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三读: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谈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屏幕,明确——

  景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总之,从生*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结

  1、(多媒体)五读:借助下列画面,发挥想象,再现作者所绘美景。

  提问: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

  (师)《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

  (生)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既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与朱元思书》一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六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后"山",由*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

  (多媒体)1、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教材解析】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学情分析】

  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课前不妨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富春江的介绍,得到初步的认识,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

  示例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如: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这些都是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示例二:

  祖国九百六十万*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示例三: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山水图片。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2.请朗读水*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学生自由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返…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

  读完文章我们会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齐读第一部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学*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二、理清课文结构,感受结构之美。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围绕着这两句话在做文章。

  2、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提示:下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总写

  奇山异水

  分写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3、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由此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先总后分。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心情舒展。“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对景物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再分写:首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三、学*描绘方法,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如此奇异的山水,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这奇山异水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出景物特点。

  明确:①江水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湍急(气势磅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从动静角度看,这两个方面分别写静态还是动态?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对于水之“异”,作者不是空洞抽象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事物--游鱼细石来表现的,显得格外有力。这是我们作文时要学*的。

  3、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

  生: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除了直接写山。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

  生: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

  师: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师: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成动态美,“负……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歌、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提示:听到了欢快的声音,生命的颂歌,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师: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生: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师:大家还学过运用此种写法的诗句吗?

  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树木茂密

  师: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枝繁叶茂,又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四、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可提出如下问题。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代的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作者触景生情,生出哪些感慨呢?)

  生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貌”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生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通过衬托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做对比,含蓄地否定了申诉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也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使政治失意的作者产生退隐之心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这几句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归自然,消极遁世呢?

  明确:(介绍作者)编撰史书,触及当朝皇帝痛处,被毁书罢官。在现实社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归自然,自在逍遥,任性自得。跟陶渊明归隐田园有相似的心路历程。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面。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五、总结归纳

  问题:朗读全文,讨论总结此文为什么写得如此成功?

  明确: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声静相衬、有声有色、光影摇曳)

  写景有法赋予生命,情景相生

  骈体文的优点在此文中突显: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六、写景训练

  七、拓展延伸

  以下提供三种方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兴趣取向有所选择地进行。

  1.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请结合这段话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思考提示: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奋发图强,但因终未显达,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漠了功名利禄之心。

  2、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3、话题链接――人与自然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文中的世界,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请你就“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谈一谈你的思考。

  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多媒体显示)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

  (4)“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人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动,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禹,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响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课后反思】

  长期以来,因为文言文简约、精深,使学生在理解上感到困难,所以,文言文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加之,过去的老教法又过分注重传授文言知识,将文章肢解的七零八散,只见字、词、句,不见文章整体,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反感和恐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文言文时,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读,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作品,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要培养文言语感,在诵读中置疑,与古人对话,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创造思想的火花。因此学*文言文的过程就是“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笔者特别注意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重视诵读对感悟文章内容的作用,在诵读中质疑、探究是解决疑难、理解课文的好办法。

  比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主动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章的开头对富春江山水特点的概括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后面为何先写水,后写山?文章的标题显示文体是书信,而文章的内容却是写景的,这是否矛盾,可否为文章换一个题目?可见多读,就有感悟,为学生搭建好探究的*台,就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解决记诵,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又为课文内容的学*铺*了道路,更培养了文言语感。用沟通古今的方法拉*了古今距离,积淀了典雅语汇,学*文言文,是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最好办法。本课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制作明信片,将课文的语句或名人赞美富春江的语句配合画面,激发了学生再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会发掘美、享受美,体会收获美的成就感。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3.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2.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示诗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到诗人们对富春江的景色是极为推崇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富春江,去欣赏一番。

  二、介绍富春江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在浙江境内。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

  三、介绍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1.体裁介绍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书:书信,一种文体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四、朗读

  1.听范读,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明确读音。

  3.自由朗读。

  4.分组齐读。

  五、理顺文章大意

  1.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全文。

  2.小组组内交流,清除翻译难点。

  3.全班合作互助,翻译全文。

  参考: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

  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整体感知

  1、富春江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对其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

  明确:课文原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第三段写山,突出奇

  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总分结构。先总写山水特点,后分写异水和奇山。

  七、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一和第二段。

  2.自主查找并积累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背诵导入。

  二、深入探究

  合作讨论:作者是怎样体现水之“异”和山之“奇”的?

  明确:

  异水:

  (1)抓住水的特点进行描写

  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多角度描写。

  ① 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②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3)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体现水的湍急。

  奇山: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描写

  山高林密,峰多幽静

  (2)多角度描写。

  ① 动静结合。

  ② 虚实结合。

  视觉角度——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觉角度——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3)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三、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本文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

  四、品味语言美。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明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明确:“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明确: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明确:“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明确: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明确: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小结: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五、拓展

  积累古诗文中的“山水”

  1.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南朝)刘义庆

  2.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南朝)王融

  3.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南朝)陶弘景

  4.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唐)崔颢

  5.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唐)杨凝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焕

  7.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

  9.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宋)苏轼

  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

  11.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元)郑元祜

  12.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题。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5、学*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人墨客为之歌唱。这是一张*地图。这里是浙江,让我们聚焦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并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会一齐聚首这里,这恐怕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二)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作者生*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总之,生*多坎坷,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三、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描绘景物的?

  分析:作者在描绘山光水色时,抓住了山之奇和水之异的特点。写水,突出了水的清和急;写山,突出了山的高峻和勃勃生机。由于突出了此山此水的特点,因而所写的山水就是“自富阳至桐庐”这“一百许里”的山水,绝不能移置他处。

  (二)本文是怎样情景交融地描绘山光水色的?

  分析:作者在描绘山光水色时,饱蘸了感情的浓墨,因而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作者的感情。第1段中流露出惬意和畅快,第2段中流露出闲适和惊骇,第3段中流露出沉迷和神往。作者在表达感情时,或是寓情于景,或是直抒胸臆,于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是渗出,或是泻出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三)本文是怎样极有层次而又富于变化的写景的?

  分析:文章在写景时,显得极有层次而又富于变化。从全文看,第一段是总说,第2、3段是分承总说的分说;从主体部分看,写水时,作者将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山时,作者又将山与山上的生命交融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千变万化而又井然有序的画面。

  (四)本文运用了一些对偶句,其作用是什么?

  分析:所谓对偶句,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偶句的表达效果,从形式上看,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若上下联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就可以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或事理,若上下联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则可以通过对比来增强表达效果。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看出:从视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④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它们的表达效果,共性的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个性的有:①②⑤三个对偶同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互补互衬,从而突出了各自事物的特点;③④两个对偶句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相反相成,从而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五)这篇文章的文体有何特点?

  分析:从标题“与朱元思书”来看,这是作者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因而文体当为书信体。从文章内容来看,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因而它也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散文。再从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看,文章是用骈句形式写就,因而它还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一般有句子讲究对仗,语音追求*仄,经常用典和词藻华美等特点,本文虽属骈文,且多用对偶,刻画景物时也很精巧,但并未堆砌典故和片面追求词藻华美,因而不像当时大多数骈文那样仅具形式美而内容空泛。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教师配乐配画面朗渎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2.学生推荐朗读水*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五、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补充注释:

  ①独绝:独一无二。

  ②负势竞上:依凭(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以“好鸟”的“好”是友好,友爱的意思。韵:和谐的声音。

  ④“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原诗以“鸢飞戾天,鱼跃天渊”起兴,意思是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渊中跳跃。本文作者只是借用《诗经》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与原诗无关。

  漂碧、泠泠、嘤嘤、鸢、戾(以上字词答案均见课文注释)。湍:急流的水。轩邈(释义见课文注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册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第1句点出游览时的天气(一个晴好的日子)、季节(写的是秋天天高气爽特有的景象)。绘的是远景。第2句点出游览的方式:乘舟。描的是*景。由远而*,由景及人。天气那么好,景色那么美,泛舟江上,心旷神怡。第3句交待了游踪(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总的印象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并以此作为全文的纲。

  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社初中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自读课。

  为了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吸收古代文学的精华,初中语文课本每册都有两个单元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背诵优秀篇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一篇优秀写山水的小品文。它要求全文背诵,可见其精美。学生学*本文是让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学*本文,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本文按总分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学*用审美的角度分析课文。

  (2)目标:本文描写了从富阳到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景色奇特秀丽,令人神往。通过学*,同学们会情不自禁地热爱大自然的风光,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运用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学*这篇课文,要反复诵读,一边读,一边用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场景,从而领悟本文的意境。体会出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这一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赏析的意识,渐渐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容,从审美的角度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领悟本文的意境,将最能体现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的句子找出来。

  【教材处理】

  虽然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古文,但对古文还是有恐惧症。教师应尽力宣传古人的优秀,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反复诵读,力争当堂背下来。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点拨──扩展;

  朗诵法、背诵、讨论质疑、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恒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清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由到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

  1、听课文录音,正音,掌握重点词语:

  韵 柯 缥碧 轩邈 泠泠 戾天 经纶 负势

  2、诵读:采用多种形式,形成齐读、分读、领读、目的是熟读成诵。

  二、研读课文,探究思考

  1、整体感知课文,从审美的角度看,你认为此文美在何处?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脉络分明。

  得出结论:(一)结构美

  2、文章如何抓住异和奇两个字来写山和水的?

  3、从各种声音中你会感到什么?

  得出结论:(二)意境美

  4、请你在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和志趣的语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得出结论:(三)志趣美

  5、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得出结论:(四)语言美

  三、思维拓展

  展开想象:根据自己乘船、坐车或者骑车之体验,描述你所见之景象,要具体,给人以亲见之感。

  四、教师小结

  学*了《与朱元思书》,我们如同读了一本好书,欣赏了一幅好画,在收到美的熏陶之时,我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尤其游记类文章,也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生动具体,结构严谨清晰,句子整齐工仗,倾注自己的真情。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训练点

  1、学*先总后分的叙述方法,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2、背诵全文。

  能力训练点

  培养诵读能力,理解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美育训练点

  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学法引导

  1 反复诵读。

  2 在朗读的同时充分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

  3 注重词语积累,体味语言凝炼,传神之美。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梳理层次,体味本文生动的描写。

  难点:体味语言特色,品味山水景境。

  解决办法:通过朗读训练,感知语言特色,理解文章总分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李白诗《朝发白帝城》导入。

  这首诗写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今天,我们欣赏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着富春江水是怎样的流速,周围的山又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教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

  2.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学生朗读、诵读课文。

  3.学*课文中重点词语。

  韵、柯、飘荡、缥碧、负势、轩邈、泠泠、相鸣、戾天、息心、经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结合注释,请学生口译全文。

  译文略。

  四、阅读分析

  1.欣赏学*第1段。

  全班同学齐读第1段,然后让同学归纳这段段意:总写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

  特点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应掌握哪些重点词。

  俱净:都清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独绝:独一无二。

  2.学*体会第2段。

  (1)教师提问:本段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讨论)

  答:水清、水急。

  (2)哪句话体现了水的清澈?

  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哪句话体现了水流很快?

  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鼓励同学们大胆想像,通过而读,把课文所描述的景色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同学们都动手画,把画得最好的选出来,当场表扬,并用电脑打在大屏幕上供大家欣赏。)

  第2段写了水的异,那么山的奇又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学*第3段,看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

  这一段通过什么笔法把山写得充满活力呢?调动了什么感觉器官?

  作者以神奇的想像力,赋予静静的群山以人的思想和意趣而变得座座生龙活虎。“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的山相互争高比远,直上云霄,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这是对山的远观,而走进群山,那里的美景则是:泉石冲激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交相鸣叫,婉转动听而且韵味十足;再加上蝉声此起彼伏,猿声百叫不绝,这里简直成了音乐的海洋。

  调动的感觉器官是:视觉、听觉。

  面对如此胜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答:作者认为即使那些追求*厚禄的人,只要望此山峰,也会熄灭追名逐利之心,那些整天忙于处理军政要务的官员,见此奇山异水也会流连忘返。这既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幽静安闲的大自然的向往,也浸透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倾慕赞美之情。最后四句又回到写景上来,主要突出此处山高林密,草木葱茏茂盛。

  4.本文的层次是如何安排的?

  先总后分。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处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高山之雄伟。

  5.你觉得生动地描写表现在哪里?(论讨后回答)

  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

  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6.本文的语言特色怎样?

  本文就是用骈体写成的。大多是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

  通过诵读,发挥自己的想像,画一幅画,突出“奇山”的特点。选优秀者打在大屏幕上。

  7.请学生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富春江风光。作者从“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描写秀丽的山川景物,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如置奇山秀水之间。

  五、总结扩展

  本节课从层次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水。理解并掌握总分的写作手法及形象描绘,以及骈文等写法。

  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请做以下练*。

  六、布置作业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先总后分)

  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提示:本文通过视觉写出了山“势”高耸(“轩邈”、“成峰”);也写出了山“色”青葱。

  这就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然后通过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些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给人以大自然和谐天成的感觉,赋予了大自然以生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提示:这样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山”写活了,显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3.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2.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示诗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到诗人们对富春江的景色是极为推崇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富春江,去欣赏一番。

  二、介绍富春江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在浙江境内。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

  三、介绍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1.体裁介绍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书:书信,一种文体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四、朗读

  1.听范读,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明确读音。

  3.自由朗读。

  4.分组齐读。

  五、理顺文章大意

  1.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全文。

  2.小组组内交流,清除翻译难点。

  3.全班合作互助,翻译全文。

  参考: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

  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整体感知

  1、富春江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对其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

  明确:课文原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第三段写山,突出奇

  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总分结构。先总写山水特点,后分写异水和奇山。

  七、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一和第二段。

  2.自主查找并积累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背诵导入。

  二、深入探究

  合作讨论:作者是怎样体现水之“异”和山之“奇”的?

  明确:

  异水:

  (1)抓住水的特点进行描写

  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多角度描写。

  ① 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②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3)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体现水的湍急。

  奇山: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描写

  山高林密,峰多幽静

  (2)多角度描写。

  ① 动静结合。

  ② 虚实结合。

  视觉角度——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觉角度——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3)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三、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本文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

  四、品味语言美。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明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明确:“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明确: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明确:“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明确: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明确: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小结: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五、拓展

  积累古诗文中的“山水”

  1.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南朝)刘义庆

  2.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南朝)王融

  3.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南朝)陶弘景

  4.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唐)崔颢

  5.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唐)杨凝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焕

  7.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

  9.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宋)苏轼

  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

  11.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元)郑元祜

  12.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题。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

  《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学*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

  2、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想像去完成。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佳作,放在本单元学*它有它的双重目的:一是让学生领略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前者是情感目标,后者是知识和能力目标。而在学*过程中,后者是基础。所以安排两课时来学*本课比较合适。第一课时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扫清本课的语言障碍,完成对本课的理解和诵读过程;第二课时在诵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关于本文的写景特点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媒体设计】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可利用音响等设备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也可利用多媒体欣赏配乐朗诵和风景图片,有助于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课文译文的配乐朗读并展示风景图片)

  二、课文简介

  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效果)

  生:《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

  采用研究性学*的方法: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四、朗读成诵

  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朗读,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竞赛读等形式。

  五、学做小画家

  同学们,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画家,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恒?

  要求:从文中选择描写景物的语句,画成风景画,看谁画得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让想像飞起来

  1、练*一:望文生景

  出示课文景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闭起眼睛想像,然后把想像到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

  景物描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练*二: 望景生文

  让学生展示第一课时所画风景图片并欣赏,提问:此图此景使你联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图片选择大致与练*一1-6相同)

  二、研读课文

  同学们,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师:品读文章的第一幅画面,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生: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师:那么在这么晴朗的'日子里,作者纵舟去了哪里?

  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师:至此点明了作者行舟的路线。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师:这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生: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奇山后写异水。

  师:那么,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

  生: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

  师: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

  生: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

  生: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

  师: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师: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山泉声、鸟鸣声、蝉声、猿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美感更由于作者采用了对偶句式使大自然的音律美与文章的韵律美结合在一起,我们怎能不与作者产生内心的共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也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师: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树木茂密

  师: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三、齐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

  四、话题链接──人与自然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是谁在后世吟诵: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谁在感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文中的世界,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请你就“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谈一谈你的思考。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学*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学*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想象去完成。)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放在本单元学*它有它的双重目的:一是让学生领略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前者是情感目标,后者是知识和能力目标。而在学*过程中,后者是基础。所以安排两课时来学*本课比较合适。第一课时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扫清本课的语言障碍,完成对本课的理解和诵读过程;第二课时在诵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关于本文的写景特点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媒体设计】

  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配乐朗诵和风景图片)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此意境中得到熏陶、感染。也有助于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课文译文的配乐朗读并展示风景图片)

  二、课文简介

  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效果)

  师归纳:本文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

  采用研究性学*的方法: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四、朗读成诵

  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朗读,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竞赛读等形式。

  五、学做小画家

  同学们,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画家,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恒呢?

  要求:从文中选择描写景物的语句,画成风景画,看谁画得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六、布置作业

  1、找出写景句,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的,描写的`是动静还是静景。

  2、背诵、默写课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

  【教材解析】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学情分析】

  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课前不妨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富春江的介绍,得到初步的认识,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

  示例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如: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这些都是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示例二:

  祖国九百六十万*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示例三: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山水图片。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2.请朗读水*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学生自由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返…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

  读完文章我们会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齐读第一部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学*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二、理清课文结构,感受结构之美。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围绕着这两句话在做文章。

  2、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提示:下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总写

  奇山异水

  分写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3、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由此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先总后分。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心情舒展。“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对景物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再分写:首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三、学*描绘方法,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如此奇异的山水,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这奇山异水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出景物特点。

  明确:①江水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湍急(气势磅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从动静角度看,这两个方面分别写静态还是动态?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对于水之“异”,作者不是空洞抽象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事物--游鱼细石来表现的,显得格外有力。这是我们作文时要学*的。

  3、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

  生: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除了直接写山。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

  生: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

  师: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师: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成动态美,“负……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歌、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提示:听到了欢快的声音,生命的颂歌,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师: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生: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师:大家还学过运用此种写法的诗句吗?

  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树木茂密

  师: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枝繁叶茂,又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四、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可提出如下问题。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代的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作者触景生情,生出哪些感慨呢?)

  生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貌”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生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通过衬托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做对比,含蓄地否定了申诉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也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使政治失意的作者产生退隐之心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这几句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归自然,消极遁世呢?

  明确:(介绍作者)编撰史书,触及当朝皇帝痛处,被毁书罢官。在现实社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归自然,自在逍遥,任性自得。跟陶渊明归隐田园有相似的心路历程。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面。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五、总结归纳

  问题:朗读全文,讨论总结此文为什么写得如此成功?

  明确: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声静相衬、有声有色、光影摇曳)

  写景有法赋予生命,情景相生

  骈体文的优点在此文中突显: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六、写景训练

  七、拓展延伸

  以下提供三种方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兴趣取向有所选择地进行。

  1.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请结合这段话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思考提示: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奋发图强,但因终未显达,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漠了功名利禄之心。

  2、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3、话题链接――人与自然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文中的世界,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请你就“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谈一谈你的思考。

  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多媒体显示)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

  (4)“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人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动,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禹,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响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课后反思】

  长期以来,因为文言文简约、精深,使学生在理解上感到困难,所以,文言文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加之,过去的老教法又过分注重传授文言知识,将文章肢解的七零八散,只见字、词、句,不见文章整体,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反感和恐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文言文时,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读,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作品,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要培养文言语感,在诵读中置疑,与古人对话,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创造思想的火花。因此学*文言文的过程就是“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笔者特别注意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重视诵读对感悟文章内容的作用,在诵读中质疑、探究是解决疑难、理解课文的好办法。

  比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主动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章的开头对富春江山水特点的概括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后面为何先写水,后写山?文章的标题显示文体是书信,而文章的内容却是写景的,这是否矛盾,可否为文章换一个题目?可见多读,就有感悟,为学生搭建好探究的*台,就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解决记诵,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又为课文内容的学*铺*了道路,更培养了文言语感。用沟通古今的方法拉*了古今距离,积淀了典雅语汇,学*文言文,是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最好办法。本课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制作明信片,将课文的语句或名人赞美富春江的语句配合画面,激发了学生再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会发掘美、享受美,体会收获美的成就感。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三读: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谈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屏幕,明确——

  景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总之,从生*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结

  1、(多媒体)五读:借助下列画面,发挥想象,再现作者所绘美景。

  提问: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

  (师)《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

  (生)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既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与朱元思书》一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六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后"山",由*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

  (多媒体)1、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教材解析】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学情分析】

  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课前不妨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富春江的介绍,得到初步的认识,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

  示例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如: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这些都是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示例二:

  祖国九百六十万*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示例三: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山水图片。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2.请朗读水*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学生自由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返…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

  读完文章我们会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齐读第一部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学*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二、理清课文结构,感受结构之美。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围绕着这两句话在做文章。

  2、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提示:下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总写

  奇山异水

  分写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3、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由此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先总后分。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心情舒展。“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对景物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再分写:首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三、学*描绘方法,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如此奇异的山水,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这奇山异水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出景物特点。

  明确:①江水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湍急(气势磅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从动静角度看,这两个方面分别写静态还是动态?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对于水之“异”,作者不是空洞抽象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事物--游鱼细石来表现的,显得格外有力。这是我们作文时要学*的。

  3、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

  生: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除了直接写山。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

  生: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

  师: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师: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成动态美,“负……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歌、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提示:听到了欢快的声音,生命的颂歌,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师: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生: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师:大家还学过运用此种写法的诗句吗?

  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树木茂密

  师: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枝繁叶茂,又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四、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可提出如下问题。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代的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作者触景生情,生出哪些感慨呢?)

  生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貌”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生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通过衬托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做对比,含蓄地否定了申诉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也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使政治失意的作者产生退隐之心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这几句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归自然,消极遁世呢?

  明确:(介绍作者)编撰史书,触及当朝皇帝痛处,被毁书罢官。在现实社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归自然,自在逍遥,任性自得。跟陶渊明归隐田园有相似的心路历程。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面。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五、总结归纳

  问题:朗读全文,讨论总结此文为什么写得如此成功?

  明确: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声静相衬、有声有色、光影摇曳)

  写景有法赋予生命,情景相生

  骈体文的优点在此文中突显: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六、写景训练

  七、拓展延伸

  以下提供三种方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兴趣取向有所选择地进行。

  1.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请结合这段话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思考提示: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奋发图强,但因终未显达,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漠了功名利禄之心。

  2、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3、话题链接――人与自然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文中的世界,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请你就“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谈一谈你的思考。

  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多媒体显示)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

  (4)“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人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动,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禹,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响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课后反思】

  长期以来,因为文言文简约、精深,使学生在理解上感到困难,所以,文言文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加之,过去的老教法又过分注重传授文言知识,将文章肢解的七零八散,只见字、词、句,不见文章整体,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反感和恐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文言文时,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读,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作品,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要培养文言语感,在诵读中置疑,与古人对话,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创造思想的火花。因此学*文言文的过程就是“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笔者特别注意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重视诵读对感悟文章内容的作用,在诵读中质疑、探究是解决疑难、理解课文的好办法。

  比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主动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章的开头对富春江山水特点的概括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后面为何先写水,后写山?文章的标题显示文体是书信,而文章的内容却是写景的,这是否矛盾,可否为文章换一个题目?可见多读,就有感悟,为学生搭建好探究的*台,就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解决记诵,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又为课文内容的学*铺*了道路,更培养了文言语感。用沟通古今的方法拉*了古今距离,积淀了典雅语汇,学*文言文,是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最好办法。本课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制作明信片,将课文的语句或名人赞美富春江的语句配合画面,激发了学生再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会发掘美、享受美,体会收获美的成就感。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3.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2.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示诗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到诗人们对富春江的景色是极为推崇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富春江,去欣赏一番。

  二、介绍富春江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在浙江境内。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

  三、介绍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1.体裁介绍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书:书信,一种文体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四、朗读

  1.听范读,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明确读音。

  3.自由朗读。

  4.分组齐读。

  五、理顺文章大意

  1.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全文。

  2.小组组内交流,清除翻译难点。

  3.全班合作互助,翻译全文。

  参考: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

  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整体感知

  1、富春江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对其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

  明确:课文原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第三段写山,突出奇

  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总分结构。先总写山水特点,后分写异水和奇山。

  七、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一和第二段。

  2.自主查找并积累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背诵导入。

  二、深入探究

  合作讨论:作者是怎样体现水之“异”和山之“奇”的?

  明确:

  异水:

  (1)抓住水的特点进行描写

  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多角度描写。

  ① 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②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3)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体现水的湍急。

  奇山: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描写

  山高林密,峰多幽静

  (2)多角度描写。

  ① 动静结合。

  ② 虚实结合。

  视觉角度——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觉角度——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3)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三、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本文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

  四、品味语言美。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明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明确:“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明确: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明确:“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明确: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明确: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小结: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五、拓展

  积累古诗文中的“山水”

  1.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南朝)刘义庆

  2.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南朝)王融

  3.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南朝)陶弘景

  4.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唐)崔颢

  5.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唐)杨凝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焕

  7.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

  9.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宋)苏轼

  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

  11.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元)郑元祜

  12.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题。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5、学*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人墨客为之歌唱。这是一张*地图。这里是浙江,让我们聚焦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并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会一齐聚首这里,这恐怕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二)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作者生*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总之,生*多坎坷,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三、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描绘景物的?

  分析:作者在描绘山光水色时,抓住了山之奇和水之异的特点。写水,突出了水的清和急;写山,突出了山的高峻和勃勃生机。由于突出了此山此水的特点,因而所写的山水就是“自富阳至桐庐”这“一百许里”的山水,绝不能移置他处。

  (二)本文是怎样情景交融地描绘山光水色的?

  分析:作者在描绘山光水色时,饱蘸了感情的浓墨,因而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作者的感情。第1段中流露出惬意和畅快,第2段中流露出闲适和惊骇,第3段中流露出沉迷和神往。作者在表达感情时,或是寓情于景,或是直抒胸臆,于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是渗出,或是泻出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三)本文是怎样极有层次而又富于变化的写景的?

  分析:文章在写景时,显得极有层次而又富于变化。从全文看,第一段是总说,第2、3段是分承总说的分说;从主体部分看,写水时,作者将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山时,作者又将山与山上的生命交融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千变万化而又井然有序的画面。

  (四)本文运用了一些对偶句,其作用是什么?

  分析:所谓对偶句,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偶句的表达效果,从形式上看,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若上下联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就可以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或事理,若上下联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则可以通过对比来增强表达效果。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看出:从视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④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它们的表达效果,共性的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个性的有:①②⑤三个对偶同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互补互衬,从而突出了各自事物的特点;③④两个对偶句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相反相成,从而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五)这篇文章的文体有何特点?

  分析:从标题“与朱元思书”来看,这是作者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因而文体当为书信体。从文章内容来看,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因而它也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散文。再从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看,文章是用骈句形式写就,因而它还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一般有句子讲究对仗,语音追求*仄,经常用典和词藻华美等特点,本文虽属骈文,且多用对偶,刻画景物时也很精巧,但并未堆砌典故和片面追求词藻华美,因而不像当时大多数骈文那样仅具形式美而内容空泛。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教师配乐配画面朗渎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2.学生推荐朗读水*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五、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补充注释:

  ①独绝:独一无二。

  ②负势竞上:依凭(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以“好鸟”的“好”是友好,友爱的意思。韵:和谐的声音。

  ④“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原诗以“鸢飞戾天,鱼跃天渊”起兴,意思是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渊中跳跃。本文作者只是借用《诗经》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与原诗无关。

  漂碧、泠泠、嘤嘤、鸢、戾(以上字词答案均见课文注释)。湍:急流的水。轩邈(释义见课文注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册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第1句点出游览时的天气(一个晴好的日子)、季节(写的是秋天天高气爽特有的景象)。绘的是远景。第2句点出游览的方式:乘舟。描的是*景。由远而*,由景及人。天气那么好,景色那么美,泛舟江上,心旷神怡。第3句交待了游踪(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总的印象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并以此作为全文的纲。

  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社初中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自读课。

  为了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吸收古代文学的精华,初中语文课本每册都有两个单元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背诵优秀篇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一篇优秀写山水的小品文。它要求全文背诵,可见其精美。学生学*本文是让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学*本文,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本文按总分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学*用审美的角度分析课文。

  (2)目标:本文描写了从富阳到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景色奇特秀丽,令人神往。通过学*,同学们会情不自禁地热爱大自然的风光,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运用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学*这篇课文,要反复诵读,一边读,一边用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场景,从而领悟本文的意境。体会出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这一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赏析的意识,渐渐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容,从审美的角度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领悟本文的意境,将最能体现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的句子找出来。

  【教材处理】

  虽然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古文,但对古文还是有恐惧症。教师应尽力宣传古人的优秀,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反复诵读,力争当堂背下来。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点拨──扩展;

  朗诵法、背诵、讨论质疑、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恒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清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由到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

  1、听课文录音,正音,掌握重点词语:

  韵 柯 缥碧 轩邈 泠泠 戾天 经纶 负势

  2、诵读:采用多种形式,形成齐读、分读、领读、目的是熟读成诵。

  二、研读课文,探究思考

  1、整体感知课文,从审美的角度看,你认为此文美在何处?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脉络分明。

  得出结论:(一)结构美

  2、文章如何抓住异和奇两个字来写山和水的?

  3、从各种声音中你会感到什么?

  得出结论:(二)意境美

  4、请你在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和志趣的语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得出结论:(三)志趣美

  5、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得出结论:(四)语言美

  三、思维拓展

  展开想象:根据自己乘船、坐车或者骑车之体验,描述你所见之景象,要具体,给人以亲见之感。

  四、教师小结

  学*了《与朱元思书》,我们如同读了一本好书,欣赏了一幅好画,在收到美的熏陶之时,我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尤其游记类文章,也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生动具体,结构严谨清晰,句子整齐工仗,倾注自己的真情。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9篇

  我十分有幸参加了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许多前辈和同事的指导关心,自己也受益颇多,下面是我对这次讲课的一些反思。

  根据初三的教学进度,我们决定以《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来参加这次活动。在讲课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初三语文组在小组教研会上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集体备课和分析。这是一篇文言文,而且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首先应该是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并且能翻译重点句子,然后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要在体会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以及对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的学*和对作者厌弃尘俗、向往自然的情感的理解。

  星期一,按照活动要求,我们组集体抽签。得知这一课要由我来讲后,我本来想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从朗读到翻译再到理解分析课文。但根据我对学生两个多月的了解,他们比较含蓄,接受知识比较慢而且需要给予充足的思考和理解时间,于是我决定将本课的翻译和词语理解提前进行。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熟读课文和学*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在备课和制作课件过程中,大家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关心,顾校长建议我在课件的最后以书面形式将写景的方法进行呈现,可以更清晰而且省时间,胡老师和瞿老师在课件的制作上也给我提了意见,让我明白了课件要为课堂服务,而不能过多牵制课堂。

  星期二的下午第二节课这堂课以朗读贯穿,重点是分析文中的写景方法,并联系以前的课文让学生加深印象。这堂课我认为基本达到了目标。课堂虽然不够活泼热情,但学生们都积极思考,一些基础很差*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努力跟上节奏。对于这堂课的难点:富春江山的写法的分析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而且学生们也在品味优美的山水中准确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这堂课时间把握也刚刚好。总之,我认为这堂课基本完成了任务。

  上个星期五我们组召开教研会,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课。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堂课的切入点较小,目标明确,舍弃了不必要的环节,在知识的掌握上很扎实,符合初三年级的教学实际。我还有所欠缺的是:第一点,原计划以朗读贯穿全文,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到了课堂后一半,由于时间关系也由于我有些紧张,就忘记了阅读,本来想让学生们在熟读基础上进行背诵的,效果没有完全达到,课堂的优美性打了折扣;第二点,关于作者的生*介绍不用一定放到课堂的开始,可以到理解主旨句的时候插入作者的经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情感;第三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本来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但是我带领学生条分缕析的同时忘记了体会这篇文章的美。语文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熏陶。

  总之,此次活动中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虚心听取各位前辈和同事的建议,积极参加集体教研,主动思考如何让课堂更高效。

  本节课我的课题是《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我现将本节课教授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

  优点:本节课我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EEPO教育理念,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多边活动,形成互补优势。让学生在“看、听、讲、想、做、动、静”中享受学*的过程,充分体现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强化对学生创造性的培训。

  (一)把学*的主动权交个学生:因为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所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整体意境和美感,再结合本班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将传统的由老师指导朗读改成由学生成立的“朗读专家小组”指导同学朗读,评价同学朗读,在生生的互动中锻炼学生的“读、讲、听、学”的能力,并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二)通过任务型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固定句式“山(水)之美,美在”来鉴赏文章写景的美点。这一环节互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探讨,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运用EEPO的形式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分享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看着自己的讨论结果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并赢得掌声,每一位参与讨论的同学都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感,所以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自信。

  (三)学生小结环节利用气泡图的形式既节省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老师和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白这节课学生都学到了什么。由于气泡图的绘制方法非常灵活并且很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所以最后总结的环节又再一次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学生们从自然界的峰峦沟壑联想到了人生的坎坷之时和风光之时,并思考得出结论:坎坷之时莫消沉放弃,得意之时也莫骄傲不可一世。所以整堂课学生们都在主动思考中度过,受益颇多。

  缺点:本节课也有很多遗憾:例如对时间的把控不当、板书设计的不够美观、对学生的评价过多集中在语言评价上。

  (一)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过多,以至于下课了内容却没有讲完,这虽和学生讲解、评价的不可控性有关,也和我设计教学环节不够精心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中,我一定会把时间观念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贪多但求精,更加专业的呈现优课。

  (二)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板书设计的不够美观,写完课题和作者之后应该将板书写在黑板的正中间,而我却写在了最上面,和作者挤在了一起,让板书整体看起来拥挤,这次板书书写的失败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板书书写,不仅要把字写好,也要设计精心,结构合理,在具体的比赛中还要随机应变,头脑灵活。

  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深深体会到“EEPO”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授课理念、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想要做一名优秀的“EEPO”教师,我还要学*太多的东西,所以要一直本着谦虚好学的姿态多向课改同路人、成功者请教,在学*中才能不断进步。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但这往往又是很枯燥的。因此,怎样让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也能充满趣味,提高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应是教学之首务。教学中发现注重这几个环节的设置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视导入。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如一幅水墨画,所以在文章导入部分,采用画面加音乐的形式来设置情境;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声色结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古文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介绍历史典故、人物故事、事件背景、成语由来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如介绍苏轼咏富春江的诗歌等。

  二、注重朗读。朗读是学*文言文极为有效的方法。在朗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既不枯燥,又能培养语感。同时朗读还应与联想想象有效结合,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助于背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尽量做到熟读成诵。《与朱元思书》最经典处在于,作者描写景物生动,形象,作者把富春江*如诗如画的美景准确描摩出来了;文章的语言极精炼、有韵味。可以通过对本文的朗诵,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小组合作。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工具书的辅助,便于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主体的热情。再适当教以方法,开展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提供展示成果的*台,便能有效提高学*效率。如《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修改稿的[合作探究,深入赏析]环节中,设置了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提供了展示小组讨论结果的*台,因此,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惯。阅读中一定要有思考和发现。在文言文的阅读上,不应只要求能读懂文章本身的内容,应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更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立的、有创意的问题。赞赏学生个性化的发现,珍视阅读体验,总会有意外的惊喜。

  结束《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的教学后,自己经过反思并做如下总结。

  一、成功之处

  1、对于这篇写景名文,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借助文章感受富春江的美好景象。在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富春江的美好景象,并引用叶文玲的《乌篷摇梦到春江》中对于富春江的评价——俏、美、娇等评价性语言加以说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于富春江有所向往。

  2、《与朱元思书》一文是初中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骈体文”,在教学中,我通过范读、领读、速读让学生感受“骈体文”的特点──四六句、对偶,并让学生自我总结,教师加以补充,使学生能对骈体文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3、在这篇文中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望画说文”、“望文说文”的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挖掘主旨,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领略了富春江的美。

  4、自己觉得最大的成功在于在45分钟内,一直以音乐作为创设情境的最佳手段,在教师范读后,由学生来领读,学生自由阅读,学生速读,学生品读,讲解后组织学生选取自己较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进行背诵识记,从而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经典。

  二、不足之处

  1、对于教材的挖掘不够。例如对于“奇山”的特点没有挖掘到

  位,没有使学生深入感受富春江的山的奇、险、高。

  2、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个别时候存在着教师包办,不敢放手的倾向。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应加强的是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止一次感叹个别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但这往往又是很枯燥的。因此,怎样让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也能充满趣味,提高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应是教学之首务。教学中发现注重这几个环节的设置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视导入。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如一幅水墨画,所以采用画面加音乐的形式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古文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介绍历史典故、人物故事、事件背景、成语由来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二、注重朗读。朗读是学*文言文极为有效的方法。在朗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既不枯燥,又能培养语感。同时朗读还应与联想想象有效结合,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助于背诵。

  三、小组合作。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工具书的辅助,便于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主体的热情,再适当教以方法,开展小组竞赛,提供展示成果的*台,便能有效提高学*效率。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惯。阅读中一定要有思考和发现,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赞赏个性化的发现,珍视阅读体验,总会有意外的惊喜。

  镇沅恩乐镇中学张瑞玲 我十分有幸参加了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李树萍专家和同行的指导关心,受益颇多,下面是我对这次讲课的一些反思。

  优点:

  一、重视导入。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如一幅水墨画,所以在文章导入部分,采用画面加音乐的形式来设置情境;可惜的是音乐因设备问题没有。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声色结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以学生身边的奇山异水,优美的画面与配以悠扬的古筝曲《高山流水》情景导入。营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热情。

  二、注重朗读。《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所以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在让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背诵文章。要想有效地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学生将课文读熟,并按照一定的节奏来读,那么大体意思基本上也就可以弄懂了。

  例如第一次设计让男生齐读,是男生相对读的不是很准确,让女生注意听,女生相对比较细心,让学生拿起笔来做记号,旨在培养学生的圈点勾画的*惯。 最后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强调容易读错的音解决难字词;第二次教师范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学生学*朗读的韵味及节奏。第三次一二组读课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要求有:“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培养学生学*文言文的语感。针对学生情况,先自主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懂的可以和同桌探讨,还可以询问巡视的老师。采用反译的方法检查大大降低学生学*的难度。此部分问题设置有一定的梯度,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学生通过以上学*,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第1、2题难度较小,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第3题难度比较大,需要学生小组合作一起质疑探讨。第五次全班齐读,要尝试根据减字背诵法背诵课文。朗读是学*文言文极为有效的方法。在朗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既不枯燥,又能培养语感。同时朗读还与联想想象有效结合,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助于背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尽量做到熟读成诵。注重朗读。以读为本 ,体现散文教学特点。

  三、注重背诵。景东四中8年级(5)班是*行班。对于有一点文言文基础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本篇文章内容简短,意思明了,在文章的理解层面上应该没有多大难度,但根据*行班的特殊情况,我还是尽量把目标定得低一些,力求在短短45分钟里背课文。

  四、注重写练。

  学完课文后 ,我因势利导,把课内知识向外辐射开来,让学生进行有机的训练。展出了一幅身边的山水图片,要求同学用笔仿照课文描写身边的奇山异水写成一段话。这就训练学生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它极大的拓展了课堂的涵盖面,扩大了训练量,增强了穿透力。通过课内外结合,进一步融汇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感悟和能力得到提升,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缺点:

  结合新课堂改革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在一些小环节上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点,原计划以朗读贯穿全文,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到了课堂后一半,由于时间关系也由于我有些紧张,第四个环节忘记了阅读,还有应该先让学生自由的朗读,然后再分各种形式的读,尽量采取全班齐读,本来想让学生们在熟读基础上进行背诵的,但最后也只是让学生有提示的背诵,效果没有完全达到,课堂的优美性打了折扣。

  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本来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但是我带领学生条分缕析的同时忘记了体会这篇文章的美。语文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熏陶。

  第三点,合作、探究学*能力的培养应加强,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字、词、句的落实只是蜻蜓点水,强化字、词、句的落实和检测。

  第四点,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加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存在着教师包办,不敢放手的倾向。

  优点

  1、《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所以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在让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想有效地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做到: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以至成诵。对于朗读的指导,首先在预*之前,教师将文章给学生范读了一遍,要求学生标注字词的读音及朗读停顿,然后要求他们回去要将课文读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学生将课文读熟,并按照一定的节奏来读,那么大体意思基本上也就可以弄懂了。上课时,在讲课文的过程中,也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反复地读,且速度宜慢,因为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另外还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及段落间的停顿,尤其是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会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文字所描绘的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

  2、《与朱元思书》一文是初中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骈体文”,在教学中,教师能通过范读、领读、速读让学生感受“骈体文”的特点──四六句、对偶,并让学生自我总结,教师加以补充,使学生能对骈体文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3、在这篇文中的教学中,教师尝试运用了“望画说文”、“望文说文”的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挖掘主旨,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领略了富春江的美。

  4、这篇文章的难点是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望反”两句的理解。教师考虑到学生以现在的生活阅历很难理解此中深意,如刻意求深,也可能效果反而不好,如只讲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觉有些肤浅,所以教学中在弄懂字面意思的基础上,介绍作者生活的背景及个人经历,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说说应该如何去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最后再作以总结。

  5、为拓展学生思路,教师让学生把作者换成自己,提出问题:假如是你去富春江游玩,请你写封信或打个电话告诉自己的.朋友富春江的壮丽美景。这一问题的延展,不仅要求学生对富春江的美丽景色要进行想象性扩写表述,还要求他们运用到信件格式或口语交际的知识。这对他们综合性知识的扩展进行了训练。

  缺点:

  结合新课堂改革的要求和中学文科组的课题要求,我个人认为在一些小环节上还存在以下不足:

  1、结合文章体裁,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应从情感上再下功夫,不仅要注意语速,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感情,读出景色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和学生对景色的喜爱。

  2、合作、探究学*能力的培养应加强,可在词语的解释上适当增加

  总之,难度既要让部分学生能够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又要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引导其他同学对课文注释中没有的知识点进行合作探究解决。这既兼顾了中差生,又照顾了优生。

  本节课我的课题是《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我现将本节课教授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与朱元思书》教案 (菁华5篇)

  学*目标:

  1、能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准确的翻译全文。

  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翻译全文。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1、 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在浙江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富春江。南北朝梁代的文学家吴均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富春江山水的文章,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文学家的足迹,走进富春江,去领略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

  2、 出示目标,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

  1、大声朗读课文,运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流利的朗读全文。

  2、同桌互读课文,读准节奏。

  要求:3分钟完成,3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自学检测:读准下列划横线的字

  缥 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成韵 鸢 飞 戾天

  参照示例,看看你画的节奏对吗?

  大屏幕出示节奏的划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 / 飘荡,任意东西。自 / 富阳至桐庐 /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 / 皆缥碧,千丈 / 见底;游鱼 / 细石,直视 / 无碍。急湍 / 甚箭,猛浪 / 若奔。

  夹岸 / 高山,皆生 / 寒树。负势 / 竞上,互相 / 轩邈;争高 /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 激石,泠泠 / 作响。好鸟 / 相鸣,嘤嘤 / 成韵。蝉 / 则 / 千转不穷,猿 / 则 / 百叫无绝。鸢飞 / 戾天者,望峰 / 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 / 忘反。横柯 / 上蔽,在昼 / 犹昏;疏条 / 交映,有时 / 见日。

  三、合作交流: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互译课文,有问题在书上做记号。分两次翻译,先翻译第一段,而后再翻译第二段。

  自学指导: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1、大屏幕出示第一段重点字词,学生对照翻译,请4号同学翻译,其余订正。最后出示正确译文。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2、大屏幕出示第二段重点字词,学生译完后4号同学翻译,其余同学订正。最后大屏幕出示正确译文。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的高山上,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和谐而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的叫个不断。

  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四、质疑探究:

  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共同解决

  五、小结检测:

  (一)课堂小结:

  文言积累卡片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一词多义

  (二)当堂检测:(每字6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红色的字。

  (1)水皆缥碧

  (2)急湍甚箭

  (3)互相轩邈

  (4)泠泠作响

  (5)横柯上蔽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翻译下列句子。(每句15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教学目标

  1、学*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2、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

  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4、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分析课文

  (一)、朗读课文

  1、明确读音和句读

  轻声朗读课文,标出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提出。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2。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二)、分析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水*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学生(水*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景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甚至游鱼细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这两个特点可以概括为一静一动,而动静变化的交替描写,既可以使我们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态,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高山之雄伟。

  2、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学生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回答人数不少于5人。适当板书待用)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突破束缚同时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轻松自如。

  生*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

  总之,生*多坎坷,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3、体会写作特色

  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提问: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放开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式“两两相对”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作业

  1、比较阅读: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吴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动。意境是天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

  而柳文人的活动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动的,人是景的有机组成成分。

  吴文句式井然,有韵律。柳文语言活泼,形式自由。

  2、探究活动: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可略:(你觉得生动地描写表现在哪里?(论讨后回答)

  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

  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五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句。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本文的写景文字,赏析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难词、句,掌握写景文字内容。

  教学难点:

  1.对景物的感悟。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祖国名山大川很多,旅游黄金周时,若想乘船赏山水之景,你准备去哪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还有一个好去处,山水景色也很美。

  (用投影仪,投影出:

  这个去处就是钱塘江上游的一段,叫富春江。现在让我们随着吴均到那里去游览一番。

  (板书作者,课题)

  二、 释题:

  学生解释:“与……书”是什么意思?

  教师补充:既是信又不符合信体的原因。(语言要简洁)

  三、 检查预*效果:

  (重点查文言字词、句等内容的理解)

  学生之间互动:

  1. 预*时,你遇到了什么障碍?请你提出来,让我们大家来帮你解决。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字句,由其它同学解决)

  2. 一个同学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自己指名让另一个同学来回答,看是否能难住对方。

  教师小结。

  四、 初步感知课文:

  1. 放录音,先欣赏课文。

  (学生闭目聆听,初步感知、体会课文的优美写景)

  2. 这一江段山水之美,文中,作者用了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是哪八个字呢?

  (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教师指名回答,同时明确,且板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教师进一步提问:文中写水,体现了水什么特点?

  (学生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后板书:清澈、急猛)

  联系——四人一组讨论后回答:(1)《小石潭记》是如何写水清的?

  (2)《三峡》是如何写水急的?

  (每组可以写在题板上,看哪一组写的准确又快)

  4. 再分组讨论(仍四人一组):文中又是如何写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或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三读: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谈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屏幕,明确——

  景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总之,从生*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结

  1、(多媒体)五读:借助下列画面,发挥想象,再现作者所绘美景。

  提问: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

  (师)《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

  (生)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既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与朱元思书》一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六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后"山",由*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

  (多媒体)1、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教材解析】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学情分析】

  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课前不妨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富春江的介绍,得到初步的认识,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

  示例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如: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这些都是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示例二:

  祖国九百六十万*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示例三: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山水图片。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2.请朗读水*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学生自由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返…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

  读完文章我们会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齐读第一部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学*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二、理清课文结构,感受结构之美。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围绕着这两句话在做文章。

  2、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提示:下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明确:

  总写

  奇山异水

  分写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3、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由此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先总后分。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心情舒展。“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对景物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再分写:首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三、学*描绘方法,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如此奇异的山水,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这奇山异水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出景物特点。

  明确:①江水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湍急(气势磅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从动静角度看,这两个方面分别写静态还是动态?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对于水之“异”,作者不是空洞抽象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事物--游鱼细石来表现的,显得格外有力。这是我们作文时要学*的。

  3、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

  生: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除了直接写山。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

  生: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

  师: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师: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成动态美,“负……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歌、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提示:听到了欢快的声音,生命的颂歌,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师: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生: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师:大家还学过运用此种写法的诗句吗?

  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树木茂密

  师: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枝繁叶茂,又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四、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可提出如下问题。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代的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作者触景生情,生出哪些感慨呢?)

  生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貌”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生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通过衬托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做对比,含蓄地否定了申诉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也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使政治失意的作者产生退隐之心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这几句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归自然,消极遁世呢?

  明确:(介绍作者)编撰史书,触及当朝皇帝痛处,被毁书罢官。在现实社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归自然,自在逍遥,任性自得。跟陶渊明归隐田园有相似的心路历程。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面。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五、总结归纳

  问题:朗读全文,讨论总结此文为什么写得如此成功?

  明确: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声静相衬、有声有色、光影摇曳)

  写景有法赋予生命,情景相生

  骈体文的优点在此文中突显: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六、写景训练

  七、拓展延伸

  以下提供三种方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兴趣取向有所选择地进行。

  1.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请结合这段话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思考提示: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奋发图强,但因终未显达,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漠了功名利禄之心。

  2、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元思兄台鉴: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3、话题链接――人与自然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文中的世界,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请你就“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谈一谈你的思考。

  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多媒体显示)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

  (4)“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人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动,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禹,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响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课后反思】

  长期以来,因为文言文简约、精深,使学生在理解上感到困难,所以,文言文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加之,过去的老教法又过分注重传授文言知识,将文章肢解的七零八散,只见字、词、句,不见文章整体,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反感和恐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文言文时,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读,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作品,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要培养文言语感,在诵读中置疑,与古人对话,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创造思想的火花。因此学*文言文的过程就是“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笔者特别注意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重视诵读对感悟文章内容的作用,在诵读中质疑、探究是解决疑难、理解课文的好办法。

  比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主动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章的开头对富春江山水特点的概括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后面为何先写水,后写山?文章的标题显示文体是书信,而文章的内容却是写景的,这是否矛盾,可否为文章换一个题目?可见多读,就有感悟,为学生搭建好探究的*台,就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解决记诵,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又为课文内容的学*铺*了道路,更培养了文言语感。用沟通古今的方法拉*了古今距离,积淀了典雅语汇,学*文言文,是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最好办法。本课拓展延伸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制作明信片,将课文的语句或名人赞美富春江的语句配合画面,激发了学生再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会发掘美、享受美,体会收获美的成就感。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3.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2.把握本文主要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优选【10】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本文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通过理解和分析、熟悉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2.能力目标: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骄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骄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

  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交。

  二、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库,吴兴故都(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

  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教学第一段

  1.教师范读后讲解:

  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⑤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段。

  四、教学第二段

  1.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 。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a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

  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第二段。

  五、教学第三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

  实写语句部分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

  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泠,音。⑤相鸣:相向和鸣。⑤戾天:到天上;戾,至,音。

  虚写语句讲解:

  ①息心:*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②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③经伦:筹画、治理。①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③犹:好像,如同。③交

  映:互相掩映。③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

  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段。

  六、分析本文的写作顺序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水“异”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段写

  “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绘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七、朗读全文并指导背诵。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尝试背诵:

  1、总写山水给人的总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的特点:清澈,湍急。

  3、山的特点:视觉――山之高奇;听觉――泉鸟猿蝉之声;虚写感慨,烘托山水的诱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字词的解释和重要语句的翻译。

  2.初步学*文章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重要字词的意思和重要句子的翻译。

  2.反复诵读,争取当堂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桂林山水清奇峭拔的神态叫人心醉,而富春江的山水奇丽多姿,更让你“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检查预*

  1.结合注释①介绍作者、作品,老师补充:

  吴均出身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南朝梁武帝非常喜欢他的文章,就封了他一个闲官。吴均也是一位史学家,为人耿直,如实写史,结果得罪了皇帝,书稿被焚,自己也被罢了官。

  《与朱元思书》中“书”是古代一种文体,书信形式。本文从现代文来看,属于山水游记。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又称“四六文”。

  2.学生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不错读、不断读。

  (1)结合文中注释,老师补充强调。

  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líng)泠

  窥(kuī)谷横柯(kē)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散读、学生齐读。

  (3)找出文中的骈句,重点朗读,体会其特点。

  三、师生合作疏通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重要的字词,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师生讨论解答。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雾;净尽无余;同样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顺;方向并非实指,任船所至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左右、大约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5.水皆缥碧:青绿色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的水;胜过;奔马

  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耐寒常绿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借;争着;向上;比高远

  9.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笔直地;向

  10.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冲击;形容水声的清越;发出

  11.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和谐之声

  1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停;断

  一、教学设计思想

  1、 本文是高一新教材第六单元“水”文化文言文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它是一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的名篇,极具审美价值。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比较注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条分缕析”,尽管文章中许多字词有文言词法可讲,文章的结构也有分析的余地,但以此法来教学,学生一定会感到寡然索味,学*兴趣不大,况且也白白地糟蹋了作品中优美的意境。所以,根据此教材的特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审美时空,把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地朗读、品味、赏析、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审美的体验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意图。椐此本文定为用赏读课型来教学。

  2、 一般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是由三个世界垒加而成:语言世界――形象世界――精神世界。而其中“形象”是支起艺术世界的实体。要理解文中的意境,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朗读来感知文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脑海中呈现出作者所描绘景色的画面,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在脑中要有“一幅画景”或是“一幅戏景”;最后,再根据画面去想象作者处在其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根据审美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的步骤犹为关键。

  3、 一直很欣赏叶圣陶老先生那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材只不过 是个例子,通过此文的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对写景佳作的一种阅读和欣赏能力,因此,学生在审美感悟过程中,教师对审美规律的归纳小结也是必要的。同时引入袁中道的《江行日记》既是拓宽教学内容,又是鉴证了学生对写景小品文的阅读欣赏能力。

  4、 想像和联想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和课型的特征为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提供了可能。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怀

  2、培养学生对写景佳作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三、课时按排:

  一教时

  四、教具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根据课文内容、意境剪辑的视听光盘。

  3、录音机。

  五、课型:

  赏读课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 请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江河、湖海、泉水、瀑布等有关“水”的词语。

  (1)、教师示范举例。

  (2)、学生举例。

  [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调动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积累,启动思维,使其进入学*状态,同时又与本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挂上钩。

  (二)、导之以读,感受语言美

  (1)、明确朗读应注意的技巧。

  (2)、听著名播音演员赵兵朗读的课文。

  (3)、学生散读。

  (4)、集体配乐齐读。

  [说明] 本教学环节意在通过让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涵咏来初步感知文意。

  (三)、引之以析,鉴赏意境美

  (1)、根据文字,呈现图景。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与朱元思书 教案优选【5】篇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

  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

  3、通过不同层次地朗读能够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独特,写法精妙的特点。

  难点是了解文义。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

  参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吴均所写的《朱元思书》,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山水美景。请大家打开书,听我朗读课文,注意读音的正确。

  3、要与古人对话还需过翻译这道关:老师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的译文,请大家对照书下注释和手头的参考资料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话请及时在旁边进行纠正,看谁的眼光最犀利,谁的古文翻译能力最强?每小组负责一段,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分发材料)

  4、进行每小节节意的分析。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5、再齐读,停顿的适当、节奏的缓急。老师在找课文翻译的同时,又找到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文章,作者也是吴均,据说这是原稿。真实性我想也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有改动的地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明确:文章结构特点:总分;语句多用对偶句,增强气势;抓住景物特征,注重细节描写;善用精妙词语,表现事物特征;语句书写为情感表达服务。

  6、注意重读,和语气的轻重缓急,再读课文,感受文章中山水之美。

  7、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作者在这幅优美的山水写意画中要表达什么呢?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感情)

  8、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和语言的特点,再读课文,能够让人心动之感。

  9、其实在古代像吴均这样寄情山水,表达志向的人很多,下面请大家回忆所知道的这些人物,完成所给对联的下联。(文化内涵)

  吴均绝赞富春江水抒归隐之心

  欧阳修倾心醉翁亭唱闲置之情

  柳宗元细绘小石潭感凄凉之意

  教学目标:

  1、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2、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3、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处理方法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赏读基础上熟诵全文。

  教学难点:

  寓情于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吴均何许人也?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诗人。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文书札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情趣,称为“吴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二)读其文,疏其义。

  1、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一起来读一遍,读时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奏要随情景而易。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课文朗读)

  2、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分组活动)

  请三个同学来翻译一下,一人一段。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句,和大家一起交流。

  (三)神游佳境。

  本文作者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无数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学生回答:风烟、天山、水流、小舟、游鱼、细石、急湍、孟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

  (四)体情品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思考半分钟后,开通我们的“自由论坛”。(学生讨论)

  整理学生发言得: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学生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自由探讨在当时一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积极性及消极性。)

  (五)探寻艺术的魔棒。

  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

  1、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二》,来自网!

  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起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生发和描摹。

  2、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惯,条理清楚。

  3、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合摇曳多姿。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4、善于多角度写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激发人们的感受。

  ①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②视觉: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写了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

  b、“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5、描写、记叙、抒情和结尾的议论浑然一体,这里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6、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读来琅琅上口;用词精当优美,如作者用“箭”“奔”比喻江水的湍急汹涌,用“竞”“争”形容山峰相互依侍,争相向上崛起的形状,用拟人化手法,把静态的山写活了。

  7、本文情景交融。大部分写景,描写富春江之美,在如此美景中自然产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隐逸情怀。

  (六)小结本文。

  读《与朱元思书》,犹如赏一幅山水写意的图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使用辞藻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准确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子。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学*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赏析文章,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探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的优美景色,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探求。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面对祖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文人墨客写下许多优美的诗文,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写山水的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山水的美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二、简介作家作品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

  三、吟诵课文,赏优美风光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把你不认识的字或者不容易记住的字写在黑板上。 明确:文中注音的字及邈(miao)、窥(kui)

  2、教师吟诵课文,学生听读,画出节奏、领悟感情,再读课文。

  明确:喜爱、赞美、陶醉

  3、三读课文,读懂内容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句,合作交流,让学生板书你认为重点的词语和句子,点拨释疑。

  教师释:奔、轩、邈、东西、好鸟

  (2)、各段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来写水之异的?从哪些角度来写山之奇的? 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4、融情背诵课文

  四、品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本文是一篇模山范水的美文,请前后一桌的同学合作探究,品味赏析文章,用《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句式,说说对课文美点的发现。

  提示:从描写角度、修辞方法、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示例:《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语言,你看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结构,你看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第二段分写水之美,第三段分写山之美,先总后分,脉络清晰,严谨完整。

  五、现学活用,小试牛刀

  仿吴均体,写一段文字记录幻灯图片所述的场景或者自己经历的趣事。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六、归纳小结,结束新课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仿吴均体,写一段文字记录自己所见的景色或者经历的趣事。

  板书设计:

  21与朱元思书

  吴 均

  异水清、急

  景 天下独绝

  奇山高峻、树密、景美

  情 向往大自然 鄙弃功名

  一、诗词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齐读这些诗句:“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这些诗句赞美的是从桐庐到富阳之间的富春江,是什么样的美景让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推崇备至呢?让我们随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同去富春江赏景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与朱元思书》。

  二、学*目标

  关于《与朱元思书》我们要学*哪些知识呢?请语文课代表为我们宣读本课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 “缥碧、轩邈、经纶”等文言词汇,读通大意。

  过程与方法:品读精美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作者写景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关键句子,体悟作者爱慕大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文言文知识积累、品读精美语言鉴赏美点。

  教学难点:学*作者写景的技巧,体悟作者爱慕大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讨法、思维导图法

  三、以读助学

  好文章,三分品七分读,接下来我们就请朗读专家组为同学们进行朗读指导:

  PPT展示:朗读专家组将从字音、节奏、重音、语速、情感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一:读音指导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指导本文中的重难点字词,请大家跟我读。、

  jù piǎo bì jiā xuān miǎo líng ling zhuàn yuān

  俱 缥碧 夹岸 轩邈 泠泠 转 鸢

  lì kuī kē zhòu yóu shū

  戾 窥 柯 昼 犹 疏

  学生二:节奏、重音、情感、语速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大多数以四字句为主,所以节奏应该是二二拍。

  例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请大家齐读)

  重音: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在本句中“箭”和“奔”应该读重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出水流湍急,请大家齐读。

  情感:本课应读出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语速:舒缓

  学生三:示范朗读

  学生四:请同学们举手朗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评价:我对某某同学的朗读做一下简单的评价,他读出了 ,但在 方面还需改进一下,就会更好。

  学生五: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学生五对全班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指导)

  四、预*检测

  读通大意是学*文言文的基础,预*课上大家已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预*,认真梳理了这篇文章的大意和文言现象,接下来我们就以抢答的方式考察一下大家的预*。

  1、重点字词及重点句子

  俱:全、都 净:消散 许里:左右 独绝:绝妙 缥碧:青白色 负势竞上:凭借 戾:至,到达 经纶:治理、筹划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鸢飞到天上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息下来;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通假字:千转不穷 同“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 同“返 ” 归、还

  3、词类活用: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 向高处和向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漂流

  4、古今异义:一百许里 古义:左右 今义:允许

  千转不穷 古义:穷尽 今义:贫穷

  5、一词多义:天下独绝 绝妙 负势竞上 向上

  百叫无绝 停止 横柯上蔽 上面

  五、整体感知

  梳理完文言知识,请同学们再齐声朗读一遍文章,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一)作者运用哪两句话,高度赞美了富春江美景的特点?

  学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二)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总分,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六、鉴赏感悟

  接下来请同学们担当小小欣赏家和小小评论家,来鉴赏这奇山异水。

  PPT呈现:用“山(水)之美,美在 ”的句式,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

  提示:(一)展现文字所表现的美妙画面;

  (二)从山水的特点、用字、修辞、写作方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评点。

  任务分配:1、2、3组寻找“山之美”;4组点评。

  5、6、7组寻找“水之美”;8组点评。

  (点评小组可从书写、展示内容、表达能力、互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点评。)

  时间:六分钟

  展示方式:大卡

  鉴赏示例:

  山水之美,美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表达效果:江面上风*浪静,风尘烟雾全都散尽,**山色无限,似与天接。视野是何等的开阔,心情是何等的舒畅。这两句是作者登州纵目的总体感受,宏观勾勒,异常大气。

  用字:“净”字在这里形容词做动词,是消散之意,写出了江面的风*浪静。

  七、本课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从朗读课文、学*文言知识、分析文章结构、鉴赏文章美点等方面着手领略了富春江的美景,感受到了作者热爱自然、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感。 接下来请大家拿出小卡,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本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哪位同学愿意在黑板上展示?

  学生总结:拿出小卡,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示例: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西安高级中学郑若冰)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