了螃蟹。掀开一层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横着走路的东西。兴奋的我们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胆子大的同学竟然抓到了那种很大很大的螃蟹。

  一、实*概况

  为了配合自然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知识有更加感性直观的认识,我们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0级的同学们在高老师、郭老师和卫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部进行了为期13天的自然地理实*。

  本次暑假实*从8月7日开始,从山西师范大学出发,途径杨凌镇、西安市、兰州市、青海省、中卫市、银川市、包头市,经过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地貌单元。到8月20日结束,返回临汾市。主要认识了崩塌地貌、堰塞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背斜、向斜、断层、草原、沙漠等,不仅使我们见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观,也使我们对已学过的.地貌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内容

  1、翠华山崩塌地貌、冰洞与风洞、堰塞湖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

  2、刘家峡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构造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3、青海省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到200万年前形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胡。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于是青海湖逐渐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4、中卫腾格里沙漠、草方格沙障

  *第4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区东南部,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面积约4.27万*方公里。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惯统称腾格里沙漠。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地交错分布。其中沙丘占71%,湖盆占7%,山地残丘及*地占22%。在沙丘中,流动沙丘占93%,余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0至20米,主要为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边缘地区。高大复合型沙丘链则见于沙漠东北部,高度约50至100米。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的外围与湖盆的边缘,其上植物多为沙蒿和白刺。在流动沙丘上有沙蒿、沙竹、芦苇、沙拐枣、花棒、柽柳、霸王等,生长较巴丹吉林沙漠为好。在沙漠西北和西南的麻岗地区还有大片麻黄,在梧桐树湖一带沙丘间有天然胡杨次生林,头道湖、通湖等地,有1949年后营造的人工林。

  腾格里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它们多分布在沉积物丰厚的内陆山间盆地和剥蚀高原面上的洼地和低*地上。沙源有来自古代或现代的各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如*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小腾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库尔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来自现代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和贺兰山、狼山-巴音乌拉山前地区的沙丘来源于洪积-冲积物;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来源于基岩风化的残积物。

  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强烈,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害,但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潜在优势。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的典型应用是宁夏的沙坡头的治理,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保护此地铁路线(如附*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淹埋。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三、实*结

  大学的第一次长途实*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更使我们提高了继续学*的热情。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学会基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9月12日,我跟自己说:从明天起,做一个无悔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献身教育。从这天开始,我将要背负教师的使命,在顺德均安中学开始我教师生涯。

  一、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实*地理教师

  根据我们的实*计划,我们要先进行为期两周的听课。在这两周里,我保证了每天至少听3节地理课,而且我即选择了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也选择了一些新教师的课程;即有听重点班的课,也听普通班的课。每节课都能让我获益匪浅,这些地方有每个教师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同时也有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和调控。在每一节课后,我都会跟上课的老师讨论一下自己对该节课的看法,希望老师能够给与我更多的意见,自己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在听课的这两周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时在学校中学*的知识的局限性;我们*时虽然一直都有到微阁练*师范技能,但是我们的练*对象距离实际是那么的遥远,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他们所提出来的问题很多都是我们不能理解的,而我们仅仅用我们的思维去备课和上课,学生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我们想象不出来的问题。所以,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备课,是成为一位称职的教师必不可少的一步。

  而在这个听课见*的过程中,我把我暑假准备好的教案根据本学校学生的情况作了调整,并将这些教案交给指导老师,让他给我提一下意见,好让我回去可以修改我的教案,为下一个部分的上课准备。

  由于学校的进度比较慢,我们刚刚去实*的时候还是在学*第一章第二节的部分,而第三节地球运动是比较抽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也不敢向老师提出要上这一部分的要求,但是在国庆节前两天,老师突然向我提出让我上一下地球公转的意义,我抱着试一下的心态跟老师提出先让我备课,再回复他。但是,由于时间比较急促,而且内容也比较抽象,我在那么急促的时间中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备课。最后,我还是觉得让老师去上这一节课,我还是先听一下老师上的课,自己沉下来好好备课再去上,要不我会浪费了这一个机会。第二天,讲过我的备课,还有老师的修改意见,我终于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节课,真真实实的一节课。在这一节课上,我结合了flash动画和自制的地理教具,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让他们理解了晨昏线的定义以及地球上昼夜长短情况的变化,通过课堂的练*,我能够了解到学生能够基本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于我的第一节课,指导老师给与我肯定和建议,他肯定了我的教态以及对本节课教学流程的认识,但是,他提出的建议更值得我深思:

  1、提问的技巧,提问的时候要学会区分集体回答和个别提问,并且不要提问一个学生不懂就自己讲下去了,应该要继续提问,了解一下这个问题是个别学生不懂还是很多人不懂,而决定讲解的详略。

  2、掌握画板图和写板书的大小,粉笔的用力。

  3、将每一个知识点尽量落实到书本上,让学生少抄笔记,多听讲。

  4、课件上的字数不要太多,控制好每张幻灯片停留的时间,如果一闪而过的幻灯片那就没有用了。上完这一节课后,我根据指导老师给我的意见修改了课件,同时反思自己。我觉得这一节课我没有相信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失败之处。可能在接*两个星期的听课中了解到学生的基础不是太扎实,而作为一名新老师的我希望得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响应,无论从练*的选择还是课堂上提问的问题都是选择相对比较简单的,所以导致学生在我的地理课上不断的重复着简单的记忆内容,这样的重复记忆教学方式既没有给与学生应有的信心,更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重复知识点上,没有对知识点同过练*来深化,这是非常愚蠢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第一节课之后,陆陆续续开始了我实*的上课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上了5节新课,5节重复课,或者对比起同专业的很多同学,我的课远远要比他们的少。但是,我觉得每上一节都需要一个思考,沉淀,升华,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实*在备课和上课忙忙碌碌,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我们只会落得一个庸庸碌碌的下场,很难有进步。所谓的进步,是要在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反复练*的过程。所以,我会做好每一节课,珍惜每一节课,反思每一节课。

  在10月25日,我有幸代表我们实*队上一节面对学校领导的汇报课。但是由于通知比较紧急,我的准备时间非常少。我根据老师给我的建议制作了课件,准备好了上课讲课的稿,先在一个普通班上了这一节课,出乎意料的他们掌握的不错,让我也挺有成就感的,那一节课老师没有过去听我的课,也让我放开了来上课。下午的第一节,终于到我的汇报课了,早早的来到了课室,课室后面陆陆续续的走进来了学校的领导和我们的实*队队员,把本来就不大的课室挤得满满的,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害怕,我觉得站在讲台上的我,眼中就只有我的学生,留意不到那些要来听课的老师和队友们。值得要提一下的是我要上汇报课的是这一个年级中被老师们说最“活跃”的一个班,但是,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都能够做到认真听讲,配合我课堂提出的要求。课后,我询问了来听课的地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指导老师认为我的这一节课有几个问题:

  1、上课要注意要多用专业的术语,讲话不要太过生活化。

  2、语速太快,感觉在赶课。

  3、选择练*的时候知识点重复了,练*不够典型。但是当我去问其他的老师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我的另外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继续琢磨教材中的知识点,尽量用一个图来讲通知识点,图不要换来换去。

  2、重点应该放在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中。

  3、让学生多多思考,特别在课堂的活动中,可以将课堂活跃起来的,但是,煽动力和引导能力还不够。

  从老师们的建议中,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每一个教师对于课本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一个教师都有不一样的教育理念,所以他们对一节好课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寻找到自己的教学中心呢?我觉得最终我们还是把我们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只要学生能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能够产生了对地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达到了我们一节课的标准。所以,我希望我自己能够讲出我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只希望我能够成为麦艳娴第一,而不是谁谁谁的第二。

  除此之外,我还在另外一个问题上思考了很久,就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取舍?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副科,在均安中学里一个星期地理课只是开了2.5节课。面对了总多的学科争时间的现象,我们教师的确应该考虑如何最好的利用课堂的40分钟,让这40分钟发挥最高的效率。与此同时,高中地理必修一是自然地理为主的,我认为这是很适合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的一个学期,能够引导学生引导正确的科学观,也可以利用多讲实例,多联系新闻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但是,提高兴趣就要花费课堂宝贵的时间,那么我们应该拿捏好这个度呢?我不同意那种以考试优先的教学,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一个不一样的地理课堂,别开生面,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地理课堂。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是一个爱学地理的高一学生,所以我最后选择上了这一条地理的道路。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教师的难,要上好节课的难。而且,实践对于我们教师这一个职业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两个月中,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一个伟大而神圣的身份,我希望以后能够抱着这样的一份热情和爱,上好每一节课,做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

  二、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实*班主任

  在这为期两个月的实*岁月中,我成为了均安中学高一五班的实*班主任。看着这51张纯真的,有朝气的面孔,让我想起了我经过的那些高中岁月,奋斗过的岁月。正如一位队友所说的,成为了班主任才知道被人管比管人要幸福多了。

  在成为班主任的每一天,我们要早上7点钟到达班上,督促学生的清洁,督促学生的纪律。而中午的时候也会尽量到班上去看一下,看一下他们的出勤情况和保洁工作。而晚上,我们都回到班上巡一下,辅导一下他们的功课。这就是班主任的一天,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10点的高强度工作。一开始自己觉得很兴奋,因为每一天都可以到班上看到学生们,而属于教师的强烈的自豪感让我乐此不疲。但是一个月左右,我开始觉得累,觉得每天这样的生活让自己的身体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但是我觉得无从排解心中的这种坏情绪,所以搞得自己很累很郁闷。我觉得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但是如何改变呢?多与学生沟通,多与指导老师沟通,把上每一节课当成是享受,而不是任务。

  在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中,我有几点比较深刻的体会:

  1、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老师记住自己,这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从生疏到亲密。

  2、作为一名实*教师,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在指导老师面前,我们是学生,但是在学生面前,我们是一名老师。有一句话叫先严后爱,这是我们当班主任的宗旨,先让学生有敬畏感,在课堂上还是管理上我们都可以获益。

  3、学会关心学生。在实*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的父亲去世了,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但是,要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关心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这老师的关心,但是关心的度很难把握。我比*时还有留意她的举动,为她补*拉下的功课,她也很感激我。除了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我觉得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也需要我们的关怀,而且是更需要。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好,纪律不好而停止我们的爱,爱可以改变一个人。在班上一些原来班主任觉得是差生的学生,他们都能够跟我讲讲笑笑,所以我利用了这一点,有空多拿他们的练*本来看看,问一下他们有没有什么不懂的。逐渐,这些男生也跟我靠*起来了。

  我觉得班主任没有别的法则,就是多沟通,多关心,勤劳的班主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在这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实*生活中,我们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在学校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但是,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结合实践,记住自己的初衷,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来到XX外国语中学的实*已经七周了。初入校园,听到第一声来自学生的问候,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实*生活充满了期待。听课,备课,讲课,开展活动,渐渐的我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听课

  在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正式开始了实*。实*第一周,主要以听课为主,一整天都在听课和去听课的路上。我们听了许多老师的课程,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老师对于知识的讲解,还特别关注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表示地球的公转,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公转的意义;或者在课堂小测之后,相邻六个人为一组,通过讨论对答案,在发现答案不同时去找出正确答案,这不仅仅加强了学生们合作学*的能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

  备课

  第一周的听课结束后,就进入进入备课的阶段了。备课-做课件-试讲-修改教案,循环往复,精雕细琢,直到设计出满意的课堂。大家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确保正式上课时有出色的表现。在辛苦备课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一节好的教学设计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试讲是对教案的.第一次演练,每一次的试讲大家都会积极参与评课,分析优缺,共同进步。

  正式上课

  在老师悉心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上课,站在三尺讲台上,顿时感到作为一名老师的使命感,看着讲台下可爱的学生,紧张感便烟消云散。在正式上课之后,我们聆听指导老师的意见,彼此之间也相互评课,在每一次上课后都进行教学反思,为了让下一节课变的更好。

  班主任工作

  作为实*班主任,我们每天固定的任务就是看班。上午看大课间的跑操或者自*,中午看午读,晚上看晚读。有时会帮班主任看辅导课。哪里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通过班主任实*,我们体会到做班主任的辛苦,同时也体会到班主任为了学生所付出的努力。

  开展班会

  开展班会是班主任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在班会课上,老师与同学积极互动。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主题,自主设计的主题更为贴合学生的实际,也锻炼了我们设计与开展活动的能力。

  老师的慰问

  11月7日下午,李子蓉院长、陈大涌老师、黄初龙老师以及曹满老师来到XX外国语中学慰问地理实*队。院长及老师与我们亲切交流,老师们对我们的实*给予了肯定的同时,也向我们表达了“做更好的教师,而不只是教书匠”的期望,实*队的每一位成员都牢记老师们的教导,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存在存在的不足进行更深入的反思,不辜负老师们的殷切期望。路还很长,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指导,正因为有老师们*时的严格要求,才可以胜任如今的实*工作。谆谆教导犹在耳畔,未来我们会加倍努力。

  小结

  感谢外国语中学提供如此优越的实*环境!感谢姚老师、吴老师等优秀教师的指导,让我们在充实的实*生活感受到了成为一名教师的真切感,也让我们体会到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是知之始,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未来可期。

  一、实*概况

  为了配合自然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知识有更加感性直观的认识,我们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0级的同学们在高老师、郭老师和卫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部进行了为期13天的自然地理实*。

  本次暑假实*从8月7日开始,从山西师范大学出发,途径杨凌镇、西安市、兰州市、青海省、中卫市、银川市、包头市,经过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地貌单元。到8月20日结束,返回临汾市。主要认识了崩塌地貌、堰塞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背斜、向斜、断层、草原、沙漠等,不仅使我们见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观,也使我们对已学过的地貌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内容

  1、翠华山崩塌地貌、冰洞与风洞、堰塞湖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

  2、刘家峡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构造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扩展5)

——最新地理专业野外实*报告 (菁华3篇)

  1、实*目的:

  了解瑞晶洞形成过程,并加深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2、实*区位置:

  临安市内的瑞晶洞是一处地下石灰岩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

  瑞晶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3、瑞晶洞中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及形成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5、实*结

  这次实*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构造,加深了对课程中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这次野外实*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当然还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应该与老师多多探讨,这样有利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一、前言

  人文地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实*既是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的继续,也是让我们学生掌握好人文地理野外考察与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环节。

  实*内容:

  (1)工业地理,包括重工业(柳工),轻工业(两面针),汽车工业(五菱),化学工业(柳化)。分别了解不同工业类型的布局,工业流程,原料,产品特征和结构等;

  (2)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选取了城市规划展览馆、马鞍山、博物馆、高新区、步行街(cbd)5个实*点,分别了解柳州市的城市规划概况、城市职能、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等;

  (3)旅游地理,选取了柳侯公园(市区公园)、龙潭公园(市郊公园)、“百里柳江”3个实*点,分别了解公园景区的特征、旅游景观等;

  (4)土地利用与规划,选取农庄果园1个实*点,了解果园用地的选择、果园树种选择、果园小区设计、果园田间工程规划设计等。

  实*地点:柳州市

  实*时间:XX/07/01—XX/07/06

  二、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2.1城市概况

  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西江支流——柳江的中游,为湘桂、黔桂和枝柳铁路的交汇处,南距南宁250公里,北距桂林150公里。柳州市区山环水绕,是一个北、东、西三面为低山丘陵包围南面张开的岩溶盆地,城中石山拔地而起,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柳江蜿蜒曲折呈横s形自西北穿绕城市向东南方向流去,流经市区的河道长度是74公里,形成了河流阶地地貌和岩溶地貌迭加的特点。柳江河道弯曲,将市区分为河南、河北两部分,绕城如壶形,故柳州又称“壶城”。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自治区第二大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XX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柳州市辖三江、融水、融安、鹿寨、柳城、柳江六县。柳州市区分柳北区、柳南区、柳中区和鱼峰区。XX年柳州市地域面积18617km2,人口362.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58.31km2,市区人口114.44万人。

  柳州市于1994年1月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般史迹型城市,其中还包含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即位于民族地区的城镇由于地域差异,文化环境,历史变迁的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地域特色而构成城市风貌的主体。

  2.2城市发展史

  2.2.1柳州石器时代文明

  (1)白莲洞遗址

  遗址位于柳州市市郊东南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195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华南洞穴调查队在广西调查巨猿和人类化石时,在白莲洞土层中发现四件石器,1件扁尖的骨锥和1件粗制骨针。这些石器均由砾石打制而成,石质为硅质灰岩和石英岩。后经坚定,认为该洞的堆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白莲洞遗址年代跨度在3万年左右,跨越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这正是人类经济形态由攫取型向生产型飞跃的阶段,该遗址层位齐全,是南亚热带罕见的全球性古气候信息储存库。

  (2)大龙潭鲤鱼嘴贝丘遗址

  位于柳州市大龙潭公园内龙山南麓一名为鲤鱼嘴的岩夏处。1980年由两名柳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调查摩崖石刻时发现。该年10月至11月,广州文物工作队和柳州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挖掘,发现墓葬6座,,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水生,陆生动物遗骸。XX年进行第二次发掘,明确了遗址的堆积状况和自然遗物,包括砾石打制石器,陶片,骨器,燧石石器以及石核石片等千余件。

  一、实*目的

  1、认识考察区人文环境的特征

  2、掌握认识人文环境的方法

  3、检验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4、了解考察区各种资源开发布局规划、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城乡发展与布局规划

  5、分析掌握考察区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城市的条件。

  二、实*时间及地点安排

  时间:20xx年12月20日-31日共12天

  具体安排

  (1)12月20号 青岛港和海信信息工业园

  (2)12月21号 青岛啤酒二厂

  (3)12月22号 青岛重汽专用汽车公司

  (4)12月23号 以诺达机械有限公司

  (5)12月24号 青岛市基督教堂

  (6)12月25号 台东商业街


自然地理实*报告 (菁华6篇)(扩展6)

——地理野外实*报告范本10份

  实*目的:

  了解定西市渭源县地形、地貌、地势以及植被分布状况,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的影响。

  实*地点:

  定西市渭源县境内

  实*工具:

  罗盘、望远镜、岩石包等

  实*内容:

  1、实*区域概况:

  渭源县位于定西市境内中西部,北靠安定区和临洮县,东接陇西县,南连漳县,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于北秦岭向西部的延伸地带海拔在20xx—3000米,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为7—8摄氏度,*均降水量为20xx—3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2、实*内容具体情况:

  (1)天井峡丹霞地貌:

  神奇美丽的天井峡:天井峡属丹霞地貌,(如图1)为一横亘十五里的史前峡谷、十五里画廊的天井峡,充满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等众多情趣。旅游开发开放以来,倍受各界人士及旅游者的青睐和赞誉。

  图1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记至第三纪的水*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2)河流阶地:

  在渭河流经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县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头,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阶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的两侧,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来谷地的遗留部分,后者则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阶面与河流*水期水面的高差即为阶地高度,多阶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滩的最低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级推移。

  实*地区:

  儋州蚂蝗岭—千年古盐田—龙门激浪—三亚南山寺—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石头公园—东寨港红树林

  实*内容:

  1、识别地质、地貌、生物、土壤、水文、气象气候、生态环境等要素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2、认识海南省的宗教、人口、民族等各人文地理要素以及农业、经济、交通等经济地理要素。

  3、收集海南省各旅游区的特色景点和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各旅游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现状,所存在的表面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4、了解各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和存在的问题

  实*时间:20xx年 7月 13 日 → 7 月 16 日

  指导教师: 唐少霞、赵从举、袁建*、王军广、余天虹等。

  实*课题: 综合自然地理实*

  实*目的:

  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为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一个地区自然地理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海南岛的自然自理概况及其开发旅游业的有利资源优势。

  4、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实*的注意要点和学会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方法。

  5、培养学生用唯物辨证主义看待和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惯。

  6、培养学生野外收集信息、网上搜索信息和综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如此迅速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年*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全年无冬。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海南岛海岸线长达 1617.8千米,沿岸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18个。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65万*方千米,水温适中,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和各种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旅游的观光美景。 海南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海口和三亚为两个端点,海南的旅**程基本分为三条线,一条是东海岸的海滨旅游风景线,一条是中线的黎苗少数族风景线,另一条是西海岸的原始丛林风景线。这些无一不吸引着世界的游客

  第一站: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及其原因调查

  蚂蝗岭方圆50多*方公里,前些年,因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之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日益侵蚀沟壑纵横密布,最深的达20多米,蚂蝗岭日趋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3.4*方公里,导致附*上百亩农田被泥沙淹没,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附*村庄农民的农业生产。蚂蝗岭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引起了儋州市委市**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蚂蝗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被列为国债项目。针对蚂蝗岭的土壤特点,儋州市水利、林业等部门采取工程措施(开挖挡土坝)与生物措施(人工造林)相结合,分期对蚂蝗岭进行综合治理。水利部门在林间开挖谷坊、截水沟等,并进行沟头防护,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了拦沙蓄水的作用。林业部门则全力实施基地化工程造林,选用耐旱、涵水、固沙力强且能够改良土壤的马占相思树和桉树树种,实行科学造林,据统计,几年来已完**工造林3万亩。同时在行间种植覆盖物,以减弱洪水的冲刷力。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治理区域的雨水基本上就地入渗,地表径流得以控制,减少了洪水流量而增加了下渗量,极大地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小鸟、兔子等野生动物相继出现,使蚂蝗岭地区的生态系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站:儋州千年古盐田

  儋州千年古盐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南面的盐田村,距今1200年,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之一,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村是个非常*静悠闲的海边村庄,入村后,一眼就可看到海边散落的大小不一的石槽,它们像像一方方砚台错落分布在一垄垄的盐田周围,颇为壮观,有些上面还雕凿着古朴的文字。石槽间散落着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以仙人掌居多。儋州千年古盐田总面积750亩,有砚式石槽7300多个,年产量500吨。因其保留了最古老的晒盐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现在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着古老方式劳作。

  第三站:龙门激浪

  龙门激浪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海滨龙门山。龙门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最高点39米,山上怪石嶙峋,从北望南,延绵起伏,状似万里长城一段,雄伟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阔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岸上巨石千姿百态,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点。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称奇。前清拔贡陈有壮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

  第四站:三亚南山生态文化区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岁高龄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方米。三亚南山风景区居琼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丘陵环抱,祥云缭绕;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先后又批准在寺侧兴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山之毗邻,左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右为大小洞天旅游区,盖“大生态、大文化、大环保”之大悲曼荼罗也。

  第五站:兴隆热带植物园

  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内,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是海南最早对外开放参观的热带植物园。植物园占地600亩,植物品种1200多个,划分为六大展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热带名优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园艺植物、热带药用植物、热带珍稀植物,汇集有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以及榴莲、山竹等特产果树,保存有见血封喉等野生植物的珍稀物种,特种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兴隆热带植物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植物观赏区、试验示范区、科技研发区、立体种养区和生态休闲区;收集有12类植物:热带香辛料植物、热带饮料植物、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观赏植物、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热带水生植物、热带濒危植物、热带珍奇植物、热带沙生植物和蔬菜作物等。

  第六站:文昌石头公园

  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最东角,公园沿海长2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成。石头公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势磅礴,石头重的达数千吨,形状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海龟,有的像古猿,有的像恐龙。涨潮时,海浪涌进岩洞,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声,海涛拍岸时,满天浪花,星星点点。特别是风动石,高3米多,重约20吨,上圆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千万年来,历经沧桑,多少个12级台风也不能把它吹倒。第二部分由墨绿色的花岗岩组成,石头较为*缓,错落有致。石头上海水星罗棋布,蓝天白云倒映,景色旖旎,从铜鼓岭流下的山泉与海水汇合到海沟里,情趣盎然。第三部分形态统一,由天然鹅蛋石组成。

  第七站: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是在300多年前,即1605年的一次大地震中,地层下陷形成的,海岸线曲折多弯,海湾开阔,形状似漏斗,滩面缓*,微呈阶梯状,有许多曲折迂回的潮水沟分布其间。涨潮时沟内充满水流,滩面被淹没;退潮时,滩面裸露,形成分割破碎的沼泽滩面。红树林就分布在海岸浅滩上。

  海岸地区是微咸沼泽地,海湾水深一般在4米内,海水含氯量最高为33.44%,最低为9.3‰,*均为21.86‰.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3.8℃,年降雨量1700毫米,海水温度最高32.6℃,最低14.6℃,*均24.5℃。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我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东寨港及其附*的海滩上尚保存有面积较大、生长良好的红树林,且红树林树种之多,为全国之最,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我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 港就有19种。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

  (1)木榄群落,

  (2)海莲群落,

  (3)角果木群落,

  (4)白骨壤群落,

  (5)秋茄群落,

  (6)红海榄群落,

  (7)水椰群落,

  (8)卤蕨群落,

  (9)桐花树群落,

  (10)榄李群落,

  (11)红海榄+角果木群落,

  (12)角果木+桐花群落,

  (13)海桑+秋茄群落。

  东寨港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实*心得:

  为期三天的实*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这次实*的时间有点短但是我们收获还是颇多。这次实*使我们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永远也找不到的东西,也进一步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应运到实际生活中去。无论是海南岛,特殊的玄武岩,热带气候,热带雨林——季雨林,高大的棕榈科树木,特殊板状根,特有的红树林,高大的乔木,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热带特有经济作物橡胶林,沿途的地形地貌变化、风土人情变化·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不管是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联系实际,反复理解,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在野外实*中才会更能体会大自然环境的巨大与无穷,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做学问,用实践深化理论理解,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学*当中不断延续这种理念,不断学*、不断实践。此次实*也教会了我们跟同组的同学共同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为期一周的北京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结束了。 这是我第二次去北京, 但是, 与第一次旅游相比, 本次带有旅游性质的实*让我对很多景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城市面貌、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历史等专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具体认 识,对我来说,本次实*可以说是获益匪浅。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自己北京实*的收获。

  一、现代城市建筑与古代建筑格局的破坏

  在北京待了一周的时间, 在各个景点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刹海地区 和颐和园公园。我的很多同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什刹海地 区和颐和园公园是老北京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而除了这些,北京留给我们的只 有钢架建筑和仿古建筑,让人看了除了厌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古城,北京城不仅是辽、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时期便 是燕国的都城。明清时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全城分为官 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条 7.8KM 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 抵钟鼓楼,整个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完整 和谐、举世无双的巨大建筑群。而现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园,北京 的古城墙和古城门早已经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称号名不副实。*年来,随着 北京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很多建筑已经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位于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门洞上的大亭子和***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就是其典型 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万春亭建设,造型看调似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但实 际上华而不实,体现出一种强调形象而忽视现实功能的时代特色。国家大剧院被 称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 但是这个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极不和谐的建筑 横亘在南北中轴线旁,缺乏文化衔接,割裂了传统与未来。现在站在景山和天安 门城楼举目眺望,北京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北京古都的传统风水格局被禁锢在有 限的几个地方。现代城市的表情显得蓬勃生机,势不可挡,但传统古都的安宁与

  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

  温馨,在目前城市急剧扩张的年代,却显得宝贵和脆弱。看着这样的“现代国际 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间想起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的双星闪耀计划,如果当时的 计划成型,如果整个老北京城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从开始 就不是经济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的宏伟与震撼:她以规整、 恢弘为基调,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题,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衬其 崇高、辉煌。现在,由于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已经越来越四不像:不像“世界 著名古都”,不像“现代国际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给世人的财富,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是无与伦比的,天坛的祈年殿、皇城的***、景 山上的万春亭等是世界公认的北京标志性建筑, 这是北京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价值 所在,不管北京怎样定位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

  二、北京交通沉重负担下的思考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人多车多。不论是公交还是地铁,绝不会给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后一班公交和地铁上,也不能让你放下一天沉重 的负担好好享受须臾的轻松。不论怎样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规划,不得不承认,北 京的交通规划已经很伟大了,接*两千万的人口拥挤在一万*方千米的地方,每 天*千万人次的人口流动,真是为难了那些交通规划师们。我在拥挤的地铁上常 常在想, 万一地铁出故障停止运行, 那北京城就得瘫痪了。 虽然设计者很不容易,

  但是还是有几点关于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说。第一,虽然 北京实行了各种措施,但是不 得不说北京的交通拥堵现象还 是很严重,如何更好的缓解交 通状况,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 的问题;第二,为了防止堵车, 北京有各色各样的立交桥,从 而节省了等待红绿灯的时间。 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 市,在城区里到处是凌空飞架 的立交桥。但是从通行的状况 来看,北京的立交桥并不算十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上、下)

  分通畅。有很多立交桥经常出 现拥堵,其规划设计和交通设 计备受质疑,甚至认为北京立 交桥的设计美观大于实用;第 三,进入大城市,明显感觉到 私家车太多了,虽然北京曾经 采取过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拥堵的交通还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说了以上 几点,再笼统的提几点建议: 1、控制中心城区车流量, 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实 行进城收费制度,单双号限行 等制度。

  密集的地铁网, 密集的地铁网,但是还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一、实*目的:

  1、通过实*,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热情。

  二、实*意义

  1、通过实*,可以复*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实*时间

  20xx年7月10日―――7月12日

  四、实*地点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

  实*地点简介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xxxx年河南省**批建的济源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禁猎禁伐区、以及xxxx年省**批建的沁阳白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辉县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将焦作、济源、沁阳等地林场和群营林场连在一起,联合扩建而成的。保护区处于暖温带的南沿,南北植物兼容并存,多样性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759种,其中有13中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四种,分别是连香树、山白树、太行花和野大豆。国有济源市黄楝树林场位于济源市最西北角、距离市区65公里的黄背角村,北与山西阳城接壤,西与山西垣曲相邻。场区总经营面积51675亩。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最高主峰斗顶峰海拔1955米,最低海拔只有400余米,显著的地理落差造就了林场植被分布的复杂性和动物分布的多样性,至今还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堪称"从远古走来的一颗绿色明珠",倍受世人关注。林场共分布木本植物60科128属400余种,基本植物15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有南方红豆杉、连香树、青檀、猬实等十几种,是河南省植物分布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五、实*内容:

  本次野外实*的内容包括植物的采集、辨别、分类、压制标本。7月9日到达黄楝树林场,老师讲解实*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分配实*工具:植物专用钳,尖头钳,小铲子,塑料袋,大编织袋,标本夹等。7月10日上午老师实地讲解部分植物,然后同学沿公路上山采集标本。在山上见到了不少以前没见过的植物,收获很多。下午开始把上午采集的标本编号、分类、压制保存。傍晚到林场的后山去采集标本采集方法:用小铲子,铲那些地上长的成株的草本植物或用尖头剪或植物剪,剪下木本植物的树枝条(应该尽量带有花和果);蕨类整株一个同学带着大编织袋,把同组同学采集下来的植物放入袋中。7月11日老师组织学生前往登黑龙沟,我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险!在自身的到挑战同时,也观察了许多植物的生长环境,采集了许多标本!这是整个实*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经历了!这一天虽说很累,可以说是挑战了我们的生理极限,但是一路上我们见识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鬼斧神工也算不虚此行了。7月12日沿公路前往水电站,采集标本,尤其是水生植物。回来下午整理压制标本,并让老师验收成果,做好与动物组交换的准备。

  (二)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过程中,老师们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辨别技巧:辨别植物所属科目时:应该注意植株的.各种形态上的区别:根状茎,块茎;贮藏根,寄生根;单叶,复叶;轮生,对生,互生叶注意:以上的特征就可以辨别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花的基本构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群,雌蕊,花托等等。每种花的基本组成,不尽相同。这可以区分各种植物。

  (三)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一定有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如有完整的叶、花、果实是再好不过了,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比较,选出最好的标本,并且对其整理。如整整叶子,把叶子摆弄呈两面都有,花果的摆放,对一些多余的东西都可以剪掉,留下最突出的,能够体现此标本特征的东西。整理完后,我们在标本夹上铺好吸水纸把标本原本不动地放在里面,再把吸水纸*铺叠在一起,要在上面放另一个标本,待放的标本差不多时,在最上面多放些吸水纸,最后把另一个标本夹放在上面,用绳子捆紧。每天给标本换纸,标本的水明显失了很多,标本颜色等有些改变,观察后,我又按原来的步骤弄好。标本一次比一次换纸时更定型了。几天后,标本没有太多的改变。我们也知道标本压得也差不多了,效果还可以,没有发霉等不良现象,只是把标本拿出来是把叶子弄折了。不过,总得来说,对这次的标本制作,自己还很满意。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