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诗词 >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

日期:2022-12-06 00:00:00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2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3

  《离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

  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1)

——形容兄弟离别的诗词 (菁华3篇)

形容兄弟离别的诗词1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形容兄弟离别的诗词2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形容兄弟离别的诗词3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2)

——离别的诗词名句 (菁华3篇)

离别的诗词名句1

  1)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____李白《王昭君二首》

  3) 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____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4)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____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5)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____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6)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____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7)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____李白《劳劳亭》

  8)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____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9)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____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10)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____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11)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垂杨系画船。____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12)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____袁枚《马嵬》

  13)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____张泌《寄人》

  14)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____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5)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6)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____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17)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____白居易《南浦别》

  18)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9)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0)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21)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2)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____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2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4)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____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25)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____佚名《留别妻》

  26)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____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27)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28)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____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离别的诗词名句2

  一、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____李白《王昭君二首》

  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____王昌龄《送魏二》

  三、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

  四、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____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五、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____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六、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七、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____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八、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____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九、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____李颀《送魏万之京》

  十、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____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十一、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____杜牧《赠别》

  十二、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____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十三、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____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十四、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____欧阳修《别滁》

  十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十六、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____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十七、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____薛涛《送友人》

  十八、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____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十九、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____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二十、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____苏轼《江神子·恨别》

离别的诗词名句3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苏武《留别妻》

  3、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4、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6、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8、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苏轼《和董传留别》

  9、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0、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3)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精选5篇)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1

  《离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

  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4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全文古诗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4)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原文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词句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区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白话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创作背景

  此诗最早见于宋人谢枋得编《千家诗》,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编,北宋人续编)、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版本依据为《樊川文集》)及《全唐诗》均未收录。谢枋得为南宋人,然从《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所载宋祁《锦缠道》词“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数句可知,此诗在北宋已流传人口。尤以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流传最广,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杜牧为池州刺史。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然而,诸说之中,以池州说最为可信。池州贵池西郊,有杏花村。据方志记载,唐会昌间,有黄公名广润者,在此酿酒出售。店内有井,水似甘泉,人称“黄公广润玉泉”。而杜牧会昌年间,恰有出守池州的经历,借本地风光,组织成诗,为水到渠成之事。《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整体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比如《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后人学*继承的地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译文二

  雎鸟不停地在水中的绿洲上和鸣歌唱。

  文静美好的少女,是少年心中的好配偶。

  长长短短的荇莱,在船的左右两边求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是少年日夜美好的追求。

  文静美好的少女难以追求,朝思暮想,魂牵梦绕。

  思悠悠,思悠悠,唉!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莱,左边右边来采摘。

  对那文静美好的少女,鼓瑟弹琴迎她过来。

  长长短短的荇菜,左边右边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敲钟击鼓让她笑逐颜开。

  注释解释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淑女”。

  芼(mào):择取,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创作背景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先秦时代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诗经》是*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韵文的源头,是*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文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原文: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译文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

  浦:水滨。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长(zhǎng)亚门:长得靠*门楣。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5)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清*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乐·春晚》

  译文

  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

  清*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

  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王安国这首《清*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好像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来,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来宵,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宵,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来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人。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的此时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的之宵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的'春的花之宵。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宵思飞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来,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伤春、的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宵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来慨。全词融宵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宵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原文: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译文

  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

  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

  铅华:铅粉、脂粉。

  “青烟翠雾”二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饰,皆为妇女的头饰。轻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

  争如:怎如、倒不如。

  赏析: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

  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

  这首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原文: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桃花、杏花盛开时它从不与其争奇斗艳;等到叶密成帐时才慢慢开始绽放。

  清晨艳丽的花朵好似金掌承接着洁净清凉的露水,傍晚幽香飘溢与那豪华富丽的住宅里的香风争惹。

  样草、杜若一类的名花要想改变得像牡丹那样,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你是花中之王,独占尊位,比动听的笙歌还醉人。

  牡丹花啊,为什么像梦中的仙人一样飘走了,只空留下绿色似屏的叶子呢?

  注释

  金掌:铜制的仙人手掌。

  赏析:

  牡丹,天香国色,堪称“国花”。特别在唐代,牡丹,也是咏花诗的“热点”。但稍加留意,诗人们赏牡丹、赞牡丹,多尽往富丽说,极从欢情言,往往把牡丹作为荣华显贵的象征。然而,韩琮着的这首《牡丹》,吟咏后却有另一番感慨。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在首联里先赞扬牡丹的品格:一是不出风头,在桃杏开花的早春时候,不与百花争艳;二是谨慎务实,不在自己条件成熟(“叶帐成阴”)时不崭露才华(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接着在颔联里继续赞美牡丹的高雅和奉献。“晓艳远分金掌露”,说的是牡丹在早晨用它鲜艳如“金掌露”般的花苞在高处凝聚,承接那降落洁净清凉的露水。传说汉武帝求长生不老,以青铜铸造铜人,高擎铜盘,承接甘露称“金掌露”,以供服用。牡丹由于滋润着天赐的甘露,色更艳,香益浓,所以能“暮香深惹玉堂风”——在晚上它把幽香飘溢,与“玉堂(豪华富丽的住宅)”的香风争“惹”呢!这里,一“晓”一“暮”,概括总体,互为因果;“远分”“深惹”、上纵下横,动漪静美,尽情地把牡丹赞颂。看来诗中的牡丹,并非富贵荣禄之辈,而是赏雅惹俗的高士!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在群芳中,牡丹却遭到嫉妒,可是嫉妒者仍然是徒劳一场。颈联中诗人先讥讽道:“名移兰杜千年后”。这里的“移”字作“改变”讲。意思是说:即使像兰草、杜若一类的名花要想改变得像牡丹那样,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接着才充满自信地赞道:还是你啊,牡丹!“贵擅笙歌百醉中”——你是花中之王,独占尊位,比动听的笙歌还醉人哩!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牡丹的命运毕竟是不幸的:“如梦如仙忽飘零”,一个“忽”字,道出了官场风云变幻莫测的情景。“暮霞何处绿屏空”承上句“忽零落”而结。“暮霞”喻牡丹花;“绿屏”喻牡丹叶,喻比十分形象。这里诗人无限惆怅、无限深沉地感叹道:牡丹花啊,为什么像梦中的仙人一样飘走了,只空留下绿色似屏的叶子呢?此句颇有后人李清照“绿肥红瘦”的韵味。

  首联写牡丹的品格,颔联写牡丹的贡献,颈联转诉牡丹对嫉妒者的蔑视,尾联以落花飘零告终。全诗字字写花,处处喻人,紧密结合自己的心事,正似诗人在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以后失官时心情的自况。

  《敕勒歌》原文及翻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孟二冬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赏析: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6)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原文: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

  译文

  昔者烈士击玉壶而悲歌,以倾吐吐心之踌躇,而惜其暮年将至。而今我三杯老酒下肚,拔剑对舞秋月,硕慨高咏,想起今后的日子,不觉使人涕泪滂沱!想当年初接诏书之时,侍宴宫中,御筵上举杯朝贺,颂扬万乘之主,九重之内,嘲弄王公权贵于赤墀之上。朝见天子曾屡换飞龙之马,手中挥舞着御赐珊瑚玉鞭。我像东方朔一样,好像是天上的'谪仙下凡,大隐于朝堂之内,而世人不识。我又像西施一样笑颦皆宜,大得君王恩宠。而丑女们却东施效颦,愈学愈丑。当是之时,我的得意和高兴,而今日却不同了。君王虽仍爱蛾眉之好,但无奈宫中妒女谗毁。我即使是西施一般的美人,也无法在宫中立足了。

  注释

  ⑴玉壶吟:李白自创歌行。据《世说新语·豪爽》记载:东晋王处仲酒后常吟唱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一面唱,一面用如意(古代供玩赏的一种器物)敲打吐痰用的玉壶,结果壶口都被敲缺了。《玉壶吟》即以此为题。

  ⑵烈士,壮士。

  ⑶壮心:雄心。暮年:垂暮之年,即老年。

  ⑷涕:眼泪。泗:鼻涕。涟:流不断。两句意为:酒后在秋月下拔剑起舞;忽然内心愤慨,高歌泪下。

  ⑸凤凰诏:据《十六国春秋》记载:后赵武帝石虎下诏时,坐在高台上,让木制的凤凰衔着诏书往下飞。后称皇帝的诏书为凤诏。紫泥:甘肃武都县的一种紫色泥,性粘,古时用以封诏书。谒(yè):朝见。称觞(shāng):举杯。御筵:皇帝设的宴*。两句意为:当初我奉诏入京朝见皇帝,登御宴举杯畅饮。

  ⑹揄(yú)扬:赞扬。九重: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万乘(shèng)主:这里指唐玄宗。

  ⑺谑(xuè)浪:戏谑不敬。赤墀(chí):皇宫中红色的台阶。青琐:刻有连琐花纹并涂以青色的宫门。赤墀、青琐,指宫廷。贤:指皇帝左右的大臣。

  ⑻朝天:朝见皇帝。飞龙马:古时皇帝有六个马厩,其中飞龙厩所养的都是上等好马。这里泛指宫中的良马。敕(chì):皇帝的诏书。敕赐:皇帝的赏赐。珊瑚白玉鞭:用珊瑚、白玉装饰的马鞭。这里泛指华贵的马鞭。两句意为:上朝时经常换乘皇家马厩中的飞龙名马,手拿着皇帝赏赐的名贵马鞭。

  ⑼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为人诙谐滑稽,善辞赋。后来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他曾说:“古人隐居于深山,我却认为宫殿中也可以隐居。”这里是以东方朔自喻。

  ⑽大隐:旧时指隐居于朝廷。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金门:又名金马门,汉代宫门名。这里指朝廷。谪仙:下凡的神仙。李白友人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李白很喜欢这个称呼,常用以自称。

  ⑾嚬:通“颦”。这两句是用丑女效颦的典故来揭露当时权贵庸碌无能而又装腔作势的丑态。

  ⑿蛾眉:古时称美女。这里是作者自比。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朱谏曰:“按《玉壶吟》者,以篇首二字以为题,白所自为之辞也。是供奉之时,被力士、贵记谗间,将求还山之日欤?”

  清代刘熙载论李白的诗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卷二)所谓“不离本位”,就是指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其横流,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这样一首既有奔放的气势,又讲究法度的好诗。全诗充满着郁勃不*之气。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共四句,主要写愤激的外在表现。开头两句居高临下,入手擒题,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他壮怀激烈,孤愤难*,像东晋王敦那样,敲击玉壶,诵吟曹操的名篇《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壮心”、“暮年”三个词都从曹诗中来,说明李白渴望建功立业,这一点正与曹操相同。但他想到,曹操一生毕竟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却至今未展素志,不觉悲从中来,愤气郁结。三杯浊酒,已压不住心中的悲慨,于是拔剑而起,先是对着秋月,挥剑而舞,忽又高声吟咏,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涕泗涟涟。“忽然”两字把诗人心头不可自已的愤激之情写得十分传神。四句一气倾泻,至此已是盛极难继。兵家有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这四句正面书愤,可说是“以正合”,下面别开一途,以流转之势写往事回忆,可说是“以奇胜”。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两句,如异峰突起,境界顿变。诗人一扫悲愤抑郁之气,而极写当初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可施展抱负,因此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输写忠才。“揄扬”两句具体描写了他在朝廷上的作为。前一句说的是“尊主”,是赞颂皇帝,后一句说的是“卑臣”,是嘲弄权贵。“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形象地写出了他受皇帝宠信的不同寻常。“飞龙马”是皇宫内六厩之一飞龙厩中的宝马。唐制:学士初入,例借飞龙马。但“数换飞龙马”,又赐珊瑚“白玉鞭”,则是超出常例的。以上六句字字从得意处着笔。“凤凰”两句写*步青云,“揄扬”两句写宏图初展,“朝天”两句写备受宠渥。得意之态,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人骋足笔力,极写昔日的腾踔飞扬,正是为了衬托时下的冷落可悲,故以下便作跌势。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被汉武帝视作滑稽弄臣,内心很苦闷,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后人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王康琚《反招隐诗》)之语。李白引东方朔以自喻,又以谪仙自命,实是出于无奈。从无限得意,到大隐金门,这骤然突变,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世人不识”两句,郁郁之气,寄于言外,与开头四句的悲愤情状遥相接应。以上八句为第二段,通过正反相照,诗人暗示了在京横遭毁诬、备受打击的不幸。忠愤节气,负而未伸,这也许就是诗人所以要击壶舞剑、高咏涕涟的原因。

  第三段四句写诗人自己坚贞傲岸的品格。“西施”两句是说自己执道若一,进退裕如,或笑或颦而处之皆宜,这种态度别人效之不得。辞气之间,隐隐流露出傲岸自信的个性特征。当然,诗人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能施展宏图,因而对朝廷中那些妒贤害能之辈道:“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这两句话用《离骚》旨趣,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有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的意思,蕴藉含蓄,寄慨遥深。

  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说:“气本尚壮,亦忌锐逸。”(《谈艺录》)书愤之作如果一味逞雄使气,像灌夫骂座一般,便会流于粗野褊急一路。李白这首诗豪气纵横而不失之粗野,悲愤难*而不流于褊急。开头四句入手紧,起势高,抒写胸中愤激之状而不作悲酸语,故壮浪恣纵,如高山瀑流,奔泻而出,至第四句顿笔收住,如截奔马,文气陡然腾跃而起。第五句以“初”字回旋兜转,笔饱墨酣,以昂扬的格调极写得意,方以为有风云际会、鱼水顾合之美,笔势又急转直下,用“大隐金门”等语暗写遭谗之意。最后以蛾眉见妒作结,点明进谗之人,方恃宠贵盛,自己虽拂剑击壶,慷慨悲歌,终莫奈之何。诗笔擒纵结合,亦放亦收,波澜起伏,变化入神,文气浑灏流转,首尾呼应。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做到“气如良驷,驰而不轶”(《谈艺灵》)。李白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原文: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译文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

  浦:水滨。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长(zhǎng)亚门:长得靠*门楣。

  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

  要:通“邀”。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重云:重重云层。

  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

  恶(wù):猛,厉害。

  禁(jīn)持:“禁”通“今”,摆布。

  赏析:

  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过年是*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家往往是*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6)除夕前五日,白石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妙。“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石塘,苏州之小长桥所在。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歇拍展开水面。头指船头。恶者,甚辞,猛也、厉害也。禁持,摆布也,禁,念阴*。都是宋人口语。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又怎得令人不愁!然而,南飞之雁,岂是重云所可遮拦?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此指河水。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淡语写想法的浓情。

  原文: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7)

——夏至离别的优美句子 (菁华3篇)

  1、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2、愿自己一切安好,岁月如初,你我如故。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4、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你们的鼓励。

  5、愿过尽千帆,你我仍少年。

  6、愿你每一天都心情灿烂,每一刻都*安吉祥!

  7、感谢贵人,为我指明方向,助我走出困境。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相聚有时,江湖不远,志在相逢!

  10、一见如故,生万千欢喜心。

  11、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

  12、月缺月圆,年复一年,2022希望你一切安好!

  13、珍惜当下,欣赏拥有,*安健康就是幸福。

  14、记得对身边的人好些,有一天终将分开。

  15、路见不*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

  16、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1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8、别人眼中似姐妹,实则胜过姐妹情。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2022,愿每个人健康,*安,快乐。

  21、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22、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23、朋友是水,帮你滋润一时,保鲜一世,谢谢!

  24、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25、人这一辈子,*安是福,健康是财。

  26、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27、我不会忘记,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人!

  28、失之坦然,得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29、我们一直在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30、谁令相见转多情,翻恨迟行不如速。

  1、如果今生我们注定擦肩而过,那我深深地祝福你永远快乐。然后收起所有的点点情意,期待来生与你相遇。

  2、愿你吃好睡得好,玩好心情好,穿好身体好,一切安好。

  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你珍惜一个人,一定是感动过;你放弃一个人,一定是失望过。

  5、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6、春天,耕耘播种的季节;青春,激情满怀的年华。愿你抓紧这季节,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7、嘿,朋友!在思念的时光里,只盼你眼中有笑,只愿你一切安好!

  8、感谢你们,你们让我们再一次理解了感恩、回报、爱的真谛!

  9、回报所有的施予,包括痛苦;感激全部的幸福。

  10、朋友,旅途愉快,一路顺风!个性的你,没有忧虑,享受美景,充满乐趣!祝你旅途快乐!

  11、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12、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株花,友情无疑是这株花产生光合作用的绿叶。

  13、朋友你今天就要旅行,干了这杯酒,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尽头。从此让你的旅行只有快乐如影随行,让你的旅途只有幸福没有落寞。祝你旅途愉快,好运常在。

  14、朋友你走了祝你一路*安,一路顺风,向你说一声格外亲切的”一路*安”,愿你心情享受旅途的愉快,事事顺心,心儿舒展。

  15、离情愁苦是因为相聚欢乐,假如重逢有加倍的欢乐,那么,我宁愿承受更大的愁苦。

  16、感恩可以让我们找到工作的动力,可以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明白我们要做的事情,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

  17、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把火扇得更旺。

  18、家乡的炊烟,似挥别的手绢,似绵绵的情意,似悠悠的思念,牵挂你,盼你在异国学*顺利,生活如意!

  19、朋友如酒,越久越醇;朋友如茶,越品越香朋友如诗,越吟越赞。祝福我的好朋友,天天快乐,祝福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20、在以前的工作中,贵方给予我们以充分的理解和有力支持,对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让我们共创美好的明天!

  21、不管有多么的舍不得,我们都只有笑过之后,长歌当哭。

  22、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惯了,也就不再悲怆。

  23、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

  24、难忘您慈爱的微笑,常想您的眼神,牢记您谆谆的教诲,铭刻您无微不至的。亲爱的老师,发条短信祝您天天!

  25、朋友,犹如一道美丽的风景,赏心悦目;犹如一曲美妙的乐曲,时时陶醉着你,更如一本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好书牵引着你,点化着你。朋友,友谊路上让我们珍惜着这美好的相遇!

  26、赐予我生命者,赐予我一粥一饭者,赐予我无尽关爱者,我心中都存有无限的感激。

  27、一起工作的日子是快乐,一起奋斗的日子是难忘的,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新年之际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步步高升。

  28、谢谢你在我孤寂忧伤的时候,你默默地给我慰藉温暖,使我感动。我将把这一切视为最可贵的馈赠最宝贵的财富。

  29、你要去远行,挂念在心中。坐车要休息,吃喝要清淡,交友要选择,住宿要安全,睡前泡泡脚,起床多锻炼。一切多保重,盼你早日归。

  30、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31、我很感激,这都有赖于您得每—份支持和厚爱,在zai此我衷心希望您与您得公司,取得更大得成功。

  32、生活中因为有你而变得好处非凡,奋斗中因为有你而变得异常精彩,我用全部的努力向你表示感谢,感谢你对我的关怀。

  33、失败不可怕,挫折不可恨,逆烦不可气,用学*的心境去品评困境,成长会不期而遇,成熟会不期而成,人也会收获智慧。

  34、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

  35、我们都曾在人生的海洋中相遇,岁月飘忽,必然会改变许多东西。也许,时间会使许多绚烂归于*淡。但是,对你的怀念却是永久的。不变的,只有这份真挚的情谊。

  36、浮华一生,淡忘一季,空有回忆,打乱缠绵。笑容不见,落寞万千。弦,思华年。那些华年,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37、人生就像旅行坐车,上车下车往复很多,意外惊喜也会偶有,刻骨铭心终会走过,情深意重旅伴在座,简单旅行完美持久,挑战机遇不能回头,人在旅途尽量快乐,真心祝愿你旅途快乐!

  38、旅行的美妙不言而喻,旅途的劳累不会考虑,邂逅个帅哥美女也可能轻而易举,哈哈,给心情放个假,祝你旅途愉快,一切顺利!

  39、给别人一个拥抱,还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赞美,还自己一个原谅;给别人一份鼓励,还自己一份坚强;给别人一个希望,还自己一个梦想!

  40、你有涌泉一样的智慧和一双辛勤的手,不管你身在何处,幸运与快乐时刻陪伴着你!

  41、我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取悦自己。

  42、大桥虽没有镌刻下你们的姓名,却留下你们辛劳的`脚印,祝你以后事业发展顺利。

  43、朋友祝福像甘泉,祝你天天喜洋洋,健康*安常相伴!

  44、花花花花花,美美美美美!愿朋友们一生*安健康幸福!

  45、让我们相携前行,认真对待今后的每一天,好好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乐趣。

  46、感谢有你,生活不在孤单;感谢有你,距离不在遥远。

  47、无论将来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了我永远珍视的记忆,谢谢!

  48、愿你一切顺利!繁星点点,夜色宁静,在你出门的路上送上我真挚的祝福,繁星如我,伴你同行,道一声朋友,祝你锦绣前程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能够改变情绪。

  49、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50、留不住的时光、年龄的递增赋予你的是成熟;而留得住的只有在这张温馨的卡片上,涂抹得不标准的诗行,带去我诚挚的祝福!

  51、离别,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还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52、太多的考虑只会让勇气减分;太多的犹豫只会让理想延迟;太多的担忧只会让皱纹增多;太多的回忆只会让心灵负累。唯有祝福永远不会超载,祝你天天开心。

  53、人生的旅途,因你而光亮,生活的道路,因你而不再迷茫,是你让我找到了翱翔的翅膀,感谢你的我最真心的朋友。

  54、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树,友情无疑是这棵树汲取营养的根须。

  55、有一种离别,是擦着眼泪,不敢回首。

  56、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57、这离别的气息,让人感到窒息。

  58、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59、没有信的子,如同一堆温柴,被回忆点着,一脑子的浓烟。

  60、如管仲之失鲍叔牙,茫茫天涯,叫我到何处去寻找我最爱的“挚友”。

  61、承蒙时光不弃,感谢一切给予。感恩相遇,感谢有你。一路走来,因为有你们,让我觉得,此生无悔,人间值得!

  62、没有谁会一直在身边。一些人留下,一些人离开。

  63、我们都一样,太渺小,难以操纵命运的心血来潮。

  64、有一种相聚叫离别,有一种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65、青春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中;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弥漫着我们的梦想。

  66、有人居然说,爱情在分别时就会减退,其实心爱之物得不到时滋味更甜美。

  67、回想咱们在一齐相聚的日子,我的心绪迷迷朦朦。你那充满朝气的身躯总是伴着月光入我梦来,让我牵挂不停。

  68、我对天空许下愿望,让你变成美丽小鸟;没有烦恼没有忧伤,展开翅膀自由飞翔,没有压力没有苦恼,轻轻松松快乐拥抱。祝你旅途潇洒,健康快乐绽放!

  69、当遗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淡了回忆,痛最真实。

  70、有一种生活,叫“旅途”;有一种朋友,叫“驴友”,我理解你的“大自然”博爱,你懂得我的“小情趣”关怀。祝福你旅途*安、幸福快乐!

  71、所谓美好,不过是在恰好的时间,看到一场花开,遇见一个懂得的人。

  72、小鱼感谢流水,每天都把水吸进心里,让它感受温暖。我感谢你,但话语不需太多,只想殷殷的给你关怀,默默祝福你。

  73、那些能够给予你帮助的都是你生命里的贵人,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它指引了你的方向也给你带来了温暖!

  74、买上几斤清风,点燃一瓶浪漫,加入几两祝福,配上一滴关怀,做成一杯忘忧饮料,作为礼物送给你,愿你旅途顺利,一路顺风!

  75、走在沙漠上的人,希望有甘甜的泉水;在逆境中拼搏的人,渴望有诚挚的友谊。

  76、生活就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友情则是大海中的浪花,大海有了浪花更美丽,生活有了友情更甜蜜。

  77、朋友的心意,不在话语多少,只要你能感受到温暖就好,愿你幸福*安。

  78、愿您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给我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助我在这个行业中快速成长!

  79、你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一份感激,感谢你给了我那一份终身难忘的甜蜜的回忆。

  80、今天的欢声笑语,今夜的清风明月,美好却并非永恒,还没来得及分享最后一杯酒,却要各奔东西,珍重,朋友!

  81、伴着初春的丝丝的寒意,飞到你美丽的家园问候你,用真心采撷最深情的祝福,用崇敬编织最美丽问候,用留言粘贴最诚挚的心意!愿我的牵挂常在,温馨常在,福份常在,缘分常在,友情常在!

  82、读书造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

  83、这个世界永远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虽然我说得很极端,但这对你会有用,记下来吧。

  84、我们相逢在陌生时,我们分手在熟悉后。明天,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找寻自己的新位置,让我们用自己闪烁的星光相互问讯表情达意。

  85、你的帮助无异于雪中送炭,让我感激涕零!

  86、在我们相聚的日子里,有着最珍惜的情谊,在我们年轻的岁月中,有着最真挚的相知,这份缘值得我们珍惜。

  87、蜷缩在角落,等待着伤口*复,体会着敢爱敢恨敢失去的洒脱。

  88、每个人都会成长,只是看那些成长的风雨什么时候到来而已。

  89、最痛的,不是离别,而是离别后的回忆。

  90、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遥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1.掬一捧清爽沁人的雷雨水,放在淡定沉静的心胸里,用夏的热情辅助,用爱的情意培育,冰出一个舒爽的西瓜送给你。最亲爱的朋友啊,月夏至日来到,愿你身心清爽,以一颗淡然的心,开心生活!

  2.夏至到了艳阳天,福星高照没有边;夏至到了花儿红,卿卿我爱情美;夏至到了泉水甜,清清凉凉润心间;夏至到了送祝福,祝你健康*安又如意!

  3.夏至的天,晴朗的天,快乐伴你度夏天。让烦恼成为昨天,轻松赢在今天。振翅翱翔蓝天,鸿图一展新天。愿你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心情永远是晴天!

  4.六月来,夏至到,白昼长,夜变少,热的火烧地球了,出门去,要带帽,小心皮肤晒黑了,防护霜女生要,墨镜可乐要备好,记得缺水最重要,时刻补水要记牢!

  5.我不能送你万年的冰川,但能送你刚买的冰棍。不能送你窖藏的梅花霜,但能送你冰镇的西瓜汁。不能送你北海道去滑雪,但能陪你在树荫下谈心。夏至,送你一份清凉的祝福!

  6.夏至,转眼即至;祝福,依旧如昔;友谊,藏在心底;记忆,需要铭记;人生,需要美丽。夏至到来,幸福快乐随行,健康*安围绕,愿你精彩生活乐淘淘。

  7.给夏至的快乐扎上羊角辫吧,给夏至的幸福涂上指甲油吧,漂亮的蝴蝶结啊挤在了美丽的心情上啊,甜蜜的花边裙啊旋转在美丽的夏至身边,夏至快乐。

  8.夏至到,朋友请你多笑一“夏”。成功因你而至,好运为你而至,*安为你而至,健康为你而至。愿你灿烂一“夏”,幸福一生。

  9.天暖花开,弥漫初夏的风,绽放阳光的梦。梦里梦外,身前身后,迷醉的不是花不是月,而是思念。朋友,记得有空常联系,祝你开心每一天!

  10.嗨,轻轻地打个招呼;嗨呀,好久不见你更加容光焕发了;嗨呀嘿,我花好大力气才把这句祝福送给你:愿你天天开心,夏至快乐!

  11.让夏日的清风,送去丝丝的凉爽;让夏日的雨滴,送去祝福和健康;让夏日的荷塘,送去荷花飘幽香;让夏日的祝福,伴你幸福长又长!祝夏至快乐!

  12.夏至到,夏至到,清凉短信不可少。闷热夏季爱牢骚,心*气和不吵闹;炎炎酷暑少外跑,多多歇息最为妙;饮食合理调配好,身心健康皆重要。

  13.夏至夏至,夏日之至,白昼最长,夜晚最短,休息变少,疲倦难免,只愿清风送你清凉,雨露送你润爽,鸟唱送你欢畅,虫鸣送你舒畅。愿你清凉舒适一夏。

  14.夏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很早就被确定了,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立了夏至。而夏至也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如果用夏至打个谜语,那么,谜底便是“日久天长”了。在最北端的漠河,白天有*17个小时,而杭州,也有*14个小时的时间。虽说夏至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但古人有感夏至的漫长,索性放假一天,祭祀、会友、宴饮,再吃一碗过水凉面,因而有了“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15.今早晨起,翻开日历是夏至。站在窗前,懒懒的伸了个懒腰,煞是惬意。向窗外望去,太阳已发出炫目的七彩阳光,素素华丽的花草树木,似乎已从昨天的繁树花影中,慕慕来到这已然若夏似金的,热闹繁华的世间。虽说现今入夜仍有些凉,但仍处清明过后的春季,这里依然一片繁花似锦的大地,噗噗生机四处灿烂的挥发着。

  16.盛夏,属于青春。夏天里白昼被无止境地拉长,阳光慵懒且炙热,各种浓烈的色彩在交织错乱最终混杂为一种让你所感陌生的色调。云淡风清的日子里,夏天又不知不觉地轰轰烈烈起来。这样的时刻,会有一个小女孩,扬起双眉,唱着童音说: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穿花裙子。每一年的夏季大都在七八月里的暑假里度过,总觉得四个季节里,夏最为漫长,像是时光放慢了速度,沿着窗台,沿着街道,沿着没玩没了的蝉鸣轻缓踱步。

  17.冬至一过,已经辛苦亿万年的太阳,会揣着一个新的使命,从南半球折身回返,一路脚步不停,直奔北回归线,夏至日,即到了行程的终点站。之后又一次回返,继续新的使命,新的行程。亿万年不停歇,亿万年走着相同的路,伟大,非太阳莫属。问太阳,何以如此大的能量?问太阳,如此的坚执是为了什么?太阳不作回答,只把爱的眼神投向人间。大爱无言,至情不语,一切留于人品味。哦,南端,北端,都是地球的家园,遥望一方的封冻,俯看另一方的葱茏,公正的天*怎忍失偏?原来,是心中的正义,是挚爱的播撒,赋予了太阳亿万年行走的力量,不迷失的方向,不倦怠的刚强!

  18.夏至过后对我而言,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这个时节是蝉蛹出洞的时候。若是能下场雷阵雨,我就可以抓到很多很多的蝉蛹。小时候,我会跟着我哥一起,在家前家后,南村北舍,小河边,柳树下去找蝉蛹的踪影。雨后松软的泥土被蝉蛹的爪子刨开,露出一层薄薄的土,有些就直接爬出洞来,很像关云长水淹七军,所有的“敌人”都漂浮起来。傍晚时分,我们拿着手电筒往树干上照,许多爬到树干等待蜕变的蝉蛹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了。待我们抓了足够的蝉蛹,回到家中就把它们卡在筛子下,第二天的早上就会有很多嫩嫩的新蝉了,而金蝉脱壳的“奇迹”,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悄悄发生。

  19.很多故事都发生在夏天,于是很多回忆也被搁浅在那里。比如毕业,比如离别、比如栀子花开。夏天是个很适合回忆和发呆思索的季节,找一个通风、僻静的地方,架一张竹藤凉椅半躺半卧双眼微闭,超然地看世界、超然地看自己。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外烘内烤成一个圆鼓鼓的面包,喷涌而出的汗珠,就是这面团蒸发的水汽,偶有一丝轻风抚过,必是裹挟着沸腾。初夏是宁静的湖水,不时有涟漪层层,但转瞬一如寻常。

  20.夏至时节,游弋于两条黄绿相间却又相交的鸳鸯江边。遥想当年,河边郁郁葱葱,树木花草错落有间,却又三五成群的树立在河边公园。白天晨间,总有那么的一群群的老人们,挥舞着拳头和宝剑,在树间晨练,煞是英姿勃发。树旁有那么的一张石椅。夏至,坐在上面,很是舒服。园间,时不时会吹起一阵阵的微风,微凉微凉的。身旁那么的一株株碧玉金花,飘渺着树间缝隙撒漏而下的浮萍遥影,那之间不远处的一缕缕春花细浪,听着似乎远古敲打的鼓乐,浪迹于此。

  21.稻花飘香丰收年,蛙鸣鸟唱乐连连,清风吹动拨心弦,思念之情永不变,夏至祝福送跟前,愿你*安每一天!祝夏至快乐!

  22.这些天天气骤热。清晨起来,翻开日历,今日夏至。哦!日子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夏至又到了。夏至一到,很快就入暑了,真正的盛夏也就宣告来临;夏至一到,就是“日长夜短”了,早上五点不到天就大亮,下午七点以后天色才开始渐暗下来;夏至一到,气温会变得很高,知了也就开始高声叫唤了;夏至一到,麦熟杏黄,满地里的蚕豆长老了,夏收也即将开始。

  23.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24.春末的缘在阵痛中挣脱掉那僵硬的壳,煽动着菲薄的羽翼在夏至来临时振翅而飞。夏至,阳光直率多情得有些令人招架不住,那火热的表白让风焦头烂额,不知所措。云深爱着风,她不忍看风这样狼狈尴尬,不惜融化了自己的身躯,招来惊雷阵阵,舞蹈着凄婉缠绵的水袖为风降温解愁。

  25.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至东南风,*地把船撑。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夏至狗无处走。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8)

——毕业离别的诗歌 (菁华3篇)

  所有美丽的相遇是首诗,

  所有挥手的别离是从诗里飘选的歌,

  在风里,在云里,

  浅唱在年华的角落里。

  夕阳篱花前的那一声珍重,

  所有相聚的记忆凝结成了最后的容颜。

  我小心翼翼打开同学录上尘封的名字,

  你不是走的太急就是走的太远,

  伧促的只留下一句一声的祝福。

  毕业成了折断的花朵,

  最繁华的时候黯然消神凋落。

  再美的往事也经不起岁月的推敲,

  那些安静的华年。

  不动声色的把温暖刻薄成了伤感,

  那相遇时美丽的.诗,

  也只剩从诗里飘选的歌了

 

  谁曾悄悄来到我的身边,伴我静谧于雪影萍踪之际。

  谁曾轻轻拨动我尘封的心弦,慢奏起我生命中最美妙的音符。

  在那铺满星辉的校道上,你我曾不期而遇。

  而我竟忘记收拾起那份自命的不羁,让你便这般擦肩而过。

  思念,思念,我的心难如静水,点点轻泛涟漪。

  回忆,回忆,不灭的是那离愁,袭向我的心头。

  我知道,回忆在沉默中永不褪色。

  岁月的洗痕抹不去往昔青春的笑颜。

  但你可知否?在我们分别后的每一天,

  在我心中,依然荡涤着的是你那——

  一颦一笑一忧伤。

 

  莫离,莫离。莫别离。

  在我们的生活里,

  曾经有多少个陌生的生命,

  只是迎面错过,

  甚至连对望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让生命的书面,

  永远记住点燃过心灵的温暖阳光。

  总有一些欢乐的镜头,

  藏在记忆的角落,

  在无意中轻轻掀开,

  抖落了一室的萧瑟!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9)

——离别的时光经典散文 (菁华3篇)

  你站过的方向吹过来的风,不仅是暖的,还有淡淡的香味。

  --题记

  一直以来,对这个秋天始终无文字可写,与这个秋始终没有话题可聊。于是,这个秋天里,默然,再默然,甚至忘记了这个秋天的存在。

  夜,寂静的说不出话.。还好,有一个我,与夜相依相偎,*添温暖些许。如果哪一天,夜消失了,或者我悄然离去,谁会流泪?谁会心伤?谁,又可忆起那些曾经?

  有人说,友情,不需要那么多,不需要那么浓烈,不需要那么甘甜,也不需要那么时时刻刻,甚至有时可以用年,十年,半个世纪,给它计时。它是那么少,那么真,那么久长。很多年后,你一回头,他还在……

  友人说,人生无需繁华,只需*淡就够。*淡到,晨起执子之手,看暖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淡到,晚归相依相偎,与西坠的夕阳挥手告别;*淡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水的日子静静流淌,泛不起丝丝涟漪。此样岁月,未尝不是一种奢求?

  也有人说,纵使人生荒凉,也要内心繁华。杜甫的一生,用犀利的笔墨,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凉,使诗歌深入地走向现实生活,走向人民。潦倒的晚年生活,并没有磨灭诗人的意志,却留下万千诗歌,放出耀眼的光芒。李清照,前半生的繁华生活,却迎来后半生的荒凉岁月,亲情爱情远离,尽管如此,词人依然用文字,绽放出内心的精彩。究竟,何为繁华,何为荒凉,谁说的清楚?

  拥有完美的结局,是所有邂逅者的奢求。谁,不想岁月繁华?又有谁,不想人生完美?

  如水的夜色,缓缓流动;未眠的过客,寂寞无语。任凭,时光悄然离去,惋惜?却,无处可觅?

  轮回的四季,可否,有轮回的亲情,轮回的爱情?终究,在远去的岁月里,流失了曾经,也流逝了那些美好的记忆。

  此年,斯人故地重来,伊人却已不在,空余如梦往昔。天,依然那么蓝;楼,依然那么高;路,依然那么阔。而伊人何方?阳光下,只有记忆幻化成的影子,若隐若现,迷离着斯人的双眸。倚秋而立,旧地竟然如此荒凉!

  此时,飘零的梧桐叶,遍地飞舞,似无根的浮萍,也如无疆的思绪,无法拦截,在秋日的朗空中,任性而为。

  此刻,跨江而立的虎门桥,依然车水马龙,桥下的江水,依然潺潺流动。阳光斜射在水面上,磷光闪闪,世界依然这样*和!昔日,也是阳光明媚的秋日,执子之手,凭栏远眺,惬意万千:小桥流水,夕阳海风,还有那撩起的发丝,也竟是如此的绵长!戏水的海鸥,欢快地唱起秋日恋曲。爱,原来可以如此的浪漫!情,原来可以如此的美丽!

  是的,伊人在水一方,斯人愿逆流而上,依偎她身旁。

  赤足踩在软软的沙滩上,海水嬉戏着彼此。在无际的海面上,放飞着彼此的快乐,任性着我们的青春,任凭海风亲吻!或躺或坐,任流沙掩埋我们的躯体;或追逐或私语,任大海刻下青春的影子。或曼妙或粗狂,或健康或靓丽,这里都是浪漫的青春,活力的青春。何其幸哉,你我同在!美矣,无悔的青春!

  生命,本是一场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握着一路相随的暖,把这一份浪漫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

  是的,鸡汤喝着那么一点点,恰恰盘活了彼此的心灵。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沿着,那条曲折蜿蜒的山路,披荆斩棘,直达山顶,才知道汗水怎样滴滴落下,知道坚持总可抵达目的地,知道心手相牵方可相依一生。伫立山之巅,仿若一切尽收眼底,俯视着这个红尘:原来如此之没。回眸处,依稀有幸福的味道。

  是的,红尘归处,你在,我在,就好。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人生,何尝不是一道风景?

  我知道,漫长的人生之旅,有手相牵,有心相依,即使是最*淡的日子,一样可以旖旎成画,悠然如诗。

  光阴似驹,年华如水,耳边再也没有伊人的味道,日子*添几许淡然之伤。恰逢秋天,又是晚阳最美十分,静静立在昔年离别之地,默默无语久久。直至夜风,撕扯着衣角,悄言:回去吧,秋凉了,夜也深了!

  青春的时光往往还恍惚如昨,岁月便已如清泉在手掌间轻盈滑落,这一切切割在记忆的人生,时时重温,百感交集。于是,在一段老时光里,我重创着自己,不能自拔。

  佛曰: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是的,秋天收获着成熟,也收割着青涩,包括爱情。

  爱,不解释。那么,不爱需要解释吗?既然,所有的遇见都不是偶然的,那么所有的别离,未必都要那么漠然。相遇,总会惊艳一段时光,美丽了一些日子。别离,即使是凄然,也是一道风景!

  岁月,悄然从指尖划过,那没有结局的曾经,是碎了一地的梦。蓦然回首,经年已离,这满地的碎片,我早已轻轻拾起,交还人生。于是,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秋天,真的适合别离,与曾经,还有那些老时光!

  我经历过两次生死离别,都是眼睁睁地看着我的至亲活生生地从我眼前消失,那样的场面让我撕心裂肺,以致回想起来,我还禁不住泪流满面。

  一次是我的父亲去世。

  那时我十三岁,对于世事已经有了些许体验。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就把我叫醒了。“快起来,你大(父亲)不行了,要看看你!”母亲泪眼婆娑,声音哽咽。

  父亲发病已有两个多月,起初以为是感冒,只是请赤脚医生吊水,吃药,老不见好,只好去了县城医院,经医生诊断:癌症晚期!病人想吃啥就给啥吧!医生的话犹如青天霹雳,家里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们不相信,直到去了蚌埠医学院,专家的话才让家人死了心。尽管医生说只能活三个月,可为了救父亲,他们还是倾尽了家里所有,让父亲住了二十多天的医院。当父亲知道自己的病情后,说什么都不在医院呆了,他说他不能把家折腾干了,让孩子们受罪。在他的坚持下,最终回到了家,每天靠点滴维持生命。

  当我被母亲拽到病床旁的时候,家里人都在旁边低声哭泣,父亲紧闭许久的双眼微微睁开,他紧紧地盯住我,眼睛里迸射出一丝光芒,他的嘴嚅了嚅,想说话,可最终没有说出来,他只是看着我,那时的我对死亡毫无畏惧,真的,以前经过坟地的时候,我都怕得要命,而今面对一个即将离去的亲人,我竟然不感到害怕。

  父亲攥住了我的手,我感受不到一丝温暖,他的手好凉好凉,我想抽回来,可最终没有这样做,那时的我虽然小,但内心当中还是隐隐感到一丝不祥。果然,当爷爷把手放在父亲嘴边上的时候,他已经停止了呼吸,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我知道今生今世,我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他再也不能用他那硬硬的胡须扎我的脸蛋了,夏天的时候,他再也不能把沉睡的我从屋外抱到屋内了,他再也不能为我遮风挡雨了,今后家中的事就该由我这个长子独挡一面了,霎时,我感到了孤单无助,毕竟我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可我却觉得自己瞬间长大。

  另一次是爷爷离我而去。

  得知爷爷的病危是在一个阴沉的午后,我接到了老家的电话,说爷爷去世了。我的心一沉,虽然我知道这一天最终会来,可我没想到这样突然。

  爷爷的身体一直很好,八十多岁还能骑着三轮车下地赶集,他说自己能活到一百岁,要我给他买辆电动三轮车,这样就省得用力了。我怕他开车时控制不住,会出事,就一直没买。没想到后来爷爷得了病,很奇怪,起初在脸上长了一个小疙瘩,没在意,后来越长越大。到医院一查:皮肤癌,动了手术,很成功,记得刚下手术床,我扶爷爷上厕所,爷爷不让扶,他说没事,现在我还能跑几圈呢,他的话把我们逗笑了。手术后恢复得很好,本以为爷爷会彻底康复,哪想到一年后,他的脸部再次溃烂,只好再次手术。手术进行了一半,医生把我叫了进去,他说癌细胞一直向里扩散,再向下挖,会动到脑部神经,轻者会瘫痪在床,变成植物人,重者下不了手术台,这两种结果,我都不愿意,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保守治疗,让他服药维持生命。半年过去了,爷爷除了脸部溃烂外,不影响吃喝,我认为这样活个一年两年没问题,可没想到这样快。

  我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请了假,带着妻子和女儿赶回了老家。到了家,才知道虚惊一场,爷爷并没有去世,他只是暂时昏迷,被人认为已经去世。当我来到爷爷的病床前,他还在昏睡着,看情形,真的不太好,就有人建议,把爷爷移到堂屋的床上。我抱起了爷爷,他好轻,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很高大,从没想到他会倒下,而今------我鼻子一酸,想哭。爷爷睁开了眼,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回去上班,天黑了,还有车吗?”我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了。

  我没想到那竟然是爷爷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把他移到堂屋的床上,他就不省人事了,他睁大了眼睛,双手不停地在眼前乱抓,按也按不住。我叫他,他不应。就这样爷爷坚持了两天,一直喘着粗气,不闭眼,家人说他在等小姑。我不相信,我认为他已经没有了意识,什么都不知道,可让我难以相信的是,当小姑赶回来,大哭着趴在他的床前叫他的时候,爷爷竟然伸手抓住了小姑的头发,眼睛直直地看着小姑,顷刻就闭上了眼睛。

  父亲离开我二十多年了,爷爷去世也有四个年头了,每一次来到他们的坟前,我总感觉到他们就在我的面前,看着我,而我也总会跪下来,和他们说说心里话,我知道虽然他们离去了,但他们给我的教导却会促使我不停地奋斗,不断地前进。

  描述离别的伤感散文欣赏:离别

  痴情的苍天永远期望与薄情的大地相遇,却又注定永远的别离。脆弱的苍天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滴。经历千年万载泪水无休止的汇集,终于形成了无边无际辽阔的海域。彩虹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对他们何尝不是偶然的际遇?

  问世间情为何如此神秘,以至于勘探者需要具备十二分的勇气。然而勘探者不言放弃。任凭风霜雨雪的打击,面对一切灾难无所畏惧,努力获得最后的胜利。阴冷的结局未曾将勘探者怜惜,面对别离,它终于再次意识到自己被真诚的感情抛弃。泪水滑落的痕迹,难道不正是别离有力的证据?追随时间漂移,生活中的沙尘暴不仅逐渐吹散了梦中人的消息,而且也无情的掩埋了梦中人曾经有过的足迹。

  甜言蜜语何处寻觅,天上的星星多么美丽,也许最亮的一颗就是你,甘愿陪你飞到天上去,在那筑就虚幻的佳期。

  描述离别的伤感散文欣赏:离别在*堡

  在*堡,雨已经下了些日子了,天气预报说下周就开始晴,下一周都是大晴天。现在依旧下着雨,这样的天气,没什么事情做,也就最容易想家了。

  我妈从伊堡回家也有些日子了,记起走的那天,一大早我就去我妈住的房子,因为上学的原因,我住在大学,我妈来看我的时候只是在学校外面租了间卧室,里面有公共厨房,什么都很方便。为期一个月。但是她根本没有住满一个月,因为心里还在挂念着家里另一个孩子。家里有个批发部,每年到了春节,就是最忙的时候,家里现在是二哥在操持家业,以前都是母亲看店,所以她很担心二哥一个人忙不过来。家里的三个孩子算是耗尽了她的一生,说伟大可能她自己觉得没什么,但对于我们三个来说,她就是天。

  我到了她住的那房子以后,她早早就把所有的东西装好了,什么是带走的,什么是留下的,都已经分开放好了。留下的东西里有什么,就开始给我安顿,这个奶疙瘩是你婶婶给你买的,知道你喜欢吃,我去买了,买的时候的时候,你婶婶说她给你买,你记得给婶婶说一下,也谢谢人家给你带。这个是蜂蜜,来的时候就带了三瓶,一瓶给你姑姑了,一瓶这几天吃的也没剩多少,还在冰箱里,这瓶没打开。这个是床单和枕套,你放在宿舍里,以后我和你爸要是再来,就不花钱了。剩下的是些衣服,你去难民营那边的时候带上。我一边吃着饭,一边听她说叨着。我妈也不是那种很能唠叨的人,而且在伊堡呆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嫌她太唠叨。但是她自己总把落在嘴上“你不要嫌我太唠叨,我记性不好了,有些话说了再说。”,吃着饭,想着这可能是我在伊堡吃我妈做的最后一顿早饭了,下一顿还不知道会是在那里?

  我们吃完饭早早就出发了,一是担心路上有什么岔子,早点出发能有个应急的,其次是我们还要去蓝区换点美金,因为他们不是直接回家,去另一个国家呆上一段时间算是旅行,但要在春节之前回家,我妈一直念叨着要回去给哥哥帮忙,所以九号就从伊堡出发了。今天就是九号,我们换了钱到了机场,下了车,上马路沿的时候,我妈显的很吃力,也不知啥时候开始,我妈的腿不好使了,走在*路上没什么事,只要有个稍高点的台阶,我妈都会侧着身子,感觉要跨跃很高的台阶,其实就是一个路沿石的高度,所以但凡有个台阶,能不让她走就不让她走。

  从蓝兰到机场,我妈一句话也没有说,一路上我爸都在教育我,长长短短的说了好多事情,我已经*惯了,也就没什么在意的。到了飞机场门口,我的心悬起来了,我妈妈最心疼的就是我了,我是家里老小。怕的就是等会儿到了安检口,她控制不住情绪哭出来,过了安检,一切正常,就一直送他们往里走,心想还算好,看我妈的样子,情绪还算稳定。

  走到候机室门口,送机的人只能到这里。我妈一下子哭出来了,她最终还是没有忍住,我当时傻在哪里了,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我一下抱住我妈,心里一直在坚强着,强忍着,能不哭出来,就尽力别哭出来,我觉得,就算她看我没心没肺的笑,也比看见我无依无靠的哭的强。

  我说,“这么多人看着呢,你就别哭了。”我妈哭的像个孩子,根本不理会身边的人,门卫也尴尬的站在我俩旁边,半天,挤出一句please。我俩堵住了路口,只能向左移一下,我妈没明白什么事情,她不懂英语,和儿子的离别也没时间让他明白这句英语。我移动了一下,我妈也就极不情愿地放开我了,但还是哭的止不住,用她的手象征性的擦了下眼泪。我妈的手不大很小,指头也不长,记忆里妈妈的手和外公的手一摸一样,再加上我妈本来就胖,手就和孩子的手一样,肥肥圆圆的,不同的是上面都是些纹路,我的手不想我妈的手,我妈总说她的手是一个苦命人的手。

  小时候,一到冬天就能看到我妈手上的裂痕,里面能看**,就单单看着就觉得很不舒服,晚上我妈从店里回来,给我们做饭,完了才有时间收拾她的双手,他总有很多办法对付这些伤口,但旧的伤口愈合之后,总会出现新的。手收拾完了就是脚后跟,白天看不到,到了晚上脱了鞋和袜子,就呈现出来了。我曾一直觉得我妈的脚后跟是见过最丑的脚后跟,上面的都是些干裂的痕迹,我还给她买过一个磨脚石,但是也没怎么用过。对付这些东西,我妈有数不完的招数。很不明白他到底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一个小学文化五年级的人,就能懂这么多东西。她的那双手,那么粗糙,尽让我的世界充满惊奇。


离别的诗词及翻译 (菁华3篇)(扩展10)

——离别的滋味作文 (菁华3篇)

  别了,我相处2年的哥哥姐姐;别了,流逝在校园的岁月点点;别了,一起踏过的行迹片片。一切都像烟火的美丽,那么美丽,轻轻划过无人的天际,曾经的回忆,埋藏在心里,渐渐酿成了蜜,无法掠去。

  “开心就好,勿忘心安”

  你那飘逸的发型,嘴角永远保存的微笑,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每次打招呼,都喜欢轻抚过我的头,记得我最讨厌别人摸我的头,可是一看见你的微笑,我就生气不起来。你常常喜欢开玩笑,总让我从心情低沉又重新对自己充满信心。常常故意的不理你,看见你生气的时候好玩的表情,不知不觉,我竟被你感染,也常常把笑挂在脸上。谢谢你,让我在初中烦闷的生活中寻找乐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长海”

  你拥有远大的志向,想当一名国际象棋师,我对这玩意儿一窍不通,没办法与你切磋。你总能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提点我,告诉我做任何事脑袋都要转一转。你总能在学*上帮助我,在数学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常常拿题向你请教,你也乐意为我解答。最让我感动的是,既然毕业了,还想着我,帮我复印了十几张复*试卷。这让我觉得,原来不知不觉中付出的真心也会有回报,让我渐渐与同学甚至"敌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你也让我确立了志向,让我努力前进。

  ……

  生活就像环形梯,渐行渐远渐无声。在离别的伤感中,我总能在回忆里寻找一丝快乐,最曾经相处的时光里,我总能找出一条条人生警讯。与你们相处的日子我学会了乐观,为人处事……与你们离别的时刻,我留恋,我回忆。就算内心深处有些伤感,但我觉得我该化忧伤为动力,让你们看到我的新成绩,让你们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离别的滋味——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呀!

  也许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短,也许我们现在心中有一道隔阂,但心中却永远装着那甜蜜的回忆。

  普希金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而我却说:“心儿永远向着回忆。”在大脑搜索着那些回忆,像放映电影一样清楚。记得第一次见面时,我们两人的嘴里都吃着棒棒糖,甜甜地味道溶入心头,可能是趣味相投,让我们很快便成了朋友。

  我们一直玩到黄昏,我还记得那天的晚霞格外美,我们俩手换手,一起回家。因为那时作业少,几乎天天都在一起。早上去上学,晚上放学回家。只要有时间,就在一起玩。也许美好的生活都是短暂的,很快我便要搬新家了,离别的日子要来到。

  我们谁都知道,可我们却从不提及这个发球我们俩的伤口,所以我们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

  离搬家的`日子只有十几天时,终于不得不提起这桩事。又是一人一个棒棒糖,但是这次心中无缘地涌起一股苦水,卡有那。刚放进嘴里的糖也变得没了味。又在黄昏,又有晚霞......

  微风吹着李争细碎的刘海,托着伤感的身心,向着那个快要不是我的家走去。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当离别的日子真正来到时,没有想像中那么悲壮,虽然眼眶里都有泪精灵,但谁也没有让它落下,因为我们说过:“总有一天还会相约!”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早就知道离别的这一天会来,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我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这天晚上放学,你拿着转学证明和我一起走出校门,一朵乌云从远方飘来遮住了将落未落的夕阳,北风呼呼地刮着,吹乱了我们的碎发,也许是发丝刮到了眼睛,也许是被冷风吹疼了眼睛,也许是之前的欢声笑语又一次涌上心头。我俩的眼圈又一次发红。眼泪肆意的流淌至嘴角,涩涩的,咸咸的,这或许就是离别的滋味吧!

  我拉着你的手,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我们初次相见的情景,说来也很有意思,我们的相识是在小学时的运动会上,彼此以对手的身份出现在各自的世界中,正所谓“不打不成交”。之后的你我一起训练,一起竞争。那次我正在操场上狂奔,却突然被重重地绊倒在地,是你叫来老师为我擦药,过后的几天你帮我打水打饭照顾我。五年级,咱俩吵过几次架之后,友谊却逾加坚固,原想我们可以一起手拉手迈入初中的大门,可今天却要各奔东西了!

  我们俩相拥而泣,泪水肆意地划过了脸庞,忽然两只大手分别拭去了我们俩人脸上的泪水,我们俩茫然地抬头,见到了班主任的笑脸,她笑着说:“哭什么呢?”我悄悄的嘀咕:“我们以后也许很难见面了,怎么能不哭呢!”班主任拭掉我的泪痕,抚摸着我俩:“你俩要是以后上了共同的高中、大学,不还能在一起嘛!这一次离别也许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见呀!”

  乌云已然飘过,太阳又一次将光辉洒向人间,我们又一次相拥而泣,这一次是为日后能够再次相见而欣慰,泪水又一次流进嘴里,只不过这一次的泪水,微微带些甜味儿……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