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关山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注释: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⑤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

  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诗的开始“和戎”句谓本应只是暂时权宜之计的和戎,却一忽而过十五年,有批评之意;将军能战而不战,“空”字质疑的语气很重。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弓断弦”这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朱门”句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厩马”句写英雄无用武之地写得很沉痛。这种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诞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这说明他们早已忘却国耻。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伟大诗人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强烈的愤慨之情如万丈烈火,喷涌而出。

  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流血战事,一切归于风*浪静,相安无事。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的命运和价值。对于尚存者来说,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和戎诏”,多少年来,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三十岁左右参军的壮士现在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一个反问句,显得多么无奈!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在这如怨如泣的笛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但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将随着老死边关、化做暴露于野的白骨而最终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的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

  诗歌忌重字,这句诗却与前面的“将军不战空临边”复用“空”字,看似败笔的两个字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主要描绘中原遗民含泪盼望复国的画面。“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这一句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了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之情。

  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这两个情景两相对照,又融为一体。这幅图景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原沦陷地区,胡人的盛嚣尘上和遗民的痛苦凄惨,无不揭示了“和戎诏”的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此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简析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艺术特色

  《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是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陆游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陆游创造性运用了《关山月》这种古乐府的旧题, “关山月”原来以边塞为题材,抒发从军战士怀人思乡的内心感情。而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诗的内容丰富了,境界扩展了,思想意义也更深刻了。它的风格也不再是一味的低回哀怨而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了。陆游还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关山原是代表边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时总是在山势险峻之处设置关塞。而陆游却突破这一限制,把关山扩大开去,从关山以内写到关山以外。关山以内是后方,那里朱门之内的尽兴的浅斟低唱,无休止地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是前方战士的戍楼,那里有楼内生者的苍苍白发,楼外死者的累累白骨。关山以外,是沦陷区,那里有残暴敌人的干戈屠杀,无辜百姓的血泪酸辛。诗人由*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在十五年来就这么一直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诗的语言也晓畅*易,精练自然,没有剑拔弩张惊人的句子,但在客观事实的描述中,却更显出一种摧人泪下、惊心动魄的力量。由此可见,说《关山月》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能代表陆游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创作背景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古诗简介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

  翻译/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赏析/鉴赏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于福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从那时开始到陆游写这首诗时,一共十三、四年,说十五年是举其成数。从那时起,将军虽统帅兵马驻守边境,却无从发兵,无事可作。空临边——是白白地到边境去。指将军不得作战,不是不肯作战,为什么将军不战空临边呢?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朱门”一句,沉沉——形容屋宇深遂。按歌舞——指依照乐曲节奏载歌载舞。这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由写南宋统治集团写到边防战士,与“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照应。“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这两句是写战士苦闷悲愤的心情,由于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争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逐敌人统一祖国,可这愿望却长期不得实现,他们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光白白地流逝,于是,每当明月之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故乡的亲人。战士们用悲凉的笛声来传达自己不能以身报国的苦闷和悲愤。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载歌载舞,哪里会听到并理解笛声中的含义呢?于是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死去的烈士空流了鲜血。夜空中传来凄凉的笛声,明月徒然地照着留在沙场的尸骨。所以诗人说:“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这是描写空怀壮志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是和戎的投降政策贻误了战机,使他们进不能杀敌尽力,退不能还乡会亲,而只能遥望天边的月亮,守着同伴的尸骨,听着哀怨的笛声,前途未卜,国家无望,内心何等的凄凉。这是第二段。诗人的感情也是悲痛难忍,情绪激烈的。“空照”、“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两句是说,北方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侵略,但是统治者从来不可能在这里长久地占下去,诗人坚信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走。这是一层意思;这两句同时可以理解成是对统治者的谴责。中原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武装侵略,但都没能够让他们站住脚,如今在南宋统治者和戎投降政策下,金侵*国,侵*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这首《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这首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诗的开始“和戎”句谓本应只是暂时权宜之计的和戎,却一忽而过十五年,有批评之意;将军能战而不战,“空”字质疑的语气很重。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弓断弦”这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朱门”句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厩马”句写英雄无用武之地写得很沉痛。这种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诞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这说明他们早已忘却国耻。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伟大诗人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强烈的愤慨之情如万丈烈火,喷涌而出。

  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流血战事,一切归于风*浪静,相安无事。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的命运和价值。对于尚存者来说,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和戎诏”,多少年来,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三十岁左右参军的壮士现在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一个反问句,显得多么无奈!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在这如怨如泣的笛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但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将随着老死边关、化做暴露于野的白骨而最终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的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

  诗歌忌重字,这句诗却与前面的“将军不战空临边”复用“空”字,看似败笔的两个字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主要描绘中原遗民含泪盼望复国的画面。“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这一句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了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之情。

  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这两个情景两相对照,又融为一体。这幅图景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原沦陷地区,胡人的盛嚣尘上和遗民的痛苦凄惨,无不揭示了“和戎诏”的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此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简析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艺术特色

  《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是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陆游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陆游创造性运用了《关山月》这种古乐府的旧题, “关山月”原来以边塞为题材,抒发从军战士怀人思乡的内心感情。而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诗的内容丰富了,境界扩展了,思想意义也更深刻了。它的风格也不再是一味的低回哀怨而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了。陆游还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关山原是代表边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时总是在山势险峻之处设置关塞。而陆游却突破这一限制,把关山扩大开去,从关山以内写到关山以外。关山以内是后方,那里朱门之内的尽兴的浅斟低唱,无休止地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是前方战士的戍楼,那里有楼内生者的苍苍白发,楼外死者的累累白骨。关山以外,是沦陷区,那里有残暴敌人的干戈屠杀,无辜百姓的血泪酸辛。诗人由*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在十五年来就这么一直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诗的语言也晓畅*易,精练自然,没有剑拔弩张惊人的句子,但在客观事实的描述中,却更显出一种摧人泪下、惊心动魄的力量。由此可见,说《关山月》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能代表陆游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创作背景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诗的开始“和戎”句谓本应只是暂时权宜之计的和戎,却一忽而过十五年,有批评之意;将军能战而不战,“空”字质疑的语气很重。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弓断弦”这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朱门”句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厩马”句写英雄无用武之地写得很沉痛。这种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诞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这说明他们早已忘却国耻。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伟大诗人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强烈的愤慨之情如万丈烈火,喷涌而出。

  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流血战事,一切归于风*浪静,相安无事。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的命运和价值。对于尚存者来说,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和戎诏”,多少年来,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三十岁左右参军的壮士现在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一个反问句,显得多么无奈!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在这如怨如泣的笛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但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将随着老死边关、化做暴露于野的白骨而最终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的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

  诗歌忌重字,这句诗却与前面的“将军不战空临边”复用“空”字,看似败笔的两个字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主要描绘中原遗民含泪盼望复国的画面。“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这一句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了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之情。

  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这两个情景两相对照,又融为一体。这幅图景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原沦陷地区,胡人的盛嚣尘上和遗民的痛苦凄惨,无不揭示了“和戎诏”的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此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简析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艺术特色

  《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是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陆游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陆游创造性运用了《关山月》这种古乐府的旧题, “关山月”原来以边塞为题材,抒发从军战士怀人思乡的内心感情。而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诗的内容丰富了,境界扩展了,思想意义也更深刻了。它的风格也不再是一味的低回哀怨而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了。陆游还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关山原是代表边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时总是在山势险峻之处设置关塞。而陆游却突破这一限制,把关山扩大开去,从关山以内写到关山以外。关山以内是后方,那里朱门之内的尽兴的浅斟低唱,无休止地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是前方战士的戍楼,那里有楼内生者的苍苍白发,楼外死者的累累白骨。关山以外,是沦陷区,那里有残暴敌人的干戈屠杀,无辜百姓的血泪酸辛。诗人由*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在十五年来就这么一直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诗的语言也晓畅*易,精练自然,没有剑拔弩张惊人的句子,但在客观事实的描述中,却更显出一种摧人泪下、惊心动魄的力量。由此可见,说《关山月》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能代表陆游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创作背景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扩展1)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关山月

  徐陵〔南北朝〕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上,出征的人儿思念遥远的故乡。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难以入眠。旗星照耀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着祁连山。如今战争这样残酷频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从军生涯回家。

  注释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

  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

  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思:想到。

  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当:对着。

  未眠:没有睡觉。

  旗:星名。

  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

  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族自治区疏勒县。

  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

  祁连:山名,祁连山。

  战气:战争气氛。

  从军:在军队中服役。

  复:又,再。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古诗简介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

  翻译/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赏析/鉴赏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于福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从那时开始到陆游写这首诗时,一共十三、四年,说十五年是举其成数。从那时起,将军虽统帅兵马驻守边境,却无从发兵,无事可作。空临边——是白白地到边境去。指将军不得作战,不是不肯作战,为什么将军不战空临边呢?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朱门”一句,沉沉——形容屋宇深遂。按歌舞——指依照乐曲节奏载歌载舞。这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由写南宋统治集团写到边防战士,与“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照应。“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这两句是写战士苦闷悲愤的心情,由于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争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逐敌人统一祖国,可这愿望却长期不得实现,他们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光白白地流逝,于是,每当明月之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故乡的亲人。战士们用悲凉的笛声来传达自己不能以身报国的苦闷和悲愤。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载歌载舞,哪里会听到并理解笛声中的含义呢?于是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死去的烈士空流了鲜血。夜空中传来凄凉的笛声,明月徒然地照着留在沙场的尸骨。所以诗人说:“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这是描写空怀壮志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是和戎的投降政策贻误了战机,使他们进不能杀敌尽力,退不能还乡会亲,而只能遥望天边的月亮,守着同伴的尸骨,听着哀怨的.笛声,前途未卜,国家无望,内心何等的凄凉。这是第二段。诗人的感情也是悲痛难忍,情绪激烈的。“空照”、“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两句是说,北方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侵略,但是统治者从来不可能在这里长久地占下去,诗人坚信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走。这是一层意思;这两句同时可以理解成是对统治者的谴责。中原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武装侵略,但都没能够让他们站住脚,如今在南宋统治者和戎投降政策下,金侵**国,侵**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这首《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这首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诗的开始“和戎”句谓本应只是暂时权宜之计的和戎,却一忽而过十五年,有批评之意;将军能战而不战,“空”字质疑的语气很重。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弓断弦”这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朱门”句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厩马”句写英雄无用武之地写得很沉痛。这种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诞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这说明他们早已忘却国耻。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伟大诗人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强烈的愤慨之情如万丈烈火,喷涌而出。

  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流血战事,一切归于风*浪静,相安无事。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的命运和价值。对于尚存者来说,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和戎诏”,多少年来,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三十岁左右参军的壮士现在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一个反问句,显得多么无奈!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在这如怨如泣的笛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但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将随着老死边关、化做暴露于野的白骨而最终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的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

  诗歌忌重字,这句诗却与前面的“将军不战空临边”复用“空”字,看似败笔的两个字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主要描绘中原遗民含泪盼望复国的画面。“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这一句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了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之情。

  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这两个情景两相对照,又融为一体。这幅图景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原沦陷地区,胡人的盛嚣尘上和遗民的痛苦凄惨,无不揭示了“和戎诏”的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此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简析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艺术特色

  《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是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陆游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陆游创造性运用了《关山月》这种古乐府的旧题, “关山月”原来以边塞为题材,抒发从军战士怀人思乡的内心感情。而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诗的内容丰富了,境界扩展了,思想意义也更深刻了。它的风格也不再是一味的低回哀怨而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了。陆游还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关山原是代表边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时总是在山势险峻之处设置关塞。而陆游却突破这一限制,把关山扩大开去,从关山以内写到关山以外。关山以内是后方,那里朱门之内的尽兴的浅斟低唱,无休止地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是前方战士的戍楼,那里有楼内生者的苍苍白发,楼外死者的累累白骨。关山以外,是沦陷区,那里有残暴敌人的干戈屠杀,无辜百姓的血泪酸辛。诗人由*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在十五年来就这么一直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诗的语言也晓畅*易,精练自然,没有剑拔弩张惊人的句子,但在客观事实的描述中,却更显出一种摧人泪下、惊心动魄的力量。由此可见,说《关山月》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能代表陆游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创作背景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古诗简介

  《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故事的一首抒情五言诗。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翻译/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注释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②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③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④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⑤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⑥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时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族自治区疏勒县。

  ⑦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⑧战气:战争气氛。

  ⑨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创作背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因此其诗风有所变化,写出了一些富有真情实感,为人所称道的诗篇。《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赏析/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赏析

  当淳熙二年(1175年),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 1 7 7),陆游5 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 1 6 3)于福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从那时开始到陆游写这首诗时,一共十三、四年,说十五年是举其成数。从那时起,将军虽统帅兵马驻守边境,却无从发兵,无事可作。空临边——是白白地到边境去。指将军不得作战,不是不肯作战,为什么将军不战空临边呢?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沉沉——形容屋宇深遂。按歌舞——指依照乐曲节奏载歌载舞。这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由写南宋统治集团写到边防战士,与“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照应。“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这两句是写战士苦闷悲愤的心情,由于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争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逐敌人统一祖国,可这愿望却长期不得实现,他们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光白白地流逝,于是,每当明月之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故乡的亲人。战士们用悲凉的笛声来传达自己不能以身报国的苦闷和悲愤。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载歌载舞,哪里会听到并理解笛声中的含义呢?于是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死去的烈士空流了鲜血。夜空中传来凄凉的笛声,明月徒然地照着留在沙场的尸骨。所以诗人说:“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这是描写空怀壮志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是和戎的投降政策贻误了战机,使他们进不能杀敌尽力,退不能还乡会亲,而只能遥望天边的月亮,守着同伴的尸骨,听着哀怨的笛声,前途未卜,国家无望,内心何等的凄凉。这是第二段。诗人的感情也是悲痛难忍,情绪激烈的。“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两句是说,北方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侵略,但是统治者从来不可能在这里长久地占下去,诗人坚信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走。这是一层意思;这两句同时可以理解成是对统治者的谴责。中原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武装侵略,但都没能够让他们站住脚,如今在南宋统治者和戎投降政策下,金侵**国,侵**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这首《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这首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6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翻译/译文

  早上还站在岸边,放眼打量着那清波明净的水道,晚上就弃舟登山、站在巍巍的白登山巅的白登台上了。

  夜登高山上的高台,举头望月,月中桂树看得更为清楚;低头徘徊,只见如银月光洒满一地,映照着自己慢慢移动的影子。

  寒沙随着狂暴的北风卷地而起,初春早花不畏残冬余雪竞先怒放。

  如此夜长不能入睡,羁身孤旅的游子,又有谁能与自己会面解闷;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又有谁为自己赶裁锦衣?

  注释

  ①《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南北朝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②清波道:似当为“清溪道”。清溪道,古道名,系自四川盆地通往云南之路。

  ③白登台: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之东,山上有白登台,可以远望幽燕、冀、豫之大地。

  ④“月中”句: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

  ⑤流影:移动不定的月影。

  ⑥寒沙:寒冷季节的黄沙。

  ⑦犯雪:冒着大雪。

  ⑧晤(wù):会面。

  ⑨谁为:谁人替我缝制。

  赏析/鉴赏

  《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这首诗既以《关山月》之曲谱词,它的主旨必然紧紧围绕着“伤离别”之意展开。

  首联“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点明了诗中主人公别家远去,奔向异地他乡:早上还站在岸边,放眼打量着那清波明净的水道,晚上就弃舟登山、站在巍巍的白登山巅的白登台上了。白登山,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之东,山上有白登台,可以远望幽燕、冀、豫之大地。这两句带出的气氛是绿波生凉、夜幕迷蒙,流露出别家远游人惘然若失的感受。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是在描绘夜景。夜登高山上的高台,举头望月,月中桂树看得更为清楚;低头徘徊,只见如银月光洒满一地,映照着自己慢慢移动的影子。这景色多么迷人,但未免过于清幽;因为由月中桂树*而联想到的,定是孤寂的吴刚正在砍伐桂树,而随着流影触发的必是对自己只身在外的自伤;于是,这迷人的夜景带来的是倍觉凄凉。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写自然景象的清冷氛围:寒沙随着狂暴的北风卷地而起,初春早花不畏残冬余雪竞先怒放。这联景物描写着重于动态,对仗工巧,又十分生动。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是说:如此夜长不能入睡,羁身孤旅的游子,又有谁能与自己会面解闷;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又有谁为自己赶裁锦衣!此处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极度孤寂的感情。

  全篇四联,首三联通过自然景色渲染的是悲凉凄清的环境,尾联则是直接写处身人间世俗后。产生的孤独感情;前景后情,呼应融合,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此外,该诗十分注意语言技巧,如首联上下句间,“朝望”对着“夜上”、“清波道”对着“白登台”,十分工巧自然;第三联上下句间也是这样,“寒沙”对“春花”、“逐风起”对着“犯雪开”,极为严整。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注释

  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城东南,去*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⑺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⑻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此二句当本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古诗简介

  《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故事的一首抒情五言诗。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翻译/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注释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②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③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④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⑤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⑥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时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族自治区疏勒县。

  ⑦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⑧战气:战争气氛。

  ⑨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创作背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因此其诗风有所变化,写出了一些富有真情实感,为人所称道的诗篇。《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赏析/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注释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古诗简介

  《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故事的一首抒情五言诗。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翻译/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注释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②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③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④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⑤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⑥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时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自治区疏勒县。

  ⑦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⑧战气:战争气氛。

  ⑨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创作背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因此其诗风有所变化,写出了一些富有真情实感,为人所称道的诗篇。《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赏析/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扩展2)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实用五篇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诗的开始“和戎”句谓本应只是暂时权宜之计的和戎,却一忽而过十五年,有批评之意;将军能战而不战,“空”字质疑的语气很重。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弓断弦”这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朱门”句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厩马”句写英雄无用武之地写得很沉痛。这种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诞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这说明他们早已忘却国耻。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伟大诗人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强烈的愤慨之情如万丈烈火,喷涌而出。

  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流血战事,一切归于风*浪静,相安无事。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的命运和价值。对于尚存者来说,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和戎诏”,多少年来,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三十岁左右参军的壮士现在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一个反问句,显得多么无奈!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在这如怨如泣的笛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但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将随着老死边关、化做暴露于野的白骨而最终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的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

  诗歌忌重字,这句诗却与前面的“将军不战空临边”复用“空”字,看似败笔的两个字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主要描绘中原遗民含泪盼望复国的画面。“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这一句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了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之情。

  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这两个情景两相对照,又融为一体。这幅图景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原沦陷地区,胡人的盛嚣尘上和遗民的痛苦凄惨,无不揭示了“和戎诏”的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此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简析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艺术特色

  《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是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陆游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陆游创造性运用了《关山月》这种古乐府的旧题, “关山月”原来以边塞为题材,抒发从军战士怀人思乡的内心感情。而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诗的内容丰富了,境界扩展了,思想意义也更深刻了。它的风格也不再是一味的低回哀怨而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了。陆游还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关山原是代表边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时总是在山势险峻之处设置关塞。而陆游却突破这一限制,把关山扩大开去,从关山以内写到关山以外。关山以内是后方,那里朱门之内的尽兴的浅斟低唱,无休止地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是前方战士的戍楼,那里有楼内生者的苍苍白发,楼外死者的累累白骨。关山以外,是沦陷区,那里有残暴敌人的干戈屠杀,无辜百姓的血泪酸辛。诗人由*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在十五年来就这么一直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诗的语言也晓畅*易,精练自然,没有剑拔弩张惊人的句子,但在客观事实的描述中,却更显出一种摧人泪下、惊心动魄的力量。由此可见,说《关山月》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能代表陆游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创作背景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古诗简介

  《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故事的一首抒情五言诗。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翻译/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注释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②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③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④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⑤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⑥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时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族自治区疏勒县。

  ⑦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⑧战气:战争气氛。

  ⑨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创作背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因此其诗风有所变化,写出了一些富有真情实感,为人所称道的诗篇。《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赏析/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上,出征的人儿思念遥远的故乡。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难以入眠。

  旗星照耀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着祁连山。

  如今战争这样残酷频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从军生涯回家。

  注释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族自治区疏勒县。

  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战气:战争气氛。

  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创作背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4

  1 徐陵关山月古诗带拼音版

  guān shān yuè

  关山月

  xú líng

  徐陵

  guān shān sān wǔ yuè , kè zǐ yì qín chuān 。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sī fù gāo lóu shàng , dāng chuāng yīng wèi mián 。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xīng qí yìng shū lè , yún zhèn shàng qí lián 。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zhàn qì jīn rú cǐ , cóng jūn fù jī nián ?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2 关山月古诗的意思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3 关山月古诗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5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翻译/译文

  早上还站在岸边,放眼打量着那清波明净的水道,晚上就弃舟登山、站在巍巍的白登山巅的白登台上了。

  夜登高山上的高台,举头望月,月中桂树看得更为清楚;低头徘徊,只见如银月光洒满一地,映照着自己慢慢移动的影子。

  寒沙随着狂暴的北风卷地而起,初春早花不畏残冬余雪竞先怒放。

  如此夜长不能入睡,羁身孤旅的游子,又有谁能与自己会面解闷;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又有谁为自己赶裁锦衣?

  注释

  ①《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南北朝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②清波道:似当为“清溪道”。清溪道,古道名,系自四川盆地通往云南之路。

  ③白登台: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之东,山上有白登台,可以远望幽燕、冀、豫之大地。

  ④“月中”句: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

  ⑤流影:移动不定的月影。

  ⑥寒沙:寒冷季节的黄沙。

  ⑦犯雪:冒着大雪。

  ⑧晤(wù):会面。

  ⑨谁为:谁人替我缝制。

  赏析/鉴赏

  《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这首诗既以《关山月》之曲谱词,它的主旨必然紧紧围绕着“伤离别”之意展开。

  首联“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点明了诗中主人公别家远去,奔向异地他乡:早上还站在岸边,放眼打量着那清波明净的水道,晚上就弃舟登山、站在巍巍的白登山巅的白登台上了。白登山,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之东,山上有白登台,可以远望幽燕、冀、豫之大地。这两句带出的气氛是绿波生凉、夜幕迷蒙,流露出别家远游人惘然若失的感受。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是在描绘夜景。夜登高山上的高台,举头望月,月中桂树看得更为清楚;低头徘徊,只见如银月光洒满一地,映照着自己慢慢移动的影子。这景色多么迷人,但未免过于清幽;因为由月中桂树*而联想到的,定是孤寂的吴刚正在砍伐桂树,而随着流影触发的必是对自己只身在外的自伤;于是,这迷人的夜景带来的是倍觉凄凉。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写自然景象的清冷氛围:寒沙随着狂暴的北风卷地而起,初春早花不畏残冬余雪竞先怒放。这联景物描写着重于动态,对仗工巧,又十分生动。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是说:如此夜长不能入睡,羁身孤旅的游子,又有谁能与自己会面解闷;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又有谁为自己赶裁锦衣!此处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极度孤寂的感情。

  全篇四联,首三联通过自然景色渲染的是悲凉凄清的环境,尾联则是直接写处身人间世俗后。产生的孤独感情;前景后情,呼应融合,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此外,该诗十分注意语言技巧,如首联上下句间,“朝望”对着“夜上”、“清波道”对着“白登台”,十分工巧自然;第三联上下句间也是这样,“寒沙”对“春花”、“逐风起”对着“犯雪开”,极为严整。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扩展3)

——六月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间峦,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望湖楼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而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而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间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静。

  赏析

  此诗描绘了望地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表诗句捕捉到西子地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地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地的特点。其次,作者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表“翻墨”写云的来有,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地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地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撒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地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地面上溅撒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顺着风有吹来,也顺着风有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地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表“翻墨”写出云的来有,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最后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表“白雨”和“黑云”映衬,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苏轼〔宋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珠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激起的尝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尝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放生珠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观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躺在船里的枕*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尝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忽然回忆起在会灵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细”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被打湿。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一一认识?

  熙不观隐居山林,暂时先熙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观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观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翻墨:打翻的黑墨尝,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白”:指夏日阵”的特殊景观,因”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尝珠(珍珠),用“跳珠”形容”点,说明”点大,杂乱无序。卷地风来:指狂风*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忽:突然。尝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静。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尝枕”句:躺在船里看山,不觉得尝波起落,只见山头忽上忽下。尝枕,等于“载在尝面的枕*”。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裴回:即徘徊。乌菱:指老菱。菱角老则壳黑,故名。芡(qiàn):大型尝生植物。青菰(gū):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尝新:古代于孟秋以新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尝食新谷。游女:珠游的女子。 木兰桡: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桡(ráo):划船的桨,这里指小船。翠翘: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杜若: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吴儿:指吴地之人,这里也代指采莲女。吴地,指现*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小隐:谓隐居山林。

  赏析

  第一首诗第一心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墨,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后,形象逼真。第二心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墨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后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后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后字,一个“乱后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第三心写以:猛然间,狂以*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后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以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心写天和墨:雨过天晴,以*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天入墨,墨映天,墨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以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以卷、天晴,写得有远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墨天一色的美丽以光。诗用“翻墨后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后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后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以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心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墨如天后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心中又用“白雨后和“黑云后映衬,用“墨如天后和“卷地以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后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此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后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墨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心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以味的“即兴表演后,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后。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墨天一色。又是山,又是墨,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后,“白雨跳珠后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后写云的来势,用“跳珠后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心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以来忽吹散,望湖楼下墨如天后两心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第二首诗是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北宋时,杭州西湖由*规定作为放生池。王注引张栻的话说:“天禧四年(指1020年),太子太保判杭州王钦若奏: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祈福。’后这是相当于现代的禁捕禁猎区;所不同的,只是从前有人卖鱼放生,还要弄个“祈福后的名堂罢了。西湖既是禁捕区,所以也是禁植区,私人不得占用湖地种植。诗的开头,就写出这个事实。那些被人放生、自由成长的鱼鳖之类,不但没有受到人的威胁,反而受到人的施与,游湖的人常常会把食饵投放墨里,引那些小家伙围拢来吃。便是不去管它们,它们凭着条件反射,也会向人追赶过来。至于满湖的荷花,也没有谁去种植,自己凭着自然力量生长,东边一丛,西边一簇,自开自落,反而显示出一派野趣。

  然而此诗的趣味却在后面两心。“墨枕能令山俯仰后——山本来是不能俯仰的,杜甫有“以雨不动安如山后(《茅屋为秋以所破歌》)的心子,杜牧也有“古训屹如山后(《池州送孟迟》)的说法,苏轼却偏要说“山俯仰后。诗人认为,山是能俯仰的,理由就在“墨枕后。所谓“墨枕后,就是枕*放在墨面上。准确地说,是放在船上。船一颠摆,躺在船上的人就看到山的一俯一仰。这本来并不出奇,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问题在于诗人把“神通后交给了“墨枕后,如同这个“墨枕后能有绝大的神力,足以把整座山颠来倒去。这样的构思,就显出了一种妙趣来。

  “以船解与月裴回后——同样是写出一种在船上泛游的情趣。湖上刮起了以,小船随以飘荡。这也是常见的,不足为奇。人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月亮,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移动,就像在天空里徘徊。因此李白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后(《月下独酌》)这也不算新奇。不同的地方是,苏轼把船的游荡和月的徘徊轻轻牵拢,拉到一块来,那就生出了新意。船在徘徊,月也在徘徊,但诗人不知是月亮引起船的徘徊,还是船儿逗得月亮也欣然徘徊起来。诗人想,如果是以的力量使船在墨上徘徊,那又是什么力量让月亮在天上徘徊呢?还有,这两种徘徊,到底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呢?他把“船后和“月后两种“徘徊后联系起来,就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包含了一些哲理,他要定下神来,好好想一想。所以说,诗心写得饶有情趣。

  第四首诗首心中的“游女后当是采莲女。因为从这一组五首诗看,苏轼应该始终都在望湖楼上,所以木兰桡上的该是“游女后。旁人不可能跳到墨里给她们献花。倒是她们*墨楼台,可以采了荷花献给别人。所以这第一心是写“游女后们献花给游客。墨里采花的“游女后,应该就是采莲女了。天上下雨了,采莲女在湖中,首饰未免被打湿了。“无限芳洲生杜若后,屈原在《湘夫人》里有写过“搴汀洲兮杜若后,杜若代指各种香草。而“香草美人后是楚辞中最重要的意象,倒推可知,楚辞招在这里就是代指“香草后。“吴儿不识楚辞招后,是感慨采莲女不认识《楚辞》中的各种香草。杜甫《归梦》诗中有“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后之心,“不用楚辞招后切合“有家难回后之意,与这里的“楚辞招后的意思完全不同。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古诗简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有6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翻译/译文

  译文

  第一首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第二首

  放生的鱼鳖跟随人来,池塘里荷花到处开放。从水中看山如倒了过来,开船随风在月下徘徊。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静。

  8、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9、卷地风来:指狂风*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赏析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译文: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扩展4)

——《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译文

  临*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

  赏析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了,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何处”,这似乎不合常规。但是,联系第四句来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诗的前三句拐弯抹角,都是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谜底”,才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

  诗人用这种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清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别下翻看诗乐府杂稿》,见有诗秋闺怨》、诗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诗代别离》一首,拟诗春江她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诗秋窗风雨夕》。”诗春江她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诗春江她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诗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诗葬她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诗葬她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下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下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诗秋闺怨》、诗别离怨》或者诗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诗春江她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诗红楼梦曲·枉凝眉》、诗葬她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诗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扩展5)

——《秋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

  原文:

  拜星月·高*秋思

  [宋代]周邦彦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译文

  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院。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这样绝代佳人,人间都少见。

  从前,只在画中见过她,对那绝世的美丽早已倾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与她相伴。我们互相情意绵绵。无奈人世无常,将我们分开,我心里哪堪孤独。如今我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无息,重门紧关。只有秋虫在声声重复忧伤的歌。无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虽然隔着万水千山,却无法断绝。

  注释

  拜星月慢:词牌名,又名“拜星月”“拜新月”。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之称。本调始创于宋人周邦彦,有多种格体。如双调,上片十句,押四仄韵,四十七字;下片八句,押六仄韵,五十六字。共一百O四字。

  竹槛:竹栏杆。

  秋娘:唐宋时对歌妓的一般称唿。

  琼枝玉树:比喻人姿容秀美。

  水眄(miàn)兰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兰花。眄,顾盼。一作“水盼兰情”。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词人用旧典以昭君喻“秋娘”。春风面,指容貌美丽的。

  瑶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伊人住所。

  雨润云温:比喻男女情好。

  荒寒:既荒凉又寒冷。

  怎奈向:怎么办?何,语助词。

  赏析:

  这首词所咏情事,略同《瑞龙吟》,但并非重游旧地,而是神驰旧游。作为一位工于描写女性的词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稀有的动人的画像。

  为了要使词中女主人的登场获得预期的应有的效果,词人在艺术构思上是煞费苦心的。他首先画出背景。在一个月色阴沉的晚上,更鼓催来了夜色,露水收尽了街尘,正是在这样一个极其幽美的时刻,他来到了她所居住的地方;阑槛外种着竹子,窗户里闪着灯光,正是在这样一个极优雅的地方,他会见了这位人物。与杜甫《佳人》之写“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意相同,这里的竹槛、灯窗,也是以景色的清幽来陪衬人物之淡雅的。

  先写路途,次写居处,再写会晤,层次分明,步步逼*。下面却忽然用“笑相遇”三字概括提过,对于闻名乍见、倾慕欢乐之情,一概省略。这样,就将以后全力描摹人物之美的地步留了出来。在这里,可以悟出创作上虚实相间的手法。

  “似觉”以下四句,是对美人的正面描写,又可以分为几层:第一、二句,乍见其光艳;第三句,细赏其神情;第四句,总赞。写其人之美,不用已为人所*见的“云鬓花颜”、“雪肤花貌”,而用“琼枝玉树”、“暖日明霞”来形容,就不熟滥,不一般化;用两个长排句,四种东西作比,也更有分量。(吴白先生云:“‘琼枝’,见沈约《古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玉树’,见杜甫《饮中八仙歌》:‘皎如玉树临风前。’”)上句说像琼枝和玉树互相交映,是写其明洁耀眼;下句说像暖日和明霞的光辉灿烂,是写其神采照人。两句写入室乍见之初,顿时感到光芒四射,眼花缭乱,尤其因为这次见面是在夜间,就使人物与背景之间,色彩的明暗对比更为显着。在用这种侧重光觉的比喻之先,路途中所见的暗淡月色与庭院中所见的隐约灯光的描写,也对之起了一种很好的衬托作用。如果不仔细研究全词的布局,对于这种使读者容易联想到一些优秀的电影导演的艺术处理手段的巧妙构思,是很容易被忽略过去的。两句写其人之美,可谓竭尽全力,而犹嫌不足,于是再加上“水盼兰情”一句。韩琮《春愁》“水盼兰情别来久”,是用字所本。“水盼”,指眼神明媚如流水;“兰情”,指性情幽静像兰花。这句虽也是写其人之美,但已由乍见其容光而转到细赏其神态了。这已是进了一层。但美人之美,是看不够、写不完的,所以再总一句说:“总*生稀见。”这才画完了这幅美人图的最后一笔。

  换头一句,从抒情来说,是上片的延伸;从叙事来说,却是更进一步追溯到“笑相遇”以前的旧事。杜甫《咏怀古迹》咏王昭君云:“画图省识春风面。”词句即点化杜诗而成,意思是说:在和其人会面之前,就已经知道她的声名,见过她的画像了。从而也看出了,这次的会晤,乃是渴望已久之事,而终于如愿以偿,欢乐可想。

  从这以下,才正面写到离情。“谁知道”二句则是这一幕小小悲剧的转折点。“瑶台”是美女所居。《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但这里却兼用李白《清*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就暗示了这位姑娘有着如李白所形容的杨玉环那样神仙般美丽风姿,作为上片实写其人之美的补充。云雨*用,而“雨”以“润”来形容,“云”以“温”来形容,则化臭腐为神奇,其人性情之好,爱悦之深,由此两字,都可想见,且与上文“兰情”关合。但这叙述两相爱悦的幸福的句子“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却以“谁知道”领起,以“苦惊风吹散”收束,就全部翻了一个面。惊风吹散了温润的云雨,正如意外的事故拆散了姻缘,通体用比喻说明,处理得极其含蓄而简洁。读到这里,读者才发现,原来在这以上所写,都是追叙。行文变化莫测,与《夜飞鹊》同。

  “念荒寒”以下,折入现在。独自寄宿在荒寒的空屋里,关上重重门户,听着坏了的墙壁中秋虫的叫声,这种种凄凉情景,用一“念”字领起,就显得更加沉重。因为无人可语,才只好自思自念,不写人叹,而以虫鸣为叹,似乎虫亦有知,同情自己。如此落墨,意思更深。第三句极力描摹此时此地之哀,正是为了与上片所写彼时彼地之乐作出强烈的对比。

  末以纵使水远山遥,却仍然隔不断一缕相思之情作结,是今昔对比以后题中应有之义,而冠以“怎奈向”三字,就暗示了疑怪、埋怨的意思,使这种相思之情含义更为丰富。

  原文:

  秋思

  宋代: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译文: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之人,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

  无所事事的时候感觉一日长似一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

  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注释:

  欲:欲望。驱:赶逐。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

  休:此处作“忘了”解。

  砧(zhēn)杵(chǔ)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

  井梧:水井边的梧桐树。

  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赏析:

  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心情。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倒是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他更加郁闷。

  闽中秋思

  杜荀鹤〔唐代〕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鉴赏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双调·夜行船·秋思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儿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赏析

  秋思本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题为秋思,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反过来,“今日春来,明朝花谢”写韶华过隙之感,则是以自然之春倒映人生之秋,“今日”“明朝”的夸张更加强了光阴流逝的急速感,春花又与“梦蝶”在字面上相照应。“梦蝶”用《庄子·齐物论》的典故,既烘托了百年犹如一梦的迷惘之感,又以词藻的装饰美点缀了春意。人生如梦已成滥调,庄周梦蝶也是熟典,但用惜春之情反写悲秋之思,尚不落俗套。末句“急罚盏夜阑事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急罚盏”三字声短调促,把催人赶快行令罚酒的意思连同急不可待的语气一起传达出来了,而这三字与“夜阑事灭”之间又有一个停顿,便兼有两重含意:一是赶快罚酒直到夜深事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一是赶快罚酒--却已夜阑事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之意。这支曲缓起急收,以入声为*声。起调*稳,与长嗟短叹的表情相应,愈往后愈急促,在言犹未尽时顿断,这就为以下六支曲子展开古今纵横之谈留下了余地。

  第二、三、四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以证明及时行乐的实在。

  第二支曲否定了帝王无上的权威。秦宫汉阙化为一片衰草,成了放牧牛羊的原野,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只落得渔夫樵子几句闲话。如此悲凉的意绪却化为一句刻薄的挖苦:若不这般兴衰更替,渔樵便没有闲话可说了。这出人意表的冷嘲应有无限感触,可又将千古兴亡说得何等无足轻重。至此意犹未足,还要追补一层:纵然是留下几座荒坟,横着几块断碑,也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辨认那上头模糊的字迹了。古人将刻石立碑看作不朽功名的象征,此处“龙蛇”本指碑刻文字龙走蛇舞的笔势,但这词也常用于比喻古代帝王,所以“不辨龙蛇”语意双关:既然连铭功记史的碑文都已字迹莫辨,那么后人又如何分辨历史上那些龙争蛇斗的风云人物呢?“秦宫汉阙”着眼于帝王生前之贵不能持久,“荒坟““断碑”着重于死后之名不能永存,这就用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彻底否定了历代文人所讴歌的青史留名的人生理想。

  第三支曲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义提出了怀疑。“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两句,由于押韵和字数的限制,实为倒装:多少英雄豪杰,到头来连荒坟断碑都没有,他们的葬身之地已变成了狐狸野兔出没的场所。这一倒装恰好利用“投至”二字含有“及至”的意思,在语气上与第二支曲承接,情绪和句意也正相连属。鼎足三分指魏、蜀、吴三国之争,也兼指所有群雄纷争的时代,正如秦宫汉阙不限于秦汉,也代表所有强盛统一的王朝,这虽是诗词曲怀古咏史的常套,却也有典型意义,且正好按朝代顺序排列,使两支曲连成一气:鼎足三分的功业半途夭折,到如今魏在哪里,晋又在哪里呢?千秋功罪,后人又当怎样评说?所以这茫然的一问与“不辨龙蛇”之意相生发,抹掉了多少豪杰争夺天下的功过成败和是非。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些狐踪兔穴,已被历史湮没的英雄们当初逐鹿中原的纷争也就像兔奔狐窜一样没有意义。这一支曲结尾连用两个叠问,使魏、晋和秦、汉首尾呼应,字法灵活多变,章法周密严谨。

  第四支曲由叹古转为讽今,内容与上二支曲并列,意思更透过一层:帝王豪杰的功业尚且化为乌有,更何况看钱奴的万贯家财。可笑这些人心硬似铁,一味地爱钱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为欢几何,空使锦堂风月虚设,根本不懂得赏心乐事。全曲四句,分两层递进,看钱奴的庸俗愚蠢和昼锦堂的良辰美景两相对照,俚俗的白话和清雅的词藻各得其所。元代另一个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所作的《看钱奴》,写一个周姓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变成一个为富不仁、极其吝啬刻薄的百万富翁,有助于理解“天教富,莫太奢”的意思。此处讥刺看钱奴的贪吝鄙俗,实际是将汉诗中“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汉乐府《西门行》)的老调翻为新曲。

  以上三支曲子已将功名富贵都参破,第五、六两支曲子便转而陈述自己的人生哲学。“眼前红日又西斜”写一日之内光阴的流逝,遥承“百岁光阴”而来,“疾似下坡车”的比喻从羲和驾日车的常用典故脱出,化雅为俗,生动有趣。“晓来清镜添白雪”反用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的意思,引出“上床与鞋履相别”这句玩笑,好像把俗话说的“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稍加提炼发挥,便成了至理名言。不过这句貌似参透生死的俏皮话里隐藏着愤世嫉俗的深意,所以紧接着劝人莫笑自己像不会筑巢的斑鸠那样拙笨,这不过是糊里糊涂地装傻而已。自称不善营生之计,其实倒是离绝名利是非的上计,明说一向装呆,又点出浑浑噩噩混世的不得已。下一支曲说:“利名竭,是非绝。”正是上一支曲结尾的言外之意。“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三句鼎足对,用鲜明的对比色描写自己隐居尘外的清幽环境,构图别具匠心:绿树青山本来一*一远,层次分明,但一遮屋角,一补墙缺,便像一圈遮挡红尘的屏障,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在“竹篱茅舍”中,造成了隔绝是非名利的小天地。上一支曲全用散句,既无对仗,又无雷同的句法,这一支曲全为对句,散而有序,整而不板,雅词与俗调相间,典故和俚语并用,活泼和谐,妙趣横生。

  最后一支曲煞尾,正面点题:可叹人生在世,只有睡觉时才得安宁,天一亮便有万事干扰不休。至此说到蛩吟才扣住秋景。人间万事归结到一点,无非是争名夺利,所以下面用一组鼎足对,将古往今来世上的一切纷争都比喻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蚁阵蜂衙”“浮生如争穴聚蚁”的说法虽在元曲中常见,这三句却因连用确切精当的叠字排比对仗,把蚁穴、蜂窝、蝇群的形状写得特别麻人。作者的功力还不仅在于能将封建社会中世人的丑态形容到如此恶心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以迥异于世人的高雅情趣与之相对照,表现出细宇宙、小万物、俯视尘世的超然神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的一生不过百岁,就像庄周梦蝶。再回头想想往事实在令人慨叹。昨天春天才来,今天早上春花就谢了。赶紧地行令劝酒,夜还是很快来临,事就要灭了!

  想一想那些秦朝的宫殿和汉朝的城阙,现在无影无踪,只是生满了杂草,变成了放牧牛羊的荒野。不是如此的话,渔翁和樵夫倒没有聊天的话题了。那些断碑横七竖八地倒在荒坟堆上,原来上面龙飞凤舞般的文字也面目全非,分辨不清楚了。

  最终成了狐狸出没的地方和兔子的洞穴,多少英雄豪杰的坟地都是如此。三国鼎立中途便夭折,最后胜利的是魏呢,还是晋呢?

  即便是上天让你富足,你也不要过于奢侈,并没有多少好日子良夜美时。看钱奴心肠硬得像铁,白白地辜负了华美的堂舍和那无边的风月。

  眼前的红日,又要快速西沉了,快得像是急速滚落的下坡车。早上对着镜子发现头发又添了许多白色的,晚上一上床说不定就是和鞋袜永别,第二天就不用再穿它了。别嘲笑鸠鸟自己笨不会搭窝,哪里知道它其实稀里糊涂从来是装傻。

  不追求名利,也就没有是非缠身了。红尘中的烦心事也不会到自家门前,只要把绿树栽在屋角让它遮阴挡凉;院墙破损了,就让青山补上缺损之处吧,再加上竹子编插的篱墙,茅草铺顶的屋舍。

  静静的夜里听到蛐蛐儿的叫声,这时睡觉才觉得踏实宁帖;待到五更鸡鸣时,乱七八糟的事就又纷至沓来,没有时间休息。这人间争名夺利的事,何年是个了结呢!密密麻麻的蚂蚁,又在排兵布阵了,乱纷纷的蜜蜂又在酿蜜了,闹闹嚷嚷的苍蝇又要去争抢污血了。裴度饮酒论诗的绿野堂,陶渊明雅聚的白莲社。我喜欢的是这些,到秋天时,带着露水采摘菊花,带着白霜烹煮紫蟹,用红色的枫叶煮酒。人的一生只有那有限的几杯酒,还能过几个重阳登高节!我告诉孩子们哪,听好记住了:就是好客的孔北海来探望我,我也不见,你们就告诉他说,我马东篱喝醉了!

  注释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夜行船:曲牌名。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如梦蝶:一作“一梦蝶”。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事熄。夜阑,夜深,夜残。

  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恁(nèn):如此,这般。

  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唐代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投至:及至,等到。

  “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看钱儿:元代郑廷玉在杂剧《看钱奴》中塑造的一个从贫民变成富翁而为富不仁、爱财如命、悭吝刻薄的人物形象。一作“富家儿”。

  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锦堂,用宋代韩琦在相州故乡筑昼锦堂的故事,泛指富贵人家的宅第。

  白雪:喻白发。

  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葫芦提 :糊糊涂涂。

  蛩(qióng)吟:蟋蟀叫。蛩,蟋蟀。宁贴:*静,安静。

  彻:了结,到头。

  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别墅“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陶令:东晋的陶潜。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北海:东汉的孔融。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东篱:指马致远自己。他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采多数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乃自号为“东篱”。

  创作背景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