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警句 >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

日期:2022-10-07 00:00:00

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4、见得思义。

1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0、辞达而已矣。——孔子

2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

2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

25、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2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2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8、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29、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2、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3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3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4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4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4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7、割鸡焉用牛刀?

48、是可忍,孰不可忍?

49、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孔子名人名言10

  子曰: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人名言11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2、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5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55、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5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5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5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59、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6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1)

——孔子的名人名言 60句菁华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7、因材施教。——孔子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孔子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12、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5、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论语·子路》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0、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乎。

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子 《论语》

2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23、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孟子也曾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2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26、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8、礼之用,和为贵。

2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0、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3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6、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7、刚、毅、木、讷*仁。——孔子

38、《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3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4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5、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4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47、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4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49、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

50、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5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52、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53、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5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5、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56、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57、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5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6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2)

——孔子的名人名言 150句

1、性相*也,*相远也。

2、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4、见得思义。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

1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1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

12、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1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孔子

1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19、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2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23、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2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25、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2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8、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29、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30、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3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3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3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36、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8、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39、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4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41、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4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5、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6、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4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8、克己复礼,为仁。

4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0、人无远虑,必有*忧。

5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5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55、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5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5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9、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6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6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62、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孟子也曾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63、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回答说:“自己问心无愧,那么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做人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应当做到慎独慎微,防微杜渐。不仅在公共场合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要在无人监督、一人独处的时候,依然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也与一个样。这有如此,方可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无忧无惧。凡人当如此,成功者更应当如此。

64、仲弓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不要让人怨恨,在城邑做官的时候也不要让人怨恨。”仲弓听后对孔子说:“我虽然迟钝,但也一定会按照您的话去做的。”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被人戳到痛处,那么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对他人毫无顾及。在职场交际中,要避免踏入言语的雷区,避免触碰到别人的隐私和伤痛。否则,不但交友不成,还可能带来祸患。

6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在宋国时,桓趔想要杀掉孔子,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弟子们都想逃避,唯独孔子非常有魄力地说,天生下了我,要我传承文德,桓趔又能拿我怎么样呢?*武之人都知道,如果丧失了自信,功夫再好,也会被打垮。荆轲曾去看一位剑客,荆轲举起剑来,对方却岿然不动,只用两只眼睛盯着他,荆轲还剑入鞘,扭头就走。原来那人的宁静、自信、刚毅让荆轲由衷地佩服了。两军对垒勇者胜,士气低落四海崩,在事情的关键时刻,有时还非得靠自信来取胜不可。所以,在谦虚与自信之间要把握好度。

66、一次,孔子与弟子交流。孔子谈到的君子的做派。他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他接着说:“善人我也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的人,也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的。”做人,尤其是志在做大事业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展现自己真实的精神世界,做到始终如一。有德才得,有诚才成。虚荣与欺骗,最后的结果还是骗了自己!

67、有一回,鲁国一个简朴吝啬的人,用陶器煮食物并自认为很好,就把它送给了孔子。孔子高兴得像接收太牢祭品一样。子路不以为然。孔子说:“好吟诗歌的人能想到国君,吃到美食的人能想到亲人。我不是注重器物本身啊!”俗语言:雪中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对待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富人帮助你一百元与穷人帮助你一元,尽管数额不同,其爱心是相同的,不可区别高下。这个道理,高高在上者,更应当清楚。

68、刚、毅、木、讷*仁。

69、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7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3、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7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6、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7、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7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80、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81、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8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8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8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8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8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8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88、不迁怒,不二过。——孔子

8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91、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

92、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

9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9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9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

9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9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9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9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10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0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0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06、意:同臆,猜想、猜疑。(2、必:必定。

107、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08、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09、走*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110、进入大学,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

111、维持一个人的生命的事物,是他的事业。——爱默生

112、君有勇而无仁义则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仁义则为盗。

1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1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6、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117、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8、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11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2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21、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122、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1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2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26、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127、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128、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3)

——孔子的名人名言 50句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10、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11、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2、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13、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4、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17、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被一位童子挡住了前行的去路。孔子从车中探身出来,询问童子姓名。童子答曰:“项橐”。孔子也自报了家门。当小项橐得知面前这位老先生乃是孔子时,决定出一道题,考一考这位博学者。项橐问:“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摇头,说:“实在惭愧,我答不出来。”项橐得意地说:“我来告诉你,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孔子敬佩眼前这位童子,于是下车向他行了礼。孔子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不论位阶有多高,学问有多大,都要时刻保持谦虚,不要因为他人年龄幼小而心存轻视。普通人需如此,管理者和成功者更需如此。

18、一日,孔子弟子子贡与卫国大夫棘子成聊天。棘子成说:“君子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有什么用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两者同等重要。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是一样的。”人注重自己的外表,既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这一点,经常游走于交际圈的朋友,尤其应当注意落实。因为,人的言谈举止,有时可以决定你事业的大小,功业的成败得失。

19、子贡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导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交往讲究的是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开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否则就有可能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一种艺术,同时又是对别人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1、刚、毅、木、讷*仁。

2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2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2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

28、巧言乱德。——孔子

2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3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3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2、失败的历程也是成功的历程。

3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3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3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3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0、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4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43、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4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4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49、《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50、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4)

——名人名言座右铭 60句菁华

1、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3、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其实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活着只是一种形式。而寻梦的征程,才是生命中沉淀的感动,灵魂中由表及里的真情。

6、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8、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9、勤奋是学*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的花朵,当然香郁。

10、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11、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12、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13、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遇者千虑,必有一得。

15、学会下一次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睡在已有的成功温床上。

16、闪电从不打在相同的地方,人不该被相同的方式伤害两次。

17、时间就是金钱。

18、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19、相信自己,你能行!

20、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1、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22、学*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23、做事成功的要诀就如同钥匙开锁的道理一样,如果你不能准确对号,那麽一定无法打开成功之门。

24、人若有志,就不会在半坡停止。

25、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

26、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27、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8、须先立坚卓之志。

29、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 朝鲜

31、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32、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33、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34、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3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37、为了求知识,代价虽高也值得。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4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42、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43、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勃朗宁

44、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6、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4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48、成功没有捷径。你有必要把超卓转成为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极限的发扬你的天资、才华、诀窍,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边。高标准严峻自个,把注意力会合在那些将会改动一切的细节上。变得超卓并不艰难–从如今初步尽自个最大才华去做–你会发现日子将给你惊人的酬谢。

4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0、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51、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52、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53、贪巧而懵于民事者,则禽兽之不若。——钱泳

54、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培根

55、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李约瑟

56、搞科学工作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行不通的。——朱冼

57、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任何行动都会失败。——华·欧文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5)

——名人名言 60句菁华

1、人,现在最年轻啦。因为比起明天来,今天是年轻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时候都是现在最年轻。──永六辅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

3、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冯梦龙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

5、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孙思邈

6、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7、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8、能伤害我们;我们的生命可以终了,我们的名誉却要永垂万古。

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0、热血名言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洲。——*

11、世上最可贵的是时间,世上最奢靡的是挥霍时光。莫扎特

12、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英)赫胥黎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

15、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1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7、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茅以升

18、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学*!!!

19、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陈子昂

20、天才的发现之所以伟大,正在于这些发现成了千万人的财富。

21、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22、音乐只对安宁的心境具有魅力。--蒲柏

23、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

24、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冯梦龙

25、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

26、青年总是年青的,只有老年才会变老。杰克伦敦

27、当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爱迪生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0、也许爱情本就是如此,互相深爱着对方,却又彼此折磨,折磨依旧,只因为爱仍在延续。

31、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培根

32、友谊如金钱一般,容易得到却不易保持。SamuelButler

33、众人的眼睛,准确胜天*。民谚

34、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甫

35、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36、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卢梭

37、虽然我们总是叹息生命的短促,但我们却在每个阶段都盼望它的终结。儿童时期盼望成年,成年盼望成家,之后又想发财,继之又希望获得名誉地位,最后又想归隐。---爱迪生(美国)

38、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与己也。

39、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了时间就是牺牲了生命。——*

40、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4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42、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4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44、在一个丑恶、不幸的世界里,最有钱的人所能买到的也只是丑恶和不幸。

45、存己而后存人。

46、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4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4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49、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杨谰

50、知道危险而不说的人,是敌人。——歌德

51、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天则是你惟一拥有的现金——所以应当聪明地把握。——李昂斯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6)

——孔子名人名言大全(精选50句)

孔子名人名言大全(精选50句)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名人名言,一起来欣赏吧。

1、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6、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1、敏于事而慎于言。

1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3、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1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1、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2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4、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5、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6、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27、子曰: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8、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9、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3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2、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33、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4、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5、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37、小不忍,则乱大谋。

38、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4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42、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43、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4、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4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6、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4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8、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49、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名人名言 60句菁华(扩展7)

——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

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孔子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三、孔子做人名言: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孔子

  7、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

  9、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1、不迁怒,不二过。——孔子

  1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

  13、过,则匆惮改。——孔子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孔子

  1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

  1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

  20、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

  21、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

  2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2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2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25、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

  27、人无远虑,必有*忧。——孔子

  2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2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0、刚、毅、木、讷*仁。——孔子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3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

  33、巧言乱德。——孔子

  34、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

  35、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孔子

  36、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3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3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

  3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4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4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1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4、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道不同,不相为谋。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4、听其言而观其行。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8、过,则匆惮改。

  19、有教无类。

  2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2、不学礼,无以立。

  2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2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7、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7、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10、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1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1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1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1、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6、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

  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2、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

  24、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

  26、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2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3、不迁怒,不二过。

  34、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5、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6、有杀身以成仁。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40、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5、当仁,不让于师。

  46、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4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49、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

  5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51、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52、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53、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54、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5、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6、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57、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58、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9、子曰: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60、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6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6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4、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5、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6、孔学而时*之,不亦说?

  67、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乎。

  68、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69、以约失之者鲜矣。

  70、(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71、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72、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7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76、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9、贤哉,回也。

  80、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8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82、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83、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84、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85、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86、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8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8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91、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92、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