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历史教案 >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选【5】份

日期: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1

  【自主回顾】

  (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与民族交融;

  教师出示图片,边看边讲,以及让学生回答这是哪一时期,有哪些文化。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中国早在古代,就有世界上最新进的技术,而且至今保持在领先地位?

  2、我国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被人说是:“神医扁鹊,起死回生。”后人为什么这样崇拜?

  3、从节气的产生,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判断?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了解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今后的历史朝代产生了哪些影响。有什么意义?

  【巩固练*】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

  2.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 )

  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3.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

  4.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晚500年B.早5000年C.早500年D.晚5000年

  5.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

  A.文王B.伊尹C.盘庚D.纣

  6、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 )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221年

  7.史**载的“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发生在( )

  A.商朝B.西周C.春秋战国D.夏朝

  8.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D.三星堆青铜立人象

  9.要研究商王的活动,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的(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甲骨文D.铭文

  10.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处于战国时期的( )

  A.齐国B.楚国C.赵国D.秦国

  11.“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里指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B.楚汉战争C.长*之战D.秦完成统一

  【布置作业】

  列一份历史朝代表,及每个朝代帝王的作为。

  第四单元测试

  测试目的:对第四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整理提高和查漏补缺,以便下一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和教学。

  测试难度:较大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西欧庄园的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

  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第8课:《西欧庄园》,走*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

  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材料二从日出劳动到日落,劳动的报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简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篱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从上面下来的雨和雪使泥地变得又湿又冷。农民在一只箱子里塞进些稻草当他的床铺。他的伙食粗糙而单调——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饿。饿死的事情决不是没有听说过。他当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惧的牺牲品,也时常受到邪恶的领主管家的欺骗。他还要交很多的租税并服役,可以说,他是一个被蔑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可怜虫。

  5、问题思考:材料二中农奴的生活说明了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

  提示: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自由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6、材料展示: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庄园主干活,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7、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目标导学二:庄园法庭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材料二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2、教师提问:

  (1)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提示:司法权。

  (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什么。

  提示:罚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到庄园以外磨面粉、侵犯全体村民权益的行为等。

  (4)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惯法或村法。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

  正因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奇特的政治现象和自给自足的庄园奇景,构成了中世纪西欧文明的独特性。但历史辩证法总是彰显着永恒的道理,当一种新制度建立的时候,却孕育了否定这个制度本身的新元素。

  板书设计

  1、兴起的时间、发展

  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3、居民:佃户(自由农民和农奴)

  4、领主与佃户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

  5、庄园法庭:特点与作用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展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3、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4、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5、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板书设计

  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时间、对文化的影响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4

  (学*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难点)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

  (导学方法)

  ①情境法: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②探究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③其他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法等。

  (学*方式)

  学案导学 → 自研自探 → 合作探究 → 展示提升 → 质疑点拨 → 总结归纳

  (设疑预*) (静心独学) (交流互动) (板书、口述、或表演)(适当点拨) (知识梳理)

  (学法指导)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利用要点提炼法,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来记忆。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xx年、220年、221年、222年。

  (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哪一课吗?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兴趣)

  学案导学(我学*。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仿微软雅黑字部分是学生供学生使用的学案)

  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并把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生表演《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方法,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起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效果。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历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教学重点:

  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排练,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组织学生编写《陈胜、吴广起义》剧本、服装的设计和准备、道具的制作等,并指导排练。

  3、制作CAI课件,含影片《秦始皇》片断以及知识网络和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模块一

  秦的**:

  1、播放影片《秦始皇》中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筑长城有关片断。

  2、组织学生思考,在影片中秦朝修建了哪些重大工程?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学生回答)

  3、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学生得出“徭役繁重”这一**表现)

  播放影片,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计算,积极参与探究,认识到徭役的繁重。

  赋税沉重: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想象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出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窘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而增恨秦始皇。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表现)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表现)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表现)

  模块二

  陈胜吴广起义:

  1、投影《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提问:同学们刚才表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发生在哪一年?谁发动的?地点在哪里?起义的口号是什么?建立了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意义中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里?

  ①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张楚**;

  ③第一次提出了斗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第一次推翻了残暴的统治。

  模块三

  楚汉之争:

  1、楚汉之争为何刘邦能取胜?

  2、简述项羽失败经过。

  教学小结:

  1、学生闭目三分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教学要点,共同复述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2、播放VCD唱片《霸王别姬》。

  设计意图:

  通过闭目回顾,放电影式再现本课知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逐项显示教学要点,突出“秦”亡“汉”立,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1、讨论陈胜吴广在去渔阳的途中,如果不下大雨,不会误期,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2、搜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的有关材料,为下节活动课对秦始皇的评价做准备。

  3、加强活动与探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

  课堂小结: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和秦二世的**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回望历史的天空,远去的是鼓角铮鸣,暗淡的是刀光剑影。万丈尘沙的残壁,已在烽火燃尽的地方消失。兴亡与成败,都将随着历史的云烟散去。然而,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象惊雷般在人们的心中响了两千年。陈胜、吴广“身为百姓,心系国家”的精神也将永世流传!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选【5】份扩展阅读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选【5】份(扩展1)

——初一历史教案6篇

初一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透过本课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透过本课的学*,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20xx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透过教师讲述土地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土地改革是新*成立之初三大运动之一,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当时势在必得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对巩固新*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运用刘文彩这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状况,从而突出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土地改革的资料与性质,可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进行总结。

  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应当先进行补充,讲述土地改革所带的结果及其在农村土地制度上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然后再从结果中引导学生归纳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电影资料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师:《白毛女》描述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直到年届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20xx年去世,死时80岁)

  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

  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

  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超多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进”的伎俩巧敢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一句话,站在地主这边来说,就是坐享其成;站在农民那边来说,就是劳而无获。

  有个农民叫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

  师:其实,众观整个*历史,对于*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土地。

  师:对,土地是他们的**子。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到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那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农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学*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土地改革(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引导生阅读P11的第一段,了解旧*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真正理解在新*成立之后,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土改。)

  师:正是由于旧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盘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介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阶级成份划分)

  (注:1950、6、3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的阶级成份划分

  地主――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而不劳动,或者只做轻微的附带劳动,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划为地主。

  富农――凡自耕农土地有余,而兼顾人耕种或以余田出租者及佃农民,自己无土地,资本租得大批土地,所收获超过需要,并雇人耕种者为富农。

  中农――虽然占有土地,又拥有必须的生产工具,但既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者,划为中农成份。

  雇农――完全没有土地,而靠被人雇佣耕种者为雇农。

  贫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靠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为生者,划为贫农。这种农民一般都租种他人土地。)

  (副板书)

  地主、富农(10%)

  贫农、雇农、中农(90%)

  70%――80%

  20%――30%

  1、旧*: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板书)

  师:在旧*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新*成立后,又是怎样的呢?

  2、新*:新**区未进行土改(板书)

  师:新*成立后,农民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大家回顾第1课的资料,是否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生(思考并回答):*人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

  师:对,大家回答得很正确,新*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也掌握了国家*,地位得到提高的他们,于情于理都想去争取他们一向以来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土地,最典型的就是新**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那么,在前面我们提到*早在新*成立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此刻新*成立了,他具体又是怎样去实践的呢?(引导生阅读P12的相关资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板书)

  师:新的土地改革法里规定,在农民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思考并回答):农民。

  师:对,这是和旧的地主阶级所有制的区别所在:大家一齐来观看P11―P12的四幅图片,在颁布新的土地改革法后,1950年冬起,全国又分批进行土改,土地当时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就应如何做?――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引导生看P12的图片),那么,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动脑筋P12)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首先,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要把它给废除,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次,新*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就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师:地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没收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反抗、阻止土改的开展……

  师:那么,在土改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这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土改的阻力……

  三、土地改革的成果(板书)

  1952年底,*三亿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板书)

  (引导生阅读P1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状况)

  (引导生阅读P12的第二段小字部分,找出这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保有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中农放心,稳定……孤立……减少……发展……

  师: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到达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

  注: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农民占地20―30%

  (1)全国3亿多无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4660多万顷。

  (2)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

  (2)每年交地租达350亿公斤粮食。

  (3)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3)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4)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103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

  (4)19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1639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板书)

  废除了……消灭了……巩固了……**了……(板书)

  师:人民*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树立起来,即使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们也坚持下来与*和国家共赴难关。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中央人民*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改革都已完成,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土地改革的完成有着重大的意义。

  课后练*:做《历史学*指导》(第3课)

初一历史教案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师生共同充满激情地朗诵后,提问该词的作者及该词表达了作者一种的怎样的心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这首词体现了作岳飞当年不愿虚度年华的激昂心情以及决心抗金的雄心壮志。然后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你想知道《满江红.怒发冲冠》中“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吗?岳飞为“收拾旧山河”作出了怎样的斗争?从而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二)讲授新课

  (提问)金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建立的少数民族分别是怎样的?金与辽的关系怎样?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1目,师生归纳知识要点)

  (过渡)金灭辽后,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面对辽的大举进攻,北宋军民是怎样做的呢?北宋统治者又是怎样做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1目,师生归纳知识要点)

  (过渡)由于北宋统治者的妥协投降,北宋军民取得的东京保卫战并没有改变北宋的命运,北宋最终还是灭亡了。那么,北宋又是怎样灭亡的?

  (生1:由于发生了靖康之变。生2:北宋统治者的妥协投降和腐败。)教师及时作出肯定及表扬。

  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南宋建立。生答出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定都的都城。南宋建立后,金又发动了对南宋的大举进攻。面对金的大举进攻。以岳飞为代表的抗战派坚决抵抗。教师积极创设一系列环环想扣的问题情境:

  课件一:《七嘴八舌岳飞》,你知道有关岳飞的哪些故事?

  (激发了学生学*兴趣,通过查资料,学生补充了大量课本以外的知识,使岳飞抗金将领的伟大形象跃于纸上。)

  课件二:你知道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取得辉煌战果的原因有哪些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抗金斗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这是抗金斗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就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等。)

  课件三: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宋高宗为何急令岳飞班师回朝?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又展开了依次积极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宋高宗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教师及时总结和表扬,指出岳飞班师回朝后,宋高宗和秦桧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

  课件四:你如何评价岳飞?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参与、讨论、调查、实践等多种学*方式,通过综合分析,自己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看他对历史发展起的作用”;“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对于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及时作出表扬性的评价。

  有的学生认为岳飞是南宋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领导宋军还取得堰城大捷的胜利,打败金军大将兀术领导的最精锐的部队“铁浮图”和“拐子马”。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保护了中原地区较高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有的学生补充道,岳飞还是一个优秀的词作家和书法家,因为他曾留下了慷慨激昂、豪情满怀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写了充满爱国情感、气吞山河的“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总之,岳飞虽死犹生,流芳百世,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我希望自己也像岳飞那样,做一个对班级、学校、社会有贡献的人。

  课件五:我们说岳飞是抗金名将,能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

  在学生互相争辩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一般把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勇于通外国侵略者斗争的人物称为民族英雄。学生举出了象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属于民族英雄。

  课件六: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你认为是为什么?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学生畅所欲言,一致认为应学*岳飞爱国爱民的高尚品质。从而达到了古为今用、在体验中感悟历史的目的。

  岳飞被害后,宋金加紧了投降议和活动,并于1141年,签定了宋金和议。学生回答宋金和议的内容和影响。然后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你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三次议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三次议和的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考虑三次议和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宋金和议后,为适应对劫掠来的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管理,(课件展示)假如你是金朝的统治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巩固自己的统治?(学生根据课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了宋金南北对峙,(课件展示)心灵探险:学*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感悟?又有哪些疑问?(主动探究,互相解疑)最后:得出:历史和人民永远是公正的,爱国爱民者永远受到尊敬;祸国殃民者遭到唾弃,遗臭万年。教师让学生对照板书设计复述宋金南北对峙形成的过程。(课件展示)

  (四)布置课后探究活动

  以“走进少数民族”为题,调查了解周围生活区的一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俗及其历史,办一期历史小报。

初一历史教案3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①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

  ④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

  ②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②日本等国的遣唐使、*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

  [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纲要]

  一、遣唐使

  1、唐朝的对外交通

  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3、日本遣唐朝使

  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二、鉴真东渡

  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

  2、鉴真的贡献

  三、玄奘西游

  1、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

  2、玄奘西游的贡献

  [课堂练*]

  学生做“课课练”*题,独立完成。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1、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唐*在广州设置(),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2、唐*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多个。

  3、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

  4、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使者是()。

  5、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给日本。他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6、唐太宗时,僧人()西游()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7、玄奘把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利用()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片假名和*假名。

初一历史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

  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食物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D、劳动

  4、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6、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A手脚有明显分工B距今年代比北京人*

  C懂得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

  7、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

  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

  8、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A石器 B木棒C火把 D弓箭

  9、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1A2B3D4D5A6C7B8D9B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10、①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位于哪条河的流域?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黄河流域

  ②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石器和木棒

  ③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④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天然火火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体质,增强了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

  合作探究学*

  11、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

  一天中的学*: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

  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

  其它: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三、浏览巩固。

  原始人类名称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体质特征工具制造观念用火情况

  元谋人云南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北京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懂得爱美人工取火

  四、抽测达标。

  [导入新课]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堂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完成学案

  学生充分展示后教师总结

  [小结]

  对本课内容的小结,教师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归纳,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作为学*资料保存。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第1课祖国*内的远古居民

  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学*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自学内容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食物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D、劳动

  4、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6、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A手脚有明显分工B距今年代比北京人*

  C懂得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

  7、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

  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

  8、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A石器 B木棒C火把 D弓箭

  9、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10、①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位于哪条河的流域?

  ②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③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④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学*

  11、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三、浏览巩固。

  原始人类名称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体质特征工具制造观念用火情况

  元谋人云南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北京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懂得爱美人工取火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课时:2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量

  (一)、复*与提问

  (二)、学*新知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

  4农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指导阅读复*提问:

  1:我国现在生产的农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麦)那么远古人类是靠什么手段来获取事物

  2讲:古老的神话,神农氏,教人耕种。从此有了农耕。

  3介绍、分析、提问三

  讨论:远古时人类采集食物会遇到什么困难?

  思考: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有那些?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约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

  生产工具:石镰石锄

  原始手工业:黑陶白陶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贫富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强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课时小结:

  自由发言,说出本课的知识要点。

  提问: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的异同?

  拓展想象:

  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会有时么劳动分工?

  思考:贫富分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变化?积极发言

  比较回答

  阅读思考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小结:同学们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农耕生活。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原始饲养业、制陶和纺织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种,原始的艺术也开始萌芽了。

  5分钟

  作业:动手写一段小文章:

  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板书设计:2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

  4农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

  2时间约四五千年前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粟

  5原始手工业陶器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约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工具:石镰石锄

  4原始手工业:黑陶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三、浏览巩固。

  四、抽测达标。[导入新课]

  [小结]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课时:1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三、浏览巩固。

  四、抽测达标。[导入新课]

  [小结]

初一历史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发现学*、探究式学*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

  二、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三、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_;

  B:*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四、学*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五、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附: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2、统一北方;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初一历史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后的土地改革,构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的*,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成立以后,在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能够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这天,我们一齐来学*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

  4.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完成导学题。

  土地改革:

  ①背景:新**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原因:

  ③开始:

  ④法律依据:

  ⑤资料:

  ⑥实施:

  ⑦结果:

  ⑧历史意义:

  5.教师使用课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简要说明*民主改革,补充比较1950年土地改革同1946年土地改革的不同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有哪些主要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等,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3)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6.教师使用课件,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师使用课件,指导学生观看相关插图和材料,形象地了解土地改革经过和农民情绪,透过讨论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提问】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选【5】份(扩展2)

——初一历史教案 (菁华5篇)

初一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透过本课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透过本课的学*,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20xx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透过教师讲述土地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土地改革是新*成立之初三大运动之一,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当时势在必得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对巩固新*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运用刘文彩这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状况,从而突出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土地改革的资料与性质,可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进行总结。

  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应当先进行补充,讲述土地改革所带的结果及其在农村土地制度上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然后再从结果中引导学生归纳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电影资料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师:《白毛女》描述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直到年届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20xx年去世,死时80岁)

  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

  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

  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超多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进”的伎俩巧敢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一句话,站在地主这边来说,就是坐享其成;站在农民那边来说,就是劳而无获。

  有个农民叫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

  师:其实,众观整个*历史,对于*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土地。

  师:对,土地是他们的**子。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到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那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农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学*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土地改革(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引导生阅读P11的第一段,了解旧*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真正理解在新*成立之后,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土改。)

  师:正是由于旧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盘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介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阶级成份划分)

  (注:1950、6、3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的阶级成份划分

  地主――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而不劳动,或者只做轻微的附带劳动,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划为地主。

  富农――凡自耕农土地有余,而兼顾人耕种或以余田出租者及佃农民,自己无土地,资本租得大批土地,所收获超过需要,并雇人耕种者为富农。

  中农――虽然占有土地,又拥有必须的生产工具,但既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者,划为中农成份。

  雇农――完全没有土地,而靠被人雇佣耕种者为雇农。

  贫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靠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为生者,划为贫农。这种农民一般都租种他人土地。)

  (副板书)

  地主、富农(10%)

  贫农、雇农、中农(90%)

  70%――80%

  20%――30%

  1、旧*: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板书)

  师:在旧*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新*成立后,又是怎样的呢?

  2、新*:新**区未进行土改(板书)

  师:新*成立后,农民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大家回顾第1课的资料,是否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生(思考并回答):*人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

  师:对,大家回答得很正确,新*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也掌握了国家*,地位得到提高的他们,于情于理都想去争取他们一向以来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土地,最典型的就是新**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那么,在前面我们提到*早在新*成立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此刻新*成立了,他具体又是怎样去实践的呢?(引导生阅读P12的相关资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板书)

  师:新的土地改革法里规定,在农民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思考并回答):农民。

  师:对,这是和旧的地主阶级所有制的区别所在:大家一齐来观看P11―P12的四幅图片,在颁布新的土地改革法后,1950年冬起,全国又分批进行土改,土地当时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就应如何做?――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引导生看P12的图片),那么,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动脑筋P12)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首先,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要把它给废除,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次,新*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就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师:地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没收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反抗、阻止土改的开展……

  师:那么,在土改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这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土改的阻力……

  三、土地改革的成果(板书)

  1952年底,*三亿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板书)

  (引导生阅读P1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状况)

  (引导生阅读P12的`第二段小字部分,找出这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保有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中农放心,稳定……孤立……减少……发展……

  师: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到达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

  注: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农民占地20―30%

  (1)全国3亿多无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4660多万顷。

  (2)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

  (2)每年交地租达350亿公斤粮食。

  (3)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3)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4)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103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

  (4)19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1639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板书)

  废除了……消灭了……巩固了……**了……(板书)

  师:人民*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树立起来,即使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们也坚持下来与*和国家共赴难关。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中央人民*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改革都已完成,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土地改革的完成有着重大的意义。

  课后练*:做《历史学*指导》(第3课)

初一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透过本课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透过本课的学*,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20xx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透过教师讲述土地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土地改革是新*成立之初三大运动之一,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当时势在必得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对巩固新*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运用刘文彩这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状况,从而突出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土地改革的资料与性质,可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进行总结。

  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应当先进行补充,讲述土地改革所带的结果及其在农村土地制度上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然后再从结果中引导学生归纳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电影资料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师:《白毛女》描述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直到年届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20xx年去世,死时80岁)

  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

  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

  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超多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进”的伎俩巧敢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一句话,站在地主这边来说,就是坐享其成;站在农民那边来说,就是劳而无获。

  有个农民叫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

  师:其实,众观整个*历史,对于*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土地。

  师:对,土地是他们的**子。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到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那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农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学*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土地改革(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引导生阅读P11的第一段,了解旧*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真正理解在新*成立之后,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土改。)

  师:正是由于旧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盘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介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阶级成份划分)

  (注:1950、6、3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的阶级成份划分

  地主――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而不劳动,或者只做轻微的附带劳动,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划为地主。

  富农――凡自耕农土地有余,而兼顾人耕种或以余田出租者及佃农民,自己无土地,资本租得大批土地,所收获超过需要,并雇人耕种者为富农。

  中农――虽然占有土地,又拥有必须的生产工具,但既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者,划为中农成份。

  雇农――完全没有土地,而靠被人雇佣耕种者为雇农。

  贫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靠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为生者,划为贫农。这种农民一般都租种他人土地。)

  (副板书)

  地主、富农(10%)

  贫农、雇农、中农(90%)

  70%――80%

  20%――30%

  1、旧*: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板书)

  师:在旧*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新*成立后,又是怎样的呢?

  2、新*:新**区未进行土改(板书)

  师:新*成立后,农民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大家回顾第1课的资料,是否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生(思考并回答):*人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

  师:对,大家回答得很正确,新*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也掌握了国家*,地位得到提高的他们,于情于理都想去争取他们一向以来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土地,最典型的就是新**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那么,在前面我们提到*早在新*成立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此刻新*成立了,他具体又是怎样去实践的呢?(引导生阅读P12的相关资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板书)

  师:新的土地改革法里规定,在农民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思考并回答):农民。

  师:对,这是和旧的地主阶级所有制的区别所在:大家一齐来观看P11―P12的四幅图片,在颁布新的土地改革法后,1950年冬起,全国又分批进行土改,土地当时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就应如何做?――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引导生看P12的图片),那么,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动脑筋P12)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首先,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要把它给废除,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次,新*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就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师:地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没收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反抗、阻止土改的开展……

  师:那么,在土改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这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土改的阻力……

  三、土地改革的成果(板书)

  1952年底,*三亿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板书)

  (引导生阅读P1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状况)

  (引导生阅读P12的第二段小字部分,找出这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保有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中农放心,稳定……孤立……减少……发展……

  师: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到达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

  注: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农民占地20―30%

  (1)全国3亿多无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4660多万顷。

  (2)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

  (2)每年交地租达350亿公斤粮食。

  (3)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3)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4)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103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

  (4)19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1639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板书)

  废除了……消灭了……巩固了……**了……(板书)

  师:人民*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树立起来,即使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们也坚持下来与*和国家共赴难关。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中央人民*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改革都已完成,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土地改革的完成有着重大的意义。

  课后练*:做《历史学*指导》(第3课)

初一历史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

  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食物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D、劳动

  4、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6、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A手脚有明显分工B距今年代比北京人*

  C懂得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

  7、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

  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

  8、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A石器 B木棒C火把 D弓箭

  9、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1A2B3D4D5A6C7B8D9B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10、①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位于哪条河的流域?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黄河流域

  ②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石器和木棒

  ③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④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天然火火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体质,增强了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

  合作探究学*

  11、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

  一天中的学*: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

  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

  其它: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三、浏览巩固。

  原始人类名称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体质特征工具制造观念用火情况

  元谋人云南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北京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懂得爱美人工取火

  四、抽测达标。

  [导入新课]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堂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完成学案

  学生充分展示后教师总结

  [小结]

  对本课内容的小结,教师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归纳,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作为学*资料保存。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第1课祖国*内的远古居民

  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学*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自学内容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食物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D、劳动

  4、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6、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A手脚有明显分工B距今年代比北京人*

  C懂得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

  7、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

  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

  8、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A石器 B木棒C火把 D弓箭

  9、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10、①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位于哪条河的流域?

  ②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③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④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学*

  11、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三、浏览巩固。

  原始人类名称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体质特征工具制造观念用火情况

  元谋人云南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北京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懂得爱美人工取火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课时:2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量

  (一)、复*与提问

  (二)、学*新知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

  4农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指导阅读复*提问:

  1:我国现在生产的农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麦)那么远古人类是靠什么手段来获取事物

  2讲:古老的神话,神农氏,教人耕种。从此有了农耕。

  3介绍、分析、提问三

  讨论:远古时人类采集食物会遇到什么困难?

  思考: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有那些?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约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

  生产工具:石镰石锄

  原始手工业:黑陶白陶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贫富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强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课时小结:

  自由发言,说出本课的知识要点。

  提问: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的异同?

  拓展想象:

  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会有时么劳动分工?

  思考:贫富分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变化?积极发言

  比较回答

  阅读思考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小结:同学们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农耕生活。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原始饲养业、制陶和纺织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种,原始的艺术也开始萌芽了。

  5分钟

  作业:动手写一段小文章:

  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板书设计:2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

  4农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

  2时间约四五千年前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粟

  5原始手工业陶器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约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工具:石镰石锄

  4原始手工业:黑陶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三、浏览巩固。

  四、抽测达标。[导入新课]

  [小结]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课时:1

  设计:张萍审核:班级:姓名: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提纲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三、浏览巩固。

  四、抽测达标。[导入新课]

  [小结]

初一历史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学生表示认同)

  (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乱”?

  2、怎么“乱”的?

  3、天下大“乱”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三)板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为什么会“乱”(板书)

  1、要求学生根据第一章所提供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史料,分析周王室衰败的必然性。(小组讨论)

  (①分封制确保了王室的血脉;②王室内部矛盾的不断显性化与统治力的衰弱。)乱世出英雄(板书)

  1、总括:

  (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2、故事讲述

  (1)退避三舍;

  (2)秦晋之好;

  (3)问鼎中原;

  (4)卧薪尝胆。

  3、课本剧展示,回归历史:卫鞅力劝秦孝公纳其主张,实行变法。

  4、齐桓公率先称霸

  (1)条件

  a)良好的地理位置——地处东方,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b)锐意进取,实行改革——管仲改革,国力逐渐强盛;

  c)战略战术——“尊王”、“攘夷”,整合也力量,树立了威信,最终成就霸业。

  (2)结果:齐桓公吹响了争霸有号角,诸侯之间互相兼并,诸侯国数量急剧减少,最后出现了以齐、宋、晋、秦、楚为代表的“春秋五霸”局面。

  设问:如何理解争霸也是民族融合与进步的过程?(小组讨论)

  (提示:诸侯国数量减少,割据状态与规模缩小,有利于国家向统一迈进。而且,诸侯国的兼并,使不同*俗的人走到了一起,也有利于民族团结。)

  4、秦国后来者居上——商鞅变法,秦称雄于世,并完成大一统。

  (1)秦为何成为“后来者”

  a)地处西北,国力弱小;

  b)受中原各大国轻视,被拒于诸侯盟会大门之外。

  (2)厚积薄发——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a)鼓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爵与田宅;

  c)编制户口,严刑峻法,实行连坐;

  d)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吏。

  (3)影响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b)涌现了一大批军事新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有利于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强化国家的控制力;

  d)有利于强化国王的权力;

  e)但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最终惨遭酷刑而死。

  乱之终结——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三、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最终消灭分裂实现天下统一。当今社会,和*是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大家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训练与评价

  课后思考: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初一历史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为什么说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处理好了,环境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发展的问题处理不好,环境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来源:学|科|网]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4、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自己动手、动脑的认知水*。

  【教学方法】

  教法:用典型案例、精典问题的分析方法,创设情境和氛围,进行情境式教学。

  学法:阅读分析案例和地图,思考讨论总结、重要的数据对比分析。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显示案例、景观图片、图表、训练题目、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

  1、本节课的导入:环境问题是何时产生?怎样产生的呢?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原因。历史时期以自然原因为主,而当今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不*衡,各地人口合环境的压力也不一样,环境问题突出地区不言自明,环境问题的表现也各有各的特点。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导学,投影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师可点拨:恶化的生态环境曾使玛雅文明消失,以史为鉴,为了长久的利益,上述地区应怎么去做?——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的导学,由于这一部分较难理解,先投影《淮河的水污染》,然后进行案例分析,教师需进行适当的补充、引导。通过上述各项活动,在设凝、提问、讨论后,经教师点拨、引申,让学生慢慢咀嚼、体味人类社会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最后师生共同从机理上揭示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4、教师拓展:在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地降低了,为此又须花费巨额资金去治理环境,付出高昂的代价。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绝不应再步其后尘!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通过这些图片和材料让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我国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的压力

  环境危机的压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过渡)

  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对我国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并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屏幕显示南水北调示意图请同学思考:南水北调能不能根本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问题。

  那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呢?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问)有那些好的方法呢?请同学门给社会出出主意,你们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方法:

  调整农业结构

  开展综合利用

  开发利用新能源

  2、发展工业的同时注意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来实现。尽量地减少污染,对有污染的应该采取措施。

  4、大量的种植树木,绿化环境

  5、把居民区和工业区分开。

  6、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7、寻找新的清洁的能源。

  ……

  (巩固复*)略。

  资料补充介绍:植物与环境

  大气污染报警器 雪松,雪松对二氧化硫和氟化氢这两种气体很敏感,当雪松针叶出现发黄、枯焦现象时,说明周围可能有二氧化硫或氟化氢污染。

  紫花苜蓿、胡萝卜、菠菜可以监测二氧化硫污染;菖兰、郁金香、杏、梅葡萄可以监测氟污染;苹果、桃、玉米、洋葱可以监测氯污染。

  如果你想知道附*有没有氟污染,那么你不妨试一试,放一、二盆美丽的菖兰,随时注意它的生长表现,如果叶片边缘和尖端出现淡棕黄色的带状伤斑,而且受害组织之间有一明显的界限,这就是菖兰给你发出的警报:你周围的空气中有氟污染,不可掉以轻心!菖兰是被大家所公认的很好的警报器,当氟的浓度在百万分之0.005时既会出现症状,而浓度在百万分之8时才对人有害,所以得到菖兰警报之后采取防污染措施还来得及。

  利用植物警报简单方便,既美化环境,又能监视污染,一举两得。

  空气净化器 有一些植物它们的“肚子”吸了不少“毒”,但却没有中毒,依然花枝争荣,生气盎然。

  据计算,1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千克二氧化硫;1公顷银桦林每年可吸收11.8千克氟化氢;1公顷刺槐林每年可吸收氯气42千克;美洲槭等能吸收二氧化氮;栓皮栎、加拿大白杨、桂香柳等能吸收醛、酮、醇、醚和安息香砒啉等毒气。向日葵、夹竹桃等吸收污染气体的能力也很强。

  净化污水 芦苇、小糠草、泽泻能杀死水中的细菌;水葱、田蓟、水生薄荷等能杀死水中的大肠杆菌;凤眼莲、浮萍、菹草、金鱼藻等都有较高的吸收锌等重金属的能力天然消音器 据测定:1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30%,2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40%,3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50%,4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60%。

  天然氧气“制造厂” 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据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750千克氧气,吃掉1000千克二氧化碳。探矿手 在澳洲和挪威分别有石竹科的两种植物专门生长在含铜极高的土壤上,是铜矿的指示植物;在美国有一种豆科植物名叫“灰毛紫穗槐”,是铅矿的指示植物;还有一种豆科植物和一种十字花科植物,是硒矿的指示植物;在西德和瑞典,发现一种“堇菜”,专门生长在锌矿的废堆上,另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也能指示锌矿;在我国有一种“海洲香薷”,是铜矿的指示植物,在它们根部的干物质里含有3%的铜,当地的群众把这种植物称为“铜草”。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选【5】份(扩展3)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3篇

  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难点:

  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预*,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多媒体,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现亲情图片和歌词。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2、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1、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如果学生发现课文朗读与课文不完全相同,可以作思考题,留给学生.)勾画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细节、词语、句子。

  2、 自由阅读全文: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轻声品读,也可以默读。把文中表现出浓浓亲情的地方多读几遍。

  3、 小组互助,交流感悟。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有哪些细节、词语、句子。这些地方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这份深情。

  4、 全班交流、亲情共赏。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引导: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而“我”为什么又坚持要母亲出来?母亲为什么又答应了儿子,试想如果“我”依从母亲,把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会怎样?

  分析:这句话说明了“我”关心母亲,对母亲的身体健康提出积极的建议,而不是顺水推舟。母亲因为相信儿子,尊重儿子的意见,所以顺从。我如果只带着妻子、儿子出来散步,把老人孤零零的丢在家里,会让老人很孤独、寂寞。最后一句说明 “我”和母亲关系和谐,表现了母子之间亲昵的感情。而且这种和谐的母子之情是在几十年以前就开始了。

  (2)他儿子说的话很可爱。他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他觉得这是他一个很大的发现,这句话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分析:儿子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极富童趣。孩子这一天真的新发现洋溢着一家人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们都笑了,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乐。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引导: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这里面包含着哪几种亲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他。这里面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引导: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说明我很照顾母亲,很孝顺。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兴趣,说明母亲对孙子很理解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蔼。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表现了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动人情感,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5)、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

  引导:一个“背”字体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多么幸福、温馨的亲情。

  (6)、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引导: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同学畅所欲言:A、背上的一老一小可别摔着。特别是母亲年老体弱经不起摔,非得稳稳当当的不可。B、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所以走得慢慢的。C、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尽情的欣赏春天的美景。D、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心和旗子对儿子的爱心。如果走得很快,显得不耐烦。不能体现浓浓亲情。E、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想文中的“我”那样具有孝心和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老师小结:一边是风烛残年的母亲,一边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我们的照顾和关心。所以从表面上看,这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得更广泛的境界。

  (注:每一处学生分析以后都进行朗读的简要指导,通过学生试读、老师范读、集体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亲情美。)

  总结: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篇美妙的亲情诗。

  让我再一次深情并貌的朗读全文,细细的来体会这份热闹感人感动的亲情。

  三、联系生活,谈论亲情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有相同的幸福。亲情无处不在,他不仅仅在思念部之中,也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时光的流水把许都宝贵的记忆带走了,我们匆匆的步履把我们曾经拥有的瞬间感动冲淡了,淡如水,淡如烟,淡得我们都怀疑自己是否还拥有那份爱,怀疑我们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感知那份浓浓的亲情。可是,这份是永恒的。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善良的心去体会。

  四、全班交流。

  学生准备1分钟。

  (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讲出来,要像这几位作者一样,敢于披露真情实感。尽可能引导学生领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可能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

  老师也有故事要讲。

  五、动情落笔,抒写亲情

  我们对亲情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细节。生活本就是这样美好、温馨。情到浓时转成文,请同学们把自己对亲情的感受写下来。

  你可以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来赞美亲情或者一组比喻句来歌颂亲情。

  你也可以写一首反映亲情的小诗。你也可以写一段话来呼唤亲情。

  学生动笔3分钟。交流展示5分钟。

  教师准备一首小诗〈父亲的叮咛〉

  六、真诚行动,建设亲情。

  1、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单调那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应该是孩子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它应该是母亲疲惫时孩子递上椅子时的体贴。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也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责备。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靠父母似的殷切期望,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家的温馨与和睦靠大家,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 你的真实感受和父母的真实反映写下来,以后的语文课大家交流。

  七、结束语: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1.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泛读,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选【5】份(扩展4)

——初一上册政治教学反思优选【10】份

  没有问题的思品课堂是苍白无力的。但是,问题设计必须克服虚伪和形式主义,即问题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推动“教”的程序,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学”。

  首先,问题设计要有思维含量,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体验生活。在讲到《合作与竞争》一课时,可结合设计情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分析合作的意义,设问:“你是拒绝还是合作?怎样拒绝或合作?”尽管很多学生都懂得“合作能够实现双赢”的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与人实现合作。所以“一定要合作”的观念,不能强行向学生灌输,而是让学生在结合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生活中取舍以及所带来的后果。

  其次,问题设计要发挥各种思维模式的作用。一是反向设计,打破常规思维。例如,学*《珍爱生命》,探究珍惜生命的必要性时,可以设问:“我们要保护我们身边的生命,是否也要保护害虫的生命呢?”二是矛盾设计。例如,在探究文化*俗多样性时,可以设问:“中国的端午节会起源于韩国吗?美国的'感恩节会起源于中国吗?”从而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热情。

  再次,问题设计要做到语言简炼,适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设问、反问、夸张等。例如,《男生女生交往》教学内容可以设问:“假如这世界没有男生……假如这世界没有女生”。再如,在讨论建立友情时注意的原则和方法时,采取以下设问:“朋友之间需要宽容、谅解,那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事情都要宽容和谅解呢?”

  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扩展思考能力,也能体现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和多样性。

  以下方法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可做起来却并容易。假如学生能够按照这些“秘诀”学*,并且能够坚持很长时间,直到养成*惯,学生的学*、工作成绩自然就会渐渐提高。能够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学*、工作效率就会不断加强。

  1.当场了解听课,对于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听课时要了解所学内容,特别是重点内容,上课之前就必须做好预*。因为预*是达到以上目的的保证。听课时必须做到所学内容全部当时了解,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在课堂上问,直到全部弄懂为止。

  2.反复复*,或许大家都清楚,即使听课时就了解了所学内容,但时间长了,也难免遗忘。想一次就记住所学的所有内容并且永不遗忘,是不太现实的。要想真正记住所学内容,并且长久不忘,最好的办法就是趁学生没有完全忘记之前,反复复*,并不断地重复这种记忆,这样就能使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复*的方法有以下四种。第一,对所学的.内容,当天做第一次复*。第二,一周之内,第二次复*。第三,一个月之内,第三次复*。第四,考试前,做最后的复*。对于有些特别难的问题,应该视情况增加复*的次数。

  3.不该投机取巧,在学*过程中,学生会不会出现以下情况:做练*时,不好好思考,而是直接看答案或借同学的练*本抄抄就完了;考试前也不认真复*,只想碰运气。很多人都会有这些毛病,这只不过是图一时的轻松和逍遥的方法。如果时间长了,学生的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再想迎头赶上就较困难了。读书与学*其他任何技能一样,如果不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不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的话,是很难达到最高境界的,有可能只到某个阶段,就寸步难行了。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基础不牢的话,那么即使是轻微的地震也很可能将其震垮。

  4.培养读书兴趣对于学*知识,任何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自卑感,我们必须设法克服它。因为它对一个人能力的发挥是个很大的障碍。同时,我们还必须培养读书的兴趣,这对于学*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上某门课程之前,如果学生本来就对这门课特别感兴趣,那么,学生肯定会特别下功夫将其钻研一番,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表现得特别认真。这样,学生以前从未发现的潜在才能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的教学应该是构建一种积极、快乐、有意义的课程文化,让孩子在这种文化中,心灵受到触动,精神受到愉悦。总得来说,在《向快乐出发》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活动形式多样有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表现欲强等特点,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并创设“快乐大家一起分享”、“烦恼也能变快乐”、“向快乐出发”等教学情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用手、脑、口等多种感官体验快乐,并努力创造快乐,初步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学会与身边的人和谐友好地相处,在活动中对品德知识进行内化,使之成为行为的原动力。

  2、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畅谈“快乐的事”,还是倾诉“烦恼的事”,都让学生从自己曾有的生活体验出发,说真话,说心里话,在活动中,自然渗透了做人的道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与学*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过程”的`理念。

  但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性格特征等因素受时间限制,还不够全面,如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不同的快乐体验可能会更好。

  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们出示了一组画面:提问学生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事情?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想引导学生回答出心中有他人。导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心中有他人。

  我为了巩固学生们理解能力和处事能力,我设计了几个情景模拟,让学生们回答。我该怎么办?

  情景一:

  1.晚上看电视,爸爸妈妈喜欢看的节目和自己喜欢的.节目不一样,你……

  2.新学期开学,老师让你帮着发书,而有一本书的书皮有点破损,你……

  3.作为卫生值日小组长的你,是个爱干净的人,在进行小组分工时,面对擦黑板和倒垃圾桶的工作,你……

  通过这些小情景,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心中有他人,让学生们从现实学*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们的教学应该是构建一种积极、快乐、有意义的课程文化,让孩子在这种文化中,心灵受到触动,精神受到愉悦。总得来说,在《向快乐出发》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活动形式多样有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表现欲强等特点,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并创设“快乐大家一起分享”、“烦恼也能变快乐”、“向快乐出发”等教学情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用手、脑、口等多种感官体验快乐,并努力创造快乐,初步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学会与身边的人和谐友好地相处,在活动中对品德知识进行内化,使之成为行为的原动力。

  2、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畅谈“快乐的事”,还是倾诉“烦恼的事”,都让学生从自己曾有的生活体验出发,说真话,说心里话,在活动中,自然渗透了做人的道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与学*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过程”的理念。

  但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性格特征等因素受时间限制,还不够全面,如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不同的快乐体验可能会更好。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学,感慨甚多!优生从一个班以前无处寻觅到现在也能找出10个或8个,及格生从一个班10多个到现在也能找出20到30个。虽然和横向相比可能和其他学校差距很大,但客观的讲纵向比还是有很多收获的。下面就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反思如下:

  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教法上来看,本学期继续使用的是学校教导处提出的“四五六”教学法,按照“目标展示—自主探究—反馈交流—巩固提高”四五六进行。上学期由于刚接触,有些不太顺手。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感觉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思想品德学科上还真不错。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自行解决本节课的学*任务。第三,学生自主学*之后,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纠正错误认识,整理正确看法和观点,对照教学目标看是否完成任务。第四,针对本节课所学,多媒体出示层次分明的练*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几个班的课堂教学后,效果比较明显。

  从教学态度和教学技术上来看,由于刚刚教完九年级,对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能力水*估计过高。在课堂评价中还有一些用评价毕业班的方式或语言来看待小小的七年级新生,对待学生还要再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学*方式还不太适应,作为教师要看到新生的特点,一切教学有关的行为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把学生看成课堂学*的主人,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精神,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水*。

  其次反思学生的学*情况。

  从学*适应的角度看,七年级学生在经历上学期一个学期的时间后,对课程的适应程度不断加强。对学科的性质及深度、广度有了一个较好的掌握。对老师的授课方式、讲课思路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课程学*适应性较上一学期来说,学生进步了不少,不再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从学生的学*目的、学**惯上看。上学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其生理、心理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烦恼,导致学*注意力分散。目前,学生的学*目的由于受年龄影响,认识很模糊,课下调查显示,很多学生没有学*目的,就知道上学校来学*,至于为什么学*,则考虑甚少。而正确的学*目的是促使我们勤奋学*的根本动力,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学生的学*动力严重不足。从学**惯上看,这届学生明显不懂得学*,表现为,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复*不及时或根本不复*;学*计划很少制定,及时制定了也不去执行;怕吃苦、逃避累……

  但是这学期这种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变,经过思品课、班会课等多种途径的思想教育,学生逐渐明确了我为什么学*、学*些什么、怎么样去学等等。学生的学*动力在明白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学*的积极性增强了。

  从学生的学*方法上看,虽然有了一些好的兆头,但现在来看还做的不是很好。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方法,都是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学*很盲目。独立思考,自主学*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多学生都是抄袭作业。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入手。

  一、继续加大新课改工作的力度,在思品学科教学上多想、多学,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从情感上多接*学生,对学生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不要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要充分发挥思品学科德育作用。

  三、继续加强学生学*目的、学*方法、学**惯、学*品质等良好个性的培养。

  总之,面对现实情况,不要抱怨、不要逃避,要针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着一切为了学生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教与学。

  《追寻高雅生活》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上完这一课,感觉遗憾和收获并存,成功与不足同在。下面就这一堂课进行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学思路清晰。

  《追寻高雅生活》这一框题的内容较多,而且四个方面的内容没有太多的联系,容易出现脱节。如何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串起来,这是我教学设计上的一道难题。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最后灵机一动,何不以晚会形式出现呢?晚会主题就是——追寻高雅生活。而四个内容则演变成晚会的四个节目,围绕着晚会主题进行。于是,我决定以“送给同学们一台向同学们展示如何追寻高雅生活的晚会”为主线设计教学思路。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而在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没有相应地富裕起来,我们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所以,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送上一份精神大餐,一台向同学们展示如何追寻高雅生活的晚会,希望同学们会喜欢。”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接着给学生送上了晚会的四个节目:节目一——小品《火炬手》片段;节目二——教师现场魔术表演;节目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外景拍摄;节目四——《北京欢迎你》歌曲助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与追求,指导学生学会保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好奇心、不盲目从众,积极参与丰富的文化生活,在生活中不断陶冶情操,提升情趣。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例如在分析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想到的文化活动,体味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于追寻高雅生活的'意义——它能够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美化。

  3、充分利用了多媒体。

  多媒体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它的直观效果,容量大等。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既然本节课以晚会的形式出现,那我就把多媒体课件制作成晚会的样式,以节目呈现其四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赵本山的小品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外景拍摄,还是歌曲助兴,甚至是教师我的现场魔术表演,我都注意选材的贴切性,以及课件的精美性。让学生如身临晚会现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教师轻松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整个课件设计显得较为高雅,与教学主题相得益彰。

  4、教态自然,声音圆润,亲和力较强,课堂板书简洁明了,字迹工整。

  教学过程中,我的教态自然,声音较圆润,与学生*等交流,共同探讨,体现了较好的亲和力。在板书过程中,注意将本课知识点加以概括,简洁明了地书写于黑板上,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5、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教学难点突破、重点突出。

  教学过程中,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也较为突出。本课中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重点;而正确运用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是难点。从学生课堂最后的知识小结看来,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得较好。

  二、不足之处:

  1、虽然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学思路清晰,但在教学设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上,却并示能彰显独特性。

  本课设计的师生互动主要集中在对问题的探讨,尤其是教师现场魔术表演,而本课设计的生生互动主要集中在讨论活动上,并未有较大的突破。

  2、在多媒体的切换、扩音器的使用上出现小小的遗憾。

  教学过程中,由于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上有一个视频按纽为隐形,而自己又不是很熟悉比赛所用的那台电脑,导致在多媒体切换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幽默”二字较早地显示了一下。另外,由于扩音器的原因,导致扩音有时正常,有时却又不正常。没有把自己声音圆润的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

  3、虽然教学难点突破较好,但教学重点突出程度却不是很够。

  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重点的设计出现在课堂开始之初,而我却没有很好地体会学生面对陌生的听课老师,陌生的上课老师的紧张心理,调控得不是很到位,而影响了突出教学重点的效果。这在他们观看小品过程中虽然笑了,但却没有*时那样的开怀大笑中可以看出。

  4、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细化不够。

  教学过程中,由于在学生找寻视频中出现的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时,占用的时间过多,导致最后歌曲助兴部分,不得不省略对《北京欢迎你》这首歌的歌词的进一步的挖掘,这是课堂时间把握不是非常到位而导致的遗憾。

  三、再教设计

  如果重新再上这节课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教学之前,我会注意更大程度地熟悉上课所用电脑、扩音设配,使意外降低到最小点。

  2、上课伊始,注意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对其加以调节。

  3、在探讨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板块时,我会尽可能地多让学生例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指导生活实际。

  4、在提升情趣、陶冶情操部分,我会对《北京欢迎你》这首歌的歌词做深度挖掘,让学生从歌词中体味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开拓创新、勇于承担等等优秀品质,升华其对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从而提升其情趣,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情操。

  以上是我上《追寻高雅生活》这节课的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这是我需要做的。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我们的教学应该是构建一种积极、快乐、有意义的课程文化,让孩子在这种文化中,心灵受到触动,精神受到愉悦。总得来说,在《向快乐出发》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活动形式多样有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表现欲强等特点,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并创设“快乐大家一起分享”、“烦恼也能变快乐”、“向快乐出发”等教学情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用手、脑、口等多种感官体验快乐,并努力创造快乐,初步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学会与身边的人和谐友好地相处,在活动中对品德知识进行内化,使之成为行为的原动力。

  2、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畅谈“快乐的事”,还是倾诉“烦恼的事”,都让学生从自己曾有的生活体验出发,说真话,说心里话,在活动中,自然渗透了做人的道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与学*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过程”的理念。

  但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性格特征等因素受时间限制,还不够全面,如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不同的快乐体验可能会更好。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学,感慨甚多!优生从一个班以前无处寻觅到现在也能找出10个或8个,及格生从一个班10多个到现在也能找出20到30个。虽然和横向相比可能和其他学校差距很大,但客观的讲纵向比还是有很多收获的。下面就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反思如下:

  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教法上来看,本学期继续使用的是学校教导处提出的“四五六”教学法,按照“目标展示―自主探究―反馈交流―巩固提高”四五六进行。上学期由于刚接触,有些不太顺手。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感觉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思想品德学科上还真不错。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自行解决本节课的学*任务。第三,学生自主学*之后,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纠正错误认识,整理正确看法和观点,对照教学目标看是否完成任务。第四,针对本节课所学,多媒体出示层次分明的练*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几个班的课堂教学后,效果比较明显。

  从教学态度和教学技术上来看,由于刚刚教完九年级,对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能力水*估计过高。在课堂评价中还有一些用评价毕业班的方式或语言来看待小小的七年级新生,对待学生还要再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学*方式还不太适应,作为教师要看到新生的特点,一切教学有关的行为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把学生看成课堂学*的主人,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精神,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水*。

  其次反思学生的学*情况。

  从学*适应的角度看,七年级学生在经历上学期一个学期的时间后,对课程的适应程度不断加强。对学科的性质及深度、广度有了一个较好的掌握。对老师的授课方式、讲课思路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课程学*适应性较上一学期来说,学生进步了不少,不再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从学生的学*目的、学**惯上看。上学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其生理、心理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烦恼,导致学*注意力分散。目前,学生的学*目的由于受年龄影响,认识很模糊,课下调查显示,很多学生没有学*目的,就知道上学校来学*,至于为什么学*,则考虑甚少。而正确的学*目的是促使我们勤奋学*的根本动力,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学生的学*动力严重不足。从学**惯上看,这届学生明显不懂得学*,表现为,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复*不及时或根本不复*;学*计划很少制定,及时制定了也不去执行;怕吃苦、逃避累……

  但是这学期这种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变,经过思品课、班会课等多种途径的思想教育,学生逐渐明确了我为什么学*、学*些什么、怎么样去学等等。学生的学*动力在明白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学*的积极性增强了。

  从学生的学*方法上看,虽然有了一些好的兆头,但现在来看还做的不是很好。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方法,都是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学*很盲目。独立思考,自主学*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多学生都是抄袭作业。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入手。

  一、继续加大新课改工作的力度,在思品学科教学上多想、多学,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从情感上多接*学生,对学生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不要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要充分发挥思品学科德育作用。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选【5】份(扩展5)

——初一上册语文《月迹》教案实用五份

  一、教材特点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比较注重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月迹》是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品味童真童趣,在整册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课标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月迹》是当代作家贾*凹先生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神奇敏锐的想象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心灵,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寻月的全过程。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变化轨迹。

  3、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

  4、揣摩文中孩童语言的特色。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轨迹;难点是奶奶形象的特点及作用;“月亮是印章”的含义。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教学中以学生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深深唤起孩子们对月下童年的美好回忆,和课文产生一种美妙和谐的共鸣。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为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三、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个人独学感悟、同桌对学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等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铺设情境,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流程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感知“月迹”寻找“月迹”探究“月迹”品读“月迹”延伸“月迹” 。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语: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童年的你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有过怎样的想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贾*凹的一篇有关月亮的文章《月迹》。

  (运用谜语,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孩子们对童年月下欢乐的美好回忆,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2、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3、介绍作者

  4、检测预*掌握情况(大屏幕出示词语,集体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感知“月迹”

  1、快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学生独学:圈点批注

  2、围绕着月迹,课文写了孩子们关于月亮的哪些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寻月这一主要内容,为深入学*课**好准备。)

  (三)寻找“月迹”

  1、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随着月亮踪迹的变化而起伏,同桌对学,完成以下表格。

  (四)探究“月迹”

  1、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月亮仅仅是天上的月亮吗?月亮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研读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月亮的内涵。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他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吗?

  解读:“所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之情。“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表达一种喜爱,赞美之情。“属于我们的”:每个人都有拥有美好事物的权利。 “印章”,在自己所拥有的文章,书刊,字画上、盖印所用的图章,把月亮比做印章,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童心的创造力极为高超,童心的稚气可吞长虹。

  2、在孩子寻找月迹的过程中,明白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是谁呢?他就是奶奶。我们来一起探究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提示:找出有关奶奶言行的句子并分析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通过质疑文本,解读文本,得到情感的熏陶。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五)品读“月迹”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充满童趣的语句,模仿书中的眉批,做点批注。小组群学,品读感悟交流学法指导:找、析、结、问四字法

  ①找:问题相关的语句。

  ②析: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综合分析。

  ③结:归纳认识,得出结论。

  ④问:提出疑难问题。

  如:我们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玉玉”“银银”等叠词既有形象,也有色彩,读起来和谐流畅,富于韵味,描写了院中的月下美景,表现了月光的美及对月亮的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延伸“月迹”

  学*了本文,我们知道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七)板书设计

  奇特想象童真童趣盼月议月寻月(板书的设计,我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达到既精练又直观的效果,不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而且结构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束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王维眼中,月亮是诗情画意的写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张九龄眼中,月亮是对亲人及妻子的思念;“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升。”,在张若虚眼中,月亮是美好的象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李白眼中,月亮是豪情壮志的书写;自古以来,月亮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嫦娥奔月”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飞天梦想的寄托,随着“玉兔”的成功着陆,梦想正逐步靠*,朋友们,还等什么呢,为心中的月亮而努力奋斗吧!

  教学目标

  1、会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

  3、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4、感悟并学*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给文章划分段落。

  2、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教学难点

  感悟并学*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出示课件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

  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板书:月迹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生汇报学*成果

  课文共分三部分:

  板书:(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三、细读,寻月之迹

  1、在预*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出示课件5)

  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

  生总结,归纳:

  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

  2、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生总结,归纳(出示课件6)

  板书: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四、品读,赏月之美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我们先看到镜中月。你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出示课件7)

  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出示课件9)

  明确:(1)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出月光的朦胧美。“袅袅、淡淡的、痒痒的”写出孩子们似乎已经到了月亮的体验,很美妙。

  整体阅读则像在读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出示课件11)

  (2)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这些词让“我们”感觉眼中月亮是那么惹人怜惜。

  五、再读,探月之喻(出示课件12)

  1、精读,深入思考:到了院外,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

  板书:寻找月亮,月亮无处不在。

  2、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向往齐读文章最后两节。

  3、找出文中对月亮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六、小练笔。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七、作业。

  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把握。在品读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所蕴含的感情让学生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内容,从而达到对整个段落的理解。

  2、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生字词,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教材分析

  《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凹先生。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无尽的宝藏,也是流淌在生命长河中不竭的源泉。初一学生刚告别童年生活,对“童年”这类话题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月迹》一课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品味学*课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外,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家笔下童年的情趣,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借助注释、字词典阅读课文,引导他们置身阅读情境,联系自己童年生活中有价值的事情,展开联想,并因势利导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借景抒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语句,揣摩表达意义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学*课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

  三、整体感知

  四、深入研讨

  五、课外探究

  六、布置作业

  七、课堂小结

  1.导语:月亮一直是我们的话题,无论是在古人的吟诵中,还是在今人的赞叹中,她总是充满着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2.引导学生回忆和背诵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3.续导:今天,我们将随着贾*凹去追寻月的足迹,看看你能从这篇散文中获得哪些认识。

  1.学生通过查找的资料,对作者贾*凹进行介绍认识。(教师可进行补充说明) 2.检查字词。

  1.引导: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有一条线索将文章材料组织起来,学生自由讨论并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不强求唯一答案)

  2.品味语言:说说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它的原因。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和讨论。)

  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1.阅读有关写景抒情的散文。

  2.要求运用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自选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通过本课的学*,使同学们掌握了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培养了学生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希望同学们能进行阅读拓展,进一步强化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1.听老师导入,思考。

  2.回忆并背诵。

  3.听老师续导。

  1.学生汇报。

  学生讨论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复*旧知的同时,充满对新知的深厚兴趣。

  学生做好课前预*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行文线索。

  在教师点拨和启发下,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进一步感悟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情感,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月迹

  屋中之月——失望

  院中之月——争执

  沙滩之月——满足

  寻月追求美

  景情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学*,在课文优美而含蓄的文字中,既进一步培养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又引起学生自己童年生活的共鸣。

  应该在精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略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提高其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提高欣赏品味、审美情趣。同时,拓宽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

  1.《月迹》是选自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通过灵魂人物“奶奶”的有效指引,通过“盼月——寻月——议月”,让“我们”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满足”,到最后都“满足”了,并进而理解了“月迹”中“月”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每一个人都要享受美。在本课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品读、赏析文章,理解文中“我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我在教学时以学生领读,其他同学分角色合作朗读的方式,在音乐声的伴奏下,学生仿佛走进了作者的中秋“寻”月之旅,首先在朗读中感受到了文章的“美”。本文的教学重点段落是“寻月”,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怎么寻——谁引导去寻——寻到了什么”的脉络进行,教学效果明显。在学*文章的主要段落“寻月”过程的词语的精彩使用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寻月”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赏析。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小组里去,听取他们的交流,并和他们一起从文章中找关键词句。这个环节我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在组内统一意见后,向全班同学发表见解,其他组又对这个组的答案进行补充和修正,实现了合作助学。

  2.本课我着重解决的重难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在寻月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变化过程;二是要理解两句寓意深远的话:“月亮是个好”和“天空上的印章”。学生很快的就找到了诸如“失望”、“争执”、“满足”等这些心理变化的词语,在同学间的相互补充中,答案渐趋完整。

  如何理解“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这句话,学生在这里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在确认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我组织学生又一次朗读这句话,试图在朗读中让学生体悟含义。

  我适时的向学生提问:你们自己有印章吗?

  生:有的。我有的时候会在废纸上盖上自己的章。

  师:我们见过的书画作品,在作品的末端也有一个章,这意味着什么呢?

  生:这幅书画作品是这位印章作者作的。

  师:是的。有了印章,也就意味着这件物品属于你。让我们在一次朗读这句话,再次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生读)

  生:我们拥有整个天空,我们是天空的主人……

  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各环节教学时间的安排,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但还是在赏析环节中略显仓促了些。同时,事先安排好的拓展练*也没有来得及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完全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是学,用是用,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逐步努力去改进。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获得美的熏陶。

  3、感悟富有童心童趣的语言,激发爱美之心。

  教学重点: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获得美的熏陶。

  2、感悟富有童心童趣的语言,激发爱美之心。

  教学难点:

  自主合作探究文章主旨,激发学生热爱美,追寻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材料,学生分组(月亮兄弟组和月亮姐妹组)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对吟月诗。

  教师预设1:上课前请同学们微微闭上双眼,听一首歌。(播放歌曲)这首歌使你想到什么呢?

  教师预设2:每当圆月挂在天空,总会引起我们无限的诗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豪情激荡着我们的心灵。看到月亮,你会想起哪些诗句呢?

  月亮兄弟月亮姐妹们纷纷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整体感知,比寻月迹。

  1、初识作者。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