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散文 >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

日期:2022-11-07 00:00:00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1

  曾几何时,那些曾经滋养过我青葱岁月的往事已背景模糊,如时光的青藤,已在秋风中老去。故乡五月的雨却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底涌现,然后窜升到我的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

  故乡的五月,绿肥红瘦。山林中的野果、田野里的野菜,曾满足过我们多少张馋馋的小嘴,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不时像一泓清泉淡淡漫过我心间的,是那浸润着母亲味道的从童年一路飘来的粽子的清香。

  从我记事起,端午节包粽子是母亲必须做的事,不管农事有多忙,家里的景况有多不好,端午节包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是母亲最忙碌的日子,早早的起床做完当天必须做的农活,然后,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用的材料。糯米是自家种的,粒粒晶莹饱满,香糯爽滑,回味绵长;棕叶是新采摘的,我家房屋后面长满了一丛丛的粽叶,五月的雨把它们洗得格外的清翠、鲜嫩,刚采摘下来时,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难忘;包裹粽子的绳子是父亲早就准备好的,那是从棕树上割下来的当年刚发芽长起来的嫩黄的棕芯,撕去中间的茎,晾干水分,韧性十足,是包棕子最好的绳子。

  在我们兄妹慢慢长大后,洗粽叶就成了我们的工作。从井里打上一桶清水倒进一个大盆里,把粽叶放进去,用一张柔软的布把上面的脏东西洗干净,再用另一个盆里的水清洗一遍,然后一张一张的整齐地放进簸箕里。等我们洗完一堆粽叶后,直累得腰酸背痛腿发麻,这时才知道以前母亲一个人做时是多么的辛苦。等我们洗好棕叶后,母亲把头一天就泡在缸钵里的糯米捞出来沥干水分,就等奶奶的晚饭摆上桌,吃了饭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吃过晚饭,天已经渐渐黑了,母亲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一起后,首先把一条长凳竖起来,用一根木棍挑起粽芯横放在凳子上,粽芯从高处掉下来就好捆粽子了;然后母亲端来一条矮一点的凳子坐下,把粽叶和糯米放在顺手的一边,开始包粽子,她先用两张粽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圆锥形,再将糯米用勺子舀进去,装满整个“圆锥”后,用筷子轻轻插几下,使糯米之间不留空隙,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不会松垮,煮的时候才没有米露出来。母亲把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包在上面,这时粽子上棱角分明,煞是好看,包粽子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是用粽芯把粽子捆起来,这道工序看似简单,简单得只见母亲两手一绕就把一个粽子捆得严严实实,一粒米也不会露出来,在我看来却是那么复杂,复杂得到今天我也没有学会。

  在我看来那样繁杂的工序,母亲那双灵巧的双手做起来却如龙飞凤舞一般。我蹲在母亲身边,双手托着下巴,歪着头如痴如醉地看着,母亲的嘴角轻轻上扬,眼角露出浅浅的笑容。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沁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面颊红润如花。母亲的手不停地翻飞,挂在棕芯上面的粽子越来越多,在淡淡的灯光中,母亲竟是那样的美丽,如一幅素美的画,永远留在了我心灵的最深处。

  当粽子的香味飘满屋子时,已是清晨了,我们兄妹三人揉着睡意惺忪的双眼摇摇晃晃地来到厨房,一夜未眠的母亲已将一大锅粽子煮得满屋飘香,待我们洗漱完毕后,母亲已将粽子从锅里捞起来放到饭桌上,粽子的清香争先恐后地往鼻孔里钻。我们顾不得烫手,抓起一个大的,用拇指对准一个角轻轻往下按,捆粽子的绳子一下就掉了下来,剥开粽叶,轻轻咬上一口,便觉芳香四溢、满口生津、唇齿留香,这个除了糯米和粽叶的完美结合、再也没有添加任何辅料的粽子,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粽子,它的香甜永远留存于我的记忆深处,母亲包粽子时那优美的姿势如一幅珍贵的画定格在我童年的梦中,温情满满,清晰如昨。

  现在居住的城市里,离端午节还有好些天,超市里、市场上早已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香的、甜的、肉的、素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的还被商家包装成精美的礼品盒,成为送礼的佳品,我也曾赶时髦买过各种口味的粽子,却总也吃不出母亲包的粽子的清香。

  年复一年,母亲总要从老家包几提粽子,用文火慢慢熬煮一晚上,天一亮就从乡下赶车给我们兄妹送来,粽子还是那粽子,清香还是那清香,不同的是母亲一天一天的衰老了,两鬓已斑白,步履已蹒跚。

  这粽子淡淡的清香,如一首温馨而渺远的歌,从童年一路飘来,飘成我记忆深处永不消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清香,它是母亲的味道。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2

  早晨6:30把女儿送走,困!把身体放在床上以最舒服的姿势接着睡。刚舒服一小时,手机响了,以为是在青岛的老公打来的,却是同学的短信。眯着眼睛看看,短信说:采一株驱邪的艾蒿,撷一缕*安的轻风,摘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美味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记得想我啊,否则小沈阳趴你家窗户。笑死了,哪里还有睡意,起吧,上街吃早点、买粽子。

  8:30走出家门,昨天鄂尔多斯大雨,天气有些凉,但阳光很好。懒懒的在街上逛,逛街其实是享受,很多女人喜欢结伴逛街,我更喜欢自己逛,看街上的花草,路上的行人,女孩的着装,每天都在变化的城市。吃了一碗牛肉拉面,想起了老爸老妈,先拨了老爸的电话,关机,再拨老妈的,不接,弟弟给二老的武器配备真是形同虚设,他们的原则永远都是不打电话不开机,不打电话不看手机,没招!去超市买我馋的肉馅粽子吧,还不错,这回我还真买到了,是"伊利"的,"思念"的没有,说明内蒙人还是比南方人爱吃肉。

  天气的变化真快,出了超市,街上已骄阳似火,想想是回家打扫卫生还是买今夏的裙子?如今的家务活都凭一时兴起,没了过去的劲头,能拖的就拖,能腾的就腾,地板由一日三拖变为三日一拖,老了也懒了,接着逛吧,还是裙子的诱惑大。

  粽子寄存在超市的寄存柜里直扑三楼,今年的连衣裙款式真多,颜色也丰富,试完粉的,试蓝的,穿完圆领的穿V领的,服务小姐不厌其烦的在我耳边说着,这家不行再去下家,折腾半天还是深色的适合自己,可是看到水水灵灵的色彩真是心头不服气。一会儿,身边来了位胖姐,原来胖女人也可以独具风韵!连日来为减肥减肥越减越肥所困扰,看到她后很澎湃,休闲的装束、休闲的发髻、休闲的神情,一个气质女人。呵呵俺也可以东施效颦了,哈。

  花苞的美,美在那一刻的娇羞;花瓣的美,美在那一时的激情;花瓣散去时蒂的美,美在永恒的成熟。女人如花,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学会欣赏娇羞的美、激情的美,收获成熟的美才是最美。黑色就黑色吧!88折搞定。

  回家,拖地板,给娃娃做饭!我的端午过的.不错!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3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超市就已经在最显着的位置上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给人一种想拥有的冲动。

  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飘荡,游离,透着一丝颓废和苍凉,勾起人无尽的遐思。我站在冷藏柜前,心游离着,脚步踟蹰着,眼睛却在粽堆里漫不经心地寻找着。

  我在寻找什么呢?是寻找一种似曾相似?还是寻找储藏在时光暗河里的那段记忆?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温一段过去?

  寻觅了好久,最终还是失望地走开了。尽管面前的粽子玲珑剔透,软糯如玉,仿佛一口咬下去就会甜腻到心里,但却少了一份天然与温情!

  我寻找的,正是遗落在时光深处的一份温情。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要包几斤糯米粽子给我们解馋。糯米是自家种的,天然环保,入口润滑,回味悠长;粽叶是在大姨家采摘的,新鲜的叶子,如二月初绽的新绿,捧到手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悦。

  这份喜悦,是记忆里永不凋谢的三月。即使花谢了,柳枝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喜悦依然还在。

  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放下所有的农事,换上干净的衣服,将煮好的粽叶拿到天井里,又将称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一并拿到天井里待用。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扩展1)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6篇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1

  又要到端午节了,大街上商场门口到处飘满了淡淡的粽子的清香。十几年来,我最喜欢吃的是妈妈亲手包的粽子。

  妈妈今年40岁。在她们这个年龄里,会包粽子的人很少,一般都是去市场或者超市买来现成的吃;有自家包的,也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一辈的人包的。每年的端午节,左邻右舍的阿姨婶婶们看到妈妈自我包粽子,都会说:外边那么多卖粽子的,花点钱买来不就得了,还要那么麻烦去包。妈妈每次听到这些话,总是笑着说:外边的不如自我包的好吃,孩子喜欢吃我自我包的粽子。

  的确,妈妈包的粽子,味道和口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粽子里包着的不只是独特的小枣和糯米,更有妈妈对我的无尽的爱。

  我的家乡沧州,是一个盛产金丝小枣的地方,枣是沧州人包粽子必须的材料。并且每个枣都必须是没有虫蛀的好枣,粒粒必须饱满。如果一个粽子中有一颗坏枣,那就会影响到整个粽子的味道。

  妈妈包的粽子不但用上好的没有虫蛀的枣,并且那枣还是最好吃的无核枣。这种枣饱满多汁,肉质细腻,味道香甜,包在粽子里一口一口的咬起来很放心,不用研究枣核硌了牙齿。

  妈妈包这种特殊的粽子也是有她的原因的。在我七岁的那年端午,妈妈把煮好的粽子剥开让我品尝。当我沉迷于这鲜美的味道时,突然一口咬到了枣核。正在换牙时期的我,一下就被硌掉了一个活动的牙齿,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我又惊又怕,大哭不止。从那以后,妈妈再也不包有核枣的粽子了。在没有无核枣的时候,妈妈会把有核枣先煮熟,然后一个个去了核,再包到粽子里;有了无核枣,妈妈省去了除枣核的麻烦,用好吃的无核枣包粽子。每年端午节,当妈妈看到我毫无顾虑地大口大口地品味着粽子的香甜时,开心的脸上总会像绽开的一朵花。

  又是一年粽飘香,妈妈又在忙碌着准备清香的粽叶,甜美的无核枣,还有白白的糯米。仿佛中,我又闻到了那滚沸的锅中飘来的缕缕粽子的甜香。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2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回来的艾草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儿只是感受着其中的热闹,不懂其中的含义。

  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其乐无穷。每当端午一到,妈妈便在头一天晚上,抱来一盆糯米浸入水中,准备好各种馅料。第二天早上,我们把洗净的糯米沥干,我便用绿的粽叶,包成三角形状,里面放上糯米和大枣,或者酱好的五花肉,或者蛋黄等等,喜欢什么就包什么馅。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就讲起了粽子的由来——传说中,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亡,老百姓为了不让大鱼吃敬爱屈原的身体,就在江中投入了好多粽子,给大鱼吃。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追问着,屈原的故事,在故事中,包完了粽子,还总是意犹未尽。

  粽子包好了,我们开始一锅一锅的煮熟,放在大锅里煮上三四个钟头。把煮好的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桶冰水内。凉了以后剥开竹叶,咬上一口白白嫩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害羞地露出了头,蘸着白糖吃,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寻味。细细品尝,你能品尝出春天的味道。咸粽子吃起来也非常的可口,里面的肥肉,以肥而不腻,在上面浇上酱油。那简直是人间美味。

  还有很多剩余的粽子,我跟着妈妈一起馈赠给亲朋好友,收获了一片欢声笑语!这时候我就感觉特别自豪和幸福,这里面可也有我的辛勤劳动呢!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3

  “四角四钉枪,掉进河中央,河底打翻滚,爬起脱衣裳”一首充满风趣的粽歌谣无不透露着我们瑞安传统节日的喜庆!

  在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俗。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的黍米是尖尖的牛角状;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是椭圆形的筒粽;到了东汉末年,用菰叶包黍米的粽子就变成了新奇的四角形,到了现代,粽子的形状就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了。

  每当端午节到来,我就会奇迹般的早起,因为早餐一定是美味可口的枣粽!记得在端午节要来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包起粽子,为明天做准备,每当这时,我就会目不转睛的跟着妈妈,看她包粽子。只见妈妈熟练的将粽叶和糯米清洗干净,再晾干粽叶,然后包好粽形放入材料,当然,其中少不了放入一颗大蜜枣!最后放入锅内蒸煮2个小时后,阵阵粽香味便扑鼻而来,剥开那绿色的“外套”,露出那鲜嫩的糯米,香甜的味道,早已让我肚子里的小馋虫直流口水了,二话不说,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枣粽狼吞虎咽起来,生怕别人跟我抢一样。

  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最热闹的当然还是划龙舟啊!龙舟的鼓声很有节奏,“咚——咚——咚——”的响着,看着那精致的舟上,鼓放在最中间的位置上,两旁的人要听鼓声才动,就算是船舵,也要听鼓声端正方向,怪不得俗语说:鼓是令,梢是命呢!

  瑞安在迎接端午节到来时,有个在门前悬挂菖蒲和艾叶的*俗。人们都说:“艾叶和菖蒲二合一,可以辟邪呢,而且菖蒲可以提神,通窍,杀菌;而艾叶则是一种菊科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这两种草药气味芬芳,既可以驱赶毒虫,又能使满屋生香,令人神清气爽,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可不是嘛,姑姑就喜欢在门前挂上菖蒲和艾叶迎接端午节。在端午节那天,只要去姑姑家做客,到门口,总会看见那被姑姑视为“宝贝”的菖蒲和艾叶,刚开始,我还不懂,就会向姑姑问东问西这是干什么用的,不说明白,我就赖在那不走了,可到了现在,我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在姑姑家门前挂的菖蒲和艾叶就像喜鹊报喜一样,我只要一看见它们出现,便可知端午节要来了。

  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端午节的*俗可谓是越来越精彩了。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乃是地道的浓厚的故乡情啊!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4

  “槐夏阴浓,竹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到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香飘,以往和母亲一齐过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

  记得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就放下所有的农事,换上干净的衣服,将提前买好的粽叶洗干净煮好整齐地摆放在盆中,用水浸着备用。又将称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待用。一切准备就绪,该包粽子了。母亲就搬个凳子,坐在放有糯米和粽叶的盆旁,很认真、很讲究地用左手握着两片卷成漏斗状的粽叶,右手拿勺子往里面装满糯米,用一支筷子捣实,再压紧,然后把粽叶一捏一折一扭一叠,粽子的开口就整齐、完整地封好了,上方构成规整的三只角。然后母亲用牙齿咬着糯杆的一端,右手用糯杆在粽子上缠绕一周,勒紧、打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瞧,那粽子上头的糯杆,那只漏斗状的长长尖角,总是向上昂起,就像铁匠铺里铁墩上的尖角一样,浑圆、坚挺,美观漂亮。母亲说:“绑粽子的松紧很关键,太紧了粽子在煮的时候会爆裂,太松了粽子里面的水分太多,就容易散、不黏、不香。”母亲包粽子时,我和妹妹总在母亲身边,一会儿学着母亲的样貌包粽子,一会儿帮着母亲整理粽子。

  整理粽子还挺讲究的:要把五只粽子的长尖角朝里理成一扎,把糯杆搓成细绳,两扎粽子的细绳结起来便成一提,剪去剩余的绳头,一提漂亮整齐的粽子便理成了。如果是純糯米粽,糯杆坚持原状;如果是红豆粽,就把糯杆编成小辫,以示区别。一提提粽子放进大锅里,用水浸泡着,等到第二天凌晨,母亲起大早煮熟。我们还在睡梦中,浓浓的粽香冲开又大又厚又沉的锅盖,从锅沿边冒出,飘进堂屋,飘进厢房,弥漫了整个屋子。然后透过四面透风的墙壁和瓦缝,飘到了左邻右舍,整个小村庄顿时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这时,我和妹妹会迅速的起床,穿好衣服,一人拿一个煮熟的粽子,剥去粽叶,瞧,煮熟的粽子棱角分明,晶莹剔透,淡淡的黄,油油的亮,芳香四溢。一口咬下去,唇齿间发出“呷呷”的响声,咀嚼起来,粽子在舌尖和牙齿间翻滚,那么软、那么黏、那么糍、那么香,咬不烂,嚼不碎,弹性十足,芳香四溢,唇齿飘香,真是一种享受!

  母亲包的粽子是我吃到的最香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沁入我的心底。母亲的温情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如昨……

  又到端午节,又是粽香飘,漂泊在异乡的我,思念母亲包的粽子,更思念家乡的母亲。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5

  今天中午,我走在路上,隐隐约约闻到一阵竹叶和糯米的香味,这时我才知道——端午节到了!

  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妈妈早已买好了粽叶,看到我回来了,叫我和她一起刷粽叶。首先,把两片粽叶的正面对起来,揉一揉。在冲洗一下就行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刷完了。

  来到厨房,准备包粽子。事先准备好糯米、白糖、棉线等配料。妈妈在手上放上一片粽叶,放进糯米、红枣等东西,再用手卷好,一层一层翠绿的粽叶在妈妈的手里娴熟的来回折转,用细线三绕两绕把粽子捆结实,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美观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边包一边数,马上就包完了。

  开始煮粽子了,锅里的水早已沸腾,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屋子里就飘出了香甜的气味。粽子熟了,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放在盘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叶一层层剥开,看到红白相间的糯米露出,口水也早已流出来了。撒上一层糖,美美的咬上一口。哎呀!香香甜甜的,真好吃!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了吧!妈妈则在一旁不断的提醒我:“慢点吃,别噎着!”

  从这次包粽子中,我体会到了做父母的辛苦和对子女那深深的爱。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6

  以前我是不爱吃粽子的,虽然软软糯糯、清香扑鼻,确实十分黏牙。而后来我又爱上了吃粽子,是因为外婆的端午。

  小时候每到端午,妈妈变会起个大早带着我回到外婆家,走走亲戚,拉拉家常。我不太热衷大人们的这些寒暄,总是只顾着和小伙伴们玩耍,奔在田间,跑在小路上。

  唯一能够吸引我的恐怕就剩包粽子了。吃过午饭,外婆便会把早早准备好的材料端出来放在堂前的大桌子上,一大盆的又白又嫩泛着光的糯米,和一大盆洗得干干净净还滴着水的粽叶,当然也少不了裹馅儿用的鲜肉和红豆了。我总爱看着那大盆里那白净的糯米瞎想,屏气凝神,好似武林高手在暗暗运功,然后大喊一声“铁砂掌”,便迅速的把双手插入糯米中,不停的还会捣腾,把糯米溅得满桌都是,心里头还暗自得意“功力”又更上一层楼了。而这个时候,妈妈总会责备我,“真不懂事,把外婆辛苦准备的东西都弄乱了。”我当然是不会怕的,只要朝外婆身上蹭蹭,摆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外婆便会心领神会的笑笑,一边收拾着我的残局,一边跟妈妈说:“小孩子嘛,淘气点正常的,别怪她了。”每每听到外婆这么说,我就好像得到援军的大力支持一样,朝妈妈做鬼脸,庆祝自己赢得了胜利。

  那时总觉得小孩儿就应该吃小粽子,玲珑可爱,只看着就特别香甜可口。我爱挑细细小小的粽叶,绕一个圈儿,放入一点糯米铺底,再贪心的挑块最大的鲜肉埋在里面,然后再铺上一层糯米就可以折起粽叶、绕上线了,就此,我的个小料足的“一口粽”就完成了。我时常把许多小粽子串成串儿,然后拎着它们向周围亲戚邻居显摆我的巨大成果,而外婆总是跟在我身后,笑得满脸褶子,好像我的小粽子已经飘香到她的心里了。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父母要去外省做生意,决定把我也一起带上,大约是太阳西下的时候,我坐在一辆小卡车的后面,小卡车在有些泥泞的小路上颠簸,而外婆则一路跟着卡车小跑,还笑着跟我说话,叫我早些回来。夕阳的余晖照在外婆的身上,黄黄的,暖暖的,像是发着光一样,耀眼得令人睁不开眼,乡间的路不大好走,在过一座小石桥的时候外婆跑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开始走走停停,我不停的朝外婆挥手,只记得当时鼻子酸酸的,声音有些哽咽的喊着:“外婆你回去吧,快回去吧。”

  记忆像粽叶香越飘越远,飘到了外婆家,又是端午了,我也长大了,回去看看她,包一个饱饱满满的大粽子,好让外婆咬得满口清香。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扩展2)

——又是一年粽飘香优秀作文 (菁华3篇)

又是一年粽飘香优秀作文1

  在6月的扉页中,端午节悄然而至。自然,端午节是少不了粽子的。

  星期一的早晨,妈妈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对此,十分不满的我打着瞌睡牢骚了几句,以抱怨妈妈打扰我的美梦,可是随后我就被一股淡淡的清香所吸引,把之前的满腹牢骚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妈妈,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真好闻。”我情不自禁地多吸了几口,那模样,就像一个在沙漠里渴了几天的旅人喝到了甘甜的泉水。妈妈得意地拿出了藏在身后的粽子,说道:“今天是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啦。”于是,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一家三口享用了一顿丰盛的粽子早餐。

  吃完粽子后,爸爸故作神秘地问我:“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我信心满满地答道。“投江的人不在少数,可为什么人们只纪念屈原呢?”爸爸继续追问。“啊……”这我真不知道。“是这样的。”爸爸说道,“屈原本是楚国贵族,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楚国任重官。后来屈原遭小人陷害,被楚怀王流放。不久,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

  我没有想到,屈原居然有着这样曲折的人生,我不禁被他的爱国情怀所震撼。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了,不单单是为了哀悼这位历史伟人,更重要的是屈原还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是中华光荣传统的精髓。我们正是要继承这种精神,所以每年都会缅怀屈原,培养爱国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已成为千古名句,春夏秋冬轮回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又是一年粽飘香,每家每户都在这淡淡的香味中,怀念着屈原。

又是一年粽飘香优秀作文2

  随着一阵风,一阵清香在我的鼻尖回荡,我知道这是我熟悉的味道——粽子香。

  每到端午节前夕,奶奶就会做起那一个个可爱的小粽子,他们先是拿两片粽叶包起来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再放上一点你喜欢吃的东西来做粽子“肉”然后把粽子包好,可要记住千万不要包漏了要不然味道就不鲜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蒸笼。等你能闻到那粽叶香就可以吃了,看着奶奶在做,我和妹妹也想做但是奶奶不让我们只好用路边的泥巴过过做粽子瘾。“梅梅!快来吃粽子了!”奶奶在呼唤着沉迷于做粽子的我,可是我哪会听呢,还是埋着头做粽子。奶奶只好带着粽子来到我的身边一口一口的喂我吃粽子。

  由于我们是大家庭,奶奶包好的粽子一下就吃完了。每到天黑了奶奶还在包着粽子,看着年迈的奶奶大汗淋漓的,我的鼻子突然酸了,泪珠不停在眼眶中打转,可是还是不由自主的掉下来了……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天粽子香,到这时我总会想起奶奶的呼唤……

又是一年粽飘香优秀作文3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思量当年,端午起源,汨罗江畔,楚国屈原。

  江中的波涛如聚如怒,狂风划过你的脸颊,那个吟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大夫,也醉了吗?那为什么任那江水浸湿他的足迹,任那西风撩乱他的发丝,任那波涛冲刷沉沙的折戟,任那敌人践踏楚国的尊严?别了,我的祖国;别了,我的故乡;别了,我眷念的山河!

  随着一块巨石沉入江底,你停止了呼吸,身躯沉下了,灵魂升华了,你化作一缕粽香,虽然淡不可闻,但却经久不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连篇累牍,回归正题。于是,五月初五这张白纸上,开始有了别样的色彩。

  “粽叶香里说屈原,听取鼓声震天。”号令起处,千舟竞渡,分开波涛,踏起重浪,万龙竞跃。一点雄黄,几里飘香,驱走百毒,带来安康。

  但端午节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怕仍是那粽子吧!

  你看那粽叶翻折再翻折,折出了一只只碧绿的棱锥;你看那线绳穿梭再穿梭,穿出了一串串诱人的香粽;你看那清水蒸煮再蒸煮,煮出了一锅锅四溢的粽香。

  一手执粽,一手剥皮,糯米微露,粽香四溢,轻闻其香,心旷神怡。

  现在,我正坐在考场上,端午的粽香已隐隐飘来。况且,今年端午节与父亲节正好相逢,那股香甜更加浓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犹如一片大海,而端午节恰似这汪洋大海上的一叶龙舟,千百年来未曾沉没,反而更加绚烂多彩。中华文明又如一只茶壶,粽叶便是那香茗,经过岁月的浸泡,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览世界历史,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延续不断者,唯我中华文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粽香悠然飘来……啊,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扩展3)

——又是一年粽飘香的散文 (菁华3篇)

又是一年粽飘香的散文1

  眼看着端午节又要到了,一年之际粽叶飘香的时候又来了。

  中午下班时回到宿舍,看到三楼的丁大姐拿着一个大大的方便袋,里面满盛着碧绿碧绿东西。

  我问:“大姐,你手里拿着个什么呀?”

  她扬了扬手中的方便袋,一脸喜悦,说:“你看,这是什么?这是粽叶啊!这不是马上又要到端午节了吗?端午粽子飘香,好馋人的。”

  我看着那鼓鼓的一大包,说:“哟!哪来这么多粽叶啊?!在街上买的吗?这个卖多少钱一斤啊?”

  她说:“不是买的,我们从来不买这个。这都是我老家的亲戚送的。我大姑家门前就有一个很大的池塘,那个池塘边上长满了粽叶。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送我们粽叶和糯米。这不,今年她又送了那么多给我。”

  顿了顿她又说:“你看这粽叶好吧?你跟我来,我到家拿个方便袋,转赠些给你好不好?!它们包起粽子特清香,比外面卖的那些个陈旧叶子好多啦!”

  我透过那个方便袋,看到那些个粽叶整整齐齐躺在里面。那粽叶虽隔着一层白色的方便袋,但依旧绿意盈然,绿得特惹人喜爱,绿得让人心生出一丝丝地清凉。或许,那个白色的方便袋子把它们映衬得更绿了。这就是每年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飘出清香的粽叶啊!

  她见我在发呆,又重复了一遍说:“来啊!我来分赠一些给你。”声音是那么地轻柔,那么地好听悦耳。

  我忙说:“不客气,不客气。我不要这个,我们家也没人会包这个。”

  我觉得这话说得有点那个,于是又说:“每年老妈都会在家里包好了,捎些过来给我们。”

  “是这样啊!那么待我包好了,我再送些给你们。好啊?!”她说。

  我慌忙摆手,说:“不要那么客气啊!不客气啦!”

  到了晚上,我正在五楼的家中码字,儿子在写作业。忽然门铃响了,儿子放下笔去开门。

  “哟呀!丁阿姨,你拿那么多粽子干吗?”儿子虽小,可讲话却像小大人似的。

  “小宝宝,听说你最*表现的好棒!我特地送些粽子来表扬你一下啊!”话音刚落,丁大姐就端着一个不锈钢的小盆走进门来了。那个盆里面堆满了一个个碧绿绿的粽子。

  我从电脑前转过身来,对她说:“丁大姐,你怎么那么客气呀?你送那么多粽子给我们,你家不要吃啊?!”

  她说:“不要紧的,我家里还有许多呢!”说着,她就把盛有粽子的小盆撂在了桌子上。

  我说:“丁大姐,你这样让我怎么好意思啊?做邻居那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家吃了你们多少东西啊?!我们也没有东西给你们。”

  “唉呀!你不要那么客气,都是好邻好居的。远亲还跟不上紧邻呢!”她说。

  她又说:“这也是亲戚送我的,也不算什么好东西。*时你帮我们干了多少活啊?我们也没有好东西赠你。你可千万别嫌弃这东西不好啊!”

  “丁大姐,看你说哪儿去了?这么好的粽子了,街上都没处买去。”

  她说:“这个粽子的馅都是糥米夹红枣和肉的包的。你家小宝宝肯定爱吃。这些个东西都是玩艺儿,还专为小孩子的。端午节本身就是娃娃节嘛!”

  这样,她又在这儿坐了坐才离开。

  面对这绿意盎然地粽子,真让我有点不好意思。自从我们搬来这个宿舍区以来,丁大姐就断断续地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吃食。前次送了那么多烧好的小杂鱼,再前次又送给我们两条她家四爷钓的草鱼,还有……反正接接连连我们吃了人家不少东西啦!虽然这些个东西都是很家常的,但是礼轻人意重,人家那份心情真是浓情厚意啊!

  这边厢丁大姐刚走了,我的腰间手机就响了。我接通了,原来是老妈打来的电话。

  “二子,眼看端午节就要到了。我在家里从你二姨家拿了许多粽叶回来,先前家中还有许多糯米。我准备包粽子。”老妈说。

  我说:“端午节还有几天呢!那么忙干什么呀?!刚才楼下的丁大姐才送些粽子给我们,我们还没吃呢!”

  老妈说:“人家能送多少给你呀?!还是我们自家包的吃起来泼辣。你问我那宝贝孙子,看他想吃什么馅的。”

  我说:“怎么光想着他呀?我们能吃多少啊?不行我们从街上买点就行了。何苦要忙你在家里包。”

  她说:“哟!我又不是包给你吃的。我是包给我那宝贝孙子吃的。你快让他接电话。”

  儿子在一边听到了她奶奶的话,特高兴。他一把抓过电话,就甜甜地喊了一声:“奶奶!”

  顿了顿他又说:“我吃那个肉馅的,还有红枣馅的。奶奶,我最爱吃你包的那个粽子和饺子了。”瞧!这小子,他还得陇望蜀了。

  然后他又说:“奶奶,你那么长时间没来,我都想死你了。”这小子重来就是嘴巴都很甜,我那个老妈哪里经得住他那样甜言蜜语哄的。

  他挂了电话,我收起手机。我就想啊,真正是可怜天下的这些做爷爷奶奶的,他们疼孙辈比疼子女还厉害呢!俗人话,隔代亲的呀!

  “爸爸,我们现在就吃丁阿姨拿来的粽子。”说着,他就从厨房里拿出筷子和小刀,急勿勿地解开粽叶。

  粽叶一解开,就露出了里面雪白的糯米馅。那个馅儿真是白,白得那么地显眼,白中还透出一股粽叶的清香。儿子狠命地咬了一口,露出的是一脸地馋相。

  “爸爸,我这个是肉馅的,威威的,真好吃。”

  我也解开了一只,轻轻地咬了一口。立马就有濡滑酥柔的糯米伴着一股粽叶的清香弥漫在口腔。我的这只是枣馅的,那份浓甜真正是泌人心脾。

  这离端午还有好几天呢!我们就已经尝到了可口的粽子了。我们真是太幸福了。端午节可是传统的娃娃节。我今年算是又沾了一遍娃娃的光。这不由又让我想起了儿时过端午的种种情形。

  记得儿时每年一到端午节,老妈就会到我们家附*的河边打来芦苇叶给我们包粽子。同时她还为我们洗兑了雄黄的热水澡,洗完澡为我们手腕上、脖子上系上崭新的五色的绒线。那时的我们浑身一派清新,人显得特精神,就像一年当中我们就再也无病无灾成功僻邪了似的。再吃上那粽子,感觉那时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

  那时的粽子也特别地好吃特别地香。剥去清绿的粽叶,里面是雪白的粽子。那上好的煮熟的糯米发出淡淡的清香,沾上糖咬上一口是齿唇留香。粽子里面包的是红枣,咬开时红红的枣在雪白的粽里显得特别地红,显得特别地抢眼,显得特别地有热情,显得特别地张扬,红得那样的喜气洋洋,红得那么地热热烈烈。整个粽子就像一个面冷心热的人一样,深沉中蕴含热烈,沉静中蕴含奔放,淡雅而不失热情。那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品粽时可什么都是以我们娃娃为中心的,谁让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娃娃节呢!?那份情其乐也融融,那份爱其深也真挚浓厚。那场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当时老妈常给我们讲屈原的.故事,告诉我们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而过的。当时人们把包好的粽子投进汩罗江以喂鱼,以免江鱼咬食先师的的遗体。后来就形成了端午吃粽子纪念先师的风俗。

  现在想想那遥远的上古时代的先师,他忧国忧民、愤世嫉俗,举世皆醉而唯他独醒。他怀着一颗报国的忠心进呈忠君为国的直言,而当时的历史发展也正如他预见的一样:秦国一统、楚国败亡。可他却被贬蛮荒之地。他披发行吟,他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走向洪荒,他唱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走向汩罗江,自沉汩罗江。他的自苦,他的自沉,他的文人士大夫心胸,他的光同日月照耀千秋的文章,让后人万世敬仰。“屈*文章悬日月,楚王楼台空山丘”。先师的文章伟哉大矣!

  现在的我充数于文人之列,曾数次读《史记.屈原传》。曾为先师的深明远见而折服,为先师的忧国忧民而感动,为先师的愤而沉江而痛心,也为当时的楚国忍父仇而妻秦女的不争而可怜可恨,为秦国的杀楚父而劫其子的残暴无道而愤怒。当历史成为云烟随风散去的时候,我们再读历史只能有轻轻地喟叹。

  当然,先师的历史,是我们这些庸庸小民所不能尽描尽述的。我们只能在端午这天吃粽纪念,以示对他无限的敬意和无限的缅怀。

  又是一年粽飘香.现在再过端午再吃粽子,想到如此的种种,此时心情当然不同于儿时,又别于刚才的喜悦了,而是别有一翻别样滋味在心头了。

  啊!又是一年粽飘香!上古的屈原先师,你在天有灵,看到现在的中华盛世情形该也别有一番滋味了吧?

又是一年粽飘香的散文2

  又是端午节。

  爷爷围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着。旁边还有几个他的孙子孙女做他的助手,那几个孙子孙女中就有我。爷爷是十里八乡的名厨,做得一手好菜。

  爷爷为了过好端午节,总是准备很长时间。农村里粽叶是不用买的,都是自己找。端午节前的几个月爷爷就吩咐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在空闲时去河边、山坡上剪回来粽叶,还说要剪大张的叶子,而且不能把叶子剪烂,我们姊妹几个小心翼翼的把粽叶剪下来,回去交给爷爷,堂哥剪的叶子大张,比较完整,总得到爷爷的夸奖。爷爷又像宝贝一样的把粽叶一张一张整齐的晒在簸箕里,又警告我们:“不许乱翻!”。晾晒干了妥当的收起来。为了粽叶我们有空就到处找,有时手还被刀子割伤了,有时身上搞得痒痒的,有时还会招来一顿责骂。记得有一次,我们和一位老奶奶抢粽叶,她年纪大了,自然抢不过我们,她好一顿臭骂我们。粽叶的数量要剪到爷爷说够了才行。零零总总大约要剪一篮子,爷爷说端午节时包的粽子,村里的亲朋好友都要送到。

  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就忙活开了,淘洗糯米,挑选大枣,剥花生米,烧洗火腿,把几个月前晾晒干的粽叶煮一遍,在用水泡起来。每一道工序必定亲自动手,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在一边等待爷爷的吩咐,爷爷不时的喊道:拿个盆子,拎一桶水……爷爷在指挥我们,要忙活大半天。

  端午节当天,天麻麻亮,爷爷咳嗽几声,起床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开始生火,我们也陆续起床。爷爷叫我们把昨天准备好的东西,一股脑的搬在大桌子上放起,找来绳子、剪子开始指导我们包粽子。爷爷制作的粽子每年都是两种口味,咸味和甜的,咸味的就只装一点儿火腿肉,甜味的一个粽子放一个大枣,两粒花生米,三四粒葡萄干。爷爷教我们折叠粽叶,系绳子,我们几个小孩认真的学起来,我们虽是爷爷手把手教的“徒弟”,但没一个人包的粽子样子有爷爷的好看,爷爷还总是夸我,说我包的比堂哥、堂姐、妹妹他们包的好看,他们还不服气,说爷爷偏心眼。

  在一阵欢声笑语中,粽子已经像小山一样堆了两盆。这些粽子奇形怪状,爷爷还一个劲的说:“包得好”。爷爷把粽子按照口味蒸在大蒸笼里,我们就在灶膛里使劲的加柴烧火,把火烧得旺旺的,希望可口的粽子快些熟。炎炎夏日,再又烧柴,往往是汗流浃背,可没一个人离开粽子的视线,心里想的,眼里看的都是粽子。

  又一阵欢声笑语,爷爷宣布——粽子熟了!大堂哥总是第一个跳起来忙去摘蒸笼盖子,抢粽子吃,好几次还烫着手。蒸笼一打开,一股清香的粽叶味和着糯米的香味扑鼻而来,那味道闻起来比吃起来香。

  粽子熟了,爷爷先给我们解馋。吃完了,爷爷又要我们挨家给亲朋好友送粽子,我们姊妹全派上用场,爷爷按照人数多少,分好粽子,让我们去送。去到别人家时,还叫我们说:“这是我爷爷亲手包的粽子,请你们尝尝”,临走时爷爷还叮嘱一定要说这句话。我当时还小,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要叮嘱好几遍,嘴上答应:好,心里想:真烦。

  去送粽子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每去一家他们都会给我们一些瓜子、水果糖之类吃的东西,对于孩子,自然是高兴的。连蹦带跳送了一家又一家,每一家他们都会说同样的话:“回家后,告诉你爷爷,多谢他老人家还想着我们”,当时我十分不解,送来送去真麻烦,爷爷总是说:“你们还小,不懂,你们照做就是了”。

  这样忙碌而快乐的端午节,一直持续到我读完小学六年级。读初一时,我到一个离家远的学校读书去了,堂哥、堂姐们有的到异地求学了,有的也和我一样到离家远的学校读书去了。后来爷爷说他年岁大了,70多了,劳累不动了,他的孙子孙女大多传承了他的手艺,让他们各家自己包吧。热闹而忙碌的端午节在我们的生活中划上了句号。

  一年以后。

  爷爷在一个炎炎的夏日,离我们而去,抛下我们回归大自然。我记得那是端午节后十天左右。我从学校回到家,爷爷已经*静的躺在棺木中,像他*时熟睡的样子,我轻声喊了几声,爷爷已经听不见了。

  多年以后,我们都长大**了。

  如今我明白了爷爷为什么要在端午节给亲朋好友送亲手包的粽子。他的心里装着太多的亲情友情,亲情友情让他无法割舍。爷爷教儿孙们包粽子是想让儿孙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

  后来我们姊妹几个,如果端午节在家团聚,都要亲自动手包粽子,包粽子时总提起爷爷教我们包粽子的事,这些事说了一遍又一遍,永远有滋有味。仿佛爷爷还在跟儿孙们欢声笑语的包奇形怪状的粽子。

  参加工作后,离家更远了,没再包过一次粽子,都是到超市买现成的 。如今超市里有多种品牌的粽子,口味也更多,但已然找不到当年孩子时吃粽子的味道,也没了当年那种热烈的气氛。

  十多年过去了,那种包粽子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种忙碌热闹的场面又勾起了我对爷爷的思念。

又是一年粽飘香的散文3

  春去夏来,时光荏苒,不知不觉端午节又一次悄然而至。

  闻着楼道里飘出的阵阵粽香,心莫名地涌起一丝伤感。我想起了奶奶裹的小脚粽的味道。

  奶奶裹的小脚粽是不用绳子绑的,她有一把大鼻孔的银穿针,把粽叶的尾巴穿进去,然后从粽子的中间**去,收紧后放锅里怎么煮粽叶也不会散落。那时奶奶的粽子在乡下堪称一绝,不仅外形小巧玲珑,而且味道也很香糯。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奶奶的粽子无疑是我最留恋的美味;以致长大**后,这味道居然越来越浓郁。

  奶奶年轻时卖掉自己陪嫁的首饰,和爷爷买了条小木船在外面做生意。爷爷在船上做杆称,做好后奶奶就上岸卖。由于奶奶裹了小脚,所以走起路来十分艰辛。但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奶奶起早贪黑从不叫苦。

  奶奶一生命运多舛。爷爷在五十岁左右时因肺气肿一口气没上来撒手而去。时隔不久大伯又生病,由于当时医疗条件不好,大伯又英年早逝。大婶另嫁他人,丟下幼小的堂姐无人照料,奶奶只身一人去南通担起了抚养堂姐的重担。因为爸爸叔叔都种田,收入甚少,加之家中孩子也多,奶奶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就在家门口揽起了剪花样,做针线活和推拿的活计。那个年代,大姑娘结婚要穿绣花鞋,绣花之前要有花样。奶奶剪出的花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赢得了十里街坊的一致好评。

  奶奶出生在郎中世家,对中医推拿有一套。逢到三乡四邻有个伤筋动骨,奶奶手到病除。有的人家贫困,奶奶就不收人家钱。人家看奶孙俩可怜,就送点鸡蛋面粉什么的以示感激。

  奶奶是哪里有困难就奔向哪里。好不容易把堂姐领大,读了大学,分了工作,不幸又接踵而至。我妈妈在四十五岁那年得了癌症。奶奶又从南通返回乡下照顾起了儿媳妇。由于妈妈长期卧床,夏天身上长满了褥疮。奶奶一天给妈妈擦好几遍身子,翻好几次身。八十岁左右的奶奶从不怨言,一边照顾病人,一边还得照应我们姐妹四个。她教我们学做家务,教我们认真读书,教我们好多做人的道理。记得那年端午,奶奶一边手把手地教我们裹粽子,一边和我们说,人生如粽,人好比是裹着的糯米,粽叶就是约束我们的规矩,水煮沸就是人生的磨难和煎熬。人被约束,被磨练,才能**。

  奶奶敦亲睦邻,在自己条件艰巨的情况下,不忘照顾比我们条件差的四邻。她把我们穿不上的衣服送给比我们小的孩子,时常烧点小菜送给行走不便的老人。她尊老爱幼,为人耿直,敢说敢当。奶奶从不烧香拜佛,她说,做人要像杆秤,公正无私。奶奶还是出了名的巧嘴,谁家有个婆媳不和弟兄反目的,经她一劝必定和和睦睦的。三十多年前,庄上有位本家,养了六个子女。在老头病死下葬的那天,六个子女争得天翻地覆,说家产分的不*等;把住棺材不肯下葬,其实老头就一茅棚而已。亲朋找来村干部都未调解成功。奶奶当时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六个子女召集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当场就解决了问题。

  奶奶不仅是我人生的老师,也是我从商生涯的带路人。那时我刚刚结婚,不会种田,没有收入,奶奶就把我带到南通表叔那里,在他冰库里批发带鱼贩卖。刚到南通,人生地不熟,奶奶求哥哥拜姐姐帮我在菜市场拿到一个摊位,亲自上阵叫我怎么做生意,帮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由于积劳成疾,奶奶在91岁那年得了食道癌。弥留之际,奶奶很*静的对儿孙们说,你们不要哭,活到这么大岁数我已经很知足了。你们现在都过得很好,我死而无憾。只要你们争气,就是对我最大的孝敬。

  小辈们一直遵循奶奶的教诲,子孙都很争气。我们华家娶进来的儿媳,嫁出去的女儿,个个通情达理,坚强独立。

  今天,在这粽香飘绕的日子,我多想和奶奶说声:奶奶,我想你了,我多想再吃一口奶奶你裹的粽子呀!其实我更加想奶奶你也吃一口我裹的粽子!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扩展4)

——又是一年清明时怀念父亲散文 (菁华3篇)

  又是一年清明时。

  山间,阴风阵阵,白雾茫茫,到处莺飞草长,柳绿桃红……

  景物依旧,物是人非。

  燕子南飞,有再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父亲,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也该有苏醒的时候?可谓生死两茫茫。如今跪在你坟头,*在咫尺,却又阴阳相隔。

  对于我而言,思念天堂的父亲,几乎成了常态。而清明的到来,只不过让心底的思念更加浓郁深沉罢了。跪在父亲的坟前,放一挂鞭炮,告知父亲,我们回来了!插上两柱香,点燃摆好的纸钱,希望父亲能在九泉之下长眠安息。望着飞旋的纸灰,仿佛感到父亲灵魂就在身边。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如今,又逢清明,父亲的音容笑貌萦绕在我眼前,往事如昨,一件件浮上心头……

  2014年夏,那年,那月,父亲悄悄地走了,就这样走了,时光如水,离别如梦。

  一晃八年过去了,曾经年少天真的我已是一个青春年少孩子的父亲了。

  每逢清明,心中便会莫名的惆怅。父亲的离去,于我而言,痛彻心肺!原以为,我在学业上的进步、事业上的成功就能给父亲带来安慰、带来快乐,却不知子欲养而亲不在。

  原来是我错了,爱从来不会等待,要是不懂得,就会终身遗憾;要是不珍惜,就会遗憾终身。就像我,等到我能为父亲做点什么的时候,而斯人已去,我却永远无法原谅我自己。

  剪不断的亲情,割不掉的思念,报不了的恩,就成了我心头永远的痛。

  父亲是典型的严父。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骑在他佝偻的背上,走东家串西家,感觉中,尽是幸福,目光中,尽是宠爱。

  但在学业上,他对我们从来不苟言笑。那年初春,我感冒得厉害,头晕眼花,我不想上学,父亲知道后,以为我偷懒,不想上课,拿起柳条打得我浑身伤痕累累,但我仍然拗不过他,背着书包一瘸一拐地走进学校。但在我心里却埋下了对父亲的怨恨,我怀疑,我是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

  从那以后,我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从不旷课,从不迟到早退,用功刻苦,学业如日中天,一路高歌猛进,在班上一直名列全茅,而我自以为是,骄人成绩的背后是自已努力的结果,与父亲没有丝毫关系。

  我痛恨他对我太绝情,感受不到他一丁点儿的好,在我们见面的日子里,我*惯与父亲针锋相对,按我的思维,就是表现得满不在乎,好让他知道我恨他。我常常冷眼相对,而他微笑而过。

  当时只道是少不更事,如今回想起来,才知道当时我心里飘过的一丝报复的快感,却原来是对父爱的亵渎!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等我当了父亲以后,才知父亲当时对我的要求是再*常不过,而他对我的严厉正是我成长过程中难得的财富,而我在他面前表现出的愤怒却深深刺痛他的心,而我还觉得心安理得?

  每当想起昔日的点滴,我的心中总是追悔莫及。

  当日的我,为什么不听母亲的劝告原谅父亲呢?当日的我,为什么没有珍惜这一场短暂的父子缘分呢?父亲啊,如果我知道,你会用永别的方式,唤醒我心底对你的爱,那么,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固执至此,我一定一定会在你的有生之年,告诉你,你就是我心中的那座山!

  永远记得,听到父亲离去的噩耗,我坐火车从广东到湖北,一直哽咽,泪如泉涌……走*灵堂,我撕心裂肺地抱头痛哭,哭到声嘶力竭,哭到天昏地暗。从前以为,此生不会再为父亲流一滴眼泪,却原来,血浓于水,到生离死别的一刻,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而父亲却不再给我机会,让我弥补。从此,我的生命里,永远打着一个心结,这辈子也无法释怀。

  永远记得,那一夜,我彻夜守在父亲灵前,伤心欲绝,有说不出的伤痛,寄不完的话语,葬不掉的思念,祭不完的哀思,道不了的歉意,而所有这些复杂的情感,唯有托烛火、托纸钱传递……

  父亲的遗像前,香火不停地闪烁着,飘渺间,像是流着泪;恍惚间,又像是滴着血,可那一点一点滴落的烛泪,却滴满了我的心头,烫得我疼痛无比。

  此时此刻,能为他做的,原来只是低着头不停地烧着纸钱,而那一叠叠的纸钱,顷刻间,便在我的眼前化为灰烬,就像父亲,那鲜活的躯体,终究也化成灰烬,让我再也无法触摸得到。

  此时此刻,若掬一捧黄土,可以报答父亲的生养之恩,我愿用双手把黄土掬满他的坟头;若叩头可以减轻心底的内疚之情,我愿把头叩至血迹斑斑;若下跪可以让父亲安息,我愿长跪不起,让他了无牵挂。

  可是无论我怎么不舍,怎样追悔,父亲,却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此后,思念他,便是我生命中永恒的主题。而我对于父亲的歉疚,便注定一生也得不到救赎。

  父亲呀,若可,请您今夜入我梦来,一诉离情,可以吗?

  我明白,燕子有再飞回来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父亲却再也回不来了!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诲,犹言在耳,感怀在心,唯有泪千行。

  今天是清明节。父亲离开我们即将两年了,他老安眠的地方己经长出些许灌木,杂草小树已经淹没了那条小径。 去年清明我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写怀念父亲的文章。

  我很震搣,父亲的离世,使我久久不能*静,致使我今天想抒发对父亲怀念的文字。 另外我想写这些文字还有一些原因,我在生活中遭遇到磨难,在工作中遭遇的挫折让我明白了父亲一生的不容易。父亲姊妹七人,二个弟弟,四个妹妹。父亲是长子,爷爷奶奶由于生养太多,在父亲童年那个年代,不得不掇学在家,帮爷爷奶奶干农活养活弟弟妺妺。那年他才十岁勉强念了两年书。

  十二岁那年父亲随爷爷学手艺。由于父亲勤劳刻苦,不到一年,就能独立操作。在他那个时代由于父亲勤奋好学,不到十五岁就被一家国企聘用,由于他那过硬的技术,很快被委以重任。随着父亲的成长,姑叔们也在渐长大,爷爷奶奶没办法,把父亲赶了出去,那年才十九岁。

  就这样父亲带着母亲住在外婆家。几年后父母亲生了我们姊妹四人。就在那年爷爷奶奶相继处世,留下还末成年的小姑小叔,没办法,三十六岁的父亲只能带着我们和小姑小叔成家立业的重担。 在那样艰难的岁月父亲把我们三个孩子培养读了大学,那是多么的不容易。

  在我们眼里父亲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虽然只读了将*两年书。可被他所在的单位一直委以重任,直至退休。可父亲离休后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可他一直强撑着不让我们知道。一直到父亲确诊患了食道癌晚期生命只有五个多月时,我们做儿女的都哭了,我们愧对他,象天快要塌了一样。

  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他安慰我,让我不要多想,说我们该做的`都做了。可是我现在想想我做的实在是太少了…记得父亲病危时,他用尽所有的力气说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句话;我要死了。人总有这一天,你们不要伤心,我死后,你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因为我只养了你一个儿子,姊妹四人要和气。说了这些话后,他老人家再也没能发出仼何声音,这是多么的凄切和不舍…

  随后两天我们都陪在家里,我想他一定很痛。也很恐惧。所以我就一直握着他的手陪他老人家,中间总是要跑开与其他人在一起,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和内疚… 二零一二年,八月九日九点二十分父亲他老人家永丗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办完父亲后事后,我整理父亲的遗物,我感到无限的悲伤,基本没什么值钱的衣物,父亲一生节俭,把一切都给了儿女。 在这两年里,我时常梦到父亲高大的背影,时常梦到父亲的教悔。父亲愿您老在天堂里一路走好。正如我的老父亲歌中唱的那样,下辈子还做你的儿女…!

  清明的路上,脚步总是沉沉的。

  父亲也算高寿了,风风雨雨85载,费尽了心血,耗尽了精力,终于带着对儿孙的深深眷恋走了。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一身以教书为职业;他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他在三尺讲台整整站立了四十个春秋,一丝不苟地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他真切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对于求教的学生,比对自己的儿女还要耐心;谁有了困难,他都是慷慨解囊,尽力帮助;他把两个孤儿学生一直抚养到大学毕业。

  父亲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我没能听他讲过一堂课,但是从他的同事和学生的叙述中。都分明看见我的父亲,是一个受人尊重和爱戴的人民教师!

  父亲是文化革命前的*,这个荣誉,他非常珍惜。

  父亲为人是那样*凡和低调,生活是那么简单。他辛劳了一辈子,唯一享受的现代化生活就是一台十四寸的彩色电视机。

  父亲是一个坦荡正直无私的人,说话从不拐弯角,也不会阿谀奉承哪个当权者。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对我疼爱有加,也许我在家是排行老幺的缘故吧。我小时候身体多病,他经常四处寻医问药。

  父亲用他朴实的人生抒写了他的生命轨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留下万贯家产,却给了我们热爱生活、奋斗人生的精神。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扩展5)

——又是一年端午作文 (菁华3篇)

  又是一年端午节。 端午节,这是一个只属于*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都会按时到来。

  端午节的来历,说法千奇百怪,其中最得到大众认可的,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虽忠实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便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我的爸爸妈妈不会包粽子,可我奶奶会。每次端午,奶奶都会事先买好材料,一缠,一包,一裹之间,粽子便已形成。

  端午节是亲人团圆的日子,赛龙舟,吃粽子,也只是借口,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和亲人在一起啊!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又是一年端午节,姥姥还是像往年一样,买粽叶,买糯米,准备好包粽子用的红枣,花豆,五花肉等馅料,再过一天,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

  记得小时候,我问过姥姥,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啊?姥姥告诉我,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这一*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端午节那天早上,妈妈还会在我的手腕上系五彩绳,在门窗上挂上艾草,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插艾草?妈妈说,因为天气渐渐暖和了,各种小蚊虫又开始活动了,艾草有驱虫防疫的作用。端午节是一个全民健身、防疫祛病、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端午节有这么大的意义,于是我就查了一下,原来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马上就到了,因为这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我认真的拜读了屈原的《怀沙》,在日后,我要学*屈原,做一个热爱祖国,内心充实而端正的小学生。

  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渐渐成为一种潮流,端午节似乎只剩下了一种形式。两千年的风烟慢慢吹过汨罗江面,屈子依然伫立在风中,但却渐渐模糊了身影,他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隐退。当传统文化仅成为一种形式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的灵魂如何安放?

  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充满正义的*,用生命为我们锻铸了一个民族的节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个将人民的疾苦揽入胸中的悲歌者,在他纵身一跃的那一刻,历史便定格在了汨罗江畔。此后,“端午”便成了纪念屈子的一项传统节日。

  端午,因屈原而不凡;屈原,因端午而流传。

  然而当韩国将“端午”纳入本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炎黄子孙失落的灵魂重新活跃了起来,于是爱国成了一种行动。因为我们发现,端午文化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我们又怎能容忍它成为中韩的共同文化遗产?

  今天,江南的水乡又漂浮起了久违的粽子清香。当龙舟从一岸冲向另一岸的时候,我们与历史接轨了,我们又重新踏回了那条文明之路。当心中的激情燃起,我们将梦想放飞在对历史的缅怀中,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端午的分量和内涵,那是生命的根,是用心连起来的爱国长城。人们将糯米用竹叶包起来,也包起了一颗神圣的心、爱国的心、满怀崇敬之情的心。在将它投下的一瞬间,一个民族的希望正从江底泛起。

  用传统搭建现代文明的桥梁,用历史构筑现代文明的金字塔。当纪念历史文化节日成为一种信仰,并成为一种*惯的时候,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将会出现在人们期望的目光中。

  让迷失的传统文化“回家”,我们炎黄子孙的根脉才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又是一年粽飘香散文 (菁华3篇)(扩展6)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范文10份

  别看奶奶们年事已高,可包起粽子来,那可都是得心应手,堪称“大神”啊!只见徐善�茨棠滔冉�三四片箬叶叠在一起,铺开呈一个扇形,正面朝下,反面朝自己,再用剪刀把头上的分叉剪去。她灵活地用食指与中指夹住箬叶的最前端,把手逆转180度,卷起的箬叶瞬间成了一个锥形。这个锥形可不能有一点点空隙,否则米将会逃之夭夭。徐奶奶用勺子盛了少许米倒入锥形里,再放上一两颗红枣,最后再用米盖住红枣,若铺了一层雪。填完馅后,将余下的长长的“尾巴”盖在锥形上,再沿着边对折,直到能完全遮住为止。最后再将粽子来个五花大绑,一个粽子就神奇般地诞生啦!

  这活看起来如此轻松,再加上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信心满满,可谁知我却遇上了大难题:不会卷。怎么也卷不起来,不是卷得太小,就是卷的有漏洞,要知道我可是个要面子的人,可不能因为一个粽子丢了我的脸面。我前思后想,脑海中全是奶奶们卷叶时的动作,与自己的动作比较着,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呢?哦,原来是手法错了,我忘了逆转180度了。险过了这关,谁曾想到一波未*一波又起,好不容易攻克了卷箬叶这一难题,我又迎来了下一个难题:盖箬叶。这余下的箬叶在我手中折来折去,怎么也做不成一个正三角体。眼看别人都已经包了好几个了,我连一个也没有做好,急了,随随便便一折,嗬,竟然也成了!瞎猫遇上死耗子,福星高照呀!找到窍门后,我快马加鞭,一连包了好几个,虽有些丑,但也算是过把瘾了。

  起身看同学们的粽子,真是千奇百怪:有的是牛角粽,有的已然成了个粽叶饼,有的还没端上锅就已“**”了,有的则毫无瑕疵,堪称艺术品……

  下午,刘老师拎着一大堆的粽子进了教室,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棕叶的清香,肉的鲜香,枣的甜香,米的糯香。同学们每人拿一个,拆开箬叶,糯米似穿上了金黄色的盔甲,肉点缀其中,多一分则盈,少一分则亏,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我咬上一口,米,软糯,肉,鲜美,加上箬叶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经过四个小时的等待,“粽子大军”总算姗姗来迟了,肉的鲜美,枣的醇香,米的糯香,使大家都醉了。一个个都坐不住了,恨不得一个个都长翅膀飞过去。粽子烧熟后,箬叶已经褪去往日的翠绿,取而代之的是带着一点点灰。打开箬叶,一股肉香扑面而来,使我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我轻轻咬了一口,在口中慢慢咀嚼着,舌头都被它缠绕着。哦,这就是美味。

  欢声笑语间,刘老师带着我们的“特邀嘉宾”闪亮登场了。她们个个都是粽子大腕哦!瞧,她们麻利地取出原料,分门别类地放入了事先准备的盆中,操起勺子,左一下,右一下,如玉龙走潭,晃得没了影儿。我屏息凝神,闭上眼睛祈祷着:一定要分到肉馅的一组呐!蓦地,一股浓重的香味迎面而来,让我顿时为之倾倒。我心中大喜,微微睁开眼睛,只见一块块腌制过的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耀武扬威地坐在盆里,宛如坐在祥云端,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喉结滚动的声音。

  万般期待中,拜师学艺开始啦!我信手提起三片粽叶,仔细端详起来:它上宽下窄,重叠在一起颇有芭蕉扇之风范,阳光下错落有致,如半透明的玉石,让人动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超级大咖”罗奶奶便说开了:“首先,用右手的两根手指夹住粽叶一端,左手扶着,右手顺势旋转。形如漏斗……”说话间,只见她的手上下翻飞,如一只蝶。卷粽叶、放入馅、封上口、系好线,动作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只小巧可人的粽子便横空出世。

  咦,为什么我的“漏斗”和别人不一样?人家的都像大腹便便的将军,而我的却像窝窝囊囊的小兵?正在我沮丧万分思考人生之时,罗奶奶笑眯眯地说道:“你把它再铺开些不就行了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我一试,当真如此。舀起一勺米,倒入漏斗,没想到,假漏斗成了真漏斗,糯米大珠小珠落玉盘,挡也挡不住,不一会儿,我的粽子便只剩下一具空壳了……

  虽然初试惨遭失败,但我并不气馁,一次,二次,三次……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终于成功了!

  在漫长的等待煎熬后,粽子可算出锅了!浅绿色的粽子清香扑鼻,深绿色的纹路若有似无,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里面却暗藏玄机。“肉的,肉的……”我在心中默念了几遍,一咬牙,果断地拆开了封印――绳子。我一层一层地剥开,似揭开一个谜底。修长的粽叶一泻千里,露出了丰满而富有光泽的糯米,在灯光下泛着油亮亮的橙色。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米的粘糯,肉的鲜美在口中氤氲,顿觉唇齿留香。细细品味,又隐隐感到一股清香,如一杯香茗,久久让人回味……我不由得惊呼:“太爽了!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啊!”

  狼飧虎咽间,教室里俨然成了一片粽的海洋:肉的鲜香,枣的甜香,米的糯香在空气中互补、交织,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气氛,直钻到我们的心里,暖暖的……

  那淡淡的清香,那悠悠的情怀,是游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温暖安然的气息……

  ――题记

  喜欢吃粽子,喜欢它小巧的个,碧绿的叶;喜欢它糯糯的口感,纯纯的幽香;更喜欢它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那悠悠的气息,暖暖的情怀……

  小时候,是生活在山里的,爸妈忙于工作,把小小的我,寄养在了外婆家。山里的生活是清苦的,记忆中似乎没有什么零食,只有到逢年过节,口袋里才会有一些干果。于是,小小的心,总是期待过节,尤其是期待端午节,因为,在山里,端午,是一个端庄而又隆重的节日,是一个粽香弥漫山林的季节,我喜欢这样的悠然和清香。常常刚过小满,我就开始捧着日历,数着日子,念叨端午节。端午的前三天,大家就忙开了。洗粽叶,是我喜欢的活计,那纤长的粽叶在清澈的溪水里飘荡,像一只只碧绿的小船,牵动着我期盼的心。粽米,是外婆老早就选好的上等糯米,洁白圆润,是剔透的珍珠吧;那和在粽米里的馅料,有时是饱满的红豆,有时是金黄的咸蛋黄,有时则是鲜香的腊肉,各有特色,各有风味。包粽子,是外婆一个人的华丽表演,她苍老的手,在绿叶和红线之间穿梭,转眼间,一只灵巧油绿的粽子已轻轻亭立在竹篓里了。端午的清晨,是我最享受的时光。晨曦初现的时候,棕香已经在鼻息间萦绕了。透过竹帘,会听到外婆细碎的脚步声,她已经老早忙开了。等我迫不及待的跑到简陋的餐桌上,冒着热气的粽子已经安静的凝望着我了,伴着的,还有外婆笑意盈盈的双眸。然后,在我的狼吞虎咽中,外婆便开始讲述那端午的故事,说着她妈妈的端午,还有她外婆的端午,在絮絮叨叨中,一些古老,一些传统,就在温暖中浸润着我小小的心田。喜欢这样传统的节日,喜欢这传统中流淌着的丝丝恬淡的温情……

  在粽香中,我度过了无忧的童年。步入中学后,爸妈带我离开了小山村,离开了外婆。繁重的学业,生疏的情感,让我的日子逐渐在紧张和孤独中艰难前行。忙碌中,无数的节日也如*淡的日子,在指尖滑过。偶尔,仓促中,也会看到街头冒着热气的粽子,可是,知道,这不是我记忆里的粽子,它没有故事,没有温情,它只是单纯的食物,是现代机器加工的合成品。我想念,想念那弥漫着传统气息的悠悠的粽香,我怀念,怀念小山村里无忧的日子……

  初中的最后一个端午节在紧张的大考中姗姗而至了。日子,越发硝烟弥漫了,我自然已经忘却了端午,忘却了这个离我已很久远的节日了。端午的清晨,我在急促中走*餐桌,桌上,有已经剥好的粽子,盈白的粽米,鲜润的腊肉,端庄如素雅的女子。桌旁,是**着的妈妈,微笑凝望着我的,是她慈爱的双眸。我知道妈妈不会包粽子,这粽子,肯定是超市的合成品,我有些不屑,不屑这没有灵魂的粽子。但妈妈的眼神,让我不忍立即离开,我迟疑的坐下,拿起了筷子。妈妈边给我倒牛奶,边缓缓的说到:“日子可以忙碌,心可不能匆忙,悠然的心,才会品尝出粽子的香,才会悟出生活的甜哦……”,我若有所思,长久以来,我总是忙碌,总是忽视,总是怀念,其实,外婆的粽子,妈妈的粽子,都是香甜,都是温暖,只是,我茫然的心,一味沉迷于外婆传统的粽香,却忽视了妈妈现代的粽味,原来,只要心是安定恬淡的,任何年代的粽子,都是清香四溢的呀……领悟,在心头漾开!

  而今,我走在年轻的成长路上,脚步不再匆匆,在粽香飘溢中,我感受着传统与现代赋予生活的温暖和悠然,我知道,无论时光怎样匆匆,无论传统与现代怎样变迁,心若是安然的,那么岁月就是安宁的,生活就是美丽的!

  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忙着包粽子,看着奶奶包粽子的手法那么熟练,我也手痒痒了,我决定要试一试。

  包粽子不是简单的活,要先选三片一样长的粽叶,包成一个尖角洞,往里放两勺米,再放一两片肉,再把米放满。把粽子包实了,就可以下锅了。奶奶正在拿粽子,突然看到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头往旁边看看,就看见我站在一旁傻笑,奶奶对着我说:“不知道要你做干什么。”奶奶没办法,因为已经包好了,就只好放进锅里了。

  把粽子拿出来时,香气飘满了屋子。我们全家人围着粽子,用劲地嗅一嗅“真香呀!”我说道。妈妈在桌上问我:“你知道端午节的传说吗?”“我知道,不就是屈原投江吗,人们不想让鱼虾吃了屈原的身体,每逢这天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我没好气的说。“那你知道端午节的民俗吗?”“知道,不就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不错。”妈妈对我竖起了大姆指。

  今天,我又好好的大吃了一顿粽子,“嗝,我好饱啊!”

  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在背书,只是有孩子正看着手腕上带着的五彩丝线入神,有孩子从衣裙里拿出小小香包嗅了又嗅,更甚者,还有孩子钻进抽屉里偷着吃粽子,嘴角还粘着几粒糯米。呵呵,端午,在孩子的心里,原来就是快乐啊。如此想着,不由悄然微笑起来。

  有关端午的资料,网上下载了很多,只是很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太深太深。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晨诵与端午课程结合起来,给孩子介绍些有关端午来历的知识,介绍介绍家乡端午的特色,介绍制作鸡心香包的方法,最后开展做香包的活动。

  于是,我们开始聊起端午这个话题。

  “孩子们,马上就是端午节了,这几日,在家里,在街上,你闻到了端午节的气息了吗?在你的印象里,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我问道。

  “端午节可以带五彩丝线做成的花花线,看,这是我妈妈给我搓的。”郭晓彤骄傲地举起胳膊,炫耀起来。

  “端午节就是要吃粽子,有大米,红枣,蘸着蜂蜜白糖,可好吃啦!”刚刚偷吃的杨家豪似乎还意犹未尽,说着,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端午节还会赛龙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张恒铭抡动着胳膊做着划船的姿势。

  “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我国的大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那天投入了汩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赵昕迪总是有她沉稳安静的地方,这个孩子总是最用心的一个。

  ……

  因紧张的复*,并没有布置孩子们去查端午节的资料,孩子们已经从身边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快乐与喜悦。

  随着《汨罗江幻想曲》的优美乐曲,屏幕上出现了“菖蒲艾叶迎端午”的标题,我向孩子们介绍着端午的来历、*俗、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当《端阳》这首儿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就着幻灯片上的桃子和黄杏也发了一会儿感慨。然后,便开心地你一句我一句读了起来,几遍下来,教室里便充盈了满满的开心和快乐了。

  然后,继续出现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水下喜洋洋。

  孩子们读着读着,艾叶,香囊,粽子,龙船,象征着端午*俗的事物映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突然有孩子问:“老师,赛龙舟是什么样子的?”

  当《划龙船》这首民谣伴随着赛龙舟的图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教室里几乎欢呼起来。

  清水河长又长,

  **人海又人山,

  老年人拄着龙头杖,

  姑娘们穿起花衣裳。

  要问今天做什么事,

  端阳佳节赛龙船。

  青龙黄龙来竞赛,

  赛的江河浪花翻。

  赛的小孩蹦蹦跳,

  赛的姑娘笑断肠。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男女生对读,随着鼓点节拍画起了龙船,很是欢欣,似乎自己已到了赛龙舟的现场。

  就这样,一边诵读端午的儿歌,孩子们随着鼓点节拍划起了龙船,看到丝粽香包惊喜地欢呼,听到屈原的故事静静地仰望,朗读着儿歌手舞足蹈……端午渐渐融入了孩子们的生命里了。

  端午将至,奶奶买了成堆的芦叶,片片碧绿,散发清香,那味极清,但不失魅力;那味很淡,但不失芬芳。虽是叶,但可与花争芳。

  芦叶在水里泡了半天,吃过午饭,把那些洗净的叶搬出来。一淘米篮子的茶米也放在了那儿,还有一碗枣和一碗红豆。我正空闲,便来欣赏裹粽子这一传统手艺。

  只见奶奶拿着四五片约3厘米宽的芦叶,细心地一个个*铺着叠在一起,首先拿一片叶子排在四根手指上,再拿第二片,第二片就放在第一片叶筋右侧,然后第三四五片依旧。接着便是关键一步――兜形。将芦叶一面有毛的做外侧,光滑的做内侧来乘放茶米。首先,用左手抓住芦叶的中部,这个决定了粽子的大小,右手抓住叶未,向内掰去,做一个漏斗状,再用左手抓住叶子与兜交界之地,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再用右手把剩下叶子抓过来,封口,最后把剩余的叶尖裹在最后的缝隙处,左手抓紧,最后用棉绳缠几道在粽子上,打个结,就完事了,但必须紧。

  看到奶奶不出一分钟的裹棕速度,我也想尝试一下。洗净了手,开始照猫画起虎来,学着奶奶的样,五片叶子叠在一起,正往下弯时,这对边起了皱,只好放开。再来一次,舒了口气,两手学看皱弯,再将叶末与中部重合,做成兜状。左手如鸡爪般抓紧重合部,正要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时,芦叶却来了一个反弹,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三两次都是这样,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准备放弃,奶奶来了一句“做事要有耐心”。

  看着碧绿的芦叶、白花花的茶米,再想象往年粽子的美味,我深吸一下,重拾信心继续做。手上的每根筋都在专注地抓住芦叶,脑子里回想着方法,一步一步地做,哪知做到了最后一步缠绳时,又散了,米还落了一地。可我不甘心,再来,就这样,一个下午不停地练*。不知不觉,我的手都酸了,太阳逐渐西移,啊,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了。

  不久,厨房充满了芦叶香气,此时我倍感兴奋,我将看到我的第一个粽子了。果然裹有红线的我的粽子幸存了下来。我剥给奶奶吃,看着奶奶的笑容,早就忘记了胳膊的酸疼,那一刻,我的周围充满了幸福的空气。

  池墉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小河边,微风过处,碧绿的芦苇簌簌作响,随风飘来阵阵清香。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的粽叶,就是这芦苇的叶子,俗名叫粽箬。一大早,大街小苍就听到“卖粽箬啊”的叫卖声。阿姨和奶奶们的菜篮子里都多了捆粽叶。路边卖茶叶蛋的老婆婆煮了一锅粽子,蒸腾的热气里散发出阵阵粽叶的清香。

  粽叶飘香,我不禁浮香联翩。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人民**已规定这节日放假一天。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对人民的关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包粽子原来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主张楚国变法图强,而被昏庸的楚王放逐南方,愤而投汩罗江去世。人民纷纷包粽子投到江中喂鱼虾,要它们不伤害屈原。屈原的伟大著作《离骚》,我还没有能力读,可是在鲁迅《彷徨》集的扉页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句我还依稀懂得。

  明白了包粽子的深意后,我对正在包粽子的奶奶说:“我也想包粽子!”“好呀,来,我教你!”奶奶高兴地说,妈妈也在笑。奶奶先把泡在水里的粽叶取出四片,把上面的水甩甩,一片一片地串开一厘米,重迭得宽宽的,两手一卷,把它卷成漏斗形,但底下尖尖的不留一点空隙,再把糯米向里灌,四片粽叶把它包裹来,然后用另一片粽叶往上一裹,用粽针在成形粽子中心一戳,再把外层的粽叶尾尖,穿过粽针孔,粽针把粽叶尖带过粽子,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奶奶一边包,一边讲,我就照着奶奶说的做法做,包好了一个粽子。突然,粽子一个角落里的米粒纷纷掉下来,落进了盆子中。原来我在卷粽叶时,没有把它卷紧造成的。我没有灰心,再卷粽叶成漏斗形后,先灌一点点米,见到漏米,就把米倒下,再重新卷粽叶,不紧,再重裹,反复了多次,我终于把粽子包得紧紧的,不再漏米了。

  当一锅粽子在电磁炉上煮起来的时候,锅里的水在沸腾着,那锅盖缝里冒出热气使满屋都飘着粽叶的芳香。

  粽叶飘香,端午节来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愿四川受灾的父老生活能尽快地安置好,祝福他们节日*安,希望已经复学的小朋友能快乐地投入学*,我的心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张老师让一些同学们为奶奶们携带艳丽的红邻巾,把她们的童真与追忆招唤出去。做好准备,下边就可以请罗颢洋奶奶亲临现场啦!罗奶奶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们也都十分潜心地理学着流程,因为我睁变大双眼看见。只见她熟练地拿出如海菜一样的纤长粽叶,两指一夹,一转,一个锥型便展现外大家的眼下,接着倒进一把米,封好口子,捆紧绳索,就做好了了!

  我缓缓的咬着绳索:一圈、几圈、三圈?总算我的作品出炉啦!尽管有点儿“四不像”,但也就是我的沥血之作,我望着眼下的粽子,令人满意地笑了。

  望啊,盼啊!

  等了一个下午,没直到粽子。还多亏了戴瑞妈妈帮大家煮好啦送到。我细心地仔细地着手上的粽子,发觉粽叶不一样了,煮前的粽叶有点儿小脆的,但煮后的粽叶松松垮垮的,似蔫了一般。还没有等老师说开吃,我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掀开粽叶。哇!红豆馅的!只见玛瑙石一样小红豆嵌入在诱惑的��米中,令人垂涎三尺。我猛吸一口气,一股��米独有的芳香钻进我的鼻腔,一直索绕我的鼻间。我贪欲的吸吮着。这粽子吃起�碚澈鹾醯模�但却令人意犹未尽。自然还要感谢奶奶们,愿他们始终身心健康!

  童年的趣事犹如沙滩上的珍珠,如今一颗颗拾起,仍然光彩夺目。当我拾起那颗光洁圆润的珍珠时,鼻腔里便又飘满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醇香……

  我是一位十足的吃货,号称吃遍通城美食,对好吃的粽子更是“爱不释口”。可我只会吃,不会包粽子。八岁时一次偶然机会,妈妈带我去木子老师家学包粽子。

  坐在电瓶车上,我一边看路旁的风景,一边想:粽叶是就是芦苇叶吗?粽子中的米是醇香的糯米,还是*日吃的大米?肉是煮熟了放入粽子还是生的放里面和米一起煮……带着满心的疑问,敲开木子老师家的大门。

  前脚刚踏入门槛,一股芦苇叶的清香便扑鼻而来。它像一只小精灵,跳过桌上的勺子,钻出厨房,带着一身清香钻入鼻腔。走进木子老师家厨房间,只见桌上摆放着一箱用水浸泡的粽叶片,两盒米和几只小碗,碗里有红枣、鲜肉、赤豆。桌边围着几位阿姨。

  我赶忙洗净手,站到人群中看老师示范后便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学者老师的样子,我先从水中捞出两片粽叶。叶子足有三指宽,深绿色,绿得发亮发黑。我把它们用水粘上边缘,在头部卷成锥形,卡在中指和中名指中间,舀起一大勺米。妈妈担心我把米撒在桌上,就拿来一只碗放在我手下。谁知,我卷成的锥形底部是露洞,放进去的米好似跳伞兵,从那个洞中跳了下来,宛如一串断线的珠子。旁边的阿姨都在偷笑,我却不知内情,只觉得米越来越轻,心中有些奇怪。我把粽子举过头顶,换右手小心翼翼地托着它,头伸进粽子底下一看。只听“哗啦”一声,糯米全撒在我的脸上,粽叶粘在我的脸上,我眼前一片模糊。丢下粽叶和米洗净脸回来,妈妈还在捧腹大笑,阿姨们则像成熟的高粱,笑弯了腰。只有我眼巴巴地看着一碗米,心里酸溜溜的。面对失败,我股足勇气,重新灌好米,小心翼翼地用粽叶把“漏斗”口盖上,并把余下的粽叶尾围着粽子裹好,用线绑起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我终于有了第一只属于我自己的粽子。回家的路上我沉默不语,想着满脸是米的搞笑样子,心里又气又笑。

  直到今天,每当粽叶飘香之时,我就会想到第一次包粽子时发生的糗事儿,嘴角总会情不自禁地上扬……

  "布谷,布谷,"这个早晨是布谷鸟起的调,一缕缕炊烟盘旋在村子的上方,清新的海风在抚摸着大地。

  "嘎吱……"奶奶正在生火,她走进我的小屋,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我柔软的头发,"起床了一一"我睡意朦胧的张开眼,粽叶的清香在床前回荡着,原来今天是端午节。

  老家那儿,并没有什么赛龙舟的大场面,只有挨家挨户的包粽子、送粽子,这些看似*凡不奇的事情,却十分令人喜悦。

  奶奶没有花花绿绿的配料,而只有红白绿的色彩,红枣是压箱底儿的、红糖是集市上刚买的,粽叶放在大锅里,有一股亦甜亦苦的清香,糯米浸在凉水中,似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而不消残酒。

  令人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那细白的丝线,轻轻的将糯米洒进去,将红糖与红枣点缀在糯米上,再用手将粽叶来回翻转,让配料粘在粽叶上,轻轻的包成一个形似圆锥,却又不菱角分明、胖胖的粽子,十分可爱,这也是奶奶的粽子十分讨喜的原因。

  吃过午饭,粽子包好了,奶奶将这一个个"胖小子"将其的堆放在那口农村特有的大锅之中,来回抽动着抽风机,让星火旺盛一些,没有计时器,奶奶拿捏着时间,让我先去午睡。

  粽子该好了吧?已经许久了,从我的小屋就可以看见对面奶奶的厨房,只见一盘粽子已经端在木桌上了,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徘徊在院子的上空。奶奶正在用竹扇为它散热一一她知道我怕烫,扇凉点儿,不会烫口;一股暖流似乎在身体里流淌,像刚出炉的粽子一样。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