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警句 >

朱熹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日期:2022-10-16 00:00:00

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4、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7、礼即理也。——朱熹

8、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9、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出自: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朱熹

10、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11、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12、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8、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19、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2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2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24、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25、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26、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思录》

27、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28、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2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0、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31、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3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3、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

3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35、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36、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礼记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是治理国家的法宝朱熹《四书五经》

37、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遭暗想。朱熹

38、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

39、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40、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四书五经》


朱熹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朱熹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1)

——朱熹的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1、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朱熹

2、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大光明。——朱熹

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6、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7、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朱熹

8、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朱熹

9、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10、问佢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1、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1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4、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16、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17、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18、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19、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思录》

20、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21、心统性情者也。朱熹《*思录》

2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24、礼即理也。朱熹

25、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思录》

26、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27、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2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29、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3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1、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

3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33、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34、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35、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6、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37、礼即理也。

38、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0、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朱熹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2)

——经典教育名言 40句菁华

1、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

2、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

3、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4、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5、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6、对于面临着一个不可信赖的世界因而恐惧、失望的青少年来说,信任就意味着使人豁然开朗地领悟到人生的真理、人的存在的真理。

7、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8、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9、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10、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11、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12、学*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13、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14、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1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16、给学生打开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开创一个世界。

17、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18、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无价的教育资源。

19、做*凡的教师,创不*凡的事业。

20、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21、寻找一个感动自己的理由,就找到了走进学生的突破口。

22、为师者当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

23、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孩子,用爱心诱导每一个心灵。

24、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爱心永铸付出无限。

25、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26、一位教师只有充满着对学生的爱,你才会觉得学生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哪怕是各方面很差的学生。

27、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28、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金色的阳光。

29、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才能。

30、真心待人,踏实工作。

31、是含笑的天使,孩子接纳你;是诚信的知音,孩子呼唤你;是春雨的化身,滋润幼苗茁壮成长。

32、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做人的榜样,学生的求知上进是教师的不倦的源泉。

33、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实现理想。

34、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35、教师的天职在勇于探索教育。

3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7、宽容别人等于祝福自己。

38、*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39、把爱播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40、孩子像花儿,需要用爱心、耐心培育。


朱熹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3)

——经典育儿名言 40句菁华

1、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2、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3、慢慢陪孩子走,把我的时间浪费在孩子身上,这是最好的浪费!

4、陪伴的关键是心灵,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做孩子的监工!

5、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6、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

7、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8、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

9、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10、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

11、男孩子生性自由,不善服从;对待他们,当以诚恳和率直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起勇气。

12、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13、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其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

14、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15、养育孩子就像种树,可以给树施肥、浇水、杀虫、修枝,但要成为栋梁之材,还要靠自身努力地往上长。

16、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

17、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18、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9、您用心中全部的爱,染成了我青春的色彩;您用执着的信念,铸成了我性格的不屈意志,我生命的火花里闪耀着一个您!

20、万丈高楼从地而起,每个人须从小培养成良好的学*方法,生活*惯,优良的品格,长大了才会成为参天大树,摩天大楼。

21、每个人心中第一的是安全,第二的是安全,第三还是安全。如果你想好好学*、生活,那你一定要记住*安是生命中的100%。

22、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

23、心理健康的12字秘诀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如果能做到这12字,一生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24、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5、儿童时代是一个胡说八道的时代,这不是缺点,而是他们成长的一个特点。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童言无忌才能健康成长。

26、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苦恼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什么。这样你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

27、让我们一起跟着孩子一同成长吧,跟着孩子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一起疯跑,一起犯错……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我们给与孩子的爱与尊重!

28、学生学*贵在自觉,持之以恒,跟现实的条件,环境关系不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严格,但期望值不要太高,期望越高,可能失望就越大。

29、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30、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作为家长,只有用心浇灌,精心呵护,才能健康茁壮成长。小学是花儿开放的黄金期,有优秀父母的经验引导,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少走多少弯路啊。

31、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代替孩子体验。这也不许孩子做,那也不许孩子做,只允许孩子按照家长的喜好去做,这不就是家长代替孩子成长嘛。

32、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33、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34、将整个爱心献给孩子,将美好德行传给孩子。以真正其心,以善诚其意,以美修以行。

35、早期教育重在润物细无声。

36、一个好的家长应是:家教上是孩子的良师,生活中是孩子的益友。家庭教育最好的境界是:让每位爸爸成为孩子敬仰的英雄,让每位妈妈成为孩子崇拜的偶像。用父母的爱心点燃孩子的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世界、爱生活。

37、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

38、讲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积极引发孩子兴趣点。

39、让孩子成为既有**又有理智的人。“没有**,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40、慢慢地陪着你走,走过童年的天真,走过少年的青涩,走过青春的**;慢慢地陪着你学,学会快乐的生活,学会愉悦的收获,学会畅快的分享。


朱熹经典名言 40句菁华(扩展4)

——道家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治大国,若烹小鲜。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老子

17、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18、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21、致虚极,守静笃。

22、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2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5、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

2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7、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28、能动能静,解以长生。

2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30、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2、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

33、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35、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36、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7、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38、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39、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4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